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卓越教师技能大赛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这个21世纪最重要的“东西”,眼下却频频面临无处伸展拳脚的境遇。人才究竞如何得来?如何使人尽其才?这一问题,在教育学会的十二五规划中,得到重点体现。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倪阳生会长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仍然主要围绕人才作为工作重点,以提高人才的质量为中心工作内容。现在的纺织行业中整体上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本科毕业生不愿意到企业中、到一线去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学会将重点做一些工作。下一步准备启动卓越工程师和卓越设计师的培养计划,另外准备在全国各院校建立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既包括高层次的工程人员和设计人员方面的培养,还包括纺织品加工和设计。另外,教育学会还要依托高等职业院校,和产业集群背景化的环境下,成立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随着1998年的扩招,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以后,现在着重以内涵建设为工作重点。具体包括教师的培训,另外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如何让它们具有比较强的工程背景,让他们到企业去,在院校设立这样的政策,让教师到企业去每年具体待多长时间。
同时,教育学会还在做一些关于教学改革的项目立项。2010年已经启动了这项工作。第一步是在本科院校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具体从五个大的方面在做这项工作。第一方面,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第三方面,实验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与实践;第四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第五方面,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预计纺织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不断加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随着纺织企业越来越高层次的特点,纺织企业对人才层次需求越来越高:2、对从事设计、研发的创新型方面人才的需求增长步伐逐步加快;3、随着纺织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精通外语和国家贸易的人才需求加大;4、随着我国对低碳产业和绿色产业的要求逐步加大,相应的低碳、绿色纺织品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大。
除以上主要方面,在职业教育方面,将进一步落实和提倡校企合作的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专业适应市场,课程对接工序,实训立足能力,定岗连通就业。要求教学内容企业化,教学过程生产化,教、学、做一体化。虽然在很多高校已经作出初步的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将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这样不但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保证就业率100%,而且满足了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紧跟实践第一线的脚步,实现共赢的局面。同时,加大本科方面举办各项技能大赛、纺织品设计大赛等的举办力度;高等职业院校方面做一些面料设计、面料检测、服装打版;中职主要侧重服装制作方面,近年来一直坚持举办全国性的中职服装制作大赛。这些都能对各院校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素质,同时通过这些大赛加强了企业和学校的联系。能够促成很多设计直接投入生产,毕业生直接与企业签约。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73-0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始在模具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功应用到模具设计、分析、仿真、模拟以及制造的全过程,数字化已经成为模具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众多模具企业需要大量的数字化设计制造高技能人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模具行业最集中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对模具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模具卓越高级工程师,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目前,国内各院校成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要求不能达到“零对接”。这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与企业需要的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要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其结果导致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不强。
为了适应设计制造领域快速发展的形势和满足社会对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南京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正在探索和研究新的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对现有零散、重复交叉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进行整合、补充和优化,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构建卓越计划背景下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工程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总体培养目标
在对众多模具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参照其他高等院校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结合南京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新的成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新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金属塑性成形和高分子塑料成型以及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具有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产品的模具设计、成型过程模拟分析、数控自动编程等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材料性能及产品质量检测分析的能力,擅长模具设计制造与材料成型生产的技术管理,能够在模具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及生产经营管理的卓越模具工程师。
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下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使用造型软件工具,还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软件开发原理、计算机与专业结合的切入点等必要的理论基础,即在教学内容灌输上不但要做到“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三维数字化设计能力,完成产品的三维模具设计、成型过程CAE分析、模具型腔模拟加工等,使学生对材料成型CAD/CAPP/CAE/CAM一体化有一个系统的训练,并结合在企业的一年生产实践,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2 卓越计划背景下数字化设计制造教学体系构建
在卓越计划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本专业现有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建立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教学培养体系(如图1)。所构建的教学体系决不是简单地增加几门软件使用操作课程,也不是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中再增加一系列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数字化设计技术类课程,而是必须明确在卓越计划背景下以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能力为培养目标,以CAD/CAPP/CAE/CAM一体化为理论教学主体,并与专业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创新实践环节上以模具数字化设计实训、课外创新活动为基础,同时辅以Pro/E、UG等三维应用软件资格培训、模具卓越工程师培训等。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得学生既拥有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文理渗透,拓宽基础。夯实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注重分析研究模具专业技术的新发展,并以数字化技术为主线指导教学内容,将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融于课程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给予学生基本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
3 卓越计划背景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体系配置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涉及成型专业领域的模具CAD设计方法、成型工艺计算机辅助自动决策(CAPP)、成型过程模拟、最新成型加工方法等。随着理论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课程体系应当精选和改造传统课程,充实、反映当前科技成果的最新内容(如图2所示)。
模具工程基础课程主要为后续课程打下一个基础,如《CAPP概论》、《CAD/CAM技术》课程中会涉及到实用CAPP系统、模具CAD系统的开发,就需要学生掌握VB语言等计算机语言基础。
数字化设计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现代模具设计理论与方法,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产品(实物模型)的三维CAD造型、三维模具型腔的设计、工艺分析、成型过程模拟等,使数字化设计技术贯穿设计全过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相辅相承,先进的设计必须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来实现,数字化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为此,在课程设置中,突出数字化制造技术,设置数字化制造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与方法解决产品的制造问题。
专业素质拓展系列课程通过模具工程师理论基础、模具设计选材与失效分析、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等专业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材料成型领域模具设计专业知识。
4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实践教学
创新实践教学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培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创新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实验、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实训、基于校企联合的综合型实践教学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
4.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实验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实验以工程为背景,密切联系工程和围绕工程进行;针对传统的实验内容都被孤立地分散在各门专业课中、互不发生联系的状况,对实验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实现专业课程实验课的综合化。以逆向工程课程为例,本课程实验要求选取的实验对象与后续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实训选取的实验对象一致,以便实现CAD/CAPP/CAE/CAM一体化。
4.2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训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训是以典型模具零件为工作任务进行模块化教学,主要流程为:用三维扫描仪(RE)对零件进行扫描获取零件的三维坐标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对零件的三维CAD造型,并由零件的三维模型得到成型模具的三维型腔;根据模具结构对成型过程进行CAE模拟,模拟结果分析无问题后在计算机上使用软件进行模具型腔的模拟加工,生成相应的加工数控代码。利用数控机床所提供的通用标准接口将现代技术制造中心的多台数控机床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起来,组建成一个局域网;将该局域网与CAD/CAE/CAM试验中心的局域网连接起来,使设计信息、工艺信息、加工信息及后置处理数据能及时地传递到制造单元,学生在CAD/CAE/CAM试验中心进行数控编程和仿真的数据也可直接传送到机床上,这样就构成了网络化制造环境,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可靠性,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表1所示。
4.3基于校企联合的综合型实践教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工程教育不足和校企脱节的严重现象,“卓越计划”建立了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三年)和企业学习(一年)两个阶段。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到企业完成的教学环节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毕业设计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项目进行。企业学习阶段重点强调学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以及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
4.4课外科技活动
在模具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理论学习是基础,思维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三者必须紧密结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培训等环节中,不仅要注重创新理论和方法的培养,还应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通过开展学术讲座、课外科技活动等创新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可选择的校内科技活动项目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模具创新设计大赛、AutoCAD创意设计大赛、数控技能大赛等。可选择的校外竞赛项目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
5 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5.1校企联手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积极组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任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或参加项目研制开发,进而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模具相关的企业工作三年以上,并具有一定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要求是具有较深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高级工程师或中高层领导,且能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应的工程实践环节。
5.2建立适应卓越人才培养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立稳定的、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能力的重要保证。南京工程学院购进了数控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等一批先进设备,还引进了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和相应行业背景的企业,在学校营造必要的工程教学环境,将工程专业要素融入到平常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当中。
近年来南京工程学院先后与企业共建了“江苏省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汽模具装备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苏小节距工业链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铸锻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同时,学院还与昆山模具工业城、无锡模具厂、永儒塑胶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营造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境。
关键词: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英语教学;职业能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加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提升职业教育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高职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开展的如火如荼,英语口语大赛作为其一,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各院校将技能大赛作为展示教学成果的窗口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催化剂。参赛选手表现出了良好的语言水平、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展现了他们卓越的风采,这反映了近年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但是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临近毕业也不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这种差异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学校和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始终事倍功半。本文借助口语技能大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比赛指导经验,探讨如何以大赛为契机,促进高职英语教学。
一、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简介
自2004年起,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就已启动,在2011年正式纳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范围,称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大赛,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是目前高职院校参加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英语类比赛。各省、市、自治区各选派一名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比赛。半决赛包括“职场描述”、“情景交流”和“职场考验”三个环节;决赛包括前两个环节和“即席辩论”。“职场描述”环节要求选手就一幅反映社会热点话题、经济发展动态的统计图表或图片进行描述和观点阐述;“情景交流”环节选手就一个职场情景交流题目(例如一则汽车公司的招聘广告)扮演角色,与面试官进行现场交流;“职场考验”环节参赛选手抽签组成小组,以短剧的形式展示某职场场景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即席辩论”环节为最终晋级总决赛的选手分组就某个话题进行辩论。选手要想在各个环节拔得头筹,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广阔的知识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二、口语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发
大赛的宗旨是要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普遍英语水平,而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比赛遴选出几名优秀的选手。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口语技能大赛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口语比赛的内容应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风向标。试题考察职场环境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涉外交际能力,这体现了大赛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导向: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出来的人才应与用人单位实现良好对接。
三、以口语技能大赛促高职英语教学的结合点
(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用人才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采用的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师填鸭式讲解英文单词、句式和课文、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在三尺讲台上讲解的口干舌燥,有时候却换不来学生的持续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高职学生来源广泛,自主招生后学生的普遍英语水平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教学内容没有与职业相结合,不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学生没有意识到在大学校园里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视之为高中学习的一个延续。若将英语教学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觉学英语不再是一个枯燥甚至痛苦的过程。比如教师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讲课时,可将职业场景融入教学,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完成对话或表演,例如游客就一则旅行广告向旅行社员工询问相关事宜。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观察者和最后的点评者,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有效迁移,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职场模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也能贴近市场用人需求,提高学生将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创新教学内容,掌握科学方法
口语技能大赛的竞赛环节从描述、交流到辩论,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考察学生不同层次的口语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种循序渐进的科学模式可以借鉴到英语课堂上。高职学生很多在课堂上耻于启齿,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非常不自信,即使一些阅读和写作水平比较优秀的学生也面临哑巴英语的困境。这里可以引入口语大赛在2011年之前涵盖过的另两种比赛形式———朗读和复述。
(三)利用网络媒体,丰富第二课堂
互联网+时代,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利用学校网站、微信、qq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弥补传统课外活动如英语角等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最新英文社会新闻,并在微信群中引发学生广泛讨论;向学生推荐一些热门英文电影和英文歌曲,并在平台上设置一些练习供学生完成。这些做法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95后学生善于利用电子途径求新知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学校在各平台上关于技能大赛的通知公告,可以提高比赛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认同比赛,自发的产生参加各级技能比赛的热情。
结语
口语技能大赛的设立,为学生搭建起了展示技艺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兴趣。利用职业技能比赛,可以检验当下教学成果,更能进一步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同时,比赛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将新颖的、热点的话题及时带到课堂中来,必须持续关注社会经济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口语技能比赛为契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提升高职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鸿章,孔庆炎.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赛题精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杨慧,王悦.基于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培养实用型口语人才的英语教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关键词:精准理念;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质量保障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纵深发展的有效动力。“十二五”期间,国家通过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开辟实验基地、支持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等七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为大学生双创实践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按照Timmons的创业管理要素分析,机会、团队、资源三要素来看,国家现行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了环境基石,而如何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实现高校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机,提高创新实践技能,实现团队有效建设,都需要行之有效的具体实践措施。对机电类专业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日常教育活动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机电学院经过充分论证、精心筹备,从2014年3月起成立“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将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新的途径,这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通过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实现双创教育从点到线到面到体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的有效互动、与学院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创业团队的持续传承和学生间的交流碰撞,开辟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渠道。
一、基本概况
机电学院“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采用虚拟班级的方式进行教学,入选该班的学生仍在原班级进行正常的课程学习与实践,学生涵盖大一至大三所有专业,班级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及指导教师,学生重点利用课外以及寒暑假时间进行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学习及实践应用。每年,班级招收60余名学生,配备20余名校内外指导教师。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按照能力提升、科研实训、企业实践、转化应用四个模块进行培养:
1.能力提升模块。班级建设的基础模块,重点通过专业知识的理论培训与交流,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开拓思维,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2.科研实训模块。班级建设的重点模块,重点通过各种实践训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动手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3.企业实践模块。班级建设的特色模块,重点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参观实习,开展顶岗实习,促进学生与生产实际的接轨,提高学生作品向产品转化的能力。
4.D化应用模块。班级建设的关键模块,重点通过组织指导成员参加各级各类大赛、申报项目,进一步提高卓越工程师班的吸引力,推动良性发展。
二、具体实践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按照培养模块,重点从以下7个方面展开工作:
1.聘任导师队伍。这是班级建设的前提。学院聘请党委副书记担任班级班主任,团委书记担任班级辅导员,负责班级日常交流,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学生的管理;聘请了13位企业老总担任实践导师;聘请了学院教授、骨干教师担任学业导师。精干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工程师班的健康发展。
2.开展学术讲座。这是班级建设的基础。自班级成立以来,学院大力开展学术沙龙及培训活动,极大地拓展了班级学生的专业视野;邀请了7位优秀企业家到校做创业报告会,极大地浓厚了学院创业氛围,提升了班级学生的创业意识。
3.举办沙龙活动。按照班级建设方案,每周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沙龙活动,进行创新创业研讨,内容涉及专业前沿、创业理论、科技竞赛、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开设了“创新创业大讲堂”,聘请了学生中的“科创达人”“创业牛人”做客班级开讲,内容涉及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高空飞行器等前沿科技,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传承与提升,开拓了班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4.组织课题双选活动。这是班级建设的特色。每年10月份,学院均开展“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学生‘进课题’师生双选活动”,班级学生均成功进入班级导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双选,搭建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有效平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研究专业知识、提高工程实践素养与能力。
5.赴企业实习实践。企业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环节,学院利用节假日,组织班级学生赴山东省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与企业老总、工程师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的组织与生产,拓宽学生视野,积累创业经验;每年暑期,学院更是下大力气组织班级学生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通过与企业的亲密接触,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应用的接轨,提高了作品向产品转化的能力。这也成了班级建设的另一大特色。
6.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进行课题申报。这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试金石,也是班级建设效果的衡量标准。因此,学院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自班级成立以来,共组织班级成员参加了“机电之光”校级活动,山东省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电产品创新大赛以及国家级机器人大赛、信息技术应用大赛等十余项大赛;组织学生成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RT、发展性资助等课题,在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团队精神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7.开辟班级专用活动场所。这是班级建设的重要依托。学院开辟专门场所,作为班级的专用场所,加之学院的创新开放室,学院有三个场所用于保障班级学生的需求,极大地保障了班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促进了班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质量保障
为了确保班级的有效运行,提高班级建设质量,学院还从组织、制度、条件、激励等四个方面制订了翔实的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将班级建设列入学院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班级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
2.条件保障。学院从师资配备、场地使用、投入经费等方向加强了班级的条件保障,切实提升了班级培养的效果。
3.制度保障。专门出台了“学生选拔制度”“导师评聘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考核评价淘汰制度”等,为班级建设提供了依据。
4.激励保障。对进入本班的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式培养,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学院建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了班级学生的积极性。
四、案例实效
1.组织参与了多项创新竞赛,取得了累累硕果。班级成立以来,2016年,班级学生共获得了9项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5项省级一等奖、17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优秀成绩的取得是对班级建设的真实也是最好的检验。
2.浓厚了氛围,促进了创新创业工作。班级学生辐射和带动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中来,80%以上的学生已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学院创业团队孵化出仿生鱼、智能语音垃圾桶等具有机电特色的创业产品,极大地推动了学院创新创业水平。
3.强化了成才导向,催生了明星学生。例如:班级成立以来,班长高琳j同学,成绩优异,曾获多项创新竞赛奖项,成功当选2014年学校“十佳大学生”,荣获2015年“大众报业杯”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称号;班级学生王兴华,家境困难但意志坚定,热衷机器人研究,获得20余项创新奖励,被评为我校2014年“自强之星”,2015年,被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班级同学孙文强,刻苦努力,成功当选2016年山东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班级中像他们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既是班级建设的优秀成果,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向。
4.培养了学生理论应用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争力。班级注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学生经过系统、循序渐进的培训,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不断提高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及工程素养,进一步提高了班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5.拓宽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实践教学新的路径。学院培养的是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班级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与实践动手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这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总结与展望
实践证明,卓越工程师班自成立以来工作成效明显,尤其是两年来,班级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创新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孵化了一批高质量具有机电特色的创业产品。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新的平台、新的传承、新的抓手、新的氛围,取得了新实效。
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应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而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班的建立,更是贴合了这一思路,班级建设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还应继续完善,继续提升。
1.注重总结提升。进一步梳理班级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活动内容等环节,进一步凝练班级的特色、文化等,进一步提升班级的软、硬实力。
2.加强与创新学分的结合。目前,班级主要靠团学进行发动、组织,学生参与的动力、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等还存在问题,下一步重点考虑与创新学分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积极性,提升可持续能力。
3.争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这是班级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班级能够可持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源。因此,下一步应探寻出路,实现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相互承认,相互促进,争取计入人才培养方案,使班级可持续、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①实践教学教师团队组建较为艰难。随着学院的逐步壮大,石油化工的教师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实训实践教学的老师一直缺乏,新进的博士适于讲理论课。一线实践的教师基本是人事的硕士及新机制合同的本科生,教师缺编、职称偏低、缺乏经验。实践课教师每天忙于繁重的实验课,对于科研及设计性实训力不从心。②实训模块设计单一,内容陈旧,实训效果不明显。实训的内容及设计每年都是一致的,没有修改没有创新,缺乏层次,缺乏与该校石油化工卓越工程计划相结合,缺乏与现代新学科的紧密联系。学生仅仅进行一些简单累加性的工作,学生的工程素质及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没有达到学院开展实训的目标。
2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多层次石油化工实训平台的改革建设
实践性教学在高校教学尤其是在工科类专业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工程实训环节为培养高素质、强动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是该院化工专业学术实践锻炼的主要途径,因此实训平台要具有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特点,为学术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育场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及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该院对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进行全面的改革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多层次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实训平台。
2.1优化石油化工工程实训教学体系该院一向以培养“面向石油行业”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研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必须形成良好的实训教学体系。现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改革。
2.1.1精选实训内容,合理分配实训时间面对近几年石油化工行业对强动手能力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该校系统规划并重新整合了石油化工工程实训教学内容。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保证基本石油化工工程实训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创新模块及特色模块,由学生自由选择,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熟悉现代石油加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实训的时间应当合理调配,适当地增加实训的开放时间,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实训内容。
2.1.2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和创新石油化工工程实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创新课程和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从思维和方法两个角度了解工程创新知识。同时,由于网络的不断兴起,教师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综合性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方便学生在网上选择实训模块,进行虚拟训练,了解实训仪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3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运用“一个中心,六个结合”,即以实训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固定实训与开放实训相结合,传统实训与卓越实训相结合,虚拟实训与实物实训相结合,技能考核与工程教育、科研能力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形成一套完善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即理论讲解、模块选择、方案设计、工程指导、工程训练(包括基础技能、先进技术和创新手段)和综合测评。
2.2完善开放式实训平台,开展创新训练立足于卓越人才培养的石油化工工程实训平台,是一个分层次、模块化、阶梯式的实训平台。为满足广大石油化工莘莘学子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模块化,将石油化工特色贯穿于整个过程。第一层次为基本技能训练,如认知实习、仿真实习、石油裂解工艺设计、油品分析基础实验四个模块。作为主要的实训基础内容,让学生充分的熟悉和掌握工程实训环境。第二层次为石油化工专业技能训练,包括综合实验、延迟焦化、成品油调和及原油实沸点蒸馏四大模块。以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为铺垫,对石油加工进行专项实训,学生能更加熟悉石油加工工艺,掌握延迟焦化及实沸点蒸馏装置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等,提高学生在模拟实际生产装置中的动手能力。第三层次为创新实训,包括创新实验、石化装备创新设计两大模块。学院石油化工的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新实验及设计的工具、软件及仪器,实训中心的环境相对比较宽阔、独立,适合于对石油化工感兴趣的学生来进行创新实验的设计,同时可以在完善的实训平台上完成毕业设计,也可以完成“华南杯”、“三井杯”等省级及国家级化工设计大赛。总之,完善开放式实训平台、开展创新实训,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2.3加强实训平台教师团队建设
工程实训是一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训练内容,教师团队也要随之加强建设。
2.3.1提高教师对实践工程教育的认识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实践教师团队。随着,工程实训开展的不断深入,学院不断引入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石化实训设备,实践教师必须紧跟新的形势,不断地提高个人的工程教育知识、个人素质教育以及实践实操能力,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先进实验设备,改进实训方案,提高实训质量。
2.3.2鼓励实训教师继续深造实训教师队伍一直处于低学历低职称的状态,但是繁重的实验课导致实践教师都是应对每天的课程教学,深造的机会少。学院应实施在岗培训—在岗考核—再培训的原则,大大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另外应大力支持及鼓励实践教师去国内知名高校参观学习、交流探讨、继续深造,提升实践教师个人能力,从而可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2.3.3扩大实训教师队伍实训教师队伍长期以来人员缺乏、实践教学任务繁重,致使实训教师科研申请项目机会少、科研积累及投入少、发表高质量文章少,因此,扩大实训教师,引进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建立实践教学研究队伍势在必行。实训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能积极开展与石油化工相关的有特色的工程实训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建立系统化、综合化的创新实训平台,使得学生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通过工程实训,学生可以从基础技能训练到综合创新技能训练得到综合提升,为未来走上工作技术岗位奠定基础。
2.4多层次实训平台实施及成效“一体化、多层次”实训平台主题思想见图1。 实训平台系统化的建立,使学生能够从基础实验内容下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小综合实验为辅,既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实验基础技能与应用;而后进入专业技能及综合技能训练,综合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自主地设计和创新实验方案,同时实训平台也引进了专职教师指导,实现了个性化卓越培养模式的理想。该校实训平台构建后是开放式的,平时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提前加入,集中实训是大四上学期,学生做一个学期的实训,理论实际的相结合,实际能力得到了好的锻炼,取得了初步成效。自2012年以来,该校石油化工专业学生在全国化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大赛、全国化工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21人获得金、银、铜及一、二、三等奖,就业学生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小结
关键词:小学教育;全科型;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50-03
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既面临着市场需求的严峻挑战,也存在深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一是随着人口出生率高峰已过,小学教师总体需求量在下降,但地区之间需求并不平衡;二是农村小学教师不再有过多的单科型后备教师需求,而是更趋向于多科型乃至全科型后浣淌Φ男枨螅蝗是未来教师教育类毕业生获得小学教师资格证必须参加国考。此举其目的之一是要促使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宗旨。四是教育部遴选若干高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纳入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除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引领作用外,对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来了一定压力。当未来这些“卓越小学准教师”在毕业生人才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的前提下,那么,未列入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各高校将怎样应对这一市场竞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于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师资需求的全科型职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工程。我们学校所处的地域,有一鲜明的人才需求优势:新疆基础教育领域中师资需求量很大,尤其欢迎高素质的全科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赴疆就业,且他们还制定了相当优惠的就业政策。这些在疆就业的学生大多在农村小学任教。他们对我校近年来培养的全科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的素质总体上满意。所以,我校借助与复旦大学联姻、与新疆签订实习带就业的实习支教协议后,我们的“借东之势,向西发展”的办学战略正在逐年深化实施。仅今年春学期,我院就派出了120名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赴疆实习支教,且其中40名是新疆吐鲁番地区临时告急而我们追加派出的。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在小学师资的人才培养中,必须打破单科型教师的培养而代之以小学全科型师资的培养将是一种大趋势。
一、我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我校小学教育专业2002年开始本科招生。2010年被确定为甘肃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大面积市场需求调查、毕业生质量追踪、积极吸纳兄弟院校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中产生的研究成果,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甘肃农村小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一专多能,会教善演(画)”的全科型教师。定位在农村小学,是因为当前基础教育一线师资队伍建设上明显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小学很难分享到优质教师资源。这也是广大农村小学校长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极为困惑的短板。定位于全科型教师培养,是因为农村小学办学规模普遍比城市小学小。由于人事指标所限,教育管理部门不可能严格按照小学所开设学科逐一足量配备教师。另外,发挥我院自开办专科教育以来就在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人才培养中积极渗透艺术教育的传统优势,要求学生每人必须选修音乐、美术、舞蹈课程已形成的办学特色。因此,我们提出:面向农村小学,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一专多能,会教善演(画)”的全科型教师。根据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及广大小学校长反馈的意见来看,这一定位非常准确,毕业生很受欢迎。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本专业自招生尤其是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依据特色专业建设规划,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以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促进质量持续提高的机制为动力,加大专业建设力度,开展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凝练专业特色。依据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综合培养的特点,采取“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实施文理兼修,综合培养;“模块”即方向性必修课、选修课、艺术类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全科覆盖且学有专长,以小学语文、数学及艺术类课程教学为主干,成为合格的“一专多能,会教善演(画)”的小学教师。
2.完善“2+1+1”的人才培养模式。“2”指前两年侧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同时渗透艺术、科学基本素质教育;前一个“1”指实施专业方向教育和见习、实习(一个学期);后一个“1”指拓展和深化教育理论,进一步提升学生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在社会上享有“武有技能大赛,文有文明风采”的美誉。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深造广大师生欢迎。
【关键词】
中职学校;文明风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德育工作是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德育教育学生并不“感冒”,德育工作如何贴近中职学生,让中职学生乐于参与、见到实效,是摆在广大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自举办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以来,为广大中职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提升信心的舞台,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育人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深受广大中职师生欢迎。
一、中职学校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意义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上存在诸多问题才导致学习意愿低、文化成绩差,因此,要把他们培养成能能吃苦、有耐心、不计较的技能型人才,把他们培养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身专业的热爱,又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再认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老师和学校能够多一份鼓励给学生,多一米阳光照耀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充分地体现了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对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校开展“文明风采”活动的实践探索
自举办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以来,参与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成绩一年比一年好。2014年,学校总成绩位居全省中职学校第一,并荣获全国“卓越组织奖”和全省优秀组织奖。
(一)领导重视,建立了完善的活动方案
为了做好文明风采竞赛工作,学校每年制定了《关于参加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活动领导办公室,下设征文、职业生涯规划、摄影、展示、动漫设计等指导组,并把各项赛事的获奖任务下达到各个部门和指导组,做到明确任务和责任人。
(二)精心组织,提高活动质量和效果
1.广泛宣传发动。在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方案下发后,学校及时召开召开动员大会,总结经验,动员部署。通过班主任在班级动员等形式,大力宣传“文明风采”竞赛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掀起“人人参与”的热潮,2013、2014年学校参与达20000余人次。
2.提升活动质量。一方面,学校邀请上一年度获奖教师对指导教师进行辅导,使教师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参赛。指导老师根据自身专业和所教专业,深入到各班级,结合专业、竞赛项目,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提高育人效果。
(三)以赛促学,实现立德树人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同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使竞赛活动成为展示学生和学校风采的窗口。
1.“文明风采”与素质教育相结合。2012年,学校为转化后进生,成立了潜能班,并组建了潜能协会,形成了舞蹈协会、羽毛球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等各类协会20多个,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
2.“文明风采”与技能竞赛相结合。在学校每年一度的全校性技能竞赛中,学校增加了素质类比赛,如演讲、征文、职业生涯规划、摄影等,这些素质类竞赛的开展,为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3.“文明风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2014年的文明风采活动中,增加了“志愿者剪影”摄影比赛,为此,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校外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用相机留下美好瞬间,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为参赛而参赛”等问题。
4.“文明风采”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将文明风采中的“职业生涯规划”竞赛内容与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在动漫设计竞赛中,指导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布置作业,设计参赛作品,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征文类竞赛中,语文组教师将文明风采竞赛的有关题目在课堂中重点分析,为学生理清思路,分析文章主题,把握文章结构,以赛促学。
三、进一步做好文明风采竞赛的建议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明风采竞赛的目的在于促进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学校应以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为有效载体,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广泛开展征文、演讲、摄影、才艺等比赛,从这些比赛优中选优,保证文明风采竞赛的广泛基础性。
(二)像重视技能大赛一样重视文明风采
武有技能大赛,文有文明风采。因此学校要做到“双赛”同步推动,将“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与职业技能大赛同研究、同策划、同表彰,充分调动了全体师生参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
学校应结合赛事主题、赛项要求、评分标准等内容,通过经验交流、专家授课等方式,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健全“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长效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校企合作;学科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32-02
一、卓越工程师项目简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是通过“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培养,指定适合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措施,能否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简称“卓越工程师”),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高校必须根据该计划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和目标制订相应的、创新的、有意义的培养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特色培养方式,为国家未来培养卓越并适合实际生产的后备工程师。根据“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上海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从2011年开始探索卓越人才的培养方式,迄今已历时4年,不仅从专业配套课程设计改革探索新的培养方案,还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量身打造多种不同模式的联合培养,既从理论上提高了学生对材料的学习和感悟,又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走出去”,进入企业一线,学习材料工艺过程,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热爱和实践能力。同时,还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提高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1.“卓越工程师”暑期实习计划――校企合作。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方案的试点专业,为了着实推进“卓越计划”实践课程部分的改革进程,于2011年开始实行“卓越工程师”暑假实习计划,而且随着进程的推进,不断有新的专业引入该培养模式,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几年来,为广大学生争取了30多个材料领域知名的企业作为学院学生“产学研”基地和暑期实习的基地。这些企业涉及材料研发与制备、材料检测、电子材料、机械设备制备等众多材料领域,如艾伯纳工业炉有限公司、上海机床铸造一厂、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久立特钢、美国肯纳公司、山特维克集团、香港万通集团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如何应用于企业生产的,还可以学到专业课没有的内容,并能从实际生产的角度了解自己的专业。而且,通过企业实践能让学生学会从一个消费者转变成一个服务者,学习在工作中敢于承担责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是2012年“卓越工程师”暑假实习计划中的一员,当时金属材料专业与10个企业实习单位合作为学生提学研基地,每个学生可选择5个目标企业作为志愿,再由企业进行面试筛选合适的实习生。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另一方面学生要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但是,很遗憾当时没有一家企业选上我。我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向学院发邮件争取机会,刚好有个同学不去上海机床铸造一厂,所以我就刚好顶替他的位置,并最终有幸进入上海机床铸造一厂实习,同行的还有5个同学。在2个月的实习中,我们主要是在生产线实习,主要跟生产工程师交流铸造的操作工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知道铸造行业并不是简单的铁水熔炼然后凝固成型的技术,其中富含了中国几千年铸造技术的结晶和几千年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我们学过铸造工艺设计,但是很多实际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易懂,有些理论上的知识根本不实用,只有能产出合格的铸件的技术才是真正的理论知识。实习过程中,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断与实际生产技术发生冲击,不断的磨合,让我们学会了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了解真正的铸造技术。然而,这些还只是铸造技术中的九牛一毛,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短时间能了解的,需要时间的不断积累、不断沉积、不断总结才能慢慢参透的。在这段期间,我们通过现场观察和与工程师的交流过程中,学习了铸件的熔炼、球化、外模制作、砂芯制作、配模、浇注、喷丸等工艺过程,并把一些师傅的经验转化成操作流程,这样能够有利于铸造技术和经验的传承。总之,实习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工作的现实和艰辛,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让我们认识到学习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图1所示是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到上海机床铸造一厂进行暑期实习的现场照片。
2.学科竞赛。
(1)全国“永冠杯”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们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希望同学们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并通过比赛进一步了解专业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关键作用。2012年我在上海机床铸造一厂实习后,学习了较丰富的铸造相关知识。回校后于2012年9月组队报名参加了全国“永冠杯”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在比赛过程中,我和唐嘉希两个人分工合作,我主要负责球墨铸铁件的工艺设计,包括铸件结构分析、铸件分型面、浇注位置、浇道系统和冷冒口设计;唐嘉希主要负责球墨铸铁铸件的三维建模,主要包括砂芯、芯盒、铸件和铸型等模型。期间,我们总共设计了30多个铸造方案,接着利用ADSTENFAN模拟软件模拟相关的工艺参数,不断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优化,直到得到最终优化方案,并将方案写成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但是很遗憾,我们的成果最终只获得了全国三等奖。2013年的时候,我们凭借第四届参赛的经验,继续组队参加第五届比赛。有了第一届的经验,我们此次参赛轻车熟路。根据上一次比赛的经验,我们仍然选择球墨铸铁件E件-注塑机头板作为我们本次的参赛作品。研究生的题目与去年我们做的本科生的题目差别很大,但是我们吸取了上一届的经验,在工艺设计和相关内容的安排上更加契合比赛的要求。通过不断的设计和软件优化,最终递交了相关比赛作品。经过几个月的等待,组委会传来喜讯,我们组被纳入答辩作品。兴奋之余,我抓紧时间制作相关答辩PPT,并于2015年6月5日在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同台竞争,并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我也很荣幸受邀参加了当年的铸造活动周暨第五届“永冠杯”工艺设计大赛颁奖典礼,颁奖现场如图2所示。
本刊记者 李黄珍 实习记者 贾俊霞
成立于1966年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十九冶”),始终秉承“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传承三线企业“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坚持“诚信社会为本、满意客户为荣”的经营理念,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着力打造的“西部铁军”品牌,备受业内外认可。
中国十九冶就像一艘孕育技能人才的航空母舰:有专业技术人员2416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106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4%;有近100名高级人才被评为“全国冶金行业高级专家”“全国冶金行业优秀项目经理”“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和“全国冶建协会吊装专家”等行业专家;公司技术工人1700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00余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83.7%;同时,公司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四川省技术能手和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高技能人才80余人。
公司可持续的人才发展战略、先进的人才培养环境,使曾正超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能够脱颖而出,为国增光。没有肥沃的土壤怎能培育出茁壮的根芽?一枚金牌的诞生背后是无数人汗水与心血的积累。在准备参加本次世技赛时,中国十九冶是如何备战、进行特色培养的?面对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公司又是如何进行改革创新的?采取了哪些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在人才战略的实施中,公司最看重的是培养人才的哪些能力?如何铸造这种能力?关注“中国制造2025”,公司又需要做出何种改变来提升自身实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中国十九冶副总经理李潇进行了采访,听这家冠军企业娓娓道来培育金牌选手的“独家秘籍”。
一体两翼四轮驱动,助力世技赛勇夺金牌
中国十九冶带领旗下的攀枝花技师学院一直将技能大赛作为树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最佳路径,构建“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教学模式——一体:产学研;二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四轮: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科技创新。这样的办学特色突破口常抓不懈,形成了师生参与的校级技能大赛到市级、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技能大赛的完善参赛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取得显著成果。谈到本次世技赛,李潇副总经理向记者透露了四个育人的秘密。
第一,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安排集团领导专门负责,各相关单位互相配合,要求技师学院抓好选手的培训培育工作,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设备材料采购、焊件检测、资金支持等服务工作。
第二,制定严谨的训练方案和计划。公司制定了选手选拔、日常训练、淘汰赛、技术交流、心理疏导、目标考核等详细的训练方案和计划,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按计划节点有序推进,确保计划件件落实。
第三,严格的训练。训练方案和计划确定后,由技师学院按计划实施,训练内容包括理论、实操、体能、心理素质等。选手通过选拔、训练、淘汰,再选拔、再训练、再淘汰的方式优中选优,确保选出的人员达到最优。
第四,选手的刻苦努力。选的优秀选手,不仅对焊接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有对焊接工艺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个人还要具备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选手不经过大浪淘沙,不断打磨的过程,就不能成为熠熠生辉的“金牌”得主。
在整个备战世技赛的过程中,中国十九冶还依托攀枝花技师学院,为培养出高技能人才,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中多名教师先后荣获中央、省、市模范称号;积极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等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建成了一流的实训基地,建立完善了一套完整的技能人才培育成才规章制度。
创新模式,打造人才培养的层层“关卡”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培养出世技赛金牌选手的土壤首先应该是中国十九冶与时俱进的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与大多数在管理创新的道路上逐步“放弃”技术工人队伍转而进行劳务分包、劳务派遣的施工企业不同,近十年来,中国十九冶一直狠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工人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大力营造“崇尚技能”的学习氛围,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
李潇副总经理介绍,中国十九冶通过与攀枝花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公司的主要技术工种进行“定向培养”。公司的技能人才、技能专家到学校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快速接触到冶金建筑行业一线岗位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也促使这些技能人才、技能专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由传统的“只会干不会说”的技能人才转变为“能干会说”,也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
对于准备进入中国十九冶的年轻技工来说,“定向培养”的校企合作只是中国十九冶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技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中国十九冶会通过“导师带徒”的培养方式,在工作方面传授技能,在生活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并通过“班组建设”让技术工人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弘扬老一辈员工的艰苦奋斗精神。如中国十九冶的吴仁强铆工班、蒋石全筑炉班等班组就曾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和“中央红旗班组”等荣誉称号。
第三个阶段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评定技术工人技能等级并与待遇挂钩,实行“技师、高级技师津贴”制度,打造技术工人成长的纵向公平性平台。但是,同一级别的技术工人的横向公平性怎么来体现?中国十九冶施行“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将企业战略与技术工人业绩贡献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技术工人在工作中不断奉献,持续成长,工人观念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学习主动性和上进心不断加强。
如何让优秀技术工人脱颖而出,尽早成才?李潇副总经理告诉本刊记者,中国十九冶紧抓“职业技能竞赛”这个牛鼻子,每两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一届职业技能竞赛,并组织、协办、承办参加国内国际各层级的比赛,迄今已发现优秀技能人才80余人。这些在技能竞赛中摘金夺银的选手,成为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的“标杆模范”,享受各类津贴、奖励,公司通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媒介,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并在各类推优活动中优先推荐技能人才。例如:中国十九冶的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均为高技能人才。
在脱颖而出的技能人才中,中国十九冶每两年就将技术精湛、业绩突出的优秀技术工人评聘为公司的“首席技师”,2015年评聘了22人。重点培养一批“会干会说会写”的人员,给他们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总结推广工法、科技成果,现已创建国家、省、市三级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了技艺传承、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并拓宽这类人员的成长通道,实行“双师融通”制度,即“技师”可以参与“工程师”评审、“高级技师”可以参与“高级工程师”评审。
看似“严苛”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真正优秀的技能人才提供了一个成长与发展的广阔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国十九冶逐渐打通了“技术工人——技能人才——技能专家”的成才通道,正是这样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十九冶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世赛的竞技场上输送了一批经得起考验、拼得过水平的人才。
四大特色培养,世技赛推动校企合作创新改革
对于很多大型企业来说,“校企合作”都是为企业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而对于这家培养出冠军选手的企业来说,他们的“校企合作”不仅要做,而且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亮点,在世技赛的推动下,中国十九冶加快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逐步形成了四大特色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研”的方式中成长,让他们成为真正经得起训练场与实践考验的技能人才。
一是通过校企合作主动承办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国十九冶先后与攀枝花技师学院共同承办了三次国家级技能大赛,特别是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的举办,不仅积累了办赛经验,赢得了各界赞誉,同时对赛制、评分标准等比赛细则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备战大赛的教练员和选手来说,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二是校企合作创建大师工作室。中国十九冶先后与攀枝花技师学院共同创建了国家级周树春焊接技能大师工作室,攀枝花市刘定律冷作钣金工大师工作室,同时创建名师工作室十个(周树春和刘定律分别为第42届、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和建筑金属构造项目的主教练),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和引入在高端引领、科研创新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就。
三是校企合作建立工程突击队。组建成立了西部铁军——周树春焊接工程队和刘建川电调工突击队,让突击队成员通过参与重大项目中增强实战能力。经专项培训的突击队员已出色完成成都东二环高架桥、孟加拉、越南台塑、纳米比亚等工程突击任务,解决了施工中的急难险重的问题。
四是校企合作成立攀枝花机电职教集团。中国十九冶不断吸引大中型企业及中、高职院校共同合作,在订单培养、实习就业、科研教研、实训基地共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这样一项项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新型的“校企合作”,让中国十九冶早已不满足于简单地从教学培训中吸纳普通技工的标准,而是朝着更尖端、更综合的人才领域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拔孕育出的人才怎能不是今后行业中的佼佼者?
以变革提升服务,抓住机遇打造一流
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国示校建设后,又根据工学结合模式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模式、引企入校等。但从发展水平和质量来讲,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李潇副总经理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国外相比,在教学模式、入学机制灵活程度、职工薪酬、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凸显作用,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在职业教育中,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隐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就会陷入被动,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那么如何避免被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无情地淘汰呢?李潇副总经理为今天的职业教育工作变革提出了值得借鉴的两个建议。
第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满足中国制造的时代需求。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紧密,更应主动对社会变革做出回应,密切关注“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关注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吸收、消化、传递最新产业技术,力求成为产业进步的参与主体,并力争成为引领产业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
第二,及时调整职业院校的服务方向。每一次工业革命必然会带来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职业院校应着眼于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提供升级服务,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自身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服务。
具体而言,一是为一线劳动者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资源,拓宽其知识面,助其顺利实现“升级”,避免被时代淘汰;二是为中高级人才提供转岗课程资源,帮助这些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和较扎实专业基础的特殊群体迅速转型,从而提升产业存量人力资源素质;三是为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化课程资源,弥补其专业能力强而职业能力弱的不足,帮助他们迅速达到“中国制造2025”所带来的职业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