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经济发展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经验

第1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日本经济;人力资本;制度;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106-02

1 日本积极的对外经济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经济联系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开放前的日本经济停滞了将近200年,而打开国门后才开始了真正的经济发展,虽然最初的通商带来了日本民族经济的危机,但是正是开放后引入的外界压力带给了日本奋发图强的动力,让日本痛下改革的决心,可以说,没有与外界的接触,日本不可能有发展的最初动力,更不可能出现由统治阶级主导的社会改革,对外经济联系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改革过程中,日本的对外经济联系发挥了积极的信道作用,联系了日本国内与西方先进的知识体系,使日本能够获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

“求知于世界”是日本改革的基本方针,西方国家繁荣的经济和强大的国家实力让日本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向往。1871年12月,明治政府派出岩仓使节团出访欧美,包括大藏、工部、外务、文部等51名官员对欧美国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岩仓一行参观了西方国家的工厂,体验了西方先进的社会生产模式。这次出访对日本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实现社会知识增长具有深刻意义;首先,“使日本在政治体制上找到了所要追求的方向,那就是德国的立宪君主制。”第二,此次出访使日本政府官员发现了当时东西方在价值观和教育方面的差异,“东洋之学自政治道德出,唯据修身一科推究”,“耻于研究一草一木”这些认识促使岩仓使团代表回国后积极主张兴办现代教育,鼓励国人重视务实,发展生产;第三,岩仓代表团走遍了英国先进的工业城市,深入学习了欧洲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工厂制度,为日本引进和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兴建现代工厂学习到了经验。岩仓使团的欧美之行可以说是日本积极对外联系的开始,是日本主动与世界先进知识体系接触的第一步。

“贸易立国”是明治维新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贸易,日本不仅开辟了海外市场,为本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拓展需求范围,更重要的是,日本实行了有选择的进口政策,工业生产的机器最初全部从英国进口最先进的设备,例如1883年,私人投资建立的大阪纺织厂内所使用的全部都是进口的精纺机,并直接效仿英国兰开夏公司的经验,获得成功。“二战前,日本的新技术几乎完全依靠进口,主要集中在进口一般设备、蒸汽机、纺织机等”。

人才交流也是日本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曾经向发达国家派出大批留学生,这些学生回国后带回了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直接促进了日本的知识增长。

2 日本良好的国民素质基础保证了新知识的吸收

与美国不同,日本在发展初期并没有高素质的移民所奠定的良好的国民素质基础,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剥削和贫困落后的生活状态下,大多数日本国民并没有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但是这并不等于日本缺乏高素质的国民,从德川(江户)时代起,日本国民就开始普遍接受私塾教育,在1868年,私塾多达12000~13000所,学生数达到837000人。私塾教育使日本国民具备了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这让国民能够迅速接受明治时代的新的教育。

明治时代,统治者将建立现代教育制度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1872年,政府开始实行义务教育,1873年,日本社会人学率达到28%,并且通过1886年的新的学校条例、1889年的《帝国宪法》和1890年的《帝国教育公告》,依据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育制度,使之更加符合日本国情。1892年,开始兴办职业教育,为现代工厂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虽然对于明治时代的教育效果存在争议,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是较江户时代的退步,但是事实上,明治时代所建立的现代教育体系将西方科学正式引入到日本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国民能够熟悉并理解“西方技艺”,培养了一批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现代企业家。

进入20世纪,日本教育加速发展。小学入学率达到90%以上,基本普及了中学教育,更多国民接受大学教育,从国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来比较,日本的国民素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了。二战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民经济。日本政府选择率先恢复教育,在当时社会居民基本温饱都难以实现的条件下,要求儿童就是光着脚也要上学,集中了社会大量资源支持教育。教育在日本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被政府和民众所重视,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传统和风气,为日本培养了大批人才,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是日本经济从落后到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因素。

3 日本的社会规范发挥了保证知识增长的作用

首先,日本社会正式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本的社会法律、法规起到了保证知识传播体系建立以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倒幕运动废除了封建割据,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维新的许多政策能够在全国贯彻执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另外,统一的中央政权能够集中全国资源为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作为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的小国,日本不能象美国一样,依靠经济个体的自发力量发展经济,只能依靠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集中分散的资源,带领人民克服无处不在的封建残余影响,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

1889年,明治宪法公布,这是日本传统政治思想与西方现代政治原则的融合,虽然明治宪法保证甚至加强了天皇高于政府的绝对权力,但是也对总理、内阁、议会等现代政体形式做出规定,奠定了近代以法统治的基础,并且在机构设置上给予了国民参政的发展机会。以宪法为代表的各种法律、法规都遵循明治维新“富国强民”的基本目的,以“殖产兴业”为导向,保证以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积极鼓励与西方世界的对外联系。

其次,日本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日本的社会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起到了潜在的约束、引导和引导作用,进而使经济主体能够为实现社会目标而做出行动决策,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证和激励作用。

日本国民对国家状态的认识和对发达国家的向往保证了日本经济的对外经济联系。日本开国后,面对国外发达的西方世界。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向往和学习的氛围,而不是盲目抵制外来文明。日本在领略到西方先进知识的巨大力量后,正确认识到自己落后国家的位置,明确将自身定义为落后国家,全体国民接受这种地位并渴望通过学习改变现状,形成了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

第2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在优化政务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搭建服务平台。继续完善政务信息网站。由市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在政务信息网站中及时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各类政策,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功研究的一些专利技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一些投资创业项目等,为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及时提供各类政策以及创业致富信息。明确部门挂点重点企业安商帮商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安商指导委员会。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每年从全市各经济职能部门中抽调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专门从事安商帮商工作,为企业立项报批、办理证照、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等提供全方位服务,工作与原单位脱钩,年终由企业评议,组织部门考核。同时,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联系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系会议,交流和通报全市工作情况。二是增加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按照“既要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又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的要求,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明文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其它各类政务查字典事项都必须公开。各单位职能、人员分工、科室布局、办事流程及有关规定,必须公开在本单位最醒目处。汇编成册的资料,要摆在办事群众一眼能看到的地方,单位工作人员要实行挂牌上岗。三是规范办事程序。政府各部门尤其是与客商和群众直接打交道的职能部门,要有明确的办事制度、行为准则和奖惩办法;要推行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部门内部会审制、项目备案制。实行重大投资项目集中联审和“一事一议”,统一办理有关证照,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做到效率为先,服务至上。四是推行联合执法。重点是推行“一费制”缴费办法。由市监察部门牵头,组织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物价、财政、法制等有关部门对面向企业的各类收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梳理出各类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审核汇编成册后,针对企业的性质不同,分门别类印制发放“企业缴费明白卡”,由企业统一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缴费,并纳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罚)缴分离制度,各相关部门不得擅自到企业上门收费。对明白卡之外确需执行的个别收费项目,须报市政府审批后,按最低标准收取,切实做到“放水养鱼”,不搞“杀鸡取卵”。五是实行“六项制度”。实行首查先行责令改正制度、同城一家检查制度、重大投资项目服务效率跟踪制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制度、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黄牌警告制度、投资环境行政问责制度等优化发展环境六项制度。

在优化治安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由市政法委牵头,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在火车站、工业园、新城区、农产品示范园区等重要敏感区域设立治安防控点,及时、准确、高效地打击一些黑恶势力和地痞流氓,对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欺行霸市、强揽工程、偷盗抢劫、寻衅滋事等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要做到露头就打,严惩不贷。二是建立公安部门与重点企业定期联系制度。市公安部门要发放《警企联系卡》,不定期开展企业周边村庄治安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人和事;对涉及企业或投资者的刑事、治安案件,要从快查处,从重打击,切实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凡出现涉企治安案件或重大财产损失的,要实行限期破案;允许规模企业设立内部保安机构,由市公安部门在业务上给予指导。三是建立健全执法队伍的管理考核机制。由市政法委牵头会同检察、公安等单位就执法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如何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亮证执法等,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的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对各类执法人员的考核和奖惩力度,切实有效解决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在优化信用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提高政府诚信。尤其要落实兑现政策,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办法,对外商作出的承诺和招商引资的奖励办法,必须一诺千金,坚决兑现,取信于民。二是树立公众诚信。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服务纳税人就是服务经济建设”的观念,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搞好服务,把营造发展环境当作自己的事、份内的事,对外来客商都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坦诚相处,形成一种亲商、扶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三是增强金融诚信。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扩大投资的关系,积极探索发展民间商业银行,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个体工商户等评选活动,推行科学的授信制度,积极为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务、金融欺诈、拖欠金融贷款的行为,弘扬“还贷者光荣,不还贷者可耻”的社会风尚;加强银企协调,密切银企关系,推进产融结合,在银企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相互依存、互利双赢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制度,设立中小企业发展扶持专项基金,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提高企业诚信。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国税、地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配合,开展企业信用评估评级,建立企业信用记录资料库,实行信用企业分类管理,探索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并定期通过简讯、网络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用情况,提高企业社会信用度。

第3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 蓝色经济区; 面板回归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5-0073-08

一、问题提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道路上,各国普遍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等困难,导致海洋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存在难题。解决难题就需要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在于教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因此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联盟是利用高校与生产、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虽此模式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高等教育院校对此模式的实施还处于形式化阶段、企业参与积极性缺乏、成果转化率低等。因此,如何提高产学研合作联盟成果的转化率、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关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文献回顾

产学研合作联盟热潮的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政府的引导下,将产业界与学术界紧密地进行结合,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服务于经济发展,成为驱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动力。早期的探索性研究,集中于通过科技创新的间接影响来改善产业界与学术界的沟通,认为这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1]。Eliezer Geisler等将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影响因素细化为5类,其实证结果表明联盟领导者的属性特征是联盟早期成功的重要影响变量,而企业内部管理因素是联盟后期成功的主要作用因素[2]。而Magnus Klofsten和Dylan Jones-Evans针对小型科技企业,将影响因素分为企业家能力、新业务研发、发展规划和管理方式4类,得出成功的关键在于满足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实际需求,建立核心明确的合作团队,加强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与信任度等[3]。因此,产学研联盟在不同阶段可以选择最佳的运作方式来进行适应、变革等,重新界定其战略目标和长期运行方式[4]。成功的技术转化是产学研联盟最终成果的表现形式,而进行成功地技术转换需要遵循几个重要原则[5],还需要制定产学研联盟内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研发蓝图,研究研发技术转化理论,实际增强企业的业务能力与技术竞争力[6];另外,仍需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联盟技术转化效率评价方法,并对研发效果的优缺点及其延拓性进行研究[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产学研结合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子体系,对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强有力的产学研联合机制[8],牢牢把握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原则[9],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的利益。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创造与科技成果转化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根本出路,产学研一体化也就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段淑芳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特征为出发点,分析了产学研联盟科技创新的动因和优势[10];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产学研合作探索阶段,产学研各方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合力,部分学者先就地方经济实际情况,对影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11],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那么,产学研合作联盟是否能够真正意义上促进科技创新,将以怎样的形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已有文献较少对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分解。本文深入剖析产学研合作联盟内部的运行现状与运行机制,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实证分析,挖掘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差异,有针对性地探寻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三、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2003年初开始进行探索与研究的,本文选取2003-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R&D人员数量作为分析数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来源于2012年《山东统计年鉴》以及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六地市2004-2012年的统计年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是通过山东省统计信息网取得,并都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平减,消除物价变动对估计结果的影响。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来源于山东省及各地市统计信息网和人民政府网获得;R&D人员数量来源于山东省统计信息网和山东省各地市统计公报。由于部分年份的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和R&D人员数量数据丢失,因此,本文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T=3)进行前推估计,多参数的均方误差(MSE)比对后,决定采用α为0.9的二次指数平滑估计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和R&D人员数量部分的缺失数据。

(二)变量

本文选取的变量是根据“产学研”模式来进行的,地区的生产总值可以综合性地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财富(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是衡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指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晴雨表,来反映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情况;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形式,技术的创新只有通过在高新技术产业里得到实际应用,才能最终实现由学术研究到经济产出的升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绩效最有效的评价指标,代表了技术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货币表现形式,因此用高新技术产值来对“产”进行代表性分析;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发展是推动国家及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助推器,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力量,是推动国家高新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是其成果的载体,所以用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用来对“学”进行代表性分析;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R&D人员作为主要知识型员工,是高新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操作者和实施者,因此R&D人员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推出原创性成果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用R&D人员数量用来对“研”进行代表性分析。

(三)研究时段

选取上述时间段的数据原因有:①在1999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开始了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建设,2000年部署国家的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大学科技园才得以在国家的层面上参与创新体系的建设,直至2003年大学的科技创新才有了进一步发展,产学研合作渐渐形成了具有高校学科特色的学科优势,对高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培养目标等有着颠覆性指导和决定作用,特色专业、学科的优势尤为突出,因此,选取此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分析才更具有代表性;②地区的生产总值在在目前的经济指标体系中,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好代表,选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数据是由于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体现一般都会在具备高新技术的大型公司得到最好的发挥,R&D人数也正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最好载体;③综合数据的搜集与需要的各种因素,本文最终选取了上述时间段的数据。由于所选取的数据数量级较大,对被解释变量与各解释变量均进行了对数处理。

另一方面,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育经费支出渐增,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成本大幅降低、各种形式的奖学金的发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总量的增长。因此,高校在校人数的增加事实上将导致GDP的减少。

对于变量R&D研究人员数(RD)来说,系数只有04年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各年份均不显著,即认为RD对GDP的变动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另外,仅从系数数值的角度出发,其正负不一,往往是由于变量间的共线性所导致。显然,高等院校在校人数(UP)与R&D研究人员数(RD)存在一个正的共线性,这部分重叠的影响也对UP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9,2010年系数不显著)。因此,总的来说R&D研究人员数对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对于科技部积极筹划和组织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方面,山东省亟需加强相应的政策、制度支持,不单单要增加科研人员的数量,还要对科研人员的产出质量,即其研究成果服务于企业的实践的能力进行提高,从而带来GDP的增加。

在不考虑其他效应(本文为固定效应)的影响下,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说明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也促使我们应积极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高科技企业的支持,进而促进产出的整体增加。“学”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影响,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其背后的原因,这也不得不促使我们对产学研联盟的联合效应作出考虑。目前,山东省乃至全国对于高校学生进驻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往往仅停留在形式层面上,没有真正意识到其必要性。高校应当多开设实验课,或者是建立实验教学中心,聘请企业的工作人员来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的实际工作环境,这不仅仅能为学生对于其书本知识的实际运用提供一个良好的渠道,还会提高企业与高校的联合,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随着国家对科研的大力支持,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研”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应当引起政府的重视。

整体来讲,目前山东省的产学研合作联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形成,科技生产对于GDP的贡献独立的显现出来,而没有“学”和“研”相互交融贯通,联盟的整体效应还没有产生,山东省仍处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初步探索阶段。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2011年开始“学”已经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了,且贡献幅度同“产”相当,这得益于部分高校已经着手与企业的联合,开展企校联合办学模式,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机会,而高校也为企业不停地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产学联盟的初步形成,将为企业和高校带来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企业能够寻找发展瓶颈的知识来源,使用学校的特殊设备等。这方面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当重视,甚至形成一种义务制的产学联盟,制定政策法规,实施产学研联盟合作项目,力求使产业界的发展依靠学术界的人才资源与技术成果优势,学术界、科技界的研究工作能适应产业界(刘本盛)[12],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和高校学生的双向发展,为我们产学联盟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增强师生接触实务、的机会等,可见学校与企业同样有强烈的合作动机。另外,在产学联盟中,还不牵扯利益分配、资金管理等问题,而在产研联盟中,却显得略为突出,需妥善解决好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一方面在利益分配问题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往往缺乏正式的利益分配机制,科研人员大都利用闲杂时间参与企业的研究创新工作,并且研究以追求成果为目标缺乏成本观念。另外,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目前呈现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单向来往,而忽视背后机构的理念,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借助与企业的合作来为自己申请科研项目,这对于联盟的整体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种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的模式尚未完善,何谈共建甚至是技术创新联盟的创建?反过来企业的核心观就是“利润最大化”,产研联盟需要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带来利润,并将成本控制最小化,如此企业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供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产研联盟会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专利归属问题,企业对于专利的渴求不亚于科研人员。对于企业来讲,专利代表的就是“利益”,企业与高校的联盟是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增加自身利益,科研人员对于专利的认可也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合理地应对专利归属问题,也是目前产研联盟发展道路上的荆棘。

可见,在产学研联盟探索的初期,产学研联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赢”局面,随着产学研联盟的发展,联盟内部分化的局面应当逐渐地改善,形成统一的整体,如2006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联合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等,使产学研联盟能够真切地上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生产、教学与科研支持。

在分析了产学研联盟中各变量对GDP的影响后,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部各城市以及不同时点,产学研联盟对GDP所产生的固定效应上。表3展示了各城市产学研联盟整体对GDP所产生的固定效应,即由于各城市自身发展状况的不同所带来产学研联盟对GDP贡献的差异。我们从表3中可以直观地看到,青岛、烟台、潍坊的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的冲击,而东营、威海、日照却产生负向的作用。单就正负向冲击来讲,青岛、烟台、潍坊是山东省“老牌”的经济大市、强市,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追求经济质效的提高,不断推动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的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途径,也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精神。东营、日照、威海的产学研联盟对经济增长目前还处于一个负向冲击中,可以理解为其产学研联盟目前还没有形成,技术竞争力较差。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东营虽然是老牌的经济大市,但其主要依赖于自然能源―石油,而自从“十二五”规划后才逐渐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日照和威海成立时间较短,经济尚处于追求“快”增长的阶段,产学研联盟的发展应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展开,用“两条腿”走路既可以提高大步走的效率,又可以避免经济增长后反表3城市个体固定效应系数城市名称城市个体固定效应青岛0.7277 烟台0.4041 潍坊0.1573 东营-0.1059 威海-0.2809 日照-0.9024 补经济发展质量的局面,产学研联盟将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另外,青岛的固定效应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这将使其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为其他城市提供典型示范,带动整个经济区产学研联盟的发展,并逐渐与其他地市的产学研联盟结合,推动山东省整体产学研联盟的建立。

参考文献:

[1]WILLIAM A H,TERESA R G,DENIS O G.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Rising Expectations: Lessons from NSF's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J]. Technology in Society, 1989,11(3):335-345.

[2]ELIEZER G,ANTONIO F,THOMAS J K.Factors i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s[J]. Interfaces,1990,20(6):99-109.

[3]MAGNUS K,DYLAN J E. Stimulation of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J].Technovation,1996,16(4):187-193.

[4]GEISLER E,FURINO A, KIRESUK T J.Toward A Conceptual Model of Cooperative Research: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Success in University-industry Alliances [J]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1,38(2):136-145.

[5]GEE, ROBERT E.Technology Transfer Effectiveness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ve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3,8(6-7):652-668.

[6]GEISLER E.FURINO A.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Cooperation: Research Horiz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3,8(6-7):802-810.

[7]DENIS O G. Government-sponsored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An Analysis of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Evaluation Approaches [J].Research Evaluation,2009,(1): 57-67.

[8]武海峰,牛勇平.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108-110.

[9]李新男.创新“产学研结合”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J].中国软科学,2007(5):9-12.

[10]段淑芳.知识经济条件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动因及优势分析[J].特区经济,2009(1):291-293.

[11]武海峰,牛勇平.山东省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1(12):163-166.

[12]刘本盛.关于“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模式研究[J].管理世界,2000(6):200-201.

[13]KENZO F.Promotion of Academia-industry Cooperation in Japan――establishing the “Law of Promoting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University to Industry” in Japan [J].Technovation,1998,18(6-7):371-381.

[14]薛瑞,孔凡超,张炜.气候变化特征的空间统计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3(5):117-125.

第4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要深入看法“精耕细作”的主要意义

“精耕细作”一词源于农业,是指经过改善出产情况和进步农业出产才能,推进地盘资本集约应用和进步地盘单元面积产出。区委提出“精耕细作”的要求,契合我区空间资本受限的详细实践,适应了现代财产集约开展的遍及规则,是我区“十二五”期间推进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根本理念和任务出力点。

“精耕细作”是顺应外部开展情况的实际选择。2011年是“十二五”的残局之年,中心加速改变经济开展方法的任务主线和省委“高位求进、加速开展”的根本基调曾经明白,全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变革走向“深水区”的脚步曾经逼近,在建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布景下各区(市)县之间的竞争日趋剧烈。当前我区开展纵比可喜但横比堪忧,区域内单元面积产出比远低于渝中区等西部中间城区,特殊是开展速度分明低于全省、全市的均匀程度。全区上下要认清大势,结实树立“精耕细作”的理念,一直对峙把加速改变经济开展方法放在首位,起劲走出一条契合实践的跨更加展之路。

“精耕细作”是破解载体资本瓶颈的有用伎俩。中间城区地盘资本极为金贵。我区现有可应用的地盘资本日渐稀缺,开展空间受限、财产载体缺乏已成为影响可继续开展的“命脉”问题。假如这一问题不克不及有用破解,加速改变经济开展方法将成为“华而不实”。“精耕细作”恰是打破我区载体资本瓶颈的有用之策,其本质就是要经过对全区67平方公里整个空间进行合理结构、立体应用和精密垦植,进步地盘集约化程度,确保有更宽广的财产空间,规划更多的财产用地,建立更优质的财产载体,为加速改变经济开展方法奠基坚实的根底。

“精耕细作”是适应财产开展规则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我区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不成比较的财产优势和丰厚的人才资本优势,财产开展的“泥土情况”无疑是优质的,合适于开展高端财产。但另一方面,从我区当时财产开展情况看,无论是行业构造、企业构造、税源构造和空间结构构造,照样财产优质与资本优势的对接程度,都还不尽人意,特殊是主导财产的中心竞争力还不敷强。在财产开展上对峙“精耕细作”,其中心就是要适应中间城区财产开展的客观规则,对峙凸起优势、集聚开展,坚持不懈走“两个高端”开展之路,出力打造可继续、管久远的财产“发起机”,不时提拔单元面积产出效益,为加速改变经济开展方法注入新的动力。

要有用掌握“精耕细作”的办法重点

“精耕细作”不只是看法论,更是办法论。全区要容身“具体城市化、领先现代化”的详细理论,紧紧抓住加速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重点范畴和要害环节,用好用活用实“精耕细作”的办法,筑牢推进跨越式开展的根底。

要在城市空间规划上对峙“精耕细作”。要把拓展开展空间、集约应用有限地盘资本作为“精耕细作”城市规划的中心精华,使精密的规划伎俩成为提拔空间承载才能的“倍增器”。要结实树立“把一亩地当三亩地来种”的理念,对峙“寸土寸金、寸土必争”,加大对地下、地上、地上立体空间的规划应用,特殊是要加大对地铁站点、骡马太升商圈、“198”绿地等地下空间的综合规划应用,完成由平面规划向立体规划的跨越。着眼于出产、生涯、生态空间的合理划分和优化结构,加大对“五大财产功用区”的精密化控规调整,把功用区最优质的资本规划为最高端的财产载体。要结实树立“产城一体”和“反规划”的理念,勇敢借鉴“立体城市”等进步前辈规划思维,出力经过科学的规划,提拔城市地盘资本的综合应用效益。

要在“三大板块”建立上对峙“精耕细作”。“三大板块”建立是区委依据我区空间资本特征提出的项目投资和城市建立思绪,个中一项主要目的就是要“革新低产田、开垦高产田、播种实验田”,提拔辖区的承载才能和产出程度。依照“精耕细作”的理念,“三大板块”建立必需环绕进步“三个比重”(财产化项目在投资项目中的比重、财产载面子积在楼宇建立面积中的比重、高端载体在财产载体中的比重)的目的,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在施行“财产化龙头项目”带开工程上作大文章。当前全区近4000亩的旧城资本还处于熟睡之中、有待叫醒,要环绕中心区域、中心财产、中心项目施行旧城“腾笼换鸟、换笼换鸟”工程,把有限的旧城空间用作财产开展,加快改动“低产”的形态。西部新城区域建立要环绕加速涉农地域城市化,以新区贸易中间等龙头财产项目为重点,加速推进财产用地拆迁、财产项目建立,将新区开垦成名符其实的“高产田”。“198”绿地建立要依照书记提出的“引擎、经典、样板、示范”的要求,将其打形成引领全市“198”建立的“实验田”。

要在开展“两个高端”上对峙“精耕细作”。的实际状况曾经决议,在有限的地盘上要进步收益,唯有积极指导高端财产和财产高端集聚开展。要对峙以总部经济为中心,鼎力开展金融商务、文博旅行、研发设计、商贸流畅“四大主导财产”,积极培育新兴财产。要着眼集聚开展,连系“五大财产功用区”建立,依照“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要求,施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招商,引进一批真正引领完成财产转型晋级的严重龙头企业,推进主导财产成片式、集聚式、组团式开展。要加大引擎带动,在城市中心区域和主要商贸港口规划建立一批体量较大、功用复合的城市综合体,积极推进太升路、骡马市、金沙光华、新区等商圈复兴开展,在培养税收“亿元楼宇”、“十亿元园区”上获得打破。要打响“吃在、住在、游在、创业在”等对外全体营销品牌,将品牌优势转化成财产优势。

要在塑造全体开展情况上对峙“精耕细作”。“地盘要高产、配套是要害”。放在加速开展的布景下,根底配套建立相同需求“精耕细作”。要依照“具体城市化、领先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加速路途、地下管网等根底设备跟进力度,实在加强财产承载才能;要依照“国际化、系统化、精品化”的要求,对峙同步规划、同步建立、同步投用的“三同步”准则,积极推进幼儿园、中小黉舍、社区卫生中间、农贸市场、社区贸易、便民效劳场合等生涯配套设备建立。要依照“坚持抢先、再上台阶”的要求,增强社会建立和社会治理力度,出力构建共创共享的福祉系统。要增强政策配套力度,系统制定愈加契合开展实践的政策办法,不时优化政务效劳情况,具体提拔开展的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

要仔细对峙“精耕细作”的任务立场

“精耕细作”是我区推进经济开展方法改变的理念和伎俩,它强调的是一种求真务实、精雕细镂的任务立场,是区委“争创一流、争领先进”任务取向和“后果至上”任务要求的深化及丰厚。

“精耕细作”需求求真务实的任务作风。区委提出的“精耕细作”的任务理念契合当时的区情实践,充沛表现了科学和务实。深化贯彻这一理念,就需求全区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任务作风,一方面要着眼全局,学会“算账”,尤其不克不及只注重面前好处和部分好处,要连系功用区建立和主导财产开展算细帐、算大帐、算预期帐。另一方面要兢兢业业的抓好各项任务的精密化治理,实在加强任务责任心和执行力,发扬“三敢”精力,仔细耕作好本人的“一亩三分田”,干出经得起理论、群众和前史查验的成果。

第5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一是创建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积极依照“统一形式,统一种类,统一测土配肥,统一病虫防控,统一订单收买”的要求,大力开展万亩水稻和万亩油菜高产创建,不断提高粮食、油料综合生产水平,努力夺取年粮食、油料生产再丰盈。二是创建万亩柑橘生产示范园。认真贯实县委、县县政府关于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大会精神,依照“路、沟、渠、水、肥、电”六到园的要求,建好镇山万亩柑橘示范园。重点做好山顶100亩柑橘科技示范园、频振灯物理诱杀戮虫技能推行、柑橘适用技能培训班等工作,加速推进柑橘基地建设。三是创建现代食用菌生产示范园。依照“县政府主导,规划指导,整合伙源,设备配套,企业集约,技能集成,产业集聚”的总体思路,建设集喷鼻菇机械化妆袋、标准化栽培、集中化烘干、现代化收买仓储、物流为一体的高标准喷鼻菇生产示范区,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甚至全国喷鼻菇生产强县。四是创建万亩鹿苑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依照“政策指导,企业带动,农民主体,多元化投入,品牌化运作”的思路,加大老茶园更新革新力度。大力推行无性系穴盘育苗移栽形式,着力建好万亩高标准鹿苑茶基地。大力推行运用茶叶加工新技能、新工艺,加速传统制茶业升级革新措施,重振“鹿苑茶”品牌。

2、以促进对接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贯彻省委、省县政府关于施行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采取政策扶持、强强结合等办法,促进森源、楚园春、远野风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抓好产销对接,建设多方式、多条理的农超、农商对接平台,指导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农超农商对接活动,推介品牌,开发国际、国内市场。抓好企地对接,围绕楚园春黄酒生产所需,积极引进实验示范推行糯谷新种类;围绕奥龙食品罐头生产所需,协助落实订单。积极培养品牌,努力把鸣凤米、鹿苑茶、喷鼻菇等优质农产品培养成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必然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3、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农业发展基本。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契机,发扬“四千“精神,全力完成对上争夺和对外招商的新打破。一是积极向上争夺。认真挑选和包装好项目,积极争夺部、省级农业项目投入,重点在乡村动力、高产创建、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争夺向上完成新打破。二是加速项目建设。依照项目建设要求,如期完成乡村沼气、测土配方施肥等在建项目任务,保证发扬效益。三是大力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应用一切可以应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普遍联络客商,多方捕获信息,想方设法招大商、引大资,加速农业发展。

第6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一、根植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税收的规模和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决定税收增长的潜力;税收既反映经济发展的广度又体现经济运行的深度,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服务经济持续发展。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战略实施,××县域经济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财政收入日益增长,国税组织收入也一年上一个台阶,从完成各项税收收入总量看:2005年完成各项税收4322万元,2006年完成5584万元,2007年完成7204万元,2008年完成8608万元;从税收增幅看:2006年同比增长29%,2007年增长29%,2008年增长18%;从财政构成看,2007年起,国税收入首次超过地税,表明县域经济结构开始趋向合理,社会经济开始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税收收入的大幅增长,得益于工业强县、“三化三集中”战略的实施和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全体国税干部的共同努力。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全县经济下行明显,尤其对纺织、服装等严重依赖出口接单的外向型行业影响甚大,一季度入库各项税款1818.36万元,同比下降0.8%,组织收入形势严竣,国税部门必须冷静应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堵漏清欠,挖潜增收,强化管理,力争完成县委县政府年初下达任务,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

二、立足科学管理,全面提高管理质量

(一)扎实做好税收基础工作。加强户籍管理,积极推动与工商、地税、统计部门的信息比对;加强发票管理,细化发票管理办法,以票管税,严格增值税专用发票限额审批管理和红字专用发票的开具管理,尤其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及异常发票的审核检查,拓展税控覆盖范围。

(二)实施税源科学管理。实施税源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实行重点监控,对零星税源实行源泉控管综合管理,对非常规税源实行跟踪监控定期清理。一是加强对重点税源管理;二是加强对“五小企业”、专卖店、总商、药店、大型超市、摩托车、建材等进行专项检查,继续摸索棉花加工销售、服装生产加工、摩托车销售、石料等行业管理经验办法并逐步推广;三是加强对个体双定户管理,提高个体工商户达点率。

(三)强化税收分析,加大纳税评估力度。深化税收宏观分析,改进税收预测方式,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认真抓好月度、季度和年度收入分析工作,把握税源管理重点和潜力;注重税收微观分析,利用微观经济和税收数据开展针对企业层面的微观税负分析。税收分析的重点应放在重点税源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上,分析其税负率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动状况,通过时间上的纵向比较,行业上的横向比较发现问题;做好税负综合分析,宏观税负分析与微观税负分析相结合,将税负明显偏低的企业提交管理部门进行纳税评估。要将税收分析环节前移,将经济税基纳入到税收分析中来。

(四)提高信息化程度,实行科学兴税。强化信息数据的应用意识,提高数据的分析应用效果;整合现有的各类应用系统,强化数据查询功能,尽可能满足国税机关和国税人员的工作需求,促进机关上下和系统内外的互动交流;做好金税三期的准备工作,优化税收管理流程,逐步实现认证、报税、申报比对、缴税、入库等办税事项网上办理;充分利用好“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平台,加强征收、管理、稽查、综合业务指导和信息安全维护等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管理合力,使税收分析、税源监控反馈、纳税评估监督、税务稽查追究四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链条。

(五)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考核。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相当”的原则,科学划分岗位职责,重组办税流程,细化、量化服务内容,形成清晰的岗责体系,将每一个细小的服务事项都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实行严厉的问责问效制,按照“违规即追究、失职即问责”的原则,出台问责问效管理办法,解决税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实施严明的业绩激励机制,每季度实施一次“季度之星”评比,评比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以此激发干部提高服务质量的主观能动性。

(六)建立节约型机关,体现节俭办税。节俭做好公务接待,出台节约用电用水、节约办公耗材、节约使用车辆和电话费用的规章制度,要在全局形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道德风尚;加强财务监督,严格支出管理,跟踪核查经费支出情况,实行财务指标限额制;增强节约理财意识,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三、以完善纳税服务为核心,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创新服务手段。突出抓好“窗口”建设,提高办税窗口服务质量,全面推行“一窗式”受理、“一户式”储存、“一站式”服务;加强税收政策宣传,深化纳税咨询辅导,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深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搜集纳税服务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和办税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落实办税公开,大力推行办税“阳光作业”。以纳税人满意为第一标准,在办税程序上求一个“简”字,在办税时间上求一个“快”字,在服务质量上求一个“优”字,在纳税服务上求一个“好”字。

(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督查力度,促进政策落实到位;重视税收政策的调研,加强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当前要认真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税收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此同时,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为地方政府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证。

第7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部门理论是对传统区位理论的一种扩展,所揭示的是在技术变化条件下区域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即区域不同产业部门的转换规律。该理论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它认为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可以表述为下列几个过程:

(1)在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往往是自给自足型的经济。在这一阶段中,当地居民几乎完全与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没有贸易上的投资,人口是按照维持自给自足经济所必须的资源基础而分布的。

(2)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贸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在区域中发展起来了。第二阶层的人口开始出现,他们进行着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为当地农民服务。由于乡村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全部是由农业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业分布与基本阶层农业人口分布直接相关。

(3)随着区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区域也开始趋向于从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系列农作物产品,如种植水果、生产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

(4)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生产和采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区域被迫开始实现工业化。区域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立足于建立在农林产品的基础之上,主要发展食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和纤维纺织业等。工业化的后一个阶段则出现了诸如冶炼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

(5)在区域经济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实现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次产业专业化生产。这时,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技术人员和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此,在部门理论看来,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两个相辅相承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区域经济必须经历由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商品经济转换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运输成本下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只有运输费用降低才使区际贸易成为可能。此外,要想区际间资源转移获得最大比较利益,还必须建立区际贸易基础。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区域经济必然要相应地完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区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甚至在胡佛等看来,由农业、采掘业等初级产业向以制造业为中心的次级产业过渡被认为是维持区域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部门理论由于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符合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规律。但该理论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正如大多数评论家所指出的,并非什么地区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这样的“标准阶段次序”。

二、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ExportBase)概念最先由城市规划者们所采用,他们用它来预测地方化城市经济的短期变化趋势。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曾建立了一种能定量地对城市经济进行预测的理论模型。在这种模型中,经济被划分为两个部门,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外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和一个自给性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内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的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

输出基础思想后来被著名经济史学家、1993届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用来预测区域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输出基础理论。诺思在其1995年所发表的《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一文中,根据把太平洋西北岸作为其实证研究的基地而得出结论:区外对木材、毛皮、面粉、小麦等产品需求的扩大,不仅会影响到那里的绝对收入水平,而且也会影响到诸如辅产业的特征、人口的分布、城市化模式以及收入与就业波动范围等。他进一步指出,对区域输出需求的增加能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效应,这不仅会导致输出产业投资的增长,也会导致对其它经济活动的投资增长。因此,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与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相对应,蒂博特在其于1956年所发表的《输出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中也提出了相类似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thestapleexporttheory)。该理论认为,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了一种诸如矿产品等特殊的自然资源,或者因为其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作物,在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为既定的条件下,资本甚至劳动力将输入该区域,于是供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产将发展起来,而地方工业和地区市场是随着出口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按照该理论,特定区域要取得发展,必须以建立外向型的“大宗商品”出口产品基地的方式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可以被看作为输出基础理论的一种变种,也可以将其归之为广义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之列。

三、资源禀赋决定论

无论是部门理论还是输出基础理论,均是从部门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过程的,而较早从空间或区位的角度来对区域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可追溯到珀洛夫(H.S.Perloff)与温戈(L.Wingo)所提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

珀洛夫与温戈在《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1961年)等论文中,将诺思等人的区域输出基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并把制造业的建立看成是区域经济出现增长的首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企业家总是选择使其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区位进行投资。为此,他们需要对不同区位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并相应地作出区位投资决策。就特定产业来说,由于不同区位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取得其基本生产投入要素和接近产品市场的机会也将有所不同,相应地其成本与收益变量也就有所不同,从而企业家必然作出有利于某一特定区位而不利于其它区位的区位投资决策。并且一旦投资向某一区位倾注就会产生相应的区域乘数效应,从而加速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过程。

珀洛夫和温戈通过对美国经济从早期农业社会阶段向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社会阶段过渡过程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经济上的日趋成熟,不同的自然资源都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随着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之不同,这些区域也将出现或大或小的繁荣。一般来说,区域增长主要取决于区域生产国民经济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按竞争利益向区外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并且这种输出能力增长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将通过乘数效应方式而得到强化。乘数效应大小将依赖于某些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内在”特征而定。在这些内在特征中,尤为重要的有:输出产业的性质、地方产业关联程度、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工资水平、地方收入分配状况等。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扩张并出现自我强化和自我维持的经济增长时,新的内在因素,如与社会分摊资本及与产业集聚相关的外部经济、内部规模经济等将成为决定乘数效应和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将导致工业“核心地带”的形成。而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为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现造就了基本条件,正是由于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而使得新的区得到连续的发展。即随着所需投入量的扩张以及地区新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发现,经济增长将逐步“渗透”到地区。

珀洛夫等认为,美国东北部“核心地带”的形成,最早即在于该地区拥有钢铁工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这一自然资源禀赋使得该地区在本世纪初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并进一步在后来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制造业中心。而美国自1920年以来所出现的不同州之间人均收入差距缩小的整个趋势中,核心地带对地区的“渗透过程”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业资本投资在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铺开,或者是从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向美国东北部高收入地区的移民,州际间的区域差异已逐步缩小。

珀洛夫等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将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区域乘数效应等因素联系了起来,其理论思想与蒂博特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和诺思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具有某种类似特征。所不同的是,该理论已经将“核心地带”与“地区”等空间变量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并且所分析的对象已由孤立的区域经济分析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分析,因而更接近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

四、经济进步延滞假说

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已经将“核心”与“”等空间因素引入到对区域发展的分析之中,而美国著名农业发展经济学家、197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T.W.Schultz)对“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即农村地区与工业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区域经济进步的“延滞假说”(theretardationhypothesis)。舒尔茨最早在其于1950年所发表的《农业部门贫困的反思》一文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正当美国经济处于空前高速增长时,一些“农业社区”的生活标准还总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最初在该文中所给出的答案是,这种相对贫困并不是由土地的自然特征来决定的,而是由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的亲疏性(Proximity)所决定的。他在1951年所发表的《土地经济学构架:长期观点》一文中,又将这种思想具体化为所谓的“延滞假说”,该假说的基本内容包括:(1)经济发展出现于特定的区位基(locationalmatrix)上,经济中一般存在着一个或数个区位基。(2)区位基一般以典型的工业化城市经济结构为其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往往出现在这些区位基的中心;基的中心一般都不会属于农垦区而往往为工业化城市中心,但由于这种城市中心的崛起而使得一些农垦区比另一些农垦区处于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位上。(3)位于或靠近特定经济发展区位基中心的区域经济组织将运行良好,受惠于中心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也将运行良好,只有远离区位基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运行状况比较差。

舒尔茨所提出的“延滞假说”后来由尼科尔斯(W.H.Nicholls)和唐(Tang)在南加利福尼亚、佐治亚和田纳西等州进行了检验。其研究结果证实了“延滞假说”所作出的结论。他们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发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达的县,其劳务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效率也高,越靠近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越高,农村收入也更高,这些都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农业要素市场所造成的影响的结果。

五、区域创新扩散理论

无论是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还是舒尔茨的经济进步延滞假说,均已经强调了“核心区”或“经济进步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贝里(B.J.L.Berry)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实证考察了城市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扩散理论。

在贝里看来,城市中心在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的渗透作用,使经济增长通过城市等级而逐渐向下传播;二是增长利益的扩展作用,包括从核心区往腹地区及从大都市中心向城市间区的扩展两个方面。在他看来,增长起源于企业和家庭对创新的采用。区域不平等则是由于创新的收益效应为时间的递减函数,并受扩散的门槛范围所制约。因此,城市中心本身即能起着一种“发展作用”,因为它们能强烈地影响着不同地方创新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而经济变化的影响将按城市等级顺序由高级城市中心逐渐传播到低级城市中心。

贝里认为,创新在大范围内的等级扩散及其横向扩展将带来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收入提高。或者说增长起源于创新通过城市等级顺序的向下渗透以及创新向城市周围腹地的横向扩展。

从贝里的这一理论结论中可以推导出各种政策主张。一般说来,要促进区域成长就应该去加速创新的扩散,从而使创新逐渐渗透到贫困地区及小城镇之中。而且如果城市中心“创新潜力”大小真与其本身规模及接触创新采纳中心之机会相关,那么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应该是去促进地区城市中心的人口增长,并改进它们同最大或最早的创新中心接触可能性。

六、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那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如何,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研究应该首先应归功于杰弗里·威廉逊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他根据其在50年代对24个国家有关区域差异的国际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在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收入差异将会不断扩大,但是在达到发展过程的某一点后区域差异开始缩小。

由于威廉逊把区域人均收入作为指示器,将权变系数作为度量区域收入差异之工具,通过对24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区域不平等格局的经验考察得出了惊人的结果。即当这些国家按其发展水平进行“排列”时,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不平等格局呈现为倒“U”字型状,其中,如巴西、哥伦比亚、菲律宾与波多黎各等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到达了倒“U”字型的顶端。威廉逊又将横断面分析法扩充到对单个国家区域收入差异变化趋势的分析上来,并从24个国家中的16个国家中取得其所需的一年以下的短期数据。其结果是,这种趋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所假想的格局:人们预料富国各区域之间会逐步趋同。事实上,它们也正在走向这个阶段,而不是趋向于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而穷国正相反,它们以区域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特征。

威廉逊的发现是引起区域发展理论家发生争执的重要源泉。然而,他所得出的结论,即“在发展的初期,区域间以收入差距扩大和‘南北’二元性增强为特征;在国家成长和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则以区域间趋同和‘南北’问题消失为特征”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被区域发展理论家所接受,并把它看成是发展中国家将会出现的或应该通过政策干预使之出现的模式。

七、经济增长空间影响论

以上我们已经分别考察了部门理论、输出基础理论、资源禀赋决定论、经济进步延迟假说等区域发展经验理论,首先对此一系列理论进行总结的是美国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他在其1966年所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通过汇集这样一组研究成果而把它们综合成“经济增长空间影响”的八条命题,这些命题可以依次简单地表达为:(1)区域经济是向外界开放并受制于外部影响的;(2)区域增长是由外生力量所诱导的;(3)输出部门向自给部门的增长传播取决于该区域的社会政治结构、地方收入分配结构及其区域收入开支状况;(4)地方领导是成功地适应外部环境变迁的关键,而领导素质取决于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5)区域经济增长可以部分地看成是企业布局问题;(6)经济增长趋向于在城市区发祥地产生,并通过该发祥地来组织相关的区域经济;(7)劳动力流动将对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施加一种均衡力量,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形;(8)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着空间经济向逐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命题大部分均可以分别在诺思、珀洛夫、舒尔茨等人的著作中找到理论依据。据认为,这八条命题由于综合了各家之言,因此它为区域规划者提供一种区域发展过程的标准考察方法。

第8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一、鹿特丹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分为7个港区,共有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占当地城市GDP的40%,是该市的主体。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

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强化当地区位优势。现在鹿特丹港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高标准的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港口等基础设施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改善了港口与其他经济区域的集疏运条件,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

进行园区建设,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港口城市经济。鹿特丹港拥有以提供大宗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的Eemhsven物流中心、以提供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服务的Botlek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园区Msasvlakte,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这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供了条件。

港口物流提供工业发展平台,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城市工业化程度。鹿特丹港口物流主要提供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系统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二、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总面积1063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131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总长99千米,港内高水位时水深18.5米,是世界第四大港。货物年吞吐量约8000万吨,比利时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

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本港区工业的发展。安特卫普港区工业高度集中,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每年超过1.15亿吨。

通过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集疏运网络,拓展经济腹地。安特卫普港区各种交通方式发达,铁路线就有近4千米,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

通过港口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平台。安特卫普港作为欧洲的工业和物流中心之一,充分发挥港口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目前,安特卫普港区的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36.74平方公里,约占港区总面积的31%,已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的发展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三、启示

(一)建设物流园区,促进港区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是聚集港口资源的途径,而港区是资源集聚的节点。物流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所集聚的资源提供一个承载点,为港口与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互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鹿特丹港注重物流园区建设,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增加物流增值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可以充分发挥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促进港区工业发展。安特卫普港,拥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为港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形成多式联运,促进腹地集疏运网络的快速发展

建成多式联运网络,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而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

多式联运还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在安特卫普港,物流服务提供者对物流链整体的优化理念已在港口物流的具体实施中普遍体现。这里活跃着独立于航运公司和运输公司运作的货代公司,可以为每一批货物选择最佳的物流路线,并对整个物流运作进行整体安排、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找到最佳方案,从而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要。

(三)打造有效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实行城市分工协作

集装箱的发展使得内河航运进入到物流系统之中,为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合作、资源的配置起到很好的作用。鹿特丹拥有公路、铁路、驳船等集装箱运输,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其内河集装箱运输拥有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货物的送达时间较准的优点。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均比较完善。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安特卫普港与比利时和欧洲的内陆水运网络相连,每年大约有52000艘次内河驳船通行,港口货物总量的90%以上都属于国际中转货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

(四)通过港口物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第9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

[关键词] 百强县发展经验辽宁县域经济启示

一、全国百强县的发展经验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200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对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评价,同时每年评出百强县,以总结和推广百强县的发展经验,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9月,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揭晓 ,会上评出了新的百强县。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是:河北省5个,山西省1个,2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5个,河南省3个,湖南省2个,广东省1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通过详细解读连续6年全国百强县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

1.注重培育特色产业

从历年的全国百强县的经济结构来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各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特点来进行定位,从有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其产业构成也各有特色。

在2006年的“百强县”中,浙江占据了25个席位。从产业组织形态来看,浙江县域经济的主要特点就是中小企业集群,“一村(乡)一品”、“一乡(县)一业”、“家庭工业+专业市场”曾是对浙江县域经济的生动描述。例如,位居全国“百强县”第27位的诸暨市,以大唐袜业而著称。大唐袜业以大唐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4个乡镇、120多个村连片发展,现有上万家家庭企业、十几万人从事袜业生产,年产袜子60亿双,年产值120多亿元,是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正是这些中小企业集群,创造了浙江县域经济的群体规模效益。

山东莱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工业基础薄弱,入选百强依赖的就是农业资源。莱西市通过培育壮大奶牛及奶制品、肉鸡及鸡肉制品、生猪及猪肉制品、蔬菜及蔬菜加工、果品及果品加工、花生及花生制品等六大产业链,将全市80%的农户和70%以上的耕地,纳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2004年,莱西市被评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2006年位列全国百强县84。同样在山东百强县中排位第一的荣成市,虽然与全国大部分百强县一样具备沿海的地理位置,但其发展却与其它地方注重中小企业不同,在渔业和旅游业上做起了文章。如今,荣成是全国第一渔业大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一位,同时又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2.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今天。越是实力强的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比例就越高。

有专家指出,县域经济实质上是民本经济。个体私营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细胞,也是县域发展振兴的坚实基础。强县的发展经验也鲜明地印证了这一点。如江阴市有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46家,14家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其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注重激发民间包括农民的创造活力,几年来,江阴市鼓励和扶持市民和农民兴办实业,在工业园区建设中辟出民营工业区,着力培养一批创业型市民和农民。

作为河南县域首富的巩义市,采取借民资之势突破资本“瓶颈”的发展战略。该市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通过出台政策、优化环境等措施,将民间资金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配置到扩大再生产中去。2004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000多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2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7%,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80%以上。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做大做强步伐,巩议市还专门成立了企业上市办公室,为高效益、高增长、高科技、有上市愿望的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3.经济开放

综观强县的发展,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就是以开放的眼界和积极的姿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之中,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当地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经济发达的强县如江阴、昆山、顺德等,都是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昆山为例,昆山市始终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快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昆山之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山市就确立了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经济总量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仅2004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就达9.5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1.5%,成为全国引进资金技术最多的县(市、区)。正是在外资拉动模式的带动下,2004年昆山人均GDP实现90714元,位居江苏省首位。

昆山通过利用外资,打破了县域经济的低水平均衡,找到了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充分吸引、利用外资是摆脱自身资本和技术不足的劣势,突破资金与技术瓶颈,加快发展的一条捷径。在发展中要坚持把吸引外资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

二、百强县发展经验对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在产业上,突出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工业,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立足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骨干支柱产业,以此支撑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辽宁省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各县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工业。

例如辽宁省已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庄河,基本实现了由农业县向工业市的转变,连续几年强力推进项目发展,兴建了花园口等一批工业发展区,发展了华丰、大轮、大宇、名兴电束线、宝锋轧辊、嘉隆电机等一批大的工业项目。2004年,新开工百万元以上工业及产业化项目243个,其中千万元以上86个,亿元以上9个,创历史最好水平。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多家,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三产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5%。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扩大优势产业,创立农业品牌,发展和做大善岛、海洋贝类育苗、富谷水产、天利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到2004年末,农业龙头企业已达70多家,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完成4653元,比上年增长15%,为历史最高年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新的提升。2004年,建成了新天地商业城、旺客隆超市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新的商业业态初步形成。旅游业有较快发展,2004年,成功实施了冰峪旅游区经营体制改革。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农业是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承担的重要分工,“三农”问题又是困扰县域利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因此县域工业化应该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县域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品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联系起来,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同时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在所有制上,突出发展民营经济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多数县属国有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主体地位日益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就业、财政和稳定的压力。因此,要发展县域经济,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全面退缩形成的“真空”,只能在国有经济的体制外,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战略。为此应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构筑民营企业的人才工程;培育和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3.在资源利用上,突出发展特色经济,提升特色经济的竞争力

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县域经济要想在更大范围的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行政区划的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由此决定了县域经济必然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自身的优势。县域经济的特色就在于,在特定区域里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产业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这种特色产业能使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带来较高的知名度,走出具有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打造特色产业,关键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选准特色,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让一个产业、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辽宁省县域单位情况比较复杂,有山地型、平原型、沿海型、城郊型等,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各有不同,经济基础存在很大差距,有先进富裕的,也有贫穷落后的,发展极不平衡。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绝不能追求“小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县域经济,应立足县情,立足于现有资源优势,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筑特色经济。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辽北粮食和牧业、辽南水产和水果、辽东林产品和旅游业、辽西农业和牧草业四大经济区域,区域特色明显。如东部山区的药材、土特产,沿海地区的海产品,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西柳服装、南台箱包等产业,以及山水和海岛旅游业等。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支撑,特色产业的发展将县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重新整合并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4.发展配套经济

随着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优势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产业向外扩散,给广大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配套空间。县域经济要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配套经济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县域经济要甘当配角,各县都来搞主导产品这不现实,要主动配合周边工业化程度高的大城市进行产业产品配套,发展配套产品和下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辽宁省有以沈阳、鞍山、抚顺为中心和以大连为中心的工业区,可以利用这些大城市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优势,推动县域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向外扩散的趋势,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积极招商引资,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辽宁地处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县域土地、劳动力、资源及环境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承接大中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地,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工业化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省略/chinese/MATERIAL/41723.htm

[2]《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百强县传授“发家”经》 经济晚报 2005.6

[3]《从百强县看经济强县的四条发展路径》省略2005-12-13

[4]中国县域经济网

[5]刘福刚:《第五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报告》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