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管理教学论文范文

旅游管理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管理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管理教学论文

第1篇:旅游管理教学论文范文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是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行为的主要问题,其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效果影响非常之大。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来看,其在我国只有20多年的发展时间,尽管如此该学科已经成为了与工商管理相并列的重要性管理学科内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尽量最大限度实现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符。但其还是带有浓重的传统教育色彩,过于注重理论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划分不得当,以及教学模式的过于传统等等,使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出现了专业需求不相符的情况,这即违背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也制约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

2.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这里所说的师资力量匮乏是具有相对性的。所谓相对性即旅游管理专业实际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学校教育之间的相对性。一方面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只有20年,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最基本问题就是教育资源的缺失,其中以教师资源的缺乏最为突出。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有一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但在社会需求不断增长背景下,各大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专业的大面积开设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变得非常稀缺,进而形成了师资力量与教学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另外,很多进入到高校中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其在经过几年教学后,已经适应和融入到了教育环境当中,并逐渐出现了教学思想、行为与当前的旅游业需求不相符的情况,所以从教学需求角度,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也是相对匮乏的。

3.实践课程开展不利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以旅游服务业为基础的管理型工作,其最终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从这一基本目标角度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充足的服务与管理水平,才能胜任旅游业对其的需求。从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来看,能够为学生提供旅游服务与管理水平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课程的开展并不顺利。其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实践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其次,实践课程的仿真模拟环境不好;再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最后,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不足。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办法

1.根据职业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想要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使其能够满足现代旅游事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对课程内容予以科学配置。首先,要确保课程设置与当前的旅游业发展状态向一致,确保所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进入到岗位当中发挥作用。其次,要做好对课程内容的科学设置,尤其是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的设置,保证学生既能够学会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实践课程当中有所收获。最后,要加大本专业内容与其他专业内容之间交叉学科内容的设置,为旅游业的融合性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后,为旅游业的创新融合性发展提供支持。

2.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育基础水平

教师作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知识传递者与教学行为者,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对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环节当中,首先要加大专业性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通过系统性培养方式,来使更多的具有旅游管理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进入到高校当中,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者。其次,要做好对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意识能够与当前的旅游管理专业需求保持一致,从根本上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水平的进步提供支持。

3.发展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际能力

发展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水平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教育目标,也是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无论是对旅游服务人员还是旅游管理人员的培养,都应该以实践课程为主。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实践课程环境,帮助学生在实践课程当中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实习属于实践课程当中的内容,为了确保实习的有效性,高校可以与一些当地信誉、名声较好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让学生进入其中予以实习,使学生能够通过真正的岗位锻炼,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支持。

三、总结

第2篇:旅游管理教学论文范文

1.纵观学院这几届旅游专业的学生录取分数都不高,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更是低。所以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就是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缺乏学习兴趣。

2.教学课时少。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英语只是专科第一学年开设,加起来总共是136个学时。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出去接触到外国人的机会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大得多。因此,一个学年136个学时起到的作用不大,不能应用到实际的旅游工作中。

3.教材没有针对性。旅游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也是和其他专业一样的大学英语教材。教材内容仍过于简单和没有针对性。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在酒店业、旅行社、餐饮业、景点景区介绍等范围内的应用。因此教材的内容应该是围绕酒店业、旅游社、餐饮业、景点景区等范围内的业务活动设计教学内容。

4.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我院英语课堂很多时候都是教师一言堂,导致有些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睡觉。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讲授法。而现在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也主要是以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为主,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那部分基础本来就不好的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不下去。

二、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校区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1.增加教学耐心,从基础知识开始教授。针对本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现状,英语教师应增加教学耐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基本的知识开始教授。这样就能避免学生越学越学不会、越学不会就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

2.增加英语课时数。笔者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出去接触到外国人的机会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大得多。英语教学应该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语言技能的专门课程。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课时的增加。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好英语听、说、读、写这几个技能。尤其要掌握好旅游口语,酒店口语等等。

3.选择有针对性的教材。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选择与其他专业不一样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更有针对性。教学内容越丰富越专业掌生的学习目标就会越明确掌习的态度也会越积极。教学内容最好包括了英语在酒店业、旅行社、餐饮业、景点景区介绍等范围内的应用。并且还可以多采用模拟实训教学手段模拟各种旅游服务业务的工作环境,鼓励学生用地道专业的英语处理各种旅游服务业务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4.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引导式教学教师在讲解了语法和句子中的重点和难点后可以使用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如把一个班学生分成几组,每个组负责一个景点的英文介绍;又如让学生们扮演导游和游客到教师设定的景点游玩;这样既可以人那个学生运用学到的短语句子,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还可以设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完成了任务之后学生还会有成就感。

第3篇:旅游管理教学论文范文

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包括本、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们的旅游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与国内竞争中赢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旅游经营管理、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而且应该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既熟悉中国国情又熟悉国际惯例。这也就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旅游业不断发展变化步伐与激烈竞争的人才?如何在众多的威胁与困难中,突出我们的优势与特色,在服务地方的理念指导下,争取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如何通过最恰当的渠道、价格、促销方式为相关服务对象(学生、家长、企事业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产品?如何使相关服务对象能在潜在和现实需求来临的第一时间首选本系?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有哪些。从教学一线收集的信息及市场的反馈信息来看,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以下典型问题。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目前,本系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非成熟性及教育投资的局限性,导致了我们的旅游教育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发展因素考虑的少。

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服务操作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以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较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本科教育“理论化”。受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我们的专业教学较为明显的表现出,脱离实践空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强、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的产业,因此,旅游本科教育也要紧密结合旅游业的实践。二是本科教育“专科化”。本科不专,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教学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专业灵活性和自主性,从理论到理论,过分强调课堂教学,所学内容与行业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导致培养的旅游人才“高不成、低不就”,适应岗位要求的上手能力差。

2专业课程设置盲目且缺乏灵活自主性,教学设施设备条件不足,教学思想、学习方法手段

滞后

由于缺乏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大多数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循规蹈矩,未能与其他旅游高等院校形成差异化特征,也未能体现本土化发展的优势。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信息,获得的知识信息量小,理解不深,导致难以灵活运用,不能达到教与学“共鸣”、“共振”的效果。这种传统模式培养的人才最终只能是在创造性和开拓意识方面存在缺陷的继承性人才。如:旅行社经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受实践课时、实践条件等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学习后对旅行社这一非常重要的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仍然大多停留在书本上,大部分学生也反映毕业后花费了大量时间在旅行社管理岗位的工作入门上。

3旅游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师资和教材仍是制约旅游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这也使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质的飞跃。同时,专业教师由于经费等各种原因大多又不能及时进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对于理论的实践理解明显不足。部分有本地特色的专业课程在教材选用上,一是可选教材少,有些甚至无系统教材可选;二是专业教师自编教材缺乏资金、

时间、工作量等方面的支持。这也限制了专业课的顺利开展。

4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缺乏

旅游管理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又必须特别重视该学科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实践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仅仅挑出几门技能训练课和毕业实习作为实践课,其它一些专业课程如管理性课程基本上是纸上谈兵,且实多安排在最后一年,没有见习基础,使得学生在校二年或三年对实践知识非常欠缺,对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极为不利。同时,也出现了有理论知识时,无实践强化;有实践强化时,理论巩固学习的时间已过的矛盾。而直接后果是高分低能的学生毕业后到旅游单位工作,遇到实际问题手忙脚乱,产生思想障碍,畏惧本职工作或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

5校企、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够深入

高等旅游教育要通过与业界包括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等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不断的调整教育教学,以提高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与行业的实际接触仍然较少,有些方面尽管和业界有些合作,但并不紧密,缺乏长期性和经常性。科研方面,大多集中在了理论研究方面,较少参与

地方经济建设与应用型研究。另外,不少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仅仅是作为一种学术范围内的交流材料,得不到业界的认可和支持,更不用说影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决策了。同时,本专业教学也没有很好的整合自己的培训资源优势,发挥行业间的培训作用。

6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矛盾

旅游业界还普遍存在着对大学教育的误解,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也存在矛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从近年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人才市场供求呈现出非均衡态势,其表现之一是业界普遍认为本专科生不如中专生和职高生“好用”,表现之二是面试时,企业过多地强调学生的工作或实习经历,总希望毕业生一报到就可以使用,企业不必再培训。孰不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企业片面强调动手能力只能是一种“近视”。但我们的高等旅游教育还是应从中吸取教训,把培养精通业务和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并重,以适应市场需求。

另外,旅游业人力资源结构上尚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客观现状。第一线服务员大多数是文化素质为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的业外人员,如何使这些酒店行业的服务素质提高到一流的水准?旅游服务的实施型人才供方市场生意兴隆,成绩可人,但就在其它专业的学生因为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发愁时,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心态又是怎样一番情况呢?出乎意料地,他们在择业时,只有不到20%左右的同学能真心实意地到旅游或酒店中去,品尝其中的苦与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发展旅游业时,所需求的人才结构中存在着一种潜伏的危机,大批的第一线优秀技能选手正悄然流向其它领域,而旅游业本身员工流失率又较高,这就为岗位培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受社会观念影响,对服务行业的工作缺乏持久的荣誉感,进入岗位后则距离管理层又是个未知数,使他们过早地失去了信心;二是学习过程中,专业教材的内容及科目编排未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三是实习生活与想象偏差,这是产生逃离该专业心理的最直接导火线。因此,“培养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应当是旅游教育和业界的共同首要任务。

第4篇:旅游管理教学论文范文

1.工作与学习时间冲突,教学与培训内容重复。

学生在旅游行业和酒店企业实习时,企业对实习学生往往按照新员工的标准进行要求,不仅要保证必须的上班时间,还要在工作时间以外进行各种员工培训与活动,致使实习学生根本无暇兼顾学习时间。尤其是在工作高峰期,出现工作人手短缺时,企业便会更加竭尽可能的占用实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即使校方提出要求保证,企业往往也只是口头应允,实际根本无法保证学生正常上课时间。如此以来,高校设置的一些实践课程就与企业入职培训出现了很大部分的重合现象,既浪费了大量学习资源,又使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2.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由于教材内容设定一般比较固定,高校在教授学生时,很多年内其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很少出现变动。例如,在餐饮管理的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帮客人点菜的方法步骤是:询问客人是否需要点菜——得到应允后,介绍特色菜品并用笔记下——与客人和对菜名——询问客人是否有忌口和特殊要求——确定菜单。但在现在酒店实际操作中,很多已不再使用纸笔进行记录菜名,而是通过电脑系统或者相关菜品编号直接生成纸质菜单,既避免了手记的繁琐程序,又提高了点菜效率,满足了顾客对现代服务的需求。然而这些内容在教材中是无法得到体现的,由此可见,教材的更新速度已远远落后于现代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的发展速度。

3.高校教学目标与培训部门存在严重差异。

高校在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培训时,是将学生当作学习知识的主体进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进入企业以后,由于实践学生本身具有临时性,上班时间较短,因此,很多企业便将学生以新员工的培养目标进行培训,要求学生以级领导要求为标准,完成各种分配任务,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这便使得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影响,不利于以后的更高层次、更加全面的发展。

4.高校实践成绩考核与实习鉴定结果不一致。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结束以后,高校通常会根据课程安排需求对实习学生进行学习检测考核,并以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学生对相关实践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实习鉴定结果却是由学生实践时所在企业的部门经理或者领班做出的评价,是结合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综合变现得出的结论,例如,对顾客的服务态度、对工作的工作热情、完成工作内容的质量等等。所以在实践结束后,往往会出现高校实践考核成绩高的,实习鉴定结果却不一定合格,实习鉴定结果优秀的,考试成绩却一塌糊涂。致使很多学生无法确定优秀的标准,学习认识出现偏差。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1.高校与企业在实践课程设置上进行有效协商。

为提高学生实践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学校可以将实践课理论内容提前结束,避免出现学生要一边进行企业实践培训,另一边还要到学校学习相关课程内容,从而影响到学生实践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另外,在对学生的教授内容方面,高校应该提前跟企业做好沟通协商,什么内容是在学校就已经对学生讲解过的,什么内容是学生在学校没有接触到的或者不太一样的地方,这样既节约的双方的培训教育时间,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学校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之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抽出一些时间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做一沟通、交流,以便更加全面、针对的了解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2.解决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力受限的问题。

虽然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其在读书读书期间都曾接受过较高的专业训练,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但市场经济的发展瞬息万变,如若教师教学水平不能够与时俱进,就很难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自然无法传授给学生最新的专业讯息。因此,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再熟悉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参加一些继续教育培训,以弥补自己知识更新的速度落后的不足,提高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使学生学习步调更加贴近现实情况。

3.根据社会需要,创立新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很好的紧跟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实际需求,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这时就要求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创立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方法与在企业实践的特殊环境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场景的实际转换。这样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而且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不再仅仅只是从教师那里单方面的接受相关理论知识,可以身临其境的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知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一箭双雕,增加教师对最新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水平的把握,以及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适当调整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设定。

通常,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各大相关高校进行设定的,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技能等。但当学生进行相关企业进行实践时,企业往往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安排调整,而不会依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去实现。这就要求学校在制定学生实践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实践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另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要根据实际实践情况适当调整,只有将教学考核与实践技能鉴定二者相结合考量,才能够对学生做出更加合理的考核结果,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考核的职业性与不重复性,更好的适应了企业对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5.实践课程考核以学生实习鉴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