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教研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信息化时代各种应用软件的不断推出为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应用实例.阐述了教师进行知识管理的新模式。该模式可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竞争力,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教学是一项个性化的工作.是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过程。由于教师思维的复杂性与易动性,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完全适合每个教师创新性要求的知识管理软件。本文通过应用实例,阐述了教师知识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可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竞争力,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信息个性化订阅模式
RSS(ReallySimp1e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的简称)是一种由网站直接把信息送到用户桌面的技术。通过安装专用的阅读器,浏览者就可以在支持RSS的Intemet网站上订阅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当网站内容更新时,浏览者将会及时地获得所订阅内容的最新信息。包括标题、摘要,甚至是全文。目前常用的RSS阅读器有“看天下”、“周博通”、“新浪点点通”等,其充分体现了Web2.0时代Intemet的个性化服务理念。RSS技术就是秉承这一思想的产物。下面我们将结合“看天下3.0”网络资讯浏览器的使用,探讨如何对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
(1)订阅步骤。中国知识网(http://www.cnki.net/index.htm)包括了中国期刊库、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库、报纸、会议等重要数据库,内容众多,是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必然光顾的网站之一选择中国知识网主页水平导航栏中的“RSS订送”选项,当选择“RSS期刊/杂志订阅”时,我们就可以任选库中的7300种期刊订阅。如输入“中国电化教育”。当新刊一到就能第一时间看到、读到该期刊的文章标题、作者、摘要、日期等信息,输入知网充值卡号后就可以浏览全文。如果选择“RSS关键词订阅”,我们就可以在“设定关键词”中输人关键词。RSS阅读器会自动把你最想得到的信息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并展现在你的面前,大大节省了查询的时问,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中国知识网RSS订送。其内容是限定在中国知识网内的,相对来说是属于较正式发表的文章,而百度网的搜索内容是基于Internet网的各网站,范围广,随意性强,更新及时。“看天下”RSS网络资讯浏览器的“我的订阅频道”中新建频道可以选择基于百度的关键词检索。对认为有价值的文章可以贴上标签转入管理频道,RSS浏览器不仅可以对RSS文章进行存储管理,还可以对从网上直接下载的文章和自己撰写的文章进行存储和管理。
(3)信息个性化订阅模式。除利用上述RSS阅读器聚合各网站RsS格式的信息外,还可以利用E—mail订阅网站信息,方法比较简单,在具有E—mail订阅信息的网站页面中,输入一些个人的信息(包括订阅人的E—mai1地址),确认后即可生效。E—mail订阅信息的特点,可以节省教师宝贵的时间。一旦订阅,便可享受便捷的服务,在浏览信件时就可以看到各网站发送给你的最新订阅信息。目前具有E—mail订阅信息的网站越来越多,如和讯财富速递、Cooe快讯、雅虎邮件订阅、百度新闻订阅等。当多个网站的订阅内容归集到一个邮箱中时,会出现阅读、分类储存和快速搜索的管理问题。在雅虎网站邮箱中提供了邮件文件夹管理和搜索邮件的功能.通过雅虎邮件订阅的信息可以与收件箱文件夹中的其它信件区别开来,而自动进入订阅箱文件夹,教师在阅读订阅时对有保留价值的信息可以在邮箱中新建文件夹并永久地、分门别类地进行保存。邮件搜索功能能方便教师在需要时尽快找到相应的邮件信息。自动删除功能将对订阅箱中超过3O天的已读邮件和超过7天的未读邮件进行网站自动的删除.免除教师手工删除的烦恼。由于E—mail已经成为现代人交往的工具之一,阅读邮件几乎是每个教师上网要做的一件事,在阅读邮件时顺便查看自己订阅的信息,可谓一举两得。
2个人数字图书馆模式
360doc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是一个供个人在网上保存、管理、自己资料的知识管理和协作平台。下面结合360doc个人图书馆的使用,探索高校教师如何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工作需求,在网上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信息环境,并以此为基地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广交朋友,活跃思想。
免费注册成为其会员后就能在360doc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图书馆。当我们在lntemet网上浏览或检索到有价值的信息需要保存时,选中所需保存的文字或图片,点击鼠标右键选择保存到360doc个人图书馆,它会直接进入到我们个人图书馆的主界面,在此既可以新设文件夹或存放在已有的文件夹中,也可以撰写读后感,输入标签,以便与人交流。这类似于复制、粘贴的功能,但其格式化和自动处理功能又优于简单的复制、粘贴功能,当选择刚才保存的目录时,会发现360doc应用了基于语义理解的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了文章摘要。自动在与内容相关的文章间建立了连接,并自动根据您的收藏兴趣为您推荐感兴趣的文章。这是把个人图书馆建立在桌面电脑中根本无法实现的功能。除了保存、管理、自己的资料之外,360doc个人图书馆还可以对保存的文章进行目录式的存储管理,并提供在目录间对文章进行移动、复制的功能;可以对文章进行人工编辑、删除;对每篇文章都可以设置阅读权限,对自己的秘密信息可以设置为“仅自己看”,对大众化的资料可以设置为“公众公开”,对于只想让熟人看的资料可以设置为“好友公开”。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为教研室内,或不同学校同一专业教师之间,或教师个人与社会大众问,及对某一问题感兴趣的人士之间,根据自身的特定需要。通过向朋友推荐文章和订阅他人新收藏的文章的方式,提供一个积累、分享、沟通交流的知识协作平台。
除了在360doc网站上免费创建个人图书馆外,因特网上还有诸多免费的能用来创建个人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的网站,如Nextljb(htlp://nextlib.1ifegoo.com/),CADAL(http://www.cada1.zju.edu.cn/Index.action/)等,虽然它们的界面和功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具有一般个人图书馆对知识进行保存、管理、共享的功能。
3知识图形化管理模式
Mindmanager是目前应用较多、功能较丰富的一种可视化思维导图软件,其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有助于教师有序地组织自己的思维、资源和项目进程。下面结合Mindmanager6.0的使用探索教师如何应用思维导图工具组织自己的思维.把自己头脑中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如何把电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网上搜索的知识方便地结合在一起;如何围绕项目进行知识管理。
(1)建图步骤。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点击“工具”菜单中的“开始脑力激荡”按钮,根据向导的步骤首先无需考虑顺序结构.让教师集中思想考虑对某门课程教学工作(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科研项目)的所有构想,并随意输入到工作区左边,随后在工作区右边输入自己定义的归类群组的名称,最后拖曳你的构想到群组名下就建立了一个体现教师思想的知识导图。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已有初步的构想,也可以直接通过“新建”菜单,创建一个新的导图。
(2)纲要内容在思维导图中主要显示的是围绕主题向四周发散的纲要性内容,可以有1级、2级等向下延伸,一般情况不超过5级。详细内容可以通过链接、附件、记事、主题注释等方式显示。导图背景和各图象可以使用颜色,通过插入图示、罔像和外形,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这与人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论文摘要: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被列为弱势科目。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书法教育的重要价值意义,并提出一些适合高职院校发展书法教育的策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它一方面要求注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这些专门人才需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校园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越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书法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历史演进中,其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颇受历代教育者的重视,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审美教育范畴。学习书法,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培育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康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和优势。
一、高职院校开展书法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高职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除了进行专业技能的升级外,更需要的是使大学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得到提高。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高职院校因办学特色的限制,书法教育却长期得不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书法发展受到时展大环境的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网络越来越成为国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代替了传统的书信,不要说毛笔,即使是硬笔书写工具,也逐渐被手机按键和电脑键盘以及通讯设备所取代。书法失去了广泛的实用价值,成为了纯艺术,也失去了得到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如今,作为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书法艺术,其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状况,实在不容乐观。
2.高职院校教育对书法学科定位的认识模糊
书法属于视觉艺术,表现出人们对平正与奇侧、统一与变化、整齐与错落等种种美学形态的认识,并展现书者的情感心绪与品格修养。而书法是否是独立的艺术门类,至今仍是艺术界、文化界、学术界极为关注并经常引起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和基础教育的学科设置中并未列出书法是单独的学科。再者,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由于书法学科定位不明确,所以对书法教育的态度往往也是可有可无,仅仅当做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陪衬而已。
3.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
职业院校在书法教育上缺少系统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没有设立明确的书法教育管理机构,协调统一书法教学工作;大多数书法教学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制和完整系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书法教学形式单一,缺少资金以及设施投入;高职院校书法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等。
4.高职院校生源人文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觉接受书法教育的意识
多数学生以前学习科目范围狭隘,接受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又存在差异,普遍缺乏书法知识。他们在一起接受、重视技能型教育后,艺术修养难以得到提高。
二、书法教育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实用价值
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人是十分重视书法教育的,除实用目的外,更重要的是把它当做提高修养品行的必修课程。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故以道德、事功、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高职院校实现书法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课,其实用价值更是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
1.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清代刘熙载《书概》说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其中,“书如其人”一直得到艺术家和艺术教育者的广泛认可。宋代朱文长在《续书断》中评价颜真卿的书品和人品时也深有感慨地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书法艺术是书写者心灵美和行为美的真实写照,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是陶冶情操的重要艺术形式,是唤起学生进取精神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施教者十分看重对受教者的品行教育,强调学书者要树立良好的品行修养。宋代姜夔《续书谱》在谈到如何得书法“风神”时云:“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将“人品高”放在得书法风神的八个要素之首,可见古人对人品的重视程度。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以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坚定。所以,艺术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书法艺术教育就是以形式和内容双重之美,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把品德修行寓于教育之中。
2.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
三国时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其意思是说,书法作品中的笔迹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是因为能体现出人的美好情感。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说:“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至”。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基本的美学。而形式美,是汉字书法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无论是哪一种书法形体,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无不构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因此,书法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
在书法教育中,学生通过临摹学习、创作作品和欣赏高水平作品的锻炼,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具备一定的艺术眼光、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这种经常性的良性循环,他们就逐步地对艺术或现实中的美与丑、雅与俗等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从而培养全心全意热爱美、鄙视丑的高尚品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雄浑之美、秀逸之美、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丰富的审美属性,是打开美丽殿堂大门的钥匙。它在引导学生欣赏创造艺术美的同时,也创造了具有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学生。
3.有助于对学生勤于思考、领悟能力的培养
书法艺术教育,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巧的过程,使学生眼、手、脑同时并用,进入积极的观察、分析、思考的状态。对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勤于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好处。
清代周星莲《临池管见》云:“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指出书法临摹要多悟、多思。同时他还指出:“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书法学习不仅要思考书法本身,也要思考“字外之字”,而创作主体个人情感的表达就更离不开思考了。领悟力是学生对书法形式的内在规律与本质的更深入的洞察和感悟,是在学习过程中的触类旁通和认知的提高。只有领悟才能将所学化为己用。领悟力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的能力,故书法学习中领悟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发现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可以领悟和谐本质,促使他们懂得如何发掘周围美的事物,懂得与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懂得团队精神,懂得关爱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进而以健全的心智投入到有序的学习生活当中,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此外,丰富多彩的书法文化活动不仅能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自身修养能力,而且更有助于校园文化的丰富发展。
三、对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开展书法教育的思考
要彻底解决高职院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实现书法教育和高职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书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造有利于书法教学的硬件设施
转变观念,加深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创造浓郁的氛围和条件,有计划、有目标地制定一系列教学措施,把书法教育纳入学校培养方案中。这要求高职院校不仅在制度和指导思想上确保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还要创造条件来满足书法教学的物质环境需要。比如成立书法教研室,加强书法教学的质量管理;将书法课单独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公共必修课;各院系设立若干小的书法练习、创作室、展厅等,让学生有练习、交流、创作、展示的空间。
2.建设一支书法艺术素养高、责任心强、具备良好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平台直接决定书法教学的水平和效果。鉴于目前专业书法教师短缺的情况,可以采用校际联合的办法。各高职院校书法师资力量各有所长,如果广泛联合,资源共享,则是做好书法教育切实有效的办法。高职院校之间可以尝试互派教师授课、互派学生选课等合作方式。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书法教学可采取新的形式,如采用自学、自评的教学模式。亦可采用讲解要领、自行创作、分析习作的教学方法。重视作业的批改与总结,耐心指导,使学生不觉得单调枯燥,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认为练字太枯燥乏味,原因是多数学生看不到自己书写水平的提高。经实践,定期举办展览是解决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通过展览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信心,也提高了兴趣。
参考文献:
[1]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李鸣晓
尊敬的杨桦老师、各位语文教育界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是宁国中学高中部语文老师李鸣晓,非常荣幸能代表此次阅读教学论坛高中组做主题汇报。下面,我将从现状、困惑、尝试、建议与规划五个方面反馈我们小组的讨论心得。
此次相聚在一起的高中语文老师,来自浙江及安徽的各地市,学校几乎涵盖各类型,从省示范至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民办学校等齐聚一堂。在交流后,我们普遍达成当下语文教学现状的共识:一是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巨大,语文的审美性、人文性在冲击高考分数的模板式教学下很难得到体现,语文教师心急如焚却无力回天。二是基于学科特点,语文学科在高考中很难拉开差距,各类学校中均有语文是“后妈生的”的感觉。有好事人为高中各学科排位:数学第一,理综文综第二,英语第三,语文最末。而在此情况下,学校的行政偏向性,班主任的重视程度都让语文学科走入不起眼的脚落,漠漠心伤。
我们全组老师讨论时无可奈何却又想力挽狂澜,是以在交流中形成诸多困惑点,特向杨老师及北大语文研究所提出:①从学校高考升学率角度考虑,如何在不影响整体成绩的情况下,让语文科目受到重视?②从日常教学角度思考,阅读欣赏与试卷训练所获成绩不成比例,高考能否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从评价机制上改变这种现状?③从教师成长角度考虑,如何练好语文教师内功,且能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得以彰显?④从学生发展角度思考,学生读书兴趣如何引导?如何让高中学生在短期时间内感受到实效?
此次为语文阅读教学论坛,单就阅读教学而言,我们小组又有以下困惑:①教材与配套读本如何协调处理?②阅读教学单独的评价体系怎么建立?③阅读教学实践的优秀范例又在哪儿?
我们的困惑太多,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困惑实在太多。其实,我们都曾努力尝试过。在小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浙江省的学校阅读课已开展多年,且已形成一定体系;安徽的合肥一六八中学等已将阅读课纳入高一范围。以我所在的宁国中学高中部为例,我们学校在09年分层教学后,14年借鉴江浙模式,开始将阅读课纳入高一及高三必修课程,并开设了二十五门选修课,其中包括《动漫·游戏与文学》《大师的爱情——民国那些神仙眷侣》等阅读欣赏型选修课程,初步尝试走班教学。我们努力的去做,正如小组中孙凯老师所说:“做该做的,做能做的,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才惶恐地向北大语文研究所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能不能从深度广度上加强对我们一线学校切实的指导,如开设教师及学生阅读的书目,给阅读以具体操作的指引;又如提供阅读评价表格,方便直观评价师生阅读效果;再如及时分享高考的前沿信息;还有更宏大遥远的念想,如高考语文考卷的调整以使阅读及阅读教学的作用真正得以显现。
我们一线语文老师知道,路还是要靠自己走出来,我们只是希望杨老师和北大语文研究所能成为这条路上的明灯,指引我们少走些弯路。
最后,向大家汇报一下高中组的初步规划:
我们拟定从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双方面入手,达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高度。教师角度,拟定依照北大语文研究所开出的书目,每月从中挑选一本教育教学名著精读,在QQ群中写下点滴感悟,一年后形成文集,力争出版;同时加强交流,不定期安排组员赴某校交流;此外,已先行的学校或个人随时在群中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学生角度,拟定用成果展示的方式将学生阅读效果呈现在组员面前,研讨改良,最后形成跨学校的学生文集。
1.1教学模式单一中学计算机理论知识内容比较广泛,但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安排有限,因此学生无法全面地学到充足的计算机知识。目前,尽管计算机课程普遍出现在大多数学校之中,但教学形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一直是计算机教学常用的模式之一,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与操作技巧方面受到限制,学生的思路只能按照教师讲解的套路进行延伸,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计算机逻辑思维与操作能力,从而降低了计算机整体教学质量。
1.2师资力量薄弱一般情况下,部分中学的计算机教师只是进行短期培训就开始上岗教学,不具备专业的计算机文化水平,无法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与计划。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一些计算机教师所拥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难以跟上时代的变化;另外,部分中学会聘请大专、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进行教学,虽然这些教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而且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处理,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来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教师。
2实施中学计算机教育改革策略
2.1改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思想观念。一些计算机教室不仅身兼教师一职,而且还要分管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相较于其它科目教师而言,工作量与待遇呈反比,从而使计算机教师对工作缺少热情与积极性。所以,计算机教师要提升自我的思想观念,了解素质教育与计算机教育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第二,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理解教育不只用于传递文化知识,而且是发展认知的必要方式。所以,中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育学习之中,从而发挥了其主体作用。
2.2课程结构的改革因为中学生学习任务量大,学习科目繁多,所以无法编排更多的计算机课程。针对有限的计算机课程学习,应该制定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来实施教学,教材的内容要能发挥出全面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内容,又可以对目前市场发展的最新状态有所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学校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计算机辅助材料或者成立学校的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2.3教学内容的改革教材应该选择与中学计算机素质教育相符合的理论内容。教材内容应该以实际为出发点,做到有重点、有规范、层次分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且,计算机教材也要随着计算机系统的更新进行升级调整,使计算机教材内容涵盖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4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中学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中,教师的品格素质是决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所以,中学教师要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自我提升来充实计算机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素质锻炼,吸取成功的教学案例来积累经验,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3结语
【关键词】学生主体;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知识本位)、培养能力(能力本位)和铸造人格(人格本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由此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展以“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能力本位、素质同步”为总体目标的课程及课程体系改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的达成就起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课程能力本位改革的具体方法是:教师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岗位能力标准,进而制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教学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这些措施不但充分考虑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积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适应性与职业能力的良好发展,还重视校企合作教学,让企业参与到课程标准制定中来,并将素质要求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对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如何达成上述目标的实施途径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结合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1.对学生主体目标的思考
本人认为对学生主体目标可以有以下两个理解:
1.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确保学生主体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基础。教学改革能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到整个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作为专业课程教师,我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认为,揭示课程涵盖的知识和所要训练的技能,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价值,让学生觉得贴近实际,真正学了练了有价值,这样才能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1.2从学生实际出发,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制定课程能力目标时,到企业调研、与专家交流,共同制定能力标准,体现岗位就业要求是总体方向。但是本人认为具体能力标准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1.3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目标的一些粗浅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本人作过一些尝试:
(1)传统教学讲理论联系实际,在职业教育中可以尝试实际联系理论。比如在汽车金融课程中有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模块,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直接先让每个学生去一家或几家汽车销售店,让他们自己先自己观察和体会业务的流程和业务员达成业务的技巧,回课堂后再讲授信贷的基本知识、信贷风险的控制、如何信用分析等等,学生往往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因为很明显他体会到课堂上所讲授的在实际中都用得上,学生愿学、想学,最终肯定能学好。实际联系理论,我认为能展示理论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本人也尝试过让学生作为某一章节的主讲教师。当然事先要教师认真把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考试环节.本人曾经在证券基础课程中实行期末考试卷学生自己命题的出题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课本,每个同学出一份期末考试卷.教师最终选择一份最能体现应知应会标准的试卷作为课程的期末考试卷。考试改革方案一出,学生复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认真出考试卷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己认真整理课程内容重点、复习课程知识和掌握课程应会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自己考自己,我觉得一定程度也能体现学生主体的目标,当然教师过程中必须把好关。
2.对就业导向目标的认识
就业导向本人认为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得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就业或者通过学校教育将来就业能具有比较优势。就业导向是一个方向.不能单纯理解成实现就业。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学生各自的家庭环境就业观念千差万别,通过短短三年.一定要实现学生就业零距离,甚至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要大面积地实现项目实训、毕业实践、就业一条龙的目标可能会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不可承受之重。特别是对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其本人和家庭对其的目标,我们也要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分析一下其最终的需求,先人为主地认为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唯一目标,可能并不符合每个学生的现实状况。所以我们将就业导向理解成一个方向更为合适,单纯理解成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未必正确。
3.能力本位、素质同步的改革成果的考核方式和本人的探索实践
3.1从能力本位在各国的实施来看,大致有三种能力观。
(1)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能力即操作技能,可分解可测量.表现为一系列相对孤立的行为,这些行为与完成一项项被细致地分解了的工作任务相联系,于是能力也就是任务。
(2)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将能力视为普遍适应的一般素质,认为一般素质对于有效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一般素质是掌握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因为像知识、分析与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等等一般素质,能普遍应用许多不同的工作情景或工作环境之中。
(3)整合的能力观。这种观点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境结合起来,认为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特定任务,能力是个体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操作性任务的基础:另一方面,认为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情境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总是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时才能表现出来。
考察上述三种能力观,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大多基于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考核作为操作性任务技能之基础的基本素质,无法考核个人与他人的合作,因而是不全面、不科学的考核能力方式。从能力考核的角度来讲,本人倾向于按整合的能力观来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考察学生课程学习效果。
3.2下面以本人汽车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来谈一下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能力考核方式的探索,课程考核具体流程如下:
(1)完成汽车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理论教学,学生达到能力本位课程应知应会的基本教学要求,完成课程基本实训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基本理解汽车消费信贷、汽车保险、汽车租赁和汽车置换基本汽车金融业务的基本概念、行业意义(满足客户的何种需求)、业务流程、赢利模式和控制手段、业务风险防范措施等内容。
(2)在熟悉汽车金融基本业务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市场客户需求调研、市场竞争环境、自身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主客条件分析。
(3)遵循“小而精”“贴近实际”的原则,学生确定具体开展的创业项目,明确项目的目标、经营模式、赢利手段、合作伙伴的选择。
优秀的钢琴作品蕴含着动人的情感,演奏者对作品的演绎过程就是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也会随着音乐内容发生变化,因而人体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当然钢琴演奏者的情感发生变化,必定会影响到呼吸的形态。在钢琴演奏的实践过程中,演奏者运用的呼吸节奏、情感表现与作品所诠释的内容一致时,听众所欣赏到的乐曲音响效果是趋于完美的,因此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演奏呼吸的调控,培养学生在演奏时的呼吸调整意识,尽量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更好地把作品情感与呼吸融为一体。在授课或者实践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情绪低落时,呼吸就会加深加快,直接影响演奏的效果;还有当演奏的音乐作品出现比较惊惧的乐段时,会让演奏者紧张,从而使得演奏呼吸中断,所以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就要注意呼吸经验的积累。比如在演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时,教师要不断地强调音乐作品中情绪、情感与呼吸状态的关系,甚至两个音的小连线的语气都必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莫扎特作品的细腻性。有时可以让学生在作品的谱面上做定性符号,固定其演奏的速度、力度等细节因素,使其更加灵活地对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情感多做出正确的处理。
二、钢琴演奏呼吸与乐句划分的关系
许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会有十分丰富的情感蕴含其中,当然所要表现的内容也并非单一,在交错复杂的情感交织中呈现出不同的内容,所以在演奏这些音乐作品时,要不断地深层次地分析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深层内涵,在挖掘音乐作品内涵的过程中提升演奏水平。在演奏作品前要做―系列的准备,我们要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对时代背景、创作特点、表现内容、思想意蕴进行全方位的把握,然后对谱面进行乐句、乐段的划分,根据音乐的特点及其情绪的变化进一步对演奏的呼吸作出调整,要准确地把握呼吸的缓促、强弱,通过正确的呼吸去带动演奏的情绪,在呼吸变化的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更加准确地反映音乐作品蕴含的深层内蕴。在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演奏大部分是以自然乐句为气口,或者在演奏中无意识地随意呼吸,这样就使得演奏的音乐作品缺乏生命力,当然也就不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奏呼吸的二度创作了,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呼吸方法的掌握,教会学生用心地进行演奏呼吸的二度创作,使得演奏的音乐作品与乐曲所体现的内容吻合。学生要用心体会,要让自己的演奏呼吸变化与音乐作品乐句的情绪相匹配,教师在学生的演奏过程中要强调乐句末、乐段结束和音乐进行中的呼吸。从学生演奏时的弹奏发音的方法、演奏时发出的声音到配合呼吸的形体动作等等,都要充分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情绪、情感,尽可能地做到演奏者的呼吸与听众的呼吸协调在一起,让呼吸的静态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钢琴演奏呼吸与演奏速度的关系
网络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从积极影响角度而言,网络激活学生热情,能够帮助其树立主体价值。网络时代开放平等成为主流思潮,主体的话语权不受其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借助网络丰富知识并改变思维方式。很多大学生借助于网络参与到公共事务,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此外,在网络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发展的速度,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便捷的交流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培养他们应用信息以及技术的意识,提高他们获取科学信息并加以传播的能力,最终拓宽了大学生信息来源以及渠道,丰富他们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网络时代通过不断地创新网络语言,可以在虚拟空间真实表达自身思想情感,并且通过富有创意并且新奇的网络语言,来体现大学生的鲜明创造性。大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自我意识通过网络得到表达,从而灵活使用课内外的知识,来体现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网络文化弱化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认同。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学生的思维以及交往方式,并且超越时空界限。网络上话语主体日益多元化,并且激活其欲望以及想象力。网络的工具化以及利益性导致其内在价值缺失,从而引发大学生的异化。在网络上,话语暴力层出不穷,话语权也被滥用,各种不良信息以及话语冲击主流价值观,从而导致大学生形成浮躁心态,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精神浮躁,尤其是那些价值判断力以及抗诱惑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人生方向迷失以及价值选择判断错误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大学生理想以及信念,导致主流价值的边缘化。
2高校思政课提高语言艺术性的措施
第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文学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不应当是一板一眼的,同样能够富有激情。例如在讲解哲学原理的主客体统一这一问题中,就能够引用坡琴诗来说明在演奏优美音乐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琴这一客体,同时需要人这一主体的动作,只有两者实现相辅相成,才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通过加入文学元素,同泛泛而谈比较而言,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思政课理论的意境以及学生想象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教学语言的文学色彩需要适可而止,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语言美学意味并营造教学氛围。
第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人情味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往往给学生以枯燥空泛以及说教的感觉,因此对于思政课的教师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走进学生心里而让学生高度认同并加以接受。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形象环节,思政课的教师要避免沦为僵化道德标本,其身上需要体现出人性的丰富内涵,兼具厚重的德性以及丰富的人性,这样的思政课教师才更加具有魅力以及说服力。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尽量将宏观东西微观化,并将空洞东西生活化,从而让思政课教学回归生活。最后是在教学语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格意识较为独立的大学生,因此教师在表述的过程当中需要提高教学语言的人情味色彩,要展现出平等包容的心态以及人性关怀态度。
第三,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时尚味色彩。网络时代社会思潮飞速发展,并且大学生思维高度活跃,这就决定高校思政课的理论素材以及教学语言都应当紧贴时代的脉搏。很多高校思政课的教师不关注目前社会当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语言、新词汇以及新语体,同时也很少主动去留意学生感兴趣的那些话题,上课的时候总是陈词滥调,从而同学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沟通障碍,这样一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姿态,在网络时代以及学生面前不能落伍,需要主动掌握了解目前网络以及社会当中流行的那些热门词汇以及新鲜语言表达的方式,同时有意识地并且灵巧地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使用。不过在提高思政课教学语言时尚色彩的过程当中需要避免哗众取宠,要不然可能让思政课变得低俗。
语言学就是一门把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同时,对于语言学来说,它所探索的范围并不是单一的。比如,语言的相关规律、语言所具有的社会功能、语言具有怎样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语言学还会对其它和语言相关的问题予以探索。相应地,对于英语语言学来说,它也是对英语进行研究的语言学。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这门课程予以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以及对语言予以研究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学对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基于语言学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
从当下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最为严重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教学实践与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此,本文作者从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相关方面予以了分析。
1.衔接理论与高校英语教学。一般来说,在教学中,衔接就是相关语篇分析的领域里面的一个基本概念。相应地,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学的衔接则是以语篇的连贯为基础,建立起一种关键的词汇以及语法手段。它会借助对应的方式来展现出来。比如,替代、连接、照应。与此同时,在英语教学中,衔接手段在这些方面随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比如,写作、翻译。相反,在听力方面的应用却很少。比如,在这些听力材料中,衔接手段的使用。例:M:I’dliketocashacheck,please.Ihaveanaccounthere.W:Fine。Justmakeitoutto“cash”.针对这段对话,问到的问题是这段对话发生的地点在哪里。在听这段听力材料的时候,需要把对话衔接在一起,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比如:“haveanaccount”和“cashacheck”。由此可以从中知道该段对话发生的地点是在银行。
2.输入理论与高校英语教学。在第二语言习得之中,输入理论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理论,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这主要是因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于那些刚习得的语言,能够使自己处于那种可以对语言信息的输入予以理解,并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反馈到学习环境中去。相应地,想要使这些可以理解的信息增强,就需要创造出多样而真实的语言材料以及现实的学习环境。面对这方面的要求,教学需要对学生予以文化方面的输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增强。除此之外,据相关研究表明,个人以及社会群体对目的语所持有的态度会对外语的习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英语的语言教材予以充分地把握与选择。以此,来使文化与语言都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展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更能融入到语言环境中,调动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对于语言环境创设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
3.隐喻理论和高校英语教学。在语言学习中,隐喻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作为一种认知手段以及思维方式,隐喻是人们使用那些简单而形象的经验来对那些复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重新构建的构成。从实质上说,它就是一个认知领域步入到其它的认知领域。相应地,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隐喻是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即听力教学、翻译、阅读理解方面。比如,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隐喻知识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探入埋下伏笔。
【关键词】高校延期分配制度高职院
1问题的提出
高校的教师,作为高校教育的承担者,既是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的灵魂工程师,又是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骨干力量,其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是劳动价值、知识价值与社会地位的体现。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对高校的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对高校薪酬设计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如何完善当期分配制度,对延期分配制度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高校分配方式仍然比较单一,即基本工资、课时费和岗位津贴,这些都属于当期分配。从绝大多数高校的情况来看,对人力资本要素参与分配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都不够,特别是对学术带头人来说,虽然当期工资数额得到提高,但是,风险补偿和长期激励不足。延期分配原则和计划的设计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在这方面,渝西学院早在十年前就推出了旨在建立终身员工补偿机制的校龄津贴制度,走在了时代前列。新疆财经大学结合校龄津贴制度,实施期权制津贴,这在探索建立延期分配制度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延期分配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如何设计出既能充分调动骨干教职工积极性发挥其带头作用,又能整合人力资源要素的延期分配方案?**高职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
**高职院的收入分配一直采用当期分配形式,整体收入水平在当地同类院校中尚属中等。但是,这几年中员工的流动率偏高一直是困扰学院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一些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水平教师的离职。关于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高流动率除了与**高职院升格不久,长期的中专管理模式与现行高校运行方式不相适应外,其主要原因是尚未在工作环境、组织文化、薪酬待遇、发展平台创造“高地”。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除对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外,还创造性地设计出提出延期分配制度,并对这项制度进行探索。**高职院的延期分配方案主要内容:
(1)延期分配的对象
延期分配作为当期分配的有益补充,延期分配是薪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激励措施,可以引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从而大大提升高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延期分配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学院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和学科带头人、中高层管理人员、协议需延期分配的人员。
(2)延期分配的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的延期分配应按岗位设置要求所规定的条件在本岗位工作满一年,且本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管理人员根据所聘岗位,职员六级及以上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人员享受延期分配;其他人员按学院相应的选拔标准聘任后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人员。
(3)延期分配的方案
①延期分配的基数统一按每月月初发放的岗位绩效工资的2倍为标准,比例按表1-1的分类标准执行。延期分配标准=基数×比例。
②享受延期分配的人员须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期限在学院服务一定的期限,延期分配享受的期限原则与聘用合同时间一致,延期分配的最短服务期限为五年,五年后开始兑现,合同不满离职的其账户被冻结,不能享受。
③延期分配根据本人年终考核的结果对计算比例进行调整,考核优秀的人员上调一档,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下调一档。其他人员考核优秀的上调5%,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下调5%。年度调整的应由单位承担的部分由单位一次补齐,个人无须交纳。
④延期分配的人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十五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5%,个人交纳比例不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二十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7%,个人交纳比例不变;凡在学院连续工作满二十五年及以上,其单位承担比例上调10%,个人交纳比例不变。
3**高职院实施延期分配的意义
**高职院虽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通过发放课时津贴、课题津贴的办法使教师的收人水平有所提高。但作为事业单位无论在收入待遇还是在事业发展上与有些行业相比吸引力不够。与人力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所决定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人才流动率偏高。对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的收人水平重视不够。延期分配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功能有:一是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延期分配制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具有递延支付性。即薪酬福利现在给到个人名下,但要在未来若干年后才能领取或享受;(2)具有可中止性。即一旦出现人才擅自离开,学校可以中止这种薪酬福利的兑付。由学校收回,以减少损失,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退出成本。
**高职院在设计延期收入分配方案时,充分考虑不同教师在年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差别下奖励的激励效果,建立多维交叉的激励体系。延期分配制度可将优秀人才与学院的中长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学院的持续发展。实施延期分配方案一年来,**高职院的人员流动率有明显下降,09年人员流动率仅为0.26%,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旦.延期分配:教师激励的新形式[J].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