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虾养殖范文

对虾养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虾养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虾养殖

第1篇:对虾养殖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用水

实验用水为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污水,水质见表 1。

1. 2 实验装置

1. 2. 1 曝气生物滤池

装置示意图如图 1 所示。为了便于观察滤柱内水流状态和微生物生长情况以及反冲洗时滤料的运动状态,选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柱作为试验滤柱。有机玻璃柱高 120 cm,直径 10 cm,内装陶粒填料高度 115 cm,进水箱容积100 L 的水槽,由恒流泵把水打入 BAF 底部或上部,在出水口进行采样。生物陶粒滤料购自江西省某公司,具体参数如表 2 所示。试验装置采用空气泵通过 8 cm 气盘石进行曝气,曝气部位位于柱子的中下部,目的是营造一段厌氧/缺氧区,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在硝化的同时能实现部分反硝化。另外厌氧部分有利于聚磷菌对污水中易于降解的有机基质的储备和对磷的释放。

1. 2. 2 启动方式

本生物滤池采用的是自然富集培菌挂膜法,即向 BAF 中贮满养殖污水闷曝 3 d,每天更换一次养殖污水,然后采用连续进水连续曝气的方式进行生物膜的培养,约 3 周后挂膜成功。

1. 3 分析项目与方法

试验阶段,水力停留时间( HRT) 为 4 h,气水体积比为3∶ 1,温度为25 ~30 ℃。每3 d 采样一次实验所分析的项目包括化学耗氧量( COD) 、氨氮( NH3- N) 、硝酸盐氮( NO-3- N) 、亚硝酸盐氮( NO-2- N) 、无机氮( DIN) 、活性磷酸盐( PO4-P) 等。COD 采用重铬酸钾法; NH3- N 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 NO-3- N 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NO-2- N 采用重氮 - 偶氮光度法; PO4- P 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DIN 为 NH3- N、 NO-3- N、NO-2- N 含量的总和。

2 结果与分析

2. 1 UBAF 和 DBAF 对 COD 的去除效果

UBAF 和 DBAF 的 COD 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见图 2。系统进水 COD 变化幅度为 7. 62 ~ 8. 20 mg/L,平均浓度为 7. 85 mg/L。开始 6 d 去除效果不好,这是因为在起始阶段系统尚未稳定。6 d 以后系统表现出稳定的 COD 去除效果,UBAF 出水 COD 浓度稳定在 4. 30 mg/L 左右,平均去除率约 45. 2%;DBAF 出水 COD 浓度稳定在 4. 94 mg / L 左右,平均去除率约37. 0%,有机物经过 UBAF 和 DBAF 系统均没有取得预期较高的去除效果,这可能与水产养殖污水中 COD 含量相对较低有关。COD 的去除主要靠异养菌的作用,生物陶粒表面的生物絮凝作用也可以有效地截留部分有机物。下向流的水流方向向下,已经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在运行时有可能随水流一起流出,再加上沟流或短流现象存在,从而影响对 COD 的去除效果,而上向流水流方向和曝气方向均为向上,可以有效地抑制该现象的产生。所以,从整体的运行效果来看,上向流的COD 去除率略高于下向流去除率。两者出水 COD均比较稳定,说明 BFA 处理养殖污水均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2. 2 UBAF 和 DBAF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强,在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快速降低氨氮浓度是非常关键的。UBAF和DBAF 的氨氮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见图 3。系统进水 NH3- N 变化幅度为 0. 62 ~ 0. 65 mg /L,平均浓度为 0. 63 mg / L,比较稳定。UBAF 出水NH3- N 浓度平均值为 0. 07 mg / L,平均去除率88. 9% ; DBAF 出水 NH3- N 浓度平均值为 0. 15mg / L,平均去除率 76. 1% ,UBFA 工艺对 NH3- N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 DBAF,说明即使在低进水NH3- N 负荷条件下,UBAF 组合工艺仍然可保证较高去除率。但是二者出水 NH3- N 的值均不是很稳定,变化幅度较大。在相同的进水水质条件下,UBAF 工艺对 NH3- N 的去除之所以优于 DBAF 工艺,是由于该工艺本身所特有的气水同向流特性,在滤料层中形成较好的均分和推流作用,拓展了滤床的作用空间,使曝气更加均匀,从而增加溶解氧的传递和对生物膜的穿透力,增加了活性生物膜的比例,相对 DBAF 而言更有利于处于生态竞争劣势的硝化菌繁殖。本系统较高的 NH3- N 去除率也得益于进水相对较低的有机物负荷,反应器内溶解氧较充分,能满足硝化菌和异氧菌的最大需要,两菌之间的竞争不明显。氨氮的去除主要依靠滤料上自养性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实现的,系统对氨氮的截留作用很小。

2. 3 UBAF 和 DBAF 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

UBAF 和 DBAF 的硝酸盐氮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见图 4。从图 4 可以看出,进水 NO-3- N 变化幅度为0. 54 ~ 0. 59 mg / L,平均浓度为0. 57 mg / L,比较稳定。UBAF 出水 NO-3- N 浓度稳定在 0. 23 mg / L 左右,平均去除率58. 5%; DBAF 出水 NO-3- N 浓度稳定在 0. 29 mg/L 左右,平均去除率 48. 7%。尽管 BFA 工艺对养殖污水 NO-3- N 的去除效果一般,但已经明显高于其他文献所报道的去除效果[8],推测系统在净化水产养殖污水的过程有着与其他污水净化完全不同的过程和机理,养殖污水中除了富含 N、P 营养素外,还存在着大量细菌、原生动物、浮游生物等微型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同化作用( 增殖为有机氮) 使得 NO-3- N 大量消耗,降低了出水中 NO-3- N 的含量。再加上反硝化细菌将NO-3- N 还原为 N2,使得 NO-3- N 增加的量小于NO-3- N 消耗的量,总体浓度下降,去除率为正值。UBAF 出水端溶解氧浓度较低,兼性反硝化菌利用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离子中的氧进行呼吸,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同时,反硝化菌体内某些酶系统组分在低溶解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过程,NO-3- N 去除率较高; 而 DBAF 出水端溶解氧偏高,反硝化菌利用水中的氧进行呼吸,在反硝化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的合成过程中氧成为电子受体,阻碍硝酸盐的还原[9],NO-3- N 去除率较低。

2. 4 UBAF 和 DBAF 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也是强烈的致癌物质,是水产养殖的重要致病根源,是衡量养殖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UBAF和 DBAF 的亚硝酸盐氮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见图5。系统 进 水 NO-2- N 变 化 幅 度 为 0. 23 ~0. 27 mg / L,平均浓度为 0. 24 mg / L, 比较稳定。UBAF 出 水 NO-2- N 浓 度 变 化 幅 度 为 0. 04 ~0. 06 mg / L, 平 均 去 除 率 78. 8% ; DBAF 出 水NO-3- N浓度为 0. 085 ~ 0. 104 mg / L,平均去除率61. 8% ,去除效果均中等。NO-2- N 没有 100% 去除说明生长缓慢、时代周期长的硝化细菌的积累还不够或工作效率低下,硝化过程受阻。开始 6 d 硝酸盐菌的生长速率和转化能力没有达到最佳,去除效果不佳。整个处理过程出水浓度变化较大,可能因为影响 NO-2- N 去除效果的因素较多( 比如溶解氧、温度、pH 值等)[10],特别是硝化细菌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造成NO-2- N 浓度改变。由于氨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在比增殖速率和氧饱和常数等方面的不同,使其在生物膜中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11],在生物膜体系中,异养菌和氨氧化细菌对氧的争夺能力都强于硝化细菌,故硝化细菌的代谢优势区域只能存在于亚硝酸盐浓度和溶解氧较高,而有机物和氨氮浓度较低的区域。试验没有出现文献[12 -13]报道的亚硝酸氮的积累现象,这可能与进水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低,溶解氧浓度较高等有关。

2. 5 UBAF 和 DBAF 对无机氮的去除效果

无机氮为 NH3- N、NO-3- N、NO-2- N 含量的总和,综合反映了系统对氮的处理效果。UBAF和 DBAF 的无机氮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见图 6。从图 6 可以看出,系统进水 DIN 平均浓度为1. 44 mg / L( 其中 NO-3- N 占 39. 6% 、NH3- N 占43. 8% 、NO-2- N 占 16. 6% ) ,UBAF 出水 DIN 平均浓度为 0. 36 mg/L( 其中 NO-3- N 占 65. 9% 、NH3- N 占 19. 8% 、NO-2- N 占 14. 3% ) ,平均去除 率 75. 3%; DBAF 出 水 DIN 平 均 浓 度 为0. 53 mg / L( 其中 NO-3- N 占 54. 3% 、NH3- N 占28. 5% 、 NO-2- N 占 17. 2% ) , 平 均 去 除 率63. 0% ,去除效果均中等。结果表明,出水 DIN中的主要组成为 NO-3- N,是影响 DIN 去除率的重要因素,DIN 较好的去除效果应归功于系统较好的反硝化作用和微生物同化作用。

2. 6 UBAF 和 DBAF 对活性磷酸盐的去除效果

UBAF 和 DBAF 的活性磷酸盐去除效果随时间变化见图 7。图 7 中,进出水水样的活性磷酸盐的浓度具有相似的变动趋势。进水水样中活性磷酸盐的浓度为0. 243 ~ 0. 285 mg / L,平均进水活性磷酸盐浓度为0. 263 mg / L; UBAF 出水活性磷酸盐浓度变化幅度为 0. 179 ~ 0. 212 mg/L,平 均 去 除 率 25. 1%;DBAF 出水活性磷酸盐浓度为 0. 152 ~ 0. 219 mg / L,平均去除率 28. 4%,总体来说去除效果均不太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进水中的有机磷经微生物氧化分解后转化为了磷酸盐,而 BAF 对磷酸盐去除率又不高造成的。关于生物除磷的机理,一般认为除磷是通过聚磷菌的生物聚磷作用或生物诱导的化学沉淀作用。在本系统中利用聚磷菌的聚磷作用除磷的可能性较小,而通过生物诱导的化学沉淀来实现磷的去除的可能性也不大,决定了这种利用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滤池的除磷效果很差。从图 7 可以看出,DBAF 的除磷效果要略微好于 UBAF,这与其他污染物的去除规律不同,可能因为 DBAF 水流向下,使陶粒的堆积更加致密,强化了截留作用; UBAF 中陶粒处于微悬浮状态,其间的空隙不易被生物膜填充,同时水流的冲刷也不断地将部分生物膜剥落,截留作用较弱。前 6 d 由于 DBAF 的堆积还不够致密,所以去除率小于UBAF。由于脱氮和除磷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繁殖,它们对聚磷菌的拮抗关系逐渐凸显,也抑制了聚磷菌的生长繁殖,在脱氮和除磷相结合的系统中对除磷是不利的。在 BAF系统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在脱氮过程中同步除磷效果较差,磷的最终去除是通过富含磷的剩余污泥的排放。有效的除磷方法是通过投加化学试剂( 如无机絮凝剂和石灰石) 使磷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除去。

2. 7 BAF 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可行性分析

国外学者 Losordo 等[14]提出循环水养殖所必须达到的一些主要的水质指标。其水质要求如下: 氨氮 0. 02 ~ 0. 5 mg/L,亚硝酸氮≤0. 2 mg/L,生化需氧量( BOD) ≤5 mg/L,硝酸氮≤1 000 mg/L,pH 6 ~ 9。GB3838 -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限值(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为: COD≤20mg / L; 氨氮≤1 mg / L; 总磷≤0. 2 mg / L; 硝酸氮≤10 mg/L。上向流式曝气生物滤池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防止气泡在滤层中的凝结,氧利用率高,持续在整个滤池高度上提供正压条件,可更好地避免沟流或短流,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 UBAF) 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以上要求,满足循环回用的要求。经改进后可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水处理。

第2篇:对虾养殖范文

8.科学投饵 选用优质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进行投喂,幼虾阶段(体长3.0~5.0厘米),饲料蛋白质含量37%~40%;养成虾阶段(体长6.0~12.0厘米),饲料蛋白质含量35%~37%。虾病暴发期间喂料时应添加中草药、对虾多维等。饲料沿池塘四周平台及以上浅水区均匀投撒,以1小时吃完为宜。适当饥饿,可以提高饲料效率和对虾自身的免疫力,可每周停料1次。阴雨闷热等不良天气适当减少或停止投喂,严防饲料过剩。

南美白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因此一天的投饵量应集中在日出和日落后,一般早晚投饵量占日投饵量的75%左右,中午占25%左右。虾苗个体小于3厘米,根据池内浮游生物量的多少控制投饵量,每天每10万尾虾苗投喂1千克左右专用饲料;虾体3~10厘米日投饵量为全池虾重量的6%~8%,分3次投喂,时间分别为7∶00、18∶00和23∶00;10厘米以上时,日投饵量为虾重量的4%~5%,分4次投喂,分别为7∶00、13∶00、19∶00和23∶00。

9.水质调控和底质改良 水质不仅影响对虾的健康,更关系到养虾的成败。水质调控手段包括:

(1)增氧设施调控。为了保证池水的溶解氧浓度,一般要求凌晨2∶00~6∶00必须开启充气泵,中午开启充气泵2~3小时,阴雨天和闷热天增加开启充气泵的时间和次数或者全天开启,大雾天气后半夜要开启充气泵。

(2)微生物制剂调控。光合细菌可以有效吸收利用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降解有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有效降解排泄物、残饵、有机碎屑等大分子有机物。因此在养殖期间可经常性的泼洒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E米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

(3)化学药物调控。大棚养殖后期由于残饵和排泄物增多,绿藻和硅藻数量急剧增加,水体颜色会逐渐变深,应采取适量换水或施用生石灰控制微藻;水体中氨氮过高可以使用卓越降解灵和灵活100,降低水中氨氮水平;亚硝酸盐过高时,可使用卓越降解灵和亚硝快克;加氧化剂如卓越氧吧或卓越纳米氧等,可将硫化氢氧化成硫酸盐而去除。池水pH值低于7.5时,使用生石灰处理,按每立方米8~10克量,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连用3天,尽量减少对虾应激反应;pH值高于9.0时,先更换20~30厘米的池水,然后用卓越净水王处理或泼洒红糖(667平方米1千克),连用3天,随后使用卓越活菌王稳定pH值。

10.病害预防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主要集中发生在3个时期,第一个集中暴发期发生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的梅雨季节,虾体个体在6.0~8.0厘米之间,如不重视投饵的数量和质量,极易导致虾体营养不良、体质较差、引发病害。第二个集中暴发期发生在7月中下旬的阴雨多发期,虾体规格8.0~10.0厘米,此时连续阴雨,气压变化幅度较大,日平均水温达到23~26℃,正是南美白对虾虾病频繁暴发时期。第三个集中暴发期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上旬的台风多发季节,此时虾池内水质老化,残饵和排泄物增多,底质严重恶化,病原菌数量大大增加,极易引起发病死亡现象,应及时排污。

第3篇:对虾养殖范文

1.1池塘进水

清整后的池塘,在3月底注入15‰~30‰的海水,进水时在进水口使用60目锥形网进行过滤,防止进入野杂鱼等敌害生物。

1.2施肥

池塘进水后即开始施肥,培养单细胞藻类,施肥以肥效大且持久的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中以鸡粪最好,一般施鸡粪1500~3000kg/hm2。

2轮虫养殖管理

2.1轮虫引种

施肥10d以后,当池塘水色呈浅绿或浅茶褐色时,表明池塘内单细胞藻类繁殖起来,这时要及时引入轮虫种源,一般池塘放入活轮虫3.75kg/hm2左右即可。

2.2日常管理

引种10d后轮虫即可快速繁殖,当日出前后发现轮虫起浮,水面呈现红色时,可以开始适量收获。为防止轮虫群体突然消亡,应每隔5~7d施肥一次,施尿素15~30kg/hm2。另外,桡足类和枝角类是轮虫的天然敌害,如果池塘内发现桡足类和枝角类开始繁殖,可以按0.3~0.5mg/L的浓度施用90%的晶体敌百虫进行杀灭。

3虾苗放养

3.1虾苗选择

一是选择优质健康的南美白对虾虾苗,要求体长1cm以上,体表干净透明,肝区颜色深,胃肠饱满,溯水性强,反应敏捷。二是虾苗池盐度与养殖池盐度相差不超过5个千分点。

3.2放养时间

轮虫收获到6月中旬结束,最晚在6月底前要将南美白对虾苗放养到池塘内。

3.3放养密度

轮虫与南美白对虾综合养殖的池塘面积大,一般没有增氧设施,养殖轮虫经常施肥,池塘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高,不适宜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因此,南美白对虾放养密度要控制在7.5万~15万尾/hm2。

4对虾养殖管理

由于养殖池塘水质肥,轮虫等自然饵料生物丰富,虾苗放养密度低等原因,对虾养殖不用人工投喂饵料,养殖管理的重点是高温期防止对虾缺氧浮头。主要方法是经常巡塘,一旦发现对虾浮头,立即投入增氧药品。

5效益情况

第4篇:对虾养殖范文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高产

 

 

南美白对虾自1999年池塘淡水养殖获得成功以来,养殖效益明显,且南美白对虾壳薄肉嫩、出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现将其淡水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选址 

 

选水源好、无污染的区域,即淡水资源丰富,河道水流能经常供给,至少在5~10月份能充足提供;工厂较少,河道水质好,无环境污染,且进排水顺畅。 

 

2池塘面积和设置 

 

池塘面积0.53hm2左右,既便于管理,又节省成本。面积过小,塘埂多,挖塘费用增加;面积过大,养殖管理不便,不易做到准确投喂饲料和准确观察到虾的吃食情况,喂料过多会造成浪费,过少则使虾的食料不足。池塘深3m以上,水深2.5m左右。设置单独的进排水系统,既可防病,又可调控水质。配备增氧设置,一般0.53hm2池塘设置增氧泵3只,每只15KW。 

 

3放养前准备 

 

3.1池塘清整 

对老塘和鱼塘改造的虾塘,要进行排水清淤,保证池塘淤泥不超过10cm;池塘最好曝晒1周以上,要防止池底积水,但池泥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2药物消毒 

放苗前20d左右,放池水不高于20cm,对池塘进行药物消毒,以杀灭病菌和野食鱼类。消毒药物可用生石灰1 800 kg/hm2,或漂白粉(25%~32%有效氯)150kg/hm2,或菜籽饼300kg/hm2,2种类型消毒药物不能同时使用,且必须间隔一段时间。 

3.3进水肥水 

放苗前8d左右可进水,进水时在进水口用70~80目筛网过滤,预防野食鱼类及其卵进入,进水到50cm左右时进行肥水,一般用肥水王7.5kg/hm2、复合肥75kg/hm2,偏酸性的池塘用熟化干燥的鸡粪效果较好,用量750kg/hm2左右,使水色呈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在35cm左右。肥水后划塘面1/20用塑料布围起来,配制成盐度2‰的水等待放苗。肥水放苗后看水肥情况,池塘逐步加水,每次10~20cm。 

4放养密度及规格 

 

放养密度控制在75~105万尾/hm2。虾苗过少,浪费虾塘资源;虾苗过多,存量绝对值上升,水质很难控制。大量投喂饲料会导致水质破坏,大量换水致使水质很难稳定,容易发病。投放上述密度,产量可达4 500~6 000kg/hm2。虾苗规格在体长1cm左右较好。虾苗体质检验:取准备购虾苗的池水,将毛巾浸湿,拧干后摊开,放入10只左右虾苗,合上毛巾,10min后放回池水,若虾苗成活率在90%以上,说明虾苗体健质好,可购苗放养。 

 

5日常管理 

 

5.1水质管理 

在虾体长5cm前以水育肥为主,如水质清澈,要投喂有机肥、无机肥或生物制剂,努力使其水肥。虾体长5cm后,要掌握水质透明度,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通过换水,适当投放沸石粉控制水质,使水质清爽。每15d要泼洒1次石灰水,使水质呈微碱性,利于虾蜕壳补充钙。至于定期消毒,以掌握控制水体稳定为目标,尽量少消毒。 

5.2投料 

当虾体长2cm后开始投喂饲料,以每天每万尾50g为开始基点,饲料投放量以观察网内吃食为准,把1%饲料放在观察网内,尽量做到准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投放饲料量。 

5.3巡查 

在中后期必须做到勤巡查,观察虾塘是否缺氧,是否有单独游虾,如有游虾说明虾已发病,必须及时治疗。同时还要防止野食鱼类和有害动物的侵扰。 

 

6病害防治 

 

主要以调控好水质来预防虾病发生,尽量控制水质稳定。如发生疾病,应掌握2个原则:一是发现细菌性疾病,可通过消毒、投喂药饵来控制;二是发现病毒性疾病,必须及时早治,如已到后期,还是早捕为好,以免遭受大的损失。

6.1细菌性疾病 

6.1.1红腿病。附肢变红色,特别是游泳足最明显,头胸甲地区呈淡黄色。防治方法:用大蒜素按饲料量的1‰~2‰,加入少量清水搅匀,拌入饲料,待药液吸收后即可投喂,连喂 5d能收效,以后按15d为1个周期投喂。同时泼洒含氯消毒剂杀灭虾体及水体中病菌,并用漂白粉1~2g/m3杀菌。 

6.1.2烂眼病。病虾一般伏于水草或池边水底,有时浮于水面旋转翻滚。初期眼球肿胀,逐渐由黑变褐,以后溃烂,严重者整个眼球烂掉,只剩眼柄。防治方法:经常采用光合细菌、益生素等改良水体,保持良好水质;疾病发生后,全池泼洒溴氯海因2次,每次用量0.3g/m3,同时内服氧氟沙星,添加 

量为0.1%,连续投喂3~4d。 

6.1.3烂鳃病。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向基部溃烂,溃烂坏死部分发生皱缩、脱落。防治方法参照红腿病。 

第5篇:对虾养殖范文

(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锦州 121007)

摘要:以中国对虾为养殖对象,通过在其养殖环境中施加不同浓度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底质的检测和分析,探讨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池塘底质改良作用。试验选用了4个池塘,经60 d的养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各处理池塘底质中有机质和总碳含量低于对照组,高浓度的微生态制剂组施加量有更好的效果。通过检测底质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降低池塘底质中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关键词 :中国对虾;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异养菌

《河北渔业》2015年第6期(总第258期)研究与探讨

作者简介:王亚维(1960.1.30-),男,高级工程师。13384168967@163.com

池塘养殖是我国水生动物养殖的主要方式,养殖池塘底质好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和成活。因此,做好池塘底质改良,保持池塘系统的生态平衡在池塘养殖中极其重要。

本文通过在池塘养殖环境中施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进行池塘底质改良试验,探讨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池塘底质改良效果,为健康养殖提供经验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养殖苗种是育苗场自产虾苗。复合微生态制剂产品来自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杆菌。

1.2试验方案

本试验于2012年7月15日至9月5日在锦州市海水苗种繁育中心四个对虾养殖池中进行, D1为不施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对照池塘,W2、W3、W4为施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池塘;在W2、W3 、W4池塘投撒不同浓度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使各池塘水体内菌量依次为10×103、100×103、1 000×103 CFU/mL。试验期间每7 d施加一次,共投撒了9次。

1.3试验方法:理化指标的测定

每10 d采集池塘底质表层(0~5 cm)样品,采泥器为柱状有机玻璃采泥器,采集的样品迅速带回实验室分装到袋中,于-80 ℃冰箱保存待测定。

运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底质总有机碳(TOC),以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

1.4底质异养细菌及弧菌计数

运用平板涂布法测定样品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沉积物样品带回实验室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培养,取 0.1 mL 菌悬液分别涂布于 2216E 培养基和TCBS培养基上,28 ℃下恒温培养 48 h,对长出 30~300 之间单菌落的平板计数,用CUF 即计数菌落形成单位数。

2实验结果

2.1微生态制剂对中国对虾养殖池塘底质改良效果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底质总碳的含量明显增加,对照组的总碳累积,增加幅度较大,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从图2可以看出,养殖池底泥中有机物含量总体上呈现为对照高于试验组,最低值出现在9月份W4组, 养殖池底泥中有机物 2.024%。对照组底泥的有机物含量变化趋势比较平稳,上下波动不大;试验组随着投撒微生态制剂浓度增高有机质含量降低。

2.2微生态制剂对中国对虾养殖池塘底质异养细菌及弧菌数量影响

图3和图4结果显示, 在养殖的过程中,池塘底质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波动性均较大,各个试验组中池塘底质中细菌数量的变动趋势相似,总体上细菌数量是前期开始逐渐升高,8月15日达最高值,到养殖末期又减少,期间略有波动。

3讨论

养殖池塘底质好坏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池塘养殖中利用微生态制剂控制池塘内稳定的生物菌群,避免有机物在养殖池的沉积,维持池塘底质良好生态环境[1]为水产养植生物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

已有学者研究了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鱼池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3 cm厚的污泥几乎全被分解[2] (李卓佳等,1999),这与本试验的结果一致。试验中发现,养殖池底泥中有机物含量总体上呈现为对照组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底泥的有机物含量变化趋势比较平稳,上下波动不大;试验组随着投撒微生态制剂浓度增高有机质含量降低,这说明高浓度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能降解池塘底质的有机物。

郭平和许美美(1994)研究证明在对虾养殖环境中大量增加的异养菌中,大部分是有害菌。在养殖过程中,饵料的投入及生物体的生长代谢产生的残饵和粪便在养殖系统内逐渐积累,引起养殖系统内有机物浓度和营养盐不断增加。而养殖环境中营养盐和有机物正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关键条件,因此在养殖周期中细菌数量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3]。本试验表明了异养菌前期数量增长稍微显缓慢,后期随着有机质的积累出现了跳跃式的增长,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降低水中及底泥中异养菌和弧菌的数量,有益菌迅速繁殖,成为优势种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池塘底质。

参考文献:

[1]

吴小兰,李巍,马小能.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健康养殖中的应用[J].水产科技情报, 2006(3):36-39

[2] 李卓佳,张庆,陈康德.有益微生物改善养殖生态研究I.复合微生物分解有机底泥及对鱼类的促生长效应[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8,18(1):5-8

第6篇:对虾养殖范文

(1.锦州市大笔架山特别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锦州 121007;2. 锦州市海水苗种繁育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7)

摘要:通过池塘的选择和维修消毒,采取加强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投放健康苗种、降低苗种密度等措施,采取无公害立体粗放养殖模式,取得良好效益。

关键词 :无公害立体养殖;池塘改造;健康苗种

对虾、海蜇、杂色蛤立体养殖节约水体空间,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90年代对虾疾病的爆发对养殖户经济利益造成了很大影响。“黄海2号”对虾是黄海研究所选育的具有抗病毒特性的中国对虾新品种,在海水养殖中备受青睐。笔者在锦州大有六支路养殖基地经过几年的试验,采用多品种立体混养方式,加强病害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1养殖池塘的选择与条件

1.1池塘位置

池塘选择在风浪小,潮流畅通,海水交换好,容易排灌的地区,且不受雨水及工厂排污影响,泥沙底质无渗漏。

1.2池塘规格

选择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约13.3 hm2的4口池塘,每口池塘大约3.3 hm2左右。

1.3蓄水池

作用是存储养殖用水,经沉淀、净化、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及病原体,改善水质,后再进入养殖池中,蓄水池为总养殖水体的四分之一。蓄水池可适当繁殖水草、挺水植物。

2池塘处理

2.1池塘修整

池塘处理修整是养殖的一个技术关键,对苗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体制强弱都有很大关系,池塘秋季收获完成后把水排掉,用高压水枪尽量冲洗,去除池内沉积物和淤泥,排出池外封闭闸门,翻松池底进行风吹日晒,进水前一个月维修堤坝,堵塞塘堤上的漏洞,查看闸门是否完好。

2.2池塘消毒

修整后的池塘还要进行消毒处理,消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晴天上午无风,用生石灰消毒,用1 500~2 250 kg/hm2,可干撒,也可化浆全池泼洒,凡是有水位的地方都要泼洒,并且要泼均匀,休药期为7~10 d。

2.3设置屏障

可在池塘四周水深30 cm以下设置围网(彩条布或10目筛网),高出水面30 cm,防止海蜇浅滩,闸门口用60目筛绢网围一个半圆6~8 m长,高度超出养殖用水面50 cm,防止苗种在换水时逃跑。

3养殖用水

待药性消失后进水,为防止敌害生物入池,须用60目筛绢网做成锥形大网袋滤水。水源应不含有害元素,盐度为20%~30%,pH为7.6~8?5,溶解氧5 mg/L以上,水深1.2~1.5 m。养殖池在放苗后的过程中不再进行大量交换水体,养殖前期不换水。为保持水位只添加水不排水,力求使用水质改良剂,有益微生物和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换水时用蓄水池水,少量换水每天换水量不超过15%。

在池塘中移植桡足类,藻钩虾,轮虫、卤虫等生物饵料可提高苗种的成活率,还可降低费用,保持透明度为30~40 cm,水色呈黄绿色,黄褐色。

4苗种的放养

4.1虾苗

选择好的虾苗(黄海2号)

防止带病原,经检疫合格的虾苗,肉眼观察虾苗群体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完整,无损伤与畸形,胃肠充满食物,活力强,体表无寄生物,体长大于1.0~1.2 cm。4月底-5月初可放养虾苗60 000尾/hm2。

4.2海蜇

选择伞径4~5 cm海蜇,生存能力强,要求苗大小一致,无损伤,无畸形,环肌收缩力强,伞径内无气泡的,颜色以白、红色均可。5月上旬水温17 ℃以上可放苗600~750只/hm2。

4.3杂色蛤

要求大小均匀、活力强、无损伤、无错壳、无臭味的苗种,规格为400粒/ kg,在4月底放养750 kg/hm2。

5日常管理

5.1投饵

先期一个月不投喂饵料,辽西地区盛产蓝蛤,以投喂鲜活蓝为主,轮虫、卤虫等为辅,切记投放前饵料应冲洗干净或消毒再喂。尽量少用配合饵料,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增加苗种的免疫功能。

5.2摄食情况

掌握苗种摄食特点,准确合理的投饵是提高养殖产量的关键。每天投2次,早7:00-8:00,晚17:00-18:00点投喂,观察苗种摄食情况调节投喂量,投喂后很快被吃光,就应增加投喂量,反之,如果在下次投喂之前,池内仍有残余料,就应减少投喂量。

5.3巡池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密切注意,观察对虾是否有患病和状态不好的:海蜇粘在围网不动的,杂色蛤有无错壳或死亡的。环境突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检查闸门是否漏水,堤坝是否有漏洞,围网是否有破损;观察水色是否正常等,做到及时处理。

6收货

5月放的海蜇苗经过50 d左右的生长,已达到5 kg/只,用拉网法捕获出售,成活率在80%以上,养殖过程中放二茬苗,平均产量在1 500 kg/hm2。

9月末可以收获对虾,用拉网法捕获,一般2~3次大部分虾可以收获,后期排水法收获,平均产量1 500 kg/hm2。

杂色蛤排完池水后用人工挖去法收获,平均产量7 500 kg/hm2。

平均产值达到13.5万~15万元/hm2,可获利7.5万~9万元/hm2。

7总结

“养殖必先养水,养水则先养土”。池塘养殖关键技术是:养殖池保持不低于1.5 m,控制好水质,投放健康的苗种,降低投苗密度,以粗养养殖模式,做好定期投放底质改良剂,以改良底质为中心的水管理,繁殖天然饵料,少用配合饲料,取消单一养殖模式,利用水体空间无公害养殖。

第7篇:对虾养殖范文

关键词:福州长乐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高产稳产;探讨

中图分类号:S96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51-2

0 引言

对虾是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我国主要养殖对虾品种有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俗称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4种,目前福州长乐地区主要养殖对象为南美白对虾。白对虾是世界上3大经济虾类之一,原产于南美洲,是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它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低,环境适应能力快以及抗病能力强等优点,该虾肉质鲜美,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

1 白对虾简介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俗称:又称白肢虾、白对虾(white shrimp),以前翻译为万氏对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成体最长可达23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

1.1 对虾生物学特性

1.1.1 分类地位及分布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

1.1.2 食性及生活环境 在自然界是偏向肉食性的杂食性,以小型甲壳类或桡足类生物为主食,人工养殖条件下,对水环境的要求为:(1)水温要求:适温为25℃~32℃。(2)盐度要求:其盐度适应范围为5‰~45‰,最适盐度范围为10‰~30‰。(3)pH值:在自然界对虾对pH值的适应范围为7.3~8.6,最适pH为8.0±0.34溶氧:可忍耐的最低溶氧值为1.2mg/L。但在养殖过程中要求水体溶氧值大于4.0mg/L,不得少于2.0mg/L;(4)水色:水色以油绿色或红棕色为佳。

1.1.3 生长和繁殖 虾的生长速度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蜕壳频率,即每次蜕壳的间隔时间;二是成长增殖率,即每次蜕完壳后到下次蜕壳前所能增加的体重。环境因子、营养状况及体质等都会影响其生长。

1.2 白对虾的价值

1.2.1 白对虾的营养价值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每100克对虾所含营养素丰富。

1.2.2 白对虾的经济价值 可以简单的说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

2 白对虾的养殖模式

2.1 高位池精养模式

2.1.1 高位池模式 高位池主要是指在海边养虾的池塘地势高于海平面,与低位池相对而言,一般要求随时可以排干虾池水。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又称提水式精养模式,是在海水线以上的沙滩建造养殖池开展对虾养殖,较传统的滩涂围垦挖池养殖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将养殖池建在海岸线以上的沙滩上,不论、低潮都能把池内水体排干,高位池的养殖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人们称高位养殖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养殖模式。

2.1.2 福州长乐地区高位池 高位池约占对虾总养殖面积的50%左右,大多靠近海边,养殖用水为过滤海水和地下水,一般打井取水至少10米深,地下水也有一定的盐度,养殖场规模以10~40亩居多,虾池一般200~600平米大小,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底挖成锅底形,有控制阀门便于排污,水深保持80~120cm,在角落配备2~4台水车式增氧机,中央有时添加纳米增氧棒,能大幅度地提高养殖密度,亩放养密度达到20~30万尾,多为直接放养,也有中间培育,也有一放多捕的情况。

2.2 地膜池半精养模式

2.2.1 地膜池 在对虾养殖池中铺设地膜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清理。众所周知,一般对虾养殖池经过多年养殖后,其底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虾池老化,而这正是一个引发对虾病害的潜在诱因。在养殖池底铺设地膜,加之配套中央排污系统,一方面,既有利于养殖过程中及时排出沉降于池底的污物;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对虾收成后对养殖池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一般用高压水枪就可轻易将粘附于池底的污物清除,再加上一定时间的曝晒及带水消毒即可把养殖池清理干净,及时进行下一茬的对虾养殖。因此,地膜式养殖对延长对虾养殖池塘的使用寿命,实施有效的对虾养殖的底质、水质管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由于铺设的地膜一般为黑色,养殖的环境水色较深而虾体色较深,煮熟后更加鲜红美观,因此铺地膜池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深受加工厂欢迎而售价高。

2.2.2 福州长乐地区地膜池 本地地膜池数量不是很多,约占5%~10%左右,一般1~2亩一口,有的是水泥池改造而成,有的是土塘改造而成。汇聚了水泥高位池条件易控的优点和土塘廉价的优点,在对虾难养的情况下,个人认为未来几年本地地膜池数量和面积会有所增加。

2.3 土塘混养模式

2.3.1 虾鱼混养 2011年马尾区推广无公害生态健康养虾模式7000多亩,并在养殖中推广鱼虾混养和“有益微生物在池塘养殖中应用”技术,有效解决了水产养殖中水环境的恶化、底质老化、病害多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对虾成活率和产量,实现对虾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许多养殖户亩产净效益超过1万元。虾鱼混养维持水体中生态平衡,草鱼和胡子鲶可以摄食病虾弱虾,极大减少和避免虾病发生,虽不是高产,但稳产。由于鱼的活动,增加了水质活力,改善了水环境条件,改变了浮游植物种群组成,创造了对虾生长的最适环境条件;鱼对病虾有攻击力,减少了病原体的快速繁殖和传播,控制了病原体数量的增加,使健康虾受到了后天免疫,增加了虾的抗病能力。

2.3.2 虾贝混养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根据对虾与贝类不同生活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形成共生关系。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用虾池进行对虾与花蛤混养是投资风险小、产量高、经济效益。福州地区可能有一定收效。

2.3.3 其他混养 其他混养如虾鱼贝同时混养或者其他猪虾混养等,原理同上,都是加快池塘中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速率,并提高转化效率。

3 讨论

苗种。俗话说:苗好好一半。由于养殖需要的大部分亲虾需由东南亚或南美洲进口,从而带进一些新的疾病和病原。另外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万一暴发疾病则很难控制。

技术支持。在养殖户那里由于精力有限,不能按时测量水质变化情况,或者不能及时注意一些细微的变化,因此需要种苗、饲料、药品等供应商为养殖户做好售后服务,技术推广部门加强日常技术指导。

铺膜技术。因为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活动较夜晚弱,摄食也会相对弱一些,高位池养殖之所以晚上不投喂是因为晚上没有阳光,池塘缺少氧气,晚间投喂的话虾采食之后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残饵和粪便也要消耗部分氧气,浮游植物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容易造成缺氧浮头。结合这个习性,可以考虑在塑料大棚的外部或是内部安装一层可放可收的黑色膜,在白天投喂饵料之后放下黑色薄膜半个小时,促进对虾摄食,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成本。

增氧条件。有研究表明池塘溶解氧主要来自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而增氧机作用只占不到10%,纳米管水下增氧效果还可以,可以考虑多增加水下增氧设备。这方面可以向漳浦养殖户学习,他们有上中下3层增氧设备,而且有的养殖户每天喂4次料换4次水,亩产量达万斤,值得学习。

新的养殖模式。主要是集合土塘养殖低廉的建造成本和养殖过程的低污染;外加结合高位池养殖的高技术、设备、养殖理念以及高密度等方面的优势,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养殖效益;新的养殖模式必须要从场地的选择、建设到养成的日常管理都要重新设计和规划,从而形成新的一种养殖模式。

在当前普通的养殖模式下,白对虾养殖技术上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条件越来越差,2012年在行业内被称为最艰难的一年,传统的养虾模式已经不足以符合社会科学养殖的要求。对虾混养中包括的一种养殖模式很值得关注——鱼虾混养。这种通过清除病虾同时又可以提供鱼的辅助产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取代以往大量使用生物化学药品的传统控制病害的方法,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高效生态健康养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淑清.浅谈南美白对虾北方淡水养殖高产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2] 杨福武.南美白对虾淡水高产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09).

[3] 张洪贵等.南美白对虾模式化高产养殖技术研究[J].水利渔业,2005(05).

[4] 池塘精养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规模化养殖实验报告[J].齐鲁渔业,2003(12).

[5] 赵玉庸.南美白对虾大棚水泥池循环水高产养殖实验[J].北京水产,2004(01).

[6] 谭凡民.南美白对虾混养高产养殖技术[J].北京农业.

第8篇:对虾养殖范文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胖友”提到身材问题感叹到:“没办法呀,我是喝凉水都长肉”。注意观察不难发现,有些人长长的白白胖胖,看起来却不壮实,身上的肉不但又多又软,还缺乏弹性。究其原因,是由于阳虚体质的人缺乏阳气,阳气不足会致身体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减退,使身体产生的废弃物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肥胖。因此,阳虚体质的人如何想减肥,应先温补脾肾、化湿通阳,补足了阳气,这样减肥才能迅速见效。

想要补阳气,饮食上就要多吃补阳的食物,如人参、核桃、姜、肉桂、花生、羊肉、鸡肉等,少吃金银花、苦茶等清热食品。如果想运动与饮食相结合,那么首选做些“慢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舞蹈等。

医者调理小食方

珍珠烧萝卜

准备材料:水溶珍珠粉10克,白萝卜、胡萝卜各200克,姜5 克,料酒、葱各适量,盐4克,味精2克,植物油35毫升。

制作方法:白萝卜、胡萝卜去皮,洗净,切3厘米长的块;姜切片;葱 切段。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下人胡萝卜、白萝卜、水溶珍珠粉、料酒、水适量,烧煮熟,加入盐、味精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珍珠粉具有清心安神,清肝明目之功效,白萝卜具有行气导滞,消食化积之功效,胡萝卜可健脾和胃,本方可理气解郁,和胃安神。

手脚冰凉

阳虚体质者因其具有畏寒的特点,也被称怕冷派。

主要表现为人遇寒冷则感觉身体发凉,但多穿衣或在室内则不感觉冷,平素较正常人怕冷者即畏寒。有些人冬天气候寒冷时穿的比常人多,夏天天气炎热却对空调敬而远之。典型症状为手脚冰凉、腰酸痛、腿怕风、胃容易受寒。在饮食上,也是喜欢吃热食,喝热水,不烫的食物会很本能的拒绝。

上述表现,总的原因都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不耐寒、不耐外邪。甚至有的病人因为怕冷,整日躲在家里而不敢出门。

我们讲到过中医认为气是身体一切之本,而“气”是由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后天的呼吸之气、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是与生俱来,受之父母,我们想改变畏冷的情况,就要从饮食中入手,增加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而呼吸之气是来自于天地之间的自然界清气。临床诊断过程中,曾有患者长期吃素,而导致阳虚偏颇体质加重的情况。

因此,对于阳虚体质者的畏寒表现,我们可以采用饮食调理的方式加以改善。

医者调理小食方

咖喱牛肉

准备材料:牛肉250克,胡萝卜150克,洋葱100克,植物油75克,咖喱15克,淀粉10克,姜5克,味精3克,盐4克,料酒10克。

制作方法:

(1)将淀粉加水适量调匀成水淀粉待用;

(2)将牛肉洗净,切成滚刀块,放入锅中煮熟捞出,沥干水分;

(3)洋葱洗净,切成块状,胡萝卜洗净,切成滚刀块,用沸水略煮,捞出;

(4)炒锅放置于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放姜片、咖喱粉,炒出咖喱香味;

(5)烹入料酒,加入盐、味精、高汤,放入牛肉、胡萝卜、洋葱,微火收汁,淋入芡汁出锅即可。

功效:牛肉其性味甘平,有补胃脾、益气血、补肾壮阳、强筋骨之功效,对脾胃虚弱、便溏泄泻尤为适宜,体弱畏寒者冬令食之效果尤佳。咖喱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粉、花椒、八角、胡椒、桂皮、丁香和芫荽籽等含有辣味的香料,能增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温馨叮咛:胃炎、溃疡病患者少食咖喱,患病服药期间不宜食用。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阳虚体质者进入到更年期,步入老年时,容易出现的常见病,不少人往往出现腰背酸痛,四肢乏力,周身疼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肾主骨,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出“五脏所主,……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指出:“肾生骨髓。”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的范畴。《素问・痿论》有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人体的盛衰是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人进入老年期,随着年龄增长,患骨质疏松症者亦日益增多。人是在肾气盛、肾气实、肾气衰的演变过程中度过其一生的,阳虚体质的人因肾气不足,因此女性在步入更年期时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中医认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多因妇女绝经后肾气衰退,肾精亏虚,加之肝血不足,筋骨失于精血充填和濡养而致。

想要预防骨质舒松,首先需要在饮食上注重补肾,以调整肾气衰为主。常服猪、牛、羊的骨头汤,或多吃乳类、豆浆、海米、花生、豆类、虾皮、苋菜、荠菜等含钙较高的食品对防治骨质疏松有益。

医者调理小食方

桑椹牛骨汤

准备材料:桑椹25克,牛骨400克,白酒、糖、葱、姜适量。

制作方法:

(1)将桑椹洗净,加适量酒、糖,上蒸锅蒸制。

(2)另将牛骨置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再加入葱、姜继续煮;

(3)待煮至牛骨发白时,随即捞出牛骨,放入已蒸制的桑椹,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牛骨含有丰富钙质和胶原蛋白,能促进骨骼生长。此汤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

【小贴士】

1.参茸鸡肉汤

材料:高丽参5克,鹿茸3克,鸡肉100克。

制作方法:高丽参切薄片。鸡肉洗净,去皮,切粒。将高丽参、鸡肉与鹿茸片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

用法:饮汤吃肉。

功效:大补元气、温肾壮阳。用于元气虚极,肾阳虚衰,症见畏寒肢冷、阳萎、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腰膝酸痛。

2.锁阳壮阳粥

材料:锁阳1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羊肉洗净细切;先煎锁阳,去渣,后入羊肉与米同煮为粥。

用法:空腹食用。大便溏泻及者慎用。

功效:温阳补肾。适用于平素体阳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阳痿、老年便秘等症。

茶方推荐

肉桂温阳茶

怕冷、低下等表现多由体内肾阳不足所致,针对性的药物只是暂时缓解,无法根治。肉桂温阳茶由沪上著名中医体质养生专家配方,以肉桂为“君”,芡实、覆盆子分别为“臣”、“佐”,冰糖为“使”,具有补火助阳、补肾阳精的功效,适用于阳虚所致的怕冷、腹泻、手脚冰冷、低下的人群。

用药提醒:

体质基础方: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来源于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其主要成分为: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金匮肾气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气”之意,意在微微补火以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引火归原;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如此配伍组方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效果更稳固、更持久。

第9篇:对虾养殖范文

考虑上述因素的水下移动机械手系统是一个强非线性、时变和高度耦合的多体动力学系统,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对于控制器设计和工作任务模拟非常重要。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才开始对带有操作机构的水下机器人系统(Underwatervehicle-manipulatorsystem,UVMS)的动力学和控制进行研究。Yang和Tarn等[1]用Kane方法对带有操作机构的水下机器人进行了研究,McMillian[2]和Podder[3]分别采用牛顿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UVMS的动力学模型。McLain[4]

通过实验研究对含有单杆操作机构的水下机器人的实验,表明机器人和操作机构的相互耦合作用非常明显,并指出利用操作机构和机器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有助于对整个系统的控制。Leabourne[5]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更为准确的水下操作机械手的水动力学模型。Marani,Choi和Yuh[6]搭建了带机械手的半自主水下机器人模型,并进行了海试。文献[9-10]分别研究了最小能量消耗的UVMS控制和水下移动机械手的自主模糊跟踪控制。文中提出了用指数积公式和凯恩方程对水下移动机械手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考虑水的拖曳阻力、关节力矩等因素的平面UVMS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通过对UVMS动力学模拟分析了机械臂在伸展过程中机器人本体所出现的漂移运动。

1基于指数积公式的运动学分析

Chasles的旋量理论近年来在空间机构学、机器人运动学等领域得到了应用。根据Chasles定理,任意刚体运动可以通过绕一轴的转动加上平行于该轴的移动来实现。这种运动被称之为旋量运动。文献[12]在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机构分析的广义旋量运动和指数积公式。图1所示是与旋量运动对应的刚体运动,p点绕l轴旋转角,并沿l轴方向平移hθ,q为轴上一点。p点在运动后的最终位置坐标可以用齐次坐标表示为:gp[]1=eω^θ(1-eω^θ)q+hθω[]01p[]1(1)式(1)中“^”为矢量的反对称算子,其定义为:a^=a^1a2a3=0-a3a2a30-a1-a2a10(2)eω^θ是指数积公式表示的具有特殊正交(SpecialOrthogonal)性质的旋转矩阵,它可以通过Rodrigues公式来计算。其中eω^θ∈SO(3)且:

如果取v=-ω×q+hω,通过ξ=(v,ω)就可以产生刚体的转移矩阵:其中eξ^θ∈SE(3),这里SE(3)={(a,R)∶a∈R3,R∈SO(3)}是指特殊正交表示包含了移动和转动的转移矩阵。这样通过指数积公式就可以容易将复杂的刚体运动进行分析。对于存在多个刚体的复杂机构或是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利用指数积公式则更为方便。gst(θ)=eξ^1θ1eξ^2θ2…eξ^nθngst(0)(5)式中:gst(0)———初始的位姿;gst(θ)———运动后的位姿;ξ^i———各个运动关系的旋量;θi———旋量值。

一个简化的水下移动机械手的模型如图2所示,它是由本体和两自由度的机械手组成。图2a的状态为基本状态;图2b的状态为展开过程中的一个状态。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x,z,θ0,θ1,θ2,分别代表平台的x向平动、z向平动、平台的转动、杆1的旋转、杆2的旋转。它们的旋量坐标分别为:

其中前3个元素是矢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后3个元素是表征螺旋运动的旋转轴。为方便计,这样一来根据指数积公式,可以得到正向运动公式。例如g2f分别是杆2相对于初始位姿的转移矩阵:根据转移矩阵,可以容易地得到任何构件的位姿和构件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坐标。通过对上式(7)微分可以得到构件上任意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2凯恩方程在动力学系统的建模凯恩方程的特点是引入了广义速率,将系统各构件的力和惯性力通过它们在各个广义速率上的投影来计算,这样一方面可以得到最少数目的微分方程,另一方面避免了繁复的求导运算。设定广义速率分别为:

u1=x•,u2=y•,u3=θ•0,u4=θ•1,u5=θ•2首先,计算UVMS各构件所受的广义主动力和广义惯性力。广义惯性力在运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构件的线加速度和角速度获得。在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容易得到各构件的惯性力T*i和惯性力矩F*i。

分析水下操作机械手的伸展工作过程,主要考虑水阻力和机械手关节处的驱动力矩。在机器人本体和机械臂上均有水阻力的作用。根据运动分析得到的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利用Morison的波浪力公式[1]计算Fd:

式中:Cm———惯性力系数;Cd———阻力系数(dragcoefficient);ρ———流体密度;ΔV———单位长度构件的体积;ΔA———单位长度圆柱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投影面积;vn———流体质点在构件法线方向上的速度矢量;an———流体质点在构件法线方向上的加速度矢量。

根据广义速率的定义,速度vi和角速度ωi相对广义速率ur的偏速度(vi)r(ωi)r可以由如下公式得到:(vi)r=viur(ωi)r=ωiur下面以构件2质心为例,其在x,y,z三个方向的速度矢量为:计算出相对于广义速率ur的偏速度(vo2)r(r=1,2,…,5),并写成矩阵形式得到:

[(vo2)r]=[(vo2)1…(vo2)5](10)若作用在构件2质心的广义力写为F2=F2xF2yF2z,则该广义力在各个广义速率下的投影可以以矩阵方式写为:类似方法,就可以采用矩阵方式方便得到相对于各个广义速率的广义力和广义惯性力的大小。通过累加相应的广义力和广义惯性力,得到系统整体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根据广义力和广义力矩就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采用该方法对水下操作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可以避免大量的局部坐标,并可以用于开展机器人的姿态控制、轨迹规划和运动-力混合控制等。

3动力学模拟分析

在上节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其写成1阶常微分方程组的形式,用GEAR方法对其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动力学响应。下面对UVMS手臂由收缩状态到展开状态的工作过程进行模拟,由于UVMS的本体和机械手分别属于低频带和高频带的运动,并为节省能源消耗考虑,关闭推进装置,系统处于自由浮动状态。机械手臂的展开时间为10s,2个关节电机的运动如图3所示。其规律为修正正弦运动曲线,该曲线可以产生较少的残余振动,也可减少展开过程中的运动耦合。图4为运动过程中包络线图,从中可以发现在如下规律机械臂展开过程中,机械臂的本体产生了位置和姿态的变化,从而导致机械手的末端也产生了误差。

本体的角位移和角速度如图5和图6所示。UVMS本体质心的运动轨迹如图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UVMS机械手臂伸展过程中会使机器人本体产生的耦合运动,其中本体的姿态变化比较明显,角度可以达到6°,而对本体的平动的影响比较小,位置变动只是毫米级。机械手臂运动过程中的驱动力矩如图8所示,从机械手臂运动过程中的驱动力矩来看,采用该种运动模式,它们的驱动力矩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抵消绝大部分,因此对减少机械臂对本体转动运动影响是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