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维与智慧范文

思维与智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维与智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维与智慧

第1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关键词:通识教育;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95-03

通识教育是指普通高等教育中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部分,其本意是为了抵抗后现代社会条件下单纯强调专业知识技能而呈现出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功利主义教育倾向,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它与专业教育一起构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全部内容。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以及丰富内在素质的高等复合型人才的任务。由于它强调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难免存在专门化、技能化、工具化的功利主义倾向。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受教育者不仅有一技之长,顺利就业,而且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增强其职业迁移能力,成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这种具有自我发展素质的“职业人”的培养并不能依靠单纯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所能完成,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这既是教育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更是个体长远发展的需求。为此,本人向学院申请开设《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这门通识课。以下是笔者讲授这门课程的思想认识、教学目的、实践体会和经验总结,意在与关注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们交流思想和认识,以进一步完善这一课程的建设与讲授。

开设《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通识课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强调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的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大潮中,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在课程规划中,某些教学管理人员片面地认为:高职数学只是专业课的一种工具,甚至是可以不要的工具。于是,许多系部和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再设置数学课程,数学教师被迫改行。即使现在开设的高职数学课的少数专业,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也主要局限于数学的知识成分。数学课堂常常重结论,不重背景,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对于学生利用数学的理性思维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及变化规律,用敏捷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数学素质能力培养却很少涉及,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氛围之中,无法体会数学的真正内涵与魅力,数学素质较差。《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萦绕在人的脑际,并为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的探讨,使学生了解在生活细节中的数学层面,以及数学对人的深远影响,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养成利用数学的理性思维看待生活问题、用敏捷的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内在素质。开设这门课程,既可以丰富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结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和弥补上述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带来的高职学生数学素质较差的弊端与不足。

《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的设计思路

作为通识课程《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的设计初衷是:打破学科知识体系,从宽视野、多层面选择教学材料,以期达到引导学生去品味数学的思想、方法、精神及其价值的目的,并实现启发其心智、开阔其眼界、激发其数学感觉和兴趣的效果。在施教方式上,首先,改进“课堂灌输—课后复习巩固—考试过关”的传统程式,使之适合通识教育的教学要求和情况;其次,运用先进、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体会到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所显示出来的魅力。

《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课程定位为学院公共选修课,共计16学时,学分,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三章。

第一章(2学时):认识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长期以来,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数学的内涵和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但在中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因受升学功利主义影响,大量的习题使学生无法领略到数学丰富的内涵与魅力,而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萌生出厌学情绪。为此,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描述数学,使学生对数学的概貌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即: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

第二章(4学时):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思维渗透于社会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本章通过对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萦绕在人的脑际,并为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的探讨,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理性思维看待生活问题、用敏捷的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内在素质。

第三章(8学时):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维的养成 思维就是人的理性认识过程。数学思维是指人脑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可广义地理解为,包括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数学思维包括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直觉、创造以及反思等非逻辑思维。数学思维的养成往往要借助数学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为此,本章我们在内容的选取上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对象,在创设思维情境上下工夫,使之在对所选取的每一个训练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伴随着重要的数学思维活动。主要内容有:

第一节:隐藏智慧的精灵——数字的故事;

第二节:符号衍生出来的烂漫——运算的故事;

第三节:探究无知世界的奥秘——代数的故事;

第四节:认识无处不在的图形——几何的故事;

第五节:偶然之中的必然——统计与概率的故事;

第六节:让一切变得简单——逻辑推理故事。

课程总结(2学时) 最后,我们还用一次课的时间来总结所讲内容并留下时间让学生交流、撰写学习心得。

教学实践及体会

在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学分制背景下,笔者在今年春季学期向学院教务处申请《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课程并进行首轮教学实践。以下是有关教学实践和个人随想。

基本情况:这门课定位为学院公共选修课,每周两节课,安排在周四的晚上8∶00~9∶40,教学实数是16学时,一个学分。选这门课的学生有63人,来自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乎所有院系。他们对《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要讲的话题抱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他们对中学所接受过的数学教育过程中自己始终处于被动盲目、疲惫应付的状态甚为不满,渴望了解数学的真谛和所揭示的现象。因此,我多方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制作成精美的教学课件PPT,努力把课堂营造成数学感觉相互传递的场所。

例如,在讲解第三章“数学思维以及数学思维的养成”的一次课上,我先请学生观看了一段刘三姐与秀才的对歌视频。其中,一位秀才摇头晃脑的唱词:“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其实是一道数学题,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首先从歌词中利用抽象思维抽象出数学问题:设“一少”的狗有x条,“三多”的狗有y条,于是有x+3y=300,其中:0

对歌中舟妹所答只是其中的第一解,恰好一语双关回击了财主请来的“三个狗奴才”。紧接着,我又给出了一个同样要用解不定方程的方法求解的“巧算生日”的题目让学生模仿完成。学生通过对比,从中抽象出揭示题目内在联系的解不定方程的数学知识,并加以运用,最终解决了问题,且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激活了数学思维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

虽然现在课程还未讲完,还没有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但每次课后都有学生与我愉快交流。曾经十分害怕学数学的学生告诉我,通过这一课程才真正了解到数学竟有这样的魅力,曾经学习数学总处于一种被动、疲惫的应付状态,现在才感受到数学思维的奥妙。

当今,我们所面临的是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数学应用的领域大大扩展,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乃至文化艺术。数学思维正在主导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通识课,一方面,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数学是智慧的,数学慧眼看生活,生活更精彩的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为学生拓宽了学习通道,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沛.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任勇.精彩数学就在身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郑余梅.关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J].北京人民警院学院学报,1998(1).

作者简介:

第2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的确,预习后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教学起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整个课堂教学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预习后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握怎样的尺度?应该给学生怎样的数学课堂?学生应该获得怎样的发展?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地创设情境,自由地出示问题,一切都得重新考虑,对静态的数学知识、对动态的学习过程都要重新审视。

“∞”在数学上是指“无穷”的意思,我以为预习后的课堂更应该激起学生无穷的思考,引发学生无边的思考,激活学生无尽的思想。我们应用智慧点燃预习后的课堂,使预习后的课堂更深刻、更广阔,更灵动。

一、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预习后的课堂思考更深刻

学生凭借旧知的学习和新知的预习,对一些浅显的知识自学并理解,但对一些深奥的知识只能“临摹”而不知其产生的过程,只知表面意思而不明白知识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此时就需要老师抓住知识的难点处、关键处,通过设计有坡度有层次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使学生思考得更深刻。

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二年级)时可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学生有“编1~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再通过这样的预习作业,在家中经历了编口诀的过程,对“7的乘法口诀”已背得滚瓜烂熟,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像教材中建议的那样“在教7的乘法口诀时,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编1~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引导学生独立编出7的乘法口诀”,课堂上我们应把重点放在理解口诀的意义和口诀之间的关系上。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7的乘法口诀,谁知道哪些7的口诀?这些口诀的意思你知道吗?选择其中的一句说给同桌听一听。

此问意在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全班交流情况板书(板书略)。

师: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编成了“7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有三个发现:①口诀的第一个数依次加1;②口诀的第二个数都是7;③口诀的第三个数依次多七。

师:为什么口诀的第二个数都是7呢?

生:因为是7的乘法口诀。

生:因为都是几个7相加。

师:原来是这样。我们回忆一下“6的乘法口诀”是不是第二个数都是6呢?

学生不由自主地开始背“6的乘法口诀”。

师:看来还真是这样。那么“8的乘法口诀”会是怎样的呢?

生:几八几十几。

生:第二个数是“八”。

师:第①个发现和第③个发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诀第一个数多1,实际上就是多了1个7,所以结果多7。

师:说得真好。看看每相邻两条口诀都相差1个7,结果就相差7。那么如果我们跳着看口诀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生:二七十四比四七二十八少十四。

师:为什么少14呢?

生:因为2个7比4个7少了2个7。

师:谁再说说,你看的是哪两句口诀,有什么关系?

生:我看的是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3个7比7个7少4个7,就是少四七二十八。

……

教师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吗”“第①个发现和第③个发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跳着看口诀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不仅发现口诀在表面上数字的不同,也发现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更探索出任意两句口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是立体的,是深刻的。“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样才会发现更美的风景;撑起预习这支长篙,向知识更深处漫溯,你就会发现知识深处的美丽风景。

二、海阔凭鱼跃――预习后的课堂思维更广阔

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虽然预习的过程或许是囫囵吞枣式的不细致,或许是蜻蜓点水式的不深入,预习后也未必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不可否认的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活动空间。预习后的学生,有了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识,有了自己的困惑和收获。此时,学生的思维不再拘泥于一点一块的知识细节,而更在乎知识的来龙去脉、方法的前因后果。教师应顺势而导,把单线知识置于整个数学体系中教学,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更广阔的空间。

如教学“比的认识”一课(六年级上册):

通过预习,学生对比的各部分名称和如何求比值基本上已经掌握,课堂教学此时可这样组织。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了比。谁来说说你认为今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要研究的比是什么意思?

生:比如2比3就是比。

师:你举了个例子。

生: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

师:是的。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例1中说“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

师:你真会学习。

生: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师:不错,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大家说得很好,下面有几句话,哪些是我们今天数学课上要研究的比,哪些不是?为什么?先和同桌讨论讨论。

生:第1句不是,因为这表示果汁和牛奶的相差关系。

师:这么说来我们今天的比不是表示两个量的相差关系。

生:我认为2、3、4三句都表示比,都可以表示除法。

师:你抓住了比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来判断。

生:第5句也是的,因为写成了2比0。

师:你的意思是从书写形式上看“20”是个比,和“23”“90015”“116”相同。

生:我不同意,如果20是比,那么它表示2除以0,但是在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的。

(大部分学生同意这种意见)

师: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表示两个数的相差关系就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如果可以用除法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是这样吗?

(生点头同意)

师:是这样的,表示两个量的相差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差比”,差比运用的算式是“减法”。那么除法应该表示两个量的什么关系?

生:倍数关系。

师:对,像这样用除法表示两个量倍数关系的比我们称之为“倍比”。

根据师生交流板书如下:

(在解决完如何求比值后,教师这样组织教学)

师: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也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同桌交流,并试着填写下面的表格。(表格略)

关于“比”,教材中这样描述:“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是从比与除法的关系这个角度对比做了一个描述,而比的另一层含义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因为有了预习,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对“比”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意思的理解而是放在更广的知识体系“数量之间的关系”中去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是研究数量之间关系的学科,而“比”正好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是表示关系的方法的一种。这样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倍比,还认识了差比;不仅认识了比,还理清了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此时,学生的思维不是单一的、线性的,而是广阔的、立体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次好的预习后的教学设计,为孩子的思维打开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一片广阔的海洋,任由他们的思维在此飞翔、遨游。

三、映日荷花别样红――预习后的课堂思想更灵动

预习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思想的舞台,通过预习,学生的探究和创新将更具创造性。他们不再徘徊于知识的直白处和局限于教材的坦露处,而会“缠绵”于知识的曲折处和创造于教材的潜隐处。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提出的儿童化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堂上就会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创造的火花,整个课堂就会流淌着灵动的思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正如罗杰斯所说:“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预习后的数学课堂,将会在学生“情投意合”中变得更加热情洋溢、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番“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喜人景象。

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六年级)可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课上,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作业,我记录了一个小组的交流过程。

生1展示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同书中介绍的方法一样,沿着圆柱的高把侧面剪开变成长方形,再求出面积。展示完后,他问:“书上要求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这个接缝实际上就是圆柱的高。为什么要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呢?”

生2:我就不是沿着高剪开的,我斜着一剪展开后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能求得圆柱侧面的面积。

生3:我随意一剪,圆柱侧面展开后既不是平行四边形,也不是长方形。但后来我又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了。(说完生3还演示了他的方法)

生1:那为什么书上只写了“展开后成长方形”这一种情况呢?

生2:对呀,为什么非得沿着高剪开呢?

生4: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剪成长方形也好,平行四边形也罢,剪成不规则的图形也行,这些情况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

听到这儿,我不禁为这些孩子跳跃、灵动的思维叫好,忍不住凑上去说:“我想,肯定有联系。你们可以看看生3为我们提供的例子,再想一想。”

(思索片刻后)

生2:对呀,你看我们把圆柱侧面剪开后要能算出面积才行,长方形我们会算,平行四边形我们会算,但不规则的图形不会算,这不就仍然要剪拼成长方形吗?

生3:是的。我们在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也是把它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4:这下我明白为什么书上只说了一种。因为长方形是我们最先学会求面积的图形。

生1:不管怎样剪,归根结底都是转化成长方形的。

生2:对呀,老师说过“转化”是很好的数学方法啊。

第3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汇教学;二语习得

一、隐喻的本质及隐喻性思维意识

1.隐喻的本质

传统的语言学家把隐喻仅仅当作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Richards指出:传统隐喻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了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问的交流(intercourse),是语境之问的相互作用(transaction)。国内语言学家束定芳在综合了国内外隐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之后提出了她的观点:“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如果语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通过视觉手段表达的同样概念也是隐喻性的。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

可见,作为人们认知、思维、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们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人们往往用具体的、熟知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不熟悉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形成不同的领域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莱考夫运用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问的映射(mapping)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es)来解释隐喻现象。目标域概念是人们想要表达的对象或事物,即本体;源域概念是被用来描述目标域概念的对象或事物,即喻体。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易于理解的源域概念映射到一个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也就是从喻体映射到本体。

例如:Time is money(时问就是金钱)。就是通过“金钱”这个相对具体的喻体去认知、理解“时间”这个抽象的本体的。

2.隐喻意识

隐喻意识即语言学习者对隐喻形式及功能增强了的觉察程度和敏感度。就隐喻形式而言,语言学习者知道隐喻是日常语言中极其普遍的现象,明i3语义冲突(偏离)和语境冲突是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根据束定芳按隐喻的句法特征的分类,学习者不仅要认识常见的名词喻,还要认识谓词隐喻(包括动词隐喻、形容词隐喻、副词隐喻等);就功能而言,学习者应认识到隐喻是语言必然的一部分,它不仅仅起修饰作用,还具有构成词汇、句子、语篇的语言学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认知工具;从而认识到隐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隐喻是了解目的语语言及文化的一个有力的工具。从提高隐喻意识促进英语词汇教学的角度出发,学习者提高了隐喻意识有助于促进其词义扩展能力。

二、隐喻思维在二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人类语言是以词汇为基础的,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者提高英语学习的核心。以隐喻意识为指导进行词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利用隐喻来对词的构成及意义发展进行阐释

众所周知,英语不仅词汇丰富、构词能力发达,毕业论文而且几乎每个单词都有许多词义。据统计,英语语义的70%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如eye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指人自身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指其他动植物及其他物体的“眼睛、中心”:the eye of earthquake(地震中心),the eye of stoma(台风眼),the eye of a needle(针眼)等。

英语中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借助与隐喻手段来描述事物,使之更加生动具体。其中很多词由于借助了隐喻,其词义一目了然。如,在讲解“ice—cold”这个词时,提醒学生“ice”本义是“冰”而“cold”代表“冷”,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as cold as ice”。类似的还有很多,如internet,newly—born,warm—heated,deadline,louder—speaker,read—ing—lamp,living—room,glowing—worm,toothpick,forget—me—not,hug—me—tight,strong—minded等。

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对词汇构词作隐喻性解释,尤其是对英语中大量词类的转换,如典型的名词、形容词转化成动词等。例如,flower一词引申为“开花”和“成熟”(The anti—static talents in painting flowered early.),形容词light通过转化为动词lighten引申为1)使某物变轻:lighten a burden,cargo,pack etc.(使负担、货物、包装等变轻);2)(使某事物)令人放心,解除忧虑:My mood gradually lightened.(我的心情慢慢放松了)。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学习者的记忆困难,同时还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在词汇的运用方面更符合英美人的思维习惯,使语言更加地道。

2.利用悲喻来阐释词语发展

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如前文所述,人类不可能对世界中的事物逐一认识,语言也是如此。人类以自身及熟悉的事物来认识世界反映到语言中就产生了多义词,许多多义词的延展含义是它基本词义的影射,构成意象。例如:“mouse”本义为“老鼠”,但随着计算机的问世,“mouse”又多了一层含义“鼠标”。这个词义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理据的:其一,鼠标外型很像老鼠;其二,点击鼠标的声音很像老鼠的觅食声。这里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词本体与喻体由同一单词来体现。

转贴于 3.利用隐喻加强对词语运用的理解

词语运用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运用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手段,这主要是指词语的具体意义离不开语境。词汇学理论认为,每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即为一个新词。例如:The cancer in her personality led to her porce.

“cancer”指“癌症”,与“personality”本不搭配,但如果我们将隐含比喻因素考虑在内,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癌症是不治之症,在此指的是个性中不可救药的毛病。

4.利用隐喻增强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沉淀和载体。对英语语言中的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英语民族文化,发现英、汉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因此,尽管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系统迥异,但基于共同的认知结构,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可能重合,形成“文化共核”。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文化共核”,才是理解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成为可能。若以英语和汉语相比,我们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如都以绵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用狐狸比喻狡猾等等。还有许多成语和习语中的比喻简直不谋而合,如:

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burn the boat(破釜沉舟),hang by a hair(千钧一发)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wash one's hands(洗手不于),swim with tides(随波逐流)

此外,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硕士论文由于不同的语言社团使用不同的语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如dog eal dog在英语中用来对人们在竞争中互相伤害,争权夺利的情况进行客观的描述,但对参与竞争的人们并不持否定态度;汉语隐喻”狗咬狗”所描述的是坏人之问的互相倾轧残杀,带有强烈的贬损意义。

三、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及意义

1.有助于拓宽学生对词汇理解的广度与深度

Randal Homle在《隐喻、语言学习与情感》中指出,隐喻也是一种学习机制,通过类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笔者认为,词汇教学应围绕一个关键进行,即启发、培养学生就词汇进行联想、分类及比较的能力,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隐喻作为一种学习机制,因其联想的“发散性、跳跃性”特点,使词汇教学生动有趣,当学生发现一些他们原来熟悉的词还有其他新的含义时,如novel(新颖的、稀奇的),study(书房),custom(海关)等,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其自身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就会大大地拓宽。

2.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语言的使用能力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问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借助与隐喻理论对词汇的授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词汇及词汇短语(熟语)背后所蕴涵的文化问的共性及差异性,如green eyes(红眼病),as strong as a horse(壮如牛)等,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其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掌握,这就有助于避免因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而造成的交际失败现象的出现。隐喻只是一种松散的谈话,隐喻使用只不过是为了这样不直接解释说话人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其目的还是寻求最佳关联。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一些看似前后不连贯的话语,通过人的大脑中已有的隐喻图式结构,就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如下面这个例子:

A:What about your neighbor?

B:My neighbor is a dragon.

B的回答是一种典型的隐喻。从表面上看,他与A的问话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A是回答的问题,因为大多数的西方人一听到这句话就会明白它的会话含义。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时恰当地引导学生清楚地了解一些句子中的词汇之间隐喻关系结构,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透彻地明白其语用含义,进而促进学生词汇语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素娟.隐喻的认知本质与文化教学[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53—54.

第4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维护广大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为主旨,紧紧围绕教育局、教育工会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提升女教职工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幸福感,进一步团结和鼓舞广大女教职工积极投身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不断开创我市女教职工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让女工组织成为女教工的魅力之家——开拓组织建设的丰富内涵;

2、让每一名女教工成为美丽女人——营造女教工队伍建设的人文情怀;

3、让每一个女教工拥有幸福人生——倡导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成果。

三、具体工作

(一)建魅力组织,不断增强女工组织的凝聚力

把女工组织建设成为“坚强阵地”,让广大女教工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根据我市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全市基层女教职委组织设置,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组织活动,激发女教工的参与热情,谋划、设计、安排好女教工工作,发挥好“半边天”的作用。

1、要把女工组织建设成为“温暖之家”。工会女教职委、学校妇工委组织是女教工的娘家,为女教工服务是女工组织的根本任务。我们要牢记党和政府的要求,牢记广大女教工的期望,深入了解女教工需要,及时反映女教工呼声,有效维护女教工权益,推动解决女教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娘家建设得更加温暖。

2、要把女工组织建设成为“坚强堡垒”。进一步建立健全女教工组织机构,加强女教工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每一位女教工心有所依,这是本年度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要结合当前形势,充分发挥女教职委的作用,加大对女教工干部的培训力度,增强女教工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提高女教工干部新形势下组织动员、协调维护、依靠服务女教工的能力水平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要把女教工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为未来一年工作的重点,想女教工所想,急女教工所急,重视女教工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切实有效、喜闻乐见的活动拉近女教工干部与普通女教工的距离,让女教工干部锻炼能力,凝聚人心。

3、把女工组织建设成为“人才摇篮”。女性人才是整个社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现、培养、推荐、输送优秀女性人才,是女教工组织的重要职能。要加大女性人才储备力度。积极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建立完善优秀女性人才库,发现、培养、推荐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女干部,保证优秀女教职工脱颖而出、健康成长。要营造女性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组织部门对教育系统女教师人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妇女人才、关心妇女人才、保护妇女人才,使用妇女人才的良好风尚。

(二)做美丽女人,注重女教职工队伍建设的内涵提升

美丽女人要有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美丽女人要学会读书。有人说,世界若有十分美丽,但如果没有女人,将失掉七分色彩;女人若有十分美丽,如果远离书籍,将失掉七分内蕴。因而,进一步加强女教职工队伍的内涵提升,激发女教职工的学习自觉性和专业成长内驱力,让每一位女教职工都成为真正美丽的女人,是有效提升广大女教工职业自豪感和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保证。

1、让教师专业成长为幸福加油。我们要深入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开展对女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引导她们增强敬业奉献、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广大女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女职工的素质和修养。我们将尝试发挥学校党、工、团的阵地作用,有计划、分层次组织女教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师德水准和业务水平。适时组织“女性人才论坛”,及时了解女性人才的需要,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发挥好她们的示范导向作用。

2、让民主参政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女教工地位加码。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女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积极鼓励广大女教职工热情投身教育发展与改革,要求她们深入调研,结合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教代会等形式,动员女教职工代表积极撰写提案,鼓励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3、让女工工作的和谐舆论氛围为女教工的美丽喝彩。在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要深入群众,去倾听广大女教职工的心声,努力做女教职工的知心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女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充分利用诸暨教育网、教育工会网、诸暨教育、诸暨日报教育专刊等媒体,为女工工作鼓劲呐喊,通过大量的正面 宣传与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让学习型组织的感召力为女教工内涵发展给力。市女教职委将继续配合市教育工会开展群体师德创优活动,组织女教师积极参与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群体师德氛围。各基层女教职委也要继续配合业务处室开展拜师结对、教学观摩、业务交流和新课程培训等活动,努力为青年女教师营造提高业务素质的平台,提升女教师的文化内涵。

5、让“巾帼立业”的风范为女教工勇立潮头助推。以巾帼立业为目标、以岗位建功为己任,鼓励广大女教职工踏踏实实教书育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愤图强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以争创三八红旗集体、星级女职工工作区、巾帼文明岗、女工工作先进集体以及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女工工作者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巾帼建功”争创活动。同时,加强对争创工作的规范管理,促使“巾帼文明岗”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6、让“家庭事业双创优”活动为女教工生活美满添彩。继续开展“事业家庭双创优”活动,开展“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教师的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女教师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实践。在女教工队伍中树榜样、立典型,鼓励女教工克服困难、努力做到事业家庭两头兼顾,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争当表率。

(三)创美好生活,倡导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成果

妇女是伟大的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市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无不饱含着广大女教职工的努力和付出。因此,我们要与每一个女教工风雨同舟,切实维护女教工的权益。

1、扎实推进维权保障行动。首先,我们要切实履行维护女教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基本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女教职委和教代会女代表的源头维护作用。在未来一年中,要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所带来的利益调整中,女教职委要及时反映广大女教职工的呼声和共性问题,做好源头维护工作。同时,各基层女教职委要充分利用“三八”、“六一”、母亲节、教师节等特殊节日,切实维护女教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还将积极组织各校开展保障妇女权益,彰显妇女地位和作用的宣传活动,开展有关女性维权知识讲座。其次,我们要很好地关心和保护女教职工的特殊利益,继续积极开展“关爱妇女健康行动”活动以及女教职工五期保护活动,健全女教职工体检和保健制度,举行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高女教职工的卫生保健意识。

第5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一、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探索的。

人际关系的平等,为人处事的民主作风,是当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也是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我们的做法是学习中互助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讲错了也不要紧,对学生作业开展自评、互评,鼓励学生勇敢发言,积极争议。

在“剪纸”教学时:①可以给学生欣赏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民间美术剪彩纸,从感性上激“趣”。②从“简”到“繁”,步步深入感知剪纸艺术,先可用剪纸做平面构成的入门,用正方形的手工纸或草图纸,通过沿对角线,进行反复折叠,再用无意识的安排图形剪纸,剪切后再打开,就产生了一个事先没有预料的图形。此时,学生会完成自己的作业,会尝试去探索不同的折法和剪法来得到不同的平面构图,让思维出现一个个小小的浪花。

二、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性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让学生来写校园内极普通堆柴房,房内堆放了许多木头,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人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加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增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较好。全班几十个人,一人一个样,很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画的瓦房,有的是屋前的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的是比现实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三、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大舞台对学生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利用得好,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从单纯的技巧传授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有利的各种条件(大型活动、各种竞赛、夏令营、国际交流等)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再如《灵巧的手》一课,在进行手偶游戏时,在学生已按捺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我便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维,做出了各种“百花齐放”,真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教师的一句肯定话语,同时让学生们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第6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摘要:工资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需不断完善。本文在分析了历次工资制度改革得失的同时,对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工资制度 思考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方针。此外,在《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13]6号)中也明确提出“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制度”。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突出体现效率和公平,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经历了建国后60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建立,并经历了几次大的工资制度改革才得以形成。

1.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1956年之前,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着薪金制、供给制等多种工资制度。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了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奠定我国工资制度的基础。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取消了工资分和物价津贴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各类人员的工资标准;二是调整了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类人员之间的工资关系;三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采用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的所谓一条龙形式的工资标准;四是划分了全国的十一类工资区,调整了地区之问的工资关系。此次工资改革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趋于规范化,但也存在工资标准过多过繁、职级不符、劳酬脱节、缺乏增资机制等问题。

 

2.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此次工资制度改革主要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了分离。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一是事业单位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度,即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和奖励工资组成;二是建立了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国家每年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完成的情况安排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增长指标;三是建立了分级管理的工资体制;四是对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和医疗单位中的护理人员分别增发教、护龄津贴,并对医疗事业单位中的护理人员的工资标准提高10%。但此次工资制度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二是结构工资制本身存在缺陷,如适用面过宽,难以满足各类岗位的需要;三是从工资分配的结果开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工资出现了相对下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

 

3.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此次的工资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工资制度进行脱钩,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管理人员执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工勤人员执行技术等级工资制,其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构成;二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工资中活的部分;三是建立了正常增资的机制,在职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在职务变动后,可以按新的职务晋升到相应的工资档次中;四是建立健全津贴制度,使之适应于不同行业、岗位的特点;五是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体现了地域差别。此次工资制度改革在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工资政策上实现了全国统一;但未反映出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性,工资的激励作用不明显,相关的配套措施缺乏,活工资的激励作用难以体现。

 

4.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确立了现行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此次工资制度改革的特点:一是适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要求,将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了工资的激励功能;二是在制度形成上和运行机制上,实行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类、分级管理的工资制度,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三是完善工资的正常调整机制,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四是改革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地方和部门的权限,实行分级管理;五是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政策,政府通过将绩效工资总量与单位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及考核情况相联系来更好地体现事业单位的职能,不断提高其公益服务的水平和能力,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二、我国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历史原因、管理体制、单位职能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事业单位(主要指全额及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现已逐步实现了转企改制)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以及事业单位内部的比较,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我国事业单位现行的工资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事业单位的发展。

 

1.事业单位对工资分配的自主权有限。事业单位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建立起公平合理具有保障和激励功能的内部分配制度,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事业单位内部工资分配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是事业单位应享有相应的内部分配自主权。现阶段,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等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不但进行工资总量控制而且就工资项目的具体发放标准进行严格监管,给予事业单位分配的自主权很有限。没有相应的分配自主权,事业单位就不能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同时事业单位很难根据绩效工资搞活工资收入,不能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第7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一、实践

在确立妇联工作通过同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落实到企业女职工中去的前提下,女职工委员会很抓自身组织建设。按照“同步建设、同样比例、同步运转”的工作要求,最大限度把女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女职工委员会还不断总结和创造适应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类型的女职工工作运行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女职工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女职工的意愿积极开展工作。坚持四项工作原则:一是服务大局的原则。围绕中心,促进发展,正确把握开展女职工之家活动与推进本单位健康协调发展的关系,充分调动女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突出维护的原则。要将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女职工的各项权益落到实处;三是服务女职工的原则。工作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倡导为女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要将女职工的需要,作为建小家活动的重要内容;四是创新发展的原则。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激活创造性,尊重实践性,不断赋予女职工之家新内容、新领域、新活力。把不同就业形式的女职工都组织起来,进一步壮大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力量,扩大工会女职工工作的影响力,加强了非公企业女职工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作用的发挥。

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各级女职工委员会的基本职责,对涉及女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调研、联合提案、联合检查、联合推荐表彰。女职工委员会通过参与企业的改革改制方案制订,通过集体合同、工资谈判、职代会等途径为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女职工委员会本着“服务女职工”的工作原则,将切实解决女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女职工办实事好事。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这是新时期做好女职工工作的重要手段。充分整合有利的社会资源,在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寻求多方支持和帮助,从过去单独开展工作向与各级政府部门联合上转变,形成了工作合力,扩大了工作声势。由此,全面构建了女职工组织的社会化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女职工工作的作用。

二、体会

一是必须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开展常执委工作制。定期加强工作交流沟通,使女职工工作及时融入妇女工作的全局中,更好的发挥女职工委员会在促进女职工发展、维护女职工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必须强化工作职责,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女职工委员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女职工素质提高和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上,避免女职工工作成为包罗万象的混合体。要将了解和反映女职工对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和意愿为己任,参与和推动有关保护女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制定,参与社会性协商对话,发挥女职工在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是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和妇联要创设联合和错位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维护不同层面妇女的权益,对热点、难点问题要进行联合调查研究、联合督促检查,形成一定的工作合力和声势,通过人大、政协、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以完善和解决。

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工会女职工工作是妇女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共同推进新时期妇女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思路

1、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做好女职工工作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势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度重视女职工工作,将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营造重视、尊重女职工,关心支持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的社会氛围,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2、修改相关法律,依法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现行法律法规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现实工作需要,呼吁上级工会组织和人大立法机关对涉及女职工工作的管理、维权保障机制、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规定,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3、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组建工会的方法。企业具有经济成分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灵活化和劳动者择业自主化以及从业人员众多、来源各异、劳动关系复杂等特点,各级工会组织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探索组建工会的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与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不断地提高“服务型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用实绩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企业主和全体职工看到组建工会的意义所在,增强入会的信心。同时,哟啊积极动员企业女职工加入工会组织,通过集体力量来改变自身在劳动关系中色弱势地位和失衡状态。

4、努力探索,积极寻找女职工工作的切入点。在企业开展女职工工作,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根据目前工作的实际,建议采取以下途径寻找工作的切入点:一是在组织设置上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原则,可以采取独立、联合、挂靠、临时等多种形式;在管理关系上,实际属地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在活动方法上,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在工作内容上要围绕女职工学习、婚姻、参与维权等基本需求,加大服 务力度,拓展服务领域,通过开展“创业有为”等活动,使女职工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真正做到企业需要,业主支持,女职工欢迎,以此推进企业女职工工作的发展。

第8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审计委员会产生的根本在于公司治理,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在监督公司有效性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的初衷是在董事会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专门的以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的部门,从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理论上讲,由于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利益目标上的差异,所以公司股东有必要通过审计委员会这个重要手段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实施监督,以缓解来自控制权与经营权分离、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所产生的各种冲突。

一、审计委员会对企业各层面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财务信息是影响投资者决策重要的指标,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会给企业投资者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设立独立于经营管理层的专门组织(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关注、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由于,审计委员会承担着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重要职责,因此,它只有站在独立的、超然的立场上才能够公正客观地审核和评价企业财务信息。另外,由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担任负责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协调和沟通,既能够有效避免外部审计机构与经营管理层的“合伙共谋”,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促使外部审计机构查错防弊,进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因此,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开展顺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独立性程度最终取决于独立董事人数在所有审计委员会成员中所占比例是否具有压倒性优势。

(二)审计委员会对于关联交易的影响

按照我国《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治理准则》的要求,审计委员会应当对企业重要的关联方交易进行全程监督、审计。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股东权益;保证企业关联方交易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因此, 审计委员会全程参与关联方交易的行为有效的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促进了企业对重大关联方交易的管理与监督,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审计委员会专业性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责能之一就是要审核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因此,这就要求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素养,尤为重要的是具有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就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文化水平、专业素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审计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一人要具备财务或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才可以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能够效行使监督控制职能、降低企业违规现象的发生,能够对企业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使审计委员会能更好的履行其职能、发挥其作用。

( 四) 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大小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委员会规模的大小反映出企业对财务信息监督力量的强弱。如果审计委员规模够大,那么人力和物力则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使其其监督和控制职能有效发挥;反之,如果规模太大、人数太多时又极有可能出现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和相互推诿。可见,合理扩大审计委员会的规模可高以有效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但盲目追求数量则会导致信息沟通成本提高、并大大降低决策效率。因此应按照企业的规模,合理设置审计委员会规模。

(五)审计委员会治理有利于企业未来财务安全性

审计委员会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监督等活动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从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有利于企业的财务安全性。

二、改革与建议

(一)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行使职能的根本

为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强化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相互独立。这种独立既包括经济上的独立,也包括业务上、人员上和组织机构上的独立。这就要求对企业进行审计活动的独立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同时为该公司提供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其它服务,避免出现“自己的报告自己审”的情况。第二,要进一步规范独立董事制度。除了提高企业独立董事的绝对人数与相对比例外,还要提高独立董事提名的独立性。否则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就无法顺利的对企业的重要交易活动、重大经营决策以及日常经营管理进行监控和审计。第三,提高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尽量使企业审计委员会的成员的组成均为独立董事。

(二)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委员会行使职能的保证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从而保证外部审计所需的经济资料质量,达到有效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要具有深厚的财务知识以及经验能够对企业在运作过程成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独立评估和给予建议。特别是当企业业务十分复杂和多元化时,就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必须具有专家级的职业判断能力与职业素养。而目前我国对这方面的规定则非常有限,因此,企业在组建审计委员会时必须充分虑对不同专业素质成员的科学合理搭配,实现知识、经验、专业技能的平衡、互补。

(三)行使监督权是审计委员会的核心工作

审计委员会的核心工作除了监督企业的经济财务信息之外,还包括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质量。审计委员会是否拥有履职决策的相关权利决定了其能否顺利开展工作并获取相应的成果。因此,审计委员会应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控制检查权等,这样才能保证其获取信息的通畅性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确保监督的有效和及时。这些权力主要包括:查阅和获取资料,质询(询问),直接参与调查等。

(四)资金保障是审计委员会运作的基石

这里的资金主要是指审计委员会正常运作所需要的工作经费,以及应支付给审计委员成员的薪酬等。其中,工作经费主要包括聘请外部专家经费、会议经费以及其他工作展开所必须的费用支出。

(五)勤勉尽职是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的必要保证

审计委员会是以团队共同工作为主的,在进行监督、沟通和反馈报告时需要审计委员会成员之间能够通畅的进行相互沟通与协作,才能达成有益于股东利益、有益于企业发展的意见和结果。审计委员会成员是通过例行工作会议进行沟通与决策的,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召开的会议次数越多,则说明该委员会的内部沟通越通畅、有效,达成的意见则更具广泛代表性,更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时,成员间越多的沟通越能促进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同时有效减少其履行职责时可能遭受的各方阻力。因此,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尽职尽责是审计委员会有效运行、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

综上所述,一家企业审计委员会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其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优化审计委员会制度,必须要从提高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增强成员专业素养、会议出席率和科学扩大审计委员会规模上展开。通过公开披露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情况,增强审计委员会的勤勉度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与成果。最后,企业在建立审计委员会、推选审计委员会成员时,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更应该注重实际情况,保证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第9篇:思维与智慧范文

关键词:事业;会计;制度;探讨一、新修订的《会计制度》实施的意义

关于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的内容、特点已经有不少专业人士发表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探讨,从总体方面来说,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主要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1、从宏观层面讲,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的实施全面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

这次修订的《会计制度》着力解决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针对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基建账游离于大账外、捐赠划拨资产的不入账、财政投入资金核算的不清晰、一些重要业务核算无规范、会计科目体系滞后、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在《会计制度》中引入了相关改革举措和改进方法,将会提高有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最终促进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2、从微观方面讲,新修订的《会计制度》有力促进了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一。修订后的《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分别核算和反映其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要求各项目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管理需要进行明细核算,这些要求都将有力促进事业单位深入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

二、新旧《会计制度》接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财政部新修订的《会计制度》执行时间是2013年1月1日,由于颁布时间在2012年12月,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对制度的学习还不能很快到位,财政部的相关培训是安排在2013年2月份进行的,各省的培训安排在3月份,到了地市级的培训已经安排在4月份进行,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账务处理基本上已经到了4月份,按照培训的要求,各单位应根据去年年末数据重新做账,这样不少业务量较大的事业单位比较有意见,因为将1-4月份的账按照新《会计制度》重新做一遍的工作量较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核算标准的提高和折旧的补提等资产状况的核定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这些事项的处理也会影响到5月份单位正常财务工作的开展。怎么花较少的时间就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每个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关注的焦点。

2、根据《会计制度》的说明,本制度不适用于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中的许多行业如:中小学、高校等行业的会计财务制度已经实施,但相应的会计制度还没有颁布实施,这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也很焦急,这些行业的制度颁布越慢,可能将来要重新做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更多,除非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从2014年1月执行。

3、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都实行了电算化,新制度实施中如何有效的升级原有的财务软件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培训的学习中并没有具体涉及,只不过培训要求各单位及时和软件公司联系看怎么处理,由于各事业单位的财务软件并不统一,财政部门对软件的更新升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各个单位各自处理,可能各单位财务软件更新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出现较大差距,影响了一些单位新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解决新旧《会计制度》接轨问题的基本方法

针对事业单位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情况,能否在原来已经处理的1-4月份账的基础上快速升级财务软件,而又不需要格式化2013年数据重新做账,成为解决新会计制度在今年1月1日执行的关键,以用友软件为例,这样有效的升级完全是可行的。下面就几种类型的会计科目的升级处理作些介绍,第一类科目新旧制度基本没有变化的科目,如原101现金科目升级为1001库存现金科目,只需系统管理员进入基础设置—基础档案—财务—会计科目,将现金科目编码升为1001,科目名称改为库存现金即可。第二类科目旧制度没有新制度有,那就很简单,只要在基础设置—会计科目中作新增处理就可以了。第三类科目是旧科目拆成了几个科目,这种情况,应将原有的老科目改成一个使用率较高的新科目,数据先按老科目结转,另再增加其他的新科目。第四类几个就科目并成一个新科目可以将原几个科目降级处理,上面增加一个一级控制科目。上述科目设置升级的办法不会破坏1-4月的数据,升级完成后就可以对1-4月份的会计凭证做修改,在2013年1月1日的第1号凭证填制科目转换凭证,要根据原年初数据按照新的制度规定将数据分析调整到新的科目,由于第1号凭证已经填制,我们可以在原第1号凭证上直接修改为科目转换凭证,而将原第1号凭证作为1月份的最后凭证再填制一张(注意在该操作之前要取消1-4月份的结账、记账和审核)。上述处理工作并不要求快速完成,而可以放在平时逐步修改,修改到位后要重新审核、记账,凭证重新打印,将1-4月已装订凭证拆开,除极个别凭证外,新打印的凭证封面基本都按原顺序装订成册,同时5月份的财务运转正常进行,不需要等1-4月份账全部调整到位。至于会计报表的升级,既然账务处理系统已经完成,就按照软件报表设置的正常程序设置新的会计报表,重新编制1-4月份会计报表。对于上述升级,财政部门最好和软件公司在一两家单位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作为范例指导其他单位的软件升级,提高新旧制度软件升级的效果。

对于事业单位行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应尽快颁布相关的会计制度,以使会计制度和已经颁布实施的财务制度相配套,尽量减少返工的工作量,这对于工作量比较大的行业如高校会计是非常必要的,如尽快颁布有困难,应将相关行业制度的执行时间推迟到2014年1月1日。

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1、未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展方向是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

原制度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除经营活动外都实行收付实现制核算,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

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可以克服收付实现制的许多缺陷,新的制度已经把权责发生制引入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随着事业发展和条件的成熟,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最终将取代收付实现制。

2、未来事业单位将广泛的应用成本核算的方式

新《会计制度》虽然只明确了对经营活动收支进行配比,实行成本核算,但实际上在存货的管理、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等方面也已引入了成本核算的原则,随着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事业单位活动的效益、效率越来越关注,成本核算的方式将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逐步推广,成本核算将会成为各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话题。

3、未来事业单位将实行基金会计管理

国外的非营利组织(政府、学校、医院及各种福利机构等)主要采用基金会计,如:美国学校所使用的基金包括流动基金、贷款基金、留本基金、年金和终身收益基金、厂场设备基金、基金六个方面的基金。新《会计制度》规定将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划分得更细,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有非流动资产基金、 专用基金、财政、非财政结转结余资金、事业结余资金等,这种划分基本上体现了基金管理的基本思路,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也将逐步向基金会计发展,事业单位会计也将逐步实现国际化,逐步和国际接轨。

新修订的《会计制度》实施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一件大事,我们每一位会计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努力的学习《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认真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有效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作者单位: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年12月28日财政部令第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