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园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园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园调研报告

第1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我市目前仅有××工业园区,成立于2001年,至2007年7月底,已完成投资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约1.3亿元,引入企业48家。但在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投融资体制不健全,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硬环境改善缓慢,尤其在土地征用与出让中投入与产出背离,以致出现巨额债务,制约园区发展。二是受区位和硬环境双重劣势影响,建园初,为招来商家,集聚人气,产业规划布局执行不严,入园企业数量少、规模小、门类杂,仅15家建成投产,且投资强度低,工业项目仅占1/3。三是在国家整顿开发区过程中调整了园区土地和规划管理职能,却因衔接不够,调整措施未全面落实,园区在土地和建设规划管理上再无“特”性,丧失了封闭管理的前提,园区管委会实质上由管理机构变成协调机构,却很难承担土地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协调重任,影响办事效率和建设发展速度。

各县在发展产业园区上也作了很多努力,但受2003年清理整顿开发区影响,各县总体上尚无一个地域清晰、规划与产业布局明确、管理独立科学、基础设施配套、组织架构健全的产业园区。因此,发展产业园区,对以“工业强市”推动突破发展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定要在深化市情、县情认识基础上尽快行动起来。

二、发展产业园区措施

要使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

一要树立新理念。要充分认识发展产业园区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度,发挥集聚效应,形成产业优势;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产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有利于实现道路、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中间投入;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要把产业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全力以赴,全面推进。

二要高标准规划。园区规划要有前瞻性和长效性,要从培育区域优势产业、完善产业链入手,把园区规划与提升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准确定位、合理布局、分类实施。规划要突出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将资源、市场和技术等要素有机整合,并保持其严肃性和连续性;产业布局要密切结合自然禀赋,紧紧抓住绿色能源、××丝绸、富硒食品、金州矿产、秦巴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根据各地最大优势进行产业区划,明确主攻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三要企业化运作。产业园区建设关键在融资。我市财力匮乏,无法承担园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破解融资难题。可在园区管委会下设立投资建设公司(与管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作为投资主体向金融部门贷款,或吸收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合作,也可引入外资或民间资本,并应大胆探索发行建设债券、bot、bt和基础设施收益资产证券化等全新融资方式。无论何种方式,启动初期必须运作好土地资源,严格执行投入和产出最低标准,减少土地开发成本,实行滚动发展。

四要大力度招商。要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投资软环境,营造积极有为、亲商护商的投资氛围,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以“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无障碍”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入园。党委和政府应把招商引资作为重点,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发展依靠项目的理念,明确招商引资任务和责任。要大力引进产值规模较大的“短、平、快”项目和能加强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限制高能耗、粗加工、投资强度小的项目入园。当前特别要抓好两个大型火电、铅锌选矿、大型水泥、生物能源、食品及饮料深加工和载能工业等项目。

五要全方位扶持。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扶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要明确“企业唱主角,政府造环境”的定位,既不能撒手不管,更不能事事都管,要恪守制定政策、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以及加强信贷、税收、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调控和指导的本分,努力创造开放、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三、克服发展产业园区的误区

我国产业园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认真吸收和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避免如下误区:

一是园区建设不是“跑马圈地”。园区建设不圈地不行,光圈地无企业入住更不行。随着经济发展,各地招商引资越来越难,就在于工业园区过多,产业雷同,而各地形形的招商优惠政策又被取消,缺少了吸引力,企业主要转向资金和技术密集或成本低廉地区,广大农业地区除了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外再无优势,只有依靠资源禀赋明确产业定位,以优势资源吸引产业集聚。

第2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一、当前我县利用存量资产概况

(一)资产移交情况

集团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典型的企业办社会模式,下属集团机关1个、科研机构1个、9个分厂以及建筑、学校、医院、水厂等一系列配套功能齐全的分支机构,总占地面积13131.11亩,总建筑面积90.2万平方米,除9个分厂中的红阳、集团机关和后勤保障机构在县城边外,其余8个分厂均分布在我县不同乡镇的山沟之中,水、电、讯等设施齐全,工作区、生活区、娱乐区建设规划有序,每个厂都有数量不等的标准化车间和良好的植被环境。

随着集团各分厂的陆续搬迁,年9月县政府与集团共同商定,集团将搬迁后留下的闲置资产委托县政府管理,并原则上按30年期限分别签订了委托管理协议,并由县国资公司牵头接管这些资产。年5月开始,县政府陆续接管了集团16家企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接管土地面积5170.26亩、占总土地的39.37%,有地上建筑物房屋400余栋、建筑面积70多万平米,标准化建设厂房、车间230多栋,其中1000平米以上的标准化厂房70余栋,资产范围内的水、电、讯等设施同时移交。

(二)我县利用存量资产情况

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团闲置资产的管护、开发和利用。我县于年5月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关于设立工业园的请示》(政文[]35号),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工业园为市级开发区的批复》(宜府文[]51号),赋予工业园以市级开发区的权限,经审核后的工业园批准总面积为400公顷。2004年3月省政府又在清理整顿和检查验收的基础上,了保留工业园等开发区的公告。年4月,工业园通过上级国土部门审核,原规划面积由400公顷核准确定为280公顷。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了年第23号公告,工业园正式被国家发改委确立为省级开发区。此次公告,标志着自年国家对全国各开发区开展的以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开发区规划审核和设立审核、落实开发区四至范围等阶段清理整顿工作的结束,为工业园区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我县在加大对集团存量资产开发利用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四年多来,工业园在由市级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的同时,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园区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园区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年,县委以发[]14号文印发了《关于加快工业园规范建设和健康发展的意见》;年县委又以发[]5号下发《关于加快工业园建设步伐的意见》。根据集团闲置资产的分布和我县产业发展情况,我县将包括集团闲置资产在内的工业园划分为四大产业带和7个功能小区,采取“政府引导、分类入园、业主开发、引资建设”的工作措施,加快了园区资产的利用速度。目前实际利用集团搬迁后的闲置土地面积4188.38亩,闲置土地上的固定资产同时得到有效利用,江苏绿陵、湖北祥云、湖北稻花香、辽宁盼盼、万山轻客等国内一批知名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相继落户园区,形成了以利用原集团江北厂为主的磷化工产业区、以万山厂闲置资为依托的机械加工工业集聚区、以集团万里厂和厂以及红峰厂闲置资产为依托的新型建材工业区、以集团机关闲置资产为依托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聚集区。园区内现有企业18家,其中规模内企业13家,占全县规模内企业总数的45%,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3家;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引进内资额1.1亿元,其中利用存量资产的企业8家;园区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逐年增长。年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78亿元,三年内年均增长28%;完成工业增加值2.99亿元,三年内年均增长19.78%;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三年内年均增长9.76%;实现税收0.32亿元,三年内年均增长16.72%。可以说,工业园的发展壮大,对我县工业立县战略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政府高瞻瞩、果断决策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表现出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二、当前在利用存量资产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集团整体搬迁后留下的大量资产,对我县经济发展而言,既是财富,是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目前工业园在利用存量资产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率仍然不高。除红阳、江河两个保留的军工企业外,因种种原因,集团所属红峰厂、万山和集团机关在迁走多年后一直未能移交给我县托管。其中红峰厂交由旅游公司代管,但旅游公司没有对其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利用;万山厂虽说与目前的万山轻客签订了合作协议,但除460亩土地被利用外,还有4300余亩的土地及其资产闲置;集团机关目前由红阳厂接管。另一方面,在接管的5170.26亩土地面积上,目前也还有未利用面积981.88亩,其中标准化车间1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江北、万里、红林、计量站的部分区域。

二是入园企业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按照我县对园区划分的四大产业带,机械加工业的现有企业有万山和永安车桥,磷化产业有绿陵、东圣和楚原化工,新型建材有宏业陶瓷、盼盼门、星球和武星公司,农副产业深加工有森源集团。这些企业多为我县的支柱企业,也是支撑园区发展的优势企业,虽然近几年来这些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不同程度地表现也后劲不足的问题。万山轻客一季度生产客车96台,比去年呈下降趋势,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市场价格偏低;宏业陶瓷长期受招工不足的影响,自建厂以来后期投资一直未能跟上,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盼盼门同样遭受员工不稳定的影响,加上原材料需要从外省购进,产品运输成本高,利润率仅能维持在2%左右;绿陵、楚原化工、东圣这些磷化工企业当前或今后可能面临市场冲击的压力较大,星球和武星面临资源短缺的难题。核心企业发展不够,也就形成不了有效的产业集群,影响了园区工业企业下游产品市场的培育、人才和劳动力的富集和整个产业链的形成。

三是存量资产上的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勿容置疑,招商引资是实现园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外地很多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措施上往往是先完成“四通一平”,再引进企业。而我们所接管的存量资产所面临的情况是:原有电力供应系统年久失修,集团撤走后,电力供应系统基本无法使用;原有供、排水系统建于60~70年代,考虑的供水量及排水量根本满足不了整个园区的要求,且使用年限较长,破坏程度较大,管网系统现基本不能使用,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园区内也缺少污水处理系统;无与城市主干道相连的标准级公路,园区内道路也因年久失修,破坏严重,无法正常使用,仅有少部分道路经过维修改造后可投入使用;无通讯服务设施,无燃气系统,没有配套的办公及服务设施,基本上就是一个“空壳”。而原有的大多数分厂又都散落在不同的山头和山沟。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对我县是一个工业基础差、底子相对薄弱的山区小县面言,改造起来难度大,投入太,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存量资产的开发利用和招商引资工作。

三、创新思维,加快对存量资产的利用步伐

对存量资产的利用程度,关系我县工业立县战略的实施,关系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是开发现有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是一项举足轻重、关系全局的创新工程,需要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根据当前我县利用存量资产的现状,我提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1、加强与集团的协调。集团在存续的三十多年,与之间建立了一种难于割舍的情感,尤其是对很多的中老年同志而言,曾是他们奉献青春的地方。基于这种独特的情感文化,我们可以多方面加强与集团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争取更大程度的支持。一是想办法打破资产的移交方式,变“托管”为“交付”。集团迁走后,之所以将资产交由“托管”,多半是出于对上要有个说法的缘故。这种所谓“说法”的存在,对来说是不公平的,在的三十多年,是人民奉献国防事业的三十多年,既然迁走又抱着不放,不把本属于的土地归还给,致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不利的位置。我们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奔走呼吁,争取理解,改变目前这种在资产移交方式对己不利的局面。而在移交方式没有突破之前,可以灵活利用这些土地和资产。二是对已经迁走而没有移交的集团分厂,包括红峰厂的665.82亩、万山厂的4763.42亩和基础水厂的83.92亩土地和资产,需要进一步做工作,争取能够尽快移交给我县。三是加强与集团之间在技术、资金、人才之间的合作。集团作为国家大型军工企业,技术和资金雄厚,人才济济,而这三个方面又恰恰是我县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怎样利用这些资源,我认为可以借鉴县内各部门与农村和企业挂点帮扶的形式,通过做工作,让集团各分厂与县内重点企业定点对接,并将这种机制固定下来,使县内企业逐步建立起与集团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甚至于包括市场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取得各方面支持。

2、建立科学的投入机制。园区要发展,投入是关键。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政府在园区的投入能力上有所增强。去年政府出资100多万元为绿陵化工解决进厂道路问题,今年又出资几百万元解决石头店建材小区的供水问题,这些事情在过去是没有能力办到的。但政府投资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解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方面,我们还没有那样的财力,所以要寻求多种投入的途径。大致上讲,是要坚持“四条腿”走路。一是政府的引导性投资。对关系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政府可以在解决发展环境和公用设施上投入适量的资金,促使项目建设。日前,市发改委下发《关于促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从2007年起,市(县)政府每年从市级科技三项经费工业部分中,按不低于50%的额度用于开发区内企业的科技项目。支持开发区自主发展,开发区内的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收益,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外,全部返还给开发区用于滚动自主发展。我县在科技项目上可以参照上述作法,逐步提高用于科技项目的资金扶持。在土地出让金方面,如果能在集团资产移交的方式上取得突破,那么我们在土地出让金上取得的收益将极大地推动园区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二是继续加大对上争取工作力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国债发行将逐步淡化,专项资金和补助资金发放的方向性将更强,但对我县而言,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特别是中部崛起政策出台后将对我县争取项目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工业园规划评审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评审完成后,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抓好对上争取工作。同时,我们将根据国家投资导向,积极主动地与园区内有关企业联系,策划好、包装好项目,千方百计对上争取项目,努力为企业服务。三是企业自主投资。企业自主投资,站在政府层面说,就是招商引资。作为一种高层次、多方位的经济交流和社会交流,使投资者和招商引资方都能从中获益,是其最终目的。在目前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宣传发达地区所没有的环境和生态优势,以大企业、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为主攻方向,把招商引资与盘活资产存量结合起来,与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新技术结合起来,争取在建设支撑和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和税源型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四是银行贷款。除争取的政策性贷款外,目前我县的商业银行贷款在授信额度上还不够,需要尽快加强与上级银行部门的协调,争取支持,改变目前贷款扶持乏力的现状。

第3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一、**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生猪养殖

我省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生猪产业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基础优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国扶持下,**省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生猪产业持续做大,在全国市场波动的形势下稳步前进,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生猪存栏1380万头,出栏1056万头。出栏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作为生猪生产大省,我省每年约52%的生猪及生猪产品销往省外,年生猪出栏量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中上游。据机构统计数据表明,2006我国生猪存栏排名前5位的省分别是四川6184万头、河南5523万头、湖南4027万头、云南3103万头、河北2978万头。国内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和湖南,三省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5%,其中四川数量一直位居第1位,比重在10%左右,最多时四川每年外调肥猪2000万头左右,约占全国省际间调拨的1/3。2008年的地震,使受灾较重的成都、绵阳的产猪地受到一些影响,但并没有发生在养猪基地集中的川南。所以对国内生猪养殖的排名没有太大影响。

二、生猪饲养技术水平

(一)养殖方式明显改变:

在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生产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农户不再饲养母猪,专门进行育肥猪生产。

(二)良种化程度显著提高:辽宁省二元杂交可繁母猪存栏120多万头占可繁母猪总量的95%,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出栏2009万头,占生猪出栏总量的90%。四川省在2007年9月末生猪三元杂交面为60.73%,5个省10个县的调查养猪户中,公猪全部为引进品种,实现了良种化。所饲养的母猪中,河南省、陕西省养猪户全部为引进品种二元杂交猪,福建省、辽宁省有少量的土杂猪,四川省约50%的农户饲养含有地方品种血缘的杂交猪。

(三)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来看,我国生猪饲养出栏期缩短,平均为153天;母猪产仔数增加,平均为12头;平均生猪料肉比下降为3:1;育肥期间的死淘率降低,平均在2%以内,生猪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四)养殖投资标准较高:根据5个省的调查,规模小的养猪户,每出栏1头100千克猪需要的流动资金约为1000元;大型规模猪场每出栏1头商品猪需要猪场建设投资50元,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为1000元。

三、生猪排泄物处理情况

在工程模式设计上。根据养殖场周边不同的种养方式,选择不同的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方式。目前有“猪—沼—果”、“猪—沼—茶”、“猪—沼—竹”、“猪—沼—鱼”等模式。一方面有效的促进了周边经济作物产量、品质的提升,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真正实现了养殖粪污的零排放。

(养殖规模、存栏量在国内排位)20**年各地猪肉产量(万吨)四川480.2湖南429.12河南410.82山东346.42河北313.38湖北240.71广东237.73云南228.34江苏219.75安徽207.57辽宁175.29广西161.74江西161.21重庆137.12浙江126.43福建121.51贵州119.99吉林98.52**93.87内蒙80.79陕西69.92甘肃48.2山西46.82天津33.05海南32.14北京31.81新疆24.58宁夏10.16青海8.01上海5.841.**

(一)与生猪养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哪些差距

生猪养殖的发达国家主要有美国、丹麦、加拿大。这三国分别位列全球生猪养殖国家的前三名。其次还有荷兰、法国、德国及西班牙。

丹麦、美国和加拿大在全球猪肉出口排名中分别名列一、二、三位。丹麦的猪肉产量虽然只有165万吨(1999年数字),与我国同年产量相比只是我们的二十三分之一,但却是世界上头号猪肉出口大国,丹麦的猪肉在国际上美名远扬,1999年的猪肉出口量高出我国3倍。由此可见生产数量大未必出口竞争力就强,在世界肉类出口市场上“肉不在多而在精”。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生猪饲养的几个指标。一是出栏率。1999年我国生猪的出栏率为120%左右,1998年美国是164%,丹麦是175%,其他如德国、西班牙、法国、荷兰则在167%一179%之间,差距十分明显。二是出栏畜禽平均胴体重量。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生猪胴体重量低7千克,牛低176千克,家禽低0.33千克,如果我们达到美国的水平,相当于一年多产生猪300万吨,活牛514万吨,家禽227万吨。三是瘦肉率。国内有关专家指出,1999年我国生猪的平均瘦肉率约为46%一48%,而根据美国专家提供的资料,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猪肉的平均瘦肉率约在52%一60%之间,也有不小的差距。

关于养殖方式的比较,我们并不简单地认为规模越大就越好,当养殖规模扩大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规模扩大就会显得不够经济,何况中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前些年在生猪规模饲养方面也曾有过盲目上大型猪场亏损严重、被迫关闭的教训,而且饲养规模、生产集中度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和配套的服务条件有内在联系,强行超越就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但是专业化规模养殖确实是发展方向,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如果再不加快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变,与国外养殖方式上的竞争差距就会继续扩大。

(二)生猪加工工业

近年来,我省的一些大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因其生产的猪肉优质卫生,备受市民欢迎。全省规模以上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已达20余家,年加工生猪能力达到2000万头以上。目前,我省的“肉联”、“北大荒”和“金锣”三大生猪屠宰企业生产的生鲜肉,已占哈尔滨市场份额的60%。并由城市延伸到大部分县城,以优质、卫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同国际先进水平及国内外市场发展的要求相比,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表现如下:

1.农产品品质和标准低,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要,缺乏优质专用原料;

2.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业运作中的采购、运销等环节的成本太高,无法保证加工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

3.原料生产者与加工企业利益机制发生扭曲,原料供应缺乏信誉保证;

4.农产品加工企业设备及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落后,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加工业模式;

5.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体制不顺,加工效益和区域优势难以发挥。

基于上述分析为判断,促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包括:

1.从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出发,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和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体系;

2.建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生产的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原料生产的优质化程度;

3.因地制宜地发挥地理、区域、生态优势,建立绿色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基地;

4.依托农产品加工、贸易型龙头企业,按照产业化模式,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体系;

动物防疫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仅有的两个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五个未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省份之一。我省8月28日启动了《**省五千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规划中指出,到2012年,全省将选择在哈尔滨郊区、大庆郊区、牡丹江郊区、佳木斯郊区等39个生猪生产重点市县建成规模化养猪场7177个,将青贮总量由980万吨提高到1920万吨。建成全国性生猪养殖基地,生猪出栏达到5000万头。

(三)生猪流通领域

龙头控制收购范围

半成品、成品市场占有量,营销手段,冷链情况。

四、我省生猪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在生猪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繁育体系不健全。优良品种不多,没有形成涵盖种猪选育、扩繁和商品猪生产的整体水平。

二是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程度低。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仍占主体地位,这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既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极大地影响了养殖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是龙头企业不健全。广大养猪户与龙头企业联系的不紧密,农民养猪一定的盲目性,生猪市场一旦发生变化,抗风险能力差。举例来说,其实龙头加工企业对周边养殖基地的带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雨润刚一落户双城,周边就建起十几个规模养殖场;北大荒肉业在宝泉岭建厂后,周边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增加到20多个。巴彦县兴隆金锣集团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头,2006年屠宰加工79万头,2007年屠宰加工21万头,主要产品猪分割肉已远销北京、上海、长沙等多个大中城市,拉动该县3.6万农户发展生猪养殖。

四是防疫体系不健全。随着生猪及其产品的流通的日趋活跃,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生猪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变得越来越复杂。蓝耳病、园环病毒病、萎缩性鼻炎病等呈多发趋势,且表现出混合性感染特征,导致母猪繁殖率下降,仔猪死亡率增高,提高了养殖成本,加大了生产风险。

五是环境污染问题。规模养猪粪尿集中量大,土地难以消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制约了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制约着我省生猪产业的发展。

生猪产业发展的对策

立足资源优势,推进我省生猪产业的发展,关键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繁育体系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完善现有种猪场,提高种猪质量,通过原种场、扩繁场、生产场的配套建设,形成以省级为主体的宝塔式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鼓励和支持种猪场(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扩大,开展种猪测定、拍卖,建设种公猪站,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促进联合育种,提高种猪质量和供种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两场三站”,即种猪场的完善和提高、资源场的建设和完善、种猪性能测定中心站、省级人工授精中心站、县市改良配种站的建设。保证优良种猪供给,加快推广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提高生猪良种化水平和生产水平。

二是加快发展规模饲养。生猪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过去传统的养殖方式已经不适应生猪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养殖小区、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大户等规模养殖场的发展。从品种改良、卫生防疫、饲料配制、养殖方式等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使养猪专业户从居民区分离出来,实行标准化饲养管理。采取统一入栏、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出栏的饲养模式,达到生猪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生猪养殖的总体效益。

三是提高生猪防病能力。要按照“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的工作机制,加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猪病防控工作力度,建立防近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增强猪病预测预警能力,提高猪病防控技术水平,努力降低发生疫病的风险。帮助养猪户克服对疫病的畏惧心理。加强产地检疫,严防病死猪流入市场。

四是建立能繁母猪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提高养猪户抗风险能力。由于养猪业是个弱质产业,效益与风险并存。养猪户与龙头企业连接的不紧密,龙头企业不能及时返补给养猪户利益,灾害天所的发生,疫病难以有效控制,使养殖户心存芥蒂,在发展的同时担心着风险的降临。保险的出现提高了生猪产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为养猪户和养猪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五是大力发展养猪合作经济组织。由龙头养殖企业牵头,广大养殖户和小型养殖企业参与,形成生猪养殖全作社,将分散型养殖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市场。

六是培育壮大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招商引资,培育生猪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落实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加快其做大做强步伐。大力发展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鲜冷却肉加工、熟食肉加工,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多层次、高档次加工,在发展肉品加工的同时,大力发展皮、毛、骨头、血等副产品加工。着力打造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创品牌、树品牌。依托品牌,运用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拓展销售网络,开拓省外市场、国际市场。

七是污染防治。在养猪重点县的规模养殖场、小区及养猪大户建设沼气池,用于发电和产生蒸汽,还可利用厌氧发酵形成有机肥,改良土壤土质。

五、农业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方向。

(一)在扶持养殖业方面,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扶持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年出栏量3000——5000头),使养猪专业户从居民区分离出来,实行标准化饲养管理。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规模化饲养水平。主要在猪舍、饲料库、青贮窖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

3.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积极推广膨经饲料及青贮料饲喂等方法,倡导自繁自养,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4.加大小区的疫病力度。配备必要的检验、检疫设备及药品,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5.加大排泄物的综合治理。用加温厌氧消化的污泥处理和高温厌氧发酵的污泥堆肥处理,形成无害化处理后的有机肥料,用于改土壤土质。

第4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市政府:

自全省沿江开放开发工作推进会议以来,我区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为引领,大力实施“12345”战略,掀起了全区沿江大开发的新,实现了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年来,我区围绕沿江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编制了《九江石化产业园发展规划》围绕构建千亿元石化产业园,出资120多万元,聘请国内研究机构——中国石化咨询公司编制了《九江石化产业园发展规划方案》,为浔阳区发展石化产业指明方向。

二是编制了《浔阳区沿江开发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浔阳区实际,投资30多万元,编制了《浔阳区沿江开发工作发展规划》,该规划也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组编制《九江沿江开发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三是正在编制《浔阳区沿江物流产业园发展规划》出资60多万元,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在编制《浔阳区沿江物流产业园发展规划》,并完成初稿,进行了初审。

四是成功申报“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投资30多万元,聘请专家,编制了《浔阳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参加全省专家组的评审,浔阳区被列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也是九江地区试点县区。

五是积极打造“浔阳区沿江物流产业集聚区"集聚区位于滨江东路、长虹北路至九江石化分公司之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目前申请方案已经上报省发改委,并通过审核。

六是积极推进沿江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共组织沿江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2次,项目总投资158亿元,其中花果园北路项目单项投资7000多万元,全部由区政府投资建设,目前开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七是开展了四个重点课题调研完成了《浔阳区工业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浔阳区在沿江大开发中如何谋求发展》、《彰显城区特色、发展沿江经济》、《浔阳区老工业区基本现状及整体搬迁改造报告》等课题研究。

第5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一文件被行业内认为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的精神,培育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机遇、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题调研,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记者就此次调研的成果以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采访了负责组织调研的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专职副局长金勇章。

 

产业规划:政府主导、合理布局

 

国土资源导刊(以下简称导刊):根据调研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年总产值接近120亿元,企事业单位近1000家,从业人员约3万人。从绝对数字上来看,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已经具备了不小的规模,但与北京、广东、湖北等省份相比,仍然存在缺少强势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的问题,同时在产业链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应用服务、软件开发及终端制造等环节,湖南也存在着明显的市场短板。从政府规划统筹层面来说,该如何去引导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

 

金勇章: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事关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需要政府采取长期的战略安排和有效措施,加强对这个产业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统筹引导的原则应该是“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

 

考虑到湖南的市场需求和实际形势,应当围绕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应用、北斗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地理信息软件研发、硬件装备制造以及三维地理信息等领域进行重点发展和顶层设计;应当围绕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普查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成果,国防科大、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教创新成果,基础地理信息与其他行业专题信息集成融合应用等重点方向去组织和开展示范应用工程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我们也在谋划形成地理信息产业联盟,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联合省内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产品使用者等力量建立一个“七位一体”的产业战略联盟,以期促进产业优势资源深度整合、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上下游企业深入交流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导刊: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目前全国有十多个省市已经筹建了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和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基地,陆续建成了39个北斗产业相关的园区和基地。但湖南的企业分布还比较零散,如何进一步完善湖南的地理信息产业布局?

 

金勇章: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将直接限制地理信息企业的发展。我们正在谋划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园工作,加强产业聚集平台的建设。可以立足我省目前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的布局,依托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园区,建成几个相对集中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就目前情况,长沙高新技术区信息产业园已经聚集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100多家,主要的方向是北斗导航和军民融合、智慧城市和智慧医疗、金融电子和智慧银行等;长沙暮云经济开发区可以发挥省国土资源厅直属单位的优势,以地理信息大数据获取、处理和服务等为主要方向;此外还有岳阳的北斗导航制造基地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大规模产业园区开发的良好雏形。

 

此外,为了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我们将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实施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常态化,定期采集更新地理空间数据,持续推进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工程,着力完善北斗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应急保障服务体系等,全方位地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支撑平台和基础建设工作。

 

政策环境:加强扶持、有效监管

 

导刊: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以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主体扶持、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但报告显示目前湖南对地理信息产业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发展的资金只能主要依靠国土、规划、房产、公安等强GIS部门投入;而从产业政策环境来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关联的政策文件,但还缺少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尤其体现在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还缺乏直接性的操作性政策措施。应该如何从政策环境上寻求进一步优化?

 

金勇章: 我省的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撑,需要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更好的扶持,帮助地理信息企业更好更快地做大做强。

 

财政方面,建议参照扶持新兴产业做法,设立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税收方面,建议税务管理部门针对产业特点,加快出台有利于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优惠支持政策,尤其是针对产业园企业发展有利税收政策;融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展,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给予小微企业更多融资帮助。

 

另外重要的一点,可以适当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选择一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通过提供政策、资源和培育品牌的方式进行重点支持,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或兼并重组,尽快发展成为地理信息龙头企业,并扶持优秀企业加快“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

 

导刊:长期以来,政府各专业部门和有关单位采集保有了大量专业地理信息数据,但这些数据一方面出现了重复建设,一方面又存在标准不统一、难以共享且渠道不通畅等问题。而企业在地理信息资源获取方面也受到了诸多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开拓和深化发展。相比之下,浙江、江苏、湖北等省份都已出台了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的管理办法和监管法规,湖南的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工作该如何开展?

 

金勇章:考虑到我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使用存在共享机制不健全、社会化应用程度不高、涉密地理信息成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湖南应该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强化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

 

建议加紧出台省级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共享管理办法、涉密地理信息使用管理等相关地方法规制度,梳理地理信息内容,划分安全级别,明确信息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以更好地统筹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更新,实现由多部门分散管理向单一部门集中管理转变,推动使用财政资金的地理信息建设项目的汇交、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提高使用效率,促使地理信息最大化地社会化应用。

 

同时,鉴于地理信息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国民经济建设诸多领域、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应加大对地理信息安全、标准、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推进形成统一、竞争、有序的产业市场,建设公正、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障涉密地理信息管理和使用的安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

 

提升竞争力:加快创新、培育人才

 

导刊:跟传统产业相比,地理信息产业被定位为“知本密集型”产业,对人才和创新的要求很高。但调查报告显示,湖南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一直处于跟踪和追赶状态,缺乏“湖南特点”,除北斗移动终端制造技术外,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配套产品 和增值服务都依赖省外供给。如何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金勇章:地理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远远快于普通产品,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而湖南的相关产业确实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有必要通过国家和湖南省有关科技计划和资金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引导性投入,引导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加大开展前沿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可以依托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等平台外,还可扶持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批技术交易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网上技术市场等平台等机构,促进产业发展。

 

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科技协同创新和军民两用双向转移机制,建设转移平台,切实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复杂环境高性能地理计算平台、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成果两用双向转移。

 

同时,人才资源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应充分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创造条件,把地理信息人才纳入各级政府重点引进人才目录,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管理的人才来湖南创业,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第6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1

 

石油化工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多家东营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辖区内获批进口原油指标总量超过胜利油田年产量,未来原油加工量和整体装置开工负荷率将明显提高。

 

1 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016年,东营市规模以上石化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4461.2亿元、4431.2亿元、182.2亿元、294.4亿元,分别占地方工业34.5%、36.1%、22.1%、26.8%。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不断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已形成炼油、石化、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中下游配套完善、规模庞大、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格局,壮大成为全国地炼企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市,2016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900万吨/年。

 

(一)集约效应优势明显。石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及东营区、广饶县境内。通过系列技術、装备、工艺等改造提升,国Ⅴ标准成品油供应全国各地,油田化学品成熟对接胜利油田市场,化工新材料方兴未艾,石化产业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2016年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431.2亿元,完成投资317.3亿元,工业用地平均销售收入达到12622万元/公顷,单位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达到9336万元/公顷;加工原油和燃料油4893万吨,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9.06%,主要产品成品油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9%,居于国内地级市首位;石化产业销售收入占到集群销售收入的95%。

 

(二)创新能力提升强劲。集群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2016年,规模以上石化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增加,带动了专利申请、新产品销售等的快速增长。整个石化产业集群的研发能力和水平都居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居于国内地级市石化产业的首位。

 

(三)资源节约效果明显。强化目标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健全长效机制,全市超额完成了“十二五”下降17%的节能目标任务。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化工企业“三评级一评价”(节能、安全、环保评级和综合评价)工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项指标都居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两化融合深度契合。集群内石化企业实现了全厂DCS、ERP、SIS系统,原油调和、石油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供应链的协同优化系统法应用,广泛应用了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平台、三维数字化平台、物联网接入平台、生产优化工具,普遍应用了移动巡检、移动作业、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应急指挥、智能仓储等智能手持终端等,两化融合程度居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联合石化协会开展石化企业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工作,垦利石化、胜星化工、海科集团等3家企业试点成效明显。开展了化工园区(聚集区)智能化改造工作。重点对临港石化产业基地进行智能化提升,建成了产业园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了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打造集智慧办公、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应急、智慧能源、智慧安防、公用工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体系。

 

(五)集群产业配套完善。集群在临港物流、研发孵化、原料储运、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交易平台、生产销售建设等领域配套完善。临港物流。建设了万吨级深水大港——东营港,码头总量达到39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000万吨,成为涵盖液化品、散杂货、客运、集装箱等多种运输业务的区域性中心港口。油气运管道。已建在用原油管道11条,辖区总长度354公里,本市炼化企业管道供应能力1780万吨;全市建成成品油管道3条,长21公里,成品油外输能力900万吨;建成长输天然气管道7条,辖区总长度265公里,资源供应能力20亿方/年。研发孵化。东营市石化产业辖区内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建有36个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学校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中试及工业试验基地。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高端科技服务业为主要业态,规划并开工建设了东营创新广场等科技孵化设施。交易平台。华东石油交易中心打造集信息交互、线上交易、区域交收、在线金融、智能物流、价格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石油石化产品交易平台。

 

2 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几点思考

 

(一)“炼化一体化”是大型石化提质增效的根本方向。“炼化一体化”是集上游炼制到下游化工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经营方式,其最大优势是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生产效率高、产业结构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依托东营市现有炼油产业基础,进行整合优化,提升炼化一体化水平。按照“大型化、一体化、集约化、清洁化、园区化”思路,采用“常减压-渣油加氢脱硫-蜡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裂化”的总加工路线,实现全加氢型炼化一体化流程,提高装置规模和经济性,依托园区条件集中供应氢气和水电汽风等,生产过程清洁、安环、环保。近期重点是整合炼油企业资源,向烯烃、芳烃领域进行延伸,提高基础石化原料供给能力,同时减少成品油产量。远期重点是对落后炼油产能进行整合置换,通过淘汰东营市部分炼油产能,在东营石化产业基地新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二)延伸产业链是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破解之道。当前,柴汽油的加工利润空间已十分有限,并且随着进口原油市场的开放,利润空间将会逐步压缩。石化产业向化工方向发展已是当前行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破解之道,学习惠州石化、九江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通过加大技术引进和研发投入,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推进建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转用化学品项目,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促进东营市化工产业链的增值。

 

(三)调整优化布局是石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东营市北部地区重点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加强现有企业的安全环保节能监管,推进环境敏感区内的化工企业向石化产业基地搬迁,兼顾目前己经形成的重点企业发展需求,将基地建设与布局优化充分结合,提升化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化工产业与城镇、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实行一体化管理是提高化工园区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坚持“五个一体化”的原则,即以产业一体化为核心,实现公用辅助工程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和管理服务一体化,化工园区管廊、码头、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要到位,水、电、气(汽)、煤炭等生产物资由统一部门进行管理,并且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运营维护。设置应急管理中心,统一应急事件的指挥和处置。

 

(五)智能工厂建设是打造精品石化企业的有效手段。推动先进优化系统(APC)在石化和化工企业的应用。提高生产执行系统(MES)应用普及率、覆盖范围及应用深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产品可追溯、制造过程可监控、效益可实时计算的目标。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在激发新潜能、重构生产体系、引领组织变革、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石化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管控模式变革,全面提高安全环保、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绿色低碳水平,促进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提升,着力打造产品特色鲜明、服务竞争力强、盈利能力水平高的精品石化企业。

 

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2

 

近日,由山东省东营市政协牵头,东营市海洋与渔业、科技等部门联合进行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工作结束,形成了《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总结东营市海洋经济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2012年东营市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拉动该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海洋渔业快速发展,海洋工业初具规模,海洋服务业逐步提高;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港口建设进展顺利,初步建成了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已获得大批科研成果;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但该市海洋经济也存在着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海洋经济总量小、质量不高,海洋经济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六条建议: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规划海洋经济发展,构建“三区两带”发展新格局,规划建设功能区,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的控制性作用;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发展海洋渔业,优化提升海洋化工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加快推进海洋旅游业。三是坚持科技兴海,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海洋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海洋承载能力。五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六是制定配套措施,加大保障力度。

第7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征地补偿费的分配事关农民利益、事关农村稳定、事关新农村建设、事关县城发展。按照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生态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金晚球的要求,11月10日至15日,县经管局牵头与县委政研室、县政府经研室、县公安局和县国土局等相关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对两市镇和黄陂桥乡部分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走访了5个村,涉及57个组,都与县开发区或县生态产业园发生了征地补偿关系,目前已有42个组将征地补偿费分配到户,占总组数的73.68%。其中两市镇3个村、38个组,除2个组没有将征地补偿费分配到户外,其他36个组均已分配到户。黄陂桥乡2个村19个组,仅有6个组的征地补偿费分配到户,其他13个组因各种原因未分下去。具体情况如下:

县开发区目前在两市镇征地牵涉到宋家塘村、金泉村、软塘村、赛田村、湖塘村、新辉社区、荷花社区、大田社区、公园社区等5个村和4个社区。我们主要调研了2个村和1个社区:两市镇的宋家塘村现有户数480户,人口2160人,已征地1000亩,全村15个组,14个组已完成征地补偿费分配,剩下一个组没有分配;软塘村现有450户,1500人,已征地400亩,全村12个组,11组已完成征地补偿费的分配,1个组没有完成;公园社区现有420户,1480人,已征地1700亩,征地补偿费全面分配到户。

县生态产业园目前在黄陂桥乡征地牵涉到龙石、晨光、排头、余桥、同意等5个村。我们重点解剖的两个村,基本情况如下:龙石村现有345户,1221人,已征9个组132亩土地,征地补偿费有5个组分配到户,另有4个组没有分下去;晨光村现有285户,1201人,已征10个组土地500亩,征地补偿费只有1个组分配到户,另外9个组没有分下去。

二、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方法

从以上5个村的调查情况来看,村民承包的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方式不一,已经分到户的42组主要有两种分法:

(一)直接分给承包户。即所征的地是谁承包的,征地补偿费就归谁。按此方法分配的有18个组,占已分到户组的42.86%。

(二)按人口分配。一是按承包土地人口和现有户籍人口加权平均分配。如黄陂桥乡龙石村力新组将该组1997年参加分田分地的人口和现有的户籍人口对半来分,即将土地补偿费分成两半,一半按1997年分地人口分,一半按现有户籍人口分。二是按现有人口分配。现有人口参与分配的计算方法,五花八门。较典型的有两市镇宋家塘村,该村将各户参与分配的情况分为14类,现摘录如下:1.凡在该村依法承包土地的村民都可以参与分配,但本村婚嫁出去的或离婚的妇女,不论户口是否迁出或迁入,包括其所生子女一律不参与分配;2.凡合法婚入并且户口迁入本村的妇女都可以参加分配;3.凡弄虚作假办理结婚证,但已成事实婚姻的夫妻,只能按50%参与分配,待男女双方均达到结婚年龄时,方可100%分配,未到法定年龄生育的子女按超生分配,父母满分时儿女也可满分;4.本村离婚妇女,可保留户口,不参加分配,但娶进来的离婚妇女离婚后,分有固定房屋,且没有出嫁者,可以参加分配;5.除正常婚嫁外,凡经村民小组95%以上的户主签字同意的其它情况迁入者可以参加分配;6.纯女户允许其中一个女儿招婿,其招女婿及子女可以参加分配,如果男方不愿意到女方落户,女方也不同意到男方落户者,双方所生育的子女不管多少,女方娘家允许一个参加分配;7.凡男女双方年龄超过30岁,结婚半年以上,未生育者,夫妻双方各加半份分配;8.凡30岁以上的单身汉可以多分半份;9.领证的独生子女,均可以多分半份,但此款先由村(组)代保存,需其母亲达到45岁时,由村(组)将存款取出,连本带息全部付给对象户,如在45岁之前又有生育的,此款由村(组)取出归小组集体所有,并加罚此款的20%;10.凡超计划生育的小孩按5岁以下记5分,5岁以上每增加1岁记1分到14岁记满分(14岁为满分)进行分配,超生二胎或二胎以上为多胎,超生多胎者按超生一胎的同比70%参加分配;11.凡户口不在家的义务兵,以下的士官、在校的大学生及大学毕业时及时将户口迁回原籍者可以参加分配,但大学毕业后户口迁往外地不参加分配;12.凡夫妻生育了多个子女,又未经批准另带养了一个子女,这个子女不参加分配;13.凡在分配征地款之前,已开始征地活动,但未签订正式合同就死亡者,可照顾参加本次分配;14.凡是小组自己制订有分配方案及办法者,由小组自己搞好分配。另外,其它各村虽没有统一的分配方案但都大同小异,也将参与分配的人分为不同种类,再按相应的标准进行分配。

第8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____年工作要点,3月9日至18日,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____主任带领下,对全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县经信委、商务局等9个相关部门汇报,并进行了座谈,参加了经信委召开的13个重点企业的座谈会,了解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围绕推进“产城一体化”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下行、要素制约等不利因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建设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促进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破解要素制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县的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至2014年底,全县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226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95户。注册资本(金)68.67亿元,同比增长215.82%,上缴税收8.28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67.83%。完成的专利、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占80%以上。中小企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观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县委、县政府提出把____建设成为“最美皖北水乡”和“争当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排头兵”的战略目标。全县上下围绕目标,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出台政策,创建平台,优化服务,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2014年末,全县中小企业数是十一五末的2.4倍,一、二、三产分别是149家、488家和1631家,全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2亿元,二、三产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3.5%。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57家,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企业规模逐步扩大。

(二)产业特色鲜明,区域优势进一步显现。我县的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工业形成了以服装加工、纺织业、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主导行业,飞宇轴承、天麒面粉、华芳纺织、咏琪机械等企业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供不应求;农业形成了以现代牧业、秋实草叶、沱湖螃蟹等为主的养殖、加工一体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总投资50亿元的彩色田园综合体项目启动一期红枫基地建设,沱湖乡荣获2014年度“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徐明高速开通,____区域优势进一步显现。

(三)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克服困难,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____春生物科技、东博米业等6家企业获批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淮酒酒业等4家企业获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飞宇轴承等5家企业获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四)积极打造发展平台,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城南工业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园区道路实现循环贯通,极大的改善了投资环境;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融资等具体困难,切实缓解要素制约。通过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县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鼓励小微企业入园套餐。中小企业产业园已有部分企业入驻。小溪、临北等农民工创业园加快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的决定,积极贯彻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政策,加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清理力度,降低企业准入门槛,2014年,全县新注册各类企业526户,同比增长217户。全年共取消、缓征、免征涉企收费61项,减轻企业负担2400万元。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2014年税务部门减免中小企业各税733.93万元,县财政对企业各类扶持资金达17857.65万元,发放企业专项资金1284.9万元,国有企业对招商引资企业阶段性参股资金9000万元。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鼓励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调研发现,我县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调研发现,我县的中小企业,根据国家的划分标准,绝大部分属于小型或微型企业,资产规模、职工人数和销售收入都处于较低水平,市场占有率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截止到2014年底,全县中小工业企业48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9.8亿元

,工业增加值50.3亿元,工业化率仅为24.4%。规上企业的数量和工业增加值在三县最低。工业经济总量在全市处于中下游水平,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企业数列全市三县六区末位。三是“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然突出。调研发现,目前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高,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30%,甚至50%;各种中介费高,企业贷款涉及担保费、资产评估费、财务顾问费等繁多的中介费,环节多时间长。而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中小企业信用度不够、风险大影响,金融机构放贷谨慎;二是资本市场不完善和金融产品缺乏,导致融资渠道单一;三是担保机构在规模和服务上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收取的担保费高,并且还收取企业的保证金,致使企业的融资成本高;四是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合作互动。2014年,全县工业企业贷款15亿元,仅占存量的20%,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四是企业用地和用工等要素保障跟不上。目前,用地管理进一步加强,用地指标紧张,土地权属变更难,对中小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用地形成极大制约,很多有市场和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项目难以落地,小微企业用地更难以保证。同时,园区建设“圈地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使得部分土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另外,中小企业的用工和社保缴费矛盾较为突出。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专业技工、熟练工和高级人才引进难,稳定难,劳动力男女、年龄等结构性矛盾突出。调研还发现,今年,园区普遍企业反映缴纳“五险”负担重,缴费金额超过发达省份,因此,园区企业欠缴社保费现象严重。

五是受宏观政策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国务院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下发后,我县近年来出台的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已清理上报,暂停实行。原先与企业签署的协议优惠政策一时无法兑现,企业不能理解。如华芳、华运毛纺、恒源技研等企业反映土地出让金、税收等按协议应兑现奖励政策没有明确兑现期限,企业反映比较强烈。因此,今年的招商引资以及财税收入压力加大。

六是商贸服务业发展滞后,且缺乏整体规划。调研发现,我县的商贸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增长后劲不足;商贸服务业滞后于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物流业发展滞后,网络化经营能力有限,商贸物流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低。

为使县域经济较快地摆脱困境,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我县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发挥导向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工业是地方经济的“骨架”,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农业发展的后盾。要进一步突出工业重点,认真研究解决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抓紧完善扶持工业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二要进一步注重商贸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制订相应激励政策,帮助解决企业用地、资质升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三要在完善招商引资企业扶持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地现有企业的发展,研究出台相应的用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减少企业外流。

第9篇:产业园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网商 特色产品 对内销售

新疆网商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3月,仅天猫和淘宝网上新疆网商就有19988家,从业人员4-5万人,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是新疆电子商务应用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群体。

(一)结构数据

结构数据包括类目分布、好评率分布、信用等级分布、收藏人数分布、商品品种分布和经营时间分布,详见表1至表6。从结构数据上看,新疆网商网上销售商品品种丰富,主要分布在干果类目,整体规模小、生命周期短、有规模网商少,销售能力低于平均水平。

(二)增长过程

2003-2009年,新疆网商缓慢增长;2010-2011年,新疆网商爆发性高速增长;2012年新疆网商增速减缓。各年网商增加比例详见图1。

(三)发展指数

网商发展指数源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的《2010年网商发展指数报告》、《2011年网商发展指数报告》和《2012年第一季度网商发展指数报告》。通过网商发展数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用数据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切面观察新疆网商发展的整体情况。

横向看,新疆网商各年发展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从发展趋势上进行观察,新疆网商发展水平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逐渐缩小,详见表7。

纵向看,从2010-2012年各年网商发展指数数值及排名数据比较,新疆网商发展水平略有提升,详见表8。

对网商发展指数下的二级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得到以下更深入的分析结果:

一是网商发展规模和普及程度指数两个二级指标的结果和排名均呈上升趋势,是新疆网商整体发展水平向平均水平靠近的主要原因。但这两个指标的结果和排名太低,是新疆网商发展指数结果和排名在全国范围内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是网商经营水平和网商生态指数呈下降趋势。从网商经营水平和网商生态指数的结果和排名看,网商经营水平指数下降趋势明显,网商生态指数略微下降。网商经营水平和网商生态指数两项二级指标与网商竞争力紧密相关,其下降趋势对新疆网商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培育极为不利。

三是新疆网商发展指数的结果与增长趋势二级指标的结果呈现显著相关性。这也进一步验证了新疆网商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网商发展规模和普及程度指数呈现的增长趋势。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及长期观察来看,新疆网商发展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发展趋势向好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疆有较为丰富的特色产品资源,有一定数量的网民群体(尤其有较高的普及率,网民是网商群体的源头),电子商务应用仍处于上升期的拉力等,但基于以上优势的竞争力正在下降。

新疆网商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增加就业岗位

19988家新疆网商吸纳从业人员4-5万人,其中专职0.8-1万人、兼职3-4万人。在19988家新疆网商中,经营规模较大的网商(信用级别为皇冠以上网商)107家,吸纳从业人员1712人(专职1177人、兼职535人)。

(二)扩大新疆特色产品对内销售

2012年,新疆网商销售额超过20亿元,且90%以上销往内地市场。目前,新疆网商销售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干果和化妆品上,如果推动更多的新疆特色产品扩大网上销售,新疆网商网上销售可以达到100亿以上规模,成为新疆特色产品扩大对内销售的重要渠道。

(三)推动新疆现代服务企业发展

新疆网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平台、网络推广、网上支付、第三方物流及电子商务专业培训等现代服务企业的发展,其中对快递企业发展的带动效果最为显著,如以申通、圆通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60%以上业务量来自网购业务。

(四)积极的正向宣传作用

新疆网商日在线超过18万小时,初步估算,2012年国内超过1亿网民接收到新疆网商发送的信息、2000万网购消费者(包括重复购买)购买过新疆网商销售的特色产品、200万消费者收藏新疆网商的店铺,在网民中有较大影响力。新疆网商面向国内5亿多网民宣传、推广和销售新疆特色产品,在网民中起到积极的正向宣传作用。

除此之外,新疆网商发展还在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和个人提升信息化水平等诸多方面有积极作用。

扶持新疆网商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新疆网商群体经过多年发展与成长,已壮大成为对新疆特色产品销售、新型服务业态构建、社会信息化推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新疆特色产品网上零售、现代服务业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随着电子商务为社会广泛接受,网商在商业中的贡献份额将不断扩大,领域也将不断扩展,将拉动新疆产品的生产、加工,并不断扩展到国内、国际市场。

2012年新疆网商发展增速下降,与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形势反差明显,规模及产值落后发展形势反映出网商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行业能力的缺位。问题原因有发展过程中的调整因素,但缺乏发展环境是关键原因。社会缺乏发展电子商务的氛围,各界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作为未来重要产业业态给予重视,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育。

电子商务是未来商业的基本形态,是通过信息化提升服务业效率的必然结果,也是撬动整体社会信息化发展瓶颈的重要步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而网商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网商行业在表现出良好产品销售能力的同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信息经济示范作用,对引领带动现代服务业的成长、企业信息化改造有重要作用,是现代服务业成长发展的引擎和母体。培育、引导网商在上述方向上发挥作用,对新疆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将网商这一新兴业态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培育、扶持力度,为经济日益网络化的未来经济形态储备发展能力。培育新经济能力,应对东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经济对新疆二、三产业的冲击,保护、提升本地经济的能力,既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应积极倡导企业、个人应用电子商务,为网商发展营造市场空间,积极引导传统一、二产业与网商对接,既为网商提供种类丰富的产品,也使工农业产品更好地利用网上渠道打开市场。同时对网商明确新兴业态的发展待遇,以多种方式在办公、生产、仓储用地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网商诚信服务、守法经营的引导和规范,建设网商行业的诚信基础。引导网商提高和扩展服务能力,为一、二产业提供网络销售服务;引导网商的调整和转型,带动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担负起推进经济信息化的责任。

新疆特色产品网络销售潜力分析

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超过1.3万亿元,占同期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其中淘宝、天猫两个平台的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占同期网络零售交易市场80%以上份额。因淘宝、天猫在国内网络零售市场占有绝对份额且容易获取详细数据,本节对新疆特色产品网上销售额的预估限定在淘宝和天猫两个平台。

网上影响力和销量比较大的新疆特色产品高度集中,主要有红枣、核桃、巴旦木、海纳制品和薰衣草精油等少数产品,90%以上销往内地市场。2011年底,新疆大唐丝路(新疆美味特产店)单日网上销售额超过540万元,创造了淘宝网食品类销售全国纪录。淘宝网上新疆5个金冠级网商主营产品均以干果为主,收藏店铺的网购消费者近108万人,有评价累计销售笔数近652万笔(不包括这5个店的天猫店和单品店,下同)。五个金冠级网商的详细信息,如表9所示。

从新疆网商的销售能力看,2011年,五个金冠级网商的销售额2亿元,如果淘宝网上25%的新疆网商销售收入超过200万元(或10%的新疆网商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新疆网商网上销售额就能达到100亿(20000店*25%*200万/店=100亿)。新疆网商总的网销规模除与网店数量和销售能力有关外,还与网店货源的丰富程度有关。新疆特色产品的品种很多,如以牛肉干、烤全羊为代表的肉类产品,以西红柿、胡萝卜、瓜果为原料的果蔬深加工产品,以甘草、阿魏、肉苁蓉为代表的食疗与药用并重的特色植物,有高山湖泊、大漠风光、一日四季的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产品,有手工地毯、英吉沙小刀为代表的民族手工制品等,这些产品品质好、有特色,甚至于只生产于新疆,不仅适合网上销售而且极具竞争优势。目前,新疆网商销售额的40%集中红枣、核桃、葡萄干等几个单品上,如果推动更多的新疆特色产品达到红枣、核桃的影响力或销售规模,新疆网商更容易达到百亿元的销售规模。

从国内网购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看,新疆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潜力也很大。截至2012年底,国内网民5.64亿,网购消费者2.42亿人,人均年网购消费额5371元,已形成有庞大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如果国内10%网购消费者用网购支出的10%购买新疆产品,给新疆新增销售收入99.22亿元(2.42亿人*10%*5371元/人*10%=130亿);如果国内20%网购消费者用网购支出的10%购买新疆产品,给新疆新增销售收入近198.44亿元(2.42亿人*20%*5371元/人*10%=260亿)。

以上分别从销售和需求两个方面对新疆特色产品的网上销售能力进行预估,均能得到新疆特色产品网上销售规模达到百亿元的判断。以上预估仅针对淘宝和天猫上的新疆网商,不包括淘宝和天猫上销售新疆特色产品的区外网商,不包括在淘宝和天猫之外诸如京东、拍拍等其他第三方平台上的新疆网商。

扶持新疆网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从调查数据及与部分有一定规模网商的沟通看,影响新疆网商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依次为:专业的运营团队、良好的信用和好的货源。扶持建议主要围绕帮助新疆网商更好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展开。

(一)加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具体包括制定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引进(包括新疆籍电子商务高级人才返疆)的优惠措施;改革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并将其设置为新疆紧缺专业予以重点支持;通过资金补贴方式推动新疆网商、企业和培训机构参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训,尤其是最为紧缺的网络营销和推广人才。

(二)通过政府或专业协会帮助提升新疆网商信用

由相关政府部门(如工商局)或专业协会(如电子商务协会)牵头相关部门、第三方平台(如淘宝网)和新疆网商共同参与建设新疆网商信用体系,提高新疆网商在消费者中的信用水平。

(三)举办“网交会”

网交会开展的工作包括:特色产品提供商(包括农民)与新疆网商的对接会,举办大型电子商务发展研讨会,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技术交流会及培训等;另外,在网交会上可以开展针对内地网商的招商活动,尤其是面向销售规模过亿元超级网商的招商。网交会前期可依托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或电子商务产业园,并与国内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网上销售平合举办,半年一期。

(四)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楼宇

乌鲁木齐市集中了新疆70%以上的网商,2012年5月,乌鲁木齐高新区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因而,建议首先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楼宇的试点工作。电子商务产业园或楼宇入驻对象以2000家钻以上网商为主。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及高新区三级政府提供必要资金,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吸引网商集聚发展。建议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楼宇运营管理考核指标主要以网上销售额为主,主要精力放在帮助新疆网商提高竞争力,扩大对内销售。

(五)建设与网上销售配套的物流基地

2011年,新疆快递企业292家,就业人员4000余人,60%左右业务来自网购,收入规模5.84亿元,发展迅速,但仍无法满足新疆网商发展的需要,成为影响新疆网商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小部分较大规模的网商为解决物流问题不得不在内地中心城市建设分仓库,并将部分岗位转向分仓所在地)。在具体措施上可以以政府的土地、资金或税收优惠政策为引导,以中邮物流(疆内最有实力的国有快递企业)、申通(疆内最有影响力的民营快递企业)为代表的快速企业主导,新疆网商广泛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建设高度信息化的仓储和配送物流基地,提高新疆特色产品网上销售的物流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物流基地可以作为电子商务产业园的一部分,也可以分开建设。

(六)规范新疆网商的发展

规范并非限制发展,而是在促进发展中的规范,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规范建议包括:对信用级别为三钻及以下网商采用备案制(设置过渡期,在过渡期自愿备案),备案在当地工商部门即可,不收取费用,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还应通过免费培训、宣传等方式积极推动本地备案网商规范发展。对三钻以上未注册公司的网商,以简便的手续及优惠的费用鼓励其注册为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化发展。对已注册为公司的网商,帮助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税收问题,通过优先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或楼宇方式给予尽可能多的发展支持。

参考文献:

1.跨越临界点—2011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R].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2011.11

2.小即是美—2012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R].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2012.12

3.2010 年网商发展指数报告[R].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2010.10

4.2011 年网商发展指数报告[R].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2011.10

5.2012 年第一季度网商发展指数报告[R].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