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2018年市场中心在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1、常态性工作

⑴2018年市场紧紧围绕着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开展各项城区市场的管理规范工作,针对创建要求细则,对市场内商品划行规市,分区明确,活禽销售相对独立,宰杀隔离,组织各市场每日对周边进行迂回式巡查,重点就农贸市场周边出摊占道、车辆乱停乱放、乱堆乱放、卫生环境保洁等问题进行治理,对重点监管路段区域加大执法巡查力度,配合市容规范商家、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中心共出动车辆890次,共计清理市场外占道经营,店外经营460余户,流动商贩2100余个,乱摆乱放摊点650余个,扣蔬菜及水果约470斤(送至社会福利院),暂扣记量秤660台(批评教育后归还),经过周边环境整治,有效改善市场周围市容市貌环境。

2018年明光市场和三星街市场扎实开展农残检测工作,每日要对不低于对15种蔬菜瓜果肉类进行农药残留、猪肉精残留、吊白块等多项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予以现场公示,中心工作人员尽心尽职,在掌握现有技术的同时增加新的品种检测,本年度共检测各项食品取样8700多个,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安全问题。

2018年投入资金77万元用于市场内设施维修,保障了市场正常运营和配合完成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⑵监管保洁公司对南湖公园内近6万平方米进行卫生保洁,监管绿化公司对绿植进行常态化养护,伐除因暴风雪及病害死亡垂柳15株,补种香樟、冬青等常绿树种,随时维修损毁的观景台护栏、果皮箱、座椅、广场木地板等基础设施,对公园东侧拱桥前断裂的基础进行维修,对西侧下层路基进行加固,更换断裂大理石道路及40余杆路灯。保障纳凉晚会、法治宣传、食品安全宣传、征兵欢送等政府大型公益活动三十余场。配合环卫部门开展一类公厕建设工作。配合重点局建设南湖公园雨水引流系统。

2、突发性工作

⑴年初我市遭遇多年未见的强降雪天气。中心迅速召集各市场负责人启动暴雪防冻应急预案,安排人员做好市场夜间值班工作。1月4日凌晨5时,巡查发现爱府路市场鸡市大棚由于积雪严重出现顶柱变形存在安全隐患,中心立即逐户通知明光市场、爱府市场等市场经营户撤离市场并停市封闭,同时安排人员清理市场大棚积雪,由于暴雪持续且大棚顶部无法清除积雪,于4日下午2时龙山路市场坍塌、4时爱府市场大棚整体坍塌。因市场关闭大量经营户涌向街头,为不给道路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解决市民生活需求,在局领导指示和兄弟部门配合下,中心将南湖公园广场清空做为临时市场场地,同时加班加点清除农贸市场大棚积雪。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农贸市场大棚积雪得以清除,对倒塌的爱府路市场、龙山路市场大棚进行招标拆除,在附近空余地块清除积雪,安置经营户过渡性经营,面对随即而来的低温天气,各市场均安排工作人员在交通要道进行撒盐除冰,确保了恶劣天气的人民群众菜篮子供应。

⑵2017年通过明光市规委会审批立项的明光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被叫停后,因老中医院门诊启动,原过渡市场进行变更,根据明城办下发的任务要求,中心在2个月内完成过渡市场建设,摊位分配等工作,于3月8日对明光市场进行搬迁,并于4月份如期完成旧楼拆除工作移交国土部门,及时对国有资产进行注销。

⑶爱府路市场周边于今年6月启动房屋征收工作,原爱府路办公室及周边部分经营用房要求全部拆除,原租用商务局门面房的商户群体上访,为解决此类问题结合市场办公基本设施设置,经请示局领导并召开支委会研究决定中心自筹资金在原市场北侧、西侧共加盖简易棚25间,并硬化周边拆除后荒地壹仟多平方,解决爱府路过渡期间经营户无场所经营及周边脏乱差的问题。

⑷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是今年市场管理工作的重点,中心把创建任务相关市场的标准要求,贯彻至城区三个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管辖市场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经营秩序、公厕管理、小广告清理等多项工作进行提升,在城区农贸市场安装创卫标语20余条,利用广播系统向经营户和消费者宣传创卫知识,创造良好的创卫氛围;在城区市场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设置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健康教育内容,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在市场内设置禁止吸烟的警语和标识,促进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健康发展,中心积极配合相关病媒灭杀机构开展消杀工作,同时拆除明光过渡市场易滋生蚊虫的遮雨塑料膜200多平方,加装灭蝇灯18个,安装皮门帘10幅;改造公厕3座(含旱厕改造1个),增设独立便池10个,,改造下水管网300米,硬化爱府路周边地坪3000平方米,组织中心干部职工在城区市场清理卫生死角,共清理各项垃圾近2吨。对市场活禽宰杀处完成70平方米的隔离,由经营户和市场工作人员制定每月休市日期并进行公示,同时加强消毒频率。约谈保洁责任单位升阳升公司负责人,更换不称职保洁员2名,要求对市场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定期对市场内部进行冲刷;并要求卫生保洁确保常态化,管片工作人员对经营户宣传到位,每日自行清理好操作台。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① 放管服对市场造成的危害

2017年随着国家“放管服”政策出台,我市各管理部门积极推行,但不依据实情的“放管服”和“只放不管不服”的举措导致我市农贸市场经营逐步走向困境。

自“放管服”实行后,城东大市场基本倒闭,一个设在小区门口的菜店毁了一个菜场;三星街市场南门对面增添几家卖肉卖鱼卖蔬菜的,三星街市场鱼市形同虚设,猪肉经营户纷纷搬迁至外面经营,蔬菜经营户纷纷转行或到市场外流动经营,方家巷一路全部是菜店;明光临时市场周边健康巷亦是如此。这些商户因放管服政策可以合法经营,守住市场四面八方交通要道,让原本设在中心区域的繁华市场变成极为被动荒凉的局面,尤其是市场内部较偏僻的区域(基本上安置鱼肉等荤食为主)几乎没有人流量。

解决思路:建议尽快参照其他地区成立《滁州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规定农贸市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经销农产品、农副产品的临时摊点;农贸市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得新设以住宅为经营场所从事农产品、农副产品经营的店铺。

② 市场改造工作亟待合理化推进

自2012年起,中心陆续向上级反映我市城区农贸市场及附属设施现状均极为滞后,农贸市场将是各项文明卫生创建工作的短板。按现行各项创建标准,城区内标准化农贸市场设置比例应达到50%以上,而我市目前仅在新区建设的明湖农贸市场一个可以达标且不具实用性,严重影响了创建工作开展。

2013年起改造的三星街市场和新建的城东大市场引用标准依然是《农贸市场管理规范》,而不是《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导致新建市场不仅不具前瞻性,甚至可以说失败和落后的产物。

解决思路:我市市场归属部门不一,主要分执法局、明光街道及私人三类,建议今后明光城区内农贸市场前期规划交由商务局统一负责,

避免出现三星街和城东市场的失误。今后的城南市场、明光市场、爱府路一定要按照《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来建设。

三、2019年工作谋划

1、加强城区市场和南湖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标准。

2、对南湖公园的基础建设进行提升,对三星街市场和城东大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工作,配合相关部门高质量完成明光、爱府路市场升级改造相关工作。

3、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将乡镇市场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

4、完成上级交付的其他工作,配合兄弟单位开展相关工作

第2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在公共场所中的实施效果,探讨高效卫生监督管理论文模式,我们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宁夏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指南》和评分标准评价体系。于2004~2007年在不断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先后在自治区、固原市、吴忠市和石嘴山市旅店业、游泳等公共场所开展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及推广工作。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分别在经济发达的自治区直管企业银川市、中等发达地区吴忠市、石嘴山市和欠发达地区固原市,共选择公共场所量化分级试点企业98家,其中旅店业47家、洗浴场所19家、美容美发店24家、游泳场所8家。1·2方法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1]等标准制定宁夏旅店业、美容美发、桑拿洗浴、游泳场所量化评分调查表。通过基线调查、宣传动员和培训、准备阶段、自查整改和现场指导、评估等阶段完成调查评估。1·3评分标准得分为总分的90%以上者,评为A级;得分为总分的70%~89%者,评为B级;得分为总分的60%~69%者,评为C级;得分为低于60%以下者,评为D级。1·4资料处理汇总整理调查评分表评分结果,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和成效分析2·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价情况本次共对自治区及吴忠、石嘴山、固原市98个公共场所(包括旅店业、游泳洗浴场所、美容美发)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其中信誉度A级31家,占31·62%;B级37家,占37·76%;C级23家,占23·47%;D级8家,占8·16%。其中旅店业、游泳场所信誉度A级所占比重较大(31·62%、25·34%),洗浴场所(7·15%)和美容美发业(6·07%)较少。2·2比较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和实施后综合卫生管理情况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后各项指标得分均有所提高。各项卫生管理指标测评得分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表1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后综合卫生管理情况(%)监督项目量化企业数①1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银川750004)2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公共场所各类指标得分前后测评结果比较实施量化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量化测评前(P<0·01)。尤其在产品索证、卫生设施、专用消毒设施设备添置方面提高最为突出;而建筑和布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相对较弱,与更改建筑布局难度较大,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卫生日常工作量大,企业较难坚持有关。

第3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内部市场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98-01

小屯矿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是在2006年6月份试行的,集团公司推行羊渠河矿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的前提下,针对我矿传统经营管理存在的效率低、职工成本意识差,矿领导经过深入探索,将市场机制引入我矿内部管理而进行的一种创新。

一、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一)提高职工意识,广泛宣传

内部市场化是一项涉及全员、全方位的工作,在管理人员提高认识、大胆创新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动员职工,使大家都认识到内部市场化工作的目的意义,懂得内部市场化管理对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所出台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方案才能得到顺畅的贯彻和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要想加强每一位员工的成本意识,必须充分利用现在信息网络体系将每班的工作量、物耗以及工时公开、公平、公正地在每个单位投影仪上反映出来,从而激发和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内部市场化工作中要始终运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方法,努力建立起使每一个职工使职工认识到节约成本就是增加自己收入,创造有利于提高内部市场化工作的环境和氛围,达到职工与企业的高度和谐统一。

(二)各单位设专职和兼职链式管理员各一人

目前我矿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正处于初级阶段,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市场化工作的有序进行,各单位党政领导从根本上认识到内部市场化工作的重要性,从时间、质量和数据准确性上保证了我矿内部市场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合理分配工资

职工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是工资分配,也是内部市场化建设工作的主线,内部市场化管理运行的好坏也归结到余额工资。目前,我矿内部市场化工资运行程序正处在双轨运行阶段,还没有真正与内部市场化结算的结果挂钩,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各单位内部市场化管理人员应该在成本中心的统一指导下,及时准确在将有关数据输入到网络系统中。

二、做好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确定了价格体系,制定了相关制度、完善了运行机制,制定了价格结算办法,还不能完全做好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即做好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加强管理和考核,制定各种管理细则和办法等,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内部市场管理工作规范、合理、有序地进行,矿成立了内部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矿长、党委书记高武任组长,各副矿长任副组长,各副总、经营调度室、财务科、工资企管科、成本中心、材营科、设备科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任组员,办公室设在成本中心,办公室主任由成本中心主任担任,负责组织、协调内部市场化管理的运行。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并要求各单位内部市场化管理员每天到成本中心报到,总结平衡和安排部署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有关工作;办公室制订了严密的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加强指导,确保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强化宏观控制

内部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广泛收集、分析供求信息,下发给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参考,并以内部产品或劳务的单价为杠杆,进行内部市场调控,使其达到有序运转的目的。

(三)严格考核奖惩

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加强监督,定期考核,及时兑现奖惩。对任务不落实、提供数据不准确而贻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经济处罚。同时,责成各单位党政正职和内部市场化管理员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对成本中心安排地工作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给予必要的处罚

三、小结

总之,我矿自运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系统以来,降低了各单位的材料消耗,原煤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职工收入,从而增强了职工的成本意识,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运行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改进,如工序链需要进一步梳理,向区队内部岗位细化延伸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价格体系需要进一步改善,一些工序段内的服务项目尚需按工作内容进一步拆解,距真正达到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目标还有距离;计量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产品项目还未能实现合理准确的计量;信息结算系统需进一步完善,随着管理向岗位的延伸和价格的逐步细化,系统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我矿正在着力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以期尽快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网络化的岗位结算和即时监控,推进和拓展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的空间。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锡林郭勒峰峰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申晓杰,李晓武.鹤煤公司五矿内部市场化用电考核指标分解和效果[J].科技信息,2009,17.

[2]张丽.鹤煤三矿构建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J].商情,2011,23.

第4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异地分公司 发展模式

异地分公司稳步发展模式为:“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实行垂直监管,培养异地骨干逐步本地化,并过渡让分公司对外业务和内部管理独立运行”。

一、公司职能部门实行垂直监管

异地分公司是公司本部对外延伸的一个组织,在当地之所以有特色,就是因为能够共用总公司原有的制度、流程、企业文化等。通过职能部门对分公司的垂直监管,不但可以共享部门资源,还可以防止远离公司后,服务水平下降的现象发生,更能保持与公司同步进取。如何实施垂直监管呢?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

总公司必须明确一名主管副总经理分管分公司工作,以了解分公司运作、听取汇报,协调各职能部门与分公司的关系;当然,根据分公司业务的重要程度,必要时总公司党政主要领导也要过问分公司的工作。

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培训分公司对口岗位人员,定期保持联系,传达指示,收集信息,及时反馈互动。

分公司应设置职能对口岗位并安排人员负责与总公司职能部门建立对口工作关系、流程、明确日常和每月工作内容,贯彻指示,反馈信息;分公司的业务部门设置也要尽可能地参照总公司机构设置,方便对接。

总公司还应制订垂直监管细则,并建立对分公司的考核体系。

二、培养异地骨干逐步本地化

企业在进入异地市场建立分公司的初期,派驻公司骨干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移植企业特色,提高工作质量,加快项目推进。正因为委派人员都是总公司的骨干力量,一方面,客观上削弱了总公司,另一方面,这些骨干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都享受到了总公司所给予的较高的待遇,无形中加重了给异地分公司的管理成本。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委派人员与异地分公司市场化用工人员的工资待遇、福利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存在着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这势必会引起异地分公司内部员工,尤其是市场化用工人员的内部不公平感,导致市场化用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公司内部的各种矛盾,影响到公司内部的团结协作。骨干能否逐步本地化,关系到管理成本的高低,成为分公司长期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树立骨干胜利凯旋意识,今天的后撤,更利于分公司明天大踏步地前进。如何置换骨干人员本地化呢?可以通过如下的一些措施有计划地实现骨干人才与市场化用工人员之间的有序过度:

总公司在成立异地分公司之处,在选择合适的项目骨干人才担负相应工作岗位的同时,一定要提前明确有关岗位骨干人才的外派时间。

公司本部人力资源部应该组织并协助项目负责人制定行之有效的骨干核心岗位的本地化人才培养计划及相关举措。

项目负责人应该通过招聘、培训、选拔等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落实相关的人才本地化的工作计划。

重点岗位的骨干人才在移交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完善相关工作内容及关键点的培训课程,按计划、有侧重地向有关人员传授、教导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经验等。

在工作交接过程中,总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发挥自身职能管理的优势,及时协助、指导当地市场化用工人员的培养与提升。

另外,还可以把骨干人才、关键岗位用工本地化的具体实施情况及效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该外派岗位人员的重要考核指标。

三、分公司对外业务和内部管理独立运行

在分公司发展初期,垂直监管模式尚能适应分公司建设、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分公司管理逐步成熟、运作逐渐规范,若仍继续采用强化的垂直监管模式,势必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公司本部人力资源、控制效果等也都将不能适应分公司的发展。此时,由于分公司已运行多年,具备了公司本部品牌特色,占有本地社会关系和熟悉地域文化先机,因此,放开束缚使之对外业务和内部管理独立运行,将更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如何在放开垂直监管后确保公司管理和品牌的一致性?可以通过建立分公司的现代企业机制,公司本部对分公司变日常监管为终端控制实现:

(1)通过董事会聘请主要负责人组成经营班子;

(2)审批分公司的发展规划;

(3)审批分公司的年度工作计划并审核工作计划落实结果;

(4)根据不同阶段总公司及分公司的发展目标,有选择、有侧重地确定绩效考核指标,签订绩效管理合同;

(5)逐步建立并完善主要负责人针对分公司主要运营、经营情况的定期汇报机制;

(6)总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或领导不定期地去分公司了解相关工作,督促有关工作的顺利实施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第5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统计工作;地勘单位;财务管理;重要性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的地勘行业,大部分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没有出现规范化,也很少重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地勘行业财务管理处于空白阶段,统计工作的统计方法不科学,而且仅限于野外地质钻探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全面性和整体性的统计工作[1]。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统计工作的范围和统计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但仍然有极少部分统计工作没有得到顺利的开展,财务管理水平也得不到提高。统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地勘单位应当深刻了解统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重要意义。

1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和统计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多的影响因素,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思想认知不足、统计不到位等,导致资金利用率显著降低,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保障地勘单位的经济利益,促进地勘单位的发展,相关人员应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有较高的认知。(1)统计工作在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该项工作的质量效果直接影响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加强地勘单位统计管理,建立完善的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能够避免统计工作的不顺利继而阻碍各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的整体合力,有效避免经济损失。严格落实统计工作职责,加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约束力,改善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氛围,大力支持地勘单位作出的各项决策。(2)每个员工都要严格遵守地勘单位现有的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规范操作,杜绝危害单位利益的各种行为,将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加强统计管理是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强化,完善统计管理工作制度能够对统计工作起到约束和指导的作用。时刻警惕统计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有效的进一步降低财务管理风险,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3)只有优秀的团队才能创造优秀的成绩。统计工作对地勘单位的形象有较大的影响,加强统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严格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能,保证地勘单位持续的为全社会的自然资源勘查、开发探测、再利用等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对于打响地勘单位的品牌和名声有极大的帮助,也对于地勘单位的升级转型奠定了基础。

2地勘单位统计工作在财务管理当中的重要性

2.1统计工作与财务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统计工作有很多现代化的专业统计方法,包括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等[2]。需要调查采集地勘单位需要的各种资料、信息及数据,有效的处理数据信息,同时发现地勘单位存在的问题,并为地勘单位市场变化趋势、资金出入量进行归纳,同时参与指导管理计划和相关决策。财务管理是地勘单位发展和运作的核心部门,主要参与财务计划、协调、组织,能够对地勘单位经济作出统筹化管理[3]。统计工作需要为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各种信息,包括整合统计其他行业的反馈数据信息,以及统计会计领域的相关信息。统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需要全方面掌握整体经营活动,促进地勘行业良好的市场化发展。

2.2统计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能与作用

2.2.1基础作用统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为地勘单位提供所有的财务信息,需要及时分析归纳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同时分析地勘单位与其他行业各种生产经营情况,找出地勘单位生产经营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给予地勘单位决策者更为合理的决策依据,同时推动地勘单位发展,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2.2.2预测作用目前多元化经济发展格局下,商品经济得到高度的发展,统计工作需要及时掌握丰富的市场经济信息。采用趋势预测、回归分析等方式对市场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处理,掌握市场上的财务风险和地勘单位资金情况,并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动向,将信息数据提供给财务管理决策者增强地勘单位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作出科学的规划方案。2.2.3服务职能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调查收集的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作出分析,及时完成统计报表,并将所有数据整和后提供给地勘单位财务部门。根据统计信息给出的反馈数据信息,地勘单位财务部门能够实时掌握资金流向,其他部门也可以完成月度、季度与年度工作计划,分解计划到每一层每一个岗位,有效明确各班组和机台的工作职责[4]。结合地勘单位资金支付情况和项目工作进度报表,有效的控制生产经营的动态平衡,完成人、财、物的整合统一。

2.2.4监督职能统计工作有一定的监督职能和监督责任,应该统计分析和调查相关部门月度、季度与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效率、执行效果、执行质量,结合事实存在的问题为财务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也为上级领导的检查验收给予充分的依据。统计工作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够帮助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做好改进工作,也能够极大的保障地勘项目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统计部门需要分析资金的利用情况,有效掌握资金运转去向,为财务部门资金统筹等工作提供建议,有利于进一步的资金结构调整,也有利于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提高。

2.3关于统计工作与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统计工作要在财务管理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能,进一步巩固统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以下三点:第一,地勘单位亟需较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各部门都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方面统计工作的分工,促进各部门完成优势互补,鼓励各部门协调统计部门完成基础统计工作,保障统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协调性、连续性。第二,地勘单位生产经营不可能局限在本地市场,需要加强区域间市场以及国家间市场等方面的协调,对生产型统计模式作出改革。构建市场型或效益型统计模式,将统计工作范围有效的扩大到区域间市场以及国家间市场。结合市场预测的数据信息,做好未来发展规划和规避风险的方案,为地勘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三,地勘单位需要采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和引进科技型人才,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统计软件实现智能化与现代化信息收集,同时建立信息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分层收集各项信息数据,避免信息遗漏收集和重复收集。

第6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公路管理;养护;问题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公路工程的发展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基础的载体,公路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路有关部门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交通的安全。加强公路管理与养护,可以提高公路的利用率,增加有利的效益。

一、公路养护的主要特征

1、养护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公路属于国家的基础设施,收确保公路具备较佳的使用性能,提高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若忽视公路的养护维修,则可导致不必要的损害,甚至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在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强制性养护,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2、养护成本与人员要求较高

公路关系到行人的安全,与行人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其施工标准、养护标准比较高,同时由于公路的养护范围比较广,机械规模大,所需的材料要求较高,且施工程序比较复杂、所运用的现代化设施较多,因此其养护维修成本相对一般公路要高,对养护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较高。。

二、当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内容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得到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本着服务大众的理念,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公路养护方面进行了改革。在对公路养护管理方面正处于转型阶段,向着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管理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在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以预防为主,进行周期性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以人力投入为主的管理方式,而是更多的应用到了现代化的数据信息。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了信息检测制度,并且利用数据统筹的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在公路养护方面,只有不断的丰富养护内容,才能够更加全面、科学的管理公路,提高公路的利用率,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随着现在公路的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公路的等级也在不断的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公路管理和养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管理行为的规范和养护计划的制订上都需要全面、准确和有效的基础数据信息,这样在充分掌握基础数据信息的前提下,才能合理的配置资源,从而实现监管,使管理行业的实施更有效率,养护计划的制订更为科学。

三、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构设置仍沿袭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原则,致使养护部门的层级较多,管理体制较为复杂,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养护经费通常采取拨款的方式进行下放,进而使得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缺乏竞争力,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公路养护管理属于封闭型管理,难以切实提高养护水平,抑制了养护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

2、重建轻养思想严重

公路管理中一直存在重建轻养思想,致使养护资金和机械设备投入不足,进而使得经费利用效率偏低,同时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不重视养护科学技术的研究,致使养护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尤其对于经营性公司而言,这些公司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使得养护资金出现严重短缺。

3、养护维修计划缺失

公路养护管理应当以跟踪检测和评价为依据制定科学的养护管理规划、确定养护内容。我国绝大部分养护管理部门没有开展长期的路况检测工作,也没有依据路况评价和预测结果制定养护工作计划,而只是在路面存在需要大、中修的状况下,才对路况进行检测,确定养护维修内容。养护管理部门对公路的各种小修保养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因小修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大、中修问题屡见不鲜。

四、加强公路管量与养护的措施分析

1、改革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具有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高效、规范、科学的新型公路管理机构。该机构对养护生产、计划、经费、技术方案进行决策和控制,并制定严格、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顺利完成投资的期望目标。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落实管养分离体系,使公路经营管理机构的养护作业与养护管理相分离,并推行市场化运行模式,将养护工程施工、监理等作业环节均实施市场化;其次,精简管理机构。对臃肿的公路层级管理机构进行精简,并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体系,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以逐步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再次,完善养护技术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技术含量,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实施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并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公路养护管理中,可对公路病害以及道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引进养护工程招投标体系,并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建立养护工程质量监督、验收机制及相应的管理办法,真正做到将养护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

2、提高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在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工作任务的安排执行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较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准确果断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在现场的管理人员,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就会对公路病害熟视无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也很难保证。根据目前现状,可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办各层次各类型的培训班,对养护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组织开展技术比武,激励养护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不要闭门造车,要走出去,通过学习考察,借鉴别人成熟的先进经验。

3、实现公路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的协作

养护管理与路政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相互之间的紧密配合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路政管理是养护管理的保障,一方面、路政人员要加强学习培训,也要加强管理,做好路损情况分析,研究好对策。另一方面,从法律法规上,赋予路政管理人员强有力的管理手段,两个部门之间要经常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对策,提高工作效率。

4、重视养护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的整体技术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数字化系统,使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更趋于现代化,所运用的软件,可通过强大的功能使公路养护信息具备可视化的特点,同时可实现公路沿线空间三维化,对公路各种数据,可进行直观与准确的分析,使公路数据管理更加的方便、快捷,同时可为公路的运营管理及养护管理提供及时、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资料,使相关人员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能够把这些数据资料制定出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提高公路管理的整体质量。充分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促进养护管理职能化,完成工程质量监测工作。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先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RS 技术、雷达技术及高精度传感器等,这些检测技术可以转变传统的检测方式,逐渐向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极大推动我国公路整体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的工艺、材料及技术等,使公路路面具备较高的耐久性,进而提高公路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以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上的飞越,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量的激增,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严竣的挑战,同时,作为陆地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公路已越来越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保障着人们的出行及物流运输的安全,因此,加强公路管理和养护已是当前公路事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 王正君. 论公路养护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J]. 森林工程.2005,21(2):31-3.

第7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摘 要 公路养护单位多年来充分发挥道路建设和养护职能,为保障车辆运行、促进我国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仍执行1987年颁布实施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不便于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支出执行由省级公路部门统一拨付的管理模式,影响了单位强化内部管理的积极性。本文就如何改进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管理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 公路 财务管理 探讨

多年来公路养护单位一直以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存在,目前仍执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核算和管理模式,执行的还是1987年颁布实施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管理体制和公路养护体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建养资金也随之日趋多元化,《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已不适应当前公路养护单位财务核算的实际,许多经济事项不能得到全面、准确、合理的反映,不能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现笔者就如何改进公路养护单位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作如下探讨。

一、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财务报表种类繁多,但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实用性。按照《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规定单位每月要编制资金平衡表、收入计划执行情况表、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费用表、工程成本表、固定资产及流动资金表、专用基金表等各类财务报表,种类繁多,编制起来相当复杂,工作量很大,但报表与其他单位并不通用,仅是在公路系统内部有具有使用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没有实用性。在实际工作中,当单位申请银行贷款、办理税务登记、工商年检、编制国有资产年度报表等事项时,还必须按对方单位的要求根据新的财务制度重新填制会计报表,这不仅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办事的效率,而且报表转换时少数科目难以在通用的制度找到相应科目进行归集和反映,容易出现偏差,难以保证重新编制会计报表的质量。

2.公路养护费管理体制不适应新时期的管理要求。按现行有关制度规定公路养路费实行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统收统支的做法,所属公路养护单位每年根据省级公路管理部门核定的养路支出计划使用拨款,在道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年终全额结转到省级公路管理部门统一计算当年的结余或超支。但在实际工作中,养路费支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地市级以下公路部门收到上级部门的拨款不作收入核算,只是通过“养路拨款往来”这个科目反映,所实现的资金结余或超支也没有合适的科目进行归集和核算,只是挂在往来科目中,不能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公路单位自身的财务成果和发展能力,不利于有效开展财务分析工作。在这种带有计划经济烙印管理模式下,单位只是按上级核定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没有强化内部管理、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性,不便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创收渠道。

3.缺乏应有的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意识。作为事业单位,公路养护部门几十年来都是由上级部门安排拨款,根据上级的审批的工作计划从事养护活动,上面安排多少支出计划,下面就支出多少,单位缺乏成本核算理念和财务管理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养护将逐步走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事改企”将是公路养护单位的发展趋势。因此,公路养护单位要逐步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强化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以适合将来改制后的市场竞争环境。

4.工程支出核算极不规范。《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要求公路养护工程支出在年度结转时按正常经费结转方法全额进行转销,这一做法不符合现行的基建工程项目核算要求,不利于连续、全面地核算跨年度的在建工程成本,平时无法从帐面上及时、快捷地了解到工程项目的支出情况,不利于进行成本控制,给编制跨年度工程竣工决算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所结转固定资产金额的准确性。

二、改进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路

要规范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必须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兼顾公路养护行业的财务工作特点进行改革,下面笔者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1.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合理编制财务报表。作为事业单位,公路养护单位也应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财务核算,每月未根据制度关于财务报表的规定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等财务报表,年终决算时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要求编制年终决算报表,提供与其他行业相通的财务信息,满足各方面使用者及时、准确了解财务信息的需要;同时根据公路养护行业的管理要求,继续编制养路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公路小修保养成本表、公路大中修(改建)工程成本表等有关业务类报表。通过在财务软件中财务核算和报表管理模块中增设会计科目和进行项目核算,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解决报表编制问题,满足内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2.严格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刚性。目前各行各业都实行了预算管理,它通过财务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可将单位的主要财务目标指标化,促使单位自觉为实现既定工作目标努力,是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经营活动过程中重要的控制标准和考核依据。单位应根据当年的总体考核目标和有关支出概况来确定财务预算目标。年度财务预算可借鉴其他行业的做法,结合单位自身状况采用自下而上编制、自上而下管理的方法。只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才能使公路养护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发展道路,为养护工程实行招投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3.规范核算,重新界定“固定资产”。在计划经济时代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为单一的国家财政拨款,当时的管理模式为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国家对公路基本建设拨款予以核销,不增记固定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目前执行的公路基础建设制度已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来解决公路基础建设资金已不现实,所以改变经营理念和工作思路,多渠道筹集公路建设资金,改善道路建设水平,提高道路级别是当前的形势发展所需。在这种形势下将公路养护建设工程支出转入固定资产来管理和核算显得很客观,合情合理:公路养护建设工程支出具备资本化的条件,应当作为资产反映,最终转入固定资产,这样更有利于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也有利于加强公路管理,保障道路畅通;同时更有利于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加快道路建设步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便利,作出应有的贡献。

4.引入成本管理理念,强化成本管理。目前执行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已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不断加强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公路养护行业及所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以满足新时期内外部环境变化而对单位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财务管理制度的重点应放在控制财务管理行为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指标,通过事先的目标成本分析、中途的成本控制和事后的实际成本核算与目标成本比较、分析和控制,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控制在事先预定的成本范围之内。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对成本控制的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工作,加强道路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控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降低管理费用的比率。其内容应着重放在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支出的审批权限与程序、资产的管理责任与管理办法、专用基金提取与使用的审批权限与管理办法、财产物资采购的管理办法、路产赔补偿费的收取和使用、工程节余的分配办法等。在财务管理权限方面应根据财务行为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划分,明确规定主管部门和所属单位的职责,一般上级主管部门应拥有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权、解释权、修订权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权。特别对于一定额度以上的资本性支出、融资和资产处置等都应由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或审批。同时财务管理制度不应局限于主管部门和所属单位职责方面的规定,还应具体规范到单位内部的管理权限与财务事项的审批程序,要强化财务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总之,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路管理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系统内的财务核算改革,扎实搞好系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推动公路养护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丽.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现状及对策.现代商业.2008(3).

[2]娄群.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办法.交通财会.2008(6).

第8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管理制度;考核目标;措施

全面实施企业基础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装备集团“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进程,夯实管理基础,实现装备集团管控体系的科学化管理,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管理,生产运营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装备集团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提高核心竞争力。

1 明确基础管理的目标

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指导,以“实现一流管理、树立一流形象、提供一流服务、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手段,全面提高装备集团基础管理工作水平,推动装备集团平安、健康、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2 确定基础管理的思路

以“全员参与、指标明确、管理提升、持续改进”为原则,以“强管理之基、固发展之本”为主线,以“制度管理、现场管理、技术队伍管理、产品质量管理、成本考核管理”五个管理体系为中心,认真查找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实现装备集团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由“柔性管理”向“刚性考核”转变。

3 针对性地开展基础管理

3.1 标准化制度管理

3.1.1 工作目标

以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化装备集团”为目标,切实加强和规范制度建设。通过标准化制度管理,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理顺装备集团及各专业化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工作职能,达到分工明确、责权清晰的管理要求,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3.1.2 主要措施

①建立本单位内部管控流程,制订岗位职责说明,编订岗位技术标准;②根据本单位法人结构情况,修订股东会、董事会等信息管理台账;③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制订涉及生产体系、销售体系、研发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财务资金管理体系等管理办法;④编订本单位战略发展规划。

3.2 规范化现场管理

3.2.1 工作目标

以建设“现场管理规范化装备集团”为目标,切实加强和规范现场管理建设。通过规范化现场管理,进一步改善装备集团生产作业现场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作业管理、环境管理五个生产作业核心要素,达到科学、合理、节约的生产目的,为装备集团实现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2.2 主要措施

①现场人员管理。各专业化公司、事业部明确现场管理部门,出台现场管理实施细则,对现场人员进行岗位描述并予以公布;②设备管理。各专业化公司、事业部建立本单位设备明细台账,做到账实相符;租赁设备建立设备租赁合同台账;③作业管理。以车间班组为中心,建立班组核算的考核、检查评比和奖惩制度,将班组核算结果与班组利益联挂,并通过班组核算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生产经营改进措施;④环境管理。对作业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对需要物品进行合理布置、定置摆放;划分清扫责任区域,责任到人;建立巡回检查制度及奖惩措施,确保现场作业环境清洁。

3.3 科学化技术队伍管理

3.3.1 工作目标

以建设“技术队伍管理科学化装备集团”为目标,切实加强人才技术队伍管理。通过建立科学化的人才技术队伍管理体系,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活动,优化装备集团人才技术队伍结构,以适应装备集团快速发展的需要。

3.3.2 主要措施

①根据自身经营实际,对人才技术队伍进行详实登记,以业务专项为基础建立技术人才储备信息数据库,并确定下一阶段培养对象;②针对公司内部技术人才队伍信息,建立符合自身经营实际的技术岗位薪酬标准,各单位年度至少打造3-5支专业技术团队,定期开展课题研究;③抓好常规培训。组织开展好装备集团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员工的业务素质;④组织开展针对性培训。针对单位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全员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3.4 精益化产品质量管理

3.4.1 工作目标

以建设“产品质量精益化装备集团”为目标,切实加强产品质量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精益化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装备集团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为装备集团内部品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4.2 主要措施

①建立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质量管理人员,制订岗位职责;②结合本单位产品生产工艺特点,制订明确的质量目标、质量改进计划,打造有关产品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③认真贯彻开展过程质量控制。科学设置质量控制点,在各单位内部制订原材料、过程(关键工序)、出厂检验规程,做好各种检验记录;④各单位可酌情推行群众性质量小组活动,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推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3.5 精细化成本考核管理

3.5.1 工作目标

以建设“成本考核精细化装备集团”为目标,切实加强成本考核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精细化的成本考核管理体系,建立年度工作计划、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控制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达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目的。同时利用成本核算,开展对比分析,找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制订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经营管理,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9篇:市场化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创新;市场化

1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贯穿于水利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过程,由于水利工程项目专业特性比较强,其施工管理组织系统也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首先必须要找出工程项目管理特性,这样才可在实践过程中做出科学且合理的工作计划,按质按时完成其管理工作。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特点主要有:1.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2。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多;3。缺乏统一且科学的管理模式;4。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广且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大等,其表现主要如下:

1) 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不仅涉及到电力、交通、水利等内容,同时还涉及到环保、工业与城建等相关领域,这一特点也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相对于其他工程项目而言,其要求更高,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管理经验。

2) 涉及到学科比较多,包括管理学、法律学、园林、地质、经济学以及气象等各种学科,其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这样才可更好地胜任该项工作。

3) 地域之间差别比较大,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位置不同,造成其建设环境以及地质条件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2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经过不断的创新改革,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的水平得到了发展。我国对水利工程行业进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利工程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实力的提升以及处理国际化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与施工技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水利工程行业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承包国际事务建设中会出现权利义务失衡情况,并且在合同履行中不能够利用国际惯例对自身的权利进行维护,这样就对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制约。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在工程承包融资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对国际金融、法律等方面还不熟悉,缺乏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在业务竞争上无法与发达国家承包商相抗衡。在我国水利施工建设中,国有施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受各方面的影响对体质创新的速度较慢,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大大的限制了水利建设行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迫在眉睫。

3水利施工管理创新的有效措施

“创新”是一个国家、社会、企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因素。对于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当通过“创新”来处理和解决,提升水利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推动高质量水利工程建成。那么,水利施工管理如何创新?

2.1体制创新,推动管理体制变革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水利施工管理体制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开拓创新,构建科学的水利施工管理体制,才是提高水利施工管理创新性的有效措施。新型水利施工管理体制的构建,可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就水利施工管理及其管理环境、管理内容、管理项目等进行调整,使水利施工管理能够科学地作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中,更加科学地监督和控制水利工程施工。对于水利施工管理体制的创新,必须以科学为先、效益优先、有法必依的原则来构建。

(1)所谓科学优先是指将科技作为水利施工管理创新的首要条件。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来调整和创新水利施工管理,使水利施工管理科学化,更加科学地规划、监督、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作业。

(2)效益优先是指注意水利工程建设效益的强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出发,围绕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强化各项水利施工管理工作,尽量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3)有法必依是指水利施工管理一定要严格按照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地实施,实现深化管理,加强法制约束,提高监管效果。

2.2创新机制,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

机制创新是摒弃原有的陈旧、僵化的条条框框,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有活力的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约束管理工作、增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2.2.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激发管理人员潜能,提高管理人员积极性、提升管理人员创造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创新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基于此点,激励机制的创新是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以及水利施工管理工作情况,对于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工作落实等方面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激励机制的制定可以促进管理人员之间良心竞争,不仅能够促使员工自身能力增强,还能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2.2.2效率机制

效率机制的创新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效率。因为效率机制是对管理人员分配定岗进行约束的机制,对其进行创新,可以有效地优化管理人员配置,促使管理人员被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职员的能力,促使各项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高质高效的完成。所以说,效率机制的创新也是非常必要的。

2.2.3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竞争机制创新,可以弥补竞争机制的不足并优化竞争机制,使其更加健全、完善,促进管理人员之间良性竞争。此种方式可以激发管理人员的潜能、提高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促使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水利施工管理工作中,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管理方法、优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实施效率,为更好地工作在水利施工管理工作岗位上。

2.3创新方法,强化水利施工管理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保证其建设质量达到施工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施工是非常繁琐的、复杂的,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不佳。所以,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将水利施工管理合理、有效地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特点、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要求,科学、规范、严格地监督和控制水利工程施工各个方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但很多施工单位所应用的水利施工管理方法不适合,不能够科学的规划水利施工管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对水利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使其更加适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水利施工管理的作用。那么,如何创新水利施工管理?依据现代管理特点,结合水利工程施工情况,将水利施工管理方法与现代管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创新水利施工管理方法,使其可以弥补以往水利施工管理方法不足的同时,优化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技巧,使水利施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合理化、高效化。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需要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制定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度,加强施工质量、施工成本、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管理,避免出现违规施工现象以外,同时还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大对施工管理方式的研究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