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温馨提示标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温馨提示标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温馨提示标语

第1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关键词 新闻标题 语言失误 失误原因: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概括和总结,要准确、真实、新颖,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是不青而喻的。但目前有的新闻标题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考察新闻标题中语言失误的类型、失误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语言失误的类型

1.词语失误

这方面的失误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错误

新闻标题里用错词语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有音同、音近、形近引起的错误,有感彩问题引起的错误,有套用格式引起的错误,等等。如:

①南普陀烧香贡品“神秘失踪”(2008、3、29《厦门日报》)

“贡品”是“古代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很明显,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应该是另一个词“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先用的瓜果酒食等。”

②与社区“问题”青少年“零接触”(2004、1、20《上海法制报》)

“零××”是一个常见的格式,比如“零距离”就是没有距离,“零增长”就是没有增长。这个格式在新闻标题中频繁出现,但用错的地方也不少,比如此例,“零接触”就是没有接触,很明显是错误的,应该是“零距离接触”。

(2)用字错误

这类失误是非常多的,主要是音同、音近、形近导致的失误,用错字以后就不再是词语了。如:

③学伐的“三重门”(2008、12、2日《北京晚报》)

“学伐”应该是“学阀”,“指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人。”现代汉语里没有“学伐”这个词。

④简洁凝练镌永(2008、11、15《集邮报》)

该例是由于音近、形近引起的错误,说文章意味深长应该是“隽(juan)永”而不应该是“镌(iudn)永”。

(3)成语误用

由于成语言简意赅,书面语色彩浓厚,所以经$"ill现在新闻标题中。但是误用成语的情况时有发生。

⑤林志玲秀钻戒疑已订婚,家人封口否认(2008、4、28《南国都市报》

由于成语运用错误,意义也出现了错误。既然“封几”,怎么还能“否认”呢?从意义上看应该是“矢口否认”,也就是“完全不承认”。

⑥户口簿出错小学生“丧偶”两年,“这么点小事”派出所不以为然(2007、7、15《新民晚报》)

“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从语境上看,这个成语是不合适的,应该是“不以为意”,就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4)网络词语误用

现在网络词语非常丰富。新闻报道要具有时效性、现实性、新颖性,网络词语必然会在新闻标题中有所反应,但运用不合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比如,2005年11月25日《沂蒙晚报》在报道CBA比赛时,说蒋兴权是“骨灰级教练”,这其实是夸他,但蒋兴权大怒,认为这是咒他。由此可以看出,网络词语不是不能用,但一定要看对象,看场合,不能用在不懂这些网络词语的人身上。

(5)缩略语误用

作为新闻标题,语句不能太长,这时候就可能要用到缩略语,但标题运用缩略语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生僻的缩略语不应该出现在报纸的标题上。直接从标题了解文章内容,如果出现生僻的缩略语,那么标题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如:

⑦长期房颤,有何危害(2002、4、22《文汇报》)

看到“房颤”,立即想到房子颤动。看下去,才知道两者并不搭界,报纸上是指长期快速心房颤动。“房颇”是行业性缩略语,在一般的报纸上出现时。面对的就不只是本行业的人,所以,它出现在标题上就不太合适。如果是为了简洁、整卉,可以给它加上引号。

2.语法失误

语法失误的类型很多,比如,搭配不当、词性误用、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等等。这里仅举几例。

⑧田亮满意首部处女作(2007、7、12《扬子晚报》)

这里的“处女作”指田亮演的第一部电影,前面的“首部”是多余的,

⑨代售票点不设任何饭店(2006、1、16《南宁晚报》)

在这个标题里,很明显。应该是“任何饭店不设代售票点”,或者,“代售票点不设在任何饭店”。

④黄河流量锐减全球变暖主因(2005、10、25《大公报》)

从这个标题看,“黄河流量锐减”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当然不对,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正好与标题所显示的意思相反,是“全球变暖是黄河流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3.文史知识错误

在新闻报道的标题里,经常会用到一些文史知识,如果拿不准,一定要查资料,不能仅凭印象乱写。如:

⑩让“东郭先生”不再“滥竽充数”(2009、4、22《今日浦江》)

东郭先生出自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的故事,他与“滥竽充数”没有关系,“滥竿充数”的是南郭先生。

4.歧义

有的新闻标题,从字面上看不止一个意思,这就影响了人们快速地接收信息,这是一种语病。如:

西方势力施压北京奥运必成输家(2008、2、21《参考消息》)

该标题有两解,一是“西方势力施压北京奥运,必成输家。”一是“西方势力施压,北京奥运必成输家。”要想准确表达意思,可以在停顿处加标点,也可以在停顿处空一格。

⑩大牌明星成“全球最差酒店房瘩”(2008、9、8《上海星期_三》)

“全球最差”是修饰“酒店”还是修饰“房客”?从标题里我们无法得知。要想消除歧义,我们可以改变语序,“大牌明星成‘全球酒店最差房客”’;或者增加虚词,“大牌明星成‘全球最差酒店的房客”’。

5.排版失误

由于排版的需要,有的标题一句话会排成两竖行或两横行,为了美观,两行的字数应该相同或大致相同,有的报刊为了形式上的整齐而影响意义的表达。如:

教师上百次

年生被判死刑(2005、12、19《生活报》)

这个标题让人非常吃惊,光看标题,人们的反应就是“年生被判死刑”,很明显不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们在看标题时习惯于在行与行之间停顿。该标题犯了“以形害义”的错误。

二、语言失误的原因

新闻标题的语言失误是多种多样的,形成这些失误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它们与新闻的特点、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社会环境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一定要新,过了时间就不是新闻了,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再加上现在传媒竞争激烈,如果抢在其他报刊的前面刊发就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从新闻的采写到编排,印刷、发行,时间非常紧张,如果遇上突发事件更是如此新闻在写作、编辑的过程中来不及推敲,只能依靠平时的积累,新闻标题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

2.新闻的创新性

创新包括多个方面,在语言问题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使用新词新语、使用新的格式等,这样可以收到简洁、幽默、新

颖等作用。由于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所以要创新最好在标题上就显示出来,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但是,由于时尚语言毕竟不是成熟、规范的语言形式,在运用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失误。

3.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低

现在报刊一些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笔者收集的例子中,错误最多的是错别字,有些甚至是非常一般的字词,在新闻标题中却可能出错,这实在是不应该。如:

⑩饮食不规律――提妨胃“罢工”(2004、12、10《科学时报》)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浮躁之气甚浓,新闻从业人员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有的人只关注新闻是否轰动,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而不太注意语言文字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新闻的语言文字对大众潜移默化的影响,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其实有的错误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

5.报刊版面的要求

由于版面的限制,新闻标题一般不会太长,这时候就要运用成语、缩略语等简洁的语亩形式,但由于成语以及缩略语的运用都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所以运用时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出现错误。

三、减少失误的方法

我们认为,要想减少新闻标题中的语言失误,方法很多,但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

1.提高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与责任感

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大多是科班出身,是从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他们学了很多有关新闻的知识,但对语言文字却不太重视,有些人关于语言文字的功底还停留在中学水平。采写新闻的时间一紧张,很多低级错误都出来了:笔者曾经教过新闻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认为这是中文系的专业课,新闻系的学它干嘛。我花了不少时间才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知识对新闻系学生的重要性,不管是采访、写稿还是编辑,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所以,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语言素养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各个高校的新闻系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课程。

媒体不仅给人们报道新闻,它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就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影响。所以,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文章应该遵守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应该在语言规范方面做出表率。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认真对待自己的文章,那么,新闻中的很多语言文字错误就可以避免。

第2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第3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一、体育新课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创新不足。新课程标准实验很多年了,体育教师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与以往有了很多区别,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体育课程标准的研究还不深入细致,体育课华而不实,所以新的理念还没有给教师们留下正确的概念,甚至有的老师还把体育当成以前的训练课来上,也有的老师还没有对自己的体育事业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小学科,在体育课上玩玩就行了。这样的思想导致体育课程改革的落实失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这些问题,都与教师们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与新课程标准保持一致。

(2)体育资源不足。体育资源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也是体育教学的保证,没有好的教学资源就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体育资料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资源的不足,体育学科中老师资源的不足和其它学科既有共性,也有独特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每周要开设四节体育课,现在实施小班化教学,班级也多,因此,需要体育教师的数量很多。有很多学校的师资本来就不足,体育老师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农村甚至没有体育课,也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二是是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新课程标准要求有高素质的老师,要培养出一大批的优秀老师,但是目标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三是器材、场地不足,很多学校运动场地小,器材少,这是一个客观的因素。

二、对策和建议

在实施体育新课程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客观存在,我们要积极地在新课程改革中去实践,去探索。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不断地让自己的课堂体现新课程理念呢?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扎根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和新课程理念接轨。

(1)解放思想,提高自身素质。①长久以来,我们的解放课堂,课堂的创新,很多都是单纯的口号,教学理念没有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致使理念架空课堂。还有很多老师理论和实际不能有机结合,往往是心里想的和课堂教学不统一。也有的老师,上课的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②体育新课程实施的推进进度很慢,这和老师的自身素质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深入发展,很多体育老师被推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前沿,但是他们的行动仍然很被动,教学缺少新的方式,甚至仍然是一个篮球一节课的放羊式教学,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老师应该尽快提高自身的素质。③要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每个学校的体育资源都不一样,照搬其他学校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例如,有的学校是农村学校,那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一些资源,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的推进肯定要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在困难较多和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新课程改革,没必要一步到位,且不可为了追求效果就盲目地跃进。

第4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关键词: 日语新闻标题 吸引功能 前景化理论 变异 过分规则性突出

一、引言

前景化的概念来源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穆卡洛夫斯基(Jan Mokarovsky)于1964年首次提出前景化概念,前景化概念中所强调的变异性,引起了学者们的争相研究。韩礼德(Halliday)是功能主义的代表,1973年他提出“前景化”应为“有动因的突出”。也就是说,只有在情景语境中产生功能的变异或规则性突出的语言才能达到前景化效果。

二、通过变异实现日语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利奇(Leech)提出了语言的8种变异形式:书写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和语义变异等。本文试从日语新闻标题的以下几个层面的变异进行分析。

(一)书写层面的变异。

书写层面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运用标点符号和故意换用片假名上。

例1.あるかもTバック!?深キョン、エッチ山盛り

通过疑问号和感叹号的兼用,表达强烈的感情,起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例2.パンチ佐藤CM出演ようやく「キタ

片假名这种表记方式,作为制造氛围的小道具,往往有装饰效果。

(二)词汇层面的变异。

新闻标题在词汇层面上发生变异主要表现在运用缩略词及简略词、谐音字、新造词缩小单词。

例3.阪神?上、また2回KO四球から逆す

例文中的KO是knock out (出局)的缩略语,为了书写的简洁及醒目,也会较多地运用英语单词。

例4.惨デ脱出!(2009/05/31 Sun)

惨デ与Sunday的发音相似,指在星期天脱离了惨境,告别了愁云惨日,这种谐音效果让读者记忆深刻。

例5.自民小区「公争い小泉チルドレンに不も

文中的「小泉チルドレン(children),新造词形象具体,指在2005年9月的总选举中当选的自民党新议员,这帮人在选举中积极地赞同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的邮政民营化的举措,更表明要进一步推进小泉的机构改革。

(三)语义层面的变异。

语义上的变异主要通过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标题艺术魅力无穷。常用的有比喻、夸张、对句、双关语、改编等。

例6.バビとブラッツは妹?著作で米地裁が定

例文中的「妹比喻涉嫌抄袭,内容雷同。

例7.に描いたビル?北京中心に出「外壁は

化身为画的楼?要增强新闻标题的魅力,提高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夸张法是常用的修辞。

例8.司太郎に「ついてゆく

该句中的「ついてゆく是双关语,是司马辽太郎刚推出的新书『街道をついてゆく 司太郎番の6年书名的一部分,又可以理解为跟随司马辽太郎,进入他要跟读者分享的世界。

例9.知:ヒョウタンから

「ヒョウタンから是改编成语「瓢箪から而得的。「瓢箪から本意为葫芦中跑出马来,指歪打正着、弄假成真。这里把「改为「,根据正文,意为在长达一米多长的绿色葫芦架下享受自然的凉爽。

(四)句法层次的变异。

与传统语法相违背的省略、倒置及现在时态则是新闻标题句法上的显著特征。

例10.高知:夏の宵 金屏を

例11.イラク 各地で同自爆テロ、死者50人超す

例12.佐:れるか 上流(上流がれるか)

例13.打!打!打! つなぎの意で4点差逆

该句中,重复句在制造节奏的同时,能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相当引人注目。

三、通过过分规则性突出实现日语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另一个与“前景化”紧密相联的概念是“突出”。韩礼德(Halliday)在谈到“突出”时强调,“突出”是一个概括性术语,指语言显耀现象,即是“具有显著效果的语言现象”,是指那些在统计频率上出现与人们的预期有出入的现象,即过分规则性突出。

以下对新闻标题的语音、字、句各层面上的过分规则性突出进行分析。五七调、短词、生动的动词、能动态等,这些作为写作的常用规范,往往在新闻标题中大量地运用,也有效地实现了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一)音韵层次的过分规则性突出――七五调。

酒井(2002)说过,英语好押韵,日语则好七五调,特别是标题语句,动不动就用上了。七五调是日本人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朗朗上口,对日语的音韵影响深远,为此新闻标题也多用这种形式。

例14.岐阜:酬 「直さず

(二)词汇层次的过分规则性突出――短词、生动的动词。

新闻标题总是力求用有限的字数表达新闻的内容,为此,在存在同义语的情况下,都会倾向于使用短词,并且日本人觉得用短词表达更符合美学。

新闻界的传奇人物彼得・哈米尔(Pete Hamill)(1998)主张新闻是一个动词(News is a Verb)。在浓缩新闻内容时,动词选用得当,往往会令标题熠熠生辉。

例15.タイ外相が辞意、保健相も失 反政府力攻(相=大臣)

例16.犯行直前に店内うろつく 相手探す? 八王子

(三)句法层次的过分规则性突出――能动句。

在日语中,为了主题的统一,很多情况下会采用被动句,这可以说是日语的一大特色。但在日语新闻标题中,除去必要的场合,多会选用能动句,为的是尽可能地明确主语,比起被动态也更能压缩字数。简明扼要,起到了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

四、结语

为了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日语新闻标题的写作者们往往在变异和过分规则性突出两方面下工夫,从书写、词、句、语义各层面上进行变异。书写的变异表现为运用标点符号和故意换用片假名等方面。新闻标题词汇特别之处在于运用缩略词及简略词、谐音字、新造词缩小单词。标题中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使标题艺术魅力无穷。与传统语法相违背的省略、倒置及现在时态则是新闻标题句法上的显著特征。语音、词、句各层面上的过分规则性突出也使新闻标题更加引人入胜。七五调、短词、生动的动词、能动句的大量运用有效地体现了日语新闻标题的吸引功能。

参考文献:

[1]玉木明.ニュス道の言[M].东京:洋泉社,1996.

[2]要建军.新闻标题制作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3]张志君,徐建华.新闻标题的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第5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习之源,创新之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权威性“给予”,学生无条件的“接受”,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只是简单的记忆和机械的模仿,加之学生元认知水平有限,往往不愿也不能提出问题,影响了学习效率,直至使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陷入僵局而一无所得。针对这一现状,新课标教学理念强调:“数学新课标对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①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欲望

“好奇心”是问题的源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最大驱动力”②。好奇心理、问题意识和契而不舍的探求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有思维的痕迹,更不会有进一步探求的愿望和结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想方设法创设一些现实的、有趣的、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强烈的问题需要和探究欲望,乐于提出问题并在亲历中感悟、享受学习的快乐,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二、适度引导,鼓励学生会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③因此,教师应是一个设计问题的专家。备课时,要熟悉教材了解学情,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科学的设计问题,巧妙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循循善诱使学生从教师提问中学会如何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勤于启发,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跃的热点和焦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第三还要鼓励敢于发问的学生。

只要是质疑中的细微发现,学生认为是新的疑点、独到的问题,都要给以赞许与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鼓起提出问题的信心和欲望。如:对教材上的内容提出不同看法或独到的见解或对教材相关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疑问等。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书,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旧观点,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发表看法的不怕权威的精神。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深化解决问题

费赖登塔尔言:学习恰如游泳,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我们也只有在做数学中才能学会数学。④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探索,不断进行“问题提出、问题改进”的过程,让数学和学生亲近和学生的生活亲近,让学生动手解决生活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懂得生活获得知识。因此,数学的教学不能只提出问题而不顾问题有无研究探究的价值。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学习数学知识就是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源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我实践,并要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分类整理,使学生在“做”中“悟”出问题的实质,以深化提出问题的生活价值和研究的作用。

四、实践检验,激励学生反思问题

第6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一、秉承了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特色]

乍一看,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这种失衡不仅存在于中国史与世界史之间,存在于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之间,还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史之间。这种失衡在选择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即在12道选择题中,考查中国古代史的就有6道之多(第24、25、26、27、28、29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选择题分布比例为3∶2∶1,确实给人以比例失衡之感,让不少师生倍感不适。不过,如果从整体上看,我们就可发现在全部历史试题中,无论是中国史与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还是人类社会发展政治史、经济史与思想史之间仍保持着稳定平衡。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考点分值分布等,都显现出一个非常明朗的特色,那就是保持了以考查中国史为主的传统风格。整套试题中,如果不考虑选做题,仅有3道题关乎世界史,其中选择题两道(第34、35题),非选择题一道(第40题),分别考查了古罗马法、世界多极化趋势、重大科技成果与工业革命进程三大基础知识点,涉及世界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等方面。而关于这几个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既是对历史知识或历史现象的解读,也切合了当今社会发展实际,透露出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

由此可见,全面关注历史必修内容,突出中国历史的主体地位,树立历史学习的基础意识、时代意识、薄古厚今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二、平实之中彰显新奇,意境深远]

不少走出高考考场的考生表示,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试题的难度不大。的确,该套试题更多地注重考查历史基础知识,而不是追求“新”、“奇”、“特”。在考生们看来,不管自己做题的结果如何,至少这些历史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自己不感到那么陌生,甚至于还貌似见识过。然而,经验丰富的一线历史教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发现该套试题在平实中隐含着诸多奇巧,对广大考生而言,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高分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每一道试题看似熟悉平实,但试题背后却隐藏着非常丰富的隐性知识或信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其内涵丰厚、意境深远,绝不像试题表象所展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如选择题第24题: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不少考生表示,这道试题的难度其实不大,通过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但是,若是问及这道试题所考查的历史知识,除了汉代监察制度,能够答出其他知识的考生就不多了。就这道试题本身而言,无论是语言还是历史信息都非常直白明了,不像考生所畏惧的中国古代史中所常用的文言文那样,在考查基本史实的同时,还要考验考生的古文功底。这段材料所考查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考生熟知的,材料也不陌生,只是命题的视角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事实上,这道试题包涵了丰富的隐性信息,如汉武帝时期不仅设置了监察地方官吏的刺史制度,而且设置了涉及封建等级、礼乐、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本题题干中的“汉武帝”、“十三州刺史”、“田宅逾制”、“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等关键字眼或显或隐地展现在考生面前,有意无意地误导着考生的思维与判断。果然,不少考生依据题干中的这些信息和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认为此题就是单纯地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但事实并非如此,本题不仅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监察制度的作用,实际上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兼并这一经济现象。中国古代为加强中央集权,不仅在政治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经济方面也没有丝毫放松。

认真研究2011年高考全国及各个地方的历史试题,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这一块涉及科举制度、中央官制、地方政制等诸多方面,唯独没有考查监察制度。而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历史卷则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这应是2013年高考考生复习备考中应加以关注的命题现象。也就是说,研究历届特别是当年高考历史试题,对于下年度历史复习与迎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7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关键词】农村新目标英语问题

在课改实验中,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惑,回顾整个课改过程,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及我县实际情况与特点,我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新课改可说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挑战。这其中原因当然是复杂的,粗略分析,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效果,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教材部分内容与农村实际生活有脱节现象

现行新目标英语是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而编写的,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但其中不少章节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或直接搬过来的。其目的就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可实际情况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例子吧!比方:pizza(比萨饼),在我们绥阳县城没有一家pizza店,我所任教的两个班,没有人吃过pizza。由此可见,我们的广大农村学生,绝大部分恐怕在之前连听都没听说过。还有很多生活实例完全与农村生活不搭边,因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又如何谈贴近生活呢?

问题二:新教材功能语言操作难度大,教师备课与授课难度增加

新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话题而展开,但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太少,教师在备课时都必须精心编排方能授课,然而这年头又不允许教师征订资料,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这一切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性,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都还不能完全适应。

问题三:本教材不是零起点,要求与小学英语教学接轨。

现在,我县从小学就开设英语课,按理说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很简单了。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不妨来看看现实中的例子吧!去年我刚接手两个新班时,为了了解一下学生在小学的学习情况,在第一堂课上分别让两个班的学生默写26个英语字母,结果令人大跌眼镜:26个字母完全书写正确的学生几乎为零,其中有一大半学生甚至是胡乱书写或交空白卷。他们大多数连正确发音都做不到,或者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相混淆而发音。后来,我经过调查得知,在小学时,他们只注重语文和数学,英语课根本就是形同虚设。由此可见,从学校到家长乃至学生,对于英语教学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我个人认为新目标英语相对而言更适合象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中学生,并不适合我们农村学生,因为农村学生毕竟不同于城市学生。因此,教材的改革也要因地制宜。

问题四:新教材词汇量大,单词拼写难,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授课质量

“新目标英语”初一阶段的词汇量就超过了一千(而目前我县初中毕业时,英语大纲规定的词汇量也不过八百多个),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的水平(学习本级话题范围内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在这里又无法实现,因而学生进初中后,仅在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他们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别说对于学生,就是我们教师,也有个别单词打开课本时不认得或写不出的(如broccoli);还有不少单词,对于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实在太费劲,如gymnastics, description,competition,exhibition, Californian,requirement,experience,traditional等等,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记不住这些词,而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难以记忆,面对这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单词,即使学生求知欲再强,他也会出现畏难情绪,我们老师只有使用一些高压政策,才能勉强学生们去记忆。但如果方式不对,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恶,稍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学习英语, 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无形中又给教师教学增加了新的压力。

问题五: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它更多的是注重素质教育,但我们目前仍然在走应试教育的路线

事实上,所有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接踵而至了,由于学校评价教师只看学生考试成绩,只重考试结果,甚至把这作为教师评先评优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敢完全放开手脚按照“新课改实践建议”中所提倡的那样,“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而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一来,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上加难了。上面评价教师的尺度又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既不敢随便“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也不敢“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更不敢“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为学校不看学生的课堂表现或平时成绩,而只看最终考试结果,如果教师那么做岂不是自找没趣?所以新课改所倡导的多种评价体系并举的理念也就有名无实了。

第8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问题;策略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历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

一、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追问、梳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最为迫切的任务。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哪些问题呢?本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的转变缺乏引导

初中阶段历史课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现行初中教材是按照通史形式编写的,学生只有学好通史知识,知道上下五千年的基本史实,才能掌握、理解深层次的知识。目前,初中历史已经纳入中考范围,这使得初中生的历史水平整体得到提高,然而初中历史课仍然是老师、家长、学生不重视的一门学科,存在教学过程的间断性、应试突击性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高中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历史课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运用历史知识更不能实现育人陶冶情操的目的。2004年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材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专题模块史。教师引导学生从初中形态向高中形态转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2.以考学为目的的应试教学理念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还是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政治思想教育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历史教学中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然而当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以应对高考为主,在课堂上只让学生记忆考试内容知识点。对于一些非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一概不讲。据调查,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课本上拓展的知识没有进行讲解,或者只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样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知识的全面性,记忆的效果也就不是很好。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以考纲为基础,不重视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这无疑会降低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3.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枯燥性的特点,有着众多的知识点需要记忆背诵,因而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实践证明,一个现代的中学生去阅读一本历史书,包括教材,只有他真切地感到他所读的是一本对他当前的生存和幸福有益的作品,他才有阅读下去的兴趣,由“论他”变为“论我”。同时,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自己的心弦,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历史才能给他带来极高的热情。但从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兴趣并没有被激发出来,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教师以应对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并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对激发学生兴趣缺乏经验,没有掌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如果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进而也就无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处理策略

1.实现初升高教学形态的转变

这种形态转型包括学习观念转型、考试观念转型、学习习惯转型、学习方法转型等。学习观念转型要从开学之初就开始培养,教师从总体上向学生介绍高中历史教材的构成特点,使学生明白自己将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什么,使学生对历史课重视起来。另外,详细介绍新高考方案,使学生由原来历史是副科观念转变为历史是高考科目观念。使其意识到高中阶段历史课除去必要的基础记忆之外,也要重思考、重理解和重能力。考试观念对于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影响很大,要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是文科必考科目,对历史科目的考试观念改变了,会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对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转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中学生不能只简单记忆知识点,应该注意培养“老师为什么是这样呢?”“与我平时感觉怎么不同呢?”的思考方式。对于学习中“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课外“加餐”。学习历史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学生应该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拓展知识面。

2.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历史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应对高考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如果教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应对高考展开,那么就很难真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要求历史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与情感三方面的教育。传统教学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满堂灌”,而轻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养。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标,高中历史新课标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对学生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要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其次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责任感。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成为主导者。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就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中学生活和学习内容的好奇,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魅力,提高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同时,努力发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真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活动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1)活动的主体性。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制定计划,选择活动的方式、时间、地点、伙伴。(2)活动的互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身边的历史故事、人物、民间传说)相结合,以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只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发掘学生的潜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新时期,为了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进而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充实自我。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新课程才能焕发出活力,历史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真正满足社会与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学生才能在认知、能力与情感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温馨提示标语范文

关键词:漫画式表现;动画运动;创新;问题

动画的运动特性是动画本体形态最重要的标志,这种标志通过符号变化以及变化的意义来体现。①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动画片中,动画师为角色绘制运动过程的时候,都会在仔细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遵循迪斯尼经典的动画运动规律来进行运动过程的绘制,因此在传统的动画片里,角色的运动表现流畅并带有弹性,在银幕上栩栩如生。这也是动画的英文含义――“赋予生命”的最好表现。而现在的电视与网络动画当中,由于制作成本、周期和创作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类动画当中融合了大量漫画的表现方式,因此具有了不同于传统动画的特殊的审美特点,最直观的就体现在漫画式的动画运动表现。

漫画式表现,从定义方面理解:是指通过虚构、夸张、比喻、象征和假借等不同的手法,描绘图像用来叙事;同时可以添加少量的文字,语言对白,漫画符号或者拟声词等,用于辅助、启发观者的理解或思考。这种解释是借鉴了在文学作品中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它可以起到风趣幽默、夸张生动的效果。在动画运动中应用,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

一、漫画式表现让动画运动方式更加多元,更具有设计感

传统动画中,角色的运动往往是流畅、连贯的,像《大闹天宫》、《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经典动画片中,角色的运动都是客观现实的理想化处理,角色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融合了物理定律和运动规律,使传统动画的运动美处处体现出严谨和科学。传统的动画的运动表现方式让它更加接近于电影,由于其强调动作设计的真实性,贴近于自然界事物的真实的存在和运动的状态,所以在我们看起来它可信度极高,可是在表现形式上已经模式化了。

漫画式表现的动画运动较之传统动画就更为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对客观事物模仿和夸张,转而拥有了许多新颖的表现方式,在画面处理上、镜头切换和特殊情节的表现上也更有设计感。

以《罗小黑战记》中,山新(片中角色名)高兴的出门这一连串动作的设计,作者用了一个十分漫画化的手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山新一个连续的像龙卷风一样的回转出了门,同时背景也迅速的切换,直接闪出门后,节奏迅速,但是非常具有想象力,与传统的“一步一步”走出门的画法相比,这种带有奇想性质的设计极大的提升了动画运动的视觉冲击力,也让这一段动画带有很强烈的漫画感。通过逐帧进行分析也能看到,这一段龙卷风一样的运动过程并没有体现多少运动规律,它完全是一段臆想出来的运动,尽管这样,也符合动画“创造不可能”的艺术精神。

(一)漫画式的运动表现改变了观众对于动画的欣赏方式

在漫画中,对于运动的表现往往是一个瞬间,或者以静态的画面来表现一种似动的视觉错觉,抑或是添加一些指示符号来起到说明的作用。观众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填补运动的空白。将这种表现方式融入到动画运动当中,观众从观看动画的运动转变为读画面的内容,有些时候动画片中的连续静帧配上旁白的台词就可以占到很长的一段时间,观众在观看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入自己的想象来让影片的内容和运动在脑海中完善起来。这种表现形式让观众在观看动画运动的同时似乎也扮演了“中间画师”的角色。另外以连续的镜头运动代替动画角色运动的表现方式在部分动画片中也被频繁使用,带给观众的是连续紧凑的视觉冲击和前所未有的震撼。“人们对于传统视觉形式显得日益麻木,对于具有高度视觉刺激的表现形式则表现的更为灵敏和易于接受”②。不同于在传统运动规律的指导下,所绘制出来的运动状态连贯而逼真,漫画式的运动表现则反其道而行,用不连贯的跳跃的形式,有时甚至是静止的表现,强化了对于观众视觉上的刺激,迎合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比如在动画片《足球小子》中,在比赛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静帧和面部表情的连续特写来渲染一种白热化的气氛,虽然动作不多,但是配以雄壮的音乐和激昂慷慨的台词,让人热血沸腾,浮现在脑海当中的会是球员之间激烈的拼抢和比眼前看到的更为激烈的球赛场面。

这样的表现方式也有创作者方面的原因,比如制作周期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创作者为加快制作进度,降低难度,会采用此类表现手法。日本动画从手冢治虫时代就开始了这种“有限动画”的制作方式,广泛应用于电视和网络动画当中。这种表现手法在解决经费和制作周期等问题的同事,也让动画运动表现具有了全新的审美风格。

(二)更加直接的心理活动表现

传统动画对于角色心理活动的表现一般都是含蓄的,即便是有较大的肢体动作,但是要想细腻的表现角色的内心,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漫画式表现则可以很好的做到。

一般来说,动画角色心理所想的,脑袋里所思考的东西,是比较虚幻的,动画尽管可以将表现很多现实中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对于心理的刻画,也需要化虚为实,一般都是通过肢体动作的精细刻画,透过角色的神态和动作来凸显内心的情感。如图中法国动画片《疯狂约会美丽都》当中,对于主人公查宾少年时期想要一架自行车的刻画,是通过奶奶几次的试探,用不同的东西来试图逗他开心,最后翻出查宾的剪报来表现的,由于全篇几乎没有旁白和对话,它用了较长的一段篇幅来表现。

相比之下,运用漫画式表现,动画很容易表现角色的心理和脑海中所想的,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某一个动画角色在想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在他的脑袋上方会浮现一个悬浮泡泡,里面用来表现角色心理所想的的内容,联合在一起可以十分生动的把本来需要通过许多连续的肢体语言来刻画的内容形象化了,而且手法十分有趣,并且观众在有过大量的漫画阅读基础的同时,可以十分容易的去理解。

二、漫画式表现在动画运动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漫画式表现手法在动画运动中的运用,让动画有了不一样的表现力,但是它的运用也不是没有限度的,漫画式表现手法的过量使用,会使得动画特有的美感减弱。动作显得僵硬,画面静帧过多会让动画有跳跃感,观看起来不流畅。

漫画式表现手法在动画的运动中,应当适量应用,经过仔细的设计和思考,而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把原本应该仔细表现的情节简化,或者漫画化,使其失去了运动的特性,会逐渐变成所谓的“动态漫画”。

“动态漫画”是出现于美国的一种漫画形式,由于其在平面的漫画上加入了声音与简单的镜头运动,用电视或电脑等媒体播放,以供大众阅读的一种新型漫画形式。但是它的出现一只饱受争议。我觉得这种漫画形态恰好可以用来例证漫画式表现的使用对于动画运动所产生的问题。尽管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实验意义但是它所处的位置仍然很尴尬。与漫画相比,它并没有那样纯粹,与动画相比,它又缺少了应有的运动。但是它又无法成为一种桥梁性的中间介质,所以它的存在显得比较艰难。

动画应当保持它应有的纯粹性和美感,动画的运动表现虽然可以融合一些时下流行的元素来进行革新,但作为一种艺术,它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否则会违背这门艺术的初衷,并最终丧失它的艺术性。动画和漫画原本是同源,但动画属于综合性艺术,漫画是平面艺术,二者可以相互借鉴,但是过分的融合会失去原有的艺术美。(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解:

①贾否.动画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8

②曹丽亚C《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7.P11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