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能源汽车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日,一辆混合动力车在上海某小区停车场自燃的消息引发了消费者对电动车是否安全的担忧。而从媒体披露的照片看,这辆汽车不仅烧得只剩下车架,而且还殃及了旁边的两辆汽车。据媒体公开报道,汽车自燃事件近年时有发生。
记者昨日采访汽车行业相关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必然趋势,电动车出现自燃现象是发展中存在的个别现象,相关企业需要加大技术攻关,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忧。而对于新车是否需要购买自燃险,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新车不必买自燃险。
车主:
停车起火烧得只剩车架
据遭遇此次自燃事件的上海市民王先生透露,去年12月,他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原价27.89万元,补贴4万元,共花了20万元,车子到手才4个月,补贴还没拿到手就发生了自燃事故。
据悉,4月9日晚上9时30分左右,王先生到小区停车场像往常一样把挡位挂好,按了一下一键启停按钮,突然看到前引擎盖处闪起了火光,慌乱中王先生只有“下车”一个念头,而在车上寻找自己的手机过程中,王先生又听到几声响声,伴随着蹿起的火苗,此后车子就开始迅猛起火,最后烧得只剩下车架。
车企:
该事件与电池没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电动车自燃多因为电池。而王先生这辆车先起火的是前引擎盖下前车舱部分,据了解,这辆车是一款油电混动SUV,并非纯电动汽车。据了解,目前事故原因尚未有定论。
记者昨日致电该企业,一位人士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调查报告,因此尚未有任何消息可以透露,但该人士明确表示,此次自燃事件与电池没有关系。
现状:
新能源车自燃并非孤例
而据公开报道,近年,电动车自燃现象并非孤例,包括全球最热门的电动车品牌特斯拉。今年1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挪威的一个充电站充电时突然起火,致使汽车被完全烧毁。2015年,6周之内先后有3辆特斯拉电动车发生燃烧事故,燃烧和锂电池有关。2014年,一辆Model S在多伦多一车库中起火,随后的调查指出问题来自于汽车的壁挂充电器。
专家:自燃仍是个别现象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吸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从而刺激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产量37.9万辆,同比增长3.5倍,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广州举行的国际电动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由于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大规模使用,但部分锂电池产品的质量在下降,事故概率在增加。他强调,对于电动车的安全风险不能忽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乔梁博士昨日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我国汽车工业的一大趋势,但目前出现的新能源汽车自燃现象并不能就说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不行,这些自燃现象仅仅是个别品牌的个别现象,不是主流现象,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忧新能源汽车的自燃问题。
建议:新车不必买自燃险
记者在采访多家保险公司后了解到,目前各大保险公司并未针对电动汽车推出特别的保险,已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在购买车险方面与传统汽车投保并没有太大差异。“自燃险是属于商业车险的一部分,都是车主自愿投保,除了交强险以外,并没有强制投保的险种。”
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也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并考虑买自燃险,对此,车险专家建议,自燃险不是必须选择,新车可不买自燃险,“毕竟自燃险是个费用比较高的险种,例如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车,自燃险保费可能要300多元,毕竟新车自燃的比例比较低,但是对于车龄比较老的车,则应该考虑购买自燃险。”
如何应对汽车自燃?
汽车维修师傅告诉记者,汽车自燃难以预料,但总有一些征兆,包括汽车启动突然出现困难或行驶中抖动明显加剧;汽车耗油量比平时突然增大,且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或者仪表盘不亮、水温过高;同时,自燃一般都有先兆,如车内突然冒黑烟、有焦煳味、橡胶煳味等。一旦出现异常,车主应立即离开汽车。
如何防范应对自燃,业内人士提醒车主,一旦闻到车内有烧焦的异味,或见到机罩盖边隙处和仪表台附近冒烟时,应迅速靠边停车熄火,同时,拨打专业的抢修电话。
其次,就是车内需要长期配备有效灭火器。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应尽快报警,并利用随车配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减少损失;如果火势变大,人员应立即撤离,以防发生爆炸;
(石家庄华电裕华供热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河北省作为钢铁、化工强省,对发展低碳经济拥有最大的潜力市场,空间极其巨大。
[
关键词 ]低碳经济;河北;企业转型;发展过程;问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52
低碳经济是目前国内和全球的热点研究问题。文章在对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低碳技术的研发等措施发展河北省的低碳经济建设。
1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现状
近几年来河北省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如有:《河北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目标方案》、《河北省“十二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指标》、《河北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按照《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2013—2017年)》,河北省到2017年煤炭消费量要比2012年净削减5000万吨,为此河北日前专门下发《河北省削减5000万吨煤炭工作方案》,重点锁定削减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煤炭用量,并以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为主,力争早日实现削减目标,为改善省会大气环境做出贡献。
河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河北省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使价值分布向低碳技术环节倾斜,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河北省政府根据当前碳排放现状及面临形势,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构筑了四大特色低碳产业体系和四大理性低碳生活模式,推出十大低碳经济支撑工程,提出五大保障措施。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河北省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2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1)能源供需矛盾较突出。河北省一次能源资源非常有限,可再生能源利用开发规模较小,能源供应基本上靠市外输入。
(2)消费结构不合理。河北省能源消费构成主要由煤炭、电力及石油制品,一次性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不高,新能源开发不足。
(3)能源发展缺乏统一管理。一是能源供需统计数据不全,不能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二是新能源的推广应用、能源利用与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工作推动不足;三是能源部分品种供应的垄断,使得相关企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3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培养全民低碳意识。这要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媒体,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体,宣传新型的消费模式,引导公众自觉做到节油、节能、节水等,减少碳排放。倡导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少用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
(2)加大投入,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北省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尽快发展低碳技术。根据河北省能源消费结构,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3)采取经济政策手段,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推行低碳经济,要在低碳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可运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作为企业,要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提升企业的形象。
(4)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提升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河北省应该加强与天津、上海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的合作,吸收它们新能源产业发展经验,通过吸收其他区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河北省要抓住机遇,打造新能源品牌,提升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保证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5)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河北省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6)建立计量体系,启动碳交易。研究确定全市碳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健全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对碳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和指标分解。开展企业碳计量人才队伍培训,推动企业实施产品碳标签。委托咨询中介机构进行调查核实,根据统计结果编制温室气体调查报告书,建立规范化年度报告制度,为政府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高智力支撑。加快对国际碳市场交易制度、定价规律的研究,探索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平台,提供供求信息和碳交易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自愿减排。借鉴世界金融机构的创新经验,开发与CDM机制相配套的金融产品,加快发展碳金融创新。
(7)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推动小汽车主要燃料向压缩天然气转化,推广汽车利用醇类燃料、合成燃料、生物柴油、替代燃料及电动汽车技术;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能源作物种植,大力推广沼气和农林废弃物气化碳化、压缩成型技术,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农村地区生活用能中的比例;加快风电开发和建设,使我省在风电建设领域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推广太阳能利用产品的应用,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集群,加快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发电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各地、各部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信息的渠道和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大力开展低碳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活动,宣传国家和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鼓励和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确保低碳概念在我省全面普及,为创造碧水蓝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换娥,李玲.河北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1).
立足高端,实现“弯道超车”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脊梁。以信息产业、机械产业、生物制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蓬勃发展,使位于中国西部的成都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底气。
2012年,成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提高到了29.4%。
积极承接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度聚集、大力改善产业发展软硬环境,是成都产业迅速发展的实现路径。
以汽车产业为例,优化产业机构,促进结构升级,淘汰低产能产业,选择高精尖技术产业,龙泉的汽车产业只与高端牵手。
一汽-大众成都公司的焊装车间内,机器轰鸣,火花闪耀,工作人员专注而陶醉。焊装部郝工介绍说:“我们的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每小时50台,是目前国内节拍最快、产能最高、工艺最先进的焊装生产线。”
2012年10月16日,一汽-大众成都发动机项目建成,“这是国内第一款能够达到欧5标准并实现量产的发动机,在轻量化、提升功率、扭矩指标以及降耗减排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准,年产能达45万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铁成说。
从产业选择到项目落地,“成都引入的是绿色、环保、低碳的产业,既能促进发展,又符合未来趋势。”成都市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成都的立足点就是高端,能够在高位切入实现“弯道超车”。
镜头转向新津县。在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内,众多厂房正逐步建成,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
新材料产业是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三大支柱之一,并成为打造产业成都,新材料布局和发展关键一环。作为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承载体,新津新材料产业园区成绩显著:2012年,促进中粮(成都)产业园等12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促进硅宝科技等19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共引进奥地利老虎涂料等项目13个。
“将功能区建成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新城。”新津县委常委、副县长左正红说,新材料产业功能区落户新津,对该县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有重大作用。
目前,该功能区已成为科技部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整个新材料产业规模更是朝着千亿级迈进。
2012年,成都工业集中度达到81.4%。高新技术产业区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含软件)、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整车研发和生产、关键零部件制造,配套发展汽车商贸、会展、娱乐等相关产业;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以发展太阳能、核能、风能为主;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以发展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稀土材料为主。功能区的高度集中为产业发展加足马力。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计算机芯片封装规模全国第一;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居中西部第一,成功获得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称号;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位居西部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等特色优势不断壮大,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成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让财富走得更近
“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这是天府新区的发展定位,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是它的发展目标,而提出这样的目标并非凭空想象。
2012年全市产业聚集度已达61.2%,高新区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经开区汽车产业、双流县新能源产业、新津县新材料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
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科学布局全域成都,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跨越发展?
双流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依托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引进了天威新能源、中光电阿波罗、汉能集团等新能源重大项目共26个,协议总投资近640亿元,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新城。
作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的新津县,引进了天威硅业、中蓝晨光等新材料产业高端企业,积极打造“成都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在集中发展的园区平台上,成都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航天航空、食品、冶金建材、汽车、光伏光电等十大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
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评价称,成都在短短十年间既推动了工业化,又调整了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同时加快了全球化、信息化进程,逐步形成了内在关联、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
关于探究性学习策略应用的思考
1.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和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
探究性学习要重视引导学生建构不同知识之间、理论与事实之间、新旧经验之间的有意义联系。例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内容笔者用了三节课完成,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展示阶段,进入实验室阶段和走向社会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九组(五人一组),给每组分别提出了如下思考提纲:
(1)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与温度息息相关的实例?
(2)根据能量守衡原理,你知道哪些能量相互转化的事实?结合吸热、放热反应,说明原因。
(3)你知道目前我国存在哪些资源浪费的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
(4)为什么说能源的利用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你预计今后人类对能源使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5)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实验,你能推测设计出类似的化学反应吗?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我们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制备选择反应条件有什么启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7)为什么现在提出要建立节约型社会?
课堂展示阶段:笔者让学生说明问题答案的来源,例如去图书馆、电脑室查找资料;到街上搞社会调查或发放问卷调查表,或随机访问等。学生们经过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对上述9个问题给出的反馈信息主要有:
(1)能量的存在形式有多种,太阳能、热、电、光、风、势、动、声、机械能等等。与温度有关的实例有:人体的温度是生命的体征之一。人类的呼吸是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所放的热量可供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电池短路后温度升高,摩擦生热,酸碱中和,燃烧和爆炸,火山爆发,市售的凉垫,电冰箱,微波炉,在雪上撒盐,使雪融化等等。
(2)根据能量守衡原理,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多余的能量将以热的形式放出。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不足的能量将由外界加热得到。
(3)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化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上。
4和7能源利用率的高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要求是:可再生、无污染。新能源时代会将核能、太阳能、氢能成为主要的能源。在能源的利用上,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建立节约型社会。
5 和6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如:活泼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Na、Zn ),学生提出了在制备NH3的时候,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和浓氨水,用固体氢氧化钠溶水放热来代替热源。用冰盐固体对某些反应进行降温等。
2.以教材为载体,以实验为途径,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进入实验室阶段:笔者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认真分析了学生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大胆尝试自己所设计的实验。以下列举的为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学生实验:
第一组:具有明显放热现象的情况:
(1)活泼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Na、Zn、Al)
(2)金属氧化物(CaO、Na2O)与水的反应,NaOH、Ca(OH)2固体溶于水
(3)浓H2SO4的稀释
(4)NaOH和H2SO4的中和
第二组:具有明显吸热现象的情况:
(1)NH4Cl固体溶于水,碳酸钠固体溶于水
(2)把10克NH4Cl固体和20克Ba(OH)2固体混合,迅拌
第三组:吸热、放热现象不明显的情况:
(1)把NaCl溶于水
(2)把一个放热反应的实验和一个吸热反应的实验合在一起做,(如CaO和NH4Cl同时溶于水)。
学生对化学反应中所体现出来的能量变化,兴趣盎然。此时笔者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得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一般规律。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一切化学反应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关键词:汽车产业;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对策
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指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则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有效政策,保持我国汽车产业的科学发展。
一、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汽车产业的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制造规模上从1978年的14.9万辆到2007年的888.3万辆,30年汽车产量增长近60倍;在市场规模上从1981年的187.3万辆到2007年的4358.3万辆,26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了23倍。私人轿车拥有量从1.93万辆到2007年的2316.9万辆,22年增长1200倍;在经营规模上从1980年的88.43亿元到2007年的17242.02亿元,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27年增长195倍。利润总额从1991年的44.17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27.04亿元,增长23倍。
(二)自主品牌有了新的突破
在载货车和客车领域,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仍占有主导地位。2004年自主品牌载货车占有率为94.2%,自主品牌客车的市场份额为95.2%。在轿车领域,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多达几十种,目前自主品牌轿车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6%左右。
(三)汽车金融和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中国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余额743亿元,股份制银行余额311亿元,汽车金融公司余额318亿元;国内汽车和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短期融资券217亿元,中期票据20亿元。2006年我国财产保险收入1509.4亿元,车险保费收入1075亿元,比例为71%。车险已成为我国财产保险中的第一大险种。
(四)汽车产业人才数量增加
据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显示:各类汽车企业共有职工169.3万人,其中技术工程人员20万。在人才数量增加的同时,汽车企业也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例,近几年选派1188名专业技术人员和224名高技能人才出国进行培训,提升了人才的质量。
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汽车产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第三大生产国、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潜在市场。汽车产业已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汽车产业的结构不合理
1、汽车企业数量过多,市场占有率不平衡。2008年我国汽车整车企业达到130多家,销量排名前10位的汽车企业年销售782.0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
2、产业集中度逐年下降。2000年全国产销量最大的10家乘用车企业市场占有率为99.25%,2005年为68.11%,2008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汽车327.8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
3、汽车合资企业的数量过多,资本过大。根据2003 年11月的数据显示,外资、民资等社会资本已占汽车工业资本总构成的50 %以上,虽然在卡车领域国有资本仍占主流,但乘用车几乎是合资或外资品牌的天下。
4、在合资的汽车企业中外方掌握着控制权。虽然国家规定在整车和发动机合资企业中,外方所占股份不得高于50%,但实际上我国合资企业的控制权普遍为跨国汽车公司所掌握。
5、外资和合资品牌轿车的主导我国的汽车市场。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自主品牌的轿车销量不到30%,而且价位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中低档轿车,尤其是5万元以下的低档轿车占了近50%。
6、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滞后。我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较弱,投资严重不足,长期滞后于整车发展。
(二)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合资、引进过程中,“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思想,致使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产业发展受到了抑制,关键技术被外方公司掌控,中方和合资企业本身缺乏核心技术,汽车企业的利润率低,研发能力下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品主要以机械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创新层次和质量有待改进,国内申请汽车专利80%左右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较少;虽然多数高新技术产品已经实现本土化生产,但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外方。
(三)自主汽车品牌发展不够,民族汽车工业举步维艰
自主汽车品牌发展不够是不争的事实。暂且不论自主品牌的汽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技术和质量的可靠性、国人对其青睐程度,就以进口汽车为例:在1980-2003年的24年时间里,我国累计进口汽车266万辆,平均每年进口11万辆;进口汽车及配件共用外汇700 亿美元,平均每年花费外汇29亿美元。国际上建设一个年产30万辆的轿车生产厂,一般需要投资20亿美元,建设周期3年。按照这个标准,我国近300万辆的汽车进口量和700 多亿美元的巨额外汇资金,完全可以建成和支持几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轿车生产企业。
(四)汽车产业人才缺口仍然较大
首先是人才总量的匮乏。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技工、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都存在空缺。缺乏既懂现代汽车技术,又懂汽车管理的高素质人才;缺乏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缺乏销售、维修、二手车评估等人才。其次是我国汽车产业现有的从业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不高。据统计,外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有30%受过高等教育,而我国的这一比例还不到15%。国外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技工队伍的40%以上,而在我国仅为3.5%。再次,是研发人才短缺。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汽车研发人才一般占全行业的30%以上,而我国仅为8%。
三、我国汽车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国家政策应当扶持汽车产业的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之所以在政策上给予本国汽车产业扶持,主要是因为汽车产业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例如美国汽车产值占GDP的3%,10%的就业同汽车和交通有关。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机械工业总产值比例超过27%。2009年3月我国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不仅有基本原则和目标的规定,还有主要任务和具体的措施。几乎同时,国务院还颁布了《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以补贴的形式鼓励农民购买汽车和摩托车。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注重汽车产业人才的培养,汽车产业的发展以人为本
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我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邵奇惠指出:要高瞻远瞩,从产业战略出发思考人才工作;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汽车人才生态环境;要团结合作,共同搭建汽车人才工作平台;要深化服务,切实做实做细汽车人才工作。汽车行业应注重培养既懂业务和技术,又擅长管理和经营的人才;注重对一线工人的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注重对汽车金融、保险、维修和装饰人才的培养。汽车企业对现有的人才应当“以人为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避免“重视人才引进,轻视现有人才”的误区;企业对潜在的人才也应重视,注重从高等院校招聘毕业生。国内的汽车企业可利用本次金融危机,吸纳和储备人才。
(三)调整汽车产业结构,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汽车产业应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促进汽车企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分工专业化。《规划》支持并且积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汽车产业重组是必要的,但是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应当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我国汽车行业几次大的兼并重组,如“天一重组”、“上南合作”等都有着政府推动的背景。政府可以推动或者引导兼并重组,但不能主导甚至强行兼并重组。虽然兼并重组可以更好地集中人、财、物进行自主创新,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也会面临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管理成本的加大、人才的重新配置等一系列难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国外的一些汽车企业面临着经营的困境,甚至倒闭的危险,是否应对其兼并重组呢?其实不然,对海外企业的购并更应慎重,收购汽车公司不难,难的是收购之后的经营和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汽车服务贸易。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表明,整个汽车业的50-60%的利润是从汽车服务业中产生的。汽车企业应扩大产业延伸,全方位进入与汽车市场直接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加强汽车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汽车金融、保险、租赁等新兴汽车服务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事实上,缺少零部件工业的支撑,整车生产也是上不去的,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整车的技术水平。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要注意整车与零部件工业的协调发展。四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应注意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较大污染,尤其是汽车生产制造业对水和空气的污染较为严重。为此,国家应当关闭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小型汽车企业或配套企业,严格排放标准,加大对小排量和节能环保汽车开发、生产与销售扶持的力度,保障汽车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统筹兼顾,具体如下:统筹整车与零部件的发展;统筹民族汽车产业与合资汽车产业的发展;统筹新能源汽车与汽油汽车的发展;统筹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发展;统筹整车与零部件的进口与出口。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能只顾及速度而忽视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不是成为世界汽车的加工厂和销售地,而是要有自己的民族汽车产业,要有自己自主的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此外,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单位的和谐。汽车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支持。公司的社会责任理论与运动对现代公司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它破除了“股东至上”理论,导致了“利益相关者法律”的产生。公司不仅是股东的,也是公司债权人、公司雇员、公司供应商和客户、公司所在地社区的。因此,汽车企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职工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做到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棉,陈红.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报告出炉[N].我国汽车报,2009-03-02.
2、邵奇惠.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汽车人才队伍建设[N].我国汽车报,2009-02-02.
3、肖俊涛.金融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4).
关键词:碳信息披露 CDP 现状 建议
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已有科学研究表明,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由于全球变暖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围绕碳排放的探讨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我国也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倡导低碳经济。有关碳信息披露的实践研究中,占权威地位的是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以下简称CDP)。从2008年起,CDP每年对我国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中国100)发出问卷调查,收集我国上市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行动等信息。
一、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
我国对碳会计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直到最近几年才有学者涉足,对碳会计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再者我国上市公司自主披露碳信息的意识和意愿比较薄弱,因为考虑到披露成本可能无法得到补偿,即除核算成本之外,还可能因为披露碳信息引发潜在的管制风险甚至诉讼,披露后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使企业收益下降等;披露内容方面,披露的碳信息数量少、范围窄,有些上市公司尽管披露了相关信息但也是“报喜不报忧”;披露方式不统一,有的上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碳信息,而有的则独立于财务报表披露。
根据2011年CDP中国100问卷调查显示,我国100 家市值最大的企业中46%对CDP进行了积极回应,其中有11家公司填写了问卷,35家提供了相关信息,39家没有回复,15家拒绝参与。从分行业角度来看,中国100样本涉及的28个行业中,只有7个行业的企业填写问卷,分别是银行、建筑与工程、运输、煤与消费用燃料、石油和天然气、信息技术、汽车与汽车零部件。在填写问卷的11家公司中,银行业有4家填写了问卷,在绝对数量上居首位。贸易与经销、酒店餐饮与休闲、航空、建筑材料等行业仍在信息披露上保持观望状态,工业领域没有企业对此做出积极回应。从披露方式角度来看,中国100企业中有71 家了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CSR),87%的报告明确提到了气候变化,其中73%的报告设置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专门章节加以论述,32%的报告在领导致辞中提到气候变化相关信息。
从披露内容角度来看,71家公司中有92%的公司披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主要包括节能项目、新能源、碳交易、绿色投资、公益项目和绿色办公六个方面。其中提及最多的为节能项目,占63%;28%的报告提到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70%的公司披露了涉及能源消耗量、温室气体减排量和碳交易信息等方面的量化信息;只有6家企业在披露这些量化信息时,注明了数据收集或计算方法;尚未有企业就披露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第三方审核。
二、碳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根据碳信息披露的调查报告不难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开信息、与利益相关方沟通方面已经表现出积极与透明的意愿,但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在碳数据披露方面的缺憾。
首先,在披露比例方面:(1)从总量来看,2011年我国企业对CDP的回应率为46%,高于往年水平,提供信息的企业呈上升趋势,比2009年和2010年分别提高94.4%和34.6%。但就当年来看仍不足我国上市公司总体比例的一半,可见我国披露碳会计信息的上市公司比例总体较低。(2)分行业来看,银行业表现积极,工业企业表现被动。银行、信息技术行业都属于低碳排放企业,碳信息披露比例却较高,而碳排放量较高的金属、化学业披露比例不容乐观。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的意愿并不强烈,并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但也有些学者认为行业碳排放量大小与披露比例高低呈正相关关系,上述分析中银行业的碳信息披露比例较高,但其属于低碳行业,而高排放的企业的参与并不积极。
其次,从CDP报告中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内容来看,文字性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要远远多于数据性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上市公司对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具体行动披露的居多,而对气候变化风险及机遇披露的样本数较少。说明样本企业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仍停留在概念陈述层面,对风险和机遇等预测性信息的认识不足。披露方式上,选择以独立报告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较少,多数在董事会报告中进行披露。在董事会报告中上市公司主要对国家政策、碳排放情况及低碳技术进行文字性描述;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了独立的CSR报告,但相关低碳信息包含在CSR报告中,所以碳信息方面并未形成独立统一的报告方式向外界披露。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存的问题主要是自愿披露意愿差,参与度低;碳信息披露内容不完全,内容较为零散,信息质量较差;缺乏独立统一的披露方式。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建立碳信息披露框架,完善碳交易市场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规定上市公司碳信息的披露框架,碳交易的会计处理和相关碳信息披露也缺少统一的规范,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不能全面了解碳信息披露对企业战略、收益和机遇等各方面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碳交易市场的活跃发展。碳交易市场有助于我国整体节能减排成本的降低,同时促使碳信息披露的发展。所以我国应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碳信息披露相关经验,探索出适应于我国国情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
(二)统一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
在建立碳信息披露框架的基础上,统一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碳信息披露的内容既包含货币计量信息,又包含非货币计量信息。为了使现行的财务报告能全面地反映碳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需要对现行财务报告进行创新。目前有关学者通过探索,总结出了两种主要思路:一是将碳会计信息作为财务报表内信息披露,即在现行财务报表中增加低碳相关科目来反映碳会计信息;二是将其作为表外信息披露,形成独立的低碳财务报表。就我国目前低碳经济状况而言,选择非独立的低碳财务报告模式较为适宜。然而,笔者认为如果直接在财务报表中增加碳会计科目,可能会破坏报表已有的平衡,也无法直接、清晰地反映碳信息,所以现阶段可以将碳信息作为财务报表的一部分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待到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成熟时,再慢慢形成区别于财务报表、社会责任报告等独立的碳信息报告。
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碳信息内容应尽量全面,包括文字性信息和数据信息。碳信息披露影响着上市公司当前的市场价值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文字性信息可以借鉴CDP报告的经验,细化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包括国家政策、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低碳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况、节能减排计划措施等。数据信息主要包括统一的碳会计各要素数据和企业年度碳排放总量、气体种类及数量分析等。
(三)加强上市公司高管对碳信息披露的认识
低碳经济时代,上市公司决策层在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碳信息披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应使企业高管树立低碳经济观念,掌握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动态,有意识的跟随政府低碳政策导向,自觉带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其次,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应加强对碳信息披露的认识和了解,全面正确地分析碳风险和机遇,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大力培养低碳人才和技术。最后,企业高管应将碳信息披露目标纳入财务目标,积极披露相关碳信息,使企业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制定和实施碳信息强制披露政策
在缺乏碳信息强制披露政策情况下,会出现部分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足,甚至不提供碳信息的现象,造成了决策者、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等对碳信息的缺失,碳排放交易权也缺少交易基础。所以对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均实施强制披露政策十分必要,这样会使上市公司真正关注碳排放、碳信息,发展更多的低碳项目,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提供基础。同时,对于披露了碳信息的上市公司,应防止其受到诉讼等问题的困扰,披露成本也可给予适当的补贴,即针对自愿披露真实碳信息的上市公司,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了积极改进,应对其实施奖励措施,以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披露碳信息。
(五)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审计机制
聘请权威的中介机构担负起监督、审计责任,例如知名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这些主体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均较为了解,由其向我国上市公司普及碳信息知识,并建立一套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和审计制度。事后由专门的审计人才对碳信息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并排名。此外,由于公众和政府是当前上市公司披露碳信息的主要驱动因素,多数上市公司或为了迎合公众和政府,或为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等原因才披露碳信息。基于此,应向公众普及低碳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做好对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社会监督。X
参考文献:
1.郜东芳.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7).
关键词 城市人居环境;能源消费;住宅面积;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4-0023-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4.005
我国现在住房、道路、公共绿地、生活用水、卫生厕所、有线电视等人居环境与20年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但是这些年中中国所消耗的各种形式的能源均有所增长,2006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就已经占了全球能源消费的15%以上。随着中国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高,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也大幅度增长,这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改善居住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制冷取暖、生活热水、家用电器的需求增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是否要走一条西方国家已经走过的大规模城市开发同时又是大规模消耗资源、产生污染的道路?因此有必要分析和研究能源消耗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关系,进而提出科学的改进方案,为我国人居环境节能建设提出宝贵建议,使中国人居环境在改善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
1 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
“人居”是指发生有组织人类活动的地方,环境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客观存在的总和,现代城市生态学认为,城市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因而城市人居环境是指由围绕城市人群的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系统整体。从构成人居环境的基本因素看:建筑是基本因子,它直接提供人类居住、工作的空间;此外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是重要因素(包括道路、给排水系统等),如果这些基础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会给居民的出行与生活带来不便;而社会的自然系统――生态基础设施是社会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因而是人居环境的最基本部分,它不仅包括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自然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1]。
人居环境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档次和社会生活水准,凝聚了这个时代的社会文明。因此,优化人居环境是个复杂的工程,它包括城市功能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居住条件的改善、综合环境的治理,以及人文景观的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合理规划的需要。十几年来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1.1 居住面积扩大
1978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0.38亿m2,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6 m2。1990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1.73亿 m2,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m2[2]。2004年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3.79 m2。2007年我国城镇新建住宅面积6.88亿 m2[3]。与1978年相比,城镇住宅建设面积平均每年增长2 100多万m2,极大缓解了城市居民的居 住需求,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1.2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
1980年,中国城市平均每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2.8 m2,平均每万人拥有下水道长度2. 4公里,平均每人生活用水46.8 t,用气普及率16.8%,每万人绿地面积9.6 hm2[2] 。2007年,中国城市平均每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11.4 m2,城市排水管道密度8.2 km/km2,城市集中供热面积30.1亿 m2,平均每人生活用水65.1 t,用气普及率8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 m2[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1.3 住宅区位向城市外扩展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变无偿配给为有偿使用,市场经济杠杆发生作用,地价由城市中心区向外呈递减规律,中心区的居住用地部分让位于土地收益率更高的商业、金融、办公等第三产业用地,城市近郊区由于地价相对较低,适宜于发展住宅产业,从而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提供了住房选择。例如,1999年处于上海市中心的静安区居住房屋占全市居住房屋面积的2.99%,而离市中心较远的松江区居住房屋占全市居住房屋面积的1.85%[4]。2008年上海静安区居住房屋占全市比例为1.74%,松江区居住房屋面积占全市6.51%[5]。其他大城市的住宅发展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住宅区位的向外扩展提升了对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私人汽车的进一步需求。
1.4 城市住区的综合功能提升
住房成为商品以后,人们对家的主张变得强烈,家的概念也变得丰富起来。人们的品位越来越高,对于住宅的空间功能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今,人们对于住房的设计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①无毒害、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绿色建材,建设生态园林住宅,力求实现自然与建筑的和谐。②空间设计上要求大空间,便于人们灵活布置家具,满足自主设计的愿望。③私家车泊位,建立地下停车场是居民的普遍要求。④住宅小区的配套设施要求越来越完善,诸如幼儿园、公园、图书馆、超市、交通换乘等[6]。
陆歆弘: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4期2 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2.1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指标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显然,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居住水平的提高,也需要相应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作为基础。表1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由表1可以看出,从1990-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9.87亿t标准煤增长到26.56亿t标准煤,其中生活能源消费量占10%-16%。2007年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已经超过200kg标准煤。
表1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
Tab.1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n China
年份
Year能源消费总量
(万t标准煤)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104 tce)生活能源消费量
(万t标准煤)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104 tce)平均每人生活消费能源
(kg标准煤)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kg tce)199098 70315 799139.21995131 17615 745130.82000138 55315 965126.42003174 99019 827153.92004203 22721 281164.22005224 68223 450179.92006246 27025 388194.72007265 58326 790203.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3]为了便于研究和发现规律,本文选择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个指标的均值来反映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8年历年。计算时各项指标均以1990年为100,计算出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及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指标见表2。
表2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指标
Tab.2 Urban human habitats quality index and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ndex
年份
Year城市人均住宅
建筑面积
Urban house floor
area per capita城市人均拥有
道路面积
Per capita area of
paved roads in cities城市人均公园
绿地面积
Per capita park
green area in cities城市人居环境
质量指标
Urban human habitats
quality index人均生活消费
能源指标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ndex19901001001001001001995118.98141.94138.89133.2793.971997129.93167.74161.11152.9395.622000148.18196.77205.56183.5090.802001151.82225.81255.56211.0693.612002166.42254.84300.00240.4298.352003172.99300.00361.11278.03110.562004182.48332.26411.11308.62117.962005190.51351.61438.89327.00129.242006197.81354.84461.11337.92139.87
2.2 两个指标间的关系
根据表2,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指标之间呈现如图1的关系。两者之间适合拟合一条U型抛物线:y=143.94-0.598x+0.002x2, R2=0.984,式中y代表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指标,x代表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20世纪90年代格鲁斯曼等人发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条倒U型曲线[7],它描述了部分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即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污染的程度由低
图1 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与
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指标的关系
Fig.1 The relation between urban human habitats
quality index and lif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index趋高,经过某个临界点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但是本文发现,我国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和人均能源消费之间却存在正U型曲线。目前我国所处的阶段是,随着人居环境的舒适程度提高,能源消费水平也在提高。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见图2),在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与人均能源消费指标增长的走势中,两者存在“脱钩”现象,他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不是长久的。人均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并没有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的速度快,因此图2中出现了一种“喇叭口”现象,两个指标之间最大相差2.4倍。
图2 能源消耗与人居环境改善之间的“脱钩”现象
Fig.2 The “decoupling” betwee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uman habitats improvement3 与国际经验的对比
在世界上,我国的人均能耗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如图3所示。2006年,世界人均一次能源消费为72.4MBtuBtu是英国热量单位。,中国人均消耗为56.2 MBtu,日本和德国分别为178.7和177.5 MBtu,而美国的人均一次能源消费则高达334.6 MBtu[8],接近中国的6倍。
图3 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
Fig.3 The global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
数据来源: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 Energy Annual 2006[7]
3.1 与德国比较
从人居生活环境来看,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确和德国有类似经验,如图4。随着户均和人均居住面积的逐步增长,德国的人均能耗也呈现一种U型抛物线关系,而且目前也已经过最低点、处于抛物线的上升阶段。从中国和德国两个相似案例来看,似乎在能源消费和人居环境(居住面积)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点。据两条曲线推算,在中国这个最优的节能居住面积在人均建筑面积20 m2左右,而德国为户均83 m2左右,人均36 m2左右。但中国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住宅没有像德国那样普遍使用取暖等耗能设备,因此从图1和图4对比来看,德国抛物线的上升阶段要比中国的曲线更陡。说明中国在居住条件改善的同时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大规模地提高能源消费。
3.2 与日本比较
中国人居环境指标和人均能耗指标之间的“喇叭口”现象,在日本也同样存在。但是与中国相反,如图5所示,人均能源消费指标在户均住房面积指标的上面,显示人居环境(居住面积)的改变不大,但是能源消耗却大量增长。1978年,日本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0.28m2,2003年户均建
图4 德国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指标的关系
Fig.4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habitat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Germany
数据来源:根据参考文献[8]和[9]计算。
筑面积94.85m2[9]。按2000年日本户均人口2.67人计算[11],2003年日本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大约35.5 m2。但是日本家庭的能源消耗量却非常大,1980年日本50%以上的家庭有了空调,1984年50%以上家庭有了两台彩色电视机,1987年50%以上家庭拥有微波炉,1992年每个日本家庭都使用一台以上空调。2002年日本家庭的总用电量达1977亿kwh[12]。因此日本正在大力倡导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能源,例如在商业和居家领域日本现在有18个产品大类(如冰箱、电加热器等)必须满足法定的节能标准。
3.3 与美国比较
美国虽不是全球人均能耗最高的国家,但也属于相对
图5 日本人居环境与能源消费指标的关系
Fig.5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habitat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Japan
数据来源:根据参考文献[8]和[10]计算。比较高的国家。近年来美国的户均能耗得到了有效控制,呈现下降趋势,如图6所示。1980年,美国每户家庭消费能源114.10 MBtu,2005年下降到94.90 MBtu[13]。当然,家庭规模的缩小可能是一个原因,而更主要的是节能技术和新能源的利用和推广,如美国的绿色建筑标准LEED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业主和开发商购买高效能的住宅建筑器具可以获得政府补贴[14],美国政府在新能源的研发和利用中大力支持,2005年可再生能源占美国能源产量的6%[15]。而这正是中国应该学习的经验。
图6 美国家庭住房和能源消费(1980年=100)
Fig.6 Residential houses are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S.
数据来源: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Department of Energy, U.S.,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Survey (RECS),1980-2005[13]
4 结 论
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出行道路便利,是近20年来我国居民的明显感受,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人居环境改善的明显成就同时,对于能源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本文通过国内外人居环境改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对比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
总的来看,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并不高,中国的节能效果也是明显的。由图2的“喇叭口”可以看出,人居环境的改善并没有伴随人均能源消耗的同幅增长,这与我国居民的用能习惯和地域分布有关。与1990年相比,2006年中国人居环境改善指标提高了3.38倍,人均能源消费提高1.46倍,两者已经形成了“脱钩”趋势。
人们对舒适生活环境和便利居住条件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盲目扩大居住面积、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也是不利于减少能源消耗的。2006年中国城市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经是27.1 m2,但是通过图1的曲线回归发现中国最优的节能居住面积在人均建筑面积20 m2左右,德国也存在类似的U型抛物线。这给了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一个提示,大面积别墅、高档住宅的开发从长远来看不是适宜之举。
但是与美国相比,中国在节能工作上不能放松,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非常高的,对人居环境的舒适性改善必然伴随着更多能源的消费。石化能源的节约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利于人居环境的优化。中国也正面临着发达国家提出的碳减排压力。以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为家庭供能是首要的变化和趋势。在一定时期,中国应当出现人均能源消费曲线向下移动的趋势(见图6)。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建设和人口压力为节能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期望为我国人居环境的节能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良镛.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J]. 城市发展研究, 1996, (1):1-5. [Wu Liangyong,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J]. Urban Studies, 1996,(1):1-5.]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M/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9-05-05]. /Ndsj/Information/Zh1/i011a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 Yearbook 1996[M/OL].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6[2009-05-05]. /Ndsj/Information/Zh1/i011a]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OL].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09-05-05] /Tjsj/Ndsj/2008/Indexch.Htm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 Yearbook 2008[M/OL].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8[2009-05-05]. /Tjsj/Ndsj/2008/Indexch.Htm]
[4]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0[OL]. 2000[2009-08-12] /Shtj/Tjnj/2000/Tables/6_5.Htm [Shanghai Municipal Statistics Bureau. Shanghai Statistic Yearbook 2000[OL]. 2000[2009-08-12]. /Shtj/Tjnj/2000/Tables/6_5.Htm]
[5]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9[OL]. 2009[2009-08-12] /2003Shtj/Tjnj/Nj09.Htm?d1=2009tjnj/C1006.htm [Shanghai Municipal Statistics Bureau. Shanghai Statistic Yearbook 2009[OL]. 2009[2009-08-12]. /2003Shtj/Tjnj/Nj09.Htm?d1=2009Tjnj/C1006.Htm]
[6]张勤. 适应市场需求,改进住宅设计[J]. 住宅科技, 2001, (1):23-25. [Zh ang Qin. Adapting to the Market Demand and Improving House Design [J]. Housing Science, 2001, (1): 23-25.]
[7]Grossman G M,kru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e,1995,110(2):353-377.
[8]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Department of Energy, US, Internat ional Energy Annual 2006 [R], 2008-12-19.
[9]Bundesministerium für Verkehr, Bau und Stadtentwicklung. Wohnen und Bauen in Zahlen 2008/2009 [R], 2009-01-18.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Ministry, Germany.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Statistics 2008/2009 [R]. 2009-01-18.]
[10]日本NFDC0务省统计局调查部国势统计 课「住宅•土地统计调查报告[R/OL]. 2003[2009-07-08]. Stat.Go.Jp/Data/Nenkan/Zuhyou/Y1801000.Xls [Statistical Survey Department, Statistics Bureau,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 Japan. Housing and Land Survey [R]. 2003[2009-07-08].Stat.Go.Jp/Data/Nenkan/Zuhyou/Y1801000.Xls]
[11]日本NFDC0务省统计局调查部国势统计课「国势调查报告[R/OL]. 2005[2009-07-08]. Stat.Go.Jp/Data/Nenkan/Zuhyou/Y0216000.Xls [Statistical Survey Department, Statistics Bureau,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 Japan. Population Census [R]. 2005[2009-07-08]. Stat.Go.Jp/Data/Nenkan/Zuhyou/Y0216000.Xls]
[12]Agency f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ergy,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Japan. Energy in Japan 2006 [R], 2006-03: 4.
[13]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Department of Energy, U.S.,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Survey (RECS), 1980-2005 [R]. 2008-05.
[14]李忠东. 美国如何推动建筑节能[J]. 建筑,2009,(11):56. [Li Zhongdong. How USA to Impel Architecture Related Energy Conservation [J].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e, 2009, (11): 56.]
[15]周篁. 美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情况考察[J]. 中国能源, 2006, 28(12): 15-19. [Zhou Huang. Review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 Energy of China, 2006, 28(12): 15-19.]
[16]马琼,杨可晗,买英.塔里木灌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S2):98-99.[Ma Qiong, Yang Kehan, Mai Ying. Population bearing capacit y of Talim irregated area[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0 ,(S2):98-99.]
[17]王玉平.矿产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3):1922. [Wang Yuping.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mineral resources[J]. China Pop 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8,(3):1922.]
[18]宋健,于景元.人口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Song Jian,Yu Jinyuan . Population Cybernetics[M].Beijing:Science Press,1985.]
[19]Kraft J, Kraft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DP [J]. EnergyDevelopment, 1978,(3):401-403.
[20]王南丰,鲁玲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 2(5):30-34[Wang Nanfeng, Lu Ling. Analyze for the Change of theIncome GapBetween China s Urban Residents[J].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Economics, 2009,22(5):30-3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rovement of Urban Human Habitat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LU Xinhong
(School of Real Estat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702, China)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诱发学生自主参与
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基础,是学生树立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心理学家罗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在化学课堂中实施民主教学,创造宽松、和谐的参与环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激发他们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使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诱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过程.人的感觉具有迁移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情感调控中,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潜能,树立新的教育观,进行赏识教育,使学生将学习的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二、课前自主积累素材,激活学生自主参与
好的教学理念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把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田地作为学习化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化学,在现实生活中学化学.所以,我认为在教授新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课前要求学生参加调查、了解、收集素材等活动,获取对所要学习知识的感性认识,为新课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实际材料.我认为这样不但能诱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而且为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参与做好资料准备.
例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这一节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家中用水的情况,并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并分类整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深刻的亲身体会到“人人都应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从而增强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对这些活动,学生会感兴趣,乐意去做.同时,教师上课时,可直接利用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讲解或让学生自己展示收集的素材.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对新课的陌生感,又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激起了他们爱化学、学化学、用化学的情感.
三、创设探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动机.如气体的制备实验,在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设计过程,就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我们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1)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你是怎样选择制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
(2)设计怎样的试验,可使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操作简便易行?分小组设计,比一比看.
(3)你能否设计一个“随用随制,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呢? 要发挥集体的智慧.
这时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考究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方案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的?至此,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并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策略,从而成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探索者.
四、小组互动合作交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
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使每一位学生有言可发,有事可议.学生在小组讨论的活动中,投入程度要比听老师讲课的投入程度高得多.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调查汽车、工厂和家庭等使用的不同燃料的性能、价格和对环境的影响,然后根据调查内容设计调查方案,写调查报告,最后每组汇报调查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可围绕小组调查的结果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在整个活动中,既有课上的,又有课下的;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既有个体的,又有小组合作的.而教师是整个活动中的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综合利用及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节能减排从我做起的意识”,作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
五、课后实践活动探究,延伸学生自主参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化学污染物对环境、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教育者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学校化学教育当中,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
环保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上课效率。在我国教育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完全有必要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加强教师自身的环保意识是环保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教学是学生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首先作为化学教师应在精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有关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及环保问题的政策、法规,积极关心和了解国内外环保问题的动态,环保知识和科技的进展,加强自身的环保修养。其次用环保的法律法规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做知法守法,保护环境的模范,这样才有可能在教学过中进行适当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讲授,充分地将教学知识中的环保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并能联系实际生活,从而把环保教育真正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利用课堂教学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主体
1.抓住教材的环保内容渗透环保意识。化学教材中,涉及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如氯气的制备、工业制硫酸硝酸、合成氨工业、电解与电镀等化工生产过程。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化学教师要抓住这一阵地,紧密联系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起环保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推进环保教育。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更具有直观性。化学实验经常伴随着各种废弃物的产生,它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加环保知识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制取氯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时,对其尾气的处理,可用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照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同时,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试剂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分解且挥发,污染空气。再如液溴贮藏时要用水加封液面和用蜡封瓶口,溴水现用现配,防止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能进行微型实验的则尽量通过微型实验讲解演示,让学生观察,这样使整个实验都贯穿了绿色化学的思想,在实验过程中几乎没有毒气散发在实验场所的空气里,避免污染环境,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在习题中强化环保意识。包括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考试试题。学生做习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信息反馈不可缺少的途径。在设计习题时要把环保知识的内容精心安排在一些习题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
(1)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2)下列方法中,你认为也能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是()
A.开发新能源;B.植树造林;C.戴上防毒面具;D.使用电动汽车
环保知识渗透点的题目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强化,学生的环保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高。
三、开展第二课堂,是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手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仅靠在课堂上的培养是不够的,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应该把环保活动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来认真有效的实施。一 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结合课本中环境保护的内容,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写出有关环保方面的调查报告;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橱窗、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和展览等,寓环保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样既能使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又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环境保护不仅人人有责,而且人人可为。通过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不仅是从思想上增进学生对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认识,给学生传授环保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把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变为自觉的行动,形成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良好习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克.关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