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礼仪策划范文

礼仪策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礼仪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礼仪策划

第1篇:礼仪策划范文

1、着装的要求

老话讲人靠衣装,年会当天的工作人员穿衣打扮代表了企业的形象,所以也就要求统一规范、干净整洁。年会举办时人员多而密集,要求会务组人员的服装、配饰等容易被嘉宾、记者、观众辨识,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会务工作人员,这样可以省下很多麻。所以可以佩戴胸卡或加上特殊标志来增加识别度,但是千万不能太夸张,破坏服装整体干净整洁的风格。

2、姿态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姿态有极高的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现在所要求没这么高了,但基本的礼仪还是应该具备,典雅的站姿可以让男士看起来挺拔伟岸,使女士是看起来亭亭玉立,要求我们双眼平视、腰背挺直、重心上拔。

3、问好要求

遇客服务的标准为保持站姿体态,停步,微笑点头问候,让嘉宾感觉到对他的尊重。例如,在遇到嘉宾时,会务人员停下脚步,微笑注视嘉宾,问候您好。

4、递接物品

在与嘉宾领导递接物品时,应使用双手或托盘并且面带微笑。在将东西正面呈现给嘉宾时应注意,递送带尖、带刃的物品时,尖刃应朝向别处,例如,在递笔给嘉宾时候,笔尖因朝向自己。

第2篇:礼仪策划范文

风采礼仪大赛是我校校学生会女生部主办的一个品牌活动,此次与设计艺术学院公关部共同举办,意义在于普及礼仪知识、提高全校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修养,寻找、塑造长沙理工大学形象气质好、综合素质强的大学生,为同学们打造一个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希望大家能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的大学生礼仪,争当完美礼仪代言人;同时为校礼仪队招纳贤才。

1、参赛对象:长沙理工大学全体学生

a.要求:身高160cm以上,形象气质俱佳,自信大方

b.优先选择有特长的选手晋级,看重具有潜力的,通过培训后上台

2、活动流程:

a.9月26日~9月29日:进行礼仪大赛策划宣传工作,包括新生军训队伍慰问演出、在两食堂、各寝室张贴海报、喷绘,在阳光RADIO进行广播、阳光在线、阳光论坛进行网络宣传,扩大影响,开通相关博客接受咨询报名。确定决赛选手后,通过艺术照为各选手进行特色宣传。

b.9月29日:海选及确定所有决赛选手,做好通知安排工作。(包括选手抽签决定序号、正式比赛安排等)。

d. 10月10日前:完成礼仪大赛的各项筹备工作,包括招募各院大众评审、彩排(主持人走场、串词,选手站位,节目配乐,设备仪器,颁奖礼仪等)。(模拟招聘大赛活动策划书)

e. 10月11日:正式比赛。比赛完毕后,将大赛新闻稿和精彩片段发到阳光在线网站、阳光在线博客等相关媒介,扩大活动影响力,尽量使活动深入人心。

3、比赛具体流程:

a.观众提前半小时入场,大屏幕播放每位选手的宣传视频。

b. 邀请社团表演,等待最后结果。

c.主持人宣布开始,讲解比赛规则。

d. 第一轮:“礼之初印象”

1、12位选手按编号依次登场,以走秀的方式走到台中央,分别做自我介绍。

2、要求选手有自己的特色,大方优雅

3、本轮评分标准(百分制):可从选手的互动能力,气质形象,亲和度等方面评判。

本轮成绩占总体成绩的10%,每人展示自我介绍时间为一分钟。

e. 第二轮:“礼仪百事通”

1、12名选手提前抽签确定分组,六人一组

2、每位选手有一个指示牌,主持人提问礼仪知识后,举牌抢答

3、抢答也要有一定的礼仪风范,抢答正确率以及抢答过程中的语言动作均属于计分范畴。

本轮成绩占总体成绩的30%,每组问题为二十道,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内。

f. 第三轮:“才艺大咖秀”

1、12选手按照事先抽取的号码轮流上场进行才艺展示。

2、要求选手才艺多元化,高雅化,每位选手展示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

3、本轮评分标准(百分制):可从选手的舞台张力,互动能力,才艺表现力等多方面评判。

本轮成绩占总体成绩的40%,每人时间控制在4四分钟以内。

g. 第四轮:大众评审、微博评审投票。(10%)

h.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颁奖嘉宾颁奖。

注:全程将邀请包括专业老师、校学生会主席、副主席、部长、礼仪队队长、前冠军等组成专业评审阵容进行评分。

4、奖项设置

一等奖:男女各1名

二等奖:男女各2名

三等奖:男女各3名

最佳人气奖:1名

最佳才艺奖:1名

最佳形象奖:1名

5、评分规则:

a.走秀时是否表现出大方、端庄、自信,能体现出大学生的风貌。

b.回答问题是注重选手体现出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主流思想,以及语言、肢体的表达是否流畅。

第3篇:礼仪策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期下“八荣八耻”为指导思想,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对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改变陋习,树立良好的校风,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水平,引导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在师生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升师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提高师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教师能文明敬业,文明育人,学生自觉守纪,礼貌待人,校风文明,学风淳正,人人讲道德,人人讲礼貌。

三、学习内容:法规文件,《都是文明礼仪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常规》《校内礼仪常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八荣八耻”德育教学片。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学习中心校的关于开展指导精神,依照安排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活动领导组,制定本年度活动方案。

领导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长职责:负责安排本次活动的总体规划,协调各方关系,传达上级指导精神,

副组长职责:制定方案,组织开展实施本次活动

组员: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道德礼仪素质并积极实施对学生的教育。

2.多方面多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班级园地进行宣传

在校园醒目由、文明礼仪标语

召开师徒动员会主题班会、队会

3.学习形式:

教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并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学习笔记

学生:组织观看有关文明礼仪的教学片,利用集会进行集体教育,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举行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演讲比赛。

五、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分三个步骤:

(一)制定方案、学习、宣传发动(三月五日-六月31日)

第4篇:礼仪策划范文

[关键词] 自我概念 社会文化 群体心理 广告策划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包括社会中的自我、社会信念与判断、行为和态度、社会文化、性别、从众心理、说服、群体影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奥格威说:“在广告活动中,消费者是我们的上帝,而消费者的心理则是上帝中的上帝。”消费者是社会中的人,“我们的行为可能千差万别,但受同样的社会因素影响。”(美?戴维?迈尔斯)因此,研究社会心理学在广告策划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重点就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社会文化、群体心理这三个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我概念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自我概念又称自我意向,是个体对于“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 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它建立在人们对自身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通过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反应评价,从而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观察而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通过从外界环境获取有利信息,来促进和发展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实际的自我概念,指我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理想的自我概念,指我希望如何看待自己;实际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我感到别人是如何现实的看待自己;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我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期待的自我概念,指我期待在将来如何看待自己。

自我概念作为影响个人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所购买的商品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一是所购买的商品具有象征性:帮助我取得了我想拥有的身份,帮助我缩短了现在的我和我想成为的我之间的鸿沟,是我身份的中心,是现实自我的一部分,使我获得了一些自我认同。如“夏奈尔”品牌,上世纪20年代,时装界出了一个传奇人物――可可・夏奈尔,她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时装和香水。1923年,她推出了最具代表性的香水――“夏奈尔5号”。 夏奈尔品牌所象征的文化征服了全世界,拥有“夏奈尔”成为女人一生的美丽“梦想”,夏奈尔的名字和“夏奈尔”品牌成为优雅、高贵、时尚的代名词。二是成为象征性的商品具有使用可见性,具有禀赋差异性, 具有拟人化特质。如“露华浓”品牌,露华浓出售香水的时候,它出售的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产品。它同时也在出售香水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自我表现和别具一格;成就,成功和地位;温柔,浪漫,激情和幻想;回忆,希望和梦想。因此在进行广告策划时必须对消费者的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二、社会文化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看,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形使得每一个人能稳定地处于整个文化形态之中。从其中不同的人群来看,社会文化又表现出内在的多样性。消费者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进行广告策划时必须研究文化相似形与文化多样性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文化相似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制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世代累积而形成的,对人的心理和价值观有很强的规定性,一直影响至今。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直到今天,中国社会的关系仍然建立在亲缘、礼仪、友情、诚信等文化情感的联系上。现在许多广告很注重这方面的诉求,如“苏泊尔橱具”电视广告:场景一,酒宴上,儿子在忙于应酬;场景二,家中厨房里,母亲在忙碌地烹调;场景三,家中餐桌上,母亲看到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露出欣慰的笑容;画外音:“这世上有一个人永远记得你最爱吃什么,为你尝遍了酸甜苦辣,你狼吞虎咽的样子就是她最大的满足。爱是天下最美的味道。”整个广告不具一字产品性能、用途的说明,而是紧扣一个“爱”字,将母子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打动消费者的心。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其文化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各种亚文化,如地域差异、族群差异、年龄差异等导致文化的差异,从而构成了内部的文化多样性。消费者由于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移动通讯”的“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就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的:“全球通”针对的是商务人士,“神州行”针对的是中年人,“动感地带”针对的是青年人。“神州行”的形象代言人是葛优,他的形象家喻户晓,尤其受到中年人喜爱;“动感地带”的形象代言人是周杰伦,他是年轻人的偶像,深受时尚青年的追捧。“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将志得意满的商务人士、脚踏实地的中年人、时尚个性的年轻人区隔开来,针对其文化特征进行广告诉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群体心理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群体是指彼此认同,有相同的目标,相互依赖的一群人。群体的特征是:群体成员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上和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消费者分属于不同的群体, 不同的消费者都有着各自的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有了归属感,消费者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准则,进行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而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就形成了群体的认同感。广告策划者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首先对商品进行市场定位,然后在进行广告策划。如网络广告的投放,目前有搜索、门户、社区、博客四类最大的网站,其中社区网站的比例相当高,社区网站的优势就是互动性高,而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人类正成为社区网站的主人。社区网站的受众不以收入、阶层、地域等为区分,而是基本以爱好、兴趣、个性化需求等作为区分,这对于广告策划者来说,是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的,因为这些社区网站用户都是引领时尚的,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先锋一族,最容易形成潮流带动和用户互传的营销效果。但是,这一群体固有的特点,及其在网站上的密集分布性,广告策划者在传统媒体甚至门户网站所采用的广告形式,很可能是社区网站用户所排斥的。

此外群体心理中的从众心理对消费者也有很大的影响。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人们之所以从众有两个主要理由: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从众的心理,广告策划者应分析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广告策划。

如规范影响,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向社会某一阶层或群体靠拢,希望被此阶层或群体接纳,因此在消费上也以此类人群的消费为准则,如房产广告,除户型、面积、地理位置外,更强调环境、文化、品位、小资生活的浪漫、上流社会的尊贵等,以引起消费者的趋同购买。再如针对年轻人的消费品的广告,以新潮时尚个性为诉求,让他们有不为之则不入流的感觉。

再如信息影响,在两种情况下信息源的可信赖程度对消费者影响较大:一是当消费者对信息内容所知不多时,他们会信赖这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二是当消费者对信息内容不想花心思去判断或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判断时,他们希望有一个公正、客观的人给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名人广告可起到较好的推荐作用,用名人做广告代言人,可借助这些人较高的社会声望来增加广告的可信度。因为这些人做广告是以自己的信誉做担保的。消费者认为,出于对自己社会形象的珍视,这些人不会做虚假宣传。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见,研究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广告策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礼仪策划范文

行政管理作为医院战略管理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个软指标,但抓好行政管理却是一个硬道理。

1.行政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基础行政管理涵盖医疗管理之外的全部内容。是医院全面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好行政管理是凸现医院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2.行政管理是确保内部安全的关键安全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核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医院的发展环境不断提出新的矛盾和考验。立足安全抓行政,是为医疗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保障的前提。

3.行政管理是培养过硬作风的载体医护人员的工作作风、认知能力、遵守纪律程度是对行政管理工作范畴的基本要求。没有高质量的行政管理,医疗中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4.行政管理是展示医院内外部形象的关键医疗形象、人员形象、精神面貌都需要高质量的行政管理做后盾,没有行政管理的高效益,就难以体现医院的本质内涵。

二、行政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行政管理的基本理念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把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1.尊重人,营造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

尊重医护人员,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医护人员在事业上、生活上和情感上的合理需要,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用柔性手段解决钢性矛盾,从而更好地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积极创造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能使医护人员树立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使医院成为“命运、责任、利益共同体”。⑴相互尊重,形成民主生活方式领导层平时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走访,深入基层倾听医护人员心声,医护人员也可以随时找领导作朋友式的交谈。在工作、生活中形成上下级之间及同级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宽容的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这既是医护人员的心理要求,也是能够舒心工作、同心奋斗的必要条件。⑵主体参与,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通过严格落实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领导分工负责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同时又通过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座谈了解,广泛听取大家对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医院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管理制度。这样较为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激发官兵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⑶公开公正,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坚持落实民主生活会、中层以上干部述职述廉述学、全院官兵民主评议干部等制度,使领导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确保清廉办院。

2.信任人,完善和谐高效的管理机制

医院要和谐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秩序、稳定的机制、健全的规章制度做保障。那么,实施能级管理,有效发挥各级、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充分发挥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⑴明确各级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责医院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应当清晰划分主官,分管副职、部门领导,机关人员和中层领导三个管理层次,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院党委研究制定医院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主官确定“干什么”;分管副职和部门领导则要确定“怎么干”;机关人员和中层领导要落实“具体干”。在工作中各层级既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又要做到服从、支持、配合,形成合力。⑵发挥支部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党支部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会愈加明显。发挥好支部作用,落实好各项党的制度,及时发现情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反馈意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正确依据。⑶提高“两支队伍”在医院管理中的效能党员和干部队伍是医院建设的核心群体,他们之中既有官又有兵;既有行政人员又有医疗人员;既有管理者,还有学科带头人;涵盖了医院建设的方方面面。医院党委在发挥“两支队伍”上下工夫,留给了他们充分施展的空间和天地,最大化发挥他们的开拓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两支队伍”建强了,效能发挥好了,医院全面建设的基础就牢了。三个层级,一个支部,两支队伍,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发挥了每一个管理人员的管理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提高了管理的实效。

3.激励人,建立和谐公正的考评体系

行政管理工作,要把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严格的考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⑴坚持目标激励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每年提出医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各科(室)建设的发展要求,并把长期战略化解成短期目标,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同时还要明确达标后的奖励标准。⑵坚持考评激励制定贴合医院实际的《工作质量标准实施细则》,将行政管理工作纳入《实施细则》,依据《实施细则》量化管理,实施奖惩。制定《实施细则》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引导人、激励人,使全院医护人员明白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⑶坚持榜样激励认真总结各岗位先进事迹,让医护人员学有榜样。安排新老医生、新老护士结对,加强帮带。安排学科带头人开示范课,提高业务素质。并坚持为学科带头人、骨干发放奖励的制度,年底评功评奖给予倾斜,以激励骨干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

三、加强行政管理带来的效益

1.凝聚人心,极大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加强行政管理工作,创造的是一个规范化制度下的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广大医护人员在这个环境中能够顺心、顺气,这样不但激发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而且极大地释放了医护人员在工作上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加了管理的效益。

2.规范管理,各部门(科室)进一步协调一致加强行政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一式管理在部门(科室)工作协调中出现的漏洞,各部门(科室)之间关系进一步密切,协调进一步一致,做到了事事有人管,实现了无缝连接。

3.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了适应新发展的能力加强行政管理,使医院处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能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满足人们对精神和物质上的越来越高的追求,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同时,提高了医院适应新发展的能力。

四、和谐管理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要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医院拥有多个部门,要想实现和谐运作除发挥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等作用外,还特别应该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护人员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他们还希望更多地受到尊重、关心,并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因此,医护人员的价值、意志、情感、心态等因素越来越应该受到重视。同时,管理者还要通过理想信念的培育,感情的交流,形象的感召,情绪的感染和心理的共鸣等来激发被管理者的内在动力,以达到和谐发展。

第6篇:礼仪策划范文

一、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结合实际

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及时传达学习本次全会精神,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同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抓紧制订既体现总体要求、又具有各自特色的年度工作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四个凝聚”是一个整体,不能机械地分割或简单地并列,大家要把它理解为一种思想方法、工作思路,理解为共青团的工作布局、工作职责,切忌生搬硬套、照抄照搬。我们特别强调,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真正了解和掌握青年需求,真正了解和掌握工作规律,突出着力点,找准切入点,切实把会议精神与实际工作紧密融为一体,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出特色、出成绩。

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突出创新

创新是团组织和团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我们不仅要在体制机制这些宏观层面大胆创新,更要在具体的工作项目、工作载体上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不仅要另辟蹊径、推陈出新,更要坚持不懈、常抓常新。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在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思想上创造性地思考,在思路上创造性地谋划,在方式上创造性地推进。特别是在做各项具体工作时,要考虑到工作对象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使团的工作既能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团的性质,又能为广大团员青年所接受、所欢迎。

三、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力求实效

实践证明,无论什么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定要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做到工作务实、作风扎实、措施落实。团市委机关各部门要根据目标管理的要求,抓紧把全会提出的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各基层团组织也要根据全会部署,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层层有责任,才能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才能人人抓落实。要建立健全工作的督查考核制度,把日常的重点工作督查和年底的集中督查考核结合起来,确保每项重点工作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督促、事后有评价。要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多做一些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真正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统筹兼顾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整体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一要做到点面结合,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工作力量,进一步培育精品、打响品牌,不断扩大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影响。二要做到上下结合,坚持立足于活跃基层、着力于活跃基层,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使团的基层工作有声音、有作为,使团的基层组织有影响、有地位。三要做到条块结合,努力打破团的各部门、各战线之间的界限,加强协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此外,今年热点多、任务重,全市各级团组织一定要把握节奏,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力争形成迭起的工作态势。

五、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抓好开局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就必须高起点开头,高标准起步,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工作。首先,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举措进一步聚焦到“4+1”的工作格局上来,自觉在全市共青团工作的大局下规划新一年工作,主动融入,主动呼应,主动对接。其次,要抓住从现在起到春节前的一个多月时间,在思想上不放松,在工作上不懈怠,在标准上不降低,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当前,尤其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团中央有关新春帮困送温暖工作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冬日阳光”团员青年青春温暖行动。全市各级团组织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在2月3日的集中行动日上,要全市联动,形成整体效应,树立良好形象。全市广大团干部既要积极组织,更要带头参与,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到特殊特困青少年中,竭诚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需要强调的是,在开展青春温暖行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为基层配置更多的资源,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

第7篇:礼仪策划范文

关键词:英语文学;文学翻译;文化差异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综述

1.文化

所谓“文化”并无准确的定义,这里我们以翻译学中的文化界定为准,将“文化”这一概念界定为“以某种语言作为团体表达方式的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及社会现象”。文化的本质特征得到了统一的认知,笔者将进行概述。文化具有非遗传特性,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具有非个体性,是某一社会团体所共有的;文化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其中语言为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文化传播与体现的具体形式;文化具有典型的整体性,文化构成的各个环节均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关于文化的分类,也是各种说法琳琅满目,这里我们同样引用翻译学中对于文化类型的分类,将文化分为主文化(主导价值观等)和亚文化(即副文化、内部文化),翻译学家曾指出文学作品的优质翻译离不开对五种亚文化的良好认知,它们分别为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

2.文化差异

所谓“文化差异”是指在差异性的社会发展模式与生态环境下特定群体的人们所形成的包括语言交流、人生信仰、思维方式、风俗道德等方面上的差异,其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即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理解与阐述不同,进而造成交流上的障碍[1]。这里我们对基于翻译学的两种文化所存在的不同情况进行一个阐述,这是进行英文文学作品翻译,实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基础。其一是文化相含关系,即两种文化的内涵呈现一方文化内涵包含于另一方文化内涵,或者两种文化内涵之间存在交集的情况。其二是文化相斥关系,即两种文化针对于同一表达形式所具有的深层内涵出现不同甚至完全相悖的情况。其三是文化相缺关系,即两种文化都各自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组成部分,相对其他文化则是此部分的空白。

3.语言、文化与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差异性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文化有的词汇表达,也赋予了某些特定事物独特的精神含义,中国的“龙”代表吉祥、风调雨顺,而西方的“龙”则代表着暴力与忤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可否实现有效的沟通,语句本身的准确把握是基础,对语句背后深刻的文化底蕴的理解是关键。翻译则是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人们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与语言和文化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秀的译者必须既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又充分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翻译的深层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实现源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在目标语言中的完整表达,实现真正的交流。

4.文学翻译

所谓的“文学翻译”即以文学作品为对象而开展的翻译活动。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翻译亦是一种艺术再创造的活动,它所实现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字符的等价转换,更是原作品中内涵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以实现带给读者欣赏的需求及愉悦感,并如原著一般带给读者思考与启迪。文学翻译的目标就是最大可能地实现源语言文化的传播,实现目标语言文化的丰富,并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只有深刻认知两种文化内涵,并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采取正确的处理,运用灵活的翻译策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方可实现原著作品内涵的准确传达。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策略影响因素及主要方法概述

1.影响因素

文学作品中文化差异翻译处理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弹性掌握的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翻译目的的影响,一是译本读者定位的影响。翻译目的是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我们同样以《Gonewiththewind》为例进行阐述。本作品的翻译目的界定为满足一般中文读者阅读需求,并全面展现原著的所有内容。基于此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取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选择,大量使用了直译加注释的翻译手法,既保证了原著原有内容的全面展现,又降低了读者阅读难度。对于读者的定位,这对于确定一部作品的翻译侧重点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不同读者的审美与欣赏水平不尽相同,翻译策略不同。若一部作品的受众为对源文化具有深刻认知的较专业人士,则文化差异处理采用直译即可实现文化传播目的,但若面对普通受众,则源文化背景欠缺,这就要求译者结合自身对两种语言的熟练应用及对两种文化的把控采取弱化差异的策略,降低阅读难度。

2.主要方法

针对英文文学作品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不外乎“异化”与“归化”两种。所谓“异化”即以充分将原著文化内涵进行保留为原则,将目标受众带入异国文化氛围,具有充分实现文化传播目的,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诸多优点。所谓“归化”即以追求译文读起来不像译文而像目标语原创为方向,致力于通过翻译实现用固有文化价值观对作品进行理解。异化的处理方法在作品的文化差异处理中,对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以及对目标语言的丰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良好的翻译离不开方便目标读者阅读,迎合其阅读习惯的目的。在英文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上,通常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处理方式。

三、英文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类别及处理方式概述

本节我们对英文文学翻译过程中关键的五种亚文化差异的正确处理方式进行论述。

1.生态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生态文化”是指某民族在其特有的生态环境(自然、地理)中发展所形成的具有自我标志性特点、带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化特征,不同的生态文化造成了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或者现象的不同反应。在生态文化差异的处理中,我们对于读者的接受能力要有一个弹性的掌握。对于读者通过自我联想可以理解的文化相斥部分,可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原作中的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直接进行翻译,这种做法会带给读者新鲜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的渗透作用;对于作品中文化相缺部分的翻译,可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持原作特色,又通过注释采取归化处理,丰富双方文化的交流;对于原作中由于习惯所采取的比喻手法直译后目标对象难以理解的情况,可选择采取意译的方式,基于译者对于源文化的掌握将比喻含义直接进行翻译,虽降低了形象性,但确保了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原作中所出现的西方文化俗语等,可采取替换的翻译方法,用目标语中具有同样表达含义及表达风格的俗语进行替换;对于原作中难以向目标读者解释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省略,降低读者阅读困难,值得注意的是替代和省略两种表达方式在原作文化底蕴传递作用上有一定的削减,应慎用。

2.物质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物质文化”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物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如建筑、食品等,物质文化通常是以一种文化相缺的形式存在,英文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的良好传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带给读者异国风情感受,对文化交流具有很好的效果[2]。对于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差异部分的翻译,大多采取了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式,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作中包含的异国特色,起到了一定的源语言民族或国家文化背景及历史的普及作用。比如对于“Duelingpistol”一词的翻译,《飘》中就直接翻译为“决斗手枪”,决斗这一风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陌生的,直译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源语言的文化气质,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氛围与新奇感。而对于一些在目标读者概念中不存在的器物以及仅在某专业领域才会使用到的词汇的翻译,我们有必要对其用途进行一个注释,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描述的场景[3]。对于物质文化的翻译,由于其独特性和强烈的文化气质,很少采用意译,并无法采用替代的方式进行翻译以求实现理解上的便利。对于英语文学作品中物质文化的差异应以传播文化为基本原则。

3.社会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的“社会文化”是指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社会形态、行为方式等。社会文化的差异往往会造成交流上的误解与无法理解,这一现象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则表现为翻译的失误。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英文中,都存在一词多译的情况,翻译学中曾指出词汇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表达才有意义,可见作品翻译中对于社会文化差异的细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将直接关系到作品原意的准确传达。基于上述观点,在进行文学作品中社会文化差异部分的翻译应采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式,以求规避社会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误区。同样应对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弹性的掌握,对于抽象度不高,或差异性不明显的比喻方式,我们可以直接保留原文喻体,进行直译,将理解的环节留给读者;社会文化的差异多归属于文化相缺的范畴,故大多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实现如实反映原文社会文化背景,并确保读者不会因为晦涩抽象的社会文化差异而丧失阅读兴趣。如《飘》中,则将原著中的“wallflower”翻译为“墙花”,并注释为“舞会中没有舞伴而坐在墙边的单身女性”,这样生动与准确兼顾。作品中出现蕴含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的词汇时,译者应结合作品本身的人物、环境、场景塑造,进行归化处理。如《飘》中的“mammy”一词,若直译则是帮白人看护孩子的黑人保姆,而原著中该人物的塑造要体现的是一个忠诚而认真的老保姆,故译文中翻译为“黑妈妈”,实现了社会文化差异处理与文学作品内涵的到位传递。

4.语言文化差异的处理

所谓“语言文化”[4],上文已有阐述,而文学作品则是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对于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如何将人物的日常语言交流所蕴含的情绪、人物关系、谈话氛围很好地表现出来,对于成功翻译作品关系重大。这里我们以人名的翻译以及英语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黑人对白的处理进行一个举例论述。人名既是日常语言交流中的常用要素之一,又从侧面映射着不同的风俗、宗教、道德等文化信息,对其恰当翻译处理很重要。人名在中英翻译中通常采取音译的方式,但在文学作品的处理中,我亦应结合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见机行事”的处理,让作品译文行文更为流畅。黑人对话也是英语文学作品中独特的组成部分,西方历史造就了黑人奴隶的存在,种族的歧视导致了黑人受教育程度与白人的差异性,原著书写过程中会用一些词汇语句构成的不同来对其进行表现,现有的翻译大多采取直译,而放弃了对这一特有文化要素的控制,笔者认为在对该情况的处理上,可采用意译方式,在充分理解原文表达意图的基础上,用目标读者语言中常用的区分方式对这种阶级差异之间的对话进行替代,实现语言表达设置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0-40.

[2]马丽群.浅析英语文学中文化翻译差异处理的技巧[J].作家,2013(18):165-166.

[3]于文杰.文化学视阈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J].芒种,2012(16):163-164.

第8篇:礼仪策划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71;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b)-0000-00

1.前言

在新医改的环境下,进行医院档案管理的革新必须要发现和解决原有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认识到医院档案管理的改革对医院和社会的重要性,积极投入档案管理改革的工作当中。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的同时要实事求是。

2.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首先,医院对档案收集和管理的不重视,并没有认识到档案资料的管理对医院的发展起到多大的作用。很多医院注重的只是医疗团队和医疗设施的更新,甚至档案管理都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只有一间办公室堆放档案资料。医院对档案资料管理的不重视会降低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和整理的积极性。

其次,老旧档案资料的保存方式。如今很多的医院都在不断的更新和更换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档案的管理方面因为重视度不够,很多医院仍旧保留了很多老旧的纸质档案[1]。老旧的纸质档案随着时间的迁移已经腐烂或字迹模糊,在很大程度上给查询和保存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传统的档案管理会让档案资料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也不能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容易丢失。

还有,医院完善的管理制度。因为医院对档案管理的不重视,认为档案管理派再多的人,更新再多的设备都是在浪费资源,都不如在科室中抢救一个病人来的有效且直接。所以医院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医院档案管理的执行力度不足,档案管理岗位形同虚设。档案管理岗位就成了医院中最清闲而且最无聊的岗位,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找不到工作重心和方法,觉得档案管理工作枯燥乏味且浪费时间。

最后,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偏低。医院对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要求低,投放在档案管理室的大都不是专业的管理人才。有些是从别的不相关的部门调过去的,有些甚至是退休员工,有些甚至只是做着打扫和整理档案室的普通工作,他们没有真正的管理相关知识,他们做不到准确且有效的档案整理,并没有对档案管理起着直接作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会影响档案管理过程中的速度和质量,影响管理效果。

3.医院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3.1提高档案管理的意识

医院必须重视医院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档案的管理优化不仅仅关系着医院本身的未来发展,还关系着医学界的发展。档案记录不仅仅是记录了医疗的方式和过程,还记录着医疗发展的过程。而且医生可以在发现相似病状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从资料库中找出相似病例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做出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案,减少在病患身上探索的过程,减轻病患的痛苦。每个医院都应该有自己专属的档案信息库,这方便在研讨会上与各医院进行讨论和交流,信息共享能让医疗的发展更稳定。

3.2科学的储存方式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时期的医院都堆积有不少的纸质档案,随着岁月的变迁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很多的纸质档案字迹都已经模糊,纸质也腐烂变质,这是医院珍贵财富的重大丢失。虽然过去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方法没有现在的先进有效而直接,但是档案的资料记录了医院发展进程中迈出的成长历程[2]。学者也可以通过那些资料看到在没有先进条件下是怎样为病患治病的,可以根据前辈们的经验改革更新治疗方法。就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他的文卷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好多知识已经丢失,但是后人将《本草纲目》的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子档案信息,不仅仅更安全的保存也更方便后人的查询和学习。因此医院应该把过去依旧仅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类,输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不仅仅方便管理,也方便查找。

3.3强化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严明的制度才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在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必须完善和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将制度实施到每个部门,每个科室,每个系统,加强医院的管理制度对医院档案管理的执行起着重大决策作用。甚至可以开设档案管理部门,为档案管理制定针对性管理制度,只有完善和强化了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才能在管理制度下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更有效的发挥他们在岗位上的能动性和作用,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重心。

3.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原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新型管理人才,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以往档案管理的不合理理念,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优化档案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果。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才能大幅度的提升档案管理效果,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档案管理弊端之一。例如给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各种资料如何进行有效分配,更在培训后进行考核,让他们了解和充分认识,档案管理不仅仅只是归类整理那么简单,档案管理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档案管理在医院发展上也起到重要作用。

3.5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

医院可以建立和创建属于自己的档案信息储存网站或计算机网络信息库,分配管理人员管理各个科室的相关档案资料。为了减少后勤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提升档案管理的效果,最好每个部门,每个诊疗科室的病例档案都安排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跟踪记录。在各医院的前台挂号处,接待的护士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建立个人基础档案。在各个诊疗科室医生接待患者的时候利用计算机网络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建立的患者个人档案可以通过医院系统后台传到信息库中,科室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从档案分类中提取相关档案进行分类记录、整理和存档[3]。每个科室与每个科室之间的相互协作,就形成一个信息网的建立和流通。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不仅仅提高了档案资料的记录速度,也有效和针对性地将档案资料存档和管理。

4.结束语

在新医改环境下,多样化的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和要求,能够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专业、科学的档案资料。针对目前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发现的问题,医院首先要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完善和实施更有效的管理制度,采用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档杆建立电子版档案,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管理和档案归类。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管理人员开设相关培训,为档案管理部门注入新鲜血液,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开发研究更合适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尹晓丽,房向东.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J]. 办公室业务,2016,07(240):126.

[2]李丽彬.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探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2):293.

[3]覃瞳;《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及策略》2015,06;

第9篇:礼仪策划范文

1.典籍翻译

1.1典籍翻译的意义

典籍翻译对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思想与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21世纪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交流融合的世纪,在这样的一个全球化语境下,要保持我们汉文化的个性,就必须牢牢地抓住我们自己的语言——汉语。因为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型,思想通过语言而现实化。承认语言同思维的关系既非同一,也非分离,而是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语言思维是人类借助语言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一种心理现象,语言思维是思维中最成熟的思维活动,语言定性人类精神世界与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尤其是涉及总结与反思的那部分思维。人们的人文世界与精神家园就更是依靠语言来塑造与演变的。正如洪堡特所说:一种语言代表一种世界观。语言表征形态和民族精神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内容,诠释客观世界和人生社会的直觉与理性,而人们则利用这种语言范式塑造和演绎世界、塑造和发展自身、演绎和创造人文世界(包通法,2008)。

1.2典籍翻译的现状

近年来国学热日益升温,典籍翻译备受关注。然而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种文本以内和以外要素的语言和社会行为,是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典籍翻译尤是如此,其间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又一个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等种种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认识样式中,典籍翻译研究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翻译实践“依据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裁剪中国传统典籍的状况,常常是在所谓的忠实原著、等值归化口号下大行其道,从而导致中国的传统深邃的哲学思辨被阉割、歪曲”(郑家栋 2003:327)“在跨语际转换中,人们以西方中心的翻译理念和实践翻译汉典籍哲学、伦理思想的语言表征形态以及语言过载的哲学术语,采用削足适履的实践方法论,将汉文化群体几千年形成的对宇宙、社会和人格美学的认知纳入到了西文的哲学和伦理范畴之中。”(包通法 2008)

2.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

既然一个民族的认识与哲学标识与它的语言是这样一种互为关系,那么通过语言实现民族间的精神与思想的深度交流又何以可能呢?这种交流又何以不成为一种鸡同鸭讲的徒劳呢?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说,巴别塔式的混乱既是一种夸大的事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交流,无论是语内的还是语际的。即使是建了半截的通天塔也是主体间交流可能性的彰显,这种可能性的基础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最初由拉康提出,他认为主体是由“他者”界定的,“我于我不在这处思”,这个我不在这处便是“他者”,标识着主体间性。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把“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根源,并且是人类的“统觉”、“移情”等能力使个体认识具有普遍性。海德格尔在对之接受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研究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他指出人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并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主体间的交往理解合作关系。哈贝马斯进一步从语言合作交往角度界定主体间性,期望在普通语用学框架中建立合理的合作交往模式,以实现理解与沟通。伽达默尔则干脆认为,合理共通的语言交流就是实践理性和经验世界。间性视角是一种水平视角,典籍还涉及历时的理解问题。伽达默尔主张将理解的主观性置于传统中,因为本文由收集整理任何一个理解者都不可避免地处于传统中,正是传统将理解与理解对方联系在一起。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读者的期待能否与译者的理解形成和谐的关系直接影响翻译的任务能否完成。所谓视域融合,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解释者的视域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当前的视域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域,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界。(周宪 1997:251)如此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理论便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照亮了典籍翻译的前路。

3.文化离散与第三状态

迄今为止,典籍翻译研究的主流范式主要有二:或以原文为中心,或以译文为中心,且多以语言学或语文学认识观为依据。人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源文本应当如何在目标语中再现、怎样才能得到好的、地道表述的译作,等等不,却甚少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译本既受译文读者欢迎又能保留住中华文化的认识样式和智慧形态?什么样的译本会受到排斥?就翻译本身的样式和路径来看,有没有“第三形态”或“第三空间”的存在?作出答案是涉及诸多翻译要素的复杂问题。

离散一词源于 《新约》关于犹太人被驱逐家乡的记述,它强调远离家园、迁徙四方、生存于异族之中所经历的创造新生视角与独特文化身份的心路历程。后殖民研究话语中的离散意义强调离散主体与母国及移居国之间的心理和政治距离。离散在词义层面上与流亡、迁徙同义。对于一个远离精神家园的“离散者”要进行文化认同的新课题,无论是从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还是在思维范式方面,都要经历漫长艰辛的过程。然而从“文化和解”角度来说,离散更是一种积极的混杂状态,是一种形式上混杂、时间上不纯的文化形式。由于“离散者”流程于两种甚至多种文化之间,故而在当今语境下拥有更宽阔和多元的视角,能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改造与颠覆。后殖民理论霍米巴巴认为:离散者只能居住于文化间的世界里,并于矛盾和冲突的传统中再造身份认同,“既是此又是彼”,身陷于文化翻译的过程之中。(bhabha,2002)“文化离散“从跨文化交往的角度,打破传统的翻译策略的二分法,从文化离散的角度重新定位翻译是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产生出的“第三形态”。该个体不是指目标语言中生成的一个简单文本,而是受制于源文本的新的语言文化个体。每一个译者都是双文化者,生存于多文化的缝隙中,他们都是带着最广义的文化离散的视角来解读、消化并转述译文。从语言层面讲,无论目标文本的归化程度有多大,都难免会有一些翻译腔,但又处在目标语受众认知域认知范畴之内。汉典籍译者的任务不是追求所谓“译者的隐身”而不得不牺牲汉民族特有的认识样式,或是完全忽视目标语受众的认知样态与思维方式,执拗地自说自话,而是要努力使外译经典的文化身份恰如其分地展现在语言文化的“第三空间”。不是固守自己的文化家园,而是做出某种妥协,在接触和体验异域他者文化的同时,进行文化间的沟通与有度杂合。从翻译角度讲,就是译者以目的语介绍本土文化价值观念时,大到总体的文化心态,小到文化因子,都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操作层面的距离是既要缩短亦是要拉长,在呈现两种文化话语交织的双线结构之间需要不断调整,所呈现译品及相关身份既保留源语又符合目标语的诗学表征样式,但它们在精神上属于源语,但在语言诗学表征上又不属于源语,而是一种介乎两者之间的形态,即“第三形态”。所谓第三态,用中国话语形态表征,实为中间态,道取中庸之意。二元对立的道路无法走通,运用中华古老智慧“中庸之道”于典籍翻译策略中,通过解构、建构或重构,通过翻译把他族文化的要素带到我族,同时也将我族文化要素输入他族。他族我族的语言和文化形成互动,这不仅对译入语文化有益,对于译出语也同样有帮助。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