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直英文范文

一直英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直英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直英文

第1篇:一直英文范文

一直关注着你,佩服你的实力和你的坚强,爱着你的歌声。

大家都晓得,关于你的流言蜚语很多,我一直觉得那些造谣的人很无聊。我相信你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因为你是一位超级女生!

你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唱英文歌,有很多人劝说你唱一些中文歌,但你从没有改变过自己的信念,就是因为这样,网上的人都说你锋芒毕露,想要显示自己的英语水平,可我没有这样想过。况且英文歌并不容易唱好,你还是始终走自己的路,这也是我佩服你的一个重要原因。

的确很欣赏你唱的歌,真的能打动人的心灵,听别人的歌一般都只有那么一两首不错,而你演唱的每首歌,几乎都淋漓尽致,让人感到震撼!

第2篇:一直英文范文

那道黑色的闪电,划破过长空,追逐过猛江,奔向过太阳。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这一颗雄心,四海之内,只有这一身霸气!疾风,追不上它的身影,瀑布,远不及它的豪情。它像一把火,燃烧了天际,燃烧了森林大地。

可是——

疾风,不改它的迅猛;瀑布,不变它的豪放,而那一道闪电,却黯然失色:岁月,冲刷了它的光辉;时光,吞噬了它的骄傲。它知道,只有将自己的羽毛如数拔去才能获得昔日的风采。它看了看自己那饱经风霜的羽翼,已毫无光彩,如秋日的落叶,又似风中的残烛,只是苟且地附在它的身上而已。“这种羽毛,全拔了算了!我要再一次飞向蓝天!”它扑腾着双翅,蹒跚地向山顶走去。

鸟儿在枝头啼叫着,野兔在丛林中奔跑着,看着这景象,它又痛下决心,就算接下来的日子再难熬,它也要活下去,用双翼拥抱蓝天。

该来的终究来了,它用喙紧紧地咬住伴随着自己四十多年的羽毛。一根、两根、三根……夕阳西下,散落在山崖间的羽毛已被鲜血染红,那霞云,似乎也被这一粒粒的血珠染红了,透着无尽的落寞与荒凉,它通体无力,浑身麻木,连血从身上滑落也感受不到了。只看见悬崖上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爪痕……

第3篇:一直英文范文

关键词: 文化认知翻译 中英互译 文化差异

在当今时代,跨文化交际和跨地域交际越来越频繁,人类有权利也有愿望享有某些共通的文化信息。这种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差,是因为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内容。翻译人要正确地理解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中英两种语言在形式上的转换,更包括两种文化在交流中的相似性和兼容性。所以翻译人在翻译时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传递译文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信息有些需要多些表述,有些需要少些,有时需要转换。

1.文化认知会造成语义差异,带来障碍

汉语的理解本身会有偏差。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汉语本身就博大精深,古文如何理解,现代文散文怎么处理,火星文接地气但都懂吗?汉语地方方言也多。由于译者和作者来自不同的文化领域,彼此身上都承载着各自民族文化的历史、政治和经济形态,汉语的文化特征多多少少会影响语言交际,因此,如果译者本身没有强烈的主动意识,不深入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文化,就很容易造成对译文的误读和误译。例如的《北京人》中有“他没剩多少钱,就和太太寄居在丈人家里,成天牢骚满腹,喝了两杯酒就在丈人家里使气。”,的文章中北京土话和俚语较多,像这里的“丈人”和“使气”。“信达雅”是我们中译英的最好标准,即最好的翻译应该是正确理解,完整表达,最后适当修饰,而且可以适当转换。如形容大手大脚花钱,汉语用“挥金如土”,而英语则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除了汉语的理解外,文化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中国文化受道教、佛教的影响很大。“龙”这种生物就是佛教宗教背景下的产物,当然到了后来,道教也把龙作为自己的权利象征。“龙”是皇权的象征,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尊贵,中国人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把对子女的期望描述成“望子成龙”。西方国家,也存在“龙”这种传说中的生物,西方的“龙”在英语中叫“dragon”。然而,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在东方蛇身虎爪鹿角的神秘尊贵的生物被描绘成会喷火的大怪兽。再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八卦的“阴”、“阳”分别被音译为yin,yang。Yin 和yang 在词典中被分别注释为“yin,thefeminine or nega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yang,the masculine or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即使如此,由于英语中没有“五行八卦”这一概念,即使有了注释,对于有些英语母语读者来说也仍然很难理解。中国佛教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多俚语、俗语都与佛教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美国多数人信基督教,很多俚语常常与基督教经典《圣经》相关,如“Go to hell”,“you can go to the devil”等。这时候,就要通过照片、图片等多种形式传递概念。现代社会,随着火星文leetspeak等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内容我们很难一下子就明白,例如“杀马特”就是“smart”的音译,但是是贬义的用法,指发型奇怪的人。“lol”虽然被翻译成“英雄联盟”,但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用“撸啊撸”来称呼它。我们很欣喜地看到,随着中国和国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已经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

2.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指原文中所含的文化信息在译文的文化中没有相应的“对应词语”来表达,这一语言现象和社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构架有关。例如没有雪的地方,你很难用snow来介绍雪。红高粱中国北方有,英国人没见过。狗在西方文化中是好的,与狗有关的常常带有褒义色彩,如“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在中国文化中,狗常常是一种卑微低下的动物,多数用语常常带有贬义色彩,如“狗改不了吃屎”、“偷鸡摸狗”、“狗仗人势”等。

中译英时,翻译者应尊重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采用合理的手段,弥补文化缺省,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例如中文有“气管炎”这种说法,是从“妻管严”音变来的,我们在翻译这句话时应该体现源文化中的隐含意义,那就是“怕老婆”。

英语翻译成汉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因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英译中要稍显简单些,但是某些地方不能大意。例如:

Coca-Cola is it.作为可口可乐的广告语,有诸多翻译,但是最好的翻译应该是“还是可口可乐好!”。

For the road ahead.(Honda)如果只是简单的“为了前方的路”,似乎没有韵味,应该译成“康庄大道”。(本田)

Everything is possible. 一切皆有可能!(李宁)

Ask for more. 渴望无限(雀巢咖啡)

Take time to indulge! 尽情享受吧!(万宝路)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尤其在电影和连续剧等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译为《天降美食》,Despicable Me译为《神偷奶爸》,Open Season译为《丛林大反攻》等。

至于诗歌、文学典故和传统神话,翻译者不论是中译英,还是英译中,都应该为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肃清障碍。跨文化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注重其意,对形式上的不同做适当的取舍,才能达到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沟通,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认知的差异对翻译实践至关重要,会对翻译实践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要提高自身对文化的感知和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努力准确传递原文信息。

参考文献:

[1]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一直英文范文

甲:物换星移辞腊去 , 风和日丽送春来。

乙:人寿年丰歌盛世 , 山欢水笑庆新春。

丙:尊敬的老师

丁:亲爱的同学

合:新年好。

甲:旧的一年我们共同努力,我校成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并入选浙江省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训基地。

乙:新的一年,我们更要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丙:传说金鸡报晓有三声:第一声是吉祥,第二声是祝福,第三声是平安。现在鸡年来临,愿大家常闻报晓声,常享平安、快乐。

丁:这是分享快乐的时刻,让我们相聚在一起,用我们的快乐、我们的才华来祝福鸡年的每一天

合: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2005年元旦迎新文艺演出现在开始。

甲:青年,是初升的太阳,热烈、奔放。

乙:让我们用燃烧的激情,舞出青春的旋律。

甲:请欣赏03职高(4)班同学的健美操——《Come,go,go,go》

丙:请欣赏04职高(3)班小组唱《print my heart》

甲:我们爱你,黄河长江,感谢你哺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

乙:我们爱你,泰山武夷,欣赏你孕育出刚直与毓秀之美。

甲:请欣赏舞蹈《我们是黄河泰山》,由04职高(1)演出。

丁:请欣赏独唱《会读书》,由04职高(13)班陈俊奉献。

乙:我?我是谁?

丙:你?一个辣妹子呗!

乙:嘿,你这是损我还是夸我?

丙:这我就不知道了,你得问她们。(手指演出者)

乙:谁啊?

丙:03职高(6)班的辣妹子们!

甲:笑笑,你们这些姑娘真有个性。

乙:是啊,千万别小瞧了我们,你看那里又来了一群。

甲:哦,是03职高(5)班的时装表演队。

乙:她们将为大家预演新的一年的时尚潮流《2005——我行我秀》。

丙:请欣赏独唱《纷飞》,02高职(8)班李笑笑演唱。

丁:请欣赏04高职(1)半带来的舞蹈《窗口风采》。

甲:笑笑,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冬天没有一场象样的雪,真让人感到别扭。

乙:是啊,就象吃完丰盛的酒席,却没有水果盘结尾一样难受。

甲:所以,在这个冬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场《大雪飞扬》。

乙:配乐朗诵,03高职(2)演出。

丙:寒冷的冬天,却阻止不了我们对大雪飞扬的热爱。

丁:坚硬的冰山,也无法冷却我们有火焰一般的热情。

丙:请欣赏舞蹈:《冰山火焰》。

丁:请欣赏独唱《没有你》,02高职(4)班吕鹏鹏演唱。

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廉颇犹未老,李广尚能战。老,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更是一种心理状态。

乙:人老心不老,我们的退休老师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释。热烈欢迎退休老师们为我们表演舞蹈《草原赞歌》。

丙:今年我们职技校的大家庭里加入了几位新的伙伴:爱仕达集团和畅达汽校。

丁:和他们的合作,既为企业培养了对应的技术人才,又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更有活力,这是双赢的合作。

丙:今天,爱仕达的员工也来到了现场,他们将用传统的乐器――唢呐向我们祝贺新春之喜。

丁:让我们用掌声热烈欢迎。

甲: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乙:咦,这是的诗,你背它干嘛?

甲:我是有感而发嘛。你不知道吗?03职高(7)班的女生们要去当兵了。

乙:真的吗?请欣赏《女兵演练》。

丙: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要到了,我们也该起程去完成我们的新年计划了。

丁:请欣赏合唱《启程》,03高职(4)班演唱。

丙:接下来由退休老师再为大家热热闹闹地舞一曲《拍打秧歌》。

丙:罗赛,看了刚才的表演,我有一个感想:人就是群居动物。

丁:哎,此话怎讲?

丙:他需要别人帮忙呀!

丁:不错,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丙:请欣赏歌舞《众人拾柴火焰高》,04高职(9)班奉献。

甲:请欣赏小组唱《半糖主义》。

丙:罗赛,我刚才一直在想:什么是“半糖主义”,这词也太奇怪了!

丁:现在的世界千变万化,要跟上时代可不容易了。

丙:是啊,以前只有孙猴子会72变,现在这可不是他的专利了,一般的女孩子都会。

丁:可不是,下面我们就可以欣赏到04高职(7)班的舞蹈《看我72变》。

甲: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乙:江南的春天真是美丽迷人,你看,那一群群蝴蝶正在载歌载舞。

甲:请欣赏04职高(8)班的歌舞《燕尾蝶》。

乙:下面是04高职(3)班毛鑫鑫同学和江妙洪同学的相声《比》。

甲:所谓言易行难,我们往往计划得很容易,做起来却不行。

乙:关键就在于坚持。否则,起程只是一场作秀。

甲: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心态问题。梁启超先生就说过,苦乐全在于心。

乙:看来你和02高职(3)班的同学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的小品就叫《开心一刻》。

丁:独唱《就是我》,04高职(5)毛俊俊演唱。

甲:叶笑笑,你看过电影《大辫子的诱惑》吗?

乙:我知道,宁静主演的。女孩子留一根大辫子,确实很美。

甲:现在,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另一风格的大辫子。

乙:独舞:《大把把辫子》04高职(11)班林梦逍出演。

丙:罗赛,你知道杨飘云吗?(重读名字)

丁:杨飘云?云彩飘飘,好美的名字。她是谁?

丙:她啊,是省乐器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现在是我们学校04高职(10)班的学生。

丁:想起来了,这一次她要为我们表演她的拿手绝活,笛子独奏――《姑苏行》,掌声欢迎。

乙:陈翔,用悠扬的笛声来诠释新时代的欣欣向荣,真别致,

甲;这有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乙:哦,我知道,你说的是04职高(7)的群舞《绿了母亲河》。

乙:接下来,03职高(13)班将带着他们的吃饭家伙为大家表演三句半《说烹饪》。

丙:请欣赏傣族舞《云之南》。03综合(2)班演出。

丁:下面由04高职(7)班表演舞台剧《瞧,我们这班》。

乙:陈翔,许多人工作了以后,都说学生时代是人生中最美的时代。

甲:那当然。我们现在可是青春年少,正处于人生中的花季。

乙:请欣赏民族舞《花季》,由03高职(1)表演。

乙:独唱,02高职(1)金小军《如果你爱他》。

丙:罗赛,你知道这样一句话吗: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丁:如果你爱他,家就是天堂。

丁:请欣赏03高职(5)陈梦熙同学的独舞《天堂家园》。

甲:笑笑,你知道吗,现在找工作越来越难了。

乙:那可不一定,如果你技能过硬的话,绝对没问题。

甲:难说!

乙:不信?那你不妨看看03职高(1)班的小品《应聘》。

丙:舞蹈:《清风闲情》,由04职高(9)演出。

丁:下面由02高职(7)班刘洁同学为大家带来一首英文歌。

甲: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遥想沐浴在春光里的快乐。请欣赏舞蹈《春风里,阳光下》。由03大专(2)班表演。

乙:下面,有请我们的老师们为大家高歌几曲。

甲: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的演出即将结束。

乙:难忘今年,明年多珍重!

丙:祝大家新年好!新年新面貌!新年新心情!新年新开始!

丁:猴年乐天天,鸡年气昂昂。同学们、老师们,新年快乐!

第5篇:一直英文范文

打造特色服务

1.一是创新医院文化,强化员工认同。在全员树立“为医院创造价值、为大众维护健康、为社会承担责任、为自己创造辉煌”的使命,在秉承“真诚为患者,永远是朋友”服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医院发展的12345战略;以建设淮海经济区第一医疗品牌为目标;坚持为小康社会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两为”服务宗旨;实行“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三名”战略;遵照质量建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依法治院的“四个方针”;抓好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五大建设”。这一战略的提出,强化了员工认同,提高了医院凝聚力。二是优化护理服务,注重人文关怀。响应卫生部、江苏省卫生厅提出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号召,2011年起我院全面推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日常护理工作中强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全员树立“真诚为患者、永远是朋友”的服务理念,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人性化护理。通过对医院建筑空间和轮廓设计进行家庭化、园林化、艺术化处理,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在病区开设文化墙、服务信箱、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措施强化医患沟通,营造和谐就医氛围。三是开展特色服务,打造品牌亮点。在全省率先推广医前、医中、医后全程服务模式,打造服务亮点。

2.组建地区医疗集团构筑网络渠道采用纵向一体化集团发展模式,组建市县医疗联合体,搭建区域性医疗网络平台。通过优化区域内医疗发展的五大通道,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通道、疑难病人诊治绿色通道、学术交流合作通道、短期人才培养使用通道、科研攻关通道,消除区域壁垒,打造区域医疗服务快车道。通过在各县级综合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下乡义诊等方式完善区域覆盖,实现区域内医疗服务均等化;通过鼓励乡镇医生到我院进修实习,增进相互了解,提高我院知名度,打造淮海经济区区域医疗中心。

3.壮大社会医疗服务科完善网络渠道发展壮大社会医疗服务科,使之成为我院的对外联络机构,负责与徐州及周边地区的卫生部门、各级医院沟通、协调,强化相互合作,开拓医疗市场。同时,通过制定卫生支农计划、组织专家下乡义诊等方式,实现“医院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的工作思路,加强与基层医院沟通,打造区域性医疗集团。

4.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宣传一是创刊发行院报《新健康》,作为我院媒体营销的主要渠道。2009年7月由我院创刊的《新健康》自问世以来,先后发行100期2300万余册。丰富多彩的内容展现我院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多彩的医院文化,精准细致的门诊时间、医保政策的宣传有效解决了医患之间的信息失衡,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2011年9月,创刊仅两年的《新健康》被评为“全国优秀医院报刊”。二是加强与电视、报纸等媒体交流、合作,强化媒体渠道。(1)专门开设与媒体沟通相关课程、讲座,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2)在原96120行风热线的基础上,积极邀请媒体对我院医疗服务、行风建设等方面进行监督,增进了解;(3)在医患纠纷等突发事件的处置上坦诚布公,赢得媒体的理解和认同;(4)邀请媒体对我院先进技术成果、名人名医等事件进行报道,强化名医、名科形象,完善媒体渠道营销。

5.开展对外交流提高知名度一是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我院开展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邀请县级、乡镇卫生院医师免费参加,扩大与基层医院的沟通、交流,提高了我院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大学术、科研创新力度,鼓励临床医学创新成果以相关学术交流会议或,实现学术渠道的营销。

6.参加公益事业推广医院品牌一是与国内外基金组织、慈善机构合作,从事各种公益活动,树立医院形象。2011年,我院先后成为“心血管卒中高危人群一级预防实践中心”、“国际微笑列车”试点单位,提高了我院知名度。二是在世界口腔日、全国防治高血压日、男性健康日等开展大型义诊,满足了群众的健康需求,提升了我院医院形象和社会地位,为打造淮海经济区第一医疗品牌增添助力。

医院营销效果分析

1.医院营销理念的革新社会医疗服务科是我院一支专门的医院营销队伍,并构建了一种新的医院营销模式,即由坐等病人上门,变为主动出击,使各基层医院、患者了解认可我院,避免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据统计:2011年我院定点帮扶卫生院441次,派出专家2066人次(图1),基本覆盖了苏鲁豫皖等省8个地级市,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

2.医疗质量大幅提高“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及一系列特色服务的实施,使我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赢得了社会认可。2011年病人对医院综合满意度为96.1%,其中,门诊服务满意度96%,住院病人服务满意度97.2%。在省卫生厅组织的出院病人满意度函调中位列第二,是江苏省唯一一家医生技术满意度达100%的单位。

3.业务量迅速增加“三名”战略的实施,使我院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医院就诊人数、业务收入明显增加,为打造淮海经济区第一医疗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11年,共完成门诊量1656630人次,出院病人数73829人次,手术33151例次,总收入126980.24万元,出院病人数位列全省第三。

第6篇:一直英文范文

关键词:《浮生六记》 译本 互文 目的 读者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林语堂创作与翻译的互文关系研究”(课题号:13BYY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N-gram的多语言共存文本复制取证研究”(编号:61173142)

一、文本的互文性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朱莉娅・克里斯特娃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互文性”写作概念,与中国古典文学中用典、拟作、效体和改写、集句等创作手法很相似。[1]178“互文性”理论的“引用”(用典)、“仿作”(拟作)等手法不仅应用于文学创作,还应用于文学翻译,尤其是一作多译。鲁迅特别强调“重译”或“复译”的重要性,因为这不仅可以击退乱译本,还可以“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他还说:“因语言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2]298鲁迅不仅指明了译者重译的目的,更暗示了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之间的三种互文关系。本文以《浮生六记》的译文为例,探讨各译本之间的互文关系。

二、一作多译

一个作品的多个译本,可以出自不同译者之手,也可以出自一人之手。《浮生六记》的英译,有多个译本,但是国内学生和研究者一般把北京外研社1999年出版的版本[3]作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绝大多数读者不知道,外研社1999年版本也即上海西风社1939年译本。[4]林译曾以多种版本出版――据笔者所知,至少有四种版本。林语堂在1935年先译完了这本书,在《天下》月刊连载;《天下》发刊前,林语堂“前后易稿不下十次”。[4]326在“《天下》发刊后,又经校改”,[4]326于1936年在《西风》上以英汉对照形式连载。1936年汉英对照版是在1935年译本基础上,林语堂做了少量修改。故在1936年《西风》第一期第74页,林语堂特别提醒读者:“《浮生六记》译文虽非苟且之作,但原非供汉英对照之用,未免有未能字句栉比之处,阅者谅之。”1939年由上海西风社出版汉英对照单行本。1942年林语堂把英译文删节后,收录在《中国与印度之智慧》里。[5]总之,1935年至1942年间,林语堂多次修改译文,其中改动最大的为1939年版本和1942年版本。尽管《浮生六记》以林语堂的译本最为著名,但是,这并不是说其他译者就不能问津。其他版本还有牛津大学出版社的1960版本、[6]企鹅出版社的1983年版本[7]和译林出版社的2006年双语版。[8]

三、各译本之互文关系

林语堂作为一位著名双语作家,也是《浮生六记》翻译的始作俑者,其译作对其他译者的影响是毋庸讳言的,后来的译者会有意无意地参照其译本,比较各译本就可发现一些眉目。以“是年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为例,林语堂1939年译文为: In the winter of that year, one of my girl cousins, (the daughter of another maternal uncle of mine,) was going to get married and I again accompanied my mother to her maiden home. [3]7[4]5,7而林语堂1942年译文[5]969则删除了括号里的解释。

在中国,亲戚关系非常明确,堂姐、堂妹、表姐、表妹是有区别的。原文中的“堂姊”指的是他妻子的堂姐,由于他妻子是他舅舅的女儿,也就是他的表姐。因此,林语堂的1939年译文“one of my girl cousins, (the daughter of another maternal uncle of mine)”是非常忠实于原文的。但是,正如傅雷在《贝姨》的序言中指出,欧洲人的cousin,可以包括“堂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姑表、姨表、舅表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妻党的堂(表)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夫党的堂(表)兄妹姐妹,及其子女。总之,凡是与自己的父母同辈而非亲兄弟姐妹的亲属,一律称为 cousin,其最广泛的范围,包括我国所谓的‘一表三千里’的远亲”。[9]5这么一看,林语堂1939年的翻译似乎画蛇添足,而1942年的译文更符合英美的表达习惯。其他的几个译本,如牛津版[6]5、企鹅版[7]26、译林版[8]5,也证实了这一点。

笔者曾指出,好的译者会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产生不同译本。[10]75而且,一般说来,后来的译本总是在前译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因此,林语堂的1942年译本应该比1939年译本好;白伦的2006年译林版应该比1983年企鹅版好。不过,至于2006年译林版是否比林语堂的1942年译本好,则很难下结论。目标读者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译本。反之,不同译本会产生不一样的读者。译林版如林语堂的1939年译本一样,很显然是针对双语学习者,即学英文的中国读者或者学中文的英语读者;而企鹅版如林语堂的1942年译本一样,是针对不懂中文的英语读者。目标读者不一样,翻译策略就不一样。但是,后译者之所以产生重译的念头,与前译者的译作肯定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各译本之间存在互文性。

在与译林编辑许冬平的通信中,译者白伦谈到自己当初在阅读台湾版的林译双语本时,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有些地方的翻译不够准确;二,许多需要加注解、让译文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学背景;三,有几处原文,可能由于比较难译的缘故,被删除;四,译文的语言风格很不一致:有些部分像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有些像19世纪美国小说,有些是20世纪20年代的俚语。[11]如译林版前言所言:“先行者应该得到我们无比的敬意,但是我们还是觉得,将《浮生六记》完整地译成现代英语还是有可能的。通过大量(我们希望不要过量)的注解和地图,这个译本会将沈复的描述更加完整地展现在现代英语读者面前。”[8]22

译林版译者针对林语堂1939年译本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修正。笔者认为,译林版的成功之一在于那些附录和注释。《浮生六记》并不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利而写的,为了帮助英语读者理解,1960年牛津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原作进行了编译,而译林版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增加了附录“生平年表”,这无疑有助于读者对原作的理解。译林版还提供了多达221条注释,而林语堂1939年译本仅提供24条。由于缺少必要的注解,有些句子可能令读者一头雾水。另外,有些注释过于简洁,让读者莫名其妙。例如:“半年一觉扬帮梦,赢得花船薄幸名。”

林译:Awaking from a half year’s Yang-group dream, I acquired a fickle name among the girls.

脚注:This is an adaptation from two famous lines by Tu Mu. [3]275,[4]273,[5]1040

译林版:Waking from a half-year’s Yang-boat dream, I had a bad name aboard the craft! [8]219

尾注:Shen Fu has here adapted two lines from the poem ‘Banishing Care’ by the Tang poet Tu Mu (803-853). The original poem reads:

Wandering the country with my wine,

I found the girls here so very fine.

Ten years since I woke from Yangchou dreams

With a bad name in pleasure houses. [8]280

林语堂虽然提供了注释,但预设英语读者知道Tu Mu(杜牧)是谁,并熟悉这两句名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无疑是很荒唐的。译林版的注释则比较详细,可惜英语译文并没有显示改写的痕迹。如果注释的最后两句改为:“Waking from a ten-year’s Yangchou dream, I had a bad name in pleasure houses.”读者也许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但是,过多的注释有时会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弄巧成拙。例如:“不得已,仍为冯妇。”

林译: I was then compelled to return to my profession as a salaried man. [3]243,[4]241, [5] 1031

企鹅版: I was obliged to return to official work. [7]116

译林版: I was obliged to be Feng Fu*, and return to official work. [8]195

尾注: Feng Fu was an apparently formidable man of the Jin Dynasty whom Mencius says was well known for protecting local villagers from tigers. He became much respected by the local gentry when he gave up this low-class occupation in search of a more refined life, but was later scorned by them when he went back to killing tigers at the villagers’ request. [8]278

“冯妇”在原文中只有语用意义,因此林语堂的各译本和企鹅版译本都采取意译,避免提到“冯妇”,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额外信息,影响英语读者的理解。而译林版因为读者对象的改变,采取直译加注释的办法,让读者了解“冯妇”这一典故。这种想法固然不错,可惜与“今译”不一致:“不得已,仍然重操旧业,去做幕友。”[8]194中国当代读者恐怕也需要了解这个典故。

四、结语

翻译对于译者的双语能力要求很高。林语堂作为双语作家、翻译家,其译作当然是精品。而后来的译者在旧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与时俱进,也值得读者学习研究。尤其对于缺少古汉语基础的中国读者和想学汉语的外国读者,译林版的《浮生六记》也许更适合。因此,一作多译,对于读者实在是一件幸事。了解各译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取长补短,读者可以各取所需,获得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杨景龙.用典、拟作与互文性[J].文学评论,2011(2):178-185.

[2] 鲁迅.非有复译不可[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

书馆,1984:297-298.

[3] 林语堂.浮生六记(汉英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9.

[4] 林语堂.浮生六记(汉英对照)[M].上海:西风社,1939.

[5] Lin Yutang.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In Lin Yutang

(Ed.),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M].New York:Random

House,1942:964-1050.

[6] Black,Shirley M.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7] Pratt,Leonard,Chiang Su-hui.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

[M].Penguin Books,1983.

[8] 浮生六记(汉英对照)[M].白伦,江素惠,译.南京:译林出版

社,2006.

[9] 傅敏.傅雷谈翻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10] 李平.林译《浮生六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江苏外语教

第7篇:一直英文范文

关键词: 翻译 文化背景知识 影响

一、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是从原始社会就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儒教、道教和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汉语中有大量与这三大宗教相关的词语。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现代英语中则有不少基督教词汇。英汉民族宗教方面的差异对英汉翻译有巨大的影响。如,汉语中的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对应的英语谚语是“Love is blind.”而“Love is blind.”是西方神话的产物,源自古罗马爱神Cupid,或古希腊爱神Eros的别称the blind god。

另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上的这些差异,在翻译时,我们就应予以重视,否则很容易引起误解。又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乍一看,似乎神形兼备,译得很好。实则,God是基督教中的上帝,而不是佛教中的“天”。杨宪益先生把“God”改成了“Heaven”,从而保留了原文的宗教色彩。霍克斯先生的翻译对英美读者而言更为自然,更容易接受,但他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就有点牵强了。

英语和汉语拥有大量的宗教词汇,有的看似对等的词,其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并不同,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切不可掉进“宗教的陷阱”。

二、习俗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习俗是不同的。众所周知,中国人一见面一般会问对方“吃饭了吗?”或“到哪儿去?”,在我们的文化中,这被认为是一种比较随和、友好、亲昵的问候方式。然而,如果将这两个问候语分别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和“Where are you going?”,那么英美人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了,他们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不过,这种文化差异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了解。又如,在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宾时,我们常常会说:“辛苦了!”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成“You were tired!”就造成笑话了。按照英美人的表达习惯,我们应该把它译为“Did you have a pleasant journey?”或“Did you enjoy your journey?”,这样就符合英美文化习惯了。因此,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译者一定要考虑到两种文化间的这种习俗差异,绝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机械直译。

另外,在称谓语方面,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不同,表现也不同。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由于中国人向来重视家族及长幼次序,英语中的一个uncle就相当于汉语中的伯、叔、舅、姑父、姨夫等。汉语中兄、弟、姐、妹称谓分明,而英语中只有brother和sister。同样英语中的uncle,sister,brother和cousin,这样的词如果没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是无法把它们译成准确的汉语的。而且这样的词不只这几个。因此,英汉不同文化间的亲属称谓的互译是一大难题。习俗文化背景知识绝不止于文中所提到的,要想做好翻译工作,还在于平时的不断学习和积累。

三、地域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翻译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便会形成与此地域相一致的对事物的看法,会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国家,因而与海洋有关的比喻成语和谚语也特别多,不少汉语中的比喻成语或谚语译成英语时,其喻体往往取自与海洋有关的东西,如,“守口如瓶”,译成英语为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未雨绸缪”译为cast/lay/have an anchor to windward。

“西风”一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意义迥然不同。在英国,北大西洋的暖流带来的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由大西洋吹来的西风给英伦三岛送去了温暖的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而东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故而寒冷。而中国正好相反,中国西靠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吹来,无比舒心,常常有“东风送暖,大地回春”之说,而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凛冽无比,刺人肌肤。另外,由于生态环境的差异,各个民族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汉语说“雨后春笋”,译为英语却变成了“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这两种说法都反映了各自的生态特性。汉语形容多时常常用“多如牛毛”,而英语中却说“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它出自“黑莓遍地,俯拾皆是”的生态环境。又如,中国自古以牛耕为主,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对牛的热爱与赞誉,人们常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作老黄牛,鲁迅先生有句话叫“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英国多用马耕,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是勤劳和吃苦的象征,如“to work like a horse”(拼命工作)。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还要对地域文化有所了解。

四、社会历史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个民族的语言会带有各自历史文化的痕迹。英汉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语言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痕迹也不同。这种痕迹主要反映在习语和历史典故方面。要译好不同语言中的习语和历史典故,必须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如把习语“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译成“Open the top window and speak bright words.”只会使西方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如果译为“Let’s speak frankly.”或“To be frank with you.”就简单易懂了,并能更准确地表达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含有历史典故或具体人名地名的习语,这些习语形式上结构简单,内涵上意义深远,由于文化的差异,通常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败走麦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the sword of Damocles(达摩克斯头上的剑),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等,像这样的典故成语,我们就不能直译,只能采用意译或是加注才能让人理解。以“东施效颦”为例,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人来说,若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就颇令人费解了,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为了让西方读者能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适当的方法就是采用直译加注,即,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c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杨宪益译),这样,就能使读者一目了然。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一样。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随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着as merry as crickets这一成语。然而“蟋蟀”在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却是“悲哀、凄凉、烦恼”的象征。因此不能直译过来,汉语有自己的比喻方式如“快活如喜鹊山雀神仙等”。可见典故来源不同,给予词汇意义也不同,同时也表明了民族文化的差别。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两种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语言之间的差别,不但表现为语言符号的不同,而且强烈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看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靠语言来发展。所以,翻译并不是简单的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是一种深层的文化交流活动。是一种促进双语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活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是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就其性质而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跨语言、跨时空的信息转换活动”。所以,掌握中英两种文化有时甚至比掌握语言本身更重要,要想做好翻译工作,首先要掌握好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黄新渠.汉英翻译技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10-11.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5]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于建平.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中词义和语义理解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0,(3).

第8篇:一直英文范文

当下,中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评分标准中“立意新颖”是最重要的评分标尺,考生都想拿到这一分数,可是事与愿违――很多考生很不小心地失去了这一分数。笔者多次参加中考作文阅卷,每次阅卷都发现不少考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表达基本功,但是立意陈俗,人云亦云,老套程式,平淡寡味,缺少新鲜的角度和独到的见地,没有感人的领悟和启迪人的睿智,显得平庸无奇,很不起眼而被判了低分,令人怜惜。

作文“立意”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意犹帅也”,即主题是作文的“统帅”,它是作文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必须合乎准确、正确、明确。作文立意一旦蹈人足迹,落于窠臼或囿于俗见、陋见、成见,那就谈不上新鲜生动、别开生面、醒人耳目,富有魅力了。

作文立意新颖是中考作文成功的基石,是思想内容显得深刻的依据,是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因素。中考作文满分者无不在立意谋篇上费尽心意,再三斟酌,反复推敲。为了方便中考考生能快速学会立意新颖之法,提高写作能力,笔者意欲率尔操觚,结合平时写作教学与阅卷的实践,给考生指点几种重要路津:

一.发他人所未发,言他人所未言

立意新颖,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写出自己特有的感受和独到发现。

大文豪柳宗元听到知友王参元家中失火遭灾后写信说,“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乃至“将吊而更以贺”,并说,如果家产“荡然泯然而悉无有”,还“尤贺”!这种态度乍看不近人情,有悖常理,令人震惊。但读完全信,不禁拍手称绝。原来进士王参元是个颇有才华的人,但“京师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现在大火一烧,“积货”化为灰烬,“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不污”。这样一场大火倒反使王进士令名显扬,他人的顾忌消失,这岂不可贺?这种超常的构想,真是新颖独到,令人击节称道。这也就显得见解深刻,发人深思。

在中考作文里只有“放出眼光,运用脑髓”(鲁迅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巧辟蹊径,才能找到新角度,悟出新道理来。如此既切合原意又具有作者独到的发人深省的感悟,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自然作文分数就高了。

二.独辟蹊径,反其意而用之

在构思以“竹”为话题的作文时,有人想到竹子终年常乐,傲霜凌雪,与松、梅为岁寒兰友,高洁纯净,令人敬佩;有人想到竹子一身是宝,从细芽竹笋的鲜美可口到成竹后的多种用途,处处说明它为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有人甚至赞美竹“掏尽红心为人民”,袁鹰笔下的“井冈翠竹”不就是井冈山军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吗?可有一个同学偏偏独辟蹊径,反弹琵琶,另立新意。他认为竹子徒有其表,内心空虚,是“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典型。这正和那些夸夸其谈、志大才疏者相似,和那些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者逼肖。而我们应该做一个内心充实、精神富有、朴实无华、表里一致的进步青年。这一“反其意而用之”的立意,我们认为言之有理有据,是深刻的,独到的,有意义的。作者的求异思维闪射出了熠熠光彩。

三.变化选材视角,改变描写角度

作文时巧妙地变化炫彩视角,改变描写角度,是在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目标。中考作文切忌尾随人后,而要“鹤立鸡群”,立意要求运用变向思维,选取最新最佳角度,提炼出独特新颖的见解。运用此法的思路是:先以文题或材料为中心,借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多的列出可供写作的众多立意子项;然后对这些子项进行分析筛选,排除别人文章用的子项,眼前考生可能写的子项;最后从剩下的子项里,选出独特的、最佳的、自己最擅长发挥的一项构思行文。

例如写当今农民的假日生活,一般离不了洗衣、带孩子、提篮买菜、下地干农活。可有的同学改变视角,重点写老年人意兴盎然地打太极拳,一会儿“白鹤晾翅”,一会儿“乌龙探海”,令人目不暇接;年轻的武术爱好者耍棍弄枪,龙腾虎跃,或是静静地晨读,他们全然不顾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或者享受一下逛公园的乐趣,他们要做的,就是尽量补回因孩子和家务而丢失的锻炼和学习时间。这样的描叙视角,不但表现了新型农民抓紧锻炼、学习时的特有心态和神态,而且昭示了当今农民改革开放后的一种新的意趣和精神境界,展现他们内心世界的进取、奋发、乐观和自在。这样的视角描写,就很有新意,充满时代气息。

四.联想迁移,扩散引伸

考生在考场上要写出别出心裁的妙文佳作,采用联想法是很有效的。联想的方式很多,有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引伸联想、类比联想、表里联想、否定性联想等。一般地说,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可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加深思索;由表面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拓宽思路。

总之,这种联想迁移扩散引伸,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可泛起圈圈层层的涟漪,把浪花的层次和风采展露得美丽动人,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这种联想迁移和扩散,常常是避免选材枯涩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例如中考作文题“记住这一天”,翻看众多的作文,很多考生都把“这一天”定位在“自己”“家庭”“朋友”“学校”等狭小的范围里,可是其中一位考生联想到了“七七芦沟桥”爆发的历史性纪念日。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不寻常的日子引起的联想,就把考生的思情引向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即将熊熊燃烧的战场,就把他们的情思之弦紧紧扣牢在抗日救亡的爱国琴键上,它弹奏出了激越、深沉、雄浑、悲壮的旋律,将多么强烈牢固而又久久地萦回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头啊!这样一联想,事件的选取就有了独特的意义,细节的选用就有了思考的深度,感情的喷涌就有了时代的光泽,斗争的风云变幻就在你面前的稿子上活鲜鲜地跳动了起来!这样的立意谋篇当然是新鲜而又深刻的。作文的命意有了这一深层思考,此时,考生们感受到的就决不是紧张、慌乱、担忧和无从下笔,而是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力量,激发起了民族自尊自强自豪的澎湃情思,这样从心中流出来的文字就能感人肺腑,动人心魄,启人奋发,激人力量!

五.成语新解,求异思维

诸如“开卷未必有益”――看你开的是什么“卷”,“班门可以弄斧”――对师傅对徒弟均不失为一种考验;“不知足者常乐――对精神世界美好东西的追求、对事业的追求永不知“足”;“言多不一定失”、“近朱不一定赤”、“近墨不一定黑”、“龟兔不可进行赛跑”等等,都可以写出立意新颖且又深刻的好文章来。当然,立意新颖并不都要求“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主要还是应该对寻常习见的、熟悉的材料能作出新的处理,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设计新的角度来,以收到深刻隽永、新鲜有力、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

六.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

要使中考作文立意新颖,笔者以为最根本的是要扣紧时代精神,即与时俱进。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作品被喻作“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学泰斗鲁迅先生的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就是因为他们所写文章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可见写文章扣住时代脉搏,才能引起读者共鸣,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常写常新。

山西省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换位”这一话题写作,有位考生避开师生间、父子间、母女间换位的老套路,将想象的触角延伸到当时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写出了《给美国总统的一封信》。作者与阿富汗儿童“换位”,并要求布什与阿富汗儿童“换位”:“如果今天,您的国家正饱受战争,您的子民正颠簸流离,衣衫褴褛,忍饥挨饿,你会作何感想?……请听听阿富汗儿童的呼声吧!”这是作者在一种正义感的驱动下对“换位”作的深层次的思考,你说,凭作者对“换位”这一话题内涵的诠释,凭作者立意高远,与时俱进、亲切感人的文字,能不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吗?

第9篇:一直英文范文

实践是影视后期剪辑中所必不可少的。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老师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耐心解答。对于,同学们在剪辑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提出并教会学生如何去改正,避免在以后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类似的状况。例如:某些同学对于剪辑中的闪白不会处理,老师可以给同学做示范,首先可以直接使用白帧叠化,或者是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做一个简单的动画,然后再进行叠化,这样画面呈现出的效果是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现出白色,原理像是光学变化。当然,不同的剪辑软件,操作的方法和步骤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同学对不同的剪辑软件都能够区分,并且进行灵活的应用。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为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在机房进行学习,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先把基本的知识内容给同学们讲解。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操作,若同学们对某一部分知识还是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提出,这样会加深学生们对于不熟悉知识的印象。老师也可以针对提前所讲的内容,为学生们制定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且充分利用电脑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特点,让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学习和研究。教师也可以对整个教学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灵活的安排练习和观摩的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影视后期剪辑行业学生的实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走进社会,立足于社会的一种能力。要多给学生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留一些作业,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细节上的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的把问题交给学生们处理。例如:在一些传媒企业制作宣传片的时候,老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演示小作品针对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留一些小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每节课的目标不能太大,每个任务中的新知识,难点都不要太多。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通常可以分为3层,第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教师去操作。第二是:作业中的一部分是老师硬性规定的,而另一部分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去完成的。第三则是:老师只要求效果相同,对于影片或视频的内容没有具体的规定。例如:演示卷轴画打开效果,提问如何利用转场特技等等。3.2分析技术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坐不住,注意力不稳定的,所以,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一些的奖励,吸引同学们去学习。对于剪辑这项技术要从本质去分析,对原理,定义都要有所了解,在操作及接下来的课堂中才会做到熟能生巧。所以针对中职的学生,老师更要加强管理以及专业上的指导。

四、结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