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便利店的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便利店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便利店的管理

第1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截止2007年5月,总部设在上海的便利公司拥有5576个门店,其中,开设在上海的便利店有4109个。上海的便利店约占全国门店数的1/3,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经营的格局,有三家便利公司的门店数超过了1000个,即联华快客1880个、可的便利1216个、好德便利1098个。

本文从经营分析的角度列出便利店发展中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希望读者参与讨论。

便利店的合并前景

早在四年前我就说,便利店要嫁人。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出现了。日前,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属下的光明乳业(600597)公告称,光明乳业与农工商超市集团就转让光明乳业持有的“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81%股权的事项签订了意向书。

这一转让完成以后,农工商超市集团将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便利公司。门店总数将超过2000家,达到2314家。在上海地区,这两公司拥有1551个便利店,约占上海市内便利店总数的40%,其中,在上海拥有直营便利店1368家,约占上海市内直营便利店门店总数的56%。网点除上海外,相对集中分布在江、浙两省,如嘉善、嘉兴、湖州、杭州、萧山、绍兴、宁波、昆山、太仓、苏州、吴江、无锡、扬州、宜兴、张家港、常熟、江阴、常州、扬州等20余个大中城市,形成了直营、委托加盟与特许加盟三种发展模式,并具有比较完备的常温与低温相结合的物流配送体系和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

可的便利成立于1996年,在便利店行业是稳健发展的典范。可的与海鼎公司在信息物流技术方面的互动合作,在行业中也是有口皆碑。

好德便利由农工商超市集团于2001年创办,第一家门店开办于2001年4月15日。好德便利在短短7年的发展中曾经有一系列创新举动,如启用与超市差异化的店名,引起了行业中两次“改头换面”;使用自动门,改善了门店服务环境,近年来行业中已经比较普遍使用自动门;在超市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急速发展,三年时间主要集中在上海开了1000家店铺;坚持开直营店,同时推行“合伙合作承包经营”,既保证了统一经营,又能够发挥门店的积极性,推行承包经营以后不久就实现盈利,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好德便利依附于农工商超市大卖场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在其它公司快速向外发展的时候,好德便利仍然致力于在上海地区集中发展的策略,集中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为其在创办四年以后实现从巨额亏损到全面盈利的转折奠定了战略基础。

便利店的发展一般都有大集团的背景。如美国的便利店主要是加油站型便利店,它的营运商通常就是石油巨头,如在美国便利店10强中,除位居第一的7-Eleven以外,第二位是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第三位是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第四位是英国石油PLC公司,第五位是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亚洲的便利店主要是“食品饮料商店”,大型商业集团是主导营运商。如日本的伊藤洋华堂公司发展7-Eleven,大荣发展LAWSON,西武发展Family Mart,中国台湾的统一企业发展统一超商下的7-Eleven。在上海,光明乳业发展可的便利、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发展85818(现改为“光明便利”)、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发展捷强便利、粮食局发展良友便利、联华超市发展联华便利(快客)、农工商超市集团发展好德便利。

农工商超市集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家连锁店、3万多名员工、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的商务部认定的20强流通企业。好德便利与可的便利的携手,可以共享农工商超市集团的网络优势,应该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并有可能推动中国便利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许由此将诞生中国第一家便利店上市公司。

合并是否成功,关键是两点:一是双方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是合作而不是兼并,即使算是兼并也应该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二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顾客为裁判而作出明智的决策,不要有你我之分,想人为控制将适得其反,只有互动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整合。可的有许多值得同行学习的精神、经验、技术与模式,可的的品牌也很有市场价值。总之,整合的效率来源于开放与真诚。

什么是便利店

有人说,我国的便利店东西贵、商品少,晚间的生意也非常冷清,为什么还要硬撑着?全球便利店以7-Eleven为样板,大多数人以为7-Eleven是指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这其实是个误解。7-Eleven是指售卖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之间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便利店主要是满足即食消费需求的商店,早餐、中餐、宵夜,都可以到便利店。在便利店出现以前,人们把饮食分为家里吃(内食)与饭店吃(外食)。便利店是一次“饮食革命”,诞生了“中食”,界于外食与内食之间,便捷、卫生、营养的饮食。如中国台湾,便利店起步时期与传统的饮食店竞争,后来则与洋快餐竞争,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消费者常常会把便利店当成小超市, 这里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原因。比如,在中国台湾,是先有便利店,后有大卖场,虽然便利店的价格贵一点,但也就先入为主被接受,因为相比外食还是便宜的。但在大陆,却是先有大卖场,后有便利店的普及,消费者接受了低价消费的大卖场,就自然觉得便利店东西比较贵。特别是家庭主妇进便利店,更会抱怨商品太少。其实,他们走错了地方,日常消费应该进超市、大卖场或折扣店。另一方面,经营者把便利店开得像小超市,商品差异化不明显,即食商品不多,价格却比大卖场高出很多,这也误导了顾客。便利店所提供的商品之“贵”是通过“便利”来弥补的,没有这种对应关系,顾客就不会买你的帐。

一问:我们的便利店走样了吗?我觉得“中国便利店的发展类型不必拘泥于国外定义”,应以提供便利服务为特征,依附于弄堂口、家门口的“夫妻店”、“烟杂店”,作为一种“土便利”,与我国消费者的传统购物习惯是比较吻合的,它们与新一代的便利店将。中国这么大,一个城市顶人家几个国家,差异化特别显著,不可能只用一种模式,连国家也可以实施“一国两制”,便利店就更可以“一业多态”了。

再问:那是不是说,便利店是一种可以很随意发展的行业?那倒不是。每一种零售业态都有自身的定位,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一切需求。如麦德龙坚持会员制批发销售,还有外资银行对顾客设置门槛。以前我们说,来者都是客,现在不能这么说了。现在,对顾客要细分,特别是要做好目标顾客群的生意。如果定位24小时营业,你就得坚持,这是一个形象问题,顾客知道你是24小时的,结果发现凌晨不开门,这样,品牌就不值钱了。有些地方(如北京)不适合开24小时的便利店,也不要勉强,即使在北京也是有些地方合适,另一些地方不合适。

便利店的类型

以前我们说过,如果把便利店定位于满足居民家庭日常便利性消费的店铺,那最好是把便利店开在居民小区的出入口,以方便居民购物。这样的话,商品的配置就要与家庭生活相关,油盐酱醋、米蛋菜肉等就是便利店的必备商品,而且这些敏感商品必须按照“低廉原则”来销售。应该说,这样的定位必然把便利店引入价格竞争的误区。如果把便利店定位于满足个人即刻消费的店铺,那就应该把鲜食、面包、面、饮料等作为主力商品,这些商品的特点是日配、毛利率高、保鲜要求高、销售不好的话损耗很大、供应链合作要求高。

但是,现实并不是如此简单,定位于家庭消费的话,如果附近来了一家超市,便利店就会受到冲击;定位于个人消费的话,如果盒饭卖不掉又不能退货,最后只能是店长与员工天天吃卖不掉的盒饭。现在,便利公司一般都是分处几个不同类型的商圈,分别配置不同的商品,如商业街、娱乐区、商务区、居民区、医院、学校等。在一个城市有这么多变化,在不同城市就更不用说了。中国如此之大,地区差异是如此之明显,即使是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品牌也不得不跟随顾客的变化而变化。

可见,便利店是多类型的。那么。除了满足即食需求的经典类型外,还有哪些便利店可以发展呢?实际上,中国便利店市场的主导模式应该由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我认为,能够满足最大多数日常居民消费需求的、小型的食品零售商店,都可以叫“便利店”,没有必要把便利店界定得非常严格。以下三种类型的便利店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社区型便利店。在超市并不十分发达的地区,或者小型超市类型缺位的城市,这种便利店很有生命力。这种便利店是否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则要看能否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与消费需求的变化。如果拘泥于便利店的格局,商品少、价格高,就很难持久地适应顾客需求。如果随需应变,不断调整,“迷你型便利超市”照样能够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是混合型便利店。2004年,上海出现了“伍缘折扣店”,这是由农工商超市集团投资创办的。前两年,在农工商大卖场内以店中店“伍缘馆”的形式已经发展了60多家。2004年9月份,首次推出的“伍缘折扣店”是一种新的模式,不仅有均价5元的日用杂货,还有鲜肉、蔬果、大米、鸡蛋、豆制品、散装酱菜等商品,在店铺设计上,它采用了便利店的模式,用服务台收银加面售,人员非常精简,现在已发展到了300多家。这种店铺开到便利店附近给便利店造成很大的打击,因为便利店有的商品它有,便利店没有的商品它也有,加之投资成本与营运费用低于便利店,自然销售额高于便利店。它的营业面积仅为250-300平方米,既不是超市,也不是便利店,生鲜很便宜,所以就叫做折扣店,它实际上是一种吸收了便利店、小超市、折扣店、均价店等优点的混合型商店,因其贴近居民生活、就近方便,所以,也可以叫做“混合型便利店”。其最大的特点是便利,虽然不是“Any Time”式的服务,但是,也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距离的便利性、购物的便利性、服务的便利性与时间的便利性要求。

三是邻里型便利店。位于里弄出口处、居民小区内、小型的沿街居住区中,几个平方米一个店、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店,主要的设备是卖冷饮的冰箱,主要销售香烟、饮料、冷饮、调味品、日用纸品等,还附设公用电话。这种店已经延续了上百年甚至具有更悠久的历史,它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便利、经济,还包括友善与亲近社区居民,店老板甚至叫得出全部顾客的姓名。易购365就是这类小店。但是,这种小店是极不容易整合的,因为他们全部是私有的,运作成本非常低,税务成本也很低,按照正规作法肯定无法维持下去。所以,完全用连锁的办法来做,用几个统一去统的话,就很有可能把这些小店“统死”。有一个办法可以尝试,就是让他们组合成为自愿结合的联合体,组成会员制自由连锁组织,分享集中进货的好处。

影响和推动便利店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般认为,便利店有两个3000:一个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便利店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另一个是便利店的经营品种控制在3000种。我在2003―2004年《中国连锁经营年鉴》中有一个条目专门阐述了“便利店与人均GDP的关系”,这是指一般情况。便利店发展的一般规律是:(1)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起步发展,消费者也开始接受便利店的概念;(2)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进入成长期,便利店的形态与顾客的需求开始结合,特别强调时间上的便利性;(3)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进入竞争期,同业竞争加剧,品牌开始整合,经营面强调产品组合的便利性;(4)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时进入成熟期,品牌进一步集中,出现主导品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经营上更强调品质,商品更新更快,服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其实,人均GDP只是一个经济基础的条件,而且,单纯以人均GDP来衡量便利店的发展程度,往往会误导行业的有序发展。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我国的人均GDP有“误差”,包括人口资料的误差以及GDP值的误差,实际的人均GDP往往比公布的数值小,而实际的人口数却比公布的数值大,一大一小,导致人均GDP被人为地放大了。

二是便利店的发展并不单纯依赖人均GDP的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从经济基础来分析,除人均GDP的影响外,更应该分析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越高,消费水平越低,便利店的发展就越是缺乏经济基础。

其它因素还包括:第一,生活方式与业态发展的相互影响。同样是消费水平较高的西欧,便利店的发达程度却落后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家庭储藏空间比较小,消费者习惯于步行购物的地区,邻近居住区的便利店就比较发达。汽车的普及使居住地与购物场所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物理空间;购物中心、大型卖场排挤了传统的中小零售商店,使顾客购物产生了不便利;职业女性的增加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减少了购物时间,快速便利的购物方式就越来越受欢迎。

第二,社会背景。如在日本,1972年《大店法》生效,限制开大型店铺,于是,纷纷转向开便利店。特别是在1978年11月,由于7-Eleven的店铺达到了500家,便利店显示了极大的成长性,结果,几乎所有的大超市都加入了便利店领域。经过了两年时间的两位数增长后,到了80年代,市场竞争加剧,便利店开始拉开差距,并导致了业界内部的重新组合与倒闭,最终出现了大户独占的市场格局。

第三,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中国大陆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消费者的性格与日本、美国有很大差异,甚至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存在很多差别,具体体现在饮食习惯、消费习惯等。特别是饮食习惯,许多顾客一日三餐不能接受便利店的速食,甚至中外快餐都不是完全能够接受,这就在很大程度限制了便利店速食品的开发,要完全学习7-Eleven就必须考虑到这点。

第四,气候条件。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候条件越恶劣,就越难普遍发展便利店。如7-Eleven目前虽然已遍及全球20余个国家,店铺数超过2万家,但“7-Eleven”大规模扩张不是在美国本土,而是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中国台湾、泰国、中国香港、菲律宾、南朝鲜等国家或地区,约有65%的店铺在亚洲。

我国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一个早期的例子:中国便利店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后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种形态的传统小店纷纷改名为便民店、方便店、便利店,却不具有现代便利店的基本功能。实际上,靠政府和领导长官们的主观意志推动发展起来的便利店几乎没有一家是成功的,其它业态也基本如此。即便现在成功,将来也一定要失败;即便真的成功,成本和代价也一定很高。这正如顾国建教授所说,1995年,政府部门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全国的粮食系统掀起了一场将粮店改造成便民店的,到1997年年底为止,粮食系统大约改造了2万多家,投入的资金约20亿元。然而,这场便民店连锁经营的发展最终是失败了。当然,这样大规模的运动式的改造也为后来发展现代意义的便利店奠定了一个基础。正如目前国内便利店的提速发展为进入中国的便利店国际品牌提供了迅速扩张经营规模的市场与人才基础那样。然而,20亿能开多少便利店?可以开1万家非常亮丽的现代便利店!

另一个是近年的例子,我想起了一个事情:那一年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全国流通工作会议。会上,领导们对上海的“易购365”模式非常赞赏,并试图大力推广,可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个品牌了。我的观点是:大凡政府大力推广的商业项目,常常是短命的。

两个例子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对市场问题,政府不要太多情,以运动的形式、领导的长官意志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来推动经济发展,其结果往往是巨大的浪费。因为没有人负责任,像搞运动那样搞经济,这是“”的后遗症,受损失的最终是老百姓与企业。

上海便利店何时才能真正有起色

第2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如前文所述,高工作量和有限的人员造成的就是难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准确性和高效率,由于电力企业对工作人员岗位要求较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人不会一直保持一个高度集中精力的状态,长时间的工作会让人感到疲劳,从而会降低工作效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有:第一,值班人员的工作资料都是采用人工手写的方式,所以难以保证手写的准确性,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书写习惯,所以在记录过程中难以统一一种书写规范,也就降低了资料的准确性。第二,资料保管方面,还需要工作人员自己进行保管,但是电力企业的数据资料是十分庞大繁杂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记录的同时还要妥善报关资料,这又大大提升了工作难度。因此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总结出,传统的电力系统管理方式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2变电管理系统对变电运行的影响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变电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当前由于变电管理系统将电脑和互联网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效地解决了那些问题,不但对缓解繁重的工作压力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变电运行工作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完全改变了之前变电运行人力资源耗费大、工作效率低的落后局面。便于管理资料在引入变电管理系统之后,过去电力企业的值班人员在统计和记录工作资料方面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省去了手工记录的繁杂,也避免了手工抄写和核对带来的准确性不能确保的困扰,运用系统管理,提升了数据记录的规范化和准确性。而且系统的储存量很大,运用系统管理资料数据,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能更加安全妥善地保管数据,方便调取资料、检查、核对数据,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降低了以往工作的繁琐程度。

3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如前文所讲,在变电系统引进电力企业后,企业值班人员就可以从大量的人力记录和核对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大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因为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人员就可以从以往重复工作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中解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中去。运用变电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实现办公无纸化操作,值班人员的日常记录就变为了对设备运行情况的记录,根据系统数据组成的报表分析判断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这不仅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整个电力运行的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控制问题,也能促使变电运行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由于变电管理系统具有及时、准确收集和存储数据的功能,加上安全的分类存储功能,使得整个电力运行的管理上更加高效、可靠,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4更加方便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存储功能

引进变电管理系统后,可以随时调阅资料并进行数据记录的修改,查阅资料可以更方便快捷,也能更加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除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以外,变电管理系统还能更加方便地解决各种难题,对完善电力企业的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根据企业的详细需求进行改进,并添加新功能改进系统性能,而且对于以后系统的升级也有所帮助。就是整个数据库是开放的,方便进行数据共享,在今后还能进行系统升级。不仅有利于系统数据的管理和提升,而且数据存储更加安全和可靠。所以更加要求系统要具有高速运算以及存储和调阅为一体,使系统运行效率更高。

5变电管理系统优化的意义

电力企业在运用变电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变电管理系统虽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企业效益和管理上的积极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系统配置,在今后还要不断提升设备运行的能力,企业值班人员在使用、管理和维护设备上的能力上需要不断提升,而且,对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时要注意,为了让系统能更加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存储数据,就要定期维护系统或者引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升级系统,让系统能更加便捷、高效地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共享信息,让传统的电力管理方式能完全被现代安全快捷的办公方式所取代,摒弃手工记录和核对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在把握人力资源、工作量、工作难度上做得更出色。

6结语

第3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24-02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它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有着重大的影响。变电运行岗位是供电企业最重要的生产一线岗位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如何做好变电站的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一个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1健全制度,提高运行水平

1.1健全变电管理制度

建立一整套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生产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根据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各岗位的职能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变电站,各变电站每月认真及时、准确地进行可靠性统计工作,定期按要求上报。

1.2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

要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责任到位,还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即对变电各级人员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实行动态考核与指标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以严、细、实的要求推动各级人员的全面到位,并且将安全生产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与干部的任用和奖励挂钩,重奖重罚。通过采取监督、考核、保证措施,形成一个安全保证体系,形成一个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安全生产主要在预防上下工夫,对事故进行超前控制,注重实效,从严管理。

2加强巡检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加强设备巡视检查与维护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运行人员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围绕设备的巡视维护而展开的,设备巡视工作应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每一次巡视的质量。加强运行监督检查,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加强对变压器、开关、互感器等设备的巡视检查与维护。比如加在变压器各分头上的电压不得大于相应电压的10.5%,变压器上层油温不应超过85 ℃,若上层油温达到85 ℃时,应手动或自动启动冷却风扇。变压器可以在正常过负荷和事故过负荷情况下运行,正常过负荷可以经常使用,事故过负荷只允许在事故情况下使用。新安装或大修后的主变压器投入运行后,重瓦斯保护只动作于信号;待瓦斯继电器连续运行48 h,若其内部再没有空气出现,并测量重瓦斯保护跳闸压板两端确无电压后,方可投入跳闸压板(微机保护除外)。当变压器停运时,轻瓦斯保护信号压板应仍在接通位置,其目的是便于发现变压器的油面下降,并可及时加油。同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隐患;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3控制危险点,做到防患于未然

3.1结合大修(改造),针对性预控

年度大修(改造)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较为集中、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也是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大修(改造)预控主要包括在大修(改造)开始前,积极配合检修部门对变电站进行摸底,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周密安排计划,做到“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三落实。利用班站例会,讨论三措,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对需进行技改的工作进行重点学习;明确三措中本次大修(改造)主要存在的危险点,如何加以防止或消除。大修(改造)期间每值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装设地点,从而保证在复役操作时不至于因遗漏接地线而造成带接地线合闸。同时也可利用大修(改造)对平常难以整改的进行整改。

3.2开展标准化操作工作,进行科学预控

在运行作业过程中查出装设接地线存在许多危险点,采用两端定位法来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两端定位法”即依据同类型设备和接线方式,在相同检修模式下,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须统一并固定。主要从下面几点作统一要求:对于长手柄接地线装设较困难的开关柜,应先将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后,方可继续进行内侧相接地。闸刀一侧带电,在不带电一侧装设接地线时,选择导体端保证和身体与带电侧的安全距离,尽量选用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禁止在有一侧带电闸刀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梯子后装拆接地线,不允许抱住一侧带电闸刀的另一侧瓷瓶装拆接地线。户外接地端应具有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功能(可装设防误档板),主变引线桥下方适当位置可单独设置一处接地点,同一部位所有接地点必须保证唯一性。户内接地端都应设置在开关柜、网门外,防止整副接地线在开关柜内,特殊情况设置在开关柜内必须具有防误功能。尽可能考虑导体端与接地端间防误闭锁功能,否则应尽量设置在值班员明显可视位置。

第4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1.1地质、地形条件限制较大

变电站的施工选址一般都是要和整个供电系统相符合的,这样就导致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来进行,很多的变电站在选址的时候,非常容易在地形和地质条件都非常复杂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虽然面临的是这种情况,变电站的选址也是无法避免,这样就使得施工过程中土建施工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因此,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

1.2变电站土建施工一般占地面积较大

变电站中的设备通常是非常多的,这样就使得施工中要占有的土地面积是非常大的,变电站中的建筑通常也是非常多的,这些建筑在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在施工中,变电站的电压等级、设备布置方式以及出现的规模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使得土建施工的任务也是不同的,而且有很大的差别。

1.3质量保证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的变电站土建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时候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在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是要进行质量控制的。通常变电站土建施工中施工的质量也是有一定的特殊条件要进行保证的,这时要进行各方的协调。在进行变电站土建施工的时候,通常施工单位是非常多的,这样就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方要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更好的监督。

2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2.1变压器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在变压器安装以前,要根据设计的图纸和技术要求对施工中变电器规格、型号以及技术参数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对变压器的外观情况、瓷件、备品以及备件情况进行检查。接下来,根据变压器的性能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工作,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按照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安装,同时要保证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的。在完成安装以后,要按照相关的要求来对安装的效果进行检查,这样更能保证变压器的使用效果。

2.2高压开关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对高压开关做安装前的外观检查,看有无出现绝缘子没有固定牢固,瓷件无破损。其次,高压开关施工误差应不大于10mm,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三,高压揩干支柱绝缘子应安装牢固。其四,高压开关主触头、三相触头接触应同期。最后,高压揩干触头表面应平整,接触紧密且固定牢固。

2.3低压侧母线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推行加装热缩管护套技术,现代变压器的母线安装一般增加了热缩管护套,这有助于对地绝缘的提高,又减少了电缆和线路间放电的可能。此外,在低压侧母排与设备线夹做烫锡处理,降低线路电阻值。最后,将母线段上各回路的电流量都引入差动保护装置,确保电力安全。

2.4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工作质量控制的要点

首先,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工作应该遵循电力工程的规范,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并结合实际负荷情况进行。其次,根据电网结构正确选择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的位置。最后,根据电力负荷的实际特点,采用整体补偿与局部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的形式。

3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要点

3.1创建变电站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

建立、落实并完善变电站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首先要将以往只重视物资投入转变为投入管理资源的局面。其次,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单位执行并贯彻各级法律、法律、政策、标准等规定,履行职责,确保落实各级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最后,通过科学分配安全责权和关键点控制,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

3.2建立变电站施工的隔离措施

首先,明确列出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其次,变电站施工现场应设置遮拦,设立足够的标识牌,防止施工人员误入危险间隔。最后,施工人员进场变电站施工场地之前,隔离措施就应该发挥作用。

3.3加强变电站施工安全相关技术的应用

在变电站的施工中,应该注意施工的特点,专业电力设备的安装是一般工程建设项目所不具有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在此需指出变电站安装工程中重要的施工项目主要有下列几种:GIS组合电器的吊装、盘柜安装、蓄电池安装、变压器安装、电缆敷设。高压试验及二次回路调试,在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时应详细考虑。为编制技术措施,首先要依据变电站的不同规模、地理位置、所选机型等等,对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后编制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严格实现变电站施工项目从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核、批准、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作业的随意性。

4结束语

第5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措施

引言

电力行业的发展事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电力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网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标准严格,环境特殊,难度很大,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工作主要包括操作、检查和维护电力设备,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的检测维修以及合理的输送和分配电能等,其中,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较多,不仅包括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还包括工作人员、组织和制度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方面的安全问题等,涉及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到电能输送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总结来看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1 设备的更新维护问题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破环或者不同程度的老化磨损问题,此时,若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测维护和更换,就会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造成漏电、火灾等安全事故,从而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安全机制问题

有些企业容易忽视安全管理的问题,除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外,许多安全事故通过严格的检查排除几乎都可以避免。但是,企业推行新的技术后,往往会有很大的自信,甚至认为刚刚上线的技术和设备不存在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从而轻视安全性管理,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惩罚措施不完善,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1.3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问题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容易产生许多工作失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每个过程都离不开实际的操作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的好坏。但是,有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不高,若是没有管理部门的硬性规定,很少自觉的去进行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同时,工作过程中的失误问题若不能得到重视,也会遗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 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安全问题,要制定全方位的管理措施。

2.1 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设备的完好性是安全的最基本保障。设备问题最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工作人员需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关注到设备的每一个细节。

(1)设备的检修

设备的检修是最基础的工作。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详尽的检修时间间隔表,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工作,对设备本身及设备运行的基本状态进行一个整体的把握,利用设备在运行时的声音、振动频率以及气味、颜色等的变化进行设备状况的辨析,及时发现不安全问题,制定修复计划,为设备维修工作做好准备,解除设备的安全隐患。检修过程中要注意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必须的防护自救工具及药品。

检修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来进行。检修之前,仔细阅读设备的说明书及维修记录和运行记录,了解设备的性能及常出现的问题;正式维修前,要对现场的现场的实际情况的准备工作进行最后的确认,若是施工条件达不到要求则不能开工;维修工作中,要注意断电及绝缘工作,确保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维修工作完成后,要做好设备问题部位、维修方法、处理情况的检修记录,整理归档,以备后期检修工作;最后,要及时进行复查工作,确保维修的效果。这样,能够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设备的更新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不仅存在老化磨损现象,还面对着技术落后的问题,严重制约电力行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工作人员的技术不断提高,为设备的更新提供了一个契机。设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新更换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2.2 制度的安全管理措施

除了技术层面的措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方面的完善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人员除了注意牢记各种章程外,还要注意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下面,重点关注一下检修维护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开展问题。

(1)检修维护责任制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要落实设备的检修维护责任制度。工作过程中,对每个环节都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并设置检修责任人。尤其是设备的检修工作比较重要,在检修维护时应当做到各分其责,加强监督。但是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在单人进行检修工作时,很难保证每个人的工作都能达标或者是不出现失误,这样就要进行全组的检查验收工作,临近的或者是工作性质相似的工作人员进行二次检查,设备检修的关键点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工作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工作质量,保障安全管理。

(2)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首先,依据企业员工的职能分工状况及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做好任务和责任的分配工作,并落实到个人,做到职责明确,有章可循;除了责任之外,要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这样,职工在工作时比较有动力,也可以激发责任意识。

其次,实行两票三制责任制度。电力行业比较特殊,涉及操作票执行、监督和检查工作,危险点的分析工作,工作票的签发工作,工作现场的巡视工作以及安全防范工作等。正式工作展开时,要严格执行持票制,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按程序严格操作;按要求穿工作服、佩戴安全帽,进行停电验电、接地线及悬挂遮拦牌标示等工作时要严格参照工作流程;重要的步骤可以进行倒闸并适当安排第二监护人;在进行防误装置工作时,要严格管理,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进行解除闭锁的操作。这样进行规范的操作,能够避免很多状况的发生。

最后,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进行考核工作,对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每个人。

2.3 员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电力工作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业,可以说电网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存有安全方面的隐患,针对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员工应具有扎实的工作技能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首先,应当注意员工的培训工作。电力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员工需要具备优良的工作水平,因此要重视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对于新员工,由于经验比较少,在正式上岗之前,除了进行行业规范制度的教育工作外,还要组织技术培训,观摩老职工的现场施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老员工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会出现技术落后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开展高级培训的工作,将经验、理论与操作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

其次,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该工作包括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细心严谨,谨防懈怠。企业要照顾员工的生活,管理更加民主,了解员工的生活状况,解决员工的生活困难,定期进行交流联谊活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企业内部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安全管理上,要强化安全措施,做好保护工作,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电力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企业不能仅仅抓表面、装样子来应付检查,而是应该通过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一、变电站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设备问题

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许多电气设备机械因为长时间使用,而缺少维护维修和检查工作,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隐患。一些机械设备已经存在一定的问题,却没有专门的人员及时进行维护保养或者检查更新等工作,使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影响。按照变电运行的相关操作要求和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异常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检查,一旦问题发生应该及时备案并维修,问题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及时更新,保障电气的供给以及整个变电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长期的变电运行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一些机械设备,由于频繁的操作和使用,这些电气设备机械会越发老化或者出现损伤,一些机械设备自身也存在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变电运行都可能发生一些安全事故。

(二)操作人员的失误问题

变电运行管理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操作人员长期处于相同的操作流程与环境,非常容易产生懈怠和马虎的情绪,并且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其对自身的操作行为非常有把握,甚至因此忽视了应该重点注意的安全问题,操作时的胆量越来越大,极易发生因人员操作失误产生的安全事故。

另外,工作人员的不正当操作也会伤害到机械设备,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维护管理,就会引发安全事故。许多的变电运行工作在招人时非常的马虎,并不注意招收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得许多专业性不强、经验不足、职业操守缺失的人员在变电运行工作中进行操作,造成在实际操作中的行为不当,引发事故。

这些变电操作人员是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一线人员,所以对这些操作人员的要求应该非常严格,对其理论知识也应该有一定的考核,在工作中需要一定的规范去约束他们的具体行为。

(三)管理工作不规范

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的换岗交接检查工作是影响安全管理的一大要素,因机械设备的质量与问题无法准确的衡量与预知,这时若发生换岗交接的事情,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变电运行管理工作中,基于安全事故频发的保障以及制约控制做事或硬性规定不够规范,致使许多操作人员的态度不够端正,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率上升。

二、加强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一)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教育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不但要掌握更新、更安全、更简便的操作技术规范,还要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日常作业训练,养成遵章作业的好习惯。

(二)对运行设备加强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在管理中,要及时排除设备安全运行隐患,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并将这项工作的落实纳入严格的考核中,从源头上杜绝不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行的观念,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设备的日常巡视和特殊巡视的间隔时间,并且要充分地利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味、温度、声音等变化情况判断电气设备运行的异常,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护和处理,要重视加强检查和巡视,第一时间将影响安全运行的因素及隐患消除在发现的最初阶段,使运行设备健康,稳定工作。

(三)规范管理工作

在变电运行的日常管理中就应该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一步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在换岗交接班时,应明确相应的职责并规定权利与义务,贯彻落实变电机械设备的督查管理措施,及时修改不规范的管理制度举措等。在日常换岗交接时要做好准备工作,值班人应对换岗交接人员具体交代各项情况,并转交相应记录,对一些异常情况一定要重点嘱咐和申明,必要时还应交代清楚处理方式,及时保障机械设备的运行,在换岗交接时还应进行登记工作并由双方签字确认,方便监督监察工作的实行。在值班中的一些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包括巡逻、记录、抄表以及倒闸等操作,适时总结工作中的各项问题以及预防方案,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依据。

(四)做好检修记录工作

检修记录属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变电设备必须的历史档案。我们要将检修记录纳入到检修责任之中,不同的检修岗位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同时明确提出记录要求。确保第一时间把设备的检查检修情况,如检查部位、检查方案、设备状态、问题与处理情况等记录在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变电运行工作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不按规定进行操作很容易出现状况,可能出现一些小失误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应该更加的重视和强化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和内部管理。要使变电工作安全运行,就必须建立规范化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提高运行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对公司各级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使其不断提高变电运行的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展开,进而避免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向晖.探讨变电站变电运行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174-174.DOI:10.3969/j.issn.1673-9957.2014.21.155.

第7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变电运维管理;危险点;预控措施;精益化;一体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1-013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1.067

变电运维管理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应用,充分体现出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由经验传统向科学现代化,粗放式向精细式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其主要工作模式是,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排查整理出潜在的危险点,再对危险点进行评估,最后准确及时地采取适当的预控措施。

1 变电运维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

1.1 变压器的危险点

在日常变电运维工作过程中,变压器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这些情况包括:第一,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会产生过电压,导致自身的绝缘性能受损;第二,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会因为不断增大的空载电压而受到永久性的损害。

1.2 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点

母线倒闸操作同样具有各种各样的危险点:第一,存在带负荷拉刀闸的问题;第二,由于自动装置切换间的故障和继电保护而产生的误操作行为;第三,电压互感器在空载母线充电时可能出现的谐振问题。

1.3 直流回路的危险点

工作人员在变电运维的操作时,经常接触的是直流回路。同样,这种直流回路的操作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尤其是二次直流回路操作中,能否正确地操作保护压板投退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人员不熟悉设备和二次设备程序的故障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自动装置切换间的故障和继电保护而产生的误操作行为。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操作作业,确保二次直流回路的操作正确性。

1.4 倒闸操作票的危险点

虽然有种类繁多的变电运维设备,但大体上设备状态可分为运行、冷备用、热备用、检修四种状态。操作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根据现场不同的运维方式,按照给出的不同调度指令,进行填写和使用。在变电运维过程中,确保设备安全操作的关键就是倒闸操作。所以,倒闸操作票的编制、审核和执行是至关重要的,即使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状态下,状态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操作时都应该有操作票。

1.5 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的危险点

在对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对各级安全工作检查到位。工作人员在设备巡视检查过程中,由于不遵守相关安全规章制度,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尤其是在单人巡视检查时造成的事故是变电运维管理中的重灾区,因此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是重中之重。

1.6 不可抗力的危险点

当异常天气发生时,将会对变电运维管理造成极大的潜在挑战。在较为寒冷的冬季,导线便会出现过紧现象,同时设备油面也会明显降低,出现过低现象;在较为炎热的夏季,导线则会出现过松的现象,设备油面会明显升高,出现过高现象;在大雾天,设备便会发生晃闪;当雷雨天气出现时,设备则有可能会出现突然故障;当暴风、龙卷风等天气出现时,一些杂物、引线等则会被吹起,出现缠绕等情况。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严格监督与落实。

2 变电运维管理中的预控措施

2.1 完善各类制度,监督落实到位

针对变电运维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积极严格监督和落实。对于作业卡、设备操作卡以及巡视卡,需要重点关注并落实执行。首先,必须提高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做好生产基础工作,对于每一步的操作必须严格规范。其次,在日常生产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考核,认真做好每项工作内容。量化和细化工作中的每个操作事项,保证其能有序开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准则,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各管理机制平稳正常运作,从而保证变电运维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规范操作行为

2.2.1 加强日常培训工作,重点做好岗位培训。在日常倒闸工作时,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三交底”的专业要求去约束自身行为。首先,站管人员与工作负责人交底。前一日下午时段或者晚上,对于次日有操作计划的,各变电运维工作站的管理人员必须将次日工作内容包括配合项目、操作内容、操作票、预令和次日需要使用的设备、值班人员的情况、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验收设备时的注意事项等情况做好记录,写在工作日志中,并向工作负责人进行汇报交底。其次,工作负责人与操作人员交底。工作负责人应将上述站管人员交底的事宜转述给值班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最后,现场管理人员与站管人员交底。在前一日下午时段或者晚上,现场管理人员与站管人员就交底事宜进行沟通,并对运维工作站的相关情况进行询问,监督落实各项工作。

2.2.2 做好二次直流回路的运维技术。继电保护装置的投入或者停用,需要根据当值的调度指令来执行。如果认为继电保护装置会发生误动危险,停用的同时需要向有关调度进行汇报,说明情况。日常运作情况下,不允许没有保护运行措施的电气设备运行。流变二次回路不得开路,压变二次回路不得短路也不允许并列。工作负责人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校检修工作进行书面评论,当书面评论是“可以投入运行”时才能

使用。

2.3 全面实施精益化设备巡视

完善设备巡视卡并落实执行,尤其当异常天气发生时,更要做好巡视检查工作。大风天气时,应重点巡视检查有没有异物搭挂在户外设备上,设备导线上的热缩材料有没有脱落或者松动等情况。雷雨天气时,应重点巡视检查避雷器和避雷针是否完好接引地下线,并核对和记录下全站的壁垒设备运作情况。绝缘子和瓷绝缘是否有裂纹和放电痕迹。冰雪天气时,巡视的重点工作是检查接点处是否发热,设备是否存在电晕和放电爬弧现象,导线的松弛度和设备以及引线是否结冰等情况。冰雹天气时主要检查设备的瓷绝缘有没有受到损害。大雾天气时,最主要的巡视工作就是检查瓷绝缘是否放电打火以及设备是否电晕和放电爬弧。通过巡视检查发现的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一一处理。

2.4 落实措施,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

稳定整合全过程业务和重组人员并保证现有业务生产的有序正常开展,确保电网安全生产和生产秩序正常,必须积极落实变电运维管理过程中的预控措施,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措施方案,改变原有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将变电运维人员和检修人员融合起来,逐步实现设备巡视、带点检测、倒闸操作和维护性检修业务等运维工作的统一管理实施,以提高变电运维工作的效率。

3 结语

事实证明,做好变电运维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不仅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维护好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运用逆向思维对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进行条理清晰的分析,并规划出有效可行的预控策略。要想避免违章事故的发生,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并监督落实各项制度,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规范其操作行为,实施精益化设备巡视,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这样才能进行实质性的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 邵军.论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2] 李云启.关于变电运维中危险点控制的分析[J].科技视界,2012,(30).

[3] 邢巍.论电气设备倒闸操作的危险及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第8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 电源; 变更点; 品质事故;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TN60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22?0160?03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change of power products

ZHANG Xia1, LIU Hong?bo2

(1. Dongguan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Dongguan 523413, China; 2.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supply products with short life cycle lead to the quick change in design and frequent changes in actual production. The chang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ower supply products will cause the occurrence of quality accidents, production stopping or idle stock, so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n the change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product process changes on product quality and cost is analyzed. The emphasis for management of different changes are summarized to prevent the quality accident and the waste by taking measures in advance,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s,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customers.

Keywords: power supply; product change;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0 引 言

电源产品作为一种传统制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1]。其中电源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加推动了相关电子设备及元器件的发展[2]。而家电电源产品目前设计生产的周期平均为1.5年,这种产品周期短的特性造成了设计变更迅速、实际生产变更频繁的特点。而在产品生产中的变更很有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需要通过对电源产品变更点加强管理,以此预防变更后可能发生的品质事故,确保最终电源产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1 电源产品变更的原因和分类

1.1 变更原因

电源产品变更点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来自以下方面:来自客户的要求,比如客户自身电源配套产品的变动、客户处发生品质不合格需要改进、为了满足客户数量和交货日程而增加或更换生产地的变更。电源生产商内部的改进,比如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变更,为了改进工程品质的变更。此外还有为了满足环境法律法规对环境有害物质管控的变更等。

1.2 变更分类

1.2.1 4M1E变更分类

变更按照4M1E可分为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五方面的变更。

人的变更是指影响生产品质的人力的变更,包含核心工程和特殊工程的检查者、生产部门长、品质部门长、设计技术部门长的变更,或者是生产的新作业者超过50%的变更等。但随着上岗培训的持续完善、关键岗位人员后备人员的选拔培训、各个岗位职责以及工作内容的明确和完善、电源产品检测技术的提高,即使存在人的变更,生产和品质方面都可以管控。因此人的变更通常较少在变更点中发生。

设备的变更主要包括电源的制造及检查设备规格变更、测定设备的变更。由于电源生产设备技术较为成熟,生产中设备的变更较少发生。

材料的变更包括电源产品上材料增加或者删除、材料的材质变更、材料设计规格变更、材料储存期变更、供应商变更、主要资材及静电敏感资材包装变更等。其中供应商变更和作为主要资材的印刷电路板发生设计变更较频繁。方法的变更具体包括工艺流程变更和作业方法的变更。在日常生产中经常发生。

环境的变更即制造环境的变更,如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静电等变更。此类变更在电源生产别少,但生产地变更较为频繁。因此常见的变更为供应商变更、材料的设计变更、工艺流程变更、生产地变更等。

1.2.2 变更等级分类

变更按照对品质的影响程度进行等级分类,以便区分管控。

A级分类为对品质有重要影响的变更,包括需要信赖性试验的变更事项、需要检讨产品安全的变更事项、需要客户承认的变更事项中对制品的性能产生影响的事项、其他重要资材的变更及技术要求提高的变更事项、环境有害物质关联成份的变更事项等。

B级分类为对品质一般影响的变更,包括生产中关联部门合议必要的变更事项、需要验证性能或外观等项目的单品或组立品、需要量产工程适用结果检证变更事项等。

C级分类为对品质有较少影响的变更事项,比如简单技术资料变更、以试验结果验证可以变更的变更事项等。

D级分类为其他不需要品质验证可以及时变更的变更事项。比如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BOM)发生录入错误的修改等。

2 电源产品变更的影响

某公司家电电源产品平均每个月生产的型号有218个,有6个生产地,每个生产地的机种个数从20个到72个不等。其中2个以上的生产地生产的机种有23个,占到全部生产机种的10.6%。正常工作日每天至少有1个机种发生变更。变更发生如此频繁,造成对品质和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2.1 变更对品质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变更存在不同的品质隐患。频繁发生变更时,容易发生品质事故。

设计变更曾发生过供应商没有收到设计变更资料延迟变更,或者送货漏送样品和受检资料,开发无法配布样品给品质受检,导致变更后品生产延后,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商送货变更前品与变更后品混装,受检抽检时没有发现,投入生产后变更前品与变更后品混合;新供应商材料变更后品没有标识或者标识不符要求,造成生产没有区分管理。

材料变更时,配套变更的材料数量不一致易造成混装。生产地变更时,易造成同一机种,不同生产地变更点导入时间不一致,生产后的电源成品不能完全按照变更前后品先入先出。

以上变更在同一机种同时发生时,将增大品质隐患。

2.2 变更对成本的影响

变更后没有按时送合格品材料入库,易造成产线该材料紧张甚至不足,当可以转生产备用机种时,机种交替需要时间,造成等待的浪费。无法转生产其他机种时,会存在生产线停线的浪费。

发生变更混装是在公司内部则导致需要手动返修,浪费人力物力。若流向客户端,则不止是退货返回交换,造成严重后果的必将遭到客户的索赔,与公司名誉也是极大的损失。

生产地变更时,变更前的材料重新调配生产地可进行生产,但变更前品没有及时返回而变更后品已经使用是,变更前品将成为呆料。

3 变更管理的流程

变更流程的管理是在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系统上实施的,各部门赋予不同的查询权限,部门别指定专门负责人开通修改权限,更新和共享各部门信息和数据。以此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跟踪性[3?4]。

3.1 工程变更要求

首先由生产、开发、技术、品质或营业部门根据客户或者内部改进需求等发起工程变更要求(Engineer Change Request,ECR)。ECR需要包含标题、变更要求事由、制品ECR发议部门长、ECR检讨者、ECR检讨部门长。对ECR内容进行检讨,检讨时需要追加制品、型号、变更管理项目、类型、变更管理者、阶段、重要度、变更目的、在库处理、适用预想日、顾客承认、变更前后差异点。判断变更为没有必要时可否决,必要时则通过内部审核进入下一环节[5]。

3.2 工程变更指令

接下来进行工程变更要求(Engineer change request,ECR)时必须包含的内容,除了ECR检讨的项目,还有合议者、决裁者、临时通知适用负责人、检讨及评价者、信赖性评价、有效性验证。有材料变更时需要与购买部门协商变更适用日期,并确认变更品是否包含环境有害物质。变更时需要检讨的资料包含变更前后的品质分析资料、材料规格、图面、信赖性试验结果等。同时要评价设计变更对电源产品产生的影响。变更内容有遗漏时不能进行ECO。

ECO通过审核时,变更管理者检讨是否要修改BOM,必要时同时修改BOM。

重要度为A、B或C级的变更提交时需要变更管理委员会(Process Change Control Board,PCCB)进行评价审核、会签等。关联人员送报给技术部门检讨和相关部门合议,在检讨过程中应确认必要的培训,治具设备仪器和相关作业标准均已准备完毕。

3.3 工程变更通知

ECO结束后进入工程变更要求(Engineer Change Request,ECR)阶段,紧急特殊情况,比如生产样品,可在ECO后立即工程临时变动公告(Temporary Engineer Change Notice,TECN)。

3.4 变更点适用

各部门按照部门业务权限指责实施变更,在工程适用时要及时进行追踪识别管理。

首先变更点适用的产品批次要与变更前分开,区分管理。

其次生产部门在变更品上要贴“变更初物”标签送至出货检查处,“变更点管理台帐”上要记录管理实际适用日期。追踪性及识别管理只适用于最初的产品批次。

变更点适用时根据变更管理判断是否通报顾客,通报时根据事先与顾客协议的结果实施通报,即使得到顾客事先承认而变更的事项也要送货时通报。初物检查书的作成及送货时的顾客通报,由品质部门实施, 变更初物标签由包装工程粘贴,根据制品不同可进行调整。

变更了的电源产品在出货检查时,需要确认变更内容与产品是否一致,不一致时中止检查。变更事项不需要通报顾客时,将附着的变更初物标签撕掉。最终适用结果需要反馈给PCCB,形成变更点管理记录。

3.5 有效性评价

一般根据变更管理项目要求进行有效性检证,重要度为A或B级的变更必须进行有效性检证并进行记录。有效性评价结果没有合格时根据工程异常处理程序进行业务处理,并结束该变更点的管理。

有效性评价根据变更项目的类型不同。设备的变更是根据该工程的工程不良率, 设备的变动率来进行评价。材料的变更是按照变更材料产生影响的品质水准来进行评价。方法的变更是根据适用方法变更工程的工程不良率或制程能力指数来进行评价。

评价结束后,评价数据在PDM中按照日期、机种、ECO号码整理归档,以便日后追溯查询。

4 不同变更点的管理重点

设计变更一定要确认供应商是否收到承认书。供应商收到承认书后生产前应确认版本。承认书可设置与PDM系统连接,PDM中承认完了后,由系统自动发送至供应商指定的邮箱。通过系统自动发送以免遗漏。系统已经适用的变更点,供应商关联者确认是否可以查看。新供应商承认时追加变更点关联的培训,学习变更点管理规则,避免没有变更标识或者标识不符规格要求。材料的设计变更,要考虑配套材料,选取其中最贵重、最便于控制的材料来进行管控。统计在库时,一定要不同生产地的材料数量、半成品数量和完成品数量。PCCB会议中应清楚标注是否配套变更,务必通报在库资材、变更前产品数量和处理方案。

生产地变更时,尽量在供应商变更、材料变更、工艺流程变更等变更完了在进行。同种型号的机种尽量集中在一个生产地生产。优先提高嫁动率调配不同型号给其他生产地,或扩充生产地的生产能力,而不是追加同一型号的生产地。

5 结 语

在变更频繁发生时,通过完善的变更管理快速对应变更,避免产生品质事故和发生停产或者呆料等,以此控制质量和成本。此外变更点管理更需要强调前瞻性,防范与未然,通过有效的变更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技术能力[6],尽量减少非客户和非法规性需求的变更。

参考文献

[1] 汪杰.伟创力电源市场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 常山.常用电源技术标准概述[J].电子测试,2007(12):29?31.

[3] 赵小羽,成艾国.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工程更改管理实施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17):29?32.

[4] 王健.基于PDM的工程变更管理在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6):81?83.

第9篇:便利店的管理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6-0146-02

电能计量工作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水平,提升电能计量工作的管理质量进而提升电能计量工作的质量,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有着非常有益的帮助。当前阶段我国电力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内容逐渐增多,管理的压力越来越重,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仍然应该加强对电能计量工作的重视,确定电能计量管理刚工作在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位置,针对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优化和整改,促使电能计量工作始终保持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进而有效的保证电能计量工作为电力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提高电力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形象。

1 当前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将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问题具体分为管理因素以及技术因素两部分内容。

1.1 管理因素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缺乏对电能计量工作的完善管理制度一直是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电能计量工作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专业形象,然而在部分电力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电能计量工作的工作规程、工作内容、工作要求以及具体的工作技术等等没有做好相关的管理规定工作,导致工作人员在电能计量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散漫的工作态度,对电能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束手束脚不能及时的进行整改,也导致了电能计量工作的监督工作因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依据而无法取得有效的监督效果,导致电能计量工作整体的质量不高。

此外,电力企业在进行电能计量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对电能计量的相关单位的权责义务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和标记,使电力企业的各个单位在进行电能计量工作时乱作一团,不知所措或者在发生电能计量工作失误时你推我卸,不愿意承担相应的电能计量责任,导致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无法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对电能计量工作的混乱情况也就不能取得相关的改善效果。

1.2 技术因素存在的问题

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前阶段对电能计量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技术性失误无法做到有效的清楚进而导致客户与电力企业在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纠纷问题。

具体来讲,电能在供送和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同时还会产生相应的电力谐波对用户的用电过程造成不利的影响,电力企业目前缺乏有效的对这种损耗进行治理的技术措施。而且在电能计量工作的完成过程中,电能测量仪器由于老化、陈旧等原因造成的电能计量结果不够精确或者电能计量结果存在误差等,都为电能计量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些影响。

2 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解决措施

2.1 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制度的构建和贯彻执行

电力企业务必要对电能计量工作的正常实施制定相应的实践性、合理性、科学性俱有的电能计量管理制度,电能计量管理制度应该涵盖电能计量工作人员的工作守则、操作守则、执行工艺、具体流程、工作要求以及其他与电能计量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对电能计量工作中各个岗位个各个部门应该背负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对表现优秀的岗位和员工制定一定的奖励措施,对表现较差的岗位和员工则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加强对电能计量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保证电能计量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对电能计量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电能计量工作的质量能够因为电能计量管理制度而得到相应的提升。

同时,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对电力企业日常工作中与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相关的部门和岗位的有效串联和联系,加强各个岗位员工之间的协调与运作,保证电能计量工作能够快速有效的完成。

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强对电能计量管理制度贯彻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工作,对电能计量管理制度存在中凸显的问题进行改正和优化设计,对电能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电能计量工作能够取得圆满的成果。

2.2 加强电能计量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工作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力计量工作中运用到的技术措施的研发和引进工作,对当前电力供送过程中的电力谐波以及电力损耗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减小其对用户用电过程中的不利影响。

加强对新型电力测量仪器的研发工作,要求新型电力测量设备能够具有更高的精确性,能够适应电力计量工作简单操作的需要,同时能够不受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高超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精准性,从而保证电能计量工作的质量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阶段,促进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和谐沟通,保证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树立电力企业的优秀服务形象。

2.3 加强对电能计量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

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加强电能计量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工作素质培训。

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对电能计量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技术熟练性进行培训,对电能计量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性误差记录成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

其次,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电能测量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要求和培训,在电能计量管理制度中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作出明确的要求。

以电能计量的服务流程为例,电力企业应该针对工作人员在电能计量的服务过程中对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以及具体操作进行具体的规定和清晰的描述,使工作人员明确的知晓其在电能计量工作中的所作所为的标准,进而保证工作人员在电能计量工作中能够树立一个专业、公平、及时的工作形象,保证工作人员在电能计量工作中没有出现相关的工作差错,保证电能计量的工作质量。

3 结 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设,保证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电能计量能够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