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稿件范文

新闻稿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稿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稿件

第1篇:新闻稿件范文

关键词 新闻稿件管理系统;Struts 2;iBATIS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72-03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建立适应新闻工作的稿件管理系统势在必行。本论文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与实现新闻稿件管理系统,从而方便记者新增、修改、删除、检索以及统计稿件。

1 模型与功能设计

1.1 通讯录模块

通讯录模块用于记录稿件作者的相关信息,包括作者的姓名、电话、单位、邮箱、传真号和职务等。通讯录列表列出所有稿件作者的通讯方式,并且可以单独查看其详细信息,以Excel格式输出,方便查看和打印。搜索通讯录部分可以按照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等不同的条件查询相关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1.2 稿件模块

稿件模块是新闻稿件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稿件列表方便浏览所有稿件的整体信息,添加稿件由稿件标题、新闻发表时间、新闻摘要、新闻正文、采编单位、采编记者、传递对象和这则新闻的播出状态、播出类型、播出频道等组成。其次,一则新闻可以添加多个播出状态、播出类型和播出频道,即一对多的关系。再次,对于搜索模块不仅可以根据新闻标题、采编单位、播出状态和播出时间等单一条件进行查询,而且可以按条件进行多条件查询,多方面满足管理人员不同的需求。最后,每一个稿件都可以在稿件列表中查看详细信息,并且可以以Word格式输出,方便查看与打印。

1.3 统计模块

由图1可知,统计模块分为按时间统计、按单位统计、按作者统计和按播出频道统计4种类型对稿件进行分类统计,并且可以(利用JFreeChart组件生成)按柱状图、折线图两种方式查看统计结果,使结果更加直观明了。

1.4 稿费计算

新闻稿件具有头条、要闻、单条、简讯、综合、专题等6种播出类型。根据播出类型的不同,记者稿费也有区别,并且同一类型的稿费也是动态实时变化的。因此应具有对稿费的实时修改功能,可以方便按照记者和时间段计算记者的稿费。

2 部分功能的具体实现与关键技术

2.1 关键技术

该系统采用Eclipse 7.0作为开发平台,Tomcat 5.5作为Web服务器,MySQL 5.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JSP+Java+JavaScript+Struts 2+iBATIS作为开发技术。下面将对主要开发技术进行简要的说明。

1)Struts 2。Struts 2继承了Struts 1与WebWork的精华,形成新的框架。Struts 2比Struts 1多了很多优点。Struts 2基于接口编程,Action类既可以实现一个Action接口,也可实现其他接口,使可选和定制的服务成为可能。Struts 2提供一个ActionSupport基类去实现常用的接口。更强大的是,Action接口并不是必须的,任何有execute()函数的POJO对象都可以用作Struts 2的Action类来使用。另外,相对于Struts 1,Struts 2可以直接使用Action属性作为输入属性,消除了对第二个输入对象的需求。输入属性可能是有自己(子)属性的rich对象类型。Action属性能够通过Web页面上的Taglibs访问,而且Struts2也支持ActionForm模式[1]。

在开发过程中,基于Struts 2框架的开发的好处是不用写ActionForm,写程序时配置就少点,struts.xml文档的配置也简单很多,当从页面获得指令时,它会在struts.xml中查找对应的请求映射配置,得到使用哪些拦截器、Acton类来执行用户的指令,最后返回结果Result的信息,在界面中显示出来,整个流清晰明了。另外,感触比较深的是一个Action类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就是说跟这个类相关的所有的操作都在一个Action类就可以完成,层次很清晰,Struts 2给开发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

2)iBATIS数据库持久层。iBATIS是一个基于Java的数据库持久层框架。iBATIS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和Data Access Objects(DAO),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JPetStore实例。相对于Hibernate和Apache OJB等“一站式”ORM解决方案而言,iBATIS是一种“半自动化”的ORM实现[2]。

iBATIS是Java应用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它负责Java对象和关系数据之间的映射。iBATIS内部封装了通过JDBC访问数据库的操作,向上层应用提供面向对象的数据访问API。在利用iBATIS开发过程中,需要几个步骤。首先是创建iBATIS的配置文件,一个xml文档,配置数据库的信息(比如数据库的链接),和一个项目中用到的所有数据库表的配置信息。其次是创建iBATIS映射文件,每一个数据表都有一个映射文件与之相对应,该文件描述了数据库中表的各个字段的信息和一些相关的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操作就是由一些SQL语句组成,比如删除、添加等。然后是创建持久化类,每一个类对应一个数据库表,通过映射文件进行关联,就是在上一步骤中所创建的文件。最后就要面向Web应用层进行编码,通常会分为DAO层(通过iBATIS API编写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和Service层(业务层实现,调用DAO类代码)[1]。一般还有一个test层,用来测试能否通过调用Service层得到正确的数据结果。

当初选择iBATIS来编程,在于它小巧灵活,可扩展,入门简单,很快就可以上手。iBATIS封装了数据访问层(事务、缓存、异常、日志),并提供DAO框架支持。利用iBATIS可以做到代码和SQL的分离,只要SQL能够解决的问题,iBATIS就能帮较容易地解决。iBATIS也是用SQL语句来编程的,这也是它容易上手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在类中有关数据库的操作会很多,利用iBATIS,就减少了代码编写的重复性,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使项目的维护和修改简单很多。

2.2 数据库表

该新闻稿件管理系统的数据表主要包括稿件表、播出类型表以及通讯录表等。表1是重要稿件表,表2是稿件状态表。

2.3 部分功能的具体实现

在该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比较难以实现的部分是稿件修改部分,由于一则稿件可以有多个播出状态,即稿件与播出状态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应存放在两个数据表中。修改时就需要显示某稿件的多个播出状态,同时可对播出状态、播出频道和播出类型等信息进行修改。框1是点击修改后显示页面的Action类的部分关键代码。

3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新闻稿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在该系统的开发实现中结合运用Struts 2框架和iBATIS数据库持久层,使系统结构层次清晰,不仅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而且增强程序的可扩展性,可供其他开发者参考。

参考文献

第2篇:新闻稿件范文

关键词:数字签名,加密,新闻稿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045-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保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在生活中常常需要进行信息数据完整性认证、身份鉴别和抗否认。数据完整性认证用于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识别;身份数据鉴别对人的身份数据进行确认;抗否认普遍应用于行为数据的确定上。传统的保密措施方式通过手书签名、印章和封印等手段,信息数据完整性认证、身份鉴别和抗否认效果获得在法律上认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新闻传媒行业对信息网络提出新要求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讨论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技术在新闻稿件真伪辨别等问题应用进行研究。

1 数字签名技术及应用

传统的的签名技术是签名者在信息、文件写上有自己特点的笔迹,而西网络信息领域的数字签名技术是一种加密技术。是在设计好的算法下,通过对信息文件进行有效的加密计算。使信息文件无法私自更改留下变更痕迹。数字签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指加密的密钥和解密的密钥有特定的关联,可以互相根据算法推算出来。非对称加密算法与之相反,它的密钥由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共同组成,二者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能够相互推算的关系。

在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中,应用方根据设计好的数字签名软件产生出密钥,传播公开密钥并存储在一个建好起来的认证中心。用户收到公钥后,向认证中心发送信息请求,认证中心确定发送请求的用户身份,并将其信息存入认证中心请求数据库。发送请求的用户利用私钥对文件进行签名后发送给请求用户,请求用户在接收到带有请求发送方签名的文件用公钥确认,并进入请求数据库确认,请求发送方的信息。最后请求用户收到请求数据库发出的用户确认信息。进行数据校验,确认请求用户签名的合法性。可以取代现实中的亲笔签名,在文件完整性和准确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2 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特点

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篡改、冒充、伪造和否认等问题。由于请求用户发送请求后不能否认发送的签名文件,接收者可以对请求用户发送的签名文件进行有效校验。请求用户只能读取请求发送者的签名文件,不能对请求发送者的签名文件篡改和伪造,信息文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使得其它用户很难冒充请求发送者或请求接收者。

数字签名技术解决了电子信息文档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安全性问题。数字签名技术在解决新闻稿件取得较大成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已被人们认可,并广泛推广应用于社会活动中各行各业,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信息数据加密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几乎所有网络信息在对身份确认要求的领域都有应用用到数字签名技术。

3 数字签名技术在新闻稿件中的应用

根据数字签名技术的特点,它在网络信息新闻、传媒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网络新闻文件传播安全保障的核心技术,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新闻稿件真伪辨别问题时,可以保障新闻稿件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在实际应用过程将数字签名技术、电子签章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技术进一步结合使用,这样将更进一步提高了新闻稿件的完整性、隐蔽性和抗攻击性。保证新闻稿件的安全。

1)新闻稿件中使用数字签名的现状

新闻稿件的安全问题涉及范围非常广,为了确保新闻稿信息准确性,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如密钥管理、数字签名、加密技术、身份认证、安全协议、防火墙等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在信息数据安全方面,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及匿名性等方面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已成为新闻稿件安全传输保障的核心技术,特别是在大型网络应用安全通信中的密钥分配、认证以及新闻传媒系统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签名技术在信息数据领域中具有很多具体的应用,例如在网上报税、电子公文、电子订单、网上投票、电子收据、电子账单、电子现金、电子合同、电子邮件等电子信息文件都需要数字签名技术保证文件的准确性。

2)数字签名技术对新闻稿件的保护

在新闻稿件中数字签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稿件在安全传输过程中,数字签名技术应用极其重要。在网络信息新闻传媒行业中,一种完善的数字签名技术应具备信息发送方不可抵赖、信息不能轻易改变、能够验证源信息真伪能力的第三方公证机构可以实现数字签名,实现新闻稿件有效保护。

4 数字签名技术的未来应用

数字签名是通过计算机加密技术对信息文件的电子形式进行签名,用来确定文件的有效性。在用私钥加密和公钥解密的过程中,密钥传播过程的安全性不太高。存在安全隐患,对私钥的安全管理就尤为重要。即使数字签名技术在新闻稿件真伪辨别应用上海存在一些不足,但在网络新闻和网络信息冲击的明天,数字签名技术在新闻稿件真伪辨别应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 范志强,李成,马兆丰.基于CPK组合公钥的电子签章技术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7):98-102.

[2] 张沈斌,陈浩.一种基于数字签名与数字水印认证的电子签章系统[J].苏州大学学报,2011,27(2):23-28.[5]

[3] 李岩.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第3篇:新闻稿件范文

新闻写作应深入基层,身临其境去采访,写所见所闻,写出来的稿件才能真实、具体、生动。但大家下去采访,总要拿到一些文字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从事办公文秘工作同志写的一些公文,如文件、工作总结、报告或工作简报等。这些文字材料也凝结了不少人的劳动,有不少对我们写新闻是有用的。有的小做处理就可以发表,但不少见不了报,需要大家再作努力,或补充采访,或有选择的使用,才能发挥材料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公文材料不全是新闻,所以还请大家在公文材料的基础上下些功夫,写成新闻稿。

两个提示:

1 在公文的基础上写新闻要特别注意视角变换。

文件一般为内部用文,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具体性,对问题不做原则性的回避。下行文,如讲话,要说明意义、成绩,讲问题、讲努力方向,提出要求和达到的目标;这是领导视角,讲高。平行文,如经验材料,要针对工作实际,讲问题、教方法、出经验,操作性、借鉴性要强;这是秘书视角,讲全。而新闻的受众对象范围大,提出的问题要有典型的指导意义,提倡一事一报,写时尽量减少套话和大家已熟知的论述、理论和观点。这是新闻视角,讲新。一定要注意这三个视角的不同,区别对待,具体应用。从领导视角确定新闻主题,从秘书视角选择新闻素材,从新闻视角写出新闻作品。

2 在公文的基础上写新闻要特别注意核准事实。

公文材料中有大量的新闻素材,都是很多人调查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在新闻作品中使用。因为,目的不同、角度不同,调查研究时选择的点、研究的结果就不同。还有人为的因素,比如调查对象是否全面、权威,调查作风是否扎实,研究问题是否深入,也会影响对事实准确性的把握。所以,只要使用素材,就一定要进一步核准事实。应从三个层面核准事实。一是对新闻事实认知层面的把握;二是对新闻要素的全面核实;三是对新闻素材细节的核实。核准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细致的调查采访,深入的研究思考。

三个环节:

1 选题

选题即主题的选择。新闻稿的主题就是作品主要说明或解决的问题,要求鲜明、准确。选题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选择文件或报告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或主要的经验和主要的事件,这是基础;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国家和自治区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这是方向;三是社会公众关注,读者需求与以上两者的结合点,这是选题的着眼点。

2 选材

主题一经确定,就要选择那些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来表达。选择那些最有说服力的典型材料,来说明、深化主题。选材切忌面面俱到。

选材方法一:断章取义法。从“大而全”中选新。总结报告、经验材料通常具有“大而全”的特点。大一二三,小一二三,甲乙丙丁,ABcD。选材时要按照主题要求、新闻规律从洋洋洒洒,宏篇大论中选择有用的材料。可能是材料中的主要内容,但因为视角不同,材料表达的意义就会有区别,甚至区别很大,所以有断章取义之感。

选材方法二:舍本逐末法。从公文材料中选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进行深入采访,还可以选择一些素材作背景材料。因为公文与新闻存在特点不同、主题差异,所以经常会出现公文中的主要材料在新闻中不占主要位置,反过来,公文中的二类甚至三类材料在新闻中却坐正席。这就是舍本逐末。

选材方法三:移花接木法。把分散在不同公文材料中的新闻线索,按照新闻主题进行组合,再将其他方面的资料补充进来,说明问题。一个新闻主题可能要通过几个方面来说明,说明主题的素材经常分布在若干个材料中,而这些素材往往很单薄,需要按照写作要求进一步采访或按照新闻规律和事实固有的逻辑进行组合。这就是移花接木。

3 写作

①文件报告的写作特点是大而全,要求内容完整全面,意义明确、格式正规、论述充分、层次完整;而新闻在写同一事件时,按新、短、快、活、强等要求,有所侧重,要小而精,小而深,以新受宠,以奇制胜,以小见大,以快取胜。

第4篇:新闻稿件范文

1、编辑应具有独特的文字驾驭能力手机报的编辑与普通的短信写作不同,编辑一方面必须按照新闻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组织,编排,修改稿件。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手机媒介形式的限制,手机报的一条新闻一般控制在70-120字之间。因此编机报的过程应该在“炼字”的基础上,用最少的文字传达必要的新闻信息。这要求编辑具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能在新闻5W要素不缺乏的前提下,在稿件的编辑和写作上做到短些,短些,再短些。在新闻工作中,手机报编辑往往直接修改新闻稿件中的导语部分,达到手机报新闻稿件的要求后在手机报上。这是因为一般的新闻稿件中导语是新闻稿件的中心,集中阐明了该新闻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手机报编辑直接改写新闻稿件的导语是一种比较快捷的方式。但需注意的是,手机报编辑要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是剪刀加浆糊的纯粹性删减工作,而是遵循新闻工作的准则对新闻信息内容的二次增值。稿件来源的复杂性要求编辑在全面把握新闻稿件的基础上,对导语的内容和表达做全面的“把关”,再修改其中的内容。这也是大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提出的更高的修炼要求。

2、编辑需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很多人认为,编辑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加轻松了。但事实远非如此,编辑的所有活动确可以集中于网络上实现,但恰恰是网络为编辑带来了新课题。网络在使编辑活动更快捷,工作周期更短,稿件的时效性增强的同时,加重了编辑的脑力劳动。网络化实际上对编辑精神层面的要求更高了,手机报编辑亦如此。手机报目前的运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传统纸媒的内容进行选择加工获得手机报所需要的新闻信息。特别是手机报的早报,经常在当日就要编好第二天的手机报,而编辑在互联网上不可能找到第二天的新闻,因此就要依赖纸媒的信息。而只有保持手机报编辑与传统纸媒编辑在工作时间和流程上异步性,才便于及时获得最新的新闻。这种工作流程的异步性要求手机报编辑需要长时间值守,密切关注报社稿件库所提供的新闻。当稿件库中出现所需的新闻时,能迅速做出清醒的选择和判断并及时完成手机报的编辑出版工作,才能确保读者准时看到手机报。有时候纸媒的头版迟迟出不来,手机报编辑就要一直坚守岗位。因此,手机报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既能够长时间在编辑部职守,又能够在短时间编辑出大量稿件,是称职的手机报编辑的必修课。

3、编辑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网络信息的难断真假虚实和良莠高下使人们便转而寻找媒体帮助他们做出判断。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稿件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互联网上的新闻信息。众所周知,手机报编辑面对的稿件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本机构自己采编的新闻稿件,这部分稿件的获得与纸媒的工作密切相关。一是来自互联网上的新闻信息。手机报的内容基本是来源于这两类稿源,尤其是后一类稿源。这类稿件数量众多,报道角度各异,如何选择合适的稿件就是一个重要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通常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等。但实际工作中,这些特性间的界线很模糊,需要编辑在选择时做综合判断。目前一种简易的方法是手机报编辑直接选择纸媒的头条。纸媒该版的头条选择了什么新闻,手机报就选择什么新闻。这容易造成手机报与纸媒的内容同质化,也不利于手机报长远发展。手机报编辑要有一种特色意识和品牌意识,要在稿件选择时有意识地区别于纸媒介独立选稿,用与纸媒的优势互补作为自己的编辑方针。当然,这还需要手机报编辑在日常工作中把握自身媒介的传播规律,加强对新闻信息的感知修炼,有意识地培养新闻敏感,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4、编辑能熟练运用跨媒体出版技术手机报编辑熟练运用跨媒体出版技术,表面上是对人运用技术的要求,实际上是对人思想意识的要求。从宏观上看,手机这种信息传播工具随着其功能日益强大,已逐渐从一种通信工具向多媒体信息平台转型。依托于手机媒介的手机报编辑也必然要适应这一转型,并充分利用这一媒介发展趋势。从微观上看,传统纸媒介在编辑队伍建设上往往因事设岗,分工明确的各种编辑工作形成一套严密的媒体运作机制。网络出版的兴起使各种编辑间的界限模糊起来,手机报编辑需要向全能型编辑的方向修炼。所谓跨媒体出版,即横跨平面媒体、磁光介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多种介质共存的出版方式。相对于跨媒体出版而言,传统出版业经营的产品都是单一媒体。熟练运用跨媒体出版技术,一方面要求手机报编辑要灵活操作多种媒体的工作平台,组织新闻信息和编排手机报新闻稿件。更重要的是手机报编辑要有一种跨媒体的思维模式。他必须意识到每种媒体的优势和潜力并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联系松散的各种媒体形式组织到一起。为此,手机报编辑需要分析每个报道的构成,并寻找其潜在的多媒体组织联系点。这种意识实际是未来媒体发展所必备的意识。手机3G时代视频、动画等内容已可以在手机报呈现,站在时代前列的手机报编辑要赶紧修炼。

5、手机报的可读性是编辑的使命可读性是目前报刊出版单位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份报纸被认为具有可读性,既是读者对报纸内容的肯定,也是读者对编辑工作的认可。笔者认为,手机报编辑增加手机报可读性的措施有,一种措施是通过标题吸引读者。手机报的新闻标题往往和内容分离。手机报在报头的第一帧之后,都会将标题集中安排一帧,以起到内容提要的作用。因此手机报编辑可以尝试制作长度相同的新闻标题,以增加版面的整齐感和简洁感;也可以考虑将标题做断句处理,增加标题阅读的韵律感。手机报编辑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事实,同时不能产生歧义。以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编读互动活动增进手机报编辑与读者的距离。手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双向交互功能。《北青彩信报》通过举办春节联欢活动,向市民征集拜年短信并择优在手机报上出来。实现了编辑与读者个体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读者对媒体的拥有感和控制感。因此手机报可读性的基础是,编辑要有一种受众细化的服务意识,要从读者个体的情感体验出发编辑手机报,把提升手机报的可读性视作编辑的使命。

6、结语综上所述,手机报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彼此融合和优势互补的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手机报编辑也随着手机报的发展而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领航员。因此,手机报编辑只有加强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修炼,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不仅实现手机报编辑自身的“涅磐”,而且将手机报这个大媒体时代的宠儿带入更光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廉钢生,李延之,编辑修炼,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2]邓,网络新闻编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第5篇:新闻稿件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

成立2020年“三变”改革宣传报道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宣传工作的特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袁瑞岍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特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xx同志担任,成员由宣传部、特区“三变”办、融媒体中心抽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宣传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区“三变”改革宣传工作。制定了《2020年“三变”改革宣传报道工作方案》,对“三变”改革宣传报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强化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一年来,宣传部积极协调区内媒体和区外媒体对我区开展“三变”改革的重大成果、重大经验进行宣传报道,对外宣传报道六枝“三变”改革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发展成效。

第6篇:新闻稿件范文

如今,下乡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多矣,或许副队他已经忘了,但我作为他新闻组的其中一员,那些话,他的口头禅,依旧响及我耳边,而且还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让我回到了他的那些事……

7月8日,他与另一名队友先到了基地,为队伍打扫干净了睡觉的三间课室,收拾好了厨房,拾捡了校方为队伍提供的干木柴。

7月9日,他与其同乡二人搬到了机房,过上了“熬夜”生活。

7月10日,为找不到“熊孩子”(中青网)的正确格式而“抑郁寡欢”。

7月11日,队员们都去支农了,他依旧“独守机房”。

7月12日,为队伍仅两篇的新闻稿件第一次刊载在广东共青团而兴奋得小孩般手舞足蹈。

7月13日,找到了熊孩子的正确格式,可后来难免不了失望一番。

7月14日,熬夜了数天,终于在机房原地“歇”了一个午觉。

7月15日,抽空组织排练了一下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

7月16日下午,小品《现代版“武松打虎”》给所有人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在三下乡队伍中,新闻组起着对外界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而他作为新闻组负责人包揽了收稿、申稿、发稿、统计稿件等活儿,责任更是繁重。由于队伍中要求每位队员发稿时间是晚上,所以稿件比较集中,要向十多个网站投放稿件,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此重大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身上。为了完成当天的审稿发稿任务,他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为了方便工作,他甚至毅然搬到了机房去住并坚守住发稿一线。

对于每天的严重睡眠不足,他真的丝毫没有一点抱怨的神色,队友们也丝毫看不出他有疲倦之容,因为他展现的总是一位充满活力的战友形象。他以电脑为“武器”,为了胜利发起冲锋的号角。

有时队友辛苦撰写的稿件,因稿件的内容较空洞而没有被采纳等问题,他总会为此寝食不安。那一刻,却不能欣赏温暖阳光时的挫败感不禁涌上他的心头,此时心情从云间飘向地面,满满的期待变成失望,可他却说“没事儿,没关系,我看到了你们的进步,继续努力。”简单而真诚的话语给予了队友莫大的安慰。

或许正因此,胜利的曙光终于眷顾了:那八天,被广东共青团刊载的文章达十多篇,图读湛江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作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却要整天守在机房,队伍组织的慰问孤寡老人、助农活动、校园体检、画文化墙等特有意思的活动,纵使他很想去挖掘新闻,可身兼的职责只能让他把这些活动留给队友。没有了亲历的素材,他写的稿件固然少了,却极能善于发现队友们稿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认真做了修改,图的就是想让队伍的每一份稿件都经得起网站的考验。

第7篇:新闻稿件范文

关于盖公章新闻稿的引发的侵权问题在前几年发生过,陕西省渭南日报曾报道过一起澄城县法院接受人大监督、纠正一件错案,文稿上盖有县人大办公室审定事实属实的公章。但澄城县法院一位法官认为有关内容失实,起诉渭南日报侵害了其名誉权。法院认为:“此稿虽盖有澄城县人大的办公室印鉴,但仍不能免除新闻媒体的审核责任”,判决渭南日报社承担侵权责任。

事实上,在实践中,的确很多报社将单位盖公章作为发稿的前提,也将其当作免除自身审核责任的依据。这样的做法,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并非没有道理。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个司法解释上赋予了新闻媒体一项“特许权”: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是客观准确的,不应认定侵害公众名誉权。盖公章的新闻稿虽然不是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但是它盖有国家机关的公章,形式上代表了国家机关的认可,并一般经过了机关内部的审核,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我们看到,在司法诉讼的实践中,许多证言都是以盖国家机关公章的单位证言的形式出现,被司法人员赋予了证据效力,说明国家机关的公章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这样看来,盖公章的新闻稿似乎也应当享有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的“特许权”。

然而,盖公章的新闻稿并不能等同于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首先,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有着严格的法定制作程序,这种严格的程序至少在形式中更能保证文书内容的准确性,而盖公章的新闻稿并无法定的严格程序,各个单位自行其是,不能有效保证其事实的准确性。其次,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强调了公开,便于了当事人知晓和及时提出异议,盖公章的新闻稿在发表前是秘密性的,当事人不能及时提出异议。再次,对于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出现错误的事实,法律一般都赋予了当事人法定的异议和纠错程序,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的正当程序及时要求其他国家机关或制作该文书的国家机关纠正,有关国家机关也有义务及时纠正,而盖公章的新闻稿除了在稿件发表后将国家机关推上被告席外别无选择。

因而,从保护公民权利不受国家机关任意侵害的角度上看,就不应该免除新闻媒体对盖公章的新闻稿的侵权责任。相对于强大的国家机关来说,公民个人总是弱小的,国家机关要认定公民的不利事实,就必须有严格的程序和提供公民有效的救济途径。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有必须给媒体设置一道保护公民防线,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实现弱小的公民权利与强大的国家机关权力之间的平衡,媒体要发表对国家机关提供的对公民不利影响的稿件,就应该慎重地核实,要求作者提供正式的文书或亲自进行调查,而没有“特许权”,也不能以“权威消息来源,新闻单位只有形式审查的义务,而不负实体审查责任”的理由免责。事实上我们看到,公民是不愿轻易与国家机关对簿公堂,本案中,刘张雄拒绝将佳县县委追加为第二被告的事实就可见一斑。如果没有媒体的慎重地核实的义务作保障,媒体可以不承担侵权责任,公民权利就更可能受到侵害,公民也不得不在受侵害时直接与国家机关对簿公堂,那么公民权利受侵害就难以得到有效维护。

新闻媒体要求作者就新闻稿盖公章的做法并没有错,这样至少让其在内部进行多一次的把关,但是媒体绝不能将盖公章的新闻稿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实而放弃自身的审核责任,尊重事实和保护弱者毕竟是我们的底线。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第8篇:新闻稿件范文

1、 秉承最初创设记者团作为校园媒体的职责理念,记者团对各学院活动及时报道和宣传,让全校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各项活动动态。

2、 经过上学期的改革重组和本学期的探索,记者团在一次重新接管齐大生活网,同时编辑部还担任生活网后台新闻稿件的自主管理与上传。

3、 齐齐哈尔大学新闻网成功开辟记者团专栏,并有记者团优秀稿件上传,有些稿件还被放在首页,获得数以百计的点击率。

4、 在齐齐哈尔大学第十一届田径运动会上,记者团作为全校唯一一个设有为运动会服务报道专题网站的校园媒体,以图文直播的形式,得以全员参加新闻采访,并在主席台设有专属工作地点。

5、 在我校举办的首届黑龙江国际留学生汉语大赛中,记者团同样以校园媒体的身份,以图文直播的形式,再次为本大赛专题网站采写新闻稿件,搜集幕后花絮,对各个参赛选手进行专访,展示了记者团校园记者的风采,同时也证明了校园媒体记者团的实力。

6、 齐齐哈尔大学校报,经过我们自身的提高,已由原来的几篇稿件,到现在的第四版所有稿件都由我们提供,并与老师成功开办最初只有常委参加,后扩展到部分新委参加的校报交流会和研讨会。

7、 因本学期大部分都是新通讯员,对记者团的基本业务并不熟练,经过一阶段的熟悉,已经有很多人在运动会上有出色表现。充分发挥通讯员的纽带作用,将记者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常有各学院和各社团请柬,邀请记者团成员出席该活动,甚至还有社团邀请记者团负责人担任评委与嘉宾。

8、 从本学期开始,记者团独立承担广告版的前期广告准备、版面设计以及版面排版,并改革之前广告单页的弊端,首次采用铜板105克彩印效果版面,自负盈亏,自负所有印刷费用。

9、 记者团编辑部承担与广播电台合作晚间时段广播稿,在规定时间按时传发由记者团编辑整理,由记者团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听到记者团的名字。

在以上总结中,记者团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成绩的同时无可避免的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改正和提高,这些不足和缺点也是下学期的工作重点。

1、 记者部,在基本的新闻采写和稿件能力,以及结构框架,已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一般的通讯和消息稿,记者已经完全熟练,但新闻评论还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张空间。

2、 编辑部,虽然对报纸的画板和文章分布,以及报纸的字数限制,版面规则都有所掌握,但要求更多的编辑能够掌握排版软件的应用,争取符合规格的齐齐哈尔大学校报拍版权。

3、 通讯员,除了提高业务素质外,最要注意的地方是通讯员有很多活动不能第一时间得知,通讯员要注重自身对外界的联系以及提高对外界新闻的获取速度。

记者团现在取得的成绩是催促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则是催促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动力,让记者团变得更强大,更加有影响力。我相信在08级新委的不断奋斗下,记者团的明天会比现在更辉煌,07甚至06甚至更久的老委们,都会以明天的你们,明天的记者团为骄傲。

同主题文章推荐 >>>

第9篇:新闻稿件范文

在新旧媒体共存的全球化泛媒体传播时代,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体正面临着户外分众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后台支撑的诸多新兴媒体等多种类型媒体的强力挑战。媒体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媒体的采编与运营都要与时俱进,创新变革。泛媒体时代的地市党报时事报道,采编思路同样需要创新求变,才能适应媒体快速演进的趋势,从而打造出领导满意、受众欢迎、富有影响力的时事版面。

把舆论导向:一大原则不可逾越

我国党报的时事报道,历来以接受新华社指导为原则,并直接体现在以新华社稿件为时事版面的最主要稿件来源。这是党报时事报道的优良传统,也是在时事报道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必然要求。

新华社指导原则是我国的政经体制与新闻宣传纪律决定的,也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的地位决定的。作为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履行着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党和人民耳目喉舌、消息总汇四种职能,目前其新闻信息产品包括文字新闻产品、图片图表新闻产品、新华短信、信息产品等七大类型。

新华社新闻稿件内容十分丰富,报道准确权威,舆论导向正确,理应成为也可以成为各级党报时事新闻的最主要稿件来源。地市党报要充分利用新华社播发的稿件,精心打造新华社稿件落地平台,做好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当然,由于新闻来源高度一致,需要地市党报时事编辑依据报纸定位、办报理念、版面风格等,对新华社稿件进行“个性化的再筛选”,以突出报纸及其时事版面的差异与个性,使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与众不同”。

“新闻报道无小事。”“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泛媒体时代,新华社指导原则依然无比重大,同样不可逾越,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重要。因为在泛媒体时代,“媒体多而无序,信息杂而失调”。这时更需要坚持新华社指导原则,以确保时事报道不出偏差与错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防遗珠之憾:两大稿源不可忽视

专家指出,泛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新闻稿件来源的多元化。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在坚持以新华社稿件为主体的同时,审慎拓展、利用各种稿源,有利于开展个性化的时事报道,既顺应差异化竞争的趋势,又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实践证明,在泛媒体时代不断涌现的诸多稿源中,有两类稿源是地市党报不可忽视的:一类是合作媒体之间即时同步交换、异地同步播发的时效新闻稿件(简称“外联稿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应对开放型办报模式与报业激烈竞争形势,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而出现的报纸外联,为地市党报提供了一条广覆盖、高效率的时事新闻稿件交换渠道,每天为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提供了以国内新闻、娱乐新闻与经济新闻为主,数量巨大、鲜活实用的外联稿件。随着外联稿件的即时大量提供,地市党报的时事新闻采编已经实现由编发新华社稿件与转载互联网站新闻并存,向以编发新华社稿件与同步播发异地合作媒体提供的外联稿件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外联稿件有时比新华社通稿反应更及时,内容更丰富,更富于现场感,更具有可读性。在突发事件与热点事件的报道上,这一特点表现得尤其明显。实践证明,外联稿件已经成为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值得好好挖掘利用的一座新闻富矿,优选精编、整合运用外联稿件有助于打造时事版面亮点。

另一类稿源则是来自互联网站的网络新闻。网络新闻全天候实时传播,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发挥到了极致;互联网站时事新闻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助于报纸完善时事报道内容,办好时事新闻版面。地市党报时事编辑要看到网络新闻的这些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新闻线索、新闻背景,拓宽时事报道的领域,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以赢得更多的读者。当然,在借助网络之力的同时,时事新闻编辑要注意去芜存菁、去伪存真。

积极拓展、审慎利用外联稿件与网络新闻,与坚持新华社指导原则并不矛盾,因为党报时事报道坚持新华社指导原则,并不意味着除了新华社稿件之外,其他来源的时事稿件一概不能走上党报的时事版面。近年来的报业实践也显示,“依靠新华社稿件强化权威性与必读性,依靠外联稿件与网络新闻提升时效性与可读性”的采编思路渐成地市党报时事报道趋势。如果一味排斥新华社稿件之外的所有时事新闻,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将难免时有遗珠之憾。

彰大报风范:创意为先品格至上

泛媒体时代不同类型的诸多媒体的共存与竞争,催生了信息采集的多元化与传播的多源性的特点。信息采集的多元化,要求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在面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丰富的稿件之时,更要追求“共享资源、独家视角、独家创意”,要对稿件进行富有自己的独特创意、富于个性化的编排处理,打造个性化内容和个性化栏目,从而打造因有独特个性而富于吸引力的具有竞争力的时事版面,简而言之就是“创意为先”。信息传播的多源性,造成新闻传播的参差不齐与信息有效过滤的缺乏,要求地市党报在时事稿件的选择与刊播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坚持走权威、严肃的高端路线,更不能盲目跟风炒作,更不能“庸俗化”、“低俗化”,换句话说就是“品格至上”。只有做到“创意为先”与“品格至上”,方能彰显党委机关报应有的大报风范。

实现“创意为先”,就要求在优选精编不同来源的时事稿件之时,要注意稿件的整合与集纳,追求创意性传播。首先,对重大新闻或重头稿件,要善于集纳与整合相关资料,既做大做全,又做优做特。比如2005年举世关注的连战、宋楚瑜大陆行,从3月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开始,到连战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和平之旅”、宋楚瑜5月上中旬的“寻根之旅”,以及后续事件如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销售等,《泉州晚报》对整个事件进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集纳、整合新华社稿件与外联稿件,每天开辟2至4个专版,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做到内容最丰富、整合最独特。其次,对突发事件与热点新闻要善于整合、巧于集纳,以形成版面的亮点、读者关注的焦点及同城媒体竞争的支点。如今年2月5日发生于南京的路面塌方引发爆炸一事,《泉州晚报》次日的报道就整合运用了新华社《南京发生路面塌方引发爆炸》电讯通稿与南京某媒体提供的《事件全程回放》与《现场撤离故事》外联稿件,还采用外联媒体提供的网友所拍现场图作为主图,配上3张新华社与中新社的图片,整个事件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最有吸引力、最有竞争力。再次,需要强化采编思维的辩证与报道内容的延伸,以显创意。如最高检近日修改不案件标准,规定“一些轻微犯罪可不”。《北京青年报》在报道这一新闻时就配发了《轻微犯罪不并不意味着对犯罪的放纵》的言论,比就事论事的报道,多了些辩证思维,富于创意。又比如,我们在报道“79个城市试点城镇居民医保”时,如果能在内容上加以延伸,进行本地化处理,告诉读者本地是否列入试点城市行列,相信比单一的就事论事的报道会更吸引读者的关注。

坚持“品格至上”,首先体现在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遵从社会责任至上的操守。其实,是否坚持这一操守,是所有媒体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市党报尤其要坚守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优先于新闻价值的理念,绝对不能忘记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在选择、编发不同来源的稿件时,要准确预判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选准题材,选好角度,把握时机,审时度势以决定编发与否。

坚持“品格至上”,直接体现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要有高度、显力度。“高度决定影响力,力度铸就竞争力。”地市党报对时事新闻的选择和处理,要有自己严肃的思考,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能给人启迪,给人以智慧;要追求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保障。要力避一些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报纸时事版面格调趋奇猎怪媚俗,片面追求“读卖效应”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导向性,“水分化”操作和“庸俗化”倾向明显等弊端。唯有如此,方能铸造党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的应有品格。

参考文献:

1.《泛媒体时代来临》,。

2.《信息多源传播时代媒体的社会责任――从萨达姆死刑在网上传播说起》,《青年记者》,2007年第6期。

3.《泛媒体时代的稀缺资源》,http://stock.省略/2002_1692668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