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第1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实践;新课标;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31-02

以前的语文存在着“一压、二包、三放弃”的现象:一压:在教学上,以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用脱离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来换取教学成绩,以此作为教师评优晋职的资本。学生睡眠不足,为分奔命,学习负担很重。师说生听,惟命是从,对成绩不甚理想或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包:在教学上,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掰开揉碎地喂,烙饼式地练,画重点,押考题;越俎代庖,事无巨细,一切包办代替。三放弃:对分不高又不听话、不顺眼的学生,排挤、放弃,置之不理。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厌学现象严重。

存在这种现象的语文课堂,学习气氛紧张压抑,教学活动单调枯燥。教师强制学生掌握知识,学生丧失自由,被动学习,学习兴趣淡漠,并且把老师的行为看成是压制和侵犯人权。师生关系紧张,矛盾尖锐激化,时常酿出人间悲剧。随着年级的增高,教师的社会威望越低,对教师的不信任度越高。应试教育似乎走到了尽头。

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语文老师痛苦过也迷惘过,更多的老师还在苦苦求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语文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强烈地感觉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本学期进行了专题研究: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过一学期的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另一番景象:在这种学习方式下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和谐、愉悦是语文课堂的标志,没有人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遭受“法庭”式的审判。老师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敢于质疑提供宽松的环境。

我们也发现,这样的语文课堂,同时也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除了要用真心去关爱、体贴学生外,更应该拓宽眼界,给学生以思想,启迪他们思维的闸门;给学生以智慧,点燃他们心灵的火焰。使学生在成长期不断地得到必要的养分,能够健康地成长。增进师生友谊,真正做到教师信任学生,学生信赖教师,减少和克服疏远与冷漠。我们意识到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努力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保证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一、放下师道尊严,崇尚民主平等

在现代社会中,民主、平等已成为社会变革的主流,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挑战。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语文课堂也不应例外。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丧失了很大一部分属于自己的教育优势。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语文课堂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许多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甚至互联网上获取大量信息,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学生比老师知道得多的现象。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新鲜的信息,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难免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出现排斥和逃避上语文课的情况。

为此,语文老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平等的关系。主要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信息比老师多,老师可以从学生那里学习很多东西。师生之间更像一种伙伴关系,通过对话,教学相长、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教师做到:在学生倾诉时,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听众;在学生得意时,是个兴趣盎然的欣赏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平等地和学生展开对话,达成相互理解。

二、努力学习进取,提高自身实力

“有实力,才能有魅力。”练舞蹈的,往台上一站,你就不难发现他们是练舞蹈出身。他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夫,一步一态都是风流。新闻播音员,只要他们一张口,就字正腔圆,出语悦耳。语文教师是语文的形象,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都应该是语文的。真挚的感情,精妙的语言,和谐的音韵节奏,深刻的思想内容,都是语文教师的标志。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更要体现以上特色。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三、精心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产生浓厚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才会增强,创造思维才会活跃。所以教师要把兴趣作为智慧的触发点,才能的生长点,求知的潜动力,在每一节课上,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个新颖精彩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猜谜语、讲故事、实物演示等,还可以用电教手段、背诵朗读、抢答竞赛等多种方法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亮他们头脑中的那盏探究之灯。

第2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感)中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过程,有所感悟,有所领悟,从而使他们明白道理。本人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下,就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有利条件,更好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杜威说过:"教育原本就是生活的另一种呈现方式。"让学生观察真实的生活、感受真实的生活,获得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情感。

在教学中,本人努力创设情境,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情境教学中创设的环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识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容整合作用,人就顿悟或产生新的认识结构,就比在学生面前裸的讲解更有效果。

显然语文是一门非概念思维的学科,注重的是情感的体验、感悟。"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

怎么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本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就在那一刻,师生心灵相通,互帮互学,投入热情、投入个性、投入整个生命,一起分享感悟和理解,形成真正的学习交互主体;就在那一刻师生共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就在那一刻,师生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创造,实现了真正的交流与对话。让自主学习充盈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去引爆学生的情感火花,让课堂教学成为一池活水吧!

二、培养情感,树立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平等地进行。"什么是平等?平等,首先表现在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同喜,才可能投入情感,才可能真正为学生服务,才可能把自己的角色发挥到极至。

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弯下腰小声在学生耳边告诉他(她)怎样读好,注意断句,词连读,帮他在书上做上记号。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精神的平等与愉悦,感受到我们心灵交流的快乐,这不正是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性的最好体现吗?去年5月, 我执教了一节县课堂开放周活动的公开课《课外阅读指导:看不见的爱》。一开始,课堂表现十分活跃,学生发言十分踊跃。当学生李艳滔滔不绝地复述着文章内容时(我的问题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总担心影响教学计划,没有等待他把内容复述完毕,居然打断了他的复述,另请学生回答……尽管整堂课完成得很成功,但这无疑是一大瑕疵,留给我的是深刻的教训和深深的自责。是啊,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的问题,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一定要有热情、耐心,正确引导。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如果当时我能耐下心来,听完李艳同学的复述给她几句表扬、鼓励的话,这样产生的效果肯定与之前大相径庭。

一个小小的"弯腰",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个灿烂的微笑,都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倾听学生智慧花开的声音:有大胆自信的声音,有快乐自由的声音,也有细微弱小的声音。对于细微弱小的声音,教师应该用心去感受,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三、主题探究,体现个性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在于他有发达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自主的选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自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人,然后才看作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中首先是在过一种生活,学习是其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生活都只能自己活,别人无法代替。对每个学生来说,他自己的感受、意志和想法是最重要的。所以尊重生命,就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感受的意志,就要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的自己选择权、发展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观点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本人力求在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精神,体现个性化阅读"这些理念。本人并没有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限定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认识世界感受人生,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第3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与新课程教学同行,形成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并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一、紧跟时代,把握脉搏,造就博学而进取的语文教师

1.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从课程性质上说,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领会语文新课标的基本体系,明确教学性质、地位及作用;二是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学科内容;三是根据新课标的基准,时时反思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积极改进语文教学水平。

2.注重更新高中语文教学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时时关注教学知识的更新,改变不正确、不准确的教学知识,树立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实践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二、提倡争鸣,鼓励创新,塑造开放自由的学术讨论环境

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面,同样可以认为“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教学争鸣”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学经验交流,塑造开放自由的教学讨论环境。实践中,主要的交流研讨方式有:

1.课改交流会

在语文教师之间定期进行课改交流会,集中学习新课改精神,研讨课程标准,探讨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然,也要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总结经验,积累教学案例。

2.课改论文与专家引领

提倡高中语文教师将源自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反思总结成相关课改论文,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教学经验的理论概括,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老师能够从中汲取思考和启发。此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省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座,及时将最前沿的高中语文教育信息引进校园。

三、注重教学,关注实践,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这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自我实践检验;第二则是来自于学校(或其他教师)的评价检验。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论述。

1.自我评价检验

自我评价检验是一种语文教师进行“自省”的过程,这通常很难为外人所观察,而主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来实现。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引导将形成有效的内驱力,从而推动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如许多老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都会在课下把自己这节课中完成好的环节和内容予以系统归纳,从中找出今后值得发扬的方面,同时也会将完成不好的地方进行梳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避免,从中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2.他人的评价检验

他人的评价检验是来源于外部的推动力。举一个简单的听课例子来说,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赤壁赋》时预先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要学生理解课文展现的情、景、理的关系;二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而这位老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中却重点概括了各段落的讲述内容,同时画出了一条“喜――悲――喜”的情感线索。有听课老师就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这样的情感线索虽然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却难以达到预设目标的目的。可见,通过这种他人的评价检验,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

四、注重引导,多种激励,激发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和引导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开展“自学――反思”式的校本培训

正如上文所说,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内驱力的推动。而这种内驱力的形成则离不开教师的自学与反思。在这方面,学校可适当指定部分教师阅读书目,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总结心得体会,同时将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思想认知,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中的有用工具。从而改进教学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坚持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改考评

第4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一、充分开发资源,拓展综合性学习的领域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综合性学习内容不限于语文课本,不限于语文学科,而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兼顾各门知识的综合,其学习资源无处不在。

1.教科书资源。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综合性学习要依托教科书进行开发。大多数的综合性学习,都是综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按照课本主题或通过改进来设计的。如“编手抄报”、“初中生错别字调查”“神话”“青春期的困惑”“我观学业负担”等。

2.读者俱乐部资源。课堂小天地,图书大课堂,图书内容包罗万象,汇纳百川,钻进图书馆,就是投身生活。根据新课标要求,我规定学生购买中学生课外必读篇目,每学期规定读什么、读多少和指导怎么读,要求有读书笔记(文摘、心得体会、读后评等),至少每五页有旁批、圈点、点评。还组织学生自出题目,进行考查,形式多样,有答题比赛,有辩论会,也有演讲会等形式。另外,班上有的学生自费订阅《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作文报》《故事会》《语文报》等多种报刊杂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收到了极好效果。

3.地方资源。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我们倡导学生体验民间生活,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活动,我组织学生到句容著名的旅游景点茅山进行了“秋游”。秋游那天,学生们饱尝了亲手做的草地午餐,举行了山水诗文朗诵比赛,摄影比赛。现场写下了所观察到的景物……这样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语文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结束后都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但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单元只搞一次综合性学习,而是让综合性学习贯穿于我们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常性地开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本中的一单元一次的综合性学习只是“砖”,而真正的“玉”要靠教师来“引”,教师应将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理念渗透于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充满趣味地学。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竞赛型。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查字典比赛、成语串联、朗诵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使师生沟通,达到共同进步。

2.表演型。初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或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

3.辩论型。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游戏型。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第5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有效策略;滞后性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语文对于学生来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活技能的培养。在如火如荼的教学发展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滞后令人甚是担忧。面对如此现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农村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

1.农村语文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方式也一成不变

在农村课堂教学中,没有完善的书本和讲课设施。教师通常最擅长的教学方式就是口头讲述,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只是教师简单传送来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讲就是一种缺失。而且在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老年教师偏多,青年教师偏少。很多农村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后,选择留在城市择业,也有很多青年人不愿意到乡下任教,导致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鲜事物,自然也就不会丰富自己。老年教师的知识常年不更新,对很多教学任务把握不清。新课改的标准是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课改要求,只是简单地培养学生识字、阅读、作文方面的能力,对思维、兴趣、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就大打折扣了。

2.农村教学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很少接触多媒体,甚至没有接触过

这间接地拉开了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学习差距。学生缺乏课外知识,家长没有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学生也不会有学习上的压力,所以语文成绩一直停滞不前。

二、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1.以课文为主要资料,仔细分析,亲身实践

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研究课本内容,让学生对课本知识解析完整,从而将课本知识转变为自己特有的语言。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课上有条理地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完成听讲。在课本分析上,要做到声情并茂。由于教学器材匮乏,教师只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有意思,学生才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意义。

另外,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研究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文章大意,重点要让学生自己理解语文基本知识,不要死记硬背。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生活中切身体会。

如,在讲《父亲的菜园》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我将课堂转移到田地里。课文中讲到作者的父亲为了开辟一片新菜园而历经千辛万苦。为学生讲述完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我让学生每个人拿个锄头,去田地里帮助父母干农活。每个学生都很用心,农活结束之后,我问学生自己的感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学生跟我说,这次的学习和劳作让他深刻认识到,父母太辛苦了。看到学生的反应,我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是感受到了,也掌握好了。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豌豆,撒在土地里,告诉学生,土地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我们也要学会保护它们。长时间的积累、感悟、实践,有利于学生逐渐提高语文成绩。作为教师,要时刻和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

2.采用情景教学方式

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要摒弃,教师要将课文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文表演出来。在学《田忌赛马》一文中,我找了几位同学,排练一个小短剧。

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在课下紧锣密鼓地排列。再上课时,学生上台去表演。有三位同学分别扮演齐威王、田忌、孙斌。他们自己为了让节目更生动,还找了其他同学来扮演马。台上的学生有声有色的表演,台下的同学捧腹大笑,就连扮演马儿的同学时不时还学马叫。课文在学生的表演中变得不再死板,反而体现出语文的魅力。表演结束,我让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分析人物角色和自己的所感所想。

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很好。在课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字之美,体会到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

小学语文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教师教学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独特性。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即使在农村有很多限制条件,不利于学生学习,但教师也要和学生一起探索,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突破点。在新课改“三维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学习方向行进,学生自己也要不断增强自信,准确消化基本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第6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次XX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只有这一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一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在这一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一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面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一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 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拜读了各位优秀教师的文章,进行交流

 

。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让差距和不足成为自己的动力,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促进自己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一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教师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

 

一定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 “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

 

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五、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教师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时光如流水,我们在这个网络平台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参与此次的小学语文新课标课程的远程学习。在这段短时间的远程研修培训中,让感慨颇多,收益匪浅。

 

网络学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的自觉。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坚持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们的精彩阐释和真知灼见,查看了平台上上传有关的文本,点击浏览了辅导老师的点评和其他老师们所发表的观点,教学设计,按时完成作业、发表评论等,这些已成为了我的习惯,充实了我的生活。通过培训让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孤陋寡闻,意识到了自己如同井底之蛙,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更加明确了今后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更加真实的爱恋和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本次的培训,收获很多,体会深刻,现简单做如下总结:

 

一、转变旧思想,提升新观念。通过培训,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了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从中不断改变自己教学观念。

 

二、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改进自己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养成积累习惯,激发兴趣,唤醒情感体验。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好的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三、注重反思。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总结反思,因为有反思才有进步,才能使整个教育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终身学习。今后还要不断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增补学养,才有底气去迎接新的挑战。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时时的关注新事物的发展,要想办法不断为自己充电,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第7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信息网络;环境;小学语文;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网络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有利工具。那么,我们应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万全区第一小学多年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强化情境创设的作用

不难发现,学生突然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适时创设情境,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谁来了》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教学内容,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为学生播放了制作的课件,看着生动有趣的动画,学生很快进入了一个身临其境的童话世界。此时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在教学《游天都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观看网络下载有关天都峰风光的视频。“你从片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美丽的金鸡叫天都。”“我看到了雄伟的天都峰峰。”“我看到了造型奇特的仙人指路。”……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天都峰。此时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

1.享受丰富的阅读资源

课堂教学经验表明,网络教学能够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其中最为突出的原因就是网络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不难看到,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有关历史人物、旅游胜景、动物世界、植物王国等等类型的课文时,网络资源都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学生的阅读需求随时得到满足,维持了阅读的兴趣,就这样,网络教学轻而易举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促进自主阅读习惯养成

众所周知,开展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学,毕竟我们万全的学生很少能够亲自去小兴安岭旅游,为了让学生能走进小兴安岭,了解小兴安岭,教学之前,我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学生被小兴安岭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物产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时我又趁热打铁,提供了小兴安岭的旅游资源网站,学生在旅游网中自由选择,阅读了小兴安岭的传说,小兴安岭的概况,并欣赏了小兴安岭的风光图片。这些丰富的阅读内容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可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有助于自得自悟

实用网络教学还需教材导向。对此,我们可让学生先学习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读、多想,以求自得。在自得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读类似范文内容的文章,启发思考,形成量的积累,而达到自悟,如《春天》一课的教学,我通过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例如春天的花、境、歌、诗、人、节日等等。阅读后,我一脸神秘地问:“你们是怎样感受到春天的呢?”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各抒己见,“我是用耳朵听到春天”、“我用眼睛看到春天“、我是用手摸到春天”、“我是用鼻子闻到春天”……学生们在浏览网页后得到了一串串“自省自悟”,语言真实自然。可见,借助网络教学有利于学生读中自省,学中感悟,从而有效提高语文素养。

三、促进合作探究素养养成

新课标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再被“填鸭”和“灌输”,而是积极、自主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就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上网查询有关“水”的知识,通过网上搜索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当堂交流:“我知道了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下,水可以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在地球上出现,这就是冰、水和水蒸气。”“我知道了南极的冰山就是水的固体形态!”“我还知道水的用处很大,工业生产离不开水,农业灌溉也离不开水,就连我们人体百分之七十也是水,但是现在我们面临随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第8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培养途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出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现阶段这一理念也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探讨的热门课题。经过我的多年教学实践得出,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一、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有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依旧是沿用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他们在上课时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滔滔不绝的将自己的观点传授给学生,这样虽然能够提高教学速度,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更是空谈。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阅读是一次情感的体验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课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比如说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体验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以语感的体验为重点来品味文章。让学生多说、多读、多写,同时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正在遭受人们肆无忌惮的挖掘和开采,如果我们不保护地球,那么人类将在无去处。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感受到了文章作者对地球的关爱,发出了“保护地球母亲”的呼声。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的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让学生在体验课文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二、思—说—听结合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将思-说-听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合作学习能力。首先是“思”,教学时我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从其他同学的观点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其他学生的结论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不足并进行补充。比如在教授《落花生》一课时,在议花生这部分,我先要求学生自己将文章通读几次,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父亲是如何议花生的?在阅读课文之后让学生分为几个团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我还让各个团队设计和填写学习报告,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其次是“说”,当各个团队讨论结束之后,最后由队长将自己队伍中最后得出的几个观点进行板书。当几个队伍的结论都写在黑板上之后,我让全部同学对这些结论进行纠正和补充,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踊跃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让每个团队选出几名代表,轮流对自己的结论和其它队伍的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是“听”,我要求学生认真听取其他队伍代表的观点陈述,当陈述完毕后如果发现错误可以举手更正,学生们都能够认真的听取别人的观点,同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再次归纳。这种思-说-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会学生科学的合作学习方法

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以后,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科学的合作学习方法,同时让学生能够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实际的收获,这是小学语文合作教育实施的第二阶段。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从合作学习中收获到知识,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要让学生去相互抄袭,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指导学生运用团队合作的模式来共同解决某一语文问题,教师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不是让学生一味的去解题。比如我在教授《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采取了问答的方式,将学生分为5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在文中,狐狸使用了哪些办法来让乌鸦开口,除了这些办法,你们还能够想到什么方法来让乌鸦开口?在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同时我也看到了他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合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积极的探索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帮助学生打开语文学习的大门,从过去的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学习过渡。教师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班级讨论、教师引导等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运用科学的合作教学策略,抓住合作学习的关键时机,努力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第9篇: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

因此有必要对文言文教与学的“死水”状况,进行大的策略调整:

1.课内外辐射勾连,激活学习兴趣。文言文内容大都可以与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和处世哲学联系起来,备课中多方面多角度搜集文章涉及到的相关材料,或用于导入新课,或用于探究内容,或用于拓展延伸,可以有效地调整学生的情绪,排除他们畏难、无趣的心理,之愉悦地、好奇地、饶有兴趣地研读课文,如教《勾践灭吴》时,导入时可以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让学生心动,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课文;学习中可以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史实鼓励学生愉悦地研讨内容:最后还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调动学生情绪,使他们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感上的鼓舞。经常这样做,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文言文是快乐的、有趣的、能有很多收获的,从而情绪高涨,心情愉悦。

2.强化互动,激活学习主体性。当代高中生普遍具有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善于展示自我已经成为对现代人基本素质的要求,不善表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交往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错失机遇,不利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被动接受的位置,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参与,多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应起好指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课堂上的双向、多向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文言文由于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常常不知道从何入手来学习,常常茫然地等待老师的讲解,如果放手让学生根据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要求和学生自身的情况确定自己学习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尝试围绕不同内容和要求来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将会更加积极主动。

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讲解为辅的原则,要求学生将“自读”“自查”“自思”“自写”四个步骤贯穿于学习文言文的全过程。“自读”:自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动笔进行圈点批画,将难以理解的字、词重点标出。“自查”:自己查阅工具书、参阅课文页面的脚注及其他有关资料释疑。“自思”:自己思考自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初步完成课后的“思考、探究、练习”。“自写”:作好自学笔记,记录自学与思考的过程及思维的火花,积累自学的收获。

如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过秦论》一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在讲授该文时,与学生确定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基本观点,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意义(2)掌握文言实词“蒙”“亡”“爱”“制”“固”的意思(3)掌握文言虚词“以”“因”的用法。

目标确定以后,要求学生按“自读”“自查”“自思”“自写”四个环节自学课文。我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学的成果后,出示了几个思考题:(1)陈涉灭秦的原因是什么?(2)大下为何要响应他?(3)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攻守的形势分别指什么?又是怎样变化的?⑤本文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⑥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然后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和交流对这6个问题的理解。这样,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任务,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就掌握双基而言,在学习过程与方法上,落实了有关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学习,熟练地解释古汉语语法现象,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而,引导学生研讨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披文入情,读出韵味,读出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行扫除了文字障碍,基本上独立地完成了阅读文言文的任务,受到了双基训练,提高了自学能力,也加强了理解、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的培养。

3.师生盘点哲理,激活思辨。文言文多为古代经典,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人文性很强,其中有很多深含哲理的语句,这些语句有很强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