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妇心理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宫缩痛;心理因素;护理人员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全过程都是靠产妇宫缩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娩出,从正规的规律宫缩痛开始直到分娩结束,整个过程中有的可适应,有的难以适应,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对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对分娩的恐惧和对婴儿性别的担忧,对陌生环境的紧张和孤独,这些因素常可引起宫缩乏力,产程长,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子宫收缩不好所致大出血及产后抑郁症,现做出如下护理:
1 产妇心理
1.1 产妇缺乏生育知识,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感,又对疼痛极为敏感,有的有较轻的耐受力,有的产生陌生感,不安全感,对吵闹不安的产妇,要更加热情。细心。耐心地照护和安慰,并激发其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1.2 消除心理障碍可以缩短产程,提高分娩质量,可以减少手术产的机会,让其家属陪伴在身边给予产妇精神支持,对产妇宫缩疼痛时进行解释安慰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宫缩间歇时告诉她分娩疼痛是正常的,向她讲述分娩的相关知识,宫缩发动的原因,鼓励其勇敢,虽然宫缩带来了疼痛,不适感,但也带来了喜悦,使其树立分娩的信心。
2 加强分娩时心理护理
产妇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后,向产妇说明宫缩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必然的规律,消除其紧张因素。同时用多种形式分散其注意力,如教产妇观察、感受、记取宫缩间歇和宫缩持续时间;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科学地、技巧地解释其提问;用幽默、暗示方法与其交谈,及时肯定其正确使用呼吸及松弛技巧。并配合轻音乐的放送。这样可消除或减轻陌生和疼痛感。配合休息和睡眠,减少体力消耗,同时建议丈夫陪伴。增加亲切和依托感。第二产程时,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必要时给产妇予以产程进展的提示。使其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全产程。
3 医护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3.1 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也会影响到产妇宫缩痛的进展,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和掌握产妇的心理活动规律,熟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产妇心理上和生活中的需要,指导并配合家人共同努力解除她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顾虑,以帮助产妇度过她人生中即重要又幸福的阶段。
3.2 护理人员的态度也会影响产程的进展甚至造成产程停滞,作为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的急切心理要表现出充分理解,并耐心作出解释。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全面正确的解释,并且语句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技术操作娴熟,不粗暴,多陪伴产妇,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随时告知家属产程进展的相关信息,尽量满足产妇及其家属要求,避免同病人发生争执或任何方面表现出不耐烦与冷漠,而护理人员的微笑服务,态度温和则会使产程进展顺利。
4 心理护理的作用
4.1 心理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的发生,许多产妇对自然分娩信心不足,当感觉疼痛不能忍受时即要求剖宫产。心理护理可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使一些胎位异常、轻度头盆不称得以纠正。同时。有效地做好心理护理,减少了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做好心理护理使产程进展正常,减少子宫收缩乏力因素从而降低了产后出血的机会。
【关键词】 临产妇;各产程;心理状态;护理
产程分娩全过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临床分3个产程[1]。在不同产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加强对临产妇各个产程的心理护理,对于缩短产程、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少及泌乳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胎儿体重在2800~4000 g的足月临产妇,无剖宫产指征[2]的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全程陪伴分娩,其中初产妇86例,经产妇14例,年龄23~33岁,平均26.9岁;对照组100例,初产妇82例,经产妇18例,年龄22~32岁,平均27.2岁。两组间年龄,初产妇及经产妇的比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进入产程后由当班助产士定时做检查和接生,不陪伴产妇。观察组由助产士实施心理护理,全程陪伴分娩。
1.3 观察结果 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分娩方式的比例、各产程时间的差异及产后24 h出血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组自然分娩54例,胎吸助产6例,剖宫产40例,产后24 h出血量多者10例。对照组自然分娩40例,胎吸助产10例,剖宫产50例,产后24出血量多者16例。
2.2 治疗组总产程(9.8±2.52)h。第一产程(8.87±2.12)h,第二产程(0.83±0.23)h,第三产程(0.13±0.07)h。对照组总产程(11.6±2.58)h,第一产程(10.85±3.03)h,第二产程(0.92±0.52)h,第三产程(0.17±0.13)h,见表2、表3、表4。
3 讨论
虽然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但对人类往往却是一件重大的应激事件,有研究表明,妇女妊娠后全身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生理性的变化[3]。产妇在分娩的各产程,常会出现各种强烈的应激反应,产生异常的心理状态,还有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从亲戚朋友处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信息,对分娩感到恐惧、焦虑的精神状态,而过度焦虑会使产程延长,增加了难产机会[4];同时还会造成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更多,影响机体恢复和乳汁分泌及婴儿健康。
4 护理措施
4.1 做好入院宣教,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详细入院介绍及健康教育。让产妇及家人及早适应环境,减轻产妇的陌生感。做好产前告知,了解产妇及家人分娩意愿,详细讲解各种分娩方式的过程,消除产妇对分娩的忧虑和恐惧的心理。
4.2 严密观察各产程,精心护理 待产妇正式进入第一产程后,在宫缩间歇,鼓励少量多次饮食,进食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协助排尿。不再坚持以往绝对卧床分娩的方式,在未破水的前提下采取舒适方式如站立、坐姿或家人陪伴缓慢行走的方式待产。第二产程我们对情绪紧张,吵闹不安的及时查明原因,耐心讲解减轻思想负担,帮助尽快分娩。让产妇充满信心,正确憋气,这样可以加快产程进展,促进顺利分娩。
4.3 加强产后护理,减少出血 产后要加强宫缩,迅速让疲惫的母亲和宝宝早接触、早吸吮,促进早开奶,也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5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深深体会到新的整体护理模式的重要性,对临产妇做好心理护理,可在分娩各产程中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分娩信心、缩短产程、降低难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充分体现了心理护理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参 考 文 献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0-176.
[2] 凌萝达,顾美礼.头位难产(修订版).重庆出版社,2001,259.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产妇术前术后均普遍存在着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稳定因素状态,从而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增强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
手术对产妇而言,是一种外来刺激,会造成产妇的心理负担,产生一些应激性反应。恐惧和焦虑是产妇围手术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引起恐惧和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其对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缺乏了解。因此,应尽早向产妇提供与剖宫产手术有关的知识[2]。据报道,75.5%的患者担心术后疼痛[3]。研究证实,患者的负性心理(焦虑、紧张)可以加重术后疼痛,这是镇痛药物所不能控制的。因此,护理人员要取得产妇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心理支持,有助于产妇减轻疼痛,同时消除焦虑、紧张状态。
术前心理分析
急诊入院产妇的心理问题:急诊产妇一般需要手术,入院后由于其缺乏对手术的正确认识,怕麻醉意外危及生命,担心胎儿在手术中出现意外,有强烈的恐惧感和生存欲,导致其对疼痛过分敏感,甚至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当产妇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拒绝合作时,护士必须耐心抚慰产妇,解除其心理症结。
平诊入院产妇的心理问题:平诊入院产妇由于对医院环境不适应而出现紧张、焦虑心理。产妇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许多产妇对分娩中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而需急症手术缺乏思想准备,以及担心腹部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思虑过度,从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作为护士首先对产妇要热情接待,对产妇的合理要求要及时解决,可以稳定产妇情绪,提高分娩成功率。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交流:医护人员要主动与产妇谈心,了解掌握产妇的顾虑,在产妇面前对手术的安全性要给予肯定的保证,不能用过于强硬的语言交代术中的危险性来增加产妇的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要耐心听取产妇的意见与要求,给予耐心、仔细的讲解,要让产妇认识到医生对手术负责任的态度,让产妇对医生的技术水平产生信心。
术前访视:要想对产妇实施术前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每一位要接受手术的产妇病情、社会背景、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护士对产妇的病情和心理活动在视访中进行了解与掌握,以便拟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给产妇创造清洁、舒适、安静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让她们正确对待手术。产妇对于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术前1天手术护士要用轻柔的声音、亲切的态度向产妇介绍手术室的一般情况、采取的医疗设备、麻醉方式等,要让产妇认可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增强产妇的信心,以稳定的情绪来配合手术。
术中护理
产妇进入手术室后,会产生孤独和紧张无助的本能反应,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护士应该用温柔的语言与产妇进行交谈,进行操作前要告知产妇,做必要的解释,取得产妇的信任和配合。在手术中,护士应以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严密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和胎心,及早发现问题,果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巡回护士应调节好室温,让产妇感到温暖,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安慰,减少或消除产妇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加其安全感。护士应始终陪伴产妇,讲明麻醉与手术中的配合,如术中牵拉脏器和取出胎儿时会有不适和牵拉痛,嘱产妇深呼吸可减轻不适感。
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或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产妇的一切不良刺激。有研究表明[4],新生儿性别对产妇的心理状态有不利影响,生女婴产妇的心理障碍较多见,且其阴道出血量多,泌乳量减少。故而术中应尽量避免产妇询问婴儿性别,以免婴儿性别不如产妇意愿而影响情绪。
术后心理护理
回病房安置产妇,护士一定要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慰鼓励产妇,讲解手术情况,详细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在护理手术后疼痛产妇时,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使产妇忘记手术造成的疼痛。鼓励早期活动。尽早做好清洁,协助母乳喂养,早吸吮、早开奶,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
术后个别产妇因担心影响形体美而不积极哺乳,护士应详细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重要性,解除其后顾之忧,以保证母乳喂养成功。
出院指导
护士必须交代清楚出院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各种处理方法。在家里做到产妇定时翻身,注意清洁卫生,预防产褥期感染,发现问题随时电话联系,让产妇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有利于尽快康复。
讨 论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产妇的心理反应。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各种心理反应不可忽视,在积极做好护理工作同时,应做好心理护理,去影响和改变产妇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达到手术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心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桂英.剖宫产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5,45(34):77.
2 张君,宋慧敏.剖宫产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100.
【摘 要】:目的 探究分娩期产妇心理护理。方法 对120例我院接受阴道试产的初产妇,进行分娩期心理护理。 结果顺产87例(72.5%), 阴道助产9例(7.5%),剖宫产24例(20%),产妇抑郁、焦虑及剖宫产分娩率均低于常态值。结论 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健康教育,可减轻其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分娩期产妇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分娩期产妇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其情感变化往往极为复杂,最大程度的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研究资料表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状态对于宫口扩张速度、产程、婴儿状况影响很大,对于分娩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减轻产妇紧张、焦虑情绪,促进产妇顺利生产,保证母婴健康。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与2010年8月~2011年9月接受阴道试产的120位初产妇为对象,产龄为20~35岁,怀孕周期36~44周,产妇无产道异常现象,无严重孕期合并症,具备基本阴道分娩条件。采用交谈方式对以上接受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表明93%以上的分娩期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状态基础分析
分娩期产妇的心情是多变的,进入产科这个陌生的环境之中,被医生繁忙而严肃的工作气氛所压抑,又因里面临产产妇的、喊叫声而害怕,婴儿的健康状况也为他们所担心,怕婴儿畸形、先天有疾病等,分娩期产妇心理特征多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分娩被视为妇女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焦虑心理的产生可能受中国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尤其在农村较为盛行,多数农村产妇在分娩后迫切要知道孩子性别,因生男孩而兴奋不已,因生女孩而惶恐不安,这叫焦虑不安的心理对整个分娩过程影响极大。部分产妇可能担心孩子的健康状况,从而产生紧张焦躁的情绪。缺少分娩知识的孕妇,害怕宫缩痛,缺乏经验的产妇,可能因产程不顺,不配和医护人员工作,大声与喊叫,使体力透支,更加深了恐惧心理。缺乏家属陪同的产妇更会产生孤独感,这些情绪在产妇中虽较为普遍,但对整个分娩过程都是极其不利的。
2.2 心理护理
2.2.1 产前心理护理
由于产妇产前产时产后心理感受可能不一样,采用产前产时产后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要从产妇一入院就开始,医护人员对产妇要保持高度热情,因为其心理状况不同于一般病人,在产妇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建立与产妇之间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产妇及其家人讲解分娩是一个自然且极其正常的生理过程,疼痛虽然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却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的,产前护理主要便是向产妇传输分娩的基本知识与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有助于产妇对自然分娩有个准确定位,这对减少其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有所帮助。医院要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安静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可通过介绍胎儿在母体中生活的小环境,告诉产妇其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为促进胎儿健康成长,必须保持心情愉快。护理人员介绍宫缩性疼痛的相关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指导产妇一些基本的放松技巧,依据不同产妇个体的状况讲解不同的要点,如胎膜早破的孕妇可讲解卧床的方法与意义。
2.2.2 产中、产后心理护理
产时护理要充分做好鼓励与调动工作,临产前的检查,了解产妇身体状况,护理人员把了解的产程进展以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方式告知产妇,设立家属陪同分娩,亦可增强产妇自信心,护理人员要不断以亲切的话语和蔼的态度关心理解产妇的痛苦,对于产妇的积极配合,予以鼓励。在胎儿娩出后,一旁护理人员对胎儿的赞许能增强产妇自信心与自豪感,如果胎儿有先天缺陷,要在产妇子宫收缩良好、情绪正常后在告知,尽可能降低产妇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产后心理护理要做好对产妇的安抚工作,产妇在承受生理与心理的一次巨大冲击后,需要的是良好的安抚,这时候,护理人员要在保证产妇有充足睡眠与足够营养时,对产妇与家属进行一些思想的灌输,比如针对传统重男轻女家庭,产妇产下女孩,心理必然承受巨大痛苦,这时护理人员要做好开导工作,即包括产妇也包括其家属。其次,讲解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也很重要,指导产妇如何更好地恢复,如何诠释一个做母亲的角色,减少产妇无助感,让其更多体会到成为母亲的喜悦。
3.3 护理结果
通过对120例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本组产妇的抑郁、焦虑及剖宫产分娩率均低于常态值,本组产妇总产程13~16 小时,其中顺产87例(72.5%), 阴道助产9例(7.5%),剖宫产24例(20%),产后平均出血量360 ml,新生儿窒息3例(3%)。说明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健康教育,可减轻其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提高顺产率,使剖宫产率得以降低。
4 护理体会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分娩期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特征也是正常现象,产妇的心理因素同分娩是否顺利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对分娩期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难产率、新生婴儿窒息率,很大程度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促进分娩全过程顺利进行。依据分娩期产妇在各个阶段呈现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或消除产妇分娩期的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在产前进行心理护理,能调节产妇心理状态,提高婴儿的健康程度。在产时给予产妇心理安慰,能效降低难产率、新生婴儿窒息率,很大程度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减轻产妇痛苦。产后心理护理能促进产妇迅速恢复,使整个护理过程圆满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范玲,吴连方?产妇分娩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276~278
【关键词】产褥期;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03-01
产褥期(puerperium)是指从胎盘娩出至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在解剖上和生理上恢复至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一般约为6周。因为妊娠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时产妇心理情绪上难免波动很大,如何对剖宫产妇产前后心理护理是改善分娩质量,缩短产程,减少产程出血量,促进产妇,婴儿产后的恢复,发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对2011年7月――2011年8月在我科住院剖宫产妇心理进行了状况调查分析,情绪波动明显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7月――2011年8月在我科生产的80例,年龄在21-35岁。既往无不良妊娠史和流产史,无慢性身体疾病,无精神疾病。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取自评量表(SAS).根据量表中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SAS标准度>50为存在的焦虑。
1.3 统计学处理 不同因素下心理变化的发生率采用百分比表示。成对比较的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 果
对不同因素分析,发生在产前临盆过程中过多过少均会给孕妇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变化的发生。在这些常见的影响因素下,产妇的心理会有明显的变化的差异,在初产妇,剖宫产指征,有妊娠并发症等孕妇中更为明显。
2.1 产妇产前的心理状况。
2.2 临产产妇的基本心理状况 ①紧张孤独心理状态;②恐惧忧虑心理状态;③兴奋和忧伤心理状。
2.3 产妇产后的基本心理状况 孕妇在生产后,其心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相对于身体上的改变来说更是巨大。通常情况,产后妇女心理的变化可分为以下3种:①是产后郁闷;②是有些产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郁郁寡欢、食欲不振、无精打采;③是产后精神病。
3 产妇心理指导
3.1 产妇产前心理指导 ①对丈夫及婆婆等员进行有关心理卫生宣教,让孕妇有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减少产前紧张气氛。②医护人员本素质培养。③孕妇本身也要进行相关知识宣教。④对孕妇进行个性指导,指出处世豁达而不疑虑,凡事要心胸开阔,尤其是在孕期更应注意,尽量保持心情舒畅,轻松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3.2 产妇临产心理指导 ①好宣教工作;②产后的心理护理,预防主要依靠自身及家人。首先,在怀孕前就要做好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准备,学习妊娠和分娩的知识,系统地参加围产保健。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和产妇,医务人员和家庭都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处理好生活方面的难题,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可能存在的心理压力――最常见的就是大家庭中对新生儿性别的期盼。如果发生了产后抑郁症,需要家人和医生积极对待,轻者加强护理,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加用一些镇静剂;重者则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
4 特殊的心理护理
4.1 松弛疗法 大多数产妇临产前都有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放松疗法及心理干预对于产妇产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临床护士要针对性病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放松疗法简便易行,通过语言沟通,使其掌握放松技巧,可以对抗心理生理应激的负面影响,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服质量[1]。产前教育对实验组的孕妇一入院即进行产前健康教育,仔细讲解妊娠及分娩经过、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医护人员的处理方法、分娩过程中有效的镇痛方法等,以消除待产者的恐惧心理,达到思想放松的目的。具体实施方法由接受过培训的专职人员对孕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实施,实施时间为临产后直至分娩结束[1]。产前放松①收缩肌肉。②腹式深呼吸:有意的肌肉放松和腹式深呼吸,每次宫缩开始时做深呼吸,随着宫缩节奏逐渐转为浅呼吸,宫缩过后慢慢吸气,然后重复以上动作。但在宫口开全后用间断吹气呼吸法[2]。
4.2 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是利用音乐去达到治疗的目标。
5 结 论
分娩不再是单纯生理过程的结束,而是由此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及孕产妇心理活动改变的综合阶段。产妇产前产后的心理可造成产妇和新生儿明显的身心伤害。而有效的产前心理护理可使心理烦躁的产妇和正常产妇一样有相同的生产质量。因此产妇护理人员要加强开展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促进孕产妇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孕产妇;心理护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2-049-02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态度、行为来完成的,护士良好的语言信息可以改善孕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孕产妇疼痛阈值,消除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减轻痛苦。
1 孕期的心理护理
1.1心理准备当孕妇来医院进行第1次产前检查时,孕期的心理护理就随之开始。除进行常规检查、宣传优生知识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咨询、录像、宣传手册等,向孕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其对母乳喂养产生大的兴趣和信心。
1.2 纠正错误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母乳代用品多样化,尤其是推销商的广告宣传,致使人们认为母乳喂养是过时的,而错误地认为人工喂养现代化、科学化,加之现代青年追求形体美,误认为母乳喂养有损体形等。应针对其心理活动给予纠正,告诉孕妇母乳喂养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科学、最有效、最方便的喂养方法。
1.3入院宣教
首先护士向孕妇介绍自己的姓名,介绍主管医生,介绍入院环境,安静温馨的待产环境,语言自然得体,充分体现护士的关心、体贴、爱护。产妇可单居一室,允许亲属陪伴,墙壁贴有宝宝画相,分娩过程图,产妇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活动休息,自由,可以坐、蹲、跪、站,改变传统的只允许产妇平躺的做法(胎膜早破除外),根据产妇需要播放轻音乐,让产妇感觉更加舒适随意,消除环境陌生感,放松情绪。
1.4分娩期知识教育
1.4.1有关分娩的知识
助产人员与产妇密切接触,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了解产妇对疼痛的感受,解释临产后各产程的生理变化和正常分娩过程。在产前、产时和刚分娩后给产妇提供连续的分娩知识的传授,如: 第一产程时向产妇讲解宫缩与疼痛的关系及其在产程进展中的意义,讲解什么是临产开始,宫缩来时应配合呼吸及轻按摩腹部或腰骶部以减轻疼痛,宫缩好可促进产程的进展等;什么是胎膜早破,其表现是怎样的,破膜时应注意的问题;在需要检查时,说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并将结果及时告知产妇。妊高征患者要注意异常情况的发生,如有眼花、头痛等出现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阶段,教会产妇正确用力,配合宫缩运用屏气法增加腹压,促其胎头下降,在孩子即将娩出准备接生时告诉产妇消毒的目的,怎样配合助产士用力或放松,张大嘴呼吸,以避免用力过猛、出头过快造成母婴产伤。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后的2 h,胎盘娩出前有剥离流血,告诉产妇是正常现象;如有伤口需要缝合时告诉产妇:“给你缝几针,可能有点痛,我会尽量轻柔些”等。 使整个分娩过程变得轻松和谐,使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配合产程进展,使分娩顺利进行。
1.4.2 心理适应
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消除其恐惧、紧张、忧虑、烦躁的心理,有利于产程的顺利进展。在第一产程中, 由于产妇会对宫缩产生恐惧而影响休息,从而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这时护士可以贴近产妇,目光平视亲切注视,在宫缩时可给腰骶部按摩,或将手放在产妇腹部触摸,讲解疼痛时可以配合深呼吸来缓解疼痛,切勿喊叫哭闹,以免消耗体力,擦汗,宫缩间隙喂水,鼓励进食,扶持协助排便,使产妇身体放松,情绪安静,增强自信,从而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迸气用力。还可运用激励法:为产妇拟定具体分娩时限,如总产程为6 h~8 h,第二产程为30 min内结束分娩,分娩时限确定,使产妇能够集中精力积极主动配合,均能在预定时间内分娩。改变了以往让产妇顺其自然分娩的传统待产方法,缩短了产程。使产妇的分娩过程在无焦虑、充满热情、关怀和鼓励的氛围中进行;产妇处于最佳状态,有安全感。不但能积极配合产程进展,使分娩顺利而且有利于减少产后抑郁症,有利于产褥恢复。
2 临产前的心理护理
妇女临产前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此时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产妇产前心理变化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2.1心理状态的变化
2.1.1紧张与害怕孕妇预产期临近的时侯,她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看着医生、助产师严肃的面孔及看到临产妇疼痛的表情,常产生紧张害怕的心理。
2.1.2烦躁与不安一般临产妇对宫缩疼痛不能忍受,特别是宫缩较强的产妇,常大喊大叫,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助产人员,希望淘气的宝宝快快来到人间,尽早结束分娩。
2.1.3担心与盼望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产妇躺在床上时,她们担心分娩是否顺利,孩子是否健康,助产人员技术上是否过硬,态度对自己亲近一点,更希望有丈夫和熟人陪伴在身边。
2.2护理方法
2.2.1 要热情接待每一位临产妇,一举一动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们,关心和爱护她们,使她们对陌生的地方不感到陌生,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医务人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2.2.2 对临产妇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观察产程、宫缩持续时间及问隔时间、胎头下降情况及胎心是否正常、临产妇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都要一丝不苟,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耐心地去满足,使其懂得只有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持体力,才能保证胎儿的安全娩出。
2.2.3 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值班大夫,针对情况及时处理,有分寸地向产妇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避免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遇见心理状态不平衡的产妇,我们要从各方面着手实施心理护理,使她们顺利地度过这一难关。
3 哺乳期的心理护理
3.1 建立母乳喂养信心 在分娩后的最初一两天,因分娩的疲劳尚未恢复,乳汁减少。因此有些产妇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足够的乳汁去喂哺婴儿,从而添加母乳代用品。这时责任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多给产妇鼓励和服务。讲解早期母乳喂养的一些常遇问题。必要时用手挤出些乳汁,告诉她们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只要坚持早期频繁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杜绝使用奶瓶、橡皮等作为安慰物。
3.2建立母婴感情 因数产妇都是初为人母,往往担心不会照顾孩子。因此,我们取消以往的婴儿室,建立母婴同室,让产妇与婴儿24h在一起,便于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婴儿抱起进行母乳喂养,真正做到按需哺乳。责任护士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喂奶的姿势和,示教手法挤奶,保持泌乳。并让产妇及家属在医院中学会如何照料新生儿,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为出院后的持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793待产妇,其中初产妇705例,占89%,经产妇88例,占11%。年龄阶段:19~40岁;文化程度:大学211人,高中407人,初中144人,其他31人。
2 待产妇产妇心理分析
2.1 恐惧、焦虑心理 临产前孕妇由于对分娩这一巨大生理变化的适应缺乏心理上的充分准备,以及入院后对于医院环境的陌生和对分娩知识的缺乏,以及不能耐受分娩的阵痛、怕出现各种意外等各种思想顾虑,会产生一种期待性恐惧和焦虑心理。
2.2 依赖心理 绝大部分孕妇在孕期是由家人在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给予了细致周到照顾,使其对亲属的依赖性很大,被动性加重。
2.3 急躁心理 产妇进入产程后,由于阵发性宫缩,产妇常不能自我控制,表现出烦躁不安、易激动、易愤怒等情绪。
3 心理护理分析
3.1 入院后的环境适应 对新入院待产妇应热情接待,应向待产妇介绍医院环境,介绍床位;熟悉医护人员,了解医护人员的职责等。
3.2 入院后的健康教育 推荐合理的饮食,要求临产妇要有充分的休息;宣教分娩常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耐心讲解宫缩与分娩关系及分娩时如何配合,使她们懂得好的宫缩可以促进产程的进展;告诉产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处理措施,以消除对分娩的忧虑和对产痛的恐惧。并使她们知道整个产程有经验丰富医护人员陪伴,有先进仪器对胎儿进行监护;耐心解答其提出的问题,从而建立起待产妇的安全感,消除其孤独紧张情绪。
3.3 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孕妇人院后,陌生的医院环境和对医护人员的畏惧,往往使孕妇产生心理不安。这要求医护人员护士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主动热情;检查时动作轻柔、技术娴熟;观察产程时主动细致,发现问题应及时准确的处理。使产妇建立信赖感,解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态,充分调动她们的主动性,更好地配合助产人员,以利于顺利分娩。
3.4 创造舒适的待产分娩环境 设立温暖和谐的家庭式病(产)房,保持安静、卫生、舒适的待产环境;提倡康乐待产,由丈夫和亲人陪同照顾,使她们心灵得到安慰。我们同时提倡音乐疗法,通过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分散产妇的注意力,消除其孤独感和恐惧感。安排固定的医护人员,同她们谈心,同时监护母、胎情况,从而使她们有轻松和安全感。
3.5 积极推荐导乐分娩 推荐有生育经验的妇女言传身教,以自己的经验在临产前给予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支持,减轻临产妇的恐惧、焦急等心理负担,从而促进宫缩,有利于自然分娩。
4 针对不同的产程进行具体的心理护理
4.1 第一产程 产妇临产后,从病房转入待产室,会产生孤独、紧张、恐惧、担忧等心理特征,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了解每个产妇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针对临产后出现的不同心理变化作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主动热情,耐心解释分娩基本常识,教会产妇在分娩时的辅助技巧。合理安排饮食,对待产妇出现的不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为顺利分娩打好基础。
4.2 第二产程 有些产妇此时迫切希望结束分娩,只图迅速脱离痛苦,会强烈提出剖腹产等。这时应从各方面关心产妇,给予鼓励和安慰;护理人员应向产妇介绍分娩的利与弊,指导她们正确使用腹压, 选择最佳分娩措施,结束分娩。
4.3 第三产程 此时产妇的注意力转移到胎儿上,产妇的情绪直接影响子宫收缩。这时可暂时分散产妇的注意力, 进行开导安慰,使胎盘顺利胎盘娩出,是使子宫有个良好的收缩,这样就可以避免产后因情绪不良而造成的大出血。同时配合家属共同做好产妇产后心理护理,避免因情绪因素而致无奶、产后精神失常等不良后果。
总之,护士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思想,要有很强的责任感,给予待产妇以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消除她的恐惧、焦虑等情绪, 获得心理上的依赖和行动上的配合,使此顺利分娩。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4.
[2] 苗金红,杨红玉.全麻下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术前访视技巧.中华护理学杂志,2007:47-49.
[3] 张相红.浅析待产妇的心理护理问题及对策.基础医学论坛,2006,6(10):535.
【摘要】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特殊的生理过程,是围产期保健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分娩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关,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与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帮助产妇缩短、顺利完成分娩、减少产后出血是十分重要的。自2006年始,我院把心理护理程序运用于产程中,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产程 分娩 心理护理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年龄20-34岁,孕周37~41周+6,产前检查无高危因素,可拟阴道分娩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照组则按分娩常规处理。结果:实验组顺产44例,剖宫产6例,无1例产后出血;对照组顺产32例,剖宫产18例,产后出血1例(系宫缩乏力引起)。
2 心理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生疏的医院环境,陌生的医务人员,加之对分娩缺乏必要的临床知识及心理准备,多数产妇都会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初产妇生理、心理的改变,使她们比以往更渴望得到关心,特别是医护人员的体贴和照顾。助产人员首先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可亲,热情接待,主动与产妇沟通,做好待产时的宣教工作,向她们形象地讲解分娩过程,消除产妇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2.2 第一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这一阶段产妇阵发性腹痛,除极少数精神特别紧张外,一般都能忍受,但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助产人员应握住产妇的手,使产妇感觉到医务人员对她的关心、照顾、在心理上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性。与产妇交流,用积极的语言鼓励产妇,分散其注意力。及时采用一些抚摸和按摩等体态语言,减轻宫缩所致的疼痛。鼓励产妇在宫缩间歇期,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并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随时提醒产妇及时解小便,防止膀胱充盈影响先露下降。
2.3 第二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进入此期,产妇疼痛较前减轻,情绪会稍稳定,但多数产妇已经疲惫,且不会配合用力。助产人员应时刻陪伴在产妇身边,尽量满足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指导产妇在宫缩时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先露下降至胎儿娩出,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安静休息,恢复体力以等待下次宫缩时再作屏气动作[1]。.每次宫缩时都用鼓励式语言安慰产妇,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宫缩间歇时给产妇擦汗、喂水,进一步取得产妇的信赖和配合,顺利结束分娩。
2.4 第三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尤其是得知所生孩子不是自己理想的孩子时,产妇可出现情绪波动影响子宫缩复,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此期应瞩产妇在宫缩时继续屏气,配合助产人员尽快娩出胎盘,然后等待子宫收缩良好时再告知产妇实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产妇;心理因素分析;护理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来说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原,分娩应激既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及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所以产科医护人员应认识到影响分泌的因素除产力、产道、胎儿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产程中如何对产妇提供良好的服务,解除产妇思想顾虑,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及充沛的体力顺利完成分娩是我们应该思考并不断探索的课题。本院从2008年1~12月对180例产妇进行精神心理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手术产率,减少了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围产儿的发病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1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分析
1.1 陌生孤独 医院环境、医护人员的陌生,使产妇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孤独无助,因而影响休息,食欲不振,极度疲劳,造成不良的循环状态,机体代谢障碍影响产妇的心理因素。
1.2 恐惧和焦虑 大多数产妇由于没有经验,对即将来临的分娩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怕痛,担心产后出血,怕胎儿畸形,怕发生难产及意外,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安危等不良心理状态。
2 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
2.1 产程延长 产妇因精神紧张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饮食摄入减少。由于在产程中,消耗过多,致使能量不足,均能影响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可使潜伏期延长,活跃期阻滞,产程延长,造成心理性难产。
2.2 胎儿宫内窘迫 由于产妇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因素、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同时也促进产妇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1]。
2.3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状态,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2.4 产科干预率增高 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分娩没有信心,难以忍受分娩的痛苦,提出尽早结束分娩的要求,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医务人员被动采取缩宫素静脉滴注,催生、产钳、剖宫产手术等产科干预措施来结束分娩,使产科干预率升高。
3 产程监护中助产士具备的素质与护理
3.1 由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较大的生理、心理、内分泌的改变,易出现紧张、焦虑、担忧等心理因素,助产士应视产妇如亲人,把爱心倾注于整个产程中,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轻松的待产环境;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2];精神上给予鼓励、心理上给予安慰、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顺利度过分娩全过程。
3.2 作为助产士要学会主动管理及细心观察产程,消除一些不利于子宫收缩的因素,而对各种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不同的产妇,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认真耐心解答,注重沟通技巧,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努力提高专科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因为良好的技术和娴熟的技能是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和维护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3.3 要有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要准确地观察把握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有解决产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产程中要学会语言的艺术性、保密性,要把心理学、教育学、论理学的知识集于产程中[3],尽可能消除产妇不应有的不良心理因素,给产妇提供温馨的人性化服务,促进产妇身心健康,使产程正常顺利的进展,安全完成分娩。
4 讨论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通过助产士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及细心护理,使产妇消除恐惧心理,稳定了情绪,提高对宫缩痛的耐受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缩短了产程,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围产儿的发病率及产科的并发症,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乳喂养的一项重要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