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细节管理范文

细节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细节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细节管理

第1篇:细节管理范文

酒店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酒店管理可以说是由大量细节组成的,细节构成了服务质量的基础。如果认识不到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在酒店经营上不仅会丢了“西瓜”,恐怕连“芝麻”也捡不到。

1.细节到位取决于观念的改变。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细节的看法取决于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和管理者的观察力、洞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转变观念才能注意到细节,才能通过细节把握全局。在管理中没有注意到员工餐的质量问题,就可能导致员工大量流失的严重问题。

2.战略决策源于细节分析。无论战略上还是战术上的决策,都是通过对蛛丝马迹的分析后才做出的。管理的决策也同样是对市场的迹象、趋势的分析、对日常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分析的结果。如果不善于对细节进行分析,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3.酒店管理无大事,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细节工作的程度,只有将服务的细节做到位,客人才能感觉到服务的存在,酒店才能实现体验营销。在事无巨细的管理中,细微之处才能显示出管理的水平,只有将一般人不注意的小事做好,才能将自己的酒店与其它酒店区别开,因为所有的酒店都大同小异。

二、对待细节的态度决定了酒店的素质

企业素质是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自我生存、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酒店的素质表现为企业作为一个以产品和服务满足变化着的需求,并以获取利润为目标而存在的。它作为一种组织的集体的素质和系统的素质,是其追求使命感和终极目标的团队和文化的素质。从企业素质的概念就可以看出酒店经营的成败与细节管理的关系。

1.管理层的领导能力体现了细节管理。正如布鲁诺蒂茨所说:“一个企业家号有明确的经营理念和对细节无限的爱”。企业的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要有解决细节问题的能力,并且成为员工的榜样,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到位。

2.酒店忽视细节的代价。酒店的工作是由细节构成的环节,如果某个细节出了问题,这个环节就会偏离中心,甚至断裂。一盘味道很美的菜肴,上面点缀着香菜叶,可香菜叶中有黄叶或黑叶,这时的菜的美感会陡然下降。一个随地乱扔的烟头可能让酒店化为灰烬,一个错误的定价可能会失去一个市场!

3.同类酒店之间的差距是由细节构成的。酒店的功能是一致的,同类的酒店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很清晰地鉴别出甲、乙、丙、丁,这种鉴别的基础则是细节上的差异。如北京的王府饭店和丽都假日饭店,客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将他们区分得一清二楚。

4.成功源于细节的积累。酒店的成功取决于细节的积累,这种积累是日常的工作程序、服务规程、服务标准的体现,尤其是对个例的解决。成功与失败之间是由细节相连接的,做好了走向成功,否则就会因小失大,由小错导致大错而失败。

三、酒店细节管理的实质内涵

酒店管理中最大的事就是安全,即酒店与客人人身财产的安全,而安全工作就是由细节组成的,从制度的建立、实施到设备维护,整个过程构成了安全管理。所以,细节管理的实质就是有创造性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1.酒店细节管理是一种创新。世界各国的酒店在功能设置上是一致的,而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那些被常人忽视而被管理者做得很好的细微之处。这些细微之处是一种创新的思考和用心观察的结果。尤其是在管理中习以为常的事,谁能将它改变而做好,这就是一种创新。

2.细节管理是管理艺术的体现。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而对细节的管理则是管理艺术的体现。

3.酒店必须形成细节管理的量化体系。在酒店管理中,对细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对细节的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构成了酒店管理的量化体系。比如有的酒店对大堂洗手间的卫生管理就明确规定了清洁的时间间隔、清洁程度等量化指标。

4.细节管理是微利时代的要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经济进入了微利时代。饭店市场也不例外,每一个经营者都感受到利润下降的压力,这种下降并呈现出加速的趋势。所以如何增加利润,如何保持现有的利润率则成为经营者所关心的问题。英国实业家李奥・贝尔将微利时代赚钱的要点概括为“预测、差异、创新”的6字法则,其核心就是强调了细节管理对提升酒店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

四、实施零缺陷服务策略是细节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

零缺陷服务是一种服务理念,细节管理是一种工作方针,只有坚持这种方针,才能落实这种理念。

1.市场竞争要求酒店强调细节,提供完美的服务。市场竞争不仅使利润趋向更小,也使服务趋于完美。在这种环境下,被“宠坏”了的消费者非常挑剔,如果没有零缺陷服务的理念,就不可能提供完美的服务,酒店就会失去顾客和市场份额。

2.细心发现,即时响应顾客的需求。顾客的需求是动态的,是发展的,这就使企业不断地处于被动的地位,要想将被动变主动,就要在细节上即时提供与客人要求相一致的服务,缩小酒店产品与客人需求之间的间隙。

第2篇:细节管理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儿童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有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4.5~15.0岁,平均年龄(9.6±1.5)岁;观察组患儿有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5.0~15.5岁,平均年龄(10.0±1.4)岁。且所有患儿无心、肝、肾疾病,无心智障碍以及慢性疾病等。两组患儿在性别与年龄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施与常规护理模式,即每天按时测量体温血压,按时嘱咐患儿吃药治疗,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等常规工作。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首要前提,护理人员应该更新自己的护理服务理念,对待患儿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做到轻声细语、动作温柔。如每天早晨查房时,可以亲切的问候孩子一句“早安”,在做身体检查之前给予患儿必要的鼓励,表扬孩子某方面做得很好,当孩子某项检查出现错误时不要责怪孩子,应该给孩子讲解刚刚失误的原因,并鼓励孩子再一次进行操作。护理人员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将影响着孩子也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儿见面的每一分钟前都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乐观、喜悦的状态去执行每一项孩子的护理操作。同时应记住患儿的全名或乳名,当以乳名呼唤患儿时,使患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无形中也拉近了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距离[2]。(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一个护理人员在有态度的同时还应有过硬的业务水平,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员才能保证在碰到紧急情况时不慌不忙,沉着冷静的应对事件。因此平时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护士的业务水平,锻炼护士护理技能的基本功,不断扎实护士各项技能的理论知识。1.3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3例患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例,不良事件发生率9.4%,实行细节管理的观察组53例患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9%。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39,P<0.05。对照组53例患儿,对护理质量满意情况包含:非常满意27例、满意18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84.9%;对照组53例患儿,对护理质量满意情况包含:非常满意12例、满意26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71.7%。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97,P<0.05。

3讨论

细节护理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来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他们的病情恢复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在工作中时刻谨记小心谨慎,细致入微,用一颗谨小慎微的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3]。儿科护理又有其特殊性,因为儿科患者年龄较小,依从性差,所以更需要医护人员发挥细节管理的作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儿的巡查和监督,无论是在安全意识的培养还是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都要重视细节问题,体现细节护理。用细心、耐心去关爱每一名患儿[4]。因为患儿都是家长的心头宝,所以护理好患儿同时也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所以说,在儿科护理中有效实施细节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细节管理是一种符合时展需求的管理办法,有较好的效果,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隋耿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

参考文献:

[1]向凤玲,郝洁.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7):69-70.

[2]骆雪英.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5):530-531.

第3篇:细节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措施;细节

一、 我国企业集团加强资金管理的原因分析

通常,企业集团的规模较大,管理层级众多。而且,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展,管理链条不断增长。传统的资金管理方法已无法全面掌握集团整体的资金动态,使集团面临一定的资金链断裂风险。此外,企业集团通常拥有较多的下属单位,而各个下属单位在银行中普遍开立拥有自己的账户。但是从集团整体角度来看,集团资金被分散至个各下属单位之中,在有些单位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同时,还有些单位可能资金严重匮乏。从而导致集团需要以自身名义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贷款,而且还要承担高额的贷款利息。由此就形成了企业集团存款高、贷款也高的怪现象。而通过良好的资金管理手段,则能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大大减少集团的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 企业集团加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 资金筹措更便捷,更有利于集团发挥“规模效应”

无论何种单位类型,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而生存,企业集团也不例外。银行贷款是其普遍运用的一种资金筹措方式。而且利用贷款,企业集团不仅能缓解资金紧张,还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企业集团的资金筹措能力需要取决于其偿债能力。虽然企业集团拥有许多下属单位,但是各下属单位的偿债能力通常要小于集团本身的偿债能力。而通过有效的资金管理,企业集团能够以集团信用统一进行外部资金筹措,不仅能够借此发挥“规模效应”,还可能相对容易的获取优惠贷款政策和享受优惠利率。从而使集团的资金筹措更为便捷。

(二) 大量闲散资金被盘活,集团资源配置得以优化

企业集团的各个下属单位在成立时往往都会在银行设立自己的账户用于资金结算。从单个账户来看,资金存量并不高。但是倘若从集团整体的角度来看,这些存量资金总额较大。而且,随着企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张,下属单位的数目不断增多,资金分布较为分散。从而可能出现有些下属单位资金存量较多,造成大量闲散资金沉淀;而有些下属单位却可能出现资金紧缺、甚至危及单位正常发展和运营的现象,集团整体的资金利用率较低。而加强资金管理,则能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各下属单位的结余资金得以归集,通过集团进行资金的整体统一管理。实现了集团内部的资金整合和调剂,大量闲散资金被盘活,集团的资源配置也得以优化。从而有助于企业集团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此外,通过集团下属单位的资金内部融通,也为集团省去了外部融资的繁琐手段和高额成本。

(三) 资金使用更加规范,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

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好资金流量和流向问题。通过对集团的资金实施管控,能够确保集团资金的流量和流向都准确和正确。同时,还能使资金的使用行为更加合理和规范,使每笔资金的运用更能符合集团的发展需求,体现集团的战略方向,使每笔资金都用到实处。在此之下,也更有助于企业集团防范经营风险。企业集团在对资金实施管控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对下属单位的资金收付审核,规范其使用,对资金实施“动态管理”,保证集团资金的安全。其次企业集团应对各下属单位的资金流入与流出情况进行集中管理,对资金流量进行随时分析,从而掌握各下属单位的生产与经营情况。

(四) 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得以提高

企业集团各个下属单位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内部交易。而随这些内部交易的产生,伴随着大量内部结算。而通过良好的资金管理模式,对集团资金加以集中管理,可以由集团的网上结算系统实现对各下属单位的资金进行统一内部划转,实现了“实时到账”,加速了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与此同时,与传统的资金管理方式相比,还省去了外部融资费用,节省了资金使用成本。

三、企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的重点

(一)企业集团应加强“现金流”管理

企业集团若要加强资金管理,首先一点便是要明确“现金流”在企业集团整个资金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对集团生产与运营的作用和影响。加强“现金流”管理,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重点与核心。企业集团应在日常财务监督中加强对“现金流”的监控,通过对集团现金流的分析,掌握集团整个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的具体情况,对现金流入与流出进行严格控制。此外,通过分析集团的“现金流”,还可以在追求效益与降低集团的财务风险之间寻求平衡。

(二)从预算角度,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集团的资金管理

为了确保企业集团拥有足够的营运资金和较高的资金周转速度,集团在制定投融资政策和安排投融资计划时,应严格参照资金的需求规模。预算范围主要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损益预算等。集团的预算制定部门可以参照国际通用方法对集团的各个下属单位设置分层预算单位,从上到下进行逐级管理。各下属单位的预算计划可由预算部门统一汇总审核,调整批复之后提交至集团董事会进行二次审批。通过对企业集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对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三)健全结算中心管理机制

集团资金的结算方式应采用结算中心的模式,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禁止账外资金的流通。企业应建立财务结算中心,集团下属企业只需设立资金结算账户,中心对各项目资金进行统一调配,对各结算账户实施全程管理和监控,保证资金的高效运转。结算中心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集团不仅有效减低了资金成本,掌握了资金的绝对控制权,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准确计算项目资金报酬;第二,结算中心提升了企业的投融资能力,有利于集团的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企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的细节分析

(一)详细核定资金需求量

企业集团要采用较为先进的核定方法计算一定时期内资金的合理需求量,计算时既要考虑实际的需求也要以节约为前提。编制资金需求计划可以将现金预算作为参考,以部门预算计划为主线,充分挖掘集团自身的资金潜力,严把资金流入和收入的关键关口,力求整体上的物资供给平衡。在此基础上,要强化集团对于预算的管控力度,强化预算执行力,对资金动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分析,使预测分析结果更贴近事实。

(二)强化集团的筹资管理

序号加强方面具体措施

1内部筹资方面企业在销售产品时,要强化资金的回笼速度,尽量采取现金销售,销货方式尽量降低赊销比例,强化应收货款的回收速度,对赊账资金及时催讨;减少囤货现象的发生,强调资产有效利用率,及时处理闲置资产;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合理分析,充分利用资金使用与内部供应的时间差,提升资金的流转速度和利用率。

2外部筹资方面对生产经营项目资金进行合理分析,合理制定资金筹资方案,降低筹资费用和财务风险;合理相应国家政策,适当采取引用外资和上市融资等安全快捷的筹资方式增加集团资金的可使用率。

(三)规范资金的实际使用

规范资金的使用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资金的计划和决策水平,强化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第二,强调资金回笼,适当减少采购在途资金的使用量;第三,对资产进行整合,提升资产使用效率;第四,减少企业存货量,对库存物资采用定额管理;第五,强调新投融资项目的分析研究,提升项目投资成功率。

(四)强调资金分配管理的合理性

企业应严格考核内部职工的实际工作强度、条件、责任等,在根据职工的实际贡献合理制定员工薪酬管理体系和奖金分配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职工的创造性和潜力,这有利于企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和内部工作的团结氛围。集团应合理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在保证员工积极性的同时,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的稳定性。

五、小结

不同企业类型,资金管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此,企业集团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不同的经营环境,选择最适宜自己的资金管理方式。同时,除了把握资金管理的重点之外,企业集团还应着重分析资金管理的细节,根据自身企业的经营特点合理选择适合自身的资金管理方式,充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段荣国. 浅谈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集权性[J]. 陕西煤炭. 2012(02)

[2]刘涛,张丽娟. 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02)

[3]庞博.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研究[J]. 当代经济. 2009(18)

[4]仵兆杰. 关于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探讨[J]. 企业导报. 2010(07)

第4篇:细节管理范文

[关键词] 细节 企业危机 危机管理

一、引言

危机管理是由国际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MichaelRegester)在其所著的《危机公关》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我国,旋即引起危机管理研究热潮。近年来,大型企业的危机不断见诸于各大媒体的报端,仅2005年就发生了“光明乳业回收奶”,“肯德基苏丹红”,“雀巢奶粉碘超标”等影响巨大,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危机事件,各类媒体上随处可见的商业危机报道不但使得各类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危机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更产生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确立危机应对制度、树立危机管理意识的迫切需求。

二、危机管理的概述

1.危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管理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它是由于意外事件的发生使组织陷于困境或者是面临强大的公众压力之时,紧急启动应急程序,调动各种应急资源,迅速运用各种传播沟通媒介,应对以及处理危机事件,帮助组织渡过难关,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危机管理正在被广泛运用于企业、政府、媒体等。古语云:“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是先哲留下的治国安邦之策,如今对于企业的管理,也同样适用。

2.企业危机的特征。企业危机是指所有可能给企业的运营、信誉、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活动,它既包括已经向企业发出了警告信号但却未引起管理者充分注意的潜在危险因素,也包括一些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有危机并不可怕,关键是在危机发生之前,洞察先机,防微杜渐,提前预防潜在的危机细节,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中,这对企业无疑是最为理想的选择。从危机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危机具有以下特征:(1)对社会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破坏性;(2)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的突发性以及不确定性;(3)应对以及处理具有很强时间限制的紧迫性;(4)影响公众利益以及公众高度关注的公众性。掌握对这些危机特性的识别,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将会有助于使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国内企业危机的现状分析

基于细节的危机管理的实质就是企业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未雨绸缪,不遗余力地追求细节的不断改进,危机的预防与制止,从而降低负面影响,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与实质性要求相比,国内企业危机目前常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1.企业战略危机,由于对企业未来发展认知不清,或者对整体经济形势发展不能够很好地做出判断和分析从而制定出不切实际的企业战略而导致的失误。

2.高管人事危机,由于高管之间存在意见分歧、公开发表不利于本企业的演说、行贿受贿等而产生的危机。

3.裁员危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公司的合并,重组,业务方向的变换都可能引起组织机构的变动,人员的进出在当今社会更是件平常的事情,然而对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而言,如果处理不好员工退出通道关系往往会引起企业变革中的冲突危机,如2004年3月发生的联想裁员事件。

4.产品质量危机,产品生产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人身安全或环境污染存在破坏可能而产生的危机。比如,高露洁“牙膏致癌”风波,南京冠生园月饼风波等。

5.企业财务危机,企业过快扩张或者经营不善等导致财务资金严重不足、无资金来源以及银行突然停贷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产生的危机。这样的危机往往是致命的,足以葬送一个企业。例如,号称中国最大民营企业、资本炒作高手“德隆系”的崩塌,金正DVD资金链崩裂等。

6.企业形象及信誉危机,以为企业遭遇竞争对手和已离职员工的恶意攻击和诽谤,企业在商标使用上缺乏规范被罚款或者商标被恶意抢注、企业被法律诉讼等产生的危机。例如,格兰仕公司冒用3C认证事件等。

四、企业危机管理从细节着手的建议

1.居安思危,树立全员危机意识。一般的危机管理其实质是对于这些危机发生时候的被动反应,事实上,危机发生之前的预防工作,才是企业获得危机管理成功的捷径。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经验告诉我们,“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是决定现代企业是否能够“长治久安”、“立于不败”的基础。预防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树立和强化企业内部人员的危机意识,并且把它作为一种战略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从而有效地帮助企业在遇到危机时,能迅速作出反应,从容面对危机。

2.防患未然,建立精细的危机预警系统。企业在市场中成长,必然会面对各种风浪,危机随时可能发生。昨天还辉煌的企业,今天就可能被一个小小的细节所击垮,行业内危机事件一件接一件,层出不穷。如果企业不重视危机预警,一旦危机发生,无法及时处理,就会让企业越陷越深,甚至是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局。因而,建立一套危机预警系统就成了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危机管理措施。首先,企业必须收集竞争情报,为危机“监控”。其次,企业必须要做好危机预警阶段的分析工作。洽洽香瓜子“甜菊”风波的成功处理,就是企业由于建立了危机预警系统而化解危机的安全案例。2002年3月20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查获了9种含有法例禁止的甜菊糖的食物,华泰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到香港的“洽洽”香瓜子也遭到了查禁。由于“洽洽”系列产品在香港拥有广大消费者,因此,香港媒体对此事件高度关注。事件发生后,华泰食品有限公司高层立即在2002年3月21日紧急启动了危机预警体系,召开会议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经查公司输港产品的包装误用早期版本,其中食品标签成分中印有甜菊糖,香港政府据此原因将“恰恰”列在查禁之列。在调查清楚事件的实际情况之后,华泰公司一方面立即邀请政府部门的权威人士出面干预,召开新闻会,说明了具体情况,澄清了误会,一方面在香港主要报纸《东方日报》、《苹果日报》上面都刊登声明,“洽洽”香瓜子不含有甜菊糖,是属于包装误用,请求消费者给予谅解,播放广告,重点展示各项质量合格认证,迅速地平息了这一场“无妄之灾”。

3.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危机培训。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明白危机是始终伴随着企业发展过程的,尤其是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产品与消费者就更为贴近。因而,企业怎么在危机爆发前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员工的危机培训也就必须被提上日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企业要使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准备,从细节上保障。具体来说,要培训员工具有抵抗危机的良好心理素质,对员工进行危机知识的普及传达,让员工模拟真实的危机状况进行训练演习,最初的训练规模可以消协、简单化,当熟练度和技能增加的时候,就可以加强员工间的相互影响、协作方面的训练,并且要注意部署和沟通的互动作用,明了合作和决策在实践中的意义,相信这些对于企业员工危机预防能力的强化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4.入乡随俗,尊重各地文化差异。企业在市场推广以及营销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文化进行了解以及分析,容易引起由于企业文化与当地文化存在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冲突,进而引发企业的品牌危机。所以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并尊重当地文化传统,深度融合,以免误踩“雷区”。在跨国经营,开拓营销领域时尤其要注意国家元素不容亵渎。比如龙或长城是我国的“国家元素”,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影射“挑衅中华民族感情”,但公司方面却没有任何有益其挽回形象的信息,忽视了文化冲突危机对企业品牌造成的破坏性作用,致使事情闹得一发不可收拾。其实,在立邦漆之前,丰田汽车的“霸道广告”也曾遭受过同样的问题,但丰田公司以诚恳的道歉态度,赢得了消费者的理解,从而很好地化解了危机。

5.群策群力,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内部应该立即组建起危机管理的应对小组,制定、审核处理方案、应对方针和工作程序,以便清理危机险情,及时遏止,减少危机对企业的危害。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应急小组应该至少具备以下五类主要成员:(1)危机主管,是重要问题的最终决策人物,通常是总裁、首席运营官,由他领导整个重组方案有利于尽早作出权威决断。之所以要最高管理层参与危机管理,就是要保证危机管理的权威性、决策性。(2)公关专业人员,是危机公关的理论参谋和具体执行者,负责危机公关程序的优化以及实施,策划一系列公关活动,使危机转化为契机,并负责维护企业形象。(3)新闻发言人,专门负责与外界沟通,尤其是对于新闻媒体,需要及时、准确、口径一致地按照企业的对外宣传的需要,把公关信息出去,形成有效的对外沟通渠道。这样,就可避免危机来临之时,对外宣传的无序、混乱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公众猜疑,便于企业驾驭危机公关信息的传播。(4)法律事务顾问,作为企业的法律事务顾问熟悉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便于在法律程序上保证企业行为的正确性,预防危机事件的恶化。(5)消费者投诉处理人员,接受消费者投诉时沟通信息和对外树立形象的重要环节,处理投诉的人员要十分注重自己的态度,因为消费者在此时往往言行过激,如果能够稳定下他们的心态,可以有效降低危机的爆发率。

6.直面情势,正确引导舆论方向。通过分析企业危机管理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发生危机的时候,能否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迅速化解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首先,对于被公众误解,新闻媒体的错误舆论,企业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遏止。不及时遏止错误舆论的蔓延,会使企业的危机呈螺旋状累积起来,使得原本很小的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灭顶之灾。其次,由于企业自身过失造成的危机,企业必须勇担责任,诚实应对,采取一切补偿措施,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挽救危机并重新占领市场。如强生“泰诺中毒”事件发生后,强生公司采取积极果断的决策,回收在外的所有泰诺药片,对于受伤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慰问,同时通过仔细调查研究将真实情况通过媒介告诉公众,由此对大众晕轮的认知、态度以及行动进行合理的转移以及全面的引导,使得大众舆论能够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面发展,公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7.总结经验,谨防危机重复发生。企业在危机发生后,应该主动采取手段,防止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果断、必要的措施,既不能让企业不至于陷入不利的被动局面,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危机接二连三地反复爆发。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箴言,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将其比对企业遭遇危机事件时,通过运用从细节着手的正确策略,确实能够达到转“危”为“安”,化“危”为就“机”的作用。

五、结束语

本文针对国内企业在危机管理的细节处理方面,提出了加强和优化的一些建议,这对国内企业的危机管理和细节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价值。危机虽不可避免,但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及态度对危机能否妥善化解至关重要。面对危机,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应对危机,真诚地与媒体、公众、内部员工沟通,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与修正措施,随着企业对危机管理认识能力逐步提高,危机管理的观点会深深植入到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脑海中,从而有效地化解危机,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新的商机。

参考文献:

[1]Nina Sun.打开危机门[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2]易诗莲谭蓓吴建荣:企业危机处理过程中的过与失[J].商场现代化,2006,(35)

[3]叶秉喜庞亚辉:考验―危机管理定乾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陈玲珍:“危机”激发个人潜能[N].光明日报,2005-7-14(5)

第5篇:细节管理范文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 方法 2009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98例儿童住院患者,按照患者家属的意愿来进行分组,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管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满意程度? 结果 接收常规护理和细节管理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 结论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肯定,降低了护患矛盾?【关键词】儿科 细节护理 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儿科护理工作非常的复杂,因为患儿的年龄小,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配合度不高,病情的发展又比较快,患者对于自身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因此护理难度非常大?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出现事故,所以细节护理管理在小儿科的应用变得非常重要,可以为患儿和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次研究的是我院49例患儿接受细致护理管理后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儿童住院患者98例,这些患者年龄均在8岁以下,根据患儿家属的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与细致管理,两组患者的性别?病情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护理方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细节护理管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患者的满意度信息和护理质量信息?满意度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理质量采用百分制,100分为满分,90~100分为优秀;70~90分为良好;60~70为一般,60分以下为较差?调查问卷由医院自主设计,包括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住房环境等内容,患者进行匿名提交问卷?共发放98分问卷,收回98份问卷,收回率为100%?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t字校验,以P

参考文献

[1] 邓玲.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1).

第6篇:细节管理范文

静脉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护士作为静脉给药的执行者、管理者,也是药物疗效的主要影响者,其操作的每个细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健康。笔者于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对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8个科室静脉给药全过程进行监控,针对问题,规范了流程、加强细节管理,确保了患者静脉给药的安全,受到了患者、医生的好评。

1 静脉给药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1 技术操作不规范①无菌操作不严;②消毒液超期或保管不当、消毒不规范;③锯安瓿时未对瓶颈锯痕及砂轮消毒,加药过程中反复穿刺输液瓶塞增加药液微粒污染;④注射器1具多用。

1.2 剂量不准,浪费太多① 粉剂溶解不完全,抽吸不彻底;②静脉输液排气药液排出较多.或配药药液外溅;③输液拔针过早使输液管中残留液量多(每根莫菲式管以下输液管可容15 ml左右的液体);④小剂量药物注射不完全(如促红素、低分子肝素钙)。

1.3 不遵循用药原则,缺乏安全用药意识 ① 青霉素等抗生素不能做到现用现配;②皮试剂量不精确,或不做皮试;③药物配制后放置过久;④需避光或限制速度药物不注意滴速调节:如维佳林、甘露醇、硝酸甘油。

1.4 三查七对不严 查对项目不全或查对不认真造成错用、多用、漏用。

1.5 不注重药物配伍禁忌 ①以不产生肉眼可见的沉淀变色为依据;②连续输液时药物与药物之间存在禁忌不了解(如丹参与呋塞米、左氧氟沙星间有配伍)。

1.6 药学知识欠缺 新药、特药增多,护士不注重学习。

1.7 机械执行医嘱,忽视对患者的知识宣教 认为是医生的事,忽视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宣教。

1.8 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 中心静脉置管的广泛应用,但相应的护理不当及各种接头的不规范使用。

2 细节管理方法

2.1 慎独意识培养 慎独是医务工作者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仍能遵守医德原则和规范,保持高尚情操[1]。在药疗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护士个体独立承担药疗任务,别人是很难监督,患者也很难了解,这就需要慎独,而慎独的培养,既有赖于护士长期自觉地学习和实践,也有赖于医德教育的外力作用。为此在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加强了慎独教育,尤其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如新上岗的护士重点教育;同时护士长夜查加强对护士8 h外实施药疗过程的监控。

2.2 流程化管理 工作繁忙使有的护士常简化操作程序,为此规范了四项操作流程和一项应急机制即摆药流程、配药流程、输注流程、告知流程、静脉给药意外应急机制(药液外渗透、错输、漏输、发生反应等),并进行全员培训和临床落实。据统计静脉输液全过程有105个动作,但执行中不死搬硬套,重点强调无菌观点、查对意识、告知义务, 流程管理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2],患者对护士满意率由92.44%上升至98.25%,也受到医生好评和支持。

2.3 制度化管理 ①成立质控组织分别对摆药配药、输注流程、巡视宣教进行监控,结果纳入个人经济考核;②三查七对,将有效期纳入查对内容;③严格无菌技术静脉输液中微粒主要来自注射剂本身和药液复配两个方面,且洁净环境与普通病房治疗室配制相同药液中的微粒是明显不同的[3]。本院配药因在普通病房治疗室,因此强化了治疗室管理制度(消毒方法、次数、班次、时间;进入人数及着装)、一次性注射器具进货和使用管理制度、消毒技术规范、静脉给药技术规范等落实;④严格配伍禁忌除了解配伍禁忌表、已报道的注射药物配伍资料、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外,要求护士特别注意[4]:使尿液、大便变色的药物;用药前需要临时配置的药物;用药期间会出现异常现象、应该停用的药物;对某些疾病、重要脏器、孕妇和哺乳有影响的药物;有特殊注意事项的药物等。并且规定配药时一次只加一种药物到输液中,充分混匀后检查无可见的变化,再加入另一种注射药物;两种药物在同一输液中配伍时,应先加高浓度,后加低浓度,有色的药物应最后加入。药物配制后应尽快使用,以缩短药物间的反应时间。对临床无明显配伍禁忌,但药物性质不稳定者,应加强监控。如罂粟碱在葡萄糖液中,常温下,静置30 min即可出现乳白色絮状物,且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多,随着温度升高,产生絮状物的时间变短;⑤巡视和用药后观察临床用药中输液巡视常因工作的繁忙而做不到位,为此除增加护士人数外,护士分片包干,按一级护理标准巡视,严密观察并记录于输液卡,一旦出现意外,立即启动静脉给药意外应急机制,将损伤减少到最小。经实施后输液反应发生率较同期比下降了49.12%。

2.4 数字化管理 长期的输液过程中存在着“合理”丢失现象,尤其新药、特药因包装剂型偏小,可因护士责任心和操作技能的不同,造成不同程度药液浪费,影响疗效。以先锋Ⅴ为例,据测试,每瓶药平均残留量为26.89 mg,占5.38%。 为此实施了数字化管理即侧孔注射器1针1管,抽药后2人查对无残药;消毒2次制;提前配药时间冬季不超过2 h夏季不超过1 h;输液1人1带、1人次间1洗手;滴数误差不超过10%;拔针时机控制在输液管末端10 cm以内(针头部分除外,约1 ml);医嘱执行和药物配置后在15 min内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类现用现配即0静置。

2.5 用药知识学习 新药、特药作用机制、给药方法的复杂化,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护士除了熟悉各种药物的性能外,①还要掌握常用药、新药、特药的药理知识,熟知药物的商品名、别名;②根据药物性质和说明选择适宜的溶媒;③根据药物动力学原理,严格执行医嘱和间隔时间、最佳给药途径;④熟悉老年患者的用药特点和原则;⑤对新、特药养成阅读药物说明书和多请教医生的习惯,掌握护理药学正确计算方法,如单位“u”、与“g”之间的正确换算、老幼用药量、浓度、时间、液量的计算等,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如血管活性药时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将会引起不良后果。

2.6 用药告知管理 据调查统计约有40%~50%的患者不能完全按医嘱用药,其中70%的患者是有意不按医嘱用药的。最根本原因是医、药、护与患者及其家属缺少沟通和用药指导,因此加强用药教育十分重要。因护士是直接执行者,我们采用书面和语言两种方式,将用药知识宣教融入静脉给药全过程,向患者(或看护) 简要清楚地讲明所用药物及其作用、不良反应、滴速与疗效,尤其初次使用的品种或品种有所改变时,避免患者误解、误用而造成不良后果。同时根据患者对药疗知识的知晓程度、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充分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患者或家属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配合治疗,争取最佳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艾玉萍.护士道德与临床用药.护理学杂志,2000,15(8):507.

[2] 刘罗薇.流程再造在静脉输液中心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56-857.

第7篇:细节管理范文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开放床位500张,设有15个专业病区。全院护士209人,平均年龄39.2.岁,护士长17名。其中本科学历19名,大专120名,中专70名;副主任护师11名,主管护师38名 ,护师31名,护士129名。

2 实施方法

2.1 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为了保证护理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我院从2009年1月开始,建立医院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实施院级--护理部--科室护理质控小组三级管理,科室由护士长--质控员--责任护士构成,长期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有评价的全员性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护理管理人员的职能,使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工作从组织机构上得以保证。

2.2 培训护理安全管理考核标准

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质量控制的依据。定期组织各层次护士学习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考试标准,把质量标准交给护士,让护士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自觉有效控制各项护理行为。改变了以前有护理部去发现问题、制定标准并实施,存在标准覆盖不全面、上下偏差大,落实不到位的状况。

2.3 定期评价护理安全管理效果,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运用现代护理管理理论,重视护理安全质量的效果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定期召开护理安全质量会议,及时发现和解决每一层面的质量问题;授权质量控制组在检查中评价病区质量情况并作出现场指导和纠错;护理部每月汇总分析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点,并对护理安全隐患,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进行调研,认真分析,责成科室提出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如“病人外出检查治疗的安全”“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安全输血工作流程”“输液安全”“护理警示标识”等作为持续改进护理安全质量监督与评价的突破口,做到护理安全有章可循,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2.4 重视细节管理及警示作用,保证病人安全

通过细节管理识别到临床存在的护理风险,在完善每一个流程。总结护理缺陷上报中隐患问题的环节点,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建立安全提示卡摆放在治疗台和发药车上、跌倒预警示、压疮预警示、防滑提示、医疗垃圾生物安全提示等,安全警示语言的使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保证病人安全。

2.5 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实施按职上岗

我院2009年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小组负责制的绩效管理,更具护理人员不同的年资、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对其进行分层次管理,建立各级人员入职条件及工作职责、考核标准。在工作职责中除了强调对病人的护理程序应用和对专科理论和技术的掌握外,还增加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执行等内容。注重考核各级人员实际工作中岗位能力的胜任,增强个人对风险及责任的意识,从而保障病人安全,管理到岗位,责任到人。

3 结果

3.1 应用细节管理护理质量前后比较,管理前后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逐步提高。

3.2 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应用细节管理前(2009年)护理缺陷31件,应用细节管理后(2010年)护理缺陷19件。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方法后,显著减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3.3 加强安全细节管理后,护士增强了安全意识,提高了差错防范和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能力,由于重视细节问题,从而护士在工作中更认真,更仔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形成了一个人人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局面。

4 讨论

4.1 二十一世纪的医院不能仅做简单管理,还需要精心的经营。细节管理是把一整套的流程拆分为多个细节,逐次量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干个细节,最终完成初定下来的所有细节,之后再不断量化和完善细节。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程度,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细节管理可以将全体护理人员调动起来,全院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管理者在产生问题的环节处加以针对性控制,引导和化解问题,是问题不至于恶化成为危机。

4.2 细节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以细节管理为中心,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重视细节服务,加强对现场管理的督导检查,管理者可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为解决问题,制定流程,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4.3 加强教育,提高护士对细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细节管理渗透到每一个护理单元和每一个护士的工作中,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

4.4 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细化检查内容,建立一系列护理安全制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对待问题态度首先是改进系统,而不是处罚个人,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强调系统层面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寻找系统潜在的危机,使护理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高。

体会: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安全工作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春风雨润心田,细节管理日趋科学,标准,规范。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注意细节,把小事做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阎成美,翁庐英,等。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的管理[J].管理杂志,2006,6(6):59-60

第8篇:细节管理范文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304-02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医院管理理念也在不断完善,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1]。为改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3年1月-12月实施的护理管理设定为对照组,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月-12月护理管理中增加细节管理设定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护理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3年1月-12月实施的护理管理设定为对照组,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4年1月-12月护理管理中增加细节管理设定为观察组,两组选择相同的医务人 员7名实施护理管理。

1.2方法

对照组在2013年1月-12月实施的护理管理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根据规章制度与各项规范实施管理。观察组在2014年1月-12月护理管理中增加细节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建立管理小组:建立管理监控小组,由护士长、骨干护理人员及责任护理人员组成,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小组成员要定期对消毒供应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护理中的不足,及时做好上报与反馈等工作。对于可能发生倾向性问题要做好预见、预查与预防,防止发生不良结果[2]。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细节管理和护理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细胞管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高效护理服务也是在护理中的各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所以,细节管理可以有效培养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可以以患者为中心,真正实现对患者的关爱,增强责任心。

清洁及灭菌管理:护理人员要做好医疗器械的清洁,可以保证灭菌的顺利完成。器械处理要先将血迹与污迹等清除干净,再对器械进行灭菌处理。包括了冲洗、洗涤和漂洗、终末漂洗等步骤,灭菌则分成清洗、消毒、灭菌这三个环节。做好医疗器械的清洁和灭菌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医疗的疾病感染[3]。

护理人员细节管理: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知识储备,才能面对医学的进步与工作中的需求。护理人员既要掌握护理知识,还要学习物理机械及化学反应等学科知识,学习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等知识,学习医院消毒供应相关管理规范,为消毒供应工作提供更专业的知识。护理人员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整体水平,改善护理管理质量。护理人员还要定期接受安全教育,以检查会议的形式,找出安全问题的各项隐患,日常护理中坚持无菌操作,做好生物监测与灭菌,保证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还要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消毒供应室的特殊性导致工作风险比普通科室高,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同时,还要指导护理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根据消毒技术规范操作,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做好通风换气,减少疾病发生。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根据我院自拟调查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发放问卷30份,实际回收30份,回收率100%。护理满意度包括了服务、发放、回收、包装等调查项目,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护理质量包括服务意识、风险防范能力及安全识别能力等,每个项目满分为10分[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回收满意度(9.8±0.2)分,发放满意度(9.4±0.6)分,包装满意度(9.8±0.2)分,服务满意度(9.4±0.3)分;对照组回收满意度(8.0±0.1)分,发放满意度(8.2±0.7)分,包装满意度(7.9±0.4)分,服务满意度(7.7±0.7)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情况

观察组安全识别能力(9.3±0.7)分,风险防范意识(9.2±0.8)分,服务意识(9.2±0.7)分;对照组安全识别能力(7.2±0.8)分,风险防范意识(8.1±0.5)分,服务意识(8.1±0.4)分;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消毒供应室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主要场所,所以,一定要提高护理管理,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整体素质、器械等都会影响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只有重视细节管理,才能避免医院内发生感染,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细节化管理模式把护理管理从小处着手,避免护理管理发生风险,提高了临床管理质量。本次研究与报道一致[5]。可见,要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就要加强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抓好每个细节,完善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机制,保证每个消毒、灭菌等流程都根据规范操作。每名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都要坚持热心、精心、细心、耐心和暖心作为工作准则,坚持到工作流程中,将细节管理进一步落实,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总之,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应用细节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使消毒供应室保持良好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根娣,周小妹,林阿珠.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1):66.

[2]谭美红.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9):134-137.

[3]陈柳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6):130-131.

第9篇:细节管理范文

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12月期间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患者各80例作为该组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给予细节管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管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 ①观察组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分别为7.5%(6/80)、11.25%(9/80)及6.25%(5/80),对照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的发生率分别为23.75%(19/80)、21.25%(17/80)及11.25%(9/80),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发生压疮6例,均为一期压疮;对照组发生压疮19例,其中一期压疮12例,二期压疮7例;观察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3例、敷料松脱2例、管道移位1例、记录不全面3例;对照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7例、敷料松脱4例、管道移位3例、记录不全面3例;观察组发生跌倒4例、坠床1例;对照组发生跌倒6例、坠床3例;除管道记录不全面外,观察组各项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由于护理疏忽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

关键词 ] 细节管理;心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132-0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模式逐渐由于功能制护理转变为责任制护理,由整体护理转变为优质护理,患者在护理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保证护理安全与护理质量。该文中2013年1月~12月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住院的患者各8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36~77岁,平均(56.51±7.12)岁;疾病类型:冠心病33例、高血压27例、心律失常11例、心绞痛9例。对照组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39~79岁,平均(58.62±5.66)岁;疾病类型:冠心病30例、高血压21例、心律失常17例、心绞痛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细节管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环境护理管理每名患者入院后均为其安排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向患者介绍住院的环境,帮助其快速适应陌生的病房,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提高信任度。保持病区环境清洁、安静,夜间注意调暗灯光,谈话、走路、关门、技术操作等动作要轻柔,调低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及输液泵的工作声响,避免噪声影响患者睡眠质量[2]。

1.2.2 压疮护理管理压疮是心内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与患者皮肤长期受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所致,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皮肤溃疡、坏死。针对压疮的发生原因与临床特点,该科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案:(1)责任护士根据Waterlow scale评分表[3]对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进行评估,按照风险的程度分级,并建立相应护理计划:①轻度压疮风险(≤10分),对于这种情况可不进行评估,只给予常规护理;②中度压疮风险(11~15分),应每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要把评估情况给予压疮专项护理干预;③高度压疮风险(16~20分),每周都应对患者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给予压疮专项护理干预;④重度压疮风险(>20分),为患者建立翻身卡,每周对患者进行2次风险评估,并根据患者得分情况给予压疮专项护理干预。(2)加强对高风险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新压疮风险评估,并立即改变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皮肤保护的连续性。

1.2.3 管道护理管理心内科患者一般同时留置2条或多条管道,这种情况在护理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因此管道护理始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管道护理中经常发生的不良事件,我科专门成立置管管理小组,由护士长、组长及责任护士组成,所有管道都用统一、醒目的标识明管道类型、位置、留置时间等,便于护理操作;同时将所有置管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年)》[4]制作置管护理表,详细记录患者的置管类型、管道状态、位置、引流液状态等,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阅;合理安排交接班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相关技能的考核与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另外,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置管知识指导,让他们了解置管的作用、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同医护人员一起,共同提高置管安全性。

1.2.4 跌倒护理管理①患者入院后,对其跌倒风险进行评估,加强对风险较高患者的跌倒护理强度,尤其是老年患者,要每周进行一次重新评估,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跌倒风险预防指导,增强防范意识。②改善患者住院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在卫生间地面放置防滑垫与防滑警示牌,在卫生间安装扶手与呼叫铃;在床边安装防护栏,避免坠床,定期检修照明设备,保证夜间照明条件良好,将小便器置于床边方便患者取用。③对于应用降压、降糖药物、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剂及催眠镇静剂[5]的患者要加强跌倒护理,避免由于药物影响患者的意识、视觉、及平衡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患者不要擅自增减用药剂量,加强对患者血压、血糖与心率的监测,及时发现低血压、低血糖、头晕等常见跌倒因素。④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经常总结、分析跌倒高发的地点与患者情况,及时改善环境因素,加强巡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指导患者起床后做到“3个30 s”原则,即清醒后30 s,起床后30 s,站立后30 s,避免由于突然改变诱发一过性低血压而导致跌倒。

1.2.5 完善安全制度心内科住院患者由于病情复杂、病程进展快,而且日常的口服药、静脉注射药品繁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护理纠纷,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如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加强夜间巡视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1.2.6 加强基础护理认真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护理等日常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洗澡、大小便等,加强四肢被动运动,预防压疮的发生。输液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浓度、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调节输液速度[6],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加强口服药监管,避免由于漏服、错服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1.2.7 避免医患纠纷心内科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非常高,投诉与纠纷也较为常见,因此在护理中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注意护理细节;加强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组织参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风险预案》《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护理与法》等[7]相关法律条例的培训与学习,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8]的观念,尤其是对实习护理人员要在资深的护理人员进行指导,使其迅速担负起心内科的各项常规护理技能。

1.3 评价标准

1.3.1 压疮分期①一期压疮(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痛、麻等症状,但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为可以逆性改变;②二期压疮(炎性浸润期):损伤达到皮下脂肪层,如果红肿部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变,受压皮肤转为紫红,皮肤下面出现硬结,由于皮肤水肿而变薄,从而出现水泡,这个时候水泡特别容易破溃,露出潮湿红润的创伤面;③三期压疮(溃疡坏死期):皮肤表皮水泡破裂溃疡后,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液体渗出,感染后有脓液覆盖在溃疡之处[9]。

1.3.2 管道护理不当管道护理不当主要包括标识不完整、敷料松脱、管道移位及记录不全面。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6.0统计软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分别为7.5%(6/80)、11.25%(9/80)及6.25%(5/80),对照组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的发生率分别为23.75%(19/80)、21.25%(17/80)及11.25%(9/80),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发生压疮6例,均为一期压疮;对照组发生压疮19例,其中一期压疮12例,二期压疮7例;观察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3例、敷料松脱2例、管道移位1例、记录不全面3例;对照组发生管道护理不当9例,其中标识不完整7例、敷料松脱4例、管道移位3例、记录不全面3例;观察组发生跌倒4例、坠床1例;对照组发生跌倒6例、坠床3例;除管道记录不全面外,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语

细节管理是医院护理安全的核心部分,通过不断完善细节管理可以满足患者对护理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细心,在工作中注意总结分析高危问题的发生原因与解决对策,同时要对工作有充分的耐心,在日常工作中不厌其烦的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通过不懈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10]。

总之,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细节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压疮、管道护理不当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由于护理疏忽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

参考文献]

[1]胡光玲.细节管理在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2,7(4):339-340.

[2]李红霞.细节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2013,3(7):381-382.

[3]杨红莲,杜梅芳.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2,2(44):154-156.

[4]唐会群.细节管理在肾内科质控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美学美容,2014,2(13):301.

[5]黄焱.细节化管理对临床护理质量干预及影响[J].现代护理,2013,11(11):88-89.

[6]王翠琴.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3(7):25-26.

[7]刘淑梅,于春艳,梁宇.细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园地,2013,7(5):464-465.

[8]张小昊,叶春香.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14(7):247.

[9]齐又春,姚雪萍.新的护理模式中的儿科细节管理[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12(6):56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