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言文虚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乎
1.作助词用
①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③用在句末,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④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如: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⑤用在句中的停顿处,可不译。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⑥作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作介词用
相当于“于”,可译作“在”“对”“比”“向”等。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二、也
1.句末语气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或感叹语气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③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④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的。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句中语气词
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三、者
1.作结构助词用
①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性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或事物。可译为“……的(人、事、物、情况)”。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②用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件”等。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③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如: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魏公子列传》)
④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⑤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⑥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⑦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
2.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语气等。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实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日食饮得无衰乎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A.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D.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夫夜叫,乱者四应
D.此三者,吾遗恨也
二、语段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A.是岁,元和四年也
B.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C.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B.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B.①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C.①灭名不如报德也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①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参考答案
1.A(例句和A项均表测度语气,吧;B作词尾,“……地”;C表反问语气,呢;D介词,相当于“于”)
2.D(例句和D项均为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A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B表判断语气,可不译;C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呢)
3.B(例句和B项均为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A用于否定词后,“……的话”;C用在动词后面,指人;D用在数词后边,“……件”)
4.C(例句和C项均为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A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译;B表示肯定语气的;D表示感叹语气的)
乃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⑵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⑶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⑸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⑽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他:她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并自为其名。②舍其文轩。③既其出。(其:我们)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⑧遂前其足。⑨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④望请其指教。(其:她们)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其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怀其璧。(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一说如果。)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⑥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且
⑴暂且,姑且。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③这个,你且收着。④别君去兮何时还?⑤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⑥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⑵将,将要。例:①以为且噬己也。②今且九十。③久居,祸且及汝。④不出,火且尽。⑤且为之奈何。⑥若属皆且为所虏。⑦民且狼顾。⑧旦暮且下。⑨人且死见鬼,宜见数百千万。⑩旦夕且死。(11)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⑶而且,并且。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②余悲之,且曰。③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④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⑤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一说况且。)⑥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⑧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⑨且矫诏纷出。⑩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1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1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13)且使遽告于郑。
⑷况且,再说。例:①且焉置土石?(且:一说而且。)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③且秦强而赵弱。④且相如素贱人。⑤且迁我如振落叶耳。⑥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⑦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⑸尚且,还。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例: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②河水清且涟漪。③示赵弱且怯也。④三军既惑且疑。⑤磐石方且厚。⑥四体康且直。
⑺同夫,句首助词。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②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⑼如果。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⑽还有,那末。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②且住,你听我说!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若
⑴如果,假如。例:①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⑤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⑥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⑦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⑧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⑨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⑩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⑵像,好像。例: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③细若蚊足。④仿佛若有光。⑤视其中,则干若败絮。⑥貌若甚戚者。⑦唐雌对曰:否,非若是也。⑧意色扬扬,若自矜诩。⑨形若土狗。⑩呆若木鸡。(11)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12)若无罪而就死地。(13)若是其甚与?(14)其若是,孰有御之。
⑶你(的),你们(的)。例:①若所市于人者。②若毒之乎?③更若役,何富贵也。④若为佣耕,何富贵。⑤若翁廉。(若你们)⑥若何为生我家?⑦若入前为寿。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⑨予我千金,吾生若。(若:你们)⑩若素名勇。
⑷此,如此,这样。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⑸至于。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此如此,这样。例:①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关键词:文言虚词;认知规律;宾语前置;固定格式
虚词和实词一道共同构成完整的文言文句子,而其中的虚词
不像实词那样有实际的意义指向,它们在句中起到一定的粘合、转折、语气缓冲等作用,让学生感到抽象、不易捉摸。概括地讲,虚词涵盖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等范畴,词性不同在句型中的位置和作用也各异,所以教学方法也不一而同。鉴于此,笔者从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对文言虚词的学习认识进行以下总结和探索: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拓展文言文阅读,以此来培养语感,在确切的语境中体会虚词的意义和功能,这样形成的知识是系统的、能动的,如果单纯地从工具书上去认知虚词,那是割裂的、枯燥的、抽象难懂的。其次,认知虚词要统揽全局,要随文定义,注意结合上下文进行科学判断。这里,我们分以下几点对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大家学好虚词进行讨论与研究:
一、对称孪生理解法
文言文别常见句式结构类似或相同的句式形成骈句和对偶,这样的句子句式对称,有似孪生,上下联句对应位置上的词语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从上下联句来整体理解句中的虚词用法,通过相互验证和推理掌握疑难虚词所表达的功能和意义。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和苏学士《前赤壁赋》中“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中的“以”与“而”处于相同位置,我们从整体理解联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断“以”也是和“而”一样,表修饰做连词。可见,在文言虚词学习中,我们不能拆分隔离,一定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上下文表达的意思,尤其是上下联句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对称孪生理解法,来推理对应虚词的作用。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总结规律,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索,进而对虚词有更为明确的认识。
二、固定句式建模法
文言文和白话文不同,其有许多特定的结构,而虚词往往是构成这些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所以,我们就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积累一些特殊句式,进行知识积累和句式建模,这样在以后遇到类似句式时,我们就可以对其中的虚词进行对照理解,提升虚词理解能力。
1.虚词特定结构分析
高中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有18个,但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还会有一些拓展,所以我们就不拘一格,只从句式模型上进行举例讨
论:文言文中表被动的虚词有“于”“见”“为”等;认识虚词引导的倒装句,还要注意一些其他固定格式,如文言文中常用“是以”做“以是”的倒装来表示“因为这”,类似的还有用“无以”表“用来……的”;还有用“其……,之谓也”这样固定格式来表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等等不胜枚举。
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一些特殊结构进行归纳和总结,就可以举一反三,形成知识脉络,提升理解能力。实际上,虚词虽然没有词义,但是语法功能很强大,如果我们不进行梳理,只是散漫地一个个学习,那将无法将知识系统化,无法完成知识迁移,生成能力。
2.虚词特定句型归纳
文言句式虽然简练扼要,朗朗上口,但是其句式有规可循,而恰恰是虚词发挥了很大的语法功能。如果我们不系统地整理,将无法捉摸虚词的行踪。所以我们可通过虚词这个标识来学习各种句式。我们常用虚词来表示的语句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其中倒装句子还分为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装等。这些句子的特殊结构形式往往与虚词的用法存在关联。例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这句话省略了主语,“久”是个时间词,作谓语的补语,而补语之后的“之”就是句子中可有可无的存在了,因此可以通过句子结构的划分来确定,这句话中的“之”字可以不译。再如,虚词在句子中作宾语前置的标识,如,“是”(如“马首是瞻”),“之”(如“夫晋,何厌之有?”)等。文言文别常见类似的句子,我们都可以按这个模式来理解虚词的意义和句子的含义,类似的句型有:唯利是图、如何是好、何陋之有、何罪之有……
从这些语言现状可以看出,对于虚词的用法总结和教学,教师必须借助句子结构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进行句子结构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虚词理解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文言文的其他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虚词的功能。
三、总结练习,形成能力
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边学边引导学生进行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比较总结,然后进行有针对的教学训练,让大家迁移知识生成技能,形成知识脉络,拓展学生的知识量。总结加练习的记忆方式能让学生有效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形成知识考查和
运用能力。如“之”这个文言虚词是我们最常见的,我们就可以对其总结如下:
1.用作代词
严格来说,做代词不算虚词的范畴,但是为了区分,这里也做对比和理解,此时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作宾语。《愚公移山》中的“操蛇之神闻之”的第二个“之”就是这个意思。
2.用作助词
这个以虚词出现的方式比较常见,相当于“的”,上例中的第一个“之”字就是这种情况。
3.表示特殊语句
如,A“宋何罪之有?”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缓冲语气没有实意;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主谓之间缓冲语气无实义。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相互举例总结,然后对比、区分,有助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脉络,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总结、不断积累、不断运用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习惯。
上文是笔者从一线语文教学中对引导高中生认知文言虚词的用法的方法和技巧。总之,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对虚词进行合理的梳理和归纳,通过语感培养、句型建模等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和探索,最终迁移知识、生成
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庆和.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大总结[N].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07(04).
文言文中有很多成分省略,但谓语动词一般不省略。如果一句话中没有动词,那么,虚词、实词兼类的文言虚词就可以充当谓语动词。采用谓语优先法,可以分清虚、实,确定词性。
“跟着句子组织”是根据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关系和上下文语境,明确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例 (2011年湖北卷)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问题 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2)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解析
一、 关照全句。
虚词
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有一般用法,也有特殊用法,有时必须翻译出来,有时可不译,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要想翻译完整,就必须跟着实词变、跟着句子组织变。掌握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才能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第(1)句中考到了 “之”“以”“者”这三个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在句中 “之”出现了4次,第一个“古之葬者”中的“之”是助词,不译。其后三个需要跟着实词变,
“厚衣之以薪 ”
“葬之中野”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中的
“之”都跟在动词“衣”“葬”“易”的后面,都是代词。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二个“之”跟在“衣”后面,因谓语不省,“衣”活用为动词,“之”为“衣”的宾语,结合上文,不难看出代指“死者”; 第三个“之”是“葬”的宾语,也代指“死者”;最后一个“之”是“易”的宾语,代指古代埋葬死人的情况。
此外,句中“厚衣之以薪”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都是状语后置句,句式调整应是“以薪厚衣之”
“后世圣人以棺椁易之”,两个“以”都是介词,解释为“用”。“古之葬者”中的“者”是助词,表停顿,不译。
故第(1)句翻译为: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不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二、 位置分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意义与用法就有变化。
第(2)句中主要考了虚词“其”和“者”。句中,“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失火烧其藏椁”这三个“其”都是代词,第一个“其”虽在句首,但后面紧跟着“后”表示“这以后”,是指示代词;后两个“其”在名词“凿”“藏椁”之前,表领属性定语,代指“墓室的”“始皇的”。“牧者”中的“者”代指“……的人”。
根据分析,第(2)句翻译为: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了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的棺椁。
三、 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称,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3)句中主要考了虚词“以”。
《湖北省高考参考答案》把
“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翻译成“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作为准则”,表面上看似乎可以,但联系上下文却不够准确。因为原文是“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后句说“秦始皇增加陵寝的高度,埋下优厚的宝物,因为奢侈产生祸患,足够用来作为警戒的”。如果把“以侈生害”翻译成“用奢侈产生祸患”,似乎秦始皇是故意要祸患产生,这在道理上是说不通的;以侈生害,“以”是“因为”的意思。因此“以俭安神”的“以”也是“因为”。“可以为则”的“可以”不能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更不能用今义去解古义。它在文言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可”和“以”,与下文的“足以”相对应,“可”是“可以”,“以”是介词“用”,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这是从句子组织来看的,如果跟着实词变,“可以为则”的“为”是动词“作为”,不是虚词。“以”在谓语动词“为”的前面,是介词。因此,第(3)句翻译为: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用(他)作为您的榜样。
文言复习中,通过整理归纳,同学们对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如果同学们能跟着实词变、跟着句子组织变,巧妙运用关照全句法、位置分析法、结构推断法,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推断虚词词性和意义,就能突破重点,减少复习量,文言虚词就很容易掌握了。
现 场 练 兵
书如皋二烈士事
朱柏庐
如皋顾子仲光言:同邑有二烈士,其一缪君鼎台,死于乙酉者也;其一许君元博,又逾年而死者也。
鼎台居乡曲,以勇闻,世亦莫之用。……不得,值县隶至,语之。……
县送之宪府。宪府某,故明之大吏也,颇以温言劝慰。元博抗声不屈,又廷辱宪府。宪府反退而让县令,以其成是狱也。后并逮其父鞫,父见宪府跪,元博亦跪,谓曰:“今日之跪,跪吾父也,岂跪若耶?”宪府又大愧沮。有顷,两行刑者突入狱,元博迎谓曰:“吾正待汝!”举止颜色无少改。乃南向拜君,北向拜父,一笑而就刑。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鼎台居乡曲,以勇闻,世亦莫之用。
(2) 不得,值县隶至,语之。
(3) 宪府反退而让县令,以其成是狱也。
【参考答案】
(1) 缪鼎台居住在偏僻的乡野,凭着勇敢闻名,世间却没有谁重用他。
(2) (主家婿)不能办到,恰逢县衙中的役隶到了,(主家婿)告诉了他。
一、辩明词性
如果词性不明,便难以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如“其”,通常情况下作代词,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的人、物或事。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是人称代词,代“卖油翁”;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是指示代词,意思是“其中的”;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则是助词,意思是“大概”,表示推测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也是助词,表示期望,用来加强语气。
二、确定成分
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以便确定如何翻译。如“之”作助词时,处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而在“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中,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三、掌握规律
如“也”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末,也用于句中。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用在句中则一般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又如“以”,什么时候作连词,什么时候作介词,也是有规律的:以+动词,“以”是连词,在“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以”就是连词;以+名词/代词,“以”是介词,在“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中,就是介词,意思是“按照”。
四、语境推断
结合上下文语境,判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结合运用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则”是连词还是副词?从分析语法入手,可知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
五、熟悉典型实例
把典型实例,作为对照比较的参照物,推论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如:已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处在后一分句句首,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用来”,可推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处同上)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这些句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连词。
六、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文中虚词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这里略讲两种:
1.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这类词要掌握两个:一是“诸”,二是“焉”。
先介绍“诸”。它是代词“之”和介词的“于”的兼词,兼有“之于”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之”可代人、事、物和处所,“于”介绍出与动词有关的对象、处所等。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诸”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代“土石”,“于”是介词,介出处所“渤海之尾”。这句话意思是: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和隐土的北面。
再说一下“焉”。它是介词“于”和代词“之”或“此”的兼词。如“复到舅家问焉”(王安石《伤仲永》),“焉”相当于“于之”,“于”表示问的对象,“之”代“仲永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又到了舅舅家,问到仲永的情况。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两个虚词连用,有时是三个虚词连用。如“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籍”、“第”、“令”是三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连用,都是“即使”的意思。
七、关注古今变化
大致有四种情况:①少数沿用下来。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的“然后”,今仍作“然后”,意思没有变化。②古义完全消失。如作发语词的“夫”、“盖”,起停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等。③用法发生了变化。如“所以”,在古文里表示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示结果。又如“也”,在古文里作助词用,表示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在白话文里则作副词用,表示同样、并行等意义。④改用别的词。如“于”字,在古文里能起多种介绍作用,现在则分别用“在”、“向”、“到”、“对”、“从”、“同”、“给”、“比”、“被”等介词代替;语气助词“矣”字,现在一般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结构助词“之”,现在一般改用“的”,等等。
考场演练
一、语气助词“也”,常用在句末表示:A.判断;B.陈述;C.疑问;D.感叹。指出下列句末的“也”各属于什么语气。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②其真不知马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忠之属也( )
⑤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二、选择“以”字的正确义项,填入下列句后的括号。
A.以为,认为B.把、拿C.因为D.凭借E.来F.以至G.同“已”H.用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固以怪之矣
⑤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⑥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⑦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⑧以刀劈狼首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语气词可用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词来替代,并说明它们所表达的语气。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苛政猛于虎也。()()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⑤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⑥然足下卜之鬼乎!()()
⑦嘻,技亦灵怪矣哉!()()
⑧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⑨此教我先威众耳。()()
参考答案
一、①B,②D,③C,④A,⑤B。
文言虚词的意义由用法决定,所以辨析文言虚词异同,先用法后意义。
一、看语法结构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其语句的组合都靠的是语法。因而,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帮助我们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今以“之”述之。
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是主谓短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我见相如必辱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辱”的宾语,代词,代“蔺相如”,可译为“他”。
再如: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膏腴之地”和“要害之郡”都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看前后内容
辨析虚词前后的语句内容,也是我们区别虚词用法的一种方式。比如“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进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因此次序不能颠倒。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可以颠倒,且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
如在《过秦论》一课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此句中的三个“而”所连接的内容,可前后对调位置,大意未变,因而表示的都是并列关系;“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瓮牖绳枢之子”是形容陈涉之穷困,“氓隶之人”是说陈涉是下层百姓,“迁徙之徒”是指被征发的人,更无地位可言。所以,此处的“而”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突出陈涉身份之卑微。
三、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进而推断出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利乘便”为同义复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四、看特殊句式
要准确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可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推断。
例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句式当为“有何厌”,“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爪牙之利”和“筋骨之强”都是定语后置句,语序应为“利爪牙”“强筋骨”,“之”作定语后置标志(中心词+之+定语、中心词+之+定语+者),可不译。
五、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③其真不无马邪?(韩愈《马说》)
这三句中的“其”均为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就不同。第①句中的“其”表示的是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第②句中的“其”表示的是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第③句中的“其”表示的是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六、看语言环境
同文言实词一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着虚词的不同用法。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例如“不拘于时”与“学于余”中的两个“于”字,所处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后,名词前,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和表被动无关。
七、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这些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八、看教材例句
高考试题中,文言虚词用法题共四组,八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四个句子一般都出自课本,句式和课文基本相同。对近几年高考中选自课本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六国论》等。因此,只要熟悉课本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的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也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常用之法,即“由内而外”,以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
我们知道,许多文言文复习用书(资料)经常有不同的说法,对“以”这个特殊用法也几乎没有统一的说法,有的说是“介词”,有的说是“连词”。譬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以”字的义项中也只有作“介词”用的“因为”,没有“连词”的,因而,我们也一直将“以”的意义作“因为”解时,用法定性为“介词”。我向来敬重教学专家,在各类教辅资料对字词的解释出现矛盾时,我更相信权威出版社,于是就照搬照抄了多年。只是最近在为学生进行学考复习时,练习中经常遇到“以”字意义作“因为”解,用法为“介词”还是“连词”的习题,而学生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因为他们手中的资料对此的解释也是相互矛盾的,学生们感到一筹莫展,于是,好问的学生就来问我了,我就拿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上的说法予以解释,有时轻松应付了,有时也会出现有的题目没有合适的答案,学生就会问“为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我必须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来解说才能使人信服,而不能总说是字典上这么说的,没有一点自己的个性。
为此,我翻阅了一些文言资料,比较之后,认同杭州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高中文言文重点词汇释》(徐永恩著)中的说法:“以”字义项的第9项是作介词,介词的第4小项就是作“因为、由于”解,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字义项的第10项是作连词,连词的第4小项作“因为”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于表示原因的分句前。虽然书上提供的各个义项还有明确的示例,但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我如果照这样说给学生听的话,他们依然会如堕云里雾里。我必须要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才能使学生学得明明白白。于是,我细细地研究了那些例子,根据语法分析法终于发现了一些规律:“以”字意义是“因为”用法是“介词”时,“以”字后面常带一个宾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短语又在谓语(经常是动词)之前,可以充当状语;而“以”字意义是“因为”用法是“连词”时,“以”字与上下文的句子一起构成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以”作为复句的关联词语而存在,自然是连词了。我就将这个规律告诉了学生,做到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有理有据分析清晰,而且,我选的例子全是学生在文本中学过的,学生更易于接受,从而解决了许多学生心中关于“以”字用法的疑惑问题。
下面就具体解说一下我选用的苏教版必修教材中部分文言文章的例句。
(一)“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介词”的例子:
1.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以谗”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诛”的状语。
2.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以赂者”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丧”的状语。
3.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逆”的状语。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以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兴”的状语。
学习提示――“以”用法是“介词”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该句的成分,找出主干(主谓宾),再确认“以”字构成的短语是否作状语。
(二)“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连词”的例子:
1.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以”字关乎整个句子,表示“原因”,与后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2.臣以险衅(《陈情表》):“以”字关乎整个句子,表示“原因”,与后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3.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以”字关乎整个句子,表示“原因”,与后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以”字与“是”字构成“因此”的倒装,关乎整个句子,表示“结果”,与上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学习提示――“以”用法是“连词”时,一定要结合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否则,单独分析一个句子往往要出现偏差。
表示并列关系“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是对等的,有的可译为“和”,有的可不译。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贾谊《过秦论》)
表示递进关系“而”连接的两个成分之间,表示一层进一层的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例如:
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清稗类钞・冯婉贞》)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表示偏正关系“而”连接状语和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有的可译为“地”“来”“着”,有的则不译。例如: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在表示修饰时,“以”可以相当于“而”,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语・越语》)
表示转折关系“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竟”“可是”“不过”等。例如: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屈原列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表示顺承关系又叫承接关系,“而”放在表示先后的动词之间,可译为“于是”“就”,或者不译。例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表示假设关系“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后边的分句表示结论,构成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等。例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清稗类钞・冯婉贞》)
表示因果关系“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构成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因此”“就”,或者不译。例如:
故小治而小乱,大治而大乱。
(《商君书・慎法》)
此外,“而”作助词,与方位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还可以用在句末表示语气。
关于“而”的文言复式虚词有:
俄而表示时间的短暂,相当于“不久”。如:
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韩非子・喻老》)
而后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然后”。如: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而况连接分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何况”。如:
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庄子・齐物论》)
而且连接分句,表示递进关系。如:
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柳宗元《封建论》)
而如连接分句,表示转折,转述话题,可译为“至于”。如:
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而如欲分其大较,体而名之,则孝在事亲,仁施品物。(《后汉书・吴延史卢赵列传》)
而已句末语气词,可译为“罢了”等。如:
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
而乃承接前边的条件而表示结果,可译为“才”“就”。如:
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于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韩非子・存韩》)
综观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预测2014年仍以选择题为主,常见的问法有: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解释有误(或正确)的一项;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此外,还有一些题目要求直接解释词义。
【重点虚词】
一、之
1.作代词。
可以代某人、代某事、代某物。可译为“他(她)、他(她)们”“它(它们)”。如:具答之。(《桃花源记》)
2.作助词。
①作结构助词,译为“的”。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需要翻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作音节助词,不需要翻译。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⑤作结构助词,充当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而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如: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如: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4.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三、以
1.作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把”“拿”“用”等。如:屠惧,投以骨。(《狼》)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四、于
1.表示时间、地点,可译为:“从”“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表示时间、地点,可译为:“到”。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表示对象,可译为:“对”“向”。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4.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真题解析】
1.(2013浙江丽水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
【解析】这是辨别虚词解释正误的选择题,分别考查到“以”“于”“其”“之”等虚词。C项中的“其喜洋洋者矣”的“其”是远指,相当于“那”。答案为C。
2.(2013浙江温州卷)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A.乃记之而去 B.辍耕之垄上
C.子墨子九距之 D. 公输盘之攻械尽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之”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例句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A句中的“之”作代词,指《小石潭记》;B句中的“之”作动词,解释为“往,去”;C句中的“之”作代词;D句中的“之”作结构助词,与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答案为D。
3.(2013四川宜宾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辍耕之垄上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佣者笑而应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 为天下唱 行拂乱其所为
D. 百姓多闻其贤 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A组中的“之”分别作动词(去,到)和助词(的),B组中的“而”分别表示修饰(地)和转折(但是),C组中的“为”分别作介词(向)和动词(行为),D组中的“其”都作代词,指代人。答案为D。
4.(2013四川成都卷)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则玉城雪岭迹天而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 以此夸能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解析】A组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B组第一个“之”作结构助词,解释为“的”;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组第一个“为”解释为“被”;第二个“为”作介词,解释为“替,给”。D组中的两个“以”都是凭借的意思。答案为D。
【备考策略】
一、根据句中位置推断
有些文言虚词,它的意思、用法常常与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关,处于句首、句中、句末时,其意思、用法就有不同。如“乎”用在句尾时常常作语气词,或表疑问语气,或表反问语气,或表揣度、商量语气,或表感叹语气等。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乎”用在句中时,相当“于”,可译为“在”“对”。例:“吾尝疑乎是。”又如虚词“夫”“盖”用于句首表示发语词。例:“夫战,勇气也。”
二、根据固定词语推断
还有一些虚词常与别的虚词或词语相配合,形成固定的用法,也具有固定的意思,我们可以借此来推断该虚词的用法。如“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何”连用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么”。“……者……也”连用,表判断语气,解释为“……是……人”。“为……所”连用,表被动,可译为“被”。
三、根据前后词性推断
有一些虚词,我们可以根据它前后词语的词性,去推断这个虚词的用法。如“而”作连词表并列关系时,它们前后词语的词性、结构都一样,前后词语可以对调位置,意思不改变。
例:“黑质而白章。”由“而”连接的前后两个词语都是名词,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如当“之”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则作衬音助词,无实义,可不译。例:“怅恨久之。”当“之”用在表示地方名词之前,一般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去”等。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当“之”用在动词之后,一般作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等。例:“择善而从之。”
【牛刀小试】
1.(2013山东临沂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2013福建泉州卷)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 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谓其妻曰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D. 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2013广东湛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 ①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②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②徒以有先生也
D. ①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②聂政之刺韩傀也
4.(2013湖北荆门卷)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且焉置土石
B.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芳草鲜美
C.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水落而石出者
5.(2013湖北黄冈卷)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 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6.(2013浙江杭州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B. 因请寓宿,手抄归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