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晶体结构范文

晶体结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晶体结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晶体结构

第1篇:晶体结构范文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62-01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讲述金属与合金的成分、结构、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各种条件下变化规律的课程,既有较强理论性,又要为后续各有关专业课打基础[1]。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各高等学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在不断探索和改革[2]。近年来,江苏科技大学从拓宽教学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优化教学方法、网络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材料基础课程提出了建设需要。作为材料科学基础的理论与实验课教师,我在思考如何利用学校教学改革的契机,针对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新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课程建设目标。

1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材料科学基础主要面向铸造和焊接方向的学生,课程是从原来的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拓宽而来,主要分为晶体学、结晶学、相变、塑性变形、扩散、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等部分。从几年的教学和考试经验来看,晶体结构部分,我校学生对金属的空间结构较容易理解,但与空间结构结合起来的堆垛方式和层间间隙学生的理解较为困难。后面几个章节涉及晶体结构内容最多的是晶体的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晶体的滑移过程中的变形面和变形方向。但对孪生变形,学生反映对书内介绍的切变过程、切变区与未切变区的分界面、发生均匀切变的孪生面、孪生面切动的孪生方向等内容看不懂。特别难以理解的是孪生变形中均匀切变的晶面与孪生面的关系及变形区与未变形区的镜面对称关系。

2 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2.1 课堂设计

针对材料科学基础教学中出现的晶体结构和孪生变形教学难点,在课堂上动画展示晶体结构堆垛方式和孪晶变形的基础上,探索让学生操作模型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感知,模型利用科研中研究原子之间位向关系的磁力棒(带钢球)和波波球组建。波波球用于展示晶体堆垛模型,磁力棒用于展示孪晶变形模型。堆垛模型为颜色不同的并分组粘牢的波波球,分为三个一组、六个一组、单个一组两种。孪晶变形模型为用磁力棒及钢球排列出的面心立方{110}面的点阵结构,变形区用不同颜色的磁力棒以区别于变形区。

2.2 课堂教学实践

讲述晶体结构时,首先动画演示堆垛方式,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的密排{111}与(0001)原子排列情况完全相同,由(0001)面沿[001]方向按ABAB……顺序堆垛即为密排六方结构。以(111)面逐层堆垛按ABCABC……顺序堆垛的即为面心立方结构。

之后尝试让同学们自己堆垛出两种空间结构。将已用胶水粘牢按颜色分组的波波球模型发给学生,每组学生发放六个一组的模型三个,三个一组的模型两个,三个一组的两个。要求学生根据动画按ABCABC顺序堆垛出面心立方模型,按ABAB顺序堆垛出密排六方模型。之后再让同学们用现有的波波球自己堆垛出一个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对堆垛理解不深,开始时摆不好学生在堆垛成功后,反映完全理解了堆垛的方式。

在堆垛好面心立方晶胞后,让同学观察球与球之间的间隙。然后给学生讲述实际金属中这些间隙的重要性,其数量、大小及位置对了解材料的相结构、扩散、相变等问题都很重要。

在讲述孪生变形时,首先将孪生变形前后的两个晶格模型展示给学生。介绍钢球代表原子的中心,磁力棒代表晶格中连接阵点的直线。每组同学发放一个用磁力棒和钢球排列好的正面为面心立方{110}面的晶格,告诉学生{110}面不是孪生面,而是发生变形的晶面,而变形的晶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磁力棒展示的为孪生变形区。通过观察立体的变形区,学生很快找到了变形区和未变形区的界面孪生面。并且根据孪生面,指出了孪生方向。之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孪生变形操作,孪生变形过程较为复杂,但通过指导,大部分学生完成了对变形区的变形。

2.3 教学总结

通过形象直观的模型引出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优化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了学生对晶体结构和孪生变形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反映五颜六色的波波球堆垛模型很吸引他们的兴趣,他们反映对模型排列的实践像是在做游戏,同时,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于孪生变形,作业和测验情况显示学生对孪晶变形特征的表述方法更多了,不再是单纯的书本上的表述,而过去测验中大部分学生难以找到变形区与未变区镜面对称的两部分晶体,大部分学生在测验中找到了,说明大部分学生真正理解了孪生变形的特点,教学效果提高了。

3 结语

本文根据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及孪晶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材料科学基础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晶体结构范文

一、扎实知识,为学生空间想象力打下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空间想象力是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的,只有认识这个打根基的过程的规律性,才能在学习中无往而不利。没有概念知识打基础,培养空间想象力就是一句空话,“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以固体是否有规则的外形作为衡量标准之一。基础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支撑一个人的基本的身体组成一样,没有了基础,做其他事情只能是望洋兴叹,悔之无门。

当掌握了晶体的特性即拥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是说作为晶体,它的内部质点和外形质点排列是非常有序的,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士兵阵列一样,充满科学性的美感;有固定的溶沸点,是说作为晶体有比较严格的条件下的沸腾和融化的温度临界点;各向异性是讲在强度和导热性和光学性质上的特定性质;通过X射线的衍射实验可以较准确地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就可以进入真正的化学知识学习,从基础的晶体构成学起,然后逐渐深入,掌握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型晶体,以及混合物晶体等各类晶体的性质,从而系统学习这部分知识。

在教授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组成时,作为一种基本的离子晶体,笔者要求学生记忆该晶体的基本构造,并且做出该晶体的模型结构,采用纸棒的形式进行构造该晶体的空间结构模型,然后观察该晶体中基本的晶胞单元中钠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老师,其中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每个钠离子和每个氯离子都被最近距离的12个氯离子或钠离子包围或是被6个相同离子包围”。在这种结构中,呈现出了高度的对称性和美感。通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可以通过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最近距离计算得出晶体密度,首先分析每晶胞中所含的粒子数目,计算出每个晶胞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再求出每个晶胞的体积,这样就可以利用质量与密度的比值作为晶体密度的计算策略。

相比于抽象的概念合集,实际的计算例子更能建立起学生对于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基本认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判断晶体的特点与计算等,正是说明了打好扎实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性。

二、方式多样,为学生空间想象力插上翅膀

在这部分内容的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以下各种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理解晶体结构的具体构成,在考虑晶胞等问题时要更积极主动地和同学老师交流和沟通,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恰当方式解决。

1.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立体形态帮助我们认识立体图形的各部分要素,也可以通过标准的或原子或离子或分子的空间结构构筑基本的空间框架,虽然可能会有一部分空间架构体系的缺失,但是给予了我们一种基本的分析策略和行事方法,提供了对于变化结构的对应的分析方法。

2.在当前多媒体盛行的教育方式中,采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晶体结构的动态变化可以直观反映出晶胞的个体数目,以及在空间结构形成的过程中,晶胞是怎样占据空间的各个位置,以一种变化的角度呈现出晶体的空间结构组成,以及这样形成的晶体的性质。除了演示晶体的形成,还可以拿来全方位地呈现一种晶体的各个角度的视图,同时展现各种晶体的对比结构图,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建立晶体空间结构的各种模型与结构,让学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的几种晶体结构的空间构成的差异性。多媒体的动态教学的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在空间结构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画图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空间方向感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各种物质的最小晶胞单元的画法,晶胞是晶体中的最小重复单元,通过各种平移变换可以与其他晶胞完美契合,而且一般的,晶胞的几何性质基本上都是平行六面体。像一个蜜蜂的蜂巢一样,有序地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大的蜂巢即几何结构的完美呈现。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实际形成了他对于这种结构的基本认知,只要碰到这样的结构或描述,立即就可以在脑海中形成这种结构,从而很快推算出晶胞中粒子个数,以及离子和原子在空间的位置构造,如头脑风暴一般,为学生的想象力成长插上了坚强而又厚实的翅膀,使其自由翱翔在晶体的空间结构中。

三、反思回顾,为学生空间想象力再添助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思考与学习同步进行,在学习过后不忘反思回顾完整的知识和空间结构的特点,在不断地再重建的思维训练中得到关于晶体结构与性质的总结,充分实现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成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除了可以巩固知识外,还可以对其结构做出不断的拆解重组,这个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发展再发展,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成长作出真正的贡献。

在晶体的结构与性质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结构构造之外,对于计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值得学习的部分,因为实际应用中很多晶体的要求不仅是能够从结构图上及图文描述中读出相关需要的信息,而且需要能够数并计算出晶胞的数目,晶胞中各离子的数目,以及各自相互围绕的离子或原子数目及结构组成。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在学习一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要掌握其计算的基本原理,做到“举一隅可以三隅反”,在学习过后将计算的本质展示出来。这部分的计算主要涉及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密度的关系,密度计算中主要应用密度的定义。通过各种或简或繁的分析计算,学生对于晶体的结构性质进一步深入了解,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及空间思维进一步提高。

第3篇:晶体结构范文

一、常见四种晶体类型的性质比较(见表1)

二、“三维构型”之于常见晶体结构

1.“正四面体”常见构型

(1)以CH4 、CCl4等为代表的单分子构型(如图1所示),该“正四面体”的形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4个氢原子或4个卤原子形成正四面体构型。

(2)以P4为代表的单分子构型(如图2所示),该“正四面体”的形成是以4个磷原子形成正四面体构型,每个磷原子与另外的3个形成三个共价键。

(3)以金刚石、晶体硅为代表的立体网状正四面体构型(如图3所示),该构型是以每一个原子为中心,另外的4个原子与之相连,从而形成正四面体的构型,这也是形成该晶型为原子晶体的原因,原子间均为共价键作用,是一种强作用。

图3其实,金刚石与晶体硅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硅晶体与金刚石比较,键长变长,键能变小了。

(4)以二氧化硅为代表的立体网状正四面体构型(如图4所示),该构型是以每一个硅原子为中心,另外的4个氧原子与之相连,从而形成正四面体的构型,这也是形成该晶型为原子晶体的原因,原子间均为共价键作用,是一种强作用。

三、利用正方体培养“三维立体建模”的基础模型

1.正方体的模型点线(如图5所示,1个中心、8个顶点、12l面对角线、4条体对角线)

2.连接6条面对角线――形成P4分子的空间构型,如图6所示。

3.以六面体中心O连接4个顶点――形成CH4分子的空间构型,如图7所示。

4.以六面体中某一顶点为中心形成A1型密堆积――如干冰分子的空间构型,如图8所示。

第4篇:晶体结构范文

摘要

通过平面波展开法(PWE)计算硫系光子晶体带隙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硫系60°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的传输特性,在波导弯曲部分线缺陷处添加小空气孔缺陷,提高了其带宽和透光性。在60°弯曲区域线缺陷外边缘处引入2个对称空气孔,通过改变其半径来改善波导传输效率。模拟结果表明,当引入半径为0.54R的空气孔时,传输带宽由初始的60nm提高到161nm,但此时透射率波动性较大。在此基础上在弯曲线缺陷中心处又引入若干个空气孔,当引入3个半径为0.48R的空气孔时,此种结构不但提高了波导的传输效率,并且使传输带宽增加到340nm。将单个60°弯曲波导优化结构应用于连续60°弯曲波导中,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弯曲波导的传输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集成光学;硫系玻璃;光子晶体波导;传输效率;带宽

1引言

集成光学的快速发展为全光网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作为集成光学的基础原件,光波导应具有低损耗和高集成性等特征[1-4]。为了减小光波导尺寸以达到高集成性的要求,可设计弯曲光路的波导结构,然而,传统全反射介质弯曲光波导具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弯曲半径必须限制到毫米级[1],并且严重影响光传输效率。随着光子晶体(PhCs)的出现,这一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光子晶体是一种新型光学结构,由不同折射率介质材料在空间中堆叠成周期性排布,会产生光子能带和光子带隙(光子禁带)[4-7],并通过折射率的周期性调制进行光学传输。当某一个入射频率光落在光子能带中,这种频率的光可以在光子晶体中传输;当这种频率的光落在光子禁带中则不能在光子晶体中传输,但如果在光子晶体中引入线缺陷,即使光落在光子禁带中光也可以有效地进行传输[7-8]。

中远红外区域光谱包含了绝大多数分子活动的特征谱线,3~5mm和8~12mm这2个大气窗口在空气中相对透明且极其重要,是生物、化学传感研究的重要领域,因此研究中红外波段传感器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碲酸盐玻璃[9]、氟化物玻璃[10]和硫系玻璃[11-13]都是性能优良的中红外材料,其中硫系玻璃具有较宽的红外透过窗口、超高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系数n2(n2=2~20×10-18m2/W)[11,14-20],是中红外传感器件的优良载体,在集成光学结构、低功率器件、未来全光网络等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11,20]。

弯曲波导传输损耗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光在波导弯曲区域和直区域传输模式不匹配。相比于传统脊型波导或条形波导,光子晶体波导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弯曲角度低损耗的传输。在过去十几年中,在提高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的传输特性方面已经有多种方案被提出。Mekis等[6]首次报道了光在90°弯曲介质型正方晶格中传输,其传输效率在某些频率可以实现完全传输并且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高达95%以上;Chutinan等[21-23]在波导的弯曲区域引入一个谐振腔来优化其传输特性,其传输带宽可以提高到161nm;Sarah等[4]通过引入光流体来提高弯曲波导传输效率,当在弯曲区域引入点缺陷并注入光流体,通过改变空气孔的半径和光流体的折射率,光在波导中传输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其带宽调整到88~138nm;最后,Moghaddam等[8,24-25]通过改变线缺陷的宽度优化传输效率,传输带宽由70nm增加到160nm。本文选择Ge20Sb15Se65(折射率n=2.65)作为基质材料,在光子晶体波导的弯曲区域外边缘和中心位置处添加空气孔缺陷,通过改变其半径大小和个数,利用平面波展开法(PWE)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进行优化模拟,使单个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的传输效率得到改善,传输带宽从60nm提高到340nm;同时使连续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的传输效率也得到提高。

260°弯曲光子晶体波导优化

图1(a)给出了60°弯曲三角晶格光子晶体波导的典型结构,这也正是本论文所研究弯曲光子晶体波导初始结构,它是在完整光子晶体中移除一条水平线缺陷以及与水平方向呈60°的线缺陷而形成的。其主要参数如下:空气孔半径R=0.36a(a是晶格常数),基质材料为硫系材料Ge20Sb15Se65。利用PWE计算TE偏正模式下该结构完整硫系光子晶体的带隙频率范围为0.3~0.4(单位:ωa/2πc)[4,8]。为了使该光子晶体波导工作在中红外波段,选择晶格常数a=1000nm,工作波长l范围为2817~3278nm。图1(b)给出了该60°弯曲波导结构的透射谱。由图可以看出,某些波长的光能很好地在波导中传输,但总体而言,其传输带宽(传输效率高于90%的波长范围宽度)较窄(只有60nm),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其传输效率。

首先在弯曲区域线缺陷外边缘处引入2个空气孔,通过改变空气孔半径大小来提高弯曲光子晶体波导传输效率,优化后的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结构如图2所示。虽然引入1个空气孔也能使波导弯曲区域保持对称,但弯曲区域平缓效果不佳,因此引入2个空气孔保证了波导结构的对称性和弯曲区域的平缓度,这里引入的空气孔半径r分别为0.6R,0.54R,0.48R,0.42R,2个空气孔中心距离为520nm。最后得到对应的传输效率如图3所示,表1给出了对应结构的传输带宽。

与图1(b)相比,图3所示传输效率明显得到了改善,并且传输带宽也有一定程度提高。图3中传输带宽随着空气孔半径的增加而增大。当空气孔半径增加到0.54R时[见图3(c)],传输带宽达到极大值,传输效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相对平坦。当空气孔半径r=0.6R时[见图3(d)],虽然传输效率的波动比图3(c)要小得多,但是传输带宽开始下降(由表1可以看出,空气孔半径r=0.54R时传输带宽是最大的),此外空气孔半径r=0.6R,将会导致2个空气孔之间间隙变小,后续的制备工艺难度有所增加。为了进一步优化带宽特性,在图2(c)结构基础之上,在弯曲区域线缺陷中心处继续引入空气孔,通过改变空气孔个数来提高波导传输效率。假设引入空气孔个数N=0,1,3,5,空气孔半径大小均为0.48R(半径大小为0.48R模拟效果最佳)。最终得到波导结构如图4所示(N=1时新引入空气孔处于弯曲区域线缺陷中心位置,与图2(c)两个优化空气孔的距离均为520nm,N=3和N=5时其余空气孔处于线缺陷中心位置,与新引入空气孔的距离为1000nm),图5给出相对应的传输效率图,表2给出了对应结构的传输带宽。从模拟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进一步优化后的传输效率相比初步优化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图5(a)给出了初步优化结构对应的传输效率,此时引入空气孔个数N=0;当空气孔个数增加到1时[如图4(b)所示],其对应传输效率得到提高并且传输带宽增加到263nm;当空气孔个数N=3时,传输带宽达到最大值340nm,并且在整个波长范围内传输效率相对平坦[如图5(c)所示];图5(d)给出了空气孔个数N=5的传输效率,此时传输带宽只有74nm,之后随着N增加传输效率会继续减小。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当空气孔个数N=3时,60°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结构具有最高的传输效率和带宽。

3连续60°弯曲光子晶体波导优化

传统的连续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结构如图6(a)所示,其对应的传输效率如图6(b)所示,由图可以看出这种结构的光子晶体波导传输效率极低,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光几乎不能传输。基于图4(c)的优化方案,将其应用到传统的连续60°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结构,优化后的结构如图7(a)所示。在该结构中,2个弯曲区域线缺陷外边缘处空气孔半径都为0.54R,在弯曲区域线缺陷中心处添加的空气孔半径为0.48R。图7(b)给出了优化后波导结构的传输效率图,与图6(b)相比,容易发现传输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以上单个60°和连续60°硫系基质光子晶体波导的结构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后的硫系弯曲光子晶体波导结构在中红外波段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这种新型的弯曲波导结构设计可以扩展传输带宽,降低传输损耗,为未来全光网络的实现奠定基础。

4结论

第5篇:晶体结构范文

摘要:我国《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就是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健全证券交易规则,加强证券市场的自治能力,理顺两者关系,进行证券监管风险的转移。证券监管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其良性发展的基础。证券监管越有力,越到位则证券市场的风险越小。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证券监管机构定位不明确,政府和市场不分。这就要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完善公司结构和监管体制,减轻监管风险。

关键词:证券监管体制监管风险自治能力风险转移

一、我国证券监管体制概述

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一是在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前,证券市场由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管理;二是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成立后.由他们和有关各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管理;三是证券法实施后的阶段。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总体而言是国家型监管体制和自律型监管体制的复合体。随着证券业的发展,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的缺陷愈加明显,表现为:

第一,证券监管主体定位不明确。在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中,国务院证券委是国家对全国证券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的临时议事机构,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委的监督管理执行机构,属于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宪法并没有把相应权力授予非部委机构和事业机构。证券委和证监会存在的法律依据和作为政府部门设置的依据不足。

第二,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不明确。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讲,证券市场出现许多问题,如公司造假案、上市公司高管失踪案或携款潜逃案、大股东侵占公司资金案、非法操纵挪用客户资金案等无一不与监管不利有关,其主要症结是证券监管机构不积极作为造成的,原因是监管机构职责不明确,本该是积极作为的职责变为一种消极职责。

第三,我国缺乏集中、统一、权威的证券监管主体。国务院证券委是全国证券市场统一宏观管理的主管机关,但是他没有专职人员,很难履行管理职责;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委的监督执行机关,其他有关部委如国家改革发展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地方政府等虽各有分工,但很难协调,出现政出多门现象。没有集中、统一、权威的监管主体则会出现互相制肘而又互相推诿的情况,使证券参与主体:j己所适从,证券规则之间互相矛盾,造成证券市场混乱。

第四,证券自律组织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程度极为软弱。我国的证券业协会形同虚设,上交所和深交所作为同一层次的交易场所,为争夺上市公司,互相之间展开恶性竞争,无法对会员公司实行自律管理。这是因为自律规则不完善。证券组织内部机构不健全,而最主要的原因是证券监管机构的过多干预抑制了自律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没有把本该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放开手,使他们自身产生了依赖性和惰性,当然同时也抹杀了他们自身的创造性。

二、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变革的具体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现有证券监管体制的最大症结是政府和市场不分,证券监管机构职能和自律组织的本职不分,证券监管机构管的过多、过宽。笔者认为,我们应借鉴英美国家的成功经验,明确界定自律组织和证券监管机构之间的分工,凡是能通过行业自律组织解决的问题就由自律组织解决,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在风险防范中的一线缓冲作用,避免证券监管机构始终站在风头浪尖,承受过大的社会压力,逐步建立以自律为基础,政府监管为主的监管体系。《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就是这一思路的极好体现。

第一,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公司实现自治的基础。(1)修订后的《公司法》突出了董事会的集体决策作用,不仅增加了董事会的决策范围,而且《公司法》根本改变了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公司的董事会再也不是董事长一人说了算,而是集体决策,既防止公司个人专断,又导致公司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从另一方面说,也强化了对董事长的权力制约,保护了其他董事的利益和决策权。(2)修订后的《公司法》强化了监事会的作用。《公司法》增加了监事会的职权,还明确规定监事会有对董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的权力。这样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合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者之间形成了相互分工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公司的法人机制更加健全,为公司自治奠定了基础。

第二,增加公司自治内容,这是开启公司自治的开端和尝试。(1)改变原有的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这不仅活跃资本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也给予公司更大的活动空间,无疑对公司的自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修改后的《公司法》把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提高到70%,这一改变既保护了交易相对人的利益,也便利了公司的投融资活动,赋予其更大程度的自治,政府及监管机构不再过多的加以干预。(3)公司的上市、暂停和停止不再由公司法规定,而把决定权交给了证券交易所,这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这也就是说中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要以更加超脱的地位来对证券市场进行管理,不再干预。

第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证券市场自律性的基础。所以,《证券法》的修订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1)在法律上确认证券发行保荐人制度,保荐人制度的实质就是证券发行担保制度,其目的在于减少证券发行风险。(2)增加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诚信义务的规定和法律责任,以防其通过各种手段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减小证券市场风险。(3)引入预披露制度,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要求首次公开发行的申请人预先披露申请发行上市的有关信息防范发行人采取虚假手段骗取发行资格。

三、我国证券监管体制变革之意义

第6篇:晶体结构范文

摘 要 在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表现得尤为明显。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移动终端设备的发展赢得更多契机。建设系统化的过程中,必须以关系键作为基点,以此建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的广泛,媒体环境也发生改变。就现代化社会来说,“大数据”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并对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大数据 营销体系 重构

现代化社会,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在社会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已经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系统化的设计中,物联网的发展形式必须具备相应的要求,并将已经固定的设计模式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促使其能够适应形势的变化。就现阶段的营销管理而言,在设计阶段要优化系统,就得减少相互存在的干扰性因素,促使系统能与营销系统的要求相符。在设计营销系统的时候,应当对设计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并在重构体系中体现出来。

一、“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程序

在初步设计阶段,存在多种干扰性因素。唯有将已经固定的设计形式作为目标,才能够展现出程序的应用标准。就此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程序。

(一)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变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操作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在对系统进行整体性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干扰性因素,以此才能够减少干扰。就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并逐渐成为管理的重要因素[1]。但是整体性因素本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生产效率,以此才能够满足设计程序的本质性要求,并充分体现设计系统的优越性。在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的时候,应解读相关信息。实践操作环节接收物理符号序列体现的规律,并了解不同符号与符号组合指向性目标与含义,以此便可获取数据承载的信息。

(二)从数据库到大数据的转变

不同的应用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相对而言是比较明显。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应收集相关的信息,促使其能够满足行为管理的根本性要求。从应用系统的特殊性角度来看,从稳定性与制度性入手,根据固定设计形式特点,分离数据,以此满足多维度发展的要求,以便能够适应营销系统的设置系统。在优化设计系统期间,可利用联机的设计模式,掌握并运用操作形式,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与知识。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信息更新与演变,将固定设计形式与发展要求作为目标,在技术性体系中体现应用效果。

(三)从数据形式到营销体系的转变

根据当前营销体系,优化建设期间必须应用具体的形式,同时根据固定的设计形式来分析系统。随着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应用,有必要提供合理有效的设计形式给受众,这样才可保障设计应用的合理性。主观认识结合客观的设计形式,可充分体现出整体设计形式的应用结果,这样就可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和谐交换。可见,数据与营销之间本身就存在某种不可分的关系。在合理应用联机系统后,实行跨越式的发展,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与信息的相互交流,在大数据应用的背景下,明确营销应用机制,促使其能够适应系统模型建设要求。

二、“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重构

事实上,不同营销发展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如果在整体分析阶段,就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干预性因素,以此满足发展机制的要求。就此分析“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重构。

(一)明确市场发展

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大量的数据来分析系统,促使其能够满足营销管理体系的本质要求。在优化设计系统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信息与数据库的内容,同时加快发展的强度,促使其能够满足系统优化设计的具体要求。在对系统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建立信息处理系统与数据库,并将固定决策管理机制作为研究重点,以此体现优化设计的要求。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必须建立CSP模式。实际上,这种应用模式是为了制定媒体计划方案工具而开发出来的一种计算机模式。利用这样一种模式就可保证与广告效果相对应,并且还能够促使其在具体设计形式与实际应用程序之间保持某种联系。

(二)了解受众的思想

在营销管理系统中,受众的思想其实会产生反作用。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必须有效的减少干预性因素,以此满足具体应用措施的实施,体现出应用效果。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定位品牌,不可局限于单一的管理程序,采用新型的技术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碎片化的发展中,受众可重新建立并应用系统,同时根据固定的设计模式与管理要求进行重构。在基础性建设发展中,重构管理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还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解决应用系统问题。

(三)优化服务建设系统

在整个优化服务建设系统中,必须明确数据应用程序,以此才能够扩大新业务范围,研发新的调研方法。充分利用不同应用系统中数据的差异性,并综合分析数据信息。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受众了解干扰性因素的存在,并利用信息技术及时监测和整理信息数据[2]。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做好收集和整理工作,促使其能够满足应用系统的根本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重构应用系统。在设计应用系统的时候,应提升广告与营销效率。

三、结语

在整个系统设计期间,应将固定设计的形式作为目标,并遵循固定的设计形式来优化。大数据背景下的挖掘技术与整体性技术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充分展现理论特点,由此才能够体现应用系统的平衡性与完整性。

参考文献:

第7篇:晶体结构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问题;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新兴建筑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逐渐走进人民的视线。通常来说,我们把高层建筑定义为超过一定楼层和一定高度的建筑,当前世界上不同国家对高层建筑的规定都有所不同,我国规定建筑高度高于二十四米或者总共楼层超过十层的多层建筑为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结构设计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建筑结构设计如果科学性和安全性,那么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同时可以满足抗震、抗洪等需求,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1.当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影响着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关系着建筑物实体的实用性,更关系其耐用性和安全性。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不断见诸报端,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1.1结构设计中消防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具有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定,因此其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要保证高层建筑的功能多元化的要求,同时要兼顾安全稳定性要求。但是,当前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许多设计单位更为注重高层建筑功能性需求而忽视了安全性,这就导致了设计时往往会选用不同建筑功能的材料,这些材料又大多是可燃性材料,加之高层建筑间空气流动快、风力强劲,一旦出现火灾,可能会助长火灾蔓延。

1.2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除了上述消防结构设计需要注意外,抗震结构设计整个设计过程中极为复杂但又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由于高层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的复杂特征以及地震发生时不确定因素极多,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对相关抗震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在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而不能只是根据一些书本上的原理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避震的目的。但是当前,许多设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专业操守不强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仅仅根据书籍上的原理进行设计,最终导致抗震结构设计有效性不强、灵活性不高、安全耐用性不足,不能很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3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风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除了消防结构设计以及抗震结构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风结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抗风结构设计时,应该紧紧围绕建筑结构的抗风压性这一特点。由于高层建筑楼层较多、体积庞大,其本身对风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当高层建筑周围的空气由于动力的作用出现改变,则又会对高层建筑产生风压,使得高层建筑物必须承受相当的动力荷载力,此时这种力可能会对高层建筑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抗风结构设计时必须要以建筑的抗风压性为中心,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从而保证高层建筑的抗风承载力。由于抗风结构设计也是高层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许多设计人员并不能很好的围绕建筑物抗风压性进行抗风结构设计,导致建筑物实体在遭受风压时主体结构出现毁坏,严重者出现玻璃幕墙碎裂、墙体出现断裂等情况。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

2.1消防结构设计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

为了保障高层建筑中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消防结构设计必须始终以防为中心,同时辅之以应急应对措施。首先,在进行消防结构设计时必须对防火间距进行科学设计,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根据行业规范对建筑物间距进行测算,此外根据建筑物所在处的地形因地制宜,以增强消防应急措施的灵活度。其次,在进行安全通道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地形情况设计多条安全通道,以避免火灾时电梯出现断电导致人群不能有效疏散。再次,为了在发生火灾时延缓火势蔓延,有效控制烟雾扩散,在进行消防结构设计时,对防护墙、防火门等应该予以设计,这样可以为人们在火灾时争取时间。

2.2抗震结构设计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

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时,基于高层建筑的特点,必须对建筑结构的构件、建筑物的地基以及剪力墙进行设计已达到抗震的目的。具体而言,首先,应该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构件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不同的构件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地震发生时承载不同力。其次,由于发生地震时如果建筑物地基出现沉降的情况则整个建筑物都极易损毁,因此必须对建筑物地基进行针对性设计,通过地基设计,简化了建筑平面,对建筑物的刚度进行增强。再次,对剪力墙进行设计,兼顾楼板的刚度以及结构侧面的强度,从而最大程度地控制建筑物的位移,有效提升整个高层建筑的抗震性。

2.3抗风结构设计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

在整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风结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设计。对高层建筑进行抗风结构设计,增强建筑物的抗风压性,提高其抗风承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首先,要对建筑物进行基础性的抗风结构设计,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这表现在选材时要使用级配比较高的砂石,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建筑物的一定的填充材料密度,同时还可以杜绝水平方向上出现的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倾覆性的威胁。其次,在进行抗风结构设计时必须设计有效的耗能减振系统,其组成部分为楼板、剪刀墙以及梁柱等,其材质一般为粘弹性高的阻尼材料,这种减振系统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小风荷载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增强建筑物抗风压性。再次,在进行抗风结构设计时,为了增强建筑无得稳定性,还可以对高层建筑的高风压处进行补强加固,这就需要在选材时采用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严格控制构件中的钢筋含量。最后,为了增强高层建筑实体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承载力,设计人员在进行抗风结构设计时必须对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进行分析和计算,按照相关行业规范,高效设计适合该建筑物的抗风结构。

3结论

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尤其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的设计,分别是消防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以及抗风结构设计。设计人员在施工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三个方面,保障高层建筑兼具实用性与安全性,保证建筑物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叶至峰.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8)

[2] 孙广花.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7)

[3] 李荣全.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型及含钢量的控制[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8)

第8篇:晶体结构范文

关键词:经济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二元结构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总体上止跌回升,“保八”目标实现。但是在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2009年在“保八”实现的基础上,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0年的六大任务之一,即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结构的调整包含丰富的内容,从总体上说,它既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也包括投资、消费、出口结构的调整,既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各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既包括区域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既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要妥善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保增长关注的是短期目标,是一种战术性措施,而调结构关注的是长期目标,是一种战略性措施,既要实现保增长,又要在保增长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构建公正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度,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和调节。

二、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调整

促进投资消费出口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2009年来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口下滑,我国实现“保八”基本都是靠投资拉动,从以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出口前景并不乐观,而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导致了过剩的生产能力。所以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收入差距,树立健康的消费文化,建立低成本广覆盖的消费信贷记录,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上涨现象,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转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同时在产业内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具体来说,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注意产业的地区布局规划,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应该出台政策去救助那些产品落后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该破产就破产。同时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但是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经济手段为原则,以优势互补为前提以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系为纽带以生产能力的重组为主要手段。

四、区域结构的调整

区域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合理发挥,和而不同,各尽所能,促进效率的提升;各地区人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应当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二是推进形成功能区:功能区包括主体功能区和特殊功能区,主体功能区进一步细化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特殊功能区进一步细化分为生态保护区蓄洪地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区污染防治区旅游休闲区等。三是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从今后的重点看,国家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五、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

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推进:一是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制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繁荣农村文化,积极发展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力度,认真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四是加强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巩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五是加强对进城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加强民工权益保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实力,鼓励就近转移和创业,完善进城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

六、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们要走出“国家要控制就必须搞公有制,不搞公有制国家就不能控制”的误区。一是要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性调整,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体系,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融资问题,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张军扩,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读本[M].新华出版社,2008.

4、陈佳贵,李扬.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第9篇:晶体结构范文

关键词:井字梁 双向受力 结构布置

0 引言

由于井字梁在横纵两个方向都有较大的刚度,适用于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的建筑,如民用房屋的门厅、餐厅、会议室和展览大厅等。所以井字梁结构体系以其受力和布置方式的合理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介绍几种井字梁结构在设计中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1 井字梁结构的特点:

1.1 钢筋混凝土井字梁是从双向板演变而来的一种结构形式。当其跨度增加时,板厚相应也随之加大。但是,由于板厚而自重加大,而板下部受拉区域的混凝土往往被拉裂不能参见工作。因此,在双向板的跨度较大时,为了减轻板的自重,我们可以把板的下部受拉区的混凝土挖掉一部分,让受拉钢筋适当集中在几条线上,使钢筋与混凝土更加经济、合理地共同工作。这样双向板就变成为在两个方向形成井字式的区格梁,这两个方向的梁通常是等高的,不分主次梁,一般称这种双向梁为井字梁。

1.2 能形成规则的梁格,顶棚较美观。常用的梁格布置形式有:正交正放、正交斜放、斜交斜放等。

1.3 比一般梁板结构具有较大跨高比,较适用于受层高限制且要求大跨度的建筑。

2 井字梁结构的设计原则

2.1 当井字梁周边有柱位时,可调整井字梁间距以避开柱位,靠近柱位的区格板需作加强处理,若无法避开,则可设计成大小井字梁相嵌的结构形式。

2.2 井字梁楼盖两个方向的跨度如果不等,则一般需控制其长短跨度比不能过大。长跨跨度L1与短跨跨度L2之比L1/L2最好是不大于1.5,如大于1.5小于等于2,宜在长向跨度中部设大梁,形成两个井字梁体系或采用斜向布置的井字梁,井字梁可按45°对角线斜向布置。

2.3 梁格间距的确定一般是根据建筑上的要求和具体的结构平面尺寸确定,通常取跨度的1/12~1/6,且一般不宜超过4m,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刚度和经济指标要求。

2.4 与柱连接的井字梁或边梁按框架梁考虑,必须满足抗震受力(抗弯、抗剪及抗扭)要求和有关构造要求。梁截面尺寸不够时,梁高不变,可适当加大梁宽。

2.5 井字梁最大扭矩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四角处梁端扭矩较大,其范围约为跨度的1/4~1/5。建议在此范围内适当加强抗扭措施。

3 井字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3.1 一般的混凝土框架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由于井字梁结构纵横方向梁能起到侧面相互约束作用,使得梁截面宽度较小时,也不会发生侧向失稳破坏。因此井字梁截面宽度尺寸可比普通梁截面宽度小一些。通常井字梁宽度b取1/3(h较小时)1/4(h较大时),但梁宽不宜小于120mm。

3.2 两个方向的井字梁的高度h应相等,一般常用的井字梁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20~1/15,当结构在两个方向的跨度不一样时,取短跨跨度。

3.3 井字梁的挠度f一般要求f≤1/250,要求较高时f≤1/400。

3.4 井字梁和边梁的节点宜采用铰接节点,但边梁的刚度仍要足够大,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若采用刚接节点, 边梁需进行抗扭强度和刚度计算。边梁的截面高度大于或等于井字梁的截面高度,并最好大于井字梁高度的 20%~30%。对于边梁截面高度的选取,应按单跨梁的规定执行,一般可取h=L/8~L/12(L为边梁跨度)。梁柱截面及区格尺寸确定后可进行计算,根据计算情况,对截面再作适当调整。

4 井字梁结构的布置

4.1 井字梁梁系布置很关键,它不仅体现井字梁楼盖体系在两个方向的传力关系,也影响周边结构的受力大小。通常梁系布置时应遵从以下布置原则:①优先采用偶数布置。周边环梁受力大小与井字梁的布置关系密切,当井字梁采用偶数布置时,周边支撑环梁受力较合理。②优先采用双向相同的井字布置。双向相同的井字布置是指两方向的梁格间距布置相同和两方向井字梁线刚度相同。井字楼盖的荷载能较均匀分配于四周,使周边支撑体系受力均匀,井字结构受力也较合理。

4.2 井式梁板结构的布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下面分别予以说明:①正式网格梁 网格梁的方向与屋盖或楼板矩形平面两边相平行。正向网格梁宜用于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1.5的平面,且长边与短边尺寸越接近越好。②斜向网格梁 当屋盖或楼盖矩形平面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1.5时,为提高各项梁承受荷载的效率,应将井式梁斜向布置。该布置的结构平面中部双向梁均为等长度等效率,于矩形平面的长度无关。当斜向网格梁用于长边与短边尺寸较接近的情况,平面四角的梁短而刚度大,对长梁起到弹性支承的作用,有利于长边受力。为构造及计算方便,斜向梁的布置应与矩形平面的纵横轴对称,两向梁的交角可以是正交也可以是斜交。此外斜向矩形网格对不规则平面也有较大的适应性。③三向网格梁 当楼盖或屋盖的平面为三角形或六边形时,可采用三向网格梁。这种布置方式具有空间作用好、刚度大、受力合理、可减小结构高度等优点。④设内柱的网格梁 当楼盖或屋盖采用设内柱的井式梁时,一般情况沿柱网双向布置主梁,再在主梁网格内布置次梁,主次梁高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⑤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 单跨简支或多跨连续的井式梁板有时可采用有外伸悬挑的网格梁。这种布置方式可减少网格梁的跨中弯矩和挠度。

5 井字梁的配筋和一般梁的配筋基本上要求相同,但在设计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5.1 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短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应放在长跨度方向梁下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下面,这与双向板的配筋方向相同。

5.2 在两个方向梁交点的格点处不能看成是梁的一般支座,而是梁的弹性支座,梁只有在两端支承处的两个支座。当箍筋不能满足端部剪力的前提下,把端部最大剪力值减去箍筋承担的剪力。余下的剪力,采用增加弯起鸭筋来解决,对鸭筋的构造要求,由端部支座内边到第一排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5.3 由于两个方向的梁并非主、次梁结构,所以两个方向的梁在格点处不必设附加横向钢筋。但是在格点处,两个方向的梁在其上部应配置适量的构造负钢筋,不宜少于2根Ф12,以防在荷载不均匀分布时可能产生的负弯矩,这种负钢筋一般相当于其下部纵向受拉钢主筋截面积的1/4~1/5。

6 SATWE计算软件与查静力计算手册两种计算方法的应用

6.1 两种计算方法在计算井字梁结构时,井字梁中间交叉点的内力计算均按照空间交叉梁系方式进行分配。即根据节点的变形协调条件和各梁线刚度的大小进行计算,协调条件为,在每一点处交叉梁的线位移相等。

6.2 两种计算方法最大不同在于井字梁端部支座竖向刚度对井字梁结构的影响。采用查静力计算手册方法时,无论井字梁与其端部支座是固接还是铰接,均不考虑其竖向刚度的影响,即认为井字梁端部支座处没有竖向位移。

6.3 当井字梁端部简支在框架主梁上时,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与查静力计算手册的结果相差很大,这主要是SATWE软件考虑了主框架梁的竖向位移所致。当井字梁端部简支剪力墙上时,二者之间的计算结果相差很小。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刚度很大,竖向位移很小所致。井字梁内力受其端部支座竖向刚度的影响很大,当采用查静力计算手册法时,应考虑该工程是否符合其计算假定。

7 结束语

本文就六个方面对井字梁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由于井字梁结构能给建筑提供更大的空间,所以在设计中经常遇到,设计人员应该充分注意到井字梁的受力特点,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