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林业政策评估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林业政策评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林业政策评估论文

第1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根据调查,70%的被调查者要求到非林业系统的实力派企业就业,对自己的就业岗位要求较高而对小型企业不屑一顾;仅有10%的表示只要找到工作即可,其他条件都无所谓。同时,被调查对象要求起点工作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的占到67%,还有13%要求月薪在4000元以上。据《2007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4.8%的本科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起点工资为1000元-2000元。

第2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性

一、引言

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就全世界而言,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World Bank,2001)。,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5%,而沙化土地面积已达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Liu ,2002;Huang ,2000)。

在越来越大的生态压力和多种经济、社会和政策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启动了几项大型或超大型生态保护工程,以遏止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这些工程包括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其中,退耕还林工程无论从覆盖地理范围、财政预算规模,还是对农业生产、经济结构调整效应,以及农户参与程度等方面看,都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及特殊地位。

首先,就整体规模和扩张速度而言,退耕还林工程远远超过其他生态保护工程。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在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率先开展。2000年,工程扩展到西部13个省(市)的174个县。截止到2001年,整个试点工作已完成1743.6万亩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和1501.8万亩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累计投入资金达76.8亿元。工程试点期间就有400多个县、5700个乡镇、2.7万个村、410万农户参加。到2002年,工程正式全面展开,其范围从以西部为主的的20个省(区)进一步扩展到全国25个省(区、市),1897个县。2002年中央就安排了3000多万亩的退耕计划,相当于试点阶段年均退耕规模(550万亩)的6倍。2003年又新增退耕面积5000万亩,同时配套荒山面积5000万亩。到2003年底,退耕还林覆盖了全国2万多个乡镇,10万多个村,6000多万农户。五年来,全国共安排退耕还林总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9亿亩)。根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退耕还林工程规划》,截止到2010年,退耕地造林总面积将达到2.2亿亩(1467万公顷),工程总预算将达3370亿元。如此浩大的规模和预算,不仅在国内生态工程中绝无仅有,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史无前例的。[1]考虑到工程如此巨大的规模,以及涉及地区地理条件、参与农户特点、参与地块在生产力和水土流失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高度异质性,工程的瞄准效率(targeting efficiency)以及工程整体的成本-有效性(cost-effectiveness)问题就特别值得关注。

其次,相对于我国已经和正在开展的其他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目标的双重性和政策设计思路的逻辑注定了其目标实现的难度和操作上的复杂性。根据中央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设计,该工程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不仅在于通过退耕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而且在于改变工程参与地区和农户在较长时期形成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在全面调整退耕地区农业和农村生产和收入结构的基础上,使参与农民逐渐转出那些相对“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种植业,而转入“环境或经济可持续”的林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从政府在退耕还林上的操作方式来看,工程隐含的一个假设是,农户退耕是农业生产模式和土地利用结构转换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农民首先进行退耕后,上述结构调整和转换才有可能、也应该会进行,而不是相反。这种政策思路和相应的工程操作方式决定了退耕还林总体上是一个自上而下推动的工程,[2]而恰恰是工程这种自上而下的特点,加上政府预期实现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工程实现目标的难度和政策操作上的复杂性。

第三,与其他生态工程的直接参与主体为政府林业、水利部门和相关国有(林业)的情况不同,退耕还林的主要参与主体是千百万原本从事种植业的农户。这就意味着,为确保工程的成功,政府在政策设计上必须考虑到参与农户的激励相容问题。从短期看,政府的补贴应该超过农民种植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以使农户认为参与该工程有利可图;从长期来看,如果政府的目标是在补贴期限过后确保土地不被复垦,工程参与农民或者必须转向更有收益的其他农业生产或非农生产,或者退耕土地在未来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益。如果上述农业和农村生产和收入结构的调整没有到位,退耕农户将有激励在补贴期后复垦。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规模的迅速扩大,政府有关决策和执行部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对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在历经了3年试点、且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也已经两年后,对这一巨型工程的成本有效性进行一个中期评估,并在更长时期内推断工程在经济乃至生态层面的可持续性,就成为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我们将通过分析退耕地块瞄准效率,并比较退耕地块的机会成本与国家提供的补贴来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以研究工程实施是否存在成本节约的空间;

2)从参与农户的视角分析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主要是通过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参与农民的不同来源收入的,分析在补贴期内国家补贴对农户收入的重要性,从而推断补贴期过后潜在的农户行为。

由于篇幅和/或数据的限制,本文不打算全面讨论退耕还林工程在决策和政策操作的整体逻辑,也没有涉及和推断工程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也不准备仔细讨论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中央—地方博弈和地方治理等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将在为评估退耕还林工程所撰写的其他系列论文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本文使用数据基于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对甘肃、陕西和四川三个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的试点省份的调查,调查涉及的所有样本县、乡、村和户都按照随机原则选取。调查涵盖6个样本县、18个样本乡。在确定样本乡的基础上,调查队在每个样本乡分别选取2个样本村,对共计36个样本村进行了村基本情况的调查。在每个样本村,调查队又分别抽取10个农户进行了详细的住户信息访问。访问的信息不仅包括他们当时(2002年)的家庭、生产、收入和资产等信息,对于所有指标,调查员也询问了他们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一年(1999年)的情况。共有360户农户接受了访问和调查,其中270户是退耕户,90户是非退耕户。经过数据整理,最终农户数据的有效样本是348户,其中264户为退耕户,84户为非退耕户。由于调查资料包括农户所有地块详细的投入产出数据,我们可以出农户所有参加退耕地块的机会成本并与补贴进行对比,以研究工程的成本有效性问题;同时,由于数据不仅同时涵盖退耕还林参与农户和非参与农户,而且包括农户参加退耕前(1999年)和退耕后(2002)年的种植业、畜牧业、非农产业以及其他收入信息,这就为使用公共工程评估中广泛使用的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评价参与工程对农户各类收入及其结构转化的净效应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首先简要介绍退耕还林的政策操作模式,然后根据样本地块和农户的调查数据,评估工程的瞄准效率和样本地区(退耕还林试点三省)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并对决定该工程成本有效性背后的政策因素和背景进行了一个初步阐释;第三部分基于农户数据,运用倍差法分析参加退耕工程对参与农户各种收入的影响,以判断退耕工程在推进农民转移出种植业生产的同时,是否实现了农户从其他产业进行的结构转移。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一些进一步的讨论。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

成本有效性指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在既定的成本下谋求特定目标收益的最大化。成本有效性不仅可用于直接判断工程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也有助于推断政策成本的节约空间,并从政府财政视角评判分析工程的持续性。以下我们将首先简单介绍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模式,然后用计量评估工程的瞄准效率,最后,基于退耕地块样本资料,通过详细分析地块被退耕补贴收益与其机会成本的关系,评估工程的成本有效性。

(一)工程操作模式

为吸引农民参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央政府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补偿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1)向退耕户提供粮食补贴。实施的标准依流域划分,长江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300斤,黄河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200斤。每斤粮食按0.7元折算,由中央财政承担,补贴年限为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草地两年,并要求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要达到4:1.(2)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贴。在补贴年限内,现金补贴标准按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20元安排,用于补贴农民的医疗、等方面必要的开支。(3)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退耕还林(草)所需种苗,由林业部门负责组织供应。经费标准是每亩地50元。(4)实行个体承包。(5)实行“退一还二、还三”甚至更多,即农民接受一亩地补贴的条件是必须承担一亩或一亩以上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任务。(6)实行报帐制,即农户按规定数量和进度进行退耕还林(草),由林业部门对退耕还林(草)进度、质量及管护情况组织检查验收,农户凭发放的退耕任务卡和验收证明,按报帐制办法领取粮食和现金补助(国家林业局,2000)。

第3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关键字:林业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new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have in-depth social development in various fields. Forest resources and fore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grim situation, we will b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forestry construction system, policy, legal aspects, construct a new s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and law system, so as to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restry is discussed.

Key words: fore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我们说,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由经济能力、社会合力、生态支持力这三个方面决定的。说到经济能力,就是资源、资金、能源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资源储量、人均收入和资本可替代性等;说到社会合力,就是公共意识、文化道德、人口容量、人口素质、生活方式等;说到生态支持力,就是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生态自我调节能力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为中心的,它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这种作用不仅仅是提供某种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合理管理,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同时,这种功能的维护也不单单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而且是由使用价值所表现出的经济获益持续的保障,更是人类持续生存所依赖于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这也是森林价值的本质所在。

二、如何实现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规划我国林业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规划我国林业发展,主要可以从几个一个方面入手:

2.1.1首先,要提高对林业科持续发展的认识、统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营造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良好氛围;

2.1.2其次,要认真掌握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总趋势,进一步加深对林业作用和地位的认识,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给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乡建设中给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以此对林业地位给予肯定;

2.1.3增大林业建设资金投入

建议根据每年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增大对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加大我国林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保证林业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2.1.4加大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

可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宣传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林业发展意识,努力打造一个全社会关注、重视、支持、参与林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2.2加快林业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林业科技攻关,攻克现代林业重大关键技术,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和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能源、林业装备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二是提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实施《“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林业科技示范体系,到2015年,力争实现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三是完善林业标准化与质量监督体系,加快现代林业标准化进程,建立标准实施的检查、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林产品和林木种苗质量监督体系,推进林产品数量计量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对涉及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安全评估。四是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林业生物安全和遗传资源管理,强化林业知识产权管理,推进林业认证体系建设。

2.3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近几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关注。各地区在林业发展综合评价实践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就这些对策进行简单探讨:

2.3.1形成规模化造林

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以提高景观效果、生态效应、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成片造林,形成造林规模化;

2.3.2造林多样化

要形成造林多样化的格局,建议可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朋友还可采取林苗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林禽结合等方式,以提高林地产出,增加经济效益;

2.3.3建立林业可持续经营机制

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建立林业可持续经营机制,在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2.4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2.5加大森林法制建设力度

中国新世纪林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就是依法治林。如何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2.5.1加快林业立法工作

1)首先,修改现在实行《森林法》的第5条 关于“永续利用”的规定,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取而代之;

2)其次,遵循林业保护的市场规则,修改现行《森林法》规定的限额采伐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对于属国家所有的林木可由具体的代表者根据林业发展规划和市场规律行使所有权,无须通过行政许可,可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经营国有、集体所有的林木依法按照合同行使林木所有权; 对于具有生态价值的林地,政府可以通过整理济手段如给予补偿收购归国家所有;对于属集体、个人所有的林木实行自主采伐制;

3)再次,修改现行《刑法》对偷盗、砍伐林木罪的规定,使其与盗窃罪的处罚相同;

4)最后,制定或修改有关林业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林业工程质量监管、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5.2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要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严格、依法、及时地查处林业犯罪案件,认真解决有案不查、查而不判、重罪轻判、以罚代刑等问题,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林业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执行,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结束语

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 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 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2] 钱薏红,郑易生.建立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J].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1).

第4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首席专家,中国最早研究和实践社区林业的学者之一。自20世纪80 年代末以来,一直从事农村发展与扶贫、农村社区林业、参与式发展、林农协会/ 林农合作社等三农问题的研究。经常深入农村和林区基层承担培训任务,推广参与式发展,探索出了适合贫困山区的社区林业发展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示范基地,为林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撰写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9 部。

山区系山区、丘陵、高原的总称。

山区是地球上复杂且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类型,是水、能源和生物多样化的重要源泉,是生物多样化和濒于灭绝物种的宝厍,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山区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5,直接为约1/10 的世界人口提供生存基础,为超过1/2 的世界人口提供商品和服务。山区既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饶的地方,又比任何地方更多地分布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遗产。

山区环境对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十分重要,但是,山区却已成为全球经济的边缘地区。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地球上绝大部分山区的生态系统正受到水土流失、山崩和泥石流的严重影响,山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丧失,山区人民的生活普遍处在贫困的现实状况,近半数的世界人口直接受到山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因此,立即采取行动,保护和管理好山区的自然资源,是促进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实施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农业大国,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山地面积为498.6 万平方公里,占51.9%;山区总人口约6.56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6%。全国2100 个县( 市) 有1500 多个在山区。我国的山区,山多、林多、草多、矿多,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3 万多种高等植物和4000多种脊椎动物分别占世界总种数的12%和10% 以上。山区现有森林面积1.17 亿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90%左右,森林蓄积量81.42 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80%以上。

尽管山区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区环境不断恶化,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同时,由于科技教育落后,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薄弱,致使山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影响着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因此,山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山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没有山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山区经济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山区的脱贫致富,全国就不可能实现富裕与文明。由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针对山区的现实状况,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扭转当前的落后局面,促进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于林业山区的优势在山,希望在林。森林是山区生态系统的支柱,没有良好的森林,也就没有产业的良性发展。山区经济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林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开发,这是由山区的林业优势所决定的。

从资源来看,山区是我国木材、木本粮油、果、茶、竹、药等的主要产区。我国森林面积的9O% 和林木蓄积的80%,全国136 个森工企业局和158 个林业重点县全部在山区,75% 以上的国有林场和90%以上的森林公园(风景林区)也分布在山区。

山区发展林业的资源丰富多样,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适宜,潜力巨大。这些丰富的山地资源为山区综合开发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为推动山区农村奔小康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从就业来看,山区林业开发是以活劳动投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具有路多面广、劳动力容量大、人人都能干的特点,符合当前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力水平,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随着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深入,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与闲置农业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人口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盲目流动,既有利于保持山区农村社会的稳定,又能减轻对城市发展的压力。

从经营来看,山区林业开发的领域宽、门路广,生产经营形式灵活多样。各地可根据开发目的、模式、要求和经营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经营方式。既可进行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又可进行千家万户、千沟万壑的分散经营。另外,山区群众千百年来有经营林业的传统,生产与组织经营的经验丰富,进行林业综合开发易被群众接受和掌握。

从发展来看,山区林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稳定持久的效益。各地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容量大,森林游憩和森林保健等新兴服务业也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需求,并且这种市场容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还会不断扩大。

社区林业是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林业活动过去一直被纳入自然科学的范畴,而林业活动的主体——社会行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林业活动既受自然力量的约束,又受社会力量的支配,只有实现这两种力量的协调统一,尤其是取得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参与,林业才能进行良性循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发展林业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乡村贫困,而发展中国家解决林业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把林业纳入乡村经济综合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林业在乡村经济综合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林业只有融于乡村综合建设中,才能有良好的经营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林业正向着生态化、社会化、产业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林业面临重大转折和严峻挑战的时代,传统林业发展的思维方式、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人们通过对传统林业的反思,进一步认识到,要发展林业,不能不考虑森林与人的多角多层关系和人的因素,不能不顾及农民对森林的多种需求。在森林日益社会化的今天,如果林业只研究技术和自然方面显然是不够的。森林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用自然、生态、经济观点研究林业的同时,必须要用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林业,研究社会行为和林业的关系。

社区林业是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来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林业经营模式,也可以说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一种形式,是科学技术进入21 世纪,在全球环境与发展的新形势下,林业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的产物。社区林业是以广大农村为服务对象,以农民为参与主体,通过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支持,吸引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包括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利益分配和监测评估等全过程在内的森林经营管理的活动。它通过采用农林业等主要技术手段,旨在使农民直接受益,同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综合、协调和持续发展。

社区林业起源于林业,而林业本身是贫困地区仅次于农业的支柱产业,是贫困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

农民不脱贫,农村得不到全面发展,森林资源就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林业也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社区林业强调依靠乡村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形式来协调树木、森林和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建立起一种自然、经济、社会与政治之间的动态平衡。社区林业活动紧密地与其它相关部门相结合,在土地综合利用、流域综合治理、山区综合开发、荒漠化防治和乡村社会综合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5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主要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

就我理解,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下的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一结论:

1999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依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重植林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下:

经济价值万元

重植林內部林产品价值417.72

外部吸收CO2放出O2价值8162.00

涵养水资源价值3.27

水土保持价值10.89

保肥价值10.79

旅游价值13320.00

生物多样性价值4.36

空气负离子效应无法评估

滤菌功能无法评估

吸尘功能无法评估

合计21929.01

由以上可见,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时一致的。(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

其一,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二,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三,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四,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五,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种“再生产活动”,它“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3)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②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③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四、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

(一)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二)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

(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立法原则的创新。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

(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5)在诉讼方面,我国资源状况的严重问题和资源诉讼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建立专门的资源诉讼法院。“在我国,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矿业法院等专业法院已经存在,这表明资源诉讼的专门化已经优先例和经验可循。”所以基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我国也应设立森林法院。

(6)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①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②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③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④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⑤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⑥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⑦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

第6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加快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建议

 

我省是资源大省,除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矿产十分丰富意外,非能源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如果能够开发和利用好非能源矿产资源,可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且分布比较集中。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黑河、伊春、大兴安岭等行政区内;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我省的东部和中部地区。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缓慢,但“十五”以来发展较快。“十五”期间,我省共投入矿产勘查资金近10亿元,在重要成矿区带安排了铁、铜、金和优质建材等矿产勘查项目200多个。在大小兴安岭成矿区带及我省东部地区安排的铁、铜、金等多金属矿产勘查项目中,新发现铅锌铜铁等多处小型矿产地和重大找矿线索。石墨、硅线石、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大理岩等优质建材非金属矿产勘查也取得了一批新成果。一些国家急需的矿种,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世界上两个巨型成矿带—古亚洲成矿带和环太平洋成矿带,都延伸到我国境内,我省正是处于两个巨型成矿带的交叠部位,具有非常优越的成矿条件。与我省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已知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相类比,我省还应发现较多和较重要的矿产。但在调查了解中发现节能减排论文,目前我省在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还存在地质勘查程度低、开发利用程度低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等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资金投入还不足。“十一五”以来,虽然省财政逐年加大了矿产勘查资金投入力度,但用于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找矿的资金仍然不足,且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也比较少,勘查开发资金得投入还远远满足不了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需要。二是市场主体作用不突出。总体上看,我省地质勘查市场发育还比较缓慢,市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这直接影响到勘查开发进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我省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具有人才、技术、资料等优势,但这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都属于事业单位,它们主要承担政府投资项目,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体制、机制上限制了地质勘查单位作用的发挥。我省民营勘查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技术装备落后、资质低,只能承担简单的勘查和服务性工作,无法承担一些重要的、大型的勘查开发项目,这也影响了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进展。同时,还因受政策环境不够宽松、野外作业的季节性强、勘查难度大等因素影响,省外单位到我省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还是比较少。三是服务效率低。目前我省矿业权审批程序还是比较繁杂,环节过多,涉及多个部门,每个不同的部门都根据各自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行其使审批权和管理权,有些审批事项互为前置,相互掣肘, 造成申办企业无所适从,矿业权审批时间过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非能源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面对国际资源争夺不断加剧和价格不断攀升的形势,国内一些资源大省不失时机地把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取得了明显效果,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大小兴安岭地处世界两大巨型成矿带的叠加部位,矿产资源极为富集。但目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还没有“火”起来,具专家分析,我省至少还有2/3的找矿潜力。尽管如此节能减排论文,如果我省能把现已探明地质储量的资源有效开发利用起来,也将会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因此,把发展非能源矿业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地位,完善措施,使非能源矿业成为我省支柱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1、将大小兴安岭矿业经济带的勘查开发纳入我省重点发展战略。我省各个经济板块中,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略显薄弱,主要是缺少替代产业的强力支撑。我省应抓住国家重点支持的重大机遇,结合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建设大小兴安岭矿业经济带纳入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开发利用实现更有力的保护,使大小兴安岭环境保护与矿业开发形成良性互动。制定大小兴安岭矿业经济带总体规划,重点明确该经济带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点矿区开发时序,产业发展布局及相应政策扶持等,用于指导和促进矿业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

2、对全省矿业权进行全面梳理,加快开发步伐。建议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对我省非能源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类。一是对现阶段已具备开采条件的矿,组织专门推进组,一矿一议,理顺关系,分头推进,尽早开发。二是对于勘查程度较高、找矿潜力大、成矿远景好的矿产地,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勘查,争取尽快具备开发条件。三是加快全省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核查工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边核查边处理节能减排论文,该注销的注销,该出让的出让,尽快理清关系,加快勘查开发。

3、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勘查开发投入。一是争取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围绕重点矿种、重点区带,加强立项前期论证研究,力争筛选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项目,扩大与国家合作的领域和规模,争取国家多投入。二是争取加大地方投入力度。财政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经费主要来源于矿产资源补偿费和出让矿业权价款收入,为扩大对地勘的投入,首要的是扩大这两项财政来源。除严格规范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外,重点在出让矿业权上扩大财源。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理顺矿权关系,尽快回收价款,增强财政投入能力。如尽快启动地质勘查基金,重点支持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带的勘查。三是争取加大吸引社会资金力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单纯依靠政府资金,实现地质勘查突破是不可能的,必须想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当前应建立完善我省地勘市场体系,重点建设矿业权交易中心,以此为载体,完善信息、评估、交易等服务功能。聘请国内外专家,为我省地质勘查开发提供咨询、论证和推介,既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又有利于扩大宣传影响。

4、搞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我省应积极研究改进审批方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大力发展中介机构,为办矿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抓紧理顺勘查工作与林业部门的关系,建立健全地勘单位与林业部门防火责任制度,由林业部门派专人全程监督,保证在防火期内正常勘探。认真研究处理勘查工作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节能减排论文,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都应允许勘查,在满足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开采。

5、调动国有地勘单位积极性,努力加快地质勘查工作。我省共有地勘单位100多家,其中国有地勘单位30多家,绝大多数具有甲、乙级资质,从事地质工作人员达2万人。应大力支持国有地勘单位,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他们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同时还应加快我省国有地勘单位的改制,加快企业化进程。

6、加强监管工作力度,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有关部门要把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纳入重要日程,认真组织和支持监管工作,落实监管责任制,及时解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当前要重点解决圈而不探、探而不采等问题,对在规定时限内不能提交地质成果、投入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取消其矿权。同时,要坚持重点武装矿权所在地监管队伍,在矿权价款使用上要保证必要的监管费用,提高基层单位的监管能力。

第7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数据挖掘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辐照食品检测技术与标准的发展

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谈汽车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SLP技术在制造车间布局中的应用研究

“云计算”市场分析及应用展望

240kA普通平底电解槽低电压生产探索

新民采油厂6~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探讨

一次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

谈直流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电枢反应及换向

CAE分析在某车型座椅满足行李位移乘客防护强度改进中的应用

融合项目开发过程的图文档管理系统设计

泊松积分在概率论中的应用

费鲁水电站厂房结构设计

金紫山风电场一期工程风机基础设计

铁路桥连续刚构边跨现浇段的吊架设计及受力检算

TJ165型架桥机架设大坡度小半径桥梁的安全控制

谈如何创新公路养护职工安全教育的新路子

县级公路局职工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企业科技与发展》理事会

广西生物农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快发展北海农村信息化

谈《招标投标法》中不可误读的主要条款

清水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质量控制

带内筒立式大型压力容器现场整体热处理施工工法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常见混凝土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谈非金属骨料耐磨地面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关于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对超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构件的模板支架控制要点及方法

在已建多年的大坝及坝后电站更新改造中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处理探讨

关于人工挖孔灌注桩过程控制的探讨

谈房建混凝土浇筑的监理控制措施

谈建筑施工企业QC小组活动的开展

浅析砌体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论建筑企业项目实施阶段的合同管理

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管控之拙见

对建筑安全事故的思考与建议

谈施工企业如何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

广西技术转移的实践及产学研服务方式探讨

完善广西公共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制度研究

创新思路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

广西特色产业数据库资源存贮与共享

企业专利信息分析与专利战略工作

来宾市锰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务实与创新并举,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恭城主要水果样本的实证研究

广西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DATUM面控制技术在包边机设计中的应用

苍梧县倒水—长发35kV线路防雷改造研究

中小企业常用局域网的优化

论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的措施

镶嵌镀中金刚石粉的前处理、电镀与回收

康居住宅电气设计的探讨

煤灰熔融性测定的影响因素探析

塑料薄膜拉伸弹性模量的测定

第8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本文基于对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及相关批评研究的回顾,对以往学术界对企业文化资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发现,以往研究主要致力于对企业文化资本属性及作用的探讨,并未从文化资本理论角度研究企业文化资本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企业文化资本评估指标框架。

关键词:

文化资本;企业文化资本;评估指标框架

1.文献综述

1.1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的概念源于法国的社会学之父孔德。之后,法国另一著名的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从事社会学研究时再次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许德金,2012)。在他看来,文化能够以一种隐性的方式产生利润,并且特别强调了“习惯和倾向”是一个能够产生利润的源泉。布尔迪厄认为资本是多种形式存在的,主要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就文化资本而言,布尔迪厄总结出三种基本形式:具体化文化资本、物化文化资本以及制度化文化资本。然而在布尔迪厄之后的研究学者在对文化资本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对其分类方法产生质疑。如许德金(2012)认为,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三分法缺乏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并且相互重叠,具有“类型学”谬误,因此依据不同标准,文化资本应当有更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因此,他在另一关于国家文化资本测量体系(许德金,2013)以及影响指数研究中提出,国家文化资本从类型学的角度可以视研究者的需要继续分为无数多的亚类结构。另外,应当根据需要将其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并且都需要涉及具体的研究指标,以达到量化研究的目的。

1.2企业文化资本研究近些年许多学者将文化资本概念运用至企业研究,提出“企业文化资本概念”。有的学者探讨企业文化作为资本与其余资本形式如何产生关联,促进企业发展,如人力资本、企业创新与企业文化协同转化成智力资本与财务价值的机理(李经路,2013)、企业文化资本与社会网络资本对企业成长发展的作用(翟娟娟,2012)。也有学者聚焦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本所产生的作用,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等现象(邬锦雯,2010)。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具有扩张性(蒋平,2006)。而王宗光和李军(2007)则从全球化视角,通过对企业在全球化视角下的博弈分析,探讨企业获得和提高文化资本的途径。此外,为使企业文化资本这种抽象性的概念变得具象化、可测量化、可操作化,也有学者尝试构建测量模型,如:乐国林(2010)以企业成长理论、结构功能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和演化协同理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构建了企业文化资本的评估框架;邹照和菊廖洪(2007)运用企业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文化资本共同构成企业总产出这一原理,通过获得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本这两种易于量化的变量值,提出推算企业文化资本总量的公式。

1.3文献评述从以往有关企业文化资本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研究,绝大多数关注于“企业文化”的资本属性及作用,然而并没有学者从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的概念进行切入和挖掘。换句话说,以往研究对象大多是“企业文化”的资本,而并非企业的“文化资本”。因此,本文将视角重新切回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中,在部分借鉴并结合企业特点,对此理论修正完善的基础上,提出对企业文化资本新的评估模型。

2.企业文化资本指标构建

从一级指标看,企业文化资本总体分为企业外文化资本及企业内文化资本。对于企业内文化资本,我们依然沿用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三分法对其进行分类:具体化文化资本(主要指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文化资本)、物化文化资本(企业内实体事物以及非实体事物的文化资本)以及制度化文化资本(对企业内具体化文化资本及物化文化资本给予的认可及评价状况)。而企业外文化资本主要指来自企业外部、并影响企业内部文化资本的因素指标,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因素以及区位因素,其指标部分参考PEST分析法,来分析不受企业内部影响的一般环境对企业影响的分析方法(董鸿安,2007)。所有指标分为四个指标等级,每一个指标均由若干个次级指标构成,比如:A21企业具体化文化资本由A31决策层、A32管理层、A33技术人员及A34普通员工四个指标构成。另外,为客观数据评估需要,每一级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限于篇幅,作者就不再一一对所有指标及权重进行论证,企业文化资本指标构建。

参考文献:

[1]董鸿安.基于PEST框架的宁波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07

[2]蒋平.企业文化资本的扩张性及扩张力度探析[J]企业经济.江西省南昌市,2006

[3]乐国林.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

[4]李经路.人力资本、创新与企业文化,管理现代化[J]北京.2013

[5]王宗光,李军.全球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资本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北京市,2007

[6]许德金.城市文化何以成为资本?[J]外国文学,2012

[7]许德金.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国家文化资本论(一)[J]江淮论坛,2013。

[8]许德金,冯捷蕴.后奥运时代北京文化资本与城市形象[M]中国商务出版社,北京,2012

[9]邬锦雯.文化资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N]湖北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

[9]翟娟娟.文化资本、社会网络资本和家族企业的成长,生产力研究[J]山西省太原市,2012

第9篇:林业政策评估论文范文

关键词:后评价;电网项目;一般建设项目;比较

Abstract: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e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rid project, analy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grid projects and gener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signe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nhanced ability to assess the institutional building of the assessment work to promote the grid project.Key words: evaluation; grid projects; gener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mpare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项目后评估概述

项目后评估是指对已经实施或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标、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估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具体来讲,后评估是一种活动,它从未来的、正在进行的或过去的一个或一组活动中评价出结果并吸取经验。从微观角度看,它与单个或多个项目,或者一个规划有关;从宏观角度看,它可以是对整个经济、某一地区发展趋势的评价。在项目级,后评估在项目进行一定时期后,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分析项目实施的实际经济效果和影响力,以论证项目的持续能力,判断最初的决策是否合理,为以后的决策提供经验教训。

国外投资项目后评估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才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双边和多边援助组织在其资助活动中广泛使用。目前,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金融组织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采用,并成为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管理的必不可少和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政府计划决策和宏观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

投资项目后评估在我国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尽管后评估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各部门对后评估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市场经济对投资行为的约束日益强化,建立与完善我国的投资项目后评估机制已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急迫而又崭新的课题,而对于电网建设项目的后评估的工作国家相关部门才刚刚起步。

2、电网项目后评估的背景

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开展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通知说,为全面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电力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原国家计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国家经贸委的《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2002年版)》的有关规定,凡列入国家计划建设的国家电力公司系统控股的发、送、变电工程项目,都要开展后评价工作,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印发的《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实施细则(试行)》,具体落实电力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内容、深度及要求,并委托有能力的单位承担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2005年6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文件转发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的通知,要求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电动经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抓好今年公司确定的重点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国家电网发展[2005]183号)。同年,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发展〔2005〕656号),通知指出,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管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完善投资决策机制,规范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根据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国资发规划[2005]92 号),公司组织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试行)》。2008年11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投资[2008]2959号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制定了《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3、电网项目后评估和一般项目后评估的异同

电网项目的后评估在实施中有符合一般建设项目后评估的方面,具体包括评价的目的、选用的参数、比较的对象、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性质、评价的方法等方面,但是电力是个特殊的行业,在实际的电网项目后评估中,有其独特的特点,所以我们应该明确这些差异,目的是使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1 电网项目后评估和一般项目后评估的相同点

1)评价的目的。

二者都是对项目前评估进行的再分析评价,侧重于项目的影响和可延续性,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投资决策质量,是项目决策管理的反馈环节。

2)选用的参数。

二者都是采用实际发生的数据、进行后评估时所颁布的各种参数以及根据实际的数据预测的后评估时点以后的数据。

3)比较的对象。

二者都是着重于项目实际执行结果与前期评价所确定的项目目的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可研阶段预测的达到的效果,从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总结。

4)评价的内容。

二者都是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稳定运营1—2年后,对项目的目的、实施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等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除针对前期评价内容进行再评价外,还包括对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效率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对项目实际运营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具体的包括项目的过程评价、经济评价、综合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综合评价等等。

5)评价的性质。

二者都是是集行政、经济、法律为一身的综合性评估,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以提供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法律为准绳对建设项目实施结果的鉴定行为。

6)评价的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主要分析评价方法包括逻辑框架法、有无对比横向对比、成功度法、前后对比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

3.2 电网项目后评估和一般项目后评估的不同点

1)项目的过程评价

首先,电网建设项目在进行项目的过程评价时,对工程地址选择、征地拆迁工作、勘察设计工作、项目决策等方面的评价比较重视,在对项目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都是论证项目的地址选择。其次,一般建设项目的工程项目部形式包括项目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处、工程建设指挥部、生产企业自行组织建设,而电网项目在实际中一般采用委托建设单位的形式。例如,河南省电力公司投资的项目,都是委托自己的全资子公司河南省电力建设总公司进行建设。第三,电网项目相对其他建设项目的投资较大,750兆伏安主变压器一台的500kv变电站的投资将达到2亿左右,由于这个特点,电网项目的投资贷款比例比重相对较大,例如,河南省建设项目的投资额贷款总额占80%。

2)技术性能评价

这一项是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特有的方面,电力从电厂输送到用户都是通过电网实现的,新建设的项目是整个电网的一个分子,所以它的实施对整个电网构架肯定有一定的影响,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项目不仅对该地区电网有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省网、区域电网的网架结构、潮流分布、断面极限等等,所以量化项目投运以后对电网的影响非常必要。

3)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评价。

一般的工程项目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时候特别强调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但由于国家的宏观环境,电网项目的建设往往不重视项目的盈利能力,一般220kv以下的电网项目可研阶段不做项目的财务评价,这导致在对电网项目后评估的时候无法评价项目经济能力的实现程度,而只能根据行业的基准收益率进行评价。另外,银行对一般建设项目进行偿债能力评价时,是对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行评价,而对于电网项目,银行不对其项目本身进行评价,而是对项目所属得电力公司进行财务评价,这点也是电网项目后评价和一般项目后评价不同的地方。

4)经济效益的量化。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包括:增量全部投资(或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全部投资(或自有资金)财务净现值、增量投资财务净现值率、增量投资回收期、增量投资利润率、增量投资利税率、增量资本金利润率等,一般建设项目和电网项目类似。但增量的确定方法和难易程度,电网项目和一般建设项目截然不同。一般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量化较简单,项目产生多大的效益就是增量收益,但由于电是个特殊的商品,产供销都在同一时间完成,一个电网项目带来多大的增量,以及如何量化比较复杂的,在实际操作中也是个难点。

4、结束语

通过电网项目后评估和一般项目后评估的比较,我们可以明确二者的差异,目的是使我们电网项目后评估能摸索出一套适合电力行业的建设项目的后评估体系,通过电网项目后评估,改进电力投资决策管理,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服务,为今后建设同类电网项目提供经验,进一步改进项目全方位管理。

参考文献:

[1] 何永秀. 电力综合评价方法[M]. 华北电力大学, 2010.4

[2]程宏伟.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探索:[研究生学位论文]. 郑州:郑州大学,2005

[3]杜朋.建设项目后评估理论模式的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2

[4]陈志莉.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