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近代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近代建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代建筑论文

第1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鸡公山;中外关系

在鸡公山的相关研究中,姜传高长期从事鸡公山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创办了《鸡公山文史研究》期刊(1-7期),通过对史书、案卷、文稿和在山居留过的老人的回忆加以归纳整理,将鸡公山走过的漫长历程趣味性的再现给广大读者。姜老经常在博客中译介近代在鸡公山避暑西人的回忆录,更新关于鸡公山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是姜老的研究侧重于对史料的挖掘。

笔者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搜集整理,发现三个规律:第一、在一些有分量的专著中涉及鸡公山,界定鸡公山的性质,涉及“鸡公山德产处理”问题,另外在一些传教士的回忆录中间有论述;第二、将四大避暑地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从宏观角度探寻避暑地的开辟、发展、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问题;第三、从各种不同侧面来探索鸡公山的情况,比如说文化、经济、旅游、建筑、生物学、外交等角度研究鸡公山。具体表现如下:

一、总体性研究

在总体性研究中,如费成康主编的《中国租界史》,该书是国内较早一本对“避暑地”进行定义的学术专著,详细论述了“避暑地”与“租界”在风貌、开辟、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其他关于租界史研究的几本专著中都多少涉及了一点关于鸡公山的内容。日本学者川岛真在《近代中国外交的形成》一书相关章节中提到了“鸡公山案”,作者的侧重点是在分析“一战”结束后在德国避暑房屋分配过程中交涉署的作用,以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交涉员与中央的微妙关系;此外,鸡公山的开发与西方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生活在鸡公山的美国路德宗传教士回国后保存了关于鸡公山的部分档案,另有一部分传教士在回忆录中也有关于鸡公山的相关记载。研究美国文化的齐小新的《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书中专门一章论及鸡公山,通过在鸡公山生活过的传教士的亲口叙述,使我们对鸡公山的那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综合比较研究

此方面多将鸡公山和其他三个避暑地结合起来研究。浙江大学李南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一文从建筑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鸡公山等四大避暑地的开辟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建筑活动;苏州大学吕晓玲的博士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一1937年)》该文侧重在旅游史和社会史方面,全面勾勒了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概况,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进一步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收回过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张慧真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一文,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以“避暑地”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论文,主要从中外关系、社会史、旅游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历史,相关章节论述到了鸡公山的开辟、收回交涉过程,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其在台湾地区,其所运用的资料多为中研院近史所所藏的外交档案,然而,近代地方交涉的部分档案多保存在大陆地区,像湖北档案管里面保存了许多关于鸡公山、湖北交涉署的档案资料。由于她无法取得,所以缺乏档案资料的相互印证,得出论点难免有点偏颇。以上论文均把四大避暑胜地结合起来研究,在论述避暑地的形成过程中对鸡公山租地交涉都多少涉及,且所引资料基本相似,除了张慧真在行文所引资料中运用了部分外交档案,其他均未涉及。此外还有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例如,浙江大学自然地理学院李灿的《四大避暑圣地比较研究》等等,在此不在一一列举。除了学位论文之外,还有一些期刊论文,介绍四大避暑地,这方面的论文也有许多。

三、专题性研究

鸡公山的专题性研究,起步于1985年,相关的专著有《鸡公山志》、《鸡公山》、《到鸡公山看老别墅》、《鸡公山史海拾贝》等一系列著作,但目前我们通常把它们列入资料范围。

除上述专著外,还有相当部分学位论文,有代表性的是张明瑜的硕士论文《论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与影响》从历史学和社会史角度论述了鸡公山的开发与鸡公山对于当地社会发展变迁以及近代化的影响;有从旅游学的角度论述,宋晨的《山地度假旅游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以鸡公山为例》本文应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山地度假旅游开发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还有从建筑学角度来研究鸡公山的;在期刊论文方面,陈越的《鸡公山的历史沿革与风景特色》则主要从历史沿革、风景特色方面评述了鸡公山近代在风景园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的概况;有从建筑学角度研究的,姜传高的《鸡公山近代西洋建筑》一文综述和回顾了避暑地的开辟简史、历史分期、别墅分区、建筑风格、审美价值等内容。万传琅撰写的《鸡公山近代别墅建筑》从发展简史、别墅分区、特点等方面展开总述;有从生物学方面研究鸡公山的,鸡公山风景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各类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中外植物学界高度重视,对鸡公山的自然科学研究迄今仍绵延不绝;也有从文化方面研究鸡公山的,以周继伟为主的作家试图从文学的角度解读鸡公山,其作品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第2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第3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 昙华林 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 街区改造

一、城市的记忆与文化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是城市文化传统要素与现代要素的交融区。其作为传统文化形态存在着,却有着强烈的现代功能需求。武汉昙华林历史遗存丰富,百年来的建筑文化,既有民居,又有官邸,既有传统建筑、近代教育卫生史,又有革命历史,是武汉少见的一个历史遗存集中之地。人们到这里来寻找老武汉的旧风貌和近现代历史,其珍藏着老武汉的城市记忆。

武汉昙华林一片保存有比较典型的老武昌城风貌和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这些都是原汁原味、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昙华林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它可以看作是武汉近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武汉开埠以来的文化历程。著名作家方方曾说这条老街,记忆着太多东西,如果它能够一条街完整地保存下来,那可真是一件幸事。把那些尚存的老房子变成活教材,让它们继续留在昙华林的街上,那么这条老街就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二、昙华林历史街区概况

武汉昙华林历史街区位于老武昌城北城墙下,螃蟹岬和花园山两山之间,其历史风貌较为完整,保存有大量历史性建筑。昙华林街区被依法确立为武汉市历史风貌街区,2004年政府部门颁布了《昙华林历史风貌街区项目保护规划》,确立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范围,要求对昙华林进行保护性改造。昙华林历史街区包括了东至中山路、南至粮道街、西至得胜桥和凤凰山、北至中山路的围合区域,总面积约为104.1公顷。该区域内有历史性建筑30处,共48栋。其中有文物保护单位l处,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一级保护建筑2处,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二级保护建筑20处。“一条古街,集中了众多的学校、完整的近代早期医院,这在全国都很罕见。”谈到昙华林对武昌、乃至武汉的影响,刘谦定赞叹说,它就是一部武汉近现代教育卫生史。

三、昙华林街区、建筑形式分析

昙花林街区内有凤凰山、螃蟹岬、花园山、胭脂山、蛇山等自然资源。县华林街区主要由街区内四通八达的街巷体系形成。这些街巷主要呈南北走向,由西向东依次有江家巷、崇福山巷、高家巷、郎家巷、黄家巷、宜孝巷、马家巷、鼓架坡和云架桥。相互平行的巷道恰好形成了从核心景观区向南扩散的区域,成为这一区域内的主要交通骨架,并与昙华林主街相通,构成了昙华林蜿蜒复杂而又结构清晰的街巷网络。街巷作为街区的空间系统与结构形态的重要组织结构,是历史变迁所形成的有机脉络,是街区的基本骨架。虽然这种体现街区发展脉络的历史骨架呈现出衰败的趋势,但是它的基本结构是真实而完好的,反映了历史形成的土地划分结构。街巷组织结构将街区内的教区、学校、民宅等单元有机的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昙华林颇具特色的街巷空间。目前昙花林山体植被恢复、街巷院落空间已重塑,以昙华林街为主街。在其上衍生出戈甲营、太平试馆等街巷,打开区域内优秀历史建筑周边的空间,形成公共空间,构建围合式的院落空间,通过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营造传统的街区景观。

1、街区内历史建筑及传统民居

街区内聚集了花园山教堂、瑞典教区旧址、仁济医院、县华林老街、夏斗寅徐源泉公馆、县华林32号等数十处近代历史优秀建筑。其文化内容涵盖了武汉近代众多历史事件。昙华林街区传统民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大部分为典型的木构建筑,七架梁,抬梁加穿斗构架。面阔三问.进深七间,次间深八间,墙肩以上全木.以下为砖。原为小青瓦屋面。另外一部分民居风格为穿斗加正问大门全无,龛壁搭建阁楼,北面明间隔成房。

2、文化资源

昙华林街区文化资源丰富,具体包括西方宗教文化、胭脂路布衣文化、街巷文化、古城文化等许多文化资源。昙华林街区周边大专院校云集。其中湖北美术学院是集美术教育、美术创作、艺术设计、美术理论研究和艺术产业开发于一体的高等美术学府,是武汉市现代艺术文化的窗口。此外武汉音乐学院与与之毗邻。昙华林街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艺术创意产业,引入创意文化,创意源泉,引入艺术设计公司、美术研发机构等,打造艺术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创造一种休闲自在的文化氛围。

四、昙华林街区的后续研究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城市延续力、发展力和影响力的根本所在。昙华林历史街区作为武汉市武昌的一条老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武昌老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探索武汉城市文脉和传承地方特色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活的历史博物馆,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记忆。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李涛.昙华林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2(3).

[2]汤和平,段瑜.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规划—以武汉市昙华林-胭脂路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z1).

第4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 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规划

一、合理协调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无疑是存在矛盾的。通过实施城市规划,可以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城市建设需要的是建筑空间的拓展,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则是现存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的保留。两者是对立的两级,水火难以相容,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又必须找到和谐相容的方法。政府可以根据根据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及文物保护法规的规定,出台相应的城市规划,合理协调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实际运行中,既重城市建设,也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给两者以合理的运行空间。关键是出台的城市规划要有具体的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甚至要在总体城市规划中,建立保护专章或建立独立的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否则的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就成为一句空话,城市规划的内容重点就落到了城市建设上。如青岛市近年来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建设速度发展很快,但城市中的关历史文化遗产也同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与青岛市具体而详细的城市规划有关。1994年青岛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1年关近代建筑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市政府及时出台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青岛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等城市规划和关保护条例,这些规划,协调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使城市在快速发展建设的同时,关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二、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

让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社会前进的进程中处于静止的状态并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城市中历史文化遗产需要维护、修缮,只有这样它才能更长久的留存下去。历史上,西安城墙、太原晋祠都是进行了常态化的维护、修缮,才成为今天的样子。通过保护性的开发,让历史文化遗产发挥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获取维护、修缮资金,在发挥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会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样也会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在今天,“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特色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城市愿意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以此作为打造城市特色的筹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已经成为提升综合形象、增加历史文化意蕴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保护性开发的途径就是把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有效地纳入城市规划中。如《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规划为“历史风貌保护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保护区内以保护古建筑为主体,适度引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岳麓山形成呼应,整合开发成“山、水、洲、城”特色突出的古城风貌特别保护区。在青岛,因为有完善、合理的规划,关的旅游功能越来越突出,而在关一带进行建设则有着严格的限制,就连街具建设都纳入关的整体建设保护规划当中。

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城市规划说的通俗点就是帮助城市算未来的账,算的好这笔账就会多一些、早一些地变现,而算的不好,变现的数目就会少一些、变现的时间就会迟一些,甚至还会赔本倒贴。合理、可行的城市规划总是把历史文化遗产做为宝贵的资源,注重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并举。好的城市规划是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提炼城市的人文历史精神,推进城市的文化建设,创造宜居、宜投资的内环境,进而还能释放出城市的旅游价值、创造绿色无污染的经济收益。

通过良好的城市规划完全可以实现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和谐统一。在这方面斯德哥尔摩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城市,它既是一座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城市,也是历史文化非常浓厚的城市。它的基本做法是:一些新开工建设尽量走上郊区,打造卫星城,历史文化遗产一般不动。斯德哥尔摩也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但原则是保留传统建筑外墙、拆除内部设施重建,既发挥了实用价值,又保留下了历史风貌。如今,斯德哥尔摩既有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又因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城市规划决定着城市的价值。在这里,我们也确实需要重新评估政府的职责,政府应“着重从综合决策与实际运行两个方面构建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城市规划虽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有了良好的城市规划就给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合理、有序、正确地进行的依据。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实际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完善的立法保障、严格有效的执法为基础。通过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有效配合,城市规划可以发挥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5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东西方建筑实践与理论的对比,总结出建筑实践与理论正从历史上的游离的关系向当今的共生关系进行转变,并由此指出我国当下建筑创作中所面临的困惑之一是理论的匾乏。

    建筑学是一门十分高尚的科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一位建筑师应该是一位天赋极佳之人,是一位实践能力极强之人,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之人,是一位久经历练之人,尤其是要有敏锐的感觉与明智的判断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声称是一位建筑师。上面的话出自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由于它的科学属性,需要有强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又由于它的工程建造属性,需要有精深的实践技能。

1实践先行—共同的生存诉求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建造活动都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然而,随着从无意向到有意向的转化,建筑的作用也从最初的纯物理功能演化为具有意义载体的功能,它不仅要具有基本的物质功能,也就是遮蔽功能,还要经常被要求具备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在情感功能方面,令人感觉或亲切柔美、或庄严肃穆、或富丽堂皇、或清素典雅……在社会功能方面,建筑也经常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和等级,同时还会起到防御、教化、规训等作用(如城墙、寺庙、讲堂和监狱);在哲学功能上,建筑的形制经常要与宇宙和天象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宇宙观。正是这些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的需求,才推动了设计或者意向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专业的建造师(在中国是匠师)。反过来,建筑师又在实践中提炼诸多设计手法和技巧,结合自然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法式或规制。但是,这些法式仍不能被称作理论,因为它们仍然还只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经过抽象和推理,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更没有演绎。

2理论产生—不同的生成背景

    西方的早期建筑理论,得益于包括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和数学在内的古希腊文明的整体支撑,并拥有古罗马帝国大量宏伟建筑活动的实践支持。最早的建筑理论,要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这本书被埋没了很久,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被人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等。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相继出现了阿尔伯蒂(意大利)、布隆台(法国)、拉斯金(英国)等许多建筑家的理论著作。总体来讲,18世纪以前的理论,是以数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为基础的,理论家们继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被一种数学法则所控制,他们盛赞人体比例和黄金分割的美妙,从中推演出万物所应遵循的比例,而建筑作为宇宙的模型,也应该遵循这些比例。这些理论,往往是个人观点和心得,主观性较强,理论本身所涉及的内容也往往局限于形式法则,对于建筑结构、建筑环境以及建筑人性化研究几乎都没有涉及,所以对于实践的指导也很有局限性,通常适用于大型宗教和行政建筑的规划布局和立面形式,并不关心内部空间和人的行为及心理。另一方面,大量的民用建筑,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依然自发自觉地进行,并创造了建筑历史的主体。18世纪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和欧洲启蒙运动的推进,学术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崇尚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些影响到建筑理论,也将近代科学技术理性主义包容进来。到20世纪(尤其是中期),西方建筑理论家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工程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先进成就进行跨学科结合,从而建立一了系统的现代建筑学理论体系,使建筑理论的体系化超脱了个人而成为一种群体活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思维活动,是在与欧洲古代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地理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与收获相关的节气与天象成为原始文化的核心,同时,与收获相关的水利管理及地理因素推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进程。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建筑理论与西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范畴、体系与机制。在中国文化的宏观定位下,一方面,“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于成器以为天下利的百工给予表面上的尊重;另一方面,出于对整体世界的把握需要,将人类的社会与思维活动分为五个方面:“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张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即将无形的观念把握与有形的器物制作这两种活动分割开来,并与社会身份相联系。从而设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与维系社会等级相关的思维活动纳入到礼制及典章范围,称为“道”,与有形的器物制作相关的思维活动被纳人“工”的范围,称为“器”,道与器的巨大鸿沟,加上后来的“治人”与“治于人”的对立,使得中国的建筑匠师长期未能完成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设计与施工、建筑于结构的专业划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也依然产生了少量的具有理论萌芽的建筑技术书籍。最早,也是最系统的应当数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编写的,由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也兼有施工手册之用)—《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代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3当代建筑理论

    当代建筑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基本理论(如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应用理论(设计原理、方法论、工具论……)、跨学科理论(如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学、建筑社会学、建筑行为学、建筑心理学……)以及建筑评论等。基本理论属于建筑哲学范畴,反映了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理论是有关设计方法的学问,它是伴随着传统无意识设计到有意识设计而诞生;建筑历史与理论是研究建筑发展历程与动因的理论体系,主要涉及技术、文化与艺术等因素;建筑设计原理是专门研究具体建筑类型的设计原则与范式的学科,也是直接指导建筑实践的理论层面。当代建筑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哲学思想与跨学科理论两大范畴进行,因为这两大范畴对建筑创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建筑师对于建筑创作的态度。

第6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购物中心,购物林荫道,体验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商业建筑是现阶段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商业建筑也经历了从百货市场,超级市场,连锁店到大型商业中心的发展过程,商业中心作为较成熟的新型商业模式,是许多地区目前所追求的最佳商业模式。

1,购物中心的基本概念:

所谓购物中心的概念是从英文单词“mall”翻译而来,“mall”指的是欧美的一种郊区大型娱乐购物中心,跟中国历史上的“瓦肆”类似。特指规模巨大、连成一体、包罗众多专卖店和商铺、集购物、休闲、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商业中心或加盖的林荫道商业街。单词的解释原意是“林荫道” ,近代经常与“购物中心”的意义连接起来,引申为“购物林荫道” ,意指在“mall”里肯定有一条或多条步行街,身临其境购物、消费或漫步,犹如在林荫道上闲逛一样舒适和惬意。

2,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的几点分析:

现代人们对于商场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购买商品的场所,更多的是一种茶余饭后的休闲体验场所。人们也渐渐接受了商场成为除去广场外的另一个集会休闲的场所,商场的功能和意义于此同时变得更加复杂。国内的许多新兴商场的建筑形式也渐渐的向购物中心所靠拢,但是始终无法诠释出它的真正含义。不同于单纯集合体的概念,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诠释了“mall”的真正含义,一种惬意的林荫道式的商业步行街式的建筑。

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北二中路6号,是由国际知名的土耳其商业地产开发商特克莫公司(Turk Mall)以及国际著名综合集团菲巴集团(FIBA Group)联手在中国投资开发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25,716平方米,是以大型综合购物群体为主的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生活广场。作为大型综合性商业广场,沈阳星摩尔购物中心就如一个微缩版的小型城市。除了一般购物中心常见的设施外,这里还设有室内花园、数码广场以及中式和土耳其式两种完全不同感觉的SPA等。更有特色的是,这里还设立世界各地的特色区,融合各国文化。室内花园、小桥流水等元素应用到了商场的各个环节,让逛街购物像逛花园一样的舒适。

星摩尔购物中心真正的做到了“购物林荫路“的效果。它采用了所谓的“岛式”布置方式设置业态,商铺集合成组团,各组团间相互独立不粘连,由走道和过街天桥相互连接。在首层购物时,相互独立的“岛式”组团好像不同的街道建筑,随处可见的花园,以及为了达到自然通气的效果,在步行街内采用的全透明、自然采光和屋顶开气窗的设计使得人们真的好像置身与城市商业街一般。在上层购物时向下看,被商业组团所分割成的走道好像城镇内的路网,整个商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小城镇中舒适的生活一样。商铺的排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按功能或者类型统一排布,而是貌似毫无规律的将不同功能的店铺放置在一起,这种毫无规律的打乱并没有显得突兀,在转角处突然出现的休憩咖啡厅或者十分有特色的工艺品木屋真的达到了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效果,好像在旅游小镇一样新奇的体验。

3,总结: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公共建筑更多的要求是在于体验方面。建筑是否给予人们舒适惬意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现在人们评价建筑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商业建筑作为接待大规模人流的场所,应该更加需要重视顾客体验方面的问题。整个商业建筑的模式不可避免的朝情景式体验消费的方向发展。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购物心情与人们的情感成了决定一个商业建筑是否深得人心的唯一评价条件。新型的商业建筑应该注重商铺与顾客之间的互动,设计一些增加乐趣的“节点”,商铺的排布方式越自然越容易亲近顾客,集中的将同类型的店铺堆积在一起反而会造成顾客的视觉疲劳。新型的商业建筑应该做到更加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顾客体验才是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7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 含义 研究状况

一、生态城市的含义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但其概念迄今仍未达成共识。

1984年,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环境。同年,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egister)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他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

欧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居住区十项关键原则。杨开忠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生产性并有利于人们生存的城市。”

我国学者黄光宇教授等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我国著名学者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如下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二、国外生态城市的研究

1820年欧文提出“花园城”的概念,倡导花园城镇运动;1898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在城市规模、城乡结合、人口密度、绿化带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在其影响下,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一些花园城市。

20世纪以后,以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的《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几点建议》(1916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雅典》(1933年)、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1962年)、世界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年)、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为代表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环境恶化的担忧,这引起人们更加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较早涉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曾组织召开了多次有关该领域的地区和国际学术会议,并从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陆续召开一系列生态城市研讨会。

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与会的700多名专家学者就如何根据生态学原则建设城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并草拟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十条计划。

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研讨会。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进行了深入具体地探讨,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国在加州的伯克利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

1996年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举行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国家库里蒂巴举行了“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2年在中国深圳举行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3年2月至4月,在中国深圳组织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此次会议安排了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环城市生态系统工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等六个会组,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有更多的人参与,把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

三、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

我国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以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1978年我国正式把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许多学科,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学,才开始从不同领域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一直指导着我国的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1986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生态城市示范点,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转型。1996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胜循环的示范城市”。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要求不断改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丽等.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L).

[2]忙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1998.

[4]王佳玮.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绿色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0页.

第8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1创意产业园概述

创意产业园作为一个被限定了的结构体系,有规定的比例限制。它具有比较完备的公共设备、现实网络以及程序系统,其中以具有创新的脑力劳动为重。同时,它能及时地掌握国际市场、技术、资讯的各方面信息,是一个十分有发展潜力的开放性的社会群体。为了使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创意创业园聚集文化、产业以及消费人员,将它们聚合在一个可以创新并且利于生产的驻地。缓慢而有序的发展,逐渐使其成为一个可以让研究和创新、教育和试验、制造和销售、示范和消耗同时进行的工业网络。

2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的概念

创意产业园不能十分准确的划分出公共空间的领域,因此只能从使用人员以及帮助使用的视角对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界下定义:在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定范围内,给在产业园区的固定人员及流动人员所提供的一个休憩、交流、游戏、展览等功效的物质空间。

这个定义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公共空间是全部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论是对产业园里的固定人员还是对来这里游览的人员,都是相对开放的。所以,公共空间的范畴就不能将产业园中固定人员自己建造的房顶上的花园、休息场所等这些只能给自己个人使用的地方算进去;第二,公共空间具有休憩、交流、游戏、展览等功效,是供人们使用的物质空间。因此,共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多效能、独立性、物质化并且同时可以将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场所。

3产业建筑的改造与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

创意产业园的主要改造方向是公共空间的设计,而产业建筑的改造主要手段又有以下两种:

(1)外部空间的改良与重新组合

工业废墟大部分都被长期埋没在城市角落中。人类将这些废墟进行无数次的随意扩张后,大多数变得凌乱不堪,不成样子:道路堵塞、走道拥挤、周围环境恶化、安全系数降低等,使这些废墟的再次利用也变得十分困难。要改善这种状况,实现废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多建设一些停车的地方,使堵塞的交通重新运作起来,为旧建筑的重新修筑创造条件;第二,对原来的旧建筑,在不改变其格局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有趣的且设备完善的公共空间,如草坪、广场等;第三,在创意产业园里多增添一些文化气息,使这里成为一个能激发人创新思想的场所。

让创意产业园朝上述方向发展的主要手段便是 “先减后加”。“减”就像减掉多出来的枝叶一样,将外部空间中出现的乱七八糟的、没有价值的地方剔除;而“加”就是要建设更加舒适的外部公共空间,比如多种树、增加一些公共陈设等。

(2)内部空间的充沛

内部空间的充沛比较普遍的方法有中庭、夹层、屋中物等。这几种方法经常一起运用。

构成中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内部空间如庭院、走廊等改造成中庭;二是将建筑物中某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拆除后改造为中庭。调整内部空间的一个有效方法便是让工厂或者仓库等这些具有较大空间的建筑。用中庭的设计方法,将其改造成对外的、增进沟通的公共空间,能够让废弃的建筑进行合理的再改造,使其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还能消除交通、光线等方面存在的隐患。

而在建筑内部空间里扩大面积,最直白的手段就是夹层和屋中物。

夹层经常会和交通空间放在一起设计,使内部空间看起来错落有致。有时也会在靠近中庭旁边的夹层空间里设计一个小吧台、物品展示空间等,可以方便内部人员在这里休息、交流等。

在原来的建筑里用围合的手段创造一些具有特别用途的公共空间便是屋中物。这种方法并没有对空间实行“增”或“减”,却能使原有的空间利用变得更合理。而且,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往往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比如1933年老场坊在设计时就运用了夹层的手段扩大了建筑面积。它在建筑的外面以及内部的西边外廊装上玻璃,将空间巧妙地联结在一起,使原本的外部空间变成了内部空间,加强了外部和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它还在建筑内部的四层内圆处装上了玻璃地板,设计了一个围合剧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者在设计时对公共空间和交流空间的创造所进行的一个非常全面的思考。它真正的扩大了建筑的使用空间,充分体现了创意产业园区能进一步增进沟通的特点。

现代的办公空间,特别是创意产业的办公空间、公共交流空间是现代办公空间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创意产业园区的前身――“产业建筑”在设计部分十分薄弱。所以,建设公共空间显得十分重要。公共空间通常是对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再加上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充足的热情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空间常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成为构建公共空间别具一格的地方。

4结语

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创意产业园的流行是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出现的缘由。它与传统的产业园相比,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休息空间,同时使工作、生活和休息共同实现进步。产业的特殊性和创意性使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独具特色。与此同时,它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优点,比如兼容性、公共化和多元化。因此,创意产业园独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它的公共空间。

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共空间是由多方面的空间因素共同构成的,对这些因素如何进行设计创造成为决定它质量的重要步骤之一;工作人员在创意产业园里参观的真实感受,也是进行设计创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现代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特点逐渐趋向性能综合化和多元化。传统产业的可变化创造给现代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了许多经验。不论是对旧建筑的创造进行保留,还是直接翻新,都是可持续发展空间能源的有效方法。由此可见,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还需要拥有能随时接受将来建筑变化的力量。

俗话说:“流水不腐,建筑亦然。”只有不断地在已经完成的建筑内容上充实新的内容,才能盘活整个建筑及建筑群。这对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有着很大的启发。创意产业园的不断进步,对它抱有的希望就会越来越旺盛,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新创造,才能跟上创意产业不断更新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美.凯夫斯著.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孙诽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2]黄锐主编.798工厂.北京:timezones+思想手设计,2004:37

[3]杨坤.创意产业园的建筑空间研究.大连理工硕士论文.2005.6

[4]朱中新.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研究.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4.6

[5]顾承兵.上海近代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一以苏州河沿岸地区为例.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3

[6]耿斌.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设计与开发对策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6

[7]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探讨,廖方,规划师,2007/04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第9篇:近代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 图书馆建筑 结构 功能 图书馆史

分类号 G258.9

On the Evolution of Library Building and Its Function

Chen Haizhu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evolution of library buildings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and gives the examples of the library buildings in the different eras for detailed analysis, and then it proposes that library buildings’ transformation is based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in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in the architecture field), aiming to be adapted to the library’s transformed function. It argu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brary's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reflects the embedded human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in the library history.

Keywords Libra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Function. Library history.

著名的建筑评论家约翰・拉斯金写道:所有的建筑都不仅为人类的身体需要服务,而且展示着人类的心灵[1]引言2。建筑不仅是人类遮风避雨、抵御侵犯的安身之所,也是所处时代之精神与道德观念的物化表现。图书馆建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建筑,更是近代以降始自欧陆而后渐及全球的产物。不同时代的图书馆,其建筑模式、结构与功能不一样,演绎出一幅清晰的历史变迁图。有鉴于此,笔者将主要抓住图书馆建筑的形制、结构和功能三方面,而取“约在形制、结构,要在功能”,简要评述图书馆建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嬗变过程、特点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图书馆建筑功能的历史变迁。

1 古代图书馆建筑及其功能

据史料和考古发掘,最早的图书馆往往与寺庙、皇宫、贵族富商私宅联系在一起。比如,约公元前3000年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仑王朝的一座寺庙废墟附近,就有大量的泥板文献被集中在一起,成为已知最早的图书馆[2]1。西方在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前1世纪)托勒密王朝曾建立了规模宏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中国两汉时期专门收藏典籍的皇家藏书楼已见载于史册,例如东观、兰台、石渠阁等。雕版印刷术问世后,民间书籍的刻印和传播逐渐发达,特别是自宋代以后,中国私人藏书楼建造日盛,尤其在经济富庶、文化昌盛的江浙一带绵绵不绝,先后出现了如天一阁、绛云楼、铁琴铜剑楼直至清末民初嘉业堂等著名藏书楼。而同时期的西欧在经历了蛮族入侵导致图书馆事业衰颓一段时期后,在修道院和教堂的努力下,皇家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得以兴盛,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向近代公共图书馆的转型。

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工程技术的限制,图书馆建筑楼高和体量有限,主要目的和用处是保存文化典籍,一般不对外开放,藏书的流通和利用受到严格限制。建筑材料以笨重、结实的石、木为主,注意防火、防潮、防盗。如天一阁就是体现此种藏书楼功用的代表建筑。

建造于明嘉靖年间(1561―1566)的天一阁,其名据考取自《周易》郑康成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寓意“以水制火”,因为藏书最怕火[3]28。其主人是兵部右侍郎范钦。天一阁主体建筑――宝书楼是一座重檐硬山顶建筑,它的平面布局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开间的奇数制迥异,采用偶数制,为六开间,即应前述易经要义。楼上不分间,通为一厅,不设板壁,仅以书橱相隔。图书全部贮于楼上书橱中,楼下不藏书。书橱下置英石以收潮气,橱内置芸草以防蠹虫。楼上前后有窗,以利通风,楼前凿池,以利就近取水。此外,为保存图书长久计,范氏定下极其严格的保管制度:如凡阁橱锁,分房掌管,禁止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立“烟酒切忌登楼”之禁碑以及如违规,“罚不与祭”等[2]416-417。正因为有如此周密的建筑防范以及书籍保护措施,天一阁成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民间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之一。天一阁的形制和结构,获得清代乾隆皇帝的嘉许,后来为储藏《四库全书》而建造的七个藏书楼,都仿照天一阁楼上一通间、楼下分六间做法,并且取名均带水字旁(镇江的文宗阁除外)及“阁”字[3]27。

再看西欧,几乎修建于同一时期的荷兰朱特芬图书馆,这是附属于圣・沃伯吉斯教堂的,作为公共阅览室而建造的图书馆,但该图书馆依然保留着中世纪的氛围,其图书被链子锁串起来挂在老式木制书桌上,史称“带锁链的图书”[4]108-109。其意不言自明:防盗。由此可见,古代中世纪无论东西方,图书馆建筑受当时的科技和文化条件限制,开放程度很低,图书馆所保存的知识精华、人类精神财富只有少数人才能接触、享用。社会普通民众长期被挡在知识宝库的门外,人们的精神文化诉求受到了严酷的禁锢,人类的心智没有得到足够的启迪、开发而处于相当落后、蒙昧的状态。

2 近代图书馆建筑及其功能

近代社会起源于欧洲,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序幕,建筑科技的发展,图书馆建筑功能的演进,欧洲是首先见证之地。在18世纪以前,图书馆建筑和其他世俗建筑的区别仍然不明显,图书馆建筑功能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彰显。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城市猛烈发展。城市的建筑活动,包括住宅和各种公共建筑,从此成了左右建筑的主要力量,成了时代建筑的代表。宫殿、寺院教堂、庄园府邸都渐渐失去了对建筑发展的领导作用。19世纪下半叶,由于产业革命引起的生产上和科学技术上的大变革,一种同两千年来有很大不同的新建筑破土而出。新建筑最突出的是使用钢铁、玻璃、钉、钢筋混凝土,使用新的结构方式,新的构造和施工方法,在短期内获得了旷古未有的大跨度的内部空间,同时也获得了旷古未有的艺术样式[5]。图书馆作为城市建筑的代表作用也是在这一时期慢慢凸显出来。

第一座使用现代材料服务于新功能的图书馆建筑是巴黎的圣日内维夫图书馆(1838―1850)。这座图书馆是座高大的公共建筑,它以一种醒目突出的方式来使用铁件。图书馆的格局很简单,一座两层的矩形房屋,它的整个上层是一个巨大的阅览室。覆盖阅览室的是211个筒型拱顶,由透孔交织的铸铁横拱来支撑。在中间,一排细长的铸铁圆柱把阅览室分成两个大厅。在原来是装饰性石头圆柱的地方,设计师用一排排字母刻上了810名作家的名字[1]99。这座建筑不仅充分表达了近代产业革命时期钢结构图书馆形制上的鲜明特点,还突出了图书馆建筑“形式应该服从功能”的全新宗旨。

钢结构在图书馆建筑的使用,导致了一种全新功能的图书馆建筑模式。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就是这种将书库、阅览室和行政办公区域明确分割的建筑领头羊。德国的萨克森―安哈尔特大学及州立图书馆是追随的典范。该馆是所在地区的呈缴本图书馆,随着出版业的高速发展,藏书和读者人数不断增加,书库的功能不断加重。该馆为一独立建筑,外立面酷似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宫殿,从外部看上去有四层楼,而实际建筑的内部只有两层。它提供了读者使用的公共区域,包括阅览室、借书处和几个办公室,一直延伸至该建筑物的中央。其余部分是由宏伟的独立式钢结构建成的八层书库[4]80-81。这种多层书库的图书馆建筑主导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藏、借、阅三段式空间布局形制。20世纪初西风东渐,中国国内相继出现了当时欧美流行的书库模式图书馆建筑。清华学堂图书馆、老北京图书馆都是此类近代图书馆的典型建筑,它们对后来中国图书馆建筑的总体格局产生了持久的影响[6]21。这种将藏、借、阅用房固定,各部分功能固定的近代图书馆反映了此时图书馆以藏为中心,重藏轻用,主要服务形式就是闭架借阅服务的功能需求和特点。不过,对比古代中世纪图书馆,借书区、阅览区区域的专门析出,已经表明图书馆功能发生了转型:“以藏为主”向“藏用结合”过渡,图书馆保存的人类精神财富对外揭示开放,民众可以自由地接触书籍,人类的精神文化诉求有了可靠稳定的满足和保障渠道。

3 现代图书馆建筑:模数式图书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科技进一步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建筑领域,由于电的发明推广、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成熟,以及新建筑材料如不承重的玻璃幕墙的出现,更新一代的建筑开始产生。其特点是:建筑材料生产更趋规模,而建筑构件也可以标准化预制并批量生产,可以大大节省建造时间。楼房可以盖得更高,墙壁变薄(使用),有更多的内部空间。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筑的发展便渐渐汇聚出一个鲜明的特征:“模度”(一译作“模数”)(Modular)。出生于瑞士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在《模度》――这本同名书中向世人阐述了他重新定义人类尺度以及建筑比例与人的比例之间的关系的方法[7]。模度的理念结合标准化工业大生产,使得不涂油漆、成批生产,不加装饰的现代建筑,如同成堆机器人一样到处出现。

美国的A・S・麦克唐纳最早提出在图书馆建筑中使用模数式设计。1943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图书馆的设计接受了麦克唐纳的观点,出现了第一个模数式图书馆。该馆建筑呈矩形,平面开敞,内部全部用柱子承重,很少有隔墙,房间以书假分隔,室内净高除个别处外均为2.49米[6]108。这种平面结构很好地适应了图书馆开架阅览制度的需要,其空间通透流畅,布局灵活可变,加之人工照明、空气调节、吸音隔噪以及自动化文献传送装置,深受读者和图书馆员的欢迎,大大提高了图书文献的利用效率。

模数式图书馆实行三统一: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使得图书馆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弹性。但这种建筑方式也存在局限性:建造和维护的物质经济条件要求高;空间组织易趋无序性;缺乏与环境的有机结合,易导致千馆一面的方盒子形制外观等。我国在近一二十年来建造的图书馆基本上都打上了“模数式”建筑烙印[8]。“模数式”图书馆堪称典型的现代图书馆,它突出强调了开放性和使用上的便利性,表明了图书馆这一时期已经完全走出了古代“藏书楼”模式,实现了对民众的普及开放。

4 当代图书馆建筑及其功能

当代图书馆建筑,由于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进,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笔者仅结合建筑科技在当代的最新发展简述图书馆功能变革的几大趋势。

4.1 生态、绿色图书馆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因能源危机的产生,玻璃写字楼不再独享建筑师们的青睐,他们转而寻求节省能源效率的建筑,因而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走到了历史的前台。生态建筑的要点就是只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等),采用再生材料(例如再生纸等),维护老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位置、自然光和空气流通[1]139。生态建筑着眼于有效利用自然气候等生态因素进行建筑设计,以达到建筑与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的效果,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追求,同时降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指节能、无污水、无污染、无废气、无电磁污染的建筑。图书馆作为人们公共活动的设施,近年来在建筑设计上越来越重视生态和绿色理念。具体方法有:将电梯、卫生间等服务性设施布置在建筑外层;在建筑中部引入开敞中庭并植以花木,解决进深过大带来的自然采光和通风问题;二层皮的外墙形成复合空间或空气间层,达到保温、隔热等效果;在屋顶、外墙安装遮阳格片;在室内广布各类绿色植物、盆景以稀释装饰污染等。

4.2 智能图书馆的出现

智能建筑是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必然产物。智能建筑的构成有三大要素系统: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MS)、通信网络系统(CNS)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智能图书馆与智能建筑的系统构成大部分相同,但是具有更加专业的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系统集成中心。美国纽约的21世纪图书馆被称为21世纪的超前性数字图书馆,它在图书馆历史上代表着一种划时代的改革和概念的更新――高科技图书馆和信息库,在这个全新的图书馆里,看不到大量的目录和书架,而是犹如安放了一台大型精密仪器的工作室,管理这一切的主角是各类电脑。图书馆主体部分是100多个新式电脑工作台,它们都通过本地和远程的终端与因特网连接,读者随时可以查询所需要的书、文献、信息资料,而且还可在全美和因特网上找寻所要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甚至声像多媒体。读者可以携带手提电脑在此最大效率地获取信息,也可使用为每台电脑配备的激光打印机将所需要的文献、图表、资料打印出来[6]69。我国图书馆目前在建新馆以及老馆改造过程中,无一例外地融入了智能图书馆的设计,形成了实体图书馆和智能图书馆相结合的复合模式。

4.3 图书馆建筑的多元化功能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挑战着人类的空间概念,长期以来都曾经是指派给特定的建筑类型的许多活动功能,如今在数字化网络空间就能进行,这之中最显著的代表就是银行、图书馆、博物馆这样的地方。由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联网计算机终端获取存储在服务器的图书馆各类电子资源,针对这一现实,有些学者甚至提出“图书馆建筑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观点[6]73。虽然这种观点遭到了大多数同行的批驳,但它确实反映了传统建筑类型和时空模式趋于瓦解的解构主义思潮对图书馆产生的冲击。

信息革命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各国都在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运用新技术带来的各种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加速知识转化为创新生产力的进程。图书馆作为与生俱来的知识聚集、传播、交流中心,其在社会科技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而是更加凸显,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共识。图书馆的功能无论是内涵抑或外延都得到充分的伸展扩充,已不仅仅是文献收藏和读者阅览的场所,同时还成为知识学习中心、学术文化交流传播中心甚至是休闲和娱乐中心。为了满足图书馆新增的社会文化功能,图书馆建筑除了书库、书架、阅览桌椅、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外,自助复印、无线网络、多媒体视听中心、学术报告厅、艺术展览厅、音乐欣赏厅甚至电影放映场所等新设施都得到了保障。由于开放性、效用凸显,图书馆选址也不再是偏僻安静的一角,而往往在人流活动交汇的热闹场所。图书馆建筑外型也开始作为一所标志性的建筑,而在材料、形式、布局、色彩、风格等方面精雕细琢,以尽可能体现其艺术性的特征。

5 结语

纵观从古至今图书馆建筑及其功能嬗变,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图书馆建筑每一次的根本变化,都是以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建筑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前提的,例如钢筋混凝土对木、石、砖的超越,光纤电缆芯片对实体隔墙的突破等。而图书馆建筑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宣告了图书馆功能的延伸和扩展,体现出人类对图书馆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更进一步地,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功能的转型反映了人类深层精神文化追求、认知水平的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建筑史是观照人类心灵史的一个侧影。

参考文献:

[ 1 ] [美]卡罗尔・斯特里克兰.拱的艺术:西方建筑简史[M].,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2 ]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 3 ] 龚烈沸.话说天一阁[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1.

[ 4 ] 吴建中.世界经典图书馆建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 5 ]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80

[ 6 ] 常林.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建筑与设备[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 7 ] [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M].汪瑞,黄秋萌,任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8 ] 许建业,杨亮.国内生态图书馆建筑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1):15-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