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文体知识巧辨识
说明对象:无论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都必须是一个具体的对象,比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如果认为说明对象是“奇怪现象”就错了,因为“奇怪现象”是沙漠里的,因此,文章的说明对象应是“沙漠”。
事物特征:事物特征,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内容无非是事物的特征,概括事物特征时要做到准确而全面。以“总分式”行文的,可找出全文的中心句,从中心句中提取与“特点”有关的关键词作答;以“并列式”行文的,可分别从每一部分找出与“特点”相关的关键词,并将它们按顺序组合成答案。
说明中心:你只要记住,说明中心就是“说明对象+事物特征”,就能轻松解决与“说明中心”相关的所有问题了。
说明方法:记住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熟悉几种说明方法之间的区别:作比较——将人们熟悉的事物与要说明的陌生的事物进行比较,打比方——以形象的比喻说明抽象事物,下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作诠释——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简单解释。
说明顺序:记住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以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的文章极易辨别,因此,如果文章不是以时间和空间顺序写的,就必定是逻辑顺序,即事物的内部联系的顺序,如从主要到次要、从一般到个别、从现象到本质、由果溯因等等。
二、信息提取求精准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以符合试题要求为前提的,它是解决说明文内容理解类试题极为重要的方法。在筛选与整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认真阅读试题,确定自己要筛选和整理的范围。有的试题只需要注意文中的某几个句子,有的却要涉及到一个段落、几个段落甚至全文。
(2)归纳、整合与筛选选定范围的内容,发掘相关隐含信息。对仅涉及到一个或几个句子的,我们常常可以直接抄录文中词句解答;而涉及到一个或几个段落的,就需要我们找到段落的中心句或关键词,重新组合概括解答。归纳与整合时需从选定范围内的关键句或层次大意入手,并从中发掘出词句隐含的信息。
(3)根据题目要求,对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详加辨别。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内容,要学会正确地剔除;对整合过程中未出现的内容,要准确地加以补充。
三、三个步骤赏语言
1.回答“删替型”题目的三个步骤。删替型题目一般都这样发问,即“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或“可以增加某个词语吗?为什么?”。答题时按如下三个步骤表述即可:(1)明确是否能增加或删除。题中涉及的词语一般都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一般而言是不能增加或删去的,这一步大多应答成“不能”。(2)对词语本身作点解释。问题中所涉及的词语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表估计的“大约” “左右” “大体”;表范围的“主要” “之一” “唯一”;表猜测的“也许” “可能”等。答题时要将它们的类属弄清楚,强调这些词语“表示什么”,这一步骤一般表述为“某词”表示“什么”,有“什么样的意思”。(3)从反面入手,即“删掉这个词语后……”,解释句意的变化。如果能从文中找到与去掉词语的句子相矛盾的语句,答题便能更完整,更准确。这一步骤一般可表述为“去掉后反而不准确或不合实际”或“原句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回答“表达作用型”题目的三个步骤。说明文的基本语言特色应是“准确”,但科普类文章往往具有较强的文艺性,因此,值得鉴赏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完成有关语言的“表达作用”类题目时,我们一般按如下三个步骤答问:(1)怎样写的。即回答这个句子或词语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其范围较广,应该作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可以从修辞,常用的有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常用的有作比较等角度答问;也可以从语言的特色角度答问,比如答成“幽默的语言”等。(2)写得怎样。即这样的写法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比喻、拟人能给人“形象生动”感,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夸张和对比能突出事物特点等等。(3)写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这一步骤是回答的核心,一定要慎重地在文中寻找相关关键词语来作答,其实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要认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述出来。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入
一场话剧,有一个良好的开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也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课堂导入这一重要环节,为情趣教学做好铺垫。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讲一讲,在同学们的心目当中,父亲是什么样的,有着什么样的“背影”,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这不仅为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提供了情感上的铺垫,还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环节。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旋律优美的主题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为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前提。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非学习状态”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前提,为情趣化教学作好了前期准备。
二、促进师生之间互动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着重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现代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产生积极互动的过程。
比如,教师在讲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疑问:“沙漠与平原不同,在那里会产生许多大家从没见过的奇怪现象,那么,沙漠里究竟有哪些奇怪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奇怪现象呢?”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从而为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提供了准备。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成诵”,再让学生先说一说,从中悟到了哪些“意象”,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到众多意象构成行旅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并认识到《天净沙秋思》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在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是以“教”促“学”,以“学”来促“教”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与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学习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初中学生的低龄化特点,一方面,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还相对脆弱。因此,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即教师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时,无论学生解决的程度与情形如何,都要找出内在的优点,并予以放大,进行鼓励和表扬。例如标准的发音,洪亮的声音,独特的思考角度,踊跃发言的可贵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无穷乐趣,使得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语文成绩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变化与人格魅力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当教师在课堂上神采奕奕,精神愉快地开展教学时,学生也会情绪随之一振,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过程。当教师精神萎靡,愁眉苦脸地进行教学时,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失去学习兴趣。此外,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的,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有一手好字,有儒雅的风度,有和善的态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满腹经纶,那么,将自然引发学生内心的崇拜,使得学生觉得学习过程如沐春风,充满情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与教师互动,从而为打造情趣课堂提供了前提。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积极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努力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从而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情与趣,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学际,认真研究教材,精心备课,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高尔基的文章《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对作者童年的朋友――外祖母这个角色进行剖析,然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童年的朋友,引领学生身临其境,深受感染,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无限情趣。又如,由于古诗文的作者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因而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疏远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比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还可以让学生“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渠道查询成语的出处与典故,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其乐无穷。此外,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即教师先进行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范读,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感悟诗词的韵味,从而使学生从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蕴含于古诗词中的无穷魅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这节课教学内容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节课采用三步读书法。一读,注意字词,概括每节课文的大意;二读,重点赏析,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①读过本文你对沙漠有了怎样的认识;②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些奇怪怪现象及成因的?③玄奘等人为何对沙漠感到可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三读,妙点揣摩,随后进行的是拓展练习。本节课教师讲解较少,每提出一个问题都是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进行班级讨论,课上得波澜不惊。
但笔者却认为这节课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只要有问题,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讨论,然后再在班级讨论。讨论时间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应付式,被动讨论。
在我看来,这节课学生准备的先天不足,上课时教师放权不够,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学生讨论必须首先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下列方面充分预习。1、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语,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2、了解文章内容,先熟悉文段内容,进而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3、感悟及体会,把自己读书过程中心得、体会随时记下来,写在书中或笔记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4、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帮辅,作学生读书的促进者,指导学生阅读,提供参考资料,搜集学生自主读书过程中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不够,是本节课不成熟的第二个主要原因。
本节课中教师怕意外的发生,所以教学中教师始终把课堂主动权牢牢把握手中,从问题的提出及解答到课堂时间,进程的安排,整个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所以虽没出格,但也就难有思想碰撞的火花。
本节课课堂讨论问题均为教师预设问题,没有兼顾问题的生成,这同预习不足有关联,但更主要的是教师课堂指导思想。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是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如前所述,让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学习小组归纳出自己小组难以解决或带共性的问题。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主要是帮助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组合,进而提出班级讨论的的主问题,问题来源于学生,回到学生中。为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问题,课堂讨论时可告诉学生这一问题来源于哪一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评选最佳创意题,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思考、讨论的热情。
在我校“三分语文课时制”课题研究的背景下,我们大胆地引进了《读者》、《读本》、“图书馆”“阅览室”和“互联网”等时文资源,把这些资源与现行苏教版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达到优势互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让学生走进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中去。
不断开发和丰富课程资源,其根本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个整合目的和作用,我们展开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辅整合
这种整合出于理解和思维的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总会遇到可能是共同的、也可能是个别的困难和障碍。从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扫除这些疑难和障碍的目的出发,教师引进一些能起辅助作用的时文进行阅读与讨论,这样的课文与时文的整合往往是很必要的,是有实效性的。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狼》专题的教学中,学生充分认识到狼的狡诈、贪婪、凶残,认识到狼也有令人感动的伟大的母爱,也认识到狼作为生态链中的一环是必不可少的等。但谈到“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观点时,学生半信半疑,我们及时引进《与狼共舞》、《师从与狼》(《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参》P374)这两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祖先在与古代狼群的一代代的共同生活中,结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狼群能帮助人类进行大型的狩猎活动,以及人狼共生的故事――罗马城的起源。人类还从狼群里学会了许多和社会学有关的知识,如领地意识、等级制度、人类社会最初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公共秩序等。这些都是人类种群能够在无情的自然选择面前战胜其他物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引进这些时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狼”。又如,在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高尔基《海燕》时引进郑振铎的《海燕》,高尔基的《海燕》借“海燕”这一黑色精灵的形象歌颂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但在郑振铎的《海燕》中“海燕”这一形象寄托着作者对故乡的无穷的思念、眷恋之情。同样是“海燕”这一意象,作者寄托的情感却完全不同。通过这一整合,让学生明白咏物抒怀类的文章中的“物”已不仅仅是客观世界中的物了,它已经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要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即所抒之“怀”,一定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及写作背景等因素。
二、补充性整合
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所涉及内容了解得更全面,我们适当引进课外时文,对课文教学进行补充。这种补充性的整合也是很常见的。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引进《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77页《向沙漠进军》。通过整合让学生认识到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同,前者重在说明“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唯物主义观念”这一道理,后者则是通过沙漠如何危害人类的说明,阐述怎样向沙漠进军的科学道理。两篇文章尽管同一题材,但因写作目的的不同,所写内容截然不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沙漠,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了沙漠。又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济南的冬天》时补充《济南的秋天》(网上下载)让学生感受到济南山水的美,真正读懂“上帝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这句话。在教《小石潭记》时补充《钴姆潭西小丘记》,作者着力描写了小丘环境景物的优美,同情小丘长期被弃置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怀才受谤、久贬不迁的感慨。这样一补充,学生理解《小石潭记》中的“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就完整多了,容易多了。
三、对照性整合
课文与时文有机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应在整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热情,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窗》时,引入《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117页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和莫泊桑的《项链》,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中归纳出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和作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人在激越的思绪中受到心灵的震撼。
在比较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同”,还要“寻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诗词《卜算子・咏梅》时,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探究精神,让学生把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对比阅读,要求学生从意象情感到形象的刻画等方面再一次品味。最后达成共识:陆游的词从“驿外”到“断桥”冷落地点的推进,从“寂寞”到“黄昏”的愁苦环境的点染,在“独自愁”的基础上加上“更著风和雨”,最终出现梅花愁苦无告而又节操不改的清高形象。陆游的“无意苦争春”和的“俏也不争春”表层意象看似相同,但内在意味不同。陆游词是表现梅的凄苦而清高,则是显示梅的无私而豁达,赋予对象以革命者的情怀和思想境界。在这样对照比较的阅读过程中,又使学生受了一次审美熏陶。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老师》时,与《语文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34页上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整合,会让学生欣赏到同一题材风格迥异的两篇文章,但它们同样精彩。再如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松鼠》一文时,引入《辞海》上“松鼠”词条,让学生品味“生动”与“平实”这两种不同风格的说明语言。
一、形式多样,引导参与
初中生思维活跃并且活泼好动,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的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提高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还能有效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首先我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一组紫藤萝的图片,图片上一大片的紫藤萝牵引出了学生们对于紫藤萝的欣赏之情,并且通过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看到的紫藤萝,学生们经过一番尝试后发现自己的语言对于美景的表述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我趁机组织学生们阅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来弥补自己在表达中的不足。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们找出自己认为描写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并对它进行分析,说一说为什么写的好。有同学认为:“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作者将花朵上大家都不曾观察的细节特点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的栩栩如生,让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对紫藤萝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学生们分析完后,我又引导学生们依照文章的写法去描述学校的某一种物质,通过对该物质的描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古板模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的开展学习活动,自主学习。
二、立足实践,学以致用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教师的教育也是以学生能学以致用为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立足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合理地运用理论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体现知识的价值,真正的实现教育的目的。
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初中语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一课时,我首先对学生们提问:“关于沙漠大家有什么认识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沙漠里有流沙、有绿洲有海市蜃楼。”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我又追问到:“那么大家能够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海市蜃楼吗?”然而学生们对于海市蜃楼的原理表示不清楚,于是我引导学生们学习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打破沙漠的神秘感。学习了课文内容后学生们了解到:海市蜃楼其实就是光线的折射和反射造成的。了解了原理之后我要求学生们思考在生活中类似于海市蜃楼的例子,学生们纷纷表示:筷子插入水中变弯、水里看东西比实际高度要低,眼镜、彩虹等,都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有了这些生活实际的支撑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同时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同时以实践为基础的知识学习是对学生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通过立足实践的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引导评价,学会反思
在任何阶段的学习中学会反思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表示学生已经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了主动的探索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的引导学生作出评价并且根据评价作出反思,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自己的个人能力得到提高。
比如,我在为学生讲解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就“洗马桶的职业价值和军队打仗的价值哪个更大?”展开讨论。学生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大部分都认为军队的价值更大,针对学生的回答,我要求学生们去学习课文内容,看一看作业对于这两个职业价值的看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我要求学生们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概括,学生们对于文章的概括为:一个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一定要端正,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把自己本职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大的价值,同时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是对自己和工作的负责。职业就是职业,任何职业都是同样的地位,只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同的心态造就了人们不一样的看法,但凡为人类做贡献的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
一、积淀生活,下笔有神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要想恣意挥洒溪水,必然要让生活的源泉丰富。丰富多彩的生活,绚丽多姿的大自然,都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的能力。
在组织苏教版7年级上册写作“有感而发”时,考虑到学生刚步入初中,对写作字数的陡然增加不免恐惧,笔者将写作课程安排如下:
1. 示范笔者儿时作文
示范笔者儿时作文“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独自走在漆黑的小路上,心怦怦直跳,生怕有什么人在跟着我。于是我走一步往回看一步,小心翼翼地走一步算一步,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突然,前面拐弯处出现了一个身影,朝着我这边走过来,我脑海中浮现出了各种妖魔鬼怪,心也快要跳出来了……”结合笔者自己的作文,告诉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挖掘素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布置开放性作文
学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从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事情,不必拘泥于教材限定的方向。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勤于记录,用心体验生活,将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都记在心里,对其有深刻认识并做到有感而发。
通过结合笔者的作文“现身说法”,学生明白素材可以从生活中积累,并且认识到从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作文不仅容易达到字数要求,并且真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我们抓住生活这把永不枯竭的“米”,我们的作文必然“香气四溢”。
二、借鉴教材,妙笔生花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作文创作,同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多看教材,从优秀的例文中去发现好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苏教版所选取的教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大家的优秀作品。
例如8年级下册第3单元课后练习“写简单的说明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说明文,笔者安排如下课程:
1. 回顾第三单元课文
这一单元中笔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了7篇不同题材类型的说明文,虽然7篇文章文体都是
说明文,但是每篇文章的具体写作技巧又不尽相同。笔者带领学生回顾课文,概括总结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有哪些不同的写法,不同的文章要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些写作技法。
2. 结合教材讲解说明文的要求
首先要准确,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事物的特征,比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中,
关于“魔鬼的海”和“鸣沙”的说明,就做到了科学准确的用词、判断和分类,所以他所介绍的知识是准确、科学的。再者要通俗,用来描写的语言要简单易懂,比如《叫三声夸克》,笔者开篇先用通俗的话来引出想要写的内容,避免了直接写“夸克”给大家带来的迷茫。
3.开展写作训练
布置学生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尽量用准确的形容,通俗的语言。这一单元的活动很好地让学生将教材例文中的写作技法运用到写作中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借鉴教材的方法很多,可以仿写、续写、补白等,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指导学生积累素材,还要引导他们探索、学习优秀例文的写作方法,为自己的写作打开天窗。
三、及时讲评,画龙点睛
作为写作教学的最后一环,对作文进行的讲评,是对学生进行肯定的绝佳机会。传统的作文评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寥寥几句评语,然后发下去就没有后话了,为了使评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对传统的评改方法进行了改进。
1. 学生互评
将全班同学分为5个小组,每次选择一个小组进行评改,作者自己读出写的作文,因为
作文本身就是情感流露的地方,自己是最了解想要表达的情感的,所以自己更能读出文章的味道,其他4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评价这篇文章出彩的地方是什么,须要改进的地方又在哪里。
2.开设“作文展评”板块
每次展示大家共同评议出来的优秀作文,提供一个让大家观摩的平台。通过展开学生互评,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不仅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尊重学生”的新理念,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使写作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享式互评交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别人文章中的亮点、缺点,那么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一定比教师单调的点评更有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趣 教学方法
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都给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想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使学生愿学、乐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导语“激趣”。
课堂的导入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成功的导语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于有情。“激趣”性导入法有以下几种。
(一)重大时事、故事导入法。教师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重大时事或故事(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活动。例如:讲述“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这一重大时事导入《始终眷念着祖国》;讲述“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的故事导入《出师表》。
(二)诗词、歌曲、名句导入法。为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适度引用一些诗词、名言、俗语、歌曲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较快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例如:教师可背诵鲁迅的《自嘲》学习《有的人》,播放《好汉歌》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悬念导入法。教师从课文中提炼出悬念,在课堂伊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沙漠里奇怪现象》时,教师先用语言描述“海市蜃楼”的奇怪景象,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不是有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呢?
(四)影视导入法。采用录像、影碟、影视等放映精彩片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例如:教《,你在哪里》时,先放映一段十里长安送总理的影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人们对总理的依依不舍,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五)图示导入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课文内容制作成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导入所学内容。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苏州园林图、人物图等。
课文的导入因文而异,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精神内涵。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问“激趣”。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疑问,常常会激励学生思考“山重水复”,寻求“柳暗花明”。那么课堂中该如何提问,才更科学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直奔主题,不蔓不枝,干脆利落。如教学《口技》时,“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一词是本文的题眼,文章从哪些方面突出这个“善”?
(二)要有曲折性。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如果教师平铺直叙地提问,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能“直题曲问”,反而会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如教学《孔乙己》时,在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时,明明是“爬”来的,作者为什么说“原来他是用手走来的”?
(三)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设置疑问要能开启学生心智,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向的、深层的思考和探析。如教学《范进中举》时,学生学习了胡屠夫的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然而作者的意图真是如此吗?胡屠夫对范进“狗血喷头”“杂七杂八”的痛骂,真的是“欺”范进之“贫”吗?
三、“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成功“激趣”。
一堂成功的课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照本宣科式的表演,它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所以教师要娴熟地驾驭课堂,调节课堂节奏,让学生体验成功,用成功激发兴趣,并将此转换成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
(一)情景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学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我提了一句,“诗人在院落中散步,如同一条鱼”。有个学生立即连了一句“老师,是条咸鱼”,我顺水推舟地更正了“是闲鱼”,并由此让学生领略诗人安闲自适的豁达胸襟。
(二)梯度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堂语文课,在课前设计教学目标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深浅不一的数个目标,学生说得有道理就鼓励,抓住时机毫不吝啬地表扬,会使学生燃起自信之火;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在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真正成为推动课堂的主线,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有发挥的机会,发现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
(三)竞争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男女pk赛”、“小组pk赛”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锻炼学生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
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延伸“激趣”。
好的文章总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内,往往有“纸上谈兵”之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限的,何谈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的兴趣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使生活语文化,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从学生的学习对象上看,不能局限于课本,“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要引入一些新鲜生动的材料。含蓄隽永的诗歌,针砭时弊的杂文,清新活泼的散文,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内容。《语文读本》、《散文》、《读者》、《杂文》甚至影视剧等都可以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
近年来,许多语文教学改革者提出了“大语文教育”课题的研究,他们认为千方百计地拉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是“大语文教育”根本和核心的原则。即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将这种兴趣和热情延伸到生活中,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研究性学习等途径,达到“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的理想境界。
乐趣是语文课的生命。如果学生爱上了语文课,爱上了语文,那么他们的语文学习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其语文素养势必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师的作用则在于“激”,从课堂教学的第一分钟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课堂始终,进而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湖南教育・教育综合版.2007(7).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4).
【摘要】 技校的语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针对语文这门看似辅助课程的公共课程而言,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将语文这门学科对技校在校生的整个就职道路中的作用发挥出来就显得很重要了。要想实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设计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实现其自身学科的优势与价值,为学生未来就职铺平道路。
关键词 技校语文:课堂教学
实行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倡导素质教育,也给技校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技校相比于中小学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样更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模式,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浅析。
一、改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功能。技校语文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道德情操等作为一项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去执行。技校语文课程所选的一些文章都是一些文质兼备的精品。学生通过研读,既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打好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学不要只是对语文作静态的形式分析,也不要只看到简单的语言符号,要把语文课文独有的思想性与人文性的教育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文章中能激发学生感情的诱导物,让学生们的感情都能够和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逐渐促使其升华为相应的理念,让学生的情和理都能够得到有效统一。
二、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技校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借助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间合作精神。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再给每个小组的组员分配不同的任务,将各个小组完成的任务有机整合,一起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直观性的、交互性的手段传授知识,这样也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开展情境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为案例选择、课外准备以及课堂演练与答疑等几个方面,让学生都能够根据课堂的案例,强化对课堂教学知识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语文知识。
三、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
古人有云:“学贵有疑”。也就是说质疑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精神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寻求新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当学生对问题产生疑惑之时,才能更主动地开展丰富的思考活动,这也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萌芽。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语文教师也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赞扬学生学以致用,大胆求真的精神。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浅显对其进行批评、打压。学生学会质疑,是他们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质疑质量。例如,在探究竺可桢先生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文章时,文章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的:“据说,每逢农历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鸣沙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教师一般在解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观点上的质疑,然后再找到传言的真实论据来验证传言的真实度与否,为彻底理解鸣沙山的地理构造和会出声的自然现象埋下伏笔。既能让学生对语文文学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发挥促进的作用。
四、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语文这门学科内容时,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技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很多学生都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技校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个性、兴趣以及爱好,还要遵循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多鼓励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积极的思考,把一些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比较或者是概括。同时,也要积极地借助多媒体等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幻灯、录音、光盘、投影仪、电脑课件等,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为学生探究新知识营造出一个较为轻松、活泼且愉悦的课堂气氛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激发出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分析《拿来主义》和《项链》等一些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当下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思考自己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有效学习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而从容地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简言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推广,技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要积极地响应新课改倡导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促使学生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素质整体得到提升。还要让学生学会将自身的潜能挖掘出来,不断地更新已有的语文知识,积极地寻找一些新的学习方法,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爱芝.职业中专(高中)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调查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21(14):56-57
[2]吴微珍.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阅读与欣赏(教研版),2008(9)
[3]李春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中职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学苑教育,2014(11)
[4]王珍.技校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探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6)
关键词:初中生 说明文 兴趣 激发策略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也饶有趣味。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
初中语文第三册,重点培养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它是由第二册重点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过渡而来的。况且,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可以关掉片中的配乐及解说音响,只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画面),并指导学生逐一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初稿完成后,教师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并打开配乐及解说音响,让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由此而写出的作文,质量往往比采用传统作文指导方法,由学生自由写出的作文要高出许多。
如果是要求学生写叙事类的作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进行投影。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俗话说:“树倒猴群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松鼠》、《动物尾巴的功能》,文字活泼,生动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北京亚运村》,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
四、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三册中,学生学过《中国石拱桥》后,仔细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座桥的特点,摹仿课文介绍卢沟桥的写法,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数学生兴趣很高。
五、借助于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说明文的客观性很强,就是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和周密。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分寸,同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再如,讲“石拱桥”特点时,“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不仅形体美,而且耐用,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之二时“大拱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学生画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的三座桥,进行比较,体会出说明语言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