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案例分析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投资案例分析论文

第1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据保险专家对我国保险市场进行的前瞻性预测,保险业每年的增长速度可达到30%,预计这一趋势将延续15~20年。保险业结构的调整,新增保险公司,银行保险业务对人才的需求,社会保障体质的发展都会增加市场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但是,保险人才市场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失衡。一方面需求与供给量严重失衡,造成保险业界不断地挖墙脚现象;另一方面保险人才供给出现了岗位、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脱节,保险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保险公司招聘的岗位大多为营销员,而毕业生由于存在行业和岗位偏见、缺乏人际关系、社会经验等,往往希望直接做管理、内勤等,同时保险公司对人才的从业经验要求较高,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可能具备这些要求,出现严重的需求与供给质的失衡。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保险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不准确。目前不少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不切合实际地拔高培养规格,导致保险专业学生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多而不精,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保险行业的营销岗位数占全部岗位数的80%,保险营销岗位人力资源缺乏。应用型高校保险专业的学生应当先定位于保险营销而不是保险管理人员。

(二)实践教学计划不完善,考评体系不健全。根据我院保险方向2011年培养计划,保险方面的相关课程有保险学原理、保险实务、保险精算、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缺少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缺少保险单填制、保险销售、保险理赔、保险查勘等实践课程。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与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其他金融专业的教学计划等,都没有明确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从整个教学计划来看,其中只有大二暑假以后的实践环节,但此环节多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以效果并不佳。这关键是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考核体系,学生暑期的实习更多的带有应付性,起不到真正的锻炼、提高。同时,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是由不同老师来完成,缺乏统筹安排与协调,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金融实验室还有待完善。目前,我院金融控制中心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金融实验室,具有了标准的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和商业银行业务模拟操作系统,使学生能在实验室即可获得与证券公司相同的实时股市行情及相关信息,据此进行模拟投资实习,除了虚拟资金外,与实际投资完全一致。另外,具有完善的金融各领域的考证题库,但缺少保险的实践操作,比如保险单的填制,保险出单系统的模拟,保险理赔等的模拟操作。

(四)实践教学环节脱钩,教学方式单一,达不到实践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我院保险方向缺乏完善的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体系,各环节相互脱钩,实验项目无法进行,教学课时得不到满足;课程实习等过于形式化,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选择,缺乏有效的实习基地,所形成的论文很少深入实际进行调研,文章质量不高。目前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侧重于案例教学,虽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但终归纸上谈兵,与现实差距较大。

(五)保险专业教师缺乏社会经验与实践经验。我院现有三名保险专业教师,一名是保险专业毕业,另外两名是金融专业毕业,无任何保险公司从业经验。另外,学院管理体制使得老师难以有课余时间参与保险公司的实践。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空有理论缺乏实践,也难以教给学生符合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虽然专业基础扎实,虽然备课充分,但难免照本宣科,泛泛而谈,难以正确把握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加强保险专业实践教学途径思考

(一)完善教学计划和实践考评体系。首先,要完善教学计划,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习等,比如增加财产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课程等;其次,完善实践考评体系,针对大二学生暑期的实习,一方面学院可事先联系并指定实习地点,其次对于实习加大考核力度,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从实习中得到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再次,端正学生的就业理念,不要只想着到保险公司当管理人员,而应该具有从基层干起再逐步晋升,脱离基础环节的实践经验是难以胜任内勤及其他管理方面工作的。

(二)完善金融控制中心有关保险方面的实践项目。金融控制中心实验室能够较好地满足商业银行及证券操作方面的实践,应该增加保险单填制、保险理赔、保险系统操作等保险方面的实践软件。

第2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 精品课程;矿业经济学;建设经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77-04

0 引言

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设置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中南矿冶学院招收“矿区开采与经营”本科生,开设矿山经营管理课程。此后,陆续开设“矿山经济管理”、“矿山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矿山可行性研究”等相关课程。至1990年,正式设立“矿业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课程经过20多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的配备、教育教学理念的确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实践教学的配套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及成果。2005年,《矿业经济高级教程》列入湖南21世纪教材建设立项;2006年,《矿业经济学》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矿业经济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1 教材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教材立足现实,对矿产资源法及相关的资源法律作了全面的解释,使本科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今后在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基础。教材在资源经营、市场化运作及法律体系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供的案例全部是实际的矿山管理实例。

教材的编排参考了美国资源经济学方面的教材体系,但内容完全采用国内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材料。教材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矿产资源学科的发展历史和方向,首次从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时空规律性,及其与人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论述了资源科学的形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资源,协调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演进。

教材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矿产资源法律体系;(2)对目前国内急需的矿业权评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给出了实际的计算例子和练习;(3)对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法律和制度进行了论述;(4)教材涉及了矿产资源开发部署、矿业投资方向、攻关方向等全局性的问题;(5)教材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资源供求关系、资源稀缺观念和意识、资源利用的生态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论述。

2 教学条件建设

2.1教材使用与建设

1989年以来,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教学一直采用自编教材和讲义。先后出版了《矿山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矿业经济学讲义》、《矿业经济学高级教程》、《资源评估学》、《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矿业经济学》等教材。

2.2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扩充性资料

在加强教材建设的同时,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以下简称本学科)特别注重丰富教学资料。现已购买国内外有关参考书籍200余册:订购了矿业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生态经济类杂志10余种,供师生参考查阅;编写了《矿业经济学习题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习题库》等扩充性资料,供学生课后练习和自学。

2.3实践性教学环境

本着产学研结合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实践性教学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的不同,可选择在学院数字矿山实验室进行,或直接到有色行业生产现场进行考察。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践教学方面结合矿山实例进行案例分析,以便加强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矿床地质经济评价案例;矿山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采矿权评估案例分析;探矿权评价案例分析;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案例分析;矿业投资风险分析案例分析;矿业政策制定案例分析;矿山管理咨询案例分析。

2.4网络教学环境

中南大学数字图书馆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供师生免费使用。矿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全部材料(含多媒体教学与学习网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习题集、参考文献等)均已经做成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软件挂在了校园网上,供师生学习。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课程组通过教学过程6大要素(讲课、案例讨论、作业、辅导、考试和科研实践)来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在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1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是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矿业经济知识体系和内容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讲授、讨论课、习题课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矿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灵活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交互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介绍新的矿业经济理论,引入新的知识、定理和规律,同时通过介绍资源科学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讨论课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增强师生的互动,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了解学生对矿业经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在概念上的理解错误以便及时纠正。通过习题课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总结、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适当加大习题的难度,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2自学与讨论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经历“学会一会学”的过程,会学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获得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部分内容首先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指定的内容,同时要求写出自学部分的读书报告;部分难度在学生自学能力范围以内的章节则要求一些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写出电子教案,在课堂上用15分钟左右进行讲授,这种让学生互教的方式,可强化培养学生自学、表达、电子教案开发等多项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3.3作业和辅导

学习必须全方位、多途径地获取知识,而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本学科采取以下多种方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以适应科学素质教育之需。(1)开辟“资源科学前沿”专题论文竞赛;(2)举办矿业经济讲座。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直接向学生介绍矿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等延伸性知识,使学生及时了解矿业经济学当前进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开设《资源评估学》文化素质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素质选修课,专门介绍资源评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开展论文写作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和论文写作,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通过竞赛也可以发现优秀人才,从而保证资源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

课后辅导除安排常规答疑外,还在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中增加了典型例题及解题方法、重点难点指导、名词概念解释等内容,并将教学课件与课程学习等内容纳入网络教学与学习系统中。

3.4考试手段

考试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本学科采用考试和论文写作自由选择的方式,改变传统闭卷考试定成绩的模式。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全面测试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采取的主要形式是论文写作与考试相结合,在考试中专门加入能力测试题,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矿业经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按照正式的格式书写,这样不仅能测试矿业经济知识,同时强化了科学素质的培养,从而对矿业经济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5教研及教改成果

1)教学内容现代化。遵循基础知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并重的原则,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将教学内容向资源经济学前沿延伸;既重视矿业经济知识的教学,又注重矿山管理方法的传授。

2)教学手段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条件。课程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并开发了多套教学软件,包括矿业经济学电子教案、矿业经济资源库、矿业经济案例讨论、矿山管理咨询论坛等。

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网上矿业经济教学平台,能在网上实现矿业经济教学全过程。开发了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矿业经济电子教材、资源经济网络资料库、矿业经济辅导与答疑、矿山管理咨询平台、矿业经济电子作业等。

4)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实现,使得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需要探索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提出了多媒体只是代替书写黑板的工具,教师仍要充分发挥原有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别是不能成为多媒体课堂的配音员,要扬长避短,逐渐形成重点难点讲授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5)加强地矿学科中矿业经济相关学科整合。矿业经济是采矿工程专业必修课,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实现系统优化,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学科始终坚持矿业经济课与资产评估课的有效整合,矿业经济与资源经济学、矿山设计原理等基础课程的有效整合,既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又避免课程间的相互重叠。

6)引入国外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为了落实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本科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从2002年起,本学科就开展了矿产资源评估双语教学。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都在国外著名高校接受过1年左右的专门学习,其外语水平高,双语教学效果好,目前已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并受到学生欢迎。

3.6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参与实践的创新手段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面上的理论知识,学会理论在实际当中的应用,教研组积极吸纳本科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将所有上课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科研任务,并且督促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任务的质量作为评判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这样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他们做好自己工作的动力。随着资料调研及研究工作的深入,他们通过碰到难题并将其解决的方式,对课题研究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更加广泛地去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研究进展。比如,本学院有一个矿山投资评价专家系统方面的课题,通过该课题的开展,学生梳理了详细的矿山(包括地、采、选,且按不同采矿方法分类)建设投资估算报表指标,建立了完善的生产成本报表细项,掌握了通过上述基础报表如何生成矿业投资财务分析报表以及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及方案经济比选等经济分析手段。可以说,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手段,基本上掌握了矿山技经评价及投资评价的基本流程,更好地了解了现场的专业知识,丰富了他们的视野,从而有助于提升他们今后的就业竞争实力并扩展其发展空间。

4 青年教师培养

1)安排青年教师进修矿业经济学高级课程。只懂一门课的教师是讲不好这门课的,只有熟悉矿业经济学的全部内容,才能自如地“从一桶水中倒出一杯水”。安排年轻教师进修资源经济学高级课程,如硕士生的《高级矿业经济学》,博士生的《高级资源经济学》、《资源评估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等。

2)鼓励青年教师承担与教学课程方向一致的科研项目。《矿业经济学》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必须在应用中加以发展。这就要求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同时参加科研工作,才能讲好课,建设好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课程教学组的青年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承担并完成了许多科研项目。在资源评估、矿业经济与系统工程等研究方向上发表了多篇具有前沿研究水平的论文。

3)鼓励青年教师同时讲授其它相关课程。《矿业经济学》是矿业工程和资源经济的结合,是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作为主讲《矿业经济学》的教师,同时适当地讲授其它相关课程,对于教好矿业经济学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组的青年教师都曾经讲授过其它多门课程。

4)鼓励和安排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学院的多名青年教师曾经到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大学进行过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5 课程教学效果及评价

矿业经济学课程在培养采矿工业高级管理人才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在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先后出现了多位出色的矿业经济学专家,在他们的带领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保证了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任重要职务的高级矿业经济管理人才,逐步从采矿工程硕士点矿业经济与系统工程方向,发展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并在课程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校内外专家对于本课程的一致评价为:(1)教材内容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矿业经济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编排结构、教学内容上深入浅出,富有特点。教材配备了大量的案例和思考练习题,突破了传统矿业经济管理教材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案例和习题训练的模式。这些内容在国内同类型教材中是不多见的,对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2)该课程由一系列教学环节构成,主要有课堂讲授、作业练习、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等,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网站提供的教学文件,完整地反映了该课程各教学环节主要内容和要求,特色鲜明,体现了中南大学《矿业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设的成果。

第3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案例 协作 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就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不断建造新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教学,目的不仅局限于对该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而重在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把握思路和方法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非典型事物,并进而用以解决特殊问题。学习案例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地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案例教学注重“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案例选择时注意“认知冲突”的激发,注意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活动情境”中进行学习,注重学生具有个性差异的“自我建构”过程,强调评价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多元”评价。可以说,案例教学的这些精神理念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因此,论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二、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务管理学》的可行性

《财务管理学》是研究如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财务管理的内容来自于生产实际,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财务管理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是一种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实践性很强的财务管理教学中,将案例分析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会相得益彰。案例分析教学中,学生被设计为身处特定的情境中充当一个角色,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财务管理活动中的筹资、投资、运营及股利分配等方式,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探究,这一过程既可强化与巩固学生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又可增强与提高学生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支架式教学环节

支架式教学包括搭建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

1.搭建脚手架

所谓“脚手架”,就是与新知识相关的一些功能性、预备性知识和由它们组合形成新知识的基本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接收新知识。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围绕当前学习问题,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选取合适的案例并收集相关的背景材料,预先讲授涉及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概念框架,对案例的要求等进行必要的阐明并布置讨论题目。

例如,在讲完筹集资金的管理的时候,给学生留下以下的专题进行研究:(1)中小企业集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初探;(3)XX公司筹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资金结构与负责经营的关系初探。介绍可采用的研究方法:①认真研读教材中有关筹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近年有关方面的论文。③去中小企业调查企业筹资难的原因及各企业的对策,做好访谈笔录。(5)上网或到阅览室查阅国外企业筹资的新方式新渠道。

2.进入情境

案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角色扮演”,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结合角色扮演及模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可以依据案例中所涉及的背景内容,设置相应的环境, 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探索开始时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 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入管理决策状态,承担决策者的责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际思考,学生像是处于实际的工作环境之中,他们将能够很好地区分问题的主次、发现问题,并将思维综合成为连贯、清晰且可执行的决策。这样既解决了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问题,也培养出了多元的思维方式和积极互动的人格特点。因此,案例教学中的情境设计也成了相当必要的环节,提高了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时,教师应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有机地整合于一体,根据案例教学内容的不同,突出重点、难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采用多样化的案例呈现方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大胆尝试人物角色扮演、互动式电脑模拟、互动式影碟播放、录像小品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例如,讲到筹资管理意义的时候,可选择《首席执行官》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们观看以后谈谈对海尔筹资工作的认识;在讲到证券投资的时候,组织学生观看VCD碟片《资本市场》,使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案例明白了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投资基金的有关问题,使学生了解了资本市场从产生到发展直到发达的全过程。

3.独立探索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积极探索,独立研究,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其成为案例讨论的主体。教师用案例教,但不是教案例。在讨论中,案例涉及的每个问题都必须由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观点可以不一致,教师因势利导时,引导的是讨论的方向而不是内容本身,应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

4.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应积极采用这种方式,将整个班的学员按照某一标准分成几个小组。5个人左右是小组讨论的理想规模,增加人数会使讨论不够充分和有效,而且造成管理困难;减少人数会降低讨论的水平和质量,而且气氛不够浓厚。小组成员可分别担任小组长(组织、监控的职责)、记录员(记录每一位组员发言的要点)、成果总结人(归纳总结小组讨论的内容)、报告人(代表小组作全班汇报)、评价人(评价其他小组的讨论成果)的角色,角色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每次小组讨论时,小组成员间进行角色轮换,以增加学生多角度、多角色的体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一小组的不同学员,对于同一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运用,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小组协商、讨论,就可以使原来多种相互矛盾的意见、态度逐渐变得清晰、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更深一层的认识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

像所有成功的教学评价一样,案例教学的评价既是一个评价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当的评判,指出本案例运用的知识点,讨论的思路和方法有哪些优缺点,思维方式是否科学、严密。提出需课后深入思考之处,启发学生进一步思索。

通过整个支架式教学环节的实施,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效地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使他们知道了网络除了聊天以外还有更大的利用价值;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学会了理财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锻炼了社会活动能力。通过调查,接触了社会,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就业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整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完成了对所学财务管理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开展案例教学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1.认真备课,精选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时,要求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教材)和教学对象(学生)精心选择或设计案例。案例设计要遵循时效性、广泛性、亲和性原则。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行业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使财务管理领域不断出现新事物和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从国内、国际全面有效地发掘更新、更有说服力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同时,用最新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广泛性强调案例来源要广泛。案例可以由教师提供,还可以将学生经历的经济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亲和性指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要尽量来自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对案例有亲切感,认为案例有实际意义,从而有兴趣了解和分析它。如在进行资金时间价值教学时,可以用购房者按揭贷款作为案例,让学生运用复利和年金知识计算购房者在全部还款期内实际还款额的现值,与直接用现金购房方案相比较,对两种购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2.营造民主、良好的讨论气氛

营造一个民主的、良好的讨论气氛,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并极力维护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看法提出挑战。教师的评论应该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继续,避免成为讨论的中心。应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表达出来。同时,使学生的讨论激烈但又富有理性,比如要制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要求讨论时既要热烈、尖锐又要真诚、相互尊重等等。

3.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能替代其它的教学手段。因为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有很多。财务管理教学中,除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还有情景模拟、现场观摩、实验实习、参观访问和测试教学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案例教学法不能完全替代的。实际上,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对于财务管理中“项目投资”这部分内容,可先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后再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总之,教师要根据所教授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案例教学,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新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乐趣,给整个教学过程带来更高的效率。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是必要的。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引入并强化“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作为改革我国传统财务管理教学模式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李其龙.建构主义教学哲学依据探讨[J],教育参考,2000(5).

[2] 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

[3] 梁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新探[J],财会通讯.2005, (5)

第4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新闻传播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新闻学

课称负责人刘海贵申报日期20__年9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三年九月八日

填写要求

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凡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刘海贵

性别

出生年月

50年9月8日

最终学历

硕士

职称

教授

电话

021-65100038

学位

硕士

职务

院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传真

021-65644784

所>,!

新闻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__33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

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的作

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

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主授课程:"与写作",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3,每届学生约180人,五年计1000人;

"当代新闻实务",本科生专业课,周学时3,每届学生约70人,五年计400人;

"新闻传播实务研究",博士生专业课,周学时3,每届约25人,五年计120人.

2.自98年到03年8月,任学院教学副院长期间,先后三次主持四个系的

课程设计,主持每年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

3.主持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新世纪新闻人

才培养综合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即将结项.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

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

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复旦大学科研项目《现当代中国新闻业务史导论》,52万字,20__年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人任主编;主编《教程》(28万字),《写作新编》(30万字,第二版)等五本教材,均于01,02,03年正式出版;

在《新闻大学》,《新闻战线》,《新闻记者》等新闻核心期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如《中国新闻教育的思考》,《关于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思考》,《论西方的所谓新闻自由》等.

每年均获得学院的优秀教学奖励.

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含

外聘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刘海贵

1950.9

教授

新闻学

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

吴万里

1947.10

副教授

新闻学

主讲教师

杨击

1966.3

讲师

新闻学

主讲教师

黄小雄

1967.9

副教授

新闻学

主讲教师

2-2

教学队

伍整体

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5至10年间,本课程教学队伍尚算比较整齐,但放眼未来,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必须培养2至3名,现正着手落实这项工作.

本课程每年考核均为优秀,几位教师都很尽力.

2-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

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

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

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吴万里老师等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方面的至少10余篇,各人手头也有若干科研项目.

3.课程描述

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自1929年正式建系起,本课程就定为新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几十年来,该课或分为"","新闻写作"两门,或合二为一,现为"与写作",十多位新闻界,新闻教育界名人先后主持过该课,包括范长江,穆青,陆诒等.

本人1979年从周胜林,陆云帆,张骏德教授手里接手该课,自1981年起,该课在有关教师的协同努力下,连续10年荣获复旦大学优秀教学奖,1985年起,被评定为复旦大学23门重点课程之一.近五年在院教学评估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在全国各院系的写作课的教学中,普遍认同复旦的采访,写作学科理论体系较完整,扎实,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作新编》教材目前发行已22万余册,为全国近200家新闻院系作为首选教材采用.

该课程的每一章节讲授,我们均坚持学科基础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紧密联系.再则,新闻学科应用性强,媒体发展又快,因此,该课程又必须与时俱进,教师要密切与媒体的关系,不断修订教案.

在具体讲授中,根据学科特点,我们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三个方面致力改革:

一是坚持"精讲多练"原则.对理论的部分,教师在阐述清楚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和创造各种条件进行练习,让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如组织模拟新闻会,社区,新闻改写等练习.

二是坚持以案例分析带出理论的教学方式.每次授课,通过大量经过选择的典型案例分析,然后再在理论上进行抽象和梳理.

三是坚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将课程做成课件,并复录大量的广播,电视,报纸实例组织课堂教学.

3-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建设工作是完备的.《写作新编》,《教程》,《新闻写作教程》三本教材总计发行已超过50万册,并于03年上半年均完成了修订工作.

学院资料室在近三年间,又追加投资80万元购置各类书刊杂志特别外国原版教材;广电实验室也又投入300余万元更新设备;我院建立的目前属国内唯一的电子采编实验室,02年又扩容,50余台电脑供教师和学生当场可模拟采编出报纸.教师每人配备手提电脑等设备.各专业学生均可在各自的实验室里提高业务实践能力.可以说,综合教学条件在国内是一流的,在亚洲也不算落后.

3-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教师在密切与媒体联系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讲每年都有改进和提高.

1.注意搜集大量的个案,在课堂上坚持案例分析与理论阐述相结合.

2.注意复制大量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和节目,以实物对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3.每周讲正式内容前,抽10分钟时间进行模拟新闻会,教师几条院内外,校内外相关新闻,学生可以提问.

4.进行至少五次课堂练习,或采访,或写作,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后,适时进行评析.(一二百名学生的作业批改量虽然很大,但对学生有好处,我们一直这么做.)

5.03年上半年,完成该课程的课件制作,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融为一体.

6.请三到四名新闻界记者编辑到课堂上给学生各讲一个专题.

总之,该课程坚持讲与练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梳理结合,教材与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教师与外请记者编辑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结合等诸原则,学生反映一届比一届好.

3-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1.1985年本课程被评定为复旦大学23门的重点课程之一和历年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学校教务部门均有档案.

2.各地院校近五年约有近百名教师进修此课,回去后均能胜任此课教学,本人也应邀先后去二十余所高校介绍并讲授此课.

3.近三年学生的评价得分均为最高分,20__年教务处对全校一百门课"飞行检查"中,该课名列第四.

4.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较好,复旦网络学院作为样版向全校推广.

4.自我评价

4-1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1.采访写作学科理论体系较科学,整齐.主讲教师对该课程有着近三十年的研究.

2.坚持"精讲多练"原则.因为教材建设较好,学生可以自己看,课堂上则强化实际锻炼.

3.突出案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较好.

4-2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据同类院系和业界反映,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业务能力较强,在国内堪称第一,这与在校培养训练有关系.

四川大学,郑州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等上百所新闻院系进三百名教师先后专程来复旦进修此课,现已成为所在院系教学骨干,四十余人担任院长,系主任.

4-3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1.后备教学队伍的培养应加强.

2.教师缺乏赴媒体"充电"的有效途径和时间.

3.每年招生均达一二百人,只能上大课,此类课拟分三十人左右的小班为宜.

5.课程建设规划

5-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 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确保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2.加强国外对此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提升国际化程度.力争在三五年内在国际上有领先地位.

3.增强学生实习的物质投入,使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岗位需要.

4.力争此课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进修教师的首选.

5-2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复旦大学网络学院,新闻写作全部课件;

任课教师情况简介,主编教材,的全部资料.

6.说明栏

此课程应用性强,非常难讲,且资料更换率高,教师付出的劳动强度大,因此,青年教师的选择培养必须是有加倍的敬业与牺牲精神.

校,院应加大该课程物质的投入,确保学生有更好环境的实习.

第5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一、传统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

1.案例教学理念认识不足

目前经管类相关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本科教学仍然是以理论讲述为主,这一点对于国内的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的是既要懂财务理论知识,也要懂实际操作技能;既能进行理论分析,也能进行实际决策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案例教学的意义非同寻常。加之理念认识不足,所有高校该课程的教学都强调自己有案例教学,但现实是即使有所谓的案例教学环节,也只是在个别章节插入式地略微带过,没有严格意义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案例分析报告以及相应的总结。

2.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严重匮乏

传统案例教学所选用的案例,基本都是已经出版的案例教材上的案例或者是授课所用教材后面附带的案例,而国内出版的财务管理案例教材除了人民大学几位专家主编的几本,就是翻译国外的个别案例教材,要么缺乏时效性,要么不够典型,与所学内容相关性不大,严重缺乏合适、恰当的教学案例。案例库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国内大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开展案例教学的瓶颈[1]53。而由于案例的收集、编写、整理等教学相关工作与高校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评定没有直接关系,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

3.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

根据我们随机抽查相关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发现案例教学课时占到财务管理核定课时总数份额极其小,而且受到大班授课的局限,在课堂上进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大多案例都是留给学生作为课后自学的内容。即便作为作业或期中成绩,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随意性较强,如果是“小组”作业的话,还容易造成搭便车现象。[2]46最终成绩中期末考试至少占到60%以上,平时成绩中只有很小的一块是案例作业完成情况,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基本是应付交差。

二、贯穿式案例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1.贯穿式案例教学的实质内涵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也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和通识课。贯穿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家真实企业(便于数据采集,建议选取一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把这家企业从融资、投资、生产经营到现金管理、利润分配,甚至包括该公司的公司治理、业绩表现、财务分析等,纳入财务管理课程当中,在阶段性理论授课之后紧接着有对应的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以及真实的数据让学生对财务管理各环节以及整体知识体系进行深刻体会,而不是被动地去背那些公式或指标。对于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和方向是本地区各企业事业单位,如果在课堂上只讲基本理论,或者即使有案例教学,也大多是依托国内目前为数不多的几本财务管理案例教程之类,到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便会发现实际状况与学校所学脱轨严重,感慨所学无用。其实不是所学无用,而是我们课本上的理论都是经过抽象、假设、简化过的基本理论,如果不加以补充、修正就直接应用到现实中,必然会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讲完财务分析,学生对各项指标了如指掌,但是当布置学期小论文,进行一家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时就会发现问题百出。从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搜集到上市公司资料,到发现真实的财务报表远比课本上简化的报表复杂得多,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学过于抽象,我们的案例教学也总是浮于表面,为了解释当时的那个理论而生硬编出一个案例,或为了巩固教学中的公式、模型等难点,而抽象出一个虚假的企业、一些虚假的数字,学生只要背会公式,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可当遇到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

2.贯穿式案例教学的意义

贯穿式案例教学尚属一个较新的概念,较早应用是在机械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生产环节和设计步骤让学生更好理解本专业内容。而我们提出将贯穿式案例教学引入财务管理本科课程教学中,也正是由于其相较传统的案例教学有着诸多重要的意义。其一,切实性。学生毕业后大多要进入各个行业从事实际工作,如果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只是抽象的、简化的,那么到了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个转化过程。而贯穿式案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就是从当地的上市公司中选择信息披露充分,有现实的事件发生,真实的数据佐证,学生既感到亲切、熟悉,又从中学到了基于理论又高于理论的知识,相比大多数教材常用的虚拟案例,要真实得多。其二,时效性。时效性是指所选取的教学案例要跟时代的要求紧密贴合,不断更新。因为随着资本市场日益完善发展,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随时都在修订调整中,而企业财务管理正是在资本市场大背景下的融资、投资、股利分配等活动,企业财务管理与市场环境休戚相关。目前大多数教学所用案例都是已经编辑成册,堪称“经典”的案例,但是由于时间久远,无论从时效性,还是可用性,抑或学生的兴趣程度上都大打折扣。比如讲到资金时间价值,通常都要用到“田纳西镇的巨额账单”,学生对上世纪的那个巨额数字基本没有什么深刻印象。而且这些案例从网上很容易搜索,答案都是现成的,学生失去了思考的动力和压力。贯穿式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案例,即使采用同一公司,也要用最新的数据,以保证案例教学的效果,不是为了案例教学而案例教学。其三,双赢性。贯穿式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在授课前就准备好一个学期的案例素材,从让学生了解几家样本公司入手,样本公司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目标、证券投资、财务报表分析、融资、投资、现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各环节都选用这家公司数据。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的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在无风险的环境中边学边干,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对企业进行横向调研的机会,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可以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对收集的财务管理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和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案例,并依据财务管理实际发展和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3]154

三、贯穿式案例教学的方案构建

1.选择教学案例的方案

(1)代表性和典型性。这个要求是指所选教学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尤其我们采取的是全程实例式贯穿案例教学,更要求案例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样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具体到财务管理的教学案例,就要求案例企业首先具有一定代表性,我们是以地方高校为例进行研究,而地方高校大多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己任,所以案例企业建议选择地方的知名企业,考虑到信息的可获得性,最好选取上市多年的知名上市企业,这样,无论从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融资、投资、股利分配,还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都有完备的、成熟的数据资料和既有研究成果可供参考。(2)实用性。要求教学案例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依托企业的财务管理实际活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这样才能编出具有实际用途的教学案例。因为现实中企业发生的各项活动内容太过复杂,重要的事项又有很多,如果不加以选择就拿来用的话,会使案例教学主次不分,失去应有的效果。(3)难易结合。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难易度不同的案例。教学开始几周,由于所学理论较少,只需要安排单项案例进行分析,比如针对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管理目标的案例。到了期中考试之后和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理论内容基本讲述完毕,而且各项内容有相互的衔接关系,可以安排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比如通过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其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案例学习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贯穿式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案

首先是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这个步骤是贯穿式案例教学工作最重要、最复杂、最辛苦的环节。由于我们提出的是贯穿式案例教学,它不同于传统的案例教学,不能随便从一个出版的案例教材里找案例来用,要求教师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状况,或者浏览企业的网站、查阅其的公告和年报,并根据案例特点及教学要求进行筛选、编辑和处理。因此,贯穿式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掌握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行业法规、各项鼓励优惠措施等等,只有这样教师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遇到问题才能轻松应对。其次是课堂案例教学环节。贯穿式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进入模拟环境,首先简单介绍选定的当地的一家知名上市公司,包括公司所属行业、上市时间、生产经营范围、基本业绩等,让学生对样本案例有初步直观的了解;接着要求学生对案例企业与教学进程同步跟踪,即在阶段性理论讲授结束后,安排对应的专题性案例,比如公司治理结构的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样本案例进行讨论分析,通过案例学习加深对相应理论知识的掌握。由于课时有限,建议一个学期有组织地在课堂上进行两到三次案例教学,选择有代表性和有讨论性的案例主题,比如公司治理结构是个重大论题,可以从股权结构谈起,分析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公司各项决策的不同,以及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可建议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之一。还有可以选择财务报表分析,拿来案例公司真实的财务报表,与教材所讲财务比率相结合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借此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同样这个选题也可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之一。案例教学不在多而在精。课堂时间宝贵,需要挑选有争议或有难度的案例来讨论,当然上课前要把预习功课布置好,学生需要做足准备工作。这样教学才会高效、有序进行。个别简单的案例教学环节可以留给学生课下完成,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提交个人或小组的分析报告,作为期中成绩或课程论文。最后环节是贯穿式案例教学对“教”和“学”的考核。期末考核要把平时成绩的占比提高,不管是什么专业的课程,如果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考核手段上来制止学生期末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的现象,必须提高平时成绩的占比,降低期末试卷成绩的占比,[3]155当然具体比例可以根据专业、课程性质来调整,我们的建议是最好各占期末总成绩的一半。平时成绩里除了出勤分数,很大一块就是考察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应用能力。案例分析报告以及通过自己或团队组织的一次案例课堂,都将成为有效提升案例教学效果的手段。同时还需要有对教师的激励和考核措施,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专家组的随机听课、学生意见反馈、打分、同行评价等,对教师案例教学的效果和成绩进行考核。当然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将此项成绩纳入评优、与教师职称评定和绩效工资挂钩等等。

四、建议

如何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组织、实施贯穿式案例教学,改革原有的不适合的模式,特提出以下建议:

1.要意识到教师在贯穿式案例教学中的地位

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都是主角,说教师是主角,不是说全程都得教师来演绎,学生被动接受,而是说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从开课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到上课各个环节,如案例的引入、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总结到最后的考核分数,教师都是积极主动地在过程中起到调动热情、维护课堂气氛、讨论引导、总结点评的作用。因为通过我们对地方高校课程教学的调研显示,如果教师完全采取放任手段,任由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讨论,结果是冷场,学生没有积极性或者学生讨论着就偏题了,而且一堂课下来没有实质性内容和收获,效率极低。所以正确认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给予教师相应的激励,是保证案例教学不流于形式,收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一环。学校应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去企业调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编写适用的案例教材的教师或团队进行出版资助,在教师年度考核以及职称评定时给予政策倾斜,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才能真正实现贯穿式案例教学的目的,也才能达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2.要有重点地开展案例教学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有限,除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能达到72学时以外,其他专业大多为54学时或者更少。在这种情况下,既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开展案例教学,就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有重点地进行。比如涉及企业的公司治理、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等重要经营活动的,就要选择性地安排贯穿式案例教学,将几部分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而容易理解的具体知识点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作业来反馈学习效果。

3.案例库的建设

我们建议地方院校选择地方的上市企业作为学习研究的样本,分阶段推进贯穿式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阶段,以当地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学习,应用所学理论;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运行三个学期以上的成果进行积累总结,形成案例库,并适当着手自编适合的案例教材;第三阶段,不断循环第二阶段工作,也就是指案例库里的案例需要不断更新,大致上我们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案例对教学的贡献程度,以三年作为分界线,一个样本公司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其案例只选用近三年的。考虑到教材出版周期以及成本、使用效率,建议每两年进行修订再版,去掉时间间隔长的案例,增加最新的案例。

4.保障教学质量的配套措施

第6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传统的审计课堂教学普遍偏重对审计理论的讲授,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审计教育改革也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以传统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为切入点,对传统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并构建审计案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后的实践教学,使审计案例教学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可能。 

0 引言 

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体系中既包括审计的理论又包括了审计的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审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理论,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但由于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学生看来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要求学生对会计知识有较好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为提高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案例教学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1 审计案例教学实施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践,发现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仍有如下问题: 

(1)审计案例的选用不恰当。 

目前课堂教学的案例均存在着针对性不强,不够系统的问题。教师们在备课时所选用的案例多半都是国外的案例或者是上个世纪的案例,要么不能够有效的跟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么就是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且很多只注重了会计实务的考核,反而忽略了审计的实务操作。 

(2)师资能力不足。 

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的学识、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审计授课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不了解审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技巧,很难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放在实际例子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这是审计课程枯燥、难懂、难学的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审计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学生不习惯、不配合。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不仅积极性较差,而且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气息更使学业也带上了某种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们学好一门课程通常有种种目的,或是为了拿到高分,或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导致学生注重追逐高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其结果就是案例教学的参与热情不高或参与了也不配合,导致教师的提问、启示、分析、点评全成了唱“独角戏”,最终又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 

2 审计案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1)精选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前者一般可独立成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后者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并具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能力。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本人的亲自实践编成,或由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总之,审计案例的编写不能仅靠若干个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审计案例库。 

(2)科学设置课程,保证充分的课时。 

目前,审计课程并没有象会计课程那样,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等不同级次,以反映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而在实际中,由于课时、专业、学生层次等的不同,授课教师经常将同一门审计课讲成审计基础与原理、审计技术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建议独立开设审计学原理,以讲授最基本、最必要的审计基础理论,其课时应尽量压缩;再单独开设审计案例课,其课时应充分保证课堂讨论的需要。两门课程之间应注意适当衔接。 

(3)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提高师资能力和水平:①鼓励教师每隔二年或三年,即运用一学期时间到大型企业的内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机构做兼职或脱产实践,以增强实践经验。这要求改变以往主要以课时考核教师工作量的做法,适当压缩课堂教学工作量,增加一定的实践工作量。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或cpa考试,取得cia或cpa资格。③通过网络培训等方式,补充专业理论方面的新知识,了解市场环境变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④适时聘请实务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审计实务高手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审计案例教学有了好的“牵头人”、“领航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改变考核方式,获得学生认同。 

传统审计课程考核主要采取带有标准答案的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形同虚设,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几乎决定了审计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考核制度不能不导致学生“唯分是图”。以我校为例,专业必修课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而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到课率、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打出,学生之间分数几乎没有差别,根本无法反映课堂讨论情况,更没有包括审计实验、实训等环节。建议改变传统的审计考核形式,专门给课题实践成绩一个固定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审计实验等之间建立一个合适的比例。相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能力的重视,最终引起他们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倾心认同。 

3 课堂案例教学建议模式 

(1)课堂讲授方式。 

以学生为讲授主体,教师进行总结。例如在审计理论课之后开设的审计案例分析课程中,教师提供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典型审计案件,让学生以课程小组为单位,选取某个案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内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并推选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该案例的分析。教师对整个分析过程及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讨论方式。 

该种教学形式主要运用于审计实务部分的课程讲授。为使学生充分领会及掌握会计报表审计及审计意见出具类型等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编制不同内容的审计案例。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分别编制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及会计报表审计等不同内容的综合性审计实务案例。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力求既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又贴近实际的审计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修订。在教学使用时,为节约时间,可以将审计案例提前发到学生手上,让课程小组先进行课下讨论。课堂上再组织案例讨论,然后教师抽选某个小组进行课堂发言,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可以就关键问题或容易产生混淆的问题让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教师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讲评,对案例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就学生们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评。 

(3)案例情景模拟形式。 

即借助模拟现实场景,通过设身处地、寓教于乐的教习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审计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主要运用于审计理论课程后的综合案例分析课程。在实际操作时,让每个课程小组编制一个5-10分钟的审计案例情景剧,在剧情中穿插一些违反审计准则的错误行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演示该案例。其他小组则以抢答方式指出情景剧中的问题,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在案例考核时,可以从内容、表演、参与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表演小组予以评价,从抢答情况及指出问题正误方面对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所模拟的案例情景涉及到业务承接、职业道德、货币资金审计、存货审计等诸多方面。角色涉及被审计单位经理、会计、出纳等不同岗位职员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项目经理、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等不同层次审计人员。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情景表演时小组全员参与,问题抢答时全班参与,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又在轻松的环境下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前述教学形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总结与评价是极其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案例上,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总结,将案例分析的目的定位在对相应的审计理论的理解上,以及具体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的掌握上。 

4 课后实践教学 

(1)校内模拟审计。 

模拟审计是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对审计实践各环节的一次综合模拟。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极为方便的接触实际的条件,使学生无须走出校门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体验到比较系统、全面的审计工作全过程,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有利于加强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专业理论和审计实务紧密结合。 

校内模拟审计包括两个部分:手工审计模拟和计算机审计模拟。其中,手工审计模拟主要是结合审计学原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专业主干课的学习,重点模拟审计技术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审计模拟中使用的指导教材可以是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强调审计检查、计算、分析程序的基本功训练。模拟实习资料取材于公司的实务,并根据其大量真实的核算资料分析、筛选、增补而成。要求审计实习者完成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即从取证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直至撰写审计报告,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全部过程。学生的模拟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共安排8周的时间。这为没有真正接触过审计工作,对审计中的审查程序、专业技术方法、职能岗位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计算机审计模拟则是模拟操作相关审计软件,要求学生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整理任务,掌握相关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模拟审计档案的归档管理。当然,这部分也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起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效果。 

(2)校外审计实习。 

审计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一方面通过在校期间阶段性的审计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及时了解课本理论与现实工作的差异,弥补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熟悉将来可能承担的工作,尽快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审计实习包括在校期间阶段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在校期间阶段性实习主要是根据本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及兴趣取向,将学生分批、分期送入审计实践基地接触真实审计实务;毕业实习则是在毕业前(一般在大四上学期期末安排两个月时间)安排学生实习,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与审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期内,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审计业务,从而切实提高其对审计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燕芳.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第7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 国外图书馆权利案例研究 美国图书馆的旗帜 美国图书馆的动漫资源建设与服务案例分析 案例研究法在我国图书馆学科中的应用分析 美国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研究 美国图书馆组团参加香港书展等 2010年美国图书馆状况报告 从IFLA各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分析图书馆权利 我国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 我国图书馆职称评审研究综述 我国图书馆员及其法律地位和职业权利的探讨 21世纪以来国内对“美国图书馆学”领域研究综述 美国图书馆电子图书出借模式评介 真人图书馆服务案例研究 图书馆权利刍议 韩国图书馆法 美国图书馆联盟的法律保障及启示 美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模式及其启示 美国图书馆协会期刊系列:调查与分析 美国图书馆里一本迟还的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3 ] First Amendment Center. banned books[EB/OL].[2013-08-10].http:///speech/libraries/topic.aspx?topic=banned_books.

[ 4 ] Studstill R. A Student's Right to Receive Information in the Public School Library[EB/OL].[2013-07-15].http:///index.php/lsj/article/viewArticle/144.

[ 5 ] Adams H R. Ensuring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M].New York:A Member of th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Inc,2008:196.

[ 6 ] ALA,office for intellectual freedom.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censorship Q&A[EB/OL].[2010-12-15].http://www//ala/oif/basics/intellectual.htm.

[ 7 ] 王政,洪伟达.知识自由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35-39.

[ 8 ] 李国新.图书馆权利的定位、实现与维护[J].图书馆建设,2005(1):1-4.

[ 9 ] 石慧.中美图书馆知识自由政策比较[J].图书馆学研究,2011(8):41-46,50.

王学贤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河北廊坊,065000。

第8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财务会计教学;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与一般课程相比,财务会计学有着更强的实践性。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上一味讲解理论知识。由此,学生的实践经验无法得到积累,在今后的工作中,分析实际工作的能力会相对较差,而且也无法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所以,财务会计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意识。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案例的选取与设计

财务会计教学案例作为一项原始资料,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对事件的发生、经过以及结果等进行全面的展示,继而有效地服务于教学,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得到某种启发或者道理。

1.案例选取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其核心就是选择合适的案例,为此,教师必须掌握大量资料,及时与学校或者企业进行沟通,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典型性、层次性且贴近经济生活的会计案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

(1)针对性。让学生学会记录、计量以及确认会计要素,编制科学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教学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具体的教学中,每一章节的要求和目标又不尽相同。要顺利完成某一项教学目标,除了理论知识传授以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案例。在选取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协调好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2)实用性。在会计教学中,出于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对会计主体的实际经济活动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加工以及改造,这就形成了会计案例。会计案例能直观地反映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由难而易,循序渐进,可以将案例中的某项条件去除,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典型性。案例只有具备了典型性,才能有效地指导学习活动,实现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结合,从而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会计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案例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要尽量紧贴社会热点、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新兴业务以及会计准则完善等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准确反映同类事物的基本特性,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4)综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帮助学生综合判断和分析问题,是案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收账款、投资以及存货等会计核算知识是分章节分别讲解的,但是在企业会计实务中,财务问题相对复杂,综合性强,所以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单一的知识能力转变为综合分析能力,从整体上把握企业会计实务。综合性案例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剖的过程中,学生处理综合事务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扩展案例资料的来源

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案例时,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既可以是教师在企业调查和咨询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案件。

(1)在社会实践中搜集案例。教师可以多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进一步加强教育界与实业界的联系,将实际工作中的相关资料整理成具体案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假期对企业进行专题访问和调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综合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2)加强校内、校际合作,实现教学案例的实时共享。高校可建立完善的校际、校内共享案例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节省教学资源和时间。

三、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前组织阅读分析案例

决策者角度是案例分析的基本着眼点,在具体过程中,要对假设条件做出相应的判断。教师应将案例提前发给学生,对需要谈论的问题进行解说,让学生熟悉案例,积极调动自己的经验,学会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并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出完整的分析提纲。

2.课上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分析和讨论案例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而且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显著提升,有助于巩固和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互动将会增多,主动性和积极性会被激发,发散性思维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在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同一案例进行综合剖析,相互交流看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案例讨论的重点和方向。在教材中,企业的销售和采购业务的核算是分不同章节进行介绍的,在对同一业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涉及不同的会计主体,在设计商品购销业务时就应该以各方的实际工作流程为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分别承担采购方和销售方的角色,对最终业务流程进行确认。在案例教学中,难点问题更易突破,学生能准确、快速地掌握成本确认、计价选择以及销售计量等问题。

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为学生创造自由讨论的环境和氛围,不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干涉,学生出现分析判断失误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即提出批评或者指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继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在讨论同一交易中不同会计主体如何编制记账凭证、应收集哪些原始凭证这类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会计主体的相关问题,学会审核和收集原始凭证,掌握编制记账凭证的正确方法。

3.课后认真总结

学生在综合分析和讨论教学案例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做出合理的评价。所谓的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会计处理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从而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在物资采购这一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分析和归纳材料的实际成本时,会涉及结算方式、销售方式、销售折扣、相关税费以及成本构成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考虑问题时难免偏颇,教师在总结时就应该指出这一问题,将学生未考虑周全的问题罗列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课后总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在案例教学中,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教学的最后一环,它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分析报告不是简单地记录讨论过程,也不是思想性总结。在具体的报告中,应首先介绍自己的备选方案或者观点,分析和讨论结论,并提出相关事实或者数据用以佐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撰写经济论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投资案例分析论文范文

关键词:动量效应行业动量行为金融投资策略

一、问题提出

现代金融理论可以基于完美的假设,从而构造出一个理想的均衡有效市场,但是现实的金融市场却往往不是那么有效,通常存在一些明显的异象,例如日历效应、一月效应、动量效应等。因为股票动量现象的存在,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过去收益率排名靠前的股票,同时卖出过去收益率排名靠后的股票来构建投资组合,从而获得无风险收益,这种利用动量效应构造的投资组合策略称为动量投资策略。

但在动量效应是否存在于中国股市这一问题上,学术研究和市场投资者却有着相反的结论。有些学术研究认为动量效应并不存在,也有些研究认为动量效应存在但不明显。然而,实际投资者的直观感觉与多数研究者的经验结论相矛盾。这些促使我们考虑,到底投资者的这种感觉是一种错觉,还是说已有的学术研究没有能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来辨别动量效应的存在。

本文首先对我国股市行业动量效应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提出行业动量投资策略并对其投资收益进行检验。

二、文献综述

行业动量方面最重要的文献是Moskowitz and Grinblatt (1999)发表的,研究的数据来自1963年6月到1995年6月的美国股票市场,涵盖了NYSE、AMEX和Nasdap。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动量是动量效应的主要来源。

Lewllen(2002)研究表明,行业、公司规模和净资产市值比三者构成的资产组合也存在动量效应,并且在某些时候比个股动量效应和行业动量效应更强。Swinkels(2002)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都存在行业动量效应,但日本市场却不存在。

除日本外,行业动量效应在亚洲市场的研究依然不多。Fu and Kang(2009) 利用Lo and Mackinlay (1990)的研究方法对1995-2007年的台湾股票市场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台湾股市的行业动量效应并不明显,但具有自相关收益为正的行业动量效应会更明显一些。

Giannikos和Ji(2007)研究了美国以及其他35个国家的证券资本市场,结论再次表明,行业动量效应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证明了个股动量效应和行业动量效应是相关的。

从行业角度研究中国股市动量现象的文献并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篇:

陈乔、汪强(2003)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组合的动量效应是存在的,当形成期为1周、持有期为4周等投资组合中表现较为明显;但单纯买入赢者组合或卖出输者组合不能带来超额收益。该文缺点为数据时间区间较短,所得结论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并且数据处理方面出现了明显的错误。

杜敏杰、林寅(2005)选择中信行业指数为研究对象,时间区间为1997年到2003年,以周为排序期和持有期的时间单位,考察超短期内中国行业动量投资策略的盈利性。研究结果表明:行业动量效应是存在的,当形成期和持有期在1周和24周之间时较为明显。樊澎涛(2006)选取了A股市场1995-2003年的股票数据,考察了行业动量交易策略的盈利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股市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业动量效应,但在对股市数据进行了分期考察后,发现不同阶段的结果并不一样,由此可以看出投资者受市场状况的影响。该文还对比分析了整体股票市场和分行业角度下个股动量投资策略的异同。

张华(2006)。研究结论为:1)行业动量效应是明显存在的,短期动量投资策略可获得显著的累计超额收益;2)动量投资策略在中期也能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这点与之前的研究结论都不相同;3)当动量组合中仅包含一个赢家行业和一个输家行业时,其累计超额收益最大,大于包含所有行业的投资组合;4) 牛市中行业动量投资策略获得的显著累计超额收益次数明显多于熊市。

石江伟(2007)研究指出:我国股市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业动量现象,当持有期小于2周时较为显著,持有期在2-6周时存在但不显著。多数行业动量策略组合的统计结果不显著。通过区分牛市和熊市,发现动量现象的强弱与大盘特征相关。该文的主要贡献是改进了陈、汪(2003)和樊澎涛(2006)中的数据处理问题。

三、实证分析

(一)行业动量效应的存在性

在行业的划分方面,我们采用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将A股所有股票分为23个一级行业。

参考之前的文献及结论,本文使用了Jegadeesh and Titman(1993)和Moskowitz and Gorinblatt(1999)中使用的方法来构建行业动量投资策略。

1、从统计结果来看,只要持有期在8周之内,投资组合都取得了正的超额收益。只有在持有期到12、16周时,才出现了少量负的超额收益,证明了短中期存在明显的行业动量效应,长期会出现反转效应。之前的研究结论支持短期有动量效应,但是较多支持中期并不存在。

2、得出的行业动量效应超额收益明显要大于之前的文献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张华(2006)和石江伟(2007)中得出的超额收益最大值约为0.6%,而本文得出的最大值为1.61%,且大于1%的投资组合存在7组。这说明,在我国股市,行业动量是动量效应的重要来源。

3、在显著性方面,短期的投资组合表现较好,共有(2,2)、(2、3)、(3,2)、(6,3)(6,4)、(6,6)、(6,8)7组投资组合通过了1%的双尾检验。结果明显好过之前石江伟(2007)的研究结果,和张华(2006)的结论相近。形成期到了12周之后,显著性明显开始下降,也和张华(2006)之前的结论相同。

4、超额收益随着持有期的延长,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一般在第6周或者第8周达到最高,然后开始衰减。超额收益和形成期之间的关系略微复杂一些,总体还是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具体对应的高点阶段会随着形成期的变化而变化。

(二)行业动量效应投资策略实证检验

我们仍然采用前面构建零成本自融资投资组合的投资策略来检验实际投资效果,但加入了交易费用的设定。然后,考虑到卖空限制,通过只买入赢家组合的方式来检验实际投资效果。

1、零成本自融资投资组合策略

时间是从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交易策略和前面一样,买入涨幅最高的行业做为赢家组合,同时卖出跌幅最多的行业构建输家组合,交易费用设定为0.2%。形成期和持有期选择IM超额收益最大的(6,8)组合。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零成本自融资投资组合的远远跑赢了WIND全A指数,2001年-2009年累计超额收益为621.2%,说明我国股市中行业动量效应的超额收益是相当明显的。

分阶段来看,2005年8月-2007年10月的一轮大牛市贡献了最多的超额收益,约占全部超额收益的78%。这也符合前面的结论,牛市的行业动量效应更加明显。从分阶段结果可以发现,行业动量无论是在熊市还是在牛市都可以获得正的超额收益,但是在熊市阶段跌幅也明显较大。

2、只买入赢家组合的交易策略

由于我国市场存在卖空机制的限制,所以只能通过买入赢家组合来获得行业动量效应所带来的收益。这里只计算买入赢家组合的累积超额收益,持有期和形成期为组合(6,4)。交易成本为0.2%。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即使考虑到卖空限制,只买入赢家组合依然能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2001年-2009年累计超额收益率为237.9%。

从分阶段结果可以看出,超额收益最大的阶段依然为牛市,2005年8月-2007年10月的牛市超额收益为93.4%,约占全部超额收益的39%。此外,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只买入赢家组合的投资策略超额收益率超过了买入赢家组合同时卖出输家组合所构建零成本自融资组合的超额收益,这说明了在这一阶段输家组合开始呈现反转效应。

(三)相关案例

近几年,由于金融工程在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迅速发展,很多机构也纷纷推出了基于量化投资策略的产品,例如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了多款理财产品,其中较多的运用了量化选股的思路,并在其产品说明中的投资策略里明确提到会把动量因子做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但由于其模型的驱动因素较多,无法单独衡量加入动量因子对投资组合业绩的贡献。此外,由于具体的投资策略牵涉到了相关投资机构的商业机密,也无法获取其直接的相关投资模型,只能从侧面加以参考。

财通基金发行了一份名为财通价值动量的产品,在其招募说明书,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描述:“在非完全有效市场中,本基金将通过追踪大类资产、行业和个股的动量特征,把握价格围绕价值中枢波动、动量特征等运行规律,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不难看出,该基金对动量投资策略非常重视。

观察其业绩也可以发现,该基金自从发行以来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截至2012年4月6日,今年业绩排名在同类159名基金中排14位,取得了相当好的业绩。虽然不能证明其超额收益和动量投资策略之间的直接关系,但是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动量投资策略运用得当是可以带来超额收益的。

四、结论

本文结论如下:

(一)我国股市短中期存在明显的行业动量效应,长期会出现反转效应。之前的研究大多支持短期存在行业动量效应,但没有指出过中期6周左右也存在。且行业动量效应的显著性也较为明显。

(二)通过对行业动量实际交易策略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业动量效应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即使考虑到交易费用和卖空限制,只买入赢家组合的投资策略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这说明行业动量投资策略具有明显的实际操作意义。通过案例分析,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动量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由于论文写作时间和个人研究水平的局限,本文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对动量现象的成因机制和投资策略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本文检验了行业动量投资策略的在实际中的操作效果,也通过案例分析从侧面进行了证明。但建立的投资策略模型较为简单,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本文的基础上,对包含行业动量因子的投资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ewllen,Momentum and autocorrelation in stock returns[J].The Review of Finnancial Studies 15(2), 2002,533-563

[2]Moskowitz Tobias J.and Makr Grinblatt,1999, Do industries explain momentum? [J].Journal of Finance 54,2000,1249-1290

[3]Swinkels,L.,2002,International industry momentum[J].Journal of Asset Management 3,2000, 124-141

[4]杜敏杰,林寅.行业动量盈利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