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语文 中考 复习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看出,试题一般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四大考点。针对这些考点进行条分缕析,专项复习,强化训练,力争各个击破,有利于复习全面到位,提高效率。
1.重视积累,强调运用
“积累与运用”中的题目,大都是针对语文基础知识而设的具体考点。内容一般包括考察字的形、音、义及一般词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修改,病句的辨别及修改,句子的正确运用,文学常识识记和应用,名句默写以及古诗词鉴赏等。复习这些内容,要做到重视积累,强调运用。
重视积累。首先做好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地对字、词、句、文学尝试和文学鉴赏等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归纳,并找出运用的方法和规律。其次做好时代语汇和常用语汇的搜集整理。许多时代语汇和生活熟语,富有鲜活的生命力,在近几年的“积累与运用”题中多有出现,如“互联网”、“时代脉搏”、“德艺双馨”等。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和阅读中注意搜集和整理这些词汇,并熟练掌握其读音、写法和用法。
强调运用。要做好字、词、句、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等应用练习题,做好名句默写题。词语、句子运用、名句默写是每年的必考题,一般表现为同义词辨析、句子运用是否恰当、根据语境填写分句,或者组织句子等。所选题料贴近现实生活,如近两年涉及的内容有奥运会、课程改革等。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收听新闻广播,多看报纸杂志,尤其要注意典型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此外,名句默写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类题不仅在默写题中出现,在文言文阅读中也有出现的可能。复习时,要让学生根据诗文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和默写,不能出现一个错别字,同时,要结合语境深刻理解名句的含义。
2.总结阅读规律,掌握多种题型
2.1总结阅读文章的步骤和方法。这是搞好现代文阅读复习的基础。阅读文章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整体框架。(2)探究理解。根据语境,理解品味重点语汇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探究文章主旨的现实意义。(3)分析评判。对文章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技巧谈出自己的看法。
2.2总结各类文章阅读的不同要求。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要求各有侧重,如记叙文重在感悟人物的言行,体验作者的情感;科技文重在筛选信息,概括要点,领会思想;议论文重在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2.3掌握多种题型。(1)拓展题。拓展题包括多项内容,如语言拓展、主题拓展、写法拓展、情景拓展、人物拓展等。重点是语言拓展。语言拓展题可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结合语境,品味语句的深刻含义;二是仿句、造句题。如仿照“护一片绿叶,惜一朵鲜花,爱一株小草”的句子形式,结合文章的思想内容,造一组排比句等。复习这类题,要注意选取文章的典型语汇让学生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2)开放题。这类题要求学生根据社会生活和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行回答,答案不求唯一,呈多元化。做这类题,要注意训练学生明辨是非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到位、言之成理的表达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人生、社会、生活、处事做人等进行富有哲理的思考。(3)概括题。表现为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要点或归纳表现方法、写作技巧的特点。(4)解说题。对文章某些内容要点的解说。这类题答案一般在文中。复习时,要训练学生善于找出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过渡句,找出行文中前后照应和关联的地方。(5)比较题。表现形式为比较两种观点、事物或知识点的异同。这类题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极为有利,应该很好地进行练习。
3.落实文言知识,加强文言直译训练
文言文阅读包括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辨析和运用,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文意理解和情感理解,其中,文言字、词、句的基础知识和文言翻译、理解能力是中考考察的重点。进行文言文阅读复习,要突出落实文言基础知识和文言直译能力的训练。
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前提下,自己动手梳理归纳文章的知识点;结合语境,深入理解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字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翻译文言文,不要让学生依赖或背诵现成的“古文今译”教辅书,而应让学生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依靠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动脑筋翻译。要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的“直译”,准确理解文中每个字词的意思,不要随便增加或减少内容,同时,要使译文连贯通顺,前后一致。
4.作文分类训练,突出重点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可谓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写作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命题形式以“话题作文”为主流,兼有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选题作文。面对这一现状,进行作文训练时,应该做到分类练习,突出重点。
首先,要对上面提到的各种命题形式进行全面复习。各种形式的作文题,都要让学生见识一下,训练一下。然后,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作为训练的重点。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为学生展示个性,放飞心灵,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利于考生尽情地表达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思考和体验。
进行话题作文训练时,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话题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调动知识和感情储备,激活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要训练学生认真阅读“提示语”,因为这些提示语有效地提供了话题情景,易于启发作者思路,营造写作氛围。具体训练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审题。根据话题内容定主题,定选材。(2)定文体。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3)拟题。根据选材和主题拟出题目。(4)拟提纲。确定写作思路和文章框架。
关键词 班级 心理拓展训练 实施
心理拓展训练,是德国哈恩博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所创立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我们应用到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在常规课程之外给儿童创设一个自由展现的机会和场景。根据心理学动力模型,团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团体的特征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团体动力学的研究,为如何有效发挥团体的效能、使成员在这个动力场中取得实质性收获提供了理论框架。因此,在开展学生团体活动时,笔者明确对目标的认识,与学生共同制定团体规范,在每一次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与回馈。同时,不对其他同学的观点与做法作评判,营造出民主接纳的团体氛围,从而保障班级心理拓展训练能够充分利用班级团体的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在自助与互助中成长。
一、班级心理拓展训练的操作模式
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班级心理拓展训练的操作模式,即“体验活动――交流分享――整合内化――生活应用”四个环节的循环模式(见图1)。
体验活动:这是活动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务必营造氛围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参与。当然,训练项目的选择和对对象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内容,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契合班级当下的需求。如果项目不合适或学生不配合,可能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操作实践的老师也会自信心受挫。
交流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从而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他人的智慧,在团体中修正个体的理念和行为,实现个体辅导所达不到的朋辈互助。
整合内化:按逻辑的程序,在交流之后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并内化为属于自己的认知。
生活应用:即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学习及生活中。应用本身也是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此,参加者可以不断进步,在个体体验和团体互助中实现自我的发展。
班级心理拓展训练的一个特点是学生人数比较多,不像小团体辅导人数相对少些。所以,在项目的选择上要考虑到班级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可接受性,在程序安排上要分组进行活动,以保障全体学生都可参与活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灵活变通,适当增加课外进行的环节,比如《优点轰炸》这个活动,考虑到课堂活动时间有限,笔者先安排学生进行优点互评,即每个学生写出5~10个同学的优点,然后汇总分类,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来自同学的“优点轰炸”。
二、班级心理拓展训练实践案例
很多老师在初次接触心理拓展训练时往往会心有忐忑,担心自己不会操作这么专业的技能。而事实上,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一般来说,对照相应的程序就可以在班级中应用。
笔者以心理拓展训练活动《手指的力量》为例来探讨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的过程。
1.训练目的
(1)通过活动领悟:成功就要敢于不断尝试,坚持不懈,直至成功的到来。
(2)通过活动体验再小的力量汇聚起来也能做成看似不可能的事,从而达到领悟坚持、团结等道理和开发潜能。
2.训练时间
大约45分钟。
3.训练准备
被子或海绵垫。
4.训练程序
(1)导入:大家认为一个手指能把一个人抬起来吗?(看学生的反应,结合他们的回答再顺势引导。)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手指的力量,看看一个手指到底能不能把一个人抬起来。
(2)请一位同学躺在桌子上。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在桌子上垫一床被子或一个海绵垫。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或难为情而不大愿意躺在桌子上,这时我们老师需要做些动员和说服的工作。
(3)让12位同学各伸出一个手指(一般用食指)分别放在平躺在桌上的同学的头部、肩部、腰部、臀部、大腿和小腿等处,把平躺的同学抬起来。
(4)然后,教师请学生齐心协力地把同学抬起,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注:刚开始会因为学生的配合不好而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合作和尝试。
(5)先抬较轻者,再换较重者,分组重复上面的操作。
(6)讲解跳蚤实验:原本可以轻松跳出杯子的跳蚤因为曾经被玻璃片阻挡,在玻璃片移去的时候也不能跳出杯子了。
(7)最后,参与活动的全班同学依次发言,谈谈感受。
(8)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做简要的小结,升华活动主题――团结就是力量;永不气馁、敢于尝试;认识潜能的巨大,敢于成功等。
这个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用一个手指把人抬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建了很好的活动氛围。然后,按照训练程序指导学生来完成任务,老师在说明方法后在一旁观察即可,学生在摸索中探究方法,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并在成功后享受喜悦、产生并体验感悟。一般来说,学生在尝试之后都能成功完成任务,并在成功将人抬起的一刻深感震惊,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
训练的重要环节是让每一个学生说出他们的体会,在交流中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他人的智慧,在团体中修正个体的理念和行为,实现个体辅导所达不到的朋辈互助。
最后,老师可以做简要的总结,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即可,不能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因为心理拓展训练活动重在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活动的主体永远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并且,学生往往更喜欢体验式的心理拓展训练活动,而不是老师的说教。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是更好的选择。
三、班级心理拓展训练实施成效
笔者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发现,心理拓展训练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教师中间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很受欢迎。同时,它可以使学生释放生活学习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增强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更好地认识自身潜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从而完善人格,培养勇气、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深受学生欢迎。
班级心理拓展训练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要持续走向深入,需要广大同行更多的参与和合作,这就是笔者虽自知浅薄,但仍将自己的经验和问题呈现出来的初衷。面对如此迷人的心理拓展训练,面对如此富有教育性的学生活动,无法停止探索的步伐。
参考文献
Abstract: Pingdingshan Culture Palace Training School, combining with the adventure training of Guangdong Youth Leaders College and the local quality expansion exercise, tried to create a new training mode combining with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field experience training. This mode broadens the trade union cadres training mode and is the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trade union training in new period.
关键词: 工会干部;体验式;培训
Key words: trade union cadres;experiential type;training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46-02
1 培训活动背景
在这几年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公会的工作发生了变化,有些刚刚上任的公会干部,对目前的公会工作了解少,以前的那些工作经验和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实际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平顶山文化宫培训学校探索出了一套新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香港的历奇辅导,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的历奇培训并结合了当地的素质拓展训练,将传统的室内教师授课培训转变成在室外进行的实践培训。通过多种项目的培训的科学设计并配合,使得公会干部在接受培训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自身能力,发现自身不足,并调动起公会干部的工作热情,回到工作岗位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 拓展训练进入工会干部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符合时代的要求和青年的需求,是做好工会干部培训工作的根本。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培训市场,单一的传统培训模式已经难于满足市场的需要,难于满足青年的选择。在工会干部培训工作中,遵循办学规律和市场规律,进一步更新工会训观念,改革工会训手段,拓宽工会训领域,开辟工会训渠道,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培训质量稳步提升已经成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
2.1 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和方式 拓展训练在教学方式上,增强了双向互动,多维互动的教学,改变了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在培训模式上,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服务”开展工会干部培训,把提高青年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作为工会干部培训的目标。
2.2 有利于培养工会干部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态度
在拓展训练中,教练会安排一些任务让学员去完成,在完成任务之后,就会领悟出一种道理,就是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心态总是能够决定成败的关键。
2.3 有助于培养工会干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知识经济的北京下,创新是人才最需要的素质,是衡量人才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我国的公务员选拔也非常的重视创新能力。因此,拓展训练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培训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4 有利于培养工会干部沟通能力 传统培训体系中的交流、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只是在讲师和听众间的单向沟通。而拓展训练中的沟通则多是多向的,而且沟通方式多种多样。
3 工会干部野外体验式培训介绍
3.1 定义 所谓体验式培训(Experiencial Training),就是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然后在培训师指导下,工会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认识的培训方式。工会干部野外体验式培训基于拓展训练的实践原理,根据工会干部的特点所设立,利用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工会队”的培训目的,也就是提升工会干部职业品质。
3.2 培训的模型 根据工会干部实际需求状况,通过精心设计的培训项目以及情景模拟,使队员从热身、参与、思考、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到分享、体验的过程中,培养领导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图1)
3.3 培训的类别 拓展课程由三类课程组成,按照培训地点的不同分为水上,场地以及野外。水上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进行的课程,主要包括一些攀岩,跳跃等一些体能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野外课程主要在野外进行,包括:野外定向、登山攀岩、远足露营、户外生存技能等项目。
4 培训的内容
4.1 培训的四个环节 团队热身。在培训开始之前,进行团队热身活动,热身活动主要是为了让来自各个单位的学员们有个互相了解的机会,并互相消除紧张的气氛,放松心态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培训课程。
个人项目。个人项目主要是针对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来设计的,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做到最大的心理挑战。
团队项目。团队培训项目主要是为了提升学员的合作意识并让学员领悟工会精神。通过团队项目,在学员们互相配合和帮扶中完成任务,能够让学员们感悟团队的重要性。
回顾总结。回顾在培训期间的体验,将在培训中感悟到的一些道理进行整理和消化。另外对培训的收获进行总结,能够更便于将这些收获用于以后的工作中去,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
4.2 典型项目介绍
4.2.1 断桥飞跃 活动人数:20人(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类型:极限心理的挑战项目。活动规则:在12米的高空,不借助任何工具的帮助,在保险绳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全体人员逐个跨越宽1.2米的断桥。活动目的:挖掘潜能,增强自信;领会“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的真正含义;领悟战胜真正的“敌人”就是战胜自己的人生真谛。活动讨论:在环境变化下,自我的心里调整,认识自己的心里状态;积极心态的人与保守型的人对于本职工作的把握。
4.2.2 沟通精神心灵金字塔 活动人数:15人以上。活动类型:理解与沟通。活动规则:眼罩,绳,需要所有的队员带完全漆黑的环境下用心组成一个图形。活动目的:有效沟通,理解才是产生高效工作的前提。活动讨论:在工作中如果领导太多,结果将如何?在没有有效沟通的状态下,
我们将如何工作。
4.2.3 启动思维能力的雷阵 项目介绍:全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面前的一个地雷区,触雷及重复触雷按规定将有一定的惩罚。项目目标: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活动目的:凝聚个人的力量在集体中,集体会是强大、成功的集体,个人也会成为现代商业社会中自信而有成就的个体。
5 总结与思考
工会干部野外体验式培训不但从体能上考验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也从思想上考验了工会队的整体效能,个人挑战项目、工会体协作项目相互穿插,全方位的考验了每个成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
参考文献:
[1]李友海.拓展训练: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J].中国培训,2001,(3).
关键词: 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 默读课文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比例从小学中段开始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精读课文相对减少。到第七册,全册32篇文章略读课文14篇,在编排上不仅仅是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于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到第九册,全册28篇文章略读课文14篇,所占的比重已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了。由此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略读课文不但和精读课文共同承载着深化单元主题、训练重点的任务,它还为学生能够充分地自主阅读、读中学读、读中学写提供了机会,所以,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引起充分重视。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往往忽视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怎样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才能达到教材编排的意图呢?
一、认识略读课文教学的误区
《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很简单:“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通过近几年的调研,笔者发现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两个误区:1.教学时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讲得过繁、过细,把略读课文等同于精读课文。2.完全放手,把略读课文等同于自学课文,让学生自己读,读懂了什么,就汇报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教师只扮演听众的角色。更有甚者,教师直接让学生课下自学,不闻不问。之所以出现这两个误区,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那么如何走出略读教学的误区呢?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环节
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略读课文提倡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一般有以下环节:1.用好课文的链接语导入新课,明确本课学习任务。2.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其他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自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分组或全班交流。4.积累运用,总结延伸。在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学生把精彩的句段积累起来,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项训练。5.课将结束时可以安排学生简单回顾整组课文。这样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又适时地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密切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三、探寻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有些略读课文因主题的不同,它所拓展的侧重面也不同:有的侧重于丰富主题的内容,有的侧重于深化主题思想,有的侧重于文体的拓展,有的侧重于方法的拓展,等等。所以除了一般的教学流程外,还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即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两篇及多篇文章融合在一个或几个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学。如第九册第课文以“走近”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笔者在教学时让学生读完单元导读明确本组主题和重点后,带着问题“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研读这四篇文章,整体感知后进行研讨交流,总结概括。最后拓展到“你还了解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注重了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2.突破重点法
在略读课文中,教学目标更集中,教学重点更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并不排斥精读。寻找适当的突破口,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课时,可从精彩的结尾入手:“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里作者留下了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意蕴无穷。这个夜晚是怎么度过的?让学生展开想象。为什么对他们三人来说是难忘的?让学生讨论思考:小弟弟难忘在哪里?小男孩难忘在哪里?保罗难忘在哪里?带领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及藏于心灵深处的东西。此时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感染与语言感悟上都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课外文本补充法
许多文章都是名家名作的一个节选,在教学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家的一些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这样能填补学生自主学习的许多“空白”。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在学生总结“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这个问题时,可以补充教材中略去的文章的结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中的“骄傲”及从中受到的启示。在体会捐献母亲的眼角膜时“父亲痛快地回答‘当然可以’”的态度和语言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了解我国死后捐献器官的现状和对这件事情的正确认识,这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些文本的补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认识。
4.训练书写法
略读课文不能“光说不练”,也要进行适当写话的训练,必要的补白、仿写、续写、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为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如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文章内容简单,思路清晰,可在阅读之后安排类似的明理文章进行读中学读的训练;在学习《白公鹅》《母鸡》《麦哨》等略读课文时,可以将训练的重点放在积累语言和写法上,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中学写的练习,达到读为写服务,写为读生成的良性循环。
5.语言积累法
增芬芳长留心间。短短的一天时间很快过去,花儿虽然短暂。但给大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学员们表示,参加拓展训练不仅帮助自己克服了心理惰性,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培养了积极面对各种挑战的乐观态度,而且使自己充分认识到团队的作用,增强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同时也增进了相互理解,学会了如何更融洽地与他人合作。
更好地做好工作,强团员青年的凝聚力。10月31日,团委组织近30名青年职工来到培训中心拓展训练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中,把克服心理惰性、磨炼个人意志和强化团队意识等理念融入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达到熔炼团队、挑战自我目的
学员们通过参加了空中抓杠”穿越电网”交通堵塞+不倒森林+激情节拍”七巧板”解手链”等项目,拓展训练中。不仅成功地进行了自我挑战、自我突破,也深刻地感受到团队、信任、责任、理解、包容、奉献”所蕴藏的意义,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空中抓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自身潜能,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自我突破和挑战中强化了乐观面对生活的信念;穿越电网”考验了领导力和执行力,锻炼了团队的分工协作能力,并使大家懂得了细节决定成败”道理;交通堵塞+不倒森林+激情节拍”让大家感悟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困难面前、积极寻找解决问题规律及办法的意识和能力,搭建起了相互信任的平台;七巧板”让大家深刻理解到统筹安排能力的重要性,强化了大局观念;解手链”则进一步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等。
大家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每一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迅速调整好心态,全身心融入角色。不仅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任务的分工调配,还将发现的问题和存在隐患及时提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通力协作圆满完成任务。每一个项目结束后,教练都会带领学员们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大家畅所欲言,积极与队友分享在活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互相提醒在执行下一项目中要注意协调的问题,并不断地互相鼓励,将团结与信任的接力棒”传递到每一位队员的手上。
起源
关于拓展的来源,有这么一个故事:二战时,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因受到攻击而沉没,大批船员落水。由于海水冰冷,又远离大陆,绝大多数的船员不幸牺牲了,但仍有极少数的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后得以生还。人们在对幸存者进行统计之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生还下来的人并不是热门想象的那样全是些身强体壮的小伙子,而大多是一些年老体弱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专家们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关键在于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他们遇到灾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拯救了他们,也由此催生了拓展训练。
当时有人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1942年,阿德伯威海训练学校成立,其以年轻海员为训练对象,这是拓展训练最早的一个雏形。
二战以后,英国出现了一种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景,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拓展训练这种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使其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并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到全世界。训练对象也从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意义
拓展培训强调学员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听讲。研究资料表明,传统课堂式学习的吸收程度大约为25%,而要求学员参与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吸收程度高达75%,能更加有效地将资讯传授给学员。拓展培训正是一种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
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拓展训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它并不灌输你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你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参与的同时,去完成一种体验,进行自我反思,获得某些感悟。它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与接受风格,将大部分课程放在户外,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员主动地去体会、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学员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感悟出种种具有丰富现代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醒悟,对自己、对同事、对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拓展训练在国内的发展
1970年,中国香港成立了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个加入Outward Bound国际组织的专业培训机构。1999年,该组织在广东肇庆建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是国内第一个该组织下属的培训基地。
1994年,时任中央组织部培训中心培训师的刘力先生率先提出了与Outward Bound相适应的“拓展训练”概念,并创办了国内第一所专业体验式培训机构——北京拓展训练学校。
短短几年时间里,拓展训练以独特的培训模式和新颖的培训项目,给国内的培训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经过数年的发展,培训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增长了起来。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比较正规且形成规模的拓展培训机构已有328家,而参与组织拓展训练或“类拓展训练”的机构,包括户外运动俱乐部、管理咨询公司等已超过千余家。
1999年,我国拓展训练在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和提高后,与学校教育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EMBA学员也把拓展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到拓展培训公司参加拓展活动。几乎在同一时期,诸多知名大学的MBA/EMBA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作为指定课程内容。
随着拓展的发展与普及,它也在不断的完善与细化中。拓展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都是针对学员的要求而精心策划的,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把训练中得到的应用到工作中去,这也是拓展这一新事物存在的真正意义。
经典拓展训练项目:
1、雷区取水
项目介绍:在一个直径5米的深潭中间有一盆水,仅用一根绳子,在不接触水面的情况下取到那盆水,想一想可能吗?团队的智慧可以把它变成事实。
项目目的:提高队员组织、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与技巧,尤其是团队的领导艺术和技巧,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运用。行动之前的讨论和计划对于事情的成败起重要作用。通过这个项目能够培养人处理事情良好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培养队员集体荣誉感,为团队勇于奉献的精神。
2、无敌风火轮
项目介绍:提供报纸,剪刀和胶带。靠大家的智慧和团队的协作在脚底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共同走完一段不容易的路程。
项目目的:学习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检验组织成员工作主动性,建立团队自己的节奏,协调一致对组织的重要性,并体现个人与团队的相互作用。
3、信任背摔
项目介绍:参加实施的队员站在高处边缘,两手反交叉握拢弯曲贴紧自胸前,两脚并拢,全身绷紧成一体。后倒时,头部内扣,身体不能弯曲,两手不得向外打开。参加保护的队员位于低处,两腿成弓步且相互抵紧,两手搭于对方肩上,掌心向上,上体和头部尽量后仰。当实施队员倒落时,全身协力将实施队员平稳接住。
项目目的: 营造信任环境,建立换位思考的意识,通过身体接触,实现情感的沟通信任与责任。
4、空中断桥
项目介绍:参训队员爬越 9米高的断桥立柱,站立于断桥桥面之上,两臂自然平伸,保持身体平衡,移步至桥面一侧边缘,以后脚的蹬力,使身体向前跃出,跨过断桥落于桥面另一测,平稳走到终点。
项目目的:克服紧张情绪、战胜恐惧心理,培养果敢的执行力。借助外势、建立突破自我、挑战困难的自信心与勇气。
5、孤岛求生
项目介绍:将所有队员分成三组,安置于三个已规定的岛上(珍珠岛、瞎子岛、哑巴岛)。各组队员扮演各自岛上的角色,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完成任务。
项目目的:培养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建立团队的动态管理。
6、鳄鱼潭
项目介绍:利用三个油桶、两块木板,所有人不得落地安全通过一个个的鳄鱼潭。
项目目的:建立统一沟通标准,避免因标准的不统一而造成大家的混乱,延误时间。正确分析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学会细节管理。
7、毕业墙
项目介绍:团队在没有任何器材的情况下共同努力翻越 4米高的墙壁。
项目目的:培养自我管理与定位能力,增强团队的协作力,共建高效团队。
8、生死电网
在2012年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优秀青年干部培训中,人资部与丰满培训中心着眼于公司发展战略要求,深入研究项目需求分析,精心策划项目设计方案,大胆创新项目过程管理,有效实施项目运作流程,在青年干部培养实践中探索出一套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以“十个一”活动贯穿项目始终辅助培训教学,应用4种教学方式、5种管理模式、沉淀出6项学习成果,简称“456项目体系”的青年干部培养特色新模式。
“456项目体系”主要内涵
以四个导向为切入点设计培训方案:即以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学习与交流相结合;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
开展“十个一”活动: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警示教育,一次拓展训练,一次读书交流会,一次生日party,一次党性材料分析会,一次座谈会,一次参观水电博物馆,一次篮球比赛,一次辩论赛。
四种教学方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参观学习,体验式学习。
五种管理模式:全封闭式培训,团队学习,互动教学,自主管理,积分考核。
六项学习成果:每周周报,PPT成果汇报,学习行动笔记,感悟集,学习论文,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两结合”指学习内容结合工作;“4A”指4项行动计划)。
“456项目体系”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将现代企业培训管理理念渗透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成年人学习的固有规律,使培训学习从单一的学员对知识层面的认知上升为以更新观念、拓展思维、锤炼心态、提升能力为重点的全方位、立体式互动交流,实现从听到、知道、认可、实践,到行为改变的递进关系,使培训价值达到最大化。
“456项目体系”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突出解决公司对青年干部能力要求层级和标准的专项问题,结合科学的培训需求调研分析,通过对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实现“456项目体系”的建立。
基于“456项目体系”的实践
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课程设置及应用
设计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党性修炼、卓越表达、思维激荡、知识拓展、管理提升。“党性修炼”加深青年干部对新形势的认识,提高对国家及公司政策领悟能力,着眼公司战略总体目标,提高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卓越表达”提升个人公众表达能力,学习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思维激荡”突破传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个人思维方式,重新认知自我,不断提升;“知识拓展”中学习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非专业领域的学习,扩宽视野,接触前沿理论知识,了解新领域新信息;“管理提升”中学习管理理论,提升管理效能,提升个人领导力,学会合理制定计划,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执行力和贯彻力。
以流程为导向全过程管理。为加强对培训班的有效管理,培训中心特意安排了具有多年培训管理经验的四位老师分别负责培训班的各项管理及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培训前期,由专人负责培训学习手册的编排印刷,培训学习资料的排版装订,培训实施过程中所需教学物品准备以及会场设备的调试等;培训实施过程中,通过“互动教学、分享交流”等多种管理模式,努力使培训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确保实效”的主旨;培训结束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整理培训相关资料,撰写培训评估报告。对学员工作改善行动计划进行后期跟踪回访,收集经典案例,并对下阶段的培训工作进行合理优化。
以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能力为导向,学习交流相结合。交流是促进团体学习效果的基本方式。在“读书交流会”、“PPT学习成果汇报”以及课后“学习园地”感悟粘贴等过程中,都给学员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一是“每周简报”的交流方式。班级成立编辑小组,针对一周在培训中心学习、生活等情况制作简报。简报内容包括一周动态、学员学习的心得体会、所感所悟、风采展示、分享互动,每位学员都可以在简报上发表文章,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二是“学习园地”的交流方式。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学习园地,学员们可以把自己学习的感受或老师课程中讲到的经典语录写在即时贴上,粘贴在学习园地,课间学员们相互浏览,一周总结一次,评选优质感悟,大家分享。
三是“爱心家园”的交流方式。41位学员,每位学员都通过抽签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神秘伙伴,这位神秘伙伴的到来,使自己有了一次奉献爱心的机会,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默默关注着他,记录他的成长以及每天的表现,把想对他说的鼓励粘贴在“爱心家园”上。在学习的同时,使学员都能感受到被别人关注的温暖。班级里的爱心大使会不定期的宣读爱心语录,传递每个人的爱心。
四是“总结分享”的交流方式。每周的课程结束后,学员根据一周学习内容进行小组学习,相互分享学习体会,并选派代表和全班分享三点,同样的知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学员以空杯的心态从别人的收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
五是“辩论赛”的交流方式。聆听智慧交锋,感受语言魅力,举行以“责任·能力”为主题的辩论赛。辩论中双方辩手各执己见,据理力争,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出辩手良好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的综合能力,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六是“座谈会”的交流方式。培训班党支部召开了“依法治企”学习座谈会,并邀请公司监察部同志参加。座谈会上深入学习了新源公司依法从严治企有关要求,分析了公司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实施工作改善4A计划。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在学习期间,每位学员要填写两结合工作改善“4A”计划,以一周为节点,总结学习收获,反思工作改善点,将思路转化成方案,再将方案转化成今后的行动计划,应用smart原则(可操作、可实现、可衡量、可评价、有时间限制),制定并描述计划实施具体步骤。根据计划的制定,实施改善行动,使培训有效落地,实现成果转化。
四种教学方式的应用
在教学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讲授课程之外,还设有专题研讨、参观学习、拓展训练。
专题讲座。为了使每位参训学员训后在思想境界上有新的提升,理论水平有新的提高,能力素质有新的增强,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有新的突破,培训班安排了包含多学科门类的30个专题,涉及历史、社会、管理、科技、法律等学科知识,并结合当前时政,开设了关于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辅导、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专题讲座中,课程将互动方式的演练、角色替换、情景模拟、管理游戏、结合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性格测试等穿行,老师们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表达技巧都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正确领会上级领导意图,有效完成组织任务》课程中,为加深学员对课程的理解,主讲老师设计了“最佳搭档”的互动游戏。课后,学员们分享了学习的所思所得。学员张会贞就在以“参与、分享、反思、成长”为主题的所思中写到,游戏过程中被指挥者茫然等待命令,指挥者情急之下有亲自操作的冲动。反思工作中,作为上级领导,如追求自己对权力的掌控,习惯于指挥部下,这种“大权在握”、“命令为主”的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自身压力过大,员工过分依赖领导者,个人的才智和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很难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专题研讨。在专题研讨活动中,分别通过班委、党支部、各小组队长组织,选定研讨主题、设计研讨流程,组织研讨过程,使学员相互学习,畅所欲言,有效沟通,实现思维拓展,观念交流。培训班顺利完成了“读书交流会”、“党性分析会”等专题研讨活动的召开,并对研讨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整个过程,一方面使学员丰富了学习内容、交流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参观学习。参观学习将学习与实践有效结合,在学习的同时,放松身心,交流感情,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体验式学习。从团队建设、室内体验式活动、户外拓展、晨练四个角度设计了体验式学习内容。将直接的感官体验和知识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体验式学习,强化青年干部的集体意识,培养团结协作、勇担重任的团队精神。体验式学习对个人而言,使学员战胜了自我心理舒适区,克服恐惧,直面困难和压力。对团队而言,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使团队成员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正确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五种管理模式的实践
“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指严把各项考核制度,实施军事化管理。学员按照考勤要求,按时上课,并且克服严寒及自身生活习惯,每天坚持晨练,他们用整齐的步伐迎接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用响亮的口号传递着青年干部的热情和活力。
“团队学习”的管理模式。即将学员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队长、队长助理、纪律委员、5S委员(5S源于日本精益生产,此处特指维护小组环境,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员可自愿竞争上岗。队长带领小组进行团队建设,组织大家制定本小组的队名、队徽、学习目标、学习公约,并依此进行风采展示。团队学习中,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队长负责组织在课程实施过程的小组案例分析、总结研讨等环节各小组成员的发言;队长助理负责收集学员的学习感悟,课间粘贴在团队的“学习园地”上;纪律委员负责维持本小组及班级的课程纪律;5S委员负责带领团队成员维护小组的5S环境。
“互动教学”的管理模式。即由主讲老师负责课程内容的完整讲授,助学师进行课前气氛的调动和培训现场管理,使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里“享受知识的盛宴”。“课间操、小游戏”等多种互动方式,能充分缓解学习疲劳,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程度来吸收课程内容。
“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班中成立党支部及班委,实施管理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班委成员由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组成,党支部成员由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成,他们承担着沟通师生、引导班风、服务学员的重要任务。学习过程中组织策划实施贯穿项目始终的“十个一”活动,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通过QQ群、飞信的建立,搭建学员相互交流平台,辅助培训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积分考核”的管理模式。即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团队累计积分制,分别针对团队建设速度、风采展示、课堂互动、5S环境、精彩感悟、研讨总结、竞赛活动、好人好事、课堂纪律等环节,应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将得分情况真实有效地反映到班级评分规则表中,运用透明机制,评选优胜团队,激发团队学习热情。
学员展示的六项成果
每周周报。由班委会成员组成编辑部,针对每周的培训学习情况编写周报。周报内容包括:本周要闻、本周动态、组织活动、心得体会、学有所思、培训分享等模块。学员积极投稿,针对课程、活动等自拟主题,分享心得体会。周报提供了学员交流的平台,全方位展示了学员学习期间各项收获以及丰富的培训学习生活。
学习成果汇报(PPT述学)。学员间的交流在整个培训班的培训管理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为其搭建起了多样性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学员间学习成果交流。如每位学员五分钟的PPT述学,就是由学员梳理、提炼、总结其学习期间的所感、所悟、所得而进行交流。
学习笔记。为学员设计了专门的学习笔记本,学员每天都将学习收获整理成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知识点,学习期间经常回顾翻阅。培训结束时,每位学员的笔记本上都写满了各自的收获。
感悟集。学习园地是培训班的一个亮点,课间总能聚集许多学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大家相互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期间共收集到300余条学员的感悟,且把这些感悟装订成集,作为学员学习生活的一个美好纪念。
学习论文。学习的真谛是能力而非信息的获得,学习期间每位学员将学习所得结合自身工作撰写学习论文,41份论文分别从多个角度设定主题,涵盖了公司系统生产、管理、建设、安全、企业文化等方方面面。
工作改善4A计划。培训设计始终遵循“学以致用”的培训理念,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分别制定了个人的“工作改善4A计划”,计划中详细描述如何按步骤将学习所得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各项工作业务能力,最终实现行为的转变。
制定行动计划作为学习成果的重中之重,密切联系了学员实际工作,优化了学员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增强了全局意识,提升了系统思考能力。由于行动计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持续性,这样就促使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
利用信息反馈进行培训评价和改进
为保证培训课程的顺利开展,达成培训的最终效果,在培训中期,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由班主任老师全面收集学员对培训过程的建议,以及对活动安排、课程设置等信息,以此进行培训效果的整体评估。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培训内容、师资水平、培训管理、后勤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在对评估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复查的基础上,对培训效果再次进行跟踪调查,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及提出的有效建议。
“456项目体系”的鲜明特色兼具推广性
关键词:达标检测,政治高效课堂,重要环节
Abstract: the standard test is a test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important segment. To construct around teaching target has a variety of forms, distinct, consolidate, and link the current politics, expand the extending function training topic, and through the level of training, evaluation, create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high benefit of the political class.
Keywords: standard testing, political efficient classroom, important segment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我校承担的重庆市《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中,我们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建构了政治“三段六步”课堂高效教学模式。该模式将一堂课大致分为“自主学习”“展示点评”“达标检测”三个阶段,分别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六步”是对“三段”的细化,即“目标导学”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展示点评”“训练建构”“达标拓展”。其中,“达标检测”是政治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作业训练测评,巩固基础知识,强化重点难点;培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真正实现知识的达标和能力的转化,是完成拓展延伸任务的重要阶段。
一、建构训练巩固强化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手段日趋多元化,课堂高效教学要求建构质量高、数量精、层次分明、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作业训练,以巩固基础知识,强化重难点,真正实现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
(一)围绕目标构建训练
达标检测要围绕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思想是以实施新课改理念为主线,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抓手,为知识服务、为教学服务、为育人目标服务,作业量少而精。恰当的作业训练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业训练的形式一般有口头、书面、实作三种,“口头”是指用简明扼要规范的述语回答问题;“书面”是指用书面形式,做填空题、改错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等,以规范书写,严谨解题步骤;“实作”是指做实际操作的实践、试验或做有关表演,让学生体验、感受,从而透过现象总结、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书面的作业训练按使用时段一般又分为课时的精练、章(单元)达标测试,半期或学期的综合测试等。课时精练按在课堂前后的使用时期,又可分为“课前练”“课堂练”“课后练”。“课前练”(课前预习时学生自主梳理有关知识的预习性引领训练题),是指针对课程标准进行清单式基础检测,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和重点,帮助学生提炼、总结、升华理论观点及原理、结论性观点的训练;“课堂练”(课堂合作研习)是指配合教学过程,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创设的测试当堂教学有效度的检测题。它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揭示学习过程中深层次问题,训练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让学生对重点难点进行感悟、体验、实践、提升;课后练(课后拓展探究),是指课后对学进行的经过优化的高效率的巩固训练题。它对整个课时进行源于教材的巩固训练,宽于教材的拓展探究,让学生自评课时目标的达成效果。章(单元)达标测试,半期或学期的综合测试等,则是根据该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时政热点问题,进行高考动态模拟链接,为重难点问题树立标高,选择编写一些结合现实及学生生活,设计出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着重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巩固基础强化“五性”
作业训练建构原则,既要本着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又要注重利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业训练建构要体现“科学性”、“目的性”、“实用性”、“针对性”、“功能性”等“五性”原则。
“科学性强”:是指练与测,注重基础,注重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注重政治术语表述的规范性,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课前练”“课堂练”“课后练”到章(单元)达标测试等,统筹设计,反复筛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次分明,题少而精,力避重复。
“目的性强”: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环节,体现教学程序,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并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
“针对性强”:从内容形式,思路技巧,训练测试,感悟拓展,环环相扣,模拟生活情景,高考动态链接,提升智慧能力,体现新课改综合应用及创新理念。
“实用性强”:从“课前练”“课堂练”“课后练”到“单元练”等,填空题、改错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分析题等形式多样、训练检测、方便灵活、实用性强。
“功能性强”“题型新颖,题少量精,难易适度,既有利于减负提能,又能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创新,强化重难点,使教学轻松愉快。
二、统筹创新达标拓展
作业训练检测的设计,要创新理念,统筹规划,既要达到新课程标准对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要求,又要对新知识进行重组升华,培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知识能力的拓展延伸。
(一)作业设计分层达标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有差异的,中学生在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用差异为教学资源。作业设计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切实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人定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却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政治作业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其做相应层次的作业,以达到他们建构知识的目的。要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训练,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即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超额加分作业。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每个人要完成。兼顾学生好中差生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选择作业,学生各取所需;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超额作业,不作硬性规定,让学生有更大的作业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做不同层次的作业,予以加分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变“要我做作业”为“我要做作业”。
为促进各类学生学业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的自主精神,作业内容设计既要有与教材相联系的,也有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鼓励学生开阔思路,作业形式多样化。在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上也进行分层设计,做到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创新目标的统一。后进生控制作业量,降低难度,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实现发展目标,力争通过训练使其中一部分跨入优等生系列。优等生减少作业量,但要增加难度,给予自由发展的时空,适当减少他们做基础性作业练习的量,把他们从简单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综合性、灵活性一体的挑点性习题,实现其创新目标的达成。学生作业训练的分层不是给学生贴标签,下结论,是适度地根据学生的现状,帮他搭架子,分梯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效益最大化。分层作业还要从学生本身智能特征出发,设计绿色评语,以评价的个性化,对不同学生,予以激励,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创新能力的生成。
(二)链接时政,拓展延伸
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课程改革虽然在尽力使教材与现实接近,但教材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种相对的滞后性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作业设计中注重与时政相结合,从现实中提取丰富的教育素材。以时政热点为契合点,通过问题的巧妙设计,让学生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灵感,张扬独立见解,创新思维。这不仅拓展延伸了教材资源,而且使作业设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时政热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注重趣味性和时效性。对时事材料要精心选择,既要注意覆盖面,又不能太滥。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社会关注度高的时政材料。既能佐证教材观点,又能用教材观点来剖析时政材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政治课堂,使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最大化。
在政治作业设计中,关注时事热点,合理地运用时事信息。这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渠道,又能弥补教材滞后形势发展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关注社会,树立责任意识,现代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体现政治学科的教育价值。
提升初中生阅读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阅读教学的过程,是通过引导学生读书,使之获得精神感受及体验的独特过程,它通过学生、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初中生在阅读实践中塑造自身的性格特色,学会表达自我,从而实现完善自我,这是学生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两方面着手论述。
一、 培养阅读习惯,丰富课余阅读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基础的第一步。阅读对于初中生性格的塑造,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道德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它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阅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加以有目的的培养,力求使阅读伴随学生的终生。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书籍阅读。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而且可也提升自身修养。阅读应广泛而丰富,不仅局限于课本、范文,应全面阅读,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对于初中生来说百利而无一害。教师要督促学生阅读,并且加以正确的引导。
二、引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主动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初中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能引起其兴趣的事情往往投入更多。教师应积极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从兴趣入手。首先,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是引发学生兴趣的最好途径。语文是很有趣的一门学科,其本身就魅力无限,令人神往。教师可以通过幽默的课堂语言、肢体动作,在听觉和视觉上对学生的感官加以刺激,吸引其注意力,引发其兴趣。与课本有关的小故事、文人趣事、写作背景、历史事件等都可以是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教师只要稍加修饰,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师生换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是使学生加入到课程当中来推动课程的进行。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由学生来讲述课本文章的有关背景、作者简介、涉及到的历史故事等等;或者通过角色扮演,还原文学作品,为学生领悟文学作品铺桥搭路,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对课本涉及的东西想有更多的了解,这就刺激学生主动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文学作品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讲,是兴趣刺激了阅读,有了量的积累,阅读能力的飞跃指日可待。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工具,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方面效果值得肯定。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具体,丰富了课堂的艺术性、直观性,为初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它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多方面刺激,促进初中生大脑智力的开发,不仅为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有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在视觉上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讲解一些作者的生平及背景,在听觉上利用多媒体穿插背景乐,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作者其他的书籍,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多媒体运用于阅读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并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能更加深入地感悟文学作品。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理清人物关系及其文化背景,增加课堂的涵盖面,突出重点难点,并且可对课本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使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活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阅读,有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方法,熟练阅读技巧,掌握答题关键,提高阅读的效率。
1.指导学生有层次有目标地阅读。首先速读,了解文章主旨大意,掌握作者的一个大概的感情倾向,主要阅读文章的首句、末句,关注其转折的地方;接着带着问题精读,做出相应的标记,仔细斟酌作者的选词用句,充分理解文章主旨,关注细节;最后研读耐人寻味的字句,研究作者的写作手法及文章的深层寓意等等。
2.必要的阅读训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实践。阅读训练要涉及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问题要涉及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方方面面,既要有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考察,又要有个别重点段落的理解考察。还要在阅读中仔细推敲其语言的运用,可以总结、积累、背诵优美经典的句子,逐步提高阅读效率。
3.在训练之余,重视学生的课外延伸,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同一写作题材的不同文章,同一主题的不同体裁等等,丰富阅读面。当然,提倡课外阅读延伸并不是要忽略课本,课本也是阅读的好材料,要以课本为基础,做好积累。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它既是学习资源,又是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课本内容,使之成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容的价值体,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积累更多阅读技巧。最好的技巧就是积累,语文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积累,帮助其完成深层次的理解。
4.现代文作为中考的重点,在阅读训练中应加以重视。首先,纵览全文,理清作者思路,抓住主旨。文章中的关键句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情感倾向,主旨在文章结构的本布局谋篇中往往也有迹可循。比如一些过度、转折、链接作用的句子、段落,都有助于梳理文章结构,找出文章主旨。其次,审题要仔细,抓住问题的关键,寻找突破点。题干一般会对应文章顺序,会对文章定位有提示,只要找出问题对应段落,仔细研读揣摩,不难答题。最后,组织语言,准确答题,抓住关键点,既要有结论,还要有分析,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对于特殊类型的开放式题目,不要肆意拓展,不能脱离文章的主旨,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作答。
五、以学生自我阅读为主,鼓励学生感悟
“言有尽而意未尽”,阅读是一种再创造活动,阅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对其再领悟,再创造。而初中学生的阅读再创造活动就是阅读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课堂阅读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具有个体化的特点,是学生个体选择的体现,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为学生阅读指明方面,并加以监督指正,帮助其形成阅读思维,培养思维模式以及情感体验。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其自我学习,通过阅读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和作者产生共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带领其感悟作者所感,提高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阅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感悟,进行深入阅读。朗读是带入学生进入情境的好方法,有效朗读与文字语言、思想情感紧密相连,其需要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饱含感情的朗读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感情,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