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勤工助学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勤工助学 新型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47-03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众所周知,读者日益增多已是不容质疑,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聘用在校生勤工助学,并且已为大多学生所乐意接受。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工作,(1)可以解决经济上的困难;(2)可以利用图书资源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3)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和培养了自己工作、管理、组织、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之所以招聘勤工助学的学生,主要是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缓解工作紧张程度,以保证图书馆正常工作的运转,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和体验生活的机会。图书馆可容纳较多非固定工作人员,而且工作地点近,安全系数大,工作量较小,弹性时间多,比较适合学生参与。
1 勤工助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对勤工助学的管理中,各高校的做法各异,普遍都是基于本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加以必要的业务培训,使之能够承担部分简单的图书管理工作,如管理报刊图书的整理,打扫卫生等等。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为例,在这几年,我们也和多数高校一样,使用学生从事简单的报刊管理及清洁卫生,虽然图书馆工作的压力减轻了,紧张程度缓解了,但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总是觉得不尽人意,美中不足。主要表现在:
1.1 时间的不稳定性,影响工作效率
(1)从了解到熟悉工作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勤工助学学生每年更换一次,流动性较大,往往工作刚刚得心应手,又要重新招聘。由于工作时间短,导致工作效率很难提高。
(2)学生的工作时间容易受到课程设置的限制。学生的课程设置是由学院统一安排,因此学生学习时间的集中性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安排。如周末学生多,工作少;其他时间工作多,学生少,因而工作受到影响。
(3)学生的临时调课对工作也不利。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新生时间相对固定和宽松,老生在时间的安排上较为灵活随意,尤其是临近考试和学期结束前,课程变动较大,调课和补课的情况较普遍。由于学生指标有限,往往一个岗位只安排一个学生,没有考虑后备,如果遇到临时调课或补课,往往会因为安排过满,临时找人替岗不容易,造成工作完成不了,严重时还会脱岗或漏岗,使图书馆的管理受到牵制。
1.2 管理的不规范性,影响工作效果
我院图书馆分配到各部门工作的学生相对固定,为了方便管理和培训,往往一个学期轮换一次,有时候甚至一年才轮换一次。各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要求也不一样,轻重不同,加上馆里没有配套的学生管理制度,造成各部门各自为政,管理不统一,不规范,对学生工作的要求严松有别,影响了工作,还出现了学生之间相互攀比和对工作挑三拣四的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工作。
1.3 图书馆缺乏选择学生的自。
图书馆是本院使用勤工助学学生人数最多的部门。以往图书馆只是将所需人数及岗位上报学院,而后则由学生自行申请,各系部分别推荐,最后由学工处做统一的安排和调配。图书馆虽然是勤工助学的用人单位,但是用人自有限,学生辞职、增减人员,都需要在行政部门履行相应的程序。并且招聘工作一年一次,使用经费有限,所以临时用人也成了图书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我院图书馆采用的是一种以学工处集中招聘、部门自行管理的模式。学工处在招聘学生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经济状况、学习情况和道德品行,并不能从图书馆的发展角度来招聘学生。岗位一旦设定,在实际操作中有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未能真正发挥学生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最佳作用,如有人员改动更不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和制约了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1.4 工作的单一性,制约才能的发挥
(1)图书馆工作有简单有复杂,轻重结合,粗中有细。因而,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性别、耐性、细心等都有特殊的要求,但在招聘过程中,很少能够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这就涉及到一个规范管理和最佳招聘的问题。
(2)本学院开设的许多专业,如广告设计、传媒、网络管理等,对图书馆工作有很大帮助,但我们很少能想到去合理地利用它。以往对学生的使用,主要都是承担图书报刊管理及清洁卫生,虽然减轻了一些重复性工作,但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作用不大,只能基本停留在维持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转上,特别是在本学院图书馆,这种人力资源浪费更为明显,学生一般只是充当替岗人员的角色。
1.5 管理僵化,阻碍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
很多高校图书馆对勤工助学学生管理,都是设专人或部门负责,主要是安排岗位和日常管理,及临时调配等。每学期只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设置固定的排班表,每月根据学生的考勤情况发放工资。但在实行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课程变动较大,时常会引起工作脱岗,临时找人替代容易脱岗漏岗,如果学生是自行替岗、换岗的,在统计考勤的时候也容易出差错。管理方式的陈旧单一,对图书馆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不利。再者,图书馆由于人员不足,对学生工作的过程和效果缺乏监督和检查,往往造成学生工作不负责,做工不细致,干活磨洋工,拖时间,该完成的工作没有按时完成,而图书馆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加以激励和约束。
2 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促进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如何扬长避短、创新管理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既要看到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也要正视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要考虑到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需求。为了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构建新型勤工助学管理模式已是不容质疑,因而,一种“老师指导,学生管理,自我管理”这样一种新型模式已经崭露头角,并在摸索中发展,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2.1 解决图书馆人力不足的普遍问题
要发展必须要稳定,图书馆聘用学生的目的依然是要保证基本的完成,决不可以顾此失彼,主次不分。一直延续下来对图书馆的忽视,使得图书馆的大量工作人员,多是以“收容所”、“养老所”或解决职工家属工作问题的形式吸收进来的,加上图书馆的编制有限,有效人才的进入不易,造成了在编的人不做事或做不了事,能做事的人又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学生参与勤工助学,首先得保证基本工作的正常运转,其次才是从事其他管理工作。只有解决了图书馆人员不足的问题,才能腾出部分专业人员从事和研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这对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2.2 改变管理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换
以往,勤工助学学生进入图书馆工作,就只有服从老师的安排,在意识中没有将自己处在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上。我馆的管理经验表明,在图书馆某方面工作,如:在对外宣传和读者沟通方面,使用勤工助学学生管理比我们自己管理更有优势。这对图书馆建设来说,无疑是有发展空间和潜力的。主要表现在:
(1)人员的管理便利,减少推诿扯皮现象。
勤工助学的学生与图书馆员工不同。长期从事同样工作的馆员,对工作多少有些厌倦和推诿,特别是在利益的趋动下,会有些斤斤计较,加上有家庭的牵绊,精力有限,缺乏探索的热情和能力。而学生不同,经过了层层筛选,他们会对所获得的这个实践的机会倍感珍惜,加上他们年轻,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有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和渴望。因而,在管理上更容易规范。
(2)学生需要实践及展现自我的舞台。
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受所学的专业限制,不可能对图书馆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精通和善长,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各类学科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不同专业,况且都是为将来工作打基础的,正需要一个实践和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和平台。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长补己所短,互利互惠。
我们图书馆的当前做法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条件和工作岗位的要求给每一位学生分配适合其专长的工作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天地。大胆启用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我院图书馆在上学期,尝试着使用一些具有宣传、网络维护专长的学生,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服务方式等等进行了扩大宣传,主要是板报、网页,从宣传稿、新闻稿的准备,到图片制作、网页更新等一条龙工作,让学生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完成,我们只须把关、督促、最后定稿。结果证明,这样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发挥,效果和质量都相当不错。因而,在使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而要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以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
我们还将考虑把将这些经验,扩大到其他部室,如采编加工、流通管理、宣传策划、网络维护,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
(3)年轻人朝气蓬勃,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比我们更有优势。他们灵活、机智,接受能力强,活泼向上因而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如:高校图书馆网页最主要的浏览者是学生,他们更喜欢时尚、新鲜的东西,所以,图书馆的网页由他们来更新和维护,更能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使宣传工作更到位、更有效,更有创意。
(4)减少了和缓解了图书馆员与读者的矛盾。
由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一直来都是以老师和长辈的角色面对读者的,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学生读者顾虑很多,沟通困难,相互的理解不到位,容易产生误解,形成矛盾,甚至会激化。而使用勤工助学学生面对读者,从事与读者沟通工作,不但容易接近读者,还更能发挥同龄人易相处的优势,无形中减少了读者与图书馆员工的矛盾,使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更和谐,更融洽。
(5)学生人数多,可以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况且图书馆的很多问题涉及面都是较广的,普遍存在着年龄学识上的差异,因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大家出谋划策,集思广义,是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让学生完成读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必须让学生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管理者的位置,以管理者的眼光看待发展,以管理者的身份管理工作,以管理者的思想考虑问题。因而,图书馆应该大胆地把一些特殊的业务工作交给学生管理,有助于学生给自己定位。
2.3 学生管理读者,有利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后,既可解决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人员劳动力问题,也解决了临时性或一次性的工作需求,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交流,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阅读要求。
应该看到,图书馆突破了原有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与学生建立了全新的工作关系,加强了馆员和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和理解。学生参与了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工作,便具有了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是图书馆的读者,可以充当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应该加以利用和发扬这一优势。
他们是在校生,是图书馆的主要读者,因而对学生读者的爱好、意见和建议都比较容易收集,而得到的信息往往可信度较高。他们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让他们负责沟通这一方面的工作是最合适的,这样,图书馆可以通过他们,更广泛,更直接、更真实地收集到反馈的信息,更有助于掌握和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借阅需求。同时图书馆的相关信息也可以通过他们及时带给读者,加强了沟通,融洽了关系,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让更多的读者关心和支持图书馆工作,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为更好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献计献策,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4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求新的读者服务模式
相比之下,学生更容易接受自我管理的方式。学生参与管理,给学生部分管理自,既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以我院图书馆为例:针对以往联系工作时常脱节的情况,建立一个从上至下的层层管理模式(见图1),即选出一个学生作为勤工助学学生的总负责人,由主管老师直接负责,然后以各系为单位,分别选出一个本系的学生联系人,专门负责联系沟通工作,如换班、临时用人、考勤等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学生总负责汇报解决。结果,本学期有些学生也时常换班缺岗,但经过各系学生负责人的相互协调,并没有出现过脱岗现象。
图1
让学生参与图书馆部分管理工作,既能让学生给自己做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发展舞台,把自己当成主人翁,管理者,自觉地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尤其是他们可以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为探求新的读者服务方式提出更合理化的建议,这是我们馆员很难做到的。
3 制订一系列管理程序和办法,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要真正实现“老师指导学生,学生参与管理,学生管理读者,从而实现读者自我管理”这样一种新型模式。必须要从各角度考虑周全,做到既有管理规范性,又有灵活的调配机制。
3.1 择优录取,规范用人
由于图书馆工作岗位有限,而且不少岗位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较强的要求,因此必须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制定一系列规范的程序,选择和录用学生。(1)及时公开用人信息。主要是说明所需人员专业、要求和人数。(2)拟订聘任的办法。层层筛选,择优录取。(3)根据需要选择。在招聘勤工助学学生同时,不能把解困当成唯一的标准,除了要考虑学生经济状况,还要适当考虑他们的专业和特长,同时还必须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如勤劳、刻苦、谦虚等。(4)实行试用期。试用期满后,根据指导老师的评价决定学生的去留。(5)竞争上岗,坚决回绝关系户。在同等条件下,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优胜劣汰,竞争上岗,让被聘用的学生懂得珍惜机会,工作会更加认真、勤恳。(6) 扩大学生的专业选择面,尽可能地选择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如英语、计算机、宣传设计、网络维护等等。而图书馆也能在选择中,优化知识结构,完善管理,发展自身。
3.2 灵活管理,游刃有余
有关勤工助学学生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时间,国家都有严格的规定,本学院也有相应的使用标准,规定每人每月不能超过30个小时。根据实际需要,我馆尝试着这样的做法:先由专门的老师,根据图书馆各岗位的需求和学生的课程安排,安排学生的基本工作时间,预留部份学生的空余时间和用工报酬,以备图书馆临时调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临时调用、换班的时候,这种办法无疑是可行的。
3.3 制度约束,科学规范
学生上岗前应做一次图书馆基本工作的培训。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指导,使学生对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做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将来的换岗调岗是很重要的。但由于时间有限,具体的岗位培训则由各部门的老师边做边教,这样更为直观和有效。同时实行岗位轮换制,也可以让学生很快地熟悉图书馆业务,增强相互的理解和沟通。
要形成一系列的新型管理体制,除了事前规范把关,事中严格监督,事后认真检查,奖惩分明,因此,高校图书馆首先要制定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使用勤工助学的学生,建章立制是非常必要的。而岗位责任制是最根本和必须的,有了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责任制,图书馆各个部门就可以做到照章办事,而勤工助学的学生就可以依章工作,岗位到人,责任到人。
另外,图书馆还必须建立学生勤工助学的激励机制。制定相应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对勤工助学学生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使他们在获得劳动报酬的同时,也能获得具有参与管理,施展才干,得到尊重,价值自我实现的精神愉悦感。
3.4 考核评定,纳入“社会实践”
现在大部分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标明了“有经验者优先”。而社会实践证书今后将成为用人单位考核聘用的一种有效“通行证”或“优先卡”。因此我们也应该对工作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以肯定、给予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对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都颁发“社会实践证书”,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培养良好思想品德,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努力。
虽然,“老师指导,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这样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还在尝试和检验中,但其中的成效已经是显而易见的,无疑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给图书馆的管理者指明了改革的方向。这一创新管理对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相信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套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模式会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梁华君.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规范操作管理[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2).
[2] 宋碧云.浅谈如何加强高校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8).
文章标题: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
学习为人民服务体会
新的学年开始了,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汇报,并研究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困难问题。这个信息,使贫困学生家庭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我自已也深深感到:这是党和政府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有利于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大批人才,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据统计,在今秋入学的全国400万大学新生中,贫困生约占五分之一。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平均线的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0%,总人数有240万。这还不包括考取而上不了大学、转上中专或者失学的少数学生。贫困大学生多来自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最不发达的地区、领域、群体,多数在农村,少数与失业、单亲、疾病、灾害有关。在《为人民服务》中曾经说过:“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我觉得: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正如所说的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并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为了贫困家庭学生的读书问题得以解决,我认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金融机构和高校,必须密切配合,切实做好以下工作:(一)认真抓好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行的各项工作,确保在新学期开学后,按新机制发放助学贷款;(二)加大国家对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奖励力度。中央财政将增加助学奖励经费,各地区也要设立面向品学兼优经济困难学生的政府助学奖学金,帮助和激励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勤奋学习;(三)端正办学思想,调整支出结构。高校每年要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四)建立规范的勤工助学制度。高校要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组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取得一定的资助报酬;(五)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各地区要适当增加财政贴息支持,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确保贫困家庭新生顺利入学;(六)高校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努力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同时要把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勤奋好学、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好校风。
当前,中央已及时地出台了相应的有关政策,主要是看我们如何去贯彻执行了。
一、案例描述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将德育及养成教育作为双休日成长工程的重要内容。
首先,每年下半年学生业余党校将大多数活动安排在晚自习及双休日进行,学生团员团组织活动也安排在双休日进行。聘请优秀思政课老师给学生讲党史,组织学生学习十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院党支部、团总支的关心下,双休日成为学生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学习的主要时间。
其次,汽车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汽车学院“农机家电维修服务队”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本禹志愿服务队”。该服务队经常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学校附近社区开展志愿维修服务,每年的三月学雷锋“送科技下乡”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已经坚持15年有余,受到当地政府及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再次,汽车学院特别重视利用双休日成长工程,为那些勤工助学,希望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提供机会,同时为那些通过勤工助学,改善生活拮据状况,减轻一些家庭负担的大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联系汉光科技,带领学生走入汉光科技,参观并参加他们的生产,我们联系多家汽车维修4S店,分批次将学生送进去学习、实战。通过有组织的勤工助学,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社会对员工道德品质、职业素质的要求,通过与己对比,发现自己达到这方面要求所欠缺的东西,尽快地在今后的学习中调整知识结构,全面培养各方面技能,通过勤工助学的实践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2.以能力为本,促进高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新时代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强调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双休日成长工程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新载体,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以使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的需求。
汽车学院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推动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各类实训设施,合作的品牌汽车4S店,驾驶培训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双休日成长工程”学生技能水平及创新能力培训活动计划》,由专业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教练员等分别对学生分批次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让学生获得比如中级电工证、中级汽车维修证、驾驶证等各种技能证书,提高技能水平。将优秀学生的培训重点放在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依托汽车爱好者协会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并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选拔优秀人才参加省级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省级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随着这一系列的培训计划的实施,学生能力显著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3.开展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健全人格,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方面。现代高技能人才首先应该是有着健全品格、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其次是所在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对大学生的培养首先是学会“做人”,其次才是“成才”。
促进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和内涵建设的渗透与融合,是汽车学院一贯坚持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汽车学院的专业都是工科专业,知识比较枯燥、繁琐,难以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对专业的孜孜不倦的求知欲非常不容易。学生极易在每天辛苦的学习中感到疲惫和彷徨,心理压力大,如果不及时排解,时间久了就容易集中爆发,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汽车学院充分利用“双休日成长工程”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团体活动,发掘学生潜力,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培养。比如,从人文艺术上入手,培养学生的高雅的兴趣爱好;从各类体育训练、比赛入手,锻炼学生体魄和意志。汽车学院团总支和学生会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书画摄影大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微电影比赛、自行车竞速比赛、体能训练、篮球比赛,等等。各班班主任还带领学生完成10公里徒步活动。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体现学院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文关怀,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讨论和建议
汽车学院双休日成长工程目标就是做好学生双休日的引导、管理工作,使他们在双休日过得愉快、充实、有意义。将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双休日成长工程中,并且不断地做细、做小、做实。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从这个活动项目中收获了许多经验,但也发现许多不足。
1.引导更多学生领悟双休日的内涵,科学地利用和安排好时间。
汽车学院双休日成长工程已经实施了一年有余,但现实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值得注意,有少数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一直采用躲避的方式。寻找问题的原因,我们发现少数高职学生由于受长期不良习惯的影响,进入大学依然还没有真正理解双休日的这一真正内涵。少数学生的双休日是在盲目游荡、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中度过的;少数学生钻进教室或图书馆“啃起”几本教材,为考试的高分数而苦读,意义也不大。下一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双休日的真正内涵,引导他们合理地科学利用和安排好双休日,使他们的双休日生活过得愉快、充实而有意义,这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2.克服社会的负面影响,加强勤工助学的引导和管理工作。
学校实行双休日,为那些勤工助学,希望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提供增长才干、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机会,同时为那些通过勤工助学,改善生活拮据状况,减轻一些家庭负担的大学生创造便利条件。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商品大潮的冲击,对于涉世未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尚未完全定型,自律能力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仍有片面性、主观性、可塑性强的大学生,极易在勤工助学这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中,经受不住社会的负面影响。目前,学校的一些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中已显露出苗头,如片面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对社会承担责任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一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必须重视加强学生勤工助学的引导和管理工作。我们应当成立双休日学生勤工助学的管理机构,为学生联系合适自己专业的勤工助学的企业单位,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对大学生在勤工助学中遇到的各方面情况,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共同引导和管理好双休日大学生的勤工助学活动,坚持克服社会负面影响对勤工助学的大学生的影响,使双休日勤工助学活动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起到应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困难学生;资助模式;改革;创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收费制度改革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日益突出,并呈逐年迅速上升趋势。努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须大力创新资助工作模式,着力构建“经济与素质、能力相支持”的“双线”资助模式。切实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把这项关系民生之本的大事做好。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的重要意义
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支持”,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校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满足学生现时的表面物质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二是“素质与能力支持”,即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困难学生长远的深层发展需要。这是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一)模式创新能满足困难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在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资助管理部门担负着双重的“育人”职责。既要发挥资助项目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又要开展以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学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又总是交织混杂在一起。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可能会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虽然拿出钱资助了学生,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而着力构建“经济与素质、能力相支持”的资助模式能满足学生的深层多样化的需求,能让更多的学生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推动实现教育公平。
(二)模式创新能具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模式创新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而困难学生具有压力大、知识广、志向远等特点,这种群体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只满足于表面经济物质需求,而是更关注深层的长远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把经济支持作为资助的基础,帮助学生解决顺利就学问题,同时,要更加关注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特别是帮助学生解决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从目的性和规律性讲,这符合困难学生的内在需求。
(三)模式创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应对教育新的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实际问题解决得好,思想问题往往迎刃而解;思想问题解决得好,又往往能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面临经济困难外,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大大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了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此外一些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学生诚信度不高,从而,贫困问题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这些问题的切实解决,能增强学生自主解决经济困难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既要把资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资助工作的重要辅助形式。
二、积极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社会援助为支撑的“经济支持”模式
积极围绕“服务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的工作目标,丰富和完善多元并进的“经济支持”模式,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一)按“统一规划,个性资助。确保三公”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类别及结构。“统一规划”,即把各项补助与贷款相结合,实施一揽子资助计划,合理规划全年资助额度,在每学年伊始一次性划拨到学院,以便学生及时知情、学院合理统筹。“个性资助”,即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个人能力、日常表现等因素,为其量身设计资助项目。既重点关注四类学生,即新生、毕业生、复困生、优困生;又增设个性化资助项目,如学院临时补助、营养支持、“爱心超市”实物补助等。“确保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就是切实做好宣讲、公示,确保公开;认真履行评审程序,严格执行评审条件,确保公平;不徇私情,确保公正。
(二)以“确保底线、鼓励自强”为原则。确定资助项目的实施次序。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测算学生最基本的学习、生活需求标准,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所得”不低于这个底线。在每学年伊始,学校先评定助学奖学金,然后受理学生的勤工助学和贷款申请。在审核申请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经济所得及个人能力、学习生活表现。最后,学校给予那些通过以上措施仍无法达到资助底线的学生一定程度的无偿补助。此外。学校要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得资助款实行“额度封顶”,以避免资助款向少数人集中。
(三)大力突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地位。“经济支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部分。国家助学贷款是主体资助形式,但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却与国家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无偿的补助才是资助,而贷款将由其本人偿还,不是一种资助;同时,一些高校在贷款制度设计上缺少深入思考,只要学生能提供相应材料就满足其贷款需求,没能将贷款作为一种主体资助形式与其他资助项目相结合,降低了贷款的效用。学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及学校向学生提供贷款所付出的成本,引导学生看到贷款中的“隐形补助”。在设计贷款制度时,要确保“贷款补助一体化”,将贷款与学生困难程度、困难补助制度等结合起来。实行“先贷款、再补减”的资助政策,促使学生首先通过贷款解决经济困难。学校要积极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对学生的诚信进行日常考查,提高学生诚信度,降低贷款违约风险。
(四)加大勤工助学和助学奖学金力度。奖学金(面向全体学生的)和助学金在一些西方国家已取消,因为困难学生得到奖学金的机率很低;助学金容易使学生把资助当作是他们理应享受的权利,从而缺乏责任感和引发惰性。但以困难学生为唯一对象的助学金在增加,以奖代赈是各国通行的做法。通过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勤工助学工资标准,加大勤工助学力度;通过增设以困难学生为唯一对象,以学习成绩、学习进步程度、综合素质等为重要评定条件的助学奖学金;逐步减少无偿资助类别及总体额度,适当增设诸如学院临时困难补助、爱心基金暂借款等机动、灵活的小额补助,以弥补系统资助后出现的遗漏和不足。
(五)大力引入社会援助。全力争取社会支持。社会援助的主体包括社会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等,这些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分散于社会各界,援助行为也完全出于自发,没有统一的组织者。因此,学校若想获得有效的社会援助,就应当主动搭建起学校社会援助的平台,既为学校的困难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捐助,同时也为社会捐资者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捐赠途径。
1积极搭建社会支持平台。要建立校内困难学生社会捐助中心。专门接受社会各界对困难学生捐赠的资金和实物,并负责将捐赠物分发到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手中。要大力开展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合作,学校除了发挥本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干预机制以外,还可以与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以及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合作,定期为困难学生开设讲座或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借助丰富的社会资源扩大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
2完善社会援助管理。对困难学生社会援助的管理关系到社会捐助资金和实物的有效利用,也关系到捐助者对学校的信任以及捐助的连续性。学校社会援助管理主要涉及到捐赠资金和实物的存量管理、捐赠物品的使用管理以及困难学生受助情况反馈管理三个环节。首先要加强对捐赠资金的管理。设立专项账目,实行专人管理,保证使每一笔钱都用到实处;对于捐赠的实物,要对捐助者和捐助的物品进行详细的登记,定期公布捐赠接受情况。其次要明确受助对象,通过发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审核等多种方式确定贫困生名单,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发放奖金、物品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最后要及时了解贫困生受助后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尤其对于获得较大数额助学金的学生,应当将他们的情况反馈给捐资者。通过与捐资者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捐资者对所捐资金使用的满意度,从而吸引他们继续捐资,并因此带动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向高校捐资。学校还可以组织受助学生到捐资的企业或单位参观学习,由专业对口的学生提供科技服务,适当的付出可以使贫困生内心达到一种付出与回报的平衡。使他们在接受爱心的同时能奉献爱心。提高自尊水平和自我的效能感。
3强化资助工作对外宣传。从社会捐助困难学生的现状表明,捐资者往往希望将资金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奖优的项目远多于助困的项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当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向社会宣传帮困育人工作,宣传特困生先进事迹和社会各界捐款助学义举。同时,在对外宣传的过程中要与社会慈善机构和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通过高校的校友会联络校友,号召他们为自己的学弟学妹提供援助。
三、积极构建和发展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为主体的“素质与能力支持”模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其物质、资金的困难,也要解决精神、心理上的困难。更要着力于其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构建“素质、能力相支持”的资助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加强励志教育。解困的重点在于解心,扶助的目的在于成才、成功,励志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关心隐于行动中,把教育寓于活动中,从物质上、思想上和心理上全方位帮助困难学生,引导他们正视“物质困难”,认识到暂时的物质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产生的自卑、畏难、消极心态,一味“等、靠、要”的错误想法等种种“精神困难”,不断增强自强、自立意识,增强直面人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要坚持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调查。对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在校园网、论坛、报刊、广播等媒体上建立“与困难学子面对面”栏目,了解其心理变化,主动倾听其心声,在资助的同时尊重其隐私、尊重其人格。定期召开困难学生座谈会,交流大家在学习生活上取得的成绩和心得。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校园自强之星”评选、“感动校园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自强意识、爱心意识、感恩意识,化对家庭和亲人的小爱为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大爱,真正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二)强化素质教育。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周末文化、节假日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等,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困难学生在宽松的人际环境中学习、生活,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中去。同时,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让困难学生特有的文化反过来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可通过鼓励困难学生刻苦学习,带动整个校园的学风建设;可通过困难学生勤俭节约,端正学生的消费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困难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封闭的校园,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学会与他人交往,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
(三)强化能力提升。自助,归纳为三句话:自力更生,解决生计问题;自我调整,健全心理人格;自强奋进,成就优秀人才。要大力突出困难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实现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帮助困难学生提高整体能力。在机会、空间和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困难学生倾斜。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内容、机制)、可持续、易推广、参与式”的原则和“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及能力提高”的目标,积极开展参与式培训和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困难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积极组织和引导困难学生参加各种特色活动,让困难学生在活动中走向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活动和工作中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提高。要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发掘潜在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困难学生不仅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困难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
“经济与素质、能力相支持”的资助模式是针对困难学生比例居高不下,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凸显,资助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问题来构建的。这一模式的健康运行需要高校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在资金、机构和队伍建设、工作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努力为资助工作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推进工作规范化发展;努力为困难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人人关心困难学生、人人参与资助工作的人文氛围,保障困难学生更好地安心学习,更好地全面发展。
(一)整合资源,加强联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要强化政府对教育的投人责任,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足够的资金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2007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大幅度增加了对全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额度和范围,使资助困难学生的资金有了一定保障。同时,学校要积极加强与国家、社会的联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按4%~6%的比例足额计提资助款、专款专用;大力加强与国内外基金会、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界的联系,多渠道争取社会捐助。
(二)创新体制,强化管理,狠抓队伍建设。在领导层面,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财务工作的副校长和财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学院负责人参加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的资助工作,制订资助政策。在组织层面,要建立独立建制的资助机构,本着“专家化、学者型”的建设原则,按在校生的一定比例,配备具有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校资助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要大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确保资助工作的专业化和高水平。在实施层面,在学院组建学生资助工作组,由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任组长,辅导员及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为成员,以民主评议为主要方式开展工作。同时,要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设立情报员、咨询员、协管员和指导员,随时搜集、上报学生的困难信息和资助需求,解答学生关于资助、贷款政策的疑问,策划、组织相关公益活动。
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我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指挥员,自身必需具备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较高的的综合素质,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能影响并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发挥辅导员的榜样作用。
二、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组织调查统计和掌握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建立贫困生档案;平时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积极推荐安排他们从事勤工助学活动等,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
三、建设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同学们的知心人辅导员的好帮手,更是班级里的带头人。平时多与班干部聊天,了解班级的大小事务,保证班级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组织学生干部经常互相交流,交换干部心得,多找普通同学参与,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更好的提高班干部的办事能力。
四、经常开展班级活动,丰富同学们业余生活。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还能让有一技之长的同学们有了展示的平台,也使同学们加强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还将进一步扩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综合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背景与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并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贫困家庭据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中心报告,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29,1999年上升到0.397,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资助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改革,到90年代初已基本从原来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变为学生缴费上学与奖、贷、助、补、免的资助政策相结合。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5]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供孩子上大学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血。因此贫困生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由于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的极大差异,贫困生的基础教育状况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也更多地存在学业不良现象。对于临近毕业的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原因,在联系就业单位问题上也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这些外部压力都容易使贫困大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自卑情结,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调适,可能导致抑郁或绝望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
心理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觉察,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为某种严峻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层,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反过来又加强了负性自动想法。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早年生活虽然艰辛,但压力毕竟由家庭和父母承担,当进入大学后独立面对难以解决的经济困难时,就形成了严峻的心理冲突。如每当面临学校催交学费等费用并影响到正常学习时(如有的高校规定没交清学费不能参加各种考试等),负性自动想法就很容易被激活。特别是因此而导致学业上的失败时,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导致行为、动机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症状。
2.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首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来特指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困阶层和就业困难人群。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心理定势。英格尔斯指出:“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6]贫困文化并不等于消极文化,它只是生活于其中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理想、习惯和思维方式等等。但是,贫困文化中的某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的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敏感和绝望,缺乏自尊以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导向的集体无意识等,相对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乐观开放和善于合作等素质来说,显然是具有落后性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自己家庭所属的社会身份特征,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语言、衣着以及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所谓“社会遗传”。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属”[7]。尽管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在这种社会归属中遭遇冲突,其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一般会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不少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周围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心理过于敏感,行为上表现出不合群,内心深处有很强的孤独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困难。有的贫困生也因过度的自卑而形成过度敏感的自尊,以致对接受学校的困难补助感到羞耻。
3.校园文化和组织环境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社会心理学将这种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它带有浓厚的感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表现为个人与他人感到满意或不满意。
这种人际关系不仅与个人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社会生活背景有关,同时又与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互动性。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能融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反映到大学校园里,即使是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贫困大学生因为自己在经济上的困窘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从而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或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形成心理障碍。
4.家庭生活背景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现实经济困难和社会环境文化影响,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原因,但两者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贫困大学生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毕竟只是少数。
太原理工大学的一项测查表明,即使在特困大学生中(贫困和特困之间没有明确界线,一般将家庭收入在人均100元以下的确定为特困生),心理异常者也只占18%左右。[8]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为什么有的贫困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有的却没有,显然这是因为他们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不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发展有密切关系。人格展是在人的生物本能与环境教化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展开的,是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的过程。因此,贫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体现了他们在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困难时心理素质水平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家庭教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早期人格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不仅从每一个人出生起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同时也是每一个人产生原始的自我感觉以及形成基本的身份、动机、价值、信念和人格的背景。有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埃里克森将这种“本体安全感”称为“基本信任”,它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及其客观世界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向。吉登斯认为:“在正常的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的情感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9]在面临同样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忧虑时,不同的贫困家庭对孩子有不同的教化方式。如果父母以不良的心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小孩,甚至粗暴地干预孩子的自由和选择,那就必然对贫困大学生早年的人格发展形成扭曲。这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大多数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贫困大学生在回顾早年生活时都谈到了父母对他们童年心理的消极影响。
二、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高校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是担心学生在校期间会出什么事的问题,而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学校对学生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经济资助机制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
1.基本经济资助与学校环境育人相结合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是他们最大的心理压力。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目前都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而奖学金只与学习成绩相关。一项调查证实,农民子女在获得大学奖学金的比例上相对于其他阶层子女而言明显偏低。[10]虽然有少数高校利用政府或企业支持建立贫困大学生奖学金,但受益面毕竟很小。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绝望性心理焦虑。需要强调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寝室和同学会这类小群体的组织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往往因为过于琐细而得不到注意,也因为难以用某种显性指标来衡量效果而容易被忽视。但我们在调查和咨询中发现,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正是这种小群体密切的人际互动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班级和寝室的作用,在这些小群体、小环境里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并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来优化这种人际关系。这对于调适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情绪,降低他们的抑郁性和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是十分有益的。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一个使大学生的心理走向成熟,向社会化过渡的重要环境。在大学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异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同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求真求善、平等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超级秘书网
2.鼓励勤工助学与培养自尊意识相结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应当使他们自己充分意识到,虽然经济上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态度和选择。因此,关键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强的意识。从人格心理学的观点看,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它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美国心理学家库柏•史密斯认为:“自尊与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能力有关;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有关;与在挫折条件下保持恒定知觉结构的能力有关。”[11]当他认为自己无能时,就不指望成功,表现在行动上,就没有远大抱负,缺乏自信心,把行动目标定得很低,既不去努力奋斗,也无勇气去与人竞争;相反,如果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则能产生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向预定目标接近。贫困大学生应当在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要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远不止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因此高校不仅应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广泛的勤工助学的渠道,而且应对此予以精神上的激励。
3.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着眼于贫困大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以促进健康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使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得到改善,及时排除成长中的一些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提高。学校对贫困大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表现出来的某种群体特殊性不应加以放大或渲染,以避免伤害贫困生的心理自尊。但对于少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则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如通过个别性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团体行为训练来解决在贫困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
总之,高校只有通过综合性的多种教育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5]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2]李海星.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
关键词:高职贫困学生;心理贫困;心理问题
当前,高职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为解决贫困生问题,已经采取了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办法,并在最近相继出台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措施,下大力气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已收到明显效果。但必须指出,全社会在关注大学生贫困问题的同时,大多数人都把贫困等同于经济贫困,并为之作了大量工作,而忽视了贫困大学生当中已经滋生的另一种贫困——心理贫困。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大学生心理解困提供帮助。
一、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分析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否定的情感体验。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易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有关资料数据显示,大约有4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女生的比例比男生略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心理比本科生重,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为明显。表现为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悲观失望、郁郁寡欢、离群索居、遇事避让、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等等。
2.过度自尊
一些高职贫困生由于经济地位较低,消费水平有限,心理负荷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之中,敏感多疑,过度关注别人的言行举止和态度,时刻担心被轻视甚至误解别人的善意;自卑容易滋生过度自尊,把贫困看作是一种耻辱而极力回避,拒绝和排斥同学、老师的真心关心与帮助,致使正常的人际关系紧张化。
3.抑郁和焦虑
由于经济拮据的困扰,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变故或父母离异所导致的贫困生,除了对个人上学费用和家庭生活状况的担忧外,还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和郁郁寡欢的不良心理状态之中,并且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久而久之就形成抑郁心理。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无论大事小事都表现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行为拘谨,缺乏主见。
4.攻击和冷漠
有的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而导致自卑或者过度自尊,全方位封闭自己,脱离集体人际关系紧张,从而产生攻击心理和冷漠心理。攻击是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引起内心的愤懑或不平,从而表现出种种敌意行为,犹如一个刺猬难以靠近,其攻击方向可能是自身,如实施自责、自伤行为,还可能是他人和社会,认为社会、学校、老师和他人对自己不公平,因此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不满意,反感社会形势,过分扩大社会的阴暗面,抵触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表现出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的漠不关心甚至敌意,对任何事物都缺乏热情,得过且过,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导致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1.教育资源的缺乏
大多数贫困学生来自于相对落后的农村,较之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普遍滞后。许多地方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音、体、美等课程都不能充分开展,有的学校为了谋求高升学率,甚至停开此类课程;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条件也较差,有的贫困学生升入大学后连打字等最基础的电脑操作都无法独立完成,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
2.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压力
每一位新生出入校园,都需要一个生活环境上的调整和适应过程。而对于多数贫困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对于大学生活、城市的现代化环境、生活习惯的接受和适应,不仅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面对这种新旧环境的落差,使得贫困学生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高职院校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挖掘和培养,而这种培养目标将贫困生置于极为不利的位置。除了学习成绩,在知识面、交际能力、兴趣特长上贫困生与其他同学存在明显差距,压力也随之产生。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缓解这种压力,就会陷入自卑、自我封闭,甚至自暴自弃、偏激厌世,严重影响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3.贫困生自身的特征和素质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贫困生自身的特征和素质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很多贫困学生不能理性对待自己的家庭背景,不把贫困当成是一种人生的磨难,而把贫困当成丢人和耻辱的事,当成是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有的把学校、社会或他人的帮助看作是对他的一种同情、怜悯;还有的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看到同宿舍其他同学的穿着打扮、生活用品要比自己好时,常常感到低人一等,情绪十分低落形成自卑心理,不能正确地面对和缓解压力,最终势必会引发诸多心理问题产生。
三、帮助高职学生走出“心理贫困”的措施
1.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经济贫困,要解决心理问题,前提是要对他们提供实际的经济帮助,切实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对于贫困生来说,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贫困的影响。因此,必要的物质资助是不可少的,这是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在物质资助方面,一是要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二是多为贫困生创造勤工助学机会。鼓励和帮助特困学生,使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勤工助学活动,不仅能缓解贫困生实际经济困难,而且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报酬,心理上得到平衡,自尊心得到维护,能重新审视社会和生活,能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热情。
2.提高贫困生自身素质
鼓励贫困生学好本领,正确对待困难,自强不息。作为在校大学生,学好专业本领是最重要的。这不仅是实现自己社会价值的重要基础,更是为人民服务、回报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作为贫困生,平时得到的帮助和温暖远远多于其他学生,因此,要学好知识,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3.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是青年成长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培养贫困生的健康人格。从贫困生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心理健康教学、讲座、培训等形式,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悦纳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合作、真诚、责任感等。
4.提高贫困高职学生的自我解困能力
自我解困能力是指贫困生意识到自身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时,充分认识、分析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运用各种技能,积极获取和调动自身基本需求的能力。贫困生本身要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快乐求知,勤劳治贫,抛弃传统意义上的所谓“自尊”,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收入。在商业银行助学贷款日益扩展的今天,贫困生要及时抓住这一有利于完成学业的大好时机,敢于借债,用于投资,完成人生历程中的关键转变。深入研究高职贫困生心理,不断加强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贫困生人格培养的问题,更是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探索如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如何形成青年的和谐成长的问题。应当发挥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力量,共同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史马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J].安康师专
学报,2004,(2).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利用馆藏和设施直接向读者提供文献和情报的一系列活动,称为图书馆服务工作。只有真正了解读者所需、所想,才能切实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图书馆若能吸收和组织读者参与管理服务工作,则必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读者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高校图书馆作为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教师身份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工作内容上还是工作方式上,往往都避免不了统领驾驭的做法,再加上年龄及心理因素的差异,思想上往往很难与年轻的大学生想法一致,因此,许多工作都很难深入人心。如果将有着新鲜血液、活泼思想的大学生组织并纳入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就无疑会给图书馆工作带来新的生机,改变图书馆呆板、沉闷的现状。因此,大学生参与图书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价值分析
1.对于图书馆来说
(1)利于拉近用户与图书馆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的学生管理员扮演两种角色,首先,他们是学生,是图书馆的用户,他们清楚作为大学生的用户希望获取哪些文献信息,需要哪种信息服务;其次,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图书馆的“员工”,他们在图书馆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要为和他们同样是大学生的其他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正是学生管理员的双重身份,让他们能够将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对于这些声音能够做出有效反应,购置用户需要的文献资源,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通过以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实践体验作为图书馆员工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与用户出现矛盾的情况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双方有效沟通,促进双方的相互了解,拉近用户与图书馆的距离。
(2)有力缓解图书馆人手不足的境况。
长期以来,图书馆承担图书的采访、分类、编目、上架、流通工作,还要承担期刊报纸的征订和各种学术电子资源的采购维护使用培训工作。随着图书馆馆舍面积的扩大,图书馆藏书量逐年增多,电子资源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图书馆的整体工作量越来越大。伴随着大学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屡创新高,高校图书馆每天接待的读者人数更是直线上升。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发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量由于自身工作的增加和实际用户的增多而大幅增加,但是高校图书馆实际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出现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与图书馆实际工作量严重超负荷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得到解决,就必然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引起用户的不满。针对这个问题,在高校图书馆引入学生管理员无疑是一种既能有效缓解图书馆人员不足的状况又能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两相利好”的选择。参与管理的大学生为图书馆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了日常工作的有力补充,缓解了工作人员紧张的工作压力,保证了正常开放。此外,工作人员能从日常的流通工作中解放,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上,提高服务层次。
(3)监督图书馆的日常工作。
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让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时刻呈现在读者的监督下。一方面,作为老师,工作人员应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另一方面,促使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辅导学生开展管理工作。
2.2对于大学生来说
(1)提高道德修养和思想素质。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身在其中的人们会感受到知识的神圣,这里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修养。学生天天与图书、期刊打交道,进行清扫、整理、上架,更加爱惜图书馆的资源,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提高思想素质。
(2)丰富人生阅历,锻炼工作能力。
图书馆较之社会,环境相对单纯。参与管理的大学生能在这里工作的同时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相互配合,体验团队合作的苦乐;通过参加简单的体力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独立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些丰富的阅历,势必为他们今后踏上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3)减轻经济负担,有助于完成学业。
高校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提供了一定的薪酬,鼓励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协助完成学业,图书馆是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阵地。让贫困大学生帮助完成卫生清洁、图书上架、电子阅览室管理等工作获得薪酬,贴补生活,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中,安心完成学业。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策略分析
大学生参与管理服务的现状为:大学生馆员的流动性强,服务时间不固定,对其引导及监督花费时间较多;招聘到适合的大学生有一定难度;因制度不健全,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学生与馆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差,馆员易产生推卸工作的心理;大学生待遇及活动经费少;大学生在工作中的劳动保护,所提供给大学生的岗位使其能力得不到有效展现。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在专项管理基础上重视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1.对高校图书馆员进行规范教育
在学生管理员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中之前,首先应对本馆员工给予必要的规范教育,这种规范教育指的是将学生管理员的构成、职能和该项制度的意义所在对图书馆员工进行明确说明,学生管理员的加入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员工可以将大部分工作扔给学生管理员做。学生管理员制度的引入是为了缓解图书馆员工不足的境况,是图书馆工作的必要补充,是图书馆与学生用户之间进行沟通、增进感情的桥梁。学生管理员不是图书馆雇佣的“勤杂工”,也不单单是“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员工在对待学生管理员的问题上必须把握好尺度,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学生管理员制度的开展。
2.对学生管理员进行岗前培训
对毫无工作经验的读者进行岗前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管理员上岗前应该在负责老师的安排、带领下,通过讲座、视频、演示等形式,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针对图书馆的工作特点,让他们学习图书馆的规章制度、部门设置、资源配置、图书馆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等,使学生管理员尽快熟悉工作,实际操作。只有做好了这些前期培训工作,他们今后才能顺利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
3.尊重挖掘大学生的智力资源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而非体力,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提高对他们的关注度和认可度,从而使大学生更坚定参与管理服务工作的信念。高校图书馆应成立大学生服务者之家,提供场所和条件让他们自行开展经验交流会、文娱活动等,相互交流参与管理服务的工作心得;支持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协会的各项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此外,高校图书馆给予优待是必要的,如延长借书期限、增加借书数量、优先转为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岗位等。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心得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21-02
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是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直以来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之一。笔者通过自身辅导员工作实践,总结出辅导员工作重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狠抓学生学风建设、重视学生干部培养、深入学生群体、加强自身素质。
一、狠抓学生学风建设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随时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部分学生到了大学这种相对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缺乏自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上懈怠、生活上懒散、精神上空虚消沉、自我要求降低、独立自主能力差等,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要从入校时就抓起。
作为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教育、考后及时总结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学生有了学习压倒一切的观点,动力有了,主动性就出来了。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生财富。
二、 重视学生干部培养
学生工作极其琐碎,凡是有关学生的事情,都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如果辅导员凡事都亲力亲为,工作效率很难提高,因此辅导员应该在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考察和督促,并适时地做出指导,引导他们更好地工作,这样既能更好地培养锻炼他们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同时也达到了学生管理学生、学生服务学生的效果,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一些琐碎工作交由学生干部处理,辅导员就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大事和突发事件,这样学生工作才能有更好的保障[2]。
三、深入学生群体
(一)主动了解学生
辅导员要主动与学生们交流,建立各种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和渠道。个别学生由于高考失利,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即使他们来到大学,也会有一种落差,这就造成他们不愿与人交流,自我封闭,这种心理如果长期得不到疏导,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对这些学生长期地给予关怀,真正地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与他们成为工作外真正的朋友。
(二)做好“引导”工作
“引导”工作包括对学生个体或群体所进行的学习指导、生活引导、交往引导、人格引导、活动引导等等。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教育,关键是要发挥好学生组织、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同学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管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强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和支持,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
(三)转变工作观念
转变工作观念,由管理型向引导服务型转变。学生工作的核心是学生。因此,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要面向每个学生,做到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之喜为喜,以学生之忧为忧,在服务中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关注特殊群体
高校学生生源广,背景杂。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家庭经济收入的差距,存在很多经济贫困大学生,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感和孤独感,这就要关注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认真做好贫困生评选、认定、补助工作和勤工助学岗位的安排,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信自强的观念。
四、加强自身素质
在大学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连辅导员的精神面貌也会影响到学生积极性的高低。辅导员应具有正确的道德准则和是非观念,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思想知识和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所以,提高自身素质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辅导员自身要具备优良的品质,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其次,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基本的政治鉴别力,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思想知识和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再次,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最后,要努力提高创新意识。辅导员要具备创新精神,对各种不同的问题能够从新的角度、新的思路出发,发散思维,才能总结出一套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法。
五、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是高校中一群特殊的教师群体,因此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辅导员身份边缘化,队伍建设不稳定
辅导员身份边缘化,队伍建设不稳定,这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缺少社会认同感,同时学校缺少对辅导员必要的选用、管理、培养、使用、竞争、激励等有效机制,特别在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待遇与其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承担的责任和实际付出相差甚远。据调查统计:有近59.2%的教师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教师中的总体地位很低[3] 。不少人只是把辅导员位置当作留在高校工作的“跳板”。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状况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实效性的增强。
(二)繁杂的日常事务削弱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职能
高校辅导员核心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就目前辅导员工作来看,涉及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他们工作的职能范围,核心职能没有突出,反而有弱化的倾向[4]。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与大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在抓、在管、在协调。辅导员忙于应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由于过多地应对事务性工作,辅导员不能很好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自身政策理论水平也难以提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对当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学生提出的政治思想问题以及思想深处存在的疑虑不能给予有说服力的解答。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六、结论
辅导员工作极具时代性和思想性,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自身素质都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除了本文提出的四点工作要点,笔者觉得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提高的地方有待探索。同时也希望高校管理层能重视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 号[N]. 中国青年报,2006 - 08 - 01( 02)
[2]兰树林.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选拔与培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