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安全资产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资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资产管理

第1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是指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进步等项目的专项扶持资金。

第三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在每年年度预算中安排。

第四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由市安监局负责归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第五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安全监察:主要用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及救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配置、基层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和基层安全生产专用设备配置补助;

(二)应急管理:主要用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演练、应急装备配置;

(三)宣传培训:主要用于全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包括对农民工的培训)等;

(四)考核奖励:主要用于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安全隐患整治、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考核奖励和事故举报奖励;

(五)信息体系: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监控网络平台建设、专家库建设;

(六)政策补助:主要用于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补助、高危企业提前淘汰安全隐患较多的生产工艺设备、生产设备设施加快和提前更新、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安全生产科研开发与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七)经市领导批准的其它安全生产支出。

第六条对企业的政策性安全生产补助资金,实行“企业申报、部门会审、以奖代补、绩效评价”的管理办法,具体实施细则由市安监局和市财政局另行明确。

第七条市安监局履行以下职责:

(一)提出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预算;

(二)确定年度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

(三)编制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决算;

(四)监督检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会同市财政局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第八条市财政局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安排年度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二)负责审核并会同市安监局下达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计划,拨付资金;

(三)会同市安监局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督检查,并对发现问题做出处理;

(四)会同市安监局对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

第九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严格按照现行财政制度使用,不得用于捐赠、赞助,不得移用挪用。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不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造成损失浪费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2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第二条市国资委负责对市国有集体企业资产处置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市国有集体企业指市属各类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省属下放企业。

第四条资产范围。企业资产是指由企业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政府及其各主管部门投资形成的资产;用各类收入和经营收益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界定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土地、债权股权、商标、特许经营权等。

第五条资产处置包括出售、出租、对外投资、资产重组、合资合作、抵押、质押以及其他涉及资产和权属重大变动的行为。

第六条处置程序

(一)申报。申请资产处置的企业向主管部门申报,提交资产处置申请(包括处置原因、处置资产情况,提出处置形式和处置收益处理方式),由主管部门审核并出具意见后,以书面形式报市国资委。

(二)核实。市国资委依据申请资产处置企业的资产处置申请和主管部门意见,对所申报资产处置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三)上报审批。市国资委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按照国家及省市国有集体资产相关管理规定,形成资产处置意见报告报市政府进行集体审批。

(四)处置。依据市政府的审批意见实施资产处置。

第七条各单位、部门在资产管理和处置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责令其改正,并按管理权限,由上级机关或主管单位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及其主管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依纪处理。

(一)未按其职责要求,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资产流失的;

(二)不如实进行产权登记、填报资产报表、隐瞒真实情况的;

(三)擅自转移、转让、处置资产的;

第3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作为一个大型的金融企业,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称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深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公司总部与各省分支机构之间已经有2M链路相连,总部与各省分支机构均与Internet连接。

“双刃剑”困扰公司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现代金融企业的业务开展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在帮助公司发展业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决定建立网络安全体系。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部的安全建设已经部署了防火墙FW、防病毒AV、入侵检测IDS和补丁管理系统。但各省分支机构在安全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技术力量弱,IT技术人员缺乏。

关注“短板”的建设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信息技术部安全处处长曾德超表示,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关键和核心数据存储在总部,分支机构的服务器没有存储重要数据。针对目前的这个现状,把总部的安全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的做法是比较可取的,也是比较经济的。但是分支机构的安全建设与总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使总部的安全建设的成果和效果大打折扣。因为信息安全建设的总体效果不是取决于最坚固的环节,相反是取决于最薄弱的链条,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因此,分支机构的基本安全保障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病毒和蠕虫的防护以及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数据的加密传输和身份认证等等,都是来自分支机构的安全需求,因此对于分支机构来讲,选择一种包含防火墙、VPN和病毒防护等多种功能的安全产品,即UTM(统一威胁管理)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最佳解决方案。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通过单一链路很容易出现单点故障,因此,需要增加冗余链路作为备份。另外,就当前网络现状和应用功能,该公司的安全建设和管理,比较适合采用总部统一安全管理策略,对分支机构进行集中管理的方式。

经过仔细的调研和分析之后,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决定实施如下的安全战略:采用集中管理策略,并使用UTM产品 ,在公司总部和各个分支机构进行统一部署。

一方面,集中管理可以从最大程度上节约公司的安全成本,特别是安全管理成本。同时利于总部及时掌握各个分支机构的安全状况,对整个公司的安全状况了然于心,也便于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审计。

另一方面,选择UTM产品进行统一实施,可顺利解决分支机构的基本安全保障问题,在所有的分支机构全部部署UTM产品,一揽子解决所有分支机构的安全问题。此外,UTM产品具有如下功能上和管理上的优势:支持点对点VPN连接,实现集中式管理;建立总部与各省分支机构之间的VPN连接,作为现有专线的备份链路;保护各省分支机构免受来自Internet的恶意攻击或者蠕虫/病毒感染;实现移动用户的安全接入;实现统一威胁管理,构成立体防御体系,避免多种安全产品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等。

择UTM铸造网络长城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对市场上的多功能安全网关产品进行逐一比较和分析后,最终选择了天清汉马多功能安全网关,它集成了多种强大的功能,不仅提供防火墙、病毒过滤功能,还提供TCP技术防范拒绝服务攻击、连接数限制、灵活的策略路由、AAA认证、准确的BT封锁功能及完备的NAT功能等,能够很好地满足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安全需求。” 曾德超如是说。

该项目实施后,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部与各分支机构IT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大大加强,公司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编辑点评:现代金融企业的业务开展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之相应的安全问题亦越来越突出。对金融行业来说,安全问题往往是致命的,网络安全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业界动态・

McAfee发现第20万个恶意威胁

McAfee 近期宣布McAfee Avert实验室把第10万个威胁添加到其2004年9月份的数据库当中,并已经发现第20万个恶意威胁。 (李)

SONICWALL公布UTM设备市场报告

7月25日,SonicWALL宣布连续第五季度保持全球统一威胁管理(UTM)安全设备市场领导地位。根据今年7月IDC的全球安全设备跟踪报告,于第一季度SonicWALL在销售数量和工厂营收方面处于总体领导地位。 (刚)

联想网御开启全国技术巡礼

近日,联想网御正式在广州开启主题为“蓝海”的“2006年联想网御全国技术巡礼”。本次巡礼历时3个多月,覆盖了包括华东、华南、西北等在内的全国上百个城市,是目前业界覆盖范围最大的一次信息安全技术巡礼。 (何)

第4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权属档案;数字化;管理

房地产权属档案是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调查,测绘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形,音频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机关登记备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城市建设档案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核心成为房地产档案管理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的深度变化,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房地产档案伟大的管理变革,实现了房地产档案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信息的收集,整理,查询。这意味着实现文件存储,使用目录中的文件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完整的文本信息,图像信息和案件的预览功能集成目录中的数据管理,数据检索目录入口,从而实现完整的文本文件长期保存,文本信息快速检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对档案保存的影响。

数字房地产档案的建立是重要的认证,改进产权登记信息数据库以及信息数字化档案数据库条目,即电子目录,通过搜索条件并检查各种原始数据,全面了解房屋产权。

一、建立数字化权属档案的条件已成熟

目前,几乎所有的城市住房管理部门通过计算机系统登记发证,登记信息和管理网络,但完全实现本地档案数字化的并不多,因为判断实现数字档案管理是不是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有没有大容量存储技术,精密高速扫描技术,模糊识别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房地产档案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已经逐渐成熟。对于磁盘,光盘或磁带为载体的存档,数字化扫描和数字摄影是最常用的技术。高速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双面扫描每分钟数千页的速度,数码相机可实现快速成像的文件,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并且不容易实现程序控制。因此,高速扫描仪的出现为档案数字管理提供最直接的手段。

数字化档案管理必须具有大容量,高效率的存储介质作为手段,此前,由于技术的限制,硬盘的存储容量小,成本高,近年来,硬盘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存储容量,成本减少了很多。目前,特殊的存储介质克服了数据库检索速度缓慢,故障高发的缺陷。此外,房地产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一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大大提高员工的计算机技能,各级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设,并以此把它作为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房地产数字化权属档案的内容

房地产档案数字化是指传统的纸张,磁带,录像带,各种原始文件数据的存储介质,由扫描(数码相机)转换成图像文件,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的压缩,转换等手段,然后利用分级存储管理技术,语音,图象存储介质的视频文件和索引字段存储在磁盘上,磁盘,磁带,容量大,可以快速搜索需要的文件,通过各种方便的查询方式,例如到本地局域网络,广域网,局域网,互联网,并最终实现“数字档案馆”。数字房地产管理机关档案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目录管理

目录管理是指房地产档案管理机构对房地产权属文件分类和编目,分类,编制检索工具的工作。由于采用计算机进行登记发证,整个房地产档案目录管理已基本实现。改造房屋,物业房屋所有权登记,街道,楼号,房号,正确的注册,公诉人,律师印章登记执行,注册合同,合同号,可以自动生成电子目录,房屋位置等项目可以查询,只要图像数据库的连接状态良好的电子目录和数据库中的记录,根据客户的要求,对信息检索的定义,具有数字档案馆的目录管理的特殊要求:

首先,为客户提供强大的系统目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生成一个文件目录表,登记信息查询片(件),或一个类型的文件数据,通过目录可以进行简单,快捷的查询参考。其次,便于系统的权限设置,数字档案系统,电子目录检索唯一的入口存取档案,根据服务对象的类型,电子目录能够判断用户是否被允许进入。此外,也容易进行档案统计,档案统计是不同类别的所有文件进行陈述的细节。所有这些都是有效的文件管理器,使档案管理的及时和有效的决策。

2、档案数字化

提高建档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即使扫描文件也只能节省几秒钟,长得话可能是几个月,或者甚至几年,最终影响工作的进展。扫描图像存储方式有两种:文件和数据库,文件模式简单易于实现,但在检索效率和安全性方面无法保证,只适合速度,安全性的要求是不高的小型档案管理。当大量的文件如数百数千卷甚至几百万的记录时,档案保存的原则就应注重高性能,大容量存储系统的选择。

3、档案管理网络化

只有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网络,才能真正体现各种数字档案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各项服务,如房地产登记,房地产交易,房地产纠纷仲裁,物业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可以解决利用档案的不便,使档案利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同一时间多人同时查询同一份档案,避免纸质档案带来的冲突。提高了调档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档案信息共享的程度,优化配置社会资源。

三、对房地产管理部门建设数字化权属档案的建议

数字档案管理是真正的现代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处于开始探索阶段,我们针对表现出来的情况做些合理化建议:

数字化管理应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标准电子文件,提供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的通用标准。房地产档案的特性决定了其管理的独特性,目前已经建立所有权数字档案馆的地方,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了迂回的方式,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适合房地产管理数字档案标准,从而规范和指导整个权属档案工作。

房地产权属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系统工程,不可能朝夕完成,必须通过在总体规划系统指导下,分阶段进行。要充分考虑房地产数字化档案管理部门形成文件的过程,数量,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的文档。数字档案管理可以对利用率高的文档,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注册;确保不会影响日常登记正确认证,同时可以处理提交后可能引起的其他附带工作。

培养一批既懂房地产业务,也擅长数字档案管理的人员。数字档案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实际的工作,这种复合人才是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迫切需要的资源,作为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房地产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住宿之用,更是人们作为投资的手段之一,因此房地产档案的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代表着房地产的所有权,是公正性,唯一性的象征,对稳定房地产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房地产权属档案统一管理标准,实现房地产权属的数字化管理,是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体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的标志。

参考文献:

[1]王恩江.房地产权属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思考[J].城建档案,2006,3:24-26

[2]罗克娜. 房地产权属档案数字化的实践与启示[J].档案时空,2009,6:22-23

[3]刘凤艳. 房屋权属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 城建档案,2010,7:47-48

第5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 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固定资产投资

[作者简介] 徐礼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88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2-0017-0003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确保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固定资产项目的投资,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下称项目档案),项目档案具有数量大、种类繁、载体多、内容复杂等特点。由于项目档案是项目建设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反映,具有重要的查考利用和凭证作用,国家对项目档案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在项目竣工验收前进行档案专项验收,没有经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或者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不合格不能进行项目竣工验收,给项目档案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项目档案管理既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项目档案管理既涉及到项目建设人员也涉及到档案工作人员。目前项目档案管理分工中项目建设人员负责项目文件的形成,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项目文件的接收、归档和提供利用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只注重项目文件归档后的档案管理,不参与和干涉项目档案形成前项目文件的控制,同时由于项目建设人员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和对项目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很难保证项目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在项目档案管理中运用全程管理原则,把档案管理思想融入到整个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对于提高项目档案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施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的意义

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要求在项目档案管理中做到“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把档案管理要求纳入项目计划中,对项目档案实现全程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初期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参与项目管理,提出档案管理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全程跟踪,检查指导项目文件资料管理工作;项目竣工档案专项验收前,进行档案初检,为项目档案验收严格把关;对归档后的项目档案实行科学管理和利用。

(一)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归档质量

项目建设人员往往只注重项目建设本身,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附带产生的文件资料没有足够重视。同时,由于项目建设人员文件资料和档案保管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形成项目文件资料的格式、版本、载体没有严格的要求,导致归档项目文件质量较低。如大量归档项目文件为复印件,项目文件内容由铅笔书写,归档项目文件不是最终版本,等等。全程管理原则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在项目文件形成前,对项目文件的版本、载体、格式提出要求,而不是在项目文件归档时发现项目档案存在的问题,实行事后补救措施。所以,项目档案实行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归档质量。

(二)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归档完整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准备、竣工投产等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产生的重要项目文件都需归档;且包括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与载体的文件材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短则2~3年,长则5~6年。这些特点对项目档案完整性要求提出了重要挑战,如果仅仅通过被动地接收归档项目文件,而不实行全程管理原则,融入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项目档案管理完整和齐套。通过全程管理原则,档案工作人员明确每个阶段需归档的项目文件材料,并向项目管理人员提出要求,注重平时积累,有计划地收集项目文件,避免在项目竣工档案验收时临时收集各阶段需归档的项目文件。

(三)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到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每个单位对项目文件管理和项目档案管理的要求和规范存在不一致,这就导致同一个项目中形成的项目档案形态存在很大差异,没有统一的模板和标准。解决项目档案规范性问题只有通过项目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全程参与项目管理,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沟通协调,制定本项目统一的项目文件和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并在项目建设工程中全程的监督、检查、指导各单位对规范的执行,严格按照规范实行项目文件管理和项目档案管理,提高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性。

(四)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促进项目档案的开发利用

项目档案管理实行全程管理原则,档案工作人员从项目立项开始参加项目管理,并通过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贯彻、监督、执行,不仅仅有利于提高档案归档质量和完整性,更有利于提高整个项目组的档案意识。项目组档案意识的提高,对项目档案价值有了充分的了解,有利于项目建设中和项目结束后,项目组查询利用项目档案,发挥项目档案应有的价值。档案工作人员缺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的专业知识,制约了项目档案的提供利用和档案信息开发,档案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熟悉项目管理专业意识,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主动提供档案查询服务,有利于档案工作人员对项目档案进行二次开发。

二、全程管理原则在项目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全程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管理水平,但全程管理是一项原则,在项目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还需依靠基本手段和基本方法。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前端控制、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来贯彻执行全程管理原则。

(一)通过前端控制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档案工作人员一般不参与项目的调研、立项、评估、可行性研究和上报审批等前期工作,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介入。档案部门往往是半途介入甚至有的是事后介入,这样导致有些项目档案没有及时得到档案部门指导,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全程管理原则要求项目档案管理前移,突破以往惯性思维。要确保项目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前端控制,从项目文件材料形成的源头进行控制。档案工作人员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参与其中,制定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并监督贯彻执行。在项目开工之前,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增加项目建设人员档案管理意识和档案管理业务能力。

(二)通过合同管理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通过合同约束参建单位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今后的一种发展趋势。《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规定:“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有关方面提交相应项目文件以及所提交文件的整理、归档责任。”将项目档案纳入合同中进行管理,与项目参建单位签订合同时,在合同中明确档案归档范围、归档质量和归档时间,明确各方责任,必要时建立档案质押金制度。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用合同约束参建单位,保证建设单位的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完整、准确。

(三)通过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对于贯彻全程管理原则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把项目档案管理意识融入到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和每个项目建设人员的思想中,在项目建设活动中,就会主动按照要求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有的单位没有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或者只有项目档案管理制度,而没有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档案管理活动中。相关单位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建立本单位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同时,针对不同的项目,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制定符合本项目档案管理实际情况的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本项目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归档计划和归档质量,约束项目参建单位和项目建设人员。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仅仅在于管理制度的制定,更在于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档案工作人员在项目档案管理制度执行中,具有模范带头作用,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落实工作,并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实现对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

(四)通过档案人才建设贯彻全程管理原则

项目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希望管理好项目档案,但由于缺乏土建、设备、工艺、监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往往只能被动接收项目档案,对所接收的项目档案的准确性、有效性很难把握,归档后又很难实现系统性的整理。而项目建设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和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不能实现项目文件资料归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在项目建设人员中任命兼职档案员,对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其档案管理意识和档案业务能力,有助于项目档案归档前管理,确保了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兼职档案员可以弥补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对项目专业知识的缺乏。兼职档案员偏重于项目文件归档前的管理工作,专职档案员偏重于项目档案归档后的管理工作,通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与兼职档案员分工和协作,实现了项目档案全程管理原则,提高档案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系统性。

三、结 语

档案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一个项目建成后留下两个有形的东西,一个是工程实体,另一个就是工程档案,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全程管理原则,加强项目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档案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过档案专项验收,有利于项目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实现项目档案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亚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策略[J]. 机电兵船档案 ,2011,(1).

[2]周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质量控制策略[J].机电兵船档案,2007,(1).

[3]王娅.高校基建项目档案全程管理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2,(14).

[4]侯伟霞.浅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3).

[5]丁杰.企业技改项目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的有益探索[J].档案与建设,2010,(1).

[6]刘晓玲.企业技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 机械管理开发,2012,(4).

[7]姜红 .技改项目档案控制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档案,2012,(3).

[8]邢晓援.固定资产项目档案的收集与管理[J]. 机电兵船档案,2011,(2).

[9]石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广播电视信息,2011,(6).

[10]石丽.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机电兵船档案,2010,(3).

第6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为准确掌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量和现状,规范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当前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重购建、轻管理”、资产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管理责任缺失、配置不合理、处置不规范、使用混乱、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通过健全机制,强化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更好地建立适应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需要,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家底,准确掌握国有资产数量、分布及管理使用状态,逐一建立资产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理顺管理关系,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使用责任,规范管理处置程序,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履职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产保障。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建账。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清查建账”的原则,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其管理使用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建立资产台账,将相关信息录入资产管理系统,确保资产信息全面、准确和完整。

(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产配置,盘活存量资产,规范资产处置,加强收入管理,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四、清查范围

本次主要清查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及文物、文化遗址资产。

(一)土地、房屋清查建账(牵头单位:财政局),范围包括:

1、各镇(街道)政府机关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历次撤乡并镇后闲置的机关土地、房屋;由财政投资修建的村级办公活动场所)。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2、农业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基层兽医站)。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3、林业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五个国有林场办公区、生活区、苗圃、林区管护站及木材检查站、森林公安分局)。责任单位:林业局

4、教育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中小学校和教学点)。责任单位:教体局

5、卫健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镇卫生院、计生站、原各工委卫生所、由财政投资修建的村卫生室)。责任单位:卫生健局

6、文化和旅游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镇文化站、县电影院、张良庙文管所)。责任单位:文旅局

7、市场监管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工商所、原质监局)。责任单位:市监局

8、公安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基层派出所)。责任单位:公安局

9、民政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各敬老院)。责任单位:民政局

10、水利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自来水公司)。责任单位:水利局

11、住建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收集站、市民休息站、绿化景观节点)。责任单位:住建局

12、发改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粮食系统下属企业、粮站、原经贸局管辖的国有企业)。责任单位:发改局

13、张良庙紫柏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系统土地、房屋使用情况(含文旅集团及下属公司、各旅游咨询接待点)。责任单位:管委会

14、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各行政事业单位

(二)文物、文化遗址清查建账(牵头单位:文旅局),范围包括:

1、张良庙博物馆内的所有文物、遗址。责任单位:张良庙博物馆

2、县域内历史文化遗址和待定文物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牌等。责任单位:各镇(街道)、党史办

五、工作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10月12日—10月15日):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清查范围等内容,进行安排部署。

(二)清查建账阶段(10月16日—11月15日):由各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土地、房屋和管理的文物、文化遗址进行全面清查,必要时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辅助清查。清查完成后,制作资产信息卡片,建立资产台账,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内录入相关信息,并将清查建账情况书面报县财政局。

(三)规范管理阶段(11月16—11月30日):由县财政局负责修订完善《留坝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留坝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并印发执行。对清查建账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把本次专项整治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充分认识国有资产清查建账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精心安排部署,全力抓好落实,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达到预期效果。

(二)夯实责任。各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履行好本单位国有资产的主体管理职责,主要领导是本次专项整治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协调,组建专门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切实抓好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第7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一)在安全方面的风险表现

1.固定资产遗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因为管理不善导致的资产遗失,如管理员账目不清,领用人责任不明,资产遗失问责不力等。二是因为盗窃、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遗失。2.固定资产损坏。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保管不善造成的资产损坏,如,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重建设轻管理,资产日常维护不到位等。二是使用不当造成的资产损坏,如,违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导致的资产损坏,教育管理不力导致的人为破坏等。3.固定资产侵占。既有内部因素,如因管理漏洞导致资产侵占,也有外部因素,如产权纠纷,土地侵权等造成资产侵占等。上述风险直接威胁着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影响到高校资产管理的底线问题,因而安全风险防控成为现阶段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日常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在效益方面的风险表现

1.固定资产闲置。导致固定资产闲置的因素很多,如在资产购置时,因为前期论证不足,决策程序不科学导致仪器设备购置后利用率低,使用效益差,甚至有的仪器设备因为采购计划实施后即面临研究方面的调整,学科带头人的调动,设备更新升级等问题,购进后就处于闲置状态,加之某些科学仪器的特定性,调配空间十分有限,从而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有的仪器设备虽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壁垒,难以共享,一方面影响其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资产闲置。类似的现象在房产、家俱、电器等资源的调配使用上同样存在。2.固定资产流失。广义上固定资产的流失包括了固定资产遗失、损坏、侵占、闲置等,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本文讨论的固定资产流失问题主要针对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造成的固有资产的非正常贬值和损失,主要存在于产权经营,店面租赁、资产处置等活动中。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既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因素,导致决策失误,投资亏损,低价经营和资产贬值,也有主观上职务侵占、贪污造成的资产流失等。(本文来自于《北方经贸》杂志。《北方经贸》杂志简介详见)

二、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影响固定资产安全与效益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制度漏洞造成的决策失误和资产流失,因制度壁垒造成的资产闲置与重复建设,因责任导向造成的重安全轻效益,导致资产使用效益不足。二是管理因素。包括因责任不清、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资产遗失、损坏、侵占和闲置,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资产贬值和价值流失。三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因具体管理者保管不当,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的资产遗失或损坏,以及因管理者、使用者主观故意造成的资产侵占和流失。

三、对策与建议

从安全与效益的角度,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应当把握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于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以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这仍然是当前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和奖惩机制,转变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积极引导和鼓励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这是资产管理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责任体系,提升管理手段以增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

(一)加强制度创新针对当前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和效益风险,制度创新的主要方向是,一要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二要克服因决策失误导致的资产闲置和流失,三要打破制度壁垒以促进资产使用效益。因此,制度创新的侧重点在于:健全资产购置风险评估制度,完善资产购置决策程序,完善资产使用效益考核与奖惩制度,健全资产调剂处置机制。

(二)完善责任体系一方面,要强化资产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责,明晰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与责任,落实二级单位分级管理的职责,增强二级单位和具体资产占有、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价值取向,克服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重建设轻管理,重安全轻效益的不足。

第8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强化措施

近年来,事业单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事业单位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这就对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部分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当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对国家资产的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意识缺乏

当前,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重视,没有将其纳入到常规管理工作中来,资产管理意识缺乏。再加之当前事业单位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并没有认识到事业单位资产效益问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对于资产管理较为忽视,对于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一些常规的会计手段没有有效使用,从而导致重买轻用及资产配置不合理现象较为常见。

2.资产配置结构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但由于事业单位市场化程度不高,资产配置结构缺乏合理性,在事业单位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投资的多元化导致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存在着随意性和重复性的行为。再加之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对于资产的审批和监管程序缺乏透明度,没有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这就加剧了资产配置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甚至由此导致行为产生。

3.忽视了无形资产管理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更侧重于对实物资产的管理,而对无形资产管理较为忽视。虽然无形资产纳入了会计核算,作为资产的一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无形资产意识缺乏,对无形资产价值观念较为淡薄,特别是对商标和专利的保护和评估缺乏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账面记录还是对无形资产进行定位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4.闲置资产得不到充分利用

目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即资产在投资、出租及出借过程中取得的收入需要全部上缴财政,这也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再利用积极性不高,资产闲置及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5.资产缺乏信息化管理

当前,财政部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要求进行信息化管理。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各地执行情况参差不齐。部分事业单位只是简单的对资产进行录入,不仅在线审批功能没有实现,而且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低,从而导致资产信息化管理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现对资产信息的动态管理,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强化措施

1.创新管理理念,提升资产利用效益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不断进行创新,事业单位需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实际,将资产管理纳入到战略高度,着眼于服务事业单位的现实要求,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统筹规划,将事业单位资产建设、投入、改造及创新都纳入到整体发展中来,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资产管理的履行,做到与时俱时,努力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2.强化规范导向,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要加快对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调剂、报修及报废等流程的透明度,并针对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解决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强化资产购买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另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还要加强与相关组织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充分的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构建与自身相符的资产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执行及监督力度,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水平。

3.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

无形资产在事业单位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无形资产是资产管理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对无形资产的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要合理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确保无形资产的账实相符。

4.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首先,加强预算管理,突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把控增加资产的审批环节,避免重复购置。

其次,明确使用单位资产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即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用、使用。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也可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对合理利用本单位资产获得收益的单位及领导给予部分奖励,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5.加强资产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需要加快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准确对资产变动信息进行录入,实现对所有资产的实时动态管理。重视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与其他子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和有序化,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价值。

三、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事业单位资产数量和规模大幅度增加,这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严竣的挑战。因此要进一步κ乱底什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作澎.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根本目标[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

第9篇:安全资产管理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被逐步推向市场,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挖掘自身潜力,开源节流,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求得生存与发展。本文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一、转变思想,树立理财观念,提高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我国现行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

当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事业单位的定位即随之发生变化,过去对事业单位性质的定位:非政府、非企业、非营利已经被打破。政府变全额或差额拨款为少量补贴。并通过宏观杠杆间接扶持,如享受税收减免优惠等,一部分事业单位不再具有行政职能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如文化事业单位、勘测设计事业单位等,除少量补贴外,资金来源基本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来解决,理财环境越来越趋向企业化。等、靠、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单位日益发展的需要,资金供求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有偿服务,合理组织收入,提高单位的经费自给力,同时,要坚持正确的用财之道,妥善安排使用各项资金,清理压缩行政性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先后,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最需发展的业务性事业项目上,并建立经济性效益指标考核制度,推动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贯彻落实由于部分事业单位财经法制观念不强,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是推进廉政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是保障财政财务改革各项政策、制度贯彻落实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做到科学、合理、规范,便于操作,并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要重抓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否则形同虚设。一方面,单位负责人要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民主理财。另一方面,要建立责任考核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切实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规范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一)但由于各项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与预算管理相配套的制度尚不完善

1.没有完全摆脱“基数加增长”、“以支定收”“、以收定支“,不留节余”的预算编制方法。这些方法容易形成单位对财政资金、上级资金的依赖,自求发展,自求平衡,积累意识淡薄。

2.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有些单位认为编预算就是应付上级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编制的准确与否,执行的好坏,不需要承担责任;有些单位则认为编制预算只是争取要钱,而且可以调整预算,形成“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3.预算编制工作无规划依据,无基础信息,人为因素较大,形成编制的预算内容和实际执行两张皮现象,弱化了预算的约束力。

4.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严肃性,存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混合使用或是用项目支出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现象。以上这些行为和做法违背了部门预算改革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发展和改革的进程。

(二)进一步完善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确保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与部门预算改革的平稳衔接

1.提高认识,摆脱形式主义,明确改革的方向,遵循稳妥可借,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防止低估预算和高估预算的现象,真正发挥部门预算的作用。

2.做好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清查各项资产,核实债权债务,理清资金来源渠道,分析历年支出结构,确定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定额标准,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单位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等。

3.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内容和编制方法。根据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对单位所有收支活动采取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收入一般根据上年度收入情况和本年度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具体收入项目,包括:单位自有收入、预算内拨款、预算外资金、各项专项资金等。支出预算按照资金来源的不同相应地编制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并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逐级细化到每一开支项目。

4.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力度。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点,关系到编制的预算能否变成现实。一般情况,年度预算经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不能随意进行调整,必须严格执行,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时,必须报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批准,以强化预算的约束力,发挥预算的财政监督职能。单位在搞好预算编制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执行预算和监控资金使用上,实现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变更、决算、监督各环节规范化、法制化。

四、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一)目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普遍存在账实不符、资产流失、资产利用率低、资产的使用与管理脱节的现象

1.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出现配置过剩、闲置、超标现象,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

2.应收款项长期挂账不清理,有相当部分事业单位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30%以上,而且多属呆账、坏账,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甚至造成单位的经济损失。

3.事业单位所属企业无偿占用国有资产,形成的收益归集体所有,甚至私设“小金库”,如租赁收入、效益收入、转移预算外资金收入等。

4.相互攀比,随意变卖,擅自处置国有资产,变卖、处置是为了购买更高标准的资产,而不考虑配置效率和财力状况。

5.存货管理混乱,无存货购置计划,大量购置后过期无法销售,造成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不办理入库领用手续;无进销存存货明细账目;存货保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存货毁损、丢失。针对上述问题,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于1995年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对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财政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财政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5月30日以第36号令公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部令的公布,对于全面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将产生深远影响。(二)保证《办法》的贯彻落实,促进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使资产管理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水平上。

1.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认识是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前提。(1)单位领导要重视。《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树立资产效益理念。(2)财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要重视,形成从单位领导到单位职工都重视资产管理的良好氛围,转变“重钱轻物”、“重使用轻管理”的思想意识。

2.建立和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是加强单位资产管理的保证。单位应依据新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具体应包括:资产购建制度、登记制度、领用制度、处置制度、清查盘点制度等。只有建立和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单位资产管理规范、安全、有效。

3.建立资产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机制,是推动单位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的保障。(1)明确专门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资产的计价、计量、使用、监控、清查、处置、考核、分析等工作。(2)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单位领导、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分级管理责任制。(3)制定资产管理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使资产管理与单位和个人的利益紧密挂钩。如应收款项回收办法应明确坏账损失率、回收多年挂账款的奖励、由于个人失职造成应收款无法收回的责任等。

4.做好资产清查工作。资产清查是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资产清查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清查摸清事业单位“家底”,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资产及财务状况,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信息资料,为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五、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由于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和事业职能的原因。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涉及的会计业务范围相对较窄,会计核算业务相对简单,财务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综合素质相对较差。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逐渐由“反映型”向“管理型”转变。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会计环境及新法规、新制度的不断出台,会计人员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加强新业务知识和新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才能适应事业单位各项改革的需要。单位负责人要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并把继续教育做为财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