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医学生物化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生物化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生物化学

第1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11-0076-01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改革医学教育的重要风向标。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和新理论的提出,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已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中所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许多实验手段和实验方式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发展,也很难应用到当今的科学领域。同时,也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医学教学。以往的实验教学只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领悟,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

(一)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例如,在学习紫外吸收测定核酸的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等实验中,缺乏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师只是一味地授予知识,学生本能地吸收知识,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精髓[2]。

(二)缺少充足的实验设备

与以往传统的实验设备相比,现代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简单易操作,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例如,对蛋白质浓度的检测,现代的科研机构已经可以用更节省样本更精确的酶标仪的方法来进行实验,而传统的医学生物教学实验还在用老式的分光光度计来进行对蛋白浓度的测量[3]。实验设备的老化导致实验场地和设备不能满足实验所需。

二、探索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要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教师是联结学生和知识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同的教师对实验课的教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善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味接收的状态。教师还要运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二)要以研究性的实验为重点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症和对大众身心造成危害的生物化学问题的探究是医学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学生可以有效对病症进行提前预防,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实施医学治疗。例如,血清尿素氮含量对肾衰竭的诊断、转氨酶用于肝病的诊断。生物化学的知识理念和临床实践相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更多领域。同时,学生要合理运用学科知识,并且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自完成课堂实验。教师要选择具有研究性的实验,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究和改进,学生要制作课堂教学需要的课件,并对教学需要的仪器进行合理的改良,写出与实验课题相符的研究性报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使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更上一层楼。如学生在学完《酶》一章后,可指导学生自行进行酶学实验的设计。

(三)要合理分配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前要将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且要将所用仪器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使用实验仪器的频率增加,要想医学人才的发展不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就要及时更新替换实验室所需要的医学器材和设备。譬如:加样器的出现替代了吸量管,大大减少实验的时间、准确测量加样量而且使实验得出的数据更具准确性,匀浆机的出现取代了研磨碗[4]。此外,想要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就要及时替换和淘汰落伍的实验教学仪器。例如,把同学分成两人一组,两人共同保管两人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如若出现破损由两人共同赔偿,教师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要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清单进行逐组检查,保证实验器材完好无损,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器材的破坏率,还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校节省教学经费支出。

三、结语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对生物化学教学实验的改革要从资金和人才两方面进行,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大对现代化实验教学设备的投入。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师资队伍,及时替换和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多开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生化实验的教学得到成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史秀娟,吕立夏,徐磊,等.浅谈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2-14.

[2]舒平和.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5(7):27-28.

[3]李斌,苏燕,丁海麦.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2(11):42-43.

第2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PBL

生物化学既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学科,又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在整个生物化学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化学实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其相关的各种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理、病理、药理、微生物,以及临床的内、外、妇、儿等诸多学科中,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生化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具备一定的理科素质和基本的科研方法的思路。我对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观察、思维及创新能力。

一、医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内容多,课时少。

这是很多医学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医用生物化学》的内容包括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等知识,各种知识相互渗透,体系庞大、复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各院校都不同程度地缩减课时。对于三年制的高职高专专业学生来说,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五年制的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在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

2.实验教学内容与医学联系少,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需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即可得出结果,而很少注重实验过程,忽视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无法体会到生物化学对医学的实用价值,因此,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缺乏兴趣,觉得学习化学成为负担,学习它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

3.医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操作技能较差。

由于实验课时少,为了保证授课内容,对于较为复杂的操作,教师往往在实验前就把设备、仪器等实验用品准备好,或安装调试好,学生实验中仅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得出实验结果,且课后实验室很少开放,这样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就很少,其基本操作技能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1.突出实验教学目的,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并自如地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院根据实际情况改革了实验教材,注重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包括一般玻璃仪器及容量仪器训练,常用的有分光光度计、离心机使用等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溶液转移、固体溶解、溶液配制、阴阳定性分析、滴定分析、固液分离、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记录和处理等。

2.应用PBL理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1],旨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PBL中的“问题”不同于一般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问题。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也经常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对概念的理解。但由于传统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因此作为辅的提问式教学只是强调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且问题本身也是结构良好的,即在限定的条件中寻找到预先设定好的答案。良构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习得某种特定的方法、步骤是有帮助的,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于真实问题的思考和把握,这也正是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主要原因。PBL中的“问题”是置于真实情景中的,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性。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具有结构不良的特征,通常是多变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新情况的出现发生变化。同时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一或一成不变的,需要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概念,而且往往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这就使得多途径收集信息和资源成为必要,也使得小组的分工和协作成为必要[2]。在一个接近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中训练学习,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并确保这些能力可以有效迁移到未来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中。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将学生分成若干PBL小组,每个小组4―6人,各选出1名组长和1名记录员,分别负责小组讨论的主持和讨论记录的整理工作。

(2)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劣构情境问题,如针对“蛋白质含量测定―Lowry法”实验,提出如何鉴定劣质奶粉;针对“激素对家兔血糖的影响”实验,提出如何排除某肝脏肿大患者为糖原累积症患者,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而实验内容是其中一种可以应用的手段[3]。在实验之前教师将设计的问题及部分参考书目留给每个PBL小组,由小组讨论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学生决定自己要学什么。在这个阶段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鼓励学生的反省性思维,促使其发现缺乏哪些阻碍问题解决的知识,从而激发其共同的学习目标。

(3)PBL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小组确定的学习要点分头查找资料,然后小组成员集合,在组长主持下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基于他们新学习的东西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再根据假设进一步查找资料,完善解决方案,设计操作流程。在此阶段,教师主要发挥“协调者”和“学科专家”的作用,协调小组矛盾,为小组成员提供一定咨询服务。

(4)由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实验,制定实验目的、材料仪器、实验步骤,以及需要得出的实验结果等,上交教师审查通过后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及进行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这样的自行设计实验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

3.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

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板书、实物和模型展示进行,课堂上“满堂灌”,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自学、讨论的时间非常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教师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声、像、动画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能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枯燥的生物化学知识变得活泼,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在实验前应先进行多媒体教学,再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首先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再逐步加强各种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最后完成教学大纲内容。这样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4.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

动手机会少是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我院在课外时间有计划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在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前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次数,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前强化训练。同时,在开放实验室时均安排一名教师随堂进行指导,这样可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大大提高。

5.改革实验报告形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十分必要,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科研能力及其兴趣。传统的实验报告仅仅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归纳、分析。我们则要求学生按科研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格式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前言、资料、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4],评价实验报告时要从格式、内容、实验结果、归纳分析等去审查,结果要求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不可随意改动实验数据,讨论应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会掌握论文书写格式,而且能知道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要有严谨、求实、客观的态度。

6.改革实验考核办法。

将生物化学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成绩,占60%;二是实验考核成绩,占40%。实验考核又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分:①考勤(10分),根据学生缺课、迟到情况和态度情况进行评分;②基本技能(40分),根据随堂提问回答情况、随堂小测验完成情况、书面作业完成情况与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分;③综合实验能力(50分),其中实验设计占15分,操作考试占35分,操作考试前两周由教师选定考试范围及要求,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动手训练的机会。教师按考题难易程度进行分组,各组难易程度相当,然后进行分组编号备用。考试时由学生自己抽签,按所抽到题号发题,学生根据考题内容准备仪器、药品等材料,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成后当场评分。

我院通过以上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操作能力大大增强,科研意识得到了提高,而且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育观念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晶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11-13.

[2]姜萍,杨振宁,商庆新等.PBL教学模式在高等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104-105.

第3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不同,课堂自由度比较大,随时提问,打断教师授课,他们对问题有着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可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方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由枯燥变得有趣。此外,还可以针对留学生随时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不定期进行课堂知识小问答等。本校学生主要来自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英语口语发音较为独特,一开始在沟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不能因为沟通难度大而忽略课题互动,当然也不能一味任由学生提出一些和教学无关的问题,所以互动教学的度也要把握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出于沟通方面的问题,希望教师可以替代他们完成实验过程中难度较大的步骤,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依赖,对这部分学生必须从一开始就要纠正其懒惰性,不能一味纵容。教学过程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处罚和奖励措施,如单次实验的得分可以适当降低,同组实验学生中表现较好的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等。

2将基础和临床医学相结合

医学生物化学是与医学紧密结合的学科,所学内容需与临床案例紧密相关,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忽略与临床的联系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转氨基反应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转氨酶的概念和临床意义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单纯引入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但是一旦将转氨酶和临床肝功能体检结果的判读联系之后,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大,说明医学基础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此外,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还包括了一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如PCR,这些实验手段对于将来学生进一步深造密切相关,在教学之前,可以适当与学生讨论基础科学研究对于临床医生的重要性,以加强其学习热情。

3教材的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实验教学教材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现成的、适合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的成熟英语教材。在教材的选取方面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也参考了许多知名高校的内部教材,最后决定选用《LehningerPrinciplesofBiochemistry》作为留学生理论课教材。实验课教材则结合本校理论教学的特点,以本科实验教学为基础,由实验课教师自行编制和讲解。因此,本教研室主任组织所有相关教师编写了适合本校留学生教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并且每学年结束之后,开会讨论总结,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教科书的编写突出了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的理解,具体实验步骤放在PPT教学过程中讲解,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图片,这样一目了然。

4考核方式的改革

第4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法;实践

生物化学主要是对生物分子在结构、功能以及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对生物自身的生命情况进行研究。然而在实际学习的时候,由于讲授内容抽象,且专业术语既繁又杂,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导致教学进度较慢。另外,还由于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先进,只是单纯的机械化教学,很少联系实际,造成了学生对生物体内各类物质代谢理解不够,不能深入地了解各类生物化学知识[1-2]。所以,本研究主要就不同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1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习一种教学措施,此种教学措施被称为启发式教学法。之前的教学方法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和了解不够充分,只是单纯地教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所以,启发式教学法是由之前的教学方法逐渐演变而来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并获得了一定成果。以各医学院校开设的临床专业和护理专业为例,临床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医院各个科室工作,所以,在进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时,学生不仅要清楚人体代谢的性质。另外,对于新陈代谢所造成的疾病和生物化学上相应的核心理论以及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运用灵活、生动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诱发疾病的原因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可以掌握医学知识理论,还能够让学生对疾病产生的原因有清晰的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医院一般从事护理工作,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的时候,要着重讲解护理常用临床实践的内容,例如,糖尿病病人发病原因以及其平时的护理重点,又如通过酸性灌肠原理对诱发肝硬化的原因进行讲解等。启发式教学是在之前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又给予创新的教学法,分析、探讨理论知识,并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开发思维,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掌握的启发方法。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加以巩固,让学生对于事物间的关联以及差异掌握得更加牢固,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多媒体教学法

最近几年,我国计算机发展迅速,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具有可以把声音、动画、文字、图像等集合起来及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等优势。然而CAI教学法通常会使教师讲解的速度加快,有些学生只能匆忙摘抄笔记,而来不及考虑、消化所讲知识,造成掌握不好重要内容以及不能解决难点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授课时老师可以把某些重要的以及难度大的内容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同时做一些简明的解释以及讨论,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共同解决其中的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将蛋白质的各级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等演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将老师作为主体,恰当运用CAI教学方法,可以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问题教学法

学校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在教学开始前列大纲,并且制订教学计划,还要对不同的计划提出不同的问题,做好涉及方面的工作,全面细致地进行整理,然后给学生进行教学。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抱着为什么的心态萌发自主学习动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总结。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及自身的知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同时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以便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及水平[3]。

4病例式教学法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传统教学时学生还没有进行临床试验,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对于理论知识有了了解和掌握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因此,导致了学生对于生物化学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在死记硬背的学习中降低了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的兴趣。而病例式教学法就是运用实际的病例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病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穿插对将病例的探讨,对该病例出现的状况进行认真讲述,让学生站在医生的角度来分析病人患病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和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5小结

综上所述,教学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更适合的选择。作为教育工作者,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引导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作者:薄一览 魏增云 董芳娟 贾珺 单位:

参考文献:

[1]郭俣,杨清玲,马佳,等.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4):341-343.

第5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虚拟实验教学;e-learning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272-02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及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阐明生命现象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在医学院校所开设的生物化学课程在内容上和理工科院校的有较大的不同,增加了许多医学内容,与其他医学课程内容紧密联系,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较深,涉及范围广,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单纯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话,学生很难透彻理解所学内容。在现今社会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学生们除了学习医学理论知识以外,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开设,给了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全过程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结果分析能力及严谨的科研作风,加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并为将来从事科研实践活动打下基础[1]。随着时展、科技进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也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更新。

一、课堂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不可少

现今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单纯是掌握好书本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生产中。作为一名成功的医生,除了掌握丰富的临床知识以外,具备出色的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要。本校面向临床专业学生开设的生物化学总课时为120学时,其中理论课时为80学时,实验课学时为40学时,共计7个学分,是专业基础课中课时学分最多的一门课。实验课时数占1/3也凸显了实验教学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性。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学习,学生可以较早地进入科研思路的培养,认识不同生物化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并掌握基本的仪器使用方法,为将来学习更多的医学科研操作知识打下基础。

在内容安排上,本校所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包括血糖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甘油三酯含量测定、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质粒抽提、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十个内容,基本上涉及到了生物化学理论课程中所学过的章节,将学生们所学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与动手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但是这些实验课程内容远远无法适应现代医学生物化学的研究与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要求。

二、虚拟实验教学是课堂实验教学的必要补充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生物化学实验内容,我们在原有的课堂实验教学模式上增加了虚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虚拟实验教学是一种将教学内容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成可操作的动画形式的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具备了图文并茂的讲解和学生动手操作的功能[2]。由于教学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很多生物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中开展。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又不占用过多的教学资源和时间,虚拟实验教学的采用解决了这些难题。相对于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虚拟实验教学方式新颖,将静态的理论知识用动态的模式展现出来,从抽象思维转变成具象思维,使得学生们的注意力可以很快集中到所演示的内容上,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虚拟实验教学的另一大优点在于实验操作时间的可控性大大提升。学生在教室中做实验时,常常由于操作失误后重做,使得无法在规定课时内完成实验内容。而学生人数多,实验仪器少也是导致无法按时完成生物化学实验操作的另一大原因。虚拟实验教学则可以满足教室中所有学生的独立实验操作,大大节省了化学反应等待时间,也免去了实验仪器清洗整理的过程,安全性高,还可以多次练习实验内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失误。

尽管虚拟实验教学弥补了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开发制作虚拟实验软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以及财力,开展虚拟实验教学需要相应的教学环境,医学生课时安排的限制,无法实际锻炼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

三、e-learning教学平台的使用完善了实验教学体系

由于课堂实验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了e-learning教学模式作为实验教学的补充。e-learning平台是一种在线学习系统。学习方式较为自由,属于自学式学习方法。本校的e-learning平台里面包括教师空间和课程网站两部分。

(一)教师空间

教师空间主要是用于教师本人进行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这个部分里面包括网站建设、备课、辅助教学、网络考试、教学分析等内容。教师可以在这个板块中进行备课,上传教学所需的课件和资料,根据教学进度设置各种学习阶段的网络考试。待学生完成考试后,教师进行批阅并可以对学生们的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短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学生们哪些知识点掌握较好,哪些还较欠缺,从而在教学课程中因材施教,弥补学生在生物化学学习中的盲点。

(二)课程网站

课程网站这一块是展示部分,供来访者学习使用。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完全是陌生的,只是通过个别高年级学生了解到生物化学实验考试很难,而并不能对这门课程做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e-learning平台上的课程介绍,学生们便可以对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有个初步的了解。在教学大纲板块,学生们可以事先了解到生物化学实验课上所将开设的实验内容、操作要求、具体实验技术掌握程度等,这样便于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提高听课效率。实验课虽然也有理论讲解部分,但是主要的课程安排是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所以不会在实验课上安排过多的理论讲解时间,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将本次实验的原理充分预习,便于在课堂讲解时的理解。由于本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安排为隔周一次,有时候遇到节假日则间隔周次更久,使得学生很容易遗忘实验课教室和时间。e-learning平台上教学日程安排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板块里有课程进度表,学生们可以随时查询到上课的时间、地点和内容。除此之外,在e-learning平台上学生们可以下载到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料,观看实验教学视频,还可以在题库里复习实验课上所学知识。

除了以上特点以外,e-learning平台专门开设有互动栏目。这个板块中包括答疑、论坛、作业和网络考试四部分。这个也是教师和学生们使用率较高的一个板块。很多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问题后常常因为性格害羞、问题描述不清等原因不能很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因此无法解决同学们在学习操作中遇到的困惑。有了这一板块后,同学们会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闲暇之余,同学们还可以在论坛上与教师探讨交流在学习中、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从而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让同学们能更加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科学假设等,改善了以前学生们只会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的情况。当然,如何保证所有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避免相互抄袭作业,提高教师批阅试卷作业的效率等也是e-learning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学系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在课前,让学生们通过e-learning平台对于整个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设置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引起学生重视;采用课堂实验教学和虚拟实验教学两种模式,既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不枯燥乏味;课后还可以通过e-learning平台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点掌握情况摸底,拓展课外实验知识学习,探讨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物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内容抽象,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啃”的课程。因此如何让学生们将这门课程更好地理解掌握也是我们生物化学教师共同的课题。通过改善生物化学的实验课程内容设置及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可以帮助同学将枯燥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今后我们还将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中继续探索,寻找出更多适合实验教学的新模式,逐渐改变以往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第6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 八年制; 生化综合实验; 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生化实验课是整体生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实验教学改革,适应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将生物化学的各大基础实验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首先在医学八年制学生中开设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使学生系统地应用和掌握生物化学技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为进一步全面实施生化实验改革打下了基础。

1 改革生化实验教学理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以其显著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成为生命科学尤其医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工具和手段,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和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1]。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验证和说明,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理解;其内容多验证,少创新,实验结果早成定式。学生对做实验的兴趣仅在最初的动手操作上,由于每次按照实验指导“照方抓药”,实验过程中很少主动思考,不仅兴趣逐渐淡化,甚至学完了也不知道如何结合实践进行应用,产生学无致用,只为考试的想法,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瓶颈”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2]。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生化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是内容、方法上的改革,更应重视教学理念的改革,要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诸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整体设计性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教学达到目的。

医学生化综合实验就是以某一生物医学相关的物质为研究对象,为阐明该物质的各种性质,将多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连续性、整体化的实验课题。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模式有根本区别,这是为研究目的而选择、设计实验技术内容,而不是为讲解技术而组合实验,目的性明确,促使学生动手之前主动思考,学习相关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并开发创造性思维,团结协作能力等[3]。在实验过程中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系统地掌握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让学生不是在被动地学习某个技术,而是为了达到某个研究目的,主动地设计实验内容,学会如何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

目前,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要培养具有对科学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中科研创新能力是其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但现有的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全面的、系统的科研创新培养方案。同时八年制学生进入后期的临床课程学习后,面临繁重的见习、实习,很难再深入接触科研环境[4]。因此,八年制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期基础学习阶段来培养。生物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践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2 开设综合生化实验的实践

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指导思想,我校现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单独开设为一门必修课程,而八年制学生在该课程上的课时数更是达到54节,为生化综合实验的开设提供了充足的课时量。另外八年制学生人数每届均在40人左右,我院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平台能为他们的综合实验设置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我们在全面尝试综合性实验前,先开展了课前调查,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向学生介绍了医学领域常用的生化技术和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基础性实验让学生预先了解生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特点,学会分光光度计、微量移液器、电泳装置、高速离心机、摇床、超净工作台等常规仪器的使用;接着,针对主要研究对象--蛋白质提出两个研究课题:人血清球蛋白的分离和鉴定和工程菌诱导表达的外源GST蛋白的纯化及鉴定。我们将实验的课题内容和时间安排课提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提前查找相关实验资料,根据目标自行初步设计实验路线。

正式开始综合实验时,老师先用理论概述生化实验技术中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技术(以蛋白质为主要对象介绍光谱、电泳、层析三大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鉴定分析中的应用),介绍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的原则及方法,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和动手操作实验时对各大技术的应用有系统的认识。接着,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在已有的实验条件下自由选择实验方法,完善设计的实验路线,然后在每次实验课时分别进行实验。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所研究的蛋白质各种性质,促使学生主动去查资料找参考书,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了整体构思,然后才能制定详尽的实验方案。

人血清IgG分离纯化鉴定实验的设计宗旨是以一系列实验对血清中的蛋白质进行比较完整的研究,包括对蛋白质的定性定量分析,蛋白质分离纯化粗分级分离和细分级分离法以及纯度鉴定。我们选用了盐析法首先分离血清中的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后用凝胶过滤法对IgG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IgG,同时免疫扩散鉴定IgG活性或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质纯度等实验内容。实验贯穿分光光度法、离心、盐析、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层析、SDSPAGE技术,这样有利于初步建立学生连贯、系统的科学研究、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工程菌表达的外源GST蛋白的纯化及鉴定综合实验则以目前研究前沿的基因工程技术为背景,从含重组pGEX载体的细菌培养开始,诱导外源GST蛋白的表达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鉴定,以免疫沉淀法/亲和层析法高效特异地分离GST蛋白,SDSPAGE分离鉴定纯化的蛋白质,该实验综合应用了一些细胞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包括细菌培养、免疫沉淀、免疫印迹等技术,这些技术和生化基础技术交叉结合在一起使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实验应用能力。

3 开设综合生化实验的体会

3.1 改变教学理念,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围绕学有所用,学将如何用,开展生化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前他们能积极根据实验对象查找相关资料。课堂上老师先对实验思路进行综合讲解和指导,然后学生几人为一组独立自主的合作完成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就要求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和协调好每个人的分工,解决好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高了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使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质并正确地使用仪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老师上课时会针对每个实验环节所涉及到的技术应用进行展开讨论,利用实验间隙讲解实验技巧,与学生探讨实验设计,为学生今后自己设计某些实验路线选择提供有利参考,提高他们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转贴于

3.2 改革实验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大胆改革教学计划内的实验教学内容,综合实验中包含基础性实验,使实验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和全面系统性。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前后衔接,彼此相关,前一个实验的结果是后一项实验的起始材料,整个实验构成了一个连续的有机整体。生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规仪器的原理和使用、基础验证性实验都包含在综合实验中,学生通过实践建立了如何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进行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测定的系统性连贯的科学思维,有利于学生建立科学研究的完整体系的概念。通过增加一些具有应用性、综合性强的、体现现代先进实验技术的实验项目如Western Blotting技术,免疫层析技术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今后科研方面的实验技术水平。学生课后普遍反映通过综合实验的学习,自己对生化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更加熟练,不会出现学完了就不用了甚至印象全无的现象,能更好对知识进行系统性全面性应用。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需求设计和改进实验内容和教学方式,能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3.3 重视课后实验总结,加强师生交流,促进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完成后学生系统总结了实验思路,分析实验结果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按照论文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并对该课程进行评价和建议。学生的实验报告不再是照抄实验指导书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与结果,并且对之进行分析和讨论。课后学生更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关系,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为学生自由选择研究课题进行创新实验设计提供有利指导。学生还能针对综合实验的内容和安排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提高综合实验教学的质量,为进一步改革生化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经过连续3年在八年制学生中进行生化实验的教学探索,通过教学反馈调查,学生们的评价良好,认为综合实验的开设的确有利于他们充分掌握生化实验技术,培养他们系统性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对所学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当然,由于综合实验组成环节较多,耗时较长,耗费较大,因此对老师指导实验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较好完善实验条件和设施。这些都要求我们积极努力创造实验教学条件,争取更多教学经费支持,引进和培养更多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老师。在八年制医学生中开设生化综合性实验所积累的经验,也为进一步能在五年制医学生中开展综合实验打下了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是高校培养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将不断加强探索,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医学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健,苏金,刘新平,药立波.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5):531~532.

2 肖维威,马文丽,朱利娜,肖应庆. 生物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114~115.

第7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精品课程;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

《医学生物化学》作为医学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前沿学科,在医学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校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课程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验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改革,提高课程授课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也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繁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如何保证考试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授课质量,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课程组进行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试题库建设,实施教考分离,使课程考试更科学、客观和准确,同时也可为课程的无纸化考试提供条件[1]。

一、试题库建立的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考分离,保证考试公平。教考分离是指教学和考试由不同的人负责。以往本校的课程期末考试采用人工组卷,由任课教师出几套试卷供考试和补考用,教师个人的出题习惯导致题目重复率较高,影响考试的客观性。阅卷也会受到教师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有不同的评分标准,或有人为批改错误及分数偏差等。利用计算机建立试题库,实现计算机自动选题组卷,是实现教考分离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避免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考试的公平[2]。2.有助于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期末的组卷、阅卷、成绩统计及试卷分析等重复性工作使教师的工作任务增加,试题库建立后能自动组卷及阅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此外,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试卷知识覆盖面增大,能避免授课教师自己出题组卷所造成的在上课、复习及答疑时产生的偏向性,督促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突出课程重点,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并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以往教学中,部分学生靠考试前找老师画重点、突击复习的方式通过考试,从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学习懒散随意,也不利于对学生真正学习效果的考查。试题库的建立能避免学生套题、猜题、依赖临考前背重点来取得好成绩,促使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知识点,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二、试题库的建立及使用

1.命题教师的选择和培训。为配合本校实施的无纸化考试,课程组自2013年开始进行试题库的建设。试题库建设不是把试题简单地放在一起,它需要命题者对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非常熟悉。因此,《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命题组的成员均是本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中具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在建设试题库前,课程组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弥补教师命题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教师的考试理论水平,同时还多次召开讨论会,确定命题原则、试题比例和难易度的划分标准,使大家能高质量地完成试题收集、整理及入库工作。2.试题库建设的要求及内容。《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建设是根据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要求来组织和实施的。题库中的试题不仅能体现大纲的核心内容,覆盖各章节所要求的全部知识点,还涉及了知识点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选择的试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无学术性错误。由于不同专业的学时数、教学目的、章节内容及教学重难点有所区别,因此每个专业都有独立的考试题库,题量、题型及难度系数的分配也不同。题库中的题量原则上是按理论课学时数的15—25倍比例出题,如临床专业的理论学时为84,则总题量为1800左右,而护理专业的理论学时为27,总题量为540。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7种题型,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1—5”5个层次,所占比例分别为10%、20%、40%、20%、10%。试题中,“掌握”、“熟悉”内容的试题占80%以上,侧重于对基本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建立起课程的基本知识框架[3],而“了解”内容的试题控制在20%以内。试题的来源主要是课程组所编写的《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以及历年的期末考试试题,同时参考一些相关教材和试题册,此外还加入了历年来的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及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真题,突出与临床实际及学科发展的联系,为医学生毕业后参加执医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奠定基础。3.试题库的审核及使用。试题库建设好后,由命题组先进行核查,再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试题进行抽样检查,每年审核1次。审核完成后,按专业、试题类型及难度系数导入由学校自行开发的无纸化考试系统。课程考核采用半人工组卷,考前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各章节的学时比例,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内容层次拟定命题计划,确定各章节的题数及题目难易度,保证试卷中各个层次要求的内容比例合理,章节覆盖面恰当。考试时根据命题计划所设定的各项指标,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生成试卷,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例如,在临床专业按20套/班从题库中随机抽题,生成试卷,每套试卷的题型不少于5种,包括主观题及客观题,题数60—70个,难度系数设置中1—5各个层次的比例为1∶2∶4∶2∶1,考试时长60分钟。学生完成后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成绩评定。对近几年利用题库考试的临床专业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发现,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得分相对集中在75—85分,符合预期目标,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4.试题库的更新和维护。由于学科的发展及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区别,试题库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维护。首先是要对重复或存在相互提示的题目进行修改或删除;其次要根据使用教材版本和内容的更新,增加与新教材内容相关的试题,删除、修改内容有误或描述不准确的试题;最后还要根据试题分析的结果,修改不合理的难度系数。此外,为了适应学科发展,命题组适当减少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和“物质代谢”这两部分试题比重,逐步增加了分子生物学试题的比重,同时还增加了一部分案例分析题,加大与学科前沿及临床实际的联系。

三、试题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试题难度系数设置欠合理。难度系数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试题技术参数中最重要的指标。对于试题难度的划分是试题库建设中较难把控的一个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为保证学生及格率而将难度不大的试题设置为较大难度系数的问题,这需要命题组结合试题分析的结果及学生实际情况,对试题的难度进行更为准确的划分。2.题库软件系统有待完善。目前使用的题库系统只能考查一般的常规题型,如执医考试中的B1型、A2型题无法入库。此外,课程内容中涉及的生物大分子化学结构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化学反应等内容也无法导入系统。而且,计算机随机抽题会导致不同题型中可能抽到同一知识点的题目,存在互相提示答案的现象。3.主观题的准确评分较难实现。主观题的答案在题库中只能以关键词形式出现,而计算机对主观题的评判不如教师评判那样灵活,大大降低了评分的准确性。例如,学生在回答“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时,答案中的关键词如果设定为“蛋白质”,则学生写“Pr”虽然正确却不能得分,出现评定误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库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长期、复杂且细致的工作,需要将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更有效的结合,以提高考试的科学化及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葛杰,顾爱星,葛倚汀,苏豫梅.《基础生物化学》试题库的建设与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2):86-87.

[2]杨祎.高等学校学科试题库建设的时间与研究[J].教育观察,2016,5(9):32-33.

第8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精品课程;教学实践

医学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基础和起点。本课程自从2010年立项为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每年约有1800名医学生学习,具有“专业覆盖面宽、改革力度大、受益面广”的特点。我校作为湖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对学生培养、教师发展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中,提升了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促进了医学生物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

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要求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一方面,完善教师岗位培训管理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在国内其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或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等,以巩固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落实各种教学活动制度,鼓励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经过多年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了一支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二、教学条件建设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推动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改善等作用。课程组教师联合主编及参编策划“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部,主编配套的辅助教材《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以适应医学各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需要。

根据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理念与评价标准,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体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功能,包括前台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大模块,为师生提供优质数字资源。通过建立QQ群、丰富讨论区内容,制作微课、慕课并上传,既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学生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1.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站、论坛为主的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可教学大纲、课程测试题、微课、学科进展、专业相关的实验技术视频等,使用QQ群、博客等以文字、图片、动画等方式推送至手机等终端,学生还可在线学习及答题,与教师反馈交流。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课程组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地呈现出来,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课程组制作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获得了教育部“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医科组优秀奖。

2. 开展双语教学和留学生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并传达给学生,逐渐实现全英文授课,实现教学价值最大化;其次,加强教师英语应用能力,注重口语与听力训练。教研室通过引进留学经历和选派教师参加语言培训,全面培养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我校从2009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来校进行临床医学本科学习,现已独立承担了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针对留学生独有的教学目的、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具体改进,制订了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课堂上,较多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肢体语言、声调变化等,增加亲和力。

3. 开放式实验教学。除预设实验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引导、鼓励学生申报省级乃至全国性创新项目实验,挖掘学生潜能,最后将结果整理成论文,体验独立完成科研的全过程,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其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树立了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课程组教师现已指导学生进行省级、校级10项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学生对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高。

4. 多元化考核,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单一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课后练习、阶段性测试、撰写文献综述、研究进展学术讨论会等方式,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及时指出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种评价考核方式不再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医学生物化学 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并引入医学教育领域[1],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去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和经验的构建[2]。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设置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通过对医学生化的学习,使医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并为以后从事生命科学相关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奠定基础。然而医学生物化学所涉及的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并且知识更新快,是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好一直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变原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对PBL教学法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PBL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适应医学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命科学的加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生理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大大提高,医学生化知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如医学生化教材中的生命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篇中的内容在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没有写进教科书的前沿性的生化知识在不断地被发现、被创造,这使得师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当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变模糊,以学科为界限的教学存在大量的重复,这使得本来就与其他基础医学课及临床各学科有着密切关系的医学生物化学不再适合使用单纯的传统教学法,只有重视、应用PBL教学法,才能适应时代对医学生化教育提出的挑战。

2.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具有优越性。

与传统的教学法比较,PBL教学法在内涵、学习目的、教学形式、评估体系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不同,也表现出传统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PBL教学法需要学生主动地去查阅文献资料,积极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讨论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捕捉、整合、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使学生成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育能力。

PBL教学法是跨学科的教学方法,需要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或某一医学专题,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培养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因此,它要求教师不但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此外,教师在不断地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学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

1.以问题为主轴组织课堂教学。

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查阅相关教材、文献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有计划、分步骤地向学生提出。比如,第7章“脂类代谢”,要使学生在课前对本章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老师可以在课前提出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框架性的问题,如脂类的组成与结构有何特征?脂类一般如何分类?脂类有何功能?食物中的脂肪如何被消化吸收?等等。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从一些重点、难点或者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细节内容中提炼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如在讲解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甘油三酯的代谢”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贮存的脂肪是如何动员的?食物来源的或脂肪动员得到的甘油和脂肪酸是如何被机体利用的?脂肪酸在肝脏中分解代谢时产生过多的酮体会有何后果?这些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后,可提出一些总结归纳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分析思考。例如,在讲解“血浆脂蛋白代谢”后,可提出:脂肪肝是如何形成的?最近有何研究进展?脂蛋白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何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往往带有前言性和发展性,学生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就必须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这样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2.围绕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小组讨论是PBL开展的表现形式,而目前在我国,在没有相应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变异为课堂集体讨论。在医学生化教学内容中,有些章节为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不适合进行课堂讨论;而有些章节内容本身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强,或与一些临床疾病和其它基础学科知识关系密切,易提出一些真实的、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比如,第10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它是对整个物质代谢篇的概括总结,并实现各知识点的横向联系,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堂讨论。比如:如何在细胞水平看代谢?如何在整体水平看代谢?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使得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着问题,并做到不遗漏重要的知识点。

三、PBL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在我国PBL教学法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且由于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完全照搬国外PBL教学法的模式是不可行的。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实施PBL教学法注定要碰到很多的阻力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怀有抵触情绪,从观念上否定PBL教学法;而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学生对PBL教学过程中强调的自主学习、团队共同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很难接受。

2.缺少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

经典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体系与结构,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原来设定教学思路的依据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教授也变得灵活多变,这需要重新设计一套完备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此外,怎样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树立有中国特色的PBL教学形象,构建PBL知识体系是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师资不足。

经典PBL教学法一般以6―7名学生为一组,每组配有一位带教老师,这与我国传统大班课教学(一个班级30―50人,有的甚至多达百人配有一位教师)相比,教师需求量显著上升。此外,PBL还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青年教师进行PBL教学培训,并且适度引进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国内执教,为PBL教学的开展作积极的准备。

4.教学条件不足。

实施PBL需要有不同于传统大班课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如适合小组讨论和共同学习的小教室,能够灵活移动的室内课桌椅。为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等。在教学软件方面,PBL需要有一个更为透明的教学环境,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够支持和鼓励学生投入到各个管理机构工作实践中去的教学制度[3]。

PBL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培养创造性人才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开展PBL教学是国内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实行PBL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生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因此,教师要抱以极大的热情,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积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PBL教学发挥其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A taxonomy of problem2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1986,20,(6):4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