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科研方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实践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32-0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教育的主流,然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授课型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被动性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1]。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然而,研究型学习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得到普遍认同和广泛关注[2]。近年来,根据我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及该课程的特点,我们有效地将“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参加对象
我系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和医学营养专业三个高职专业的学生,每年共计150人左右,安排时间第四学期。
(二)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教学安排。将该课程划分为:医学科研方法和论文的认知、文献检索与信息提炼、项目内容的选定、项目技术路线的设计、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的实施、项目结果的处理与总结、项目论文的撰写与发表和项目的汇报9个项目工作任务板块。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围绕“汇报――讲解――讨论”展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该课程的教学时数均为36学时。
2.项目内容来源和设计。课程要求项目内容选定按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岗位工作内容需求的原则,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工作任务,灵活运用研究型学习的理念进行组织教学,既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也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3.项目内容的组织实施办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首先教师根据对整个班级学生学情进行分析,选出学习态度认真、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项目组组长。然后组长再根据教师对成员的要求,选择其组内成员。每个项目学习小组由6~8名学生组成,每个学生按照项目内容进行分工,各自承担相应工作任务,然后由组长负责资料整合与专题汇报。每个项目工作任务板块,学生均有2周的准备时间。每组必须根据每个项目任务的评分标准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项目任务的开展。
(三)教学模式的评价
1.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主要采取由项目评审小组和项目汇报评委组共同完成项目的考核。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项目评审小组,按照制定的课程项目评分标准,对项目选题、项目设计、项目汇报、项目论文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60%。项目汇报评委组成员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委小组,按照《卫生管理系项目教学评分标准》对每组项目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40%。
2.问卷调查。自制调查表,每班随机抽取30名学生,集中发放问卷,当场收回。调查表的内容包括研究型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作用、能力的提高、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用SPSS 11.5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用频数分布来描述和分析这些数据。
二、结果
(一)项目内容完成情况
从表1的项目内容来看,学生选取的内容均结合了各自的专业发展特点和行业岗位工作需求。部分项目小组还设计了实验研究,也有部分小组还走出校园、面向社会人群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二)项目教学问卷调查结果
1.参加的项目性质。根据研究型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按照教学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是参照教师根据行(企)业需求设计的模拟项目,占54.42%;有44.58%的学生自己寻找的行业项目;而仅仅只有1%的项目为企业委托的真实项目。
2.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教师在研究型项目教学中扮演着主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不同项目得以顺利实施。通过调查发现,有98.24%学生认为带教老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
3.学生的能力反馈情况。从研究型项目教学对学生最大的作用来看,认为可以培养团队精神的占80.67%;可以最大地激发创新思维和潜力占30.09%;也促进了解企业情况,占85.31%。在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改变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专业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提高,分别为77.39%和65.45%;另外还有51%的学生认为明显提高了沟通合作能力。在研究型项目教学同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有74.52%的学生认为实践技能提高比较明显,而认为和其他方法效果一样的仅为3.80%。对于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35.67%的认为自己对项目策划表现最欠缺,但只有8.60%的学生认为是表达最欠缺。在研究型项目教学过程中,38.29%和36%的学生分别表示在老师指导下和小组协作下能独立完成该项目;而只有23.81%的表示能独立完成。学生在参与研究型项目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分别体现在学过的理论知识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和自身实践的操作能力不够,各占41.67%和45.49%。从学生完成项目后的状态分析可知,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目标更明确的学生占80.34%;有74.57%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对未来充满希望,以及39.91%的学生后悔平时的学习不够;还有27.74%的学生表示收获了挑战成功的喜悦,有机会还想参加。
三、讨论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与角色转变
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必须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还要有教学热情和乐于奉献时间的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98.24%学生认为带教老师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他们表示教师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起到了指导、促进作用而不是灌输作用,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的积极和轻松。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能力的增强,传统的教育将不再满足当前的需要。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要不断发生改变。于是当代教育的教师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3]。所以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由教材的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活动组织者。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地位发生转变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在学生接受项目任务实施完成以后,明显提高了相应的能力,其分别是77.39%的学生认为在专业应用能力和65.45%的学生体现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96.20%的学生认为明显提高了实践技能。这是因为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任务组织教学,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观点而结束。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学生采取的是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构建知识。学习地位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成为参与者、探究者和意义建构者。学习方式也从听讲―存储―再现,转向了探索―内化―创造,使得学生在传统学习方式中被忽略和压抑了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特征得以释放和张扬,享受到了学习带给学生们的快乐。
(三)增加对行(企)业工作岗位的了解与关注
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学生通过项目的选取、实施与总结以及论文撰写后,85.31%学生认为促进了其了解企业的情况。对行(企)业岗位的工作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将为学生实习与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高职学生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人才需求培养目标。
(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服务集体的意识
在项目任务实施中,只有1.84%的学生认为小组协作精神太差是研究型项目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意识到组内同学间合作是学生任务完成和获取知识的关键。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获得,能增强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能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对学生的同伴关系、交流能力和知识的获得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他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成果;有利于帮助他们学到一些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做事的技巧。分享和合作也是社会对职业人才在未来工作中的要求。
(五)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主要体现为:一是需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无法提前准备,学习盲目性大,加上学习能力要求高,跟不上研究型教学步伐,于是感到教学内容及课堂秩序有些乱。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网络,努力培养学生开发第二网络课堂,建立项目学习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学习与交流,并且需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与能力,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二是当前课程设置上安排课时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型教学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工作责任心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全过程跟踪费时、费力,通常在耐心指导每个项目的实施时,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课余休息时间来完成指导工作。为了使研究型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出更能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院)应在制度制定时应注意适当给予倾斜,多鼓励教师开展新型教育教学改革模式。三是需要努力打造优良师资队伍与优良的教学团队。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学科知识点开放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于是学生在选择项目内容上就会涉及到专业各学科知识点的有机结合与运用,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多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作为项目指导组,参与到学生项目指导的工作,为学生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喻思红,范湘红,赵小红.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及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0-382.
[2]尹伟,范旭,胡德渝,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口腔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53-54.
[3]王林发.研究型教师培养的“项目学习”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10,367(8):105-109.
[4]范秉琳,杨志军,袁建梅,等.“研究型学习”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62-63.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the Med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Course
YANG Ming-fei,WANG Xu-hui
(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81,China)
关键词:方法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研究传统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行动研究”等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实践者的教师,不但要拥有教学能力,也应提升自我的教育科研水平。相应的,研究者的方法意识和修养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方法论知识具有提高研究人员素质和研究能力的普遍窟义,它能提高研究者的反思和综合构建能力,提高研究者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和开拓性。方法论素养是研究人员的基础性素养,具体研究方法是从巳知达到未知的桥梁,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
现代教育改革中,改变了教育科研只限于经过专门训练的科研工作者的观念,很多一线教师写科研理论文章,成为研究的主力军。有学者指出:“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虽然在研究重点和任务上与教育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有所不同,但在研究目的上同样必须坚持学术性,探索教育教学中的未知领域,以便揭示新规律,提出新见解,为中小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少中小学教师尽管在热情地搞‘教科研’,然而兴趣根本不在研究上,摘‘教科研’并非出于学术性目的,而似乎是他们为满足某种功利性需要的必然选择。”功利性的研究行为,凸显了浮躁的研究风气,有研究者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情况和基本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设有参加过科研活动;即使参加了,教师的科研知识也是捉襟见肘,结果如下表1、表2;
在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方法运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问题意识和技术的缺失。由于缺乏研究的基本素养,中小学研究者问题意识相对缺乏,主要表现为:对于课题研究项目的获得有着“等、靠、要”的思想,工作被动,主体意识不强。所选课题大而空,课题重复性大,原创性研究比较缺乏。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这主要源于问题意识的缺乏,没有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敏感性,研究价值及意义不大,甚至出现了一些假问题。部分研究者没有注意到各种研究方法的缺陷,随意扩大了研究的可行性。在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测验或问卷数据时,存在着选择能力和解释能力问题;质化研究中存在着人际关系的把握和沟通能力等问题。
(2)量化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的缺失。国内绝大多数研究采取“由上到下”的理论视野,而根植于实践的“草根型”研究却不是很多,研究方式表现更多的是基于理论性的解释。“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92.6%是传统的定性思辨方法。有7.4%的论文用量化方法,其中6.3%论文使用表格、百分比的一般量化方法。有少量论文应用方差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一般函数等传统定量方法。其他如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模型方法,以及系统科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至今极少有人使用”。另一个表现是实证性研究的异化,“在一些同志看来,搞实证研究不过是举手之劳:想一个题目,印一批问卷,搞一个调查,然后计算一下调查结果,再列出一堆图表便算完事。”动辄就用所谓的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不管问卷设计的质量如何,调查所选的样本的代表性如何,一旦获得了数据,就进行归纳整理,运用简单的数理统计方法就得出了“研究”结论。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欠缺之归因分析
(1)师范教育时期课程设置问题。教育科研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条件性知识,也是教育科研效度提高的保证。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方法方面素质的欠缺状况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若究其根源还要追溯到中小学教师求学时代的教育及课程设置问题。
2001年一项调查表明“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不合理”这一问题“持赞同意见者,教育行政部门占66.7%,部属师大占83.3%,省属高师占54.1%,师专占71.4%,中师占25%,综合平均为56.3%’。从师范教育发展看,教育专业课程处于减少的发展趋势,甚至沦落为配角的位置。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中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理论、教育史、各科教授法等多项内容,20年代教育测验、心理测验和教育统计等方法传人我国,随即师范专业也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到1938年的(师范学院规程)则只留下了教育概论、教育心理、中等教育、普通教学法、分科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实习等6门(其中涵盖了教育统计等研究方法的学习)。1947年,廖世承先生曾说:“以前师范学校曾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诸学程,嗣后取消‘普通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而归并入‘教育心理学’;最近又将‘心理测量与统计’分别并人‘教育心理’和‘教育行政’;所以在师范学校新课程标准中,仅有‘教育心理’一种课程,而授课时效则更减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全面学习苏联”,对西方的教学理论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致使我国教育界陷入一种新的仿效外国的封闭模式之中,在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研究领域中,取消了从20年代就传人我国的教育测验、心理测验和教育统计等课程。表3是我国近代以来师范教育教育学科课程开设情况,由此看出教育学科逐渐减少的演变过程。
长期以来,我们对师范教育的认识相当肤浅,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了一门学科知识,再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便足以为师了,因而将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课程的师范性特征不明显,师范教育课程有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惯向,”课程设置过分强调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结构极不协调,其中学科专业课程约占72%,比例过大,公共基础课程约占21%,而教育专业课程仅约占7%,比例太小。教育专业课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为代表的“老三门”,诸如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基础课程都没有列入教学计划,且课程内容陈旧。尤其是培养研究能力的相关设置更是风毛鳞角,针对教育科研方法类知识的课程少得可怜,这些知识被挤压在教育学课程的某一章节里面,教师讲授时往往一笔带过。教育课程成了象征性的点缀,学时也一减再减,以致到了徒有其表的地步。这种只求外在课程形式缺乏内在师范教育理念,导致了师范专业特色的消退,此弊端已使师范教育的专业发展严重滞后,也使教师专业化进程更加缓慢。师范教育专业特色是师范性,教育专业课程是其特色的直接体现。然而有限的课程,有限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授课时间,一个研究型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研素养如何得到培养?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或虽有了解却又缺乏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这样状况的出现是不足为怪的。尤其是我国师范教育一直没有把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到日程,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设置,师范生在校时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也很小,以致使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再者,目前教师培训依然把培训定式为教育学、心理学两科知识的教育而缺乏研究方法的专门培训,其后果只能是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素养的提高缺乏根基和支撑点,
(2)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相对匮乏问题。
任何学科、任何领域的研究想要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方法论是必要的前提。所以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的专门研究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元研究却出现了断层现象,直接影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体质量。受前苏联50年代教育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人们把教育研究方法论简化为一体独尊的方法论。“处在科学革命时代中的教育研究,同样面临着方法论的挑战。若顾及到我国教育学科原有的发展水平,那么,这种挑战不仅存在,而且十分严峻。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建国以来至80年代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几乎没有认真开展过方法论研究。”这直接制约着研究者的视野及思维方式。80年代后期,教育界的方法论意识开始活跃,方法论的需求和研究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虽经理论工作者的努力,方法理论在我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始终是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基本承袭英美传统,多是从西方学来的“舶来晶”。在“全盘西化”与保持中国特色之间一直存在一种张力,但本土化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队伍阵容和知识结构、研究理论与方法技术的原创能力、高层次国际学术对话与交流能力等和世界前沿研究存在较大差距,与传统成熟学科相比也存在明显差距。
部分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时,往往特别注重开题,但对实施过程却无人问津,最后便是草草结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开题“热热闹闹”,过程“连唬带蒙”,结题“连编带抄”。也有人用三个“拍”来描述这一过程,即开题是“拍大腿”激情万丈,实施过程是“拍脑袋”困难重重,结题便是“拍屁股”走人了事。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因循守旧的观念在作怪,教师对教育科研认识不清,教育研究能力存在问题;教师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管理者科研素养较低、急功近利、指导不到位、深入靠前指挥太少;学校管理不善。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及管理者应在教育科研中采取积极的策略。
一.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1.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教研和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双翼,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两件法宝。如果能对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做一番考察的话,你便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成名都和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密切相关,学校要培养出众多名师,成就名校长,办成一所名校,就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
2.意识决定行动,行动胜于语言。管理者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思想意识,进而影响教师的行为活动。往往一名管理者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二.组建教研组,合理有效地将课题研究融入到教研活动当中。
1.积极进行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最小单位,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形成教师集体的基础,也是学校教学的研究单位。教研组组长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2.合理有效地将课题研究融入到教研活动当中,让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培养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
将大的课题分解开来,形成若干个连续的小课题进行研究。这样研究起来简便,容易见效果,能够持续激发教师个人乃至整个教研组的研究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大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四.积极推行课题实验课。
课题实验课具有双重目标,增加了教学策略预设与分析、策略实施及实施意图、教学观测点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新教案提醒教师在备课时注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关注教学方式的运用,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课前准备——确定教学目标与课堂观察目标
课堂实施——进入课堂教学并开展课堂观察
课后反思——数据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五.注重阶段总结。
对于课题实验课中的策略预设,可以是从大到小,从教研组到备课组再到实验教师进行分解精细化预设。阶段性总结与之相反,在层级上它是由实验教 师个人每节课的课后反思汇集到备课组,再汇总到教研组总结;在时间上它是由课后反思累积形成的周反思、月反思,最后形成学期阶段性总结,它可能是若干个小 课题成果的集合体,如此持续进行便可顺利完成结题。
六.在实践中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反复检验、评价、提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阶段性成果是否可行,是否有实效性、普适性,必须采用控制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实践应用,检验其效果,不断发现新的影响因素,找到克服办法,实现应用效果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七.淡化评优意识,强化研究功能。
公开课是最现实的校本教研,但提到公开课,却褒贬不一,有人爱,也有人恨。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公开课呢?
我们应以积极理性的态度来对待公开课。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桥梁,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舞台,并非只是一个证书,更不能说一节课便会造就一位名师。对善于反思、学习和改进的教师来说,走的桥多了路更长,登的台多了艺更高,淡泊功利,潜心研究方能成为真正的大师。
八.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指导能力。
形势的发展给中小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中小学教育管理者要成功扮演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和组织者的角色,就必须具备必要的教育科研素养。
1.教育科研理论素养。
教育科研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经济学等学科。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尤其需要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性质与特点及方法的应用理论。
教育科研方法论。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因而必然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这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有重点地选择教育科研对象,有针对性地采用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相关理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复杂性,要求管理者掌握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如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科学学等。
2.教育科研能力素养。
发现问题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它作为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就成为关键的一环。
组织科研的能力。管理者应学会组织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中,在项目的选择、科研队伍的配备、研究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组织科研工作。
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获取、识别、分类、编码,也包括对信息的分析、评估,以及利用信息作出决策、解决问题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在获取、掌握、处理、应用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
开拓创新的能力。研究的课题,常常是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这就需要研究者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以适应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文字表达的能力。要求中小学校长把经过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形成文字,通过教育科研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著作等形式表达出来。
3.教育科研道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4-0044-02
我的一位朋友是教学成绩非常优秀的老师。他曾经用怀疑的口吻,开玩笑地问我:你们搞教育科研,到底研究出了什么东西?说实话,我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搬出大段的理论来说明什么是教育科研,也可以找到名人成功的例子来佐证教育科研的作用,但是我总觉得是说别人的话,不接地气,不能够让人信服。我也经常追问自己,教育科研是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就讲几件自己行走在教育科研路上经历过的几件小事和感悟吧。
有理论指导才是科研
1997年9月,我在郫县犀浦镇初级中学工作,赵洪校长提出“科研兴校”的口号。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口号,既困惑,又好奇。很快,学校成立了科研小组,开展“和谐教学法”课题研究。课题推进的第一步,是对全校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和谐教学法”的相关理论,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目标要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第二步,是在学校树立开展和谐教学实践活动的示范榜样。学校隆重举行“和谐教学法”现场研讨会,全校老师参加,先是观摩主研人员肖老师的一节“和谐教学法”公开课,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这节课如何体现了“和谐教学法”的理念进行讨论;再由各教研组长代表本组向全校老师做汇报;最后由课题组长做总结,指出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第三步,全校教师开展“和谐教学法”实践探索,每位教师以理论为指导,在课堂上尝试构建和谐课堂。老师在实践中撰写的案例、论文在校刊上发表,供大家学习交流。通过这一课题研究,一批教师成长起来,让学校走出了低谷,丢掉了落后学校的帽子。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它使我明白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不同在于,它一定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左右着你的教育行为。一件教育小事,可以折射出教师处理这件事的价值观、教育观。
科学严谨才是科研
2006年9月,郫县犀浦实验学校针对本地区家长家庭教育不到位,给学校学生管理带来困难的现实问题,准备申报县级课题“如何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管理策略研究”。我作为课题组组长,与其他老师一起多次讨论,查阅大量资料,几易其稿,写出了课题申请书。庞校长请四川省教育学院邱兴博士进行指导。邱博士说,“问题学生”的提法不科学,学生犯什么错误才是“问题学生”?不做作业、违反课堂纪律就是“问题学生”吗?我们课题组再次进行讨论,缩小研究范围,针对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新确立申报课题“农村学校家庭教育引导策略研究”。再征求意见时,有的专家提出,同类研究已较多,课题研究要找到新的亮点,不能炒陈饭。我们课题组第三次斟酌课题名称,最终确立研究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修改后的课题虽然还是家庭教育研究,但是研究的是“城市化进程中”这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家庭教育新问题。该课题后被批准立项为成都市农村教育专项课题,现已结题。
该课题修改名称的过程告诉我,教育科研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是能够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是应有一定新意的。教育科研严谨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我们一直倡导学校要民主管理,现在郫县又在部分学校开展自主管理。有人问,民主管理与自主管理是什么关系?民主管理是管理的形式,重在决策的程序或者说过程,自主管理是管理的主体和内容,重在决策者是谁,决策什么。管理是一个立体概念,有多个面,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是“管理”这个概念不同的两个面,不同的两个要素。郫县学校自主管理是教育局放权,就要明白下放哪些权力,下放权力给谁。学校推行民主管理,就要以民主的程序、方式用好下放的权力,而不是滥用权力。只有这样严谨科学的分析,明确概念的内涵,才能明确研究的方向,找到工作的思路,更好地开展研究。
抓住本质才是科研
2009年,一句网络流行语“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被网友疯传。模仿句式层出不穷,如“哥钓的不是鱼,是寂寞”、“姐买的不是衣服,是虚荣心”等。对这种句式进行细细咀嚼,发现前半句说的是平常看到的普通现象,后半句说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当我们把平时工作、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后面的本质揭示出来时,普通的生活立刻变得深刻起来。在教育科研活动中,也有类似的情景,我们需要对现象追问几个“为什么”,只有从现象看到本质,才能使科研活动走向深刻,才能够很好地提炼出研究成果,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例如,在德育活动中,要求学生过马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要追问:为什么要求这样做?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孩子在路口不只是等待红绿灯,而是遵守交通规则。应从“红灯停,绿灯行”的具体行为做起,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今天遵守交通规则,将来要遵守职场规则、社会规则,其道理是相通的。
想起在郫县犀浦实验学校开展有关家庭教育的课题研究初期,学校召开家长会,一个班总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家长不能够参加会议。但是在三年后召开家长会,一个班不能够参加家长会的只有几个人了。我们开始并没有发现这种变化的价值,后来才认识到,是通过课题研究,家长对我们的改革行为的认同,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表现。所以,我们在教育科研中,要有敏锐的眼光,去探寻平常的现象背后不平常的内涵,就像善于发现什么是有价值的金矿,然后才能从金矿里面提炼出金子。缺乏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就不可能搞好教育科研。
准确表达才是科研
2008年10月的一个早晨,我们组织十几个学生来到郫县安龙村全家院子,举行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我如实记录了此次活动的经过,一位专家看了我写的活动记载说,你写得很具体,很全面,甚至还有一点儿生动。但是,你记录这次活动是想说明什么,仅仅是说明我们搞了一次活动吗?同样一件事,大家议论的着眼点不一样,这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在叙述科研工作的案例时,要带着课题所主张的价值观来叙述,要带着课题倡导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科研表达,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渗透融合在实践中,就像盐之溶于水,能尝其味而又不见其形。
我不由得想起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那个学生太笨了,我都教了他三遍,他还是不懂。很显然,叙述的人是从教师的视角来叙述的。如果换一种视角来叙述可能就不一样了。例如从学生的视角说:那个教师教了我三遍,还是听不懂,他的教法真的有问题;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叙述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教育科研工作中,要确立正确的视角,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音乐教育的研究方法虽然早已为人们关注过,并在有些专著中作了章节性的阐述,但是,作为一个专门性的学术课题来研究,并以专著形式体现其成果,在国内尚属首例。因此,其新颖独到之处显而易见,开拓意义自不待言。值得提出的是,作者在课题命名上的“科学”二字的定位,既将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认识,又赋予研究方法以科学的定位,不仅体现了与一般方法论的区别,而且也表明了作者更高的学术追求。当这一主导动机通过研究实践转化为学术成果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科学精神不仅赋予专著以严密的逻辑思考和周密的系统安排,而且有了许多新的学术见解和新的内容表述。例如作者为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所确立的六大基本原则虽然具有较多的学术共性,但是作为一种“基本原则”经过筛选重组运用于此不仅必要,而且也有一定的新意。再如作者提出的“行动研究法”在以往的音乐教育研究中,很少有人关注它,而作者就此立论,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也颇具匠心。学术研究贵在创新,《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无论是在选题的视角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成果内容上,都倾注着作者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执着追求,所以全书新意盎然,给读者以许多有益的启迪。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的又一特色是它的内容翔实。在这部长达48万字的专著中,作者从本课题的意义任务、原则、过程到多种方法都分别进行了恰如其分的阐述,有简有繁,重点突出,将研究的中心投放在那些与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可操作性环节的研讨上,很难找到“灌水式”的文字。诸如本书把“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专门列为一节,从研究课题的确定、查阅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到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做出结论,直至最后成果的完成,都分别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从而较完整地包容了研究的全过程。再如实验法在以往的音乐教育研究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采用者为数不多。而本书对此特别给予关注,不仅全面论述了实验法的概念、方法和步骤,而且以较多的篇幅列举了实验研究的示例,从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理论的阐述。当然,读者也会发现本书的“附录”篇幅过大,这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嫌。但是当我们以质疑的心态审视这六部分附件时,则感到它们与音乐教育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或是指导文件,或是成果目录,对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讨和学习,是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将它们与“文本”融为一册,既是对理论的检验,也是给实践的参考,是有一定价值的。
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深入的理论探讨是必要的。但是,音乐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它的研究必须从实践的操作出发,在进行充分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予以理论的归纳和升华,其研究成果必须回归到教育实践的层面上,对其科学性进行检验。因此,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则,否则它的研究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更谈不上以人为本了。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书不仅是音乐教育研究实践的理论提升,而且也是实践检验理论的有效论证。一些精彩的音乐教育研究成果遍及全书各个章节,是实例,也是示例,既论证了相应方法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给读者实践研究方法以有益的启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外,音乐教育论文写作是广大音乐教师普遍关心和焦心的难题,应该说写不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书将《音乐教育论文写作》列为一章,进行了专门性地细致阐述,从论文的结构、格式到论文的选题、类型,逐一作了详尽的介绍。这些对于徘徊于音乐教育研究大门内外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份难得的学习资料,其实用性必将转化为音乐教育科研的生产力。而这些侧重于应用性的章节的加入,也丰富和完整了科学方法论的整体构建。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心理;剖析;矫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9-0045-03
尽管当前中小学教师研究工作已经广泛开展,但我们在基层教育科研管理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疏于研究或研究不深入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究其原因,这固然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科研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更与他们在研究心理上的偏差直接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几种典型的消极研究心理的描述和案例剖析,提出一些矫正方法,借此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的价值、特点、方法、成效、精神等方面作一些诠释。
一、怠惰心理
教师囿于自己的经验与惯性进行教育教学,面对新的问题不求甚解、更不想通过探索和创新改变工作现状,追求卓越,对科研工作没有热情,甚至漠视。如余老师,工作10年,为评职称,偶有县级教学比赛获奖,主持县级课题已结题,县级论文也有获奖。但是,前后跨度几年的课题和论文都是同类内容,且同一主题前后两篇论文,无论新度、广度、深度都无太大差别,获奖等次不高。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还未达到把自己作为教育实践研究主体的境界,对研究的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小学教师研究意识上,普遍存在3种偏差:①唯功利性。如余老师为了比赛和评职称而申报课题,一旦课题结题,论文过关,对研究就开始产生惰性,思维定式,陷入“被动研究”的泥潭。②成果意识错位。把课题、论文的获奖当作科研的唯一成果,而忽视了研究主要成果――教师实践行动的改善及在研究过程中的专业成长。③研教不相融。如余老师满足于凭借积累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却不能直面自身工作的新问题而开展能动研究。即使有研究,也只是在同类内容、同一水平上打转,难以产生好的实践成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会越来越缺乏研究的动力。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呢?
(1)教师要激活从事实践研究的主体意识。爱因斯坦说:“全部的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独特价值,以及对于教育生活的意义,使自己不至于在日复一日的单纯教学中日渐懈怠。实际上,只要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研究,就会明白“我要研”的真正意义。表面上看过程很辛苦,实际上享受了思考的乐趣、成功的愉悦,还有那种油然而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工作激情。这与职称、荣誉无关,而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这种释放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强。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研究获得成果时,则超越了外部物质奖励,得到了精神激励(效能感和成就感),这恰是人的高层次需要。
(2)要拟订循序渐进的长期科研规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科研工作。在研究中,教师修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从而为创新工作、提高教学效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恐惧心理
教师把科研神秘化,对完成研究工作表现出畏难情绪;或者对于自己、他人的点滴成果不屑一顾,盲目攀高,眼高手低,导致研究的自信心不足。如新手教师毛老师,刚毕业三年,热情、开朗、深得学生喜欢。但如果让他申报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他会说:“课题啊,这么难,那是专家学者们所做的事。”跟他同一办公室的李老师也会说“我都教了很多年了,还没有做过一个课题研究,要做就做个像模像样的,过几年再说吧。”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在入职起始阶段,对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具体表现为:①无科研入门动机。如毛老师毕业头三年忙着“适应”教育教学生活,也缺乏科研操作的基本知识,说是做课题研究与己无关,其实是心里胆怯。他若让这种畏难情绪蔓延下去,必定会影响其专业成长。②科研意识偏颇。在新手教师看来,科研是高大上的。课题研究要经过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提炼、结题鉴定等环节,整个是“像模像样”的,而自己所做的日常工作则极其普通,跟研究划不起等号,于是自然地把教学与研究割裂成两张皮。若不从日常实际教学生活入手,而想以凭空臆想的研究改变教学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对科研的偏见必然会影响研究工作的自信心。这样,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很难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呢?
(1)教师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特点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布克汉姆说:“教育工作是一门研究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化程度很高的作业。”教师基于对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思考、探究和改进,生成教育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既是一种工作,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的研究不仅能深化教育教学,还能增强自信和力量,并且教师对自身的研究实践具有独特的优势。知道这一点,教师就不会排斥研究,也不会把研究神秘化。
(2)要努力提高自己会“成为一个研究者”的信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达成“教”与“研”的融合:一是学中做。教师研究除做课题外,还包括诸如理论学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等)、经验交流、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教育论坛、成果展示、文集编印等,每一次完成“作业”,都可看作是教师的实践研究过程。而教师最主要的研究应是课堂研究,如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某一教育理论、反思内化,并将其运用于课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收集反映有关教学效果的数据,与以往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把教学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做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的《帕夫雷什中学》被世人奉为教学的经典之作,而他称该书是“根据我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确实,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花3个小时,记录平时点点滴滴体会的结果。事实上,研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可以在做中研。只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养成一种事事观察、思考、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他就是一个研究者。
三、盲从心理
教师未能把教育理论本土化、个性化处理,只是照本宣科、依样画瓢地进行研究,导致研究与实践对接不上,收效甚微。如擅长声乐的黄老师,自己及所带的合唱团曾在省市许多歌唱比赛中获奖。当她得知她在外省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个关于校园舞台剧的课题,曾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时,她想,自己与这位同学水平不相上下,同学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于是,借鉴同学的研究课题,她也去申报校园舞台剧的研究课题,结果没有立项。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科研方法素养的欠缺。如黄老师对她的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课题获大奖比较迷信,且归因单一。其实这一课题获奖肯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与她的同学的素质特点(擅长舞蹈)和良好的研究品质直接相关,而且与其所在学校浓厚的舞台剧研究氛围和组建的研究团队等因素分不开。黄老师认为同学在做课题,她也要做一个,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直接进行“借鉴研究”,申报了课题,这样生搬硬套,只能是“形”似“神”伤。做课题研究不仅需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更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体悟,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方法。黄老师若能借鉴她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的成功经验,然后再在自己擅长的合唱团建设问题上展开研究,那是可取的。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呢?
(1)教师在实践研究中要有所突破,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可能做好的研究主题,不盲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之高,需要更广阔的思考,不能局限于狭隘。研究,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背景分析和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切口,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在研究实施中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直至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认真、谦逊和独立思考都是必需的,不应采取简单化的态度。
(2)重视掌握、运用科研方法。适合教师实践研究的常用方法有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观察、访谈、叙事等是常用手段。重要的是,各种方法运用要适宜。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同一个问题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学生身上,其处理方法也会不一样。作为一种实践研究,必须以实践为导向,要选择适合研究主题又适合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在研究中若发现方法选择不当,要及时调整,在失败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方法论素养,最终实现教育研究的个性化。
四、敷衍心理
教师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对于研究任务,应付了事。甚至有时为了粉饰,投机取巧,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挪为己用。如有这样一些老师,从教多年,教学成绩还不错,但搞起研究,就是藏着力气使不出。还有一些老师,虽然教学成绩平平,在课题申报时,却未见用力就拿出“漂亮”的研究方案。一问,是“借”的,只是稍稍改动了其中几个字而已。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研究的任务和功效没有强烈的认同,还没有把研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客观上看,大致有3种情况:①研究任务与工作时间相矛盾。一线教师,工作具体繁杂,不愿花更多的时间搞“耗时巨大”的研究,能应付即是。②研究任务与工作实际脱钩。有时学校为了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要求教师参与研究,而非教师实际所需,教师往往是被动应付。③研究任务与现成资料相重合。偶尔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成资料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时就虚化研究过程、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当然,“外向型”任务强制教师研究已经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应予以纠正。但从主观上看,教师还没有感受到研究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力量,缺乏研究所需的内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抄袭则暴露了某些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呢?
(1)教师要增强“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认同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应借助研究力量推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度、思路和方法。“高瞻”才能“远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是长流水”。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在忙碌中拥有这份高远,永葆教育教学的热情,享受学生成长和智慧传递的幸福。
(2)学校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推进器”。科研兴校,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在把科研作为教师任务规定下来的同时,还要注重科研的专业引领。树立科研典型,培养科研骨干,引领教师找到研究的正确方向。合理安排教师的研训工作,不做伪培训、伪研修、伪学习。建立科研诚信责任制,以避免教师胡乱应付、投机抄袭等不良行为,增强科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五、浮躁心理
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但不能静心,缺乏毅力,对研究或浅尝辄止,或在“瓶颈”前泄气,或在“高原”中倦怠,最终不能形成好的成果。如时常可见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有能力,但研究水平起伏很大。有时选题精准,但缺乏事实分析;有时数据充足,但缺乏严密逻辑;有时方案堪称完美,但操作不够详实;有时成果有特色,但统而概之、人云亦云。很少做到真问题,真研究,真问题,深研究。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偏低和对实践研究缺乏钻研精神。没有高远的目标追求,成就水平偏低,在研究上就会缺乏“挖深井”的韧性,也很难有所建树。实践研究如西天取经,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教师可能面临的困难有:①缺一双“火眼金睛”。“跟风”选题,缺乏个性,跟着感觉走,也鲜有科学性。②缺一场“面壁参禅”。教师不能静心潜沉下来,阅读源头性书籍和材料,从大量源头信息中分析、筛选、厘清问题,从表面深入到本质,悟出禅意。③缺一副“三头六臂”。因大量的繁杂事务需要处理,对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调查、个案收集、数据整理、改进讨论等各个环节难以顾全。④缺一次“打坐诵经”。清静内心,将研究手稿中浅层经验、个案特色进行理性提升,提炼成可诵读可推广的“经文”。研究缺少以上任何一项磨难,哪怕你是“科研骨干”,也只能草就成果,难得“真经”。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呢?
(1)教师要从不辱育人使命的高度提升精神气质,使自己保持激情不老的心态。教育是一种慢的生活,教育研究更是一种慢的艺术。开展实践研究,应有长远的眼界,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找自己在实践中有深刻体悟的专题突破,做到从真问题出发、长期性跟踪、严谨性收集、规律性探索,取得成果必定是水到渠成。有人说:能够在一个行业做出点名堂的人,往往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做下去的人。只有树立教育研究有所作为的境界,才能摒弃浮躁。
(2)加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同伴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开拓研究的信息源,更新理念,打破思维“瓶颈”;也有利于共享研究智慧和乐趣,形成“共振”效应,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瑛.教师排斥课题研究的原因分析[J].宁夏教育,2014,(2).
[2] 戴建国.理性看待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倦怠症”[J].校长参考,2014,(2).
[3] 刘永和.教育研究不能缺失科学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3-9-13.
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从上述论断看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方法论,是用来具体指导人们“怎么办”的理论。
2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主要是两大类问题,一类是主观方面的问题,即自身能力的不足和观念的落后;一类是客观方面的问题,即科研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等。2.1主观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非科研,没有认识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作用。有些教师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对科研工作有畏难情绪。有些教师缺乏竞争意识,不思进取,科研动力不足。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面相对狭窄,不能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科研方向不清。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大多是被动的,主要是为了职称和完成任务;目前对于高职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上获得的报酬要远大于科研带来的报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高职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2.2客观方面。高职教师对于科研工作有需要,有兴趣,但是缺乏有利于参与科研的客观环境。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科研管理缺乏经验,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有序的科研管理办法,严重削弱了高职科研管理的效果。大多数高校虽然出台了一些科研管理制度,但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只注重对个人的奖励,忽视对团队整体绩效的评估和奖励。没有看到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脱离了高职院校的实际,高职教师较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不能很好的兼顾教学与科研;有的高职院校虽然成立了科研处,但是职能仅限于课题信息的收集、,科研成果的审核、统计,科研经费的管理等。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在科研奖励方面,实质性的科研投入比较少,对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当前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首先要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打开想象力,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爆发出参与或从事某项事务的积极性。高职教师应改变过去对于科研工作的负面看法,即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要认识到科研工作对于学校和自己的重要性。其次,要实事求是,对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许多高职院校从中专改制或升格而成,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不强。在大多数情况下,高职教师是被动的参与到科研工作中,科研立项意识不强,研究方向不明,申报经验不足。许多高职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没有经过科研知识培训,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和基础。在提升科研能力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可以组成类似于学术沙龙性质的非正式组织。教师在非正式组织中,较少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会感到比较轻松;同时,不同的专业背景也有利于学术交流和灵感的激发。第三,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学术资源。随着高职院校基础设施的加强和完善,高职教师可利用的资源已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学术数据库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门类,并且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不仅能搜索到大量相关学术期刊论文,而且还能对学术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科研的热点集中在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产学研、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高职教育发展、创新教育、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第四,要求真务实,端正学术思想,把握研究方向。高职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立身处世的本领。高职教师可以通过严谨的科学精神,敏锐的科学触觉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4结语
论文摘 要:自叙事研究开始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以来,在国内的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教学中产生了较好的作用以及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讨论叙事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果,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叙事研究两个方面阐释叙事研究,对于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1979年,萨宾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首次提出了经验与叙事结构等相关观点,阐述了叙事对于人格的形成、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同时,其还将叙事作为人格心理学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1986年,萨宾主编的《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问世,该书之中对于萨宾的观点进行了阐述。萨宾认为“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和行动的基础”。以此为标志,叙事心理学才真正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从心理学之中逐渐显现出来。简而言之,叙事即为讲故事,或者与讲故事相关的事件与行为,其主要用来描述先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讲故事的方法可以研究人类复杂的情感,例如,爱情、依恋、人格特征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外部效度。通常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中应用广泛。
从探索叙事心理学的目的来看,其主要在于发现行为的规律并对其进行预测以及相应的行为控制,而非对于传统心理学同样或者还未达到的目标的追寻。叙事心理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于理解,对于个体生命行为与个体生命故事的理解。以康纳利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人们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对于故事来说,不仅仅起到传播作用,同时还是故事的组织者与创作者。他们经过缜密的研究后发现,对于人的研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对于人类经验依故事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记录与撰写。自叙事研究引入国内以来,开始受到学校的关注,并且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发挥着有益的作用。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的运用
叙事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主要就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叙事心理治疗。从叙事心理治病来看,其创始人与代表者为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麦克·怀特以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所谓“叙事心理治疗”通常是指咨询者通过对于适当方法的选择,进而针对具体的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进而对于当事人内在内力的唤起过程。它之所以可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受到重要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叙事可为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深度资料。叙事资料对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数据资源是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其也是对于具体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的重要依据。同时,叙事往往与反思密切相关。当我们对于自己生活故事进行叙说时,其实即是对于自己的审视。
其次叙事疗法把人与事分开,以人性的眼光看人,而不以道德教育人。从叙事疗法当事人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来看,叙事疗法能够让当事人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专家,自己要对自己充满信息,进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在整个过程之中咨询师扮演着陪伴的角色。例如,罗杰斯所提出的求助者中心疗法。叙事疗法对多数适合心理咨询的人都有较好的作用,是当今重要的心理咨询方法之一。
叙事心理治疗即是让当事人自己讲出个人境遇、个人经历等等生命故事,指导者在倾听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理论方法与语言进行技巧指导,在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之中使当事人能够在其故事之中找到遗漏片段以及认知误区,进而将整个故事纠错、补充或重写,进而积极促进当事者加强其生命动机,增加内在力量,进而促成其形成积极认知和重建良好行为方式。
当前,诸多教育者将叙事心理治疗法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大学生心理疏导等工作。实践证明,其效果较为明显。在《同辈叙事教学:加速大学新生灰色心理白色化》一文中就为我们介绍了如何用同辈叙事教学使得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的。同辈叙事教学的原理在于人是个体生活故事意义的建构者,可以通过自我多声音的对话,解构旧故事建构新故事。新的故事又继续塑造着生活,塑造着人的心理世界。基于这一原理认为,通过探索、实验,完全可以发现一种行之有效的同辈叙事教学模式,以大范围、高效率地缓解或消除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它在实际应用时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故事的陈述,进而将使学生把问题作为外在的东西加以体验。这样就能够更为理性地查找到生活故事之中的“美”,进而摆脱对于消极角色的认同。
学校心理健康课也是叙事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在《对心理健康课“体验教学”的叙事研究》一文中表明心理健康课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其实用性,因此,在课程整体改革的思想指导下,主要运用体验教学法,以体验活动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验教学”围绕课堂体验活动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主题与体验活动,在做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绪,活动后要求学生写下“感言”,将这种情绪体验记录下来,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上课方式让学生在做活动的过程中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能了解到他所体验过的困扰也是其他同龄人所体验过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
学校心理学辅导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一般主要包括写作叙事辅导、阅读治疗、叙事辅导、博客叙事输导、群体叙事辅导等等。其他方式的辅导,大家耳熟能详。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博客叙事辅导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理辅导当中。博客,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开展的群体倾听与表达活动。它把阅读、写作的叙事辅导功能与电脑书写、交流互动的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叙事辅导方式。网络写作具有隐秘性、参与的便利性、互动的跨时空性,博客叙事辅导不仅使人们能够更开放地袒露心扉,而且能够更容易地获得相识或不相识人们的精神帮助与支持。
二、叙事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层面的运用
一直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的弊病已受到众人的指责。教师的叙事研究将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日益加剧的鸿沟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叙事”通常是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用叙述故事的形式讲述教育中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教育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教育叙事材料的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具有一定的情节。
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主要可以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对于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方面。例如,对于教师日常行为背后的思想研究、教师在生活故事之中的思想研究,进而可以对教师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的支持,进而更好地为教师的生活构建起思想的框架。第二,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展现自己,并能够得到自己与学生知识的进一步的发展。叙事研究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对于自身的把握,进而促成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第三,对于学习者——教育对象的研究。对于学习者的多维度研究(例如,对于学生认知特点、人格特持、个性差异等方面)有利于对于学习者兴趣、爱好等等更好地了解。
三、叙事研究在校本培训层面的运用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校教师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相较于其他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能有效地弥合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疏离,更切合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条件,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的重要手段。
教育叙事拥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例如在教育科研领域之中的运用过程之中,显现科学性的缺失。“教育叙事”与“教育叙事研究”之间还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在教育叙事从国外被引进及其本土化的过程中,教育理论工作者却没有形成一套有价值的操作方法,一些人张冠李戴,机械地套用教育研究者进行叙事研究的具体过程与技术,将其视为教师叙事的方法。所以说教育叙事究竟应该如何开展还需要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普适性的缺失也是一种局限,教育叙事从教师叙述的特定故事情境中发现教育的意义,这就使得所得出的解释性结论也是情境性的,这种情境是不可重复的,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也就无法据此建立起普遍一般的理论。因此,无法从教育叙事中获得普适性的经验也使得教育叙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再者由于教育叙事最后呈现的成果——教育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无法检验,所以有的学者并不认同它是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的叙事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教育工作,首先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方法指导唤起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热情。当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对于自己的教育生活进行认真的审查,笔者认为写出高质量的教育叙事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出于名利或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则很难写出较高水平的教育叙事的。
参考文献:
[1]董俊.叙事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社会心理科学,2010,(1).
关键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教育研究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不断深入,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仍亟待完善和发展。有的学者对近20年我国教育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郑日昌、崔丽霞选择较有代表性的5种教育类杂志,即《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电视大学》、《课程、教材、教法》、《湖南教育》。然后从每种杂志1981至1998年每年刊登文章中,随机抽取24篇(这24篇文章平均分配在每期里)共检索文章2160篇。结果表明,大量的文章是解释或综述性的,实证性文章比例很低。总结经验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一大特点。教育经验的总结虽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教育科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大量进行实证研究;思辨也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缺乏事实的乱发议论是科学的大忌。另一项研究是对16种教育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的2098篇论文的调查结果,其结论是,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有92.6%是传统的定性思辨方法。有7.4%的论文用量化方法,其中6.3%论文使用表格、百分比的一般量化方法。有少量论文应用方差分析、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一般函数等传统定量方法。其他如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模型方法,以及系统科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数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至今极少有人使用。另外,研究者还指出,计算机技术虽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似乎大多用于文字输入和排版、用专用计算机软件作数据处理、建模、分析的寥若晨星。
重视定性研究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传统,可是教育科学如果只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很难实现对教育规律的科学认识。因为定性认识,只是判定研究对象实体是否存在、结构如何、各要素之间具有何种联结等。它往往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具有某些相对性与局限性。首先,它缺乏定量化的严格的观察、测量、统计、计算和表述,不能对特定事件给出严格的描述、说明、解释和阐述。所以,它仅仅是给出某种研究的大致方向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它不具有严格的操作规则或实践规则的约束,因此,研究结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主题、对象、时间、空间和条件等各个因素之间均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从而强化了研究者的背景知识对分析结果的“污染”,具有不精确性。再次,定性分析是以经验描述为基础、以归纳逻辑为核心的方法论系统,它的推理缺乏严格的公理化系统的逻辑约束,因此,在它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可能不存在逻辑的必然性,即其结论往往具有或然性。
由于定性认识具有上述局限性和相对性,故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应该对事物进行定量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清晰、准确、普遍的认识。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测定对象目标的数值,求出其与各相关要素间的精确的经验公式。它是一种具有确定逻辑结构的认识,这些逻辑结构的不断展开就是定量研究方法的实现。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此,事物的认识既需要定性认识,又需要定量认识。对于任何科学研究领域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可以说是两种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们也是两种互相补充的分析方法。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在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各自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重复性的定性分析有余,定量分析则明显不足,当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相比时,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笔者认为,由于我们过分地依赖定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处于一种理论薄弱或缺乏科学理论的状态。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一种理论应该包括一系列基本的前提假设,在此前提假设下,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可以用事实或实验来证明或证伪的结论。在理论研究中,“要杜绝无谓的推测,就需要我们最终把理论考察拿出来与真实现象进行比较。”这种验证或许依赖于直接事实,或许依赖于该理论所附带的逻辑结果。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作为一种天体理论,其正确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在于,人们曾经根据它成功地预测了太阳系中未知行星的存在,并正确地预测出它们的运行轨道。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现实提供一种合理和更强有力的解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有关事实和现象,并在需要的时候预测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变化,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和决策的质量。然而,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很少有什么理论是能够被事实证明或证伪的,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教育理论,只是一些不精确的分类法、众说纷纭的界定、对事实的罗列和对原因与影响的分析和猜测。教育科学刊物上的理论文章,基本上是对个案和某个问题的“就事论事”的分析描述为主,经验和感性判断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我们在教育理论刊物上读到的一些文章,它们的可取之处并不在于其思想与研究方法上,而在于其文字风格上的成熟。这种状况不仅仅局限在教育科学,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表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有些刻薄,但是所陈述的事实和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对教育问题进行分析,需要有两个基本的前提,一个是对基本事实和基本数据的准确了解,即事实与数据的前提;另一个是根据分析的目的采用和选择的分析方法与分析手段,即逻辑与技术手段的前提。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经验事实与材料比较丰富,而逻辑分析与技术手段相对不足。特别是,有许多教育现象的比较研究,只是材料与事实的堆砌和对可能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的主观罗列。它们与其被称作是对教育问题的比较研究,不如说是对基本文献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结果。
二
1971年2月,哈佛大学的卡尔?多伊奇和两个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列举了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在他们的研究中,引人注意的是:早期的成就全部都是理论性的和定性的。而后来的成就,或者甚至早期发现的后来发展,都主要是数学和统计方法的革新,或者是由定量分析推导出来的理论。可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突破性成就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定量研究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接合。数量化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趋势,特别是统计学和模型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加速了这种趋势。对于这种趋势,教育研究领域也不能例外。采用数量化的手段,能够加深我们对许多教育问题的理解,使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够更准确地揭示和描述许多教育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从其社会作用看,定量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决策质量。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掌握程度不同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展数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是使教育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常常可以消除一些无谓的争论,或者使人们对问题的讨论具有共同的基础。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量化分析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它得到更准确和更有效的定性结论,以深化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优化教育决策。教育科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论思想。它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因为:
(1)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教育科学成其为科学的重要标志。数学是研究数量与形式的工具,而成熟的科学都致力于揭示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的或形式的关系。只有在一门科学能对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做出数学的(定量的或形式化的)描述之后,它才能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不能否定它的研究对象的某些内在规律也必然通过量的关系存在,考虑到人的思维的特点,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教育现象的高度复杂性,教育科学可能更需要定量分析方法。至于采用哪一种数学形式则是具体的技术问题,它由具体教育现象本身的性质和研究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
定量关系或形式关系的分析,司以使教育科学改变以往对教育的表层现象进行描述,而很少揭示教育现象的内在深层结构的习惯。教育科学家们力图像自然科学家那样采用经验的研究程序,通过对可观察的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解释,建立可以接受实际检验的理论,这就往往意味着将各种解释事物因果关系的命题做出定量的或形式的表示,然后在数学系统的框架下对它们进行检验。
(2)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科学科学性的迫切需要。这种需要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成长,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组织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加强的,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和微妙,教育组织越复杂,我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判断和决策就越依赖于对基本情况的准确了解和对未来变化的可靠性更高的预测,这也需要教育科学理论更加实用化和精密化。这种客观需要的存在迫使教育科学工作者尽量采用更好的定量研究方法来帮助提高教育理论的准确程度和实用程度。
转贴于 (3)教育科学数量化分析是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学科都在融合,向综合化迈进。由于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表现出卓有成效的作用,于是,它的成功唤起并鼓舞了自然科学家在自然科学之外的其他领域做出各种尝试,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由于各种原因,自然科学家与数学家也经常涉足于教育科学领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越来越关心一些重要的教育问题,如教育投资、教育成本、教育预测、教育规划、教育决策、教育发展战略等等。他们出于各种目的,以各种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教育科学工作者与他们分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研究方法,如控制论、系统论等等,这些思想方法的介入,使教育科学的许多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的新理论一旦形成,包括其创始人在内的科学家们竞相把新理论推广应用到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科学研究中,所谓交叉研究已经蔚然成风。特别是,在这一潮流中最突出的是被称为“非线性科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浑沌科学和分形理论等等。很多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认为,把这些理论推广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是对它们的普适性和深刻程度的证明。由于当代自然科学(包括系统科学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数学化的,它们不但对“数”,而且对于关系、结构、次序、演化的研究也发展了很好的定量研究手段,所以,当许多新理论把教育现象作为它们的应用对象时,自然科学也就把定量研究的一些新手段带入了教育科学研究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定量研究的强调,并不是说定量研究能够代替定性分析,而且基本上不会有人持这样的观点。定性认识与定量认识在基础、形式、结构和功能方面是存在差别的。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以方法论的形式展开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纲领和两种不同的认识论框架。从技术上讲,则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采取了不同的解题方式。即使在自然科学中,对力、电场和磁场的某些性质的认识和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也都是定性问题,只不过对这些性质的结论要经受严格的实验检验,在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中,定性研究也是很重要的。要有效地运用数学方法从事科学研究就必须对研究对象在质上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解。没有高水平的定性理论,定量研究只不过是盲目的数字游戏,即是在自然科学中,定量分析的方法也只有在与良好的定性分析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事实上,有效的理论大多是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合理地结合起来的理论,而要使定量分析研究与定性分析研究很好地结合,根本的出路是让研究人员对两种方法都有一定了解。
三
在科学发展历程中,教育科学在数量化研究的发展方面远远落在自然科学后面。甚至落在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其它社会科学后面。这种现象主要是有以下原因造成的:(1)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数量化研究所面临的困难较大。(2)担心某些人为数字而数字、片面追求高深数学技术的倾向会使一般人难以判断各个计算步骤的有效性,他们认为即使是简单地用数学关系来表示各种教育现象,也可能使人忘记被数字掩盖起来的实质发现内容。
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相比,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量化确实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I)对软指标量化的可行性。例如一所中学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农村小学教师的苦恼、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等等。很多教育科学的研究人员因此而否定量化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否定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的可能性,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应该说,要使这些因素量化的准确程度达到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量化所达到的水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具体应用来说足够有效的量化是可能的。例如,我们知道,“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个很难把握和衡量的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通过考试的方法来对其进行衡量,而且,量化的结果也被社会较为普遍地接受,并被作为很多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体操比赛时的动作评分,音乐、美术学院对学生作品的分值和等级评价等等。
(2)数据的不可重复性。由于教育现象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使得我们对于获得的很多数据,不能够再回过头去作严格的检验,也不能够通过可控实验,来发现数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在物理学中,当我们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常常可以通过测量多次,取测量数据的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少和控制测量误差。在教育科学的测量中,许多类似的成熟方法难以借用。教育现象的这一性质要求我们在使用有关数据时,需要加倍小心。
(3)定义的不确切性。自然科学中量化的主要是一些有确切规定性,并具有客观基准的量,如长度、温度、时间、速度等等。而教育科学中的许多量,在界定上是含糊的。有些量即使在界定上是清晰的,在具体统计时也难以掌握。严格地讲,在教育科学中,要杜绝在分类与测度真实现象时产生不确切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我们的实物测度技术不够精确,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因为我们对所使用的测度方法给不出确切的描述的缘故。对此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假设我们要测量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质量,我们立刻碰到的困难是“大学生的质量”这个概念不是准确的概念,不同大学相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并不相同,同一大学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质量也不相同,这样对它们的数量尺度的内容就会产生争议。我们最终即使给出了一个量化值,这一量化值在精确程度上也成问题,因此,在具体使用各种量值的时候,我们应该了解这些值是如何测定的。
(4)其统计口径的不一致性。对于自然科学中的大多数问题,在统计口径上基本是一致的,在统计标准上的争议也少得多。对于教育研究中的很多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部以及各个地区,往往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统计数据,具体选用哪一个数据,由采用这些数据的人来选择。
(5)统计过程中的时差性。例如,对于大学生在校人数的统计来说,它所反映的应该是某一时点的数据,但是,实际的统计过程的周期很长,各所学校呈报数据的时间是不一致的,而由于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又处于不停的变动过程中,因此,实际的数据并不能够真正说是某一较短时间段的数据。这也对教育科学中的许多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了不利影响。
虽然对教育现象进行量化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对于进行量化分析的重要性,学术界还是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共识。事实上,进行量化的困难与是否量化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殷伯明等.教育系统动态测评方法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3—184.
[2][挪威]T?哈维尔莫.经济计量学的概率论方法[M].商务印书馆,1994,(5).
[3][美]丹尼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