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

第1篇: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大家好!

我是××。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站到这里,去争取自己所喜欢做的事情。而且我相信:就业部,有我更精彩。

我之所以竞聘这个职位,是因为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

大学四年,我一直在做学生工作。担任过不同的职务,也成功举办了许多活动,如:第16届校级辩论赛,我院XX“仲夏夜之梦”毕业晚会等。尽管工作有时比较繁琐,有时也很忙碌,但是我把它当作一种学习,一种锻炼,一种感恩,一种回报时。

重要的是,从这些工作中,我学会了怎样为人处世,怎样解决一些矛盾,怎样协调好部门之间,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怎样提拔和运用良才,怎样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等等。我相信,这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个人性格

就我个人性格而言,我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我有和男孩子一样的雄心,我相信“天道酬勤”、“事在人为”。只要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哪怕再苦再累也值得。或许我没有那么大的才能,但是我有热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我崇尚脚踏实地,我喜欢从一点一滴做起。以自身的行为带动人,以共同的目标团结人,以有效的管理鼓励人。

三、个人就业

同时,我是积极于找工作的,大家可能想象不到我对一份好工作的渴望,以及这给我带来的压力。在我院举行的模拟面试中,我特别高兴拿到了“职场之星”。但是我仍然一直摸索着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我该做什么,学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了解就业同学的心思与想法,以此做出来的活动,我想会更贴切同学的需要。我也很乐意把自己所了解到就业信息,所积累的就业技能跟大家分享。这份激情绝不会减弱,只会越来越强烈。

四、就业部工作的经历

最后,在就业部工作半年,对就业部也有一定的了解。

这是上学期我所做的工作如下:

10月上旬,就业指导讲座,负责宣传,如宣传稿的撰写等。

11月上旬,研究生就业指导月之就业心理讲座,和丁忆涵等三人,负责整个活动,主要负责宣传,海报制作和宣传稿及新闻稿的撰写与。

11月中旬,研究生就业指导月之职场励志电影茶话会,协助徐鼎,完成策划宣传等。

担当校研究生篮球赛裁判。

11月下旬,研究生就业指导月之模拟面试,积极参与。

12月中旬,研究生组织管理经验交流会,负责策划,宣传,组织整个过程。

我们小组四人初步完成下学期hr讲座的准备工作,如调查问卷的制作,调查,统计;策划初稿;几个hr资源的储备等。

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月系列活动,组织管理经验交流会等,无论是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还是仅仅是个宣传稿的撰写这样的小事情,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收获,也正是在就业部工作这半年,我更喜欢就业部,更加坚定要留在就业部。

当然,在就业部工作这半年,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

一、就业部的职责

就业部是将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规划美好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引导学生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可以顺利就业,就好业。

二、服务体系的建设

我把它分为静态服务和动态服务。

1.静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这是就业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服务方式,必须要做好它。如果连最简单的服务都做不好,同学们怎么相信我们。

目前就业部主要以人人网作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其实无论是哪种信息交流平台,关键是,我们做得是不是够好,是否真正可以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便利。比如人人网,我觉得目前我们并没有充分利用起它。

个人认为,部门成员之间可以忽视竞争,重视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或许有人会觉得没必要做这么严格,但是我觉得健全的制度能让就业部更有战斗力!

解决此问题,部门内部娱乐活动(聚餐,素质拓展,爬山等运动)是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增加交流沟通。其二,活动开展要时时让大家都知道事情进展到哪种程度,时时征求建议。

就业部的一年规划:

很长远规划,我做不到那么周到,但是一年的内计划却应该很详细。

工作计划时刻表:

XX,3职业定位讲座——研究所、外企、国企、民企等,技术还是非技术类等,邀请老师或不同类型职业的师兄师姐进行经验分享式的讲座(主要针对研二)

XX.4 校友零距离交流会(全体研究生)

着手成立兴趣小组

XX,5模拟招聘会(全体研究生)

XX,6求职三部曲——简历、笔试、面试,邀请某企业的hr或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全体研究生)

XX,7-8 完善就业指导手册,就业平台的建设。

XX,9 针对研一新生的就业系列讲座

如何在研究生期间积累就业的“硬技能”和“软技能”等

招新工作

XX,10就业技巧速成讲座(招聘礼仪、面试技巧培训)

就业指导讲座——市场人才需求以及学校就业政策(主要针对研三)

就业心理辅导——给毕业生打预防针,遇到问题后如何处理等,避免出现心里问题(主要针对研三)等

XX,11 兴趣小组的企业参观、国防行等 (全体研究生)

XX,12 部门总结

当然这其中要有我们部门内部活动。

以上是本人对就业部活动及就业部建设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有什么不对或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和同学给予谅解和指导。如果我当选,我会尽我所能,广纳良言。而且言必行,行必果,使就业部真正成为照亮2系同学走向成功就业道路上的那盏指路灯。如果落选,我依然会支持就业部的活动,把自己对就业的一些认识跟同学分享。

第2篇: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和高效就业指导工作的状况,从职业指导的理念、内容、方法、目标为切入点,阐述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职业就业的重要性和作用,论证职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实现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职业指导;高质量就业;重要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79-02

收稿日期:2015-02-04

作者简介:卢凤仪(1983-),女,广东东莞人,文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从1999年至今,我国大学的招生规模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但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30万人,2011年660万人,2012年680万人,2013年将达到699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在此形势下,“就业难”却突出表现为“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是高校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规划意识培养不到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低影响了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信心。切实落实就业指导与职业指导相结合,不仅是促进毕业生顺利成功就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稳定就业和实现职业生涯发展,成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职业人的重要措施。但目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反映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中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职业指导在推动就业中的现状

职业指导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大中学生学业与就业问题的学说和方法体系,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做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的过程[1]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就业指导。目前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工作尚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指导的成效与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实际的职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如下:

(一)高校重就业率,轻就业质量,未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应有的作用。

目前,毕业生就业率是影响学生和家长选择高校的因素之一,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声望与信誉,为此部分高校对职业指导理念和目标认知不正确,更看重就业率数值的提高,忽视了对就业质量的关注。在高校的实际就业工作中,尤其在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里,“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成为就业指导的主导思想。相当一部分负责就业的老师会催促毕业生在规定的期限内找到工作,以应对上级主管单位的就业统计核查,实现高就业率。这样的指导思想错误引导毕业生把第一份工作当成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跳板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场所,使部分学生没能端正工作心态,跳槽现象频现,就业稳定性下降,不利于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定位。作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在2013年聘请了麦可思对学院毕业生进行问卷调,从多方面调查毕业生的发展与就业质量。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在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对就业现状满意度只有62%;职业吻合度50%;半年内的离职率58%;离职的原因主要是“发展空间不够、收入低、工作条件不好”[2]。从以上数据可以初步看出我校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素质培养不到位,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绕了许多的弯路。频繁的离职并不利于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发挥职业指导对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职业指导的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未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应有作用。

职业指导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学科,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验、资源等因素的制约,职业指导人员多数采取课堂讲授、团体讲座和统一活动为主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知识,欠缺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如自身素质条件、就业观念、职业追求等方面的因素,使学生失去对职业指导的兴趣和重视,甚至出现部分同学敷衍对待职业指导。笔者对所在院校2011届、2012届、2013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每届均发出问卷100份,有效收回100份。在调查中发现,三年的调查中均超过45%的学生认为指导形式单一,并且每届超过50%的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二、职业指导在推动大学生就业中的实践做法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政策性、操作性、实效性很强的工作[3]。只有深刻学习职业指导的理念、内容、功能及目标,切实围绕着职业指导的目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实践工作中把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建立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指导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构建完整、科学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连续而渐进的过程,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高校必须先扩大职业指导的对象范围,使职业指导服务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和毕业后的学生,切实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其次,要加强各教学部门的沟通,共同探讨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大学生职业指导课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弄清专业与职业、职业与事业之间的种种关系,帮助他们加强对工作环境、职场交际、人才要求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强化他们在求职择业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在就业中实现合理的职业定位,最终达到人职匹配,实现工作向职业、向事业的顺利转变[4]。由此看出职业指导内容涉及学生思想道德和观念、专业知识、职业与行业背景和发展、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故在课程设计时应做到科学、合理,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构建专业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形成全员化指导服务体系。职业指导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强的学科,内容涉及众多学科。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求老师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外,还要求老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背景和需求、就业形势等方面有所了解。要达到职业指导的最终目的,高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5]。以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指导人员为领军人物,负责制定学院职业指导的工作计划和教学内容,统筹毕业生就业咨询等相关就业工作,定时组织教研活动带领兼职职业指导老师进行案例分析,共同探讨完善指导的内容和改进指导的方法;对全体专任老师和负责就业辅导员等兼职职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特殊群体学生及时开展指导。而作为兼职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任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基于专业背景,在课堂中穿插本专业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企业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介绍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和合理的学习目标。另一职业指导兼职人员的辅导员,主要是承担《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职业指导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建设。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改变当前职业指导内容陈旧,指导途径单一的缺点显得尤为紧迫。大学生职业指导内容包含了理论知识的传授、操作技能的培养、认知和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经验、操作实务为一体的综合课程[6]。因此通过单一的课堂讲授或讲座来达到职业指导的目的,显然是行不通的。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把课堂教学与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相结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职业指导活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讲授、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而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可以多样的,动静结合,其隐性渗透的优势加强了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不仅提高学生对职业指导的兴趣,也有效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个性化指导。

针对学生的思想和专业特征,进行分层、分类职业指导。由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专业对职业素质要求的不同,学生自身素质条件等因素,对职业指导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分层、分类地进行职业指导能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职业指导对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推动作用。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例,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职业潜能、职业素质等,结合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探索自己的职业取向,并初步认识专业、学业、就业、职业的关系和制订大学生涯规划;对二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帮助学生思考、制订职业发展目标,及时修改大学生涯规划,加强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和素质;针对三年级的毕业生,则应侧重于帮助学生寻找符合自身职业发展的理想职业岗位,加强学生就业政策、相关法规、求职技巧等共性指导。

(三)注重毕业生的毕业后跟踪与服务,深化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职业指导对劳动者一方的工作目标有三点: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往往只重实现就业这第一个目标,容易忽视第二和第三个更深层次的目标[7]。目前,部分老师错误地认为学生毕业了,当届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学生离校后,仍会出现工作初期的就业不适应、就业心态不稳定、抗压能力弱的情况,跳槽现象频发,还有少数同学因多种原因仍未找到合适工作,这时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指导和服务。只有落实毕业生毕业后的跟踪与指导服务,才可更确切掌握毕业生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反映,才可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真实反映学校职业指导的效果。而且,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追踪调查,可为学校补充新的企业信息,为之后的学生实习实践、毕业生就业做好资源储备。只有实现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稳定和职业稳定目标,才更能体现出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职业指导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维系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虽然它在我国高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显现。只有正确认识职业指导的理念、功能、目标和作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把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只有把推动更高质量就业作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才能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毕业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继花.浅谈高校就业职业指导工作[J].出国与就业,2012(2).

[2]麦可思.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R],2013

[3]胡华,余杰.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4]钱建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刘跃成,张丽楠.浅析毕业生就业现状加强职业指导实效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08-110.

[6]檀钊,陈宇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2):174.

第3篇: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近几年,技校生源素质普通下降,主要原因是普通高中扩大招生,而进入技校的学生大多是中等以下水平。另外,整个教育环境是一种应试教育,部分中学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德育,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这就给技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课题,如何开展技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呢?

一、建立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

技工学校要将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

从德育机构图来看,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德育组长、学生科科长、教务科科长、团委书记、级长和办公室后勤科长组成。从领导到基层,由上而下,把德育工作抓起来,可以垂直联系,水平沟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机构的职能,从组织结构上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确立德育管理者的职责,制定德育管理目标

对德育工作者的职责进行分工,使每一个管理者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如《德育领导小组职责》、《级长职责》、《班主任职责》等。同时,要制定德育工作的长期、短期目标.使德育工作者能有方向、有目标地实施计划。

(三)研究德育工作

没有研究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创新,就没有经验。德育工作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创新,结合新时期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背景开展德育工作。通过研究德育课题、德育总结、论文评选、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工作创新。

二、树立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德育管理的观念

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级长、学生科人员的事,每位教师也是一位德育工作者,教师应该参与德育管理。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但任课老师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的德育功能是班主任无法替代的:任课老师应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影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时刻都说大道理,而在于他对人的态度,对学生未来公民的态度,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教师应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让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三、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德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德育任务的完成及德育工作的效果。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者的素质是一项重点工作。

(一)级长的设立及作用

德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将德育看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过程。针对技校学生的情况,我校将德育分成年级式的逐层教育管理模式:一年级,着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二年级着重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三年级着重学生的职、道德教育:根据以上三个层次设立级长管理,德育领导小组将德育任务布置给级长.再由级长分级实施,要求级长做好学校与班主任的沟通,从而达到良好效果:

(二)班主任的作用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问的桥梁和纽带,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成效。

(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级长与班主任,首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各方面合格的教师;其次要提高管理水平,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育艺术,特别是级长,更要注重自己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提高目标管理能力要求级长、班主任能根据本年级,本班的特点,制定长期,中期、近期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实施教育与教学加强考核和奖励制定级长、班主任作职责,每月对级长和班主任进行考核,班主任由级长负责考核,级比由学生科考核要求班主任,级长每月写工作手册,每月写报表.逐步将级长、班主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对级长和班主任考核,实施考核与奖金挂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每月评选红旗班,每学期评选优秀班主任.每年教师节评选“优秀教师”、“十大名师”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发自内·的情感.才能将教育学生当作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真心做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学校领导应重视德育教师的培训,组织班主任、级长学习德育管理新信息和当前德育的要求和任务一特别是对年轻班主任,更要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并通过老班主任的传、帮、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德育工作在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同时,还应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升华。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化校园环境,首先应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促使每位学生都能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其次,要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配备图书馆或阅览室、校园网:校园内设有宣传栏、读报栏。另外,还要注重校园绿化,让学生时刻置身于优美的校园中。

(二)开展课余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政治课、时事教育都是有意识的德育教育,有时效果并不佳,应将德育渗透到课余活动中,进行无意识教育:我校每年都开展艺术节.体育节、“五四”青年节等大型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之中受到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和体育特长。另外,学校还设立了文学社、真情服务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

五、结合实际开展实效性的德育工作

(一)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并将“学会做人”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日常言行举止讲文明、讲礼貌,一切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课堂纪律、出勤制度,抓仪容仪表、课间操、校园卫生,定期检查宣传墙报,做到常规管理与检查评比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化。另外,我校还特别注重新生的学前教育,每年新生入学都送新生到军营军训一周和举办新生入学系列教育,从学校规章制度、专业介绍、四个学会专题对新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入学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德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选用好的班团干部,不仅使教师从繁忙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技校学生人校时素质差一点,因此在选出班干部后应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干部有放有导,同时也要做好监督,并帮助学生干部做好工作总结。

(三)后进生的转化

技校生入学时素质较差,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要极度重视,班主任应与科任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对后进生的教育既要及时,又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他们已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我们不可能经过一次教育和谈心就能让他改正缺点,应给他机会,降低标准,逐层逐步地进行教育。

(四)加强宿舍管理

加强宿舍管理,首先,应成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我校近几年来对学校门卫和宿舍管理员进行调整,将原来年龄大、文化低的人员解聘,从社会上招聘一批文化素质好的人员,选用高中文化层次或退伍军人担任门卫,配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层次的生活指导老师。另外,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门卫和生活指导老师的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同时,还成立一支学生督导队,协助生活指导教师完成平时的卫生、纪律、“文明宿舍”的检查评比。

(五)就业指导

技校生一入校就应开始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当前的社会需求,让他们在三年技校生活中,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并在就业前进行面试知识、职、道德和劳动法的学习,通过培训帮助学生提高成功就业的机会。

六、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

第4篇:就业指导老师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通信专业 研究生 课程教学 分类培养 周总结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信行业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对高素质通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着通信相关专业的发展。近年来,通信相关专业成为了广大考生追捧的热门专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多数学校的通信相关专业生源都比较好。从规模上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可以用两个“超百万”来形容:毕业研究生超过百万,在校研究生超过百万[1]。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日益突显:培养模式单一,师生关系冷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等。同时,受到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通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近年来,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笔者针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做了一系列思考。笔者主张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同时利用每周的学习和研究总结(下简称周总结)推动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期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一定帮助,解决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分类培养,拒绝“一视同仁”

无数教育学者呼吁,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但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笔者认为要恰恰相反:对研究生应分类培养,要拒绝“一视同仁”的培养模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规划等各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笔者认为,从适应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角度出发,有必要采取截然不同的培养方式。

1. 依据基础能力进行差异培养

通信专业知识面广、理论多且抽象,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想要学好通信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方面往往参差不齐。笔者认为,在研究生入学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差异培养。

(1)以综述撰写为起点,完成初阶学生基础的迅速补缺

研究生的培养不是本科时的群体式教育和“广撒网”式的教育,而是要让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急需知识,即要高效率的学习。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研究生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撰写综述可谓是一条不错的措施。而且由于可选题目的灵活性,它不仅仅适用于基础薄弱的研究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他研究生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巩固基础知识,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首先,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研究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信息收集能力是其最为基础的和必备的技能,查阅文献可使这种技能得以充分的锻炼。同时,综述的撰写,也可以让研究生提前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为日后的学术成果发表作好铺垫。

其次,阅读高水平的文章,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非常直接地补充研究工作所急需的基础知识。优秀的论文,特别是硕博毕业论文,往往会对相关基础知识作详尽的阐述。阅读这些优秀的论文,通过对文章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研究生能力便会发生质的飞跃。

通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避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盲目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单纯看书或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带来的挫败感。对下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2)以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进阶学生的发展

研究生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让他们掌握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对工科研究生而言,衡量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其做项目的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穿插着怎样去搞科研。为此,笔者主张对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功底的学生,应该以实际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其发展,让他们在具体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切实的提高其科研技能。

相比本科学生,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这要求他们不但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同时要有严谨的科研思维及熟练的科研技能。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来说,导师在初期的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研究生在初期的行为和习惯将会对他们日后的研究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笔者看来,科学研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从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结果,到修改方案、再次循环,直至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很可能要面临无数次的跌倒和失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要做的事,就是让这种循环迭代的次数尽可能的减少,特别是对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应该引导他们通过最短的路径得到最为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看着他们徘徊在越走越远的弯路上。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他们日后的科研工作而言,是一种可以效仿的成功经验。因此,导师的适时指点和恰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应首先传授他们良好的科研方法和项目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能来自于导师的长期积累,也可是借鉴他人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待他们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方可放心的让他们投身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

2. 按个人发展规划进行培养

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研究生的个人意愿,特别是研究生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导师不得不参考的又一重要指标。笔者发现,随着研究生对学习生活的逐渐适应,几乎每个研究生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个或明或暗的规划。这些规划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从事技术性工作、从事非技术性工作和继续深造。为此,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愿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针对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研究生学业完成后,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来说,研究生导师应该充分加强他们的技能培养。这一类研究生毕业以后大多会加入到通信及电子相关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又或者加入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某高校为例,2007年至2010年间的2千多名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85%以上的研究生最终选择了在国内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等)、电子制造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电信等)和高等院校就业[2]。

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这一部分研究生毕业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应用培养,为他们今后步入企业铺平道路。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多的让这部分研究生参与到来自企业的项目中去。通过这些项目的参与,他们可以感受到:相关企业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技术,自身尚缺乏什么知识,等等。从而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这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会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2)针对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学业完成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而言,应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每一年的毕业研究生中,都有一部分会加入到政府部分、公安系统、销售以及创业等队伍中。针对这一部分研究生,笔者认为,应该更多的为他们提供创造管理、组织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到研究生骨干队伍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社会调研、科技服务、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中[3]。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锻炼其日后工作急需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针对期望继续深造的研究生

对有继续深造规划的研究生,应加强他们的学术能力培养。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应积极的为这一部分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采取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为其营造学术氛围。同时,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继续深造也是大有裨益。笔者认为,在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品德:能抵制浮躁社会风气对其自身的侵蚀[4],能拒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5]。

三、以周总结为平台,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

周总结,是一种对一周学习和研究工作进行汇总和自我剖析的学习研究总结形式。笔者要求研究生上交的周总结中应当包含的基本内容是:本周工作重点、每日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一周工作总结、下周工作计划。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对写周总结的作用,笔者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坚持写好周总结的习惯,益处颇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工作有计划

从长期的实践看来,周总结能够让研究生的短期工作变得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一个研究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只有一个长期计划,甚至根本没有计划,这样很容易让其对学习和研究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对工作失去热情。相反,如果制定了详细的短期工作计划,在无形中可以不断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学习及研究任务的进度,对其产生一股巨大的推动力,这就可以让其在遇到困难时不折不饶、迎难而上。

2. 实施有监督

对周总结的实施来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本身就是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通过这份周总结,导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工作开展情况,这就不断促使学生努力去完成周总结中的计划,而不至于让工作和汇报只是流于形式。

虽然笔者并不主张指导老师和研究生之间产生所谓的对立情绪,但是笔者认为,导师具备一定的威信,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味高效的催化剂。

3. 成果有记录

周总结,其实是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通过这种定期的汇总和问题剖析,将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对学生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奖励和肯定。积跬步,至千里;点滴积累带来的量变,在某一个点,将会爆发出质变的能量。同时,若学生在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到自己总结下来的解决办法,这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也是一种有力的技术支撑。

4. 师生有沟通

通过一份简单的周总结,导师可以充分了解研究生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下一步打算怎么做等一系列重要信息,这可以让导师的指导工作变得更加有针对性。而导师在周总结中回复的意见或几句点评,又会对学生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样,不但促使双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促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感情。

四、结论

为了提高通信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效率,提搞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达到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素质通信专业研究生的需要,本文从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以及充分发挥研究生周总结作用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文讨论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始终存在。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与教学同行共同探索,提出更有益于通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建议和方法。

1、“西华大学2011年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0TSY301);

2、“四川省教育厅符合地方需求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项目编号:700337)

[参考文献]

[1]来茂德,沈满洪,陈凯旋.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1-5.

[2]王昆.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学园,2010(15):5-6.

[3]陈闻.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3):131-133.

[4]张颖.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57-61.

[5]朱彬,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8): 267-270.

[6]陶成.通信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 2007 (1): 123-15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