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四级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级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级学习计划

第1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化学学习;兴趣激励;探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51-01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引发兴趣

对于新接触的化学知识,学生通常有很大的好奇心,想知道为什么?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自己的一些猜想与假设。此时,如果教师毫无悬念地将这些猜想与假设的答案直接告知学生,则会扑灭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即使将解得再精彩,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相反,教师若能及时启发、引导,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成功的快乐,则会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体现。例如,在“盐类的水解”一节课中,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能电离出H+或OH-吗?同学们立即回答:不能。笔者接着问:它们的溶液都是中性吗?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同学建议用pH试纸来检验,结果发现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们疑窦顿生,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寻求答案了,此时,我及时地布置思考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巡回指导,最后,请同学小结“什么是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的实质是什么?”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涨,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节课教师讲得很少,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引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适时地引导,使学生在自学、思分析问题中达到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实验教学,鼓励动手,增进兴趣

1.重视演示实验,使学生由被动观察转变到主动观察。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初中阶段的实验教学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大部分学校依旧是教师黑板上“讲实验”,学生课堂上“听实验”,课后“背实验”的模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也受到了严重限制。因此,高一教师首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规范实验操作。演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提醒学生观察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便可由被动地观察转变为主动地观察,观察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2.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师生共同探讨,在充分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使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性、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例如“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中,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求二氧化硫有那些性质?学生的求知欲立即被调动起来。他们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硫的化合价角度等提出了猜想与假设,并自己动手做实验证实这些猜想,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各自的结果,最后教师汇总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小结二氧化硫的性质。这一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精选探究课题,放手自主,延续兴趣

习题是检测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媒介,也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牢固程度和检测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与学习潜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在选择让学生演练的习题时,应放在对学生全面的能力训练上,而不应只是逻辑、演绎上的训练,着重的应是自学、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选择的习题应多编些问答、分析和推断,通过对一道题目的多种解法或一个问题的多方面讨论,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习题的讨论中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延续爱好化学的兴趣

四、妙用情感渲染,师生合作,呵护兴趣

1.课前的气氛渲染。例如在学习《蛋白质》这一节新课前,可播放一段视频材料:李奶奶上街买毛线,无法区分腈纶线和纯羊毛,你能帮助她吗?要想真帮助她,我们先得学习好蛋白质的有关知识,这样进行气氛的渲染,学生学习的劲头就很十足了。

2.教学任务完成的竞争性。在用双线桥法标注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随堂练习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六个化学方程式,分别分配到三大组,由他们自己选人上黑板完成,结果每一大组的同学都积极参与,合力推选最具代表性的同学上来完成。既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调动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3.充满爱,关注关爱每一位学生。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亦师亦友型的教师。微笑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无比的亲切,学生们便胆子大了,信心足了,脑子更活了,课堂气氛就更轻松了。充满爱,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你的学生,你将感到很放松,很惬意,也就没有任何思想包袱。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记得刚毕业的317班的班长谢明对笔者的评价是:化学老师的笑容最迷人。

第2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计划内容如下:

第一,语文方面。我的作文水平一直不太好,主要是因为我的思路不开阔,积累少,所以在暑假里每天都抽出2个小时读名著,总结自己的体会和心得写几篇读后感。按照老师的要求写30篇作文在作文网上发表。我的书写存在着写的字偏小、潦草等问题,在暑假里无论是写作文还是做别的什么作业,我都注意把字写得大一些、工整一些,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不丢卷面分。

第二,数学方面。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最大的毛病是经常出现一些小问题。为此,我打算多做一些数学题,并试着做一些奥数题,争取每道数学题都做的快速、准确。

第三,英语方面。我的英语读、写水平还可以,但在听力方面有一些差距,暑假里在学剑桥英语的同时,多听一些英语磁带,多做一些英语听力题,每天早晨拿出半个小时听剑桥英语磁带,争取在英语听力方面有所提高。

第四,课外兴趣。我在美术方面很有天赋,并且很喜爱美术。今年暑假,我还参加美术班培训,巩固提高水粉画水平。我对计算机也是情有独钟,争取争得爸爸妈妈的同意在每天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以后能够上网做一些小制作,玩一些小游戏。

第3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刷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6-10000-00

Thinking about "Update" Computer Basis Culture Teaching System

TANG Liu-chun,LIU Ze-we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 Computer science,Zhuzhou Teachers College,Zhuzhou 412007,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computer basis culture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all the departments in common colleges. In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ll the colleges proceed a series of teaching innovation by centering on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The most pressing matter at the moment is to update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buses in traditional computer basis course teaching, focus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by improving th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arget cultivating, qualifications of teachers, system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sting methods, etc.

Key words: update;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teaching mode

1 引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应用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成为现代人生存的一种基本技能[1]。对现代大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素养及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和大学语文、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2]。曾有人夸张的说过,过去的文盲是不认识字的人,现在的文盲是不会使用微机的人,正因为如此,高等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面临难得的大好机遇,新的形势也给这一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当务之急是正视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整合教学资源,刷新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着力使这一课程教学达到《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使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日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应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具有学习和掌握使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2 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2.1 新生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教育部要求全国中学从2001年开始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城乡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及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一,我国中学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上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还没有列入高考内容,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差距非常大。拿我校株洲师专(湖南工业大学师专校区)的新生来说,有的城市生源,新生入校时能够熟练的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行文字编辑、上网以及收发邮件,个别同学会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而有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来的农村学生,进校时还是第一次看到计算机,第一次接触键盘,起点差别非常大。起点不同,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师上课从最简单的计算机入门知道讲起,基础好的同学不愿听,不从最简单的讲起,初次接受计算机的同学又很难听得懂、跟得上。加上计算机文化基础本身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差异较大。

2.2 教材体系缺乏衔接

一是与以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缺乏衔接;现在作为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通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大部分还是从最基础的WINDOWS操作系统讲起,缺乏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衔接,有的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材内容相重复。二是与以后的计算机深化教育教材缺乏衔接;现行普通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育体系除了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外,很多专业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泛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口径,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还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类语言或课程,如很多理工科类专业都还要开设VB,VF等,从理论上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从教材的编写体制到教学时数安排等方面都应该考虑与今后这些课程的衔接,把整个计算机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来统筹考虑,然而现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安排等却很少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2.3 教学目标过于单一

当前普通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一个最大误区,就是对这一课程的考核目标定位不准,有失偏颇,大部分高校都以全国、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这一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尺度,作为衡量学生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有的学校甚至还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与否和学生的毕业证、学位证挂钩,与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估挂钩,严重背离了教学初衷。有的高校一味地追求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高通过率,教学工作围绕等级考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实验内容不是考虑学生走向社会的适用性,而多是历年等级考试题目,等级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加上部分学生认识不高,认为计算机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能够拿本等级证书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就可以了,由于师生两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违背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适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目的。

2.4 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部门设置上不尽规范;即承担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任务的部门各不相同,有的放在现代教育中心,有的放在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有的放在计算机科学系。部门设置缺乏规划指导,很难实现整体提高。二是在师资分配上不尽合理;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有承担专业教学的计算机教师,也有一支专门从事公共《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据我们对部分学校的调查,有一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很多学校都把一些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专业职称高的教师从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而安排一些才从高校毕业或教学能力一般的普通教师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课程的教学,部分学校甚至还有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而且很多高校这两部分师资分属不同教学部门,没有任何的教学合作或教学联系,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老师缺乏与专业老师加强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2.5 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现在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投入相当多的财力资金,改善机房环境,更新硬件设备,但由于计算机软硬件发展迅速,设备的改善跟不上科技发展变迁的步伐,教学硬件条件往往滞后于教学的需要。随着大学的扩招,很多学校的机房软硬件建设与学生人数比差距太大,导致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非常有限,而文化基础课程中有关程序设计类的内容,自己必须亲自动手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程序,分析程序运行结果,有的内容仅仅讲出来还不够,只有亲自动手做出来才能够直观理解,因此,上机操作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唯一有效方法,如果这一环节非常松弛,直接影响到整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也存在这一问题,由于机房条件的限制,学生上机次数不多,一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差。个别大学生虽然过了全国全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到毕业求职时,到公司连一份最基础的WORD文档编辑排版都拿不下而遭拒,这不能不说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一大悲哀。

3 刷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体系的对策与思考

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方面,是组织、设计和调控课程教学的综合因素总和。是教师教好和学生学好这一课程的基础。对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刷新,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努力刷新以下“四个模式”,做到四个“分”。

3.1 刷新课程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建议每年在学生军训后对全校新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打破传统以专业为班级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分ABC三个层次。即:对入学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或计算机应用能力很差的同学,编入A班,从计算机基础入门知识开始,加重学习课时,加大学习进度,弥补和跨越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缺陷,在内容上极力追赶原来有基础的同学。对中学学过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新生编入B班,按照现有高校通行的“非零起点”教材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对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并学习兴趣较高的同学,实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免修、免听,只参加该门课程的相关考试,同时,开设计算机兴趣提高班(C班),以选修的方式,开设有关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网页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并鼓励C班学生参加有关省市及校一级的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竞赛活动,参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相关的课题开发或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分层教学,虽然对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充分解决全课堂教学无法顾及全体及学生层次不一的现象。

3.2 刷新教材体系模式,实行分类遴选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多,涉及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网络等。一般高校开设这门课的课时是72学时,学时数非常有限,因此要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就显得很重要。要刷新现有教材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分类遴选。首先要在坚持选用理论性、通用性较强的教材前提下,上课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学校的学科性质补充一些带有针对性的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内容。如师范类学生重点增加课件制作方面的内容,医学类重点增加映像方面的内容,提供尽量丰富的与专业背景有关的知识素材。同时,可在每章节内增加与计算机科学相关内容的最新发展动态,在计算机知识体系中精选一些新知识充实和完善教材内容,附加一些有自学指导性的教材也很有必要。在教材载体上坚持优化精选。打破传统教材以文字为主的纸质载体形式,逐渐形成图文并茂、音频视频一体化的多媒体教材,增强教材的直观效果,激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自己本校的专业教师,针对学校特点,编写既体现高校计算机教学大纲要求,又体现本校教学特点和学科性质的校本教材,结合教材编写相关配套教学讲义,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 刷新课程考核模式,实行分级考核

课程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目标。刷新课程考核模式,一是在考核要求上要分别对待。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般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考核不能简单的以等级考试通过率 “一刀切” 来衡量,必须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科性质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级考核。如对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只要能掌握一定的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编辑等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可;而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这些基本要求外,还应该具备利用数据库来处理和加工信息,学会运用有关应用软件解决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不同的考核要求在一张传统的等级考试试卷内难以得到全面体现。二是考核方式上要致力创新。要让课程考核充分反映和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尽可能研发和建设网络环境下的“自动化考试系统”,实行开放式的“无纸化”考核,学生随机抽取试题,不管什么时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上的试题即可,不必统一时间、统一地点。

3.4 刷新硬件建设模式,实行分批建设

教学硬件的建设,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取得实效的保证。要不断刷新教学硬件,根据学校的资金投入情况对教学硬件实行分批建设,不断完善。首先要加强学校机房建设。机房计算机硬件条件要逐年更新,根据当前计算机发展趋势及学校扩大招生等情况,满足学生上机操作做到“一人一机”的基本要求,适应《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起码需要。其次要组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研发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逐渐组建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再次,要加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网站建设,开展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课程考试等上网,以及师生课外互动和交流。

4 结束语

教学无止境。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3],这门课程能否学好以及学生是否有兴趣学好后续的计算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刷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坚持改革,坚持创新,对学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振山,龚沛曾.计算机文化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7-10.

第4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创新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会计是一门历经几百年的应用学科,创新尤其需要跳出传统思维来看待和思考会计问题。计算思维能力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首要条件。从计算思维的角度进行培养会计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实践活动中,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观察、理解和改造客观事物。例如在计算机环境下设计复杂多维的会计核算,可以打破会计科目分级核算和分级汇总的局限,挑战会计核算的传统思路和方法。

二、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

会计信息化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不是一两门课程可以解决的,需要一系列课程的学习逐渐促进学生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习惯。作为实践类课程,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将理论课的知识巩固和应用到会计信息化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会计信息化课程应该根据会计专业理论课的开设情况进行定位,而不是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的讲授,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针对会计专业本科生的不同培养需要,北方工业大学采用“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从大三开始设置会计信息化培养方向,组织专业教师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群,不断探索和建设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我校在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上以会计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覆盖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模块,按照操作类、管控类、设计类设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支撑平台。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我校新的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开发有操作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会计信息化相关课程,如下图所示。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的改革创新

会计信息化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隐藏在教育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靠学生的“悟性”,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独特的思维方式,并自觉地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由于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一直以来实验教学是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方法之一。计算思维的训练、培养和应用是贯穿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分别在理论讲授课上引入思想实验,在实训授课上开展操作实验,在竞赛课程中引导创新实验,实施层层递进、逐步培养的教学方法,建立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模式。

(一)思维实验

为了让会计专业学生理解计算思维模式,我们在理论讲授课堂上首次开展“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中文房间”是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JohnSear-财会教育茛COMMERCIALACCOUNTINGle)在1980年设计的一个思维实验以强人工智能提出的过强主张。该实验可以表述为:一个对中文一窍不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被关闭在一间只有两个通口的封闭房间中。房间里有一本用英文写成,从形式上说明中文文字句法和文法组合规则的手册,以及一大堆中文符号。房外的人不断向房间内递进用中文写成的问题。房内的人便按照手册的说明,将中文符号组合成对问题的解答,并将答案传递出房间。我们在课堂上利用“中文房间”实验,引导学生探讨该实验是否能够成功?如果能够成功,该房间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样的情况?房间里的人又是如何处理输入和输出的?如果不能够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与学生反复的思考、模拟、争论,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让学生最终明白哪些问题适合计算机解决,哪些问题不适合计算机解决。在“中文房间”实验的基础上,结合会计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固定资产折旧”的思维实验。该实验可表述为:一个对会计一窍不通的人被关闭在一间只有两个通口的封闭房间中,房间中只有一本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手册和计算器。房外的人向房间内传递写有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折旧计算方法等的字条,房内的人按照计算手册和计算器,将固定资产每月折旧额计算出来,并写在纸条上传递出房间。实验中需要学生探讨该实验成功的可能性,计算手册的编写规则,输入和输出的各种可能情况等。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思维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利用计算思维进行思考,理解计算机对于某一个会计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过程。

(二)操作实验

操作实验是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操作实验需要通过教学管理与控制,通过创新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操作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教学软件的调试和准备、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报告与反馈等四个步骤。1.实验资料的前期准备。实验资料是指以实验教材为基础,由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视频、实验指导多媒体软件、实验案例等相关资料组成。实验资料的准备充分与否,对于学生是否能按照教学目标开展实验至关重要。实验指导书中应尽量减少操作步骤的描述,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引导,自主思考实验步骤、方法和路径,不要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2.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在实验教学之前,实验教师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教学软件调试与准备,教师最好在自己的电脑上也装一套教学软件。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备份后还原到自己的电脑上进行调试和检查。3.实验分组与管理。实验教学最好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后首先在自己的小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再与实验教师进行讨论。对于简单、重复的问题可较快解决,较难和复杂的问题与实验教师讨论解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出现“搭便车”或者拷贝其他学生实验结果的问题,不同的实验要通过小组内轮换角色完成,同时可以通过账套号控制、账套主管控制以及关键界面截图控制等方法进行管理。4.实验报告与反馈。实验报告是考评学生实验过程和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两部分。实验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软件中的数据备份。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和总结等构成。对于实验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实验教师应及时、逐一与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不仅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实验的错误,而且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发现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操作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能的原因,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想法和新思路,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实践,并可以作为实验思路的补充。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充分体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

(三)创新实验

第5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再过三个星期,一个学期就即将结束了,回顾本学期教与学的历程,总体还算满意。现在已经完成了本学期新课教学任务,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还是令人满意的,这从八次的质量检测中便可略知一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段时间因为学生排练六一节目,学习状态不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模拟考试中,表现乏力。为了使本学期的复习更加有效,对本学期学生总体掌握知识情况简单分析如下:学生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中除乘法分配律外、统计、三角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都掌握得不错,但运算定律中的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很容易混淆,这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这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予以重点对待;数学广角和位置与方向中的内容掌握也不够扎实,特别是对植树问题中的逆运算和位置与方向中的运动路线描述,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这要作为复习过程中的难点来突破。

二、复习内容分析

本册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和图形,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把小数的加减法、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集中编排,可以使学生加强小数运算和整数运算之间的联系。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小数的认识”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认识和整数的认识一样,重点仍然是让学生从数概念的若干方面去掌握,包括小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大小等。此外,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求小数的近似数等也是这部分内容的复习重点。从整数到小数,是数系的一种扩展,整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其实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相通的,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也和求整数的近似数方法类似,复习时要注意让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但小数又有着和整数不同的特点,如在小数、整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复习时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比,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复习。

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复习题,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教材还注意复习验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接下来,着重复习四则运算,因为四则运算的法则对于整数和小数同样适用,因此教材上把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加以整合,集中复习,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联系。最后,着重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3.“空间与图形”的复习。

本册教材涉及“空间与图形”的一共有两部分内容:位置与方向,三角形。其中,本学期的位置与方向是方位知识的第二学段内容(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基本的方位)。事实上,这部分内容也可以看作是中学数学中“极坐标”的雏形,要在一个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种方法是利用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坐标来确定,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方向(角度)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来确定,这就是极坐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思想与本册中“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是有共通之处的。对于三角形,重点是复习所学的几种不同三角形的特征,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4.“统计”的复习。

“统计”在本册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这种统计图的特殊功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既可以看出每个统计数据的绝对数值,也可以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也是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

三、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的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的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存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难点:(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复习的方法与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复习.要根据相关内容的提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达到加深体验与理解,形成结构,锻炼基本技能、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2、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3、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6、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复习课时安排:

小数…………………………………………………… 1课时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 1课时

第6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化学;合作学习;设计

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创造性或称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它由个体的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创造能力(思维的敏感力、流畅力、灵活力等)、创造人格(好奇心、挑战心、冒险心、独立性、坚韧性、求异性等)等多方面心理因素构成,是主体最本质、最能动的身心力量。”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是我们中学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在课堂上由谁提出问题

当前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学生参与的各项教学活动出于教师的精心设计,预先设计好活动的方式和结果,尤其是活动的环节。例如,目前多见的“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模式,一般都是“问题讨论课”。

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多提问,多回答,等于多思考?这关键在于课堂上由谁提出问题,问题意识,应当是创新意识的基础,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却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原则”,将传统讲授教学为主的课堂设计改革为以小组活动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要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学设计始于学生个体的鉴别需求――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不同的学生在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中,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准备进行信息的收集、鉴别、分类、处理的,组员之间存在知识意义建构思维角度的差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产生定义不良问题或定义不精确问题,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小组成员之间就会产生“对话”,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学生得以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直接经验,在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从事问题领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态度探究的思维定势。

二、课外作业内容是什么

在当今教学中,课外作业的内容似乎已成为固定的套路,即做习题。作业的目的定位在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训练,大量的重复的训练题,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在教学环节――预习课堂教学练习复习训练中,学生在练习和复习训练当中时间分配所占的比例最大,一般达到学科学习时间的50%以上,而预习所占的时间最少,甚至不花时间。就化学学科而言,新课前只需要花上十几分钟就算完成预习任务了,而且不少的学生认为已经“看懂了”。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学生“看懂了”、上课又“听懂了”却在“练习”和“复习”当中,很多习题不会做呢?遗憾的是,教师们普遍对这个问题的实质没有去做认真的分析,就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结果是普遍选择了“题海战术”。

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力求解决这样的问题:“预习”的作业也编成常规选择题填空题等习题?我认为,教师需要对作业题的类型及功能进行研究,尤其是对能有效引导学生预习的作业设计。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基本过程是:阅读――摘记――质疑――求解。从信息学角度看这个问题,我认为吸收信息和加工信息两个步骤如果没有很好完成,就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在教学的“预习”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吸收和信息加工能力有着广阔的空间,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预习”时进行知识重组,所达到的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预习是让学生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新信息的吸纳会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新旧知识的碰撞、融合、重组,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把预习这一教学环节作为课外作业进行设计,目的是改变现行教学训练习题的单一性,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知识网络由谁做

传统的课堂教学,因为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任务,所以教师的课堂设计都是以“线形结构”、“阶梯式递进”对知识进行陈述,力求对知识内容作详尽的分析,尤其重视将问题细化,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只能将知识堆砌,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而章节复习课中,教师又代替学生做知识网络,形式上看,学生接受了“一张网”,但实际上,并不能摸清“脉络”关系。例如,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换关系。

这样的结构在书市上出售的众多参考书中都可以看到,学生在大脑中先入为主地接受了这张“网”以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很难再激起学生从其他角度设计知识网络的思维热情。学生会觉得有现成的,拿来即用,产生一种依赖性,阻碍了创新意识的形成,学生使用这张“网”的功能亦开发不够。很多学生只利用了其知识有序记忆的功能,却忽略了其网络形成的综合思维训练。

我们是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自己是否已经对“网络”功能有所研究。

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倡“创造性学习原则”,对传统教学的“小跨步”知识分解教学形式改革为“单元整体输入”教学形式,学生在进行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的联系,敢于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知识网络的建构,首先需要学生敢于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对知识进行重组,才能体现人的独立性、求异性和综合思维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知识网络进行设计,追求的是“知识网络”功能的开发利用,通过学科知识建构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四、测验的功能如何应用

测验是一种常用的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手段,在目前的教学中,其最常用的功能就是教师用以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就教师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存在着这样的三种评价水平:①以分数的高低论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②以试题中不同类型题目的正确率判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这是大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③从学生试题解析的过程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思维状态,这是少部分教师能达到的评价水平。但是,测验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却很少有人开发利用。

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将教师测试结果讲评改变为学生在测试后的小组自评讨论,要求学生从知识理解记忆、知识综合应用、思维水平、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反省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倾听,积极评价、正确选择自我矫正。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但要培养他们愿学、乐学,还要培养他们会学。会不会学,不是定义在老师教给什么方法,学生就会用什么方法,而是学生自己能选择学习方法,具有学习策略。具有学习策略的学生,具有条件选择的能力,何时何地使用何种知识,自觉地运用认知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能自我评价,自我调控。

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特征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为教学过程的归宿,而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能创造性进行学习的学生,习得的知识归结为“四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和条件化。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的以上四点思考,正是期望实现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第7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 学习力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05 - 0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学习力”将被设定为“后课改时代”的核心目标,在知识以加速度更新的时代,要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学力”当然要比“学历”更重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这种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的方法很多,思维可视化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首先提出,“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是指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笔者将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光合作用”一节为例,探讨如何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 建构模块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学科观念

生物学知识的前后内容具有连续性、逻辑性,整个知识结构相对系统和完善,但学生对于生物学的认知结构是在经过自我内化后才形成的,其知识结构可能没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为了让学生理解每个模块所呈现的学习材料的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在每个模块学习前,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教材目录绘制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教师着重强调章与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理解每个模块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以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该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学生根据教材目录可绘制如图1思维导图。

在开始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学习之前,把上述思维导图再次呈现,这样可以让学生不断强化该模块的知识结构,定期提醒学生及时将所学的内容纳入该模块中,以此构建更大的知识组织构架,形成一个总体的知识结构。

2 建构章节结构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在进行章节学习之前,教师让学生根据本章节目录,分析本章教材各节的内在逻辑联系,简要画出本章节知识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本章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前几章探讨了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同外界的物质交换,本章探讨细胞这个生命系统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后续章(第六章)探讨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本章的逻辑起点是细胞生命系统的维持需要从外界输入能量;中心问题是外界能量如何输入细胞及如何被细胞所利用。当本章学习结束后,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或教师引导下绘制本章较为复杂的知识结构图(图3)。

在章节学习中,虽然各节具体内容不同,但都围绕一个主题,知识结构化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因为当一个信息被联系到了一个较大的网络上时,就会有更多的回忆路径,从而比较容易得到恢复;网络的结构愈好,所需记忆的信息就愈少,因为对个别部分的记忆可以来自对整个网络的记忆。

3 建构图群让新知识在原有知识上生长,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光合作用”一节在整个第四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乃至整个高中教材中都处于重要地位。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是整个高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前几章,学生已学习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细胞结构(叶绿体)和物质(ATP、酶)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在学习光合作用一节开始时,教师可呈现如图4、图5从宏观到微观、变抽象为具像的一组图片促进学生建立细胞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这样学生已有的正确知识就会被学生顺利提取,可以显著提高对原有知识的激活和应用。

就学习而言,学生不断地将新学习的知识联系到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图式之中,利用原有的图式对新知识进行组合,使其与原有图式发生联系,以便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把新知识与学生原有图式进行联系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新知识一旦与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学生理解了新的知识,包含新知识的图式更新了原有的图式。从学习的一般过程看,学习是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影响着后续的学习。

4 构建概念模型突破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生物学教学中,微观、复杂的内容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生物学研究中,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时,可以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来进行实验。高中生物的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第8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 化学教学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分类指导

一、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人们发现新事物、新线索,进行探究。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清晰、积极。因此,教师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在化学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1.利用有趣实验,激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程理念强调以探究活动的形式进行各种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钠时,除了做教材上的有关实验外,我还增设了“在酒精灯的灯芯上放一小块钠后滴水”的实验,学生发现水居然可以点燃酒精灯。看到有趣的实验现象,学生的探究动机油然而生,疑问自然形成并想办法解决,实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在讲到氨的制备时,因为此前学生已制备过多种气体,也见过多种制备装置,所以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制备氨气的装置和制备哪种气体的装置相同?(2)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应用什么方法收集氨气?(3)如何验证氨气已经收集满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得出了结论,我对学生得出的结论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补充。这样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参与了课堂,又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了,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结合日常生活,提高兴趣。

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来源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正如美国前化学学会会长布里思罗所说的:“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因此教师应该强调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师不应局限于理论,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而应该结合《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行动教学。

(1)环境保护知识。如:水质分析、食品检验、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汽车尾气、金属腐蚀与防护、土壤改良、“三废”利用等,讲解这些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的现代意识。例如:讲解《物质的分散系》时,教师可结合学校附近工厂的特点,抽取工厂污水为原料讲解分散系的分类、构成和检验,取地下水进行电解,再进行离子检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工农业生产。如:三大合成材料、冶金、石油、煤、化工、氯碱工业、电镀等。教师可以向学生揭示化学原理、生产过程、工业规范,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介绍新工艺、新技术,展示未来世界化学科学的前景。例如,讲解《酸碱中和滴定》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要求学生亲身去体验:在家里将两束鲜花分别浸入食用白醋稀溶液和纯碱溶液中,花的颜色将发生奇迹般的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增强其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好奇心。教师应利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牛胰岛素”、“侯氏制碱法”等素材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山东假白酒案”、“苏丹红”、“孔雀石绿”、“吊白块”等社会现象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

(3)营养学知识。如:人体内所必需的元素及其合理的摄取、糖类、蛋白质、油脂等知识的讲解可以培养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这样,能让学生觉得学化学不仅能学到理论,而且可以学到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从而真正转变学习模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活用教学手段,力求多变。

教学内容是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教师应不断变换教学手段,使学生兴趣产生迁移,形成新的兴趣,将其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例如:在讲授《化学与技术》中的“硬水软化”这一节时,我首先问学生:(1)什么是硬水、软水?(2)硬水对人类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有哪些?(3)怎样进行硬水软化?然后我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阅读书本、分析教材内容。在讲《授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时,我让学生像学语文那样阅读;在讲《物质的量》时,我让学生像学数学那样严密推理;在讲授《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双基得到很好的落实,不仅知识得到了相互渗透,而且学法也得到了相互渗透,最重要是使学生感到不同的学习内容,具有不同的体味,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1.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应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外化,展开解决问题的新课学习过程。学生只有主动地提出问题,才会更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更深入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更有效地学习。

2.问题的选择具有探究价值。

具体的化学问题都可以用探究方式来学习,但从有效教学效益性考虑,并不是每个化学问题都有探究价值,特别是在高中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学习时间不足。这就要求教师精选探究内容,探究点应设在那些主干知识,以及对学生提高学习和探究能力有作用的地方。

在《化学反应速率》一课例中,四个有关反应条件的是否有必要都进行探究?关于颗粒大小,浓度、接触面大小等影响因素,直接利用生活实际如燃烧问题就可以分析得清晰明白,这种问题探究的有效性值得商榷;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虽也可以直接由生活中得来,但探究这两个因素仍是有价值的,其有利于学生今后比较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影响的不同。

在《氧化还原反应》课例中,关于氧化还原记忆方法的探究虽然没有出现在课程标准和活动探究建议中,但这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常见记忆误区。把问题设立在记忆方法的探究上,不仅对学生掌握本节知识有利,而且会让学生体会如何寻找适合自已记忆的方法,并对其今后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3.与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才是有效的探究。

来自于生活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最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愿望,学生也最容易把探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中,体现探究的效果。如对小苏打和纯碱进行性质比较的探究,我用碱水粽引入纯碱的概念,让学生对生活中经常吃的碱水粽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其探究的渴望,同时也激发其提出了新的问题:碱水中含什么成分?我引导学生主动地向家长询问或查找相关资料,使其有目的地了解相关知识,同样也激发了其对本学科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4.问题应适应学生现有知识的水平、认知结构。

有效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一定由学生提出,关键在于是否合适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学习《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中水质监测内容时,若无相关背景材料,学生以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根本无从探究。我用资料卡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的方式,引入水中溶解氧的概念,然后介绍BOD和COD的概念,介绍水中有机物等污染物质在降解时需要氧气,这样让学生理解了为何用水中溶解氧含量来作为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再结合生物中的水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条件,得出了为何水藻疯长会导致水污染的情况。

三、分类指导,让学生自觉探究

1.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涉及一些与本节课堂授课知识有关的内容,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

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而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教师应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学生的探究习惯一旦养成,其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第9篇:四级学习计划范文

一、化学学习思维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分析

1.未形成化学学科的思维模式

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模式取代化学思维,把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一成不变地迁移到化学上,对于化学原理、定义和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和运用,而对具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可依赖于以死记硬背为特征的知识点的积累,不会联系对比,缺乏归纳概括能力,因此不能形成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

2.混乱型思维障碍

一方面是由于概念模糊,不能进行正确的推理;另一方面是由于记忆的知识没能形成知识网络,不能同化新知识。缺乏想象力,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因此抓不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知识得不到升华,思维过程不能简化,思考问题不能摆脱中间环节,缺乏跳跃性。

3.定势型思维障碍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向,或者说人们按习惯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定势,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因为它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学生在学习与旧知识比较类似的新知识的时候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消极的一面表现在往往使学生因循守旧,缺乏灵活性、变通性,面对稍复杂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摆脱不了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的束缚,妨碍了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4.迁移型思维障碍

主要是迁移对学生产生的干扰,学生不会用熟悉的旧知识作为通向新知识的手段而导致的思维障碍。

5.遗忘型思维障碍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知识由“熟”变“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新旧知识、相关知识失去联想,从而引起思维障碍;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的记忆互相干扰。

6.技能型思维障碍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心智活动方式,技能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对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技能型思维障碍是指学生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发展过程中常常受阻或中断。

二、克服化学学习思维障碍的对策

1.理清知识思维,缔结合理知识网络,教会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要求并帮助学生做到应当会的和应当掌握的知识或技能一定要及时掌握,做到:①准确掌握概念、原理、定理、定义和重要事实。②对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区别相似、相反概念间的异同点,使学生形成较清晰的局部概念体系。③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对于化学的学习应是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抓规律、记特殊。引导学生对知识概括归纳,构建知识块、知识链,从而形成知识网。④以简驭繁。学习繁难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必须在基础知识上下功夫,努力寻找知识和思维的转化点。一方面将繁难知识转化分解为简单的基础知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另一方面从训练常规思维出发,用一般方法解决繁难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思维品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前提。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会自觉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可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穿插介绍科技新成就、化学家趣事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把思维品质的培养落实到每一堂课,才能有效果。在每堂课中,思维品质(深刻性、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的培养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的训练。

(1)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教学,侧重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一般在教学中,往往通过实验和观察一些感性材料,然后进行思维加工,抽象为一定的概念或者理论。这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通过现象概括本质、进行思维深加工的过程。有些教师图省事,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通过大量习题来巩固。这样就剥夺了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机会。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观察―小结―思维―概括,把学生引导到参与抽象化的过程中来,并适应示范抽象概括的方法,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极有帮助。

(2)结合习题教学,侧重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化学教学中各种习题的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应该善于利用各种题目对学生思维进行科学的训练,既要重视发散,又要重视收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高度的灵活变通性,能经常在教学中予以示范和点拨,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知识的结构化,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转化,理清问题的基本结构,能在脑海里迅速再现基础知识与经验,并不断积累,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训练方法来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一题多解,还能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从多解中选出最优解,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也是非常有效的。

(3)结合实验教学,侧重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是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的监控作用的结果。思维的批判性使思维严密、全面,因而培养思维批判性品质,对于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造能力非常重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严密性都为训练学生思维批判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迷信权威,敢于对实验现象、结论提出质疑,对实验方案进行“挑剔”,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新的思维分析,找出其缺点和不足,进行修正和改进,并独立设计各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筛选,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案。

(4)结合复习课的教学,侧重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产生了对社会或学生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果的智力品质。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对某个实验的独到设计或对某道题目的巧妙解答等等来提高自身思维的创造性。复习课的知识内容相对新授课是较为完整和概括性的,学生的思维水平也相对于新授课要高,因而为在复习课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复习课中,教师示范总结知识,概括规律的方法和形式,学生通过“模仿”进行概括、总结,并逐渐突破教师的模式,形成自己的方法和形式。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归纳题型、分析解法,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类题的基本思路,再要求学生沟通各类题型之间的联系,此时,学生的思维必然闪现创造的火花。

3.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甚至嗤之以鼻。这种做法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从多方面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评价不能只看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许很幼稚,但是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作为教师要给予热情的鼓励,以激励和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暴露自己思维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分析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摒弃错误的思维方法,捕捉思维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全面挖掘学生思维的盲点

化学问题的灵活开放性致使学生学习中难免遇到未曾涉及和预想不到的问题,这就在思维上形成了所谓的盲点。盲点主要分为方法上和内容上两大类,它们都源于掌握方法和理解知识时出现了忽视点、缺漏点、局限点、遗忘点,从而导致思维肤浅、粗糙、僵化。要充分挖掘思维的盲点,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相关问题,适时启发和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善于联想,大胆假设,留心意外,揭示隐含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