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众文化范文

民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众文化

第1篇:民众文化范文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作为哈尔滨市的文化品牌,其发展过程体现了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脉络。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最初举办的目的是为了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展示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群众文化活动从最初的烘托氛围、群众自娱自乐已发展为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多种文化形式并存,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开创出群众文化的新天地,成为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成为推动哈尔滨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哈尔滨市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从烘托氛围到主体参与阶段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共举办了30届,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全面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最初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举办的各类演出前提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功利目的开始在哈尔滨的音乐舞台逐渐占上风,开始忽视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目的,打着高雅艺术的旗号上演一些给领导和专家欣赏的剧目,所谓的高雅艺术充斥整个哈夏舞台,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大幅减少。群众文化活动从最初的主角一度沦为旁观者,只是为烘托氛围而存在,自身发展被冷落。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多种文化形式的涌入,开阔了人们视野,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剧场艺术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但是文化行政部门只是注意到剧场艺术被冲击而没有有意识去发掘特色,还是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一心想通过专业艺术带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一心想通过专业院团的演出以使群众文化工作的水平得到普及和提高,这种违背群众文化发展规律的做法极大地制约了哈尔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2004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战略方针,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得以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才成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体而存在。

2、工作思路发生改变,从普及与提高阶段进入发展与引导阶段

2004年哈尔滨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战略,对群众文化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从从属地位、烘托氛围、普及与提高的工作思路转为引导群众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向上的活动,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征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加强和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自身的发展,有意识地举办各种比赛,展示群众文化工作的成果。开展广泛的辅导活动,文化深入到社区,把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到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合唱艺术歌会已举办8届,哈尔滨市青少年声乐、器乐、舞蹈、朗诵、美术(书法)比赛已举办11届。“好歌大家唱”已举办5届。这种以发展和引导为主的具有连续性、可持续发展的成规模的多层次群众文化活动培育了大批文艺人才,为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提供了大批高质量的群文专场节目。从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发展来看,群众从主体、陪衬又回归到主体的过程,群众文化活动从主角、配角到主体参与唱大戏的发展道路。

3、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从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种精神文化需求的阶段

一直以来,哈尔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始终是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主要是自娱自乐。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种文化形式的大量出现,自娱自乐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需要更多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价值。群众文化部门开始有意识的扶持和引导进行昂然向上的、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开办了歌曲创作、舞蹈培训、器乐培训等等多种培训班,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2004年第二十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举办了“放歌哈尔滨”原创歌曲演唱会,推出了新创作出的20余首歌唱哈尔滨、赞美黑龙江的优秀歌曲。突出哈尔滨人自己写歌,自己演唱,以及名人写哈尔滨,名家唱哈尔滨的特色。一首首歌唱哈尔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发展成就的优秀原创歌曲,不但激发了广大市民爱我家乡、建我家乡的积极热情,更让哈尔滨这座城市名扬四方。大型鼓表演《鼓舞龙江》以其全新的艺术表演形式,激扬的艺术风格,充分展示了民族民俗的风情,也以其群众性的广泛参与而被人们广泛称道。

第2篇:民众文化范文

1.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在政策方面对农村的大力扶持,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然而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普遍较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同时农民群众的文化品位也相对较低,一些农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方式仍然为传统的串门闲聊、走亲访友等方式,一些农村甚至流行封建迷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2.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目前,相比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速度,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同时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使得农村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通常被忽略,导致农村与城市在文化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我国西部一些偏远山区,农村群众文化相对匮乏。同时,我国东都一些农村地区,其农村群众文化与城乡文化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距,一些农村的计算机普及率明显较低,使得农民群众在文化领域的消费相对较低,远不及城市。一些农村地方政府虽然加大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力度,然而在农村群众文化产品创造时未能结合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特点,一味仿造城市文化建设,缺乏农民群众真正喜欢的文化产品,使得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

3.政府对农村群众文化重视度不够。

近年来,政府较为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各地的经济水平,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一些农村尽管加大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也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文化活动,然而这也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使得一些经济落后农村的农民群众无法享受现代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一些乡镇将精力放在当地的经济建设方面,缺乏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有效途径

(一)拓宽群众文化发展空间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对持,在开展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时,应当拓宽群众文化发展空间。近年来,海州区注重文化发展空间的拓宽,加大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海州区积极开展广场舞大赛、文化周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促进群众文化在艺术形式和内容方面的丰富和完善,有效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提升农民群众的道德素质。

(二)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有效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海州区加大了群众文化基础建设力度,使得我区各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6月22日,海州区浦南镇历史民俗馆建成并开放,成为全区首家乡镇历史民俗馆。同时,农民艺术馆、农民健身馆、彦涵纪念馆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海州分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相继对民众开放,为群众开展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其中,农民艺术馆建筑面积约1800㎡,分为上下两层,设置了6个功能区,主体建筑整体风格为灰白色基调,内部装修简约,空间开阔。农民健身馆建筑面积约1500㎡,设置了台球馆、乒乓球馆、健身房、动感单车俱乐部、拳击馆、舞蹈房以及壁球馆7个功能区。民俗馆布展面积100㎡,由浦南之源、浦南之兴、浦南之子以及浦南之风四大板块组成,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展现浦南传统加工业、手工业以及民间文艺等内容,为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注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

为了进一步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在开展农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农民群体的主体地位。浦南镇以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注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走在浦南农村,随处可见文化的新风,文化墙面绘有各种清雅的水墨画、绚丽的农民画、流畅的书法以及引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同时,不少农民的书画作品也在这些文化墙上大显身手,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农村文化风景线,有效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不久前,由海州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浦南镇共同举办的“中国梦•浦南印象”农民摄影展在浦南农民艺术馆拉开帷幕,当地一批农民摄影家用镜头记录和见证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和文教事业全面进步。同时首届“舞到村头、舞动浦南”广场舞大赛在浦南火辣启幕,近千名农妇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掀起了我区全民健身的热潮,实现群众文化与农民群众的紧密结合。

三、结语

第3篇:民众文化范文

一、以民俗为主体,讲解风土人情――《边城》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边城》一文,是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所创作的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该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教师在教学此文时,应着重注意文中所包含的众多民俗文化现象,重点讲解其中的风土人情。

首先,教师要引领学生弄清楚《边城》的写作背景,并把握住课文的主题思想。《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风景、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但是,教师在引领学生品析课文中美好的风土人情时,要注意与课文主题紧紧相连――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那动人而凄美的爱情故事。

其次,教师应引领学生注重这篇小说中大量的民俗文化现象。例如:“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文中“端午”、“中秋”、“过年”等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时令节日类民俗;“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关税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这里提到的“赛龙舟”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娱乐竞技民俗;“天保、傩送两人都是当地泅水划船号选手”,“天保”、“傩送”是掌水码头龙头大哥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指因得上天保佑而送给顺顺的孩子,“傩送”指傩神(驱逐瘟疫之神)送给顺顺的孩子,这都是封建迷信说法,这就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鬼神信仰类民俗;“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今天得了五只吧?”,“二老”,湘西方言,正确语序是“老二”,指在家里孩子中排行第二,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方言民俗;“过不久,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吹唢呐”、“花轿”等,是中国旧社会很多地方所存在的娶妻迎新娘的礼节,这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嫁礼仪民俗;文中还有大量描写湘西人民居住、饮食、生产、生活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事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引领学生对课文中湘西优美的风土人情进行系统解读与领悟,以增强课堂感染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熟悉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读者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正懂得那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从文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美好和谐社会的向往、对青年浪漫动人爱情的祝福。

中学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系统而深入的解读,不仅能有效达成语文教育教学目标,而且能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孔雀东南飞》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孔雀东南飞》一文,是中国东汉时期乐府民歌,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该诗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一诗,主要写了东汉建安年间,善良贤惠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并结婚;但婆婆焦母却看不惯刘兰芝,对其进行百般刁难,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兰芝终究被休;最后夫妻两人自杀殉情的爱情悲剧故事。该诗包含有大量民俗文化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民俗文化的典型样板之一。

教师在教学该诗时,可以诗中的民俗文化为线索、引领学生疏通诗歌中的主要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诗歌主题对诗中的大量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和分析,来探究中国古代民风民俗,增进对中国古代社会人文环境的了解和领悟。例如,诗歌开头刘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这里面又包含了诸多民俗文化意象,如“织素”、“裁衣”,这是中国古代女性闺房基本功课。在封建伦理道德约束下,中国古代女性一般很少外出,绝大多数是待在家里织布裁衣;“弹箜篌”、“颂诗书”,中国古代世家大族,比普通平民百姓家庭条件好得多,大家闺秀家教较严格,刘兰芝会诗书礼乐,这是中国古代诗书礼乐民俗的典型体现。再如,刘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这里生动描写了刘兰芝的衣履佩饰,涉及到了中国民俗文化中服饰类民俗元素,如“绣夹裙”、“蹑丝履”、“玳瑁光”等,这是中国古代有钱人家的女性服饰,“绣夹裙”是绣花的夹裙,是汉族服装。“蹑丝履”是脚穿用丝做的鞋类,“玳瑁”是用大型的海龟背甲制作的精美装饰品。诗中刘兰芝的穿着打扮向我们当今读者展现了东汉时代上层女性的服饰风格。

其次,教师在该诗教学过程中,须引导学生紧扣主题。民俗文化的分析与解读,必须为全诗的基调与主题服务。诗歌中大量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事件描写等,都是为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悲惨的爱情婚姻故事做铺垫的。主人公刘兰芝聪明、勤劳,“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等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极好的印象;刘兰芝美丽贤惠,“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和高雅的风度,下文里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刘兰芝善良、懂礼,她向焦母辞行时,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刘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她被婆家嫌弃而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赴水自尽,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该诗与其它类似诗歌时,应注意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探寻文化,以夯实基础、积累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紧扣文章主题、升华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价值情操。这些教学原则与方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三、以民俗为焦点,活跃课堂气氛――《云南的歌会》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中《云南的歌会》一文,是沈从文对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岁时节令和集会娱乐状况的生动描述。在中国云南省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唱歌,互相问答,游戏传情等。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赢得了沈先生的由衷赞扬。

教师在教学该文时,可以民俗文化为焦点,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首先,教师可以围绕“云南的歌会”这种民族间的民俗文化特色,引导学生探讨云南的歌会到底有何主要特点,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有整体了解与把握。就中国民歌民俗文化而言,一般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要有地方特色的曲调。从文中解读可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各地区民风民俗略有不同,而且大都热情奔放、热爱音乐舞蹈、有自己民族特有的音乐曲调。例如:“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解答。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等等。二是要有写歌词的氛围。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部,全年大多数时候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美;云南又是少数民族集聚地,是个“诗歌的家乡”,写出来的诗歌大都趣味无穷。例如,文中写到“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这条路得通过这些果树林、札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等等,自然环境优美,能很好激发人们创作歌曲的欲望。三是要有唱歌的场所和氛围。云南的唱歌场所别开生面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富有本土特色;他们选在山野、山路、林寨,显得朴素、简约、自然;而我们中国很多其他地方唱歌多是在戏台、剧院或是在歌厅;云南唱歌的氛围是相当浓烈的,有对歌、漫歌、传歌,参与歌会的有男女老少、连年过七旬掉光牙齿的老人也在热情地唱着。例如,文中写到“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等等,说明云南歌会有诸多场所和极好氛围。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析文本、深入思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其次,教师在对该文进行教学时,除了着眼“云南的歌会”主要内容与特点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对文中具体的民俗文化元素细节进行深入发掘和领悟,诸如文中描写云南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自然环境等。例如,作者在“山路对歌”中抓住人物描写,写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这种得胜的喜悦用“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来加以描写;那白白的糯米牙,那黑中透红的枣子脸,那特有的民族服饰,显得活力四射、风采斐然;在写“山路漫歌”时抓住了环境的特色,并详写了戴胜鸟和云雀的“呼朋唤侣”的“争鸣声”;写“林寨传歌”注重的是场面描写,如三十来桌轮流低唱时的声音,轻柔如松涛,舒卷张弛如龙吟凤唱。通过这三个场景,不仅将云南这一地方的歌会写得光彩照人,而且还涉及了当地民众的衣物服饰、自然景色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加深对云南歌会的印象、对云南当地民众生活习俗的了解,同时能较好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探究欲和积极性。

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可以民俗文化为焦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还应该将课文所涵盖的民俗文化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感悟能力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自身语文知识体系、认识中国各地不同民风民俗,从而有效达成语文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让学生走进民俗文化,深切感受中华传统文明,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4篇:民众文化范文

一、数学通假的概念分析

1.通假的含义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通假是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是汉字的通用假借,即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1]。

2.数学通假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现实中总结出规律性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特点及性质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借助于数学的理论和数量判断是非,利用数学的结果预测和决策,仿效数学的方法拓展科学研究等。

数学发展也是应用所需,这种应用有时受到习俗的约束,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人们认为那是神的指使;又如达芬奇的黄金分割美学定律;再如彗星光顾地球是一种天体运动规律,不是人做坏事来惩罚的;达尔文的绿豆和黄豆杂交第二代的颗粒比总是1:3是物种的遗传规律,通过概率统计可以解释。从系统论来看,数学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但又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形成过程中,逐步产生一种特殊的文化——数学文化,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数学对于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所起的影响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字的简单、符号的简练、推理的简洁、逻辑的精练、公式的实效、图形的直观、构图的美丽、方法的优美等反映出数学元素(数字、图形、思想、方法等)的魅力。因而,人们时时处处都想用更多的数学来替代某些字或词寄托一种寓意,于是就产生了数学通假。所谓数学通假就是用数学元素与所要表达的音近或形似的字、词或问题进行替换,从而获得一种通俗、婉转、简洁、直观、美丽的期望效果。

二、民俗文化中的数学通假

数学主要由数字、图形及数学思想方法构成。民俗文化是民间的一种通俗文化,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口头传承)的都渗透大量的数学通假。

1.数字通假

数字在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学科或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读音、语调和含义。如数字“1”在汉语中读“yi”,在军事上读做“yao”,在音乐中读“dou”等。

“1”读音通假的故事。一位老大爷到医院看病,挂了11号,医生按次序看病,病人忍着疼痛直到医生要下班了也没听到医生喊“十一”,于是病人就问医生:还没轮到我吗?医生说:你挂了多少号?病人说:“shiyi”号;医生说:早就喊过了;病人说:我怎么没听见喊“shiyi”号?医生说:我早就喊过“yaoyao”号了,没人答应。后来病人就与医生争执起来,医生生气地说:“yi”就是“yao”,“yao”就是“yi”。于是病人记住了,医生问病人:“你哪个地方不舒服?”病人着说:我“yi”疼。医生说:“yi”在哪儿?病人说:在这里(手按着腰)。医生说:那是“yao”。病人回答:你不是说“yao”就是“yi”,“yi”就是“yao”吗?

“8”谐音“发”,“6”谐音“顺”,人们渴望发财,希望办事顺利,很多人都希望“8”和“6”越多越好,“4”谐音“死”,为图吉利往往避讳用“4”,许多宾馆避开用“4”,如4层楼用“5-1”,或“3+1”或3A;14层楼用“15-1”,18层楼(18层地狱)用“19-1”或“17+1”表示,采用加减法解决,多好呀。有的宾馆把“×04”、“×14”、“×24”、“×34”分别表示为“×66”、“×77”、“×88”、“×99”,很有文化底蕴。

传说宋代吕蒙生活贫寒,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无东西”。后来有人改为“二四六八”,“三五七九”,含义一样,但进行奇偶分类,体现数学分类思想。

当然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不同的喜好,如有的偏爱“2”、“3”、“7”等数字。

某些行业为了保密,利用通假产生了一些“行话”,又称为“切口”,不同的地区和行业从一到十的“切口”也不同,如江浙一带裁缝用“口、人、工、比、木、回、寸、本、金”代表“1、2、3、4、5、6、7、8、9”九个数字,将“1元2角”说成是“口人”。上海商界用的数字就像是文字游戏,从字型取意,每两个字的意思都正好说明了一个数字,汉字从一到十为:“旦底、挖工、横川、侧目、缺丑、断大、皂底、、未丸、田心”,“旦底”就是“旦”字的底部,即“一”;“挖工”就是挖去“工”字的中部,即“二”,依次类推[2]。

9月9日为老人节,“9”通假“久”,希望老年人活到永久,偶数为阴,奇数是阳,“9”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两个“9”在一起,叫重阳,于是9月9日又叫“重阳节”。还有“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数字串构成的节日也有具体内容。

深受百姓喜爱的某些电视台节目如“港城365”,把每天发生在全市民间的事情及时向民众报道,另外中央电视台“非常6+1”等,其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流传在江苏北部一带的“369往上走”儿童游戏(如图1),此游戏寓意给人们一种勇往直前的鼓励,为何不用“147”、“258”,而偏偏用“369”?

先看玩法规则,就地取三种小块物体当棋子,三人对局,每人一子放在自己一方起点,然后三人同时伸出手指(最多三个)或每人抛出数数的小物体(最多三个),以三人手指或每人抛出物数总和决定谁先走一步,规定执“一”者(甲)为1、4、7;执“二”者(丙)为2、5、8;执“三”者(乙)为3、6、9;总和等于零为空,谁也不走;谁先到达庙的终线谁为胜者。

从玩法可知,总和共有0、…、9十种结果,每个结果由三人(即执“一”、“二”、“三”)自由出0、1、2、3数决定,如“0”的情况是0+0+0,每人都出“0”(即空),只有1种;如“1”的情况是0+0+1,两人出“0”(即空),一人出“1”,共有3种;如“2”的情况是0+0+2或0+1+1,两人出“0”(即空),一人出“2”,或两人都出“1”,一人出“0”(即空),共有6种;以此类推列表如下:

表1:三人出数总和与相应的组合数

“147”走一步的概率p1=■=0.31,“258”走一步的概率p3=■=0.38,“369”走一步的概率p1=■=0.31,显然,大于其他两个,也就是说,选“369”者每次走一步的机会大,所以“369”者最容易赢。

江苏名酒梦之蓝系列设计出M3、M6、M9,体现追求发展的企业文化。

西双版纳地名用到数学通假。在傣语中,西、双、版译成汉语分别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意为田,“版纳”可译为“千田”,按照“位置原则”,西双版纳就是十二千田,这里每个“千田”代表一个部落(傣文历史资料《泐西双邦》一书记载,即邦荒等),西双版纳实质上就是十二部落组成的联合体。

谜语是民俗文化的宝藏,是非常有意思的民俗语言,它们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猜字迷:四去八进一(日),摘掉穷帽子,挖去穷根子(八)。猜数学名词:减法没算对(误差)。猜数学家名字:爷爷参加百米赛跑。(祖冲之)。猜成语:=100×100×100(千方百计);1%(百里挑一);1+2+3(接二连三)。歇后语:半斤对八两(对等)。

2.图形通假

数学图形的名称实质上就是图形与汉字通假,图形“”通假“圆”字,“”就是方形,在习俗上用“方”表示方正、正直,人们通常用它寓意做人的标准,如《孟子·离娄上》:“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3]。“方”与“园”相对,表示正直、圆滑。

“”通“元”,扬州个园的走道图案出现两个相交的“”,寓意“连中双元”。这里用古代的科举寄托对子女成长的希望。从隋朝到清朝共出现504位状元,其中连中三元(指解元、会元、状元)概率极小,而连中双元的人稍微多一些,可见主人在设计图案表达寓意时已经注意到客观与希望的协调,如图2。

“”和“”套用,出现“外圆内方”的图形,比喻外表随和,内心严正。如钱币是深入民间,使用最广的流通物,从周元通宝迄今几十种铸币都是外圆内方的结构,一方面可以用线串起来方便携带,更主要的是体现统治者对子臣的一种要求。

人们的生活起居有时采用数学通假寄予希望,如中国古代建筑的五种基本形式之一——攒尖式,有四角、五角、八角等。如扬州个园的门一般是圆门、方门、六边形门、八边形门,八边形的门体现道教的八极信仰,又具有八面玲珑之意。马熙《开窗看雨》诗曰:“八面一得月多”,后借以形容人手腕圆滑,世故深,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又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意。子女住房的高柱有圆柱和方柱,男孩采用圆柱,而女孩采用方柱,体现对子女教育“外圆内方”的希望。扬州汪氏小苑采用“九宫图”建房,这也是图形与寓意的通假,寄托“九宫图”带来美好未来,“九宫图”与八卦结合起来,出现“九宫八卦图”成为“风水先生”的“理论基础”。从数学的角度看《九宫算图》,那只不过是简单的“数阵”(也称“幻方”),如餐桌设计为圆形,表达团团圆圆之意,在两个半圆或中间增设一个活动方形,折叠后合并成一个圆,象征家庭和睦团圆,方形桌寄托四平八稳。另外在住房设计、装潢、服饰、剪贴等都使用数学元素,再如扬州汪氏小苑的鹅卵石地面,设计采用梯形、平行四边形拼凑图案,再用不同材料铺设,产生一种立体感觉,寓意层层高升。

五角星是美丽的图形,许多民俗文化中都使用。如我国的五星红旗,每个及大小之分代表不同的含义;美国的星条旗有50个,每个代表一个州,沿着行列看,9行11列,其中5行6棵,4行5棵;沿着对角看,(1+3+5+7+9+9+7+5+3+1),全是奇数(奇为阳),具有对称性。

3.方法通假

墓碑上的数学题: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丢番图死后,人们给他立了一块碑。墓碑上写着:“过路人,这里埋着丢番图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寿命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一生的十二分之一,他长出了细细的胡须;丢番图结了婚,可是还没有孩子,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得了头胎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这孩子只活了他父亲年龄一半;孩子死后,这老头儿在深深的悲痛中又活了四年,便结束了尘世的生活。请问:丢番图活到多少岁才和死神见?”

设丢番图活了x岁,那么■x+■x■x+5+■x+4=x,得到x=84。

显然,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丢番图的几个重要阶段,它是用数学问题告诉丢番图的年龄,实质上是解方程的方法通假。

在现实生活中,立足于数学揭示存在于身边的民俗文化所渗透的通假问题,能够传承数学文化,用在教学上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提高学习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新华词典.商务印刷馆,北京:1994.

第5篇:民众文化范文

民族民间舞蹈课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高雅审美品位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体现在服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个方面,为民间舞蹈教学赋予更加丰富和厚重的文化内涵,这也是创新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渗透;分析

对于高校来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艺术教育。近年来,在各高校的艺术课程设置中,民族民间舞蹈成为了形态训练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长久的历史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各个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都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个民族间的交流和交往在不断融合和发展,舞蹈艺术也在这其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高校民族舞蹈课的设置及内容也逐步走向了系统化和规范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不仅是传授形体动态的过程,更是传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肢体动作,更是学习一种非语言文字的特殊人体动态文化。教育工作者要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行提高,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民族文化的渗透,使得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一、在教学内容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多样、种类齐全,这种文化的丰富性,也较好地保存在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心态和文化样式中。不同的民族舞蹈具有不同的舞蹈语汇系统,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先进行民族心态和民族样式的渗透。将表现出各个民族的舞蹈风格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动态语汇在舞蹈教学中进行充分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语汇进行分解,然后向学生进行讲解,并加强其训练。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民族的独特文化和民族精神风貌,进而让学生们能对不同民族舞的风格和动势特点有着不同的掌握,从而将学生的肢体表现力提高,让学生能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舞蹈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不断的练习,从而能重构出民族民间舞。在讲授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这不是单纯的形体学习的过程,更是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学习过程。首先,向学生讲述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来由,让学生能明白该民族的心态和风土人情,从而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在表现形式上能够更好地用身体语言表示。例如,对藏族的民间舞蹈来说,它是由当地的宗教文化和农牧文化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动律特性,身体重心偏前,微微前送或是前倾90度,这与当地的政教合一和宗教精神需求有关系。藏族地域辽阔,舞蹈形式多样。在风格上,讲求跳、踢、踏、摆、悠,沉稳有力、讲求多变。但是不管怎么多变,藏族舞蹈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在膝部上进行有弹性或小而快的不断颤动,或是在膝部上进行不断的柔韧屈伸,其中的“弦子”和“踢踏”表现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屈伸和颤动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气质,例如中国东北地区的秧歌,它的形成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域色彩。它区别于其他地区秧歌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美、稳、俏和哏的特点,它的主体风格是“哏中俏”“稳中哏”“稳中浪”。在讲授的过程中,就要充分把握它的步伐特点,从形态入手,掌握神态特点,从而将舞蹈的特点表现出来。

二、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不同的民族气质和舞蹈样式表现在不同的民族舞中,在具体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要充分渗透民族形式和民族文化。舞蹈的形体和动作是民族舞蹈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从而将对学生的气质和内涵的培养忽视掉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因为没有具体的民族文化培养,也缺少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很难做到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渗透进民族文化。而且学生们的舞蹈基础也各不相同,有些高校甚至都没有对民族舞进行细分,不能进行统一的排练教学,使得民族特色的表现不明显,对舞蹈的排练成为了学生的简单复制和操作,将舞蹈的真正涵义忽略掉了。

三、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措施分析

(一)将一些民族文化讲解课程加入到舞蹈课程设置中。

在进行一种民族舞的学习过程中,先简单讲解该民族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从而在舞蹈教学中渗透进适当合理的民族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感受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同时,进行民族舞蹈的学习。例如在讲授朝鲜的腰鼓舞之前,先讲解一些朝鲜族的风土人情和当地文化,或是利用多媒体资料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在了解朝鲜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同时也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当地的情况和地理环境特点。

(二)将各民族民间舞的风格进行重点讲解。

首先,让学生对民族舞的基本动作进行掌握,这是掌握民族舞的独特动作和舞姿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各个民族舞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关键,是民族舞最富有特色的部分。要抓住各个舞蹈中的经典动作,各个民族舞都具有其独特的动作,这些独特的动作使得民族舞具有自己的风格。在民族舞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动作,同时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也要降低讲授速度,使得舞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得到充分提高。在舞姿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能逐步对要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不同的民族舞具有不同的韵律和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舞蹈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规范化和系统化,及时在教授的过程中发现并总结问题,便于为以后的授课做准备。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舞蹈协调能力也应该充分注意,民族舞的学习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会几个重要动作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对民间舞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性和协调性得到充分提高,学生能够熟练运行气息,这种气息不仅仅是单纯的气息训练,而是进行艺术性的呼吸,通过运用人体气息,达到内心旋律和身体协调性的完美融合,这样形成的舞蹈才是具有不同舞蹈风格的民族舞蹈。

(三)民族文化从舞蹈服饰上进行体现。

在舞蹈的表现力中,服装起到了重要的承载作用,舞蹈风格的形成受到服装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一些地域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在我国的民族舞服装中得到了极好的反映,它能充分地表现出该民族的风格和生活特性。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为了将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色进行充分的体现,可以让学生穿上民族服饰,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的理解和认同感。

(四)采用多媒体方式让学生进行名家舞蹈的体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发挥其作用。多媒体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播放音频和视频软件,让学生们进行舞蹈名家经典舞蹈作品的赏析,通过学习和模仿,让学生理解和了解民族民间舞,揣摩名家动作和神韵,从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质量。

四、小结

我国的民族多样性决定了我国的民族民间舞的多样性,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民间本土体现。艺术来自于生活,只有充分感受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多样性,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才能真正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民族民间舞的学习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从而吸收各个民族文化的底蕴和精髓,为民族民间舞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迪.民族舞蹈教学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4,(12).

[2]王奇.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J].通俗歌曲,2014,(04).

[3]李晓君.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

第6篇:民众文化范文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过去的群众文化中残留着旧时代旧思想的烙印,由本民族的祖先创造出来的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色彩,衍生出形式各异的民俗服饰、渊源流长的古典诗词、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民间说唱等民俗文化活动。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

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功能之一

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这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并且实现了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

我国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自成系统,独具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源动力

(一)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继承

群众文化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有着历史的继承关系,尽管群众文化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但它同时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它不会因为原有经济基础的改变而全部消亡。所以,我们不应该隔断历史而应该尊重自己的历史。

群众文化不仅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形式,还继承文化艺术遗产的内容。相对来说,由于形式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因此,对形式继承的价值更大。群众文化以歌颂爱情、热爱祖国、赞美劳动等主要内容,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充实。古诗、戏剧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历史上劳动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至今的体裁几乎没变。武术、山歌等群众文化形式的面貌也没多大改变。舞狮、挂彩灯等习俗依然被人民群众喜欢着。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活动方式至今为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并不断发展,世代相传。一种新的群众艺术形式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并非空穴来风,比如戏曲就是在舞蹈、歌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我们对传统和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遗产既不能完全否定更不能生吞活剥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批判地继承,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对于舶来的文化艺术,要做到洋为中用,克服民族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反对排外,并将它们充分运用到我国群众文化的创作中。

(二)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创新

群众文化经过不断继承、创新、扬弃、积累后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一定社会活动的反映。群众文化的更新和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创新,二是形式的创新。群众文化的形式是活跃的、容易发生变化的,而其内容是保守的、稳定的。舞狮、舞龙灯、划龙船等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古时候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其内容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方面,我们要更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以便能更好地反映新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也需要表现形式的创新。创新和继承是辩证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是新的群众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7篇:民众文化范文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新兴事务,它来自于对传统电视新闻的突破和创新,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也是电视新闻乃至电视媒体产业市民化的产物。在民生新闻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的“市民化”呢?

一、取材视点的市民化

民生新闻最是从电视动态新闻中的社会新闻发展演变而来,独立的一种新闻形式。民生新闻取材来源于普通市民的生活,它所反映出的“市民化”一词的意义集中在节目素材的选择上,即从普通百姓的生活视角、审美趣味出发,观察生活、抓拍细节,纪录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只需要顺应生活、顺其自然,平常人、平常事,平常话、平常情,平常之中见真实。不论是严谨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或是轻松的《实话实说》,还是平朴的《纪事》、《生活空间》,它们在内容选择上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首先,百姓关心什么,电视节目就集中反映什么。黑龙江卫视开通了专门的新闻频道,频道命名为“公共新闻频道”,以传播学分析“公共”二字就十分值得肯定,它首先肯定了信息的受众是公众,也就是百姓,而节目也应服从于百姓的口味,因此频道所播出的新闻节目往往都取材于市井万象。

其次,以朴素自然为美,重视撷取不经雕琢的生活原生态画面。民生新闻取材于市井,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多过对新闻外在表现的追求,事实上,与其把民生新闻视为民生类新闻倒不如将其视为新闻类故事,市民化趋势下的新闻慢慢显现出故事化,情节化的特点,而这些又是未经雕琢的原生态的市井故事,在镜头下表现出一种朴素的自然之美。

第三,从人们熟悉的生活中,寻找人们不熟悉的内容,并将其深挖凸现出来,即把熟悉的生活陌生化。民生新闻不再以一种俯视的角度去扫描新闻,而是把姿态降下,用一种草根阶层的视角去关注百姓身边的事情。

在叙述的环节上,制作者采取了平实的语言,对措辞也相当注意,用平和的语言视角去关注身边的生活,从中提取精华是目前电视节目市民化的典型体现。目前我国的新闻类节目在慢慢市民化的进程中,又有区别于以往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新闻的娱乐化,播报方式的自由化,鹤岗电视台晚间播出的《百姓百事》栏目在内容取材上就很重视电视媒体的“市民化”倾向,大到市民百姓关注的政策法规、冬季供暖、缺水短电,小到失物招领、寻人问讯、求医购物等生活琐事。

二、叙事方式的市民化

市民化的电视节目往往采用白话式的叙述方式,鹤岗电视台的《百姓百事》就大胆摒弃了传统的新闻播报程序,虽然新闻节目仍然需要有主持人进行串联,但是此时进行串联的角色已经慢慢由播报员向主持人这一身份过渡,而主持人在当今电视节目中的身份越发的举足轻重,以往简单的播报已经不能适应民生新闻的要求,这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往往需要拿出自己个性化的东西来吸引观众,这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形式往往有所创新,少有双人播报,多为单人播报,而且主持人的语言接近口语,语速较快,还时常引用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歇后语,并辅以手势等体态语,注重与受众的交流。比方说鹤岗电视台的《百姓百事》栏目的主持人,播报新闻时的轻松风格引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我们注意到,这类播报的特点即白话式的叙事扬弃中心陈述方式。

三、制作流程的市民化

民生新闻是对传统新闻的一个突破而决非颠覆,从以往的新闻来看,民生新闻一直时各类新闻杂烩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近年来其地位在慢慢提高,那么纯粹的民生新闻除了对新闻的传播功效加以继承,还应有独有的特点。首先,是对“主题先行”的反思。编导者应该在自然而然地进入具体情境时,理解和发现主题,结论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其在关注过程中的发现。而在这关注过程中,创作者应始终做到: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要努力判断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任何形式和理论上的生搬硬套都将背离民生新闻的主旨。其次,市民化新闻反对虚构、重演、嫁接,节目的创作者必须抱有对生活的尊重和对自己的真诚,不虚伪、不违心、不矫揉造作,要朴质地对待生活,真诚地与生活交流对话,淡化主体意识。上海卫视的直播节目《上海早晨》不仅每天为市民提供天气、交通情况和购物、旅游等方面的信息,还时常介绍些生活小常识来丰富节目的服务性内容。演播室的设计也别出心裁,家居式的摆设更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其说它是直播间,还不如说它是个温馨的“小家”更为贴切。观众透过主持人身后的窗户可清晰了解南京西路上的车流路况。同时,他们还利用直播的互动手段,通过上海市交通指挥中心的“屏幕墙”的图像信号把节目播出同一时间全市的交通路况随时传递给广大市民。可见,编导们在制作流程上的“市民化”体现到了节目的每一个细节。

四、美学意义上的市民化

第8篇:民众文化范文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唯一延续,是华夏文明本质的表现。上古时代虞舜的思想和政治作为,使古代东方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以舜为主体形成的道德文化,主要表现在家庭人伦、为人行事、仁德政治诸方面,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之源。在实施法治的同时加强德治,必须继承并发扬优秀的道德传统和民族精神,推动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和。

    舜名重华,亦称虞舜,是继唐尧之后的又一贤君,《史记》中赞述的“五帝”之一。根据国家“九五”期间组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专家学者,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攻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那么,将帝位禅让给夏禹的虞舜所生活的年代,当在此之前并紧密相邻。距今日之时,也就是四千一百年前后的上古时代。舜的思想和政治作为,使东方人类社会从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伟大历史人物。以舜为主体形成的舜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源头,对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舜文化的内涵

    从远古时代的燧人氏、伏羲氏到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开创时期,产生了农耕文化。这是人们赖以依存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类自身的另一种生产则经历了更长的蒙昧阶段,以致尽管有了农耕文化,却并不表明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对此,《吕氏春秋恃君览》中就有这样的描述:“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这种母系氏族的社会关系就是如此的简单而又紊乱,后来的正统史学家司马迁以至竟对此不屑提及。他的《史记》所载只是从五帝开始。因为,“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大致从黄帝开始,中华民族已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自黄帝至尧、舜,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东方人类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这种人类自身生产的进化,经历了一个更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直至舜时才得以完善。舜以崇尚孝悌而闻名于时,以全新的道德文化开辟了东方人类社会的新纪元。

    《尚书》记载,“德至舜明”。《史记》也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舜就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始祖。所谓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人类自身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世,是近年我国考古的一项重大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以往史书中的有关记载。楚简里的《唐虞之道》篇写道:“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爱亲尊贤,虞舜其人也。”既爱亲又尊贤,就是虞舜所做的榜样。这对于我们了解舜文化是很有帮助的。

    舜的道德文化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持家在德。舜尊重家庭,孝顺以悌,身体力行,德行于世。

    据载,舜的出身低微。舜父瞽叟是个心地狭窄的盲人,后母言不及义而嚣悍,生下的儿子名象,生性狂傲骄纵。瞽叟疼爱后妻的儿子象,几次要杀害舜,都被舜逃脱。平时找其它小过失来处罚,舜都以顺从的态度对待父亲、后母和弟弟。舜长年累月笃诚小心,从不懈怠。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亲善友爱,孝悌德行天下闻名。

    这时候,尧帝在位七十载,年事已高,需要寻找合适的接班人,便向诸侯、四岳征求意见。众人异口同声地推荐了舜。于是尧帝便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观察他怎样治家:又派九个儿子与之相处,观察他怎样处世。在舜的薰陶下,尧的女儿不敢因为身份高贵而骄傲,侍奉舜的亲人谨守妇道:尧的九个儿子也都更加友爱。但是,瞽叟还是想杀害舜,要舜到仓廪上去涂合缝隙,却乘机从下面放火焚烧仓廪,舜利用两个斗笠护住身子,跳下来逃脱不死。后来瞽叟又要舜挖井。舜在挖井时特别开了个隐蔽的小孔道,可以从旁边出来。当舜深入井中,瞽叟与象合力倾倒泥土把井填实,以为舜必死无疑。于是他们商量着分舜的财产。像打算将尧给舜的两女儿和一把琴留给自己,将牛羊和仓廪分给父母。没有想到,舜竟然从秘密孔道逃了出来。舜恪守笃亲尽孝、宽厚仁慈的行为准则,对虐待过他的父亲、后母和欺负过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象,不计嫌怨,宽容忍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尧九个不成器的儿子。在人类文明史上,舜第一次把本能式的家族血缘亲情升华为理性的家庭人伦道德规范,使家庭组织得以稳定和延续。

    舜笃诚孝悌,以德报怨,首倡了人伦道德之风。这也是后来唐尧将帝位禅让于他的重要原因。舜将家庭道德加以规范,从而使得家庭成为构筑文明社会的基本单元。这是人类社会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从家庭这个最基础的社会单元大而化之,整个社会生活、法律政治,同样要求有类似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达到“内平外成”的理想社会。舜以后的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的国家社会,其实质都是一种“家天下”模式的拓展。“朕为天子”,家即是国,国就是家,“三纲五常”,等等。这些都可以从舜的家庭道德中溯本求源。

    (二)为人在德。舜修身为本,待人诚实,乐于助人,踏实做人。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下》)其意是说,舜从田野之中产生出来,这是上天要将重大任务落在他头上,有意先要困苦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空匮他的躯体,困扰他所做的事情,这样可以激励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出身卑微的舜,种过田,狩过猎,打过渔,挖过井,制作过陶器,还会造墙,修粮仓。舜在历尽了各种劳作的艰辛之后,坚持用人格的完善来熏陶人,带动人。先秦至汉代的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舜的为人方面的记载:“舜耕于历山,人皆让畔。渔于雷泽,人皆让居……陶于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史记·五帝本纪》)“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悦)之,秀士从之。”(《吕氏春秋·慎人》)以上记述,说的是舜耕于历山,与人谦让相处,宽厚仁慈,将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把经营好了的渔场让给他人:天旱了,为他人凿渠。他是制陶能手,而从不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他从事商品生产而能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只要有利于他人、造福社会的,无不躬亲为之,处苦行之。在他的影响下,邻里和睦,村民友好,大家愿与他择邻而居。舜以其仁德感化人,以其行为引导人,以其才能信服人,邻里都敬佩他、服从他。在舜的影响下,生产有了大发展,社会有了大进步,“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原始聚落建成了都邑,原始社会形态也朝着文明社会迈进。

    舜代尧为帝以后,仍然坚持以德为人的标准。他敞开四面城门以畅通四方见闻言路,命令十二个州牧的首长“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史记·五帝本纪》),将德行作为评论帝王的标准,施厚德于民,不接近谗佞的人:交代臣子们“女无面谀,退而谤予”(《史记·夏本纪》),要求上下左右不要当面恭维说好话,私下里却去讲坏话,应当诚恳相待,不做两面人。舜一直坚持以德来完善自身的人格,树立为人行事的榜样。

    (三)治政在德。舜实施善举,推行五教,擢贤任能,用人惟绩,心怀天下。

    舜“摄行天子之政”时,开始设立十二州,以不变的刑法告示人民,用放逐来宽恕五刑的罪犯,“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史记·五帝本纪》)。将这“四恶之害”放逐之后,即处置了他们的罪行,又改变了各地的风俗,天下人都心悦诚服。同时,舜进一步任用了高辛氏八个好儿子的后代,被称之为“八元”的担任伦理道德教化官,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宣扬于四方,从而“内平外成”,家庭融洽,社会祥和。统一刑法,将伦理道德作为社会规范予以张扬推行,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性政举。为了教化人民,舜还采民风,制箫律,作韶乐,“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礼记·乐记》),“舜为天子,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淮南子·泰族训》)。

    舜为天子后,举用贤达之人,赏罚分明。经过四岳的推荐,选拔任用禹为司空,主要负责治河道,“平水土”。禹“兴人徒以博士,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史记·夏本纪》)。通过治理山川,变水患为水利,社会终于获得了稳定的农耕生产条件。舜还对于尧时举用却未有分职的二十二名臣子,量才而用,分职善任,并且对他们每三年考核一次政绩。经过三次考核,该降级的降级,该升迁的升迁,初步形成了一套赏罚分明的吏制。舜用人唯德唯才,选定带领民众治水的禹为自己的继位人。舜心怀天下,勤政爱民。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载:他二月去东方巡视,真可谓走遍大江南北,风尘仆仆。最后,“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他就连死都死在考察巡视工作的路途上,葬于“苍梧之野”的永州九嶷山。舜为民的仁爱之心和奉献精神,实乃中华民族的光辉楷模。

    舜持家、为人、治政均以道德为大本,为东方人类社会走出童年时代提供了全新的社会规范,成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舜文化的寻根价值

第9篇:民众文化范文

(一)实现全方位的文化共享服务

民族文化涵盖了特定民族种类独有的精神品质,包含民俗形式和本土行为习惯等,在土地资源广阔的农村地区已经获得广泛的支持集体。所以,首先落实的任务便是文化资源的均等分布调控,集中一切稳固力量建设综合功能的村级文化中心机构。目前遗留的文化设施结构中,基本分布在经济基础和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只有确保不同区域文化中心的树立,才能真正透过农民日常生活习惯做出先进思想的指导和教育,摆脱长期遗留的不良心理障碍因素,令当地的经济活力逐渐转变和复苏。另外就是巩固和完善好文化共享工程基础,镇村两级必须注重文化事业的渗透价值,把能够满足群众生活的各类元素引进,维持内部建设的具体经费规模,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主体参与文化建设项目活动中去,同时兴办特定样式的民营文化产业,繁荣当地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状态。

(二)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效应,稳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特性

群众在良好的生活状态下会加剧健身娱乐等文化活动的参与主动效能,政府部门针对这一现象要进一步发挥支持力度,尽量在单位村落内部实施文体机制灌输,令更多的百姓在劳动之余能够享受丰富的生活乐趣。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利用经济补助政策带动文体建设部门的积极心态,配合当地群众完善创新交流和文化产业模型改造,落实不同村落独特韵味改良恢复计划。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和规章制度对这些文创团队实施科学改造和整体管理,并树立典型扶持案例,结合民族乡镇文化活动内容和特别表现方式,加强内部调整思想引导工作,令一系列的工作能够更加健康、有序的实施起来,减少个别心理陈旧现象的再度产生和蔓延,维持同步文化思维的改善水准。

(三)抓好村镇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全面重视村镇文化组织队伍建设实效,积极开展村级文化工作者的完整业务培训活动,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现场调节能力和业务延伸控制水准,为农村文化意识普及补充更加活跃的元素力量。对农村文化人才必须实现系统地登记和考评,创造展现各自优势的平台,不断巩固既有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准。依靠人才资源组织格式完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内容整理工作,活跃民族乡镇文化生活条框,令更多参与主体感受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存在意义。另外,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传统习惯和优良品质的传承,例如舞蹈形式等具有特定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特征,并且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完全没有被限制和消除的必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文化交融的调节任务,做到取长补短,令阶段整改效应更加多样,保证后期系统方案的完整性定义。

二、结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