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学科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科学方法教育的界定及功能
1.科学方法的界定
什么是科学方法?不同研究者界定科学方法的角度虽不尽相同,但均认为科学方法是学习者或研究者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手段,而且都强调手段的有效性。周光召院士认为科学方法是在严格的科学条件限制下,通过严谨的观察实验,严格的逻辑推理,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内部各部分以及事物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中相互作用,确定有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构,运动变化和因果关系,形成规律认识。
2.科学方法的功能
教育家杜威重视科学方法教育,认为科学本身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因此,教育主要不是去传授那些现有的知识,而应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促进学科的发展
从物理学的发展史看,伽利略的实验法拉开了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序幕。洪堡和李特尔就指出,使地理科学理论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人们对于地理学方法论的认识水平。洪堡将比较法引入自然科学中带动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科学方法构建获得科学知识的桥梁
知识是在一定方法上形成的,而一定方法又是知识发展的产物。较早关注科学方法教育的教育家洛克(J.Locke, 1632―1704)认为良好的方法有助于掌握知识、领会事物。伏尔泰(Voltaire, 1694一1778)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出发,强调感觉和经验,认为观察、实验和实际锻炼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
(3)科学方法培养创新
现代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运用类比、模型法、假说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国科学教育家阿姆斯特朗(H. E. Armstrong, 1840一1937)指出:“理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使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要的基本能力,而培育这些基本能力要靠科学方法的训练”。
(4).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观
科学方法是联结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纽带,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是通过科学方法这条纽带来实施。皮尔逊强调:“科学方法是通向绝对知识或真理的唯一入口”和“唯一道路”。在赫特纳看来要揭示地理知识中所蕴涵的辩证法,并向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也要通过科学方法这条纽带来实施。
二、我国中学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
我国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使得目前关于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及内容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但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科学方法教育存在很多的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学科科学方法知识的缺乏
很多地理教师把科学方法等同于学习方法,一些地理教师对除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外的地理学科特殊科学方法了解较少,如区域比较和区域综合分析法、地理实验法、空间定位法等。
2.教育观念未转变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指导, “双基”教育也几乎成了教育界上下一致的共识。部分教育工作者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割裂,缺乏对科学教育的整体认识,甚至完全抛弃了探求科学知识中运用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得不到体现。
3.科学方法教育目标难把握
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教学的组织不能只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也要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美国国家地理程标准根据k一4,5一8,9一12年级三个阶段分别对学生所应知道地理技能做了详细制订标准,对4、8、12年级学生划分了“不达标”、“达标”和 “超标”。和美国相比,a.我国地理科学方法目标过于抽象、笼统。b.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思维和心理发展特点都不相同,选择适合学生思维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科学方法进行地理科学方法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认、识地理特点及专门科学方法。
4.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不明确
地理课程标准虽提出“过程与方法”为地理教学三个目标之一,但地理科学方法教育培养什么;教育应达到何种层次的目标等都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在实践上也远没有像科学知识教学那样,教学内容具体、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自觉性去把握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因而科学方法教育一直还处于较盲目和随意状
态。
三、中学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重点领域
1.地理观察法
地理研究主要在野外进行。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了解地理。新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活动题在这方面都有体现。如湘教版地理I中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部分有个活动题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的经度,所用的道具是一跟细竹竿和一快空地,学生通过观测不同时期的日影长度,运用相关知识计算得出该学校大概的经度;通过地理观察,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有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将书本知识联系到实际中,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
2.区域分析综合法
在地理学中,地理空间定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通过空间定位,根据该地区的相关要素的特征,综合分析该区域的特征。区域分析综合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
如分析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这是一道经典的区域分析综合题,首先确定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为下垫面、降水、气温。
① 区域定位:欧洲西部,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岸,北纬40-60之间,地形平坦,南部有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
② 分析:北纬40-60之间且位于北大西洋的东岸,所以降水丰富;北纬40-60为温带气候;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流可以深入大陆内部。
③ 综合:由以上分析可知,欧洲西部的气候特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且深入大陆内部。
3.地理实验法
地理学科的知识及体系本身是人类实践的结果,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方面,通过实验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地理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与现代教育追求的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致的。实验在设计时应该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如湘教版地理I中第三章第二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一个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该实验设计为自己用土壤堆积成个圆锥状,并在其中一个土堆上覆盖一层草皮,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法(纸片、树叶、麦秆)当无草皮覆盖时,怎样保持水土不被流失,并观察最佳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动手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教育。
四.地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模式
在进行地理科学方法教育中,主要有个两个模式,既显形模式和隐性模式。显性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教学明确要进行科学方法及具体的方法,在进行教学前告诉学生关于该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应用该科学方法,并告诉学生应用该方法的步骤。隐性科学方法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学未明确要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但是教学中,运用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了解该方法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马蔼乃.思维科学与地理思维研究[J] .地理学报.2001,(3).
2.金姝兰,毛尚俊,毛汉玉.中学地理实验课的开设对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影响[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张郁.浅谈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J] .学科教学.2005,(10).
【关键词】地理;学习
地理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变革,从我个人的观点出发,即是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一、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论,我们一般认为“自主学习”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如我们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部分内容为例,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掘和体现。
首先,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应该确定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了解海洋资源的组成和一般特点,建立起立志开发我国海洋资源的目标等。在制定了这一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后,我们的同学还应该略微的制定一下学习的进度时间(一般这样的自主学习在课堂进行,时间应定在一节课以内)。
在制定了学习目标以后,学生就可以开始投入学习了,学习的方法可以查询一些书籍资料的内容,也可以是通过网络查询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我们可以把课堂搬到阅览室或互动多媒体教室进行),通过这两条途径,我们的学生应该能够获得了相当多的知识内容。当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立足于课本,知识结构的体系还应在某种程度上依据于书本展开。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有着内在动力的支持,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另外还应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这时我们的老师必须认真的从旁指导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
地理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地理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关于合作学习,新课程理论认为:①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不是以尖子生做小老师,中下学生做听众的学习方式,而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贡献出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②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是同桌议论,也可以是四人小组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三四个、七八个都行,只要有利于合作学习,应当有多种选择:内容简单的题目,可以同桌合作;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学习的内容不一样,应当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伙伴合作。③合作学习在安排上必须遵循“宁少勿滥、宁短勿长”的方针,做到可有可无的不安排,不适当的不安排,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时间可短些,有半数小组结束讨论时,应当及时打停,转入新的学习。④小组学习后,同伴讨论得出的结果,用于集体,每个学生都有所有权,在全班学习汇报时,应当由小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来补充。在评价时,教师应肯定的是这整个小组的学习成功,而不是某一个尖子生的成功。
如高中地理下册(必修)的许多内容多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调查学习来完成,尤其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这一章的中许多涉及工农业生产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来完成。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师自身素质得到长足的进步。校园网可以成为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共同实现资源的开发、资源的共享。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实行网络合作学习,完成小组作业及让电脑扮演同伴角色达到自我学习。如在地理学习中教师可以把教学所用的知识搜集好,做成网页的形式,让学生上网学习,讨论与教师交流,在网络上自主完成本节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归纳能力与合作的精神。
三、建构学生的探究学习模式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新课程理论中关于探究性学习的阐述将其拓展到地理学的领域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地理探究性教学把地理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地理世界只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即是达到学生发展目的的手段与条件。因此,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不是盯着学生“地理课本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而始终着眼于学生“地理素质发展得怎么样”。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认为不是看教师讲得什么样,而是应该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即增加学生紧张的交互活动时间和尽可能提高学生紧张的地理活动的品味,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智力加工的思维质量,只有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体现一堂地理课的效益。这样,才体现了“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本质。
(二)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以“启发”式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以野外实习、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为探究方式,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与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所以,探究性学习还须注重实践锻炼方法的运用。
(三)积极探索地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我们认为探究性学习更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否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
在地理探究式学习中我们往往训练学生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完成对一个地理问题、一件地理事件的思维过程,也通过野外实践来完成具体的探究活动。这种学习重视思维过程训练,淡化思维结果追求的做法,会逐渐使学生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种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趋向全程化、多元化和弹性化是势在必行的了。
关键词 中学地理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ment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YAN Liujiang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 Geography teaching has over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The times of geography teaching method proposed new requirements, teaching methods to be soci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adapt to outsid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for improvement and change our method also raised new demands. Therefore explore reasonable geography teaching methods can help to improve geography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教学方法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来适应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建议。但是在实际的中学地理教学中,理想与现实还相差甚远。这也不符合新时代学生探索的需要。因此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有效地进行地理课堂教学,需要对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做一些改进。
就教学方法而言,虽然从2001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第八次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而高中阶段的基本理念则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确未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一些老师做了一些改革教学方法的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绝大多数的教师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之中有人是困惑,困惑这些新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一些教师是因为觉得较之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这些新方法会花去更多的时间,而不愿意采用新方法。另一些教师则是因为自身的能力业务水平有限,而不能够很好地使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抛弃了使用新法。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改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改革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 改进讲授法,扬长避短
在目前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依旧还维持着非常传统的依靠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居于教学方法的主导地位。是因为这种方法有其优点。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式将科学的地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节约很多的时间和成本。但是一堂高效、优秀的地理课绝对不是仅仅使用讲授法就可以实现的。讲授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它以教师为主导,不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看,教材的难度较大。很多知识特别需要学生的理解。特别是是第一章、第二章的“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如果仅仅依赖教师单纯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会产生两方面的副作用。一是不能够将需要讲解的内容讲解清楚。二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容易讲得太多,让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体验。因此,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改革要从改进讲授法入手。既要将讲授法与其它方法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又要充分发挥讲授法的作用,吸收了启发式原则和直观性原则,改讲授法为启发式的讲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也给直观讲授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资源。
2 重视实践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改革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要重视实践的方法。“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都说明了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对于地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地理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它具有复杂性、间接性、综合性等特点。因为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地理环境,研究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实践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自中学地理学科开设的初期就已经存在直到现在。它包括考察、调查、旅行、参观、测量等内容。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重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倡导“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特别是野外考察”。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案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则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实践法可以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获得知识,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但是在实际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实践法却很少落实,甚至很多的中学地理教学就根本没有离开过课堂。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实践法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气温的变化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气温,知识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形成气温日较差的概念。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小的地球仪模型,自己模拟地球的运动,化抽象为直观,方便学生理解。在高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内容都可以用到实践的方法。特别是高中的人文地理部分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平时生活中学生可能并没有对这些问题引起注意。因此实践法是适应这一教学内容的很好的方法。比如学习工业农业的区位的过程中,企业如何决定自己的生产布局。可以带学生去农场、工厂进行参观。使地理学习与社会实际、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也能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于实际。
3 有效使用讨论法,训练学生的思维力
改革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方法要有效使用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方法。很多老师喜欢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使用讨论法,但是很多教师在使用讨论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使讨论法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原因之一是由于讨论法不好控制,加上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的限制,很多时候讨论法往往流于形式。另外一些教师给的讨论题目太过简单,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讨论也是浪费时间而已,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一些学生在讨论时开小差。或者是讨论的问题太难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讨论法是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法。讨论法使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在实行讨论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使得讨论法行之有效,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选好相应的讨论题目,并指导学生做好资料收集方面的准备。其次,教师要掌控好整个讨论过程,使讨论顺利进行。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做好信息控制和信息反馈。及时处理好讨论过程中的意见冲突。最后,教师既要做一个讨论过程中的倾听者,也要做好讨论结束后的总结。做听众时收集讨论的信息,做总结概括出主要问题、观点、方法,使讨论有所收获。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学必须适应时展的需要与地理课程课改的要求,对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做出改进。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要对已经存在的教学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已有方法的优势,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造和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以改进传统方法的弊端,改革与改进地理教学方法。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宝.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之变革[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144-1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基本属性
1.地理教学方法的内涵。
究其教学方法内涵,首先它是一种工具手段。其次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途径、措施和方法的综合,它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核心,其中有教的方面又有学的方面”。
2.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属性。
从地理教学方法的内涵角度讲,其有两个本质属性。其一,它的目的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其二,它并非教师的单方行为,而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行为体系。地理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地理教师掌握地理教学的规律以指导教学实践,总结地理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个人能力培养。
传统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围绕怎样将知识灌输给受教育者。以往的教学方法,通常是填鸭式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以讲授方式传递给学生,追求学生的优异的考试成绩,并将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考核标准,而忽视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个人能力的开发,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的培养。
2.过于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我国的教育体制,基本还是应试教育。教育者将教学目标集中在吃课本、重成绩上。一味地向学生传递课本上仅有的知识,忽略学生的自我学习认知能力。认为学习过程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统揽教学过程,以至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我探知能力、小组协调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等。
三、新课改理念下教学方法实施状况
1.地理教学媒体选择的局限性。
选择地理教学媒体时,应遵循与受教育群体认知水平相一致,与教学方法相匹配,与教学内容、目的相统一的原则。现行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多局限于板书、地理图册、PPT,很少将野外实践、课堂小组活动、课堂实验等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2.地理教学媒体的选择缺乏组合性。
从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认知的方式来看,他们主要通过听讲观摩,阅读课本,看图识图,课后习题,交流讨论,问题质疑,探索感知等多重方式理解深化地理知识和情感价值观。所以在选择媒体时,教师应注意不同类型知识、不同媒体的选择,并且将不同媒体形式加以科学链接,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高效地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3.讲―听式教学方式的传统僵化性。
大多数地理教学仍摆脱不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涂鸦式教学模式。地理学习过程是由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组成的认知过程,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意识,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主动化、自主化、科学化、信息化,让他们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四、地理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理念相融合的策略
1.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具,加强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用具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提升,从以前单一的黑板、粉笔到现在的电影、幻灯、电视、录音、投影仪、录像等。教师应该科学组合配置教学用具,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发挥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地理课程改革,鼓励地理教师将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运用到课堂上,以求让学生更深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2.与生活相融合,善用生活实例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该认识到,要传授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能够用这些知识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应付考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而是有用的,是能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问题的有用学科,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3.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则主要起组织作用,是合作学习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精神,给学生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
4.将人文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向学生传达地理的价值、内涵、理念、演变发展过程等。想培养出综合发展的人才,缺少社会人文的涵养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将地理学科学习领域划归为“人文与社会”和“科学”,可见人文思想在地理学习领域的重要性。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可见,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方式,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灌输、传达给学生的理念,学生只有以人文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去了解地理、认识地理,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才是真正学好了地理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李家清.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
[2]高家宁.地理教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模式探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3]庞艳辉.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比较;方法论
自克鲁格曼(Krugman,1991 a)将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一斯蒂格利茨(Dixit et al,1977)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NewEconomic Geography)的开山之作,提出“核心一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以来,关于空间的经济研究得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随着藤田等(Fujita et al.,1999)、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2003)对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终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并导致学科的快速发展。
但是,围绕新经济地理学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却始终未曾停止过,这些争论包括: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野、空间区位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顾朝林等,2002;朱华友等,2003;刘安国等,2005)。本文主要围绕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以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交流、传播、研究和应用。
一、从经济地理学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地理学科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学术界亦称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或地理经济学(Geographical Economics),就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而言,它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尽管对于“空间”这一研究对象,经济学有着与地理学同样的目标和学术兴趣,但是它们在学术规范、学科范式、理论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却远远大于共同点。为此,有必要探讨这两个学科对同一对象——“空间”进行研究时的差别。
经济学虽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中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但它本身仍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中消费者、厂商、市场以及政府等主体的经济行为,仅仅由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较为接近于自然科学,使它看上去更像一门“科学”。经济学建立了一套本学科的学术规范: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均衡等,围绕这些概念,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而地理学则是另外一门几乎完全不同的学科,它是一个将“地理”因素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尽管地理学也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但经济行为的地理特征在地理学科中是被当作“自然现象”来加以处理和研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学研究的经济行为与地貌、海洋等自然现象并无不同之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实证主义的,但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领域,这种实证主义更准确地说是经验主义的,它主要依赖观察到的经济行为的地理现象加以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则直接来源于空间科学和区域地理学。
当经济学关注空间现象时,它与地理学的差别更为明显。经济学研究空间现象,更多关注的是与空间现象相联系的消费者、厂商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尽管早期的古典区位理论更多从市场主体的外生因素(变量)分析空间经济现象,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则从市场主体的内生因素(变量)来分析空间经济现象,并为此建立了严谨而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加以表述,以便这些研究成果更加符合经济学的理论规范。
至此,有必要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名称。前已述及,新经济地理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科,也有的学者主张称之为“地理经济学”,正如布鲁克曼等(Brakman et al.,2001)所说,“我们宁愿选择地理经济学这个术语而不选择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力图把更多的地理因素引入经济学,而不是把更多的经济因素引入地理学。”“我们不使用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术语,不仅是因为‘新’这个标签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不可避免地过时,而且还因为这个术语本身有其固有的缺陷——此术语暗示该理论是由经济地理学而来。但这不是事实,实际上,地理经济学牢固地根植于国际经济学、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无疑这一评说是中肯的,但地理经济学这一名称仍然存在缺陷。因为经济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与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经济学中,地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空间,而且是没有区域特征的空间,用于经济分析中,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内容和特征的位置(区位)而已。因此,经济学更感兴趣的是中性的空间,当空间不具备中性特征时,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加以技术处理,如布雷克曼等假设的“等距圆”、藤田等提出的“跑道经济”等,以便空间更好地作为一个纯粹的因素进入理论模型。而地理学视野中的地理因素则更多等同于“区域”的概念,这是整个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地理学区别于相关学科的标志性特征。因此,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或者说是区域因素,总是被关注的核心,而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地形、地貌、交通、生产、城市、人口等,这些内容总是被当作预先给定的外生条件而存在,地理学研究这些内容的分布规律,揭示这些分布规律背后的机制。
因此,我们说,尽管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术语最为人们所熟知,但它却是最不能反映学科特征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听起来更像地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地理学大家庭中还有一个与之完全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甚至经济地理学在70年代经历过一次革命,同样诞生了极具地理学科特色的“新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科术语上的混乱了。而对于地理经济学这一术语,虽然比起新经济地理学具有明显的优点,但同样存在不足。因为其中的“地理”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地理学中的内容丰富的、外生给定的“区域”。因此,关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学科的较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在本学科同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空间经济学”,正像藤田等表述的那样。作为别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因为由克鲁格曼最早提出,从而被人们广为知晓,但笔者认为,这一术语在使用时,最好标明“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
二、从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兼与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关于空间、区位等长期研究的成果,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从发展历史看,经济学长期以来也有着关注空间区位的传统,从经济学的先驱到近代经济学的大师,无不对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位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区域、空间、区位等概念却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之外,只有德国的经济学研究一直坚持不懈地探讨区位的经济含义,长期从事这一主题研究的先驱包括了杜能(Thunen,1 826)、韦伯(We
转贴于 ber,1909)、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33)、廖什(Losch,1940),以及德国传统区位理论在全球广为传播后,一批欧美经济学家为此也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区域经济学大师艾萨德(Isard,1956)。
所有这些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中称之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在经济学教科书中经常被称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显然他们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之内、受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约束、使用了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学科范式和分析工具。这些学科范式包含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而这些假设条件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形成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模型不可避免地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外生模型,即通过预先给定的外部条件来研究区位和空间现象,在这些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研究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和决策。这一理论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虽然期间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诸如艾萨德(Isard,1956)、阿朗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亨德森(Henderson,1974)等为此做出了不懈地努力,但这一学科的学术水准一直未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经济学大家庭中的边缘地位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在产业组织研究领域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消费决策和厂商定价提出完整的分析工具,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里兹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模型清楚而简洁地表达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容易应用,以至于将该模型用于分析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作为与贸易理论关联的空间和区位理论,应用该模型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产生的“核心一边缘”模型以及由此扩展的城市经济模型、国际生产模型、经济增长模型以及政策研究等,构成了空间经济学完整、规范的标准体系,从而建立起空间经济学的学科范式。此后,围绕这些模型和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细化成为空间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界相当活跃的学术活动。
与传统的新古典区位理论相比,空间经济学注入了现代经济学的活力,具备了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条件: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等,形成的理论模型也具有内生特性,即不完全依赖外生变量的给定,通过内生经济变量的变化,有效解释空间经济现象的演变,这是空间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区位理论的最大区别,也是关于空间、区位的经济学研究最新的理论进步。
三、从边缘学科到主流经济学:兼论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经济地理学,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飞跃,同时也使得关于区域、空间、区位的经济分析从此步入主流经济学的圣地,并且成为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异常活跃的领域。但围绕古典区位理论长期未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以至于众多学者感到疑惑的是,区位作为现实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为什么经济学却长期视而不见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疑惑可以从经济学方法论中找到答案。前已述及,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科学,更准确地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凡是能用“经济人”的行为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于经济学来说就是合适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经济学不感兴趣。从这个逻辑出发,区位经济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用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语言来描述和分析的。
早期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时期,当外生变量给定的条件下,研究特定区域的区位选择问题,这只是一个应用决策问题。因为缺少必要的分析工具,根据消费和生产的决策行为,无法给出区位选择的圆满解释。因此,经济学拒绝将区位分析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也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当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收益递增的市场均衡和决策获得了新的分析工具,并且能有效地用于分析空间经济现象,从而构筑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用内生变量解释空间集聚或扩散,或更准确地说解释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行为时,空间经济学才取得了登入主流经济学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我们可以更一般地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受到分析工具的约束。没有理想的分析工具,即使是极具重要意义的经济现象,经济学也会拒绝其进入自身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而宁愿将其交给应用学科去研究,这也是经济学作为一个成熟理论学科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地理课堂;现状;质量;方法
1.初中地理课堂的现状与问题
初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初一开始就已经有开课了,它具有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的特点,学生在接触它之后,将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由于求知欲的驱使,能够认真的听课,但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因此也常常出现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在没有系统学习地理之前,学生对客观的地理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每当涉及这类知识的时候,他们总想深入了解和穷追不舍,这就会使得课堂陷入混乱,甚至影响教学。
地理作为理科在中学阶段却被纳入文科,使得它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方法模棱两可,用文科的方法来学习理科是非常讲究技巧的。要学好地理就必须在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和共性,那么地理课堂就肩负着完成这种重要转变的使命了。课堂上学生的疑问大多数是由于缺乏现象的联系和本质的认识而对知识点产生困惑,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就必须懂得把抽象的地理概念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懂得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解释最核心的问题。
地理在初中的众多学科之中是处在非常普通的地位,即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却由于各种原因,课后还是缺乏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探究的,因此地理课的堂上45分钟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要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完成知新课的讲授、练习、巩固和复习,就必须处理好课堂的纪律和结合学生实际,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技巧。
初中地理课堂有其独特的现状与问题,我们必须要结合客观实际情况,用具体的方法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2.1巧妙的课前小测
地理在中学阶段作为文科,很多知识都是依靠积累的,而且其稳定性是非常强的。例如,中国的海路位置是: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那么这个知识点就是恒定不变了,只要学生掌握了就一辈子都受用。但是这些知识会受到大脑“遗忘曲线”的影响,很容易就会忘掉,那么克服这条“曲线”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做练习,相同的知识只要反复接触就会变成常识,永远都能记住了。不仅如此,针对学生课后缺少复习地理的这种陋习,课前小测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每次上课前都准备10条填空题作为小测题目,并设计每个空10分,题目必须都是最基本的、重点的和精辟的知识点。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提前出示题目和答案让学生浏览一遍,从而回忆上节课学习了的内容,当开始上课之后立刻进行小测,并随堂收起来批改。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仅是进行课前小测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一些平时学习散漫的学生常常不当这一回事,所以必须设立监督制度,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如果学生不做小测就直接通知其家长,从而约束调皮的学生。
初中地理现今来说只是面向会考,其难度要求都是最基本的,面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和小测就可以让学生过关了,因此课前小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承上启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了的重点从而更好的开始新课的学习,又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其学习情况。
2.2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地理本身作为理科,其很多概念和现象都是要动态的演示和分步的解释才容易让学生接受的。例如讲述月相的变化:新月上玄月满月下玄月,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形状,观测者所在的位置和观测的角度又有不同,对于缺乏立体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初中学生来说,仅利用书本的静态图和文字说明是难以接受这个知识的,甚至可能连图都看不明白。这就关系到如何把抽象的、动态的知识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了,而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多媒体课件具有强大的演示功能,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平台,集合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的教学工具。运用它就可以把运动的、变化的地理现象分成若干个静止的片段,把事物的本质以若干个表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的移动,雨带分别在6、7、8这三个月北跳三次,然后在9月份回到华南,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每个月雨带具体移动到什么位置,再加以说明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化整为零逐步讲授。经过实践,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初中一节课一般是上45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要完成课前小测、新课讲授和巩固练习就显得十分紧迫了。讲课的内容是不能减少的,语速也不适宜加快,那么只能在板书方面提速,而多媒体课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了。提前把地理课的板书设计好,然后上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打开使用,在不影响学生做笔记的基础上,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不仅如此,它还要比手工画图和教学挂图更灵活方便,因为教学挂图中的要素过于繁琐,很多不需要的地理事物交错出现,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混乱,而教师运用课件就能灵活地对地图进行加工处理,更加突出各类专业地图的重点,使学生能够高效的读图和记图。例如,讲述我国山脉的时候,我特意制作的山脉专业图就只显示16条主要山脉、2条大河和中国的版图,这样简洁的图有助于学生快速、直接地读图,排除多余事物的干扰,而且山脉的演示可以按照教师的意志逐条出现,形成强烈的层次感。
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板书和专业地图的演示,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质量,又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普遍使用。
2.3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诸多地理现象的感知,只是属于一般的感性认识,但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学习之后,就能够掌握到这些现象普遍的、本质的联系,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层面,而地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完成这种转变。
其实初中课本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原有的感性认识,从具体情况出发,直接点出关键的知识点,使学生的认识升华,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牢固。例如:季风现象及其影响,他们能够感受到夏天吹东南风而且经常下雨,冬天吹西北风而且天气很干燥,对这类已经感受到知识会产生极大的求知欲,这时教师只需简单的、精确的归纳出:冬季风与夏季风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季风,夏天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冬天干燥主要由于冬季风造成的。无需多浪费时间逐步解释,学生就可以立刻系统地掌握了季风的这个重点内容了。当然这必须要求教师先总体把握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识程度,才能准确的突破重点,因此需要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4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主观学习态度是其学习成绩优劣的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作为教师有责任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成绩,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改善其学习态度。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对各个学科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总有一部分同学是对地理有兴趣的,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而且能够带动周围的同学。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部分“有生力量”,提高散漫学生的热情,使他们不自觉的端正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之间互相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要比教师强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要好。只要积极性提高了,那么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明显提高,尽管提高10分钟,也足以让那节课上得很成功了。因此,教师应该多发现具有“有生力量”的学生,并利用他们激活课堂。
2.5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验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很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是每节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教学设计合理,把小实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就最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了。例如,在讲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个知识点时,为学生做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小实验,就会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大陆和海洋温度变化快慢不同的原因。讲课时,在讲台准备一条铁棒、一杯水和一盏酒精灯,然后让一位学生亲自用酒精灯加热铁棒和水,使他亲身感受到铁棒升温快而水升温慢,再请另外一位同学,感受两者的降温速度,这样学生很容易发现铁棒比水的温度变化快。这时教师只要进行类比,把铁棒和大陆都视为固体,水和海洋都视为液体,比较两者的物理性质,就可以使“海路热力性质差异”这一抽象的概念很容易地被学生掌握了。
总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或亲自观察实验现象所得到的认识要比教师单纯地描述的效果深刻得多,这样的实验情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
2.6在堂上进行必要的新课练习
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学生课后做练习的自觉性不强,那么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而且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都是十分基础的,只要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就能达到巩固效果了。例如,初中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要求都是非常简单的,仅仅要求记住简称和行政中心,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就行了,教师再利用堂上10分钟让他们做地图填充,就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了。
初中地理作为文科就必须要多积累,那么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不仅要做练习,还要把练习的题目和答案都识记下来,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练习”最好的效果。积累就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年有所长。
1.注意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调地理思维,课堂不够生动活泼。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地理”呢?怎么能学好地理呢?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师生间往往存在“代沟”,一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常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其实他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往往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注意采用“互动教学”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的传播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既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又包括网络、社区、野外的“课堂”。初中生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开展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
3.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
在一堂初中地理观摩课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直接流入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任课教师及听课教师的意料。但任课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让该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为什么?由此全班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4.引入新课要有“新情境”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的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沿用原来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书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却代表着实质的进步。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有:地理新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国内外地理新闻;地理趣闻引入法,教师或学生评述地理趣闻,如世界之最等;头脑冲浪引入法,教师提出地理兴趣题,激发学生讨论;学生报告引入法,学生对学习专题提出个人或小组报告;一题多练引入法,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编制开放性题目,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目标激励引入法,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奖励目标,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表扬批评引入法,教师对表现较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少批评;地理(电脑)游戏引入法,利用道具或软件进行地理游戏或地理竞赛,等等。
5.注意教学过程地图化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包括地理图表和图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生而言,会读地图是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原理图、示意图、综合景观图、系统联系框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次一级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象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培养读图能力看作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具体途径,把培养学生获得此项可以终生受用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地图教学能力也是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地图教学能力是指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制作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正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地理教师。而目前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
进入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体系、城市规模逐渐趋于成熟,而城市就业、住房、交通、环境等城市内部问题凸显,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的城市体系及中观的城市个体走向了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深化,如何改变中国城市在国际分工中的依附地位,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的地位是我国当前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体系与教学侧重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课程内容有诸多交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把握重点、合理取舍。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通过与其他课程有效整合后,将“城市概念、城市地域、区域自然及经济地理条件、地理位置、城市化、城市规模分布、职能分类、空间分布体系”作为“城市地理学”教学的重点。而“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及“城市内部空间、城市问题”分别于“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三门课程予以详细讲解。
城市地理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探讨
1.详细解读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城市地理学涉及到的某些研究指标多、数据量大、方法复杂,但在教材上表述不够详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数据源、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仔细讲解。如教材155~160页的全国城市职能分类,采用了周一星发表于1997的研究成果,数据源是1990年全国465个城市13个行业劳动者人数资料,对数据进行保留、删除、新增、合并处理,最终归纳为9个行业,其中旅游业为新增行业。采用方法一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形成大类、亚类、职能组成三级分类体系;二是对于每个城市的专业化部门和专业化强度采用纳尔逊平均值加标准差的方法予以计算。最终城市职能用职能规模、综合职能类型及强度、工业职能类型及强度加以表述。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业职能指数”这一新增指标,指标从何而来,如何计算在书中并未详细解释,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讲解清楚,即假设城市旅游业的绝对规模与城市旅游资源的平方成正比,通过给城市旅游资源打分,获得每个城市的资源得分。国家级、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分别为16、4、1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16分和4分,通过公式T=R2/P(T为某城市旅游职能指数,R为某城市旅游资源得分,P为某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进行计算。另外,聚类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纳尔逊平均值加标准差的原理和方法、“职能分类系统表”中每个职能类型包括哪些城市都要给学生逐一讲解。2.大量引入实例,提升兴趣。在教学中引入了大量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交通地理位置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时,引用了“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1],其中论述了随着长江三角洲产业的转型与重构,浙江省温州、宁波的崛起,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杭州的区域中心地位、经济腹地、交通地位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通过构筑区域交通网络,建立和拓展杭沪、杭甬、杭宁、杭徽、杭金、杭州湾跨海大通道,加强杭州与上海、南京、安徽、江苏、福建及省内各城市的直接联系,扩展杭州的经济影响腹地,疏通后方疏运系统,使杭州成为沪杭甬、沪宁杭、杭甬金、杭宁徽等多个区域大三角交通网络相交的复合中枢节点,承担集聚、中转、疏解、配送的功能。在讲解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的城市“中心性指标”度量时,引用了普雷斯顿(RE.Preston)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公式C=N-L(C为城市的中心性,即为城市以外区域服务的相对重要性;N是城市的结节性,即城市为本地和外地服务的总的绝对重要性;L为城市自身作为地方消费和服务的一个单元的重要性)。其实际操作模式:C=R+S-aMF(R为城市零售总额;S是经选择的几种服务业的经营总额;a为中等家庭收入中用于零售和几种服务支出的百分比;M为某城市的中等家庭收入;F为某城市的总家庭数)。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如引用王青等[2]“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其中提出了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引起学生的认同。3.广泛阅读期刊论文,拓展知识面。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的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供学生参阅。通过广泛阅读,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4.实时作业,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这些作业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一定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新课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往以讲授教学法为主的地理课堂已经不再适合学生的发展,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地理课程价值的实现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师,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选择新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活动中轻松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例进行论述,为高效地理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中心工作。
一、巧用诗文教学法
一直以来,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将一些古诗文与地理教学结合在一起,一是为了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机,将课堂形象化,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看到地理课程存在的价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比如,我们可以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帮助学生理解“降水”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借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帮助学生理解“经度地带性”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借助“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帮助学生理解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的相关知识。有效地将这些诗文带入课堂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地理概念的理解。
二、问题探究教学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结合教材对“为什么会出现荒漠化”“如何防治荒漠化”“荒漠化带来的危害”等问题,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能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打造高效而精彩的高中地理课堂,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