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爱迪生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迪生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爱迪生的故事

第1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莺莺传》 《西厢记》 儒生 女子 社会地位

元剧有一个特点,就是故事多取材于前代,尤其是元代爱情剧。元代爱情剧的题材与唐代传奇有着很大的渊源,如元人杂剧《曲江池》《倩女离魂》《柳毅传书》和《西厢记》分别由唐传奇《李娃传》《离魂记》《柳毅传》和《莺莺传》改编而成。这些士子爱情故事经过元杂剧的处理,与传奇有着很大的不同。比较《莺莺传》《西厢记》就可以看出在处理爱情上反映出来的唐、元时代特征及两代儒生、女子社会地位的显著不同。

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始于元稹的《莺莺传》,后经过赵德麟、董解元的传承与改造,元人王实甫则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适合自己时代的改造。《西厢记》对《莺莺传》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题的全面改造。《莺莺传》的主题有两重含义。从作者的主观上说,小说以张生的男性意识为中心表达男性对婚姻之外的异性的迷恋与满足,从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出发,贬损莺莺,赞颂张生。从作品的客观效果上说,作品是一部由喜到悲的爱情悲剧,肯定了莺莺对爱情的勇敢追求,抨击张生的“始乱终弃”的薄幸行为。《西厢记》根据王实甫的心理要求和时代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挑战封建婚姻制度(此前已和郑恒有婚约),对爱情坚贞不渝,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结为连理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二是人物关系的改造处理。第一,男女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莺莺传》中崔莺莺家虽“财产甚多,多奴仆”,然沿途没有众人护送,且“旅寓惶骇,不知所托”。可以推测他们家是商人或祖辈出身宦门但现在没落了,那么崔莺莺只能算是富家之女。《西厢记》作者采用“董西厢”的写法,莺莺成为“相国之女”,在地位上远比《莺莺传》中高。男主人公虽然仍是士子,但在《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地位是很不同的。《莺莺传》中张生尽管是“白衣卿相”,但生在唐代,只要有真才实学,科考录取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前程美好,令人仰慕。而杂剧中张生因为生在元代,社会地位极为低下,跟相国之女莺莺比起来只能是“穷秀才”。所以从社会地位看,传奇中男子要高于女方,杂剧则正好相反。第二,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矛盾性质发生改变。《莺莺传》中莺莺与张生由相爱到分手,是张生一手造成的,不是外力施压的结果。莺莺母亲虽反对他们的结合,但她并没有什么破坏性的举动,反而“因欲就成之”。倒是张生为了功名,离开莺莺,并把自己的绝情看成是“善补过”以掩盖其势利动机和薄幸行为。《西厢记》中张生不再负心,用情专一。虽然莺莺与张生之间有矛盾,但主要矛盾不是来自内部,而是莺莺母亲出于门第观念的考虑,阻挠莺莺和张生的结合。第三,女方在作品中恋爱掌控权和主次地位上的不同。《莺莺传》中,莺莺虽然主动追求爱情,但最终处于被抛弃的地位,没有对张生的掌控权。张生因为莺莺的容貌而主动去追求,与莺莺私定终身后,有很多机会可以给莺莺合法的名分,但他并没有去弥补,反而为了自己的仕途而抛弃了她。张生能够“始乱之,终弃之”,说明掌控权是在张生手中。《西厢记》中张生见到莺莺后魂飞魄散,但不敢贸然行事,只得通过红娘来打探虚实。在莺莺通过月下联吟,写情诗约他后花园见面后,事情才有所进展,可见张生得看莺莺的脸色。莺莺一会私约一会责备,令张生无所适从。同时他还要面对老夫人的重重阻拦。老夫人的出尔反尔、言而无信、逼他赶考,让张生无力反抗。这表明掌控权是在女方手中。正因为掌控权的不同,《莺莺传》中莺莺处于“边缘”的位置,张生是“中心”位置,婚姻能否成得看张生。而《西厢记》中张生处于“边缘”,莺莺位于“中心”。婚姻成不成,得看莺莺及其母亲。

从《西厢记》对《莺莺传》的改造可以看出:同是儒生,前者的社会地位显然比后者低,考中进士后也没有唐代“白衣”儒生那样神气,连爱情婚姻都不能掌控;同是主动追求爱情的女子,社会地位上前者要高于后者,前者有主宰爱情婚姻的能力,后者遭抛弃而无能为力。

《西厢记》和《莺莺传》是文学作品,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但是来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始终会烙上时代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生活。透过这两篇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元代儒生的地位远低于唐代儒生,元代女子的地位则相对来说要高于唐代女子。

元代爱情剧多如《西厢记》一样,在宣扬士人追求爱情自由,突破地位差距而喜结良缘上基本相同。可是元代社会现实并非如此。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元代的“上厅厅首”和普通的大都嫁与艺人、商人或达官贵人为妾,很少有嫁给士人的,至于高门女子更不可能嫁给穷书生。为什么在爱情剧中会出现书生都能“蟾宫折桂”、结婚姻于高门这样的情形呢?其中原因值得探究。

一是朝代的异动、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观念、习俗的变更。从社会的发展来说,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顶峰。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大,入仕途径的大增,这为士人铺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力地打击了门阀制度,为庶族士子的入仕提供了更多机会。这些激发了士子强烈的功名欲望,他们以功名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有唐一代,士人的功名心特重,即使是安史之乱后,虽有所变化,但积极入世的总趋势并未改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传奇作者即使尚未高中也会如小说中读书人一样春风得意,被人羡慕。唐代也给女子的行为自由提供了一个契机。唐李氏是鲜卑化的汉人,受到胡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唐政权建立后,传承了北方的一些风俗,女子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在行为上比较不受约束。传奇中莺莺对爱情的追求应该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元朝处于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阶段,始终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社会相对黑暗。入主中原后,在思想上和措施上缺乏严密性,虽确立了程朱理学的纲常观念,但并未严格执行,相反,倒是蒙古族的乱婚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程朱理学对妇女的束缚力。因而元代女性和唐代一样有了一些行为上的“解放”,甚至在程度上超过唐代女子,《元史·列女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女生而处闺闼之中,溺情爱之私,耳不聆箴史之言,目不睹防范之具,由是动逾礼则,而往往自放于邪辟矣。”[1]这就是当时女子放任越礼的见证。甚至还有妇女弃夫再嫁的,如《元典章》中记载了纪秀哥不满丈夫酗酒,向其夫索要休书要求离婚。这种现象反映到了元杂剧作品中,如《柳毅传书》中作者对女主人公弃夫再嫁并没有持否定态度,反而描绘她们再嫁获得了真正的幸福。杂剧的作者是男性,这说明对于弃夫再嫁现象,男性是认同的。位雪燕也认为“终元之世,元代社会(包括妇女本身)的贞节观是比较薄弱的”[2]。可以说,《西厢记》中的莺莺敢于冲破封建婚姻制度也是元代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二是儒人的社会地位对作家心理状态的巨大影响。唐代读书人对前途充满乐观和自信,强烈的功名心使得他们在爱情和功名的关系上偏重后者,唯功名是瞻,对待爱情可以“俯视”。而唐代女子尽管在社会地位上有所提高,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始终处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框架中,她们生活上对男人具有极大的依附性,这种依附性势必会反映到爱情婚姻中来。莺莺对张生的弃她而去“不敢恨”,张生则可以对莺莺“始乱终弃”,这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传奇“以肯定的态度表现被损害一方的这种‘通达’的理解,自觉的行动,不仅说明‘始乱终弃’为当时社会所承认,而且也显示了作家为了维护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前程对被损害的女子的‘俯视’的表现角度。”[3](P50)有元一代,儒生在地位上已经不能与唐代的读书人同日而语了。科举的长期停考,断绝了他们的入仕出路;雪上加霜的是元代的读书人还要承担一定的徭役。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元政府曾多次下令禁止地方官以儒士充役。至元三十一年,临江路总管李倜因为将管辖的儒户充里正、主首户役,而被“另行追问”,并通报全省[4]。二是“世禄之胄降为编户,官吏特不喜儒,差徭必首及之”[5]。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儒士须服徭役。在那时的社会,“地方官并不把名士放在眼里。加以当时不行科举,士人‘无所售其技’,顿失先前的荣华显达之路,汲汲求仕者不得不卑身厚礼四处请托,屈就形同皂隶的低职,多数人则不免沦为平民百姓而受欺凌。士人地位的空前跌落最令他们伤心不满,所以就有‘九儒十丐’的说法在江南流传”[6]。“儒人今世不如人”(《举案齐眉》),儒生地位的显著下跌,使他们自惭形秽,全然没有唐代读书人的信心和意气。“在元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尤其是比较接近下层的知识分子(包括杂剧作家)的心理、性格中投下了阴影,使他们产生了复杂的、与唐代士子不同的心理状态,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创作。”[7](P49)王实甫流落为书会才人应当是这种情形。元代儒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是如此的卑微,再加上元代崇尚奢侈的习气:“今日男婚女嫁、吉凶庆吊,不称各家之有无,不问门第之贵贱,例以奢侈华丽相尚”[8],所以结高门之婚姻对于元代儒人来说,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于是,只好在爱情剧中编织爱情与仕宦双喜临门的美梦:科场一举成名,爱情如愿以偿。这种理想化的爱情剧没有了唐人的“始乱终弃”,只有为了爱情的敢于面对、忠诚专一、信守誓言。

总之,文学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从不同作家对同一爱情故事的不同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唐、元两个朝代读书人和女子社会地位的微妙变化,不管是唐代作家还是元代作家都会通过所叙故事反映各自时代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看法。《莺莺传》反映的男尊女卑、婚姻观念、爱情悲剧,大体能在唐代现实中找到根据。《西厢记》反映的爱情与仕宦双赢,在元代带有非常明显的“理想化”色彩,这是书生穷困潦倒被人鄙薄而内心感伤、失望以至不平后产生的渴望。这同样也是元代士人真实现状的艺术反映。

注释:

[1]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位雪燕:《从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7]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庙学典礼(卷五)·临江路差儒户充役被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陆文圭:《送黄节山序·墙东类稿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6]陈得芝:《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思想和政治动向》,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第2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今年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看到了一本书——《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在从中,我学会了许多科学知识,这本书还向我展示了科学家们的科学成就,同时了解了科学家成功的背后,以及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勤能补拙的爱因斯坦,刻苦学习的华罗庚,世界一流军事家钱学森,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祖冲之,制造炸药的诺贝尔……但我最欣赏的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用他一生的一千多项发明专利告诉了我什么是天才。爱迪生并不是很聪明,但是他很努力,很勤奋。

电灯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爱迪生当时为了发明电灯,他用了很多种材料来做灯丝,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多次的失败不仅没有让爱迪生退缩,反而让他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面对一次次失败。终于成功发明了电灯,于是夜晚便有了光明……

爱迪生在1931年逝世,享年84岁。文章写到:爱迪生一生凭着高人的智慧和惊人的勤奋,完成了2000种发明。正是这些发明,给当今世界增添了更多异彩,是我们享受到了他的智慧的结晶所带来的种种裨益。是啊,爱迪生的精神永不熄灭他将永远照耀着世界,永远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

第3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1、爱迪生的故事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你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

2、勤学好问的故事: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我是本次的红领巾广播的主持人 , 我是主持人:。我们这期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主题就是《珍惜时间》。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飞的时候,然而时间溜走了却永不返回。下周就要期中考试了,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你做到珍惜时间了吗?

一个人珍惜时间,就是爱护他自己的生命。自古以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他们没有一位是不珍惜时间的。下面就请听关于《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第5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五(11)班 冒裕洁

这本书是舅舅特意从海上寄给我的,它涵盖了世界历史和现代社会上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有着鲜明的教育主题,其中,就包括阿基米德、哥白尼、牛顿、雨果等成功人士。

书中有一位有着成功之路的人士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轮椅上的奇人—霍金。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真是巧的很,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同时又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300周年的纪念日。

童年的霍金与众不同。从九岁开始,他的房间里都摆满科学仪器,立志要成为一位科学家。可这宁静而快乐的生活,很快就被病魔打破了,霍金得了一种罕见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是一种不治之症。医生宣布霍金只能活两年,并且将永远被固定在轮椅上。这个噩耗好比晴天霹雳,让霍金陷入了绝望之中,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他想:"虽然身体不能控制,但我还有大脑,还可以思考。"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霍金完全沉浸在科学里,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

读完这个故事,我若有所思。一个永远站不起来,身体不能活动,嘴巴不能说出话来的一个人,居然可以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更何况一个身体健全、四肢灵活的人呢。我们应该向霍金好好学习,珍惜光阴,不是吗?

100位名人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虽然他们走的是100条不同的成功之路,但是他们积累下来的却是100条不同的成功秘密。这本书教给我很多的道理,让我受益非齐纳。

(指导教师:俞勋国)

名人故事给我的启示…… —读《世界100位名人成长故事》有感

安顺市第五小学二年级(5)班

黄雯昊家长:胡思静

总是为自己找到懒于看书的借口,所以我一直没好好的看看书,许多名人成才的故事只是学生时代从老师的讲解中略知一二。而今年的"五一"假期,孩子让我陪他读《世界100位名人成长故事》这本书,我只好陪他细读。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100位名人,讲述了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长故事。他们的经历都像一本生动真实的教科书。

小时候十分好玩的雄师事家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只念过几天私塾,母亲勤劳、善良,她们对孩子寄予了深沉的爱和渴盼。小时候胆子特别大,爬树掏鸟蛋,上房捅蜂窝,他还是村里的"孩子王",是小朋友们公认的"头儿".他经常向小朋友发动号令与邻村的孩子展开石头战,并且经常打胜仗,家长领着孩子上门"告状"是常有的事。的淘气让耐心教导他的妈妈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看到妈妈流泪,难过极了,从那以后,他奋发读书,学习突飞猛进。

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师傅,文化不高,母亲当过小学教师,对孩子布满"教导爱".儿时的爱迪生同样很调皮。一天,小爱迪生跑去问母亲:"妈妈,那只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嘛?"妈妈笑眯眯地告诉他母鸡孵小鸡的道理。当天下午,爱迪生忽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到处找。原来他在邻居的库房里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些鸡蛋,正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鸡呢!上学后,爱迪生喜好向老师提一些"怪"问题,如:"二加二为啥都是四?"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体罚,甚至7岁多就被逐出了校门。妈妈心疼地把孩子领回家,亲身指导孩子成长。春天,树木抽出嫩芽,母子俩在室外太阳下上课;夏夜乘凉,母亲给孩子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进秋,母亲教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冬天,空中飞起鹅毛大雪,母亲增援孩子做理化实验。

……

假如的父母当时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采取武断的方式方法,约束甚至剥夺了他玩耍的权利,他儿时没有丰富的游戏生涯的积聚,缺少父母深切挚爱的熏陶,失去妈妈勤劳善良的影响,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他长大后能成为卓著的雄师事家吗?爱迪生、达尔文、牛顿等这些名人他们儿时的好问与调皮,正是他们聪慧曙光的折射,是他早期生涯的可喜收获之一。 如果拥有迂腐的教导观,视孩子的好奇、好问、好玩为"笨""没有出息""不可教也",那这些人会有后来的成就吗?

静下心来研讨名家的童年,他们的成长总有些共同的规律。那么是些什么规律呢?

名家不是天生的,人才的大树必定有它发达的根系,这个根系从小就在土壤中默默汲取充分的营养,分杈、伸展、发达,终极才长出粗大的树干的。人假如脱离了生涯的积聚、思维的练习和良好情绪的熏陶,成才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6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教学重点、难点:从事例和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自尊自信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有很多种,自尊自信就是其中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一个人的成才和成功,除了科学文化知识外,自尊自信也是重要的条件。那么,今天,我们旧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自尊自信,自尊自信是怎样促使我们取得成功的,我们有应该灾难样培养我们的自尊自信呢?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身们是自尊心。

(二)、看图片,分析情景。

第一幅画:《注重仪容》

小冬每天上学都要穿好校服,且在出门前都要在镜子前照一照,看一下领子有没有反好,纽扣有没有扣好,鞋带有没有绑好等,总之,小冬升上中学后,开始注意修饰自己。

第二幅画:《名牌》

小明学习成绩不理想,看到好友小刚穿了一双名牌鞋,非常羡慕,但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工资都不高,买不起,就跟几个同学借钱也买了一双。穿着名牌鞋来到学校,许多同学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还有一些同学围过来欣赏,小明感到很快乐。

第三幅画:《当众批评,我很难受》

这天,小强放学后又踢足球,很晚才回到家。恰好,啊姨一家来他家作客。小强的父母看到小强又迟到回家,很生气,当着众人面就批评小强,还把小强学习成绩差,不做家务,懒惰这些坏毛病一一数出来,小强觉得和难受,很没面子。

第四幅画:《受到表扬,我很高兴》

小华在这次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都拿到了好成绩,老师在班会课上表扬了小华,同学们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小华觉得很高兴。

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哪些是自尊心的表现呢?(第一、三、四都是,第二个不是)小明借钱买名牌,追求表面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是不是自尊呢?(这是虚荣心的表现)虚荣心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那什么是自尊呢?(让学生先讲)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重维护这一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人们不仅需要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要在阿姨能够性上约束自己,同时不容许别人歧视与侮辱,甚至自己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都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或尊重。我们说,这就是自尊。自尊也称为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的尊重的心理。

那什么是自信呢?

第一幅画:

小玲同学的身体比较胖,总是怕同学笑话她,由于她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更觉得同学都看不起自己。所以,她从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同学不了解她的心理,只是觉得她不好接近,渐渐疏远了她。因此,她变得情绪消沉,性格孤僻。

第二幅画:文艺晚会即将来临,当老师让几个同学负责演出一个节目时,问同学:“你们能行吗?”同学们思索一下,马上回答:“行,我能行。”

哪一个是自信心的表现呢?(第二个)为什么第一个不是呢?因为第一是自卑的表现。自卑往往容易把困难想得过于严重,失去进取心,很难取得成功。第二个就是自信的表现,那什么是自信呢?就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

(三)、听故事,讲故事

我们说,自尊自信很重要,它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良好的自尊自信为先导的。请同学们听爱迪生的故事,我们就能体会到自尊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让一个学生来讲):爱迪生是世界有名的“发明大王”。但是,他在小学的学习成绩很差,只读可3个月书就退学了。由于他学习成绩太差,还偏偏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经常问得老师张嘴结舌,老师非常恼怒,常常当众说他是“傻瓜”。爱迪生受不了这样的侮辱,眼泪汪汪地回到家中向妈妈诉说自己的委屈,并表示在也不进学校的大门了。当过教员的妈妈同情儿子的处境,给爱迪生退了学。回到家,妈妈严肃地对爱迪生说,从今以后,我教你读书,你有没有决心学好。妈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爱迪生的心,他以少有的严肃神情,回答说:妈妈,您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这就是少年爱迪生最早立下的志向。他一生有约2000项发明,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等等。爱迪生从一个穷苦的、没有受过正式学校教育的孩子,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发明家,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他的名字永远闪耀着光辉。可以说,爱迪生取得的重大成就来自于他的自尊自信。同学们还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让学生讲)象这样的离子还有很多很多,所有的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自尊自信是我们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表演小品

自尊自信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我们说自尊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培养起来的,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尊自信呢?先请同学们看小品(小品的内容是:班集体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对李华是否当选产生了分歧。班上大多数同学认为李华够条件,但个别同学却不同意:小平同学认为,期中李华的成绩比他还少2分;小强同学说,100米测验,他还比李华快呢;小明同学说,他的书法在区里的过奖,而李华在班级还没有出线。对此,李华也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确实还不行。)看完后,请同学们发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首先,这些同学的观点是不对的,每个人总是既有长处,又有短处,要学会全面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另外,作为李华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信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相信自己的力量,不能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这样才有可能获取成功。同时,李华要获取别人的尊重,也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获得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成为每个同学都认同的三好学生,取得最后的成功。那么,作为你自己又应该如何做到自尊自信呢?(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整洁,不讲粗言隈语,遵守纪律,乐于帮助别人,争取优良的成绩等等,这样就能做到自己尊重,又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另外,在生活、学习中,发掘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这些长处、优势就是我们自尊自信的支撑点。)

(五)、学生交流和表演

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回去先找一找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现在你能把你的枨触和优点告诉老师或表演给老师看吗?(请同学表演,然后回答:这些长处和优点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呢?)

这些长处和优点,能够增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信心,从而也增强了我们的自尊自信,不断地促使我们获取成功。

第7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人生就象一张多姿多彩的图画,成功和失败都是必不可少点缀。有人说:成功是鲜明的,失败是灰暗的。也有人说:成功是美丽的,失败是丑陋的。可我并不那么觉得。我认为,有失败,才有成功。

我听说过爱迪生的一个故事。一天,老师让每个同学做一张小板凳。当老师看到爱迪生交上来的那个小板凳的时候,问他:“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差的小板凳吗?”爱迪生老实地回答:“有。”说着把他做的前两个板凳拿出来。最后,爱迪生成了世界上很伟大的发明家。这也说明失败是成功的踮脚石,它可以为成功积累经验,激励我们向前进。

我也有过失败的经历。那是去年的暑假,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叫着。外面有许多小孩子在外面买冰棍吃,而我,却在家里做着暑假作业中的数学题。闷热的天气让我汗流浃背,又遇到了“拦路虎”。我左思右想,都不对,思路对不上。再打电话问同学,他们都做好了,就是不肯告诉我。我已经热得不行了,头上直冒汗,连风扇也吹不凉。我双手一摊,不写了。可我那不服输的拽脾气又上来了: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可以?我一定也可以!想着,立即拿出草稿纸,“刷刷”地算起来。“对了!”终于把那道题解开了。突然感到不那么热了。 失败是土壤,成功是种子;失败是阶梯,成功是顶峰.没有失败激励你的意志,就没有成功光临你理想的世界;没有失败奋发你的斗志,就没有成功为你的未来添彩。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我,要奋发向前!

第8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发明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故事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故事三:

第9篇:爱迪生的故事范文

大家早上好!

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和同学们谈一谈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安排在爱迪生身边工作。爱迪生小时候以卖报为生,虽然靠自学成才,成了科学界的巨子,可在当时贵族社会门第观念很重的年代里,爱迪生常遭到不公。阿普顿出身名 门,又是高等学府的佼佼者,对爱迪生很不以为然,常常露出一种讥讽的神态。可是,一件小事却使阿普顿对爱迪生的态度有了根本的改变。 一次,爱迪生在一个研究项目中,需要一个数据,便对阿普顿说:“请 你帮我把那只梨形玻璃泡的容积算一下,我等着用。” 阿普顿点点头,想:这么简单的事一会儿就行了。他拿起梨形玻璃泡,用尺子上下量了几遍,再按照式样在纸上画好草图,列出了一道算式,算来算

去,算得满头大汗仍没算出来。一连换了几十个公式,还是没结果,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阿普顿急得满脸通红,狼狈不堪。这时,爱迪生在实验室等了很久,不见阿普顿把答案拿来,觉得奇怪,便走到阿普顿的工作间,只见阿普顿那一脸窘相,再看看那几张十六开的白纸上,密密麻麻地列满了算式,但还没有得出答案,便拍拍阿普顿的肩,笑了笑说:“您这样计算太浪费时间了。”阿普顿不悦地说,“不这样算那该怎么算?”爱迪生拿起玻璃泡、将水倒进去,然后交给阿普顿说:“您去把这里的水再倒进量杯,看看它的体积刻度,那就是咱们需要的答案。”阿普顿茅塞顿开,没想到他自己费尽脑汁花了半天没算出的答案,竟然波爱迪生一眨那就完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除了需要严谨求实的精神,更需要科学的方法。类似的道理,古今中外多有表述。《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俄罗斯谚语说:“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些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在我们身边的同学之中,有不少同学学习是非常勤奋的。他们除了白天学习外,晚上还要加班到深夜,有的同学甚至课间的十分钟也要用于学习,可是却成绩平平;同时,你还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学习并不十分紧张,除了上课和自习课外,其余时间很少用于学习,可是学习成绩却很好。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你会说这是由于前者的脑子笨而后者的脑子灵。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如果是这样,有的同学成绩由好变差、有的同学成绩由差变好又如何解释呢?人体解剖学告诉我们,在同一个年龄段,一般正常人之间脑子的构造和重量相差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学习的好与差只是归咎于先天的因素。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成功=刻苦努力+方法正确+少说废话。从这个大家公认的公式我们可以知道,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三要素之一,如果只有刻苦努力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而没有正确的方法,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在总结读书的经验与教训时深有体会地说:“方法的得当与否往往会主宰整个读书过程,它能将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学习方法是何等的重要。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无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正如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博克所说:“有了正确的方法,你就能在茫茫的书海中采撷到班谰多姿的贝壳。否则,就常会像瞎子一样在黑暗中摸索一番之后仍然空手而回。”前面我们提到的两种情况,不正好类似博克所讲的两种情形吗?

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这是年龄阶段的需要。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谁在这个阶段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谁的智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开发,谁的学习就会积极主动,谁就奠定了学习的基础。其次,这是中学生学习特点的需要。上高中后,各科学习的难度更大,如果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难以把学习搞好。再者,这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中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今后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由于解决了“会学”的问题,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和更新知识,就能在社会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对中学生而言,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呢?有人总结了中学生最优学习法,由八个环节组成:1.制订计划2.课前预习3.专心听课4.及时复习5.独立作业6.解决疑难7.系统小节8.课外复习。各位同学可以对照这八个环节看一看自己做到了多少,做到什么程度。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大家一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如虎添翼,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当然,只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要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否则也难以把学习搞好,因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