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制图实训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图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图实训报告

第1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

①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测绘技能及绘图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及工作扎下初步基础;

②通过零件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工作的绘制,培养自己实际动手能力和零部件测绘能力。使自己能恰当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正确绘图,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尺寸标注及各项技术要求注写;

③了解简单机器的装配工艺。通过全面、系统的零部件测绘训练,培养自身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

④熟悉运用有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画法等)。初步培养查阅标准资料的能力;

⑤培养自己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

二、 实习时间地点

2013年3月18日到3013年3月29日

一号教学楼610机械制图测绘实训

三、实训计划

18日、拆卸部件,熟悉台虎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画小零件草图

19日、继续完成零件草图的绘制。

20日、完成零件草图绘制,测量尺寸并标注,拟定技术要求。

21日、 画关键部位的装配草图,修正零件草图的差错。

22日、画装配草图

25日、画零件图

26日、画零件图及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

27日、根据装配草图图和零件图画装配图

28日、画装配图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检查尺寸,对比所有零件的尺寸标注

29日、写实训报告、递交作业

四、实训过程

1、在测绘之前,对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通过观察、研究、分析该部件的结构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解。

2、学会各个测量工具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测量,运用各个尺寸计算公式来绘制图形。

3、对不懂得地方我都经过请教同学老师进行学习和画图,确保零件图的正确性。

4、参考书本进行尺寸的标注,以及对国家标准结合实际绘图进行实践。考虑并画出标注零件尺寸的全部尺寸界线和尺寸线。标注尺寸时,可再次检查零件结构形状是否表达完整、清晰。

5、测量时应尽量从基准出发减少测量误差,尽量避免尺寸换算以减少错误,有配合关系的尺寸(配合孔轴)只测量它的基本尺寸,其配合性质和相应公差值,进行查阅。

五、设计小结

第2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职业中专;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G712;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78-01

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进行职业教育更是一门艺术。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如何让一些厌学的孩子也能变成勤奋上进的好学生,对教师来说,这充满了挑战性。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扎实的技术技能。

一、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以项目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获取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最终实现项目目标。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操作有机地融合起来,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制定全新的课堂学习目标。在职业中专机械制图实训课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是将机械制图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任务项目,学生通过问题描述,分析项目任务,积极参与到解决项目任务中。通过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机械行业的发展往往带动着整个工业的发展,因此,市场对机械专业的人才需求始终在不断增加。在职业中专学校教育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为机械行业培养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专业性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这种项目教学法,符合当前职业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的实际情况,易于被学生接受。尤其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但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一个个任务,能够增进学生的理解。另外,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推动职业中专课堂教学改革,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变教师的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方法,大大提高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机械制图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加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三、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在中职机械制图实训课中的应用

(1)分析教学内容,创设教学任务。实用性是项目教学法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双方协调合作、配合才能完成,实现项目的有效开发。根据机械制图的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项目任务。例如:明了机械制图的原理、作用、实际应用以及常见机械制图的方法、技巧等。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牢记项目目标,明确项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做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情高涨,积极地投入到项目中来。

(2)设立项目小组,制订实施计划。小组合作学习是项目教学法最适合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任务的意识。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确定学习项目任务之后,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制订项目计划以及实施方案。教师此时要发挥主导作用,告诉学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研究,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实施具体项目任务。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语言鼓励,为学生创造各种参与项目任务完成的机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与专家进行交流合作,实地进行考察调研,听取专家意见。或者进行网上自主学习,总结学习经验。另外,在学习考察调研和网上自主学习过程中,做好调查报告及学习记录,总结一些机械制图的技巧和方法,自主地对机械制图进行分类,根据实际调查加以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可与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合作完成。

(4)评估项目实施效果。对项目实行自我评估是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在完成机械制图之后,要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分享,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指出问题、提出意见,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应客观评价项目过程,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进来,可采用汇报各组成果与交流的方式,在汇报的过程中加以点评,明确在完成项目中所出现的主要困难以及是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另一方面,应对小组成员在项目完成活动中的表现加以评价,对项目内容与执行过程给予综合评价后,对其加以评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本次项目活动中的优缺点,增加成就感,同时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结束语

职业中专学校是社会专业技术人才的集散地,这就要求职业中专学校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机械制图作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扎实的技术技能,为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机电类产品拆装实训》课程是我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末,40学时。依据区域发展人才需求,我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获取维修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本门课程是维修钳工(高级)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对培养学生工程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思维的核心是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践问题,是在工程设计、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筹划性的思维[1],其基本特征包括现实性、充分考虑时间因素、充分考虑绩效因素[2],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是需要不断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设计及教学方案实施两方面阐述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内容设计

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因此围绕维修钳工的培养目标,本课程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机械装配技术、零件测绘技术、机械修理技术,并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教学内容中。考虑工程思维的培养多以项目为载体,非知识传授型。因此,课程内容设计将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到以普通机床拆装为载体的项目中,按着普通车床机械结构及能量传递路线将项目分为:子项目1:主轴箱拆卸、测绘与维修;子项目2:挂轮箱拆卸、测绘与维修;子项目3:溜板箱拆卸、测绘与维修;子项目4:尾架及导轨拆卸、测绘与维修;子项目5:整机装配、调试。根据确定的教学项目,教学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过程可分为:兴趣导入―布置任务―分组实施―小组互评―收获总结―撰写报告六步。

二、教学方案实施

教学内容设计完成后,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需要在教学实施中实现。本文以子项目1:主轴箱拆卸、测绘与维修为例,按着教学模式确定的六步法说明具体教学实施中对学生工程思维的培养。

(一)兴趣导入

以先修课程《普通机床零件加工》为基础,用两张学生实际机床操作照片导入教学,引导学生采用“找茬”的方式找出两张照片中的不同,并将不同分为操作违规和技术、技能不合理两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布置任务

以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为基础,课程分为五个子项目,并引出第一个子项目。

(三)分组实施

结合学生特点及实际实训条件进行分组教学,分组后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拆”“画”“修”“装”四步。即首先指导学生依据拆装工艺正确的拆卸主轴箱,接下来由组长按着学生实际能力分配具体零件测绘任务,然后由小组共同完成教师指定的典型零部件的维修工艺,最后按装配工艺完成主轴箱安装调试。将工程思维方式融入到教学实施中,以主轴箱中某一齿轮“画”的教学为例说明具体教学过程,教学中将“画”分为草绘、三维建模、出工程图三个步骤,教学实施过程中草绘由学生独立完成,独立完成的草图存在不同错误及不规范的问题,但不影响第二步因此暂不纠正。接下来由学生完成三维建模,学生完成建模后要求学生对调草图,发现学生拿别人的草图,大多数不能完成三维建模,这时候学生会明白制图是工程语言,是用来工程交流用,绘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这时教师帮助学生依据齿轮的制造过程重新完成三维建模。最后,利用三维软件出标准工程图,这个过程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国家标准,例如齿轮制图国标GB/T 4459.2-200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B/T 1800.1-2009等,让学生明白齿轮表达、几何公差等的真正含义。

(四)小组互评

具体实施完成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诚信、合作和职业素养,将互评分为组内互评和小组间互评两部分。

(五)收获总结

本部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用工程术语总结通过本项目学习的主要内容。

(六)撰写报告

撰写实训报告,实现巩固提高。

第4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 机械专业 课程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但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而且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特点

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能力本位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和以实验室、实训车间为中心。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素质优良、技术过硬、单项技能拔尖的技术型人才,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构成一体。教材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训教材构成一体。教室一体化,即理论教室与实训车间构成一体。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中职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须强化专业方向,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为妥善解决学生择业范围广与针对性强这一矛盾,设立专门化方向,完成有针对性的就业前培训。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我校机械机电专业开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电工基础》、《电子线路》、《金属材料》和《液压与气压》等学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能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应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整个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具体措施如: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在原机械制图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内容,融入公差与配合部分,使学生将制图、尺寸标注和公差标注融为一体;《机械基础》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培养机械工程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等内容,将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培养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初步知识和基本能力;《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包含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器控制PLC等内容,《液压与气压》包含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内容,将《电工基础》与《液压与气压》整合教学,使机械中常用的电、液、气控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培养机械控制方面初步知识和能力。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管理

为了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利开展,必须对实施的各个环节加以管理,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以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体系等。必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课程已经基本脱离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在合理打破学科体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联系企业实际,如何将企业生产工艺转化为学校课程,目前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学校要因地制宜编写适应本校需求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必须建立适合课程的完善的教学评价,考核评价必须紧扣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采用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广泛推行过程考核和项目任务综合考核,尽可能运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模拟测试、项目制作、专题报告、口头与书面交流、直接观察、工作质量、工作速度、专业知识、学习态度、文明生产、社会行为、安全生产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和能力,减少纯理论性试卷考试。

结语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变目前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技能课的教学质量都大有帮助,能大大提高职业技能的考证率,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在职业技能课教学中使用一体化教学的益处,从而高度重视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刁亮琦.谈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J].成功(教育),2011,(09).

第5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学;分层教学法

1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常言道:“服装的灵魂在结构。”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内容试架起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的桥梁,对服装专业教学及设计实践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1]。立足于新的职业教育背景,教师应在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和培训,推动服装专业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性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制图能力,进而培养其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其学习和设计制作能力。

1.1正确评价、科学分层

教师应结合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内容及计划,借助考试结果分析、调研等形式,深入把握学生在服装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情况,从整体性和个性化两个方面形成关于学情的调研结果报告及科学分析体系,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分层。一方面,教师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进行分层。基于服装专业教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往往以服装理论基础、服装工艺操作、服装应用设计能力3种维度为分层参照标准,将学生分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的应用设计能力”“理论基础薄弱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理论基础较扎实而实践操作能力差”“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较差”等层次[2]。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学生身心成长特征为依据进行分层。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思想意识构成对服装专业学习活动的开展具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3]。同时,中职服装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应立足于育人育心。因此,将分层教学法应用于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时,应以学生人格心理为重要参考因素。具体来讲,可以学生思维与记忆的感觉型和动觉型、个性倾向性和气质性格、智力和非智力等心理学维度为参照标准,将学生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感觉型和动觉型(工艺操作型)、模仿型和创新型等不同取向[4]。在正确评价、科学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学活动。

1.2尊重学生、人文分层

从传统的服装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来看,其往往是在教师权威性理念的影响下实行师本教育,教师是专业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遵循教师固化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未能在提升自主性的过程中自由组织并表达对服装结构制图的认知和想法,也就难以在此过程中获得创新性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分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需要遵循生本教育,即既要尊重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也要充分尊重和彰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以学情作为分层教学模式有效应用的基本依照。例如高年级学生对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知识已经有了明确的把握,那么在开展结构制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着力引导其自主思考影响制图的因素以及可以采取的制图策略等,以学生自主制图代替教师示范制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5]。

1.3以分为主、统分结合

传统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学活动往往遵循统一示范讲解—巡回个别辅导—统一反馈—总结的步骤开展[6]。将分层教学法有效应用于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学活动中时,需要在统分结合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方面,以结构制图为主体内容的服装专业课堂教学活动,应根据课标要求,确立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在示范讲解的基础上进行统一反馈。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对学生学情以及心理的调研,对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引导相应层次的学生实现专业性成长。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训练。例如,可以采取少讲多练的形式,让自主学习、创优创新;可以实行精讲精练,使熟能生巧;同时还可以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地反复演示讲解[7]。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无法将分层与断层划等号。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以强带弱,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4以最近发展区为教学导向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分层教学模式的价值基础在于公平教育,那么在将其实际运用于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学中时,需要把握好公平与分层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达到一种平衡状态[8]。虽然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学活动的开展应朝着整体的教育目标努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基于每位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其实现逐步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寻求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目标、学生与任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最佳结合,为学生设计带有差异性的学习和项目操作任务,引导学生在接受任务挑战的过程中,从标准款式、到生产单位要货样式、再到个性化设计风格层层递进,深入体会服装专业结构制图的基本内涵及实际操作技巧[9]。当然,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服装市场提供必要的人才和设计支持,因此,在围绕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群体的市场意识,引导中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借助市场调研等形式,了解服装市场的基本现状及实际需求。例如,经过市场调查,了解面、辅料市场和不同品牌的风格;通过电子信息查询,了解最新的时装信息和流行趋势,积累设计师手稿资料、成衣市场品牌信息等资料,以此增强中职院校服装专业结构制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10]。从这一角度来看,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服装专业结构制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应根据学生不同基础及实际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基于自身能力拓展知识范围,加深专业认识,使每位中职服装专业学生都能借助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2分层教学模式下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具体策略

2.1重新整合教材知识体系,融入趣味性教学因素

从中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和态度来看,普遍存在基础性较差、学习热情不足的情况,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中职院校所用《服装结构制图》教材前三章内容基本为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在服装专业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之初便教授给学生与实际相脱离、集枯燥性与理解难度于一体的理论知识,往往难以调动学生参与服装专业尤其是结构制图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服装结构制图的学习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在对《服装结构制图》教材知识体系加以重新整合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融入趣味性教学因素。如在讲到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时,教师只要让学生明白“服装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是由人体的外形决定的”这一知识点即可,因为以后可以通过一次次实践加深学生的印象[11]。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绘画练习,使其可以更加直观地把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

2.2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开展基本技能训练

服装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都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基础人体测量、服装面料特性的了解、服装工艺的结合等内容作为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12],应引导学生加以系统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服装制图基本技能训练。在开展技能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应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使其自主把握服装制图设计要求及规律,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服装样式,运用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来把握服装样式的变化规律和决定性因素。例如在裤装的结构制图教学中,需准确掌握西裤的款式制图,充分掌握西裤的结构特点,然后在西裤的基础上改变部分结构[13]。在开展实训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长度、部件、变形等方面的变化把握款式变化的细节,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服装常用款式结构制图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结构变化的各种方式,为服装结构制图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素材。

2.3推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第6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

(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实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最完善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此种观念,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开展理论教学。工程制图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制图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高职教育的本质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根据市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

(二)创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课程体系也是高职教育模式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职院校要从课程体系方面入手,以完善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目前高职工程制图课程的课时安排越来越少,但是其内容却没有相应减少,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越来越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所以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当前的发展趋势,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能性,设置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必须要改变以往的课程独立存在的现状,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系统。

1.教学内容。工程制图课程既有传统经典的原理和规则,又有新的技术、软件;既有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又有实操性强的识图绘图。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及内容就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就是将社会中不再需要的理论知识剔除出去,并且将社会中最新出现的理论知识等引入到教学中来。同时也要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课时,增加实践制图的经验,从而构建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根据具体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模块化调整,以此实现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当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侧重重点,基于课时短缺的问题,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重差异化,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制图教师对甲班的学生可以讲解深奥的内容,而对于学习基础差的乙班则可以讲解相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另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具有创新,突出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性。

2.教学过程。要坚持实用为主的原则,对于华而不实的知识要剔除出去,对于具有实践性的知识要重点讲解。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强调要求要准确把握制图过程中的制图描绘过程,结果忽视了对轴测图尺寸度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没有实用性的,因为在实践中,很多制图工具都实现了自动化,也就是利用三维造型等技术实现;结合教学实践,目前尺寸标注是制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实践的经验,他们对标注的概念还不全,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创新教学,采取循环渐进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构建“融入式”教学模式。构建融入式教学模式就是强调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通过融合式教学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融入式教学模式也就是教学内容、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以软件的二、三维功能的操作性演示———穿插对比式和过程亲验式,部分地代替课件的播放性演示和教师的手工黑板图。将计算机绘图贯穿教学始终,并与传统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以三维绘图软件为辅助工具,课堂讲授与实践、讨论、报告相结合,增强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理解、认识和表达。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如组合体、剖视图、断面图的理解,将空间的想象具体化,可以加快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消化,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兴趣。实现互联网与教学的融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势,具体就是在制图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技术引进来,制作出符合立体式、多维度的三维立体图,这样学生在学习制图的过程中,可以直观、生动地了解相应的知识,并且还可以借助三维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立体图的放大与拆除等,最终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强化实践提高综合能力

工程制图实践教学项目是对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是高职教育培养学生技能与应用能力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增强具体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安排给学生,结合生产实际把教材做成一个立体教材,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视频录像、动画等导入实训内容,归纳教学难点、重点。将真实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呈现给学生,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差异化教学

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岗位需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合的学习条件。在教学中,把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注重全体与兼顾全体中的每一个个体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与差异教学、分层教学结合起来,着眼于对学生潜能的唤醒与提升,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差异性的存在,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性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要求、方法,作业练习、技能训练、考核内容等作不同的细化要求,做到区分不同的内容、区别对待学生的学习、区别对待学生的学习结果。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学习自觉性。

四、推动工程制图教学的网络化

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制图教学提供了日趋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工程制图的网络化教学一改传统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借助互联网构建一个全新的交互式、自主学习的平台,扩充完善电子教材素材库,通过建设工程制图试题库及自动生成考卷系统,规范考试化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可谓是手段先进,资源广泛,效果显著。

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组织学生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培训机构和学校举办制图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通过大赛带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日常教学与大赛有效结合,形成长效机制。而此类技能竞赛往往与就业和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挂钩、与更高一级的赛事相衔接等举措,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赛不仅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从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到心理素质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对今后的择业就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使得指导教师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能开阔眼界,了解业界前沿技能,提升了能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总之,广泛开展以赛促改,以赛促练,能够实现课程改革与职业氛围直接对接。

六、结语

第7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1、为使中心全体教师统一思想,中心统一组织学习了鲁教高字(201x)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师教学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

2、开展教学质量检查活动。在教学质量月活动中,中心对所开出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教学过程组织、实验实训的考核等。检查方法实施教研室、中心两级检查做法,教研室以检查本教研室教师为主,中心则侧重在对教研室和各个实验实训环节的质量检查上。

3、教学质量月活动中,中心组织了五个教研室的主任会议一次,学习了学校关于教研室工作的条例,布置了中心关于教研室主任的工作要求和考评办法,加强了教研室主任对岗位职责的认识。

4、做好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报名工作:为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规范、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鉴定项目,鉴定中心分别在南山和东海两校区召开了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报告会两场,参加学生400多人,对学生正确选择参加鉴定的证书项目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共组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证的9个鉴定项目、共计722人的鉴定报名工作;组织了“制图员”职业资格鉴定的两次组织工作会议和1156人的鉴定报名工作;数控中心组织了459人的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鉴定报名工作;电工电子中心组织了260名学生的高级维修电工鉴定的报名工作。

5、开展“如何上好实验实训课的专题研究活动”,中心组织了听取了卢吉利老师的电工实验课、刘金海老师的PLC实训课、丁丽娟老师的数控实训课和王少平老师的金工实习课。主讲教师交流了如何上好实验实训课的经验,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6、召开实验实训学生座谈会,邀请了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制造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三个学院的学生60多人参加了座谈,就电工电子实验实训、金工实习和数控实训以及证书考试等工作让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中心领导面对面地一一回答,对学生所提出的暂且不能解决的问题,会后中心领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的办法。

在本次活动中,查找的主要问题有:

1、数控中心数控实训过程中,设备少学生人数多,有的机床设备上人数多至10人以上,影响了数控实训教学质量。

2、电工电子中心有的教学项目实验班级学生人数超过60人以上,使实验教学难以组织,实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第8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practice teaching is weak for the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the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simulates the occupation role of quality management for modern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This experience typ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ried to put the students in the scene of the re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process of enterprises, and made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ork of compilation and examin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be done in modern enterprises, makd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correct using proces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tools such as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ty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result in improving their engineering qualities and 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关键词: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

Key words: course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experience type;practice teaching system;occupation servi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60-03

0 引言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核心课程[1],它从质量哲学、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系统地讨论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活动中质量问题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3,4]。因此,构建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进行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工程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保障[5]。

1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1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遵循着“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工作能力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业务操作和行动-业务操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学习”这样一条逻辑主线。首先从质量管理工程师服务的工作岗位入手,调研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岗位工作任务,然后根据质量工作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能力要求,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不同的业务操作和行动领域,最后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设计,实现操作和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知识结构的转换,从而构成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

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利用工业工程专业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有资源,采用整合、充实、提升的方法,基于体验平台,着力营造真实的现代企业工作情景,让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完成单项角色、各项角色和综合职业角色的训练,从而具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完成工作技能和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工程师的职业能力。

1.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环节,分质量管理认知、质量控制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训练、质量管理工作过程综合实践三个层次。

课内实践环节包括仿真实际操作实验和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设计,训练学生将课程中的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改进工具运用于职业岗位的能力。开设的实验包括minitab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工序过程能力实验、过程质量控制实验等;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课程设计则是教师从现代企业提炼的质量管理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基于项目工作过程,将学生按岗位职责分工,分别设计质量解决方案。

课外实践环节以工业工程专业实习基地或工业工程实施较好的企业为背景,通过现代企业的认知和生产实习、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全真企业项目实训,训练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质量控制方案和灵活运用质量方法和工具进行质量控制的工作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等综合职业能力。

质量管理认知实践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主要对企业生产质量的概念、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有个初步认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质量工具和方法的技能训练通过课程实验与课外实训共同完成。如学生首先通过对具体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的企业实习,了解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测量手段和方法造成的样本数据误差、控制图的表现形式等,然后在实验室通过对产品的数据采集、分析,利用计算机软件,学习和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工具。质量管理工作过程综合实践则是企业与学校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通过课外项目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整个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掌握质量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灵活运用及质量方案的改进和优化设计等职业技能。

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1 课内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和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课内实践环节,通过课堂实验的方式和课程结束后课程设计的形式实施。

课堂实验时,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通过对实验零件的加工、抽样方案设计、抽样、测量、数据收集,使学生深刻理解测量系统分析中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概念,强化学生对测量系统能力评估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收集的数据,利用minitab软件,通过绘制直方图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判断工序是否存在系统变异,确认影响工序的因素;引导学生利用获得的数据设计和绘制控制图,如果数据超出上下控制限,让学生返回查看零件的加工过程、检查数据测量过程,确定造成数据超界的原因,从而判断是否将数据修正、删除或保留;进行过程能力计算,判断工序过程的能力是否充足,并根据得到的结论验证其正确性。这种模拟情景式的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将质量管理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贯通,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在企业的应用过程,训练学生的质量管理岗位能力。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时,把从现代企业提炼出的质量管理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将学生按岗位职责进行分工,如从原辅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完成从质量管理体系规划和设计、质量控制方案的设计到质量控制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全部过程,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2.2 课内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和过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体验式课外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基地实习、模拟仿真实训和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实训的方式实施。

通过实习基地的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入到实际生产质量管理岗位,对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和企业运作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请企业相关人员就典型零件的生产组织形式、工艺装备、加工工艺和测量、现场管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企业需求角度去思考自己将来要承担什么岗位,应该怎样完善自己的质量管理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拟承担的岗位,培养学生作为企业质量管理人的意识。如我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外实习基地包括高踞世界驱动行业领先地位的SEW-传动设备(天津)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赛闻(天津)工业有限公司。在西门子机械传动(天津)有限公司实习期间,从齿轮原材料(以硬齿面的棒材为例)的抽样检验开始,通过棒材的切断、齿轮毛坯和齿轮吊装孔的加工、齿轮毂孔的加工、齿轮毛坯和齿轮毂孔的检验、齿轮的成型软加工(滚齿加工)、齿形的测量、齿轮的热处理(淬硬)、齿轮的喷丸处理、热处理后齿轮的齿形测量、齿轮的硬加工、齿轮的齿形测量、齿轮的健槽加工、齿轮的成品测量等加工工序的实习,让学生仔细观察齿轮各加工工序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及质量控制方法。讨论和分析齿轮的成型原理和各工序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激发学生改进不合理工艺的创造欲望。

模拟仿真实训包括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和综合仿真性模拟实训。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的实践技能和用质量工具和方法解决企业质量问题的就业能力。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包括统计工具实训、质量检验实训和质量认证实训。如在单项仿真性模拟实训中我们首先让学生到某企业观察和了解液压缸缸筒的加工过程,并抽取了500件缸筒作为样本,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缸筒内径的测量并记录数据,最后,将测量的数据带回学校进行测量系统测量能力实训分析,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质量工具和方法的实训。如直方图工具实训、直方图的形状分析和工序能力能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判断实训,计量值控制图实训和控制图的稳定性和受控状态断定实训,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能力评价实训,根据过程能力指数寻找产生工序能力不足的因素和原因和因果图绘制实训等。

综合仿真性模拟实训包括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训、质量管理流程实训、产品开发流程实训。启发学生从全局高度思考,提高自身的那些素质,才能在质量管理工作岗位上能提出优化运营流程的建议和措施,提出改进工序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从更深层面上理解企业的质量文化、组织结构、企业运营、制造模式、加工流程、现场管理等各种因素对现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真正体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评定和审核,质量管理流程及企业经营运作方式等。如质量管理流程综合实训中,将模拟企业分成决策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物流部门、采购部门几个部门,与模拟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包括供应商、产品零件采购商。让学生充当不同部门的岗位人员,完成相应的岗位任务。训练学生建立、运行及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对质量检验职能和工作程序、检验方法、质量检验的分类等岗位意识,体会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在实际企业质量管理中的控制点。

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实训包括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训练、参与教师的科研训练、课外项目兴趣小组训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将学生置身于人、企业、社会和自然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中,训练学生根据实际质量问题灵活地设计质量控制方案、质量检验方案和运用综合质量控制工具,通过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跨部门作业实现质量控制的完整过程。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来源于企业的真实质量项目,在教师和企业质量工程师共同指导下,完成选题、实习、开题、方案制定和方案实施过程,并将毕业设计结果应用到企业的实际质量改进过程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从自己的科研项目出提炼出适合学生进行项目工作训练的内容,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并负责子项目的完整实施过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根据学校提供的各企业质量问题解决需求信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专门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和质量方案设计。针对脱颖而出的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挑战杯项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和教务处组织的国家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申请、立项和实施。让学生完成申请书的撰写(包括立项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研究成果、研究计划等)、答辩、开题、中期检查、项目验收报告等完整过程。让学生掌握系统、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为毕业后从事相关的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体验式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模拟实训、顶岗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创新创业训练等一系列的实践环节,分阶段、分层次地让学生理解现代企业质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熟悉企业是如何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编制和审核,体会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改进工具在解决企业质量问题时的灵活而正确的应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和训练学生的质量管理工程师的岗位能力,努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质量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付英,郑辉,孟延红,薛强,马臣.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3(2):71-74.

[2]张根保,何桢,刘英.质量管理与可靠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3]郝,綦良群,孙凯.基于资源协同的质量管理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5(5):32-34.

第9篇:制图实训报告范文

电工技术课程体系由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综合测试和课程评价四个模块组成。其中,基础知识模块包括电工技术的最基本内容,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模块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实训和电路仿真等与电工技术理论内容相配套的重要实践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综合测试模块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的要求,注重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课程评价模块包括学生、任课教师、专业教研室等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组理论内容,夯实理论基础

电工技术课程所包涵的内容较多,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通过与相关专业沟通、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结合维修电工考试对基础知识的要求,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模块按内容属性分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及电机电器四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下设若干个基本课题。各专业可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组合出适合本专业的电工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各基本课题的内容要简练、实用,避免过多的理论推导。同时要贴紧实验和基本技能实训内容;贴紧维修电工考证的内容,力求达到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电工考证的高度统一。

三、整合实践内涵,提升应用能力

1.实验教学,以仪表使用为主。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手段才能正确建立,实验教学环节在电工技术教学中至关重要。实验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以电路基本元件、基本电路及仪器仪表使用为主线合理安排,弱化理论验证性实验,强化应用性实验。通过实验巩固电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内容包括电位、电压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常用阻容元件识别与测试、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路负载、单相变压器特性的测试和三相异步电动机测试与使用。

2.基本技能实训,注重打好基本功。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落脚点就是岗位的工作能力,基本技能实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内容包括安全用电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电工仪表的使用;照明系统图和平面图的识读及照明电路的安装;低压控制电器的拆装;电动机的拆装;电气控制图的识读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通过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逐步积累电工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设虚拟实验,拓展学生视野。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一是解决了由于实验信号存在时间过短,常规仪器难观察得到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实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既预习了实验,又学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锻炼提高实践技能。为其今后设计电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考核方法,理论、技能并重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智力和技能的一种测量、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验。综合测试模块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验考核、基本技能实训考核三个单元。基础知识考核含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课堂发言、完成作业及单元测试的情况,占40%;结果考核要围绕教学大纲,贴紧中级维修电工考核标准,贴紧实验、实训教学内容,通过建立试题库,以客观题(填空、选择、判断、画图、计算)为主。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合理考核,占60%。实验考核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仪器仪表使用的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基本技能实训考核以实训课题为基本单元进行考核。将考点及评分标准告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考点进行练习,注重实训结果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