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品牌培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牌培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牌培育论文

第1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一、科技期刊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

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个组织基于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而具有的相应职责与义务。科技期刊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不仅要对行业、学科、地域特色、主管主办单位等方面的利益负责,而且要对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传播、科技创新、出版环境、受众利益,以及内部员工成长等负责,这些社会责任中既包括大众认可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出版文化责任,也包括新兴的科技创新责任。

一方面,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传播媒介,传播科学技术信息、担当科技创新历史责任是其首要的社会责任。从媒介属性来看,科技期刊属于专业性媒介,应承担传播先进科学技术信息的重任,重视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的经营。同时,科技期刊又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其社会功能和作用、办刊方针和办刊宗旨决定了科技期刊的办刊原则必须以追求社会效益为基本准则,以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工作方针、引导学术研究方向、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科技期刊的运营过程中,必须遵守出版行业准则和出版物流所涉及的商业伦理,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对接,积极倡导科学伦理和构建健康的学术环境,以及发现、培育和促进人才成长等。这是社会在道义上、法律上对科技期刊的要求。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科技期刊是通过生产流程产生的可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如通过知识的传播、交流、转换、存储等来显示其价值。因此,它具有经营性和赢利性。而且,作为一个经济体,科技期刊最基本的责任是生存和发展,实现履行经济责任,即获取经济利益。可以说,自身发展、获取经济效益既是科技期刊承担社会责任的物质源泉,也是科技期刊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科技期刊唯有自身先成长起来,使期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大化,才谈得上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的最优化。

二、社会责任是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基石

品牌是科技期刊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是一种观念存储和心理认同的结果,品牌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缔造品牌有很多种方法,但仅靠表面宣传缔造出的“品牌”缺少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含量,不能长久,只能称之为“知名度”。品牌的“品”字是由三个口字组成的,代表了品牌成长的三个阶段,笔者以为:下面两个“口”代表了品牌建设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即建设“合格品牌”和建设“知名品牌”两个阶段;第三个“口”是品牌建设的高级阶段,即建设“美誉品牌”阶段,这也是品牌建设的最高境界。在品牌建设的三个阶段中,通过品牌背后富含社会责任的期刊文化,赢得读者和作者对品牌的认同,已成为科技期刊一种深层次、高水平和智慧型的竞争选择。

首先,在建设“合格品牌”过程中,社会责任是科技期刊合法生存的依据。将品牌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合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时候的科技期刊刚刚创刊,或者说刚刚起步,发行前景还不是很明朗,品牌处于被公众认识和接受的阶段。这时,科技期刊要想生存下去并扩大自己的影响,就必须承担最起码的社会责任,包括保证刊登论文的质量、恪守学术道德底线等基本内容。论文质量是科技期刊品牌的生命,保证刊登论文的质量,才能创造出具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强大生命力的品牌。

其次,在建设“知名品牌”阶段。社会责任是科技期刊发展提升的机会。在建设“合格品牌”的阶段,科技期刊承担的社会责任往往与自身的利益直接相关,但是,当品牌建设发展到寻求“知名”的时候,科技期刊则需要承担其他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创知名品牌的过程中,社会责任作为科技期刊发展提升的机会,一方面表现为科技期刊在面对社会和学术热点事件时能够抓住机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表现为科技期刊主动创造机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例如,在突发事件报道面前,科技期刊虽然时效性弱于新闻媒体,但可以通过向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系列稿件,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探讨,其报道的深度和力度是其它新闻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这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充分发挥学术导向作用,从而为科技期刊赢得外部良好的评价和树立责任形象。

其三,在建设“美誉品牌”阶段,社会责任是科技期刊永续经营的社会资本。科技期刊的社会资本是指科技期刊通过社会联系获取稀缺市场资源并由此获利的能力。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对科技期刊而言,最典型的稀缺资源,无疑是读者对品牌的信赖和忠诚程度。这种稀缺资源的获得,除了科技期刊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科技信息和服务外,更多的可以靠科技期刊承担社会责任来获取。

三、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

⒈引进来:努力提升论文质量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期刊是现代科学技术全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角就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能起到繁荣学术争鸣、传播科技知识、沉淀科学文化、凝聚专家学者的作用,科技期刊也正是为了满足这样一些需要而诞生、成长、发展起来的。对科技期刊来讲,产品就是学术论文,“文章好是硬道理”,没有具有权威性和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则不可能给读者提供有用价值,更谈不上塑造读者信赖的期刊品牌。

科技期刊必须要注重引进高质量科技论文,并且在论文审稿过程中,坚持创新性、重要性、关注度和原创性的筛选原则,要会聚行业内最重要的作者、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以及行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编辑部应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题组稿,要尽量增加计划选题的力度,扩大约稿比例,这样就可以在获取优秀稿件方面争取主动性,减少盲目性。编辑要力争到第一线去组稿、约稿,让那些真正代表学术水平的稿件在第一时间发表,从而吸引更多的学者、研究人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到本刊。另一方面,要重视培育学术新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课题的完成都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大都在科研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生的论文也是科技期刊稿件的重要来源,对于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⒉走出去:搭建科普宣传新平台

多年来,国内科技期刊都希望把“扩大期刊品牌影响力”作为自己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不少期刊也采取了增加发行量、组织学术活动、制作特色封面等措施,但这些传统的方法都不能摆脱科技期刊固有特点的束缚――内容太专、读者面太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大众媒体记者对科技期刊关注度不高,科技期刊的作者和编辑缺乏经验和动力去将“论文”变为“新闻”, 更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新闻与获取的公共平台,这使得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只能停留在专业狭小的圈子内,而不能扩大到广大公众中。直至2007年1月,中国科协率先在国内启动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制度,为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架起了第一座桥梁,使两种媒体的沟通和科技期刊参与科学知识普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事实上,世界上主流科技期刊都与大众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且运作模式相当成熟。例如,英国的《Nature》杂志,设有多名专职的新闻官,总在印刷出版前一周进行新闻,有来自全世界4000余名记者在其网站注册以获取新闻。《Nature》杂志刊登的内容都是尖端科研成果,读者基本上是高品位的科学家,但却通过科普化、新闻化,使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并不局限于科学家,而是深入到广大普通大众中,为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和普及科学知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对从事科学研究而言,不是终结,发挥效用、惠泽于民才是真正的目的。故期刊编辑不应墨守传统的责任界定,应在办好期刊的前提下,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科技新闻的撰写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努力促进生产力转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使科技新闻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⒊转观念:树立“读者本位”思想

科技期刊品牌美誉度依赖于读者对品牌的评价及其忠诚度,品牌影响力最终要影响的对象也是读者。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都非常重视对相关行业的依存关系,强调科技期刊的反映、交流功能,却忽视了其他功能的发挥。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为作者服务,很少考虑读者的利益。科技期刊的读者和作者尽管主题上可能重叠,但本质是不同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需要。过分强调为作者服务,会失去编辑工作的独立性,使期刊失去持久的受众支持。

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期刊,首先要对社会有用,有用的标志就是有稳定的读者群,而且读者愿意为此消费。一本优秀的科技期刊,应该引导读者,而不是追随他们。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市场还远未形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读者缺乏有效的引导,致使消费群体的大量流失,对学术期刊尤其如此。将办刊思想从为作者服务转到为读者服务,树立“读者本位”的观念,不仅可以改变他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以及向社会获得所需要的办刊资源。此外,科技期刊产业化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科技期刊的社会适应性,为读者服务也有利于培育科技期刊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提升品牌影响力。

总之,有责任才有品牌,有责任才有竞争力,有责任才有基业长青。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的优势,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地提高自身品牌影响力,确实是一个值得科技期刊办刊人深思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YBA16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游苏宁:《应重视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J],《编辑学报》,2008,20(6):471

[2]宋咏堂:《论科技期刊品牌的内涵》[J],《编辑学报》,2004,16(2):88

第2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创建原则

论文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_3]。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第3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摘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基于奥运经济的注意力、借势、品牌理论对我国后奥运体育产业发展分析认为:我国应继续承办高规格的国际比赛,倾力使北京成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在体育产业环境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为我国其它地区提供示范作用。同时通过民族品牌的正确市场定位、制作标准化等方面建设,打造国际驰名的民族品牌,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奥运经济后奥运体育产业效应

2008年无与伦比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对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中国体育产业从2001年北京奥运会筹办直至成功举办期间,奥运经济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奥运会后如何基于奥运经济效应的特点理性地审视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对于促进我国后奥运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

一、理性认识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状况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我国体育产业在经历福利型向消费型、一家办向大家办、事业型向经营型、行政型向社会型的逐步过度后愈发呈现生机勃勃发展的景象,体育产业的发展态势喜人。具体表现为:体育用品市场继续蓬勃发展,基于北京奥运会高等级赛事的竞赛表演市场加速发展,其他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科技和咨询市场、体育彩票市场等体育市场形成规模市场的体系日趋成熟;包括有形资产的经营和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的体育产业领域不断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社会投资办体育产业的态势发展很快,涌现出一大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和企业集团。

在北京奥运会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充分肯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的同时,要理性的认识我国体育产业奥运筹办期间发展的现状。首先,我国体育产业在整体还处于发展的起步与过度阶段,还未完全适应整体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已达1.5%以上,而我国的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不足0.5%。体育产业在整体结构也不尽合理,体育用品市场的产值占到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而在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传媒与广告市场等方面,有着与发达国家较大的差距。其次,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主导整个经济体制的大环境里,经营机制受制于相应配套的国家政策与法规,直接导致产权不清、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第三,我国的体育产业还表现为基于东西部地域经济差异而引起的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不均衡特征。无论从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的竞技体育,还是作为体育产业发展基本条件的体育场馆,以及体育系统企业的经营收入水平、区域的体育消费水平看,东部地区都是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二、继续发挥奥运经济的注意力效应,谋求我国后奥运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奥运会愈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与其包括TOP等计划迎合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扩张特点密切相关。奥运经济投资者都是着眼于全球发展趋势和商品扩张覆盖更大范围消费需求的企业。要继续充分发挥奥运经济的注意力效应,一方面利用北京等地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焦点效应,倾力打造北京发展为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北京在筹办奥运会期间投资2800亿人民币倾力打造北京的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在体育产业软硬件上适当投入,以谋求北京的体育产业对于全市GDP的贡献1.7%向3%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目标迈进。在此模式下,长春的亚洲冬运会、广州的亚运会、深圳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及我国积极申办冬季奥运会的举措,均可有效地构筑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要把握奥运注意力经济的阶段性特征,预防“马太效应”、“低谷效应”,着力发挥北京等地区体育产业获得高速发展的空间和效益,并通过北京的示范作用辐射全国,谋求我国其他地区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继续发挥奥运经济的借势效应谋求我国后奥运体育产业发展

在继续发挥北京奥运经济的借势效应时,要充分挖掘奥运经济的催化剂作用,正确处理加快北京体育产业和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关系,建构我国体育产业整体上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以抓住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建设。在总结运行奥运经济适应国际奥委会的运行规则,把握其领域清晰、层次清晰、市场清晰的需求特征的理论基础上,加大成功经验的宣传。在体育产业方面,既要加大硬件环境的建设,又要加强体育产业软件的建设。尤其要充分发挥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我国在体育产业、体育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等专业人才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政策与市场运行等软环境方面的建设。并通过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等法规对奥运标识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全民对体育产业的法律保护意识,优化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培养体育市场的培育力度,优化、完善我国体育市场的结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由于体育消费不属人们必需的生活消费,体育市场不会自然形成,加上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去开发和培育。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通过社会媒介正确的引导和宣传的竞技表演市场初步大规模形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体育彩票业、健身娱乐市场、体育旅游业、体育中介业等体育产业核心市场,在拓宽体育市场的基础上,优化我国体育用品单一发展的体育产业结构。

四、继续发挥奥运经济的品牌效应发展我国后奥运体育产业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较之于以往历届奥运会可口可乐、柯达等国际驰名品牌,北京奥运会孕育了我国的联想集团以TOP伙伴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历程,体育产业方面也有李宁等民族品牌积极参与。并以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积极发挥奥运经济的品牌效应加速我国民族品牌迈向国际驰名品牌的进程。

首先,要求民族品牌的塑造必须做好正确的市场定位。民族品牌的塑造必须审视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的优势,充分利用体育人口递增的趋势,定位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进行品牌塑造,并通过品牌推动市场寻求回报。在立足民用化的体育产业品牌的基础上加大品牌的社会化力度,在拓宽体育市场的基础上获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其次,民族企业要博采众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建构国际品牌。比如体育用品产业要着力于体育用品开创的新空间,并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以打造民族品牌。在体育用品具体的设计思路上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增强产品的新材料、新工艺等科技含量。像运动服除了在运动场所穿着外,能否与生活便装、工装甚至时装结合起来,这需要在款式、面料与辅料的搭配和纺织技术上都要有新的突破。

第三,我国体育产业在塑造品牌时要注重体育产业的工艺、管理制作过程中的标准化和营销过程中的标准化。只有在实现我国民族品牌自身产品技术更新和质量保证时,在以上两方面实现标准化,并从标准化的角度进行产品营销、推介,从而使自身产品与国际相接轨的同时实现品牌的驰名化。目前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加工国,也是独立生产体育用品种类最多的国家,但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却很少,其中能为大型赛事所用的就更少。在注重体育用品的工艺标准化的同时,在营销时要借鉴诸多奥运会TOP计划合作伙伴的营销策略,注重自身企业文化与奥运文化的有机结合,制定系统的、长期的企业营销战略,在战略的高度谋求我国体育产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栏14-奥运经济与效应.《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8

[2]武军李咏涛:后奥运经济及其效应探析——奥运经济问题研究之一[J].生产力研究,2007.(8):6-8

[3]余非齐卫军:北京“后奥运经济”的风险分析及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8.(1,中旬刊)

第4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品牌生命周期;品牌成长指数;品牌培育

中图分类号:F76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概述

品牌培育是烟草商业企业的第一要务,在衔接工商零三方的品牌培育“链条”之上,烟草商业企业始终发挥着基础和引领作用,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量化评估为手段,以工商协同培育品牌为核心,在卷烟品牌考察、引进、培育、维护、退出各个环节科学地评价品牌周期各个阶段的品牌成长性。本课题以综合指数评价的方法评价品牌成长性,在梳理品牌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流程中明确每个阶段对品牌评价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作为制定品牌发展指数体系的依据。

二、卷烟品牌成长指数介绍

品牌成长指数评价模型构建关键是运用品牌在不同成长时期考察指标进行科学建模,并结合市场实际进行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品牌产品采取相对培育策略。

(一)基本思路

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包含哪些指标,是综合评价基础和依据;2.判定卷烟品牌所处的发展周期;3.收集数据,针对不同计算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4.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5.对经处理后的指标再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6.根据评价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单位,即品牌产品进行排序,由此得出结论。

(二)构建卷烟品牌成长指数评价体系

结合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分级指标体系与烟草品牌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重点考核指标,构建适用于烟草行业商业公司的品牌成长指数评价体系。

(三)卷烟品牌生命周期的判定

在生命周期理论对品牌不同阶段的划分原有理论基础上,结合卷烟成长特性,利用移动平均增长率的量化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重新赋予品牌生命周期定义。其中,导入期定义为新品经过评估、试销、引入后正式投放市场阶段(一般不超过6个月);成长期定义为新品上市期间某月上柜率达到目标上柜率,下月转入成长期或6个月内上柜率没有达到目标上柜率,但移动平均增长率连续3月≥此价类移动平均增长率的品牌,进入成长期;成熟期为不满足移动平均增长率连续3月≥此价类移动平均增长率,进入成熟期;衰退期为移动平均增长率连续3月

(四)指标权重判定

本文赋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辅以目标矩阵优化法。

1.德尔菲法

(1)组成专家小组。按照本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赋权的指标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指标的相关解释;(3)各个专家根据所收到的材料,进行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做第二次修改;(5)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6)对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2.目标优化矩阵法

目标优化矩阵其工作原理就是把人脑的模糊思维,简化为电脑的1/0式逻辑思维,最后得出量化的结果,将二者的赋权结果结合就可以得出科学的赋权方法。

以导入期品牌成长指数中市场占有能力的各级指标权重判定为例,如表2所示:

表2:导入期品牌成长指数指标间重要程度情况表

利用表2中“合计”项结果来计算权重,由于覆盖率为0分,但实际它还是应该占有一定比重的,所以在每项指标的“合计”的基础上加1,得到新的重要性合计性得分,计算结果如表2中“权重”项所示。

依此计算出不同品牌周期中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例如导入期上柜率相对重要,计算各周期卷烟品牌成长指数间各指标权重。

(五)基于品牌成长指数分析的品牌发展策略

在不同成长时期的评价指标进行科学建模,利用成长指数评价指标对品牌的市场表现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采取销售策略及培育策略,推动品牌的持续优化。导入期品牌可采用快速渗透策略、饥饿式营销策略等;成长期采用市场细分策略、扩点扩量策略等;成熟期采用营销组合策略等衰退期采用再投入策略、收缩策略、放弃策略等。

三、芜湖市卷烟品牌成长指数的应用研究

(一)以成熟期为例,选择主要品牌产品

利用2010-2013年各月芜湖市的卷烟销售数据,根据卷烟品牌成熟期判定条件,得出芜湖市处于成熟期的各价类主要产品如表2所示:

表2:芜湖成熟期卷烟主要品牌产品情况表

(二)测算各品牌产品的成长指数

经过标准化处理,原始数据均转换为无量纲化指标测评值,即各指标值都处于同一个数量级别上,可以进行综合测评分析。根据2.4指标权重判定,可知卷烟品牌成长指数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综合分析,得出芜湖市处于成熟期各卷烟品牌产品的成长指数,如表4所示:

(三)品牌发展策略小结

1.芜湖市处于卷烟成熟期的产品中,芙蓉王硬盒的成长性最好,表现在其市场表现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较强,均高于成熟期的其他卷烟产品,但其品牌保障能力较弱;玉溪软盒的市场表现能力、品牌保障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均较强,实现均衡发展。处于成熟期的15个主要产品中,红河甲级硬盒的成长性最弱,表现在其市场表现能力和品牌保障能力方面,均落后于其他成熟期的卷烟产品。

2.处于成熟期的卷烟品牌,在区域市场的增长潜力已经基本挖掘出来,销售趋势比较稳定,营销运作对于推动品牌成长效果并不明显,培育工作进入了成熟期。此时的培育重点在于品牌维护,主要包括跟踪品牌的销售、维护品牌价格、保证上柜率、保证货源、制定合理的投放策略等。

3.成熟期的经营应从芜湖市卷烟市场的实际出发,芙蓉王硬盒、盛唐吉祥软盒、玉溪软盒等可以采用防守型策略,即通过实行优惠价格、优质服务等,尽可能长期地保持现有市场。对于无力竞争的产品,如红河甲级硬盒采用撤退型策略,即提前从芜湖市场淘汰该产品,以集中力量销售其他产品。对于有相当竞争力的产品,如利群(软老版)软盒、黄山(金皖烟)硬盒,应积极采取进攻型策略,可综合运用价格、分销、促销等多种营销因素,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如降低价格、开辟多种销售渠道、增加销售网点、加强销售服务、采用新的广告宣传方式等。

表4:芜湖成熟期卷烟主要品牌产品成长指数

参考文献:

[1]宋艳.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卷烟品牌培育研究.产业经济,2011.

[2]兰丽丽.卷烟品牌生命周期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

[3]王艳艳.基于模糊贴近度理论的卷烟生命周期诊断模型的应用研究.企业物流,2009.

第5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一、认真履职,培育文化,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1.明确办学思路。我们在对学校发展历史进行学习梳理、研究剖析的过程中,凭着自己平易近人的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很快就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信任和支持,从领导到教师,即便是门卫的工人师傅也对学校发展谏言献计,都对学校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新的发展思路逐渐明晰,就是坚持“12345”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锤炼魏书生的教育办学思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突破两项工作:鲜明学校形象,提升办学品质;搞好三个设计:学校发展路径设计,学校文化形象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设计;增强四个意识:法治意识,科研意识,团队意识,品牌意识;抓好五条线索:把握航线(发展方向),不碰红线(法律法规),守住底线(安全稳定),提升生命线(教育质量),打造风景线(学校文化)。

2.锤炼学校文化理念。从校长到教师工人都应该努力实践学校的教育思想。我觉得学校的核心理念,就应该是“德润人心,文化天下”,以此统领学校的全部工作。办学远景,应该是通过实施“教育七大行动”即:书香浸润灵魂(读书);文化滋养个性(习惯);写字改变形象(写字);反省提升素养(日记);歌声陶冶情操(唱歌);课堂成就理想(教学);信息畅通明天(电脑),发扬“宁静致远,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着力打造“书香校园,锦绣花园,和谐家园,幸福乐园”,培养读书之人,爱美之人,感恩之人,幸福之人,追求“小小校园,大雅之堂”的办学境界。

第6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 基于文化认同视角分析新媒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文化自信视角下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策略 提升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认同感的策略 基于认同感理念的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建设思考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培育的价值分析 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关于提升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教学建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着力点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的现状与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论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培育方法 试论高校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微文化”视角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传播五要素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明义敬.论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张斯民 刘飞.网络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27.

[4]杨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5(02):125-128.

[5]赵惜群 苏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03(11):102-106.

第7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摘要:培育劳务品牌是提高劳务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而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及相应的政策优势。劳务品牌的培育依赖于建立有序的劳务市场,完善的劳务市场信息网络的推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人文资源优势,加大对劳务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通过提高劳务人员整体素质来提升劳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劳务品牌;核心竞争力;劳务经济;中部战略

1培育劳务品牌的必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00万民工涌入广东,到20世纪90年代东北三省数十万下岗工人全国各地找工作,再到前几年出现的用工荒,可以讲,这都是一种无序流动。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是引发一系列治安问题。首先是劳动力的无序流动导致就业市场鱼目混珠、管理困难,为各种犯罪提供了条件;其次是造成了一些没有犯罪动机的人被迫犯罪,务工人员盲目外出找工作,所带的经费有限,如找不到工作,生活便无着落,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救助措施,为了生存被迫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第三是目前企业用工主要是靠亲朋好友、或同乡同宗的相互推荐,这样容易形成各种宗族势力和团伙,为团伙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提供了温床,从而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二是社会保障无法落实,工作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造成了外出务工人员本人无法交纳保险,用工单位也无法交纳,劳动保障部门监管成本极大,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到位。

三是加大了交通运输的难度和成本,也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成本。

四是无法及时掌握市场用工需求,缺乏知识和技能自我更新的动力,难以适应新兴岗位,导致一部分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人,而部分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应技能难以找到工作,形成“用工荒”等现象。

这种劳动力无序流动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劳务市场无序为有序,为培育劳务品牌打好基础。要着力在本区域内培育各类有资信、有竞争力、能按市场经济规则运作的劳务公司,并支持、鼓励这些劳务公司培育自己的劳务品牌,同时对其加强监管。对于那些承担了一定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劳务公司,政府应在税收政策、准入门槛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督促劳务公司依法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合同,提供服务并承担法律责任,收取劳务管理费用并代交保险金等。这样用工单位所需的服务能得到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也能解除后顾之忧。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外出务工人员无序流动状况,变劳务市场为有序循环流动,从而为培育劳务品牌打好基础。

2中部地区培育劳务品牌的优势

(1)中部地区的区域优势。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土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拥有3.61亿人口,占全国28.1%;位居中国版图的中心。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优势是连贯南北,承东启西,拥有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2)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一是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较高,在中国高校排名前100的高校,中部六省占据其中的18席。其中湖北7所;湖南4所;安徽2所;河南2所;山西2所;江西1所;二是中部地区拥有为数不少的技术工人,中部地区是传统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拥有相当数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其中一批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而下岗,这批技术工人是中部培育劳务品牌的中坚力量;三是在中部地区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力,农村大量剩余劳力的转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是发展中部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中部地区培育劳务品牌的优势所在。

(3)政策优势。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了增强中部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中央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支持中部企业发展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鼓励中部6省建立外派劳务基地,推进外派劳务品牌建设。并确保有计划地加强对中部企业的业务培训、政策培训,每年为中部地区培训技术工人5万名,这是中部地区培育劳务品牌的一大政策优势。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普遍都认识到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使农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学到技术,积累资金,可以为人口城镇化建设准备物质条件和思想条件,因此也乐于制订一些有利于培育劳务品牌的优惠政策。

3中部地区如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劳务品牌

3.1完善劳务市场的信息网络,为培育劳务品牌提供交流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网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培育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同样离不开信息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信息网络平台在培育劳务品牌、发展劳务经济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劳务品牌的创立需要有效的市场需求,没有需求就谈不上发展劳务经济,更不用说培育劳务品牌了,而完善的劳务市场信息网络能够让劳务公司劳务供应信息,及时了解市场对劳务的需求,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另一方面,劳务公司需要招募大批能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劳务人员,通过完善的劳务市场信息网络能够大大缩短招募劳务人员所需的时间,相应地提高了劳务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另外,劳务公司借助劳务市场信息网络进行有效宣传,有助于劳务品牌及劳务公司品牌的打造。

建立完善的劳务市场信息网络,并非简单地提供网上平台,供求信息,而是要求政府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代表广大劳务人员的合法利益,实实在在地为务工人员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对用工单位要责令其按时报送用工计划、所需岗位职数及所需服务内容,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要及时公布本区域内所能提供的劳务服务内容;三是尽可能地简化各种手续,降低劳务人员加入信息网络的门槛;四是加强监管,杜绝一些非法机构和个人利用虚假信息来坑骗劳务人员;五是做好务工人员的坚强后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维护其合法权利。

现在很多生产厂商都具有很强的品牌意识,积极通过各种媒体推介企业品牌及商品品牌,但还很少见到劳务公司在媒体上推介自己。事实上,劳务品牌有助于提升劳务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劳务公司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要有品牌意识,要积极推介自己,向社会宣传自己的服务方向及服务内容等。为什么菲律宾佣人在世界劳务市场一只独秀?笔者认为这与品牌效应是分不开的。劳务公司在成功培育品牌后,还要有品牌经营意识,要按客户要求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这样才能使品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3.2完善培训机制,为培育劳务品牌提供支撑点

菲律宾佣人这个劳务品牌的建立,除了其价格低廉之外,主要是能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了市场需求。要提供优质服务,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因此,完善的培训机制对于创立劳务品牌、打造劳务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尤为重要。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劳动技能的培训主要由国营企业、集体企业承担了。改革开放之初,一些用工单位承担了部分培训工作,目前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饱和倾向,在这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用工单位的用工门槛相对提高了,同时不愿再承担培训成本。根据张建武对广东外贸出口中劳动力就业贡献的研究结果表明,有近一半以上的电子通讯产品的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基本停止招收初中及高中毕业生。因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技术不断在升级,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要求较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但是企业自己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招收较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因此企业更愿意高薪聘请高技能的工人,在上海甚至有企业以年薪40-50万人民币聘请日本高级技工。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了不好的倾向,即重学历轻能力,重普通教育而轻职业教育,重应试教育而轻素质教育。在学科结构方面,重复设置、盲目扩招,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大力促进职教的发展,为培育劳务品牌提供支撑点,政府责无旁贷。所以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劳务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失业保险、劳动纠纷等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活动规则,建立公开、公正、平等、透明的就业秩序。保护劳动者之间的公开、公平的就业竞争,增加就业市场的透明度,约束企业用工和劳动中介组织行为,鼓励劳务公司的发展,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当前,中部地区要强化培育劳务品牌的意识,各级地方政府要利用“有形的手”,针对本地人文资源优势,通过培训、引导,走专业化、集约化之路来培育劳务品牌。

3.3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扩展劳务品牌影响力

第8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品牌一词的英文“brand”,原意为“烧灼、烙印”,最初人们用这种打烙印的方式,用于区别私有财产。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手工艺人在自己的手工艺品上烙下印记,以便区别于其他产品和生产者,这就产生了最初的商标。美国现代著名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指出,所谓品牌,就是指一种关于某种商品的名称、术语、标记、象征或设计,又或者是以上这些的混合运用,以区分于其他竞争者或卖者。品牌是由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组成的,包括文字形式以及图形标志。

二、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1.竞争的比较性。品牌竞争力是在品牌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能力,这种比较可以是产品质量、成本价格上的比较,也可以是占有或控制市场能力的比较,还可以是人力资本、管理和经营,以及再生产等环节上的能力比较。在比较中,同一行业品牌表现出竞争的优势或劣势。

2.目的利益性。品牌竞争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顾客,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以实现再生产的高效循环。最根本的目的是利润的获取。

3.动态性。品牌竞争力的动态性表现为品牌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即品牌竞争的优势或劣势不是绝对持久的,优势品牌可能变为劣势品牌甚至消亡,劣势品牌可能变为优势品牌。

4.过程性。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以及竞争能力的消长是有一个过程的。

5.整合性。品牌竞争力是企业资源配置的产物,也是企业运作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整合的产物,缺少任何一种必要的资源或系统中某一环节整合不佳,都会影响

6.品牌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

目前,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还较弱,企业商标保护意识薄弱。品牌竞争力的培育和建立。

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及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所以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但是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过快增长将得到一定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的产生:

(一)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与品牌竞争力不足共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与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称号不相和谐的是,我国的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

(二)品牌价值较低,附加值差距较大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显然较多,但品牌价值与世界品牌价值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消费品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极弱。在这类消费品市场中,国外的一个或数个品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这类消费品市场,而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极弱。另外我国外贸品牌的突出弱点就是品牌的附加价值低。品牌附加价值指品牌中所包含的、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的东西,也就是通过品牌给消费者提供的信任感、满足感和荣誉感,它能通过其商品形式维持一种溢价。在国际上,商标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名牌商标更是如此。跨国公司和许多知名企业视名牌商标为国宝,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保护名牌。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

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品牌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一)营造有利于品牌竞争力提高的社会经济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宏观管理主体,它在促进企业品牌发展中的作用是间接地构建品牌竞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并非在政策上保护中国品牌,而是要在宏观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从而在微观上促进企业品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面向国际,制定品牌竞争战略

缺乏战略意识和战略管理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向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制定品牌竞争战略是中国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端正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整合管理能力

品牌必须保持与消费者的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包含了以喜欢为内容的情感关系和以某种信念为核心的忠诚关系.品牌整合管理的目的就是打造消费者对品牌的某种信念和在此基础上的对品牌的忠诚。

(四)重视核心技术,保障技术的持续创新

缺乏核心能力,是中国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根本弱点。核心能力的缺乏根源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竞争和技术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国企业必须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

鉴于中国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的现实,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在未来的5-10年还应是采取引进、模仿、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但应逐渐走以自主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的战略,实现从“引进利用再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输出”的战略转折。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世界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了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国际化和名牌化的竞争。名牌竞争已成为市场营销的焦点、核心问题,也是市场营销的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占领国际市场,从政府到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外贸出口中品牌的建设,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进一步扩大出口提供保障,从而更进一步的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袁辉,品牌营销对外贸易新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年11月(下旬刊)总第522期

[2]丁建军,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1期

[3]李世辉,中国企业品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消费导刊,2008年第1期

[4]年小山,品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9篇:品牌培育论文范文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从国外科技期刊发展现状、运作模式、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出路提出了见解,即创新与发展是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唯一出路。在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观点:做好专业数据库建设;加强与读者群沟通;提升科技期刊品牌意识;全力打造科技期刊数字化。

关键词 :科技期刊;运作模式:创新与发展;品牌意识;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4.005

1 国外科技期刊的运作模式及发展趋势

1.1 国外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据统计,国际出版规模STM同行评议期刊约2.3万种,这些STM期刊每年出版论文约140万篇。21世纪以来,科技出版市场规模每年超过230亿美元,而来自科技类期刊达到50%。在出版机构及影响力方面,STM是1 750种,4iley-Blackwe l1 700种,除了商业性出版机构外,还有协会非盈利机构的期刊,这些期刊包括美国化学会ACS,美国武力联合会AIP,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英国武力学会、美国武力学会等,非盈利性期刊在行业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2009年度SCI收录的总被引频次位居前10位的期刊,自然出版集团Nature排第1位;地域分布上,在STM期刊中,美英两国分别占35.4%,20.4%,中国是1.55%;在论文数量上,前10位主要是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日本、法国、瑞士、俄罗斯,中国是114种,排第9位,目前已上升到第2位,整体增长都非常快,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科研经费的投入, 2003年国家投入是1 540亿,到2011年是8 687亿,增长幅度非常大,有这么大的投入就有大的产出。根据目前数据分析,未来的5、6年以后,中国的论文数量可能超过美国和欧盟。虽然数量增加很快,但质量如何值得商榷。在语言方面,近半个世纪以来,科技出版和交流逐渐从国家性科学交流模式转化为跨国交流模式。在SCI交流上,现在通行交流的方式就是英语,其他很难操作。世界学术期刊语种分布,英语64%,汉语7.8%,德语7.6%。

1.2 国外科技期刊运作模式

国外科技期刊大多采取主编负责制,其职责包括:把握方向、吸引稿源、制定稿件背景测定。在编辑方面,有专职模式和兼职模式,专职编辑负责组织稿件工作,兼职则是请科学家做一些审稿并作出最终决定。专职有利于快速、公平地处理稿件,但缺点是编辑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视野,成本较高。大部分采用兼职模式,优势是专业背景较强、运行成本较低,缺点是难以保证统一的评审标准和公正性,审稿时效难以保证,而办期刊最为重要和规范的是同行的评议。

目前,通行的出版模式有三种:一种是商业出版集团出版模式,主要是集团化出版模式,这是国际期刊出版的重要模式,国际大型出版集团20世纪中后期就开始资本强强联合的举措,整合和兼并出版期刊资源。爱思唯尔出版集团2010年销售额为33亿美元,发表的英文SIM文献份额占26%,1999年正式推出电子期刊平台,2010年有86%的收入来自数字化产品;第二种模式是专业协会出版模式,在目前的学习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美国化学学会,他们自己认为是非盈利机构,但真正谈判的时候全是商业性的,并且做得非常好。ACS出版社是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是非常出色的化学类期刊,出版部门盈利性非常强,其原因是背后有美国化学学会支持的学术运作;第三种是专业期刊社,其典型的有Scinece和PNAS,他们分别属于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美国科学院,PNAS创刊1914年,1982年由月刊变为半月刊,后来是双周刊,目前是周刊。传播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付费订阅,这是科技期刊非常传统的经营模式,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按照用户的理念不同,制定不同类型的价格政策,针对机构、个人、会员、学生设有相应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随着网络期刊的出现,出现了印刷版与网络版捆绑方式。另一种是开放获取模式,主要有:①开放获取期刊,完全开放,最有名的是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和英国生物医学出版中心;②单篇论文开放获取;③延迟开放获取,最有名的是Cell;④开放存档,建立开放存储窗口,把论文放在免费使用的预印本以及可以免费索取到的地方。

1.3 国外科技期刊发展特点与趋势

(1)网络化。当今是计算机网络平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外科技期刊从投稿、审稿、编辑、制作、市场营销等编辑出版全过程已实现网络化,这使得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式、传播手段、阅读方式有变化,有的还是结构性的变化。所有的资料都必须是在线的,如果不是它就不可能存在,所有的资源都互联,如果不是,它也不可能存在。科研人员获取文献的方式,目前主要是通过网络形式获取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占比高达96.1%。

(2)信息化。在内容提供网络化的基础上,科技期刊实现了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多样化,同时增强了交互功能。为更好地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国外各主要科技出版机构普遍重视科技信息服务产品的研发。未来的论文呈现形式概括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印出来;第二阶段是PDF;第三阶段就是信息互动。另外还有可能的是视频由作者介绍作品以及三维立体模式展现。因此,未来论文的展现会将以更加互动的模式展开。

(3)集团化。从科技期刊数量前5位的国际科技出版机构来看,其科技期刊出版数量已达到4 100多种,占国际科技期刊总数18%,而且这些科技期刊都是国际优秀的科技期刊,代表了国际科技期刊的水平。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依托数字出版平台传播已是必然。但是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既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又需要一定规模的科技期刊资源做支撑,因此单一科技期刊自建数字出版平台并进行有效传播,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科技期刊依托集团化的数字出版平台进行有效传播是必然的选择。

(4)产业化。在国际上,科技期刊出版成为产业化发展态势,已成不争的事实。爱思唯尔2010年销售额达到33亿美元。在全球发表的英文科技医学文献份额中占26%。美国化学学会作为非盈利性机构,2009年已达到4.72亿美元。

(5)国际化。科技期刊的竞争是争取高水平的国际论文,科技期刊中心随科学中心转移而转移,科技期刊编委会组成也会不断调整,以加强高水平的论文组织。期刊边际成本不断增长,编辑、语言润色、数据采集与服务等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如印度、菲律宾等地为国际大型出版集团提供编辑出版服务。中国英文版期刊需要走出去,参与国际交流,编委会必须要国际化、并积极参与国际出版的合作,同时应还包括刊名调整等。

(6)OA策略。开发存取(Open Access 简称OA)是近年来出现的创新的科技期刊出版模式。在数字化时代,科技家和科研机构大力呼吁科技期刊出版界采用OA策略,OA策略将成为一个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很多的科学机构给相关的科学研究所很多的经费,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给了大量的资金购买仪器产生的成果,需要拿到国外去发表,然后再交费。另外,图书馆预订期刊经费的限制,预定模式的限制,还有国际重要科技出版商由于市场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正在不断探索新的OA模式,他们在创办新刊的时候,并先采取OA策略。总体上讲,OA策略会成为未来科技期刊发展的趋势。

2 创新是国内科技期刊建康发展的惟一出路

我国的科技期刊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一直是期刊管理部门、科学界和科技期刊界不懈探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各自所处位置不同及看问题的视角各异,因而对我国目前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原因莫衷一是。笔者作为一名科技期刊编辑,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2.1 数据库——科技期刊发展的基础建设

科技期刊国际化特征的具体体现就是被国际上同行业的专业数据库收录,当前最为被业界推崇的是被 SCI 收录。作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期刊大国,没有自己的国际性数据库也是中国科技期刊的切肤之痛。因此,应开展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性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数据库。同时国家出台政策,将具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级投入的科学研究报告首发于国内期刊,为高水平数据库建设解决饮水之源。

2.2 读者群——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资源

对科技期刊而言,充足的稿源就是无穷的资源,在科技期刊办刊的过程中,应把读者放在第一位,应坚信读者才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础和核心资源。目前,许多科技期刊与读者的交流是单向的,读者、作者缺少参与感,从而导致科技期刊丧失了最重要的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科技期刊为了生存而办刊,主要是满足作者的需求,是为作者办的刊,更多地是在思考如何为作者服务,而很少考虑读者的需求,这从期刊的印数中就可以发现端倪。现实条件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变得容易。为此,笔者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的追求:一是将期刊办成社会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二是使其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

2.3 品牌——科技期刊发展的最高层面

在市场环境下,科技期刊运作方式遭遇瓶颈,如何创新经营模式,保持科技期刊持续健康发展,是对科技期刊经营者的一个考验。为此,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科技期刊品牌运作。科技期刊的运作具有不同的层次,而科技期刊的品牌运作应该是科技期刊运作的最高级阶段和科技期刊发展的最高级层面。当前,相当多科技期刊的经营已由产品经营转向期刊品牌经营,品牌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无形资产与核心竞争力,成为科技期刊经营制胜的重要资源,因此,在科技期刊如林与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谁拥有了期刊品牌,谁就能赢得了期刊市场的主动权,而缺乏品牌的科技期刊很难在激烈的市场中得到生存与发展。二是创新科技期刊发展的模式。笔者认为,数字化时代的科技期刊成功经营模式应具有三个特征:①赢利方式的多元化。传统收入(如发行与广告)的比例逐步下降,新的赢利方式(如图书、光盘、客户资源、数据库、网站、会展、论坛、品牌授权)将应运而生,一切可以与刊物自身资源和品牌相关的所有经营活动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②多条产业链相互交叉。科技期刊的经营不仅仅围绕编辑、出版、发行、广告这一系列环节来进行,而是不断进行产业链的延伸甚至再造,而品牌将成为期刊经营产业链的核心;③资源整合互为基础。科技期刊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容、读者、客户、行业、品牌等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应将它们充分地重新整合运用,进而发现新的经营空间,形成新的赢利方模式。

2.4 数字化——科技期刊走出去的开拓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新的传播形态与渠道则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数字化、网络化影响着科技期刊原有的编辑、出版、管理及经营模式,使科技期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科技期刊在数据库建设、数字期刊平台建设、网络期刊、电子杂志、手机杂志等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由于受体制、机制、技术手段、人才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对于如何把现有的内容优势转化为信息化条件下的传播优势还缺乏可行的手段,对利用数字化创新期刊经营模式的动力不足,因而在期刊数字化进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期刊“走出去”战略,笔者认为,科技期刊只有网络化才能实现“走出去”的战略设想。科技期刊“走出去”就意味着科技期刊出版产业“走出去”,数字化网络出版是科技期刊出版“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如“中国知网”出版的《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海外版)》,已在国外形成相当影响和一定品牌效应。同时也为我国期刊界“走出去”提供了经验。

3 结语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不仅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创造了新的良好环境,也给科技期刊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期刊必须紧跟科学研究的步伐,由“科学记录本”、“科学备忘录”转变为“科学创新启示录”、“科学评议书”,要根据科研重心的转移来创新科技期刊内容、关注科技前沿进展、预测科技趋势,以形成相互推动、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科研学术与科技期刊自身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的追求和出路[N].光明日报,2009-02-02

2 李晋悦.发展与创新,科技期刊才能做大做强[N].中华读书报,2008-10-22

3 陈广仁,苏青.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J].科技导报,2008(19)

4 金东.论科技期刊的营销意识与营销方法[J].编辑学报,2011(3)

5 袁桂清,游苏宁,蔡丽枫,等.论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J].编辑学报,2011(5)

6 彭斌.国际科技类学术期刊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出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