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主流话语范文

非主流话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主流话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主流话语

第1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关键词:生态视角;高校;非主流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4-0010-05

生态视角下的高校文化指的是高校文化的一种生态衡量和生存状况,良好的文化生态是高校文化生存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正确认识非主流文化,处理好非主流文化与高校文化生态建设的关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对待非主流文化,对推进高校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主流文化是社会要求、期待高校及其成员应具有的,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信念、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在内的文化。高校非主流文化是相对高校主流文化而言,客观存在于高校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种辅助文化。主要是指由大学生创造的,与学校精神、学校纪律和主流文化相分离的高校亚文化,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的显性文化。非主流文化在层次上是一种通俗文化,是大学生在文化选择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具有随意性和非系统性、非正规性的特点。表现形式主要有:手机文化;食堂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兼职文化等,其中包括两种成分:一种是没有社会期待的愿景,也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可称之为积极非主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即消极非主流文化。

一、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文化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影响因素多元化,往往在不经意间导致他们接受、移植、内化一些不良的非主流文化。这种负面影响,主要涉及学习、生活和思想三个方面。

1.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

首先,非主流文化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受实用主义的影响,有大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他们在选课时专拣容易取得学分的课程,热衷“快餐式的学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没有都行”;对专业课学习持有“60分万岁”的态度。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在教育适应现实社会变革时,首要的是保持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以避免过于轻率地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高校文化如果不关注超越现实的目标。则将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

其次,非主流文化容易导致大学生学习方式网络化。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育和学习的模式,“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时代悄然来临。尽管网络具有辅助学习的功能,但知识的内化需要自身的消化吸收,而部分学生在借助网络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存在只求知识数量而不重学习质量、只注意掌握结果而不注意学习过程等错误倾向。这极易导致学生个体思维片面化,缺乏逻辑概括能力和探求事物抽象本质的精神。形成自身思维的被动和僵化,滋长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

第三,非主流文化容易导致大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主体强烈的内部动机是自觉学习的原动力,但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现实中,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课堂上形形的课桌文化。此起彼伏的短信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寝室里贪玩的室风、低俗的卧谈不利学生身心发展;社会上各种不正规的兼职信息加剧学生的功利心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使学生学习动机弱化,进而影响学习质量。

2.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生活的负面影响

一是容易形成消极的生活态度。非主流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片自由的天地,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释放对人生、社会和他人的看法,其中包括错误的看法。这种非主流文化的多元化取向,使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角多维化,文化选择多样化,生活趋向多元化,也容易使一些学生理想信念淡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弱化,进而影响到主流文化教育、导向、凝聚、激励功能的发挥。

二是容易造成沟通能力的退化。由于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善,再加上剧烈的的竞争给大学生造成的沉重压力,有些学生往往不能直面现实。据调查,4%至13%的大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甚至网恋,过度地在网络中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阻断了大学生正常社会化的情感渠道,造成现实生活中沟通能力的退化。

三是容易导致消费观念的扭曲。有的大学生一味追求物质享乐,忽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造成自身价值观的平面化。收入高的家庭和收入低的家庭所存在的消费差距,使大学生在现实中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导致消费观念的扭曲和消费行为的失衡。

3.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

其一,道德意识弱化。大学生普遍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渴望将来成就一番事业,但在学习实践中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大关注时政与政治理论的学习、缺乏对生活哲理的探究,存在利己与利他意识失衡、道德与法制观念淡化的现象。这种道德意识的弱化趋势,表现为生活中追求物质的满足,感官层次的舒适和快乐,而不注重行为上的修炼,道德的提升。

其二,自我认同迷失。自我认同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结构中,通过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个人行为与思想逐渐形成并统一的状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迷失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心理层面表现为情绪低落,例如自卑、厌学、焦虑、抑郁;行为层面表现为冷漠、孤僻、经不起挫折。自我认同迷失的群体往往没有理想,没有方向,不能清楚地认知自己。当长期焦虑不能解除,在受到挫折时,就容易人格破裂、自我否定,甚至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其三,是非标准混淆。大学生的价值观在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下与主流文化存在失调和对立,同时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又依附于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由此造成价值观念上依附与超越、传统与现代的“纷争”,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重标准并存的局面,道德的判断力因此下降甚至丧失。例如有学生认为诚实无价的观念是过时的;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的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是非标准模糊的表现。

二、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文化生态建设的积极作用

高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培育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非主流文化在消解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为主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精神支撑,增强了主流文化的包容性、创新性,进而优化高校文化生态。

1.非主流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接触多元文化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价值取向上的多元性和价值评判标准的双重性特征。他们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又注重现实、讲究实惠和实际,注重物质利益和生活目标。当代非主流文化在大学的盛行,使

原本较为单一的大学产生了许多看似“另类”的文化,如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在异国的主流文化或非主流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与此同时,校园非主流文化的新奇性、鲜活性和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正符合与印证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对他们接触多元文化、满足心理需求有着积极的作用。

2.非主流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

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和动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从某种意义而言,非主流文化的新奇性和创造性恰恰是创新的具体表现。在非主流文化的催生下,大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新的思想与行为。有些“非主流”文化满足了人们新的需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社会的认可。所以,这种非主流文化的创造及被认可的过程客观上为大学生创新行为提供了现实环境以及动力源泉,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

3.非主流文化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个性、特长与独立自主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以往的社会本位转向了个人本位,而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要表现就是崇尚自我,为个人奋斗。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张扬个性、表现特长的平台,实现价值取向的独立自主。而在主流文化的夹缝中顽强生长的非主流文化所表现出极强的自我张扬性和自主独立性,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以让他们在欣赏、追求与创造中,实现自我个性的突破和自主意识增长,呈现出更具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

4.非主流文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倡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然而,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主流思想文化,却在某种程度上束缚着大学生与社会及其他群体的联系。非主流文化以其自发性和非正式性极大地激发出大学生展示真实情感和自我个性的热情。非主流文化自身就是各种不同文化的合成。具有包容性和鲜活性,更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群体及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切磋。这在客观上锻炼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找准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中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三、高校文化生态建设要加强对非主流文化的正确引导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非主流文化,努力消除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以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促进文化生态建设。

1.正确认识和看待非主流文化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非主流文化归类为落后文化,而要客观分析其内部的复杂性、多样性。积极加以引导。

其一,非主流文化在培养学生知、性,意、行的过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言行和成长已经或正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面对非主流文化,我们不能像以往那样,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一味地进行批判或否定,而应站在更为中立客观的立场上,以科学的态度和辩证的方法去对待、去审视,去吸纳。

其二,主流与非主流作为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是相互转换的。当非主流文化与社会需求和期待不相冲突时,它就有可能转化为主流文化;反之,非主流文化则会被所扼制或约束;当非主流文化既不与社会的要求与期待相背,也不被社会明确认可时,则将继续自发地发展。高校的各种文化形态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相互排斥。而是并存和互补的关系。各层次、各类别的文化只有保持对话、交流和取长补短,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

其三,非主流文化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别。积极的非主流文化能够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行,增强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与主流文化合力的作用下,对大学生起到社会化的作用。消极的非主流文化则强调自我放纵,背离传统价值观,如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蜕变为落后的文化,阻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作用

由于大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更愿意与同龄人交往,在共同的言行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因此,以下几点有助于发挥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影响。同辈大学生群体,心理相容性强,观念特征、知识结构以及生活志趣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更容易形成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每位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场、生活圈中并存着先进和陈腐两种观念,当群体弘扬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会给个体带来正面效应;如果群体思想道德观念落后、颓废,就会给个体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培植积极向上的主流风气,可以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

第二,充分发挥近龄群体的沟通引导作用。高校的青年教师与大学生的年龄相近,社会生活环境相同,思维方式也更为接近,相互之间的认同度更高。因此,青年教师更易成为大学生的朋友。在学生面前,他们往往不是以长辈的尊严,而是用兄长般的友谊和关爱与之进行沟通,这种和谐相处的师生关系,更能提高沟通引导的效率。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导向作用。大学生社团的形成和存在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认同基础之上的。高校的各种社团涉及教育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兴趣特长以及性格脾气,自发地组织或者参与,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在活动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体验人际关系的微妙,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积累社会经验,增强道德理性。

3.强化制度文化约束机制

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制度文化。要保持制度文化的严肃性,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一是行为规范制度。即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规范化要求;二是管理职责制度。明确规定各级管理组织与各方面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与要求,使他们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三是考核测评制度。根据具体的测评对象和测评内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测评细则。四是奖惩制度。奖惩要力求褒贬分明、奖惩适度。同时,要对执行制度的情况经常加以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用制度文化规范和促进高校文化生态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其二,要强化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刚性。制定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教化。实施规章制度旨在通过制度的约束,实现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网上公布、大会宣讲、小组讨论、印刷成册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发挥大学生在执行制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参与自我管理,增强认同感,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

其三,要在制度文化中体现人文关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要从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制订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制度文化。

4.完善高校咨询服务体系

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健康发展。其中,“疏”的关键是要指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完善高校咨询服务体系。

完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在校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渐趋定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他们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无所适从性。因此,要积极完善心理咨询服务,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发育。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才,而且对建设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态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良好的文化生态反过来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总之,在高校文化生态建设中,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价值观,乃至大学教育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非主流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德育机缘,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兴利除弊,因势利导,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建设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文化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杨卿,近两成大学生有心理疾患网瘾近13%[EB/OL].省略/20080409/n256174520.shtml,2008-04-09.

[2]王梅,自我认同迷失:成长中的烦恼中国青年研究,2003,(11):28.

第2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关键词] 冯小刚;《非诚勿扰》;形式;内涵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第一部给了观众一个很主流的结局:笑笑死过一回,与秦奋“上了同一条船”,给老情人打了一个报幸福的电话后就把手机甩进了大海,示意与秦奋开始新的美好生活。这个符合大众期待的主流形式的结局,似乎留给观众没有悬念了,然而2010年的《非诚勿扰II》演绎的却并不是符合第一部主流结局形式的奋笑的美好幸福生活,而是在大团圆主流结局之后续演了盛办离婚典礼、试婚分手、隆重举行人生告别会等出乎大众意料的非主流形式的情节。在非主流形式的情节中弥漫着独具冯氏或葛氏幽默的非主流形式的话语,无论是非主流形式的情节还是话语,都以“陌生化”的方式吸引了观众的视线与笑声,持续冯氏电影一贯的“逗乐”而赢得了票房与好评。然而,吸引票房与好评的情节与话语都只是导演或演员独特的风格,它以出乎观众意料的非主流方式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与认同感,而贯穿在情节与话语背后的是导演意欲探索与揭示的内在“诚意”。

一、主流与非主流

一般情况下,主流是指时下流行的为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主要趋势,属于常规固定模式;非主流则是逆其道而行之,是由少数人秀出自我的时尚的另类流行风,属于非常规流动模式。在电影审美与批评中,主流是指为大众所认可、追求和期待的形式和内容、风格和范式。非主流则是那些出乎大众意料的、与大众的思维、审美、期待定势大相径庭的表现与趣尚。

中国当代电影创作与审美思潮的主流,20世纪50年代开始激扬的理想主义,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幻灭,至70年代后期与80年代前期努力重振,在“改革”阵痛与社会转型的旋涡中,至80年代中后期,以“社会主义――崇摺―英雄主义”为审美核心的理想主义渐渐退出审美文化舞台的前景。90年代至当下,逐渐形成一种合力结构。

“中国审美文化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下三者的合力结构: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中国审美文化当前的三分天下中,崇高和英雄主义只在主导文化中尚保留一席之地,而且往往通过特定的体制化的手段来实现这种保留。相反,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反抗崇高和英雄主义潮流。……占‘主导性’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它的特征体现为,一方面沉湎并满足于日常生活的现状,滋长着强大的现世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感官主义。在越来越关心现实生活,越来越讲求日常生活质量的潮流面前,生活的哲学就成为普遍的意识形态。”[1]

冯小刚的电影便以其平民意识与普通生活融入这种生活哲学的主流之中,调侃、京味、冯氏幽默是其吸引与赢得观众的独具特色的非主流形式。他一方面以其生活化、平民化、大众化的题材与处理融入当下电影创作与审美的主流,一方面又以他独特的非主流的形式吸引着观众,再一方面则在时代的主流大潮和独具个性的非主流形式中潜藏暗索着有关社会、人生、人性等深层次的问题与思考,意欲通过影片表达或传递某种深远而真诚的意图。

二、非主流的形式

冯小刚电影的主要特色是“逗乐”,以出其不意的调侃、幽默逗乐观众,从而赢得观众。其“逗乐”的主要方式是情节与话语的非主流形式。无论是情节的选择与安排还是话语的选择与运用都出乎观众的常规思维与期待之外,从而以意外的效果引发观众的笑声。

第一部中秦奋怀着极大的诚意征婚,征婚广告写得极为实在与坦诚,来应征的对象却不是同性恋者,便是性冷淡者;不是公墓推销员,便是视婚姻如炒股者;不是不停地用笔记录却过后就忘的健忘症患者,便是被人始乱终弃肚里怀着别人孩子的未婚先孕者;甚至还有坐飞机后转长途汽车再坐一天汽车一天拖拉机一天牛车才能到家的身处边陲观念保守的少数民族少女;有着虽然自己一见钟情极为中意却对方是第三者的仙女般的空姐。诚意的征婚招来的应征对象都是些不着调、不靠谱的出乎人之常情的非主流的特殊人物。一个接一个上场的不靠谱的特殊人物与主人公的诚意期待之间的落差巨大,世事的乖违与主人公的尴尬造就一种极具戏剧性的幽默效果。第一部中秦奋在北海道小教堂长达四小时的忏悔,既出乎邬桑、笑笑的意料之外,也出乎牧师的意料之外,也是一种出乎大众意料之外的非主流的情节安排。

第二部中的为离婚办理比结婚还隆重的典礼,从七年之痒、相依为命开始到没有了激情还能不能不离不弃、一个瘫了另一个能不能伺候他吃喝给他洗澡推他遛弯的试婚,死亡前的人生告别会等情节的安排,都是出乎众意的一些非主流的内容,以一些陌生于观众常规的场景与安排瞬间吸引观众的视线。如果说情节的非主流是冯氏幽默吸引观众的外衣,那么推动着情节发展的非主流式的对白则是构成外衣的丝与线。

第一部中最为经典的当属秦奋与未婚先孕女及秦奋与炒股女之间的对话。

秦奋不乐意当未婚妈妈肚子里孩子的爸爸,说:“宝马车头上插一奔驰的标,这恐怕不太合适吧?”“要是出了故障,奔驰的零件配不上,宝马又不管修,那可怎么办?”瞬间而来的比喻,出人意料而又贴切委婉。接着说明自己不乐意接受这样的婚姻,用了忍痛割爱、不劳而获、自力更生、外援等移用的词语,将本该用在其他场合的语言用在当下情境,让人感觉新奇陌生又心领神会,幽默瞬间产生。炒股女说征婚跟炒股一样,说秦奋跌破发行价,说自己不只是短线玩玩,是长期持有,有当没有;同时持有多只股票,不担心秦奋这股会不会永不坚挺。对秦奋极尽调侃揶揄之能事,让观众在主人公的尴尬与炒股女的妙喻中尽享非主流语言的幽默风趣。

第二部中也频频以妙语引逗观众。如离婚典礼中的“请二位旧人入场”之“旧人”,“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见证,……芒果和香山结束他们维持五年的婚姻,从夫妻变回熟人”中的“熟人”,及其后的“对钱发誓”;又如人生告别会中介绍香山:“李香山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名不见经传的一生。先生出身平凡,长相平凡,从小不好好念书就知道贪玩,先生离过两次婚,办垮过仨公司,历任无业游民、饭馆厨师、愤青、冒牌艺术家、总经理、环球总裁、权钱勾结中间人(简称媒人)。先生一身邪气,一生没少让家人操心,没少连累朋友,谁跟他近谁倒霉。但是我们爱他,爱那个一身缺点叫香山的坏家伙。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他喜新不厌旧,贪财不爱财,办砸了事认┰浴…”,一反生平介绍偏好“誉”的主流传统,四分之三的篇幅尽是“毁”言的非主流形式,频频逗乐观众。

三、主流的诚意

如果说冯氏电影以非主流的形式在瞬间逗乐了观众,并留下了一些日后长期流行的经典幽默的词汇句子或场景,是其外在的影响与效果;那么,冯氏电影对社会、生活与人生及其本相的真诚关注与思考,则是其内在的深层而长远的意味所在。

冯小刚在被问及为什么要拍《非诚勿扰》电影时说:我要诚心诚意地拍一部片子给观众看。[2]这种“诚意”就是掩藏在非主流情景与话语所造成的幽默表象之后的对社会、生活与人生本相的反映与思考。“《非诚勿扰》这个喜剧更像是一个社会问题剧,有主题、有内涵、有深┒取!…以荒诞的形式承载了生存的本相:社会本相――追求和谐;生活本相――呼唤理性;生命本相――渴望安宁。影片由外到内,层层推进,由形而上到形而下,逼近了现代人的心灵真实――精神家园的寻觅与守护。”[3]其在影片中具体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百态的真诚关注;一是对社会生活百态本质的冷静思考。

秦奋以其实在的征婚广告彰显了求婚的诚意,虽然征来的对象都是不合乎和谐幸福婚姻主流的非主流人物,但她(他)们恰恰代表了同性恋、性冷淡、多角恋(炒股女)、第三者、未婚先孕却被抛弃、健忘症、蛮荒边陲少数民族少女等边缘人群或说社会另类者的婚姻现状。通过秦奋这个圆心聚集起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散布于各个角落的难为主流社会所理解与容纳的婚姻失意人,她们都不合乎秦奋的本意,使秦奋在一次次碰壁后也一步步地滑入了婚姻失意的深渊。由一人串联起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层面,扩展了影片反映的社会生活广度,延伸了观众对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深层意味的思考,彰显了导演对社会生活广度与深度及其流行度的真诚关注。在闪婚闪离日渐普遍的当下,在绝症常发生命无常的现世,导演用影片的方式、以非主流的情节与话语为观众奉上了离婚典礼、试婚、人生告别会的思考途径,传递着他对那些常见却又漂浮在社会生活表层为普罗大众困惑的诸如离婚、试婚、猝死等人生重大主题的真诚关注与诚挚思索。

贯穿两部影片始终的秦、笑恋爱与婚姻,是影片“诚意”的焦点所在。秦、笑分分合合的辗转经历隐含的是影片“诚意”的内在本质。笑笑应征秦奋之婚并非出于诚意,对秦奋的不诚源于她对情人的“深挚”的爱。挚诚的爱得不到婚姻时,她每日醉酒,她跳海殉情,她努力去爱上秦奋且与秦奋试婚……然而,终究是“好感不能代替爱情”,她选择了分手;即使经历了香山的人生告别会后两人又走到了一起,然而“据说,秦奋与笑笑正式结婚在2030年”,秦奋已年入古稀。笑笑一直不诚于与秦奋的婚姻,只因诚于自己的爱情;同样,秦奋因诚于对笑笑的爱情,先不介意笑笑的身体忠诚而心开小差,后则笑笑跳海后无论摔成怎样他“都接着”,再是直到古稀才正式与笑笑结婚。笑笑对情人与秦奋对笑笑的深挚爱情足以让人死让人活,却因幽默、逗乐的形式掩盖了其感人至深的效果。当然观众也不难看出影片对真诚的爱情、爱情与婚姻的统一性等深层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至于比结婚还隆重还高雅的离婚典礼,则负载着影片“离了还是好朋友”,“双方不抱幻想了,才能做到真正的包容,这朋友交得多踏实”的离婚理念。人生告别会中对李香山“毁”过于“誉”的生平介绍,隐含着对于个人的理性评价:虽然他一身缺点,但他有着“喜新不厌旧,贪财不爱财,办砸了事认栽……”的人所应有的品格与气质。对个人的评价与期待不似传统单纯的好或坏、优或劣,而是理性的缺点与人格气质并存。影片对离婚对死亡、对生离、对死别、对爱情都试图在探讨一种理性的回归:死亡――“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爱情――“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婚姻――“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那么宁静,却那么永恒,因为永恒,所以挚诚。这既是影片的理想,也是大众的期待,所以说是主流的诚意。

[参考文献]

[1] 杜剑峰.从王朔到冯小刚――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审美流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04).

[2] 李英然.非诚勿扰:欲望之旅的挣扎与回归[J].电影文学,2009(13).

第3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在北京郊区埋头创作《黑铁时代》――《时代三部曲》之后的新长篇,心脏病突发,猝然辞世。被人发现的时候,王小波头抵着墙壁,墙上有牙齿刮过的痕迹,地上有墙灰,他是挣扎了一段时间后孤独地离去的。当时,他长达90多万字的《时代三部曲》正在花城出版社发排,这三部作品曾在20多家出版社流浪,最后在花城出版社找到归宿,但他等不到了!在王小波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责任编辑钟洁玲只能用三部书的封面彩样为他送行。

据说王小波临终前曾大声呼救,邻里陌生,没有出手相援。一个非主流作家就这样孤独地意外死去。他在发给好友的最后一封邮件中说:“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儿!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所说的一切和我们无关――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王小波早有自由主义倾向,只是,如此豪言壮语,如此高大的主体形象,与他过去的低调风格迥异,真是意味深长。

王小波死后成了非主流文学的英雄,无数“粉丝”拜倒在他的脚下。假如《时代三部曲》顺利出版,王小波会死吗?假如王小波没有死,他的作品会热起来吗?那些在困境中始终坚持写作的非主流作家里面,有没有埋藏着像王小波那样的“文坛外高手”?

在我看来,“后王小波时代”从王小波死后十年开始,一些文化人认为王小波被过度“神化”,希望大家理性看待王小波,理解王小波,尊重王小波,但不要迷信王小波,更多的学院文学研究者认真研究王小波。在大众消费市场,王小波的作品由火热的旺销转为平淡的长销,有关王小波的作品也一样。在后王小波时代,更多的传统主流作家、理论家接纳了王小波。

在互联网时代,作者、读者与编辑的距离大大缩短,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文学作品。为了发掘王小波式的人物,给非主流作家提供出版机会,花城出版社与天涯社区(省略)波比文化创意网(省略)以及王小波网站(省略)一起联合发起了“后王小波时代――中国非主流文学精选”征文活动,这是纪念王小波的最好方式。《后王小波时代》就是这次征文的结集,由作家杜鸿,评论家朴素、网站版主啸傲子联手编选,在王小波逝世11周年之际正式出版。书中不少作者有类似王小波一样的非主流身份,或作品具有某种非主流的精神。有些人生活在社会底层,日子艰辛,却始终坚持业余写作,如《我们是傻瓜》的作者宋离人,《来访的马》的作者鬼金,《斗争会》的作者龙章辉,《根秘密》的作者青年河等等,都是工人作家。其中最为感人的是宋离人,从1986年高中毕业开始写,写了20多年,有的作品写在机床边上,一纸油污的印象至今在目。他一度因生活困难,出版不易,失去健康和信心,焚烧了40余万字手稿,发誓只做读者不做作者。如今宋离人通过互联网投稿,不仅中篇小说入选本书,他的长篇小说《我们到红旗看王二盛》也即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如果文学是一个平面的同心圆,中心是权贵的、稳定的、规范的、保守的和不思进取的主流文学,他们便是边缘的、开放的、创新的、躁动的、无序的和最具活力的非主流文学。

如果文学是一条奔腾的江河,他们便是细小的、间或断水的支流。

第4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还来不及卸妆,“90后”就匆匆登场。

“90后”,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80后”锋芒毕露的时候,“90后”的孩子们还正处在默默无闻的成长期,很少引起关注。今年“五四”,最大的“90后”们刚刚举行了成人宣誓,正式宣告自己已18岁成人。当社会中的“保守派”还在把“80后”看作问题扎堆的小孩,为寻找解决他们“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等毛病的解决方案而头痛时,“90后”的突然登台让他们瞠目结舌。

“90后”的非主流行为

“90后”崇尚非主流。什么是非主流呢?在他们看来,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总之,与时下流行的和主流的格格不入的,便是非主流。

火星文便是在“90后”非主流的追捧下而发扬光大的。如果你留心身边朋友的QQ、MSN签名、Blog以及电子相册,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火星文在受到越来越多“90后”的追捧下,也在迅速发展演变:由最初的“弓虽”“丁页”,发展到现在“taxi”(太可惜)“①”(一点点)等掺杂着怪异符号、繁体字、冷僻字,甚至英语、日语、韩语统统上阵的网络符号。这些文字最后发展到甚至连与他们年龄最近的“80后”也不太认识。所以“90后”说,“70后”拜拜,“80后”慎入,这里是“90后”的语言时态。

“90后”女生喜欢用手机和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大头照。她们的招牌动作是瞪眼、嘟嘴、剪刀手,于是网络上全部是她们大眼撅嘴的粉粉可爱照。她们喜欢“卡哇伊”的东西,用“亲嗳哒”“宝贝”“乖”称呼自己或朋友。

“90后”喜欢另类装扮,如果你在街上发现鸡窝头、韩版装的男生,身上颜色在5种以上、穿鲜艳筒袜、脚蹬匡威鞋的女生,不用说,一定是“90后”。

“90后”的孩子们绝对热爱网络,他们不屑于MSN、博客,喜欢挂QQ、踩空间,QQ名字和QQ空间一定要弄得非常花哨,并且一天一换,一律用火星文:2005年他们喜欢叫“D调的华丽”;2006年他们喜欢& .o.灬ξ等符号,因为这样有飘逸感;2007年他们喜欢称自己为X女子、X男子、某、伤女子。

他们经常容易伤感,常自顾自地吟唱:“为什么90后的我们还没经历人生的太多折磨,眼里、心里却充满了忧伤?为什么在别人眼里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我们,还没来得及年轻就已经苍老?”

“90后”常通宵达旦地聊QQ,最常玩的游戏是劲舞团,这里也是他们集中的大本营。

……

“90后”继承了“80后”的个性张扬,并且比他们更张扬。

“90后”挑战“80后”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90后”一代,已经开始慢慢接近于18岁这个有权争夺社会话语权的年龄界限,而与“80后”的网络舌战就像是他们对大众文化的第一次逆袭。

当“80后”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时,“90后”的表现让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上一代人会对他们当年的行为张目结舌。他们同样对“90后”的行为嗤之以鼻。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对火星文的讨伐。

创造了第一代网络语言的“80后”认为,“90后”“宁愿花上1个小时去拼凑一些连神经病都看不懂的文字”,是脑残的行为。火星文随之被叫做“脑残文”,“90后”也被称为“脑残的一代”。这些名词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而不甘示弱的“90后”也进行了反击。就此,两个时代生人的网络言论PK迅猛展开。

一位自称“90后”的非主流美女kululu,录下真人视频对网络上对非主流文化的批判进行反击。言语间多次挑衅“80后”网民,嘲笑“80后”为“宅男”“腐女”“死大学生”,并不服气地说:“你们不就是欺负我们年龄小吗”,并放言“等我们长大了,那不就是主流了吗?”

这一视频一经网上流传,引来大批“80后”网友的痛骂,并疯狂反击。但后经证实,这一视频秀有幕后操作,但这场战争已正式从文字层面的痛批发展到了视频中的互相对骂。现实中或许从无交集,而网络中,“80后”与“90后”已经水火不容。

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版主说:“90后”的小朋友请注意,这里不欢迎火星文;

“90后”说,我们自己写的自己能看懂,你看不懂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脑残。

看不惯“90后”45度仰角、撅着嘴拍照的“80后”说,用手机和摄像头拍照吧,分辨率低,完了照片整体抠图,全选,打20个像素的羽化,背景做个高斯模糊;

“90后”说,每个时代都有这样一批人,一边偷偷羡慕和嫉妒下一代的优越生活,一边捏造事端。

总之,“80后”骂“90后”是脑残,“90后”骂“80后”是老土;

“80后”瞧不起“90后”装“卡哇伊”,“90后”看不惯“80后”倚老卖老的姿态……

在“90后”的眼中,“80后”已经老了:“谢谢‘80后’提供的许多前车之鉴,老妈经常说,‘你再不好好学习,就像你表哥一样,毕业就失业’,表哥就是‘80后’”;“‘80后’是反叛的过去时,我们是反叛的现在进行时,谁年轻的时候不反叛?但要看谁反叛得更有个性、更有自己的主张”;他们立誓:“我们一定会超过‘80后’!”

而在“80后”眼中,“90后”还是些10多岁的孩子,而自己已经正式步入社会,为前途和理想,为生活和家庭拼搏,现实更值得关注。所以,有人不屑――“我无所谓和‘90后’比较。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超过我们。但肯定他们会比我们死得晚一些。”也有人会缅怀青春――“很羡慕他们的年轻啊。看着他们,也会想起曾经年轻而不够成熟的自己。”更多的人,是漠然――“两代人,没有可比性。”

“90后”会是又一个“垮掉的一代”吗

相较于狂放不羁的“80后”,“90后”的怪异行为或许更刺激“60后”“70后”的神经。一些极端事例的出现更让他们对“90后”同样是“垮掉一代”深信不疑。

网上曾出现过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一个女孩声称自己是“高贵、有品位的高级白领”,开着“豪华、高贵的本田雅阁轿车”。一天,一辆QQ车把她超了,她就把QQ车拦下来,砸烂了。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女子很快遭到大量网友的抨击,网友们给她取了个绰号――“雅阁女”。

几乎在同时,一个上海男青年在博客上了一张用大把钞票点烟的图片,炫耀自己的奢侈生活、鄙视穷人,遭到网友炮轰,他被称作“烧钱男”。

而近日,一自称“90后”的女孩,在一门户网站上贴出自己的照片鼓励网民为四川捐款,并称“愿意多发照片来鼓励大家捐款”。 由“雅阁女”到“烧钱男”,再到“90后美女发鼓励捐款”,“90后”留给大众的印象是浮躁、炫富、爱炒作。

“90后”普遍被人们认为是空前幸福的一代,他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彻底享用者,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是教育体制和方向改革的教育和保护对象。改革开放10年后,父辈积攒的财富让他们享受了比前几代人更丰富的物质生活,4+2+1的家庭结构让6份爱和娇宠都倾斜到他们身上。这样被娇惯的他们会是又一个“垮掉一代”吗?

如果我们戴上有色眼镜看,会发现,“90后”没有信仰,缺乏理想,自私自利,没有爱心,注重名利。在他们的世界里,不知道什么叫帮助,什么叫奉献,想在他们身上找“孔融让梨”“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是很难的。

然而,就此下结论说,他们是没有精神寄托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似乎还为时过早。

诚然,“90后”的身上有许多“70后”“80后”们不太喜欢的东西,他们迷电脑游戏,玩早恋跟嚼口香糖一样容易,他们吃奶片,穿暴走鞋,写火星文,想要一夜成名……这些都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第5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关键词:网络萌现象;身体美学;青少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68-02

近几年,随着网络文化的日新月异,网络流行语也越来越引起许多人的重视,而在由读者推荐并经汉语专家反复评议、甄选之后,2011年12月20日《咬文嚼字》编辑部推出了2011年十大流行语,排位第六的是“卖萌”[1]。而在2014年,随着“萌”现象在网络领域的延伸,大量网民在无数扑面而来的流行语面前狂热的遣词造句,造就了一波又一波的网络狂欢。而更多的是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用鲜活、生动的身体语言,造就了大量的文化热点,在这些热点背后伴随而来的是青少年特殊的身体文化符码。

一、网络“萌”的现象溯源

“萌”字在汉语中的本意是草木的芽,常用于描述植物发芽的过程,或者用于描述事物开始发生的状态。而“萌”字在中国网络上爆红以后,“萌”便有了新义项,如“可爱、青春、活力、美貌”等。而“萌”字的新义项最早来源于日本,本意是指动漫爱好者看到美少女角色时产生的热血沸腾的精神状态[2]。现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中用到“萌”字的本意,不然大多数人在听到“萌”字后,脑海中想到的更多是“萌”字的新义项。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只要稍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萌”现象。从瞪圆眼睛、比划剪刀手、嘟嘴自拍,到打字聊天时的“颜文字”、动画表情,以及大量影视节目中的演员们耍宝卖萌的表演等等,这些都催生了网络“萌”现象的发展衍变。而在2014年的网络社交领域内,一款叫做“MYOTee脸萌”的APP软件也将网络“萌”现象再一次推向,这款由郭列团队在2014年1月份推出的软件,在6月份爆红网络,上线六个月用户达到3000万。“MYOTee脸萌”软件的爆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迎合了用户的“卖萌”以及自恋心态,依附于社交网络的普及,犹如病毒传播机制一样迅速打开市场。

研究新媒体、网络传播及网络文化的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对记者解读这种文化现象时说,卖萌跟装痞、充愣、撒娇、非主流等有关系,“都是一种后现代的话语策略。”他看到,在网络时代的早期,这类“策略”便已经很明显了,“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是一部此类黑话的杂烩。这是一种话语策略,被很多不同阵营的人利用。萌传达的是一种软的意象。官方用来伪装,民间用来自嘲。整体来说,是对咄咄逼人的现代性叙事的解构。[3]”

二、网络“萌”的主体及对象

1.网络中主宰“萌”现象的主体人群

为了研究主宰这一现象的主体人群,笔者在网络上选取了两个有关“萌”的百度贴吧,分别是:萌吧、卖萌吧,这两个贴吧的发帖量都超过了几十万。

关于萌吧,它的贴吧介绍是:二次元死宅的群聚处讨论任何ACG相关话题,这里的二次元、ACG泛指动漫、游戏、小说以及其衍生同人创作及周边产品,笔者在贴吧里发现排名前十位的热门帖子大都是关于动漫的讨论,而动漫的主要受众人群是青少年。关于卖萌吧,这个贴吧排名前十名的帖子含有“萌”字标题的占到了百分之五十,大部分帖子是少女的自拍照以及萌系公仔。

通过对这两个网络“萌”贴吧的对比,可以看出热衷在网络上展示“萌”现象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因为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迅速成长的同时,也承担着一部分来自学习、工作等的社会现实压力,这种压力使得他们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而网络的虚拟性、无边性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种机会。这种发生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下、流行于网络空间内,依靠模仿等方式流行起来,以青年为文化主体的一种挑战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文化活动[4],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当前的文化发展里。

2.网络“萌”现象的受众主体

随着各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总是能迅速地接收到时下最新最热话题讨论,尤其是网络“萌”现象出现以来,各种关于“萌”的句式也迅速发展而来,例如“卖萌”“呆萌”“萌妹子”“萌萌哒”等网络流行语。随之而来的是各个领域内对于“萌”的使用,广告界有可口可乐的“卖萌瓶”,该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营销的新秘笈,在包装瓶身上最显眼的位置,出现了“纯爷们”、“文艺青年”、“高富帅”、“喵星人”等网络流行语的包装。

所以,网络“萌”现象的受众主体到底是那些人群,通过在问卷星上的关于“网络萌现象受众对象的问卷调查”表发现,在接受问卷的受众里,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13到25岁之间,其中74%是女性,数据说明网络“萌”现象的受众主体主要是青少年们,而其中女性受众又占了大部分比例。

三、网络“萌”的身体美学及文化探析

1.“萌”作为特殊的身体美学

从1992 年美国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在他的著作《实用主义美学》中将“身体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设想,旨在把对身体理论的探讨与对身体实践的关怀结合起来。他把身体美学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5]”

通常身体美学在实用主义层面的含义,主要是指用一些特殊方法改善美化身体以及对其结果进行评价,而改善身体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身体进行外在表面的改善,如美容、化妆等;另一种是对身体内在感受进行调节,比如瑜伽和禅定。但是,伴随着网络“萌”现象的出现可以发现,“萌”其实属于一种特殊的身体美学状态,它与实用主义层面上的身体美学有很大的不同。实用主义层面上的身体美学关注的是内在修养以及外在修饰,或者两者的相融合产生出来的美感,而“萌”却不需要内在的修养以及外在的修饰,它更多的是关注一种原始的、自然迸发出来的美感,例如网络上各种爆红的宠物,人们被它们所吸引的缘故就是这些动物不自觉地做出来的一些“温暖”的表情或者行为。这种状态不需要过度的外在修饰、内在涵养,只需要在生活中瞬间的展示。

2.“萌”是青少年在虚拟时空里对身体文化的重构与呈现

伴随着大众消费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身份特征已经具有自反性,并且越来越通过私人化的消费模式被主动地建构起来。在现代社会以前,人们认为身份是被赋予的;甚至在单一的或者有组织的现代性当中,身份是相对稳定的,身份会十分清楚地反映职业、家庭地位等因素。但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的虚拟性、无边性解构了这一传统思维,人们在网络中的身份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且必须在充满诸多的可自由选择的环境中去选择并且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而处于青春期并逐渐迈向成熟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困于学业、生活的压力,在还没有完全走入社会之前并不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定位,这就造成了当他们进入到网络以后更加无所适从,无法承担起网络所赋予青少年严肃认真的责任,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自己的角色意识。因此,他们唯一可以利用的便是自己的身体所带来的文化寓意,这种身体文化所带来的愉悦感刺激了青少年们在虚拟时空里一次又一次的对身体符码进行新的重构与呈现。

对这一现象,刘成纪在他的《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一文中已经做了高度概括:“当代大众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围绕身体建构的文化,其主题是欲望,其价值是身体性愉悦,其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对人体进行技术再创造和改装。[6]”网络“萌”现象作为一种身体文化的特殊展示,它解构了关于身体只能通过视觉力来延伸发展,而是通过网络的途径重新编码,再由青少年群体的解码传播,将网络流行文化在大众消费语境下推向狂欢。

3.网络“萌”作为青少年的社会化与文化表达

网络“萌”现象的出现,除了网络的推波助澜,更多的是作为主宰人群的青少年们对于网络文化的热衷,这种“萌”现象背后的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青少年亚文化。

对于亚文化研究早已有之,D・道格拉斯认为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文化中被边缘的一部分,拥有少数支持者和特有的亚文化的意义和仪式,以此区别于正统的文化。但也有学者认为亚文化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边缘化、非主流、次生的文化形态,表现出非理性的方式,体现出对欲望和感官的追求,对社会现有的价值秩序造成冲击[7]。而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在《青年学词典》中被定义为:以青年的特殊利益为驱动力的,在青年群体和社会的互动中形成的一套受青年群体拥戴和认同的特殊独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最终达到青年自我实现的目的[7]。作为区别于正统文化的青少年亚文化有着多变形、碎片性以及宣泄性,网络“萌”现象的出现则说明了这些特点,作为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有发言权的青少年们,一旦进入到网络中便会拥有大量的自,他们习惯按照自己的文化心理状态来分析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用以区分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亚文化特征,然后彰显自己的话语权地位。

在西方学者眼中,青年亚文化会与主流文化妥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的进步以及消费社会的崛起,青年们会寻求新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以取代用激烈情绪去反叛主流思想的方法。所以,网络“萌”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背后青少年亚文化的话语表达,更重要的是在这话语形式背后所掩藏的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身份象征。

四、结 论

网络“萌”现象作为青少年话语权的一种象征,体现了青少年从身体意识开始转变到身份意识,不再仅仅的利用身体元素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感悟,更多的是通过身份的转变,从亚文化的附属地位逐渐走向主流文化的参与者。这些网络现象的出现,汇合到众多的网络话语声音中,补充了主流话语的声音。但同时,如果网络“萌”现象的过分传播,夸大了其效应,也会带来一波又一波不计后果的网络狂欢,这些狂欢背后带来的是“娱乐至死”的麻痹效果,非但不能起到补充主流文化的声音,反而会将大众审美带向不可预知的地步。所以,对于网络“萌”现象,人们在体验它带来的愉悦感的同时,也要随时防止过度娱乐的后果。

参考文献:

[1]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J].语言应用研究,2013(7).

[2]百度百科[EB/OL].http:///view/1760149.htm.

[3]都市时报数字版.http:///html/2012-12/10/content_317488.htm.

[4]曹文欣.网络时代的青年“萌文化”研究[J].传媒e时代,2014(8).

[5]理查德・舒斯特曼著.彭锋译.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第6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关键词] 电影《风雨哈佛路》;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

不同国家的人在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观上会有所不同,电影也是如此,每部电影都是一个缩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包含着千罗万象,而导演会从其中挑选一个精彩的故事,以某个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为线索表达某个主题,电影具有传教作用,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通过某个故事向观众传递一种文化价值观。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样它的文化价值观也趋向于多元化,但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美国人一直在为民族奋斗,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他们通过自我认识实现了自身价值。作为一个以“平等、自由、民主”为原则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外,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它不仅揭示了美国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将美国的社会文化全面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电影《风雨哈佛路》

电影《风雨哈佛路》是由美国一位叫莉丝·默里的女孩亲笔传记改编而来,传记中记录着这位女孩艰苦的人生经历,作为一部励志片它向美国也向世界揭示了美国的社会文化。影片在2003年的4月7日在美国首映,《风雨哈佛路》通过描写一位生长在纽约的女孩莉斯,在经历各种不幸后不断努力最终走进了梦想中的学府,简单的故事情节告诉观众只要怀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写人生。影片中的莉斯出生在纽约的贫民窟,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在学校的莉斯头上长满虱子,衣着肮脏,受尽了同学的耻笑。15岁时,母亲死于艾滋,父亲进入收容所,年幼的莉斯不得不担负其家庭的重担,尽管她很努力最终还是流落街头,过着捡垃圾偷东西的日子,地铁就是她的栖身之所。母亲的死让莉斯意识到,如果继续下去她将会重复母亲的结局,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她找了一份洗盘子的工作,并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学习,短短的两年内她学完了高中4年的课程并且每科成绩都是A以上,作为奖励她获得了12 000美元的《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向她张开了双臂,她凭借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和对改变生活困境的强烈愿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莉斯的成长经历向观众证明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二、从《风雨哈佛路》看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一)典型的“美国梦”

“美国梦”起源于18世纪70年代,它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人,在他们看来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只是一味通过勤奋、勇气以及决心去创造繁荣。两百多年来“美国梦”一直是激励世界各地青年人来此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尽管许多人认为“美国梦”过于重视物质财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影响,但美国人始终坚信获致成功的机会只存在于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公民对于经济拥有绝对的自由,政府对经济的干涉能力有限,较强的社会流动性使得他们坚信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迈向成功,在这片土地上机会平等人人平等,成功与否就在于你是否具备抓住机会的能力。“美国梦”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他们从不寄希望于上帝,只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开拓进取来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对生活他们始终抱着乐观的心态,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个人奋斗是“美国梦”的核心,也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同时也是渴望成功者的必备品质。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莉斯出生在贫民窟,父母吸毒对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而言是雪上加霜,母亲的离世以及父亲的离开让她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她不得不过早面对生活的艰辛,年幼的她无法支撑这破碎的家庭,最终沦落为流浪儿靠乞讨为生,生活的苦难让这个年幼的女孩过早成熟。她意识到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避免重复母亲的悲剧,贫困成了莉斯下定决心改变命运的动力,奋斗成了她人生的永恒主题,在逆境和绝望中她始终抱着乐观向上的态度,用执著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同时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影片通过对莉斯个人奋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绘,展现了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

(二)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强调的是民主、自由和平等,其中个人主义是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另外包括政治、文化、权利等方面的价值观。许多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人纷纷来到美国,其中最早来到北美大陆的一批移民是为了逃离欧洲殖民者的统治,国王、政府、贵族、教会、牧师以及特权阶级严重干预到了他们的生活,这批移民的到来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他们也对美国人性格的形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移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主要体现在民主自由等方面,他们渴望消除贵族权利,对于政府和教会所拥有的权利也应限制,这是个人主义在美国价值体系中形成的主要原因。英雄主义则是来源于人对周边生活环境所存有的一种恐惧和忧虑,他们渴望通过某种能力和品质来消除生存危机,在人类最危险或最恐惧的时候给予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以保证人的生存权利。个人英雄主义反映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它不仅包含了对个人自由、幸福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

有一次母亲带莉斯去餐馆,坐在餐桌前的莉斯感觉到那种渴望已久的温馨又回到了她的身边,这一刻她是如此幸福,这么简单的事情在她看来是这么珍贵,可见她是多么渴望父母的爱。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她是如此需要父母关爱,但美好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没过多久她母亲的毒瘾发作了,于是撇下她跑到酒吧去喝酒抽烟,这一切被莉斯看在眼里,她感到无比苦闷,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呐喊,可一切都无济于事。生活的艰苦并没有击垮莉斯,母亲的事件让她意识到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为她日后的成功做了铺垫。为了争取机会她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她的行为和毅力超出了同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在影片中莉斯有一句台词是“我爱我的妈妈,不管她是个怎么样的人”,直白的话语真挚的情感让许多观众为之落泪,父母之爱超于了一切,无论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对他们的爱始终不变,而他们也像我爱他们一样爱着我。影片的结尾是莉斯站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台上,面对她的演讲我们除了感动之外还有敬佩,她的人生经历与成功打动了所有观众。对自我的认识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梦想的前提,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我。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中,英雄与凡人无异,他们多的只是那份努力,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不仅透露着他们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英雄是鲜活的,是一个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真真实实的平凡人,对个人英雄主义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包含了对社会、民主和个人的思考,体现着美国文化价值。另外通过分析影片中的人物,无论是主人公或是小人物都强烈体现着他们对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追求,特别是在个人自由价值的引导下,他们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视。因此影片表达了实现个人价值就等同于实现英雄价值的观点,透过这部电影我们可知美国电影中都蕴藏着美国主流价值观。

(三)非主流文化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被欧洲殖民者迫害的清教徒纷纷移民到了这块土地,他们怀揣着自由、平等、民主等美好的梦想登上了这块全新的土地,希望在这里建立理想中的国度。美国的《独立宣言》强调的是人人生而平等,他们对于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使得他们的文化价值有了融合,这也是美国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原因。相对主流文化而言,非主流文化对于自由的追求更为强烈,因而对自由权利的追求为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成立时间不长,历史相对短暂,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美国先后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经济危机等重大事件,它强烈冲击着美国的传统价值观。美国人开始怀疑传统价值观对自由的追求,他们对自我进行了重新认识,并对社会认识发生了改观,由此而形成了非主流文化价值观,非主流文化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相比,衍生了黑人文化、女性文化、单身文化和同性恋文化等。

非主流文化对自由的追求使得“嬉皮士”们以无拘无束作为行为准则,整日过着理想中的生活。“嬉皮士”们普遍的特征是带有忧郁,他们对物质的藐视、对战争和暴力的反对使得他们带有一种超脱的情绪,而现实世界的残酷捣碎了他们的理想世界,现实和理想的碰撞让他们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但却无力改变于是就选择逃避、麻醉和自我发泄,寄情于音乐和。在兴奋剂、可卡因等中,他们的情绪得到了宣泄,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嬉皮士”们被现实主义击败,开始沉迷于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精神世界的空虚使得他们对婚姻和家庭不重视,开始出现堕落行为,产生玩世不恭的情绪,于是就出现了生活放荡、吸毒和性混乱等现象。

《风雨哈佛路》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社会缩影,莉斯父母吸毒以及充满暴力和伤害的家庭真实反映了美国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状况。莉斯的父亲贩毒且私生活混乱,爷爷嗜酒如命,母亲吸毒并患有精神病,为了生存在家里最终染上艾滋病而亡以及野蛮的姥爷,这个家庭是如此复杂混乱,它只是美国社会中极其普遍的一个,尽管在经济发达的今天,美国依然存在这些问题。

三、结 语

电影是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透过电影我们可以得知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性。美国电影无论是反映社会、经济、历史问题,还是教育、宗教、文化问题,它们都贯穿着美国文化价值的体现。《风雨哈佛路》就是一部典型的体现美国文化价值的励志片,影片通过对主人公莉斯人生经历的描述来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主流文化,同时也证实了个人奋斗是美国文化价值中的核心,影片中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美国人对自我的认识,鼓励人们自强自立以改变人生。

[参考文献]

[1] 周新凤.《风雨哈佛路》:苦难与奋斗的完美演绎[J].当代小说,2011(01).

[2] 张金鹏.论美国主流文化的时代特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3] 魏春梅,胡琴.从电影《风雨哈佛路》解析美国文化价值观[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08).

第7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英语文学成就,英语文学的创作呈现出多元拓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不断冲击着英美文学的主流地位,学者们也逐渐以开放式的视角和胸襟透视弱势文化对主流文化建构的影响。英语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可总结如下:首先,从传统的英美文学逐渐拓展到加、澳、南非、新西兰等国及前英属殖民地的英语文学;其次,愈来愈多的少数族裔作家步入世界英语文坛,开始与处于主流地位的白人英语作家展开抗衡。20世纪伊始,来自澳、加、新西兰、南非等国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纷纷在世界英语文坛中登台亮相。正如《世界英语文学》一书中曾记载的,在当代世界英语文学领域,最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未必来自英美,最优秀的英语作家往往来自英美以外的前英殖民地国家,这些作者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身份创作出了大批令世人瞩目的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作品。比如,作为一个文化迁徙者,出生于加勒比地区后又移民英国的印度裔英国文学家维•苏•奈保尔以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审视着英国社会和文化现象并进行英语文学创作,1971年,他的作品荣获英国权威奖项“布克图书奖”,并于2001年获得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对英语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年后,南非英语作家约翰•库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又一次确立了英美以外的英语国家文学成就所取得的国际地位,标志着当今世界其他英语国家文学的声音渐强,英语文学的文化边界正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中的族裔英语文学以其不同的交互感知,尽显异质文化间强劲的对话活力。英籍印度裔作家萨曼•拉什迪,出身于他者民族文化传统的拉什迪在作品中所描述的并不只是英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在阐释着他者的文化,其中的文学形象与英语的传统文化疆界已然不同。印裔英国作家哈里•昆兹鲁(HariKunzru)以小说《传输》(Transmis-sion)赢得2005年戴西贝尔奖。在美国,以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等非洲裔作家和以谭恩美、汤婷婷等亚裔作家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作家所创作的英语文学作品所彰显出的无尽魅力吸引着学者们从不同观察视角和研究视角对美国文学与文化进行研究。正如著名批评家杰伊所言,“美国文学已经终结,即单一的、始终反映美国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的文学已被多元文化的创作所取代,而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后殖民英语文学作家及族裔英语文学作家都是以英语为创作语言,但又都是具有他者文化背景的英语文学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深受英美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带着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传递着民族文化呐喊的声音。这些非主流文学或后殖民文学已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他们置于同一批评范畴势在必行。

二、多元文化语境中英语文学批评的建构回顾

英国文学史与发展现状,英国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中的“文化混杂性”显而易见。如此一来,无论从历史与传统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发展的眼光来讲,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真的成为某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突破传统的英美文学边界,对英美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进行解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迫在眉睫。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英语文学研究与批评也正逐步走向向多元化。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作为研究生课程早已进人教授及学生的视野;在欧美一些国际知名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所开设的“全球想象中的文学”等课程体现出世界文学百花齐放对于文学界的影响;非裔、华裔、犹太裔、印度裔等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正彰显出强劲的活力,成为众多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对象;由美国著名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与杰尔斯•格恩(GilesGunn)主编的权威性知名著述《重划疆界:英美文学研究的变革》在历经了历史与时间的考验后,成为一部研究英美文学时必读的经典性著作,其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在如今的文学理论界影响颇深。[4]他提出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经成为此领域研究的共识。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的重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批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跨界研究的方法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中是必不可少的,其方法论对于研究世界各国民族的文学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若要研究后殖民文学,必须敢于突破大国中心主义,立足民族文化,从自身被殖民的历史出发为人们提供特有立场去阅读和审视一切曾经受殖民过程影响的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将民族国家、文化霸权等纳入批评视野,开创了文化研究的新纪元,推动了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而另一种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主张文学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强调文学隶属于文化。在批评实践上,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应超越它本身的自治领域,参与到与各种文化文本的不断对话与循环之中。至于对话批评理论,其倡导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对话批评的参与者在相互的对话与冲锋中,不断引发对彼此的思考与评价,最终产生出更科学的思想。

三、结语

第8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我们很难想象曾轶可怎能在只学了一个月吉他、只会几个简单和弦的情况下,就敢于参赛和上台表演,因为我们和90后的根系、营养完全不同。正是这样,她的标本意义才格外纯粹。

他们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

从出生起他们就带着“胎毒”,嘴里含着火星文、手中掌着鼠标和键盘对抗现实世界。他们讨厌被定义、被窥视、被误读,迫不及待想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才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从一出生、一睁眼就伴随着猫的拨号音,直至宽带网络、无线环境、WI-FI。他们有着互联网血统,他们的童年即是互联网的童年。

90后网站是他们的游乐场与栖息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形成网络话语权,从而逃离非同龄人的掌控。1999年,首个90后专题网站“小山屋”由一个9岁的女孩建立,首页全由家长设计。8年后,17岁的吕日阳建立以文学与资讯为主的90后墙壁网。以会员展示、交友、娱乐占据首页的90home,自2008年建站至今,已获注册会员33063人。管理员是17岁的萧沐白。

Qzone是他们的后花园。90后喜欢在这个没有父母、没有老师的第三空间中挑选素材与皮肤,在自己的网络小窝中记录生活表情达意,去好友空间互踩留言是一大乐趣。与Qzone绑定的聊天工具QQ是更新日志与发表评论的忠实闹铃,及时提醒空间主人回复评论查看日志。他们在网络中聚会,在QQ展开社交生活。

贴吧是他们的集合地与传声筒。他们认为,贴友的力量是无敌的,“在现实中没有人愿意听我们说话,但是贴吧不一样。每一个发言者都有自己的力量,当我们的力量聚集在一个帖子中,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属于我们的真实”。

手机不仅是他们的通信工具,也是他们的心情日记本。他们只负责制造与传达图片信息,不负责解释。“我们都有视频癖。”自称患有视频癖的沈黎明时刻手不离机。“我喜欢通过手机相机捕捉生活中的小情趣,到土豆上,供更多豆友欣赏娱乐。”他们从共享精神的受益者成为传承者。

游戏是他们的江湖。从单机游戏到热血传奇,从魔兽世界到劲舞团,90后从未缺席。在游戏中,他们体验到什么叫做话语权:“我能够挑选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角色,在各式各样超凡脱俗的背景之中完成这个角色的成长。”备受争议的“劲舞团”里,80%的玩家是90后。这是一个伴随着魅惑的音乐舞动、借用火星文交际的小型社会,在这里想要得到什么往往比现实中更容易,但是想玩得开心,也要随时做好被玩的心理准备。

网络和游戏对70后、80后来讲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却是90后心中的真实空间。他们依然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网络这片“麦田”给了他们守望的自由,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进入“麦田”的权利。

世界是90后的

90后正在长大,其中的一些人眼界、学识、能力甚至已经超过父辈。他们的生长境况使他们以一种截然不同于前辈的方式长大,但绝没有使他们营养不良或缺乏担当。90后只是需要时间。

在英国,14岁已经可以被称为青年艺术家。在平等与人权委员会为英国年轻人举办的美术竞赛中,1639名11岁以上的孩子用画笔描述他们的生活和他们关注的事,包括环保、城市以及如何对待老人等。参赛的画作技巧一般,思想却很深邃,令人刮目相看。

15岁的伦敦摩根斯坦利实习生马修·罗布森一夜成名,以有说服力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90后的职业潜质。他在实习报告中道出了90后的真实想法——不要昂贵的新款手机,不要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也不想使用Twitter。

生于1992年的好莱坞少女红星麦莉·赛勒斯是美国“90后飓风”的引领者,在迪士尼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孟汉娜》中,麦莉自作自唱了所有歌曲。凭借一张张冠军大碟和超人气演唱,2008年麦莉收入达到2500万美元,位列2009福布斯全球最富年轻名人榜第七位。在同一张榜单上,90后大获全胜,占据1/3席位。

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两分天下,90后在前者中甚至比成人更加游刃有余。佛罗里达州一名14岁男孩在YT上视频,替曾任美国冰球协会坦帕湾“闪电”队市场总监的父亲找工作,并真的成功了;英国16岁少年丹尼尔·哥林格尔为寻找杀母凶手制作了一个网站,访问量突破20多万人次,网站上的线索帮助当地警方逮捕了两名嫌犯;澳洲15岁少女杰西卡·沃特森用7个月时间孤身环行世界,让人惊叹90后的身体能量和强大意志力。

每一代人都在责备下一代人,但下一代人总是如常生长。60后、70后、80后也曾和现在的90后一样青春,一样充满了变数和危险气息,等稳重下来却都忘记自己年轻时多荒唐。至少90后生在最好的时代,物质充足、经验充足、底气充足,像他们这样坚定、努力、内心强大,未来的世界错不了。

90后的五大特征:有网络无生活;有游戏无规则;有祖国无国界;有传统无禁忌;有朋友无利益。简单来说就是:网络生活几乎是生活的全部;游戏规则就是没规则;因全球化和出国潮的影响而没有国界之分,但视中国为祖国;仍然受传统的影响与约束但敢于打破禁忌;在利益与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时更为珍惜朋友。

第9篇:非主流话语范文

刘果著,中华书局,2008

在当下,女性主义,或者说,与女性主义密切相关的性别研究,已经不再是一个冷僻的生词,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尽管面对同一个概念,人们的理解总是相去甚远,总是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误解,甚至于在理解和误解之间也难以断然彼此划分。在对相关的许多问题的理解上,分歧远远大于共识。

如今,说起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学者,如果一无所知,会被认为是跟不上前沿,如果对之断然持否定态度,会被认为是保守,但如果真正从事女性主义研究,或者说,做性别研究(大致与女性主义作为同义词),又经常会在学界被视为异类。在这个问题上,真是经常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关于如何看待女性主义的研究方面,在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之间的矛盾似乎无处不在。虽然这样的矛盾在许多其他领域也有,但就其典型表现,女性主义研究确实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如今在学界所言的女性主义及其性别研究,其根源来自西方世界,这是从其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分析范畴等方面来界定的。以往,虽然也有中国学者试图追寻女性主义的中国根源,但那也只是按照辉格式史学观进行了一种显然对历史语境有所曲解的做法,至少,没有找到一种可与学界作为研究基础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相比的系统理论(这倒颇有些像以西方近代科学的模式来寻找中国古代之对应物的“科学”)。虽然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经历了第一、第二(以及尚有争议的“第三”)次浪潮,在学说的派别上也林林总总,还经历了对中产阶级白种人女性主义观点之局限的“超越”,但在总体的分析框架上,这些彼此间有差别甚至有较大差别的女性主义性别研究,还是保持着某种一致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学术研究有了爆炸性的拓展,其影响已经波及几乎所有传统和新兴的研究领域。除了以平常心容易想象的诸如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之外,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如今几乎渗透和影响到所有传统和新兴的学术研究领域,连政治学、神学、国际关系、科学元勘(science studies)等学科,也都有相应的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前几年国内就出版过国内学者所写的像《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这样的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显然是可以用多种原因来解释的。

正因为这里所说的女性主义是来自西方的理论与研究实践,因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西方研究者首先注意的,也还主要都是西方的问题,西方的题目,然后,才拓展到对非西方题目的性别研究。例如,对科学史的性别研究就是如此,西方最先做的,是对西方科学史中重要问题的性别研究,随后,才把性别研究的目光延伸到西方科学的历史问题,如中国古代科学史等,像费侠莉、白馥兰的《繁盛之阴》和《技术与性别》等对中国古代医学史、科学史和技术史的研究就是此类典型。

同样,也是因为女性主义理论与研究实践源于西方,中国在这方面,先走的是引进的路子,译介西方的成果,随后才有自己的研究,而这些自己的研究,也是到了近些年,才更多地关注本土的题目。这当然是女性主义研究本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很好的发展趋势。

在近来国内较新而且有新意的女性主义对本土题目的性别研究中,刘果的《〈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一书是比较有特色的。在此,可以借此书作为例子来进行一些分析讨论。

在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正如前面所说过的,最先是在一些我们容易想到的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等,然后,才拓展到一些以传统认识来看有些难以想象的领域。但即使是那些传统的如文学、历史之类的领域,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其实也是很有些不同的。最一般地讲,比如,对于一本或若干本古代或当代作品内容的性别分析等,这是容易想象的(当然如果要做好也并不容易),然而,再延伸一些,就需要研究者拥有某些独特的思路了。笔者在个人经验中,有这样的感觉,即女性主义虽然流派众多,但究其最基本的理论要点,却有某种统一性,看上去并不十分复杂。在具体的性别研究中最为困难的,是如何针对特定的研究对象,在最基本的女性主义理论框架中,构想出独特的研究策略,找出如何运用性别(gender)这一分析范畴来进行具体分析的切入点。正是在这些方面,才体现出研究者个人的创造性。也正因为要在最基础理论的框架中再有灵活的应用,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要比那些可以把理论往研究对象上一套即可得出结论的那种研究要更难,因而一些刚刚进入性别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往往有对具体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在研究中体现和应用女性主义理论而困惑。其实,在看性别研究的工作时,恰恰可以因研究者对女性主义理论在研究中如何落到实处的方法这方面,分辨出研究工作优劣不同。这种差别的产生,既与研究者对女性主义的理解的深入程度的不同有关,也与个人在研究中的创造性(或用现在更时髦的说法即创新)有关。

“三言”,是中国古典文献中重要的著作,而且因其内容的特点,与性别的关注非常之密切,应该是中国本土题目中古典文学性别研究的好对象,相应的研究,如果就其内容的性别分析,也是相对容易设想的。但是《〈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一书的研究领域,却并不是简单的文学批评,而是古典文献学。文献学的研究范式显然不同于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式。这样,如何针对“三言”把女性主义的理论和观点用在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式中,就构成了一种新的挑战。

把《〈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中,作者采取的分析框架,及核心概念,一是主流性别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非主流性别意识,前者,又可称元典性别规范,以程朱理学性别观念为代表,而后者,则以李贽、汤显祖为代表。这两种性别规范在“三言”中的具体体现,则分别为规范性话语,与非规范性语语。这是两种互相对抗的性别话语范式。此书的副标题为:“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这里体现出了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特点,而此书的核心内容,则是对“三言”产生的题材来源――也即宋元话本小说――到后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主流性别规范相关联的规范性话语,是如何与同非主流性别意识相对性的非规范性话语在矛盾中纠缠、冲突、对立、融合的。在具体的研究中,作者选择出了大量的文学,从文献比勘的角度分析“三言”对宋代同题话本小说的改写,分析同母题在“三言”宋元、明话本小说中的不同表现。正是在这样的性别分析框架与文献比勘相结合的研究中,作者找出了大量具有性别意义的文本差异,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通过文本中性别话语的变化,看出了社会上的性别观念是如何反映在文本中,从而对特定时代的社会与文学在性别观念上的变化有所理解。

这样,在许多传统中已被说得太多的概念,如“情”、“色”、“贞节”、“才女”、“夫贵妇荣”、“私奔”、“红颜祸水”、“身亡”、“女性复仇”、“才子佳人”、“红杏出墙”、“女鬼情奇”等等尤其在这种号称“醒世”、“喻世”和“警世”的作品中的典型母题,在一种性别眼光的审视下,就有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理解,而且,这样的理解显然可以超出某部作品本身的局限,而有一种推广的价值。

值得赞赏的是,作者虽然立足于性别分析,但却并不激进,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多少可说的话就说多少,并不在性别的意识上刻意拔高什么,也未尝试得出某种激进而且唯一的强断言和结论,反而更是注意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例如,在对“三言”的直接编撰者冯梦龙的性别观的分析中,作者坦言:“冯梦龙对性别规范的思考充满悖论。他在企图维护主流性别规范的前提和目标下演绎对主流性别规范的反叛,他作为主流性别规范的捍卫者瓦解了主流性别规范的铜墙铁壁,他苦心为主流性别谱写的赞歌却唱出了具有讽刺意味的变调。”

但是,此书作者清醒地意识到,在“三言”从宋元话本向后的演变中,冯梦龙对主流性别规范所做的种种调和与修补,貌似反抗,实为妥胁。这再次证明了主流性别规范力量的强大,证明了我们的文化在对性别的建构上仍然止于片面和偏执之上,表明了在由这种规范性话语与非规范性话语的博弈中,对女性的要求,仍是建基于男性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上的。最后这一点,反而倒可以看做是作者研究的基本结论。

从上面我们对刘果的《〈三言〉性别话语研究:以话本小说的文献比勘为基础》一书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的性别视角可以怎样在一个传统中完全没有性别意识的学科领域中(在这里即是传统的古典文献学研究)带来新的观念、眼光和见解。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在学术界的繁荣,其实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女性主义自身意义上的原因,即源于其追求两性平等的社会与学术意义;其二,虽然也与第一个原因相关,却在某种程度上又有另外一种力量,即如今在那些传统学科领域中,以传统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要想得出新的成果(或曰“创新”)已经很难了,而女性主义所提供的性别视角,作为一种以往不曾被用过的研究框架和分析范畴,确实可以给传统学科的研究带来新意。其实,如果不是过于激进地坚持那种极端激进的女性主义立场,宽容一些地看待学界的现实,后一种动力及其带来的结果,除了学理的意义之外,同时又有助于促进女性主义观念的发展和传播。

尽管女性主义性别研究可以有这样的在意识形态意义上和学理意义上的双重吸引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在绝大多数学科领域,女性主义的性别研究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仍然不被许多人所理解、接受,两种极端的反应,一是反对和拒绝,一是无视和冷漠。其实,这种局面,恰恰给女性主义所强调的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即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术界男权意识形态仍处主导地位)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例证。

在许多学科领域中(这里还暂不讨论更大范围社会文化领域)性别研究依然处于边缘状态,这一方面有传统的男性意识形态中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某些学者那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得到的解释、结论具有唯一性的信念在起着某种作用。

此外,不能不承认,一些过于激进的女性主义(也包括少数属于这种类型的学者)的言论,无论在传播策略上,还是在其自身理论立场的可接受性上,也都成为让许多传统立场的学者不那么愿意接受女性主义的一个原因。

我们知道,在女性主义自身的发展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早期的女性主义的局限,认为那只是代表了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立场的观点(当然这并不否定其在理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后,不少女性主义学者转而关注范围更广的边缘人群的立场。这当然也表明,即使女性主义也不是完全自恰一致的理论系统,而是有着多种理论流派、多种视角的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