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细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建立精细化的班级考核机制
学校在班级的管理上如果没有科学的量化考核办法,将会使管理"无规可循”,在调动老师和学生极性上也会大打折扣。要对班级迸行规范管理,学校首先辈制定出一套体系化的量化考评办法和制度。我校为了能客观公正地评价班级和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考核办法》《班主任考核办法》、《优秀班主任和优秀班集体评选办法》等量化考评制度。我校的《班级考核办法》从学生出勤、文明礼仪、环境卫生、班风学风、 安全纪律、学生晚休六个方面对班级进行全面考核,《班主任考核办法》从班级综合考核、班级卫生考核、学生宿舍考核、班级统考平均成绩、学生巩固、完成学校任务等方面对班主任进行全面考核,《优秀班主任评选办 法》从班主任所任班级的教育管理综:合考核成绩、个人的教学成绩、班级学生的统考总平均成绩等方面对班主任进行优秀评选。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在班级和班主任的管理上所建心的考核办法逐渐完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评选乃至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根本无需人为主观决定,教师们完全可以根据学校的相关办法自己计算成绩,自己得出评价结果。
2010年,平利县表彰优秀教师,我校 的2名优秀教师和1名优秀班主任就是依据办法按班级管理成绩和教学成绩通过计算产生的,全校教师对此毫无异义,评出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也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赞同。我们的这些办法和制度也许不是最科学的,但却起到比较好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要管理好班级和班主任,学校首先耍建主精细化的班级考核机制,要让班级和班主任的管理在规范化下进行。
二、制定精细化的班级管理措施
首先,安在细节上去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养,让班级管理能有实实在在的抓手和突破口。学校对班级进行考核管理,目的就是差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而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养就必须从细节入手。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可见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细节素养是多么的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细节素养,学校其实可以学学军队的做法,让学生从叠被子开始规范,把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培养学生细节素养的突破口。我们用准军人的标准要求学生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把床单铺得无褶皱,把牙刷牙杯排成队,学生住的房屋虽然简陋点,但整洁、明亮、温馨的气息一点都不少。从注重学生打理宿舍的细节扩展到学生校同生活细节,扩展到学生的文明礼仪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不靠头饰、服饰的怪异来张扬个性,让他们到球场、画室、舞台上去张扬健康的个性。学生尝到了注重细节的甜头,就自然会坚恃,也就能明白细节在人生成长中重要性,时间长了,就会成为良性循环。学校培育学生最根本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文明、健康的成长,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应该重视学生细节素养的培养,要在细节上去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在细 节上去提高文明素养。
其次,要在执行上规范检查程序,保证制度的生命力,让班级管理有实实在在的过程任何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过程,在于检查的规范和公平,只有这样,制度才会有生命力。学校在班级及其他方面的检查考核上,学校领导必须参与,这样方可确保执行力。我校负责检查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每天至少要在早午晚三次深入教室、宿舍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检查情况和学生干部当面沟通,检查结果让他们过目签字,以确保检查结果的时信度,同时能让班级很清楚地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以便改进。检查规范了,还要在公布和汇总上,做到反时、 准确、细致,以确保检查考核的公开化。这样做,让工作变得繁琐,让管用者很好累,但是,这样的管理更具公信力,这样的制度更有生命力。
第三,开展争优创佳活动.充分发挥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 让班级管理有实实在在的成果。为使检查更具鼓励性,考核更具竞争性,我校在班级管理上每周会开展一次优秀班集体、卫生先进班集体、文明宿舍的评选,在升旗仪式上优胜班集体授发由动红旗,每月进行成绩汇总评出月先进,每学期或学年进行学期或年度先进评选,并在开学典礼上对先进集体进行隆重表彰,在全校 营造出了班级间比学赶超、争优创性的浓厚气氛,达到了提升班级整体竞争力和学校整体形象的目标。学校在管理上既要追求整体校风、班风的提升,更要追求优秀学生个体的培养。在这方面,我校每学期都要进行至少一次以上大规模的优秀学生和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评选类别涵盖学习、管理、卫生、安全、文明、礼仪、劳动、运动、才艺等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理念是只要学生有闪光点,我们就肯定。人们常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我们评选的这些优秀学生和校园之星总会用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有意或无意的影响身边的学生吧,只要坚持,这些闪光点就能够聚集起米,绽放出阳光般的灿烂。
三、开展精细化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既要重视刚性的量化考核.还要重视人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就是班级管理的落脚点必须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木。在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上,我校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级和学生宿舍命名活动,着力形成班级 精神文化的内涵。二是开 辟班级文化栏,评选班级之星,让班级之星引领领班级成长;三是学生宿舍实“准军事化"管理,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素养和细节素养;四是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五是学校大投入,大力改善学生的校园生活 条件,让学生在校同生活得快乐. 进而彰显学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当然,这些方式也学不是最好的,但他们都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学校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人性管理,落实和谐管理,就是在为学生的成长培育精神营养。
四、加强精细化的班主任队伍建设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
精细化管理将管理的对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准,使每一个问题都有专人负责,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可以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高效、节约的企业管理方式。
管理专家汪中求认为: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教师对细节的管理将决定教育的成败
一个班级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就相当于一个小集团,在这里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家庭的人,不同习惯的人,有矛盾,也有纠纷,教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如何协调这形形的人,使之在这个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对细节的管理将决定教师的成败。不论是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要做到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做一个有心人。在关注自身的细节意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细节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精细化意识和能力的主阵地
精细化的班级管理主要是落实管理责任:首先,分工细化。将班级工作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尽职,变一人管理为大家管理,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其次,责任细化。明确分工后,进行具体的责任划分,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例如,把班级值日工作划分为若干块,并用图标呈现出来谁扫走廊,谁打水,谁擦窗台,谁负责卫生角,这样学生的劳动能力和责任心都将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在班级管理中,为学生安排若干个职位,例如,有一个班长,数学、语文、英语等学习委员(学科长),宣传委员、卫生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安全监督员、图书管理员、物品管理员、纪律委员等,并对每个职务应做的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张贴在班级中。如班长每天的任务是:监督管理各班干部,了解各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做好好人好事记录;做好班级赏罚记录;教师不在时替教师管理班级大小事务等。学习委员的任务是:在规定时间上好早自习;按时收发作业;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等。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工作记录,具体记录自己的工作轨迹,有问题及时在晨会上反映,并要求有每日重点工作小结,周工作回报和月工作总结,并制定班规、安全监督记录、班级赏罚细则等各种表目,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洞察事物的能力。
三、注重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注重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显性文化。一是要搞好教室的布置,桌凳、窗帘、板报、图书角、卫生角、班务栏、评价栏等设置合理、搭配协调,力求整齐、干净、有序。二是要搞好教室的美化、绿化,名人画像、盆花盆景、条幅横幅等要具有布局美、欣赏美。
2.注重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一是为班级的发展确立科学、可行的愿景,也就是制订班级的奋斗目标,包括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习目标,愿景的确立要集思广益,要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家长意见、学生意见、所在社区的意见,必要时要请有关的专家进行论证。二是制定好班级的规章制度,如一日常规要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安全制度、集会制度、活动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发扬民主。三是制定的制度要符合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具有科学性;必须有益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富于教育性;必须与学校的各项制度要求一致。
3.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首先,任何一个班集体都要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里大家都是自由、民主、平等、友爱的。可以通过班级制定班训、班规引领大家,也可以是百家共鸣,百花齐放,但是前提是朝着同一个目标,目的是殊途同归。这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段特点决定。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班级的温馨和睦。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这种感觉,尤其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教育学生,不断增强他们的班级自豪感,使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最后,还要打造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平时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加强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进行细化制订出具体可达到的目标。
四、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着力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1.制订切合实际、科学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明确每周活动的主题、要求及其所达到的成效。活动前精细安排,注意细节,活动后注意总结,活动要尽可能让学生都参与,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学生能完成的教师坚决不要包办代替。
2.重视班队干部的培养。班队干部的选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要坚持标准:德才兼备、学生信赖、有一定的管理才能。班主任要简政放权,大胆使用班干部,要做好指导、支持、教育、培养工作,但不能越俎代庖,充分发挥助手的作用。
3.细化班级工作,力争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把所有班级工作量化,分工到人,明确责任,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周周考核。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及时查找存在问题,及时研究工作策略,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各类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在活动中凝心聚力、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活动中完善自己。
【关键词】护理;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186-02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医疗保健制度的建立,医院面临的医疗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精细化护理管理,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是现代医院的必然要求。然而,在现实护理工作中碰到的护理事故、纠纷、护理投诉越来越多。因此,护理推行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实现由被动工作向主动创新,由忙碌繁杂向规范有序、由满足于完成任务向"零差错"转变,是全面实现护理优质服务的必然选择。
1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原因
1.1 投诉、纠纷增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投入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看待医患关系时,把医疗服务视为单纯的经济交往和商品关系,使医疗护理服务活动与患者的健康权益、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当患者的期望值与护理服务的效果出现差值时,即发生纠纷或投诉。并且近年来,这一问题越来越凸显,亟待解决。
1.2 护患沟通问题。护理人员是执行医疗程序中的主要成分,是搭建医患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医院里,她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病人及家属,所以护士在医患沟通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医院医患沟通的效果。工作中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反应等医护人员都要掌控住,治疗前缺乏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或沟通技巧不得当,治疗费用、治疗方法等不明确,都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1.3 护理队伍年轻化、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差。由于护士的工作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缺乏对复杂病情的判断能力,普遍存在着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不强的现象。这导致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造成处理问题难,甚至影响到就诊秩序。另一方面,年轻护理人员大多情绪波动大,和患者之间容易产生交流障碍。既担心操作失败,又担心患者的心理状况,往往导致临床发挥失误。除此之外,个别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经验尚浅、粗心,书写病历简单,字迹潦草,不全面甚至忘记书写病历等。一旦有问题就不可避免引起患者的不满而产生各种不可预知的后果。
2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护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从而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效益。医院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堵上各种漏洞,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全体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护理人员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2.1 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据资料分析,大部分医疗事故的发生,都起因于细节的疏忽。因为对于明显的错误医护人员往往都会警觉,从而能够避免。而对于那些微小的细节因熟视无睹而更容易丧失警惕。因此,需要时刻强调投诉、纠纷源于细节疏忽。首先,就要做好宣传教育。教育护士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慎独"精神,使每一名护士明确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工作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同时,组织护士观看、回顾各类医疗护理事故、纠纷、投诉,明确都是由于细节管理的缺失,由"小细节、小隐患"引起的。因此,要时刻要求护士重视细节,充分认识到精细的重要性。其次,改进和完善培训体系,注意培养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精细化培训体系,可以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而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新护士岗前培训、入科2年内护士培训、规范化护士护师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士长管理培训、实习生护士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要求培训始终围绕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精细化培训。
2.2 精细化护理工作流程。精细化管理要求我们对原有的工作流程细节进行梳理,从细节中发现不合理的地方。依据科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制订出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每项工作流程的设计都要细致入微,不仅将专业化、整体化、人性化贯穿到流程和标准中,还要根据患者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例如,精细化办公护士的"四主动":主动站立迎接,主动办理手续,主动介绍护士,主动通知医生;责任护士做到"五到位":自我介绍到位,护送入室、安置休息、介绍环境制度到位,评估病人到位,安排饮食到位,执行治疗护理到位。护理人员仪表,言行规范到环境要求都注人人文关怀。让护士始终在病人床旁,随时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并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保障患者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把病人视为亲人,使病人感受到"住院"如"住家"。
3精细化护理安全
3.1建立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制度。实现护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评估体系。对于新入院病人、手术、疑难危重等特殊患者,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评估潜在的风险,然后根据护理风险状况制定相应措施,并将其作为重点督查内容及关注对象,护士长及时进行前馈控制干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防患于未然。
3.2细化护理标识,完善护理安全管理预警系统。护理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采用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1]因此,细化护理标识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统一、规范、细化、明确的护理标识,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预防差错事故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标识可进行以下分类:人性化病房标识、提示性患者标识以及警示性治疗室标识。人性化的病房标识包括在病区的每个病房旁都有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的姓名标识牌;在走廊墙壁上有"服务监督岗";有全科医护人员近期彩色照片,下方标有姓名、职务、职称等信息,方便患者尽快知晓、熟悉医护人员,从而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当发生医患纠纷时,标识就可作为有效的证据,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在潮湿的地面放置"地面湿,小心地滑"的标识,开水间有"小心烫伤"的标识等,都可以体现护理人员人性化的服务。提示性的患者标识主要是指床头卡标识,患者入院时,接诊护士在了解其病情、收集资料、入院评估后,随即进行护理标识选择,包括分级护理标识和各种饮食标识。此类护理标识能够帮助护士对该患者基本情况的掌握。差错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警示性的标识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警惕性,从而防止差错的发生。区域标识,医用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标识,特殊液体输注标识,药品存放标识……看到这些标识,医护人员都会出现条件反射,产生警觉,从而小心行事,按章办事。
3.3 严格中间环节,做好交接工作。具体表现在病区内的交接和病区间的交接:完善病区内普通病人和危重病人床旁交接的流程和内容,牢牢抓住重点患者,重点时间,重点环节的巡查等。病区间交接:设立患者交接单,病区与病区之间交接后双方签字后方可确认。交接工作的顺畅,是医护人员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因此,做好交接环节,是实现医护人员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3.4 提升专业知识,实现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双翼齐飞。各病区必须放置各类业务指导书,各类业务学习、业务讲座均需准时参加。护理人员的每个操作都必须按业务指导书的流程进行操作,各种疾病也需按常规护理。全体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接受各类培训,不断完善专科护理,掌握专科护理知识,使他们成为各专科护理学科带头人,确保了护理的内涵,使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共同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双翼[2]。尤其是对于年轻护士,自身不仅需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还需要高年资护士言传身教,帮助其对处理各项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医疗信息的日新月异,引导护理人员在专科护理知识方面与时俱进,熟练掌握专科知识,包括各专科前沿性的知识,也是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总之,需要充分挖掘护士的积极性,带动护士积极向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最终实现由被动接受到真正的主动参与管理。
4精细化绩效考核
各病区护理部建立统一的可量化的奖罚制度。对于日常各项考试进行随时抽查,不合格者同样给予处罚。比赛优胜者予以奖励,而对于不合格者予以一定的处罚。同时,对医护人员的日常行为随时抽查,不合格者同样予以处罚。另一方面,加强对患者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安排专人随机调查并统计各床位患者的基础护理条目落实情况和不同时段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动态。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医师对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每月通过基础护理完成量,患者、医师和护理同事的评价综合评出服务之星,实行奖惩制度,严格落实各项绩效措施。
5精细化言语
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指出:"护理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护理人员要以最甜美的笑容、最关爱的眼神、最体贴的语言、最规范的行为对待病人。使用文明语言"六个先": 见面先问"您好",开口先加称谓,话前先用"请"字,休息先表抱歉,操作失误先道歉,操作结束先谢谢[3]。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可亲,专业的语言解释达到安抚患者及家属的良好效果;在用药及进行各种检查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及配合;针对各种疾病的特点,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情况或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以取得家属的理解。总而言之,医护人员需勤巡视、多问候,对病人的疑问要有问必答,有答必详,营造温馨的病区环境,使用诚恳体贴的语言,与病人双向沟通,建立互动的你一我关系。
6小结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实施护理细节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实行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实践证明,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明确责任,优化工作流程,坚持护理安全,提升专业知识,坚持奖惩分明,文明语言等,都极大地促使病人满意度上升,增加了医疗市场的竞争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通过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同时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供优质护理,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使护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达到了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古希腊人伊索曾经说过"工作对于人来说是一种享受" [4]。只有从享受的高度来做护理工作,释放出对工作的极大动力,才能产生对患者的极大热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能把从事护理工作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
参考文献
[1] 徐小改,王巧莲.病区细化管理中使用护理标识的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11,11(11):1156
[2] 杨月芳.精细化管理在护理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2011,8(8):171-172
关键词 水务企业 精细化管理 内部控制
一、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对水务企业来说,实施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引入将对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出台相应的环保政策和各项法规,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愈发强烈,政府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强,水务行业市场也变得更加规范。污水处理运营管理作为一种技术服务,要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目前,很多水务企业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其管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对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如组织架构和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管理存在交叉点和盲点,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对工作任务和目标没有进行量化和规范,满足于“基本上、差不多”等。因此,笔者认为,水务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真正意义,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适合行业特征和地区特色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支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推进,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二、A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的案例分析
(一)A污水处理厂简介
A污水处理厂是政府为了改善A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对外招商引资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面积80亩,设计日处理污水5万吨,1吨水的处理价格为1元,特许经营期为25年,并于2011年开始进行商业运营。项目运营后,区域的水环境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二)A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过程及成果
该污水处理厂以BOT模式经营,几年前股权发生了变更,股东由民营企业变更为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新股东作为水环境综合服务商在整个水务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有着成熟的污水处理厂管理经验,因此,在其管理下,该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精细化管理效果尤为显著:
1.管理制度精细化。制度控制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通过规章、准则等形式规范与限制企业中各级管理者与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不违背或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之前,大家普遍认为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完成通常是领导的事情,因此,员工经常处于被动适应的状态,搞不清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建立考核机制,造成人员越来越多,真正能干事、干好事的却越来越少。为改变原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强的状况,管理层重新进行梳理,根据上市公司的要求,针对污水处理厂经营的各环节、各部门制定出了对应的规章制度及详细的实施规则;对各部门、各岗位实行考核制度,明确了管理层和员工在管理中的定位和任务,使每项工作具体到事、责任到人,有效引导了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
2.预算管理精细化。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定量化,并通过有效地配置和使用企业资源来实现目标的过程。
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直接成本主要是电费、药剂费、人工费和修理费。之前,因为预算制度的不完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未与考核挂钩等,导致该厂的预算失去了管控作用;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基本处于按实计算的状态,各项费用发生多少算多少,无人去关注变化的趋势,也无人去查找变化的原因。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后,管理层根据年度经营目标,以预算控制标准为依据,逐层细化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并与各职能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并进行绩效考核,利用预算管理手段全程跟踪、分析各项经营活动的完成情况。财务部以现金流量为重点,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在全年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对每月的运营资金实行预算分解,然后依据资金计划进行资金的拨付,月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编制预算与执行情况分析。生产部根据实际污水处理量来制定合理的单耗标准,明确目标成本并把成本指标分解到各个班组,各班组根据成本指标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最终形成纵横交e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该厂各项经营工作都做到了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不仅提高了全员的预算意识,还使每项工作都变得有计划、有落实、有监督。
3.作业程序精细化。标准作业程序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并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
过去,每逢接到上级的检查通知时,员工突击加班、补资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企业没有制订规范的作业流程,没有明确规定细节,随意性较大,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去指导生产运营。为规范运营管理,新股东下发了《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营手册》,从工艺流程、化验分析、设备维修、电工岗位、巡视岗位等标准化作业流程方面进行了规范,每个岗位的操作步骤均有详细的表述和图示说明。生产部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专题培训,通过学习和实践应用,各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各类台账设置齐全、记录完整。以设备维修为例,过去,设备出了问题是直接口头通知维修人员到场修理,配件先从库房领用,月底再开具出库单;而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对维修事项的发起、修理时间、修理人员、维修记录都做了具体、细致的规定,把责任分解到每个环节中。
针对人力资源类、行政类、财务类、预算类、合同类、信息化类等管理事项,企业下发了规范性文件《流程手册》,利用OA平台对各类工作事项进行审批,对审批流程的发起注意事项、流程对应制度、流程归口管理部门、流程咨询负责人等做出了详细说明,这不仅方便了发起人正确地发起流程,还提高了工作流程的运行质量。
4.精细化管理的经济成果。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污水处理厂的精细化管理效果逐渐显现:污水处理达标率高达100%;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吨水成本下降了15%,管理费用下降了17%,利税增长了30%。此外,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企业效益良好,股东认可度提高,员工的收入也得到了增长,提升了企业品牌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A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明确了管理者和员工在管理中的角色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流程,强化了运营管控能力;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减少了管理成本以及运营维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A污水处理厂在享受精细化管理带来的诸多好处的同时,其在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实践中生搬硬套。将股东公司的管理制度直接拿来就用,未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土化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过于教条,缺乏灵活性。
2.缺少公司的整体配合。标准的作业程序,规范了流程,也划清了责任界限,员工只满足于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对整体的完成情况并不特别关心,降低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三、A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案例的启示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中。A污水处理厂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真正理解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其只关注了实施过程的管控,忽视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笔者认为,该污水处理厂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应着力解决观念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污水处理厂从管理层到执行层,在思想上要从传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成自上而下、同心协力、目标一致的集体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合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最基础的思想在于全员参与,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完善的制度和流程,从而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快速发展。
(二)创新观念,解放思想
企业要以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精细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竞争形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改革管理机制,通过提升和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整体上提升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益。
通过A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分析,笔者认为水务企业应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建立适合行I特征和地区特色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宽严结合、奖罚有度、全员参与、持续改善,从而支持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实施,以长久保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和实施氛围。
四、结语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形态,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积累,逐步推进,最终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水务企业要想成功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脚踏实地,系统性地进行规划,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推进实施,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盐城建宜环境水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念;文化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以“细”作为基础,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都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实践中的重点在落实,并且将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单位的每一个领域,充分行使财务监督职能,以便拓展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无死角,发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只是要细中求精。“精细”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每一个控制环节中的单个行为单元,然后形成步调一致的合力,以确保目标实现的过程。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学习和宣传。精细化财务管理虽然已经在现代管理中逐渐成为最热门的字眼,我们多年来的管理工作也为精细化财务管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不管是管理现状还是学习认识上,距精细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一些单位和个人还不能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常常把它视作“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同时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着力培育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意识和素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内涵,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
(二)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精髓在于各项财务业务流程的细化、标准化。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合理的表现方式,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在管理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一点一滴都不可以有任何疏漏。我们应将各个业务环节流程控制作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再造业务环节流程,细化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到每一项业务、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不得缺少规定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每项业务系统中制订出具体业务处理流程,流程中每个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以实现岗位、程序间的相互制约,按照"一项业务一本手册、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推进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三)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刚性。“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种方法,确保这一方法有效运作的则是构筑的“制度化”的“刚性”管理环境。目前我们的财务管理制度处处要求体现人性化,但“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在强调人性的同时还要强化制度的“刚性”,体现“刚性”管理的特点就是执行制度无"弹性",要动真格的。不动真格的,制度就落实不下去,就处处让步,工作就上不去,效益也就上不去。为了强化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刚性,就要制定出责任连带追究制度。
(四)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落实和考核。各级财务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要起主导作用,要立足全局、贴紧专业、各负其责、有的放矢地开展财务工作。把每一个单元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岗位、人员身上,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真正做到“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要将精细化财务管理内容纳入各单位及其财务负责人的量化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综合考核,并作为评价考核部门及其财务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以增强其切实抓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落实和督导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财务控制能力。
三、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为了避免陷入为“精细”而“精细”的管理泥淖,影响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应该着重解决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效性问题,突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个性”。
(一)以实践推动管理的进步。我们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了不少,但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相比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各项财务制度通过实际运用,大多是适用的,同时也一定有与实际工作不适应的地方,对此,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反馈这种信息,便于及时修订有关财经制度,以完成第二次从实践回到理论的飞跃。
(二)以创新实现管理的高效。随着财务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业务、新工作、新工具、新手段不断出现,旧的财务管理方式出现了不适应甚至阻碍目前财务工作深入开展的情况。我们在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时,一定要立足财务实际工作,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大胆以往不适用的管理方法,不断推陈出新,适应不断发展的具体财务工作的需要。
(三)以“个性”体现管理的实用。在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时候,最方便的莫过于“拿来主义”,借鉴其他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但是,这些“拿来”的东西在本单位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就要求我们在"拿来"之后,分析本单位的财务业务特点、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好“消化”和“吸收”,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四)以精确提高管理的效率。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将常规财务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单位中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密切配合,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响应,实现人人都精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成效,促进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精细化管理针对基层农行来讲,不但是突破竞争者、突破自我之需要,而且亦是构建卓越型银行、走连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竞争愈来愈激烈,致使国有银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行业务运营如何加速转型,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持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以应对目前国内外金融业之竞争与冲击,此是银行企业一定要回答的严肃问题。[1]基层农行应当围绕改革目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新思路,不断深化银行内部运营机制改革,大力实施运营精细化管理,同时依托省行信息数据,探求实行二级分行集中核算改革路径,有效提升了农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基层农行是分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构成部分之一,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上累积归纳出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并且得到了大力推广与应用。
二、农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及内涵
精细化管理源自发达国家一种管理思想,其属于社会分工同服务品质的精细化对管理之必然,其不仅构建于常规管理之前提下,而且还把常规管理引至更深的重要一步。农行精细化管理即把精细管理的理念与作风执行到基层农行全部管理过程的一种管理形式,其主张把管理工作完成得更精更细,进而全面提升农行管理水平。
(一)农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为保正精细化管理目标实现,应依据基层农行之业务领域、职员的岗位职责、职员的工作职能以及银行经营目标等原因,把精细化管理划分为如下五个方面的管理形式:
1.思政工作与人才管理的精细化;
2.信贷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3.负债管理的精细化;
4.中间业务管理的精细化;
5.银行内控管理的精细化。
(二)农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采取精细化管理,目的要求即提高职员之精品理念,整体提高农行管理之效能,全面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促成农行经营成效之最大化。在具体实践中,应依据“精”、“细”、“严”、“实”、“高”的目标,由浅至深,逐渐深入,步步提升。
三、农行实施精细化管理 建立业务集中核算系统
农行实施精细化管理包含强化成本和人力资源的管理、构建业绩导向型银行等管理工作。
(一)强化成本管理
为适宜精细管理的要求,农行构建了二级分行之集中会计核算机制,核算级次得以上收,明确了基层农行在运营核算中之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减少了运营成本,提升了核心竞争力,适应了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制度改革之发展方向。
农行积极探求创新会计核算体制改革思路,依据综合运用系统,构建了会计业务集中核算系统。此系统可划分成三个层面,即营业前、后台与管理后台,系统构成包括集中核算环境调控模块、会计业务报表之生成及打印模块、会计账务自动计提模块、账务自动入账模块四方面,促成了会计核算与监督、财务与档案管理以及资金清算等五方面的集中。[2]在二级分行全面采取会计业务集中核算。采取二级分行集中核算促进了全面成本管理实际践行。采取集中财务核算,二级分行全部业务成本项目、成本之产生理由、成本支付时段及款额均能在二级分行计财部实时记载,基本达到了对成本依据作业、产品之核算,使得二级分行可对全部费用有较为明晰、直观的掌握,促进了成本管理理念的创新,促使全面成本管理逐渐成型。
(二)构建业绩导向型银行企业
采取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农行提升服务质量、防止运营风险、建立和谐农行之需求,同时亦是农行加速促进业务运营转型之需求。实施二级分行集中核算,整合考评制度,促使财务会计管理精细化,达到整体盈利效果最大之经营目标。核算级次上收后,基层农行成为核算与运营的主体之远程终端或延续点,不再全面地实施会计核算。逐渐把业务经营综合考核主体由基层农行升至二级分行。对基层农行的业务目标管理由存款组织方面、贷款质量保障方面、中间业务成效方面等,评价其综合成效。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尽快促进农行业务运营转型,关键是转变思想理念、创优经营模式与结构、重新建立业务流程、转变经营制度、提升管理方法、增强队伍素质;城市业务运营转型,应争分夺秒,强力促进网点转型;应统筹规划,加快构建完善对等营销服务之经营形式;应转换观念,大力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全面提高农行于城市市场环境之竞争力,进而早日促成农行达到城市主流银行水平之目标。在精细化管理中,不仅讲究营销、产品、资金等成本之外,而且还应注重人力成本。借助实施二级分行集中核算,不断优化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成效。会计项目采取分级次管理运用后,基层农行营业点成为核算主体之延展服务窗口,利用存、贷款等项目为用户开辟结算服务,不仅缓解一线职员之工作量,而且可愈加有效地发挥农行综合职员制度优势,提升一线职员之工作成效。
四、结语
总之,构建和谐高效稳定的农行经营体系,不断提升竞争力,可谓目前银行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将农行运营管理与目标相统一的迫切要求。基层农行应当结合市场实际需要,确立科学的经营目标,进而借助精细化管理来探索最大效益的可行性方案,依托精细化管理来达到此经营目标。农行深化经营制度改革,实施集中核算,采纳精细管理途径;促进绩效考核,勃发银行职员活力,倡导推广建立准事业部,加速垂直化经营管理步伐;实行组织体系扁平化管理,提升银行办事效率。此内部经营制度改革有效提升了农行的效益和竞争力,成功打造了银行改革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理念先行,校长引领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把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必须要理念先行,让思想变为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俗话说:“火车跑得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校长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中理应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不光在行动上,还要体现在理念上的引领作用。
一间学校的好坏关键看校长。校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和办学氛围,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创造、制度的形成及学校精神的培育。一个有着厚实思想内涵、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才能孕育出多品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进而使学校全体师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规范行为、提升境界。这就要求校长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修身养性、德才兼备,从细节入手,从小事抓起。
首先,校长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并把这种观念、意识渗透到对中层干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要求中,倡导一种真诚投入的工作状态,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习惯,培养起精益求精的改革创新精神,使每个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在持续改进中使学校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其次,还要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学校是靠学校精神来维系与支撑的,然而这种隐形的力量却需要学校在每一个管理的步骤上都做到精心,进而让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学校必须把这种无形的理念引申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之中,这样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有保证,有灵魂。还要使教师养成注重细节的行为习惯,只有当教师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了职,才能实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可喜局面。只有树立精细化管理的先进观念,教师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才具备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2. 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形成精细化管理的精神风貌
校园文化看似无形,其实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是一只隐形的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和学生。实施精细管理,强化教育精品意识,必须营造出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的校园文化。例如,在室内外的墙壁上书写标语口号,在学校的走廊的墙壁上悬挂古今中外名人画像以及他们的名言,在学校底层的廊柱上悬挂中国古代诗词;开辟班级文化长廊;完善学校橱窗建设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气息浓厚了,艺术品位提高了,每一处景致,都是精心设计、细心施工的结果。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都让人赏心悦目、心神愉悦,文明、和谐、友爱、激励、进取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时时熏陶、感染着每一位师生。
3. 制订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形成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基础
在现代管理中,实行目标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制订精细的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管理目标必须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入手,让学校管理照章行事,规范有序。一方面,校长首先要把自己的办学愿景与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在领导集团中达成共识,据此再次建构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明确管理的方向。同时,在各处室的协调领导下,班级、教研组、教师制订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期计划,营造人人操心学校事务、人人关心教育大局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要细化部门和年级的职能,强化年级的责权利。部门主要负责全校性相关工作,负责督查、协调、服务,年级要对师生的常规管理负责,要具体到对教师的师德师能全方位考核,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检查等。部门和年级各司其职,不缺位,不越位,达成“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4. 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突破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精细化管理有了目标和制度之后,关键就在于执行,这要求有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增强执行力,落实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有效,必须有强大的执行力做保证。强有力的执行力是一个学校内在的、持久的、独有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管理成败的关键,更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能力。学校的工作大都是琐碎而平凡的事情,只要工作过程认真扎实了,精益求精并改进创新了,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加强执行力方面,首先要从校领导班子成员抓起。要敢干、敢管,善于发现问题,多为困难想办法,不为问题找借口,该谁分管的事,就由谁来解决,不当二传手,不踢皮球,不推诿扯皮。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权力明确,在工作上独当一面,领导能力、魄力就会大大增强。其次是加强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选用最能干、最合适的人,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成为评价每个干部的能力水平的标准,加强中层干部管理的实力,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倡导真诚沟通的工作方式,实行民主管理。某项调查表明,单位内存在的问题,有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也可以由沟通得到解决。实行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严而有情”的管理方式,特别强调与教师主动沟通,了解民意,听取民声,争取理解、支持、认同。提倡管理人员要走进教师的课堂、办公室,了解教师的思想、困难,尊重、激励、激发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在愉悦的心境中认真踏实、创新求变地做好本职工作。正所谓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地做事。在有效的沟通中,追求卓越的精品意识成为教师的团队精神,成为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
5. 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反馈,形成精细化管理的保障
税金,对于企业而言是纯现金流出,是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并且是高风险和高弹性的成本。流转税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营业成本的大小,所得税的多与少直接影响到公司投资成本的高低。
企业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可以迅速掌握、正确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调节自身产业结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可以将过去的地下作业转化为阳光作业,塑造良好的税务信用形象;可以博得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与政府的更多信赖,争取到宽松的外部环境,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税务管理是一种融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内部组织行为,是通过依法规范自身业务流程、约束自身涉税行为、优化自身纳税方案等来实现其管理目标的税务业务活动,是依法降低自身税负的自救,是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最有效法宝。“精细化税务管理”可以弥补企业“管理短板”。
“短板”现状
毕马威2003年对互联网在全球的一项调查显示:税收会抵减公司收入,会使费用项目膨胀以至侵蚀1/3的公司利润。通过给客户做税务咨询得出的结果,国内企业整体税负由原来的1%~3%上升为6%~8%,不同的行业税负高低有所不同。中国大多数企业因经营决策、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不善而导致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重了自身税负。企业的税务问题更多地表现在企业管理层面缺乏科学的纳税意识、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涉税业务过程中的税务管理和监控手段。
企业必须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成本。企业要想既安全又有效地减轻税负,不能单纯地从纳税处理技巧和纳税筹划上去操作,而应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认识――“精细化税务管理”。然而,目前“精细化税务管理”是国内企业在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的“短板”,具体体现在:
企业税务管理意识差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在财政部开始实施“利改税”以来,由于经济环境与税制越来越复杂,企业经营开始涉及税收管理问题。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术界一直侧重于税收征管角度的研究,从企业角度研究税务管理的较少,企业税务管理缺乏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管理的指导。具体反映在: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认为税务事项简单,目前大都偏重财务报表目标,而不太重视涉税合规目标,仅由财务会计人员兼办税务事宜,更别说设立专门的税务机构,因此职责相对淡化,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另一方面,企业对税收事务的管理仅停留在被动执行税法规定的水平上,管理者对自身及员工的税务知识培训不重视,税务信息相对屏蔽。还有一部分企业则无视税法尊严,存在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也有少部分企业已初步形成税务管理意识,但总体管理水平较低。
对企业税务管理认识不全面
一方面,很多企业模糊了企业税务管理与企业税务筹划的界限,把企业税务筹划等同于企业税务管理,认为只要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就能搞好税务管理工作。虽然税务筹划是税务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它注重的仍然是技巧和方法层面,不足以包括企业税务管理的全部。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税务管理是纳税义务发生之后的事后管理,因此存在轻事前管理、重事后攻关的现象比较普遍。
缺乏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
企业税务风险往往表现在财税,其根源在于是否具备有效的管理系统。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税务管理,没有系统的税务管理制度和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制衡制度,对税务风险往往采取就事论事的解决方法,缺乏系统、科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
税务管理9则
企业税务管理是指企业对其涉税业务和纳税事务所实施的分析和研究、筹划、计划、监控和处理、协调和沟通、预测和报告等全过程管理和全面监控的行为,不仅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的研究和运用,依法避税的技巧和方法,事前筹划和计划等实施组织,同时还包括企业涉税业务流程规范和管理组织,避免违规受罚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综合管理内容。所以,它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宏观税务管理的必要延伸和补充。
企业税务管理有两方面发展方向:一方面建立纳税管理战略思维,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财务、税务;另一方面在战略思维指导下开展精细化财税管理,构建完善的税务管理系统和税务风险控制系统。
1 战略制定 企业税务部门应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并跟踪和监控相关税务风险。企业的税务战略规划包括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税务规划、企业对外投资与重大并购或重组的税务规划、企业重大融资策略的税务规划、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以及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企业关联交易价格的制定等。
2 组织设置 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管理的要求,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立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及税务总监职位。总分机构的企业,在分子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集团型企业,在地区性总部、产品事业部或下属企业内部分别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
3 制度制定 企业应参照相关法律,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纳税业务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企业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风险管理应对措施、税务信息管理与沟通制度、税务风险监督和改进机制、发票管理制度、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操作办法、税务档案管理制度、专业人员税务培养制度等。
4 纳税实物 企业纳税实务管理分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包括:一是纳税准备阶段的税务管理:税务登记管理、税务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二是税款缴纳阶段的税务管理:纳税申报(税收减免申报、出口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扣缴义务、非常损失报告、税收保全、担保和强制执行;三是纳税完成后的税务管理: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复议、诉讼和税收国家赔偿;四是税务管理其他问题:关联企业的税收管理、税务。
第二层面是税务会计。我国经过近十年的法制建设,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出现了差异,特别是在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以后,我国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财务会计不再适应财务、税法要求于一身,而是遵循会计准则。税法也在力求独立,如税法第一次单独制定了资产的税务处理。
以上其中任何一项业务都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稍有差错就可能使企业蒙受损失或违规受罚。因此,企业纳税实务的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5 风险控制 企业通过风
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手段,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他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引发的原因,评价税务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出税务风险应对策略。
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包含考虑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本与效益,在企业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设计税务风险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6 信息管理 税务信息管理包括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税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保管,以及分析、研究、教育与培训等。就外部而言,政府税收政策、法规等信息的采集、研究对企业科学纳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企业内部税务信息的归集、整理、分析与报告等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企业税负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这些信息对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调整和部署都是很有用的。
如果只是办税人员等个别人知道税法的相关规定、纳税实务的程序和要求,而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和业务人员并不知道,企业涉税业务能不出差错吗?所以,企业税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强调企业全员参与税务管理,这是企业税务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
7 税收筹划 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包括:企业科学纳税、企业重要经营活动或重大项目的税负测算、企业纳税方案的优化和选择、企业年度纳税计划的制订、企业税负成本的分析与控制等。这些对于企业科学制定节税策略、合理安排纳税资金计划以及严格控制税负成本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税负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纯现金流出,缴税必然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如果没有相应的计划安排,在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的情况下,就免不了要么使生产受影响,要么造成延期纳税而违规受罚。所以,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理念是筹划先行、整体协调、预防为主、有计划地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