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

第1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外实训;实训管理;跟踪管理

1问题的提出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是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社会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校外完成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特别是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的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已成为他们毕业实训的主要方式。

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到与学校合作的IT公司实训基地;

到社会的软件技术培训机构;

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训单位等。

学生到IT公司或软件培训机构等进行毕业实训,主要有以下优点:

通常是实际项目驱动,技术提高快;

实境训练,技术氛围好,学生进取心强,效果好;

接近社会环境,快速提高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实训公司或培训机构推荐就业,就业效果好。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有诸多好处,但对学校却出现了管理难的问题。虽然学生所在实训单位会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毕业实训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后且最关键的一步,学校绝不能放任不管,而且还必须要严格管理。校外实训单位性质不一、实训地域分散、实训周期长短不齐等因素,大大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如何对在校外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关系到学生毕业实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是近年来许多软件学院甚至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本文结合我院的具体做法,探讨了如何对校外毕业实训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便于阐述,我们将校外毕业实训划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校外实训申请、实训过程和实训成绩评定等阶段,下面依次阐述。

2校外毕业实训申请的管理

为严格管理,我们要求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必须事先申请,具体申请时间为毕业实训的前一学期末(两年制即第三学期末),这样学生在该学期结束后,就可以直接去校外实训,帮助学生提前就业。

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200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软件学院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工教(2009)27号)。

作者简介:韩玉民(1963-),男,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教育;车战斌(1964-),男,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SOA、软件技术教育;买志玉(1976-),女,专业负责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

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学生申请校外毕业实训需要填写申请表、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等[1],内容如下。

校外毕业实训申请表: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校外实训单位、实训时间、课题名称及来源、个人申请理由、校外实训单位签章、学校审批意见等。

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主要包括校外实训课题的基本信息、学生承担的设计任务、工作进度安排、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实训单位签会等。

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主要包括实训单位的联系方式、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学生家长签字和联系方式、学生保证条目和签字等。

上述申请资料主要为了确保学生是真正到实训单位进行实训或实习,且家长知情并同意。这样可有效防止学生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闲逛而失控,是对学生负责。

通过学校审批的学生就可以按预定的时间到校外的实训单位进行实训。

3过程的管理

校外实训中最重要且最困难的是实训过程的管理,学生在校外实训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中途退出实训、与实训单位或培训机构发生矛盾、更换实训单位或中途就业等,甚至有的学生私自退出实训在社会上流荡。所以必须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实训活动,才能及时掌握情况,及时与实训单位沟通并解决矛盾,防止学生出现意外情况。

我们对实训过程的跟踪管理,主要采取指定校内指导教师、对集中实训的学生指定临时负责人、学生要进行周报和月报、学校教师到实训单位探望学生等措施[1]。

3.1校外、校内共管机制

如上所述,我们要求学生在申请校外实训时要提供实训单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这样可以与实训单位随时进行有效沟通。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我们还为每个学生都指定有校内的指导教师,他们主要负责与学生保持联系,如通报校内有关通知、收集学生汇报、了解学生实训问题、指导毕业实训报告撰写、批改实训报告等,并参与毕业实训成绩评定。这样就将校外实训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到人,不会造成管理脱节。

3.2定期汇报制度,加强监管

为了及时详细地掌握学生实训情况和实训效果,我们要求校外实训的学生有周报和月报,即每周写周总结,每月写月总结,每一实训阶段要有阶段性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生活、感想、心得、对实训单位和学校课程的意见、建议等方面。总结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校内对应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是纸质的。校内指导教师汇总后交学校实训管理部门。

通过学生的周报和月报,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训情况,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会将实训机构一些好的做法反馈给学校,也会对学校课程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周报和月报外,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我们要求实训单位要对学校有正式的周报、月报,或阶段性的学生学习情况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进展情况、目前的实训课题、每个学生本阶段的表现等,同时还包括实训单位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建议。

3.3实地走访学生,了解第一手资料

为了能详细掌握校外学生的实训情况,在实训期间,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或城市,我们会派出教师到实训单位走访、看望学生。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与学生座谈、听取学生实训情况汇报、与实训单位座谈等。

教师到实训单位看望学生,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学校可以掌握学生实训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学生对看望他们的老师非常欢迎,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提升了学校影响力;另外还可以增进与实训单位的感情,有利于长期的实训合作和学生就业推荐。因此到实训单位走访学生,是增进学校、学生和实训单位多方感情的有效方式。

4毕业实训成绩评定

毕业实训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最后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并给予成绩[1]。

如何对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是一个难题。我们采取的是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小组协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软件项目文档质量等方面,主要由实训单位的指导教师来考评。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需要指导教师和实训单位签章。

校内指导教师给学生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包括学生毕业实训报告(论文)质量、学生实训期间对学校的汇报和联系情况等。

由于学生实训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在实训单位完成,所以校外实训单位评定的成绩比例占总成绩的80%。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

5就业跟踪管理

在校外实训单位进行实训,实训单位通常会负责推荐学生就业,且通常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优先推荐,所以学生的就业时间跨度很大,管理难度增加。虽然有的学生已就业,但在真正毕业之前,都属于毕业实训阶段,学校必须负责管理。实际上,是由推荐工作的实训单位和学校共同管理,即就业跟踪管理。

就业跟踪主要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工作情况,如工作性质、薪酬、对学校培养方案的建议、用人单位的意见等。我们主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必要时会到就业单位走访,学生也会不定期地进行工作汇报。

6结束语

完善的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以及保证制度严格执行的机制,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并由教研室、学生部和教学部等部门联合对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管理。在过去四届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外实训的学生没有发生过大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严格管理也非常赞赏,认为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和管理到位。

由于校外实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实训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虽然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学生喜欢行政管理、IT营销等,所以会进行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实训,使学校难以评定毕业实训成绩。

有的学生在实训阶段直接就业,无法完成完整的毕业实训项目开发,给毕业实训成绩评定带来困难。

个别自己联系实习实训单位的学生,可能利用个人关系开具虚假实训鉴定材料、随意拔高实训单位的实训鉴定成绩,扰乱了正常的实训成绩评定秩序。

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最根本的是要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实训情况。培养学生的最好结果是使学生都能顺利就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对一些从事不对口专业实训和工作的学生,我们采取比较灵活的考评办法。

校外毕业实训管理是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学生管理课题,随着校外毕业实训的社会化和管理制度化,校外毕业实训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完善,实训效果也会更好。

第2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1.1高职院校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教务部门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实践、实习教学方案、大纲;审查和协调全院的实习实训计划和经费预算;配合有关教学单位组织并推动实习实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助各教学单位开展实践基地建设,收集资料、组织经验交流;实地调查、了解实习工作状态和实践教学管理情况;向主管副院长汇报全校的实践教学工作。

1.2学校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负责指导、管理本单位的实践教学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指导编制本教学单位各专业的实习实训方案、教学计划和大纲、经费预算,审定专业负责人指派的指导教师;督促、指导和帮助各专业进行实习实训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质量及效果;总结本教学单位的实习工作经验并组织经验交流。

1.3学校各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质量及效果。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编制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方案(计划)和教学大纲、经费预算;指派实习指导教师并检查和指导工作,实习结束后组织审定实习成绩,向教学单位领导汇报实习工作情况,整理出每次及学期实践教学工作总结(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2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建设

2.1实践教学教材(指导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教材即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指导书)是进行实习实训的指导性文件、制订实习实训方案(计划)、组织实习实训活动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各教学单位在负责人领导下,各专业负责人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组织制(修)订综合、专项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指导书)。各教学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和审核工作。为提高实习实训效果,有关教学单位应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动员会,说明各项任务、目标、流程和要求,并做好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工作。教务部门负责进行抽查实践教学文件的科学性,检查实践教学活动管理的规范性,检查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是否到位、组织是否周全、监控是否合规、文件归档是否规范。实习实训大纲(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实习实训的性质、目(标)的、任务与要求;实习实训的内容、方式与方法;实习实训的地点、程序与时间安排等要求;现场教学(包括参观、讲座、报告和社会调查等)的内容与要求;对学生、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要求;实习实训考核方式与标准及参考资料等。

2.2实践教学计划(方案)管理措施。实习实训(方案)计划是根据实习实训大纲,结合实习实训时间、现场条件等拟定的实习执行性文件。校内实习实训(方案)计划由承担实习实训任务的教师负责拟定,校外实习实训计划由专业负责人组织拟定或与实习实训基地有关人员一起研究拟定。有关教学单位应于每学期结束前将下一学期经教学单位负责人审签后的重要专业实习实训(方案)计划报送教务部门,并经汇总或调整、主管院长审批后,编入学院校历下达。实习实训(方案)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实习实训目的(标)、任务、地点、时间、内容及程序、指导教师、考核评价等。

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建设

3.1实践教学场所使用和管理办法。

1)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和各教学单位管理。原则上,公共类实习实训场所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场所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管理。

2)由学校实训主管部门管理的实习实训场所,各教学单位使用时应按照学校要求,提出使用申请,由教务主管部门协调、实训主管部门具体安排。

3)各教学单位管理的实习实训场所,由各教学单位组织申请、使用和管理,其它教学单位需要使用时,可与分管教学单位协商,或由教务主管部门协调使用。

4)实习实训室(场所)的管理单位要做好资产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做到账实相符。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做好耗材的计划、预算与采购工作。

5)实习实训室(场所)的管理单位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计划、安排、记录,切实做好设备、仪器、室内卫生工作及室内文化建设,及时做好设备、仪器的清点、维护和保养工作。

6)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所管实训室(场所),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防止设备、仪器和场地的闲置、浪费和损毁。专业通用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85%以上,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利用率应达到60%以上。实训室利用率(%)=两学期实训室利用率之和/2,学期实训室利用率(%)=实训课时数/16(学期周数)×30(周课时)。

7)利用率低、达不到要求的实习实训室(场所)、仪器和设备,由学校收回统筹管理。

8)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发挥实习实训室(场所)的功能,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专业性强的实习实训室(场所)、仪器和设备,要积极引进校外资源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3.2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经费根据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数、学时数、耗材需求、指导教师情况等项目进行预算,报教学单位及实训主管部门、教务部门审核或审批,按照学校的经费管理规定支出和核销。

3.3实践教学教师管理建议。要在实训基地内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作风过硬、业务一流的师资队伍。主要内容包括:实训管理员的管理与培训,实训指导教师的安排与培训、考核、评价,建设实训基地人才储备库等。

1)指导教师应深入实习现场,指导、监督学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

2)生产实习中,指导教师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指导教师,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好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从事其它工作,不得私自找人顶替指导。

3)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与安全。重视劳动和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技术劳动和公益劳动。

4)抓好“讲、演、练、导、评”五个环节:①讲巿巿巿根据实习实训大纲和(方案)计划,向学生讲解实习实训的内容、目标、方法和要求。②演—巿巿向学生进行操作示范表演,应边演边教;③练—-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求动作规范,掌握操作要领、技巧和程序。④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姿势和操作方法,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⑤评—-每天或每阶段实习实训结束时要组织评议,可采取教师评议或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议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纪律情况、实习实训(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操作水平等。评议结果可作为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依据。

5)负责分散自主实习的指导教师应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定时、定点给予指导和考核。

6)各教学单位、各专业在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结束时认真做好总结、交流工作,做好实践教学文件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4实践教学学生管理措施

1.学生应按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在实习实训指导手册指导下,按照计划进度的要求与规定,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要坚持写日志、记录,按时完成实习实训任务,认真撰写好实习实训报告或总结。

2.尊重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虚心学习、虚心求教,把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有机联系起来。

3.分散自主实习实训的学生到达实习实训单位后,必须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与单位指导教师一起制订好实习实训计划,并及时寄给负责本人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校内教师。认真记录,收集、积累资料,认真撰写实习实训总结或报告。

4.自觉遵守实习实训纪律。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职业素质训导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检查、辅导、安保、督促、考核、评定等。

5实践教学成绩考核管理措施

1.学生必须按照实习实训方案(计划)要求,完成实习实训的全部学习和工作任务,提交实习实训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及其它作业或作品,并参加规定的以口试、笔试、答辩或实际操作及其它有效方式进行的实习实训考核。

2.实习实训成绩按学生的实习实训态度、遵守纪律情况、小组(团队)或个人表现、任务完成情况(或分散自主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评语)、实习实训日志或记录、实结或报告等确定实习实训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3.在评定实习实训成绩时,各专业可根据不同工作内容、作业或作品、日志或记录、总结或报告等所用时间、所用精力和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内容等表现水平、效果等,在各自实习实训(方案)计划中,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所占比例、考核评价方式。

6实践教学文件管理措施

第3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物流软件实训;教学方法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物流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的硬件技能逐渐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取代,突显了操控这些硬件设备物流软技能的重要性。物流人才的需求变化往综合型技能人才方向转移,企业高素质人才缺乏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完善矛盾突出,因此高职院校抓好物流软件实训是培养学生掌握物流软技能的必由之路。

1 高职物流专业定位

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社会上需要的是综合的人才,我们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但要重视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应构建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以企业岗位为导向。据2008―2010 届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达 87%,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达51%,一年后离职率达 45%。可见,本专业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较高,但离职率和专业相关度也较高,人才供需结构矛盾使得很多学生转行业。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多个岗位的理论与技能,增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连接,满足企业的动态需求。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 。物流技能的学习与运用是以扎实理论知识为基础。物流理论决定了学生是否形成正确的物流思想理念。物流学生的培养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物流软件实训恰好是物流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物流思维下的物流操作技能。

2 高职物流软件实训特点

目前,代表性的物流软件有环众,中诺思,络捷斯特,星城软件,益达3D实训网等;其中中诺思专注于高职物流软件应用与比赛,环众专注于中职物流软件应用与比赛,星城专注于广东技能鉴定认证,络捷斯特和益达3D实训网主要从事高职高专的物流实训室建设,益达3D实训网在物流3D仿真实训中有所创新。不管各学校最终选择哪些软件进行物流实训教学,但高职物流软件实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内容:

物流理论知识为基础。物流理论课程应在软件实训前开设,高职学生必须在大二第二学期之前学习物流基础,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等理论课程。在系统的物流理论知识引导下,学生在进行软件实训时能更主动和灵活,有限的实训时间内学生能自主地进行软件操作而不是老师在教学生才能学,或者是,老师边演示学生边做。

业务流程为导向。物流软件实训是多个子系统或者众多模块之间的操作,软件操作的顺序必须以物流业务的流程为导向,孤立的数据处理学生难以明白操作的意义,类似的操作也难以独立完成第二遍。需要以完整业务流程的案例才能逐渐引导学生熟悉软件操作,并达到学生真实模型物流运作流程的独立自主驱动软件实操技能。

培养操作技能为目标。物流软件实训是将物流的业务流程数据和信息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运营管理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操作过程中,熟悉物流业务流程是完成案例的前提,实训的目的,不单只是熟悉业务流程,更应该真实模拟仿真企业运作过程,应以学生独立完成案例为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多模块或多功能、多命令操作,学生之间分组配合完成一个案例的基本资料,仓储、运输、货代业务环节,软件模块功能操作,子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切换操作。

3 高职物流软件实训教学方法分析

课程教学目的。物流软件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教学资源,通过实训教学岗位化、业务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软件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前准备:

(1)编写模拟真实企业的物流软件教学讲义。讲义不仅要讲述软件的原理,应用课程安排、详细学习过程和任务、具体多样并富有代表性实例和数据资料。

(2)制定物流软件教学计划和课时,制作上机讲解PPT课件,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

(3)录制物流软件操作基本流程示范视频,教师课前软件流程示范并录制课时教学视频,有利学生自主学习细节和课后回顾,毕竟软件操作只能在实训机房才能进行,课后不回顾讲难以掌握,下次实训也跟不上进度。

课程教学方法应用:

(1)个人独立案例完成训练。给学生分配一个唯一的区别码分配任务和考核实训情况。

(2)班级分小组案例比赛训练。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例如六小组每组五人,分工扮演部门角色仓储、运输、供应商、客户完成完整案例并计时任务完成详情评分比较优劣。

(3)小组内再分组或分部门实训。领导与分工协作能力,适应企业岗位团队合作需要。

(4)模范学生演示实验操作过程。承受公众压力,为今后适应企业内训打下心理基础。

(5)小组代表演示实验操作过程。沟通了解同学情况,培养信任和知人善任能力。

课程作业要求:

(1)形成规范的封面实验报告。尽可能的规范模式格式,接轨企业的管理要求,潜移默化的适应公司的管理规范。

(2)截图做实验过程记录。截图记载详细的实训数据和实验信息,能形成规范操作同时方便查阅和找出错误反思反省,省去重头操作一遍的麻烦。

(3)画流程图。包括实验流程实验示意图和物流软件操作命令步骤流程图示。

(4)写出实验总结。总结是学生整体回顾实训的效果,为下一次实训归纳掌握的技能与技巧,更好的完成软件物流流程的实训模拟,甚至提出建议,改善现状并有所创新的环节。

(5)描述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掌握物流流程与物流软件操作逻辑,是信息化手段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本质需要,是学生掌握软件操作和发现改进现行软件的途径。

(6)总结发现的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培养学生操作使用分析发现物流软件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执行物流运营流程的情况,具备思考创新能力。

(7)实验报告编辑按照规范来完成,物流软件和办公软件结合使用,要求学生娴熟操作物流软件同时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展示操作成果。

(8)实验过程记录以作业(电子档或纸质报告)上交。综合评定学生实训资料依据。

课程考核。物流软件实训是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且各模块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因此学生进行考核:应安排学生在实训课结束交实训报告。通过实训报告,总结实训中的得与失,在物流理论知识上有哪些新的认识,在物流操作上是否有收获,以后还需要改进哪些方面等。教师应详细阅读每个学生的实训报告并打分。教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实训表现、考勤等方面。总评应采取满分制,由综合实训和报告成绩、平时成绩判定,按60%、40%的比例得出总评成绩。

课程探索。引入企业人员参与物流软件的实训教学,可以通过专周实训,校内培训课程或者到企业相应软件使用岗位实习。需要物流软件开发企业和物流软件使用企业协助开展。学生操作的软件就是企业实际应用的软件,真实解决物流运营问题,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视野和对软件学习应用的信心。

4 结束语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科目,科学合理的物流软件实训教学方法将能得到其他实训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实训成本低,组织实训方便,实训创新容易(包括咨询、形式和学生创造性等),实训实现可操作性强,实训教学普及效果好,企业信息管理需求和学生就业直接应用。同时这是企业物流信息化的宣传和普教途径,有效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的系统产学研互动。

【参考文献】

第4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拖实训;项目教学法;实施步骤;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293-03

《电力拖动》是电工类学生应学的专业课,该课必伴有实训操作,以往实训课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权力性控制之下,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能按照教师操作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步骤,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没有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有效地控制了实训步骤中不安全因素,做到整个教学秩序“井井有条”,这会使不少同学把刚开始学习兴趣变成了厌烦、逃避甚至和教师对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越来越淡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着手,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些问题呢?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得出,其实电力拖动实训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能使信息由单向传递,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促使学生由短时记忆,演变为长时记忆,它还能解决学生的心理拒绝问题,在学习中,使学生成了主体,老师成了辅导者。

二、项目教学法的程序

项目教学法的程度一般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确定项目任务

这是项目教学法的导向阶段,即立项。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原理图等制订项目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一般此阶段包括四步:1、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2、学生自主学习,项目开发。3、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小组的行动计划。4、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完成成品制作。

3、组织项目实施

此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对项目实施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相关资料也要及时给出。教师除了要告诉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是什么,还应该适当地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4、检查评估、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以促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小组内互评,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5、成果展示

项目实施工作结束后,对形成的优秀成果进行展示,鼓励优胜者,同时也使资源共享。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在近年来的《电力拖动》实训中,我根据上述步骤采用了项目教学法,确立了几个项目内容,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典型的控制线路——某车床的一台主轴电动机,要求能正反转控制,并要求有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试设计并装接。

1、综合实训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综合实训主要目的:①巩固《电力拖动》所要掌握的相关工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②巩固理解电气工作原理及接线技术。

③进一步掌握各元件的选择。

④培养学生的实习兴趣及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训的主要要求,使学生掌握该课所涉及的初中级维修电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①能熟练使用测电笔、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电工刀等电工工具。②掌握兆欧表,万用表等仪表的结构和原理,并掌握用其测量的技能。③掌握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应用及正确安装,理解线路的自锁与联锁作用以及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功能。④能选择器材,并能熟练检测元件。⑤掌握电工的基本技能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⑥能熟练绘制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⑦能按评分标准快速接线,并能在教师指导下安全试车。⑧要求学生在实训中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实训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实训前先期课程都应充分学习,如单个元件认识、选择、装接、拆卸等,以及万用表工作原理,电动机结构及原理的学习。实训是建立在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完成所规定的认识实习,也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控制电路设计与装接的必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训注意事项:

(1)实训前先准备好有关参考资料、绘图纸笔、操作工具、接线板、实习所用器材(多用于实际所用的,如:需两只接触器,则可放上三只,让学生自己选择)、实习报告等。

表1 评分标准

(2)在实训前先分好组,教师必须要熟悉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进行调整,一般每组4~6人,并使每组好、中、差的学生搭配合理,以利于生与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3)每组成员认真参与设计,在充分审题、分析基础上完成一个组内统一的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并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实施。

(4)学生根据本组设计的电气原理图完成接线,必须要检查。由于“强电”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考虑电路存在“短路”的可能性,故实训教师在电路检查方面给予适当指导,如主电路的“通路、短路、缺相”的检查;控制回路中的“自锁、联锁、启动、制动”等项目的检查,让学生在通电前对电路的正确性已了然于胸,能胸有成竹地通电试车。

(5)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至电动机的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加以保护,或采用坚韧的皿芯橡皮线或塑料护套线进行临时通电检验。

(6)训练应在规定定额时间内完成。

3、综合实训任务(以组为单位)

(1)根据项目内容绘制出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要求半小时内完成,小组成员分散进行,再综合,讨论决定一个组内较好的工作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经审核后方可接线。

(2)小组成员按组内所绘最佳电气原理图接线,要求严格按评分标准(如表1),从元件规格、型号选择、质量检测、器材固定,按图接线,到通电前的检查,均在给定的一个时间段里完成,该项目时间为150分钟。

(3)编写技术总结报告

(4)总结评比

综合评定采用三方考核,抓住“设计 接线试车 实习报告”几个环节考核如下:

4、编写实训报告

它是作者思想体现,是工作过程的文字表达,也是学生撰写技术性总结和文件能力的体现。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表达的重要方面,从实训开始时学生就应将设计草图、内容及接线、试车等体会记入报告草稿本内。完成时,将草稿本的内容整理归纳后编写正式的实习报告。

5、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成果展示

实训教师根据事先分好的组,把学生个体在完成该项目的质量和时间,以及每个小组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测评依据,实训结束,选出优秀小组。向全校进行成果展示,其考核方式实行三级考核,一是学生本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测自评,二是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各小组贡献的情况进行互评,从学生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互相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让他们在互评中学习,共同提高。三是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综合三个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评价。成绩在90分以上为优,80分~89分为良,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

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完成项目后,把90分以上的成果在教学大厅展示。对部分学生给予表彰,同时优秀成果也被全校师生共享。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立项目要恰当、实用

项目的确立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首先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有机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以成果形式被大多数学生喜爱,并可以用某一评分标准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当然,每个项目不一定都要面面俱到,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他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2、项目实施仍要重基础

项目教学法实施,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块,各个部分强化突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师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指导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深刻记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4、能使学生人人参与项目,并能全面发展

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 ,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分工中任务明确,要求组内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设计结果,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挑选出较好的原理图去应用。每生一块控制板接线,并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及时帮助纠正,提高教学质量。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也从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主为,转变为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为主,这为职校生走向社会,找到自己能胜任而满意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5、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白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是指操作过程中既快又不影响接线质量的良好方法的选择,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6、此法教师不减压

项目教学法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的任务未必减轻。要求教师不仅能组织和管理好教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还应具备项目规划、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对本专业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教师还必须从事研究性学习,因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根据大纲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点选好实施项目,并适当开发出一些校本课程。

第5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金融综合业务 实训教学 教学改革

如何培养能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金融人才,一直是金融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安徽财经大学一直把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作为长期课题,其中的实训教学环节也是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目前实训教学环节中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基于此,本人根据自身的《金融企业会计》及《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对《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完善《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在今后的该门课程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教学环节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金融综合业务实训》是我国各财经类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修完《金融企业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重要专业理论课程之后,独立开设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之一。实训课程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和信贷管理两个系统,其目的旨在加深学生对涉及商业银行综合业务运行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金融机构业务实际操作技能及实际管理技能,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金融人才。笔者通过对近几年自己亲身参与和指导学生实训教学的思考,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如下。

1、实训业务系统不够完善,平台运行模块内容单一、知识陈旧

《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是作为金融学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开设出来的,且一直是金融专业和其他经管类专业的考查和选修课。实训课程的模拟业务操作系统,只含商业银行综合柜面模块系统和信贷管理两个银行传统业务模块系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模拟操作的是系统提供的几个有限的银行业务模块,如基本的储蓄存款业务、对公存款业务、信贷业务、信贷风险管理和票据管理业务等传统业务模块。虽然系统尽可能模拟银行的基本业务操作环境,但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平台,且实训操作软件、实训资料一用多年不能及时更新升级。如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金融理财业务,就没能及时在《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内容中更新出来,这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相脱离,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必然造成与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的脱离。

2、学生对实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课程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在进行《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总有一些同学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重视理论课堂的学习:其一,因为理论课要经过平时的作业、测验才能拿到学分,直接涉及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问题。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会与一些相关考证相匹配,十分重要。其二,对实训课,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开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或大三的第二学期挤占了他们考研或就业的冲刺时间,加之好过关,因此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学生上实训课心浮气躁,以混过关为前提,懒得对每个实验项目进行认真严谨仿真操作。甚至有些同学把实训软件操作当做专业电玩,对此应付了之。加之,实训课教学管理力度不够,实训教学往往存在课堂纪律松懈现象。同时,各级教学督导对实训课堂的督导重视程度也不及理论课堂。因此,如果没有强制性考核要求,很多学生实训操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3、师资力量薄弱,课堂教学对实训软件严重依赖

目前,多数高校的任课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对学生教授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无具体实训经验的传授,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学校金融专业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专业教师授课任务繁重的压力较凸显。这导致任课教师的教学与现实社会的实践相互脱离的现象的发生。“实训教学”作为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也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外,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同样重要,但是目前各方面都很少能够重视教师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过分强调实训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标准化。例如,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普遍做法是,指导教师事先将模拟系统调好,然后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再由指导教师进行操作,之后由学生模拟操作。因而不少老师陷入了只要有一个好的实训软件甚至包括能自动对学生进行操作评价的软件就能搞好实训教学的认识误区。同时,使用中的模拟实训软件也存在着角色过程简单化、片面化,操作上机械性的弊端。

4、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不能真正引导学生提高业务能力

作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实践课程,《金融综合业务实训》是按班级开课,因每次实训课学生人数较多(55人/班),并通过电脑操作,任课教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实践的真实过程和效果。其课程考核方式通常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生提交的课程实验报告来进行,成绩的评定一般由实训指导教师给出,而且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这种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不能真正引导学生提高业务能力。因为一个班级的实训过程基本相同,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也基本雷同,还存在有的学生的实验报告是直接从模版上粘贴过来的案例,或者完全依赖于同组其他同学完成而自己没有真正参与的现象。所以,仅通过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进行成绩考核,并不能全面准确地衡量出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也不能系统地控制、掌握学生实训操作全过程而达到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实训效果。

二、完善《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教学的建议

《金融综合业务实训》作为一门技术性极强的经济管理类应用性学科,通过实训课程的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平台,但是现有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训的效果,使得学生的实训能力无法更进一步地提高。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金融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的教学。

1、围绕实训教学需要及时更新实训系统,改善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一是及时更新综合实训系统,使系统数据与外部实践界的数据同步,提高现实模拟程度。但并不是说一定要100%模拟真实金融运行环境,那样会由于环境的复杂和数据信息量太大使得实训很难进行下去,但是起码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实训平台的业务案例内容与现实金融界的数据保持一定的同步,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应对风险的反应能力。二是在原有的实训平台中适时增加一个动画演示金融综合业务的整个操作流程。这是因为金融综合业务不论是柜员、还是信贷的客户信息管理或信用风险评估等都非常繁杂,初学者一般很难整体理解并严格按设定的程序操作,若一个小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笔业务就不能操作成功。加入动画演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学习和模拟操作起来一目了然。三是对业务流程作易于自学习的模块化分解。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同学的学习能力特征,将金融综合业务实训学习项目分解为一个个易于掌握的子模块,当然教师做分解时要注重模块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四是对业务规则在关键流程点处的重要性进行仿真化演示。金融的业务规则一般是经过大量实践经验验证后才从中提炼出来的,是科学合理的。但其是如何产生的则被大家忽视了,正因它们是流程的核心点,我们必须把它们作为重中之重提炼出来。五是对易于导致严重后果的错误操作,应进行案例分析以避免同学走弯路。同时,要根据实训场所的情况,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如足够的电脑、一些银行业务的凭证单据样品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同时,设置多个专门机位,作为模拟不同权限机构的办公场所,力争使实训环境职场化、实训辅助工具真实化。

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积极主体性,加强对学生实训引导

实训教师要加强实训纪律管理,杜绝上网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现象,营造良好的实训氛围是保证实训效果的基础。针对实训课,授课教师远非简单地坐在教师机前用个人机对话那么简单。实训教师应努力营造逼真氛围,合理组织学生,比如模拟组建公司、设立团队、分配角色以及角色调配、交换,老师要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充分调动每一名参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情景教学,教师在实训课堂上通过开展情景模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安排每个学生饰演不同类别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并且参与情景教学的各个小组的学生之间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状态。采用这种情景教学的实训形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扭转学生之前的错误认识,从而积累正确的实践经验。同时,老师要在实训现场做适当巡视,对个别问题实施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关键点在每次实训结束前留出时间做适当的讲解;适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及时总结。讲解、交流总结、点评最好在专门场所实施,或要求所有学生关闭电脑在实训场所进行。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团队作用,增强实训教学的研讨

重视实训教学不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去。首先,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都要担任一定的实训教学工作(同时也承担部分核心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其次,注重实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校际交流、校企交流和合作,实训教师不了解金融企业实际,不了解实际业务操作情况,要想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是不可想象的。“走出去”的同时,还得“请进来”,筹措经费,聘请金融机构的一些专家参与实训教学的授课工作,或是集中开办讲座、讲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法。最后,发挥团队作用,加强实训教学研讨建立强有力的实训教学团队。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切忌单打独斗,要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研究实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切实发挥团队作用。惟有如此,实训教学工作才会真正齐头并进,得以稳定提高和进步。

4、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

实训过程和实训考核、评价机制,不能只停留在计算机或软件操作层面,要结合实训环节,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如可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考核方式,在学生考核成绩里体现其全程实训的表现。通常,评价一般由学生参与程度、过程表现、实践能力提高及提交的实训任务书等方面构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来考核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态度、完成情况、团结协作情况以及方案制定、任务实施、研讨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可通过考查学生在各实训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来的对实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训操作、测试及研讨等方面的表现;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解、思维、创造性等综合能力方面的情况。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评价的一个部分,每位学生都要对团队内成员的实训表现作出评价。最后根据学生提交资料情况,来考核学生对各阶段资料、实训报告的收集整理能力。教师评定占35%、实践能力占40%、同学评价占10%、实训资料提交占15%。全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成绩评定时既考虑到了考核本身的公平、公正性,同时又兼顾了学生素质能力的表现,给予学生客观、全面的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总之,对于《金融综合业务实训》的教学,只有各方引起高度重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大胆探索,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受实务界欢迎的各类专门人才。

(注: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本科教学工程一般教研项目《“金融业务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acjyyb2014016。)

【参考文献】

[1] 张丽霞:提高国贸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水平的探索和研究[J].科技创业,2013(10).

[2] 夏璐: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3).

[3] 于世东、吴鹏:以课程块为基础的双层次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

[4] 陈惠芳:个人理财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2009(12).

[5] 安萍、赵连华: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

第6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实训;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现实物流人才的供给缺口非常大。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已被教育部确定为我国当代12类紧缺人才之一。我国各类院校为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纷纷设立了物流专业,大量培养物流人才。更为可喜的是,一些高职院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已认识到物流专业的实操性,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训条件来培养学生的物流实操能力。然而,硬件设施建成之后,与之配套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却并不完善。

高职物流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校内实训中心

校内实训中心一般分为两部分:(1)物流设施设备实训室。包括立体仓库、各种货架、叉车、电子标签、条形码、rf手持终端等。让学生在掌握各种设备操作的基础上,模拟物流公司运作进行仿真实训。(2)物流系统软件实训室,如运输、仓储、货代实训软件以及综合实训如供应链执行系统等。校内实训主要完成教学工作中的单项技能技术训练、简单小型物流机械操作、物流岗位模拟、物流业务与工作流程模拟等基础性训练,增加学生对物流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强化和熟练基本的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学生在实训教师指导下可进行入库、出库和拣选等方面的实训,包括物流信息采集设备、分拣设备、货架及搬运设备、立体仓库等主要设备的使用,对物流单项技能技术如堆码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条码技术等分模块训练,可完成较为完整的模拟物流工作流程的实训任务。Www.133229.CoM

然而,很多院校投入巨资建成校内实训中心之后,普遍存在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另外,设备维护也是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配备专人保养和做相应的配套。从某种程度上看,花费大量的资金建立“花瓶式”的实训室是非常不可取的,而且这对于那些绝大多数资金缺乏的院校也是不太现实的。

(二)物流实训教学方案的设计

科学地设计物流专业的实训方案,合理安排实训内容,既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加强物流专业的教学活动,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在进行物流实训方案的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脱离物流企业或部门运作的实际,没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技能点展开实训教学,使学生接受的技能训练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要。有的院校在设计实训教学内容时甚至变成了物流软件的学习,使得实训重点偏移,违背了物流实训的真正目的。

(三)物流实训教学成绩的考核

课程的考核标准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制定合理详细的考核标准,是准确评定学生实训成绩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物流实训课的考核标准不够具体,实训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实训成绩影响很大,实训成绩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的实训情况。

另外,一些院校还没有建立规范的针对实训教学的考核办法,或者虽然有考核办法却没能真正落实。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那样严格。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实训课,实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物流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紧缺

随着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使得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而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严重紧缺。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已引起了经济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搬运工、装卸工、仓管员、操作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综合素质,以便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既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物流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构建模块化教学资源,通过实训教学岗位化、业务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基于行业工作过程的物流实训教学情境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

物流实训教学的开展

(一)课前准备

在开展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前,教师的课前准备与传统教学的备课不同,要求更加细致。教师要事先准备好相关物流实训资料,设计好实践操作步骤,考虑好各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好准备工作且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顺利地开展物流实训教学,使物流实训教学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

明确实训教师的地位在开展物流实训活动前,教师应明确自身在物流实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师应该是一名参与者和指导者。实训教师只有参与各个小组的实训活动,才能了解各小组的进展情况,了解学生疑惑,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指导学生在实训中快速成长,实现向职业人的转变。

设计教学情境物流教学各项目的实训环节中有很多角色,如库管员、业务员、供应商、搬运工等,所以,开展教学前需要设定好实训活动的背景,让学生基于这个背景来开展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使其基于岗位角色考虑问题,把学生逐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职业人。

准备实训材料物流实训环节中会用到很多实训材料,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应根据学生的人数、分组情况、角色类别等情况确定需要准备的材料的类型和数量。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有:(1)实验实训相关知识点。教师要把该项目模块的知识点汇总,进而形成该实训课程的校编教材。(2)物流实训设备。物流实训中涉及的物流设备很多,如物流信息系统、立体仓库、条形码、货架、叉车、rf手持终端、各种模拟货物等,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前,要事先检查和调试相关的设备,做好课前准备。(3)实训耗材。在物流实训某些项目中,需要一定量的耗材,以满足物流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使用需求。例如,仓储包装过程中要准备好纸箱、胶带、打包条等材料。同时,要确定严格的实训耗材管理制度,物流实训活动开展前和开展后要及时清点相关耗材,做好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耗材不足时应及时申请购买。

设计实训操作步骤要将物流实训操作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步骤,步骤要清晰,描述要准确,利于规范学生的操作,且每个步骤的名称要简短,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商品入库操作步骤如下:客户送来货物收货、验货、贴条码分配储位派工搬运货物上架、入库反馈。

(二)教学活动展开

实训教师做好了上课前的准备,就要进入物流实训教学环节了,一个完整的物流实训教学活动应该由以下内容构成。

介绍实训要求和注意事项实训要接触很多物流设备,涉及设备使用安全和操作规范,必须在一开始就向学生讲清楚。另外,向学生介绍整个实训课的安排和考核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利用探讨性的问题提问学生,提出任务,如“我们来实训的目的是什么?”“实训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等问题。应让学生了解一个模块要完成哪些任务,进而确定实训目标,由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实训操作。

学生分组及分配角色小组是实训活动的基本单位,因为设备有限而学生众多,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后,可以提高实训质量。根据学校现有的物流实训设备和仪器,确定每组的人数,以7~9人为宜,并确定组长。组长负责小组的全局,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分组完成后安排小组内部讨论,结合实训要求和组员各自特点,确定每人的角色,再分配相应的任务。分配任务和岗位时,要做到分工到人、记录清楚、任务明确,以便于进行岗位点评。下发小组工作表和个人工作表,便于实训完成后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考核。必要时可对每名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时间上的要求。

教师示范技能操作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把理论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这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讲授清晰,动作准确。必要时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重复操作一次。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把全部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技能操作点,同一时间内每个操作点只向2~3个组示范,然后再留时间给学生练习。

情境模拟操作学生在接到任务并分别进行操作练习后,即进入情境模拟操作阶段。这一阶段就是每组组员通过分工合作,模拟完成物流运作的整个过程。学生经过练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之后,分配好角色,各组进入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就位,进行实践操作。各组应演练多次。第一遍演练时,教师可以按步骤控制学生操作节奏,找出失误操作,及时纠正。第一遍完成后,应再多演练几遍,巩固教学效果。在情境模拟操作环节中,物流实训教师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个别指导法和巡视指导法。个别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位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技巧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实训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可保证学生正确地掌握要领,规范操作步骤。巡视指导法是在物流实训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各实训小组及学生的实训作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检查学生的操作步骤和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别问题采取个别指导方式。

(三)课程考核

第7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实训课程是高职化学制药、材料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创新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其对学生相关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技能储备和规范养成的基础性作用。但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课主要采取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以及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全部由负责实验的教师根据实验教材挑选完成,学生几乎都不参与,学生只需在实验时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即可,没有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依据实训中学生的表现和实训报告质量评判学生的实训成绩,因此未能很好实现机化学实训课程目标。只有充分重视实训教学、进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考核内容层级单一。目前的有机化学实训以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撰写实训报告为主,缺乏递进式的设计,考核项目的目标区分度不够,不利于发挥考核对循序渐进教学的牵引作用。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

(二)考核指标要素单一。缺乏多要素观测点的融合,例如缺乏文明操作的安全意识;遵纪守时、严肃认真的行为习惯;科学严谨的有机基本操作规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等等。有机实训评价指标大多偏向机械性的操作程序,教师很多时候凭印象打分,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要素,未能与实训目的紧密结合。

(三)考核过程形式单一。有机实训考核缺乏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也没有引入竞赛机制,没有从自主设计和创新提高等角度来激发学生个体思考、团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尽人意。

(四)缺乏考核反馈机制,实训结束后,教师和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总结交流,实训反馈机制缺失,因此实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得不到及时解决,削弱了教学效果。

其结果是:学生觉得实训内容过于单一,缺乏满足感,学习毫无动力;基础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在实训中常常袖手旁观,错失实践机会,成绩也不理想。久而久之,此种传统的实训考核方式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训效果不佳,不能有效实现有机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构建指标完善、系统科学的“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

(一)“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构建的指导原则

1.将竞赛与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安全知识考核,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有机化学实训操作技能考核,以技能大比武形式进行;分别设立奖项和奖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训成绩的评价主体不再是由教师一人构成,而是由教师、项目组长、学生三者构成。在原有教师对学生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项目组互评以及项目组组长对成员考评等方式。学生的成绩构成由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两部分组成,这种考核评价形式表现得更为精细化、人性化和合理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对实训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反馈。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让教师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让学生发现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相应地调整学习策略和方式方法。

(二)“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方案的设计

针对以往有机化学实训考核方面存在的考核内容简单、考核评价主体单一、考核方式单调、考核指标模糊以及缺乏实训反馈机制等与有机实训教学目标不匹配的问题,从“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以及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修”等六个环节,构建内容丰富、系统科学(包含知识、技能和创新设计等)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1.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按照“安全知识教育一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一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将有机化学实训分为“实训安全知识教育一有机化学操作技能练习一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三个阶段来实施。实训安全知识教育阶段主要对学生开展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安全急救常识等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实训中的安全意识;有机操作技能练习阶段主要让每个学生对有机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能(如蒸馏、回流和萃取操作等)进行集中训练,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实践操作,从而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有机综合项目实训阶段,以项目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只给出实训题目(如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与纯化、乙酸正丁酯的合成等),学生分组查找资料独立完成实训方案的设计,各组将实训方案交流修改后,按组进入实验室开展实训,得出实训成果。通过综合项目实训,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2.按照有机化学实训课程考核涉及的态度、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指标,从“安全知识调查、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评价、实训实施和成果评价和总结反馈”等六个环节来设计指标丰富、评价方式多样的有机实训考核方案。安全意识调查,主要是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常见安全标识等方面实验室安全知识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机安全知识竞赛是以竞赛的形式对学生的危险化学试剂的使用和防护、实验室安全守则、有机实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急救常识等进行考核。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是对有机实验常用的蒸馏、回流和萃取等操作技能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实训方案设计交流考核主要对学生设计实训方案的知识获取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等能力进行考核,有教师和项目组长一起评分。实训方案实施和成果评价主要对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由个人自评、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项构成。通过实训考核分析反馈,及时找出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的问题,改进实训内容和考核方案;发现学生实训中的问题与不足。

(三)“三阶六环”有机实训考核成绩评价指标量化表的设计

有机化学实训课程分为“安全知识教育一基本操作技能练习一知识技能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三个层次来实施,因此本门课程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安全理论知识进行“闭卷考核”(占20%),有机基本操作技能采取“技能操作现场考核”(占30%),有机综合项目实训主要实行“过程性考核”(50%)。从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多个指标,设计安全知识竞赛试卷及标准答案、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考评量化表、实训方案设计评价量化表、实训实施和成果质量评价量化表。本课题设计了有机操作技能大比武考评量化表,以常压蒸馏操作和萃取操作两个项目为平台,从加料操作、仪器安装、蒸馏操作、水浴加热沸点凑数、装置拆除、装置效果、其他如保证实验仪器完好、检漏、萃取操作、组分收集、下层检验、其它如萃取过程不得漏液、文明操作十三个考核内容,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有机操作技能考核评价标准。

第8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实训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4102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工艺设计、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的操作、产品质量检测等等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综合实训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为学生今后能在上述岗位上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支撑。如何针对该专业的特点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对该门课程构建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的组合系统,通常具有目标、内容和过程三个要素。因此,机制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体系也可由目标要素、内容要素(结构要素)和过程要素三大部分构成。

1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

综合实训是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前的一门综合型设计与实践训练课程,安排在大学教学的最后一学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通过综合实训的开展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和创新。同时综合实训的训练项目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要以项目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也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并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

2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结构要素

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在其结构形成过程中,应确立起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形式。针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结构形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教学重点应该转移到强化应用上,同时实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据较大的比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其二,综合实训的内容必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串起来。在大学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各类专业课中的实践课都是根据相关课程分布在各个学期中进行的,相应的实验内容比较单一,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也不够,不够系统,学生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试验。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故在设置实训内容的时候必须将各个单一工种用产品串接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得到地就不再是孤立的概念,而是具有完整过程的工程概念,在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本报告可对机械制造的整个生产过程和制造技术实习进行一次全面总结。结合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针对本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故建议构建如下的结构形式:以小班为单位,自主选择实训产品,项目要求难度适当、与机械相关。在产品确定之后,再将学生以实训产品的主要零件分成若干小组,保证每个小组中的每个学生至少负责一件以上的零件设计制造,每个小组分别完成自己的实训任务,最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产品的验收。以产品研制的四个过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试制、分析总结),将综合实训也分为相应四个阶段。下表为主要实训阶段及教学要求。

表1实训的四个阶段

序号1实训

阶段1主要内容1基本要求1涉及课程11产品

设计1针对某选定的实训项目设计出完整的产品工程图和相关技术参数11、选择一个原理结构最优,又符合实际加工能力的方案作为选定的产品

2、严格按照工程实际要求完成装配图1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CAD/CAM21工艺

设计1设计相应零件的工程图,工艺规程设计,编制出零件制造的工艺文件11、分析产品装配图,了解所设计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和功用,对该零件提出技术要求,分析其主要技术关键和应相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2、工艺审查,拟定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所用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

3、编制工艺文件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31加工

试制1操作机床验证本人所编工艺工序、按分工、逐步加工实训零件11、熟悉工艺文件中选定的机床设备的操作、听从指挥、严格按照要求,安全操作机床

2、按照本人所编工艺文件,逐步加工实训零件

3、对于数控机床应进行数值计算,逐断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并输入CNC装置的存储器中,再进行加工1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编程41组装调

试及分

析1组装调试实训产品、实训报告撰写11、对加工出的零件进行质量检测、如尺寸检测、形位误差、粗糙度的检测等等

2、以班级为单位将实训产品装配组装

3、整理实训报告:装配图、工序卡片、技术问题、处理结果及个人体会1产品质量检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3机制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

课程体系过程要素是从动态角度来看课程体系的要素构成,具体包括课程体系实施和评价两个部分。关于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实施,学校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实训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以确保实训环节的正常进行。同时,指导老师是保证综合实训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要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同时学生和教师可以采取双向选择原则。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往在考核学生的实践环节时一般更注重结果,指导老师通过批改实习报告、到课率及现场操作来考核学生,但是综合实训课程相对于以往的实践环节来说,过程持续时间更长,指导老师不能随时盯着每个学生,这就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放松自己,平时不好好钻研,到最后要交成果的时候敷衍了事、实训报告也会存在少许抄袭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学生评价体系。与一般的实践环节一样,综合实训的成绩还是按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五级等次单独记入成绩档案,而等级的评定不再是仅仅通过实训报告、现场操作来进行,还要增加答辩环节,具体操作是通过学生陈述自己的设计过程及现场老师提问来给出相应的成绩,如果说答辩成绩不合格,那么整个实训成绩也不合格,也就是说该环节具有一票否决制,增设这一环节并加大成绩比例主要是为了督促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完全理解掌握。整个评价过程可以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这样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可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虽然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备的教师评价体系。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训各环节中教师应明确遵循的质量标准及要求,再由实践教学督导员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除了要检查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外,还要重点检查教学质量,再结合学生评教结果,以及同本人见面,最终为指导老师进行打分评价。该评价结果将被纳入年度考核之中。

4结束语

本文根据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方案,针对本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了机制专业综合实训的课程体系,旨在更好的解决该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确保通过综合实训、学生能够真正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登明,刘亚磊,刘明尧.提高机械类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6,(02).

[2]李大磊,李锋,张建立.机械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7).

[3]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2325.

[4]张宝昌,刘海峰.构建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48250.

第9篇:学生实训报告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物流管理 专业 设计性 实验 教学改革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专业学生就业是面向社会上一线的商业企业、生产企业等,且经常需要在工作中进行方案的策划、设计与实施。因此,对该专业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进行基于综合型实训中心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这方面的实验教学设计还相当缺乏,学生对于开展设计性实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是迫切的。

1.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本文所定义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是指在综合型实训中心条件下完成的,在教学中所有实验资源均向学生开放而不受传统实验内容范式限制的新型实验教学形式。它是一种需要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设计思路以及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并在获得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实验结论的研究型实验。设计性实验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性实验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实验方式方法、实验时间和实验难度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验基础、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师可控的一定范围内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这使学生处于实验教学的中心地位,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目前,作者所在单位物流管理类专业课的实验教学环节存在诸多不足:1、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数目还较少;2、针对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模板有待更新;3、大多数实验都是教师先在实验教学模拟平台上演示,实现软硬件设备内既定的操作步骤和分段式目标,学生再按上述步骤自己操作跟进。没有完整的设计性实验,不利于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物流行业逐步提高的用人要求没有及时接轨。

作者进行的实验教改旨在为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一定地探索与实践。开展基于综合型实训中心的设计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互动探讨,先动脑、再动手、自主设计,培养其探索和创新能力。

2.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

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是一个软硬件设备比较完善的综合型实验中心,能面向全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服务。在该实训中心内不但能由教师在实验教学软件平台上演示,实现软件内既定的操作步骤和分段式目标,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各项物流业务的操作。这使物流管理专业各门课程形成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基于同一个实训中心环境开展集成化实验,将能避免各项实验间的脱节或重复现象;让学生走进宽松的实验环境,各司其职,分别操作多种设备,并能开展多项业务的流程化处理,真实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在作者的实验教改实施期间,通过开展基于综合型实训中心的设计性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堂上重点讲授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自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实验工具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还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实验中的角色,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构建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根据理论教学中所学知识和实验课程的总体要求,先动脑进行具体实验项目的自主设计;在进行实验前写出详细的实验设计方案,向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预约实验项目;基于综合型实训中心进行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完成后,提交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做好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总结与交流工作,组织不同实验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其分享实验成果和心得体会。实验指导老师参与设计性实验的主要方式和任务是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如何设计实验项目与具体操作流程,如何整理实验结果,如何撰写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

作者在《生产与运营管理》、《现代物流学》、《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专业生产认识实习》、《物流软件应用实习》、《供应链管理大型作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大型作业》等课程中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收效很好。通过上述锻炼,使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普遍提高,促使其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类竞赛和校外实习工作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3.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效果总结

参与实验教改的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称该实验教改方案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实用价值,对于提高其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技能效果显著。这项实验教改提高了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的设备利用率,在教学中诸多实验资源均向学生开放而不受传统实验内容范式的限制,需要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设计思路以及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并在获得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实验结论。设计性实验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性实验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实验方式方法、实验时间和实验难度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验基础、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师可控的一定范围内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这就使学生处于实验教学的中心地位,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生产与运营管理》(20105305)、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0121509)、上海电力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11431)、上海电力学院实验教学改革项目(SYJG11-22)。

参考文献

[1]范克危.物流实验室的配置和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3):12-13.

[2]刘天虹.物流系统实验设计[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