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项目管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项目管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项目管理培训

第1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会上,郑州市农委做典型发言,介绍郑州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项目建设运行情况。随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监测处处长曾庆带领培训班全体学员来到郑州市农委农产品检测中心参观考察。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王有志、张长明,郑州市农委党委书记、主任周亚民、党委副书记楚万青陪同参观。

在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信息指挥中心,曾庆听取了系统运行情况汇报,观看了操作演示。在检测中心实验室,曾庆认真察看了每一台设备仪器,详细了解检测项目和工作流程。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曾庆对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建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郑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于2012年5月经农业部批准,总投资890万元,2013年实施,现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2014年6月通过了农业部专项检查。荥阳、新郑、中牟三市(县)的农产品检测中心项目已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双认证,已正常使用,新密市、登封市两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将于2014年底前通过实验室双认证,金水区、惠济区已列入项目计划。

郑州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现有检测室面积1800余平方米,配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等价值2700余万元的检测仪器设备。2006年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和资质认证,2008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201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农产品风险评估检测实验站,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保证,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供业务指导服务,为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日常检测监管工作提供检测保障。并承担着省农业厅安排的2个省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4次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和产地环境监测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专项监测等工作。

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增加,2014年已安排到位2100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郑州市农委检测中心共有428人每天对市区所有的117家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61家大型超市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建立完善“三级四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2003~2013年,全市利用快速检测方法,共检测蔬菜1230.6万批次,检测水产品18.1万批次, 检测水果97.7万批次。销毁农药残留超标蔬菜24.7万千克,销毁不合格水产品3.51万千克,销毁不合格水果1.58万千克,净化了郑州市农产品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安全。

第2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1.安排培训师资

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明确培训讲师,从中心内部师资库挑选合适的师资。如果是外单位聘请培训师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接送等细节问题,有些时候预约的培训师会临时有事,所以为了确保培训万无一失,也可以明确备用本单位培训师,以备不时之需。

2.拟定培训预算

当明确了上述培训项目要素后,就需要确认培训项目预算了。包括培训课程费、场地费、车辆交通费、培训考核费用、资料费等。如果培训是一周或者是多月的话,还要考虑安排住宿、用餐(早餐、中午或者晚上)的费用,总之培训项目预算必须要考虑周全,宜多不宜少。另外,做项目预算可以适当得乘上一个系数,确保项目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够用而不超标。

二、培训项目实施

培训中心项目实施也叫培训项目执行阶段,主要是培训资源(老师、课程计划、培训地点、收费)准备、确保培训学员做好受训准备、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等,其中最关键的仍然是教学计划的实施。培训中心项目执行阶段以《培训项目交接书》的下发为开始,到《培训项目总结》撰写为结束。一般可由培训项目长把握、由培训副项目长协助即可。但复杂的、大型的项目如人事处长培训项目可能要进行调整,甚至要资深培训项目长来进行组织。第一步为上传项目信息。培训管理部门上传项目信息,主要是让教学部门选派项目长,并组建项目成员。第二步为项目交接的过程。培训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将跟项目长介绍该培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其培训项目所需要的各项要求,最后相互签收《培训项目交接书》。《培训项目交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培训方案、所需资料明细、会场布置要求和其他服务要求。第三步项目长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并联系课程老师,准备老师课程酬金。第四步项目长联系主办方,收集学员最终信息,并发给接站人员安排接站。第五步项目组印发相关教学资料、培训资料等,安排开班典礼、会场布置和其他服务。第六步项目长合理利用中心资源,尽量满足培训项目。另外,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项目长也需及时处理、汇报。最后,在项目结束后,项目长必须收集相关资料交培训中心培训处档案中心留档,并完成《培训项目总结》。

三、培训项目监督

培训中心培训项目的监督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课堂监督方面,培训班项目长需要跟踪课堂老师上课情况,保证课程的质量,另外,还需要登记学员考勤情况等。用车监督方面,主要是学员的报到及离校,学员的接送站方式需要按主办方要求,培训中心执行部门要严格控制接送站方式,派车接送站的时间必须按培训通知的时间段为准。还有聘请老师和主办方领导的接送方面需要安排到位。饭堂监督方面,主要是报到日的预报人数,到确定人数准时报到饭堂,为了避免饭堂接下来对饭菜分量的控制。学员用餐过程的跟踪,主要是监督非本项目的其他人员混餐和饭菜的质量、分量。

四、培训项目评估

第3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 项目管理 企业培训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所为项目管理,就是运用各种相关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而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目的性、独特性、集成性和创新性。

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就是把每一个培训班当作一个项目来运作,对它进行策划、组织和控制,优化过程管理,寻求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二、企业培训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内部师资力量有限。

目前企业培训大多为内部培训,主要以增强员工技术技能水平为主。大部分企业为提高竞争力,不断压缩用工总量,减少人工成本,内部培训师大部分为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完成任务而仓促地授课培训,容易造成培训的衔接性差、内容重复、训而不用等问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难以保障,长此以往员工对培训提不起兴趣进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对培训的要求理解不全面。

在传统的培训管理模式下,企业各部门一般能够做到责任明确、各司其职,虽然能对培训班中承担的任务尽职尽责,但由于各部门对培训的总体要求、对学员的层次和水平、对培训场所能提供的支持等方面缺乏统一、全面、深入的了解,工作中很难形成配合默契、协调联动的状态,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三)员工对培训的认识不足。

现在,各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培训,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5%提取,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企业员工年龄、学历、经历等参差不齐,大部分员工以自我为中心,致使培训工作在人员落实上流于形式,迟到、早退、代签到等现象时有发生,没有认识到“培训是一种福利”,更无法实现“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

三、项目管理在培训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模式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管理流程是获得较高培训效果的保障。培训项目的管理流程大致包括提出或接受培训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考核及信息反馈等环节。

通过前期的调研论证,提出一个培训项目,确定一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是项目的核心人物,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计划、收支预算、组织实施、考核评估及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等。项目完成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素质和能力,一般要选择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员工来承担。对项目负责人,除了制定或提议,也可以通过竞争方式产生。

培训方案是项目的设计蓝图,是保证项目实施的基础性工作。一份完整的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班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场所、培训预算、培训人数、监督和保障措施等。

组织实施培训方案是一个培训项目的重要环节。首先,组建项目小组。项目小组是一个综合性临时性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及项目负责人的建议,临时从相关部门、岗位抽调部分人员组成。项目组负责人安排项目组成员的工作,细化管理,强化责任,把任务逐项分解,明确责、权、利,做到事事有专人,个个要操心。接下来就要按既定方案一步一步地实施,确保每项任务、每条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如遇特殊情况,由项目负责人直接向主管领导汇报。

培训督导评估就是对培训项目、培训实施过程和培训结果进行全程监督、指导、检查、评价及考核,是项目管理制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确保培训项目实施质量,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确培训项目选择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定等提供有益的帮助,从而形成PDCA循环,不断地、及时的改进方式方法,持续提高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效果。

第4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1.做好需求分析。培训管理部门在做培训方案之前,要对培训方案的设计做好各方案的需求分析,避免培训结果与培训初衷大相径庭,已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在与主办方谈需求时,培训管理部门将设计好的各种需求方案提供给主办方选择。另外,也可采用主办方提出的合理的个性化需求。

2.明确培训项目目标。培训管理部门在做好培训的需求分析后,就可以在培训方案中明确本次培训项目的目标要求。这个目标要求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得到主办方的认同,给予项目支持,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

3.设计培训项目内容。教学部门围绕培训管理部门提出的培训项目目标,对培训项目内容进行梳理,明确培训项目内容的大致要点,列出提纲。同时也要根据培训内容明确培训项目的方式是授课式、互动式、技能操作式等形式。培训管理部门根据项目内容设定培训项目课程计划表,并发由主办方最后确认。

4.安排培训师资。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明确培训讲师,从中心内部师资库挑选合适的师资。如果是外单位聘请培训师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接送等细节问题,有些时候预约的培训师会临时有事,所以为了确保培训万无一失,也可以明确备用本单位培训师,以备不时之需。

5.拟定培训预算。当明确了上述培训项目要素后,就需要确认培训项目预算了。包括培训课程费、场地费、车辆交通费、培训考核费用、资料费等。如果培训是一周或者是多月的话,还要考虑安排住宿、用餐(早餐、中午或者晚上)的费用,总之培训项目预算必须要考虑周全,宜多不宜少。另外,做项目预算可以适当得乘上一个系数,确保项目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够用而不超标。

二、培训项目实施

培训中心项目实施也叫培训项目执行阶段,主要是培训资源(老师、课程计划、培训地点、收费)准备、确保培训学员做好受训准备、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等,其中最关键的仍然是教学计划的实施。培训中心项目执行阶段以《培训项目交接书》的下发为开始,到《培训项目总结》撰写为结束。一般可由培训项目长把握、由培训副项目长协助即可。但复杂的、大型的项目如人事处长培训项目可能要进行调整,甚至要资深培训项目长来进行组织。第一步为上传项目信息。培训管理部门上传项目信息,主要是让教学部门选派项目长,并组建项目成员。第二步为项目交接的过程。培训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将跟项目长介绍该培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其培训项目所需要的各项要求,最后相互签收《培训项目交接书》。《培训项目交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培训方案、所需资料明细、会场布置要求和其他服务要求。第三步项目长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并联系课程老师,准备老师课程酬金。第四步项目长联系主办方,收集学员最终信息,并发给接站人员安排接站。第五步项目组印发相关教学资料、培训资料等,安排开班典礼、会场布置和其他服务。第六步项目长合理利用中心资源,尽量满足培训项目。另外,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项目长也需及时处理、汇报。最后,在项目结束后,项目长必须收集相关资料交培训中心培训处档案中心留档,并完成《培训项目总结》。

三、培训项目监督

培训项目监督主要是为了资源使用控制、教学质量保证等。一般是通过既定的制度、办法、规定来保证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有学员、老师、项目组及费用等。另外对特定培训项目必须做出特殊规定。培训中心培训项目的监督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课堂监督方面,培训班项目长需要跟踪课堂老师上课情况,保证课程的质量,另外,还需要登记学员考勤情况等。用车监督方面,主要是学员的报到及离校,学员的接送站方式需要按主办方要求,培训中心执行部门要严格控制接送站方式,派车接送站的时间必须按培训通知的时间段为准。还有聘请老师和主办方领导的接送方面需要安排到位。饭堂监督方面,主要是报到日的预报人数,到确定人数准时报到饭堂,为了避免饭堂接下来对饭菜分量的控制。学员用餐过程的跟踪,主要是监督非本项目的其他人员混餐和饭菜的质量、分量。

四、培训项目评估

第5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培训项目;管理者;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培训项目管理者,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具备与培训相关专业(工种)的工作经验或教学经验,还应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掌控培训进程,更好地为学员服务,为项目服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不达标,就会对培训结果产生不好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培训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应当从职业精神、技能方法、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一、职业精神

精神素质是培训项目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包括价值观、政治素养、职业精神等。精神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培训项目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精神必然在培训项目管理实践中体现为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的作风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等。当培训项目管理者乐此不疲地对待工作的时候,他们将会直接感染参培的学员,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人积极主动地面对自己的工作。有句话说的好,认真只能把事做对,用心才能把事做好。

二、技能方法

当前,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素质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员工培训的管理再也不能恪守以往的管理办法了,必须运用新的培训管理方法,这就要求培训项目管理者要始终注重锻炼和掌握新的管理技能和方法。比如,现在运用比较多的团队管理法、目标管理法等。当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培训项目管理者都应当从培训管理工作流程中总结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实施制度化管理。例如,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培训考核管理制度、现场演练管理制度等。只有将制度纳入培训管理的整个流程,培训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规范化的道路。现在笔者经常会到中国石化下属单位的实训基地或生产现场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技能操作,这会对项目管理者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首先需要提前和任课老师对接课程,在开班前再详细交流细节,在出发前再核实演练流程及现场组织。最终这些内容都以表单的形式得到落实和确认,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者对现场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有效保障了培训质量和实施效果。

三、管理能力

培训项目管理者每天面对的工作可能是千头万绪,其管理能力的内涵也是十分丰富,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激励考核能力、危机管理能力、谋划决断能力等。从当前培训项目管理的实践来看,尤其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沟通能力

沟通体现了培训项目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是增强培训项目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的方法之一,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培训项目管理工作。

(二)是协调能力

一个项目的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时还会遇到工作冲突。我们要善于协调,整合多种资源和力量,妥善化解矛盾。

(三)是创新能力

无论是培训理念、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手段、培训方法,都需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培训管理者从事的是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工作,其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员工培训的效果。每一名培训项目管理者应当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反复锻炼、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有效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覃容.班主任是企业培训工作的灵魂.现代企业教育,2012(03).

[2]周金堂. 加强培训管理者培训的思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第6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 目标管理 培训项目 实施

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1954年发表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提出后,逐步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据此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并在企业中运用,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目前,目标管理已成为中国许多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实际采用的管理方法之一,不少青少年宫也采用了目标管理方法,但应用不普遍、不深入、甚至流于形式,本文试图从青少年宫的基本业务单元――培训项目入手,来探讨目标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

一、目标管理的涵义及主要思想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管理是一种综合的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它首先由一个组织上层管理人员与下级管理人员、员工一起制定组织目标,并由此形成组织内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和分目标,明确规定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然后又用这些目标来进行管理、评价和决定每个部门和成员的奖惩。在指导思想上,以Y理论为基础,Y理论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在具体方法上,则是科学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通过目标来进行管理,其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以目标为中心原则:目标管理强调明确目标是有效管理的首要前提。明确的目标使整个组织有了协同行动的准则,可使每个成员的思想、意志、行动统一在一起,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实现目标。在目标管理中,注重目标的制定,各分目标必须以总目标为依据,分目标是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计划制定和执行以目标为导向,任务完成后又按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考核。

2.发挥人的自主性:目标管理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它非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协商、共同讨论和意见交流。通过协商,加深对目标的了解,消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分歧,取得上下目标的统一。由于目标管理吸收了企业全体人员参与目标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尊重员工的个人意志和愿望,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进行自我控制,自觉采取措施完成目标,自动进行自我评价,改变了由上而下摊派工作任务的传统做法,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系统管理原则:目标管理强调目标的分解,要求总目标和分目标之间以及分目标与分目标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保证,形成相互支援的目标网络体系,从而保证了目标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二、培训项目实施目标管理的作用

随着培训内容的丰富和学员规模的扩大,青少年宫素质培训从大一统管理模式逐步走向分项目管理,培训项目设计大多是按照教学内容不同分为若干专业项目,如舞蹈项目、声乐项目、器乐项目、书法项目等等,也有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划分,如婴儿早教项目、幼儿项目、小学项目、中学项目等,或两者相互结合设计培训项目。培训项目作为青少年宫的基本业务单元直接面对广大青少年和广大家长,项目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培训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影响青少年宫的声誉。目标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宫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规范了培训项目管理工作。青少年宫培训项目大多聘任专业教师担任负责人,其特点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然而经营管理知识缺乏,尤其缺乏现代经营管理技术。担任项目负责人后,其工作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专业教师变为管理者,从单干变成管理项目团队,很多项目负责人都较难适应。通过目标管理,可使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知道什么工作有利于实现目标,什么工作对实现目标无用,可有效避免形式主义和做无用功,同时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制定工作实施计划,从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可使项目负责人迅速进入项目管理轨道摆脱被动的局面。

2.有助于实现有效控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项制度措施停留于形式,工作无法深入,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跟进控制工作。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就无法正常进行,离开了适当的控制,计划、组织、领导都可能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效。目标管理中所设目标在数量或质量方面都具体量化,具备可考核性,它解决了控制工作的两个难点:控制标准和控制手段,既有利于项目负责人自我控制,也有利于管理者工作控制,从而使控制工作层层落到实处。

3.有力地调动员工积极性。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使员工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员工发挥最大的能力把事情做好,使员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享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培训项目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百花齐放的工作局面。

总之,培训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可以调动项目负责人积极性,提高培训项目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更好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培训项目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

目标管理的程序具体分为:目标的确定、目标的实施和目标的考核总结。

1.目标的确定。在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决定性的工作是确定合适的组织整体目标以及正确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一般将培训项目目标分为培训项目规模效益目标、培训项目业务发展目标、培训项目教育质量成果目标三大类。

(1)培训项目规模目标:主要考核指标为项目培训人次、项目培训收入、项目活动参与人次和培训项目净收入。

(2)培训项目业务发展目标:主要考核指标为专业教师团体建设、培训项目教学体系建设和新业务拓展。

(3)培训项目教育质量成果目标:主要考核指标为老生巩固率、项目活动见报率、学员获奖率和家长满意度。

为便于考核,所有指标应尽可能量化。具体指标数值要根据项目不同和往年基数确定,要体现青少年宫年度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并与当地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相衔接。由于各地青少年宫具体情况不一,在制定目标时,可以思考目标是否概括了培训项目的主要特点?目标能否考核?目标是否明确,包括数量(多少)?质量(多好,或具体的规格要求)?时间(何时)?费用(耗用多少)?目标是否能激励人们去争取完成,是否切实可行?只有管理者不断思考并通过和员工的多次磋商才能使目标设定符合青少年宫的长远利益,才能使得员工始终具有正常的“紧张”和“费力”程度。

2.目标的实施。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没有明确详细的计划去实施、执行,目标也难以实现。在目标实施中首先将工作目标按时间、空间分解形成年度、季度、月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即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为了达成工作目标所应完成的工作项目。其次,将工作项目分为两类,一类为重复频率高的经常性工作,要编制标准作业程序,按照标准作业程序执行,也就是将具体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经常性工作;另一类为重复频率低的非经常性工作,要掌握使用PDCA循环方法,即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修正,从一个循环进入下一个循环,循环往复,不断实现自己的计划与目标,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累积自己的成功与优势,不断超越旧我。另外,虽然目标管理在实施阶段强调自主、自我管理,但不意味着上级管理人员就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项目负责人要加强工作指导和帮助。

3.目标的考核总结。在学期结束或学年结束后,要根据考核表对培训项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奖惩。考核表是目标考核指标的书面载体,除了指标体系外,还要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赋予权数,最后计算出考核结果。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考核,既能以成果为评价工作好坏与优劣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能将考核过程作为获得指导、改进工作、面向未来的过程。其次,考核的标准、过程、结果应当公开,尤其是要重视宫主任和项目负责人的考核结果反馈谈话。第三,在考核评价过程结束后,要按事先商定的协议予以奖惩,尤其不能因为由于项目负责人完成目标大大超过预期要结予较大的奖励或惩罚时,不按协议兑现奖惩。

四、实践思考

目标管理看起来简单,但要把它真正付诸实施,实施得比较规范,并达到管理目的,却非易事,尤其是青少年宫系统目标管理应用相互借鉴经验比较缺乏,我们边学习、边实践,在推行过程中,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对目标管理的认识。目标管理对培训项目负责人的要求相对较高,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目标管理,为什么要实行目标管理,怎样进行目标管理;其次,必须知道广大青少年的真实需求和本青少年宫的目标是什么,以及自己的活动怎样适应这些需求;还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同时,目标管理对青少年宫领导和广大员工也有一定的认识要求,大家要形成共识。现实工作中,许多单位由于缺乏对目标管理基本思想的正确认识和目标管理基本技能的正确把握,往往会使目标管理走样,流于形式,最终蜕变成为一种管理上的时髦。

2.防止目标的偏差和管理的偏差。青少年宫的教育价值、愿景和管理目标要体现一致性,然而,现实工作中,两者往往发生偏离,如强调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对长期目标不关心或无法关心;目标管理需要可度量的指标,可度量的指标不一定完全体现目标,何况还有许多工作无法定量;目标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使得青少年宫无法通过权变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等。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也容易发生偏离,如管理过紧,任务和方法都标准化严重限制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过松,过于强调领导对员工的信任,放手让员工自主去工作,最终难于保证任务的完成;甚至出现员工唯考核指标至上,工作失去本身意义。

3.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在目标管理的推行过程中,一要时间上的坚持,要克服困难一贯实施,不能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在坚持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善,才能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取得管理效果;二要工作内容坚持,要不折不扣坚持目标管理原则,不变通妥协、不走过场,才能使目标成为每一个项目负责人的行动指南,才能取得目标管理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理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彼得•德鲁克.管理思想全书[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1.

[3]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校培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1

项目管理指的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按照项目各方对项目管理的要求,制定相关计划、组织相关活动,从而实现对项目的管理。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对提高高校培训工作的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下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一、高校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

高校培训相比于市面上的培训机构来说,具有资金与品牌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高校培训工作会受到高校体制以及高校培训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束缚,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高校培训工作的首要问题就在于:高校培训人员的管理观念落后,无法适应培训市场的快速变化。并且,高校培训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在开展培训工作时,对学生的培训需求没有系统性的了解,造成培训内容较为单一、陈旧。在高校培训工作中,缺乏对培训工作的科学管理,对于培训的效果,也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上述情况的存在,说明了高校培训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培训工作的需求[1]。

2.管理方法落后

在高校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高校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比如:高校培训的管理统筹工作由高校的继续教育部门负责;培训的教学任务由高校的二级院校负责等。这一情况的存在,极大的降低了培训工作的效率。并且,一旦出现各部门配合不好、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将会直接导致培训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使得高校培训的工作效率低下。

3.培训管理难度大

在高校培训工作中,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基本上是高校某一部门的员工。在高校的部门中,工作人员基本上只能履行职能,而没有多少权利。这就造成培训工作的负责人在培训工作的管理中,无法形成较大的权威,只能协调各方的工作,而无法对培训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这一情况的存在,造成高校培训工作的管理较为松散,从而影响培训工作的效率。

4.缺乏管理工具

在高校培训工作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往往是根据自身以往的管理经验开展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方法无法真正解决高校培训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提高了培训工作的效率,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一管理方式治标不治本,在这一个管理人员调离之后,高校培训工作还是会陷入低效状态。

二、项目管理在高校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1.项目管理的应用

在高校的各组织部门中,基本上是职能式的组织机构,各部门基本上只履行自身的职能,在工作过程中,与其它部门没有多少沟通,而是依靠上级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而一旦各部T的职能出现交叉,就会使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运行出现问题。在高校培训中采用项目管理,通过建立矩阵式的管理结构,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可以实现高效管理。由于项目管理采用的管理结构是固定的,人员是流动的,因此,在高校培训管理工作中,不需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进行管理,而更多的是依靠组织结构以及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管理,同时,还能实现人员横向上的管理,增加管理的弹性,从而提高高校培训管理工作的效率。

2.项目管理在高校培训工作中的具体流程

在高校培训的项目管理中,采用了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在培训管理工作中,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高校各部门抽派的人员组成[2]。在管理工作中,采用工作分解结构等管理工具进行项目管理。通过工作分解结构,将高校培训工作的任务进行分解,然后将学校各部门的任务公布在公示牌上,各部门根据公示牌上的规定参与项目的管理。要保证高校培训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并按照项目管理思想对培训工作的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以此实现对项目的分阶段管理。下面,笔者将对高校培训项目管理分为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1)培训项目的启动。在高校培训项目启动中,项目工作人员需要对培训的需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启动阶段,是高校培训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在高校培训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培训需求的分析主要包括:了解受训方的培训需求、了解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

(2)培训项目计划。在了解了培训需求之后,需要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培训项目计划是由文字表述的培训蓝图,是培训工作的指导。在培训项目计划的制定中,培训课程的设置,是制定培训项目计划的重点内容。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中,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成人学习的特性进行制定,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培训项目的实施与监督。培训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培训项目计划的实施,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保证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在教学中,项目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三、结语

将项目管理应用在高校培训工作中,可以促进高校各管理部门的高效配合,提升培训管理的效率,强化高校培训的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培训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还是无法解决一些根源性的问题,比如: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性问题、无法保证培训的效果等,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黄艳春,黄嘉佳,王晓琳,陈筠.浅谈项目化管理在培训工作中的应用――以A企业技术中心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6,06:130-131.

[2]郑轶.浅谈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医学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3,19:197-39.

第8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软件技术项目实训;人员选择;人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5-8426-02

目前,随着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系列政策出台,为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和兴起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其中软件技术专业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一线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丰富的实习实训课程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其中软件技术项目实训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拓展和动手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筹备和建设院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GMJY1106)的过程中,课题组结合实际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对高职软件技术项目实训中人员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出了可行的分析和探讨。

1 人员筛选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宗旨,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自身潜力。但是作为模拟企业项目的实训活动是通过优势资源服务优秀员工的方法激发员工的潜力。由于学校关注的是教育公平,而企业更注重的是以最小的项目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完成项目开发,因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彼此对立的。所以,通过某种人员选择和配置的方法,能在平等对待学生和最大限度提升项目开发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项目实训教学中面对的棘手问题。在通过学习深造、参观交流、校企合作和资料查阅等形式,项目组提出了两种关于人员选择和配置的方法。

1)测试和比例自由组合式人员确定法。测试由技术笔试和专业面试两部分组成,建立以相应的量化标准,其测试重点包括技术基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两个部分,参试人员的最终测试结果是人员确定的重要因素。而比例是指项目团队中各等级人员的构成比,一般来说可以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在实践中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可以按照高(25%)中(50%)低(25%)的分布比例确定小组成员的构成。该方法既避免了以单纯比例式的自由组合方式带给学生的

盲目性,又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此方法即能够科学和客观地建立高效的项目团队又可以方便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2)测试和比例交互式人员确定法。首先,建立由若干班委组成且受项目管理人员(教师)领导的评审组;其次,利用测试的方法筛选出满足各项评估及综合指标的候选人员,以及构建小组成员技术能力等级的结构比例;再次,评审小组通过分析指标数据以及各成员实际情况形成小组的入围人员;最后,公布入围的分组名单,并征求个人意愿,若有不同意见者则由评审小组和异议者进行面对面的交互式沟通,再进行必要的调整,最后得到正式的成员名单并公布。在此法中,利用入围候选成员与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交互式沟通,形成了在硬性的量化指标基础之上增加双边交流的人员选择模式。此种客观且人性化的人员确定方式,既可获取了真实数据又可尊重了学生的合理意见,故使得人员确定更趋于科学。

2 人员管理

在心理学中,人的需求从低到高被依次划分成5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实践在管理中,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的各级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项目成员的日常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故而,对管理者来说确保项目成员对后三级需求的满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是:首先,为满足项目成员的社交需求而提供交流时间和交流场所,因此项目成员的交流不能局限在项目小组的范畴,更应利用技术讲座、交流会、网络会议、IM(Instant Massager,即时信息)软件及EMAIL等形式多样的途径实现项目小组之间的相互沟通,若条件许可还可在兄弟院校互动实现项目小组间的交流;其次,通过尊重项目小组成员的人格和认可其技术长处,满足其受尊重的需求。作为项目成员的学生,其要求更为简单就是充分肯定他们做出的成绩,如何肯定其成绩呢?可通过针对某个技术环节的技能竞赛、评估项目阶段成果的评审会和表彰优秀团队及其成员等方式实现之;最后,通过攻克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来满足项目成员的自我实现需求。比如在当前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分配给不超过学生能力范围的任务,并提供可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外辅导,根据任务完成的情况评定成绩并将其作为附加的评审内容加成至最终的实训综合成绩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提高其工作热情、工作动力和工作效率。

3 团队管理

要建设一支具有强凝聚力、无间合作和旺盛斗志的项目团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任何一个团队的管理者都在孜孜以求,目标是建设一个“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优秀团队。优秀团队的建设是通过有效团队管理来实现的,结合软件技术项目的实际情况,就软件技术项目实训团队而言,课题组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团队管理:

一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所谓的凝聚力就是指团队成员在思想上能够统一,在工作中能够紧密配合,在生活中能够相互关照,从而能够利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许多工作中个人无法克服的难题。可以通过为团队命名个性化名称增强团队成员的荣誉感、举办各类游戏或运动培养团队成员间的协作配合、利用通知公告等手段保障团队成员的知情权、建立公平合理的用人制度为团队成员提供发展空间等有效方法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是增强团队的沟通,在现代项目开发过程中,为提高开发效率和保障团队的整体发展,所有的管理者都异常重视团队的沟通。如何确保沟通的顺利进行呢?一是组建人数适中的项目团队,因为过多的成员不利于思想的统一,使沟通陷入困境,会导致工作效率严重下降;而过少的成员不利于工作负载的均衡,虽然沟通容易了但过重的工作任务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故合理的团队成员人数是一个关键问题,通常最为合适的一个项目实训团队成员数约为6人(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上下浮动,约为4-8人)。二是组建性别比例合理的项目团队,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这里就是指若能够建立一个男女比例合适的团队,则可以保持沟通的正常进行和避免可能的冲突。在高职软件技术项目制作类实训团队中,参照其他类别的实训团队及结合软件技术专业实际情况,可将男女比例制在1:1.5左右。三是选择负责任的团队负责人,其主要任务就是承担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以及负责协调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一位优秀的团队负责人能够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及促进整个团队和个人的发展。

经过实践证明,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建设,软件技术项目的实训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生产出颇受好评的软件技术作品,学生也认为收获斐然。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在等待着课题组的研究和解决,课题组成员也希望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软件技术人才,为我国的软件技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黄必超.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4): 62-64.

[2] 王龙芳,莫燕.软件开发团队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2(8):106-108.

[3] 代江红.项目团队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4):87.

[4] 陈胜.工程项目管理中团队建设探索[J].现代装饰(理论),2012(7):217.

第9篇:项目管理培训范文

【关键词】学校传统体育项目 运动队 “STSE” 校本管理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19-01

前言

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是近年来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学科教学各领域中都提倡加强“STSE”渗透。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体育教学和学校运动队的培训管理,学校体育运动队的培训与管理是当前学校体育管理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以近年本校传统体育击剑项目运动队的“STSE”校本管理与培训实践为基础,探讨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队管理中渗透“STSE”理念的现实意义和方法。

1.“S”(Science)——“科学”的管理理念

校本的管理与培训工作中要突出训练的科学性和注重管理的艺术性,学校运动队的管理与培训首先要树立一个科学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体现“科学训练、人文管理”思想。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管”重在引导;“理”重在发展。影响运动队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有科学的协管意识,才能显成效;管理还与管理的对象有很大关系,所以选材不能只凭过往运动成绩和教练员直觉经验,要经过预测与评价才具科学性,如击剑的选材就要注重学生的可塑性;第三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学习反馈与交流制度、生活作息规划制度、日常考勤制度、训练比赛制度、考核评比制度、选拔制度、奖惩制度、成长记录档案制度等。第四方面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量化的评价对学生会有激励和促进作用,如本校击剑项目运动队制定的是以下量化评价操作细则:

2.“T”(Technology) ——严谨的专业“技术”训练

首先训练的目标是运动训练的起点和归宿所以目标要确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把团队的远景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计划要严密。训练计划要结合训练对象、训练任务、竞赛日期、竞赛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如年、阶段、周和课训练计划等。既要有阶段训练目标任务、落实措施、训练方法和手段,要重基础,更重发展个人技术特点。第三训练要严谨,要严把考勤制度、严管组织纪律、严抓技术细节,挖掘运动员潜力,引导队员练就技术“绝招”。 再次专项技术要向传承发展,要有一个传承发展的机制,如:大带小、老带新,男带女等,让已毕业了的优秀队员回校“现身说法”也是一个好方法。

3.“S”(Society)——加强社会适应、社会化教育

在当前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北京市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对近五年来所接受的六万多人次的热线咨询内容,作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学习方面问题占27%,“自我”及其他方面问题占30%,而人际关系问题占42%。所以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和培训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交流、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知道个人的行为、成功、荣耀与集体息息相关,个人成功与团体的成功同样重要就会主动合作;三是注重个体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培养学生骨干做起,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当教练,分设不同的“官”去管不同的事,“轮值制”、“一对一”互教互学等。

4.“E”(Environment)——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传承和拓展的个性化气氛。首先要有推广特色文化,如作为校本选修教材、成为学校大课间活动项目、融进学校集体活动,如迎新、毕业、开学散学典礼、运动会开幕式等。其次营造趣味性特色训练与运动氛围,制定奖励制度,定期嘉奖等,另外来点“特殊化”管理,如利用课间操、卫生清洁甚至自习课加强训练等的形式学生都会很喜欢;第三增强团队的精神力量和群体凝聚力,让学生体会到成长中被关注,需要时有鼓励、无助时有扶持。第四是培养“环保训练”意识。“STSE”理念在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渗透主要体现在“环保训练”上,目的是利用最有限的场地、器材和时间以求取最大的训练效果。如击剑训练用“模拟剑道”——粉笔画的、东西围的、体操垫摆的等;在练出手灵敏度和直刺准确性时用报纸搓成剑用;在训练持剑的手部力量时,就地取材用学校现有的短旗杆、体操棒、装满水和沙的矿泉水瓶作剑练;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用竖立起来的体操垫、纸张、树叶、甚至跳高架杆上的某点作靶心目标刺等。

综上所述,从我校传统体育击剑项目运动队的“STSE”校本管理与培训实践来看,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队管理工作渗透“STSE”理念是可行的、有意义的。“STSE”理念的渗透首先要有科学(Science)的管理制度,严谨的专业“技术”(Technology)训练和加强社会(Society)适应、社会化教育,在最有限的场地、器材和最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训练效果的“环保训练”是传统体育项目校本管理和培训的科学性最大体现,也是“STSE”理念渗透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杜文银 学校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 「J 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08期

[2]张子民 郭春熙 杨东亮 “档案制”,量化管理体育特长生的有效措施 「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