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司马光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为学生的创新意识搭建平台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搭建创新平台,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平台的搭建,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一方面,通过精心的预设,促成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另一方面,需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在预设上,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富有乐趣的活动,学生在问题或活动中,基于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潜能,通过回忆、想象加工成新的东西。当然,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也非常重要,如果有了好的预设,但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学生也不能碰撞出创新意识来。我校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春晓》时有这样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
师:“春”是什么意思?
生:“春”是“春天”的意思。
师:那“晓”是什么意思呢?
生:“晓”是“早晨”的意思。
师:“春晓”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春晓”连起来就是“春天的早晨”的意思。
师:那你们在春天的早晨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
这里,教师预设的问题具有开放性,为学生留下了回忆、想象的空间,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活灵活现地为师生勾画出了一幅幅“春晓图”。其中,学生的“春晓图”也不乏想象,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新离不开想象,想象伴随着创新。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应当精心预设,所提出的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唯有如此,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才能闪现智慧的火花,才能出现创新意识。
二、培养创新意识要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的创新意识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逻辑思维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与学生的自我信心、思维敏捷度也相当有关。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材施教同样适合。我听过两堂《普罗米修斯》,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英雄,走进英雄的内心,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上,教师都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一个“锁”进行感悟,可是,学生在对“锁”字的感悟上,就存在了很大的差距。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阅读面比较狭窄,尽管教师做了努力的引导,学生还是体会不出沉重、冰冷、坚硬等意思,对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被牢牢锁在高加索之上的壮举体会不深;另一堂课的学生是城市学生,由于知识面广得多,对普罗米修斯的悲壮体会就深得多。一个班级,同样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理解、感悟上也有所不同,在创新意识上也有差别,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
三、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基础教育改革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在现行教材中,时时处处都能看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练习。就是教材文本内容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太多太多。至于教学实际情况中,是不是每个教师都注重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这恐怕就不敢肯定了。有了好的教材,不等于就能培训出优秀的学生。我曾今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报道: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出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症结是教材,他们对现行教材提出了颇多的意见。正因为教材不好,所以教育致使培养的学生不好。但专家对近几十年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包括民国时期的教材),发现还是现行教材优越于过去的教材。为什么有了好的教材,还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呢?我认为只有好的教材还不行,还必须要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只有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时刻牢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教育的效果才能得到质的转变。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已有十年之多,但多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比十年前进步不了多少,所以,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其实,“一题多解”、“续写”、“扩写”等等都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性,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会增强。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某一研究问题求解时,不受已有信息或以往思路的限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方法的内核是:积极求异,灵活生异,多兀创异,最后形成异彩纷呈的新思路、新见解。可以说求异思维方法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我校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司马光》的:
……
师:你最佩服司马光什么?
生:遇见事情不慌张。
师:从课文中哪句话体现出来的?
生: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师:从哪些词中体现了司马光遇事不慌?
生:“举起”、“使劲砸”。
师:如果司马光慌了,能那样做吗?
生:如果慌了,司马光就举不起那大石头,也砸不破缸。
师:假如司马光慌了,结果会怎样?
生:也会像那些孩子一样,哭哭滴滴去找大人。
师:同学们猜想一下当时司马光是怎样想的?
生1:要是和其他人一起去找大人了,缸里的伙伴早就淹死了。
生2:“我”是一个小孩,最好的办法是砸缸。
生3:这儿有石头,就用石头砸缸吧。
生4:“我”要用一块大一点的石头才能砸破缸,就是砸到了缸里的小孩,砸伤总比淹死强。
师:除了砸缸,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1:可以找个凳子让那个孩子爬出来。
生2:可以直接把那个孩子拉出来。
生3:可以找根竹竿把小孩拉上来。
师:这些方法能及时救出小孩吗?
(学生讨论,认为这些方法都不行)
师: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让小孩离开水。
师:说得对!救伙伴就是要让伙伴离开水,可是,当伙伴离开水不行时,那就只有让水离开伙伴,砸缸不就让水流走了吗?让伙伴离开水是正向思维,让水离开小孩是反向思维,在今后生活中遇见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试着用反向思维解决问题。
……
关键词:小学语文 重点 口语表达 交际能力
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并长久发展的必要途径。规范学生口头用语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学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学习态度,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提高其交际能力。低年级教学中,注重口语训练,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我们都知道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将课堂和教材进行融合,营造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彼此的心灵与世界进行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口语交际是在听和说这两方面不断互发信息并接受信息的一种互动过程。从某个角度来说,交际其实是一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实践活动。口语交际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交际情境,力求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的情绪才会被带动起来,继而好奇心被激发,就能产生参与的主动性。如何创设鲜活的情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创造具有生命力的口语交际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迫切的表达需求,触动学生的心灵,通过创设鲜活的情境,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表达其内心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来创设具体的口语交际的情境,进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学生能够迸发灵感,闪出智慧的火花,最终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重视朗读
小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相对不强,但是他们有非常强烈的表达愿望。很多孩子都想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告诉自己的老师和同学。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流畅呢?笔者认为,口语交际必须在在积累中得以运用,在亲身感受中得以领悟。小学语文教材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编著的,其语言规范,意境优美,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最佳材料。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领会特殊语境下的语言特点和内涵,领略文章中朗朗上口的妙词佳句,并能从反复吟诵中体会语言的连续性和规律性,为口语交际提供了大量材料,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将优美的语句记忆在自己的语库中并适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课本上每篇文章的语言都非常精美,学生从少到多,逐步积累、吸收和转化其中的语言,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重视复述,力求创新
听与说的过程是信息的存储和输出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说需要经过大脑思维的分析,综合整理、运用听的成果,而听的效果也只有说才能检测。要让学生学会能说会道,不仅要会听,更为关键的是会说。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和内容,教给他们说话的方式和方法,要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教学中让孩子们进行复述很重要,这是一种把听到的、读到的一些材料用口语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掌握系统连贯地表述思想的能力,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帮助学生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理解、概括等多种能力。所以说复述是一种重要的口语训练方法,也是加强口语训练和积累语言材料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复述训练中常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在复述的基础上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的句式模仿和借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表达能力,进而形成多种表达技巧。在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时,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水平为基础,充分考虑到训练的坡度和难度,精心设计训练环节,让每一位学生在任何方面都能做到有话可说,而且还要保证训练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由一种句式表达出不同的内容。由扶到放、层层深入,依靠训练学生除了可以牢固地掌握句式的构成特点外,还能规范其口语,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做到会说、说好。
四、 重视沟通,提高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孩子们能学习语言,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孩子们总结现成的口语交际练习题,有效利用教材中的交际契机,让孩子们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这样做既能提高孩子们的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们学习的思辨力。如在《司马光》这节课教学结束后,我在总结课文时,认为司马光砸缸救人举动其实就是一种创新,他打破了人们的常式思维,想人所未想。然后向同学们发问,引发同学思考:如果你是司马光,你还想采用哪种办法救出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呢?在老师的启发下,教室里热闹非凡,学生们踊跃发言。这样沟通情境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我还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营造这种口语交流的契机,先让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再指派个别同学发言,说出自己想到的救人的办法,之后让孩子们再进行评议,选出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并说明理由。这样对低年级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营造好的口语交流的契机和训练,很好的培养了大家说话的能力,训练了口语交流的能力。这样的口语交际,给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锻炼了孩子们交际的勇气,提高了能力。切实达到了对孩子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课堂环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主战场”,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也应引起老师的重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依托教材,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方式,采用多种途径对孩子们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让孩子们乐于口语交际,能更敏锐的、更标准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互动中,寻找心灵之窗,开启交际之门。
参考文献:
[1] 叶字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Z].2007
[2]苏教版编委会编《小学语文研究》[J].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
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是课文插图最主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拼音、字、词、乃至句的意思。
(1)借助插图,训练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词语单靠下定义或词解词,不但使讲述枯燥乏味,而且违背了小学生认识规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把识字、学词同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基于这种观点,在讲解某些词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看图,把无形的讲述融于有形的图画中,就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了。”
如苏教版第六册《荷花》一文,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里为什么用“冒”,“冒”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学生不好理解,通过看插图,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荷叶挨挨挤挤,靠得很紧。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的空隙中伸出头来,这就是“冒”。这样对图讲解,学生就非常容易接受了。这样运用插图,既能达到理解词,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
(2)借助插图,训练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有些课文中的句子意思比较深奥,尽管教师翻来覆去地讲,但学生总是理解得比较含混,这时,如果教师适时借助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图示理解句子的内容,效果相当明显。如苏教版第二册《识字3》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这个拟人化的句子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这句话,我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竹子、河川、石头、小燕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很快在图中找到了。然后我又提问:“为什么说‘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呢?”学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明白了:原来是这些事物就是这些颜色的,所以要用这几种颜色的蜡笔来画。
实践证明,借助插图能逐步加深学习内容,这既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又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图作为学文的凭借,比较形象、直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等基本功的训练,帮助小学生理解字、词、句、段、篇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我之所以认为借助插图对语言文字训练十分有效的原因。
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图文对照,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能片面地理解通过看图去帮助理解课文。看图,是学生凭借画面去感知客观事物;学文,是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图意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不仅仅是单纯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要注意教学生观察的顺序、主次、细节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会得到训练。
如苏教版二年级《月亮湾》一文,教师就要紧紧围绕本文章节训练的重点,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相应的观察插图的能力,指导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即近及远,从整体到局部,有主要有次要等。这样坚持长期、系统的观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长足的提高,再看图作文时学生们的写作顺序就会有条有理了。
如苏教版第七册《雾凇》一文中,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的景物是什么?它们怎么样?然后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介绍雾凇的?为什么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想象雾凇的美景,把“雾凇”同“梨花”联系起来。梨花是什么样的?雾凇又是什么样的?这样就在图文对照中教给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方法,认真的观察和正确的思维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原来是因为它们的颜色都是白的,才会让人觉得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开了。我遵照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工夫,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把插图和课文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课文,也要备插图,要对文中插图进行仔细观察,努力挖掘插图中隐含的语言训练因素,并把它纳入每篇课文的总体教学设计之中。
三、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看”是吸收,“说”是表达,看是说的基础,只有懂插图,才能说得准确。低年级学生的表达往往有一些特点,表达简单、错乱无序,怎样在训练学生准确用词的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呢?这里又可以利用插图,且教给学生观图的方法和顺序。如苏教版第二册《司马光》一文中,插图中画的是司马光两手举石使劲砸缸的情景。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司马光拿起一块石头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自由讨论,看哪些词用得准确。根据新课标要求,从一年级起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说话能力。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学生提高表述和写作能力。
很多教师都感到语文教材内容多,既要倡导合作探究,又要培养个性、健全人格,一节课的计划教学任务总是无法按时完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实践证明,语文课堂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让课堂教学精简起来这才是根本,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配、巧妙运作、收放有度、惜时如金,才能避免无谓的课堂消耗,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又学得轻松愉快,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如何精简?
1.精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在四十分钟里,教师准备好的课堂教学要经受学生八面来风的考验,课堂内容是一面旗帜,要随风而动,亲切自如,又始终保持鲜艳明亮,让人明眼易接受。
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教师在开公开课时为了显示课堂的开放,个性的张扬,让两组学生排演一幕话剧,还准备了道具,课堂热闹非凡,掌声阵阵。热烈的气氛突然让老师想到要引到主要问题上,可这时学生却为哪组演的好而争论不休。这时才发现课堂的主次不清了。因此,如果不对诸多教学内容进行突破、重组、整合,只蜻蜓点水般顾及所有细节,一味的随着学生转,表面看似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步骤井然,讲授分析面面俱到,实际上却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使看者眼花缭乱,听者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这种不顾效率不求效果的课,吃力不讨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落得个事倍功半。
2.精简教学环节
课改实验中,课堂教学改革是重中之重。学校、教师都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推进课改的主渠道。虽然课堂活起来了,学生主体意识增强了,教学形式日渐活跃,但我们发现,教师组织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大,没有把握好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
如教学《司马光》一课,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气氛空前的热烈,有的在表现上做文章,有的则在救人方法上搞创新,这样,完全撕裂了课文的纹理,课堂教学环节游离不清。因而,备课时要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形散而神不散,自然和谐,重点突破,不追求面面俱到,后形成"活案",教学中做到语言精炼,灵活调控,巧妙"加减",环环相扣,步步紧随。
3.精简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条件的日异优化,教具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档次也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科学合理的运用,效果不言而喻。如果使用不科学不合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教师为了导入,先展示黄河的波涛汹涌,放了一组图片,又放了一段8分钟的录象片段,紧接着又放了一段艄公撑羊皮筏子的视频。结果占用了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这一些都违背了教具使用的初衷,不仅收不到很好效果,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浪费了教学时间。教具的选用一定要科学、合理,依据教材的内容而定,绝不多用、滥用。如语文课文的朗读,有时教师亲自读一读,效果会更好,真切自然,讲解指导又能中肯到位。一味用录音,让人的感觉是非常优美却难以企及。语文课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拓展视野、产生联想,可能有较形象生动的效果,但如果过于依赖,效果也难以深入与持久。而且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操作要准确无误,要多设想几套方案。万一电脑出差错则,课就上不下去了,这样不仅严重费时,又会闹出笑话。
4.精简教学语言
我们的课堂,虽然提倡学生是主人、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可忽视。目前的教学,则以多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也正逐渐代替教师的点评,学生获得知识多是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然而,减少教师的讲解不代表教师不讲,教师的语言艺术仍至关重要。教师切忌语言贫乏,生硬拉杂,语无伦次,模糊不清,造成学生视听困难,更起不到引导效果。
关键词: 问题框 历史课堂 教学效果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旁栏都有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即旁栏中“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说一说”等带“?”的内容),内容丰富新颖,通常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运用能力为主题,从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有些教师在授课时,因为时间关系,往往会省略这部分内容,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时间,却也失去了一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资源。我觉得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作更广、更深的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1.利用问题框深化课程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些问题框与所授课的内容紧密联系,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合理利用之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导学生通过圆明园被毁前后的对照,被毁前圆明园建筑华美,有“万园之园”的美誉,被毁后一片废墟,帮助学生理解侵略者的和强盗嘴脸,以及清王朝甘愿受辱、腐败无能的表现,这正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又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问题之一:为什么会失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而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顺理成章地突破了本课难点。
2.利用问题框进行归纳总结,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有些问题框是对课本内容的归纳总结,这类思考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及有待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结构化,同时也成为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及教师调整与修正教学设计的有力工具。如九年级下册第10课《“冷战”与“热战”》,问:美苏“冷战”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利用这一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美苏“冷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等,通过这一问题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整理了本课的知识结构,因为此问题概括了本课的重点内容,也为学生理解二战后美苏错综复杂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这类思考题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必要的知识网络。
3.利用问题框拓展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问题框是对讲授知识的拓展,答案是开放性的,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如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思考题“唐末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学生大胆想象,认真分析、思考,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回答结束后,师生再作一简短评价,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科学判断错误性,教师要及时加以指正,对于学生大胆的设想及正确的分析则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和表达能力。再如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问: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很多学生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外历史上重要庆典使用的礼炮规格标准史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问题又迎刃而解。还有一些问题框,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节,问:“你知道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来历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问:“14世纪的中国劳动妇女黄道婆手中能同时纺出几根纱?”等也属于这类既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又培养其学史兴趣和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有效提问。
4.利用问题框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和拓宽学生主体活动的空间,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要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便会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对遇到的问题无从下手。教材中某些问题框,恰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此类思考题可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九年级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中:“如何解决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中:“你知道我国的印刷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思考题,学生不仅可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还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课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5.利用问题框实施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有些问题框知识涉及面广,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则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中: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哪些差异?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特色,进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这里不仅有历史学知识的运用,而且有地理知识的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时机。再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中: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这一问题涉及历史、生物学、环保等方面知识,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及通过查阅和听教师讲解等得到的知识,分析得出答案,并加以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综合分析能力。
6.利用问题框引导学生感悟总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生观。
一些问题框里的提问内容字面上是根据课文内容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或事件,就事论事,实际上渗透着深厚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中的提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你同意孔子的说法吗?为什么?这句话体现孔子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的主张和谦虚、好学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中依旧要大力提倡的,并且可以扩大到孔子的其他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益于学生潜能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再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中: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通过讲述和思考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6课《繁荣的宋元文化》问:对司马光幼年的这种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通过了解司马光,学生会学习和发扬司马光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精神。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形式 个体差异性 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之一,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在不大量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教师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为有效。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大多数教师已经摒弃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逐渐日益多样化,各种新奇教学形式的运用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流于形式的教学也已屡见不鲜。反思我们日常的课堂讨论,有的是为了应对教学评估才进行,有的讨论话题滥而不精,往往是气氛热闹却收效甚微。形式主义的课堂教学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助益,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没有贡献。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不在于教学形式的多和广,而是在于学生实际接受的程度和学习能力是否提高。
华东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曾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设计师也是执行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每个孩子从课堂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需要教师们整体把握和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反思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自身体会,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摸索适当的教学形式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做好的功课。教学目标依托于教学内容逐一实现,而教学内容需要以适当的教学形式为载体,每一项都需要教师细心琢磨,才能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切实提高。
一、明确又有差别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不够凸显,它们往往被忽略或教条式套用。教学目标对每个学生都一样,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基础等方面存在的个体间差异,因此不能要求所有的同学在同一阶段内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一位一年级的小孩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考试完,老师让我们早点回家,家里无人,我便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样流畅自然的诗词活用,并非每一个同龄孩子都能做到。在古诗词学习中,对语言能力强的同学我要求他们在自学中试着理解,体会作者的意境;而中等的同学要求能在教师的辅导下,理解诗文的含义;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在老师讲解后能够理解含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每个孩子都有所进步,通过课堂上有难度差异的提问可以来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为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提供依据。统一的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对于每个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热情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立足于帮助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通过有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式的不断培养,相信能让每个孩子得到不断的成长。
二、教学内容要兼具针对性和开放性
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有针对性又不失开放性,才能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参考资料照本宣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其整体认知水平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划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往往能从他们一些奇怪的问题中反应出来,如在《司马光》中,很多孩子不理解为什么人们要把水放在那么大的缸里。教师就需要先介绍一下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人们的防火能力等等,这虽然不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但对于帮助孩子们理解是必须的。其次,教学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充气雨衣》课文中的“我”通过观察孩子的裙子和救生圈发明了带充气囊的充气雨衣。课后开放性提问中,孩子们提到在书包上安装报警器,既能装书又可以提醒大家落了哪些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开放性的问题并非是随便一问,广而精至关重要,否则又掉回到“为了提问而提问”的误区中。
三、教学形式需要教师灵活组织
教学绝非是一成不变的执行程序,任何的课堂形式都必须从提高教学效果出发。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家主张摒弃老师“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是最常采用的方式,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类型,教师更要在其中发挥好作用。知识型、理解型的问题需要教师多一些讲解;推理和分析型问题,教师应多启发孩子们积极思考和探讨;在综合评价型的开放性问题中,经常会出现讨论热烈却跑题的状况,教师能否及时引导对于讨论的成效十分重要。如我在《我为你骄傲》这一课的课堂讨论中,当问到犯错后是否应该主动承认错误时,多位同学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有同学提议进行角色扮演,让同学们自己体会做父母的感受。结果在15分钟内孩子们基本都沉浸在被叫爸爸、妈妈和教训孩子的兴奋中,最终仍然没有得出正向的结论反而浪费时间,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失败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多样性决定了任何一种的教学形式都难以满足现在的课堂教学。采用哪种形式,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在课堂活动中都需要充分发挥掌舵手的角色,使时间利用更加高效。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只有立足于学生才能服务于教学内容。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行之有效的课堂形式真正结合起来并应用在日常的课堂上,才能共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更好的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版,2007年。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0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儿童立场;教学策略;智慧;魅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33-02
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教学,是以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学习需求等为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以发展儿童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为基础,以开发儿童的学习潜能,提升儿童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教学实践。因此,我们应将视角转移到儿童的身上,去关注儿童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否得到发展。此时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是否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等方面,都将是语文课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
一、创新教学理念,让儿童享受知识的快乐
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教学,首先应该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只有进行观念的转变,我们对于整个语文教学中一些问题的认识才会得到重新的定义,而这样的进步,对我们把握语文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能更好地在实际中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使我们的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转变首先便是一种思想的转变,以儿童的需求为主而进行的教学创新,不是考虑老师应该教授什么,而是考虑儿童应该以及想要学习什么。其次便是对课文教授理论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进行创新,是一种以儿童的需求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创新。
二、改变教学方式,让儿童得到个性的释放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依靠老师讲解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考虑到儿童的需求,采用的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而这何谈儿童立场?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的需求以及每一堂课的内容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儿童主动、生动地获得发展。
比如在进行《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把握好“度”,不可以喧宾夺主。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每一个人物的内心的情感。
三、优化教学内容,让儿童享受心灵的舒展
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课本,对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老师应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开掘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时代儿童的要求,让儿童在符合他们的语文课文里尽情享受心灵的舒展。
比如在《司马光》一课中,虽然是小学一年级的内容,但是老师教授的字词,对于儿童来说,已经不新颖了。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已经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可以说孩子所认识的字词很多就已经超过了课本的要求了。“古”、“心”、“个”、“几”等字对他们来说相当简单,而老师一味地进行这种重复的教学内容,便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应该将这一课重新定义,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比如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怎么办,教给儿童符合他们需要的知识。
四、调整教学目标,让儿童体验智慧的荣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而是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以生成性的目标为主,而不是行为性目标为主。老师进行目标的调整,进而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组织,而这对于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成性目标更多的是老师根据整堂课中学生的情况而不断调整进行动态教学目标的完成,是一种灵活性的目标,而非一成不变的。
比如在《金钱的魔力》一课中,我们一般制定的目标是体会文中语言的魅力以及能对于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进行一定的批判,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很显然,这样的目标是一种理论上的,仅仅是建立在老师对于课文的理解之上的目标。我们进行教学目标的改革,就应该是建立在儿童自己对于课文理解的基础之上的,或许我们没有相应的标准进行规定,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教学目标的调整,帮助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有所进步,视野更加开阔。
五、改革教学评价,强化儿童对知识的魅力
关键词:化学竞赛;电化学;知识点;特点分析
G633.8
电化学弘扬了化学的重要价值,主要研究电解原理、电解池以及原电池等的原理,在金属防护方面也有相关涉及。电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是化学竞赛必考的内容之一,出题较为活跃,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充分对化学知识进行拓展和挖掘,有益于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解,与实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竞赛中,电化学这一方面值得大家的重视。
一、命题特点与难点分析
对于新材料、新的科技产品,命题人会着重分析,通过这类事物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题目以新为主,灵活的运用知识点是学生必备的技能。由于电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理解能力,清楚的了解电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出题的时候,命题人还会降绿色化学融入试题,帮助强化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对于电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的就是将知识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更好的将知识记牢以及对其深入的理解。
1.对电极的认识和确定分析
在解答电化学题目的过程中,应该对电极进行有效的认识和确定分析,在进行答题的过程中,大题的分析需要在电极的确定开始,明确的电极确定可以有效的对电化学大题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做题的效果。在题目分析的过程中,多数会以电化学的现象为提示和参考,利用出现的电化学现象来确定电极的正负,进一步对反应的发生进行系统的分析。另外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首先确定电化学的类型,电化学的类型可以决定了反应的效果和现象。因此在进行答题分析之前,需要明确答题的基础,另外还需要对电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明确的记忆,在解答题目之前需要了解反应发生过程的现象,对现象和反应前后的物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题目中用到的电化学知识。在题目分析的过程中,对电极进行有效的认识和确定是解答电化学题目的基础,同时也是对电化学知识进行有效合理分析的前提。
2.对电解过程的了解和分析
电解过程是电化学反应的重点,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极和电解质会发生不同的反应,而满足不同的需要。在对电解过程进行了解和分析的过程中,要对反应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掌握电解反应过程各种操作的目的,同时应用到题目当中。例如在对电解过程进行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些题目中电解液中有一层选择性膜,这种选择性膜的设置可以控制电解液中的离子运动,对反应现象进行相应的变动。结合不同的反应类型,电解液的选择也需要进行控制,同时电解液中的成分分析也可以对题目进行深入的解读,从而分析电解反应,有效的对电化学知识进行了解和分析。
3.规避试题中的误区和易错点
在对电化学知识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电化学知识较为复杂且多样化,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性,这样才不会发生疏漏。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细致的审查题目,对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分析和了解,对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罗列,对电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熟练的掌握,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错误,进而提高解题的效果。在对题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试题中会存在一些易错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大题解题的误区和陷阱。有效的规避这些误区和陷阱才能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在题目的考察上也会有一定的开放性题目,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与生活进行联系,这样才能提高题目的得分,从而对电化学知识有一定的应用意识,进而真正掌握相的电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化学知识点案例分析
在解题过程中当遇到信息生疏、思路障碍、概念模糊时,要自觉运用转化思维,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化繁杂为简单,化含糊为明朗,从而拓展解题思路。转化思维就是思维变通,条条大路通罗马。转化形式可以是概念转化、组成转化、物质转化、表达方式转化等,目的是信息等价替换,降低解题难度,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数形转化、司马光砸缸等都是转化思维的典例。
【例1】由乙炔、苯、乙醛组成的混合物、已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0%。试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题思路】可将乙炔、苯、乙醛三种有机物进行化学式组成的变形转化,即:C2H2、C6H6、C2H4O(CH)2、(CH)6、(CH)2・H2O(CH)n+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H”的质量分数“H2O”的质量分数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72.0%×13/12)×16/18=19.6%
【例2】将固体MnC2O4・2H2O放在一个可以称出质量的容器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相对原子质量:H 1.0,C 12.0, O 16.0,Mn 55.0 ),纵坐标是固体的相对质量。 说出在下列五个温度区间各发生什么变化,并简述理由: 0~50℃;50~100℃;100~214℃;214~280℃;280~943℃
【解题思路】图示、图表信息丰富,答案尽在图表中显现,故挖掘图表内涵,转化图表信息,是解答图形图表类竞赛题的关键。本题计算的基础是如何将图中相对失重的信息转化为解题依据。
【解】转化0~50℃时的图示:图像线段基本水平,说明是MnC2O4・2H2O稳定区域,MnC2O4・2H2O未分解。
转化50~100℃时的图示:图像线段下坡,说明Mn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179)逐渐失水成为无水物MnC2O4(相对分子质量143),
MnC2O4・2H2O==MnC2O4+2H2O 143/179= 0.80
转化100~214℃时的图示:图像线段基本水平,说明是MnC2O4 稳定区域,MnC2O4未分解。
转化214~280℃时的图示:图像线段下坡,说明MnC2O4逐渐分解成为MnO(相对分子质量71),MnC2O4==MnO+CO+CO2 71/179 = 0.40
转化280~943℃时的图示:图像线段有点上坡,说明固体增重,分解生成的MnO被O2氧化, 可能反应为3MnO+1/2O2==Mn3O4 (229×1/3)/179 = 0.43
三、结语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中电化学知识的考察是重点,同时也是现阶段学习的难点。在对电化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化学反应前后,了解相关应用知识,都可以提高电化学题目解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曾凡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学的思考.《科学咨询》.2015年4期
[2]崔跃东,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研究.《新课程・中旬》.2015年3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在读中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从谈迁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领悟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初识信念的价值
1.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留给后人珍贵的精神财富;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虽年老体迈,却终日奔波,不懈努力!(点击出示谈迁图片)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出他的名字。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人,感受他那孤独、倔强的灵魂,学习他那坚强不屈的精神,体会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3.谈迁的信念是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文,用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告诉大家?
4.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容易吗?让我们再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不容易”的依据。
【设计意图:教师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引路人,教师的语言将是打开文本的钥匙。因此教师深情的导入语结合谈迁肖像,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谈迁在信念的支撑下完成的《国榷》来之不易,让学生诵读“20多年、6次、50多岁、400多万字”,感受信念的价值,教学也就有了依托。】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从大喜大悲中感受信念的力量
1.20多年了,4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终于完成了,可以流传千古了,此时的谈迁该有多么高兴啊!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谈迁的家人、亲戚、好友、邻居都为谈迁感到高兴,他们纷纷前来祝贺谈迁。同学们,现在我就是谈迁,你们就是谈迁的亲朋好友,你们打算怎样向我祝贺呢?
2.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谈迁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时,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读想想,是什么厄运降临到了谈迁的头上?
3.交流:什么厄运降临到了谈迁的头上?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20多年的付出化为乌有,毕生的心血付之东流,谈迁的心都在滴血。此时,老泪纵横的谈迁会想些什么呢?(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教师引读:20多年的心血……这对于任何人来说……更何况此时的谈迁……这是任何常人都难以承受的致命的打击,这对谈迁也是无比巨大的打击,此时的谈迁他……只有……)
5.面对从天而降的厄运,面对致命的打击,谈迁的心中有太多的悲,太多的痛,太多的愤恨,太多的无奈。老泪纵横的谈迁会想些什么呢?“吾手尚在,宁已乎!”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面对厄运,泪可流,但是信念没有丢,他没有在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来感受谈迁重新站起的那一幕吧!(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阅读教学是文本、学生、编者、教师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感知成书的快乐、失书的痛苦,在多角度的阅读中进行对话,营造语文学习的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信念的坚定
1.蒋光宇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里的“崎岖、坎坷、厄运”你怎么理解的?“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谈迁有没有迎来他的希望之光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
2.交流、理解: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①仿照句式“经过______年的奋斗,______次修改,谈迁终于在_______岁时重新完成了一部_____________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对这句话进行改写。
②为什么新写的《国榷》反而更加翔实、精彩呢?
3.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谈迁“打不垮”呢?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静静地阅读谈迁到北京所经历的辛酸。可以适当批注,看看哪一些字词跳入你的眼帘,深深地打动着你?
①句: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逸闻”是什么意思?鲜为人知的故事搜集起来容易吗?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亲自考察的目的是什么?
此时的谈迁多大岁数?59岁,对古人来说那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但谈迁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是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②句: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引导理解:一袭破衫——不怕困苦,终日奔波——不怕劳累。
“终日奔波”就是整日奔波。当寒冷的清晨,人们还眷恋着床的温暖,谈迁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烈日当空,人们都坐在树阴下纳凉,谈迁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月黑风高,当人们围坐在灯前尽享天伦之乐时,谈迁依旧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谈迁之所以不怕困苦,不怕劳累,就是因为他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③句: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理解:只有孤灯作伴——不怕孤,不顾年老体弱——不怕病。奋笔疾书,因为他知道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他是在和生命、和时间赛跑。
孤独打不倒他,疾病击不垮他,时间和生命也奈何不了他,就是因为谈迁有——(引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填空:《国榷》是谈迁用_____________写成的。(生命、智慧、心血、毕生的精力、信念。)
【设计意图:学生对“崎岖、信念”等词的理解要紧扣上下文,因为词语在语境中理解才有了生机与活力。这样做既是对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取,又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小学生是用形象思维说话,从能够顾表现“打不垮”的具体语句中感知谈迁形象,化抽象为形象,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品悟到信念的力量。】
四、深化认识,用生活诠释信念的意义
1.新《国榷》完成的时候,谈迁已经62岁了,仅仅过了一年,谈迁就离开了人世。《国榷》真正是谈迁用心血、用信念、用生命铸就而成的鸿篇巨制。谈迁不仅留给后人一部不朽的史书《国榷》,更留给后人一种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谈迁一样在厄运面前毫不退缩,乐观进取的人。你知道哪些人?
2.补充出示: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未竟全书。后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阅了官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汗水,才成就这部巨著。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地阅读了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年的时间,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3.此时此刻,老师送大家几句话,与同学们共勉——(同时播放《从头再来》的伴奏)
只要有信念,绝望就会转化为希望。
只要有信念,人生就一定会铸就辉煌。
只要有信念,就一定会扼住命运的喉咙。
4.同学们,只要大家有像谈迁一样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只要大家在生活的挫折与坎坷面前,能像歌中所唱的一样,从头再来,笑对人生,大家就一定是命运的宠儿,一定是生活幸福的人!
【设计意图:课文是实现语文课程的凭借,语文课堂必须依据课文进行深入拓展,延伸课文的触角,让生活成为语文的源头活水。教师的补充,加强了人文感召的力量,丰盈了文本意象,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