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阳光的态度正视自己,以积极地心态正视世界
人最大的魅力,就是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阳光心态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感染每一个学生,从而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基。在“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这个大平台的桥梁作用下,我有幸成为了广东省日慈基金会“幸福心灵计划”第二批学员。通过几天全身心地与积极心理教育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心连心的沟通、手牵手的互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积极心理学理念,切实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审视自我的能力。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的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教会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让我知道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乐商,我知道了感恩会让自己更加的阳光,更加的积极,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家长,应该以怎样的角度面对自己的孩子,我知道了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任俊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怎样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上帝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教会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在李鹃老师的课程中,系蓝丝带的环节让我倍受感动,平常老师深埋内心的感激的话语,在这一时刻得以完全的流露,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让心与心的交流更紧。成人都能这样敞开心扉,相信以这样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积极心理引导,更能拉近孩子们的内心。
李劲波老师的《情绪管理》,让我知道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爱,在我们生活中也似乎越来越少,越来越遥不可及,我们很难感受到爱与被爱,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爱,甚至是羞于表达自己的爱,只觉得爱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用行动表达出来的才叫爱。殊不知:给孩子一颗阳光的心、给孩子投以关注、给他人予以帮助、给自己一些宽容、给陌生人一些关爱,这些都是爱。在面对困境时,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心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
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我参加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7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我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灿烂明天!
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在培训学习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的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委员是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内在要求,是医学教育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忽视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要求,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而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工作队伍的触角和视角的延伸,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危机应激管理网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1严控高校心理委员的选拔
在班级中增设心理委员,根据班级的学生人数设1~2名,纳入到学生干部的编制中,可以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群体中异常、突况,实现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工作方式。
11班级心理委员的应具备的条件
(1)在同学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
(3)对心理学感兴趣,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浓厚兴趣;
(4)人格成长比较健全,情绪稳定;
(5)性格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6)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7)责任心强,乐于助人。
12心理委员的选拔程序
(1)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班级推荐”,即获本班半数以上的同学支持即可。然后提交到所在学院主管学生心理工作的辅导员进行考察;
(2)考察合格后再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面试,如果符合要求即可确定为“心理委员”,但真正获得行使自己职责的资格还需经过学校规定的心理培训,“不合格的心理委员”的罢免工作;
(3)对心理委员的罢免实行三级否决制,即在班级多数成员、主管辅导员或心理咨询中心这三个级别中任何一级认为某人已不适合担任此职务时,都可以对其进行罢免。心理委员由于个人情况变化也可以随时向班委申请辞职。
2明确高校心理委员的职责
21主要职责
(1)关注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知识;关注精神成长,提高学生素质。
(2)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班、全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开发人体心理潜能,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出现;促使健康班级的形成,优化班级学习气氛,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
22具体职责
(1)及时发现性格异常的同学;
(2)联系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及团体辅导;
(3)进行班级心理情况摸查;
(4)大力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全班同学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5)积极配合校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院系心理健康辅导室开展工作;
(6)定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专题学习和交流活动;
(7)组织形式多样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8)加强与其他班干部尤其是寝室长的联系,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惑和烦恼的同学并有效地开展朋辈间心理辅导;
(9)当本班同学中出现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应准确、迅速地上报班主任、辅导员。
23日常工作
(1)定期报告。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每月心理状态向班主任或辅导员、院系心理健康辅导室进行报告;
(2)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或辅导员、院系心理健康辅导室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班级的墙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每学期最少组织一次有特定主题的辅导活动,可主动联系老师和院系心理健康辅导室共同举办,促进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结合本班学生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改善班风、学风,解决本班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5)在参加心理辅导培训的基础上,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6)组织班级同学参加院系、学校大型的心理健康活动;
(7)组织通知个别同学参与特殊群体辅导活动。
3加强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
加强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尤其是新生班级的心理委员,他们没有专业背景,经验少,需要首先让心理委员在专业上成长,然后才能带动班级其他同学的心理成长。心理委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也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做到保密和简单的初步评估是他们必须能做到的。如果心理培训跟不上,心理委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势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或者心理委员根本起不到作用。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委员,要分层次、有区别、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培训的课程有《心理学基础知识》《恋爱与性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心理咨询概论》《团体辅导的体验与运用》《心理委员如何开展工作》《班级心理健康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班级心理委员职责与工作方法》。通过培训,心理委员对自己的岗位有一定的了解,方便以后工作的开展。
4注重心理委员的管理
(1)学校心理中心定期为心理委员举办心理沙龙,心理委员可以在交流中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
(2)心理中心成立心理协会,其成员可以在心理委员当中优先民主选举产生。
(3)在心理中心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心协宣传和组织各种心理活动,各班级心理委员优先参加。
(4)心理资料室的所有心理图书完全免费提供给心理委员阅读,丰富自己的心理知识。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什么?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的主体又是谁?答案只有一个:人!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头脑、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主体,而绝非简单的执行者!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和需求,为人的聪明才智和潜能的发挥,追求快乐、实现自我而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安全为本,要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探索人的安全心理,研究人的性格、情绪、心态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防微杜渐,正是安全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一、安全心理学的内涵
安全心理学(safetypsychology)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研究劳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的新兴学科,隶属于工业心理学领域。安全心理学理应纳入专业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探讨。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安全心理学从理论上去探讨人们在安全活动中的心理活动特点,从而揭示安全管理的本质,达到对“人”的行为的安全控制。用安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安全管理培训,对预防和消除事故隐患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为心理学以“人”和“心理”研究为基础,重在研究人的内在活动规律。所以通过研究安全心理学,就能发现适合“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性的发展规律,从而达到控制、改进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目的,使其向我们所预期的目标和方向发展,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提高。总之,安全心理学是以安全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征为研究对象,探索“人”在安全活动中对客观现象反映的心理过程,及其认识客观事物,并在认识客观世界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个性特征。只有通过对安全活动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才能控制和改进这些活动和特征,才能抓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本质,“对症下药”,满足人的安全需要,提高人的安全素质。
二、研究安全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1.研究安全心理学的意义在安全管理培训中,通过研究分析企业员工的心理,帮助员工了解其在各自岗位上的需求与愿望,预测其工作行为及动向。对员工而言,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身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对于管理者而言,有利于制定出切合工作实际、保护广大员工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我们都知道,人的心理活动异常是不可忽视的事故隐患,因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发挥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我们有意识的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那么,危险就会真正的远离我们,健康和安全才能真正的得到保障。
2.研究安全心理学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学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1)是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手段来进行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培训实效的理论依据;(2)是改善生产环境的根据;(3)是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指南;(4)是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和方案的工具;(5)是满足职业适宜性、人机工程学要求的基础。
三、挖掘潜在的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
做到防微杜渐安全无小事!无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在今天的现代化的生产中,始终是人类需要认真对待和不断孜孜探求的课题。对油田企业而言,推行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最高目标是实现零事故、零伤害和零污染,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安全素质的提高和安全意识的培养。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帮助我们分析“透视”出身边潜在的事故隐患和危险因素,从而做到防微杜渐。
1.生命节律的周期性问题生物节律理论认为,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呈周期性变化,期间会经历各自的期和低潮期。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周期分别为:二十三天、二十八天和三十三天。在期与低潮期相互转换的“临界期”内,人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这些不易察觉的变化往往会导致人的精神状态欠佳、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出差错。如果我们事先就明白和了解我们身体的这种自然规律,在临界期内多加注意和留心,即可避免事故的发生。节律周期的换算方法很简单,以出生日为基点,将出生日至测定当日为止的总天数分别除以23、28和33,其余数即为当天的体力基数、情绪基数和智力基数。对此理论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以出生日为基点,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而且,三种周期的计算方法人人都适用,而没有体现个别差异,值得怀疑和商榷。反对归反对,其应用并未受到影响。例如,在国外的公交系统中,设有专门对人的生物周期进行测试的仪器,通过科学分析,确定每个驾驶员的“临界期”,在该期间内不允许驾驶员驾驶公交车上路,因为在这个期间,人的精神状态、情绪状态都可能不稳,对交通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这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人机关系的和谐性问题人的心理活动不仅是整个人机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的心理、生理支持系统。比如,心理准备不足,从事危险作业,发生事故的概率就比较高。人机关系不和谐,发生事故的概率当然也很高。也就是说,我们要考察机器是否符合人的生理特征,满足使用的方便性和舒适性;考察工艺流程是否符合人的心理接受程度;研究人与机器的安全距离等所有能满足人工作的条件和状态。总之,要确保人机系统的和谐运作和发展,这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3.注意力集中问题研究表明,人的精神注意程度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在危险场所,如果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分集中(紧张),都是事故隐患,不可小觑。大家都知道,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造成事故,殊不知,过分集中也并非好事。因为人的精神在某个方面高度集中,难免会忽视周边应该注意到的人和相关事物,容易造成因疏忽大意引起的过失。因此,凡事都不能走极端,应该做到松紧有度,张弛合理才好。
4.心理素质与岗位适合性问题人的心理素质有好有差,与人的体能状况是否良好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有的人可能身体素质良好,但心理素质欠佳,容易分神或紧张;有的人可能有隐性恐惧症,但为了工作而隐瞒;有的人可能经历了其他不愉快的事情,造成心理疲劳,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适应当天的工作等等。以上种种情况(事故隐患)可能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视,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如果我们时刻都能意识到,我们每个人既是被管理者,同时又是自我管理者,作为自我管理者,积极主动地来控制和消除自身周边的潜在威胁,岂不是“天经地义”之事吗?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和明白,心理疲劳不同于生理疲劳,仅仅靠简单的休息解决不了问题,还需要心理的调节和疏导……此外,不同性格和气质的人适合于不同的岗位,假如不幸将我们安排在了与我们心理特征不相符的岗位上,我们也要能正确的看待和面对,不要为自己不能决定和改变的事情而烦恼,才是明智之举。更不要沦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所操纵和控制!当然,根据岗位特征选择合适的人员也是管理者的应有之宜。
四、承认并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价值
1.非正式群体的内涵及形成机制非正式群体是指企业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自然形成的无固定形式的社会组织。人与人之间具有基于共同的价值标准而产生的共同情感和态度,正是这种情感和态度的共同性把彼此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非正式组织。它形成的基础是成员之间相似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一旦形成,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浓厚的群体意识。成员之间感情亲密,利益一致,交往频繁,信息交流、沟通顺畅,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群体的领导者是自发产生的,没有群体赋予的正式职务和权力,但由于其自身可能具有一些特殊的优越条件,如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亲和力较强等等,因而在成员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往往比正式组织的领导者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对其成员在精神上具有较强的支配力和影响力。
2014暑假班 桐庐县三合中学 徐Z平
年过五十的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暑期浙大心理咨询师培训,现在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在这轮教师培训中我收获巨大,对今后的教育工作有莫大帮助,对人生旅程也有裨益。现作小结如下:
一。该培训项目的设立对于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是雪中送炭
1.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课程是刚刚兴起的、非常年轻的一门课程,基础薄弱,并不像语数外、音体美这些传统课程那样成熟,所以中小学心理老师的工作是在摸索中从事着自己的业务,非常需要培训指导。
2.在各个中小学里心理老师人数稀少,往往每个一个学校只有一名专业心理老师,有的甚至还没有专业心理老师,所以研讨交流严重不足,而培训就是雪中送炭。
真心感谢浙大心理系开设了这样的培训班!
二。浙大心理系的教学实施高端大气
1. 培训的课程设置高端、全面,有利于每个受培训的学员理论素养提升与专业技能的提高。
2.培训过程的管理很严格坚持每个课时点名签到,同时又很体现人文精神,学员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够及时采纳并且调整到位。
3.师资配备实力雄厚,每门课的授课老师不断理论扎实,而且备课全面、教学认真、各具特色,得到学员们充分的认可与好评。
三。学员的学习刻苦认真
1. 学员们严格遵守培训班的各项管理规定,上课出勤率极高。
2.学员们听课认真、积极思考,利于一切时机向老师求教学习中的问题,课余时间坚持复习、完成各项作业。
3.许多学员的学习目标不但在于能够完成培训获得学分,而且报名参加国考,力争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
第25期 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陈俊燕
首先非常感谢校领导给予我们学校18位老师这次机会参加浙江大学心理系主办的第25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短短15天的全日制培训,高静芳、陶明、董一胜等9位专家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心理咨询经验教会了我们很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班主任韦绮老师对我们照顾有加,不仅每课时签名点到督促我们学习,而且把我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我们学员也是勤奋好学,出勤率极高,专心记课堂笔记,积极与专家进行互动讨论,学员之间也及时巩固复习并相互指教。
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
二、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李明红
有幸参加了2018年湖北省对口帮扶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题培训,在为期十天的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来自湖北省各位专家老师们的精彩的辅导报告,亲自参观了武汉市三店学校,学习了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发展历程和经验,也深入地与来自新疆和湖北的各位学员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这些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历程有了系统的了解,也接触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名人、研究者和书籍。对各种情绪和学生的不同行为也有了科学的认识,并获得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尤其是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使我印象深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我一定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让每个孩子都能开花,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
其次,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心情,更和谐的与他人相处,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和心情。我认识到各种情绪都是正常的是人的本能,但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一种本领。我们应该让健康的人更幸福,生活更充实。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快节奏、竞争激烈是常态化生活模式。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活跃而又敏感的一个群体,受学业、就业、经济等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趋下降,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学生自伤事件、伤人事件及后期干预工作,对学生、家庭、高校和社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和压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国家、社会、学校与学生的直接联系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第一,辅导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是大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帮助学生直面学业、生活、心理中的种种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陪伴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与心理咨询专家相比,虽然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不足,但他们更贴近学生。一般说来,学生愿意与辅导员接触,愿意接受辅导员的意见,辅导员可以发挥心理工作的主动性。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也相对了解,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辅导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辅导员通常熟悉其所在院系的专业背景与学术氛围,可以在考虑到学生心理共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选择独特的心理辅导内容和方法,贴近学生实际需要,使工作更具针对性。
结合本次培训专家老师们的讲解以及辅导员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1、将危机预防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
危机预防离不开日常的宣传和教育。辅导员可以利用班级群、班会及新媒体等阵地加强心理健康、危机预防知识的宣传,向学生宣讲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求助等。提倡同学之间、班级成员内部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创建一个理解、宽松、信任的集体环境,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校园集体心理氛围。
2. 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不定期开展学生访谈
作为辅导员,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不定期开展学生访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沟通的机会。在学生不太主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走访宿舍、任课教师、舍友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善于运用心理辅导的技术。在面对学生的成长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指导、感情问题等时真诚地与学生共同探讨,陪伴他们去面对问题。通过接纳与倾听,真诚地去了解学生的想法,使他们能够更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3. 发挥学生骨干作用,加强朋辈辅导的力量
学生党员、学生会、班干部、宿舍长是学生中的骨干,他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又是辅导员联系学生的纽带。他们生活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对其他同学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对学生骨干助人能力的培训,给他们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与同学沟通,主动关心同学,为同学们服务。学生骨干还应起到桥梁沟通作用,能够及时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反映给老师,协助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4. 识别、关注重点对象,重视新生普查和危机排查
大学新生入学后,辅导员可借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全体新生的心理素质普查,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在学习和生活适应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和症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重点关注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帮助做好危机的预防与转化工作。
同时辅导员需每学期开展危机排查,对在校期间有感情问题、家庭重大变故、就业障碍等方面的学生予以识别,确定重点关注对象,以发现具有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具有自杀及伤害他人倾向的学生,及时提供的帮助。
5. 及时转介,争取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一种思维模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乎缺乏一些对整体与系统的反思与努力。对个人如此,对企业也是如此。企业中大部分的培训聚焦于问题解决与技能培训,似乎只要眼前这个“问题”解决了,企业就能顺利地前进。可现实呢?现实是一个主要矛盾解决了,就有新的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矛盾永远无法被彻底解决,过程是黑与白之间无数深深浅浅的灰。
我们习惯站在道德至高点上说教,较少思考在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丰富复杂的人性、个体的思维模式/情感偏好。我们对企业内部的团体心理动能更是一无所知。成员用从童年起无意识习得的行为模式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权力斗争。大企业死于政商关系,中等企业死于集资,小企业死于竞争。
我们并不培育土壤,却期待在原来的土地上年复一年收获累累硕果。
我们期待员工像机器人一样,带着他们某些部分进入工作,创造业绩,获取酬劳。可那些工作中最有价值、最可贵的部分却像垃圾一样被我们抛弃了。我们从来不问工作如何与生命的目标有何关联,我们从不在工作场所谈及生命的意义,我们不敢与人建立真实的关系,我们也不敢说出真实的答案。我们把所有的负面情绪、愤怒、悲伤、焦虑都设为敌人,欲除之而后快。我们只敢苟且地活在角色面具中,以健康、关系、麻木、抑郁、燥狂、上瘾为代价。
我们假设:只要员工在他们的岗位上能提高客户满意度、有效沟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压力,他们就能提高效益,创造更多财富。然后企业增收、员工涨薪、风调雨顺、长治久安。
企业呼唤创造力,可僵硬紧张的身体培育出自由奔放的创造力?
企业想要工作中的激情,可仅靠打鸡血怎么能持久?
在长期不能释放的恐惧与担忧中,我们如何感受内心涌动的温柔与爱?
我们认为自己不值得,把真实的自己深埋起来,一方面我们感到孤独,另一方面我们感到绝望。
如果这就是工作,那么,这就是生命。
创造问题的思维方式不能解决问题。
时至今日,没有人会因为没有钱而饿死。但心灵长期活在面具后的孤独、玄而未解的生命意义与当下的缺席与空虚、对未来不确定性深深的焦虑与恐惧……这一切,构成了我们贫瘠的生命。
不论生活表面上一切看起来多么美好,你有房、你有车、你有家庭、你有团队……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时,你知道,一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不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你就是没有办法爱这个自己——你甚至并不敢说真正认识自己:要么因分裂而自恨,要么因压抑而痛苦,要么因躁狂而充满愤怒。
你已启程,却不知前路将带你去向何方。
于是你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只要活在当下,处理好眼前的问题,一切麻烦就会解决。可实际上,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这一切。
改革开放三十年,波澜壮阔,能人辈出,国企、外企、民企各领数十载。这其中多少男儿挥泪,多少英雄饮恨。在原始积累阶段,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所有人必须奔跑,必须奋斗。在基本完成原始积累后,驻足思考也许更为重要。
此时,选择,大于努力。
是选择做大做强,还是做小而精?
是选择成为行业明星,还是选择成为隐型冠军?
在新一轮的并购、上市浪潮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领导风格来掌舵?
什么样的心理动能在激励或阻碍着团体前进?领导者如何有效干预?
企业中个体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工作的意义、目标与价值何在?
我们跨过山川大河,却对自己的内心如此陌生;我们创造了无穷的物质财富,却从不曾想过我们与财富的关系是什么,甚至沦为他们的奴隶;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却忘了为什么而忙碌。
选择没有对错,任何的选择都是一场冒险,选择的结果慢慢塑造出外在的我们。成本越高的冒险,越值得我们全力以赴,慎重对待。心理成长为企业打开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让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其中进行实验、反思与重建。它致力于以下主题:个体的自我觉察、团体动力的作用、工作/生命的意义、焦虑的价值与局限、身心健康的关联等等重要的主题。
在无数过劳死的案例中,在奇迹般的N连跳自杀事件后,在无数杰出的企业家、优秀的员工患上抑郁、归皈宗教、迈向雪山,甚至选择自杀做为最后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必须重视企业中的心理健康。这种关注,不仅旨在为企业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更是为了支持企业、企业中的每位成员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