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季羡林生平范文

季羡林生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季羡林生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季羡林生平范文

公司现有办公区域建筑面积9469.8平方米,仓库面积1050.78平方米,晒场面积6682.26平方米。加工机械21台,检验设备4台,各种车辆23台。建立了现代化加工生产线及检测化验中心,建有大型仓储加工中心。其中,种子检验室面积380平方米,主要由发芽率检测室、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检测室、净度检测室和种子样品库等六大部分组成。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种子幼苗培养室、种子纯度电泳检测设备,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控制已实现科学规范化的系统管理。

为做好品种研发工作,公司成立了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内设玉米所、水稻所、大豆所、高粱所、园艺所。根据不同的气候生态区域、土壤类型、科研需要,分别在辽宁铁岭、海南、黑龙江绥化、吉林榆树、公主岭等地建立了200亩以上的育种基地和试验站共42个,拥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高级农艺师5人,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科研队伍。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审定品种24个。在已审品种中,玉米13个、水稻5个、大豆6个。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水稻现已选育出两个粳稻杂交的新品系。两系不育系“平1S”和三系不育系“平粳6A”,这两个品系的选育成功,对提高水稻单产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增强育种力量,公司投入科研经费850万元,并与内蒙古通辽农科院、甘肃武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沈阳雷奥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为公司进行专门育种,已育出多个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种,使公司的育种规模、作物种类和育种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第2篇:季羡林生平范文

关键词:硝苯地平;不良反应;牙龈增生

目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以其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及相对安全,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速、颜面潮红、外周水肿、充血性心衰等,而近年来一些少见不良反应,尤其是该类药物导致牙龈增生的报道相继出现,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1]。研究发现,在钙离子拮抗剂中,硝苯地平所致牙龈增生最为常见。本文就临床观察到的1例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牙龈增生的病例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接收1例服用硝苯地平患者出现牙龋增生者作为调查对象,冯某,男,44岁,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血压170/120 mmHg,服用硝苯地平10 mg,1次/ d 3年余,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110/90 mmHg,心率70次/min,双侧牙龈增生,心肺腹查体阴性,双下肢对称性指凹性水肿。诊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钙离子拮抗剂所致双下肢水肿及牙龈增生,见图1。

图1 牙龈增生

1.2方法 停用硝苯地平,更换降压药为替米沙坦40 mg Qd美托洛尔23.75 mg Qd及短期应用利尿剂。

2 讨论

硝苯地平引起牙龈增生的发病率,国外文献报道为14%~83%,国内有文献报道为20.8%,通常表现为牙龈边缘和牙龈增生,质地坚韧、略有弹性,无痛,一般不出血,但多数患者会伴有牙龈炎症,出现牙龈出血、松软和颜色的改变[2]。

目前,硝苯地平致牙龈增生发病的分子及细胞学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主要与胶原代谢紊乱、激素、炎症与免疫反应等有关,且其发病可能与多种易感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个体易感性、用药剂量、疗程、菌斑指数及牙龈炎症、性别、年龄等,其中研究发现,不同人群对硝苯地平的反应不同,发生牙龈增生亦因人而异,即可能分为硝苯地平牙龈敏感型及硝苯地平牙龈耐受型,且用药剂量越大、用药疗程越长,其发生率越高,病变越重。亦有研究发现,口腔卫生条件差、菌斑指数高可加重牙龈炎症,是引起牙龈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般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大致为女性的3倍,考虑可能与硝苯地平阻止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外钙离子堆积,刺激局部雄性激素的代谢,从而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或使胶原酶释放减少有关,另有研究提示其发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降低[3-6]。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治疗,首先是停用可能有影响的药物,最好更换为其他类型降压药,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数月内可自行缓解,对血压控制不好,无法停药的患者,最好采用联合用药,减少单药用药剂量,也能一定程度减少其发病率。对于一些中重度牙龈增生,还可就诊于口腔科,行牙周治疗,如菌斑控制、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对于严重牙龈增生的患者还可行手术切除,然而该治疗仅为短暂缓解,术后复发率高,尤其是对于未停药、口腔卫生条件差或缺乏口腔护理的患者,因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行专业的口腔清洁、控制牙菌斑亦为重要的治疗方案[7-10]。

综上,药物性牙龈增生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同时会影响美观、加重牙龈炎症、产生口腔异味等,也有研究发现牙周疾病的慢性感染过程能够影响心血管系统,最终将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高血压与冠心病的治疗,故这一问题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Ilgenli T,Atilla G,Baylas H.Effectiveness of periodont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rug 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Long―term results[J]. J Periodontol,1999,70:967-972.

[2]Barak S,Engelberg IS,Hiss J.Gingival hyperplasia caused by nifedipine.Histopathologic findings[J]. J Periodontol,1987,58:639-642.

[3]Fattore L,Stablein M,Bredfeldt G,et al.Gingival hyperplasia:a side effect of nifedipine and diltiazem[J]. Spec Care Dent,1991,11:107C109.

[4]徐莉,李伟力.硝苯吡啶与牙龈增生关系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29(2):180-182.

5.Eslami M,Baghaii F,Jalayer Nadery N.An Investigation on gingival hyperplasia induced by nifedipine[J]. J Dent(Tehran),2004:1:33-37.

[6]Handajani J1,Santoso AL,Haniastuti T,et al.Effect of nifedipine on the expression of bcl-2 protein in rat gingiva[J]. Clin Oral Investig,2003,7(1):56-58.

[7]Lu H-K,Chou H-P,Li C-L,et al.Stimulation of Cells Derived from Nifedipine-induced Gingival Overgrowth with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and Interleukin-1β[J]. J Dent Res,2007,86:1100-1104.

[8]Sooriyamoorthy M,Gower DB,Eley BM.Androgen metabolism in gingival hyperplasia induced by nifedipine and cyclosporin[J]. J Periodont Res,1990,25(1):25-30.

第3篇:季羡林生平范文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森林资源保护;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6.22;F2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62 - 06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in Luoping, Jinggu and Tengchong County

XIE Yanming, LIU Deqin, CAO Caox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Abstract: Taking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in Tengchong, Luoping and Jinggu County for example, we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in provincial and district scale, i。e。, forest resources growth, forestry economic growth, farmer income growth, absorption and transfer of the forestry workforce, contradictions of villige and forestry etc。 We realized that the goals of the resource growth, farmers' income increasing, a s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armonious of forest area, have been achieved, and goals of the followup reform also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 collective forest right system refor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farmers' income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Yunnan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1 - 01 - 09.省略1研究方法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或简称“林改”)是继农村耕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基层和农民的又一次大创造,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大创新,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2006年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思路,率先在罗平、景谷、腾冲等9个县(市、区)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2007年在云南16个地州、129个县(市)全面启动。截至2009年,全省各州市的集体林权确权工作基本结束。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有必要从林改前后的视角展开实证的对比分析。针对林改绩效的评价,国内学者主要从全国、区域、省域、县(市)域、村级和农户级等尺度展开研究。全国尺度包括刘璨等(2007)、孔凡斌(2009)。区域尺度包括徐晋涛(2006)以福建、江西等10个省份的实地调查所获数据为支撑,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初步绩效进行了统计分析;省域尺度包括徐济德等(2005)、孔祥智等(2006)、雷加富( 2006)、孙妍等(2006)、朱冬亮等(2007)、洪亚军等(2008)、孔凡斌(2008)、王新清(2008)和郭艳芹(2008);县(市)域尺度主要包括张正(2007)、孔凡斌(2009)、王良桂(2010)、华文礼(2010);村级尺度主要包括陈永源等(2005)、孔祥智等(2006)、朱冬亮等(2007)和裘菊等(2007)、张红霄等(2007);农户级尺度包括李娅等(2007)、孔凡斌等(2008)、刘珉等(2010)、贺东航等(2010)和唐玲佳等(2011)[1-9]。本研究综合和借鉴已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直接(国家林业局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项目县级调查表数据)和间接(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方式获取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为支撑,以罗平、景谷和腾冲3县为代表,重点对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在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4个方面的总体成效进行定量评价。

2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2.1森林资源保护与增长绩效

2.1.1森林资源保护成效

森林火灾次数和受灾面积明显下降。省级尺度表明,全省森林火灾次数相比改革前减少23.31%,受灾森林面积比同期减少5.57%;县级尺度表明,罗平县森林火灾次数相比改革前减少50.00%,受灾森林面积比同期减少60.96%。腾冲和罗平县森林行政案件数相比改革前减少70.40%和30.36%,频率明显下降(表1)。但是,腾冲和景谷县森林火灾次数和受灾森林面积以及景谷县森林行政案件数相比改革前都呈现反常的上升势头,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谢彦明,等:基于罗平、景谷和腾冲3县的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2.1.2森林资源培育与资源增长成效

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增长显著。省级尺度表明,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6.52%,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1.04%。县级尺度表明,腾冲和罗平县有林地面积增幅为33.14%和2.70%,森林蓄积量增幅达12.81% 和10.13%(表2)。景谷县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没有变化,主要原因是景谷县林纸和林产化工等产业发达,林木采伐更新较快,同时,也不排除数据未进行更新的可能。

2.2林业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绩效

2.2.1林业产值增长成效

林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省级尺度表明,林业产值

较林改前增加93.39%,其中,林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较林改前增加109.72%、46.60%和111.56%,可见,林改后林业产业获得了快速增长,尤其是林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较林改前增长1倍多。但是,云南林业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不够合理,2009年林业产值比例分别为76.65%、19.69%和3.66%,林业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过大,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过低。县级尺度表明,腾冲、罗平和景谷县林业产值较林改前分别增加35.83%、16.16%和76.73%,其中,腾冲县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较林改前增加86.71%、-28.57%和146.15%;罗平县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较林改前增加15.69%、18.61%和16.58%;景谷县林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较林改前增加181.64%、43.91 %和-100.00%。

2.2.2木材产出增长成效

木材产量大幅度增长。省级尺度表明,2009年木材产量、锯材产量和人造板产量较林改前增加114.19%、45.96%和654.98%,人造板产量增长了6倍多。县级尺度表明,腾冲县2009年木材产量、竹材产量和人造板产量较林改前增加45.06%、1 043.00%和725.94%,竹材产量和人造板产量分别增长了10倍和7倍多;罗平县2009年木材产量、竹材产量、锯材产量和人造板产量较林改前分别增加27.92%、70.83%、65.55%和33.33%;景谷县2009年木材产量、竹材产量、锯材产量和人造板产量较林改前分别增加166.65%、123.03%、4.5%和60.07%。

2.2.3农户收入增长成效

农户收入大幅增长,一方面林业税费改革降低了木竹税费,另一方面改革推动了林业产业迅猛发展,林地、林木等林产品大幅升值,成了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省级尺度表明,农户家庭林业生产经营支出较林改前增加57.26%,农户家庭林业收入较林改前增加82.94%;县级尺度表明,腾冲、罗平和景谷县农户家庭林业生产经营支出较林改前分别增加78.96%、88.78%和208.70%,农户家庭林业收入较林改前分别增加252.27%、84.13%和341.53%可见,农户家庭林业收入增长迅速,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县级农户家庭林业生产经营支出和收入远远大于全省数据,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全省,上述3县农户拥有较多的林地资源,而且农户家庭林业生产支出和收入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

2.3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林区社会和谐绩效

2.3.1农村劳动力就业绩效

林业就业增长明显。县级尺度表明,腾冲县外出涉林打工劳动力投入工日较林改前增加176.92%,景谷县当地涉林打工劳动力投入工日较林改前增加16.08%。可见,林改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途径。随着林业产业化的推进,林业产业链条的深化和延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林业容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稳步提升。腾冲和罗平县当地涉林打工劳动力投入工日较林改前减少33.14%和33.33%(表6),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2.3.2林区农村社会山林矛盾调处成效

山林权属纠纷调处起数和面积比率高。县级尺

度表明,腾冲和罗平县林权纠纷发生起数较林改前增加28倍多和25.03%,争议面积较林改前增加2.5倍和11.71%,林权纠纷调处起数较林改前增加62倍多和5倍多,林权纠纷调处面积较林改前增加近9倍和8倍多,林权纠纷调处起数率达99.04%和99.56%,林权纠纷调处面积率达96.05%和95.18%;由于林改前景谷县未发生林权纠纷,因此,2009年林权纠纷发生5 163起,争议面积达36 480 hm2,林权纠纷调处5 142起,林权纠纷调处面积达34 727 hm2;林权纠纷调处起数率达99.59%,林权纠纷调处面积达95.19%(表7)。可见,林改后3县林权纠纷发生起数和争议面积明显增多,同时,林权纠纷调处起数率和调处面积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威胁农村社会稳定的林权纠纷基本得以消除,有效地促进了林区的社会和谐。

3结论与启示

3.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初步实现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和林区和谐的目标以落实林业经营主体的“四权”为核心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地调动了农户等林业经营主

体“管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确立了农户作为农村林业市场的主体地位,其内在的经济理性决定了农户对山林资源更加珍惜,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减少了因自然灾害对森林资源的损害,生态环境进入不断改善的良性循环路径;林改后竹木等林产品市场价格快速上升,加之林业相关税费的减免,构成了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的直接因素;林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大大提高,维护了林区稳定,山林权属纠纷减少,农村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高,农村社会矛盾有效缓解,促进了林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但是,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林改存在制度效率递减的特性,即新制度产生的新激励水平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丧失激励的新鲜感,因此,林改目标的持续实现有赖于集体林业经营管理组织和制度的不断创新。

3.2建立完善的林业财政支撑体系,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完善的林业财政支撑体系包括林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林业调控性财政资金和林业保护性财政资金。林业公共性财政资金是国家财政对林业公共设施、服务等公共产品在生产、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投入,投入的取向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全额无偿支付纯林业公共产品支出,主要包括林业公共设施费支出和林业公共事业服务费支出。林业调控性财政支出是用于林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的林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其支出的取向是采用财政补贴或设立稳定基金。财政补贴包括林业自然资源使用导向补贴,林业生产结构调整补贴,林产品结构调整补贴,农户生产技术导向补贴,对林业生产和购销信贷的政策性贴息,区域林业发展援助计划等;林业稳定基金包括主要林产品供给安全储备基金和林业自然灾害救济基金。林业保护性财政资金是用于对林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包括林业生产保护补贴,林业保险补贴,林业生态补贴等。总之,林业财政政策的定位应向少取、不取反哺转变,给予林业以农业甚至超农业待遇。

3.3培育主导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让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林下经济方面,引导农民精心经营森林,立体开发林地资源,大力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橡胶、核桃、银杏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大力开发“林药、林菌、林菜”等林下种植业和“林鸡、林兔、林猪”等林下养殖业,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在林业主导产业方面,夯实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按照高比较优势系数、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力和高产业创新能力的原则,确立和培育云南林业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影响力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壮大,壮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改变第一产业独大的局面,实现云南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林业产业组织方面,积极探索“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林业专业化市场+农户”等林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有效地解决林改后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在林业产业组织运行机制方面构建林业产业经营组织之间(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等林业经营主体)的风险规避、利益协调和运营约束机制,提升云南林业产业的竞争力,促进林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云南林业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3.4构建配套制度改革的耦合性制度结构体系,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认为,清晰的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意在明晰产权,为促进林业发展提权的基础,而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的目的意在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通过抑制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为交易主体提供有效信息,降低经营主体林业经营和林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外部性内部化,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经营利润,提升经营主体积极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10]。配套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制度意在实现林业资源有效配置,实现规模化经营。森林保险制度意在降低林业经营的风险,提升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林权抵押贷款意在破解农户融资瓶颈,提升经营主体林业投资能力。森林资产评估意在确保林地和林木资产公平、公正地流转和抵押,促进林产品交易市场规范有序运作。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意在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提升农户林产品交易谈判地位,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公益林生态补偿意在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内部化,提升公益林经营管理水平。可见,集体林权配套制度之间相辅相成,降低林业经营成本和风险,提高林业经营绩效,持续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率,提高林业经营主体积极性,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东航,朱冬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30年回顾[J]。林业经济,2010(5):13 - 24.

[2]孔凡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区县乡财政性收入影响评价—基于江西省赣州市的调查[J].林业科学,2009(9):120 - 129.

[3]华文礼.浙江省遂昌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探析[J].林业经济,2010(4):55 - 58.

[4]贺东航,田云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增收成效及其机理分析—基于17 省300 户农户的访谈调研[J]。东南学术,2010(5):14 - 19.

[5]李娅,姜春前,严成,等.江西省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效果及农户意愿分析—以江西省永丰村、上芫村、龙归村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12):54 - 61.

[6]唐玲佳,曾维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地投入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四川省林改示范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76 - 8678.

[7]孔凡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2484户农户收入增长的视角.林业科学,2008(10) :1321 - 1341.

[8]王良桂,董微熙,沈文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J].南京了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133 - 136.

第4篇:季羡林生平范文

关键词:现浇生态地坪 立体绿化 城市排水 净化空气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02

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速较大,城市化进程稳步增长,加之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导致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现代人所要求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围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的,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会追求一个更健康、与自己更有亲和力地环境,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如果说园林绿化被称做“城市之肺”,那么小区绿化就是“居民家园的自然”,居民小区应当是城市人回归自然的园林式居住区,它的环境应当令人愉悦,应当是充满人与生物共享共处的自然美。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形往往并非如此。居民区需要为日益增加的私家车提供停车场,为居民散步、运动、健身等提供必要的场地,而根据国家规定:新区住宅建设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5%,旧区不低于25%,由于现今土地资源如此紧张,必然引起创造高质量环境、满足居民正常生活与土地资源短缺的严重矛盾。如何既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又能有效地保护环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项研究在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现浇生态地坪技术,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

1 生态地坪

生态地坪是采用特殊混凝土及其他新型材料或与植草相结合,用以收集、滞留、净化、渗透雨水,拓展地面功能,促进环境保护的地面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公园道路、急救车通道、有承载要求的草坪、绿色排水沟渠和绿色造景工程等。

现有的生态地坪技术主要有透水地坪和植草地坪等。透水地坪为透水混凝土或无砂混凝土等,是采用骨料碎石,胶结料,添加剂,水泥,水等经过均匀搅拌,摊铺成路面。透水地坪拥有15%-25%的孔隙,能够使透水速度达到10-2~10-1cm/s[1],远远高于最有效的降雨在最优秀的排水配置下的排出速率。透水地坪利用其高透水性增加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弱了城市“温室效应”[2]。植草地坪是通过混凝土围成植草孔腔,利用混凝土的高抗压强度提供承载力,通过植草孔腔种植植物进行生态绿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场地的功能性使用与绿化的双重功效。尽管如此,现有生态地坪技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透水地坪在解决地面积水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存在环境绿化及生态修复的不足。预制的地坪砖铺装后缺乏整体性,强度低,不能满足停车等强度要求较高的功能性应用。现场拼接的植草地坪连接困难、施工难度大,混凝土结构形状不利于行人等。

2 现浇生态地坪技术

现浇生态地坪技术是在整体性地梁结构基础上,应用特制的生态地坪模板浇筑连梁和踩踏体,其间形成种植池,在其内种植植物,由混凝土和植物共同构成整体的一种地坪处理技术。如图1所示。

现浇生态地坪结构简单,现场浇筑施工非常方便,可以按照设计尺寸成型生态地坪,该生态地坪下不做砂石、混凝土垫层,而是用地梁结构进行地基处理,使自然地面与地坪中的土能够连成整体,有利于截流蓄积雨水并及时下渗或蒸发,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及排水压力;有利于植物扎根生长,使停车场、园路、人行道、休闲广场等需要硬化的铺面达到绿化的效果,同时能有效利用水资源。

3 现浇生态地坪的作用

现浇生态地坪以其优良的技术特性和结构特征,可以在立体绿化、城市排水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是绿色建筑的有效实现方法。立体绿化指的地平面的绿化、屋顶高层面的绿化及墙体垂直面的绿化等多层次绿化总称[3]。夏季可节约30%~50%的空调耗能,还可以显著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吸尘减尘,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空中景观,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由于没有土地成本,立体绿化成为城市最廉价的绿化方式。我国现有400亿平方米的建筑,大多是高能耗、不节能的,这需要我们进行屋顶绿化、墙体绿化等立体绿化,把不节能的建筑改造成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建筑。在建筑用地面积日益紧张的今天,地面绿化作为立体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格外重要。利用现浇生态地坪技术处理,在不消耗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同时达到了绿化的目的,取得了使用与绿化的双赢效果。

3.2 城市排水

2011年入汛以来,北京、南京多地再现城市内涝。此后“雨后习惯性瘫痪”的城市已经达到了100多个。一下雨就面临“大海”的状态正在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顽疾。“雨后习惯性瘫痪”凸显出城市下水系统的不堪重负;此外,把暴雨尽然排除城市也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城市排水应同时兼顾“地上”与“地下”两个部分,切实建立起完善的城市排水体系。如何恢复萎缩的城市河流、湿地的生命力,让绿地、停车场等同时具有蓄水、滞洪的能力,实际上更为重要。现浇生态地坪在连梁之间形成种植池,种植池与地基土体直接相连,形成天然的蓄水池和渗水通道,为解决城市内涝提供了渠道。通过实验测定,在发生200 mm/h强度降雨时,生态地坪表面不会形成地表

径流。

3.3 植物生长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常年降水较少,在不进行人工浇灌的条件下,新栽植物的成活率较低,是生态绿化,植被修复的难题。以现浇网格为基础的生态地坪凭借植物措施与地坪构造措施解决了这一关键问题。现浇生态地坪培育的植物属于乡土植物,抗逆性强、抗旱、热、耐贫瘠性强以及耐盐缄性强;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覆盖能力强;种子丰富,发芽力强,容易更新;绿期长、多年生,有自我更新能力,效果长久,一劳永逸。现浇生态地坪不设混凝土垫层,植物的根系可伸入地坪下的天然土层,吸收充足的养分;连梁之间的种植池截留了大量降水,补充植物生长的水分。借助于以上优势,为植物的成活及长期繁殖奠定了基础。

3.4 净化空气

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有一定差距,现行空气质量评价因子偏少,城市空气质量达标仍处在低水平。

其中逐渐被公众所熟知的PM2.5是造成环境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该指标一直未作为我国环保部门的监测指标。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负载大量有害物质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目前已经有科学数据证明,PM2.5与肺癌、哮喘等疾病密切相关。PM2.5作为环境质量差及各种疾病的元凶,成因复杂,既有因燃煤、机动车、扬尘等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又有从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机动车尾气。作为停车场、人行道等的现浇生态地坪,在满足居民基本公共设施需求的同时,可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PM2.5,提高空气质量。

3.5 功能性应用

居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生态绿化在发挥其生态功效的基础上,同时应充分考虑居民要求,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品茶、下棋以及居民体育锻炼、健身等。现浇生态地坪的底部是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地梁结构,上部是内设钢筋的混凝土连梁结构,整体性强,通过实验测定,生态地坪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较高,可以承受80kpa的压力;生态地坪上的踩踏体按照人脚的形状和平均尺寸设计。据此可构建满足停车、人行、散步休闲及一般基础设施建设的绿地环境,达到了生态地坪的功能性作用。

4 施工

生态地坪按以下程序进行施工

(1)平整地面:按一定排水坡度将待建生态地坪的自然地面整平并夯实;

(2)开挖基槽:在整平夯实的自然地面上按地梁的设计位置、尺寸开挖基槽,用于浇筑地梁;

(3)浇筑地梁:在开挖好的基槽内支设普通模板,布置地梁钢筋,浇筑钢筋混凝土地梁,使其与整平夯实的自然地面齐平;

(4)布置钢筋:在地梁及自然地面上按连梁的位置布置钢筋,钢筋用钢筋支架或垫块架空一定高度;

(5)安放模具:以布置好的钢筋为连梁槽的中心依次安放生态地坪成型模具;

(6)浇筑生态地坪:在条形浇注腔和汀步形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使其充溢于连梁槽内,形成具有种植坑的生态地坪结构,待生态地坪混凝土强度符合拆模条件时,拆除模具;

(7)回填种植土:在种植坑内回填种植土,使其与连梁齐平,可略低于连梁但不能超过连梁高度;

(8)种植植被:在种植土上播撒植物种子或移栽植物,养护成活,形成绿色的生态地坪。

生态地坪通过生态护坡模板进行模块化拼装施工,施工效率高,有利于降低

成本。

5 结语

生态地坪通过混凝土与植物的有效结合,扩大了生态绿化规模,节约了土地资源,改善了人居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停车场、园路、人行道、休闲广场。

参考文献

[1] 陈心宇,张建华.城市人行道铺装方案探讨,科技风[J].2009(12):86.

第5篇:季羡林生平范文

湖南省岳阳市妇幼保健院B超室,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药物治疗证实为胎粪性腹膜炎(MP)患儿29例,分析其超声表现以及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该组29例MP出生,其中:20例临床药物治愈(69%); 9例手术(31%,4例手术后死亡,5例治愈)。结论 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产前超声检查与临床结局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超声异常表现越多,胎儿的出生后手术率就会越高。

关键词 超声检查;胎粪性腹膜炎;产前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193-02

胎粪性腹膜炎(MP)一种产前并发症,临床中并不多见,主要是由各类原因引起胎儿肠穿孔,导致粪便自肠道破孔中流出并进入到腹腔内所致无菌性化学性腹膜炎。目前,临床对于MP的筛查主要是利用超声检查进行产前诊断[1]。为了解MP患儿的产前超声特征,提高MP产前诊断率,现分析总结了2010年1月—2013年9月期间该院MP产前超声表现以及胎儿的出生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药物治疗为MP患儿29例,孕妇的年龄在23-38岁之间,平均为(28.2±3.1)岁。29例患儿中,16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日龄在1~28 d之间,平均为(7.2±2.4)d。

1.2方法

超声检查选择ALOKA-prosounda10及ALOKA-prosounda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探头的频率在3.5~5.0 MHz之间,嘱孕妇常规取仰卧位,经腹进行横切、纵切以及斜切等多方位的扫查,主要检查胎儿的全身结构,并测定其双顶径、头围、 腹围以及股骨长度等。对于拟诊为MP者,实施动态监测,并每隔2-4周进行超声复查。所有病例均抽取羊水或者脐带血实施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并常规检查宫内感染情况。对于腹水较多患儿,实施腹腔穿刺引流术,并予以动态超声检测直至顺利分娩。统计出生者的出生时以及手术情况,追踪其病理检查结果及临床治愈率。

1.3分组

根据超声表现进行分组,其中,单纯腹腔内钙化灶者作为A组,以腹腔内钙化灶合并1项超声异常表现作为B组,以腹腔内钙化灶合并2种异常超声表现作为C组,以腹腔内钙化灶合并≥3种异常超声表现作为D组。

1.4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经χ2检验。

2结果

2.1超声表现

首次超声表现:该组有29例MP中,孕周在22~24周,18例腹腔内出现钙化灶,占62.0%;9例存在腹水,占30.7%;5例为假性囊肿,占17.2%; 3例为肠管扩张,占10.3%;14例为羊水过多,占48.2%。

产前动态超声监测:该组29例MP中,孕周在28~30周,其中,1例在孕周28周时为单纯性腹水,在30周时复查显示存在腹腔内钙化灶;1例在孕周26周时检查存在腹腔内钙化灶以及腹水,在36周时检查显示腹水消失;1例在孕周22周时存在钙化灶以及腹水,在30周时检查显示肠管扩张以及假性囊肿;3例存在大量腹水实施穿刺放液,其中1例在41周时腹水完全消失,另2例复发。

末次超声检查:29例MP在分娩前接受最后一次超声检查,均存在腹腔内钙化灶,其中,12例伴腹水,占41.4%;8例伴假性囊肿,占27.5%;4例伴肠管扩张,占13.8%;13例伴羊水过多,占44.8%。

2.2MP胎儿临床预后

该组29例MP胎儿出生时的孕周在34~41周之间,平均为(38.1±1.2)周,其中,26例(89.7%)为足月产,3例(10.3%)为早产;新生儿的体质量在1 600~4 100 g之间,平均为(3 100±250)g;16例为剖宫产,13例为阴道分娩;出生时Apgar评分在3-10分之间,平均为(8.3±0.4)分。A、B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治愈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手术率明显低于B组(P<0.05);C组的手术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D组,治愈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P儿的出生情况,见表1。

3讨论

胎儿MP主要是由于肠穿孔所致,引起肠穿孔的原因主要有肠闭锁、扭曲、血供不足以及胎粪性肠梗阻等,也与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母体吸毒等因素相关。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产前诊断MP最主要的方法[2]。目前,大量临床研究显示,MP胎儿的产前超声诊断与其临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在孕中期任意时段MP可获得准确诊断,但在孕周不足20周时,胎儿缺乏明显的肠蠕动,其胎粪多难以从肠道的破裂孔处进入到腹腔中,而产前超声检查多是在18~24周之间,故在发病早期有部分MP会被漏诊[3]。

MP超声表现与其病理变化过程一样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早期超声表现主要为肠蠕动活跃、肠管扩张,当胎粪经肠穿孔进入到腹腔以后,可出现炎性腹水,并逐渐发展成为粘连包裹,即为假性囊肿。如果胎粪中的钙盐沉积还可成为钙化斑块,当发生纤维粘连时,即可出现穿孔处封闭。在胎儿期,由于胎儿的肠鞘突尚未闭合,胎粪还可流入到外位形成外阴水肿或者鞘膜积液,此外,由于羊水循环障碍,还可发生羊水过多[4]。因此,一旦发现超声表现存在腹腔钙化灶、腹水、假性囊肿、肠管扩张,可伴有外阴水肿、双侧鞘膜积液以及羊水过多时,应拟诊为MP。因MP的超声表现具有变化性以及多样性,在各个病理发展时期应与各类疾病相鉴别,在早期如果只表现为腹水,则应与胎儿水肿综合征相鉴别;当存在假性囊肿以及腹腔内包裹性积液时,应排除肾源性囊肿、肠系膜囊肿、卵巢囊肿及其它腹部囊性肿块;当存在腹腔内钙化灶时,应与肝内钙化、胆结石以及肿瘤内钙化灶等相区分。此外,早期发生肠管扩张时还应与先天性巨结肠相鉴别[3]。在临床这诊断中,严格掌握MP的发展规律,并动态监测病灶的变化对于提高MP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

该研究资料显示,单纯型MP无需手术,治愈率达100%,而合并有其他异常超声表现的复杂型MP手术率以及死亡率均明显增加,认为单纯性腹腔钙化MP患儿的预后更好,这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4]。对于出生前肠穿孔均处于闭合状态,并持续至出生后的MP患儿,其临床预后多较差。因MP的超声表现具有变化性,故在分娩前行最后一次超声检查对于预测胎儿的结局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花,谢红宁,李丽娟,等.胎粪性腹膜炎产前超声诊断及其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5):357-359.

[2]肖祎炜,汪小丽,马小燕,等.胎儿胎粪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9):629-630.

[3]王莹,周军,江艳,等.胎粪性腹膜炎的产前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1):87-89.

第6篇:季羡林生平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 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平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30-02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正在越来越深地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文化构建的思维方式。校园网为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平台基础,“网络―课堂”成为当前学校在新课程下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如何推进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试点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 理论构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语文教学过程作了如下阐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这种理念,在其它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有大幅的体现。从课程的宏观角度来看,学校课程文化体系的重建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开展百校“e”学习试点,旨在推进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e”学习,即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李克东教授认为数字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 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2]。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因而,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校本研究的范式,其中有CAI辅助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也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计算机软件控制教学软件的典型范式,近年来,使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课程整合热度不减。无论采用何种范式,都应该突出学科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在整合中的多元化运用。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和学生能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就像使用黑板、粉笔、教具一样自然流畅时,这才能真正体现出整合的价值。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家庭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保证所有的学生从新的和正在出现的通讯与信息技术所增加了的学习机会中受益。

2 环境分析

狭义地讲,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对话”、“交流”、“沟通”,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数字化学习环境作为学习环境的一个子集,是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本文所指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是指课堂学习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这不仅要考虑虚拟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的支持,还要兼顾其与课堂学习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制约与联动。

David H.Jonassen认为有意义学习包含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与合作的学习等五个属性[3],因此,笔者认为数字化学习环境必须包括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充分体现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二是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三是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四是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五是学习是可以随时随地终身的。

3 平台建设

数字化学习平台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学”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自主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讨论、交流。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

在综合分析各种要素观的基础上,钟志贤教授认为构成学习环境的要素主要有活动、情境资源、工具、支架、学习共同体和评价七大要素[4]。我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把以上七个要素作为创设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关键,将七个要素融合到数字化学习平台中,构成数字化学习系统(如图所示)。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与老师的关系是对等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在线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因此,在平台设计中,我们从用户的体验入手,在保证上述模式合理设置的前提下,考虑学习者体验感受,设置自主浏览利用资源模式、延伸训练主题探究模式,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模式(生――生)及教师辅导远程协助模式(师――生),使得数字化学习平台既可为日常教学所用,也可为课后学生自主学习所用。

4 实践整合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学校网站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基础平台,利用动态网页技术支撑生成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网站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开发基于网络的教学课件,建立学校试题库、教案库和电子备课系统,开设视频网站,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网站、学科专题学习网站或专题研究网站相关联,实现网络交流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实践过程中,我们依托建设中的省生物课程基地,以生物学科作为首个试点学科,利用专题网站实现的系列网络化课堂,引起极大关注。专题网站主要栏目有“课程导航”、“理论学习”、“主题探究”、“互动讨论”、“课程资源”、“评价反思”。其中,“课程导航”设计了学习目标、使用方法和作业要求,通过Flas的展示等多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有效地避免了学生随意上网浏览。“主题探究”与“互动讨论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在一节课内轻松地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最后,教师通过事先建立的一个作业文件夹,把学生当堂课的作业复制到相应的文件夹中,体现了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专题学习网站中的素材源于学科课程文本,但又不拘泥于文本本身,其中有许多内容都取于现实生活。

实践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克服目前数字化学习存在的一些弊端,要避免将数字化学习和网络学习混淆甚至等同,也要尽量避免把数字化学习仅仅作为正式学习的补充。同时,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还要避免有些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容易被无关因素干扰。这些弊端,都是平台设置的技术因素及教学设计的策略因素所应着重考虑并在具体实施中尽量克服的。

专题学习网站还可作为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平台。在校园网的环境下,我校开发校本课程100多门,出现了“校本课程小超市”。研究性小课题开展得丰富多彩,学生能熟练地使用网络查询资料,制作电子报刊和成果汇报课件,能用网页制作软件设计个人主页。如在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走近季羡林》的活动中,学生分小组收集季羡林生平、作品、图片、年谱、评论等资料,制作出大型的课件,在全市情感类课题研讨会上进行展示,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学生撰写的案例发表在《作文世界》上。

5 评价反思

网络,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有美文供学生鉴赏,有万籁供学生倾听,有格物要学生致知……如何让网络发挥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势,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和最有效地服务师生学习与探究,就要求教师能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使学习平台上的信息有效且富有课程文化特色,教师利用教育智慧将师、生、机和文本有机地整合,强调不同学科的课程本色,利用信息技术的视、听等优势,激活学生潜在的多元智慧,让学生发生认知行为和能力方面的主动建构。

新课程提倡探究、合作、自主,更强调学习和应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因而,在数字化学习的实施的过程中,设计网络环境下的作业管理系统显得十分必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推进,数字化学习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将会成为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新“渔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J].200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