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中学生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文化论文

第1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化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比较薄弱。如果在高中学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不顾及学生的反映,那么学生就很难接受并吸收。现在的课堂情况,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老师就是教,学生就是学,在这一点上,是需要改善的。它所表现出的是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效应。长此以往,学生们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再学习新的知识也是非常吃力的。

2.高中学生化学教育教学的改进措施

(1)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一些教具和模型,组织化学方面的讲座,进行化学课的试验,组织化学知识的比赛,和化学相关的晚会,制作化学板报,或者化学博览会,还可以去化学相关的工农业企业去参观,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相关调查。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打开学生的视野,并且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化学。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的情景更加多元化,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这样不仅使课堂的表现形式提高了,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加地喜欢化学课,教师的教学也不再生硬,学生们也更加喜欢这门课,只有兴趣来了,学生们才知道怎么去学,并且学好这门课。

(2)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互换

将教师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作为辅助,去欣赏且关注所有学生,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多了解学生想要的,使学生贴近生活,因为化学是和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既弥补了课堂上的死板教学,还丰富了课外活动。教师还要倾注更多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化学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对他们更加地关心,帮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进步。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来教、学生来学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们不仅会对化学产生兴趣,也会对教师产生浓厚的感情。

3.结束语

第2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1.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长期以来都推行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收效甚微,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沦为“零碎或失效”。首先,进校园的传统文化内容常常是能够“技术化、程式化”的农村传统文化“大拼盘”,最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练、双语教学或各类民族文化知识文本阅读”等。虽不能说这些活动无意义或价值,但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仅定位于此无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学只得传统文化之“形”而遗其“神”,因为传统文化之“神”必须得在“活”的文化环境中“浸入”学生的“大脑”,化为其思维或行动的自然、自觉,而非单一的记忆或训练之“获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濡化”过程。其次,与“拼盘式”的教育内容对应的是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化或应景性”,许多情况下农村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为了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开设的,并非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选择,其结果是农村学校、教师或学生都应付式地来完成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将其当成一种“娱乐或消遣”活动,而缺乏精心组织设计或连续性的贯彻实施。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培养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碎片化”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优势。

2.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

毋庸讳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增长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社会发展质量“水涨船高”,相反却存在着众多社会矛盾问题。其中之一即为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破坏,如农村传统人生观或节日礼俗、语言、建筑、服饰、音乐歌舞及传统民间组织等不断受到“主流文化”价值的冲击而“消逝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在内容或形式上不断“缩减、异化”以至消失,而这种趋势往往一方面使农村社会成员以“文化旅游增收”为“旗帜”而对农村传统文化“大刀阔斧”地“拆卸包装”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则存在着一种“敌视”的态度,将传统文化当做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而“踢开”,视物质现代化的生活为唯一价值圭臬。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以及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熏陶”过程日益降低,他们或者过着“半吊子”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远离其精神,或者不断被充满物欲的现代化价值所裹挟。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意味着一种“活”的潜移默化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认同的教育形式不复存在,代之以深受外来植入式“主流文化”价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为代价。

3.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化”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的“染缸”,农村家庭村落生活则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设计者,以农村家庭和村落成人为主体成员组织的各种传统文化生活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观察、参与、体验、模仿的对象和时空环境,而传统文化生活内容、方式对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产生作用离不开成人榜样的教导和指引。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处于“割裂化”状态,一方面为了增进家庭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而使得农村村落的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双方经受着“骨肉亲情分离”的“煎熬”,此外还带来了承担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础单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断裂,因为在作为家庭文化生活组织者或核心的青壮年缺位下,许多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被“简化”。另一方面农村传统文化公共生活逐渐远离了村落,被当下一个个家庭为了“盖房、购车”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员互动、互助、互爱的温情乡村“集体生活”不复存在,农村社会生活不断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内敛保守”而无“开放性或交往性”。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社会人员、生产结构的变化冲击了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且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加以“维护”,农村中小学生不断疏远于宁静、亲和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被所谓的“攀比、名利”的现代生活所捆绑。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陷入困境,表现为孕育其传统文化价值或精神生长的教育时空环境失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困境的产生、存在及延续呢?

1.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学校教育持有“复制城市教育”的评价,也即认为农村学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应试升学”的道路,而这背后无疑与“学历化”社会不无关系。因为学生只有考取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农村学校所有的活动都指向于让学生获得一个升学的“好分数”,其主旨不是为了培养完整人的生命质量提升,而是一个客观的目标“分数”。当然,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还表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内容主要集中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的部分学科知识上,为了让学生获得“最高的分数”学校往往运用“题海战术”的强化训练方法和“封闭式”管理,而与考试分数提升无关的学生“身体健康、情感交流、社会体验”等内容都被学校“拒之门外”。可以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物质性”日益强化,因为农村社会成员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增强,并坚定持有只有进“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价值信念。而在其观念中所谓“优质教育”就是有多少考入重点的“升学率”,于是农村中小学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而更加强化学校的“分数门面”。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陷入“目中无人”的状态,学生完整的生命被降格为“物”,与学生生命相关的“自我生活”和“文化血肉”被“剥夺”和“抽离”,学校和学生都被异化为“干瘪”的“数字僵尸”。因此,虽然农村学校存在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往往被置于“墙上”课程表里的“装饰”,即使间断性地被学校所开展也是出于一种“任务完成”,而且时常被“升学考试课程”所挤占。

2.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性”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化意味着外显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及活动的缩减,那么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后继无人”将终致农村传统文化的“覆灭”。因为文化的灵魂深藏于人的价值思维中,人们“无心”再过一种“传统文化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情坚意定”以致“走火入魔”。则农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农村社会成员心理形成“冰火两重天”之态,农村传统文化及生活将不断被挤压而淡出农村社会时空环境。当然,这不是说当下农村传统文化已“奄奄一息”,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由于农村社会成员“权力地位”转换之后,以往作为农村传统文化主体的老年人虽然“忧心”于农村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但其社会角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变为留守儿童或中小学生的“保姆”,以及其对农村社会和家庭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降低而导致他们“身份地位”的衰退。也即他们不再是过去村落和家庭事务处理的“权威”,他们“无社会权威和经济实力”去组织并号召后辈“中青年人”过一种有“传统文化”的生活,这就意味着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势必被强势的得到“中青年人”认可的“现代物质文化”所取代。而因老一辈人的离世而产生农村社会熟悉或继承农村传统文化及精神的社会成员越来越少的状况,则危及整个农村传统文化生境的存续问题,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农村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重大而深远。

3.农村社会核心价值的“失序性”

农村社会成员生活中延续的“精神”或“信仰”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崇敬和效法自然”、人与社会(人)关系中的“亲仁善邻和以和为贵”、人与自我关系中的“平和坚毅”等,而这些恰恰与当下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诚信、友善、和谐”等。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农村社会成员只有建立起人人认可的基本价值信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表现出“诚信、敬业、友善”,并自觉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他们的生活才有了意义目标。可是,城镇化在不断将农村社会成员推向“现代化浪潮”的同时也“遮蔽”了人们的“心灵”,农村社会成员被“物欲”所役使而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把自己变成了实现某一“实体目标”的手段。毋庸置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核心价值是“失序”的,发展上表现出“人与物”的倒错现象,造成农村村落及家庭生活导向“分裂”。许多农村社会成员为了长久以来摆脱贫穷、拥有财富的梦想而争相离家出走、“骨肉分离”,一旦他们“踏出家门”就会用“三年五载”的时间来“累积或创造”财富,而这种举动一致被农村村落成员视为有“决心意志”而大加赞扬或模仿。当然不可否认农村社会成员进行如此生活行为选择是一种现实趋势使然,但这一现象如果变成一种连锁反应引致大部分农村社会成员或家庭以长期“隔离亲情”的代价来筑就“梦想”,使得农村社会的空巢村落或留守老人儿童数量不断扩张,那么农村社会成员、家庭虽增长了经济收入却因失去文化滋养而“迷失方向”或变得“外强中干”。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应对策略

影响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维的,且不独以农村学校教育为“主”,还包括了校外社会教育环境的参与作用。所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消解,须采用系统性思维视野,而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方式来围堵“漏洞”,理应通过“制度和人心”的同步建设进行标本兼治。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观

农村学校是“村落中的国家”,让农村中小学生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知识内容和主流价值乃其理所当然的使命,但它不能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为代价,否则农村学校教育就成为“文化一元化”的助推力量和“文化多元化”的扼杀摇篮。而要改变这一状况,让农村学校教育遵循“教育之道”,应将培养和谐健全的农村中小学生视为使命,为其后续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品质”,而非把农村学校变为个别学生“学而优则仕”的桥梁而“淹没”了大部分学生。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状况呢?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育于人发展的内在促进作用,从招生、考核、评价等方面凸显农村学校教育的“人本化”,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能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激情在学校中得以积极地培养和保护而非扼杀,并使其从小熏陶的“文化性格”得以延续生长而非被迫异化为割裂的“双重性格”。因此,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它关注农村中小学生文化认同自觉的培养,让他们在积极学习主流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同时,也能坚守自我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所以,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如高考、社会就业、评价学生等应从“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中摆脱出来,让学校教育变为培养人的自主独立和身心和谐而非改变人命运的场域。而社会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正气、公正、宽容的环境来施展个性或才能。

2.凸显农村文化个性,建构农村学校和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

农村传统文化是什么?它是农村社会成员在与周遭环境互动适应、调节基础上形成的稳定反应系统,包括外显的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组织、歌舞音乐、节日习俗等,以及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濡化而成的内隐的价值思维和心理活动。可以说,农村传统文化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因不同地域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殊异而逐渐建立起了不同的社会生活系统,也即农村文化是“个性化”的,这是其自然和历史属性的体现。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宜“一刀切地现代化”,需要在城镇化程中保留住其“文化个性或精神”,这需要依靠两方面的统一协调。首先,农村学校教育必须要树立起“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教育引导、校本教材的编写、文化生活的实践参与等方式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乡土情怀,让其成为一个有“文化血脉”的生命个体,而非“无根”的“漂浮者”。其次,学校之外的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重要的“活”的教育资源,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中小学生在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的传统文化事项活动中形成价值和心理思维的趋同。因此,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文化个性的生成,农村学校、社会、家庭要在意识上自觉地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保护,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的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的互补机制,发挥它们对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精神孕育生长的统一作用。

3.加强社会成员启蒙,形成多元和谐的农村终身教育系统

第3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随着中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因素差距越来越小,智力因素在人们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小.高中学生普遍面临着严峻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压力,面临着来自广大同龄人的竞争和挑战.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大部分高中学生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并不具备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智力优势.对于这些普通的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影响相差不大,而非智力因素才是真正决定胜者的决定性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都不是因为智力因素的影响,而更多的是不想学、不会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上来,帮助学生以非智力因素在高考竞争中取胜.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化学学科发展至今的特点与优势.化学实验,既是得出结论的途径,也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团队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以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1.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是每个人所必备的技能,也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目前,由于生活条件提高之后,独生子女政策下多数家庭普遍的娇生惯养,也由于学生面临着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忽视.不少学生对于理论和方法非常精通,能够滔滔不绝地讲解,但对所讲内容的理解只是纸上谈兵,而完全无法付诸实践.考虑到在学业压力与日俱增、空余时间日渐减少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专门进行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不现实,高中化学实验就成为弥补学生动手能力缺陷、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方式,应该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在做化学实验时,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规范操作和化学实验操作技巧.这些技巧,不仅将成为学生未来化学学习生涯的基础,也会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实际操作中习得的规范操作、认真态度、细心动作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而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困境,能够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形之中给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工作生涯增添财富.

2.团队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

由于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兄弟姊妹的参与,无法从家庭中正常习得基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常常缺少最为基本的团队配合能力.但在社会分工极度细化、生产极为专业化的当下,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须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和与他人合作,团队意识应该成为当今社会所有社会人的基本意识,而团队配合能力也应该成为现代人的基本能力.团队意识和团队配合能力是学生的主要短板,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改善.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由于步骤的复杂性和涉及工具的多样性,要求学生必须进行良好的配合与合作,才能够成功完成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应受到重视.

三、结语

第4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1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1.1 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见概念,公式、定理,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他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同时他们也不懂图形的对称方式。

1.2 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课前不注意预习,也不知道该怎样预习,更不能提出在预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3 缺少解题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避而不答。

1.4 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

1.5 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甚至有的学生干脆交白卷。

1.6 缺乏监管,这些年绝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管理学生的是老人或亲戚,有的甚至是自己一人在当家为人。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没有父母的关心、引导、管理。学生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时缺少关爱与帮助。

2 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

2.1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1.1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2.1.2 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1.3 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2.1.4 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对学困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2.2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困生的解题能力。

2.2.1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等等。对待学困生,要降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2.2.2 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问题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2.2.3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自习课不来,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

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第5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化学课堂对话是以化学问题为载体来展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寻找能引起学生广泛关注并与生活息息相关情境引发课堂对话。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对话,还能让学生体会化学无处不在与生活紧密联系,体验化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而一个有效的话题设置一般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联系性、启发性、冲突性和挑战性。例如我们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节课的学习中可以创设以下情境:某净水器销售公司在推销其产品时采用了虚假广告。广告中进行了“电解水法”实验———将经由净水器处理后的纯净水与普通自来水分别进行如图电解实验并对电解结果进行对比。电解数分钟后,纯净水颜色无变化或略显黄色,而自来水却冒出气泡并生成灰绿色或红棕色的沉淀,商家由此证明产品的良好净水效果。你能通过所学的电化学知识揭示它的本质吗?源于社会新闻事件的这种情境设置,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与电解知识密切相关。这个话题的提出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引发小组的激烈讨论,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立即打开“话匣子”,从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起到智慧碰撞、彼此沟通的作用。这样的对话不仅巩固了化学基本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置冲突,形成有效对话

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根据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时可能产生的困惑,或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矛盾,从而提出话题。此种对话方式适用于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例如我们在有关沉淀转化教学中,可以引出话题:你认为硫化锌(白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能否反应?学生通过回顾初中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该反应不能进行。反应真的不能进行吗?通过实验,学生发现当往ZnS中加入0.1mol/LCuSO4溶液,白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这与学生原有认知产生矛盾,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沉淀之间为什么能发生转化?是不是所有沉淀间都能实现转化?沉淀间是怎样实现转化的?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1)回顾知识,我们是如何定量判断沉淀溶解与沉淀生成的?(2)请同学们根据Ksp(ZnS)=1.5×10-24,Ksp(CuS)=1.3×10-36,通过计算判断(1)在硫化锌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mol/LCuSO4溶液是否可以形成沉淀(2)当生成硫化铜沉淀时,硫化锌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否发生移动?为什么?(3)阅读课本你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吗?在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认识到沉淀的转化实质是一种沉淀的溶解与另一种沉淀的生成两个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矛盾的产生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教师在设置认知冲突,引导、鼓励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质疑、反驳、赞同、批判,感悟知识所涵盖的信息和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见解,最终形成知识间的融合。

三、捕捉课堂生成,寻找对话良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变动。”对话教学的重要特性是“生成性”,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完全预见的。我在听课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李老师在讲解二氧化硫相关性质一堂课中,提出问题二氧化硫气体分别通入足量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钡溶液中,现象如何?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都生成白色沉淀,因为二种溶液中均存在钡离子。教师引导学生从理论分析反应的可能性,如果可以反应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SO2+Ba-Cl2=BaSO3↓+2HCl,SO2+Ba(OH)2=BaSO3↓+H2O。请观察你所编写的反应产物,第一个反应从原理上说能否进行,为什么?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H2SO3是二元弱酸从原理上不可能生成盐酸这种强酸的,因此二氧化硫是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接下来,教师利用分组实验想让学生验证这个结果。但在实验中有位学生惊奇地说:“老师我发现第一支试管也出现少量白色沉淀,所以第一个反应也能发生。”李老师就当没听见继续往下讲解二氧化硫的其他性质。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化学课堂对话中屡见不鲜。这是由于教师们在课堂对话中常常是预设有余,生成不足。有效的对话并不是预定好而一成不变的,它在进行中由对话活动方式及其活动过程决定的。课堂对话应该是预先设计和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通过预设来把握教学方向,通过课堂的动态生成,促使教师在预设方案的实施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在对话中能学会倾听,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将会大大提高对话的教学质量。

四、结合实验探究,引领深层对话

第6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1.教师的文化课教学情况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教师在汉语语言生的中国文化课课堂教学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要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侧重讲解语言知识,忽略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使文化课沦为语言课;要么虽然讲的是文化知识,但全部用汉语讲解,不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听不懂,失去了文化课教学的意义。文化课教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必须明白中国文化课教学不同于纯语言教学,是要以语言为工具来实现传授文化知识的学习目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能力不足。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课教学的课时少,分量不足,问题的原因在于专业的文化课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已有教师的中国文化底蕴不足,文化驾驭能力缺乏。有的教师由于专业原因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国文化,在讲授文化知识时只注重中国文化知识的灌输,很少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母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它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强烈的负迁移效应。”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现象的对比教学,导致留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中国文化知识,从而削弱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由此可见,文化课的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当务之急。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在封闭的教室内进行教学,没有或很少有实践活动,在利用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中国文化环境等方面做得也不够。

2.教学模式问题目前,在汉语语言生中开设中国文化课主要有三种模式:专题讲座模式。这种方式适合汉语程度较高的留学生,在汉语言本科专业的留学生中开设还是比较适合的,而在汉语程度较低的语言生中采用此种模式是非常不合适的。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常常运用演绎的方法来概括中国文化的特点,这样很容易形成过度概括,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某种刻板印象。”文化教学的实践活动过少,留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实践课模式。有的高校认为汉语语言生对汉语的掌握程度不够,只采用实践课的模式,学习一些诸如中国武术、太极拳、剪纸、书法和中国画这类的实践课程,而没有开设文化知识课。

3.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方面文化课课时少,设置的内容不够丰富。以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汉语语言生的文化知识课每周仅有2学时的中国文化专题讲座及20学时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目前适合文化课教学使用的教材相对缺乏,大部分高校为汉语言本科生开设的文化课采用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概况》及韩鉴堂编写的《中国文化》,而来华汉语语言生的文化课却没有合适的专门的教材,只有教师自己准备的资料或自编教材。

二、来华汉语语言生中国文化课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1.要帮助留学生端正文化学习态度,实行分级分层次教学明确文化学习是更高层次的汉语学习,要想学好汉语一定要了解中国的文化、理解中国的文化、走进中国的文化中去。在学生汉语程度低的情况下,依托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个体差异分级分层次教学,制定低、中、高三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初级程度的学生以文化实践课或者观看图片、录像、电影等多种方式来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文化教学要始终结合语言技能的操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来进行。中高级程度的学生可以采取CBI理论下的主题模式:可以就每个主题进行讨论,对中外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培养留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促进他们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要素,而不仅仅是将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传授给他们。

2.补充师资力量,加强已有汉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壮大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师队伍。在教师的选择上不能只招收中文专业的教师,相关历史专业、教育专业也可以胜任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中文专业的教师教授汉语语法上占优势,而在教授中国文化方面,历史、教育专业的教师则更胜一筹。当然,既能教授汉语言又能教授文化的双料教师才是最符合标准的对外汉语教师。

3.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中国文化课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单纯讲授,要将语言和文化很好地契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教学。

第7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接受能力和生活经验进行了解,然后再结合教学任务来进行弹性预设,给学生的生成预留空白,使整个课堂可变、可控、可塑.例如在学习有关“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来建立情境,激发学生对方程式的回顾.老师:同学们,通过这一段时间对化学的学习,大家掌握了一些方程式,你能用文字写出多少个化学方程式呢?问题的建立调动了学生对方程式的回忆,学生认真地将熟悉的方程式写了出来,从而引入对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之间关系的探究,以调动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观察,将学生的思维从定性拓展到了定量,这时给学生留有猜想、讨论的空白,使学生可以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从而建立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助于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生1:我写的是铁在氧气中燃烧,我认为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生2:我写的是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我认为反应后质量减少了.生3:我写的是氢氧化钠和稀硫酸的反应,我认为反应后质量没有改变.学生的猜想使得课堂顺利地进入了实验的探究阶段,在学生的积极思考、分析下,设计了严谨的实验,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预设,为学生的生成预留了空白,使学生得到了自由的发挥,有力地推动了课堂的生成,挖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捕捉生成,利用资源顺势引导

动态的课堂随时有无法预料的生成产生,教师要能够照顾每个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地结合多种生成来推动课堂的发展.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对旧问题的解决往往伴随新问题的产生,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的资源来引申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有关“物质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一边让学生观看“粗盐的提纯”这个实验,同时及时地收集整合学生的生成,推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思索.生1:过滤只是将食盐和泥沙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蒸发过程中只是水减少了,也没有新物质生成.生2:原来颜色灰暗的粗盐,经过加工得到了洁白的食盐,外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生3:你们两个说得都对,只要我们检验一下最后得到物质是什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面对这样更深层的思维,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从“海水晒盐”的角度来分析食盐的制备,掌握其中水蒸发的实质.师:学生的这个想法很好,每个人的观点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海水晒盐是让海水在阳光下晒,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出去,整个过程就是水的蒸发,大家认为是一个什么变化?学生的讨论不再针对粗盐提纯的实验,而是更深层地涉及到了物质的检验,这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在思维上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这种观点进行肯定,给学生解释物质检验的重要性,这也将作为我们今后学习化学的一个重点,从而为今后的物质检验建立铺垫.这样的生成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意外生成,结合学情深入探究

学生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使用旧眼光来看待、辨析和评价,就会形成“认知冲突”,使得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出现意料之外的生成.教师要敏锐地抓住课堂的“冲突资源”,导入学生的深层探究,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有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给学生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来讨论.老师:大家看到讲台上这支燃烧的蜡烛,有哪些办法可以将其熄灭?熄灭的原理是什么?简单的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想到了不同的答案:采取用水泼的方式来降温度,使之达到着火点下;用剪刀剪掉棉线使火焰脱离蜡烛,去除可燃物……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忽然有个学生说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意见.生:老师,小时候我们家生火的时候常常用扇子扇,炉子里的煤就着了,那现在用扇子扇为什么火焰会熄灭呢?面对这样的课堂生成,我的思维一时形成了短路,不知如何来面对,许多有共同经历的学生也跟着附和,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时教师就不能敷衍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层地探究燃烧的条件,从降低温度和促进空气流通增大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两个方面来讨论,通过学生一番激烈的讨论,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了分析、比较,更对以后的探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整合反思,提升能力实现创新

课堂的生成对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学生在思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实现自身思维的突破和创新.教师可以多方面的整合学生的生成,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反思和借鉴,不断地修复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从而搭建更为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成中逐步地总结金属的性质,以增强学生对金属认识的更为全面、具体.生:妈妈有一个银项链,银白色的.生:我爱喝的可口可乐的瓶子是金属铝做的,很薄、很轻.生:家里的暖气片是铁做的,冬天的时候特别暖和.生:铁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等等还有很多,学生充分的结合了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己看到的金属、学过的金属进行总结,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从自己的角度来讨论“我眼中的金属”,结合学生的生成,顺利的总结得出了金属的性质。师:大多数的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延展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可以和氧气、氯气等发生反应,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在学生的不断生成中,学生对金属的认识越来越丰满,逐渐地搭建出了金属的知识框架,全面、具体地掌握了金属的性质.通过这样的生成整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顺利地实现了学生对自我的突破和创新.

五、结语

第8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每个人都要以个体生命为出发点,与自我、他人和大自然建立关爱、互助的关系,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生命教育可以和化学学科有效地整合起来,开展灵活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根据化学教材,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的价值、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增强化学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效果。例如:《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的学习,化学课堂上介绍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通过十二个昼夜的实验,夜以继日,研究出来的燃烧现象,彻底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听教师讲起这些科学伟人的故事,不但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韧不拔、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高尚品质。再如: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中,要讲解气体CO的重要危害性,让学生明白第一种气体———CO,会使得不了解气体CO的人死于非命。还有的人会利用该气体谋杀或自杀,体现了对生命的不尊重和不珍惜、爱护生命。

二、生存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的教育口号是:“Learn-ingtobe———学会生存!”它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遵循生存的规律和原则的情况下,怎样充分发挥潜能,以适应时代的变幻莫测、增强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生存的最大价值,通过生存教育,养成生存必需的良好习惯。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要想提高生存能力,必需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未来深造学习和进入社会后谋求生存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水的净化》教学中,《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俗话说:人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有没有想过他流落荒岛,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这就是生存的本领。“三生教育”有机融于学科教学,将使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变抽象为具体,变虚幻为现实。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感受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生活教育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生活即教育。他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启发和诱导,参与化学活动,学生们反复实践,积累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促进了身心和谐发展。生活是完美的,在这个绚丽多姿的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生动有趣的变化。化学教学课件结合生活教育进行设计,使教学艺术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例如:《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中,笔者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中化学家的艰苦工作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体会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如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学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而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大胆地向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的学说发起挑战,提出了原子中还包含了更小的粒子电子,等等,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科学是要追求真理的。

四、“三生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既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彼此独立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生教育”主要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懂得感恩,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三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生命历程,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具体教学方法:根据“三生教育”基本方法的要求,以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化学理论联系实际为根本,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基础,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为核心,以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统一为关键,不断创新具体教学方法。要彻底改变单一灌输式、简单说服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教育式、分类分层式的方法。要大力推行主体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和说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疏导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具体方法。

第9篇:中学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中学生;学籍;实施

1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

学生在入学之后都会给新生进行学籍注册。以前,学生的学籍信息都是经过人工手写的,信息在誊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一种途径。现在,学生在校园网上登录自己的学号信息进行查看,便可核对自己的学籍注册信息。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注册信息的正确,能够保障学生的权益,减少老师的校对工作量。实现电子学籍档案的核对功能,是未来几年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需要加强的工作。学生入学时注册的信息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家庭、户籍、父母单位的变动、电话的更改等多方面的变动,学生的学籍信息也应该做到及时地调整更改。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校学生信息的变动情况,学校的学籍管理应该实行期报制度:即各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要将前一阶段学生变动情况生成数据库信息,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开学前,将学生的学籍信息重新核对检查,并将新的注册信息报送到教育局相关的部门,进行必要的数据更新和维护。不但方便了学生信息的查询,也方便了学校对学生信息的及时了解。

2学校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需做到依法管理,才能有序地实现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某些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学校,会出现冒名顶替他人学籍信息的状况,这会对被顶替的学生产生不公正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人今后的升学问题。在学生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学校应该坚持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可制定相关的制度来“有法可依”,有些学校已经制定了《信息采集录入制度》《学生信息查询制度》《协调与保障制度》等。学校应该让专门的人来负责学籍管理的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电子档案的相关制度,对学生的学籍档案应该妥善保存甚至备份,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生的个人学籍信息。学校也不能随意调整学籍管理人员。如果由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工作人员,也应该上报教育局的相关部门。学籍管理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并且要严格依法实施。这是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在学生办理转学、复学、升学等手续时,家长应该按照学校的正常程序办理学籍档案的转移。学校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学生学籍信息的安全性;能够推进学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能够减少或避免学生学籍信息的遗漏等。

3设置专门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

电子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每个同学的档案都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需要多人才可以完成。学校通过设置专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学籍档案的信息管理人员要经过培训,熟悉计算机电子技术,保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要根据任务分配将学籍档案的信息管理分配到相关岗位,具体的岗位负责不同的具体事务。针对学生的就学状况,学籍管理人员应及时地做好审核、转档、交接等相关工作。现阶段,中学生的学习往往随着家庭的变动而变动。父母的工作一旦变动,学生就可能会出现转学的状况。关于学生的学籍档案问题,在学生开学的时候,学校的相关人员应该给学生作相关的介绍。而在很多学校,这种学籍知识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以免在转学、休学、复学的情况下不知所以。专门的学籍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信息的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学籍的录入、整理和归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人员应该认真、仔细、切不可马虎;信息管理人员在经过相关的培训之后,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保证工作的质量;信息管理人员要对所有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分类,按照年级和学号进行标注,以便于查阅,必要时要备份信息;信息管理人员要对学校的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经常的维护。

4结语

教育是国家大计,是关乎国家人才培养的最关键手段。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必须得到重视。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在目前的中学中还并不是十分健全,针对信息化管理这一块,学校和教育的相关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者:甘露 单位: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