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爱颂音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否定“无明”,赞美“光明”
“无明”是释迦牟尼在论述“缘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因缘”时提出来的。这“十二因缘”是:无明、行(意志行为)、识(精神统一体)、名色(精神和肉体)、六处(六种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在这十二因素中, 前者分别为后者的原因,后者分别为前者的结果,它们的关系是,“无明”产生“行”,“行 ”产生“识”,“识”产生“名色”,“名色”产生“六处”,“六处”产生对外物的“触”(接触),“触”产生主体的“受”(感受),“受”产生对快乐感受及其对象的“爱”(欲求、爱恋、贪爱),“爱”产生对外物的“取”(索取、追求),“取”产生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有”(占有、假有),“有”产生“生”(生命、生存),“生”产生“老死”。“十二因缘”旨在说明,人生不外是“十二因缘”相互缘起生灭的流转过程,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人的一切生、老、病、死之苦都是由“无明”造成的,“无明”是一切痛苦的总根源。
那么,“无明”究竟是什么呢?据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吴汝钧所著《佛教大词典》,“无明”是梵文Avidyā的意译。vidyā即光明、方向之意,A- 是否定意,Avidyā即没有光明、方向。关于其具体的涵义,任继愈《宗教词典》认为“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懂佛教道理的世俗认识”,亦即“认识事物,分别是非的活动”。吴汝钧《佛教大词典》解释为“没有理性光明的状态;没有方向而是一团浑沌的状态”。说明白些,“无明”即浑沌、昏暗、糊涂、不光明、不明彻的“世俗智”、“虚妄心”。《俱舍论》说它“不了(明了)知谛(四谛)、宝(三宝)、业、果”,因而又叫“痴”(Moha):“痴谓无明。”亦与“愚”、“惑”相通,叫“愚痴”、“愚惑”。《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当知世界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无明”的本质是世俗认识,但在“十二因缘”中,又不等于人的世俗认识,它是独立于人及其认识之外、决定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生现象的实体,“是世界与生命的最原始状态”,“现实的人生、世界,都为 无明所决定,所驱使”;然而,“‘无明’从何处来?它是何时有的?怎样有的?佛教并没有解释,所谓‘无始无明’。倘若这些问题有答案的话,‘无明’已不是‘无明’了。 ”〔5〕这种不知来自何时何地的独立实体“无明”产生了人生,使人与生俱来地具有了不良习性,它执假为真、妄生种种迷妄、执著、烦恼、痛苦,不仅是假的、恶的,也是丑的。佛教以“无明”——无光明形容、指称、批判之,从反面表明:光明是快乐的、幸福的、美的视觉形象。
佛教赞美光明,向往光明,追求光明,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光明崇拜的程度。如“诸佛国土”“圆满光明”〔6〕;西方佛土叫“光明土”;观音所住处,叫“光明山”;大日如来所住处,叫“光明心殿”;金刚杵作为“ 大日智慧”之标帜,叫“光明峰杵”,念佛口诀,叫“光明真言”;发愿往生净土,叫“光明无量愿”;佛寺有叫“光明寺”的;佛教高僧有称“光明大师”的;佛有叫“光明王佛”的;观世音,又叫“光世音”;毗卢遮那佛,意译即“光明普照”,故又名“大日如来”。佛典有以“光”或“光明”为名的,如《光明童子因缘经》、《金光明经》、《金光明玄义》、《金光明经文句》、《成具光明定意经》、《放光般若经》,等等。华严经所描述的华藏世界,有世界分别叫“普放妙华光”、“净妙光明”、“众华焰庄严”、 “恒出现帝青宝光明”、“光明照耀”、“寂静离尘光”、“众妙光明灯”、“清净光遍照”、“清净光普照”、“妙宝焰”,有佛分别号称“香光喜力海”、“普光自在幢”、“自在光”、“清净月光明相”、“不可摧伏力普照幢”、“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普照法界虚空光”、“福德相光明”〔7〕。如此等等。
佛教为何 以“光明”为美呢?《探玄记》卷三道破其中奥秘:“光明亦二义:一是照暗义,二是现法义。”光明一能照亮黑暗,二能显现佛法真理。佛教所肯定、赞美的光明,或分为两种形态,即“色光”与“智慧光”(“心光”)。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或在“色光”中进一步细分为“外光明”和“身光明”,与“法光明”(即“心光”、“ 智慧光”)并列为三种形态。如《大藏法数》卷十二云:“一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 二、法光明,谓随其所闻之法观察修习,皆依法则,因此明心见性,破除愚痴之暗,显发本觉妙明,是名‘法光明’。三、身光明,谓诸佛菩萨二乘及诸天等,皆有光,亦能破暗,名‘身光明’。”
二、“外光明”之美
所谓“外光明”,即外界存在的种种光明或显现光明之物,如日、月、灯、火、金、镜、珠等。由于“外光明”可驱除黑暗,象征佛光可驱除心灵的黑暗,因而佛教对这些外光明之物表现出极大的崇拜。
1. “日”之美
太阳是“外光明”中最为光亮耀眼的物相,因而,佛教的光明崇拜,首先体现在对“日”、“日光”的顶礼膜拜。
佛教内部有一种佛叫毗卢遮那,印度密教视之为主尊,中国的华严宗视之为报身佛,是莲花藏世界的教主,天台宗视之为法身佛。何为“毗卢遮那”?《演密抄》卷二曰:“‘毗’ 云‘遍’,‘卢遮那’云‘光明照’。为顺此方,云‘光明遍照’。”又《大日经疏》曰 :“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所以,汉译佛典又把“毗卢遮那”译作“大日如来”。“大日如来”佛不仅像太阳那样光明普照,而且相对于太阳光照有昼夜内外之别更高一筹,能穿透黑夜和内部。《大日经疏》卷一曰:“梵音‘毗庐遮那’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遍一切处,作大光明照矣,无有内外方所昼夜之别。……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是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大)毗庐遮那’也。”
佛以“日”取名,菩萨也有以“日”取名的。如“日光菩萨”,掌中或所坐赤莲上持太阳,据说是药师如来二胁士之一。又如观世音菩萨之变化身,叫“日天子”,据说位于“ 日宫”中,太阳为其所居之宫殿。《立世阿毗昙论·日月行品》对“日宫”的描述是:“从阎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此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游干陀山,是日月宫殿团圆如鼓……是日宫者,厚五十一由旬,广五十一由旬,周回一百五十三由旬。是日宫殿,颇梨(玻璃)所成, 赤金所复,火大分多,下际火分复为最多,其下际光亦为最胜,是其上际金城围绕……人非人等,龙树草木及诸杂花莫不备……是宫殿,说名修野,是日天子于其中住。”又有以“日”名僧、名宗者,如日本佛教日莲宗创始人叫“日莲”,其所创宗派称“日莲宗” 。
因“毗卢遮那”名“大日”,故演说“毗卢遮那”佛的经典《大毗庐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又称《大日经》(唐善无畏译)、《大日经义轨》(善无畏译)。由此又产生了《大日经疏》( 善无畏著)、《大日经不思议疏》(善无畏)。
佛教还以“日”命名宝珠。如有一种宝珠叫“日精摩尼”,据说盲者之眼触此珠,则可复见光明。
2.“月”之美
佛教赞美月,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如月形圆满、月印万川(“月”象征佛道本体,“万川”象征万象等),但月光之明自是一重要因素。《祖堂集》卷四《丹霞和尚》有《如意颂》云:“真如如意宝,如意宝真如。森罗及万象,一法更无余。海澄孤月照,天地洞然虚。寂寂空形影,明明一道如。”“真如”就是那月亮的一道光明。《祖堂集》卷五《三平和尚》有颂云:“菩提慧日朝朝照,般若凉风夜夜吹。此处不生聚杂树,满山明月是禅枝。”皎然《水月 》诗云:“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可传 。”又《溪上月》:“秋水月娟娟,初生色界天。蟾光散浦溆,素影动沦涟,何事无心见, 亏盈向夜禅。”这里的“皎洁”、“禅光”,均指明亮的月光。又《大般涅槃经》卷二十《 梵行品》说月光之可爱:“大王,譬如月光能令一切行路之人心生欢喜,月爱三昧亦复如是 ,能令修习涅槃道者心生欢喜,是故复名‘月爱三昧’。大王,譬如月光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形色光明渐渐增长,月爱三昧亦复如是,令初发心诸善根本渐渐增长,乃至具足大般涅槃, 是故复名‘月爱三昧’。大王,譬如月光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形色光明渐渐损减,月爱三昧亦复如是,光所照处所有烦恼能令渐灭,是故复名‘月爱三昧’。”
月光之美,不仅在明亮,而且在清凉。身处炎热地带的印度佛教修行者尤重月光的清凉之美。《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说:“大王,譬如盛热之时,一切众生常思月光。月光既照,郁热即除。月爱三昧亦复如是,能令众生除贪恼热。大王,譬如满月,众星中王,为甘露味,一切众生之所爱乐。月爱三昧亦复如是。诸善中王为甘露味,一切众生所爱乐,是故复名为‘月爱三昧’。”
由于月亮具有光明、清凉之美,故释迦牟尼叫“月光王”、“月光太子”,维摩诘之女叫 “月上女”,药师如来的另一胁士叫“月光菩萨”,又有“月明菩萨&rd quo;同时叫“月明童子” 、“月明童男”、“月光童子”,大势至菩萨叫“月天子”,“月天子”所住宫殿叫“月宫”。 据《立世阿毗昙论》卷五《日月行品》的描述,“月宫”的景象是:“从剡浮提地高四万由旬,是处日月行半须弥山,等由干陀山,是日月宫殿。团圆如鼓,是月宫者,厚五十由旬,广五十由旬,周回一百五十由旬,是月宫殿。瑠璃所成,白银所覆,水大分多,下际水分,复为最多,其下际光,亦为最胜……是月天子其中住。”《起世经》卷十对“月宫”的描述是:“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七宝所成……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瑠璃而相间错……彼月天子最胜宫殿,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为五?一持、二住、三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天宫殿依空而行……于此月天大宫殿中,有一大辇,青瑠璃成,其辇舆高十六由旬,广八由旬,月天子诸天女,在此辇中,以天种种五欲功德,和合受乐,观娱悦豫,随意而行。”
佛教不少经典也以“月”为名。如《月喻经》、《月藏经》、《月灯三昧经》及《月上女经》、《月光童子经》、《月光菩萨经》。另有一种宝珠,其光如月,佛教谓之“月光摩尼”、“月精摩尼”。佛寺殿堂外之露坛可受月光照耀,佛教谓之“月坛”。
3.“灯”之美
佛教规定佛像前供奉灯火,取其“明”也,故灯又叫“灯明”,用以作为佛之智光的标志 。《菩萨藏经》云:“百千灯明忏悔罪。”《无量寿经》下:“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净最 《无量寿经疏》:“自具智慧,能生物解,名世灯明。”《羂索经》卷十九:“如是真言,三遍加持灯明,献供养之,持法者,观蠲诸暗障。”《祖堂集》卷二《第三十三祖惠能和尚》 :“一灯照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慧能《坛经》说:“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定慧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为二,体本同一。”这种能驱除“千年暗”、“万年愚”的灯必须是“长明灯”。“长明灯”,又叫“无尽灯”、“续明灯”,佛像前所供昼夜常明之灯也。《维摩经·菩萨品》云:“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五百问》曰:“问:续灯光明,昼可灭不。答:不得,若灭犯堕。”据唐代刘餗《隋唐嘉话》载,“江宁县寺,有晋长明灯,岁久,火色变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今犹存。”禅宗发展到宋代,出现了煌煌巨制的禅宗语录。这些语录常常以“灯录”为名,如道原的《景德传灯录》、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悟明的《联灯会要》、正受的《嘉泰普灯录》、普济的《五灯会元》等。明代禅师对宋代灯录有所不满,相继有所新作。如玄极编《续传灯录》;文琇编《增集续传灯录》;元贤编《继灯录》。宋明禅师为什么喜用“灯”作为自己弘扬佛法著作的名称呢?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释“传灯”:“法能破暗,故以‘灯’譬之。传法于他,故曰‘传灯’。”《大智度论》云:“所以嘱累者,为不令法灭故。汝当教化弟子,弟子复教余人。展转相教,譬如一灯复燃余灯,其明转多。”《大般若经》云:“故佛所言,如灯传照。”可见这当中凝聚着以光明为美的佛教美学意蕴。
4.“火”之美
佛典对于“火”,大体有两种态度。一是否定,取其火烧难忍义,将地狱比作“火途”,将充满烦恼与痛苦的世界比作“火宅”。如《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这里,“火”就成为“甚可怖畏” 的形象。一是肯定,取火焰之明义,喻进入禅定三昧时会发出明亮的火光。这就叫“火光定”、“火界定”、“火生三昧”、“火焰三昧”、“火光三昧”。《西城记》卷三《记阿难之入灭》云:“即入虚空,入火光定。身出烟焰,而入寂灭。”《底哩三昧耶经》卷上曰:“不动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不动”,“涅槃”的异译。“三昧”,梵文“定”的 音译。佛教认为“涅槃”本身会“遍出火焰光”。“定”能生“慧”,“慧”有照物之光明 ,故名“火生三昧”。修行禅定,证入涅槃,即可焚尽一切烦恼,故佛典有“火王”之喻。《无量寿经》卷下:“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火烧烦恼而生涅槃,叫“火里莲花”。《碧岩录》卷四十一:“直下如麒麟头角,似火里莲华。”在这种意义上,“火”成为光明的象征、美的象征。《祖堂集》卷十四《百丈和尚》有一段话头意味深长:“师(百丈怀海)见沩山。因夜深来参次,师云:你为我拨开火。沩山云:无火。师云:我适来见有。自起来拨开,见一火星,夹起来云:这个不是火是什摩?沩山便悟。”
5.“金”之美
佛教之钟情“金”,大抵有两种原因。一取其性质坚利,叫“金刚”。《梵网经》:“金中精牢,名曰金刚。”《大法藏数 》卷四十一:“梵语跋折罗,华言金刚。此宝出于金中,色如紫英,百炼不销,至坚至利,可以切玉。”《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如金刚宝置之日中,色则不变。金刚三昧亦复如是。 ”在这个意义上,佛身叫“金刚身”。《大般涅槃经》卷三《金刚身品》:“如来身者,是常住身 ,不可坏身,金刚 之身。”般若智叫“金刚智”,佛寺叫“金刚刹”,菩萨心叫“金刚心”,菩萨于最后位断除最微细烦恼之禅定叫“金刚定”。另一原因是取其色泽光明。如《观无量寿经》云:“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放金光。”“如意宝珠,漏出金色微妙光明。”“瑠璃色中出金色光。”据《后汉书·西域传》,“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由于钟爱“金光”、“金色”,故佛经多以“金”取名,如《金光明经》(北凉昙无谶译)、《金光王童子经》(宋法贤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唐义净译)、《金色王经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金色童子因缘经》(宋惟净译)、《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 (唐金刚智译)。此外又有“金光明忏法”、“金光佛刹”、“金色迦叶”,“金色头陀”( 摩诃迦叶别称)、“金色尊者”(摩诃迦叶别称)、“金色世界”(文殊菩萨净土之名)诸名称 。与上述二种原因相关连,佛寺叫“金刹”、“金田”、“金地”,佛身叫“金身”、“金人”,如来之口叫“金口”,世尊之言叫“金言”,佛经用金泥所写,叫“金字金”。
6.“珠”之美
佛教徒之于珠,可谓爱不释手。念珠、诵珠、数珠,是佛教敛心入定的修行方式之一 。珠,梵文音译叫“摩尼”,以其光净、不为垢秽所染被喻为佛性、清净心。《慧苑音义》上 :“摩尼,正云末尼。末谓末罗,此云垢也。尼谓离也。谓此宝光净,不为垢秽所染也。” 《大般涅槃经》卷九:“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为清。”佛珠通常由水晶、玛瑙、珍珠、珊瑚等闪光透明之物制成,后来为行方便,亦可用木槵子 、莲子等果实替代,其基本数目为108个,亦有十倍或半数于此的,表示通过修行,驱除108种烦恼。《祖堂集》卷四丹霞和尚《弄珠吟》:“般若灵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现常游五蕴中,内外光明大神力。此珠非大亦非小,昼夜光明皆悉照。觅时无物又无踪,起坐相随常了了。罔象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卷十四石巩和尚《弄珠吟》曰:“落落明珠耀百千,森罗万象镜中悬。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唤作性。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隐现则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么?”
7.“镜”之美
佛家对于“镜”也特别钟情。《资持记》卷下记载:“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究其原因,亦有二义。一取其所照空幻,显不实之理。相传华严宗大师为了向武则天阐说重重无尽缘起而诸法无我的旨趣,曾把十块镜放在八隅上下,中央置佛像,然后把灯点亮,霎时各镜互照,映现无数佛像。诸法缘起而无自性也如此。在法界缘起中,每一法(物质现象) 都映现其他法,重重无尽。可见,“镜”是呈现诸法皆空之具。《大智度论》卷六:“诸法因缘生无自性,如镜中像。”二取镜体明净,能照彻万物。“镜”这种器具所以能显现诸法皆空之理,本于其有照物之明。这种具有照物之明的“镜”是主体的特殊认识能力,佛家谓之“ 镜智”、“大圆镜智”。《成唯识论》卷十在论及什么是“四智相应心品”时首先谈到“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8〕《心地观经》卷二:“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名为大圆镜智。”《菩提心论》:“东方阿閦佛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楞伽师资记》:“大涅槃镜,明于日月,内外圆净,无边无际。”
三、“身光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