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腊月二十七范文

腊月二十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腊月二十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2、腊月二十,这一天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

3、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4、腊月二十七,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

5、腊月二十八,腊月二十八的中国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中国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第2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1、洗福禄可不是只看表面的意思。作为中国传统年俗,洗福禄指的是节前沐浴。洗福禄通常在腊月二十六进行,不过不同地区也是有差异的。

2、比如北京城里,就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因此他们又把腊月二十七的洗浴称为“洗福禄”。在那两天里,人们就会集中洗浴和洗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2、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扫尘、吃灶糖,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3、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1)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2)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3)腊月二十九,就是民间祭祖的重大日子了,特别是身居海外的华侨,主要就是利用腊月二十九和腊月三十,祭祖的。(4)腊月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除夕,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阖家团圆迎新年,除夕夜部分地区和家庭守岁至天亮。

4、初一到十五,都在过节,也有许多讲究:初一的饺子、初五,叫破五。破五是一定要吃饺子的。

第4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压岁钱/祭祖/送财神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第5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腊月二十四,是家家户户的扫除日。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即是迎接新春佳节,又有扫除晦气之意。

2、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豆腐是春节加工菜的重要原材料。炸豆腐、豆腐盒子、制作豆腐茧等菜肴均需要豆腐。

3、杀年猪

腊月二十六,杀了年猪,除了腌制咸腊肉,剩下的都挂在仓房里。快过年时拿回屋子里,“缓”一宿。烀肉时用一口大锅,底下烧柴火,慢火烀上半天,这样烀出来的肉入味、好吃。但小孩子往往都等不及,不时地催大人给捞出一块来尝尝。于是,这一天往往一点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头就饱了。当然,还要留出一些生肉用来炒菜,还要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

4、赶年集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过年好招待亲戚。赶大集,置办春节所需物品,尤其是北方的农村,临近年关了,如果不亲自到集市上走一遭、转一圈、瞧一瞧、看一看、讲一讲、听一听,即使家中置办下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过年都是没有年味的。

5、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北方人吃面食,主要是馒头,所以平日里每三五天就要发一次面、蒸一次馒头。但过年期间则不然,要一次性蒸出十几天吃的馒头、包子、糖角来,所以这一次的发面特别关键。

发面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将“面引子”用水泡开,掺上面粉,然后放在大盆里慢慢发酵。因为量大,所以一般要发一整夜。发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要加入适量的纯碱,再掺入一些面粉,揉到软硬合适,然后继续发酵一段时间。这发面是个技术活儿,各家主妇们都特别重视,因为过年亲戚来了是要吃的,谁蒸的馒头酸了、不起了,难免落人笑柄。

6、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过年,主食就是白面馍馍,也是所有人期盼吃到的美食。如果说发面是个技术活儿的话,那么蒸馒头则是个体力活儿。馒头要反复地揉,才会有劲、好吃。所以蒸馒头的时候,各家的男人们往往也会上场助阵。做好的馒头剂子要大小均匀,然后才上屉蒸。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上做一些图案,或者塞个红枣在馒头顶上。

7、贴春联、守岁

大年三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北方在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家的门两旁贴上寓意吉祥的春联,给节日带来喜庆之气。北方人有守岁的习俗,就是一家人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然后一家人吃年夜饭,有辞旧迎新之意。

8、放鞭炮、拜年、穿新衣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过年放鞭炮是古老的习俗,有喜庆的寓意。过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也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

9、扭秧歌

第6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记得每年腊八一^,父母就会紧锣密鼓开始准备各种食物,如做香肠、腊肉、酱肉、辣猪头、腌排骨、腌猪肝、腌兔子、腌猪肚等。反正腌腊食品不少于10种,每天家里都充满酒味、香味、腌料味。每当我们看见父母忙碌地准备这些东西时,心里都高兴极了,想着新年可有好东西吃了。有时我们也给父母帮点小忙,捆挂香肠的绳子呀,刷刷肉上的酱呀,把这些肉挂出去晒太阳啊,看着这些叫人流口水的食物,再辛苦我们也愿意。

半个月以后,这些东西就变干变硬了。父母是舍不得轻易煮来吃的,因为除了留着家里过年吃之外,还得送些给大姑小姨等。有时父母不在家,我们几个就商量着偷煮一点香肠和腊肉,不能太多,要是露馅儿会挨骂的。我们吃完后,把锅和碗等一切罪证都清洗干净,父母也分不清哪挂东西少了一节,我们几姐妹相互告诫,谁要跟父母告状,罚她洗三天碗,并欺负她。

父母忙着置办年货无心管我们,母亲用河沙在铁锅里炒胡豆、花生、豌豆,我们就围着锅台看她炒,想学点手艺,也想趁父母不注意时,抓一把放衣服口袋里。母亲也不留意我们的小动作,忙碌地干着活。晚上睡在床上,我们就在被子里边笑边偷吃这些炒货,开心极了。

腊月二十五,母亲开始安排做卫生,扫灰尘,清洗被子、床单、罩子;腊月二十七开始安排我们洗澡洗头,她说二十七洗病疾,把今年的所有病都洗净,来年不生病;二十八和二十九这两天什么都不洗;大年三十这天不洗澡,但晚上必须洗脚,母亲说这天把脚洗干净了,一年到头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吃的,不会饿肚子,还吃得很好。

在这几天中母亲要做烧白,甜烧白两片肉中夹豆沙;咸烧白肉切得薄薄的,下面放芽菜,都很好吃。还要做枕头粑粑,肉剁碎加入豆粉、盐、花椒面、姜末、葱拌好,做成长方形的条状,再用蛋黄拌在瘦肉表面放在蒸笼上蒸好。还用炸酥肉和枕头粑粑一起做成色香味俱全的一大盆汤,上桌时在汤里放上一些豌豆尖叶子,又清香,又化渣,又爽口,真是肥而不腻的一盆好菜啊。

大年三十,过年一个桌子上少说都是十五六个菜,香肠腊肉等各种腌腊食品不少于五六个。还有木耳凉拌鱼,再加上糯米饭、凉拌菜简直是太丰盛了,这个菜还没有品出味道来又上那个菜。直到吃得肚子胀,打饱嗝,满脸通红。桌子上大人们划拳热闹得很,猜神仙,把胡豆放在手心,猜不到就喝酒,我们小孩无事可做,只能看大人们划拳猜神仙。下桌后就去放鞭炮,父母就收拾碗筷。

哪里像现在,过年就出去吃,懒得做。费力费神又麻烦,麻烦的是大家不愿意洗那么多油渍渍的碗和筷子,更实际的是这些年轻人不会做许多传统的菜,如烧白、酥肉、枕头粑粑等,烹调技术也差劲。当然懒人也有懒福,向馆子进军咯,出去吃多省事啊,父母也老了,吃不了多少,儿女们安排吃的就行了。

小时候过年没有麻将打,没有电视看,年饭吃了大家聊天,等到晚上十点左右,父母把屋里收拾干净,大家洗完脚各自上床睡觉,就算过完年了。

过年钱都是父母清早放在我们枕头边的,只有5毛钱,没有红包。现在的孩子得红包甚至连谢谢都没有,认为是父母应该给他们的。现在过年基本都是各自过,儿子去岳父母家过年,女儿去婆婆家过年,老两口自己这边算过年。现代生活,顺心就算过年吧,老人也不会计较这些年轻人的过法。

现在的年轻人,过年可以从初一到初六都在麻将桌上;不打麻将的年轻人嘛,过年是外出自驾旅游或者结队出去周边玩耍。今年我包了四斤饺子,放了三个五角硬币,让他们去吃。女儿说包什么硬币啊,那么脏。

多么扫兴!

第7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春节过年习俗与禁忌大全:正月初一忌动扫帚及拖地。

腊月二十三

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可以开始贴对联了。“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 “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三十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 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正月初一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

正月初五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饮食习惯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居室部置

传统上,春节的居室布置要四贴,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贴窗花。

贴春联:

起源于民间为驱鬼避邪而在门两侧悬挂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之功效),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于春节张贴对联歌颂天下统一国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记载了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

贴年画:

从内容上看,多迎合广大群众的求吉庆心理,以丰收,多子,多福,多寿为题材常见的有"麻姑献寿","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钟馗卫福"等。我国着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

贴福字:

俗称迎春贴福,是祈求新的一年丰调雨顺,人寿年丰,贴福字时还要把福字倒过来,谐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贴窗花:

窗花来布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形状不一,创作自由,其题材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肥猪拱门""老鼠娶亲","连年有余".但所用材料却十分统一,大红纸配少量金铂,彩光纸,此俗在广大农村历经百代,至今不衰……

第8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壮族}

壮族人年三十晚上没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是吃粽粑。一个粽粑有两三斤重,小一点的也有一斤,人称“枕头粽”、“驼背粽”。壮家姑娘在腊月二十九晚上就把粽粑包好。粽粑被墨绿的粽叶包裹得严严实实,再用金黄的稻秆一圈圈紧紧地捆扎起来,煮上整整一天,到三十晚上就可以开锅了。

{蒙古族}

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要算过年,一般进入腊月十五,人们就着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全家人或亲友聚在一起饮食娱乐送火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是过大年最欢乐的几天。大年三十夜幕降临后,人们便聚集在最年长者家中,开始除夕“乃日”(宴会),全家人尽情享受“守岁”。除夕宴会上应备办“三锅”:一锅是奶茶锅;二锅是羊背锅;三锅是肉汤饭食锅。宴会中最少唱三首歌。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大年三十要支起大锅,煮好一整只羊。在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饭,按常规要多吃多喝。民间还流行年夜饭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休,直到天明。

{土家族}

过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从内容到形式比土家族的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二十九,月小过腊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

土家族人过年,要杀年猪、打糍粑、做点心。打糍粑多在腊月二十七这天,而且常常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打,洋溢着欢笑与和谐。据说,如果哪家不做大糍粑,一年都会不吉利。虽然家家都要打糍粑,但是新年拜年时,粑粑仍是最重要的礼品。有童谚曰:“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年饭之前,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然后是敬祖祭先,然后全家才开始慢慢吃年夜饭。

{回族}

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族人民习惯于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回历年,也不过阴历年――春节。

第9篇:腊月二十七范文

编者语:时间终于一点一滴地走入农历十二月,也就是俗称的“腊月”。寒风萧萧,腊梅花开,给这个寒冷季节别添一分风采。腊月一到,接着便是除夕、春节、元宵,注定这是忙碌的一月、欢快的一月。本期的《民俗博览》,为你详尽讲述腊月里的那些事儿。

寒冬腊月年之尾

腊月是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便是雷之其冷。这时,冬季田事告竣。到了“冬闲”时节。农事上是“闲”了,但生活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人们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春节,是中国人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在本月有丰富的内容: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直到除夕夜。广义地说过年,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甚至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过去一些官宦人家,甚至要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才算结束,这从古典名著《红楼梦》可见一斑。

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富有无穷魅力。为了过好年,百姓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做诸多准备,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祗、祖先有个交待,对一年来的往来账目有个结算,对亲戚,邻友、同僚给以慰问,对一年来的家庭事、个人事加以总结……以使在新的一年里,个人能更有进步,家业更加兴旺。

腊月初八与释迦牟尼

我国人民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据说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此为纪念,于是“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会在腊八节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有的寺院由僧人在腊月初八以前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后可以得到佛祖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杭州名刹天宁寺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可见当时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人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有“二十三,糖瓜粘”的民谣。更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也就是说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仪式。灶神,本是万物有灵观念驱使及对上古人发明火烧食之功的崇拜臆想出来的神,在上古是指火神祝融氏,《周礼》称“颛顼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后来发展成为人格化的灶神。所谓“送灶”,就是把旧年的灶神像取下来焚化,表示灶神已“上天雷事”去了。祭灶习俗表面看是人对神的敬畏,其实是人对发明火的先贤功德的感念。人们赋予灶君“司命”的职责,通过一送一迎的神圣祭祀仪式。教育主灶之人和家人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持家,弘扬了民族优良传统美德。

《腊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本刊汇编)

我国元旦节的由来