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老症状范文

初老症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老症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老症状

第1篇:初老症状范文

文/王学义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外说法不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其做了一个界定,以供老年朋友参考。

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

【点评】调查发现,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约40%。而认知功能决定了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是老年期最为重要的健康标准之一。老年人认知功能正常表现为:感知觉、定向力(即对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正常;记忆力正常,除良性遗忘(对事件的某些细节准确回忆存在困难)外,不出现明显的记忆损害;思维逻辑清晰,做事果断,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及决策能力;具备一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常识,并能及时更新。

保持平和的心态

【点评】人到老年,各种生理机能均严重下降,躯体疾病增加,此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但有些老年人不服老,总和年轻时期比较,勉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在达不到预期目标后出现强烈的挫败感;有些老年人自我评价过低,觉得什么也做不好,心态失衡。所以,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应该经常保持良好、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攀比、不自卑,顺其自然。

拥有愉快的心情

【点评】据统计,老年人最严重的心理疾病为抑郁症。其原因有很多,包括躯体疾病影响、退休后的心理落差、孤独感、经济拮据等。老年人要保持心情愉快,应走出家门,多散心,多与其他人聊天;适度表达和释放不愉快的情绪;重建更广泛的兴趣爱好,让生活丰富充实。

人际关系融洽

【点评】具体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与家人关系融洽;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在交往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既乐于帮助他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良好的适应能力

【点评】许多老年人不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总觉得空虚无聊。其实,老年人退休后,有充裕的时间去构建新生活,比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等就是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平台。此外,电视广播、网络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新知识的机会。所以,老年人应坚持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社会是发展、进步的,如果我们总是用老眼光去看新问题,就无法理解今天的一系列变化,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烦恼。

保持健全的人格

【点评】包括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能够听取他人意见,不固执己见,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办事不盲目;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变化与压力,尤其在悲痛时能找到发泄的方法;遇到困难时,能沉着运用自己的意志和经验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保持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的和谐统一。

情感反应适度

【点评】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高兴时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过度兴奋会造成内分泌的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的压力,不利于健康。悲伤时要能控制自己,而不是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如果悲伤、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作为一种稳定的心境,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因此,老年人一定要调控自己的情绪。

4症状初测抑郁症

文/侯检

第2篇:初老症状范文

中国人睡不好,但报告指出,中国人睡得并不少,平均睡眠时长为8小时50分钟。

那么,谁动了中国人睡眠的奶酪?报告总结了睡眠十大“杀手”:突发事件、家庭关系、情绪、突发疾病、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慢性疾病、伴侣关系、虚拟关系、。其中,55.4%的公众认为工作压力影响睡眠;56.9%的公众表示生活压力令入睡困难,尤其82.8%的北京公众和82.4%的广州公众“生活压力山大”。

在社会群体中,80后90后是社会上受关注的最多的两个群体,也是所受压力比较大的群体。

面对压力,我们该如可去做?

“以前可以唱KTV到天亮,现在只要熬上一夜,就会累一个礼拜。”“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记得。”“以前烦恼青春痘,现在烦恼小细纹”……

这些原本只应该出现在上了年纪的人身上的症状,如今成了众多30岁左右白领的共同特点,被时下的80后自嘲为“初老症”。它原本是台湾一部偶像剧创造的新词,大意是说年纪轻轻就有了衰老的征兆,有好事者总结了“初老症”的50条症状,没想到借助网络迅速在30岁左右的人群中引发共鸣。

30岁,正是人生最绚丽的时光,怎么就“初老”了呢?是年轻人“为赋新诗强说老”的矫情?是而立之年对压力的纾解反应?抑或是80后走向成熟前的阵痛――初老,成为这个时代赋予80后的一种文化胎记。

“初老症”源于社会压力太大

“在心理学上,并没有‘初老症’这一说法。”三军医大新桥医院心理咨询科教授戴光明说,所谓“初老症”,就是指都市白领因工作压力或生活紧张,心理比实际年龄更容易衰老的症状。

为何会“未老先衰”?戴光明认为,按照生理规律,3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精力、体力最巅峰的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生活热情退却的“初老症”,根源还是在于压力太大。

戴光明分析说,如今的“80后”,生活和工作压力都很大,拼命工作却不知如何放松,又很少运动,大脑常处于紧张状态。即使在家,也很懒散,慢慢沾染上“初老症”。尤其是脑力工作者,“未老先衰”的症状更明显。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莫怀戚认为,随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年轻人很早就进入了市场竞争。现代社会的“暴风骤雨”与“温室”般的学校和家庭反差较大,年轻人很快成熟起来,甚至一些年轻人出现“28岁的年龄,82岁的心态”。

不少80后逐步患上“初老症”。面容渐老、头脑渐老、心态渐老,所以更多的80后开始高呼“拒绝初老”。

真正的“老”是怎样的?

随着“90后”开始进入大学,甚至连“00后”都开始玩网络、玩QQ,这时,很多“80后”年轻人开始认为自己“老”了。那么,“老”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老”的一个变化是人格上的变化。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前半生偏向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也就是偏重“外倾性”;而后半生更重视主观世界,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会更经常沉浸在自我关注之中,对自我有更深度的思考。也就是说,“老”的一个特征就是变得更加内敛。怎么理解这种变化呢?比如,有些步入老年的人,或许因为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到老年时不再喜欢繁华和喧嚣,而只需要宁静和内观。当然,内外倾向的变化只是一种大体的趋势,现实中也存在着活泼的“老顽童”和内向的青年人。所以“初老”50条症状之“急于想加入Facebook之类的网络活动”,不是“初老”,而是正年轻才对。

除了人格,“老”更主要的变化是认知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在视觉、听觉逐渐衰退,运动灵活性有明显的减退,加工速度会变慢,记忆力也会不如以前。由于认知功能的退化可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出现挫折感和失败感,并且有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出现。

“初老”50条症状里就有“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如果不喃喃自语,脑子就会打结”等表示记忆力衰退的条目。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中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退化,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也就是量表)和严格的诊断标准,仅凭一两条模糊的描述是不能下结论的。

“初老”其实“初成熟”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初老症”的50条症状就会发现,“初老症”其实不是“初老”,而是“初成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观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发展阶段,其中25岁~50岁被称为“成年中期”,这个阶段的个体需要实现“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渴望关怀下一代,开始对家庭和子女有深深的责任感,强烈希望能给自己的下一代创造出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所以这也是一个人高创造力、高生产力的时期。

而“初老症”50条症状中体现出的好些变化,比如开始按时回家、不爱凑热闹、注重生活细节、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社会规范、学会独立思考、对感情更加理性、更加爱惜身体等内容,这些都是“初成熟”的表现,是这个阶段正常心理发展进程的表现。除此之外,“不再认识新朋友”是因为固定的人际交往圈子逐渐形成;“不愿改变习惯”是因为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形成已经被机体适应;“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不是落伍,而是不再追星,不再看偶像剧;“对于星座、运势、紫微斗数、塔罗牌”不再热衷,是因为终于长大了,褪去了“幼稚”的外衣……

所以,担心自己“初老”的年轻朋友应该为自己的逐渐成熟感到高兴才对。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坚和家庭支柱的他们,告别了挥霍青春的稚嫩,告别了娱乐追星的盲从,开始变得更有责任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最终,“初成熟”的“80后”将会开始经营自己的美丽人生!

90后也患上初老症?

在90后眼中,80后感慨的“初老”却另有一番解释:那其实是80后“初步获得老资格”换了一种说法,是哥哥姐姐们向职场的弟弟妹妹们炫耀一种经验和资历,“初老”的人生其实很精彩。

第3篇:初老症状范文

6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初老”

“初老症”一词源自台湾一部电视剧,意指在生活和工作的重压下,人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心态消极,并且身体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不少认同“初老症”者,甚至将其看作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病种”。

“怕老”,是人们的共同心态,但随着90后甚至00后活跃于社会,很多年轻干练的“白骨精”也开始感叹自己“老”了。 心理学中要判断一个人的认知功能和记忆力是不是真的退化,需要专业的测量工具和严格的诊断标准,不能仅凭一两条模糊的描述就妄下结论。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看,“老”有两个特征:

人格上的变化。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认为,人的前半生偏重于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也就是偏重“外倾性”;而后半生则更重视主观世界,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对自我有更深的思考。也就是说,“老”的一个特征就是变得更加内敛。

认知功能的退化。这是“老”的主要表现,如视、听觉逐渐衰退、加工速度变慢、运动灵活性和记忆力有所减退。由此还可能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出现挫折感和失败感,甚至导致抑郁、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

“初老”是“初成熟”的表现

很多自认为有“初老症”的人常常将原因归于压力过大,但如果仔细分析那些“初老症”症状就会发现,“初老症”其实更多的是“初成熟”的表现。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观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其中25~50岁被称为“成年中期”,这个阶段的个体需要实现“繁殖感”、体验“关怀”。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渴望关怀下一代,开始对家庭和子女有深深的责任感,强烈希望能给下一代创造出好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

在这一阶段,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还要承担社会工作,所以这是一个人高创造力、高生产力的时期,也是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很多人深信不疑的“初老症”症状如“一天没有吃绿色蔬菜就会觉得身体怪怪的”、“对完美起疑,对不完美深信不疑”、“按时回家”、“不爱凑热闹”等,都是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细节和社会规范、学会独立思考、对感情更加理性、追求生活品质的“初成熟”的表现,属于这个阶段正常的心理发展进程。

即使出现真正“老”的特征,也并不意味着人的智力会全面下降。心理学家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和感知觉、加工速度相关的智力是流体智力;而晶体智力指的是个体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等,晶体智力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的,会一直保持稳定。这说明,“老人”宝贵的经验在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还是有优势的。

自贴标签当心真的“老”

生老病死,这是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法逃脱的自然法则。我们无法阻止自己身体的衰老,但却可以保持自己心态的年轻。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机构联合的《中国城市白领健康白皮书》显示,白领目前的心理状态是,49%有疲倦感,46%有平淡感,38%有烦躁感,有“满足感”的不到一成。如果正值盛年,却总觉得自己“初老”,甚至处于沮丧的状态,就会慢慢地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心理学上有些定律很能说明这个,比如惯性定律——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显现定律——当我们持续寻找、追问答案的时候,它们最终都必将显现。

当然,心理现象也能对人产生积极作用。比如,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实验表明,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就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对第二组,则不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6%,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1%。

第4篇:初老症状范文

1 梨大食心虫

危害症状:主要以幼虫食害梨的芽、花丛和梨果。越冬幼虫在梨芽萌动时,开始危害花芽和叶芽,并有转芽危害习性。幼虫于5、6月间蛀入果心,蛀果孔外堆积有褐色虫粪,被害果变黑干瘪。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幼龄幼虫在梨芽内结茧越冬,被害芽瘪缩,外部有一小孔,易识别。越冬幼虫在花芽膨大吐白时开始活动。幼虫在蛰后7~10天由越冬芽转到好芽中危害。梨果拇指大时,转入幼果中危害,在果内危害20余天后化蛹,6月中下旬变成虫,第一代卵生在萼洼、芽旁及粗皮处,卵期5~7天,初孵幼虫先危害芽,后危害果,果实采收前成虫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蛀入芽内,经短期危害在芽内越冬。

防治措施:结合冬剪剪除带虫芽,降低害虫基数。化学防治时要抓住4月中旬害虫转芽期、幼果拇指大时害虫转果危害始期进行喷药,防治药剂有桃小立杀1 800倍液、20%的灭扫利2 000倍液等,此时也正是梨果套袋的最佳时期。

2 梨小食心虫

危害症状:以幼虫危害苹果、梨、桃的果实。被害桃梢干枯萎蔫、下垂,幼虫蛀果后,蛀果孔周围变黑腐烂,形成黑膏药,入果孔周围有虫粪。

发生规律: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处及树干基部结茧越冬。一年发生4~6代,各生盛期在4月底至5月初、5月底至6月初、6月底至7月初、7月下旬、8月中下旬。前两代危害桃梢,后几代转到梨果上危害。成虫白天不活动,卵产在前梢上第4~6片叶背面,后期产在果实胴部和萼洼处,幼虫孵化后即蛀食桃梢和果实。

防治措施:早春刮除老树皮,清扫果园落叶,集中烧毁;在各代成虫发生盛期,树上喷施48%的毒死蜱乳油1 500倍或速灭杀丁2 000倍液。

3 梨木虱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梨树,鸭梨受害最重。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梨树的芽、叶和嫩梢的汁液,使受害叶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当有蚜虫危害时,梨木虱粘在危害的卷叶内危害。此时喷药不易接触虫体,造成防治困难。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5代。以成虫在树皮缝、杂草丛中或土缝中越冬,3月上旬花芽膨大时开始活动,并在新梢上产卵,成虫出蛰盛期是第1代卵出现初期,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以后世代重叠,叶片展开,药剂防治不易彻底。

防治措施:早春刮树皮,清扫果园,消灭越冬成虫;药剂防治抓住早春花芽萌动、鳞片节间露白、梨未展叶时,集中消灭成虫及部分卵。防治药剂1.8%的敌虱螨3 000倍液,1%的梨虱净2 500倍和特灭蚜虱等。

4 茶翅蝽

危害症状:又名臭大姐。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梨树、桃树的叶片、嫩梢及果实的汁液,被害果表面凹陷不平,被害处木质化,不再生长,随着梨果的生长梨果形成疙瘩梨,严重影响果的质量和产量。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草棚、墙缝、山石缝等处越冬,第2年春天出蛰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飞到榆、桑、柳、槐等木植物上危害,梨拇指大时,进入梨园,成虫在梨树的叶背面产卵,6月上旬果园内出现大量初孵若虫。初孵若虫群集在卵壳周围不分散,后渐渐到梨果上危害。疙瘩梨主要是若虫危害造成的。

防治措施:抓住若虫孵化盛期没有迁飞能力的时候用蝽铃绝杀或盲蝽净1 200~1 500倍液进行喷药防治,采用果实套袋也可防止梨果被危害。

5 梨茎蜂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梨树,成虫在梨树新梢上产卵,引起新梢干枯和叶片脱落。幼虫孵化后,在枝条下方取食,被蛀食的枝条干枯,幼虫能危害到二年生枝条。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枝条上越冬,一般在盛花后5天,新梢长5~6厘米时它开始在新梢上产卵,产卵期前后半个月,4月中下旬孵化为幼虫,6月中旬蛀入二年生枝内,在二年生枝内越冬。

防治措施:梨树落花期,成虫喜聚集,易于发现,即时在清晨不活动时振落捕杀。落花后及时喷布药剂。常用药剂有20%灭扫利 2 000倍或20%速灭杀丁2 000倍液防治梨黄粉蚜时兼治。幼虫危害的断梢脱落前易于发现,及时剪掉下部短橛。冬季修剪时,注意剪掉干橛内的老熟幼虫。

第5篇:初老症状范文

双休日的下午,我和老丁一同去社区“老干部”活动室。几圈麻将过后,老丁头有些发晕,就不想打了。“年岁不饶人哟,天一冷,我头晕得就厉害些。”老丁这话只能对我说,因为同桌的老蔡和老马年纪比老丁都大。“唉,我身体也不行,一到天冷,我的‘老寒腿’就发作。”老马也抖出自己的老毛病。因为知道我常写科普文章,喜欢写气象与健康方面的稿件,老马就问我这“老寒腿”是不是一种气象病。

我看过不少有关“老寒腿”的报道和文章,知道目前医疗界对“老寒腿”的定义,还存在着一些争论,但大多数人比较认可宽泛的定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统称为“老寒腿”。最普遍的共识是:“老寒腿”的病症,与天气有关,阴寒和湿冷是最关键的致病诱因。所以,回答起老马的问题,我也是胸有成竹:“‘老寒腿’也可以说是一种‘气象病’,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后来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殊不知,一旦遇上诱病的气候环境(比如冬季),就容易复发。”老马追问:“为什么我在夏季偶尔也犯病呢?”我想了一会儿,答道:“可能是你比较怕热吧,夏天喜欢待在空调的环境里,而空调房间的冷空气总在最低层,加之墙体温度很低,有‘老寒腿’毛病的下肢,自然就遭殃了。反过来说,冬季保暖,‘老寒腿’患者尤其需要保暖好腿部(膝关节最重要)。”

老马的脸上刚露满意之色,老蔡又对我抛出难题:“我老伴也是个‘老寒腿’,每逢病情发作,她就不断揉捏和摇晃疼痛的膝关节。请问这样锻炼科学吗?是否有疗效?”我就答:“‘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打太极拳、慢跑以及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老寒腿’的主要症状,多为膝关节疼痛,所以有些患者就把锻炼目标瞄准膝关节,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试图达到锻炼、消痛的目的。这样做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半蹲时髌骨所承受的压力最大,摇晃反而加重磨损致使骨性关疼痛加重。当然,采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膝关节疼痛还是可能有效的,但须得有耐心才能效果显著。”

老蔡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是考一考你的,没想到你的回答和医生一模一样。”

我正要回家,新问题又来了,这次提问的是老丁:“你说好笑不好笑,我女儿大学才毕业,可她也嚷着说得了‘老寒腿’,还说是医生诊断出来的哩。”

第6篇:初老症状范文

梨柏是冤家, 同栽必出岔; 梨有梨锈病, 桧柏常驻扎;

春季雨水多, 锈病多爆发; 危害梨之外, 山楂与木瓜;

主害叶新梢, 重时果也怕; 叶片初染时, 叶面易观察;

橙黄小斑点, 慢慢渐扩大; 长成近圆形, 病斑有色差;

中部橙黄色, 周围淡黄压; 叶背斑鼓起, 叶面稍凹下;

病部叶增厚, 后期再变化; 斑背长黄毛, 如同羊胡茬,

正面生颗粒, 黄色密麻麻; 溢出黄黏液, 最后变黑啦。

梨园十里内, 桧柏全砍伐, 转主寄主除, 锈病难引发;

加强树管理, 树壮病不怕; 秋冬彻清园, 扫叶环境佳;

剪除病枯枝, 僵果一并拿; 生石灰涂干, 病虫一起垮;

梨树发芽前, 冬孢未胶化; 梨旁有桧柏, 柏上药喷撒;

富美砷药液, 有效之方法; 梨树萌芽后, 粉锈宁喷杀;

对梨喷3次, 十天是间差。

2 轮纹病

梨有轮纹病, 症状很好认; 果上红褐斑, 明显同心纹;

果肉烂成酱, 黏液向外渗; 枝干发病后, 病斑渐生成;

夏季皮失水, 凹陷颜色深; 叶片被害后, 微具同心纹;

逐渐变灰白, 黑粒上面生。哪梨受害重?砂梨源日本;

防治找主因, 树壮是根本; 秋冬勤清园, 果叶不残存;

刮除老病皮, 伤口用药喷; 剪除病枝梢, 集中烧火粪;

5度石硫剂, 萌前喷树身; 落花后十天, 杀菌剂帮撑;

根据降雨量, 结合治别病; 喷施杀菌剂, 5至8月份。

3 腐烂病

梨树腐烂病, 北部发病重; 危害梨枝干, 症状有两种:

先讲溃疡型, 病皮初褐红; 外观水渍状, 微隆手按松;

渗出红褐液, 酒糟气味浓; 发病之后期, 密点皮表充。

再讲枯枝型, 症状自不同; 水渍不明显, 边缘亦朦胧;

树皮很快烂, 蔓延急冲冲; 上部树叶黄, 枝死是最终;

皮表黑点密, 天湿孢子涌。分生孢子器, 越冬病枝中;

通过雨冲溅, 传播可随风; 侵入树体后, 潜伏不妄动;

树体如衰弱, 乘虚病发动; 治病防为主, 精管应推崇;

协调土肥水, 树壮病难攻; 配合刮老皮, 清园病源送;

春季发芽前, 细枝莫放纵; 喷施腐烂敌, 病情自可控。

4 根癌病

梨染根癌病, 根上生癌瘤; 常在根颈部, 侧根有时有;

幼树多发生, 大树属少有; 表面很粗糙, 黑褐色肿球;

大者大如斗, 小者小如豆; 造成树衰弱; 叶小梢迟抽,

果小产量低; 味差难入口。购苗要检疫, 病苗慎莫留;

选地要注意, 避开圃与柳; 增施有机肥, 排水先开沟;

幼树如染病, 拔除莫乱丢; 大树若染病, 挖土露病瘤;

小刀刮病斑, 皮屑都带走; 喷灯或灼烧, 病菌难长久;

锯去从基部, 整根若腐朽; 病根都挖净, 不论细与粗;

患部清干净, 药剂涂伤口; 树穴病严重, 灌药或换土。

5 黑星病

梨有黑星病, 也称疮痂病; 全国均发生, 北方尤流行;

梨树发病后, 幼果变畸形; 早期大落叶, 减产便定型;

果实初染病, 淡黄斑圆形; 渐大且凹陷, 黑霉上面生;

病斑木栓化, 龟裂并坚硬; 病部长受阻, 造成果畸形;

果梗若受害, 凹斑椭圆形; 上面长黑霉, 明显好辨清;

叶片初受害, 叶背斑生成; 危害严重时, 叶背布霉层;

新梢受害时, 黑斑椭圆形; 逐渐凹陷后, 黑斑表面生;

终成疮痂状, 周缘有裂纹。如何来防治, 我说你且听;

秋末勤清园, 叶果全扫净; 剪除病枝果, 时间在早春;

病梢病花丛, 摘除早且勤; 松土增施肥, 树壮能抗病;

接近开花前, 喷施多菌灵; 落叶再巩固, 梢叶病不临;

半月再观察, 喷否据树情。

6 石痘病

梨有石痘病, 病原为病毒; 主要侵染源, 接穗或砧木;

一旦感染后, 终生都带毒; 落花十余天, 幼果症状出;

皮下暗绿斑, 局部长受阻; 最终果畸形, 凹陷是病部;

褐色石细胞, 充满周边肉; 有些不变形, 果面微凹凸;

仍有石细胞, 进口不舒服; 枝干染病后, 皮裂可目睹;

老树死皮上, 木栓化突出; 树势渐削弱, 抗寒力下降;

叶片如感染, 症状不显著。培育和栽培, 无毒之苗木;

增施有机肥, 营养及时补; 发现有病树, 连根急刨除。

7 黑斑病

梨有黑斑病, 黑斑是标志; 危害梢和叶, 特别是果实;

造成果早落, 影响果品质; 叶片若被害, 嫩叶应先知;

圆形黑斑点, 大小针尖似; 随后斑扩大, 轮纹显层次;

周缘黑褐色, 中间灰白质; 融成大病斑, 病斑较多时;

叶片变畸形, 早落削树势; 果实被害时, 生长受限制;

黑斑生黑霉, 畸形是早迟; 果面常龟裂, 裂缝果心指;

缝内多黑霉, 果落难制止; 彻底清梨园, 精管强树势;

历年发病重, 冬剪稍重之; 春季发芽前, 果优宝喷施;

兼顾其他病, 统筹来防治; 花后套袋前, 半月喷1次。

8 炭疽病

梨染炭疽病, 造成果腐烂; 发病之初期, 果面小点圆;

淡褐水渍状, 随后逐扩展; 色泽渐加深, 凹陷烂而软;

斑表色相近, 皮下布黑点; 排成同心纹, 肉往果心烂;

危害果为主, 害叶属偶然; 叶片之正面, 形成褐圆斑;

后来变黑色, 长有小粒点; 排列有规律, 同心圆圈圈。

僵果病枝叶, 越冬较安全; 借助风与雨, 或者昆虫传;

4至5月份, 多雨病早染; 6至7月间, 阴雨若绵绵;

地势较低洼, 树弱病泛滥; 结合冬修剪, 清园除病原;

果实要套袋, 喷药在套前; 退菌特粉剂, 效果不一般;

生长期喷药, 兼顾想周全; 采后低温贮, 抑制病发展。

9 白粉病

梨染白粉病, 白粉是特点; 主要害老叶, 真菌是病原;

多害基部叶, 圆斑叶背显; 随后渐扩展, 灰白粉易鉴,

重时叶早落, 嫩梢难避免; 病梢如染霜, 白粉盖上面;

秋季勤清园, 消灭侵染源; 多施有机肥, 氮肥施莫偏;

通风与透光, 改善靠修剪; 喷布石硫剂, 梨树发芽前;

秋季喷药否, 病情是关键。

10 白纹羽病

梨白纹羽病, 主要危害根; 菌丝茸毛状, 白色是特征;

越冬哪里找, 病根土中蹲; 条件适合时, 菌丝侵健根;

立地条件差, 老园草丛生; 管理较粗放, 多雨又高温;

长势衰弱了, 此病多发生; 白色绒菌丝, 根外覆一层;

根皮黑枯死, 如鞘套木本; 树上发芽晚, 叶淡且瘦身;

枝叶长异常, 扒土看梨根; 有病就剪去, 消毒再跟进;

病部如分散, 硫酸铜灌根; 预防重于治, 检疫是根本;

病树急拔除, 连茬应严禁。

11 锈水病

梨染锈水病, 枝干渗锈水; 发病初期时, 症状较轻微;

待到锈水出, 树表仍完美; 削开树皮层, 皮层色浅绯;

并有小褐斑, 血丝状点缀; 腐皮充满水, 松软酒糟味;

锈水有黏性, 病重枝枯萎; 树叶提前红, 早落心伤悲;

病原是细菌, 越冬皮间睡; 勤刮病变皮, 早治人不累;

刮后用药喷, 硫酸铜百倍; 加强园管理, 树强病自退;

减少虫伤口, 无口难入内; 生长期化防, 新植霉素类。

12 煤污病

梨染煤污病, 如煤叶上覆; 用手擦不掉, 褪色叶失绿;

有时果也染, 重致新梢枯; 越冬落叶上, 风雨虫传播;

先找落脚点, 蚜虱排泄物; 霉点渐生成, 圆形长逐步;

梨树枝徒长, 高温雨水足; 树冠太郁闭, 光风不光顾;

内膛和下部, 病情更突出; 防病先防虫, 无虫病难图;

增强树之势, 人工防为主; 加强树修剪, 通透枝叶疏;

剪去病虫枝, 病害躲无处; 甲基硫菌灵, 喷施病之初;

第7篇:初老症状范文

怎样识别毒蘑菇

蘑菇是人们喜欢的食物,尤其是野生蘑菇,采摘时情趣盎然,吃起来味道鲜美。一年四季,除早春及冬季外,都有某些种类的蘑菇生长,以八九月份最多。随着天气转暖,对预防毒蘑菇中毒应引起足够重视。

毒蘑菇的品种有80余种,而识别毒蘑菇唯一公认的鉴别方法,是根据形态学特征分类鉴定。从形态上,蘑菇都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子实体又可分菌盖与菌柄。我国民间总结了一些简易鉴定毒蘑菇的方法,如以形状奇怪、色泽鲜艳的为有种;菌盖上生刺或柄上有菌环和菌托,有恶臭气味,味道辣、苦,液汁混浊,多在阴暗潮湿和污秽之地生长,与葱蒜共煮呈乌黑色,在自然界鼠兽不食或虫不蛀等,认为是毒蘑。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可靠。前文引起河北毒蘑菇中毒的褐鳞环柄菇,菌盖形状并不奇怪,色泽也不鲜艳,没有恶臭气味,反而味美可口,但却有剧毒。因此,识别毒蘑菇要避免犯“经验主义”。

常见几种毒蘑菇

褐鳞环柄菇 其特点为赭黄色带粉红色,初凸圆形,后扁平,表面呈红褐色或褐色豹纹样鳞片,边沿内卷有棉絮样纤毛。菌肉色白,菌褶初白色,后稍带黄色,边沿有纤毛。菌柄白色,中空,基部稍膨大,菌环白,易脱落。有淡淡的蘑菇香味。

白毒伞 其菌体为白色,幼时呈椭圆形或钟形,老后平展,表面光滑。菌柄光滑,基部膨大。菌环生在柄的上部,菌托肥厚成苞状。

其他毒蘑菇还有鳞柄白毒伞、毒伞、包脚黑褶伞、角鳞灰伞、毒红菇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怎样防治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主要是不吃可疑的蘑菇。专家建议:野蘑菇鉴别不易,在不能辨别的情况下不宜食用。吃了野蘑菇,如出现下列不良反应,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1.食后半小时到6小时内,出现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属胃肠炎型。及时就诊后,多数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可迅速恢复。

2.除上述胃肠炎症状外,尚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精神症状,如肌肉颤抖、流口水等。为神经精神型,可用阿托品控制。

第8篇:初老症状范文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73-1

项目基金:吉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210201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225)资助。

大豆食心虫[ 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Obraztsov, Soybean Pod Borer] 又名小红虫、大豆蛀荚蛾,属于鳞翅目、小卷蛾科,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常年虫食率约为10%~20%,严重年份虫食率高达30%~60%。不仅造成了大豆产量的降低,而且严重的影响了大豆的品质。

1 形态特征

1.1 卵

稍扁平椭圆形,长约0.5mm,宽约0.26mm,初产时乳白色,2d后变成黄色,4d后变成橘黄色,中间可见一条半圆形红带,孵化前红带消失。

1.2 幼虫

幼虫共分4龄,初孵时淡黄色,孵化的幼虫在豆荚上爬行,咬食荚皮,蛀荚为害。入荚蜕皮后变成乳白色,幼虫在豆荚内为害20~30d后老熟,老熟后呈红色,成虫红褐色,体长5~6mm,至豆荚成熟时脱荚入土,脱荚入土后体色变为杏黄色,做椭圆形茧越冬。

1.3 土茧

由幼虫吐丝而成,茧外附有泥土,呈土色,长椭圆形,长7.5~9mm,宽3~4mm。

1.4 蛹

蛹长纺锤形,体长约6mm,红褐或黄褐色,纺锤形。第1节背面无刺,第2节至第7节背面前后缘各有1列刺,第8节至第10节腹节仅有1列大刺,腹部末端有8根粗大的短刺,羽化前呈黑褐色。

1.5 成虫

体长5~6mm,翅展l2~14mm,黄褐色或暗褐色小蛾。前翅有向外斜走的10条黑紫色短斜纹,外缘臀角上方有银灰色长椭圆形斑1个,斑内有3个黑色小斑;后翅浅灰色。雄蛾前翅色泽较浅,具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雌蛾色较深,具有翅缰3根,腹部末端为纺锤形。

2 为害症状

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食豆荚,初孵的幼虫在豆荚上爬行,在豆荚边缘的合缝附近吐丝,结成一个细长的丝网,然后在网内将豆荚咬成孔洞,钻入荚内。咬食的豆粒形成兔嘴、破瓣,并排粪于豆荚内。

3 发生规律

大豆食心虫每年发生一代,并以老熟的幼虫在土壤内作茧越冬。第二年的7月中下旬破茧而出,在土表化蛹。化蛹盛期在7月底~8月初,蛹期9~13d。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寿命5~10d。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产卵5~8d。幼虫孵化以后,在豆荚上爬行8~24h,蛀荚为害。8月下旬为入荚的盛期,荚内一般为害20~30d,9月中下旬~10月上旬脱荚,入土越冬。

4 发生条件

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适宜于化蛹和羽化出土,温度在20℃~25℃间、相对湿度为90%时最适宜成虫产卵。

大豆轮作比连作受害轻,因为大豆食心虫飞翔力弱,轮作越远虫害越轻。大豆结荚盛期如果与成虫产卵盛期相吻合,受害严重;结荚过早或过晚,不利于幼虫的蛀入,受害较轻。

不同大豆品种,豆荚的形态不同,食心虫危害程度不同。豆荚有毛比无毛的品种着卵多;荚毛直立的比弯曲的着卵多;绿色、幼嫩的比黄色、老熟的着卵多。

发生量还与天敌有关,赤眼蜂在食心虫的卵内寄生率较高,而白僵菌则可寄生在幼虫体内。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 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 选用抗虫和耐虫品种是防治大豆食心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大豆品种的抗虫性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必须因地制宜的选用虫食率低、丰产性好的品种。

5.1.2 合理轮作 远距离轮作,距豆茬千米以外种植大豆,可以降低大豆食心虫危害。尽量避免重迎茬,及时耕翻,增加中耕除草次数,可以增加幼虫、蛹的死亡率。

5.1.3 深耕翻重茬地 大豆收获后,在土壤结冻前,及时翻耕豆田,破坏其越冬场所,使大豆食心虫暴露于地表,通过机械伤害、严寒、天敌等,增加大豆食心虫死亡率,减少虫源。

5.1.4 适时早播 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对大豆危害有明显影响,适时早播,避开食心虫产卵盛期,可使蛀荚率和虫食率明显下降,减轻危害。适期早收,可减少豆田越冬幼虫。

5.2 生物防治

在大豆食心虫产卵期释放赤眼蜂,亩释放量为2~3万头,能够有效的减少损失。大豆食心虫幼虫脱荚入土前,将白僵菌与草炭土1:9搅拌均匀,撒入田间或垄台上,降低幼虫化蛹率。

5.3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于蛾发盛期,在豆田设置黑光灯,诱杀大豆食心虫的成虫。

5.4 化学防治

防治成虫是在成虫盛发期,即田间有蛾团出现,雌雄蛾比例接近1:1时,用80%敌敌畏、20%氰戊菌脂或2.5%溴氰菌脂喷洒杀虫。防治幼虫则在卵孵化高峰期,在幼虫蛀入豆荚前,用90%敌百虫、40%乐果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等喷药防治。

总之,防治大豆食心虫应采用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化学防治为辅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孙保权,张殿军.大豆食心虫发生及其防治[J].农业与技术,2004,24(2):91-93.

[2] 孟琦.大豆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2):36.

[3] 于广胜.牡丹江市大豆食心虫发生危害及防治对策[J].现代化农业,2010,(11):4-5.

[4] 于杰,宋光辉.大豆虫害的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97-98.

[5] 万良珍.大豆食心虫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1,28(6):808.

第9篇:初老症状范文

关键词 茶尺蠖;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安徽宁国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53-02

宁国山区有茶园逾3 733.33 hm2,普遍分布在海拔300~500 m的高山上,大多在20世纪70年代初种植,品种多为当地群体有性品种。由于茶园分布在山上,生产条件较差,运输极为困难,造成茶农重采摘轻管理,因此,宁国山区茶园普遍树势较弱,茶树病虫害发生频繁,严重影响了茶园产量和茶叶品质。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茶尺蠖害虫为宁国山区茶园危害最为严重的茶树害虫之一。现就宁国山区茶园茶尺蠖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1 宁国山区茶尺蠖害虫发生规律

1.1 年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茶尺蠖害虫在宁国山区茶园一般年发生5~6代,个别年份发生7代,以老熟的幼虫在树冠下化蛹越冬,翌年3月中旬羽化出土,后产卵,4月上旬孵化成第1代幼虫,为害春茶。根据茶尺蠖害虫生长发育规律,大致在5月中旬茶尺蠖第2代害虫发生,6月底至7月初茶尺蠖第3代害虫发生,为害夏茶。以后大体上为每月发生1代,直至最后一代茶尺蠖害虫已老熟幼虫化蛹越冬。因受到当季气温、湿度的影响,每生间隔期长短不一,大体上为45 d左右。茶尺蠖害虫在第3代开始就有“世代重叠”现象。

茶尺蠖成虫灰白色,后翅比前翅稍短小,翅上披有褐色鳞片,翅的外缘有5~7个小黑点。白天四翅平展静息于茶树中,有一定的趋光性;蛹羽化成蛾后,雌蛾1~2 d内完成后,于黄昏时在茶树节间、基部或枯枝叶中产卵。卵为椭圆形,刚产下为鲜绿色,到孵化时逐渐转变为黑色,卵上覆盖有白色絮状物,每只雌蛾产卵300粒左右。幼虫4~5龄,1龄幼虫长1.5 mm左右,黑色;2龄幼虫脱皮后体长4~6 mm,黑褐色,3龄幼虫脱皮后体长7~9 mm,茶褐色;4龄脱皮后体长13~16 mm,灰褐色,5龄脱皮后体长18~22 mm,灰褐色。初孵幼虫爬行迅速,不畏阳光,2龄后怕阳光,晴天白天常躲在叶背或树丛间,受惊动后立即吐丝吊垂;清晨和黄昏后取食最厉害。茶尺蠖害虫在4龄后有保护色和拟态现象。

1.2 发生规律

据多年观察,宁国山区茶尺蠖害虫每代历期为30~45 d。1~3代历期相对长些(45 d左右),后随着气温上升,完成一代只需30~38 d。每育史为卵历期10 d左右,幼虫期约为16 d,蛹期为13 d左右,产卵前期2~3 d。各代的历期和温度关系密切,温度高历期就短。因茶尺蠖害虫3龄后食量激增,危害程度最重。茶尺蠖猖獗发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大,相对湿度在80%~90%时有利于卵的孵化,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有利于该虫发生。宁国山区一般在6月中旬入梅,进入梅雨季节,7月中旬出梅,历时25 d;这一季节温湿度非常有利于第3代茶尺蠖害虫的发展;7月底至8月上旬,雨日数甚至可达8~10 d,这样的高温高湿天气为4代茶尺蠖害虫猖獗发生提供非常有利的环境条件。据观察测报统计。一般年份的8月上、中旬主害代茶尺蠖多为1~3龄幼虫,茶尺蠖发生地块率40.1%,低龄幼虫量7~15头/m2,已达到和超过防治指标。茶尺蠖害虫以后月份多为每月末发生一代。

2 茶尺蠖害虫危害症状

茶尺蠖幼虫在茶园中的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型,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分布有随机性,因此多数茶园茶尺蠖成条块状或团状发生。表现症状为1龄幼虫吃食叶肉残留表皮,被害叶片呈褐色点状凹斑,2龄幼虫吃食能力强,被害叶片会形成穿孔或自边缘咬食嫩叶形成缺刻;3龄后害虫食量激增,严重时能吃光茶树上全部老嫩叶,造成秃枝。宁国山区茶园,因生产管理水平不一,一般3~5代为主要危害代。

3 宁国山区茶尺蠖害虫防控措施

随着宁国市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山区生产条件较差,茶农轻视管理,再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茶尺蠖已成为宁国山区茶园的主要害虫。低龄幼虫将茶蓬顶部嫩芽、嫩叶咬食成缺刻,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4~5龄幼虫将茶树新梢吃光后继续啃吃老叶,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煤烟病大发生,严重影响茶叶生产。

3.1 防控原则

一是综合防控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重于治,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二是化学防控原则:化学防治应遵循经济学原则,即当病虫发生数量超过防治阈值,并将要造成经济损失时进行防治,低于防治阈值不予防治,保留少数病虫,提供天敌食料又有利于生态平衡。三是强调生态学原则:不求“消灭”害虫,维持茶园生态多样性,在用药物防治时,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禁止使用的农药。

3.2 防治指标、适期

宁国山区茶园主要防控茶尺蠖害虫的3~5代,要加强对3~5代的观测预报。成龄投产茶园每1 m茶行有虫10头或虫量达6.75万头/hm2,幼龄茶园每1 m茶行有虫7头为防控指标。防控适期为田间虫龄大都在2、3龄时。

3.3 具体防控措施

3.3.1 保护天敌。茶园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以保护天然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

3.3.2 消除蛹、卵块。平时管理期间,及时刮除枝桠间或附近树林内的卵块。“秋挖”时,在茶树基部培土8~10 cm;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等措施减少来年越冬蛹羽化、卵孵化。

3.3.3 放鸡除虫。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在茶园内放养家禽,利用鸡吃蛹、吃幼虫除害。在幼虫期,振动茶丛,使幼虫吐丝下垂,引鸡啄食。

3.3.4 灯光、性诱剂诱杀。茶尺蠖成虫具有趋光性,在发蛾期间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产卵量。另外,在发蛾期还可利用性诱剂诱杀雌性成虫。

3.3.5 药剂防治。用农药防治应严格按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选择:有机茶园或绿色食品AA级茶园可用2.5%鱼藤酮2 250~3 000 mL/hm2,或0.36%苦参碱750~1 125 mL/hm2,对水喷雾防治[1-2];也可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该药剂对茶尺蠖幼虫有很强的感病率,应在1、2龄幼虫期喷施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用量为150亿~750亿个多角体/hm2。绿色食品A级和无公害茶园可用35%赛丹1 200~1 500 mL/hm2,或1%阿维菌素300~375 mL/hm2(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使用)等药剂对水喷雾防治[3-4]。对于虫害程度较轻且集中在茶园局部危害时,宜采取“挑治”方法防治,降低用药量和生产成本。

3.4 注意事项

一是适期防治:要掌握园间虫口数指标和害虫龄数指标,实施喷治,因此要多观测,切不可凭经验防治或者见虫就打。二是喷药质量:防止漏喷或喷药不均匀,喷雾机提倡单向重复飘移喷洒,叶面叶背喷透。三是轮换用药,减少喷药次数:尽可能减少同一农药与同一害虫的接触频次,在可喷可不喷的情况下,做到一定不喷药。四是注意安全间隔期后采茶:针对出现抗药性的茶园,若加大用药量,安全间隔期应适当延长。

4 参考文献

[1] 刘国华,阚小妹.0.38%苦参碱乳油防治茶尺蠖、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J].植物保护,2001(5):41-42.

[2] 熊兴平.茶尺蠖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茶叶,2003(3):15-1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