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基础范文

管理学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基础

第1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式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与管理实践工作相脱节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具体改革思路,力求为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改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管理学基础;工学结合;教改

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改设想,以供参考和借鉴。

1教学内容

管理学基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管理实践的变化,由浅入深,从接触—认识—了解—应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管理工作主题模块,替代那种以教材章节为单位的授课模式。根据管理实践,本文将管理基础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大模块三大领域。两大模块(认知篇和实务篇)中认知篇指认识管理及其演变历程,实务篇主要围绕管理的四大职能而展开。三大领域有自我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工作管理能力等三大能力训练提升。每个模块综合由与该主题相关的各项任务组成。

2教学实施

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更多的要结合实际,以达到学以致用,最终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1)了解熟悉阶段,引导学生围绕管理学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案例、观看视频或分享见闻等方式方法,激发大家对管理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导出管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部分。例如,在时间管理这一模块主题中,可以通过观看动漫视频《死神的账单》等用年青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利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2)能力提升阶段,学生根据能力训练实际需要随机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场景模拟、案例分析或主题辩论等方式进行任务实操,教师则需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对该组在任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3)实训应用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如管理精英挑战大赛,管理精英案例分析大赛等,力求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实操动手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精讲)方法外,本文着重介绍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三种教学方法。

3.1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创设一定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角色扮演者在模拟的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表现才能,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管理学基础课程情景模拟的教学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1)情景设计(编剧),即以管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合理设计场景、情节和角色。例如,在沟通管理中,作为一个某饮料的销售员,在人来人往的熙攘街头,您将如何进行有效推销等。(2)情景模拟(演出),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明晰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需要哪些知识,注意哪些事项等,同时对活动步骤进行安排,明确各自要扮演的角色。(3)情景控制(导演),即对任务进行表演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解释和说明,有效引导同学们的情景模拟,以免出现大的偏差。(4)总结评价(反映),即各模拟演练小组对自己和他人的模拟进行分析评价、好与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分享心得体会。任课老师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3.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以具体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对正、反面典型事例的剖析,让学生体验、分析、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案例教学法要注意:(1)一定要结合管理学的知识点来选取案例,特别是离我们相距(时间和空间)较近的案例,同学们会更加有话可说。(2)案例分析要以学生为主,任课老师为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积极讨论,欢迎不断质疑,鼓励双向交流,允许针锋相对。(3)教师不做裁判,不对学生的发言判断对错。而是因人而异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案例,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

3.3项目驱动教学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很好地检验所学知识在真实生活工作中的创新和运用,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过程中,要求同学们随机分组撰写商业策划书,成立公司组织,到学校举办的模拟市场中去经营,二十天真刀真枪的实操后,看哪家公司经营状况最佳。

4考核方式

第2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施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教学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学基础》是高职经管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管理行为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的技能、培养管理思维与创新意识对每个人都十分必要。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尤其要学好这一入门课程。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当前《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不适应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效果一般。表现为:一是教学内容缺乏新鲜感,教材偏重知识传授,忽视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培养,教材同质化现象普遍。二是教师难以针对专业特点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由于缺乏企业管理经历,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设计。三是学生普遍缺乏岗位工作经验,难以领悟企业的管理原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四是课堂教学没有跳出知识灌输的圈子,课堂气氛沉闷,实践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缺乏改革课程教学的执行力。五是考核方法单一,一张试卷评定成绩的情况仍然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本课程后仅掌握了一些管理的理论知识,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今后的管理工作岗位将无所适从。试想,一个不懂得企业产品和技术、不了解市场、不熟悉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活动的毕业生如何能从事管理工作呢?毕业生往往需要用人单位进行长时间的岗位培训才能上岗,而晋升为管理岗位更需漫长的过程。近年来,我们探索实施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突出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管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以现场教学为主、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其灵活实用的特点成为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广泛应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所谓模块(Module)是指某个系统的独立组成单元或子程序。教学模块描述的是围绕特定教学主题或目标的教学活动单元组合,每一个教学模块构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通过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习者获得某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与传统知识传授的教学相比,模块化课程以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培养单元,即每一课程模块对应一个岗位工作能力要素。各个课程模块有机结合形成课程的培养目标。管理学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就是要立足专业,面向工作岗位,明确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单元,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体系的构建

一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可以由若干个教学模块来支撑。这些模块既可以被定性或定量描述出来,也可以被评价判断。模块化教学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模式为代表。“MES”以工作程序为主线、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主要侧重于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CBE”则以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主要侧重于职业基础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教学目标侧重于学生基础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包括专业所需的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结合以上两种模式,可以构建管理学课程的模块化体系。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块构成要素

根据上图,结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块可以划分:

1.管理基础模块。侧重于学生基础和通用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对管理的认知能力。该模块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管理认知、管理者认知、管理思想与理论认知和管理方法认知。

2.管理职能与实务模块。该模块构成了本课程的主体,主要由四大能力模块构成,分别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模块。每一模块包含了若干个能力要素。例如,计划模块的能力要素包括:分析企业经营环境、科学决策与创新方法、制定计划;领导模块的能力要素包括:领导者的素质能力认知、权力运用与有效的指挥、激励、沟通与协调、合作与团队等。

3.管理创新与拓展模块。该模块侧重于管理能力的运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学习内容是结合未来从事的专业领域,了解市场、产品、营销、生产等管理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企业认知、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创新思维模块。

(三)《管理学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和实施模块化教学的环节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借鉴“MES”和“CBE”的思想,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了探索和尝试。

1.围绕管理学课程培养的能力目标,制定课程实施标准。围绕各模块的能力要素,我们制定了管理学课程的实施标准,课程标准详细罗列了各个教学模块的学习内容、学时、能力要求、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评价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方法侧重于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提倡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考核评价贯彻整个学习过程,明确每一个模块的学习目标,将这些目标具体化,形成可以观测的指标,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考核的目标。

2.划分小组,组建模拟管理团队。实施分组是开展模块化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我们通常根据学生的个性、认知水平和管理能力等以5~7人为一组组建团队,推选组长,各团队设计自己的团队名称和口号。团队本身也包含了许多管理行为,例如团队目标、工作任务、沟通与协调等。

3.创设管理情景,实施问题教学和任务教学。管理学的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管理情景,管理情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例如案例、模拟场景、管理故事、角色扮演和企业现场参观等。一定的情景更容易帮助学生认识管理活动。每个模块包含的能力要素都可以结合具体情景进行教学。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块教学必须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点拨者,学生是主体,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做到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操作。我们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小组讨论。分组组织学生围绕案例、情景和为题开展讨论,各组代表发言,由教师予以总结,给予各小组及发言代表一定的评分。(2)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决策方法,在教学中,教师给定一些管理问题和管理困境,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鼓励创新思维,通过相互启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与情景分析。通过呈现管理案例或情景,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学生设身处地地处理面临的管理问题,再通过深入分析研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4)模拟仿真教学。我们依据现有条件开展了模拟仿真教学。例如,在创业实训室模拟组建公司的整个流程,在ERP实训室模拟采购、生产、投资、营销等企业决策和专项管理行为。

5.拓展第二课堂。通过与其他专业课程联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有:(1)校外参观见习。结合专业组织学生开展企业认知见习,如大型商超、房地产公司、旅行社、汽车4s店、物流公司等。见习前布置实训任务,见习结束后进行小组总结。(2)经理人讲座。邀请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3)组织主题演讲。我们开展了诸如“我是经理人,我来做管理”、“如何做一名好店长”和“三分钟即兴演讲”等主题演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管理素质。(4)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在操场开展团队小游戏,例如破冰游戏、团队过河、高台背摔、极限挑战、晨会游戏等,这些团队游戏活跃了气氛,帮助学生形成团队意识,提高组织沟通技能。

四、结束语

《管理学基础》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改革尝试,课堂组织变得不再死板,教学形式与方法变得灵活多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满意度均呈上升势态,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李茂龙 陈慧 单位:安徽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饶君华:《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单凤儒:《管理学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3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1、管理中的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检查、监督,确定组织活动进展情况,对实际工作与计划工作所出现的偏差加以纠正,从而确保整个计划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2、 控制管理的要素包括:控制对象、控制主体、控制方法等。

3、控制工作的基础是计划。

4、计划是控制的标准、程序和范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效果,教学方式,竞争机制

为了扩大中职学生的就业范围,扩宽学生的就业岗位,我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了相应的学科,比如: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等,从而迎合社会对人才的综合需求。由于这些课程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学生对这些课程缺乏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又常常是传统的讲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从近几年的这些课程的教学工作出发,就《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方法有较深刻的体会,并在教学方式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效果显著。

一、中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成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意识上不够重视课程。

《管理学基础》这门学科既非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又非公共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非专业课程在心理上有难免的“小视”,其表现可以在课程上体现。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整节课下来要不是鸦雀无声,要不就是一问三不知。从学生那毫无神采的眼神中不难推测他们的思绪已经神游了。除每周的课堂外,没有其他的空余时间用到这门课程上,平时作业也大量出现雷同现象。

2、学生对其在认识上有偏差,并对自我缺乏信心。

普遍学生认为这门学科是对管理者而言是非常好的,但是对学生自己却没有用处;并且有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能达到管理者的水平,只能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就这样的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厌烦上课。

《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理论教学多,授课教师授课方式大多数是理论和案例相结合。虽然有案例作为补充,丰富课程,但是往往这些教学案例是企业公司的例子,学生又缺乏对企业的了解,从而使得真实的案例变的空洞了。学生无法把理论知识与案例联系起来,学习便产生障碍,引发对课程的厌倦。

2、缺乏实践基础,教学欠深刻。

从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虽然有着高学历、重点大学毕业,但往往这些教师缺乏实际专业工作的经验,从而教学过程缺少生动鲜活的例子。甚至有些中职学校任课教师非专业课教师,他们对本专业的研究不够深入,只能讲个大概,却缺乏深刻。

二、教学方式的新尝试

(一)课程内容以简单易懂方式讲授,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相交点。

任何一门学科最好的教学方式无非是简单易懂,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管理学基础》课程虽然理论性强,但是只要留心的发现,生活处处都是其体现。比如在讲授“管理者及管理者的类型”时,最简单最形象的例子就是班级里的管理者及其类型。教材中管理者可以按纵向的管理层次和横向的管理领域进行分类。这时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将班级的管理者按纵向的管理层次划分,分别为高层管理者:班长;中层管理者: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等;基层管理者:各科课代表及小组长;这例子也可以让学生按横向的管理领域进行划分。课后的练习可以布置学生对学校管理者进而划分。这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较易理解,从而融会贯通。

(二)开放教学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固定的教学场所。

《管理学基础》教学课程中,允许学生采用自由组合、自主调动位置;可以围成圈坐,可以一字摊开坐;对坐姿不做过多强求,舒适得体即可。这种课堂方式能很好吸引学生的兴趣,便于对课程的讨论,小团体中相互学习,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的思维方式。教学场所丰富,以课室为基础,外加校园各处,积极争取到企业实地观摩学习。

(三)项目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学习体系。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明显,学生学习兴趣高,掌握程度深。“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制定企业工作计划”内容,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种策划一个节日的活动,写出一份计划书,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计划书涉及的各要素及注意事项。

第5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评价

职业学校重在培养综合型、技能型人才。教师要学会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习惯,激发学生兴趣。2014年年底,教育部提出《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包括9大块,25条建议,其中第三和第十七条中提出,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和推广案例、情景、项目等教学方式,教师能实现“授之以渔”,学生能实现主动学,积极学。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必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由异质小组组成,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而开展互助合作,达到效果往往高于个体成绩总和的方式。[1]主要通过教师确定目标、小组分工合作、调研汇报交流、师生总结评价等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实践和反思。为保证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前期综合调查问卷与访谈方法进行了关于课程小组合作学习必要性的调研。研究对象为学校开设本课程的2014级五年制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两个班的学生,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本课程开始第三周。下发80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调查与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在管理学基础课程学习中,针对管理学涉及的范围及相关重难点的处理方式;遇到开放式和模棱两可的问题、或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等。[2]调查结果发现,有82%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必要,有18%的同学抱着无所谓或不必要的态度。学生碰到疑难问题,首先会想到向老师求助,然后就是与同学讨论交流。求助的过程中,老师会习惯性的把自己的观点直接陈述给学生。学生之间的讨论仅是一个简单交流的过程,很多同学会迷信班里好同学的答案,即使自己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到最后还是放弃了。学生认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缺少一个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平台。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恰好能满足这类需求,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观点共享。总之,在管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建立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实施的前提是必须熟悉学生,通过与调查班级半个多月的接触,对学生的姓名、爱好、性格、学习、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入学一年来,所学课程基本相同,多为基础课程,学生在沟通和协调能力方面未见明显问题。以班级作为整体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教师前期的调研和与学生的接触,形成如下方案:(1)小组人数确定为6人。人数太少太多都不利,多则容易噪杂,少则互动性差。(2)安排座位采用“好—差—中”与“差—好—中”学生面对面的方式,便于小组更好地交流沟通,又保证了教师课堂上的考勤管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阶段

合作学习阶段运行的好坏直接决定该模式能否成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确定分工,明确职责

以前的课堂教学通常是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组内成员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做。结果很大一部分学生或是自顾自,或是几个人有说有笑,课堂气氛看似热烈,但到汇报结果时却互相推诿。所以在进行小组活动前,教师首先要求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保证人人有事干,才能有的放矢。以笔者的一堂示范课为例,课题为“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上课前,组织班上三位同学拍摄一段微视频,包括讨论修改剧本、拍摄剪切工作全部交由学生完成。视频主要描述的是毕业生小程在一次应聘过程中不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方式。课堂上,要求学生观看视频,通过小组讨论找出不恰当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怎样的方式是正确的。视频中信息量很大,如果不进行小组分工,短时间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很小。所以6位同学在老师的提示下,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结合视频内容讨论交流,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总,汇报人做最后的交流分享。其间,学生还自发完成了组内纪律的自我管控、对记录员记录内容的更正、对汇报人交流思路的建议等工作。特别强调,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组长必须要有责任感和担当感,能够带领组员提升学习,并督促本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合作中去,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2.适度牵引,合理指导

教师的引导指的是教师的“牵引”和“指导”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虽然不是课堂的主体,但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及时讲解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提示时间,巡视课堂。考虑到学生升入高职第二学年,自控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加强巡视力度,对过于活泼的同学要引导其静下心多思考;对于内向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鼓励他们大胆讨论合作。在这样的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和沟通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进步很明显。由于管理学基础课程是在实训教室完成的,一组一桌,面对面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换位”交流学习,甚至可以“下位”向其他组的成员取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真正做到组内有合作,组间有交流,每位同学都能及时了解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分享的快乐。

3.组内协作,组间竞争

按照组建小组的原则,小组内学生成绩、个性、创造力等不同的称为组内异质;而各小组之间情况大体相当、差距不大的称作组间同质。[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每位同学都投入到有效的探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非语言沟通的技巧”课题讨论过程中,部分同学利用课余或是假期参加了一些实践活动,特别是有餐饮服务等行业工作经历的同学,已经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培训,所以在组内交流时,这部分同学会主动把自己学过的知识讲给同学听。非语言沟通技巧中,有部分是副语言沟通方面的知识,其中语音、语调等内容很多同学反映不好理解。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部分同学会结合自身亲历的小故事、小例子,帮助同学理解这部分的内容。相比教师单一的理论传授,效果要好很多。组间竞争在此过程中也有体现,例如规定时间看哪一组最早完成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方面要进行讨论,另一方面还要既快又好地完成下发的任务单。虽然各小组之间是竞争对手,但看到其他组来取经,也满足了小小的虚荣心,很乐意讲解。组间竞争比起无竞争的自由发挥要更有效率。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通常可比喻作学生的“引路灯”。除了合作小组的建立阶段、合作学习阶段要合理规划外,教学评价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评价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意义重大。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决定采取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对自己和他人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具体来说,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1.评价要科学

根据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制定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所以要制定反馈机制,让学生在对照标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更是一种提升。评价还是延续以往多鼓励,多提可行建议的方法,给学生更多的创新通道。我们的评价目标不是“筛子”要筛选人才,而是让每个学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2.评价要多元

学生个体各有不同,评价方法不当有可能会埋没人才。所以,评价应多元化。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好的表现,取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怎样的能力,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管理学知识的兴趣。

3.评价要灵活

评价的灵活性体现在,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与之相适应。以“非语言沟通的技巧”课题为例,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表情秀”,即通过面部器官,如眼睛、嘴巴的搭配,表达人物的内心。教师可以给学生短时间讨论,组长代表本组发言,最后教师来评价每组答案;或者在规则公布后,实行抢答的方式,看哪一组回答既快又贴切;或者由一个小组回答问题后,让其他小组讨论答案正确与否。总之,评价方法要根据课堂内容灵活多变,使课堂效率达到最佳。

4.评价要及时

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却没有及时评价,或者随便给个评价,长期下来学生的小组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及时得当。当然,教师在评价时,要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秋后算总帐”。教师的及时评价要贯穿于小组合作教学的全过程,要及时点评学生活动,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分析

在一学期课程学习结束时,再次设计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与实施之前相比,有72.3%的同学对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感兴趣,有27.7%的同学对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感兴趣,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教学方式还是比较认可的。调查中还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生要发挥在小组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靠学生自发组织学习,自发讨论,收效甚微。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还需依托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学。结合调查报告及教学实践情况,将管理学基础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及实践意义阐述如下:

(一)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知学的统一

教师利用传统教学讲授新课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课堂上几乎不发言,也不向其他同学请教不懂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就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不会而影响了课堂效率,教师要再花费时间去讲解其他学生已经学会了的知识,浪费了时间。前面讲到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中副语言沟通部分的内容,单靠老师讲授,部分知识仍旧很难理解,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后,部分同学结合实例把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讲述给组员听。通过交流,理解力稍差的同学也能掌握要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里的“知”和“学”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中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如何更大地发挥主体的作用,教师角色不可忽略。教师要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什么时候组内讨论,什么时候组间分享,什么时候展开竞赛,都要事先考虑好。一张一弛,学生注意力始终能跟着老师走,抛出去的问题总能得到学生响应,课堂的气氛自然活跃,学生敢发言、爱发言,瞌睡、小动作都不自觉的减少了。学生通过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具体实践,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团队力量的优势,体验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唤醒并树立起了学习自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我真棒!”“我并不比别人差!”

(三)提高了创新力和实践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课堂主张的是个人竞争,单打独斗,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单纯的输赢关系。而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的是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而且评价的标准也不再是以个人成绩为标准,而是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学生敢于实践和勇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够充分发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促成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冯雪芬 单位:武进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徐礼云.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体育隐性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95.

第6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高职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法 管理学基础

一、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管理学是为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其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更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即着重于使学生形成动态的、权变的观念,形成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仅有一些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但是,纵观目前高职学校管理学的教学现状,实践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成为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在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整个项目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分析、不断总结,在掌握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通过项目完成的好坏总结学习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对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它注重实践教学,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可引导学生模拟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学生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自行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项目工作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项目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三、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方案实设计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体现三大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其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以及可评价性。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及思路,笔者结合管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项目“组建模拟公司”项目进行了如下教学方案的设计,以此对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作一说明。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组建模拟公司,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管理系统的思想建立现代组织的能力。让学生经历组建模拟公司、制定企业规范与计划、组织实施专题活动、控制与总结等阶段,模拟企业的一个管理循环,掌握管理者应具备的初步的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环境的分析与洞察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所学知识与对实际企业调查访问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以自愿为原则,6~8人为一组,组建“××模拟公司”,自定公司名称;课下进行总经理竞聘,每个人以“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管理者”为题,发表竞聘讲演。

对组建的模拟公司进行组织结构设计,初步制定相应的企业规范,编制创业计划书,并安排时间在课堂上集中进行一次交流。

每个模拟公司分别组织实施一次专题活动,根据各公司的经营形式和特点进行一次活动策划。在每个人进行个别策划的基础上,以模拟公司为单位,运用“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组织深入研讨,形成公司的创意。编制活动策划书。

通过运用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2.工作目标

在进行项目教学时,让学生组织若干个模拟公司,根据企业管理运作的基本流程,把这一工作项目细分为如下工作任务,并根据每一工作任务的内容和条件,提出项目工作目标。

3.实施步骤

在进行项目教学时,学生以模拟公司为单位完成任务项目,具体的步骤如下:

(1)明确工作任务

教师首先要根据以上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向学生讲述清楚每一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

(2)尝试完成工作任务

教师结合管理学理论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管理运营的基本流程。同时选取较有创新性的优秀创业计划书作为范本给学生提供参考,带来启发式思维,让学生以模拟公司为单位开始尝试完成工作任务。由于完成模拟公司组建及专题活动策划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学生还缺乏对必要知识的准备,因此在尝试完成以上任务时会碰到很多困难,很难把任务完成,甚至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教师要尽快转入下一个阶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问题探讨

学生在尝试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理顺起来:

(1)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尝试完成任务的情况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要完成组建模拟公司这一项目,需要先完成哪些任务?先获得哪些知识?然后指导学生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理顺,以利于进入下一阶段。

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应该组建一家什么样的模拟公司?组建的模拟公司应该进入哪个经营领域?所要进入的经营领域市场现状如何,竞争者的情况如何?模拟公司应该瞄准什么样的目标市场?相对于竞争对手,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怎样进行部门划分,怎样选配人员?如何进行专题活动策划?

根据以上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出相关的知识:要组建大学生模拟公司,首先应确定公司的经营领域,这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了解现代企业经营现状。因此,需要掌握环境分析与识别机遇的能力,这需要了解市场调查类型、方法,掌握简单的环境分析的方法;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必须明确组织结构设计的方法、类型,掌握人员选聘的程序、方法与要求,掌握制定规范的要求与方法;要策划好企业专题活动,必须做好专题活动的策划方案,这就需要明确策划方案的编写方法;掌握一定的沟通与写作的技能,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

(2)查阅并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其他资料获得回答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也可以由教师讲解来让学生获得这些理论知识,并理解和记忆这些理论知识。

四、教学效果

通过在管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笔者和学生都深有感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获益匪浅。

对教师来说,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的角色从教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探究者和合作者。在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技能和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无论在专业技能或专业理论上都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走到了教学过程的中心。

对于学生来讲,首先,项目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通过有意引导,管理学一些管理理论和方法在课堂上非常生动地体现出来,使学生体验到管理就在身边,管理知识具有实际效用,将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学习中,使自己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管理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积极性。由于所确定的项目涉及到学生将来毕业去向,所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其次,项目教学法的使用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动性。项目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在执行之后能取得效果,让学生体会在学习管理学后自身行为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项目教学法,很多学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在小组成员讨论的过程中,在彼此合作完成策划书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独立思考,共同决策以及团结协作。还有的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沟通能力不断提高,变得更加开朗热情和自信。

参考文献:

[1]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教育探索,2008.

[2]贺欢.高职学校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考试周刊,2008,(31).

[3]勾晓瑞.管理学项目教学法研究.管理教育,2008,(4)

[4]苏敏琦.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科协论坛,2008,(8).

第7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性质;功能;理论基础;研究

    近年来,中国林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林业经济问题比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都更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的落脚点,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林业经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觅得与专业一致的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2006年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际,本专业15名毕业生,除去3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外,另12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就业于林业经济管理领域。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但学科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国内林业经济管理学术界足够重视,仅有张建国先生等少数学者就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为了引起国内学术界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关注,分析了该学科的性质、功能、理论构架、研究现状等内容,并较为系统地揭示该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科性质分析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探索与发展,始于学习苏联,受着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经历了逾50年的发展历程,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科阵容逐步形成,大量专着和学术论文得以发表,然而该学科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1.1 林业经济管理学作为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职能缺位

    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其研究对象特定,即林业范畴内的经济和管理问题。鉴此,林业生产活动应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中森林经营活动显得更为基础。自德国学者福斯特曼(FauBtmarm)于1849年提出的森林最适轮伐期公式以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将森林经营所具有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税费制度、国际贸易等影响因子纳入其中,关注于森林经营活动最优化问题。自建国初至20世纪末,中国长期奉行木头林业,即一味追求林业的木材产出功能,导致了东北国有林区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若以被主流林业经济学家抛弃的木材永续利用理论(TSM。Timber Sustainable Management)而言,中国森林资源不应演变为当前的资源极度匮乏地步。事实表明,中国林业发展与理论支撑脱节,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在林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角色缺位,并未成为名符其实的部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难以在林业中觅得一职。

    1.2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缺乏学科基础

    林业经济问题研究一定要贴近林业技术,才能解决林业发展的经济问题,林业经济管理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性质。随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SFM,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成为林业经济学界的主流思想,林业经济问题拓展为涵盖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的复杂经济问题,着眼于寻求林业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3者的共同实现。鉴于交叉学科性质,在分析林业经济问题时,应对影响林业经济活动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有相应理解。在与国外林业经济学家交流中,得知国外林业经济学家均具有良好的林学或生态学背景,而国内林业经济学家的知识结构与其相比存在较大迥异,这决定了国内外林业经济研究水平的差异,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发展。专业知识背景的欠缺,尤其是林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使得国内林业经济学者难以关注森林经营活动效益最大化这一林业经济最根本问题。

    2 学科功能分析

    设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目的在于培育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推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创新,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化、管理政策优化提供决策服务。因此.该学科的功能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培养专业人才,即教学功能;其二,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即科研功能。

    2.1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教学功能不健全

    培养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功能。当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农林高等院校均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展了本科、硕士生教学工作,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以毕业生数量而言,该学科无疑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如本文引言部分所阐述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言。该学科并没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功能。学无以致用,专业人才难以从事所对应行业的专项工作,使得学科建设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化之东流,也使得学科的长期发展后继无人。以中国林权改革中涉及大量的林地流转问题为例,国内几乎没有能对林地和活力木价值进行评估和核算的专业人才,这无疑是教学的失败,也是基本功能不健全的体现。为实现学科的基本功能,即实现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功能,学科建设应与林业经济活动进行紧密结合。

    2.2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虚化

    为林业经济活动效益最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功能与其教学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与产、学、研3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致。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学决策支撑功能缺乏实现的空间。在森林采伐限额的制约下,采伐指标的获得对林业生产者而言,较森林的最优化经营更为关键。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主导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得以实施,使得林业生产者更为关注自有森林如何尽可能多的被划定为生态公益林,以及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政府补助。迄今,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科研功能与林业生产活动实践脱节,难以指导林业生产实践活动,这也是该学科教学毕业生难以在林业行业中觅得职位的原由之一。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科研功能的实现。既有待于科研环境的优化,更取决于学科基于自身性质,逐步实现自我完善。

    3 学科理论构架分析

    多年来,发达国家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不断发展与变化,既服务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与不同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应的人们对森林的认识水平面发展变化的。林业经济或发展理论与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理论构架存在根本差异。后者为前者的基础,前者为后者的具体运用。作为应用经济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立足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林业经济活动。林业经济学科理论构架于高等数学、经济学和林学等学科理论,并基于此。形成林业发展理论,诸如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协同论、船迹论、林业分工论、森林培育轮、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基础理论的创新是林业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以林业发展模型而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理论远比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效率理论更为复杂,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上的林业经济模型存在严重缺陷,而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将消除传统林业经济模型的缺陷。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的学生应掌握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林学等学科基础理论,诸如高等数学的微积分、经济学的边际理论以及林学的森林生长理论等,方可系统地理解和认识林业经济活动及其本质问题。如本章第2段阐述的,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当前存在学科基础薄弱等闯题。就该学科学生而言,大多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必备的数学和林学理论基础。

    4 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开展科研活动,既是为具体的决策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也是将学科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寻求学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中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方针政策与林业经济实际严重脱节,3者间关系扭曲。学术研究地位不高,影响不大.缺乏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常常只扮演了解释和附和国家政策的角色。与中国林业实际脱离。

    4.1 研究对象未定位于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

    长期以来,林业经济管理学学科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未将中国林业经济活动根本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即森林资源经营问题。以2006年《林业经济》刊物登载的257篇论文为例,其中与林权改革相关的文章共50余篇,与生态工程相关的文章逾50篇,而无与森林资源经营相关的文章。林权改革是中国牟取林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在。也是林业经济研究应关注的命题之一。林权改革促使森林经营权的转变,即既定林地经营主体的变更,及与之相对应的活立木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转变。因而,正确和客观的评价林权改革成效,应着眼于林地经营权发生更迭后,原有经营主体和现有经营主体收益的变动。林业生产具有内在规律,即速生丰长林的轮伐期在立地条件极好的情况。需6-8年尚可采伐利用,而一般针叶材轮伐期高达数10年以上。在林权改革后的短时间内,难以对森林经营主体收益变动予以评价。换而言之,现有研究所提出的林权改革成效并不能从根本反应此项政策的优略。然而,对于森林资源经营研究的缺乏,也决定了对于森林经营主体长期收益关注的缺位.进而不难想象对于林权改革绩效的评价必将失去客观性和科学性。

第8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关键词:学校管理;决策;活力;品味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快速步伐,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种日益激烈的长期存在的竞争决定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需从小抓起,教育是建起一座坚固的育人参天大楼的基础,抓好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是一名校长的基本职责。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羊,理应在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和智慧,在合作共营的理念下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潮流,使得小学学校管理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并驾齐驱。

一、加强效管理,提升决策能力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水平。作为校长,要充分考虑到决策的重要性,以良好的决策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在本人平时一些决策的经验中,总结出了关于作出好的决策的几个方面。

1、决策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客观地分析问题,区分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并选择不同解决办法,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2、决策须有可行性,任何决策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要将眼前所能达到的效果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使得决策所能达到的最终目的便是推动管理体制的改善和学校的发展。

3、与决策的制定是否有效的是时机,决策会受到时间和环境等影响,有些是基于刻不容缓的威胁和稍纵即逝的机遇,要求作出快速的决策;有些是关于教学计划或者管理方式改进等方面,则需要长期试验和实践才能决定的,总之,因时而定,因地制宜。

二、激发教群体活力,促进专业发展

1、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现代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因此,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学,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制定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使得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发展。

2、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针对基层学校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设置考核制度,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渗透各种教改思想,大胆实践,细心探索,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3、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当今世界,计算机、电子邮件等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开展各种先进教学技术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先进理念的兴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运用到教学中去的能力。

三、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新课程在课程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人”。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持续地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改革时,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管理为宽松的“师本”管理。注重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要提倡从课改前的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主义枷锁,宽松,凝聚和富于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第9篇:管理学基础范文

摘要:针对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以《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为例证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出文化学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02-03

一门科学从萌芽状态到形成与发展,往往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论认识,从自在至自为的过程,即从经验描述至自觉探求其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而达到理论认识的过程,不断向更深更高、更反映本质的方向发展。

图书馆学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当它从各个环节工作经验的描述推进到从总体上进行理性认识的时候,人们自然要回过头来探求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大众文艺出版社于2010年6月出版了河南大学尹鸿博老师的图书馆学著作《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这个书名,初看上去不像严谨的学术专著的题目。然而,细细品读则不难发现其内容确实是一部图书馆学方面的专著。从篇章布局到内在结构,都有着严密的逻辑关联与合理的编排。虽然涉及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的方方面面,却浑然一体,和谐统一,丝毫没有零碎杂乱的感觉,反而是精心构架、观点鲜明、逻辑严谨的理论之作,反映出对系统性的自觉。

大凡是自成体系的理论著作,都应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被当做理论基础、又如何支撑起图书馆学的理论大厦?这正是本文需要阐明的问题。

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会清楚地感受到,文化学是这部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本书构筑起的图书馆学理论大厦的理论基础。

1文化与图书馆密不可分

此前很久以来,图书馆学界对于图书、版本、文献、目录,乃至信息、知识的研究,并没有超出文化的范畴。甚至正是围绕着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文献是正式的情报源,人类文化的积累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献的方式。图书馆是人类文化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人类文化的物化,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形式和传播形式。

1.1文化传承离不开图书馆

人类祖先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被世代相传,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以文献的形式被保存了下来,主要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对于文化的传播,是通过向读者提供阅读场所和图书资料的方式实现的。

用语言形式来表达文化内容分为两种方式: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书面方式有手稿和印刷品,被大量地保存在图书馆里。也就是说,图书馆保存着大量人类的文化符号。而图书馆对这些文化符号的保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人类对于前人文化的继承,一方面是通过口耳相传,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书面方式,通过看书学习。可见,图书馆对于文化继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文化记忆离不开图书馆

图书馆从其产生起,就是作为人类记忆的工具而存在的。图书馆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克服遗忘。

1.3文化创新离不开图书馆

正是图书馆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保证和加速了人类文化的累积。在这方面图书馆功不可没。

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外文原版图书和大量翻译作品。对于这些图书的利用,肯定有利于外来文化的借鉴。

既然图书馆对于文化累积和对外文化借鉴都有着巨大的作用,那就可以推导出,图书馆对于文化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

王瑞芬:图书馆学理论基础探析――以《艰难的跋涉》为例

1.4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交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

图书馆是学习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主动地学习,也可以被动地感受到图书馆所营造的文化气息,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所以说,图书馆是文化交流的理想场所。

图书馆是举世公认的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以自身独特的方式,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资源和智力成果,为“文化人的塑造”贡献力量。

总之,文化的积累是图书馆的最基本的价值。图书馆所以能发挥各种职能和功能都是从这里开始,又落脚到这里。社会利用图书馆进行超越地域和民族的文化交流,又创造出更多的文化知识成果为图书馆所收藏,进而投入新的交流,如此循环不息。从图书馆的发展史来看,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史。从社会发展来看,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缩影。

研究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必须从认识社会文化的规律开始。

2文化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整合成文化信息的概念

信息科学是在70年代末传入我国的,仅数年时间,就从学术界蔓延至社会各领域。图书馆学研究者从80年代初就对信息科学给予了极大关注,他们敏锐感觉到:信息科学的两大部分内容,即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必将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推动作用。而且事实发展证明,信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横断学科,它的许多理论观点对图书馆学都发生了重要启示与引导作用,被图书馆学界引入本学科充当自己的理论基础。1984年,况能富发表文章建议图书馆学界关注并使用“文献信息”这一概念。此后,“文献信息”成为图书馆学论文中高频使用的词汇。1992年,黄宗忠、朱建亮分别出版了自己的学术专著《文献信息学》与《文献信息学引论》,两书都认为应该建立一门能够覆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图书发行学的综合性学科“文献信息学”。“文献信息学”属于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了“文化信息”这一概念。

2.1文化信息的定义

文化信息是人类能够认识和把握,以及人类能够创造出来并广泛使用于横向交流和历史承接的,包含有知识内容的,借助于某种载体可以保存和传播的,人和人造的机器设备能够识别和利用的,并且可以用来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物质及精神财富增长和繁荣的一种存在形式。

2.2文化信息是信息的一种类型

文化信息不同于自然信息。自然信息是不经人类加工制造的、纯天然的信息。而文化信息却是经过人类加工和制作,打上人类烙印的信息。

2.3文化信息的外延

文化信息包括各种图书期刊登载的内容,各种档案收录记载的内容,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展示的内容,各种技术标准,专利说明书,建筑、美术设计的图纸等。

2.4文化信息的研究对象

以文化信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出版发行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史学、文学、文化学、法学、新闻学、广告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美学、哲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或多或少地、自觉不自觉地牵涉到文化信息的各个侧面。

2.5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对文化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图书馆的文化信息功能。图书馆在文化信息功能发挥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阻力、出现各种问题,也就是说图书馆在对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冲突,这才是图书馆的主要矛盾,也是图书馆的特有矛盾。

3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对文化信息的保存与传播

3.1构成图书馆核心价值内部结构的元素有:①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②科学精神。③人文精神。④公共意识。⑤平等意识。⑥民主意识。⑦自由意识。⑧学习与探索精神。⑨责任意识。

3.2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四个基本点:①无私奉献,甘为人梯。②追求卓越,永不停步。③勤于收藏,兼容并包。④乐于传播,迅速及时。

3.3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关键点,或者一句话表述是: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以服务于文化创新为目的,对文化信息的保存与传播。

4文化学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中外图书馆学家,都是把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这就反映出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如陈源蒸所说:图书馆是“社会文明的柱石”。

4.1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历来有“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交流系统说”、“图书馆活动说”、“图书馆事业说”等。但不论多少种说法,最终脱离不了图书馆、图书馆活动及图书馆事业。归根结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离不开图书馆。

本书中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图书馆的文化信息功能,是图书馆对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文化信息的系统。

4.2图书馆学的定义。图书馆学是一门研究图书馆文化信息功能的科学。

4.3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图书馆学分别隶属于文化学和信息学。

4.4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图书馆学可以分为:人文图书馆学,技术图书馆学和专门图书馆学(见图1)。

图1构建中的图书馆学体系结构

值得强调的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属于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价值观属于图书馆世界观。图书馆世界观属于图书馆哲学。图书馆哲学属于图书馆文化学。图书馆文化学属于人文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的三大分支学科之一,包括一系列具有人文色彩的分支学科。

5文化学与图书馆学分支学科

5.1图书馆史本身就是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是文化史的重要内容。

5.2图书馆学史是学术史或者说是科学技术史的组成部分,而学术史、科学技术史同样是文化史的组成部分。

5.3比较图书馆学隶属于比较文化,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5.4图书馆文化学是由图书馆学和文化学交叉产生的一门学科。

5.5图书馆知识学是图书馆学与知识学交叉产生的一门学科,而知识恰恰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5.6读者学与馆员学同样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理应归属于人类学和文化学。

6文化学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共存

图书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馆内考察法”,是在文化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以文化学为理论基础建设图书馆学,使《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同时也创立了堪称图书馆学研究的文化学派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一经建立便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当然,这仅仅是开始,今后有待我们“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尹鸿博.艰难的跋涉――从图书馆工作到图书馆学理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

[2]尹鸿博.基于黑箱方法与思想实验的图书馆核心价值探索.[2011-4-28] hp://blog.省略/s/blog_5837c9380100n8vz.hml.

[3]尹鸿博.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的学科归属探索.[2011-4-28] hp://blog.省略/s/blog_5837c9380100r56i.hml.

[4]李明华.文化学说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J].图书馆界,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