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栏杆拍遍范文

栏杆拍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栏杆拍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栏杆拍遍

第1篇:栏杆拍遍范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写作背景,鉴赏“那人”这一意象,把握词的主旨。

2.掌握本词多样的描写技巧及烘托、托寓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小组学习,理解文本。

2.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词人关心国家及民族命运的高尚情怀。

2.学习词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优秀品格。

【教学设想】

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即把握词的内容与形象——情感及意图——-手法及技巧,重点突破本词的“那人”这一意象,旨在通过活动促进阅读与鉴赏,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

1.对联导入: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2.整体感知:朗读全词——品味元宵夜——那夜——修辞与技巧

3.意象鉴赏: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意象与主旨

4.延展提高: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生动与形象

5.课后作业:运用联想与想象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拓展阅读《把栏杆拍遍》

【教学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师:(齐读对联)这幅对联所写是何人?有何依据?(若学生回答不上,老师则要注重引导)

生1:辛弃疾。理由:上联提到了豪放派词人坡,而继东坡之后当然是豪放派的另一个代表辛弃疾。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不同看法吗?

生2:依据还有下联希望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与辛弃疾的爱国抗金主张吻合。

生3:还有下联提及的悲黍也是一个暗示,黍离之悲,与辛弃疾所处的社会背景也是相关联的。

师:非常好,上联点出辛弃疾词作的风格属豪放派,下联主要讲辛弃疾的爱国之情和政治抱负。但是同学们忽略了“美芹”。“美芹”是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是辛弃疾南归后向孝宗呈上的建议书。详细分析了敌情且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战略。

PPT展示作者相关信息: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为己任,空有将相之才。南归后长期被闲置,豪放派集大成者。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辛弃疾的另一佳作——《青玉案·元夕》。

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品味元宵夜——那夜

齐读诗歌,整体感知文本

生:齐读诗歌

师:点评并提问:同学们在读完这首词后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画面?

生: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

师:是的,在标题当中便是元夕,青玉案属词牌,元夕属词题,元夕指的是元宵夜。在词当中就是——夜。请同学们尝试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夜”的特点,并结合文本,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夜的?

生1:千盏明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生2:“花”好月圆。玉壶流转。烟花怒放。

生3:美女云集。采用借代的手法,“香”“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美女。

生4:热闹非凡。多角度描写技巧:视觉、听觉、嗅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万民狂欢、万人空巷的元宵之夜。

师:同学们分析得十分准确,让我都感受到了那夜的热闹繁华的气氛。但是辛弃疾仅仅只是为了给同学们留下一个难忘的元夕吗?(过渡)

生:不是。

师:那辛弃疾内心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寻找知“辛”人。

三、小组活动——寻找知“辛”人——那人

师:那人究竟是谁?有何特点?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注意结合作者的身份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现在我们分小组来学习,共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合作,推选小组最佳知“辛”人。

生:讨论五分钟。小组知“辛”人发言。

生1:我认为那人所指的是和他一样有着抗金意愿的主战派。

师:你能分析一下吗?(引导)前面介绍作者时说过他的志向是什么?——抗金。

实现了没有?——没有。南归后一直被排挤、被打击,闲置在家,壮志难酬。

现在国难当头,他要寻找什么样的人呢?——同样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的知音,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人。

生2:那人是个超凡脱俗的美女,是抒情主人公心中的女神。前面提到了众多盛装打扮的美女,那与美女相对比的自然而然也应该是个美女。

师:有道理,而这超凡脱俗的“那人”是用烘托的手法所展示。

生3:是诗人自己。在这举国同庆,万民同乐的日子,而只有作者一个人苦闷孤独,在灯火阑珊之处,开心不起来。

师:很好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同样胸怀天下的屈原的那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也想到了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或许这样热闹非凡的场面反而增加了词人的愁情。同样的情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当中也有同感:“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

生4:我认为是戈多。这个“那人”只不过是词人心中的一个梦,一个理想,和戈多一样,永远都不会出现。作者苦苦寻觅的或许就是一个和他一样志同道合的人,可在当时的南宋很难寻到这样的人。与其说他是某个人,不如说只是个梦。

师:这个角度非常的新颖,让我大开眼界。或许那人只是一个梦,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化身。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托寓”。刚刚四个小组的同学都分析得非常精彩,不愧是知“辛”人。

师提问:那在寻“那人”之前为何要写到众人、写到元宵盛况呢?

生:反衬。

师:没错。上文热闹繁华反衬下文的冷落僻静,上文盛妆畅游的名士贵妇反衬下文自甘寂寞、超群拔俗、不同流俗的“那人”。景反衬景,人反衬人。

听完了同学们的想法,让我们也来看看“名人”们怎么说?(PPT展示。)

小结: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只能猜测。因此,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个人实际上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借对“那人”的追求,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从中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把握诗歌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读辛弃疾的词。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注意读出情感的变化

读出元夕的安静、喧闹,读出苦苦寻觅的痛苦,读出灯火阑珊处词人的寂寞,读出找到“那人”之后的欣喜与安慰。

四、仿写句子——写点知“辛”话——那些话

过渡:经过我们这节课的探讨,相信同学们对辛弃疾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正如郭沫若用“大江东去”来形容苏轼的词一样,梁衡也用了一句话来形容辛词——把栏杆拍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生齐读: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

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

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

艺术的升华, 文字的锤打,

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学生即兴创作,老师挑选优秀作品展示并点评。

五、课后作业

(一)拓展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二)拓展写作:续写《蓦然回首之后》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那夜 那人 那些话

繁华热闹 铺陈 意中人 兵戈的相戎

美女如云 借代 知己好友 爱与恨的纠葛

烟花灿烂 比喻 主战派 人格的锤炼

万人空巷 化用 自己 情感的迸发

花好月圆 理想

众人狂欢 反衬 戈多

第2篇:栏杆拍遍范文

思妇登楼,怀远哀怨。在封建时代,对于女性来说,楼不仅是她们几乎全部的生命空间,更是她们通向外界的一座桥梁。闺楼幽深而足难出户,伫立搂头,怀远思人,往往忧郁满腔。这样的形象古诗词中可谓多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肠断”的感情变化过程。其中“独倚望江楼。”展现的是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作者就是想以无语独倚楼的画面,揭示主人公“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凄苦之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道尽因思念而一夜惆怅未眠的女主人公那依旧的孤独凄凉;登楼却又不见心上人之身影,岂不是跌进更深的相思愁苦的深渊?“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闺中本不知愁为何物,当她登楼而见杨柳青葱,禁不住黯然神伤: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荏苒,青春流逝:真是悔恨当初怂恿夫婿离开自己寻觅富贵。

游子登楼,念故思亲。思乡情羁旅愁,是古诗词永恒的主题。这种情感的产生与抒发,常与登楼行为意象相关。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词的下阕两处写“登楼”。第一处,实写:游子秋日黄昏“登高临远”,故乡遥远,有家难回,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袭来,忧愁凝结难解。第二处,虚写:游子设想远在故乡的心上人,此刻,在故乡也正登楼举头凝望,寻觅游子归来的身影,多少回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人的归舟。词中两写登楼,一虚一实,互相呼应,语浅情深,把游子思归的情绪,渲染到极点。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幽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亡国之君李煜又常以登楼意象的描写表达沦为阶下囚的孤寂情怀和对故国的思念。

志士登楼,志在千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展示了积极进取的阔大意境,最具代表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直写登楼望见的景色,景象壮阔,气势雄浑: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流向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面对此番壮景,诗人心潮奔涌:希望再上层楼,看更加壮美的风景——人生追求无穷尽,朝着更高的境界进发。诗歌即景抒情、言志,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尽在登楼望远之间。

仁人登楼,忧国忧民。这是杜甫的名篇《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诗歌集中描写春日花开之日、“登楼”之时的满腹愁思:自己漂泊不定,万里他乡常作客,愁也;吐蕃夷狄侵扰,国家动荡不安,愁也;君王昏庸,难有作为如阿斗,愁也;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愁也愁也。杜甫在这首律诗中,借写登楼见闻,抒写自己忧国忧民之心,沉郁动人。

第3篇:栏杆拍遍范文

(生齐读)

师:这是一首慷慨悲壮的英雄之歌,作者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他时刻提醒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最终功业未成,留给后人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在岳飞之后不久,有一个英雄人物踏着岳飞的足迹一路走来,这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我们在初中时曾经学过他的一首词(PPT展示《破阵子》),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首词的题目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个“壮词”的“壮”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壮观的战争场面描写。

师:虽然是作者梦中所想,但这一切对辛弃疾来说都是真实的(PPT展示辛弃疾南渡前经历)。辛弃疾的理想和岳飞一样,都是“收拾旧山河”,他早年亲历抗金斗争,南归之后,时刻等待着重上战场建功立业,可他还是没能摆脱岳飞的命运,“可怜白发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让词人迸发出一股悲愤难平之气,落魄英雄的形象立现读者眼前。辛弃疾在很多词作中都塑造了这一鲜明的英雄形象,他的词被后人称作“英雄之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共同探究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是如何展现自我英雄形象的。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大家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些字音、断句和重音(PPT展示朗读提示)。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首词写于1174年秋,当时作者南归已经12年了,始终没有得到北伐中原的机会。现在他又一次来到了建康城,登上了赏心亭。作者登亭看到了什么呢?

生:作者看到了水天相连的清秋景色,还有远处美丽的山峦。

师:很好,除了这些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呢?哪位同学补充一下?

生:他还看到了落日、楼头和断鸿。

师:不错,两位同学在词中都有自己的发现。我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辛弃疾眼前所见之景蕴含着他怎样丰富的情感呢?请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来回答。

生:“愁”和“恨”。

师:是的,作者此时心中有无限的愁恨。他心中有愁有恨,却说远处的山“献愁供恨”,其实不光是远山,作者所见之景都在向他“献愁供恨”,在古典诗词中,这种手法叫什么?

生:移情于景。

师:回答非常准确!山无所谓愁和恨,只因作者心中有愁恨,所以他觉得看到的所有景物都“含愁带恨”。你能明白作者“愁”和“恨”的原因是什么吗?请大家将这首词的上片朗读一遍。

(生齐读上片)

生:辛弃疾看到南方秋天的美景想到了北方的故土还在金人的铁蹄之下,而他南渡之后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不能率军北伐,所以“愁”“恨”。

师:的确如此!如果换一个时代、换一个人,登高远望江南秋色可以说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但当时是风雨飘摇的南宋,登亭的又是抗金英雄辛弃疾,再美的景色他也高兴不起来,眼前所见之景在他眼里都是伤心之景,“赏心亭”对他而言是“伤心亭”,他心中有无限的愁和恨,愁的是中原沦陷,恨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伐。

师:作者登上赏心亭,除了看到这些景物之外,还想到了一些前人的故事,大家在词的下片找一找,一共提到了几个人?

生:三句话写了四个人:张翰、许汜与刘备、桓温。

师:在古典诗词中,这种手法叫什么?

生:用典。

师:用典说白了就是借人说事,拿别人说自己。辛弃疾在这里想借这些人来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呢?他的意图是什么呢?请大家将这首词的下片朗读一遍。

(生齐读下片)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组讨论张翰,第二组讨论许汜与刘备,第三组讨论桓温。请大家对照书下注解认真思考作者用典的意图,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安排一名代表发言。

(生分小组讨论)

师:我们在探究作者用典的意图时,一定要寻找带有作者个人评价色彩、表明作者情感取向的词语,词中有吗?

生:休说、怕应、可惜。

师:好!下面我们首先请第一组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我们小组认为辛弃疾在这里借张翰的故事表明他自己不愿像张翰那样归隐田园,而是要积极地收复北方失地。

师:作者志在恢复中原,因为那儿有他的故乡。秋风起、鲈鱼美,张翰想回家就回家了,辛弃疾呢?他回得去吗?

生:辛弃疾回不去,他的故乡还在金人的统治之下。

师:是谁让他有家难回呢?

生:金人的入侵让辛弃疾失去了家园,被迫南渡。

生:如果南宋朝廷能够积极北伐,收复故土,辛弃疾也就能回到故乡了。

师:综合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就能明白作者这里用典的意图了: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对不思复国的南宋朝廷的激愤,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师:请第二组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生:辛弃疾在这里主要想表达自己不学许汜“求田问舍”要学刘备胸怀天下的志向。

师:好!现在轮到第三小组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在这里借桓温抒发自己岁月流逝,白发已生,功业未成,悲愤不已的感慨。

师:三个小组的回答都很精彩!用典看似在说别人,其实处处在说自己,辛弃疾在这里用这些典故抒发了自己空怀满腔报国热情却无施展本领之地的悲愤和痛苦之情。

师:作者登上赏心亭,看见了壮美河山落入敌手,想到了前代的英雄人物,作为一名曾经的抗金英雄,此时此刻他最想做的应该是什么?

生:北伐中原,恢复故土。

师:可是他做了吗?

生:没有。

师:在词中辛弃疾清楚地告诉我们他现在能做的仅仅是什么?

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动词非常传神,是哪两个?

生:“看”和“拍”。

师:这两个动作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生:吴钩本应是战场杀敌的利器,可现在辛弃疾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而不能用它驰骋沙场,象征着英雄无用武之地。“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

师:词人南渡已十二年,屡遭冷遇,满腔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一身济世之才无法施展,词中有一句话直接道出了他的心声和处境,请问是哪一句?

生:无人会,登临意。

师:正是因为南宋朝廷不理解他,不赏识他,不重用他,如此一个难得的文武全才竟然只能“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此情此景,纵是英雄豪杰,也难免伤心落泪。“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词人再也抑制不住悲愤之情,英雄泪潸然而下。

师:作者这一把“英雄泪”又蕴涵着哪些复杂的情感呢?能不能谈谈你的理解呢?

生: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黯然流泪,那是因为心在滴血。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落泪,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落泪,为壮志难酬且又无人理会而落泪。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之泪,而是有志难酬的英雄之泪。

师:是的,回顾辛弃疾一生,南渡四十多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指挥千军万马,奔赴沙场,恢复中原,可一直到死他都没能如愿。(PPT展示辛弃疾南渡后经历)我们一起将这首词再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结合我们前面的分析,总结一下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展现出一个怎样的自我英雄形象?

生:在这首词中,作者用移情于景、用典等手法,加上典型的动作塑造了一个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门,壮志难酬、悲愤孤独的失意英雄形象。

师:这个无用武之地的悲壮的失意英雄形象是辛弃疾“英雄之词”最典型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形象是他一生坎坷经历的写照,是我们理解辛弃疾作品的一把关键钥匙。

师:辛弃疾和岳飞一样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的悲剧仅仅是个人的悲剧吗?

生: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辛弃疾的悲剧也是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时代悲剧。他词作中的失意英雄形象也正是那个时代英雄的悲剧形象。

师:辛弃疾一曲曲悲壮的英雄之歌既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又喊出了那个时代饱受亡国之苦的人们的共同心声――“收拾旧山河”!他是时代的歌手,他一生为北伐奔走呼号,站在时代最前列,发出时代最强音!我们只要翻开一卷卷的南宋词,就能清晰地聆听到那个时代慷慨悲壮的英雄之歌!(PPT展示部分南宋英雄词)

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纲《苏武令》)

拂视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刘过《沁园春》)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

师:我们在800多年后的今天学习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是要会一会他的“登临意”,替他“”一把“英雄泪”,认识他在作品中的自我英雄形象。因为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呼唤英雄。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英雄呢?

生:我们现在需要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勤于工作的普通英雄。

第4篇:栏杆拍遍范文

在春风凄厉的夜晚。我按亮橘黄的灯,翻开沉重的思绪,在寂寞如潮的暗色中解开掩埋古树下的心声。但我的尝试却更嵌深了背影,心湖雾气升腾,尽是凄婉。

节奏已快,诗意渐行渐远。此时,不过是又一次在夜静时,橘黄灯下,捧一杯沉思,细细悲伤。悲伤如果逆流成河,那我宁愿选择不再去反抗。也许没有人体会到一个苦闷的少年。望着如此深宁的夜空,心情竟会如白露的凄凉。

过去的记忆如红烛添袖,烛影却摇红。太多无所谓的烦恼浅浅的升空。她说暗香疏影早已成为沧海桑田,还有谁肯闲情雅致为你把愁丝的栏杆拍遍?默然凝噎,或许有过太多奢望,而偏飞了航向,最终一人孤单踏步到天荒。千里烟波。一篙独去,我唯有在自己的小时代里淡淡感伤。

一曲昏黄在雁群过后落下帷帐,一海的潮涨汐落,在阳光隐藏地平线后待放明日的光芒。而独驾偏离航线的航船,在那风雨交加的夜晚,迟迟无法回到最初起航的港湾。而此时。风中似乎夹杂你发出的幽香,是否有谁心中存在着渴望。再或许。一切都只是失眠后的幻想。

泉州市安溪一中高二:李永鹏

第5篇:栏杆拍遍范文

刀和剑的魅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大家似乎都读过辛弃疾的词吧!那种豪放的气势像你骑着骏马在草原奔腾,认为他只是个书生罢了,可是,你们可曾知他才乃铁骨铮铮的汉子!弃疾生于乱世,又恰逢好习武的父亲,从小练得一身本领,一心报效祖国;曾记得他气血方刚,血洒疆场,二十三岁便拉起一支上千人的队伍!一次, 手下一名大将叛敌,偷走帅印,辛闻之大怒,手提钢刀利剑,追贼三日,奔突千余里,杀入敌军营帐,将那叛贼就地正法,又只身一人夺帅印,杀重围,最后旗开得胜,又率部下南下收复祖国大片山河,让那倭寇闻“弃疾”就胆战心惊!他用刀和剑的魅力,诠释着自己在沙场上的壮志豪情!可是天不公——

血和泪的魅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弃疾的英武,朝廷的忧患!弃疾南下收复失地却哪曾知,朝廷小人早已通胡,在那昏庸无能的帝王面前污蔑你的功绩,他只好被贬谪回朝,手中的钢刀利剑换成了羊毛软笔,还封了个无用的名号,他多么的无助,在那庸俗的帝王面前诉说着他的痛楚,可帝王哪可领会,他无语了,只好站在那栏杆上,把栏杆拍遍,登长安,临易水,他用泪水来冲刷心头的无助……他用血和泪的魅力,涂抹着自己被贬谪的无助与凄凉!只好以笔代剑写风流——

愁与恨的魅力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面对晚年的困境,你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提起羊毛软笔,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坐在小屋内,尽写“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用笔写出“雨作丝绸,化作相思泪”的无助……他用愁与恨的魅力,挥洒着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

他,以笔代剑,刻出了自己的爱国情怀,造成了自己的悲怆晚年,凝成了自己的文学成就,这难道不是他以笔代剑的独特魅力吗?

第6篇:栏杆拍遍范文

——题记

一眼江南岸,何初青红装雅晨。三月柳絮,嗒嗒马蹄。晓看红湿杨柳岸,是清波里的一抹余辉,在乾隆的萧鼓画墙里,和着易安声声慢欲说还休,却道天凉锁清秋;是栏杆拍遍的双眼泪满双襟,在窈窕轻崖处飞起一涧清说,直泻东流;是竹心间清脆之响穿过了草原上绿白相衬的帆浪,把一束青天栓在腰间,将一杯淡酒流在心田。

在对影三人的锁闺之夜,我把青山渲染了的轻扇让鹤群飞过,飞到你心蔓。

半壁残垣,是杨贵妃手中的那一曲古筝灌醉了盛唐。这份醉意又持续到衣衫飘飘的宋朝。让那秦淮两岸的酒家彻夜难眠。手中的长蒿划破了长空。我把釉色罗缎刻成青花,送进宋词那跌宕起伏的柳岸桥边,只为你听得见梧桐锁月般凄婉迷漫,用埙奏响千年一叹,画鼓船帆,在水去天边一一拍遍。谁的跫音掠过,惊起一片片绿影婆娑?谁的细碎脚步出现,惊起一片蛙声涟涟?

我把剑气化成萧船,只为把你寻遍。客新柳颜艳,泪起间秦淮水里迷漫一种半池画轴,轴心画旧。骑马依桥边,我把脚印留在秦淮两岸,却唯独不层记起你的容颜。绿肥红瘦,墙里佳人笑,我把古典刻成你的容颜,只为让你在我的记忆里,深情走一遍。三千秦水,独取一瓢,十里长堤灯火邀,客伴钟声到。唐宋气息一层又一层的沁*这座千年古刹,楼兰已故,端酒已罪,仍思念那些怀中的玉露琼浆,炉花似骨。

笔锋突转深情已出,篱笆骤雨,月色凄凉,惹了铜绿,门环哼哼而响。在我的记忆里,是乌衣巷间酝酿的一抹碎影,在影下,我把青梅煮遍,把罗香拥衾窗前。我把时光遗留在那一束天籁照亮的地方,荷塘叫嚷,我把柔肠温度飞扬,一个词就是一偏水花,那么一首诗足以将天下化成海洋,飘扬在海面上的是我那斑驳的落没。

当青袍加身,脚迈官步时,我却骑马悠哉看天下,把一口剑气吐就一个盛世。

我那马蹄下哒哒的响声,便是酒入豪肠的壮言。我闻青霞,何处嚷天涯。深闺锁着一把古扇,青山锁眉,既而婉转悠扬。记忆是一层永不褪色的忧伤。前面是碧水的幻想,后面是尘世的迷茫。

夫子庙旁,一池凝聚的时光,一抹胆淡的忧伤。一叶琼花在风中绿了又黄,我的剑上,早已青苔如霜。所谓前世三千年化一曲情缘,三生石上的流淌不只有离殇。人生百年沧海一粟,独留两袖清风者少矣。

有时,上帝只为你我留一扇小窗,有人望出去,是清明故乡,一曲悲壮化作了绝唱;有人望出去,是琉璃的干净,气息总留有残颓的畅想。是谁,在我的记忆里翩翩飞扬!午夜,我把记忆刻成一堵萧墙,寻找失落的那一尾暗香,独撑一杆碧色,踏一叶扁舟,在朵朵荷花盛开中,涉水而来,你我盈盈相握。

清风中,我躬身,掬一阙宋词,抚一缕幽香,在烟直柳青么津渡里,看那白衣娑娑。在小楼吹语寒生斜的春风里,我的记忆里有了一片遗世独立的荷塘。

最终——

我把记忆刻成一尊玉塑,只为记念你那前生伍佰次的回眸;

我把记忆染一缕幽风,只为让深邃把浑浊荡漾;

第7篇:栏杆拍遍范文

----题记

明月楼,无尽头,是谁还在天涯外孤单的漂流?一个人、一个故事,伴着凋零的鲜花,飘渺的空气里是否还残留着我过去天真的味道?那些在我生命里留得下印记的或许一月、或许一年、或许十年、或许一万年。

何时红袖添香几缕伊人书卷气,如雪梨花优雅的飘洒在窗外惹来心事若旖旎。一曲又一曲的伤感弹碎了夕阳,小楼的墙壁浸透冷冷的月光,窗边的孤影在悄悄垂泪,琥珀色的珠泪在月光下显得特别晶莹,苍白的脸上满是泪痕,使得这寂寞的氛围更添了一抹凄凉、几缕悲沧。一点点月光,一点点风声,一点点失落……那是积攒了一份又一份春日照不透的悲凉。心中有太多的情愫想要娉婷,想要就这样莫名的绽放。

拂去了泪水、拂去了沧桑,想想也只不过是一些过去的故事,早已经在黑夜中浓缩成淡淡的古韵,在墨香古卷的诗词中沉淀下去,可是虹桥的忧伤却是月复月、年复年。

也许在这个华丽的城市,只有我会对着残月伤怀、对着落花流泪。也许暗香疏影早已经成为了沧海桑田,只有我还会闲情雅致地栏杆拍遍,欲说还休。

叹落笔,点醒纸上的惋惜,写尽心事依旧无人能懂,所有深情的文字都被薄情的冷月悲凉,徒留指尖一缕淡淡的忧伤袭上心头。

第8篇:栏杆拍遍范文

因为没有生活目标,李成就过得很低调,和尚还晓得要撞一天钟,李成却只管自己糊个囫囵饱。

一个人的日子好打发,不用牵挂别人,当然了,李成这样的光棍汉也没别人来牵挂他。

没有生活目标并不等于没有生活习惯,在乡下时,李成喜欢猫着腰偎着草堆晒太阳,很惬意地眯上眼,任太阳暖暖地滑上滑下,最终沉沉地滑入梦乡,连梦里都一片金黄。

想到太阳,李成抬起头,太阳温暖地挂在天上,好一个暖冬啊,李成不自觉地猫了一下腰,四处巡视一遍,却没找到一个可以偎着的地方,城市是拒绝草堆的,城市有草,但草比人金贵,最起码比李成金贵。

好多草坪上都插有牌子,践踏草坪,罚款五十,李成心说,我睡在地上谁践踏都行,我只要五元。

可没人践踏他,他身上的脏衣服人家避都避不及呢。

草民李成这会儿就想找个可以偎着的地方猫着腰晒晒太阳。

大商场门口一般都向阳,有的门口还铺有地毯,偎在那儿肯定舒服得不行。可李成不敢去偎一下,门口保安只要一脚就会把他踢个狗吃屎的。

李成就猫着腰转悠,往容易晒着太阳的地方转悠。终于,李成欣喜停住了脚步,李成发现楼顶可以晒太阳。因为有人在楼顶上拍打着棉絮,棉絮在太阳照耀下喧软起来。

李成终于成功地爬上了一个只有三层建筑的楼顶,顶楼的晒台很大,李成在向阳的一面靠栏杆偎下,两只脚还骄傲地伸向栏杆外面,垂在空中。带着十二分的满足,李成嘴角爬满笑意地进入了梦乡,梦里是一片金黄啊。李成梦见自己变成地毯被铺在城市的广场上,凡是有人从身上走过,都会自觉地放下五元钱。

五元钱,一天的伙食费呢,李成的涎水都从梦里流了出来。李成是被一阵刺耳的喇叭声给吵醒的,李成翻了个身,准备继续晒太阳。

可地下的人群却沸腾起来,李成清清白白听见有人在喊:跳呀,快跳啊!

跳,跳什么啊!李成缩回脚,手抱着栏杆战战兢兢探出头,就见一大帮人在楼下挥着手臂,还有人用照像机冲自己“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李成几时受过这样的尊崇啊,有人给他免费拍照呢。李成就向几个举着照像机的人挥了挥手,以示谢意。

这时,大喇叭声音再次响了,李成清清楚楚听人在喊:同志,有什么想不开的可以找政府,相信党和政府会给你妥善解决的,千万不要采取跳楼这种过激行为!

李成这才发现,喊话的居然是个警察,李成心说我晒太阳晒得舒服极了,跳楼,蠢猪才跳楼呢!

李成忍不住就哈哈大笑起来,李成的嗓门粗,又居高临下,下面的人全听见了!准是个疯子!有人猜测。不疯也受过刺激!有人嘀咕。

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冲喊话的警察挥挥手,不耐烦地说,跟个疯子喊什么话,他懂道理就不会去跳楼自杀。快去准备救生网兜,他往哪跳就往哪接,才三楼,千万别搞成残废,那得拖累多少人啊!

网兜很快铺开了,一二十人帮忙牵扯着。李成看见一群人牵个大网兜在下面晃来晃去,李成说,晃什么,天上又没掉馅饼下来。

李成还是抬头看了看天,没馅饼,就太阳悬着,不过已移了方向,这个地方晒太阳是不合适了,得转一下位置。李成就收回脚,顺着栏杆移动,往向阳的位置移动。

快,快,目标转移了方向!有人惊呼。看来他是铁了心寻死呢!有人嚷嚷。网兜移动起来,成群的人涌动起来。李成晒不成太阳了,李成探出头骂,你们他妈的烦不烦啊,让我静静猫会腰晒会太阳!

看着目标探出头,地上的人又兴奋起来,要跳了,就要跳了,他在歇斯底里的发泄呢!李成忽然不骂了,李成清楚地看见一个人在掏手绢擦眼镜时带出了一张五元的钞票,李成的眼神特好。

五元,一天的伙食费呢!李成脑袋一热,晒会太阳还能白捡五元钞票,多么幸福的时刻啊,五元钱,只要弯一下腰!

李成刚潜意识地一弯腰,整个人就头重脚轻栽了下来,李成的姿势很特别,手努力向下探着,像飞机失事样倒栽葱地俯冲下来。

有这么跳楼的吗,别人都头上脚下的呢,120急救车上的医生很疑惑。

第9篇:栏杆拍遍范文

水清怨,曲终不闻人聚散,唯留羽觞随波泛

一缕愁丝,捎去浮华千百度

闲愁不消,寂夜无眠梦呓语

玉手轻揾,想佳人,怎堪浓酒?却那道,难得浓睡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落花不解伊人苦,谁又怜惜伊人情?

奈何豆蔻,不敌韶去物华?

……

潺潺流水,远去了谁的情怀,流去了谁的依恋?

罗裳清袖,曼舞一曲又谁赏?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双溪舴艋舟,载得了几多春水向东流?

落花成冢,傍地画牢圈悲凉

回首陌上,伊人远去花不在,囚花半开一世凄迷

打马渡前过,却寻不到过往的踽踽足迹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只得,落笔愁丝淚,凭吊青春的惘然

不免那,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

冷月纤纤,茕独绝影,这柔微勾勒出多少怅惘?

广袤夜空,泛泛星光,这弱寒牵扯出多少迷茫?

冷风拂面,怎难料,寒了心肠

空伤悲,独愁怅,怎解此心凄凉?

蔓延思绪,欲剪,愈难断,欲理,愈更乱

唯有危楼高倚,栏杆拍遍,才问那——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浅尝神伤,半为怜春半恼春

……

闲看一段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料峭春寒遍繁花,徒添残梦,怎看,阴晴圆缺?

红尘烟雨,一年三百六十日,多少镜中花,水中月!

谁锁心玉,孤错了轮回,笑谈那悲欢离合

迷蝶晓梦,凝固,消散,亦假,亦真

恰暮雨入画,墨笔轻舞,携一喧纸,绘一抹笑涡淡淡红霞染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

莺歌蝶舞,花外子规满啼红

芳草萋萋,芙蓉泣露香兰笑

淡淡轻云随风飘,随心,随性,随缘

盼那,翠华咫尺隔天涯,隔山隔水不隔心

奈何深闺重锁,满袖桃花,谁念?谁思?谁想?

待到飘雪又入小轩窗,一世惆怅,谁人能解?

风雨牢愁著何处,苦寒梅花,不敌飘飘罂粟香

青梅尚小,樱桃已红,玉箫台榭春多少!

……

何处小桥,空有柳丝千万条

却,系不住、溪头画桡

一场花瓣雨,红霞消散,谁枕雏荷旁?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凝眸,望川,人心创,伊人愁容是为谁?

无由得,春夜阑,春恨切,情缘无解

闹红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

经流年,婉尔一笑无人顾

乱浮生,似锦如花为谁留

谁拾弹指雪花!谁痴红颜刹那!

谁饮一壶月光!谁酒三尺惆怅!

聆,一曲忧伤,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听,一朝情殇,两行清淚人憔悴,花前月下徒伤悲

恰溜啼红,红尘走远,交错宿命,喟叹——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蓦然回首,胭脂慵傅,被东风、偷在杏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