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求实精神。
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解放思想,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因此,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
2、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要求一切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经验基础上,以可检验的科学事实为出发点,运用公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完成科学理论的构建。实证精神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在思考和研究中尽力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须满足普遍性的要求,即,客观知识必须是能够重复检验的公共知识,而不是个体的体验。实证精神,就是尊重事实、诚实正直,并进行符合逻辑的思维,是科学的重要品质。
3、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单靠聪明的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坚韧精神,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科学精神是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往今来,任何一项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经历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不断探索真理、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坚持真理这样一个艰难过程。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科学家们正是凭着锲而不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可以凭借智慧和知识把握自然对象,甚至控制自然过程。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科学认识的过程和对象十分复杂,单凭直观、感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人们必须仰仗理性思维才能超越此岸世界并最终达到彼岸世界。提倡科学的理性,就要反对盲从和迷信。崇尚理性思考,绝非简单拒绝或否认人们的非理性的精神世界。人们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追求理性和真,而且追求情感、信仰,追求美和善、意义和价值。但是,如果失却了健全理性的导引或调节,人们就容易迷失方向,就会陷入迷茫,就会产生思想和行动的盲目性、自发性。
5、创新精神。
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科学领域之所以不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之所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创新。因此,科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和革命,在于不断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理解。科学的突破和创新往往要受到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精神。在科学研究中要敢于根据事实提出与以往不同的见解,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无不是一种创造思维的结果,比如,“场”的概念的建立,“黑洞”的发现等。实践证明,思维的转变、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往往会打开一条新的通道,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
6、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由求实精神引申而来,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决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不迷信权威。合理怀疑是科学理性的天性,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在科学理性面前,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怀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缺乏怀疑精神,容易导致盲目轻信。怀疑精神是批判精神的前导,批判精神是怀疑精神的延伸。没有合理的怀疑,就没有科学的批判;而没有科学的批判,就没有科学的建树。新思想是在对旧思想的否定中诞生的,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当然,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绝对否定,而是辩证的扬弃。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7、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必备的基本要求。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要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能实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所以,对于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对于社会而言,则必须具备民主精神。民主是科学发育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民主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随声附和,或为了迎合某种需要而随意编织自己的见解是与科学精神决不相容的。
秦建国,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部队经历中高原缺氧给战友带来的痛苦和死亡,使他萌发了一生的科研梦,在科研追梦的道路上,他历经坎坷坚持科研30多年,最终他宣称发现了人体新的呼吸理论,并根据自己发现的呼吸理论,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了产品,投入到了社会。在秦建国看来,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品,造福于人类和国家,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
刘合群,力网理论创造者,他把哲学理论融入到中医学当中,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医学认知。多学科的知识交叉,助推了他的科研创新,业内人士评价他提出的“力网理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充实和发展,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飞跃。
科学发展的道路时常颠簸难行,因为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挑战我们的认知和判断,也常使人们产生怀疑和否定。这期杂志的选题中出现的新观点、新理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夸张学说,亦或是“旧闻翻新”,甚至是伪科学?
其间,个别媒体的“推波助澜”更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为什么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会沦为骗子们以售其奸的“工具”,让新闻防线一再失守?为什么媒体会将反科学的言论、行径纳入新闻专题、名牌栏目,致使谬种流传?为什么一向敏感的新闻人会对虚无飘缈的“超自然力”盲目迷信?为什么媒体对神乎其神的骗人伎俩毫不质疑,失去了起码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辨?为什么“神仙”头上的光环已经褪却,而媒体人士却仍然坚称自己看到的都是“真实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什么是真实?难道有了公证机关的“现场公证”,“水下闲气”等所谓“道家神通”就成了真实?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江湖巨骗们的弥天大谎,之所以能颠倒众生,就是因为戴着“真理”的假面、披着“科学”的外衣。戳穿伪装的利器只有一个,那就是“科学精神”;而质疑和追问正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只有抽丝剥茧、去伪存真,透过表象揭示事物本质的事实才是真实,反之就是虚妄和假象。
在世界媒体峰会上曾经呼吁:“要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精神”统领和指导新闻实践。而所有急功近利、作风浮夸、一味追求轰动效应的做法,都不可能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科学是使人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我在科学方面所作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关键词]:课程整合;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院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自理信息的能力。”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勿庸置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成了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的工具,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特别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构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信息时代需求的整合型教学,成了当务之急。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继承传统学科教学富含人文素养优势,同时又展现时代科学精神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
一、课程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需要
什么是科学精神?简单地说,科学院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院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在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社会,科学精神表现为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包容的协作精神和执著不懈的敬业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社会与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性认识,它用来规范、指导、约束人类社会与人自身的各项活动。集中表现为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反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类高尚的、善良的、健康的精神。现代社会倡导弘扬人文精神,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努力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努力使客观的现实社会适合人的主体需求和满足,同时还要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人类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打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烙印,它们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完善和升华。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喻为一只前进中的舟船的话,那么科学院精神与人文精神则是它的双浆。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整合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则为课程整合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则为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承载科学精神的信息技术与蕴涵人文素养的传统教学相互整合,成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课程整合如何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双重教学目标: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整合的首要任务是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教授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互动的师生与教学关系,使教学活动成为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人----人、人----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信息的交流与升华,从而实现知识的积累与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核心,培养学习者高尚的人文素养依然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而科学精神则成了现代教育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成功的课程整合在以下四方面体现着这两种精神的融合。
1、以提高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自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从授课方式到授课内容,都出现了跳跃式的进步。课程整合适应了时代变化的要求,探索并建立一种通过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自主发现、探求学习,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指标的操作与实现: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参与设计并制订学习进度与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会自主发现、探究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习者这种良好的理性精神与学习意识,既有利于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的形成,也顺应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2、以提高信息研判、表达交流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从单纯的课堂教学走向开放的整合型号教学,学生面临的不再是简单而有限的书本知识,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再像小鸟喂食一样精挑细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我们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现有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整,学生对信息的研判与再创造能力必须得到迅速的提高。课程整合在实现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训练:
(1)信息分析,从丰富的信息中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参照老师或自己制订的学习目标判断其可信度,并对起初有用的部分进行分类;
(2)信息加工,将从不同中渠道获取的同类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3)信息创新,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关联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现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结论,形成新的资料信息;
(4)信息交流,在传统的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面向其他受众与学习伙伴,就某些问题或观点进行联系、协作、沟通、学习,在交流中实现自身与他人文化素养的双向提高。
在信息的分析与加工阶段,批判地处理信息是学习者科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对信息的检索方略,对所要利用的信息源,对所获得的信息内容都能进行逐一的评估;在接受信息之前,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与陈述的准确性,能够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而在信息的创新与交流阶段,科学地处理信息则是学习者人文精神的重要特征,创设富有人性化特征的新的信息源,在信息交流中实现平等对待、协作互通、共同促进。这些精神的形成不仅要通过信息技术技能训练来培养,还要通过加强科学的分析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实现。这是求知、求是、求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贯穿着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它要求学习者对形形的信息知识决不盲目地相信和接受,通过独立思考,理性思维,以一种合理的、怀疑的态度,让它们在科学理性的批判和审查面前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同时还要求学习者能够有理有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囿于原有的知识框架,创造性地进行人文知识的交流与学习。
3、以提高交互合作学习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什么是学习?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对传统的“学习”提出了质疑。课程整合后,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直接交流,而是一个交互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被教育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成了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为交互合作学习提供了支撑平台,它支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课堂不再是获得答案的唯一地方,在协作交流的环境中,学习者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通过竞争、协同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集思广益,最终完成任务。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没有课堂和时间的限制,有的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竞争或学习伙伴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协商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习者的民主参与和自主活动,有利于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习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是认知发展和学习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学习者身心发展和学习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元素。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合作学习的互动观是一咱先进科学的互动观,是对现代教学互动理论的发展。它让学习者在互动与交流中“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充分发爱国学习者的潜能,对人的认识、情感、技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学习者认知过程的重建,提高学习者思维的自由性、灵活性,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增强学习者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归属感、亲近感与依赖感,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协作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其表现出来的自发性、合作性、高效性、交互性、多样性一直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望尘莫及的。
4、以提高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整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它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与其相适应。课程整合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传统的教育评价实现了质的突破。
(1)强化了自我评价与调整,新课程标准指出“自我评价是体现学生评价中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认知心理学也认为,学生自我评价与调整是其综合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习者在起点时就明确知道自己在达到终点时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自己在学习的进程中不断与评价标准和内容对照,并通过在终点进行达标与否的评价、反思、调整,最终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自我评价与调整既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目标。课程整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一步,学习成了学生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2)关注了个体差异,传统的教学评价热衷于分数排队,比较强弱胜负,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因此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取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有鉴于此,课程整合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它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的全新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学习群体之间的竞争,使得整个评价的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达向大家合作达标。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学生提高的目标。这样的评价体系具有很浓厚的人性化的色彩,它把学生的利益与需要放在了第一位,这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与人性化。
三、课程整合贯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义
1、课程发展的需要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真正的知识理解与学习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依赖于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满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需要,这种环境是单纯的课堂教学难以企及也无法实现的。因此,传统的课程教学发展到今天,需要对自身进行革命性的变革,需要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引进来、融化掉,并使其最终成为课程教学发展与突破的动力和保障。
现代教育和课程理念的发展需要突破“讲授”和“课堂”这两个狭小的概念,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色彩应该越来越浓厚。首先,我们培养的是适应时展需要的,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知识型人才,决不是一台仅仅可以产生动力的机器;其次,学习不是个体实践的过程,而应该是与社会的融合统一,是与社会文化生活整合为有机整体的和谐、自由、幸福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整合,促进了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模式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向教学生产力的转化,其信息化、民主化、科学化、人文化等丰富的内涵是传统的课程教学所不具备的。因此,课程整合贯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课程发展自身的实际需要。
2、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21世纪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研讨会”上,很多教育专家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有各自独立的价值与功能,是统一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两个不同侧面。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和个人精神完善必不可少的条件。”应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实现发展型号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受教育者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真正目标。而这个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只有二者浑然一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全面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人。
3、时展的需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追求真理、立志报国、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一代,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强烈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整合”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才刚刚起步,它本身也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教、学双方与整个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需要实施操作者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它既是基础,又是目标,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注入学生的素质,才能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也才能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实现民族复兴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2.(1)
4、冯秀琪.徐红彩.浅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的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1.(5)
5、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
6、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与实践----访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03.(3)
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8、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对策
一、 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表现在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它是科学的灵魂,是科学活动的理想原则,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思想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科学精神反映了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培育民族“科学精神”,可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群众基础,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却普遍缺失。五四时期,“科学”和“民主”是革命的旗帜和口号,迄今为止,并没有彻底完成。也就是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并未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并未深入人心;科学理性的决策机制,社会体制并未完善。
基于历史的思考和现实的发展,深刻指出:“‘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 在科学技术的物质成就充分彰显的今天,科学精神作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当代中国,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已渐成社会风尚。但是,这并不代表科学精神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了社会大众之中,很多领域令人堪忧。相较之下,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精神的缺失问题突出。
二、 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
现阶段的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并不乐观,出现了譬如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人云亦云、缺乏探索精神等等的现象。
1.现状概述:现阶段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的几个显著表现:
(1) 实践型的科学精神缺失:文科大学生基于自身专业性质的影响,一般都以死记硬背、浮于理论的方式去“获取“科学知识,只会“纸上谈兵”、“嘴上功夫”,却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并不能准确而深刻地将科学融入自己的脑海,所获得的只是知识的表面而不是实质。
(2) 创新型的科学精神缺失:高校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身学校实际与现实条件采取各种形式的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容乐观。可能由于文科生自身专业的特性限制,没有积极的独立思考,更不会标新立异,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创新是天才才能创造的奇迹,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创新。缺乏创新欲望是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3) 协作型的科学精神缺失:文科大学生大多采取以个人为单位的学习方式,独自“钻研”、“啃咬”书本,没有强烈的协作探究意识,而事实上,科学不是独立的,它是各类知识、各门学科、各种思想的交汇融合,只凭一己之力,很难有更大的突破与收获。
(4) 求实型的科学精神缺失:当前高校中,很多学生“拿来主义”思想严重,缺乏客观求实的精神。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平时不认真听讲,弄虚作假、篡改数据、伪造事实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抄袭剽窃,掠人之美占为己有;有的投机取巧,自我吹嘘肆意夸张。当今大学生浮躁心理严重,与科学精神的求真务实相背离。
2.原因分析:
(1)首先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滞后,没有适应时代需要而适时改进教育材料、方式及内容以达到有效培育并提高高校生的进取精神、消弱甚至消除自我主义的效果。
(2)其次,教学模式落后,仍然是传统的说教式的,填鸭式的,这种单一模式长期不变。课堂上教师讨论问题经常是全称式的判断,或举一些特例来说明问题,缺乏普遍的人文关怀和科学论证,无法很好的促进合作精神的培育。
(3)再来当然还是学生自身问题,很多高校生都属于高分低能型,不能确立自己的立场,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声音或是现象的干扰和影响。
(4)最后,社会原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很大一部分文科生也只是带着急功近利的盲目去追逐更高学历或证书而并非是对科学文化本身的执着。
三、 针对现状提出对策
鉴于上述现状与原因的分析,我们则要立足于现实的问题,结合实际的需要,思考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改变我国现阶段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现状。
1.学生自身
(1)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包括科学能力,科学品质。要求高校文科生培养获取有效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自身创新的能力,在获取已有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进行自我激励与暗示。
(2)培养自身科学创造能力。积极参加动手操作和科技创造活动,让自己感受实践所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提高自己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
2.教师团队
(1)改变说教式教学模式。课堂本就可以在轻松自在的情境下进行教学,更加可以将实践操作结合到课堂之中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设备、场所,让学生主动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并予以细心指导。
(2)加强思想政治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科学精神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蕴含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之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怀疑批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环境
(1)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校内外舆论的正面导向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培育起着强化作用。在校园中,应选取知识渊博、作风严谨、执着追求、成果卓著的大学者作为楷模、典范,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学术气氛,着力体现重理性、重实证、重客观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理念,让学生从效仿到内化。
(2)学校还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学科学的团体活动,举办科技节、科普讲座、科学知识竞赛、科学知识辩论赛、科技周、科技月等多种科学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其受到浓厚的校园科学文化氛围的陶冶,从而培养自己的科学意识和精神。(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参考文献:
期刊类:
[1] 秦静良 文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机制浅探 《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4)
[2] 李峰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常熟高专学报:2002(6).
高校科学营清华大学分营从8月4日开营,至8月10日闭营,历时7天,为了达到“提升科学素养,锤炼创新能力,感悟清华精神”的主旨目标,清华大学设计了丰富的各类活动:既有诺奖大师追忆论道,又有文理渗透的前沿讲座;既有深入实验室的动手实践,又有活跃体育场的体教结合;既有与优秀清华学生的当面交流,也有展现营员风采的作品展示,更有引导学员自主创想的创新竞赛一形式不可不谓之丰盛,内容不可不谓之充实。
@历时半年精心筹备,从生活到科技全方位示范引领营员成长
清华大学分营的筹备工作在年初就率先起步,为了能够让营员在1周的时间里收获更大,清华大学在归纳总结2011年“清华大学创新营”经验基础之上,反复调研探讨活动设置、日程安排与嘉宾邀选,以达到科学营的主旨目标。在营员生活方面,提前3个月就完成了住宿、就餐、洗浴等方面的物资准备,尽早做好后勤筹备工作。
科学营的组织实施工作由清华大学团委具体负责,除去校团委的教师与学生干部外,科学营还面向全校招募了一批优秀学生,作为各班的带班辅导员和科技辅导员,分别负责某一个班级的生活管理与科技创新。其中,科技辅导员绝大多数来自清华大学兴趣团队和“科技创新、星火燎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学业和学术上都有着优秀的成绩,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过深入地探索,具备丰富的经验。
辅导员是营员在科学营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行为举止,都代表着清华学生的形象和作风,也将对营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辅导员的遴选和培训工作是清华大学分营筹备阶段的重要工作,通过长周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全营的辅导员无论是在工作态度上,还是工作执行中,都有着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营员和带队教师的喜爱和赞许,很多辅导员与营员之间的联系在科学营结束后仍然十分频繁。
为了能让第一次来到清华大学的营员有更加真实深刻的体验,营员在校期间的住宿、用餐、洗浴、出行等生活条件基本与清华在校生保持一致。居住在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盖着与本科生相同的被褥;就餐于清华各大食堂,手持餐卡品味“舌尖上的清华”;或步行,或租一辆单车,穿行在偌大的清华园中,细致地探访亚洲最美的校园。
营员在短暂的1周里,无论是在教学楼、实验室,学习、动手、讨论,还是在公寓区读书、锻炼、卧谈,这种无差别的清华学生生活的体验,让高中生提前就对大学生活有着感性的、具体的认识,也使他们对未来学习有着更多的憧憬。
时值盛夏,除了为每位营员配发了3件营服,方便换洗以外,清华大学分营还为每个房间配置了空调与电蚊香,保证营员舒适的环境与优质的睡眠。
@真刀真枪探索科学,积极引导发挥营员主观能动性亲身实践
“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是清华老校长蒋南翔的重要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重视动手,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育人,在实践中成才,这是清华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优良传统。
除了各类讲座参观外,清华大学分营在活动内容设置上突出了营员动手实践的环节,将“听讲受教”与“主动探索”有机结合。
实验室科研探究课
为了增进营员对科学研究的直观了解,促进营员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清华大学分营于8月9日安排了实验室探究环节,8个不同院系的实验室参与了本次探究课程。在汽车专业教室,黄锦川老师深入浅出地向营员们讲解了发动机、车身、底盘及其构造,进而从整体讲述了汽车工作的原理。在这里,来自广西的甘燕萍第一次真正明白前后驱动与四轮驱动在构造上的区别和原理,她说:“第一次转方向盘的体验就是觉得车不听使唤,因为总来不及将方向盘打到正确的位置,这次才真正体会到轮子与方向盘之间的关系,也了解到了‘正时传送’等关键词,收获很大。”
通过实验室探究课程,营员们对科学研究有了更为亲近、更为直观的认识,也对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与基本技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将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打下牢牢的知识储备,希望将其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之中。
学员创新成果展
学生创新成果展展出科学营学员的个人科技创新作品或文科类研究作品,以供不同地区的学员进行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也邀请了清华大学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参观交流。
活动安排在科学营分营活动的8月6日上午,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有20多名营员在成果展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形式多样,展板、实物、实验、视频、ppt等,将所运用的科学原理和创新想法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同时,为了增加展示的趣味性,还特别设置了趣味答题和团队游戏两个互动区域,分别展现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广阔的知识面。展览还增加了类似游园会的趣味互动元素,而每个展区配有一枚形态各异的印章,为每位认真参观的同学盖章,而每位参观者都会领到一张清华特色的卡片,用来收集印章换取纪念品,同时参观同学还会领到2枚小标志投给最喜爱的展区。
在展示的现场,参观成果展的营员积极地与讲解员进行交流,详细地询问作品的一些情况,比如作品的知识、观念、用途等。讲解员也充分利用各种展示手段来吸引参观同学的兴趣,主动地对周围的同学讲解自己的作品,部分有实物的讲解员还进行了实际的展示。董梓煜等辽宁来的几位营员带来了小车、航模等实物,在现场展示的时候,引得大家阵阵叫好。
答题区和游戏区同样也很火暴,特别是稍有些困难的答题环节,不少营员都对科普知识有着很深的热爱,广泛的兴趣和广阔的知识面让他们对答题乐此不疲,往往是愈挫愈勇,愈战愈强。
成果展给清华校园带来了新鲜血液的热情与智慧,有很多清华学生纷纷被吸引进来,同时更有在附近做项目的清华兴趣团队成员的加入,他们还自发带来了刚调试好的四旋翼飞机进行试飞,并与营员们交流科技创新的经历和心得。
清华学生科技作品交流会与Intel ISEF获奖选手交流会
为开阔营员创新视野,促进营员与优秀创新人才交流,清华大学分营于8月7日举行了清华学生科技作品交流会和Intel ISEF获奖选手交流会。宫恩浩等6名清华学生和孟祥博等5名ISEF获奖选作为嘉宾参与了本次交流会,与营员分享他们科技创新征程上的点点滴滴。
嘉宾风采各异、表现形式多样、主持把握到位、内容易于高中生理解是两场交流会的四大特点。嘉宾有的深沉稳重,有的精于技术,有的对创新创业亦在行。音响、图片、视频使营员们目不暇接,对屏幕上的神奇充满了向往。主持人与不少嘉宾之前已是朋友,经过精心准备,引导嘉宾在整个活动中不断向听众贡献“干货”,受到营员们广泛肯定。营员们对学哥学姐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平易近人的风格也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表示将以他们为榜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基础、长才干、做贡献。
创新秀
为了促进营员间相互交流,开阔营员创新视野,锻炼营员以实际需求为依托进行创新的能力,本届科学营举办了名为“创新秀”的创新大赛。“创新秀”分两轮进行评审,在预审中,各小班在科技辅导员的引导下,通过班内展示并民主互评的方式,最终选出一件优胜作品进入“创新秀”。
在“创新秀”环节中,同学们把7天以来通过讲座学习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科学创新和奇思妙想,进行展示,互相交流。“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未来”,“E-sight下一代电子产品”,“半自动便利滑动衣柜梯”,“WILS Air云端下放与物联网的结合”,“以梭梭为例提高新疆荒漠植物成活率”,台上的营员认真讲解,台下的营员热烈提问,大礼堂里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经过一番激烈比拼,最终在15个班级里面评出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营员们表示,在参与“创新秀”这短短1周里,大家收获很多,成长很多。清华的文化和精神,科学的精神和方法,通过“创新秀”中思维的碰撞,在营员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梦想的种子。
在1周的科学营活动中,诺奖大师前沿讲座、清华各大实验室、清华优秀学生代表、百年校史等一系列具有清华特色的优势资源,都大大提升了对营员的吸引力,在不同层面帮助了营员的成长与成才。
营员感悟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 杨正航
在短短1周中,自己的眼界得到了拓展,知识面得到了丰富,使自己从高考的“狭隘”视野中跳了出来,看到了更广阔的科学世界。同时,7天也使自己结识了很多同学和老师,这份友谊我会珍藏一生。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中学 吕扬
这次科学营期间,我们辅导员给我们唱了清华老校歌,其中传达出的清华精神让我很感动,尽管1周很短,但我们常看见在深夜勤奋的学生,看见四教的灯火,看见运动场上锻炼的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我们在北大的礼堂喊了好几遍,从中的感悟虽然肤浅,却足以使我受用整个高中,感谢清华!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科学实验探究的前提,更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这里的态度不仅仅是指学生对于语、数、英三门学科的重视态度,也包括对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尊重意识。学生往往认为不需要考试的学科都是副科,所以在心态往往不重视,上课随意插话,捣乱,不认真听讲,易开小差。教师如何改变学生对科学课程的看法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科技产品的发明或科学在历史推动人类生活进步的方面入手,向学生阐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如汽车、飞机、电话的发明都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从学生年纪考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还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科学小故事,比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的秘密”“傅科制作傅科摆”等等。多方面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端正学习科学的态度。
二、关注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科学教学,常常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学习,而实验探究,注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纵观整个小学教育,用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课程很少,再加上学生的生长环境,所以学生脑海中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他们也不懂得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如何让学生慢慢学会合作学习呢?我是这么做的。
在三年级接触新班级时,一个班四十多个学生,我会把他们分成四个人一小组,一个班下来一共12个小组左右。小组人数太多,会导致教师管理起来有很大难度。怎样将班里任意四个人拼成一个小组呢?我会让学生抽签,抽到相同小动物图片的四个人,就组成一个小组。在分完组后,还要在四个人中推选出一位相对积极主动的学生担任材料管理员,负责领取材料,提醒组员。当然,前面所说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开展组内学习,比如,讨论一个科学问题时,“水和食用油有什么不同呢”,我会让组内的四个同学按1,2,3,4的顺序轮流说,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强调轮流,当别人在发言时,自己只能安静听。当组员都表达过观点后,材料管理员会将这些观点整合成小组的观点……刚开始,学生可能会不习惯这样的方式,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也会慢慢接受掌握这种学方式,并且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科学教师,一天往往要上四五节课,有时候要跨年级上课,有时候往往要从三年级跳跃到四年级,有时候还因为班级数多,对自身教学造成混乱……造成的结果就是随便遇到一个班级,简单看一下书本,就硬着头去上课了。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师自身对书本不了解,学生对课堂缺少兴趣,进一步讲就是课堂乱!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关键在于科学老师要对自身的教学精心设计。
我们在备课时,不能单单只备一节课,要从高处往低处看,从单元角度出发,备一个单元的课,知道我现在教的课,处在什么地方,前一课是什么内容,后一课又是讲什么,还有知道我今天教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学突破……科学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一个记录,简单讲就是哪个班级上到哪一课要心里有数,接下来教什么要心里有底。精心的教学设计是科学探究的指南针,为科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四、充足的探究材料
在日常教学中,常常遇到科学实验材料来不及准备或者课堂里实验材料缺乏。教师如果光凭一张嘴在讲台上讲,是很难吸引学生的学生兴趣,学生更是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科学知识。如何才能保证科学课堂有充足的实验材料呢,科学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科学老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简单讲就是可以从学生方面,发动学生去收集实验的材料。
严谨是科学的显著标志之一,表现为科学的任何结论都需要有事实为依据,离开了事实的支撑,任何科学结论都无法存在。张红霞老师认为:“科学课的核心目标是(引领学生)懂得什么是证据、怎样获得可靠的证据去解释世界。”因此,注重展示科学的客观真实性,从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科学本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是鼓励儿童在探究过程获取充分的证据。教师要把握孩子们在获取证据、数据方面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获取客观、准确、足够的证据。培养他们安静地研究、细致地观察,分清经验与观察事实,准确记录每一个信息,不随意修改;培养他们不随意丢失资料,建立“每一个数据都很重要”的认识;培养他们重视测量(实验)工具的准确性和使用工具的正确性,以确保证据来源的可靠;培养他们明确证据越充分、样本越大,与越多的事实相一致,越令人信服;培养他们采用多种方式,多人或多次重复实验,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撑自己假说的证据。正如三年级的孩子在观察了一千多片叶子之后,依然没有发现两片相同叶子的体验,才会让儿童明白证据在科学研究中有多么重要。
二是引导整理分析证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科学的结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结论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之上:实验获得充分的事实证据,逻辑推理获得理论上的证据。整理证据、数据,是一个审视收集的资料是否观察事实、选择相关数据、排除不可靠信息的过程,是一个运用批判性和逻辑性思维分析证据与解释之间关系的过程。学生应学习如何分析、总结从简单实验中得到的证据、数据,并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对结果作出解释。
二、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团队精神
现代科学十分强调团队精神。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项的、个人能做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少,大量的科学研究都需要科学家们的合作,包括不同学科与不同领域的合作。据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前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41%;第二个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65%;第三个25年,合作研究获奖人数占75%。可见,相互合作与交流成为现代科学家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从小培养小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交流的情感、态度,对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十分关键。首先要科学构建合作小组。小组人数一般4人为宜,2人也可。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精心搭配小组成员,并及时进行组间调整,力求组际的平衡。以“汇报员、记录员、材料员、计时员、噪音控制员……”身份明确组内成员分工。建立相应的小组合作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