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统训练教案范文

感统训练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统训练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统训练教案

第1篇:感统训练教案范文

绥化市北林区2002年与2010年相比,幼儿师资的学历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其中本科学历的人数增加了520%,大专学历的人数增加了70%,中专学历人数增加了73%,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数减少了33%。不难看出,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幼儿教师的数量增加了96%,在增加的150人中本科、大专和中专学历分别占了31%、31%、38%,纵向比较本科学历增加最多,而高中以下学历明显减少。另外,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此次调研还反映出一些问题,诸如北林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非常普遍,幼儿教师缺乏等。综上所述,绥化市北林区学前教育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诸如学前教育机构增多,幼儿教师数量增加、学历提高,幼儿数量增多,早期教育逐渐兴起等。但同时市场也客观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随着绥化市北林区人口由28万猛增至40万,在园幼儿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市场对于幼教人才的现实需求将会给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换言之,市场在追求幼儿教师数量的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绥化市迫切需要专业技能过硬、育人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上手即能用的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

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在了解、掌握市场需求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的内容。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确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先进的育人理念、丰富的实践经验及过硬的专业技能,能为绥化市及其周边市、县、乡镇广大地区的幼儿园、早教机构服务的一线幼儿教育工作者。培养规格是“够用、会用、适用及适当地引领”,够用是指基本理论够用即可,会用指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适用指能适应地方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当然,在密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的同时,还要适当的引领,由于培养人才的特殊性,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之地,除了迎合市场,还应适当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能,即一种正确的引领、导向作用。

三、课程设置彰显特色

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依据培养目标中“基本理论够用即可”的原则,在专业课的设置中保留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游戏论等必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删除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理论性很强,又和某些专业课程有交叉的,不是专业必须的课程。增加了蒙台梭利教育概论等教法类课程,整合了美术、书法课,将其整合为一门课程———学前美术基础训练课程。同时,在专业必修课中突出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如幼儿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在艺术类课程中突出专业指向性,学习内容有所侧重,如学前美术基础训练课主要是针对儿童简笔画、儿童水彩画、钢笔字、粉笔字等方面进行训练;琴法课则侧重幼儿歌曲的即兴伴奏。在专业选修课的模块中突出三个方向,即早期教育方向的课程有早期儿童教育指导、婴儿认知发展与训练等;亲子教育方面的课程有亲子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针对绥化市域内学前特殊儿童的增加,特别是自闭症儿童、聋生的增多,又增设了学前特殊教育方向的选修模块,如自闭症概论、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等。

四、全面突出教学实践

1.实践教学

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中,实践教学的课时数至少要达到三分之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甚至要达到二分之一,实践教学的安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经常性地安排见习。根据课程内容,只要教学需要,经常性地安排学生见习,不集中见习,甚至可以第一节课在幼儿园,第二节课在课堂上讨论,及时理解、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理论。而且见习的安排突出计划性,要求在教学周历和教案中有明确体现。

(2)注重实习的实效性。加强实习的管理,注重实习的时效性,保证实习的时间和质量,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其中第一周为集中见习周;第二周为观摩学习周,由所在单位的实习指导教师讲解幼儿园的常规教学、生活管理等,然后进行语文、数学、感统训练等各类教学观摩;其余5个半月的时间为学生上岗执教实习。作为高校为学生配备的指导教师每周至少有次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实习结束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给出相应的学分。

(3)聘请业内专家讲学与顶岗支教。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中,可以聘请当地资深的幼儿园园长、妇幼保健院的院长等业内专家进行实战经验、案例的讲学。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聘请全国知名的幼教专家讲学。事实上,顶岗支教也是一项实践教学的内容,即在大三的下学期选拔学习优秀、专业技能强的尖子生到绥化市下辖的乡镇即边远的、条件艰苦的地方幼儿园支教,以支援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

2.社会实践

以就业为导向,定期去当地幼儿教育机构摸底、调研、做兼职、做义工等,时刻把握学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动态,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对学生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即一线幼儿教师必备的讲、弹、跳、画、字、工六项基本技能。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每个学期都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案、有实施。绥化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技能的训练,除了专业课的训练之外,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学期都开展幼儿教师六项技能的评比活动。如课堂教学、书法、简笔画、玩教具制作、幼儿歌曲的比赛等,学生在比赛结束后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的学分。

六、突出为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第2篇:感统训练教案范文

【关键词】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 生成

一、“生成”课堂的理论前提及内涵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改革传统教学,构建创新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转变和重组。与此相应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活动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以学习者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作用是有效利用各种动态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生成”自我觉醒并高扬的心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生成”自我心灵觉醒并高扬的创造型人才。因此,“生成”课堂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课堂。

二、以学生为中心

“生成”课堂的教学,教师必须考虑以学生为主,尽可能多的留有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呢?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拒绝“知识本位”,追求“生命本位”。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要求教师通过知识、技能的教育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曾深刻地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对教育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它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性创造能力为目的,在所难免地忽视了学生自我心性的了解、觉醒、高扬,使得教师成为“知识、技能”型训练师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否定了学生自我心灵的了解、觉醒、高扬,它“正逐渐地演变为工具理性主义的教育模式”。

但是,“生命本位”教育观却是以“重视德性生命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出发,强调德性生命完整,和谐,自主,可持续发展”为重心,认为“生命创造是一种自觉的精神状态,教师只有启发学生的生命自我意识,让学生自主,自觉,自由地成长,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只有善于发现学生不断成长的内源性动因,探索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发展策略与必要途径,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内部动力机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新时代的人文教育精神,就是对“生命本位”教育观的体现,它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旨趣,以爱为核心或基石,以正确地认识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本。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样的课堂,才是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做出了最终极的关怀:关怀学生的全部精神生活,关怀学生完整生命的发展,关怀学生逻辑理智与道德情感统一的发展,关怀学生人生信念与实践行为统一的发展,关怀学生的现实人生的幸福,关怀学生的未来人生的幸福,关怀学生自主的,终身的发展。

(二)拒绝“统一化”、“单一化”,追求“个性化”、“多样化”。

只有在我们的课堂中强调“生命本位”,我们语文课堂才能做到“个性化”。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教学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了问题,按照自己的观点预设了答案。这种完全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考虑答案,而且要尽量向教师的思路靠拢,要揣摩教师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的课堂,实际上是无意识地以教师为课堂的核心,学生以及其他一切教学资源都围绕着教师转。由于教师已经有了“这个问题该如何”的预想,并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从而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把学生完全包围在自己的思路当中。于是,课堂“统一化”、“单一化”就在所难免了。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在问题的提出和答案的解析上就不再是事先预设好的了。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经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思考得出答案,这些答案也许五花八门,也许异想天开,甚至“荒谬绝伦”,但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作为教师,只要学生的答案能体现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合理性,我们都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生成”课堂应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交通工具”。

例如,《促织》一文中,大多老师喜欢把其处理为一出悲剧,实际上,在讨论过程中,却又不少学生认为,这个故事结局,主人公并没有遭遇厄运,因此,不少学生认为该故事应当为“喜剧”,甚至为“正剧”,这种合理因素,正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与“多样化”解读,难道我们语文教师忍心否定?

(三)拒绝“教师核心”,追求“学生核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课堂的前提是,正确的师生关系,学生应当是课堂的主体。“生成”课堂中,我们应尽可能让学生多讲,多思,多交流讨论,而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导课堂,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性灵与思考、兴致与感情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样的教学的过程就好像师生互相“抛绣球”。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这些不确定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这只球,或回应,或反驳,一一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

本人执教《再别康桥》这首诗时,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很快,我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很有创意的画。里边画有夕阳、小河,柳枝和“卡农D大调乐曲”几个字。当时,我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请那位学生解释“卡农D大调乐曲”几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学生告诉我,诗歌里处处体现出宁静和谐的氛围,如“轻轻地”、“悄悄地”,可是,这种“静”,他不知怎样才能画出来,但他突发奇想:卡农的《D大调》钢琴曲不就是安静和谐的象征么?于是,他把几个字写下去了。当时我和其他学生为他的画作真诚地鼓掌肯定:这是多么充满智慧的画作啊!

我想,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智慧利用课堂动态资源,组织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那么这种能力得以展现的前提,必然是以尊重学生,追求“学生核心”为前提的。因此,聪明的语文教师,应拒绝“教师核心”,一切“以学生为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建构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

三、动态“生成”课堂

每位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学生的学习情绪与状态,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自身背景与发展等等,无论是情绪、言语,还是行为都各不相同,都可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此,语文课堂难免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教育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用第三只眼睛,捕捉它们并即时将之纳入课堂之中,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我们的课堂必将在动态“生成”中形成并得以完善。

(一)教学目标的生成。

“生成论”的教学观看来,“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即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一终点,而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的转变。”由于师生学习的状态和环境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一旦师生学习的状态和环境发生变化,教师必须根据这种变化对自己的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并非漫无目的的,因此,我们设置教学目标,就需要开放性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并在课堂当中现场进行处理和设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从而使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灵活性。

例如,本人曾执教学生理解何为“哲理小诗”,当时引用了一首冰心体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刚想解释,一位学生突然大声说道:“老师,这也叫诗吗?”于是我邀请他站起来,问他:“为什么你认为这不是诗?”他昂着头说道:“这样的‘诗’,我也会写,那根本不叫诗。”我笑了笑,“那你能否现场来一首?”“没问题!”只见他指着上节课物理老师留在教室里的物理实验用具“弹簧”,说道:“不畏外界压力/并给它强劲的回击。还有……”他随手拿起一把尺子“只有自己正直/才能量准别人的长短。”话音刚落,班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很腼腆地笑了笑。

这样的教学过程,给原先的预设目标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份,提升了水平。课堂“生成”丰富了教学目标,也为学生的创造搭建了历练的平台。可见,预设性目标和生成目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带有很强的偶然性,如果教师准备充分,引导得当,师生“交流”、“沟通”效果好,那么,“预设”课堂就很可能向“生成”课堂转变,从而“生成”符合学生“历史”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生成。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不曾预约的“意外”常常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期而至,这些“意外”正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地生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当时师生所处的环境等诸多有效资源,对学生的困惑或创意等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生成”更为有效真实的课堂。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你一定会听见》这篇文章时,教师说:“请大家静下来,听到了什么了吗?对,有空调轻微的声音,话筒丝丝的声音。但上课时你们是听到空调的声音还是老师讲课的声音?因为注意力集中,把空调的声音、话筒的声音‘过滤’掉了,这就是课文里‘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他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的意思。”

这位教师,关注课堂信息,利用课堂资源,教学便有了情景性和生成性。过分关注教案的预设,便会扼杀课堂的“生成”,有的稍有表演天赋的教师课堂,就是把预设的教案声情并茂地“演”出来,这种课堂,看似热闹,其实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关注课堂的“预设”还是关注课堂的“生成”,便往往成为一个教学新手和教学老手、一个老实拙朴和一个聪敏机智教师的分水岭。

创新课堂,实际上是从“预设”课堂向“生成”课堂的转变。这种课堂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